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2024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7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貿促會:2024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76頁).pdf(7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 2024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編纂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業務支持北京中展信合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編委會主任:李慶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執行主任:鄔勝榮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部長(主任)趙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院長副主任:舒寰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副部長(副主任)晏晨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副部長(副主任)項目統籌章書靖張博孫揚欒勤剛黃嘉韓建兵房
2、碩撰稿張繼行李士龍王奉龍袁航田康銘徐海月牛宇柔特別感謝俞華許忠偉劉佳駿前言2024 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中國展覽業實現了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展覽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2024 年,新質生產力成為引領中國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等大型國際展會成為推進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企
3、業出國參展辦展力度不斷加大、頻次不斷提升,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貢獻了重要力量。自 2005 年以來,中國貿促會連續發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分析展覽行業年度發展趨勢與特點,在國內外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為展覽行業發展提供了參考與指引。受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委托,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組織編制了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 2024。2024 年度報告以在專業展館舉辦的辦展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經貿類展會1為國內展研究對象,數據來源于全國各地方貿促會以及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展會數據庫;出國展研究對象為中國貿促會審批通過且實際執行的出國展覽項目,數據來源于中國貿促會出國展覽審批管理系
4、統。我們在深度調研、數據分析、政策研究、專家座談等工作的基礎上,聚焦 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總體特點、國內展覽發展、出國展覽發展、展覽館市場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全面研判 2024 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狀況并展望 2025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趨勢。1經貿類展會(經濟貿易展會)是以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商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展會(國家標準:GB/T26165-2021)。展銷會、嘉年華、年貨節以及各類節慶、賽事、峰會等活動未納入本報告的研究范圍。一、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展覽業高質量發展/002二、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重要抓手/002三、人員跨境往來便利助力展覽業國際化發展/005四、外資企
5、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的機遇與潛力/007第一章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分析01一、中國展覽業呈現穩步發展良好態勢/010二、新質生產力成為年度熱門展覽主題/010三、中國展覽業市場化轉型的步伐加快/011四、中國展覽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012五、出國展覽呈現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012第二章2024 年中國展覽業總體特點02一、項目數量同比持平面積同比增加/016二、國內展會保持重點地區集聚態勢/017第三章2024 年中國國內展覽發展分析03C O N T E N T S目錄三、場均展覽面積擴大規模結構優化/020四、工業與科技類展會呈現較大增幅/023一、出國展頻次規模穩步提升/030
6、二、亞洲西歐出國展增長顯著/031三、德美俄仍是出展重點國別/034四、專業展參展企業數量提升/036五、出國自辦展更加積極踴躍/039六、組展單位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041第四章2024 年中國出國展覽發展分析04一、實際運營展覽館數量與去年持平/046二、展會進一步向大型展覽場館集中/046三、多個新建展覽場館陸續投入使用/048第五章2024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05一、第七屆進博會共促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052二、第二屆鏈博會拓展全球合作共贏發展新空間/053三、第 135 和 136 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數量屢創新高/056四、2024 年服貿會推動“全球服務,互惠共享”/058五、第
7、四屆消博會引領全球新消費、激發消費新活力/060第六章2024 年重點展會分析06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02一、展覽業高質量發展將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064二、市場化程度持續提升推動展覽業規范高效發展/065三、科技創新不斷成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引擎/065四、綠色理念凝聚行業共識推動低碳可持續發展/066第七章2025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展望07目錄003第一章2024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環境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022024 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為展覽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各級政府充分發揮展覽業促
