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為科技-公司研究報告-算力調優&訓推一體機打開AI成長空間-231113(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恒為科技-公司研究報告-算力調優&訓推一體機打開AI成長空間-231113(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華西計算機團隊華西計算機團隊2023年11月13日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研究報告首席分析師:劉澤晶分析師:趙宇陽SAC NO:S1120520020002SAC NO:S1120523070006郵箱:郵箱:恒為科技:算力調優&訓推一體機打開AI成長空間核心邏輯恒為科技:算力和網絡可視化前端平臺型廠商恒為科技從網絡可視化和信創業務中,延展出智算可視化和訓推一體機產品,并積極參與營造智能算力發展生態,與多家主流AI芯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7.68%,歸母凈利潤實現0.3
2、2億元,同比-29.23%,受大環境影響,今年政府側與運營商側項目實施進展緩慢,展望Q4我們認為公司整體收入增長有望加速。智能系統:智算中心&訓推一體機打開第二增長曲線算力角度看,算力需求激增,第三方算力運維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政府大力支持智算中心建設,積極出臺政策支持;面對算力層的供需結構矛盾,各國積極發展算力層基礎設施建設;跨區域、跨集群、跨架構的算力調度調優能力日益重要。公司智算可視化方面,公司網絡可視化與智能計算業務相結合滿足智算可視化技術要求。根據恒為科技公眾號,恒為科技正與多家算力投資機構合作建設、合作運營多個千P以上智算中心。公司在智算解決方案、智算可視化運維方面的技術實力,將助力
3、提升智算中心的增值能力。布局訓推一體機,打開下游應用想象空間。根據恒為科技公眾號,依托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地位和豐富資源,恒為科技和推想醫療將在人工智能醫療訓推一體機、多模態大模型算力系統聯合實驗室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網絡可視化:份額領先,拐點已至全球網民數量持續增長,5.5G時代或將到來,網絡流量迎接新發展時代;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骨干傳輸技術進一步演進升級;移動通信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移動基站和 Wi-Fi 熱點規模創新高;千兆光網發展進入快車道,對網絡可視化提出更高需求。網絡可視化需求擴張,公司龍頭地位穩固。公司智算擁有20多年的技術沉淀,在行業積累、產品迭代、設備能力等
4、方面一直保持業界領先。公司在匯聚分流設備領域市場份額領先。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3-25年收入為10.47、19.67、28.2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41/3.70/5.59億元,EPS為0.44/1.16/1.75元,對應2023年11月14日35.35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為80.00/30.56/20.24倍,看好公司智算可視化+訓推一體機生態布局,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預期;2)AI產品下游需求不及預期;3)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2BX8ZuWcVrV4XiXtU9PdN9PoMrRnPmPjMpOmNkPoPqNbRpOnOxNnMuNwMqN
5、sR01恒為科技:致力于平臺戰略,算力和網絡可視化前端平臺型廠商31.1 恒為科技:算力和網絡可視化前端平臺型廠商4 致力于平臺戰略,以技術創新構建產品矩陣。公司于2003年成立,是國內優秀的網絡可視化及智能系統平臺提供商,致力于為運營商網絡、企業與行業IT、工業互聯網和智慧物聯網等領域提供業界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網絡可視化行業的廠商,十多年的產品和技術積累為公司形成了全系列 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一直從事智能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銷售與服務,是國內領先的網絡可視化基礎架構以及嵌入式與融合計算平臺提供商之一,致力于為信息安全、無線網絡、通信設備、電信增值業務、網絡與信令監測、
6、視頻等領域提供業界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恒為科技發展歷程恒為科技發展歷程1.2 智能系統平臺業務高速增長,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前三季度受運營商和政府側項目滯后影響,公司收入增速有所下滑,我們認為上半年訂單有望在Q4落地。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7.68%,歸母凈利潤實現0.32億元,同比-29.23%,受大環境影響,今年政府側與運營商側項目實施進展緩慢,展望Q4我們認為公司整體收入增長有望加速。智能系統平臺業務高速增長,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公司網絡可視化業務收入有所下降,公司智能系統平臺業務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國產信息化市場的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同時,該智能系統平臺業務毛利
