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7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74頁).pdf(7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 2023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編纂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業務支持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北京中展信合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編委會主任:李慶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執行主任:鄔勝榮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部長(主任)趙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院長副主任:舒寰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副部長(副主任)晏晨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副部長(副主任)劉英奎中國國際貿易促
2、進委員會研究院副院長項目統籌章書靖孫揚程偉陳三煉欒勤剛黃嘉韓建兵房碩方可撰稿張繼行李士龍李明哲袁航廖斌楊佳樂吳正特別感謝劉大可李保爾俞華黃浩前言2023 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恢復、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國際交往的不斷恢復,2023 年中國展覽業呈現全面復蘇的局面。展覽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2023 年,各地各部門加大對展覽業的支持力度,展覽業加速復蘇,各類展會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
3、各國企業深化合作搭建了公共平臺。企業紛紛重啟出國參展辦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出國辦展質量不斷提升,助力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國家級展會扛起了引領展覽業復蘇的大旗,進博會、廣交會等全面恢復線下辦展,國際參展商、采購商比例不斷提升,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創新辦展模式,打造全新開放型國際合作平臺,成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自 2005 年以來,中國貿促會已連續 19 年發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分析展覽行業年度發展趨勢與特點,在國內外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為展覽行業發展提供了參考與指引。受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委托,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編制了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
4、 202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經貿類展會1為研究對象,在數據分析、政策研究、專家座談基礎上,聚焦2023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總體特點、國內展覽發展、出國展覽發展、展覽館市場、國家級展會進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準確地反映 2023 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狀況并展望 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趨勢。1經貿類展會(經濟貿易展會)是以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商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展會(國家標準:GB/T26165-2021)。一、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奠定展覽業發展基礎/002二、各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展覽業發展保障/003三、新一代數字技術創新激發展覽業發展新動能/005四、中外人員往來持續恢復釋放展覽
5、業發展活力/006五、全球展覽業復蘇助力中國展覽業國際化發展/007第一章2023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分析01一、中國經貿類展覽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010二、展覽業市場主體經營情況不斷恢復向好/010三、企業重啟出國參辦展加大市場開拓力度/011四、國家級展會成為引領展覽業復蘇排頭兵/012五、展覽館實際運營數量和利用率大幅提升/013第二章2023 年中國展覽業總體特點02一、展會數量和面積均超疫情前水平/016第三章2023 年中國國內展覽發展分析03C O N T E N T S目錄二、展會分布呈現顯著區域集聚特征/017三、小型和中小型展會恢復速度領先/020四、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
6、量面積均居首位/021一、企業出國參展辦展逐漸恢復/028二、亞洲西歐仍是出國展覽主要市場/029三、交通物流、醫療保健行業占比上升/032四、出國辦展項目質量有所提升/035五、組展單位呈現頭部集中態勢/038六、中國貿促會恢復組織線下出國展/040第四章2023 年中國出國展覽發展分析04一、實際運營展覽館數量創歷年新高/046二、大型展覽館利用效率同比大幅提升/046三、新建展覽館迎來交付高潮/048第五章2023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05一、首屆鏈博會打造全新開放型國際合作平臺/052二、第 133 和 134 屆廣交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055三、第六屆進博會推動“三大定位”再提升/0
7、56四、2023 年服貿會彰顯中國開放成果/058第六章2023 年中國國家級展會分析06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02一、南昌市展覽業發展總體情況/068二、2023 年南昌市展覽業發展成效/068三、2023 年南昌市展覽業經驗做法/069附錄2023 年城市展覽業發展分析:以南昌為例08一、展覽業將在經濟復蘇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062二、中國展覽業國際影響力將持續提升/062三、展覽業專業化細分化趨勢愈發凸顯/063四、中國展覽業走出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063五、展覽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064六、技術進步將推動展覽業加速轉型升級/064第七章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展望
8、07目錄003第一章2023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022023 年,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為展覽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一、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奠定展覽業發展基礎2023 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展現強大韌性,為展覽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 913027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2%;其中第三產業 GDP 增幅最大,同比增長 6%。圖 1-1202
9、3 年前三季度 GDP 絕對額及增長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在吸引外資方面,2023 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37814 家,同比增長32.4%;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達到 9199.7 億元1。在對外貿易方面,2023 年我國外貿規模繼續向好,外貿結構持續優化、民營企業貿易額保持增長,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鞏固。1-11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 37.96 萬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持平。隨著外貿發展積極因素的不斷增多,11 月,進出口總1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 0.9%進一步提升至 1.2%。其中,在進口額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出口額同比增長 1.7%,實現 2023 年 4 月以
10、來首次正增長,貿易順差擴大 5.5%。在總體規模穩中有進的同時,外貿結構也持續呈現積極變化,機電、高新技術等重點產品進出口數據表現亮眼。在居民收入方面,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均實現快速增長。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 3 萬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 6.3%,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 5.9%。我國消費市場呈現持續復蘇的態勢,2023 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342107 億元,同比增長 6.8%。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接近 2 萬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 9.2%,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 8.8%。隨著升級類消費需求加快釋放,文化、體育和娛樂類消費日
11、益成為新熱點,文娛體育類展覽成為展覽業新的增長點。2023 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 2084 元,占人均消費總支出的 10.7%;醫療保健類支出 1835 元,占人均消費總支出的 9.4%。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91619 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數字出版、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 5 個行業小類營業收入增速較快,分別為 25.1%、22.7%、19.5%、19.0%和 18.9%,文化市場供需潛能明顯釋放1。二、各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展覽業發展保
12、障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效應明顯等特征,在引導產業發展、推進經貿往來、拉動消費升級、帶動技術創新、促進區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3 年,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展覽業的重要作用,不斷出臺系列支持政策,積極推動線下展會加快恢復。在中央層面,2023 年 1 月 28 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推動國內線下展會恢復,支持企業出境參展。2023 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首條意見即聚焦展會作用,要求“優化重點展會供采對接。推動國內線下展會全面恢復。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1數據來源:國家統計
13、局,https:/ 年 7 月 31 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要求促進文娛體育會展消費;鼓勵各地加大對商品展銷會、博覽會、交易會、購物節、民俗節、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會展消費。在地方層面,2023 年各地政府密集出臺展覽業支持政策,涉及發展規劃、資金扶持、產業促進、行業標準等多個方面,為各地展覽業持續復蘇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地將展覽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北京、上海、湖南、武漢、濟南、蘇州等地均出臺了推動本地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見表 1-1)。表 1-12023 年部分地區出臺的展覽業支持政策地區時間政策福州2
14、023.2福州市關于加快打造東南會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廣州2023.3廣州市品牌展會認定辦法(暫行)廈門2023.5廈門市進一步促進會議展覽業發展扶持辦法雄安新區2023.5關于雄安新區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上海2023.6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寧夏2023.7關于促進會展博覽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湖南2023.8湖南省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蘇州2023.8蘇州市關于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蘇州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濟南2023.8濟南市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202
15、3.9關于促進本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鄭州2023.9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強會展引領作用、支持會展業優先發展的若干意見哈爾濱2023.10哈爾濱市支持第三產業(會展業)發展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武漢2023.10武漢市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會展中心城市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陜西2023.10展會現場服務規范 會議服務現場規范沈陽2023.11推動沈陽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第一章2222222222222222005三、新一代數字技術創新激發展覽業發展新動能展覽業具備深度融合應用數字技術的天然土壤,人工智
16、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激發展覽業發展新動能,催生了虛實融合一站式會展技術平臺、元宇宙技術場景等展覽新業態新模式;技術領域的快速變革,推動展覽業上下游企業重塑組織結構、工作方式和業務流程,為展覽業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由于線下展覽場景受限,加速了“數字展覽”業態從技術理念到應用實踐的發展進程。勵展博覽集團(ReedExhibitions)調查顯示,疫情暴發后,84%的觀眾和參展商至少嘗試過一種新的數字服務1。全球展覽業協會(TheGlobalAssociationoftheExhibitionIndustry,UFI)對未來展覽模式發展趨勢的調查顯示,