8、進經濟的重要作用,推動展覽業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一、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目前,中國展覽業已進入優化布局、提升質量的重要階段,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充分挖掘潛力,推動展覽業高質量發展??萍紕撔履軌虼呱庐a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展覽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以新動能推動新
9、發展。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展覽業與數字經濟加速融合,“數智化”為展覽業創造新需求、新模式和新增長點。展覽業數智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趨勢、把握產業變革新機遇的必然選擇。2024 年,各地鼓勵順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發展趨勢,利用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元宇宙等新技術,推動“數字+會展+體驗”等新場景加快發展,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例如,北京市積極提升場館數字化水平,完善 5G 分布系統建設,實現 5G 全覆蓋,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場館;
10、杭州市推廣應用全息技術、AR/VR 虛擬以及 AI 智能互動等新技術,以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理念辦展辦會。二、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重要抓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展覽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橋梁,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效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第一章2222222222222222003新體制的重要平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是“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的重要一環。中國各級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11、,加速釋放展覽經濟的“乘數效應”。在中央層面,國家強調要發揮好展會平臺的交流對接作用,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023 年 12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1,為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出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促進內外貿市場渠道對接、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等 5 個方面的發展措施。其中,在促進內外貿市場渠道對接方面,提出要發揮平臺交流對接作用,包括要發揮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展會作用。2024 年 1 月,“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新聞發布會提出,將繼續辦好廣交會
12、、服貿會等重要展會,積極支持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持續推動跨境商務人員往來便利,為企業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創造更多條件,幫助企業更好對接市場和客戶,爭取更多訂單。在地方層面,2024 年各地方政府不斷出臺展覽業促進政策,將展覽業作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加快形成現代展覽經濟新體系,提升當地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例如,2024 年 2 月青島召開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聚力做強做優會展業,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積極引辦申辦大型展會活動,發展綠色會展、數字會展,著力提升會展質量。支持展覽企業培育壯大,促進大中小型展覽企業協同發展。地方政府推動培育一批具有先進理念、多元發展、模
13、式創新的龍頭會展企業,支持中小會展企業發展,鼓勵中小會展企業聯合辦展,推動中小會展企業規?;?、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從而形成以大型會展企業為龍頭、中小型會展企業協調發展的會展市場體系。例如,上海市鼓勵本市會展企業規?;?、集團化、多元化發展,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產業聯合經營,采取國內外合作、收購兼并等模式增強組展實力。天津市鼓勵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參股等形式組建大型會展企業集團;支持中小會展企業發展,鼓勵中小會展企業聯合辦展,推動中小會展企業規?;?、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加強展覽業與相關產業聯動,推動展覽產業鏈強鏈補鏈。地方政府鼓勵展覽業與商貿、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聯動發展,推進集餐飲零售
14、、特色休閑、文娛健身等1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 IP,積極培育山水風光、非遺制作、度假休閑、生態農業、健康養生等新業態、新場景、新應用、新項目,發揮多元融合交流平臺效應。支持展覽業國際化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地方政府支持展會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促進品牌展會發展壯大,鼓勵申辦國際知名會展活動,推動國際會展產業要素聚集,對國際性組織認證的會展項目給予補貼獎勵;鼓勵會展企業建立境外分支機構和營銷網絡,加入國際會展行業組織,推動會展項目國際認證,提升境外組展辦展能力。如杭州提出國際合作實現“25100”目標,發揮世界旅游聯盟、世界休閑組織兩個國際組織資源優勢,鞏固深化合作;與國際展覽業協