7、率同比有所提升,有望成為公司另一個持續的盈利增長支柱。2023年H1公司網絡可視化產品收入1.3億元,同比-16.49%;2023年H1智能系統平臺收入1.8億元,同比+109.4%,23H1占比已經達到58.64%,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5 恒為科技業務拆分表現恒為科技業務拆分表現恒為科技收入利潤表現恒為科技收入利潤表現0%20%40%60%80%100%12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智能系統平臺網絡可視化產品其他收入其他業務-60%-40%-20%0%20%40%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營業總收入(百萬元)歸母凈利潤(百萬
8、元)營收yoy(右軸)歸母yoy(右軸)1.2 智能系統平臺業務高速增長,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營收平穩增長,智算業務打開第二成長曲線。公司上半年營收貢獻主要來自于智能計算和智能網絡,得益于國內信創市場需求回暖;網絡可視化收入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項目確認周期影響,部分項目上半年未能確認收入而推后到下半年,此外,一些新增項目下半年才進入實施階段,因此下半年有望迎來網絡可視化相關業務交付集中期。網絡可視化市場地位領先,智能系統平臺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網絡可視化業務下游涵蓋運營商、政府及行企等,在數據安全的大背景下,監管需求的提升將帶動政府側網絡可視化需求回暖。此外,公司憑借深厚技術積累,行業份額不
9、斷提升,據ICC訊,在中國移動2023年至 2024年匯聚分流設備新建部分招標中,核心設備份額高達70%;據運營商招標消息,在中國移動最新公布的2022年至 2023年匯聚分流設備擴容采購中,公司中標766臺,份額排名第一。受全球供應鏈等問題影響,公司放棄部分低毛利業務,我們預估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有望側重高端交換機等高價值領域。6 恒為各業務線條毛利率表現恒為各業務線條毛利率表現恒為科技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對比恒為科技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對比0%10%20%30%40%50%60%7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Q3智能系統平臺網絡可視化平臺其他總毛利率0%10%20%30%
10、40%50%60%70%80%9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Q3中新賽克浩瀚深度恒為科技1.2 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處于行業低位重視銷售渠道建設,但整體銷售費用率在行業內保持低位發展。在銷售方面,國內銷售主要采取向客戶直接銷售的模式,海外銷售通過外貿公司實現出口,公司加大銷售渠道建設,加強與客戶的聯系與合作,保持行業市場領先優勢。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費用0.27億元,同比+16.78%,銷售費用率5.46%,行業內處于較低水平。加強產品研發,深耕網絡可視化市場。堅持市場導向和技術引領的雙驅動模式,加強產品研發,提升產品和解決方案競爭力。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網絡可視
11、化行業的廠商,近二十年的產品和技術積累為公司形成了全系列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是國內網絡可視化領域技術創新引導者。公司在寬帶骨干網和移動網基礎架構、網絡處理、協議識別、應用還原、數據采集分流和分析等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多年來引領整個行業接受專用協轉、專用分流器、分流器虛擬化、應用加速、流處理、深淺串聯等概念和技術。7 恒為銷售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對比恒為銷售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對比恒為科技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對比恒為科技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對比0%5%10%15%20%25%30%35%40%45%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Q3中新賽克浩瀚深度恒為科技0%10%20%3
12、0%40%50%6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Q3中新賽克浩瀚深度恒為科技1.3 主要產品:平臺為基,產品形態多樣化平臺為基,產品形態多樣化。公司的網絡可視化基礎架構產品以網絡流量的采集和深度檢測分析為基本手段,綜合各種網絡處理與信息處理技術,對網絡的物理鏈路、邏輯拓撲、協議標準、運行質量、流量內容、用戶信息等進行監測、識別、統計、展現和管控,將網絡數據以客戶和應用所需要的方式展示,幫助用戶精準掌握網絡運行情況,以及其中蘊含的有價值信息;同時結合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多維度數據關聯分析、流量控制和管理等手段,實現網絡管理、信息安全與商業智能的一類應用系統。公司智能系統