17、61%受訪者認為應推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展覽模式,并注入更多數字化元素2。各級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展覽行業應用數字技術推進展會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業態模式創新。2023 年,北京市提出“提升場館數字化水平”,上海市提出“鼓勵展覽場館大力推進智慧場館建設,加快會展線下線上融合發展”,蘇州市提出構建會展業“智能服務”體系。數字化轉型是展覽企業實現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數字化展覽服務使得企業能夠充分利用云端線上空間,通過應用數字工具,辦展、參展、觀展等多主體之間可有效突破傳統線下場景的時空限制,實現跨地域、跨行業的深度合作交流。數字化展覽管理助力企業優化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8、降低參展、辦展的成本和技術門檻,同時可以吸引更多的參展商和觀眾,提高展覽效果。目前,展覽業各方主體對數字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斷深化,紛紛布局數字化轉型升級。英富曼集團和杭州會展集團共同推出“全球數貿通”計劃,米奧會展推出網展貿 MAX 數字化產品支持企業雙線展,勵展博覽集團推出勵展通(ReedConnect)電子平臺,幫助展商實現智能化參展。廣交會、進博會等各大展覽品牌,借助 5G、元宇宙等新技術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展”平臺。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也深度參與數字會展業務。深度融合數字技術、推動業態模式數字化發展,已成為業界共識,為展覽業發展注入新動能。1資料來源:勵展博覽集團,https
19、:/ 1-2會展企業數字化進程調查數據來源:UFI。四、中外人員往來持續恢復釋放展覽業發展活力人員流動是展覽業發展最基礎的要素,疫情期間,國際人員往來受限極大阻礙了展覽活動特別是國際展覽活動的開展。2023 年以來,隨著中國采取“乙類乙管”措施,不斷優化外國人員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等,中外人員往來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入境旅游穩步復蘇,國際人員往來持續恢復。民航部門支持和鼓勵中外航空公司恢復國際航班,進一步便利國際經貿合作和中外人員往來,國際客運航班持續恢復,自 2023 年 8 月下旬以來已穩定在疫情前的
20、 50%以上,其中,英國、意大利、阿聯酋等 22 個國家的航班量已經接近或超過疫情前水平。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對外國人簽證的簽發量已經恢復到了 2019 年同期的水平;第三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 1.23 億人次,同比增長 454.4%,達到 2019 年同期的 73%1。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的旅游業 2023 年展望報告預測,2023 年全球國際旅客1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 30%,達到 16 億人次1。攜程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入境游訂單比第二季度增長 34%。2023 年前三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 75.07 萬人次,同比增長
21、303.5%;接待外國人 59.96 萬人次,同比增長309.8%;國際旅游收入 1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2.4%2。五、全球展覽業復蘇助力中國展覽業國際化發展2020 年以來,全球展覽業遭受了較大沖擊,隨著世界逐步遠離疫情困擾,全球展覽業已經進入了復蘇通道。2023 年 7 月,UFI 發布全球展覽行業晴雨表,預計 2023年全球展覽業收入將平均達到 2019 年水平的 97%。2023 年上半年,79%的公司報告稱其活動“正?!?,而下半年大部分月份這一比例增至近 90%。展覽業是對外開放的助推器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風向標。近年來中國展覽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
22、越多的國際參展商來到中國。中國展覽業也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展覽規模、服務水平方面接近或領先國際水平,搭建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等國際經貿合作平臺,形成一批全球知名的國際展覽。全球展覽業不斷復蘇有效促進了中國展覽業的國際交往、推動中國企業出國參辦展,吸引更多國際化展覽落地中國。1數據來源:經濟學人智庫,https:/ 年中國展覽業總體特點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102023 年是中國全面恢復線下展會的第一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恢復、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國際交往的不斷恢復,2023 年中國展覽業呈現了全面復蘇向好的局面。一、中國經貿類展覽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2023 年
23、,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線下展會加快恢復發展。我國境內展覽市場需求旺盛,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數量和面積相比 2022 年均實現了大幅增長,且已超過 2019年疫情前水平,展覽業呈現全面恢復態勢。根據本報告調查,2023 年中國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3923 項,比 2022 年增加 2116 項,同比增長 117.1%;比 2019 年增加 376 項,同比增長 10.6%,超越疫情前水平。2023年中國經貿類展會總面積 1.41 億平方米,比 2022 年增加 8548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3.3%;比 2019 年增加 1076 萬平方米,增長 8.25%,同樣超越疫情前水平。UFI 的數
24、據也印證了中國展覽業的持續復蘇,報告 2023 年下半年活動“正?!钡闹袊颈壤_到 74%,而半年前這一比例僅為 29%。從區域分布來看,2023 年經貿類展會分布呈現明顯的區域集聚特征,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覽項目數量和面積均大幅領跑全國,全國占比分別為 68.26%和 73.53%;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仍是熱門展覽區域,2023 年三大區域舉辦經貿類展會數量占全國比重為 57.35%,總展覽面積占全國比重高達 63.27%;其中,長三角地區 2023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1031 場,總展覽面積 4398 萬平方米,在全國占比分別高達 26.28%和 31.14%。從行業分布來看,工業
25、與科技類展會在數量和面積上均居各行業展覽首位。二、展覽業市場主體經營情況不斷恢復向好隨著線下展覽市場需求的回暖、展覽業的逐漸恢復,展覽業相關市場主體的經營情況不斷向好。UFI 數據顯示,在營業收入方面,所有受訪中國企業均表示 2023 年營業收入已超過 2019 年的 50%,其中 54%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恢復到 2019 年的 75%以上;在營業利潤方面,14%的受訪企業表示 2023 年利潤已經超過 2019 年的 110%,21%表示 2023第二章22222222222222011年利潤在 2019 年的 90%-110%之間,50%表示 2023 年利潤比 2019 年減少 11%-
26、50%,沒有企業反映 2023 年出現虧損1。為反映展覽業市場主體經營情況,本報告選取了中國展覽行業的兩家上市公司對其經營情況進行分析。2023 年前三季度,兩家上市公司均實現盈利,與 2022 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見表 2-1)。表 2-12023 年前三季度國內部分展覽業相關上市企業經營情況上市公司主要業務領域營收情況利潤情況米奧會展主營境外會展策劃、組織、推廣及運營服務營業收入 4.69 億元,同比增長 236.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72.78 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去年同期虧損 1278.73 萬元東浩蘭生業務涵蓋展覽組織、展館運營、會議活動賽事、會展服務等營業收入 9.6
27、3 億元,同比增長 355.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2 億元,與上年同期-581 萬元相比,增加約 2.48 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資料來源:根據上市公司報告整理。三、企業重啟出國參辦展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隨著國際交往的逐漸恢復、經濟形勢不斷復蘇向好,國內企業紛紛重啟出國參辦展,加大力度開拓國外市場。中國貿促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至 9 月,全國貿促系統共簽發出境 ATA 單證冊27101 份,同比增長 216.87%;相關 ATA 單證冊涵蓋貨值約19.8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60.61%;辦證企業 3124 家,同比增長 307.30%。這表明,我國企業參與國外展覽等
28、經貿活動的次數和規??焖僭鲩L。2023 年中國貿促會審批通過并實際執行出國展覽項目 900 項,涉及 55 個國家或地區,展覽面積 57.22 萬平方米,參展企業 3.96 萬家。其中,出國辦展 78 項,占出國展覽項目總數的 8.7%,出國辦展項目質量有所提升,2023 年出國辦展各項平均數據達到甚至超過 2019 年水平,2023 年出國辦展項目場均展出面積 2719.5 平方米,參展公司數量 194.1 家,展位數量 280.9 個,分別達到 2019 年水平的 0.97、1.33、1.2 倍。1資料來源:UFI,https:/www.ufi.org/wp-content/uploads
29、/2023/07/31st_UFI_Global_Barometer_July_2023.pdf。2ATA 單證冊是一份國際通用的海關文件,它是世界海關組織為暫準進口貨物而專門創設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12四、國家級展會成為引領展覽業復蘇排頭兵國家級展會是引領中國展覽業發展的排頭兵,202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著重要求“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重點展會”。2023 年,各國家級展會全面恢復線下展,相關數據全面超越疫情前水平。第六屆進博會超過 3400 家參展商和 39.4 萬名專
30、業觀眾注冊報名,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展覽面積約36.7萬平方米1;意向成交額達784.1億美元2,與疫情前第二屆進博會相比提高10.2%。第 134 屆廣交會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 19.8 萬人,比第 133 屆增長 53.4%,比疫情前的第 126 屆增長 6.4%;展覽總面積 155 萬平方米,展位總數 7.4 萬個3,線下出口成交 223 億美元4,其中展覽總面積比疫情前的第 126 屆提升 30.8%,展位總數增加21.3%。2023 年消博會總展覽面積達 10 萬平方米,比首屆總展覽面積提高了 25%5;參展品牌數量比首屆消博會大幅增加了 28.7%,各類采購商和專業觀眾數量提高
31、66.7%,進場觀眾數量提高 33.3%。去哪兒大數據顯示,2023 年消博會期間??诰频觐A訂量比2019 年增長 80%。中國貿促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中國為全球工商界加強產業鏈供應鏈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開放平臺。在 515 家參展商中,世界 500 強企業 53 家,中國 500 強企業 57 家,中國民營 500 強企業 25 家。境外參展商占 26%,覆蓋 55 個國家和地區,美歐企業占境外參展商總數的 36%,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商數量占境外參展商總數的近一半。南非、加拿大、日本、越南、非盟、阿盟、葡語國家、
32、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等以國別和地區展位形式參展。觀展人數達到 15 萬人次,其中采購商和專業觀眾的人數超過8 萬。首屆鏈博會成果豐碩,有關各方共舉辦 360 多場配套對接、交流活動,發布研究報告、宣言、標準等 23 項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 200 多項,涉及金額 1500 多億元人民幣。1數據來源:新華社,http:/ 5000 平方米,且 2023 年舉辦 2 個以上經貿類展會的專業展覽館,作為 2023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的對象,即 2023 年實際運營的展覽館。分析顯示,2023年納入分析范圍的展覽館數量為194個,比2022年增加58個,比 2019 年增加 21
33、 個,數量創歷史新高。2023 年實際運營的 194 個展覽館中,共有 40 個展覽館舉辦 30 個及以上展會,比 2022 年大幅增加 22 個,增幅達 122.22%;比疫情前的 2019 年增加 4 個,增幅為11.11%。2023 年全國有 35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在 100 萬平方米以上,比 2022 年增加 15 個,增幅達 75%;比疫情前的 2019 年增加 3 個,增幅為 9.38%。第三章2023 年中國國內展覽發展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16本章數據主要來自貿促系統各地會員單位以及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展會數據庫。為更加準確、全面地反映 2023 年全國展覽業
34、發展情況,本報告在對展會數量進行統計時,對同一組展方、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舉辦的多個近似展會,如主辦方將其明確區分,則本章將其分開統計;如主辦方無明確區分,則合并統計。本章涉及的 2023 年以前的展覽數據均來源于當年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一、展會數量和面積均超疫情前水平本報告共采集到 2023 年舉辦的經貿類展會 3923 項,總展覽面積為 1.41 億平方米,覆蓋全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地區)。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數量和面積相比 2022 年水平均實現了大幅增長,且已超過疫情前 2019 年的水平。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數量同比增加 117.1%,面積同比增加 1
35、53.3%;同 2019 年相比,2023 年經貿類展會數量增加 10.6%,面積增加8.25%。圖 3-12019-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覽數量變化圖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7圖 3-22019-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覽面積變化圖(單位:萬平方米)二、展會分布呈現顯著區域集聚特征本節按照東部、中部、西部、東北1四個區域對2023年中國經貿類展會的區域分布進行分析,并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2023 年的經貿類展會情況進行分析。分析發現,2023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呈現了明顯的區域集聚特征。從展會數量看,2023 年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會項目最多,共 2678 項,占國