15、會(UFI)、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ICCA)、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國際會議中心協會(AIPC)、國際協會聯盟(UIA)等五個國際會展機構在項目認證、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通過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專題宣傳營銷等,引入一百個具有影響力的會展項目、機構來杭。表 1-12024 年部分地區出臺的促進展覽業發展政策地區時間政策無錫市2024 年 2 月無錫市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柳州市2024 年 3 月柳州市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鄭州市2024 年 3 月鄭州市支持會展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遼寧省2024 年 3 月遼寧品牌展會認定暫行辦法山西省2024 年 3
16、月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南京市2024 年 4 月南京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兩年行動計劃(20242025 年)泉州市2024 年 4 月泉州市支持推動會展經濟發展若干措施杭州市2024 年 6 月20242026 年杭州市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計劃北京市2024 年 6 月北京市商務局印發關于申報 2024 年促進我市會展業發展獎勵項目的通知海南省2024 年 6 月海南省2024 年度省級會展支持計劃合肥市2024 年 7 月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關于加快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部分條款的通知第一章2222222222222222005續表地區時間政策重慶市2024 年 7
17、月重慶市加速推進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 年)成都市2024 年 7 月 成都高新區關于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上海市2024 年 7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增強本市會展經濟帶動效應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昌市2024 年 8 月南昌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 年)??谑?024 年 8 月??谑兄С謺箻I高質量發展若干規定天津市2024 年 9 月天津市促進會展業發展條例福州市2024 年 9 月福州市會展管理辦法和福州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廣州市2024 年 10 月廣州市現代會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
18、024-2026 年)三亞市2024 年 10 月三亞市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資金管理辦法陽江市2024 年 11 月陽江市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大連市2024 年 12 月大連市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2024 年 12 月廣州市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三、人員跨境往來便利助力展覽業國際化發展2024 年,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不斷提升外國人來華便利性,對于促進外籍人員來華辦展參展、提升展會國際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力推動釋放了中國展覽業發展活力。2024 年 1 月,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五項便利措施,即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
19、口岸簽證條件、外籍人員在北京首都機場等樞紐空港口岸 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在華外籍人員可就近辦理簽證延期換發補發、在華外籍人員需多次出入境可申辦再入境簽證、簡化在華外籍人員簽證證件申辦材料。2024 年7 月,商務部等 7 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便利境外人員住宿若干措施,推動解決境外人員在住宿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為境外人員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住宿環境。2024 年 11 月,中國商務部發布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吸引和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2024 年 12 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
20、境內停留時間由原 72 小時和 144 小時均延長為 240 小時(10 天),同時新增 21 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06免簽政策簡化外籍人員來華手續和流程。2024 年以來,中國同新加坡、泰國、哈薩克斯坦、安提瓜和巴布達、格魯吉亞、所羅門群島等 6 個國家簽署互免簽證協定,截至 2024 年 12 月 17 日已同 26 個國家實現了全面免簽。同時,還參照其他一些國家的做法,先后對法國、德國等 29 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截至 2024 年 12 月 17 日,中國已同 157 個國家和地區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
21、協定。此外,外國人還可利用過境免簽、郵輪免簽及赴海南島等特定區域免簽政策來華旅游或開展商務活動。推出入境程序便利化措施。在入境程序便利化方面,中國推出新版中國簽證申請表,優化簡化項目達 34%,填表時間大幅縮短。中國駐外使領館全面取消了簽證預約制度,進一步擴大免采指紋范圍,對所有申請一次或兩次入境、停留 180 日內的短期簽證申請人免采指紋,外籍人士來華簽證手續愈發便捷。此外,按現行標準階段性調減25%的簽證費,外籍人員來華成本進一步降低。中國民用航空局積極推進國際航班增加,并協同落實入境簡化手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提升口岸機場航班、旅客、機組等通關及中轉效率1。持續暢通外籍人員來華卡點堵點,提
22、升外籍人員在華金融支付的便利化水平。當前支付便利化工作已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24 年 3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2指出,要滿足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外籍來華人員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機號注冊支付寶、微信,并綁定境外銀行卡進行支付;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九地入境人員可直接使用境外電子錢包掃碼支付,外籍來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外籍來華人員還可以在全國 6.7 萬個銀行網點、4200 多個外幣兌換設施、32 萬臺 ATM 進行人民幣兌換3。2024 年上半年,超 500 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