13、平臺國產化替代進程順利推進。公司智能系統平臺業務基于飛騰、兆芯、龍芯、申威、盛科等主流國產自主芯片,以及ATCA、VPX等業界標準,構建國產自主技術平臺,進行了多項系統平臺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包括國產自主異構微型超算平臺、新一代國產自主網絡安全平臺等。公司在自身技術投入基礎上,還與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如操作系統、BIOS、安全固件等廠商密切合作,打造國產自主信息化系統平臺,為各行各業應用需求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8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西證券研究所公司網絡可視化產品生態公司網絡可視化產品生態智能系統產品生態智能系統產品生態1.4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股權結構穩定,公司董事長沈振宇、董事胡德勇和董事王翔
14、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增加一致行動人保持實控人不變。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背景豐富,大多技術以及大廠出身,具備行業經驗,公司董事長沈振宇曾就職于上海龍林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億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4年起擔任上海恒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2014年12月起擔任恒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公司董事胡德勇曾就職于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億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4年起擔任上海恒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2014年12月起擔任恒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第二屆董事會董事,副總經理。公司董事王翔曾就職于上海龍林通信技術有限公司,A
15、MCC公司,上海億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3起擔任上海恒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4年12月起擔任恒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第二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9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3年三季報,華西證券研究所恒為科技股權結構恒為科技股權結構02智能系統:智算中心&訓推一體機打開第二增長曲線102.1 算力需求激增,第三方算力運維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從全國智算中心建設來看,當前,各地也積極投入到智算中心的建設之中。截至今年8月15日,根據新京智庫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30座城市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智算中心。這還不包括企業自主建設的智算中心。在這些城市中,既擁有超算
16、中心,又擁有智算中心的城市包括天津、太原、濟南、西安、長沙、成都、重慶、廣州、深圳、無錫、昆山等11座城市。蕪湖、南京等智算中心已經正式投入運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算力的需求在迅速增長,不少智算中心的建設都規劃多期,不斷擴容其計算能力,比如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廣州人工智能融合賦能中心、濟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寧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西安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許昌的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長江日報消息)而像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先后完成了規劃中的兩期建設200PFlops目標,但由于算力很快飽和,因此,當前正在加速擴容至400PFlops。11 全國部分智算中心
17、分布全國部分智算中心分布國家已出臺十余項智算中心相關政策,引導智算中心發展。其中,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加快高性能、智能計算中心部署,“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強調統籌建設面向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的算力和算法中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智能計算中心有序發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開發平臺一體化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2.2 政府大力支持智算中心建設,積極出臺政策支持12 政府大力支持智算中心建設政府大力支持智算中心建設智算中心產業鏈上游包括土建基礎設施和IT基礎架構,其中,土建基礎設施包括土建及施工承包、制冷系統、供配電系統、電信運營等,IT基礎架構包括