36、內經貿類展會總數的 68.26%。中西部地區經貿類展會數量分別為 476 項和 487 項,占比分別為 12.14%和 12.41%,東北地區展會數量為 282 項,占比 7.19%。從展覽面積來看,2023 年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覽面積達 10385 萬平方米,占國內經貿類展覽總面積的 73.53%;中部地區經貿類展會面積為 1468 萬平方米,占比10.39%;西部地區經貿類展會面積為 1670 萬平方米,占比 11.82%;東北地區經貿類展會面積為 601 萬平方米,占比 4.26%。1東西中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標準參照國家統計局公布信息,其中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
37、建、山東、廣東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18圖 3-3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數量的區域分布圖 3-4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展覽面積的區域分布從場均展覽面積來看,東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達 3.88 萬平方米,遠超其他地區水平,中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3.08 萬平方米,西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3.43 萬平方米,東北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2.13 萬平方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1仍是全國
38、熱門展覽區域,2023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舉辦經貿類展會數量占全國比重為 57.35%,總展覽面積占全國比重高達63.27%。其中,京津冀地區 2023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474 場,總展覽面積 1387 萬平方1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珠三角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個城市。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9米,全國占比分別為 12.08%和 9.82%;長三角地區 2023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1031 場,總展覽面積 4398 萬平方米,在全國占比分別為 26.28%和 31.14%;珠三角地區 2023 年共舉辦
39、經貿類展會 745 場,總展覽面積 3150 萬平方米,占比分別為 18.99%和 22.31%。圖 3-52023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經貿類展會數量占比圖 3-62023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經貿類展會面積占比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20三、小型和中小型展會恢復速度領先從展覽數量來看,2023 年,展覽規模在 1 萬平方米及以下小型展會和 1 萬 3 萬平方米的中小型展會快速恢復,項目數量分別為 914 項和 1720 項,均超過 2019 年水平。圖 3-72019 年和 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數量按規模分布1從展覽面積來看,2023 年不同規模展會面積均超越 2019
40、 年水平或與 2019 年水平基本持平,其中 2023 年 1 萬平米及以下、1 萬 3 萬平方米、3 萬-5 萬平方米規模展會較 2019 年分別同比增長 261.7%、31.42%、3.09%。5 萬 10 萬平方米、10 萬平方米以上規模展會分別恢復至 2019 年的 97%和 93.1%。分區域來看,各區域展會規模結構呈現不同特點。東部地區 5 萬平方米以上展會數量占本地區總數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區,其中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占比為 5.83%,遠超其他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 1 萬-3 萬平方米展會數量占比超過其他地區,其中西部地區占比 49.9%,中部地區占比 47.27%。東北地區
41、 1 萬平方米以下的展會數量占比最多,達到 43.26%。1參照往年報告分類標準,將展覽面積劃分為 1 萬平方米及以下、1 萬 3 萬平方米(含 3 萬平方米)、3 萬5 萬平方米(含 5 萬平方米)、5 萬 10 萬平方米(含 10 萬平方米)、10 萬平方米以上五大類。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1圖 3-82019 年和 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面積按規模分布圖 3-92023 年各區域經貿類展覽項目規模結構四、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面積均居首位根據商務部展覽業統計調查制度,本報告將展會按行業領域分為 15 大類1。1 展覽業統計調查制度將展會劃分為 15 大類,包括工業與科
42、技,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服務,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農業、林業、漁業及農副產品,文化、體育和娛樂,醫療健康,租賃和商務服務,教育,能源礦產,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金融,綜合類,其他。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22從展覽數量來看,2023 年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最多,共 651 項,占比達16.6%,第 2-5 位分別為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服務(13.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11.9%),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11.3%),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9.8%)。前五大行業展會數量占比達 63.4%。圖 3-10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覽項目數
43、量行業分布從展覽面積來看,排名前五的展會類別同樣為工業與科技,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服務,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占比分別為 17.2%、14.2%、12.9%、10.1%和 9.8%,前五大行業展覽面積總占比為64.2%。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3圖 3-112023 年國內經貿類展覽項目面積行業分布案例 3-1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拓展貿易新空間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數貿會”)展覽展示總面積達 10 萬平方米。來自 25 個國家和地區的 1018 家企業線下參展,367 家企業通過數貿會云平臺在線上參加展覽。本屆數貿會
44、聚焦數貿全鏈路,突出數實融合,推動展貿聯動,舉辦“數貿之夜”,實現全媒傳播,參展企業包括 51 家世界 500 強企業和 53 家數字貿易百強榜單企業,這些頭部企業拿出機器人、智能仿生手、多模態 AI 衛星等“看家本領”,全面展現數字貿易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場景。100 項創新類“首發”“首秀”“首展”在展會集中呈現。數貿會成為促進全球數字貿易交流、培育數字貿易新機遇、匯聚數字貿易新動能的大平臺。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24隨著疫情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重塑,以及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展覽題材領域不斷拓展,展覽新題材不斷涌現。前沿科技和綠色低碳等領域的產業博覽會蓬勃發展,“Z世代”群體青睞的動漫游
45、戲、休閑時尚等題材展會不斷涌現,文化和體育類展會也逐漸成為備受青睞的展會題材。在 15 大行業分類中,2023 年文化、體育和娛樂類展會在數量和面積方面分別占比 5.8%和 4.8%,分別排名第 8 和第 9 位。案例 3-2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構建創新、協作、共同發展的全球制造業生態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制博會”)于 2023 年 9月1日至5日在沈陽成功舉辦。本屆制博會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共設八個展館、11 大展區、4516 個展位,比上屆增長近 30.7%。包括 8 家央企、62 家國內頭部企業、184 家外資企業在內的 1042 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46、參展、同比增長 28.3%,集中展示了多種國際、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裝備,填補國內外行業空白的精益智造產品,以及汽車制造及零部件、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 100 余項細分領域高端制造技術解決方案。制博會舉辦期間,沈陽市舉辦了制博會裝備制造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投資規模大、產業結構優,合作層級高?,F場簽約項目 26 個,總投資 497.5 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30億-50億元項目8個,先進制造業項目6個,新興產業項目 20 個。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5案例 3-42023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推動體育高質量發展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由國家體育總局
47、和中國奧委會主辦,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本年度兩個博覽會的主題為“共筑強國夢體育建新功”,目標是通過“展、會、賽、獎、演”相結合的模式,搭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高端化的體育案例 3-3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激發文化活力、創新產業發展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于 6 月 7 日至 11 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文博會以線下為主、線上同步的方式舉行,主會場設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共
48、6 個展館,總展覽面積達 12 萬平方米。一是活動規模大、參與單位全。共有 3596 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上線下參展。二是展出產品多、交流活動熱。共展出文化產品超過 12 萬件,4000 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展示與交易。除主會場外,還在全市各區設立 64 個分會場,共開展各類活動 500 多項。主會場、分會場、各相關活動點總參與人次達 400 多萬。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26文化和體育旅游展示交易平臺。2023 年兩個博覽會具有三大特點:一是關注度高,吸引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和參與。今年兩個博覽會吸引了國家體育總局各司局、直屬單位、項目中心、單項協會、各省區市體育局、高等院
49、校、各界專家學者、相關國際組織、國內外企業的廣泛參與,是有史以來各界嘉賓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二是引領性強,以體文旅融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突出政策引領,作為國家級的展會平臺,整個展會的內容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精神等策劃設計,通過體育文化、體育旅游融合,促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激發體育消費活力,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突出示范引領,將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項目發布、優秀組織獎頒發等安排在開幕式上,凸顯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冠軍引領,舉辦冠軍捐贈以及“中華體育精
50、神冠軍榜樣”宣講活動,充分發揮優秀運動員的引領示范作用,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傳播正能量,形成濃厚的全民參與體育的氛圍。三是互動體驗豐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兩個博覽會特設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首次設置戶外體驗區,讓廣大與會嘉賓和觀眾通過不同形式、在不同空間,共享體育行業發展最新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展現體育風采,讓大家在展會能看、能聽、能動、能玩,盡享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樂。第四章2023 年中國出國展覽發展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28審批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會是國務院賦予中國貿促會的重要職能,自 2004 年以來貿促會已履行審批職能近 20 年。2023 年 1 月,我國疫情防控
51、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受疫情影響中斷近三年后,中國貿促會恢復受理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會審批申請。本章統計的 2023 年度出國展覽數據來源于中國貿促會展覽審批管理系統中各組展單位已實施的出國展覽項目,出國展覽的組展形式主要有出國參展和出國辦展兩種。一、企業出國參展辦展逐漸恢復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我國外貿頂住多重壓力,運行總體平穩,展現較強韌性,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線下展覽全面復蘇,出國展覽迎來新機遇。2023 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要求各地方和貿促機構、商協會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
52、的支持力度,持續培育境外自辦展會、擴大辦展規模。受疫情影響中斷近三年后,中國貿促會恢復受理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會審批申請。2023 年 2 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 年版)的通知(國辦發20235 號)再次明確中國貿促會會同商務部實施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會審批的行政許可事項。中國貿促會共審批計劃出國展覽項目 1240 項,實際執行 900 項。其中出國參展822 項,出國辦展 78 項,涉及 71 家組展單位和 55 個國家或地區,參展企業共計 3.96萬家,展覽面積 57.22 萬平方米。由于出國參展辦展的計劃性較強、籌備周期較長,部分組