23、付,同比增長 4 倍;交易 9000 多萬筆,交易金額 140 多億元,均同比增長 7 倍4。針對境外人員來華參展,中國實施了若干具有針對性的參展便利化舉措。2024 年廣交會期間,中國實行了簽證邀請函政策,減少了部分證明文件要求,可以憑電子邀請函辦理;且為境外采購商提供“綠色通道”,做到 90%的駐外使領館為參加廣交會的客人辦理簽證的時間控制在 4 個工作日之內。此外,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在入境區域設立1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s:/ 30 分鐘以內。在各種措施的積極推動下,外國來華人員數量得到大幅增長。2024 年三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 1.6 億人次,同比增長 30
24、.1%,其中,外籍人員1646.1 萬人次,同比增長 50.5%;港澳臺居民 6469.4 萬人次,同比增長 28.9%。2024 年三季度,免簽入境外國人 488.5 萬人次,同比增長 78.6%1。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際航班客運規?;謴椭?2019 年同期的 81.7%。四、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的機遇與潛力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貿易關系緊張、地緣沖突加劇等諸多風險挑戰并存的背景下,中國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韌性不斷增強,受到投資者普遍認可。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中國市場信心持續提振,全球企業加碼投資中國市場。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4 年第三季度
25、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九成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滿意”及以上,近五成受訪外資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上升2.04個百分點。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46893 家,同比增長 11.8%,新設立企業數量的增長表明外商對中國市場信心依舊。全球知名機構的調研結果印證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茽柲岚l布的2024 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未來 3 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排名由2023 年度的第 7 位躍升至第 3 位,且在新興市場專項排名中位列榜首。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2024/2025 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作為創新
26、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超過半數受訪德國企業計劃未來兩年內增加對華投資,92%的受訪德企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展覽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中國是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也是整個展覽行業的增長引擎,外資企業重視通過展會拓展中國市場,2024 年,進博會、鏈博會、服貿會等重點展會的外國展商數量均創新高。1資料來源:國家移民管理局,https:/ 年中國展覽業總體特點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10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活力的共同推動下,2024 年中國展覽行業在 2023 年全面復蘇的基礎上,保持平穩發展,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國際化程度持續加深,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形成了具
27、有全球影響力的展會集群,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活力。一、中國展覽業呈現穩步發展良好態勢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受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內部困難增多。在復雜的環境下,2024 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表現優異,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本報告調查,2024 年中國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3844 項,總展覽面積為 1.55 億平方米,其中展會數量與 2023 年基本持平,展會面積同比增長 10.1%。2024 年展會整體呈現大展增多、小展減少的發展態勢,場均面積由 2023 年的 3.59 萬平方米增長至
28、4.03 萬平方米,增幅 12.3%。從區域分布來看,2024 年經貿類展會依然呈現明顯的區域集聚特征,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會項目數量和總面積均最多,分別占國內經貿類展會的 67.3%和 72.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1三大區域舉辦經貿類展會數量占全國比重為 54.9%,總展覽面積占全國比重達 62.1%。二、新質生產力成為年度熱門展覽主題2024 年我國展覽行業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綠色低碳為導向,展示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新成就,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成為 2024 年展覽業的重點與熱點展示內容。2024 年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仍居各類展會首位,共 106
29、4 項,較 2023 年同比大幅增長 63.4%;占比達 27.7%,比 2023 年增加11.1 個百分點。2024 年,展覽行業深度嵌套產業鏈條,產展融合推動產供鏈轉型升級,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對生產力提升的作用,聚焦于新質生產力核心領域的專業展示內容和展示邏1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珠三角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個城市。第二章22222222222222011輯,展出內容不斷推陳出新。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新增先進制造鏈展區,聚焦新質生產力,展示該領域從前端研發設計、新材料運用、關鍵零部件加工、智能制造到高端裝備的全產業鏈