18、AI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數據中心管理系統等;產業鏈中游包括智算服務、IDC服務和云服務;產業鏈下游主要為互聯網、金融、電信、交通等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需求,帶動自動駕駛、機器人、元宇宙、智慧醫療、文娛創作、智慧科研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面對算力層的供需結構矛盾,各國積極發展算力層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艾瑞咨詢,在計算力指數國家排名中,美國坐擁全球最多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75分位列國家計算力指數排名第一,中國獲得66分位列第二,隨后為日本、德國、英國等國,算力建設已然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級方針。2022年末,在OpenAI的GPT模型涌現能力后,AI產業迅速進入以大模型為技術支撐的AIGC時代
19、,巨量訓推算力需求讓本就供需不平的算力產業結構進一步承壓。目前中國各地正加快新一批數據中心與智算建設,持續優化算力資源,滿足未來高速發展的大算力需求。2.3 面對算力層的供需結構矛盾,各國積極發展算力層基礎設施建設13 智算中心產業鏈智算中心產業鏈AIGCAIGC算力供給與需求的傾斜天平算力供給與需求的傾斜天平2.4 AI引發智能算力市場規模高速發展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加速發展帶動數據量爆炸式增長。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我國算力結構也隨之不斷演化,對智能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IDC和浪潮信息聯合發布的2022-2023中國人工智
20、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155.2 EFLOPS(FP16)。經測算,2022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268.0 EFLOPS,同比增長72.68%。根據IDC發布的中國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進入每秒十萬億億次浮點計算(ZFLOPS)級別,達到1271.4 EFLOPS,規模及增速均遠高于通用算力,2022-2026年復合增長率達47.58%。前瞻以此增速測算,到2028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2769 EFLOPS。14 中國智能算力規模變化情況(中國智能算力規模變化情況(EFLOPSEFLOPS)國內部分智算中心投建
21、成本(億元)國內部分智算中心投建成本(億元)2.5 跨區域、跨集群、跨架構的算力調度調優能力日益重要在大模型訓練中,數據和算力是最核心的兩個要素。過去AI的發展方向是使用少量數據和參數來構建模型,而現在隨著OpenAI現象級產品出現,人們發現使用海量數據和算力訓練模型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目前大模型還處于早期階段,未來大模型的發展將主要集中在提高參數數量和提升算力集群規模上。根據GPU算力公眾號,算力調優本質上是將有限的算力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并達到最優狀態。在微觀層面,算力調優關注模型調優,包括減少模型訓練和推理時占用的顯存。在宏觀層面,算力調優涉及模型調優、網絡調優和算力調度三個層次。其中,網絡調
22、優在大規模分布式并行訓練背景下愈發重要,高性能網絡應具備超大規模、超高帶寬和超長穩定三大性能。算力調度則是將算力作為資源進行優化分配,解決算力資源供需不匹配問題。15 大模型訓練四大挑戰大模型訓練四大挑戰三大算力調優措施針對解決不同的算力問題三大算力調優措施針對解決不同的算力問題2.5 跨區域、跨集群、跨架構的算力調度調優能力日益重要基礎設施層:奠定算力調度基礎能力的重要底座。該層利用現有的算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提供算力資源,充分聚合計算、存儲、網絡三大資源,向算力調度平臺提供池化資源能力;融合算力和網絡等方面的創新技術,例如異構計算、算力卸載、存算一體以及光傳送網(Optical T
23、ransport Network,OTN)等技術,以提供多元資源服務和實現最佳網絡連接。管理編排層:實現算力調度的“算網大腦”。該層負責全網算力資源的統一管控和智能編排。服務運營層:對接算力資源提供方與資源應用需求方的重要“中間管家”,管理算力服務的運營過程。算力應用層:向各行業多重應用場景釋放多樣化算力服務。該層面向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政府客戶等不同群體不同場景的算力業務需求,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科創研發、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實際需求提供算力服務,例如數據分析、狀態推理、視頻解析、模型訓練、路徑規劃、圖像渲染等。16 算力調度的關鍵環節算力調度的關鍵環節全網算力資源的智能編
24、排、彈性調度全網算力資源的智能編排、彈性調度2.6 算力可視化解決第三方AI算力運維市場痛點根據dbaplus社群公眾號,通過采購第三方解決方案并組建團隊進行聯合開發的方式,快速構建智能運維能力,成為多數企業目前建設AIOps 能力的主要方式。根據中國 AIOps 現狀調查報告(2023 年)調查結果,相較于 2022 年數據,受訪者所在企業未建設智能運維平臺/工具的比例有所下降,以采購第三方解決方案的方式逐漸成為主流,占比較去年增長超過 20%。相反,以自研方式搭建智能運維平臺工具的企業比例較往年相比下降了 20.55%,共研方式與往年基本持平(28.28%)。根據IDC預計,2026年中國