53、展公司和參展商未能及時安排相關出國展覽計劃。從月度數據來看,2023 年一季度出國展項目數量較少,僅有 58 項,其中 1 月和 2 月僅有 3 項、5 項。隨著國際航班、人員簽證等跨境往來更加便利,相關支持政策措施持續發力,外貿企業加速復蘇,2023 年一季度之后,企業出國參辦展恢復速度逐漸加快,海外展會迎來更多中國參展商。2023 年 9 月份共實施出國展 176 項,為全年數量最多月份;2023 年 6 月和 10 月實施項目數量約為 2019 年同期八成水平。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29圖 4-12023 年中國出國展覽項目數量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二、亞洲西歐仍是出國展
54、覽主要市場從出國展覽項目數量的地區分布來看,出國參展辦展仍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和西歐地區,其展覽項目數量之和仍超半數,達 61.33%,與 2019 年占比 59.16%基本持平。具體來看,亞洲 364 項(40.44%)、西歐 188 項(20.89%)、東歐和俄羅斯 112項(12.44%)、拉美及加勒比地區 98 項(10.89%)、北美 93 項(10.33%)、非洲 37 項(4.11%)、大洋洲 8 項(0.89%)。圖 4-22023 年中國出國展覽項目數量的地區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30從參展企業數量的區域分布來看,亞洲、西歐和北美地區仍是我國企
55、業赴國外參加展覽的重要市場,對中國企業保持高吸引力。東歐和俄羅斯成為今年增長最快的地區,參展企業數量占比較 2019 年(9.65%)上漲 3.8 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亞洲 17349家(43.78%)、西歐 7498 家(18.92%)、東歐和俄羅斯 5331 家(13.45%)、北美 3883家(9.80%)、拉美及加勒比地區 3866 家(9.76%)、大洋洲 854 家(2.16%)、非洲 845家(2.13%)。圖 4-32023 年中國出國參展企業數量的地區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出國展覽項目數量的國別分布來看,2023 年中國出國展覽項目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別分別是德國(105
56、 項)、俄羅斯(93 項)、美國(90 項)、日本(54 項)、越南(53 項)、巴西(43 項)、泰國(43 項)、土耳其(37 項)、阿聯酋(36 項)、墨西哥(35 項)。出國展項目數量排名前三的國家有所變化,由 2019 年的美國、德國、俄羅斯調整為 2023 年的德國、俄羅斯、美國。赴上述十國展覽項目數量占全年出國展覽總量的 65.4%,較 2019 年的 61.1%提升 4.3 個百分點,出國展覽項目的國別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1圖 4-42023 年中國出國展項目數量的前 10 大國別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參展企業數量的國別分布來看,
57、德國是中國企業赴國外參加展覽的首選目的地,俄羅斯緊隨其后。具體來看,2023 年中國企業出國參加展覽的前十大目的地分別是德國(4295 家)、俄羅斯(3806 家)、美國(3722 家)、阿聯酋(3521 家)、印度尼西亞(2955 家)、日本(2882 家)、巴西(1979 家)、越南(1812 家)、泰國(1566家)、墨西哥(1355 家)。其中,前五大國別占比近 50%,企業出國參展的國別集中度較高。圖 4-52023 年中國出國參展企業數量的前 10 大國別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32案例 4-12023(第十二屆)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參展規
58、模創歷史之最2023 年 9 月 4 日6 日,由新疆貿促會主辦,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處、自治區商務廳支持,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工商會協辦的 2023(第十二屆)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舉辦。來自中國新疆、湖南、廣東、江西、貴州、陜西等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企業參展,展品范圍涉及機電、建材、石油化工、紡織、電器、食品飲料、信息產品、特色農產品等。本次參展企業數為歷史之最,是往屆參展企業數的 3 倍;展位面積是往屆的5 倍;展區面積遠超歷屆展會,達 5000 平方米,設置中國新疆投資合作展區、新疆企業展區兩大板塊。中國新疆投資合作展區以“新疆是個好地方
59、”為主題進行特裝搭建,以視頻、圖片等形式集中展示新疆“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建設及“八大產業集群”特色優勢產業等。中方各企業、代表團與烏方共簽訂 22 個意向合同,簽約總額達 48.18 億元,涉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制造、農產品生產加工、文旅項目等特色優勢領域,成交規模創歷史之最。三、交通物流、醫療保健行業占比上升按照展覽項目數量排名,出國展覽行業類別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機械(150 項,16.67%)、交通運輸物流(100 項,11.11%)、綜合(89 項,9.89%)、紡織服裝(64項,7.11%)、食 品 農 產 品(48 項,5.33%)、醫 療 保 ?。?7 項,5
60、.22%)、建 筑 裝飾(39 項,4.33%)、五 金 工 具(33 項,3.67%)、消 費 品(29 項,3.22%)、照 明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3(22 項,2.44%)。圖 4-62023 年出國展項目數量前十大行業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按照參展企業數量排名,出國展覽行業類別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綜合(12403家,31.30%)、紡織服裝(5858 家,14.78%)、機械(3623 家,9.14%)、交通運輸物流(2029 家,5.12%)、食品農產品(1793 家,4.52%)、醫療保?。?746 家,4.41%)、消費品(1196 家,3.02%)、建
61、筑裝飾(1124 家,2.84%)、化工(972 家,2.45%)、五金工具(885 家,2.23%)。其中,排名前三的行業參展企業數量之和接近半數。與 2019 年相比較,出國展覽結構發生一定變化,綜合、紡織、機械仍是出國參展主要行業,交通運輸物流、醫療保健等行業占比提升。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34案例 4-22023 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示中國尖端技術產品2023 年 4 月 17 日至 21 日,中國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組團參加了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 2023)。該展被公認為“全球工業貿易領域的旗艦展”和“最具影響力涉及工業產品及技術
62、最廣泛的國際性工業貿易展會”。據統計,本次參展的中國企業數量約 700 家,凈展示面積達到 12000 平方米。特變電工、中國移動、卡奧斯 COSMOPlat、大族激光、東華鏈條、寶光電氣等國內知名展商紛紛亮相。本次展會上,中國企業向世界展示了工業零部件及解決方案、自動化及動力傳動、數字生態系統、能源解決方案、創新技術及未來生產、空壓及真空技術展、全球商業及市場等七大領域尖端技術以及產品,為企業形象圖 4-72023 年出國參展企業數量前十大行業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5案例 4-32023 年德國儲能展等專業展覽助力中國高技術企業拓展國際市場20
63、23 年德國慕尼黑國際電池儲能與智慧能源博覽會于 2023 年 6 月 14 日-16日在德國慕尼黑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共向主辦方申請 821 個展位,組織 194 家中國企業參展,參展面積 7389 平方米,組團人員 1213 名。參展企業展示產品主要包括電池和儲能系統、電池生產設備,電池制造技術、材料、部件和配件,電池測試與研究等。參展企業普遍反映此次參展效果為近年最佳,獲得訂單數量比疫情前大幅增加,意向成交金額 2200 余萬美元。四、出國辦展項目質量有所提升2023 年中國貿促會審批執行的出國參展共 822 項,占審批執行出國展覽項目總數的 91.3%;審批
64、執行的出國辦展項目總計 78 項,占出國展覽項目總數的 8.7%。其中,審批執行的辦展項目實際展出總面積 21.21 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共計 1.51 萬家,展位數量共計 2.19 萬個。2023 年出國辦展各項平均數據達到甚至超過 2019 年水平,2023 年出國辦展項目場宣傳和品牌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中國話題在本屆工博會上熱度持續高漲,在工博會開幕當日,“投資中國年-德國站”啟動儀式、“中國機會”2023 中德智能制造論壇、中德智能制造投資促進工作組全體會議等重磅活動精彩紛呈,為中德經貿合作注入積極力量。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36均展出面積 2719.5 平方米,參展公司數量
65、 194.1 家,展位數量 280.9 個,分別達到 2019年水平的 0.97、1.33、1.2 倍,辦展項目質量有所提升。圖 4-82019 和 2023 年出國辦展各項指標整體情況對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圖 4-92019 和 2023 年出國辦展各項指標場均情況對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7案例 4-5首屆印尼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的舉辦為專業展走出去探索成功路徑2023 年 10 月 19 日至 21 日,首屆印尼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辦。本次展覽由上海貿促會和高美艾博展覽公司合作舉辦,規模達到10000 平方米,來自中國
66、、印度尼西亞、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 180 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上案例 4-4中國商品和服務(白俄羅斯)展會助力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2023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2023 年中國商品和服務(白俄羅斯)展會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區展示交易中心成功舉辦。本次展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白工業園區管委會和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重慶市商務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中央企業經貿促進聯合體等單位協辦,展出面積 10
67、000 平方米,參展企業 131 家。圍繞兩國企業實際需求,展會期間密集召開重慶-白俄羅斯企業經貿對接會、“點亮絲路連接歐亞”供需對接會、海虹實業3D打印醫療器械推介會、北京市線上線下融合參展推介等展會配套活動。作為落實中白兩國聯合聲明的具體舉措,展會已成為助力國內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并持續推動中白工業園招商引資的常態化平臺。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38五、組展單位呈現頭部集中態勢經中國貿促會審批,全國共有 71 家組展單位組織出國展覽。其中,組展單位項目數量、組織企業參展數量、組展參展面積等指標顯示,組展單位呈現頭部集中趨勢。汽大通、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國動集團、中內動力科
68、技、首帆動力、辰安科技、海洋王、阿莫斯等一批來自國內的應急產業的領軍企業赴印尼開拓東南亞市場,展示了應急防災減災、工業安全防護、消防應急救援裝備、城市防汛排澇裝備、大型綜合救援裝備等優質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首屆印尼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為專業展走出去探索有效路徑。聚焦產業,走專業化辦展道路??v觀整個世界展覽發展史,多數全球化品牌系列展覽會,都先由培育國內母展起步,從而形成國際化品牌影響力,積累到一定的國際資源后,在合適時機復制移植到行業產業集聚地或市場集散地的相關國家舉辦。2021 年,上海貿促會就圍繞安全應急產業創新創立了 EDRR 品牌的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該展覽
69、會首屆便達到了 5.2 萬平米的展覽面積,第二屆展覽面積增加到 8 萬平米,600 余家國內安全應急產業頭部企業參展,優質展商和產業信息的積累為成功舉辦印尼應急展奠定了扎實的產業基礎。因勢利導,走國際化辦展道路。尋找機會結合自身優勢產業聯合國際展覽公司和區域相關產業協會共同舉辦自有品牌的專業境外展會,是會展企業服務中國企業全球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自有展覽品牌國際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同時,選擇優質的國際合作伙伴,形成合力共同投資展覽項目是符合展覽發展規律的合理路徑。價值延伸,走品牌化移植道路。在統一的展會品牌下,通過母展引導海外子展,海外子展又反哺母展,國內外聯動發展的格局,為中國品牌會
70、展的國際化發展道路開拓了新思路。技術創新,走信息化辦展道路。通過提升數字化能力,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通過創新線上經營模式,增加收入來源;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形成大數據資產,已成為眾多會展企業的發展共識。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9從組織展會數量來看,前五大組展單位分別是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105項,11.67%)、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76 項,8.44%)、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58 項,6.44%)、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57 項,6.33%)、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54 項,6%)。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達 38.89%,2019 年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 30
71、.27%,提升 8.62 個百分點。從組織參展企業數量來看,前五大組展主體分別是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7229 家,18.24%)、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2542 家,6.41%)、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2411 家,6.08%)、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2319 家,5.85%)、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1981 家,5.00%)。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達 41.59%,2019 年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 32.57%,提升 9.02 個百分點。從組織參展面積來看,前五大組展主體分別是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9.21 萬平方米,16.09%)、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
