《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2022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1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2022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1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風高浪急風高浪急 察勢應變察勢應變 2022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IRST)浙江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浙大 AIF)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 ZIBS)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共同發布 2022 年 11 月 22 日,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IRST)、浙江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浙大 AIF)、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 ZIBS)、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在 2022 年金融街論壇上聯合發布2022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Global FinTech Hub Report 2022),以浙大 AIF 司南研究室在 2017
2、年首發的“金融科技發展指數(FinTech Development Index,以下簡稱 FDI)”為基礎,以城市為觀察單元,從全球 80 余座城市中精選 TOP50 分析其金融科技產業、用戶和生態發展狀況,通過一個總榜單、三個分榜單盡覽全球金融科技城市發展格局及變化。本次報告的主題是“風高浪急,察勢應變”。具體而言,“風高浪急”指的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整體依舊競爭激烈,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卯足全勁發展金融科技,氣勢磅礴;“察勢應變”意為在如此激烈的全球競爭之下,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應該增強憂患意識,更好地做到察大勢、應變局、觀未來,對內剖析找優劣勢,對外探尋優秀經驗,方能保持
3、歷史主動!總榜:縱觀全球格局變化 全球格局:穩中有變,風高浪急 2022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TOP50 總榜顯示,第一梯隊城市從去年的 9 座變為 10 座,依次由北京、舊金山(硅谷)、紐約、倫敦、上海、深圳、杭州、新加坡、芝加哥和東京組成。其中,全球金融科技的“穩”核心體現在頭部城市護城河的逐步建立,尤其是北京連續四年蟬聯冠軍,TOP3 城市排名四年未變、TOP9城市連續兩年未變。與此同時,“穩”中有“變”,不進則退態勢明顯:一方面,全球格局自 2020年的“8+32+N”轉變為 2021 年的“9+41+N”,又在今年轉變為“10+40+N”,即10 座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第一梯隊城市、4
4、0 座第二梯隊城市以及 N 座潛力之城,且 TOP50 城市的排名變動率為 66%,第二梯隊的城市排名變動率更是高達 72.5%,格局的不斷變化凸顯了各大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激烈競爭態勢,沒有哪座城市能稱得上是“高枕無憂”。另一方面,無論是發達國家城市還是發展中國家城市,都在全力發展金融科技,可謂是風高浪急。例如,倫敦憑借其快速增長的金融科技企業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增長 80%,累計融資額在 3000 萬美元以上的高融資未上市企業增長 126%)以及迅速提升的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本次超越上海與深圳兩座城市位列全球第4,而也因此上海與深圳雖然各項表現相較自身也有不少進步但總排名仍然分別下降了一位;東
5、京憑借不斷增長的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和強勁的金融科技政策支持,本期超越悉尼首次進入全球 TOP10(第一梯隊);波士頓上升 2 位首次進入TOP20。從“最佳進步”來看,既有發達國家城市洛杉磯,也有發展中國家城市曼谷和阿布扎比,三座城市均上升 4 名。其中,洛杉磯憑借眾多的硬科技獨角獸集聚(獨角獸公司數量僅次于硅谷,代表性企業如 The Boring Company和 Relativity Space,前者為馬斯克創立的基礎設施和隧道建設服務公司,后者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 3D 打印火箭技術的公司)和濃厚的創新創業范圍推動了金融科技產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實現了金融科技上市企業零的突破(數字銀行 Da
6、ve在 2022 年 1 月納斯達克上市),而且累計融資額在 3000 萬美元以上的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也從上期的 5 家變為 13 家,增長率高達 160%。特別關注:積極追趕的東盟、印度、巴西、阿聯酋城市 相較去年,東盟各國、印度、巴西、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在金融科技領域表現搶眼、進步明顯:從總體來看,絕大多數這些國家的城市在過去三年中排名都取得了進步或者至少維持不變,這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世界格局之下實屬不易。其中,東盟城市發展迅速,除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不斷提升、金融科技企業陸續上市之外,新加坡的政策監管排名持續提升已奪得全球首位,雅加達的 2022年金融與科技產業基礎提升幅度亦