30、過程,展現先進制造業在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面的關鍵作用。2024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集中展示了服務貿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陸續發布了 200 余項融合創新成果。2024 年 11 月 6 日-8 日在深圳舉辦的“六展聯袂旗艦展”,緊扣先進制造業發展趨勢,聚焦新質生產力,精準對接深圳產業發展需求,搭建汽車、電子、顯示、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展示窗口和創新合作平臺,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三、中國展覽業市場化轉型的步伐加快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指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
31、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024 年,在國家政策和各級政府引導下,各類行業主體市場化意識進一步提升,積極探索展會市場化的有效途徑,通過科學運用市場機制舉辦展會活動,提升辦展效果,我國展覽業的市場活力加速釋放。2024 年,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了壓減一般性支出,包括論壇、展會、節慶等活動的財政支出。各地方政府積極引導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舉辦各類專業展會、消費展會等會展活動,大力推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主體通過市場化方式舉辦各類展會。蘇州市提出堅持市場化導向,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會展業市場化水平的發展方向;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各方參與原則,探索政府主辦展會
32、科學退出和向市場化運作轉變機制,保障會展市場競爭公平有序。深圳市提出突出市場化專業化,持續辦好高交會、文博會等高水平展會,以及國際數字能源展、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等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的展會。2024 年,重點展會市場化辦展轉型速度加快,多個展會實現了首次市場化辦展,不斷激發展會新動能。2024 年消博會將“市場化辦展”作為核心理念,通過市場化配置展會服務相關的各種資源,不舉辦開幕式,以“少而精”原則確定參會嘉賓。具體活動安排上,更多資源留給由全球頭部企業、商協會或專業機構組織舉辦的供需對接會、新品發布會等市場化活動。2024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首次通過市場化方式辦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
33、012會,對接交流、系列路演以及成果發布活動均由企業唱主角,更好吸引要素聚集,充分釋放發展活力。四、中國展覽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展覽業是對外開放的助推器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風向標。近年來,中國展覽業的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展商客商參加中國展會的熱情不斷高漲,經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會員單位和展覽項目數量較快增長,中國展覽企業探索國際化發展道路,推動展會出海,加速中國展覽業國際化進程。國際展商客商參加中國展會的積極性高,重大展會的境外參展商比重不斷提升。進博會、鏈博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是推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境外參展商的比重不斷提升彰顯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第七屆進博會共有
34、 129 個國家和地區的 3496 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均超過上屆,參展的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 297 家,創歷史新高。第二屆鏈博會境外參展商比例達到 32%,超過去年,其中歐美參展商占境外參展商比重達到 50%。2024 年服貿會國際化參與度再創新高,線下參展企業整體國際化率超過20%,吸引了46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共有 85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其中 13 個首次獨立設展,數量均超上屆。UFI 認證是對展會質量和規模的國際化認證,經 UFI 認證的中國(不含港澳臺)會員單位和展會項目數量不斷提升。根據UFI 全球會員報告1,截至 2024 年
35、12 月,中國有 253 家會員單位,相比去年增長約 10%。這些會員單位分布在中國的 52 個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是中國 UFI 會員單位最多的前三大城市,分別有 36、32、20 家。截至 2024 年 12 月,中國已有 265 個展會項目通過 UFI 認證2,相比去年增長超過 20%。五、出國展覽呈現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2024 年,全球經濟形勢依舊復雜,經濟增長持續面臨挑戰,但全球貿易依然展現出強勁韌性,2024 年全球貿易額預計將達到 33 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資料來源:UFI,https:/www.ufi.org/ufi-global-membership.pdf。
36、2數據來源:UFI,https:/www.ufi.org/membership/ufi-approved-events/search/?company=&organiser_city=&organiser_country=21&event_city=&event_country=&event_title=&event_type=§or=。第二章222222222222220133.3%1。與此同時,中國貨物進出口穩定增長,外貿結構持續優化,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 11 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39.79 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4.9%。其中,出口 23.04 萬億元,增長 6
37、.7%;進口 16.75 萬億元,增長 2.4%。出國展覽是企業出海對接客戶、創造商機、爭取訂單的重要手段,我國積極支持企業出海拿訂單、拓市場,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熱情高漲。2024 年,中國貿促會審批通過并實際執行出國展覽項目 1166 項,涉及 60 個國家或地區,出國參展 1067 項,出國辦展 99 項,展覽面積 70.37 萬平方米,參展企業 5.01 萬家,出國展實際執行項目數量、組織企業數量、展出面積同比 2023 年分別增長 29.4%、26.3%、23%。1資料來源:聯合國,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2/1134096。第三章2024 年