25、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271.4EFLOPS;根據中貝通信公告,智算中心造價約為2億元/500PFLOPS;預計到2023年中國智算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左右規模,5%運維費用收取,智算可視化空間將達到250億。17 項目中性謹慎樂觀2026年智算中心規模(億)500050005000算力可視化收費比例5%3%7%智算可視化空間(億)250150350智算可視化空間測算智算可視化空間測算根據恒為科技公眾號,恒為科技正與多家算力投資機構合作建設、合作運營多個千P以上智算中心。公司在智算解決方案、智算可視化運維方面的技術實力,將助力提升智算中心的增值能力。公司正在從過去的網絡可視化、信創基礎產品,
26、向智算可視化、智算基礎架構方向擴展,為此,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在恒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其中包括針對智算系統100G以太網/IB網、200G以太網/IB網的智算可視化運維系統,以及100G類IB的低延時國產智算加速網卡和交換機系統。根據恒為科技公眾號,恒為科技與中貝通信技術團隊就雙方的技術方向和產品Roadmap,以及雙方對智算領域的技術觀點進行了多次深入交流。雙方一致認為,中貝通信在高速光模塊和線纜方面的產品方向,與恒為科技在智算可視化、國產智算網絡方面的產品方向高度契合且互補。同時雙方都看好智算領域的發展,并且都把智算相關的市場作為自身下一步的戰略重點。公司網絡可視化對于流量采集、分發
27、、分析等能力與智能計算業務各類服務器、AI一體機等技術相結合,能夠很好滿足智算可視化技術需求。據新一代智算中心網絡技術白皮書,智算中心關鍵技術包括超大規模網絡技術、超高性能網絡技術以及網絡可靠性與智能運維技術等,恒為科技技術儲備能夠較好滿足智算中心關鍵技術需求。2.7 公司網絡可視化與智能計算業務相結合滿足智算可視化技術要求18 智算可視化系統架構智算可視化系統架構根據恒為科技公眾號,依托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地位和豐富資源,恒為科技和推想醫療將在人工智能醫療訓推一體機、多模態大模型算力系統聯合實驗室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致力于將醫療大模型、AI技術、算力資源和國產化硬件平臺進行銜接,充分整合雙方在資
28、質許可、場景資源、市場渠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從而實現多模態大模型精準輔助診斷系統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恒為科技從網絡可視化和信創業務中,延展出智算可視化和訓推一體機產品,并積極參與營造智能算力發展生態,與多家主流AI芯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恒為科技2020年8月就已經推出“登云”AI 計算平臺解決方案,據飛象網消息,2023年一季度已有一部分與科研院所合作的AI一體機和AI服務器項目落地,營收貢獻約1500萬元左右。該解決方案以恒為高性能 AI 服務器平臺為載體,以飛騰 CPU、比特大陸深度學習加速卡為驅動,具有領先業界的計算性能,特別適用于超大運算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的推理運算,可實現對視頻結構
29、化、人臉識別、物品識別、視頻內容增強等典型應用的 AI 加速運算。2.8 布局訓推一體機,打開下游應用想象空間19 恒為科技相關技術滿足智算中心相關技術要求恒為科技相關技術滿足智算中心相關技術要求恒為科技登云恒為科技登云AIAI計算平臺解決方案計算平臺解決方案03網絡可視化:份額領先,拐點已至203.1 全球網民數量持續增長根據科技美學公眾號,全球有52.2億人使用手機,相當于世界總人口的66.6%,接近三分之二。自2020年1月以來,手機用戶數量增長了1.8%(約9300萬),而移動連接總數(一人擁有多部設備)增長了0.9%(7200萬),達到80.2億。全球使用互聯網的人數達到了46.6億
3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6億人,增長了7.3%。全球互聯網普及率為59.5%。當前,全球有42億社交媒體用戶。這一數字在過去12個月里增加了4.9億,同比增長逾13%。社交媒體用戶數量現在占全球總人口的53%以上。全球網民數和移動用戶數的快速增長,以及各類網絡應用和移動應用的增加,使得網絡數據持續增長,對網絡可視化從基礎架構到管理和應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 全球使用手機人數全球使用手機人數&網民數量變化網民數量變化全球使用社交媒體類別全球使用社交媒體類別3.1 5.5G時代或將到來,網絡流量迎接新發展時代根據競爭情報應用公眾號,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6.8億,占比達
31、到39.5%,同比增加2.2億,增速遠遠高于整體網絡用戶增速,我們認為5G時代將會進一步推高網絡用戶發展天花板。2023年6月,中國移動的“5G網絡客戶”占移動客戶數的39.9%,工信部的“5G移動電話用戶”占移動用戶的39.5%,兩者口徑類似。數據顯示,5G是所有通信技術中發展速度最快的4G用6年發展了10億用戶,5G僅用3年就達成了這一里程碑。目前,全球已部署超過260張5G網絡,覆蓋近一半的人口。5.5G時代或將到來,萬物互聯打開網絡流量新時代。根據湖北省通信局,5G向5.5G進化,將推動物聯網連接數量從100億增加到1000億;網絡可靠性從4個9提升到5個9甚至6個9;更重要的是,5.