72、限公司(5.15 萬平方米,9.00%)、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4.04 萬平方米,7.06%)、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3.70 萬平方米,6.46%)、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3.17 萬平方米,5.54%)。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達 44.14%,2019 年前五大組展單位占比 35.47%,提升8.67 個百分點。表 4-12023 年中國出國參辦展實施情況(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統計排名前 30 位)序號組展單位項目數量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組織參展面積數量(項)比例(%)數量(家)比例(%)面積(平方米)比例(%)1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161.78722918.24920701
73、6.092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768.4425426.4140371.257.063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10511.6724116.0836969.956.464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535.8923195.85514779.005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111.2219815.00276204.836貿促會化工行業分會273.0017744.4820414.873.577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546.0017634.45316895.548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333.6716654.2018546.553.249中紡廣告展覽有限公司70.7815413.89190143.321
74、0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131.4414563.67192853.37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40續表序號組展單位項目數量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組織參展面積數量(項)比例(%)數量(家)比例(%)面積(平方米)比例(%)11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586.4413243.3421104.753.6912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60.6711382.87118782.0813遠大國際展覽有限公司323.5610752.7112724.52.2214福建薈源國際展覽有限公司343.789682.44109901.9215保利國際展覽有限公司323.569412.37107641.8816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
75、限公司111.227381.869400.821.6417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576.335691.448766.041.5318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232.565291.3371421.2519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232.564961.256894.751.2020中國中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11.224861.23109711.9221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111.223800.963668.770.6422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121.333730.945378.50.9423中國電子國際展覽廣告有限責任公司192.113710.944204.50.7324中國國際貿易中心
76、股份有限公司30.333600.9160321.0525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111.223510.894204.50.7326貿促會浙江省委員會101.113240.8239570.6927江蘇省商務廳20.222880.7334950.6128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40.442310.582593.50.4529浙江中浙國際展覽商務有限公司101.112300.5824120.4230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111.222270.572593.50.45六、中國貿促會恢復組織線下出國展代表國家出國舉辦展覽是中國貿促會的重要職責,2023 年中國貿促會恢復組織企業線下出國展覽,把出
77、國展覽工作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外貿穩外資、開拓多元化市場等有機結合,重點在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和戰略性新興領域參展辦展,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41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出海拓商機。從組展形式來看,2023 年中國貿促會共舉辦 5 項出國展覽項目,其中 4 項線下展,1 項線上展,包括西班牙國際未來交通大會及展覽會、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中國(印尼)智慧能源及交通產業展覽會、中非(尼日利亞)產能合作品牌展覽會、中國大洋洲及南太地區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從展覽內容來看,展會項目聚焦新能源、智慧交通等新興產業,支持企業開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低碳貿易,更好融入全球產業
78、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如西班牙國際未來交通大會及展覽會中國企業展出了人工智能數據管理軟件、城市監控傳感器、智能街道設施和照明系統等智慧交通領域新產品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國(印度尼西亞)智慧交通及能源產業展覽會重點展示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組件“新三樣”為代表的新能源和汽車產業高技術產品。案例 4-6中國(印度尼西亞)智慧交通及能源產業展覽會為出口“新三樣”打造出海平臺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米奧蘭特國際會展承辦的“中國(印度尼西亞)智慧交通及能源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智慧交通展”)于 2023 年 11 月 23 日-26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辦。本次展會作為由中國貿促會外貿專項資金資助主辦的
79、境外展會,來自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北、湖北、江西、廣西等省份的 38 家企業參加本次展會,其中包括五菱、長城、東風、奇瑞、小藍快充、比克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智慧物流倉儲、新能源儲能電、城市交通管理、充電管理等領域的中國品牌企業參加了本次展會,展覽面積 1008 平方米,特裝面積900 平方米,特裝率達到 90%,品牌參展企業 28 家,占參展企業總數的 73%。智慧交通展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組件“新三樣”出海的重要平臺。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42從舉辦地點來看,2023 年中國貿促會組織出國展舉辦地點側重于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為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開展產能合作、經貿交流提
80、供高質量平臺。如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辦的 2023 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共吸引來自白俄羅斯、韓國、斯里蘭卡、印度等約 20 個國家觀眾參觀;在尼日利亞舉辦的中非(尼日利亞)產能合作品牌展覽會,成為中國企業對非經貿合作窗口和重要的產品展示平臺。案例 4-72023 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助力中越兩國產業對接與貿易投資合作2023 年 12 月 7 日-9 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承辦的 2023 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瀾湄展”)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貢會展中心與越南國際貿易博覽會同期同地成功舉辦。本屆瀾湄展展出面積 1200 平方米,參展企業共計 67 家,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中
81、寶電氣、海馬汽車、新世紀機車等眾多知名企業,展品涵蓋電子電氣、車輛與配件、農業食品、智能設備、五金輕工等多個領域的高品質產品。展覽會共吸引來自白俄羅斯、韓國、斯里蘭卡、印度等約 20 個國家的約 15000 位觀眾參觀。此次展覽會緊扣中國和越南市場需求,在企業組織篩選、境外推廣宣傳、商業信息共享、法律法規解讀等方面精耕細作,發揮貿促會與商會資源優勢,為中國與越南企業打造高效的經貿交流平臺;在中越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15 周年之際,為進一步深化我與越南產業對接與貿易投資合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了積極貢獻。從展出時間來看,本年度中國貿促會組織企業出國辦展參展時間主要集中于 11 月、12
82、 月。作為中國與薩爾瓦多經貿領域交流合作平臺,2024 年 1 月,中國貿促會在薩爾瓦多首都圣薩爾瓦多市舉辦 202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展覽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43表 4-2中國貿促會 2023 年組織出國展情況一覽表序號國家城市展(博)覽會名稱展出時間展出內容1西班牙巴塞羅那西班牙國際未來交通大會及展覽會11 月 7-9 日公交、地鐵與輕軌、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充電管理、智慧物流倉儲、城市物流設備及運營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智慧交通大數據運營管理及解決方案等2尼日利亞拉各斯中非(尼日利亞)產能合作品牌展覽會11 月 7-10 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電子、電器、電力設
83、備、通信產品和網絡信息產品、建筑建材、交通工具、新能源等3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中國(印度尼西亞)智慧交通及能源產業展覽會11 月 23-26 日以鋰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儲能電池和設備、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充電管理、智慧物流倉儲、城市物流設備及運營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等4澳大利亞、斐濟、所羅門群島等大洋洲及南太地區國家線上中國-大洋洲及南太地區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12 月 5-14 日醫療器械、建材五金、辦公用品、家具家居、禮品、電子消費品、家電、紡織服裝、食品等5越南胡志明市瀾湄合作經濟技術展覽會12 月 7-9 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電子、電器、電力設備、通信產品和網絡信息產品、建筑建材、交通工具、
84、車輛與配件、綠色發展、光伏、清潔能源等第五章2023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46一、實際運營展覽館數量創歷年新高本報告從收集到辦展信息的展覽館中篩選出室內可租用面積大于等于 5000 平方米,且 2023 年舉辦 2 個以上經貿類展會的專業展覽館,作為 2023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對象,即 2023 年實際運營的展覽館。2023 年中國實際運營的展覽館數量為 194 個,比 2022 年增加 58 個,比 2019 年增加 21 個,數量創歷年新高。圖 5-12017-2023 年實際運營的展覽館數量二、大型展覽館利用效率同比大幅提升從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看,202
85、3 年實際運營的 194 個展覽館中,2023 年共有 40個展覽館舉辦 30 個及以上展會,占比 20.62%,比 2022 年大幅增加 22 個,增幅達 122.22%;比 2019 年增加 4 個,增幅為 11.11%。12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在20-29 個之間,37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在 10-19 個之間;105 個展覽館舉辦 2-9 個展會。第五章22222222222222047圖 5-22023 年全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分布圖從展覽館年度辦展總面積看,2023 年全國有 35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在 100 萬平方米以上,比 2022 年增加 15 個,增幅達 75%;
86、比 2019 年增加 3 個,增幅為 9.38%。13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在 60 萬-100 萬平方米之間;24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30 萬-60 萬平方米,52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 10 萬-30 萬平方米,70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 10 萬平方米以下。圖 5-32023 年全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分布圖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48三、新建展覽館迎來交付高潮新冠肺炎疫情對展覽館建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023 年各地加快展覽館建設步伐,一大批新建展覽館迎來交付,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新增展覽館可展覽面積超過 100 萬平方米。(一)廈門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7