38、中國國內展覽發展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16本章分析對象為在專業展館舉辦的辦展面積 2000 平方米以上的經貿類展會,數據主要來自全國各地方貿促會以及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展會數據庫。為更加準確、全面地反映 2024 年全國展覽業發展情況,本報告在對展會進行統計時,對同一組展方、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舉辦的多個近似展會,如主辦方將其明確區分,則將其分開統計;如主辦方無明確區分,則合并統計。本章涉及的展覽歷史數據均來源于歷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一、項目數量同比持平面積同比增加本報告共采集到 2024 年舉辦的經貿類展會 3844 項,總展覽面積為 1.55 億平方米,覆蓋全國 31 個省市
39、自治區(不含港澳臺地區)。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市場整體實現平穩運行,其中 2024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數量與 2023 年基本持平,展會面積同比增長 10.1%。圖 3120192024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數量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7圖 3220192024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面積(單位:萬平方米)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二、國內展會保持重點地區集聚態勢本節按照東部、中部、西部、東北1四個區域對2024年中國經貿類展會的區域分布進行分析,并對三大經濟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經貿類展會的數量和面積情況進行年度比較分析。2024 年中國經貿類展會仍呈現高度
40、區域集聚特征,但相較 2023年,東部地區舉辦展會數量占比有所下降,中部、西部地區展會數量占比小幅增長,較去年分別增加 2.4 個百分點、1.8 個百分點。從展會數量看,2024 年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會項目最多,共 2586 項,占國內經貿類展會總數的 67.3%。中西部地區經貿類展會數量分別為 556 項和 549 項,同比增加 16.8%、12.7%,占比分別為 14.5%、14.2%;東北地區展會數量為 153 項,占比4.0%。1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標準參照國家統計局公布信息,其中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
41、、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18圖 33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數量的區域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展覽面積來看,東中西部經貿類展會總面積均有所增加,2024 年東部地區舉辦經貿類展覽面積約 1.13 億平方米,同比增加 8.3%,占國內經貿類展覽總面積的 72.5%;中部地區經貿類展會面積為 1744 萬平方米,同比增加 18.8%,占比 11.2%;西部地區經貿類展會面積為 2051 萬平方米,同比增加 22.8%,占比 13.2%;東北地區經貿類展會面
42、積為 473 萬平方米,占比 3.1%。圖 34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面積的區域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9從場均展覽面積來看,2024 年東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達 4.4 萬平方米,遠超其他地區水平,且較 2023 年增長 12.2%;中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3.1萬平方米,西部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3.7 萬平方米;東北地區平均每場經貿類展會面積 3.1 萬平方米,較 2023 年大幅增加 45.0%。從重點區域來看,2024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舉辦經貿類展會數量占全國比重為 54.9%,總展覽面積占全國比
43、重達 62.1%,相較 2023 年三大區域舉辦展會數量占比小幅下降,面積占比基本持平。其中,長三角地區 2024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1061 場,總展覽面積 4508 萬平方米,在全國占比分別為 27.6%和 29.1%;珠三角地區 2024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637 場,總展覽面積 3583 萬平方米,占比分別為 16.6%和 23.1%;京津冀地區 2024 年共舉辦經貿類展會 413 場,總展覽面積 1534 萬平方米,全國占比分別為 10.7%和 9.9%。相較于 2023 年,三大區域的展覽面積均較去年有所增長,其中長三角同比增長2.5%,珠三角同比增長 13.7%,京津冀同比
44、增長 10.7%;從數量來看,長三角展會數量同比增加 2.9%,珠三角、京津冀展會數量有所下降。圖 352024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經貿類展會數量占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20圖 362024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經貿類展會面積占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具體到城市來看,三大區域中的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四個城市舉辦經貿類展會面積之和占國內經貿類展會總面積的 40.4%,占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區域經貿類展會總面積的 65.1%。三、場均展覽面積擴大規模結構優化2024 年經貿類展會場均面積有所增長,由 2023 年的 3.59 萬平方米增長至 4.0
45、3 萬平方米,增幅達 12.3%。從展覽數量來看,2024 年,展覽規模在 1 萬平方米及以下小型展會大幅下降,數量從 2023 年的 914 項下降到 678 項,同比降低 25.8%;中型、大中型、大型展會數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 萬 10 萬平方米大中型展會數量增幅較大,同比增加11.8%。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1圖 372023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數量分布情況(按展會規模統計)1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展覽面積來看,2024 年除 1 萬平方米及以下的小型展會總面積下降外,其余中型、大型規模展會面積均同比上升,其中 1 萬 3 萬平方米中小型展會面積較 2023