7、居全球之首,并在金融科技發展總排名上連續三年快速進步,自 2020 年起至今分別進步了 5 名、4 名和 2 名。印度城市依托于人口紅利抓緊發展金融科技,入圍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TOP50城市的孟買、班加羅爾、新德里三城均在本期取得了排名的上升,且孟買連續三年進步,新德里連續兩年進步。更進一步來看,孟買相比上期新增 11 家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增長率為 84.6%,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連續三年提升并位列全球第 9;而被譽為“亞洲硅谷”的班加羅爾的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更是傲人,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從上期的 18 家變為 40 家,增長率高達 122.2%,其代表性金融科技公司 Zeta 早
8、在 2020 年 7 月便宣布已將業務拓展到越南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這也是首家在東盟地區開展業務的印度金融科技公司。與此同時,印度政府高度支持金融科技發展,不僅于 2022 年 1 月在印度央行成立了專門的金融科技部,且于同年 6 月宣布將在 2023 財年探索有關數字銀行、金融科技和 Bigtech 的政策框架。此外,印度政府在 2022 年 9 月底舉辦了全球最大的虛擬金融科技節,邀請了超過 115 個國家的 2.5 萬名代表參與,這一舉動為印度打造金融科技國際品牌、促進國際金融科技發展共商共創贏得了良好局面。此外,巴西和阿聯酋也在金融科技領域發力突圍。巴西的圣保羅不僅在上市金融科技企業
9、方面實現零的突破,而且其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也從上期的 10 家增長到了本期的 16 家,增長 60%,由此成為了全球所有城市中金融科技產業分榜單排名進步最大的城市(產業排名進步 9 位)。如前所述,阿聯酋的阿布扎比在金融科技發展全球總排名中上升 4 位,榮獲“最佳進步獎”,且其為中東北非地區首個推出監管沙盒和數字銀行(虛擬銀行)牌照的城市,金融科技監管持續優化。更值得一提的是,阿布扎比擁有廣闊的區域輻射范圍,其作為海灣合作委員會灣區(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重要成員之一,可直接輻射 0.6 億灣區人口,涉及灣區 GDP 共計 1.6 萬億美元,還可間
10、接輻射中東 4.3 億人口,這些都為阿布扎比的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應用潛力。區域化發展鮮明:亞美持續引領,灣區激活合力 就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世界地理版圖而言,區域化發展特征依舊非常鮮明,抱團、輻射、沿海仍是重要發展秘訣和路徑,有效地激活了發展合力。從洲際分布來看,亞美持續引領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在第一梯隊的 10 座城市中,亞洲占據了 6 席(相比上期新增了東京),美洲連續三年占據 3 席,歐洲連續四年僅占1 席(倫敦);在 TOP50 城市中,亞洲繼續牢牢占據優勢地位擁有 23 個席位(占46%),歐洲共占 14 席(占 28%),美洲相比上期增加了 1 席共計占據 11 席(占
11、22%),非洲席位與上期相同仍為 2 席(占 4%)。從灣區分布來看,第一梯隊的城市大多都屬于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全球知名灣區,此外地圖上也可以很清晰的觀察到,TOP50城市大多沿海而盛。分榜:三大維度全面探查 產業榜:中美引領趨勢不變,但中國產業發展相對較緩 從金融科技產業來看,TOP20 城市中中國占據 6 席(相比上期新增廣州),美國占 5 席,延續“中美 G2”引領全球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態勢。值得注意的是,短短兩年內 TOP20 城市的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從 92 家增加至 150 家,未上市高融資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從 541 增長至 933 家,尤其是舊金山(硅
12、谷)、紐約和倫敦三城的上述兩類企業數量基本實現甚至超越翻番,歐美的成熟資本市場和完備的配套措施或為加速培育金融科技企業的關鍵引擎。相比之下,除北京外中國城市的上述兩類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增長速度均顯落后,例如 TOP10 城市中中國城市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增長 33.9%,而除中國外城市的該項指標增長了 98.2%,需要有所關注并適時配以適當促進措施。消費者體驗榜:發展中國家優勢仍存,但發達國家追趕加速 從金融科技消費者體驗來看,中國城市連續三年包攬前 8 名,但歐美城市正快速追趕,發展中國家與亞洲的全面領先優勢有所松動。一方面,上海、北京、孟買各進步一位,班加羅爾進步 2 位且首次進入
13、 TOP10,印度成除中國外第二個有 2 座及以上城市進入三大一級指標 TOP10 的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歐美城市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提升明顯,如倫敦上升 4 位、悉尼連續兩年上升 3 位、蘇黎世上升 1 位等,完備的數字基建、良好的消費者教育等先天條件使其后程追趕動力十足。生態榜:發達國家優勢顯著,舊金山憑借發力金融首超紐約 從金融科技生態來看,雖然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較大,但發達國家城市優勢依舊明顯,在 TOP10 和 TOP20 城市中連續三年占據近 70%席位,可見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生態追趕確非朝夕之功。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舊金山在原有科技產業優勢基礎上不斷發力金融產業,本期憑借 TOP50