32、5G還將具備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等“超能力”。以“通感一體”為例與4G、5G等不同,5.5G不僅能實現通信,還具備感知能力,能將感知到的味覺、觸覺、嗅覺乃至“意念”等復雜多元信息實時共享給他人。22 5G5G移動電話用戶情況移動電話用戶情況移動財報表現移動財報表現0%1%2%3%4%5%6%7%8%0510152025303540455G移動電話用戶情況5G移動電話用戶數(億戶,左軸)5G移動電話用戶占比(右軸)3.2 千兆光網發展進入快車道,對網絡可視化提出更高需求我國千兆光網發展進入快車道。2021年工信部印發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用三年時間
33、,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和有條件鄉鎮的“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固定和移動網絡普遍具備“千兆到戶”能力。截至2023年7月末,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寬帶接入用戶分別達6111萬、3265萬、3518萬、493.1萬戶,其中江蘇、廣東和山東省居前列。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持續向千兆轉移,對網絡可視化提出更高需求。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6.17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780萬戶。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5.82億戶,占總用戶數的94.3%,占比較上年末提升0.4個百分點;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
34、寬帶接入用戶達1.3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4212萬戶,占總用戶數的21.7%。23資料來源:普華有策,華西證券研究所20172017-20232023年年7 7月末月末1000M1000M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量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量20172017-20222022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發展情況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發展情況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七月末2019-2023年7月末1000M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聯網競帶接入用戶數情況1000M速率以上的周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萬
35、戶)78%80%82%84%86%88%90%92%94%96%98%024681012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七月末2017-2022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發展情況互聯網競帶控入端口(億個)FTTH/0端口占比率(右軸)3.3 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骨干傳輸技術進一步演進升級近年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催生了跨區域節點和中心間的大流量互聯需求,推動骨干傳輸技術進一步演進升級,為中長期面向算力的高品質、確定性運力網絡構建堅實的光底座。進入2023年,400G PM-QPSK技術逐步發展成熟,該技術也被產
36、業界普遍認為是引領骨干傳輸網的下一個大的技術代際,預計將持續十年。技術演進,標準先行。400G傳輸的技術標準正在制定過程中,如表1所示,目前已經完成的有中國電信用于數據中心互聯(DCI)的波分系統企業標準與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城域400G波分系統行業標準。根據巨子調研,2023年10月31日,中國移動通信采購招標網發布了中國移動省際骨干傳送網400GOTN新技術試驗網設備集中采購_招標公告。本期集中采購產品為400GOTN試驗網新建設備,劃分為三個標段,合計金額超36億元。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于2024年正式啟動400G骨干網建設。其中一個OTN至少對應96個光模塊,目前國內存量10
37、0G干線光模塊數量在數百萬級,單個400G長途干線光模塊單價10萬+,存量升級光模塊市場總量達千億以上。24資料來源:通信世界,華西證券研究所400G400G傳輸技術標準工作現狀傳輸技術標準工作現狀100G PM100G PM-QPSKQPSK與與400G PM400G PM-QPSKQPSK在不同波段的性能在不同波段的性能3.4 移動通信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移動基站和 Wi-Fi 熱點規模創新高據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318.9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7.9%;5G移動電話用戶達7.37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7654萬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42.8%。其中,
38、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5G基站分別達148.3萬、70.8萬、79.5萬、20.3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分別達32310萬、17368萬、19171萬、4877萬戶。根據共熵服務中心,目前,根據WLAN的分析,WLAN全球經濟規模在2021年就已經達到了3.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萬億元),并且該市場還將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長,預計在2025年就可以達到4.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億元)。25資料來源:U學在線,華西證券研究所3131省已建省已建5G5G基站數及未來規劃基站數及未來規劃20132013-20232023年中國網絡無線市場規模預測年中國網絡無線市場規模預測3.5 網絡可視