46、 年同比增長 14.0%,3 萬 5 萬平方米中型展會面積同比增長 4.8%,5 萬 10 萬平方米大中型展會面積同比增長 11.4%,10 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展會面積同比增長 13.6%。圖 382023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面積分布情況(按展會規模統計)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1參照往年報告分類標準,將展覽面積劃分為五大類,即小型展會:1 萬平方米及以下;中小型展會:1 萬3 萬平方米(含 3 萬平方米);中型展會:3 萬 5 萬平方米(含 5 萬平方米);大中型展會:5 萬 10 萬平方米(含 10 萬平方米);大型展會:10 萬平方米以上。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22分區域來看,
47、東部地區的大型、大中型展會數量占本地區總數的比例高于其他區域,達 19.8%,其中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會占比為 5.6%,5 萬-10 萬平方米的大中型展會占比為 14.2%;中部地區小型展會數量占比高于其他區域,達 21.4%;東北地區中小型展會數量占比高于其他區域,占比達 55.6%。圖 39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會數量地區分布情況(按展會規模統計)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案例 31國內大型專業展會規模持續增長,影響力不斷擴大2024 年 6 月 13 日至 15 日,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及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覽面積從 2007 年首屆
48、 1.5 萬平方米,發展到 2023 年的 27 萬平方米,再到 2024 年的 40 萬平方米。本屆吸引全球超 3600 家企業參展,注冊觀展人數超 50 萬人,同比增長近 1 倍。展出內容包括:光伏生產設備、材料、光伏電池、光伏應用產品和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統、儲能、移動能源等,涵蓋了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3四、工業與科技類展會呈現較大增幅從展覽數量來看,2024 年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仍居各類展會首位,共 1064 項,較 2023 年同比大幅增長 63.4%,占比達 27.7%,增加 11.1 個百分點。第 2-5 位分別為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
49、服務(417 項、占比 10.8%),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400 項、10.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319 項、8.3%),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302 項、7.9%)。前五大行業展會數量占比達 65.1%,相較 2023 年提升 1.7 個百分點。圖 310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覽項目數量行業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2024 年 3 月 28 日至 31 日,第 25 屆 ITES 深圳工業展暨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深圳工業展展覽面積由 2000 年首屆 1.1 萬平方米,增長至 2024 年超 20 萬平方米,已成為中國超大型的工業展覽會之一。本屆展
50、會匯聚了全球 2200 多家工業先鋒企業,吸引 14 萬人次專業觀眾進場參觀。聚焦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技術產業集群兩個核心,圍繞“高端裝備精密制造 工業技術智能制造”的展覽內容,全面展示高端智能裝備、先進數字化應用技術及精密制造工藝創新方案。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24案例 32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向世界展示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成就,在全球范圍內推動高新技術創新交流1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于 2024 年11 月 14 日-16 日在深圳舉行。本屆高交會展覽總面積達 40 萬平方米,共有來自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5000 余家
51、高新技術企業參展,專業觀眾達 50 萬人次。本屆展會共設置國際科技展、未來科技展、國之重器重大裝備展、科技巨頭產業鏈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展、電子信息與大數據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展、低空經濟與空天展、高端裝備制造展、專精特新展、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展、新能源產業展、高端醫療器械展、生物科技醫藥展、新材料展、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展、產教融合展等多個專業展,全方位展示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趨勢,發布高新技術最新成果。從展覽面積來看,排名前五的展會類別為工業與科技,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服務,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占比分別為 28.2%、11.7%、9.6%、10.3%
52、、8.7%,前五大行業展覽面積總占比為 68.5%,相較 2023 年提升 4.3 個百分點。1資料來源:新華網,https:/ 3112024 年國內經貿類展覽項目面積行業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案例 332024 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著力打造引領智能科技發展風向的高端盛會2024 年 6 月 20 日至 23 日,2024 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辦。本屆博覽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智行天下能動未來”為主題,秉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理念,集展覽、體驗、賽事于一體,著力打造引領智能科技發展風向的高端盛會。本屆博覽會高標準搭建 10 萬平
53、方米展區,圍繞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等 10 大主題,匯聚了國內外超 550 家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全景式、多方位、零距離展現最前沿、最尖端的新技術、新產品。展會期間簽約重點項目 103 個、簽約額 1092 億元,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輕工等產業。舉辦 15 場撮合對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26從不同地區舉辦展會的行業分布來看,東部地區舉辦工業與科技類展會數量占比較高,占本地區舉辦展會總數的 30.5%,中部地區舉辦房屋建筑、裝修及經營服務類展會的比重較高,占本地區舉辦展會總數的 13.1%;西部地區舉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類以