14、0 金融機構總市值增長翻倍的優秀戰績,在本指數自 2017 年發布以來首次在生態排名中超越紐約。除此之外,令人欣喜的是,部分中國城市的金融科技生態持續優化,北京延續了生態排名全球第二的不易局面(僅次于倫敦),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金融與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政策的大力支持、監管的持續完善為其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南京(進步 4 名)、香港(進步 3 名)等城市也有明顯進步。關于 FDI 金融科技發展指數(Fintech Development Index,簡稱 FDI)從企業、用戶和政府三大市場參與主體出發,量化衡量各研究單元的金融科技產業、用戶和生態發展狀況,力圖把脈全球金融科技崛起之勢。
15、繼 2017 年 9 月在杭州首次發布2017 金融科技中心指數以來,浙大 AIF 司南研究室攜手各類機構已形成圍繞 FDI 的系列研究成果,并連續五年發布2018 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9 全球金融科技產業 40 城 2020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英文版)2020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 2021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等超 30 份系列報告,持續記錄和追蹤國內外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捕捉各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機遇。需要說明的是,FDI 是在原有中國金融科技中心指數(Fintech Hub Index)、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Global Fint
16、ech Hub Index)、“一帶一路”金融科技發展指數等眾多相關指數基礎上進行全面整合與升級的指數系列,目前包含“FDI 國家指數”與“FDI 城市指數”兩大類,本次發布即基于 FDI 城市指數。每期指數在保持穩定、科學可比基礎上不斷完善,客觀評價國家及城市的每類參與主體。一方面,報告力圖成為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體檢單”、“對標卡”和“刻度尺”,幫助各區域發現自身優劣勢所在,找尋相應對標參照學習,同時記錄其進步的每一個腳??;另一方面,報告期望為想進入市場的企業提供全球趨勢指引、政策規則指南和市場機遇分析,幫助金融科技企業在機遇之地展露鋒芒。關于我們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北京前沿金融監
17、管科技研究院(FIRST)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簡稱 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建設的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研究機構,專注于適合我國國情的監管科技前沿創新理論研究,是浙大 AIF重要的生態伙伴之一。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 AIF)自 2014 年成立以來在學科建設、國際化發展、政產學研創融合發展等方面積累的優勢,積極與北京市開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科技
18、和監管科技前沿創新理論研究,發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通過“科技+金融+應用”的聚集效應,提升“科技+監管”“科技+合規”的雙向場景賦能。作為全球監管科技論壇秘書處,研究院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監管機構、行業協會、金融企業、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體良性互動的平臺,打造監管科技生態圈和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圈。浙江大學金融浙江大學金融科技科技研究院研究院(浙大浙大 AIF)浙江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Academy of Internet Finance,簡稱“浙大 AIF”),原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成立于 2015 年 4 月,在浙江大學社科院的指導下,在校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和學校
19、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浙大 AIF 匯聚浙江大學經濟、法學、管理、數學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國際聯合商學院等學院的研究力量,開展跨學科研究,2019 年被浙江省教育廳認定為“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浙大 AIF在互聯網與金融創新、互聯網發展、互聯網金融法律、互聯網金融技術及互聯網金融數學五個創始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杭州研究中心、司南研究室、金融國際化研究室、觀智國際金融科技研究室等多個專題研究室,并牽頭建設浙江大學雄安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實驗室。自建院以來,浙大 AIF 先后與中國金融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合作,陸續出版銀行國際化系列
20、、金融科技教材系列、區塊鏈技術及法律監管系列等20余本專著;并陸續推出銀行國際化指數(BII)、金融科技發展指數(FDI)、白沙泉(中國)并購指數(BMI)、中小銀行金融科技創新指數等 9 個系列,共 21 項指數產品。浙大 AIF 與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大 AIF(上城)產研中心,打造全國首個政產學研金融科技孵化基地,圍繞金融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項目進行科研與孵化,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升級和相關創新企業的發展。浙大AIF 實行全球化戰略布局,先后在北京、上海、貴陽成立分院,并重點拓展與倫敦、硅谷、印尼等地合作。作為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會長單位和全國金融標準化技