87、 月 6 日,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D 館(會展五期)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D 館占地面積約 3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 7 萬平方米,展廳面積近1.5 萬平方米,會議面積近 1 萬平方米。D 館落成后,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總展覽面積超過 20 萬平方米。(二)國家會展中心(天津)2023年9月,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二期項目通過竣工聯合驗收,并于9月7日-9日舉辦了 2023 天津國際機床展,這也是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二期項目交付后迎來的首個展會。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是商務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重點工程,總建筑面積約 138 萬平方米,集展覽、會議、商業、辦公、酒店等功能于一體,
88、二期項目在中央大廳增設了 2700 多平方米的國家會議中心,室內高近 12 米,可同時容納2000 余人。(三)廣州空港博覽中心2023 年 10 月,廣州空港博覽中心 1、2 號館正式通過竣工聯合驗收,標志著該展館正式落成并即將投入使用。廣州空港博覽中心位于廣州市空港經濟區內,距離白云機場航站樓僅 3 公里,計容面積約 25 萬平方米,規劃建設 12 個展廳,多個展廳可自由組合;室外展覽面積 2 萬平方米。(四)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10 月 7 日,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項目正式交付。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規劃凈展覽面積約 51 萬平方米,共分三期建設,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
89、建成第五章22222222222222049啟用,建筑面積 37.2 萬平方米、凈展覽面積 15 萬平方米,包含 12 個標準單層重型展廳、多功能廳、登錄大廳、星級酒店等設施,彌補了濟南市 15 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展館的空白。(五)桂林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10 月 13 日,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新館正式啟用。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新館項目總投資 68 億元,占地面積 548 畝,總建筑面積為 40.1 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 29.8萬平方米;展覽中心有 2828 個展位,展位面積 4.88 萬平方米。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新館集多功能展覽中心、會議中心、星級酒店于一體,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納約 8000
90、人同時開會或約 2900 人同時用餐,可滿足各種國際國內展會、活動、賽事舉辦需求。(六)中原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10 月 27 日,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在鄭州航空港舉行開館儀式。中原國際會展中心規劃總建筑面積 100 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 20 萬平方米。2023 年底,中原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全部建成,8 個場館全部投入運營;二期將于 2024 年年底建成,屆時總共 16 個場館投入運營,室內展覽面積將達到 12.8 萬平方米,室外有 10 萬平方米。(七)珠海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11 月 3 日,珠海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正式啟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總建筑面積約 27 萬平方米,設有 75
91、00 平方米展廳、6800 平方米無柱式宴會廳、1200 平方米國際圓桌會議廳及 2 個貴賓階梯報告廳等多個會議廳室。(八)廈門國際博覽中心廈門國際博覽中心于 2020 年 12 月 26 日開工建設,其展覽中心部分于 2023 年 11月 13 日全館開館投用。廈門國際博覽中心由展覽中心、會議中心、會展酒店等組成。截至 2023 年 12 月,廈門國際博覽中心總用地面積 84.67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115.92萬平方米,其中展覽中心用地面積 71.13 萬平方米,展覽中心擁有 11 個室內無柱展廳,凈展覽面積約 30 萬平方米,室外展場 5.5 萬平方米,會議中心用地面積 10.74
92、萬平方米。2023 年 11 月 13 日-15 日,第 63 屆(2023 年秋季)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暨 2023(秋季)中國國際制藥機械博覽會在廈門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這是廈門國際博覽中心的滿館首秀。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50(九)株洲國際會展中心2023 年 11 月 30 日,株洲國際會展中心展館交付儀式在汽博園舉行。株洲國際會展中心是在株洲汽車博覽園原有展館的基礎上改擴建,新建交軌展館 D、交軌展館 E、交軌展館 F 及其連接門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后勤配套中心(停車場)、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改擴建及配套附屬工程。第六章2023 年中國國家級展會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
93、告2023052一、首屆鏈博會打造全新開放型國際合作平臺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于 2023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2 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成功舉辦,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一)鏈博會呈現全新的辦展理念、辦展方式和辦展成效首屆鏈博會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綠色化辦展方向,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辦成了一屆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全球經貿盛會,實現了促進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產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互動的目標,彰顯了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
94、習交流四大平臺功能,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新產品、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新載體,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與其他博覽會相比,鏈博會有三個“不一樣”。一是辦展理念不一樣。當前,供應鏈是世界經濟的“熱詞”和“關鍵詞”,鏈博會以鏈為名,將“鏈接世界,共創未來”作為展會主題,凝聚更多開放共識,推動各國共同克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讓開放為全球發展帶來光明未來。同時,鏈博會以鏈為媒,通過展覽、論壇、研討等多種方式,讓全球工商企業攜手成鏈、聚沙成塔,找到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最強音。二是辦展方式不一樣。鏈博會不是展示單一產品,而是展鏈條、展
95、生態。鏈博會縱向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全球領先的產品和技術,突出綠色發展、低碳環保和數字化轉型;橫向展示金融、物流、貿易咨詢、商事法律、文化旅游及創意設計等供應鏈服務,形成相關產業發展的生態圈。既有供應鏈上的旗艦鏈長企業,也有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中小企業。大家看到的不是某一個企業、某一件產品的展覽,而是五大鏈條完整的生態系統。三是辦展成效不一樣。鏈博會不是單純讓展商和采購商展商品、簽訂單,而是更加注重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的交流合作,讓大家找到自己在供應鏈上的準確位置,找到最對口需要的合作伙伴。鏈博會不僅關注短期交易,更關注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鏈博會不僅向專業采購商開放,也面向大專院校、科研院
96、所和社會大眾開放,讓大家第六章22222222222222053看到五條鏈上最新的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形態和未來發展趨勢。(二)鏈博會發出了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時代強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首屆鏈博會開幕式暨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強總理指出中國既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參與者、受益者,也是堅定的維護者、建設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得更具韌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并就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提出四點倡議。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烏拉圭總統拉卡列和 5 家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依次線上線下發表致辭。來自世界90 個國家、地區的各界人士和有關國際組織代
97、表 1100 多人出席這一活動。李強總理的主旨演講引發中外嘉賓熱烈反響,各方紛紛表示從中感受到中國堅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和決心。中國貿促會同與會工商界代表共同發布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互聯互通北京倡議,傳遞了國際工商界加強互利合作、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共同期盼。(三)鏈博會展覽展示精彩紛呈,成為各方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大舞臺首屆鏈博會展覽總面積 10 萬平方米,設置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等 5 大產業鏈和供應鏈服務展區。在 515 家參展商中,世界 500 強企業 53 家,中國 500 強企業 57 家,中國民
98、營 500 強企業 25 家。境外參展商占 26%,覆蓋 55 個國家和地區,美歐企業占境外參展商總數的 36%,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商數量占境外參展商總數的近一半。南非、加拿大、日本、越南、非盟、阿盟、葡語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等以國別和地區展位形式參展。為體現首屆鏈博會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鏈博會還為老撾、盧旺達、東帝汶、海地等最不發達國家參展商提供支持。首屆鏈博會縱向展示各產業鏈關鍵環節先進技術、產品和服務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橫向展示金融、物流和平臺企業等服務。6 大展區各具特色,聚焦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突出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科技賦能,注重從展產品到展鏈條再到展生態,搭建全球相關產業
99、鏈各類主體之間的合作平臺。所有展位均為特裝展位。47 家企業以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式方式,首發首展首秀 62 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獲得觀眾青睞。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54(四)鏈博會專題論壇貢獻“鏈博智慧”、凝聚廣泛合作共識,生動描繪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新愿景鏈博會對應 5 大產業鏈和供應鏈服務展區舉辦 6 場專題論壇,設置主題發言、交流研討、成果發布等環節,5 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90 多名國際組織等機構代表、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高管等,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前沿問題,熱烈交流研討,發表真知灼見,吸引 3000 余名中外觀眾參會。首屆鏈博會期間,
100、中國貿促會舉辦了貿促智庫論壇暨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發布會。該報告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首次構建全球供應鏈促進分析體系,圍繞推動全球供應鏈技術創新、開放合作、互聯互通、包容發展等內容提出建議。這是鏈博會的旗艦報告,也是全球首份以供應鏈促進為主題的研究報告。在專題論壇上,有關企業公布和講解了攻克世界級鋁合金難題等最新研究成果,中國能建等單位共同發布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零碳倡議,一些企業就聯合推廣產業標準、構建合作伙伴聯盟、加強消費端數實融合、創新供應鏈服務等積極建言獻策。眾多外資企業表示將扎根中國、加大研發力度,為中國和全球市場提供更好產品。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密不可分,只有
101、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才能更好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增長。(五)鏈博會配套活動豐富多彩,放大了展會綜合效應首屆鏈博會期間,有關各方共舉辦360多場配套對接、交流活動,15000多人參與,發布研究報告、宣言、標準等 23 項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 多項,涉及金額 1500 多億元人民幣。地方招商推介活動精準高效。2023 年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以“投資京津冀共贏新時代”為主題,搭建三地產業協同推介的新窗口和國內外共話合作發展的新平臺,舉辦產業考察等系列活動,發布氫能、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等跨區域產業鏈圖譜及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報告。內蒙古、遼寧、湖北、四川、貴州、新疆、深
102、圳等省區市政府分別舉辦優勢產業推介會,打造面向全球的招商推介和資源聚合平臺。中外經貿交流活動有聲有色。中國貿促會與土耳其對外經濟關系委員會、土耳其工商協會舉辦中國土耳其經貿論壇,與韓中民間經濟協力論壇、中國亞洲經濟社會發展協會舉辦中韓供應鏈促進交流會,促進了中土、中韓經貿交流與合作。匈牙利第六章22222222222222055駐華大使館、南非非國大經濟發展論壇等舉辦國家主題展區開館儀式。國際合作社聯盟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舉辦“合作社國際貿易與發展論壇暨合作社國際貿易培訓班”。巴西南里奧格蘭州與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共同舉辦國際貿易鏈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并與該機構、哈爾濱電氣工程公司簽署了戰略