39、化需求擴張,公司龍頭地位穩固5G時代網絡可視化產品技術壁壘進一步增強。相比4G,5G時代存在網絡寬帶更大、需要解析的數據更多的背景,對所需的寬帶資源、數據計算、存儲及集群管控等資源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5G時代數據維度更廣,更加考驗供應商的協議解析、新業務智能識別、數據治理、數據質量、數據解耦、體系建模、數據共享、數據時效性等技術能力,以2022中國電信DPI集采技術指標為例,對接口、服務器以及性能要求等均提出全新要求。公司智算擁有20多年的技術沉淀,在行業積累、產品迭代、設備能力等方面一直保持業界領先。對于5GDPI系統,在系統架構方面,公司創新采用了后關聯技術,具有良好的組網擴展性、
40、方便解耦,被中國移動確定為5GDPI標準組網架構,展現出頂尖的整體交付能力。除此之外,公司擁有智能化、數字化的項目交付管理系統EPMS,能夠滿足運營商對通訊項目交付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敏捷性提出嚴格的要求。公司在匯聚分流設備領域市場份額領先。根據中國移動2023至2024年匯聚分流設備新建部分集中采購_招標公告,若中標廠家為4家,份額分配比例為40%、23%、20%、17%;若中標為3家,則份額為50%、27%、23%;若為2家,則為70%、30%。公司常年獲得中移動匯聚分流設備第一份額。26資料來源:wind、中國移動采招網、華西證券研究所20222022中國電信中國電信DPIDPI集采技術指
41、標集采技術指標公司相關公告公司相關公告04盈利預測與估值273.1 盈利預測 盈利預測:網絡可視化:公司受大環境影響,政府側和運營商側今年整體確認收入節奏放緩,但是隨著大環境回暖,下游需求加強,我們認為未來增長 會提速,我們假設未來3年網絡可視化產品增速為20%、30%、28%,毛利率為56%、56%、57%;智能系統平臺:維持高速增長,同時公司未來布局智算可視化有望進一步帶動業務增長,假設公司智能系統平臺增速為40%、35%、32%,毛利率為28%、29%、30%;其他業務收入(我們預計明年公司智算可視化產品+訓推一體機產品將為公司產生一定增量收入)增速分別為510%、896%、70%,毛利
42、率分別為50%、55.98%、55.28%。28 3.2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3-25年收入分別為10.47、19.67、28.2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1、3.70、5.59億元,EPS為0.44/1.16/1.75元,對應2023年11月14日35.35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為80.00/30.56/20.24倍,看好公司智算可視化+訓推一體機生態布局,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選取可比公司中新賽克、浩瀚深度,截至2023年11月14日收盤價,行業2024年平均PE為32.14,平均PS為5.15,考慮到公司在智算可視化以及訓推一體機的布局,想象空間巨大,首次覆蓋,給予“買
43、入”評級。29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可比公司估值可比公司估值05風險提示303.2 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政策出臺對科技企業發展具有較強指引,如果政策進展不及預期會影響行業內公司整體發展。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公司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如果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或將在市場上競爭力減弱,并對公司整體業務產生影響。經濟回暖不及預期:經濟影響客戶預算,如果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影響下游需求恢復。31財務及估值預測32 免責聲明33分析師分析師與研究助理簡介與研究助理簡介劉澤晶(首席分析師)2014-2015年新財富計算機行業團隊第三、第五名,水晶球第三名,10年證券從業經驗趙宇陽(分析師)第十屆Choice最佳
44、分析師,證券從業經驗3年,主要研究AI應用軟件,AI+方向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評級說明評級說明公司評級標準公司評級標準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說明說明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公司股價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買入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增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在5%15%之間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上證指數在-5%5%之間減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5%15%之間賣出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行業評級標準行業評級標準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推薦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上證指數在-10%10%之間回避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華西證券研究所:華西證券研究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匯園11號豐匯時代大廈南座5層網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