21、術委員會互聯網金融標準工作組的首批成員單位,浙大 AIF 積極助力金融科技行業健康發展,致力于成為引領國際的中國新金融智庫和培養金融科技人才的世界級基地。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浙大 ZIBS)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ZIBS)充分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杭州大灣區發展的戰略機遇,實施以浙大為核心的多機構、多學科、多層次的伙伴合作戰略,同時布局美國硅谷和英國倫敦。立足多元化經濟核心地區,ZIBS 聚焦新金融、新零售、新技術、新產業及新市場等領域的商學研究和人才培養。ZIBS 致力于成為商學領域的未來全球生態系統建設者,以建設成為全球領先、面向未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全球化
22、、智能化的新經濟時代的新型商學院為目的,以帶動浙大及中國商學學科的整體發展為使命,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目前,ZIBS 與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和中國學中心合作,開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項目(iMBA),下設金融科技產業和國際經營管理兩個人才培養方向;開設中國學碩士學位項目的中國商學方向,專門招收培養留學生。ZIBS 高管培訓課程項目開設的培訓課程主題涵蓋寬泛,提供公開課程,也能滿足企事業定制需求;授課地點靈活,更有機會參與國際課堂掌握最新行業發展動態和實踐成果。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原名為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是由浙
23、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擔任業務主管單位,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螞蟻集團、浙商銀行聯合發起,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行業相關企業及組織共同組建,并在浙江省民政廳正式注冊的行業自律性質的 AAAAA 社會團體。聯合會前身是于 2015 年9 月 29 日成立的浙江互聯網金融聯盟,聯合會正式成立后與聯盟雙軌并行運營,最大優化行業服務與協助監管職能。成立以來,聯合會以“資政興業、經世致用、潮起錢塘、引領全球”為使命,積極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加強行業監督引導,開展行業創新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行業生態,助推浙江數智金融先行省建設,促進浙江乃至全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附錄:浙大 AIF
24、司南研究室金融科技發展指數重要成果 序序號號 報告名報告名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發布地點發布地點 鏈接鏈接 1 普惠共享,觸及未來:2017 金融科技中心指數 2017 年 9 月29 日 中國 杭州 http:/ 2 普惠共享,未來已來: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 2018 年 6 月6 日 荷蘭 阿姆斯特丹 http:/ 3 The Future of Finance is Emerging:New Hubs,New Landscapes Global Fintech Hub Index 2018 2018 年 6 月6 日 荷蘭 阿姆斯特丹 http:/ 4 2018 長三角金融科技發
25、展報告 2018 年 7 月31 日 中國 杭州 http:/ 5 江干 錢塘 靡故匪新,靡革匪因:2018 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8 年 11月 12 日 中國 杭州 http:/ 6 多極聯動,天下新局: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8 年 11月 14 日 中國 杭州 http:/ 7 星星之火,遵養待時:2019 伊斯蘭金融科技報告 2019 年 1 月21 日 中國 上海 http:/ 8 欲行百里,久久為功:2019 全球金融科技產業 40 城 2019 年 10月 28 日 中國 杭州 http:/ 9 全球對標,中國聚焦:2019 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
26、019 年 11月 9 日 中國 杭州 http:/ 10 千帆競發,器利者先:2020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9 年 12月 7 日 中國 杭州 http:/ 11 When Thousands of Boats Compete to Sail,the Best Built Wins:Global Fintech Hub Report 2020 2020 年 9 月8 日 中國 北京 http:/ 12 三驅并駕,馳騁以術:2020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 2020 年 9 月28 日 中國 上海 http:/ 13 以數觀變 三生萬物:2021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21 年 9 月3 日 中國 北京 https:/ 14 風靡云涌 守正迎新:2021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浙江(杭州)篇 2021 年 12月 5 日 中國 杭州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