103、合作協議。其他配套活動形式多樣。參展企業和機構舉辦了大量交流、路演、對接洽談等活動。比如,國家電網舉辦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共鏈活動暨產業鏈開放合作倡議發布會,江蘇天一航空舉辦智慧民航整體解決方案發布會,晶澳太陽能與廈門國貿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二、第 133 和 134 屆廣交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于 1957 年春,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由商務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承辦。(一)第 133 屆廣交會第 133 屆廣交會線下展于 2023 年 5 月 5 日在廣州圓滿落幕,線上平臺常態化運行。本屆廣交會是我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首次全
104、面恢復線下舉辦,截至 5 月 4 日(下同),共有來自 229 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其中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12.9 萬人,來自 213 個國家和地區。共有 55 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100 余家頭部跨國企業組織買手參會,線上參會境外采購商 39.1 萬人。創新產品亮點紛呈。參展企業累計上傳展品 307 萬件,其中新產品超 80 萬件,智能產品約 13 萬件,綠色低碳產品約 50 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超 26 萬件。舉辦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約 300 場。出口成交好于預期?,F場出口成交 216.9 億美元。常態化運營線上平臺,4 月 15 日至 5 月 4 日,線上出口成交
105、 34.2 億美元。貿易對接成效顯著。第 133 屆廣交會共舉辦 52 場“貿易之橋”全球貿易推廣系列活動、8 場“好寶、好妮探廣交”展示活動、3 場省市主題專場對接活動、2 場雙循環貿易促進活動,來自 67 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工商機構、采購商、供應商等 3000 多人參加。舉辦 19 場貿易推廣活動、7 場時尚秀,精準推介特色產業、優質企業、創新產品和知名品牌,為供采雙方牽線搭橋,推動多個項目簽約成功。如新疆棉紡織業專場對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56接活動,現場宣傳 300 余種棉紡織品,達成意向采購金額 5.7 億元?!皩幘壑榻?,貿通世界”南京專場對接活動達成合作意向金額 23 億元
106、。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果。第 133 屆廣交會線下展設立“鄉村振興特色產品”展區,線上設立“鄉村振興”專區,供脫貧地區企業集中展示?!班l村振興特色產品”展區共有來自 22 個省份的 171 家企業參展,涉及食品、工藝品、醫藥保健品、休閑用品等 13 個產品類別。脫貧地區企業共上傳展品 4.44 萬件。(二)第 134 屆廣交會第 134 屆廣交會線下展于 11 月 4 日在廣州圓滿落幕,線上平臺常態化運行。彰顯中國外貿創新實力。參展企業在線上平臺累計上傳展品超 275 萬件,其中新產品超 70 萬件、智能產品約 11 萬件、綠色低碳產品超 43 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約23 萬件。共舉辦新品首
107、發首展首秀活動 401 場。境外采購商到會踴躍。截至 11 月 3 日(下同),共有來自 229 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其中,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 19.8 萬人,比第 133 屆增長53.4%,比疫情前的第 126 屆增長 6.4%?!耙粠б宦贰惫步▏也少徤?12.6 萬人,占比63.9%,比第 133 屆增長 68.6%。共有 117 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165 家跨國頭部企業組織買手參會。線上參會境外采購商 45.4 萬人,較第 133 屆增長 16.2%。出口成交呈恢復性態勢。第 134 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 223 億美元,比第 133 屆增長 2.8%,呈恢復性增
108、長態勢。品牌企業出口成交 63.5 億美元,比第 133 屆增長 7.8%,占出口成交總額的28.5%。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22.7億美元,比第133屆增長2%。進口展助力境外企業拓展全球市場。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共有來自 43 個國家和地區的 650 家企業參展,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展企業占比 60%。線上平臺為企業獲客加力。第 134 屆廣交會線上平臺累計訪客數 789 萬人,其中境外訪客數 660 萬人,占比 84%。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438.6 萬次,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434.8 萬次,進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3.8 萬次。參展企業累計連線展示 3
109、362 場次,共約 3 萬人次觀看。三、第六屆進博會推動“三大定位”再提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第六章22222222222222057自部署、親自推動,是黨中央著眼于推動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第六屆進博會于 2023 年 11 月 5 日-10 日成功舉辦。(一)習近平主席對進博會“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2023 年 11 月 5 日,習近平主席向第六屆進博會致信。習近平主席強調,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謀發展。中國將始終
110、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希望進博會加快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作用,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二)國家綜合展成為綜合形象展示重要平臺國家展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增進交流、促進合作、互利共贏提供重要平臺。巴林、中非、多米尼克、岡比亞、幾內亞比紹、洪都拉斯、馬里、阿曼、塞拉利昂、多哥、津巴布韋等 11 國首次參展。各參展國積極推介本國投資環境、旅游資源、優勢產
111、業和特色產品,舉辦近 200 場豐富多彩的展臺活動。中國館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主題,聚焦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成就,重點展示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向世界講述“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的精彩故事。(三)企業商業展眾商云集、新品眾多、成效顯著128個國家和地區的3486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89家,數量為歷屆之最。六大展區設置聚焦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創新引領成為共同主題,科技賦能成為主流趨勢,展臺展品科技感強,題材新穎,亮點紛呈。442 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展示。創新孵化專區吸引來自 39 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
112、300 個創新項目參展,超過前兩屆的總和。據統計,本屆進博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 784.1 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6.7%。(四)虹橋論壇持續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智慧開放主題更加突出。聚焦“攜手促發展開放贏未來”這一主題,22 場分論壇圍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58繞“開放發展”“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四個板塊開展深入研討;重磅發布旗艦報告世界開放報告 2023,公布最新世界開放指數并舉辦專題研討會。發言嘉賓陣容強大。副國級以上嘉賓 8 人,省部級 68 人,諾貝爾獎和圖靈獎得主 6 人,境內外院士(學部委員)8 人,知名專家學者 22 人,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113、高管 118 人。政商學等各界發言嘉賓共計 345 位。創新功能促進“投資中國”。舉辦“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包括高峰會議暨上海城市推介大會、自貿試驗區專場投資促進活動、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多場分論壇圍繞推介營商環境、促進貿易投資對接等開展深入研討,放大論壇綜合效應。各方參與度大幅提升。虹橋論壇參會人數超過 8000 人,為歷屆之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合作主辦分論壇,數量創新高。(五)專業配套和人文交流活動放大展會綜合效應集中舉辦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研究發布、產品展示等各類配套活動122 場。其中,由國際組織、有關部門、地方政府(交易團)及中央企業主辦的活動占比 40%以上。增
114、設配套活動組團觀展服務,吸引更多活動嘉賓到展臺參觀洽談,進一步強化“以會促展”功能。貿易投資對接會邀請近 4000 家展客商參加洽談對接,達成合作意向 416 項。組織 96 場集中簽約活動,達成合作意向超過 600 項。開展 71 場新品發布活動,展示 142 項前沿科技產品。四、2023 年服貿會彰顯中國開放成果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 2023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于 9 月 2 日至 9 月 6 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本屆服貿會展覽展示面積 15.5 萬平方米,共舉辦 10 場高峰論壇、102 場專題論壇、18 場邊會和
115、 72 場推介洽談。線下參展企業 2400 余家,線上參展企業 6700 余家,累計入場近 28 萬人,共達成 1100 余項成果。(一)習近平主席發表視頻致辭9 月 2 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從開放、合作、創新、共享四個方面提出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宣示了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共促發展的積極意愿與堅定決心,彰顯了負責任大第六章22222222222222059國擔當,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可持續發展匯聚廣泛共識、注入強大力量。來自 42 個國家和地區的部長級嘉賓和代表、有關國家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線下出席,近 800 人現場參會,
116、300 人線上參會。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廣泛報道,有關專家學者、跨國公司代表等積極評價,國際社會反響熱烈。(二)展覽展示量質提升成就展主題鮮明。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務業擴大開放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展示了航天航空、醫療服務、信息數據服務等領域的 40 余個先進成果及案例。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等比模型、術銳單孔手術機器人等重點展品受到觀眾歡迎。國際參與度進一步提升。8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政府或總部名義設展辦會,比上屆增加 12 個,其中 8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首次設展。主賓國英國組建了參展以來最大規模展團,集中展示了創意、教育、科技等領域的英國品牌。線下參展企業國際
117、化率超過 20%,包括 500 余家世界 500 強、行業龍頭企業,覆蓋 28 個服務貿易前 30 強國家和地區,“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展示內容突出創新引領。重點展示了全球首個氫能源燃料電池冷熱電三聯供示范項目、我國首個在歐美獲批上市的自主研發抗癌新藥等人工智能、芯片技術、清潔能源等服務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AI 大模型、量子測控、衛星遙感等專精特新成果競相亮相。(三)論壇活動權威性強辦會參會規格高。66 場由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境外機構及國家相關部委舉辦,19 位國際組織負責人、83 位境內外部長級及以上嘉賓、57 位中外院士及諾獎獲得者、125 位世界 500 強及跨國公司高管等 340
118、余位境內外嘉賓參會,聚焦服務貿易便利化、“一帶一路”合作、科技創新、文旅新業態等熱點話題研討交流。各方一致認為,全球數字服務貿易、綠色服務貿易正成為推動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領域,世界旅游市場快速復蘇,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各國要深化服務貿易多領域合作,共同助力世界經濟增長。發布新成果、新技術多。百余場論壇會議活動,發布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世界旅游城市發展報告、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白皮書等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60百余項權威信息,引領服務貿易新趨勢、新發展。75家知名企業和機構發布成果139項,其中 66 家首發 125 項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健康、
119、文化創意等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涌現出產業帶數字地圖、智慧實驗室數字解決方案等一批優秀成果。(四)展會績效成果顯著72 場推介洽談中,各行業舉辦了 30 場,英國、德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舉辦 29場,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舉辦 5 場,山東等 8 個省區市舉辦 8 場。來自央企、金融機構、各省區市、各專題等近 8 萬名專業觀眾應邀到會洽商,在成交項目、投資、戰略協議、權威發布、首發創新和聯盟平臺等 7 方面共達成 1100 余項成果。第七章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展望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62一、展覽業將在經濟復蘇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展覽業恢復常態化運行,企業對線下展會的需求加
120、速釋放,各類展會積極展示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新模式,聚合人流、商流、信息流,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3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展覽業作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在拉動經濟發展和帶動產業聯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辦好一個展,帶活一條鏈,提升一座城,各地也愈發重視展覽業在對外開放、區域經濟、產業升級、招商引資中的重要平臺作用,強化展覽業的政策支撐。2023 年 11 月,商務部表示“將持續創新優化政府服務,加快制訂出臺推動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優化展覽業發展環境,以高質量展會助力
121、經濟高質量發展”1。展覽業將持續發揮暢通經濟循環、撬動產業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用,為經濟復蘇繼續貢獻力量。二、中國展覽業國際影響力將持續提升展覽業是國際交流的重要窗口,重點培育國際知名展會、知名企業、知名展館,打造國際會展名城,是當前我國展覽業提升國際化水平的重要發力點。截至目前,已有超過 230 家來自中國的會展企業成為 UFI 會員,并且有超過 220 個中國的展覽項目獲得 UFI 認證。2024 年,我國展覽業國際化發展將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全國多地將提升展覽業國際化水平作為展覽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如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致力于打造國際會展之都。2023 年深圳發布了
122、 關于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修訂),上海發布了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將進一步推動城市展覽業國際化水平提升。2023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進一步暢通國際人員往來。隨著我國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未來中國1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http:/ 年米奧會展在原有貿易展的基礎上升級孵化專業展,將 Homelife 和 Machinex 系列展會升級為八大專業展。各地持續推動展覽業專業化發展,北京市關于促進本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促進會展業發展獎勵政策,
123、推動會展業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數字化發展,提升會展業與產業發展融合度;遼寧省會展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明確提出“加強會展業專業化、品牌化建設”。專業化辦展將進一步提升品牌化、市場化水平,在充分明確市場定位、展示邏輯、受眾群體的基礎上,各類辦展主體的破圈跨界也將進一步加速,跨行業聯動、跨區域協同、跨形式展示等實踐探索將加快落地,助力展覽業持續擴大影響力、提升經濟帶動作用。四、中國展覽業走出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為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各地各部門陸續發布關于企業境外參展、辦展的扶持政策,支持展覽業走出去。但受限于企業出國參辦展計劃性強、準備時間長、海外市場環境不明朗等客觀因
124、素,2023 年在出國展覽逐步恢復后,部分企業仍持謹慎觀望態度,出國參辦展需求未充分釋放。2024 年,全球展覽業整體持續向好為中國出國展覽帶來良好的外部環境,有效提升企業出國參展辦展信心。AMRInternational 在第 15 期 Globex2023 全球展覽組織市場:到 2025 年的評估和預測中預測,到 2024 年,全球展覽市場規模將反超 2019 年水平,增長 7%。市場研究機構 MarketResearchFuture 指出,2022 年全球會展業的市場規模為8715 億美元,預計從 2023 年的 9403 億美元增長至 2032 年的 17276 億美元,復合年均中國展
125、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64增長率將達到 7.9%1。2023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出國參展辦展作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方式,是助力我國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重要途徑,企業出國參展辦展將進一步恢復,中國展覽業走出去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五、展覽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標準化建設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我國展覽業標準化建設不斷推進,目前已經構建了展覽業國際、地方、團體標準系統聯動、協調推進的體系。2023 年 8月 11 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與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ISO/TC228)將 ISO/TC228/WG20 工作組名稱由展覽與會
126、議(Exhibitionandconvention)更名為展覽與活動(Exhibitionsandevents),這意味著工作組的業務范圍拓展至展覽、會議、獎勵旅游、節慶、賽事和演出等廣義的活動領域,也標志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會展國際標準化進入新發展階段;2023 年 3 月 17 日發布的國家標準綠色展覽運營指南(GB/T42496-2023),以及 2023 年 9 月 7 日發布的國家標準模塊化展覽展示系統基本要求(GB/T43213-2023)為展覽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行業規范;2023 年 11 月 7 日發布的團體標準會展業展覽展示操作規范(T/SCCEIA0012023)對會
127、展業及相關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展會運營規范、展館運營規范、展覽商務服務、線上展會服務等進行了規定;2023 年 11 月 27 日發布的經濟貿易展會境外舉辦指南為企業赴境外舉辦經濟貿易展會提供指引。標準化規范建設是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隨著我國展覽業標準的持續推進實施,展覽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六、技術進步將推動展覽業加速轉型升級數字經濟高速發展重構展覽業態模式,新冠疫情加速了展覽業數字化轉型進程,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展覽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使在 2023 年線下展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線辦展依然是展覽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方向。未來展覽業將持續探
128、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行業賦能和場景應用,在營銷管理、1資料來源:MarketResearchFuture,https:/ 年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和面積均居首位,其中智能裝備、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類展會項目數量持續增加。越來越多同高科技產業契合度高、關聯性強,支撐作用明顯的展覽項目將為科技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形成產展融合、良性循環的局面。附錄2023 年城市展覽業發展分析:以南昌為例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68南昌市依托生態資源稟賦和獨特區位優勢,圍繞“打造中部會展名城,全國會展目的地”的目標,積極主動謀劃破局、尋求機遇,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南昌已成
129、為全國流動展會舉辦的熱門城市,南昌會展已成為南昌的一張新名片。一、南昌市展覽業發展總體情況(一)管理機構2004 年 10 月,南昌市成立了會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會展辦,為臨設機構),負責全市會展管理、協調、指導工作。市級會展領導機構的設立,高位推動了會展經濟發展。2011 年,南昌市會展工作管理辦公室正式成立,隸屬市政府辦公廳。2019 年機構改革歸口市商務局管理,2021 年市會展辦與市商貿企業服務中心合并成商貿和會展服務中心。(二)展覽場館目前,南昌市會展現代化專業展館主要為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南昌綠地國
130、際博覽中心位于紅谷灘區九龍湖新城,于 2014 年 3 月啟動建設,2016 年 11 月 22 日正式投入運營。項目占地面積 30.7 萬 m2,建筑面積 27 萬 m2,室內凈展覽面積 14 萬 m2,可提供 6600 個標準展位。該展館目前是中部地區建成運營單體最大的展館,共有上下兩層 14 個獨立展廳,單個展廳面積約 1 萬 m2。展館一層會議室 4 間,其中含 1 間 VIP 會議室。南昌市其他可用于辦展場所包括藍海會展中心、江西國際汽車會展中心、安義建材門窗博覽中心、江西省藝術館(原江西省展覽中心)以及奧體、國體、八一等體育館(場)等。二、2023 年南昌市展覽業發展成效2023
131、年,南昌市緊緊圍繞“帶動產業發展、拉動消費升級”兩條主線,引進一批全國展、打造一批產業展、培育一批消費展,實現“周周有小展、月月有大展、全年展會不斷”的發展格局。2023 年南昌市展會場次和展覽面積再創歷史新高,全年舉辦附錄22222222222222222222069規模以上展會 83 場,展覽面積達 200 萬平方米,較疫情前的 2019 年分別增長 62.7%和 54.4%(2019 年規模以上展會活動 51 場,展覽面積 129.5 萬平方米)。三、2023 年南昌市展覽業經驗做法(一)完善會展服務支撐體系在政策保障方面,在省級支持南昌會展發展資金的基礎上,南昌市級財政、紅谷灘區財政每
132、年分別安排不少于 3000 萬元扶持會展經濟發展,形成省、市、區三級扶持政策體系。同時,進一步完善展館租賃補助事項辦事指南,精簡補貼兌現流程,實行一個科室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辦結。在服務體系方面,“一展一專班”組建專班服務隊,在公安、消防、報批及餐飲等方面提供配套保障服務,確保第一時間響應需求、解決問題。公安、商務、消防、城管等部門統籌聯動、同向發力,確保展會順利舉辦。同時,加快推進綠地國博中心周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周邊配套功能服務,著力提高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接待能力,為展覽經濟營造“拎包入住”的服務環境。(二)大力引進全國展、國際展2023 年全年成功引進舉辦 7 個全國展(含
133、4 個國際展),其中,第 81 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覽面積 21 萬平方米,展會規模創江西展會之最,是全球教育裝備行業規模最大的展會;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檢驗醫學暨輸血儀器試劑博覽會展覽面積 12 萬平方米,是體外診斷行業世界第一的展會;2023 中國國際地理信息測繪展展覽面積 3 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得到全球展覽業協會認證的同類型國際展會。(三)依托優勢產業培育產業展覽依托南昌市“4+4+X”產業,打造以展促產、以產興展、產展一體”的良性互動格局,培育 2023 中國(中部)工業博覽會、2023 中國(江西)國際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博覽會、2023 中國(南昌)國際大健康產業大會暨博覽會
134、、2023 年江西(安義)鋁型材及門窗博覽會、2023 第六屆中國(江西)糖酒會暨茶葉博覽會等一批產業展,2023 年借助展會平臺,共達成合作項目 74 個,簽約金額 449 億元。其中,第二屆中國(南昌)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070國際大健康產業大會暨博覽會落戶簽約美目美佳醫療隱形眼鏡生產、CRO 研發中心及試劑盒生產等 5 個招商引資項目,簽約金額 29 億元。(四)通過消費展推動消費提質增效突出重大節慶假日消費拉動效應,充分利用五一、端午節、國慶等假日及周末,舉辦華夏家博會、江西省消費品博覽會、五一車展、2023 南昌第三屆“紅五月”房地產展銷會,2023 第十八屆南昌國際車展、2
135、023 趣盒動漫游戲展等大眾消費類展會,拉動內需擴大商品消費,促進商貿消費提質增效。(五)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外埠重點展會2023 年組織江鈴汽車、?;韬钗膭?,食品類煌上煌系列產品、綠滋肴江西名優特色食品、繩金塔三花酒等南昌市名優特色產品,參加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廣州博覽會、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省外知名展會,集中展示南昌市城市綜合形象,拓展南昌老字號及名優企業的市場推廣空間和品牌提升度。案例 8-1世界 VR 產業暨元宇宙博覽會集中展示最具影響力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應用世界 VR 產業暨元宇宙博覽會已經成功在南昌舉辦五屆,2023 年展會展出面積 3 萬平方米,包括科大訊飛
136、、華為、京東方、海信、貝殼、OPPO、HTC、Xreal、小米、NOLO、VIVE、中興、4K 花園、芒果 TV、大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科俊、泰豪等超 200 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參展。相比往屆,在本屆元宇宙博覽會上,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內容、新應用將閃耀登場,博覽會的展示技術產品內容更加豐富、展示技術應用范圍和領域更廣、國際性企業也增多、展會現場大眾化得到進一步提升,行業重點龍頭企附錄22222222222222222222071業參與程度更深、更廣。作為全球虛擬現實產業專業展會,世界 VR 產業暨元宇宙博覽會已成為國內外虛擬現實產業產需對接、行業產品展示交流優質平臺。參展觀眾
137、廣泛覆蓋國內外行業專家、優秀學者、投資商、采購商、供應商等各界人士。世界 VR 產業暨元宇宙博覽會歷屆觀眾人次超 10 萬,其中專業觀眾累計達 2萬余人,更多觀眾親身參與元宇宙,沉浸體驗“VR 就在身邊”。案例 8-2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和促進消費升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江西省商務廳、南昌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綠博會”),于 2023 年 11 月 17 日11 月 20 日召開。本屆綠博會以“新亮點新場景新突破新消費”為主題,共設置展出面積 6 萬平方米。據會后統計,四天展期內累計參觀人數 12
138、 萬人次。本屆綠博會共呈現四大亮點:1.突出產銷對接,專業化程度全面提升。本屆綠博會現場交易額達 1.46 億元,意向訂單交易額累計達 13 億元。2.企業參展質量提高,名優企業云集薈萃。共吸引國內外綠色食品行業 1800 余家優秀企業參展,展品近 2 萬件。3.突出“土特產”元素,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走深走實。本屆綠博會首次規劃了約 3000 平方米的鄉村振興及縣域土特產品專區、非遺手工展區等,組織了全國 20 余個縣組團參展,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地區集中展示特色優質產品提供了平臺。4.多樣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推廣模式。本屆綠博會通過建立官方網站、公眾號、線上展覽平臺、抖音、視頻號等宣傳渠道為博覽會做推廣宣傳,廣泛吸引市民、游客到場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