54、及能源礦產類展會的比重較高,占本地區舉辦展會總數的 9.7%、4.6%;東北地區舉辦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類,食品、酒飲及酒店服務類,以及農業、林業、漁業及農副產品類展會項目數量所占比例較高,占比分別為 13.1%、13.1%、8.5%。圖 3122024 年不同地區舉辦經貿類展會數量的行業分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接和領軍企業會晤活動,達成意向融資、投資和采購金額超 110 億元。期間還發布了生成式 AI 賦能營銷行業創新發展與監管對策研究報告等 102 項研究報告和創新成果,其中 53 項為首次發布。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絡安全”三大領域,開展“Find 智能科技創新應用優
55、秀案例”活動,遴選發布了 10 個優秀案例、20 個典型案例、30 個新銳案例,為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樣板”。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7各地結合重點產業特色產業積極策劃專業展會,充分發揮展會平臺作用,打造展會與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如深圳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的“一集群、一展會(論壇)”體系已基本成形;廣州市出臺廣州市現代會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 年),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構建“一產業鏈一專業展會”;鄂爾多斯市圍繞構筑世界級羊絨產業,持續擴大中國(鄂爾多斯)國際羊絨羊毛展覽會綜合效益;臺州市貿促會以四大品牌展會為主線,充分彰顯臺州主導產業集群的
56、優勢,在推動臺州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案例 34中國(鄂爾多斯)國際羊絨羊毛展覽會綜合效益持續擴大2024年7月19日至21日,第七屆中國(鄂爾多斯)國際羊絨羊毛展覽會(以下簡稱“羊博會”)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舉辦,主題為“世界絨都 質勝未來”。羊博會作為中國羊絨羊毛制品行業在供應鏈資源對接、產業高端化轉型、市場國際化供給等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交流合作盛會已成功舉辦六屆,已發展成為具有“鄂爾多斯風格、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專業展會品牌,先后榮膺“2019 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展會”“2020 年中國品牌展覽會優秀獎”等榮譽稱號。第七屆羊博會展品范圍包括原料與成品、動物絨類、機械及軟
57、件等。展區設置包括會務服務區、羊絨羊毛原料展區、面料紗線展區、成品展區、絲路國際合作展區、裝備與科技展區、配套產業展區、開幕式舞臺(走秀區)、論壇區、商務洽談區。第七屆羊博會參展企業數量較上屆增長超 55%,頭部企業數量較上屆增長 50%,產業集群較上年增長達 150%;展覽面積超過 2 萬平方米,較上屆面積增長 0.5 萬平方米,增幅超 33%。第四章2024 年中國出國展覽發展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30審批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是國務院賦予中國貿促會的重要職能,本章統計的2024 年度出國展覽數據來源于中國貿促會展覽審批管理系統,涵蓋全國各組展單位于2024 年度已實施的各項出
58、國辦展、出國參展項目信息。一、出國展頻次規模穩步提升2024 年,全球經濟形勢依舊復雜,經濟增長持續面臨挑戰,然而在重重壓力下,我國外貿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整體呈現質升量穩運行態勢。隨著外貿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出國展覽步入發展快車道,在 2023 年逐步復蘇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蓬勃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2024 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利好政策,進一步強化對各類外貿企業參與境外展會的扶持力度,鼓勵貿促機構、商協會積極作為。2024 年中國貿促會開展“千團出?!毙袆?,全國貿促系統積極為中外企業務實合作、洽談商機搭建更加優質的經貿平臺。2024 年 6 月商務部等 9 部門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
59、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在資源調配、資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投入,持續推動境外自辦展會的培育工作,為出國展覽的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從全年整體數據來看,2024 年,中國貿促會共審批計劃出國展覽項目 1550 項,實際執行 1166 項。其中出國參展 1067 項,出國辦展 99 項,涉及 68 家組展單位和 60 個國家或地區,參展企業共計 5.01 萬家,展覽面積 70.37 萬平方米。2024 年出國展實際執行項目數量、組織企業數量、展出面積分別同比增長 29.4%、26.3%、23%。從季度數據來看,2024年各季度出國展項目數量均呈現較大
60、幅度增長1,其中第二、三、四季度項目數量均超過 300 項,分別同比增長 14.8%、10.3%、15.2%。從月度數據來看,2024 年 9 月、11 月出國展項目數量最多,分別為 182 項和 156項,2 月、12 月出國展項目數量最少,均為 49 項。1注:2023 年 1-2 月未完全放開審批,此處未參與比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1圖 412019 年、2023 年、2024 年出國展覽項目數量(季度數據)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圖 422019 年、2023 年、2024 年出國展覽項目數量(月度數據)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二、亞洲西歐出國展增長顯著從出國展項目數
61、量的地區分布來看,2024 年出國展主要目的地仍集中在亞洲、西歐等重點地區。具體來看,亞洲 448 項(占比 38.4%),西歐 261 項(22.4%),東歐和俄羅斯 151 項(13%),北美 143 項(12.3%),拉美及加勒比地區 102 項(8.7%),非洲 45 項(3.9%),大洋洲 16 項(1.4%)。相較 2023 年,全球各地區展出項目數量均有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32所增長,其中亞洲、西歐、北美增長最多,分別增加 84 項、73 項、50 項,同比增加23.1%、38.8%、53.8%。圖 432023 年、2024 年出國展覽項目數量的地區分布情況數據來源:
62、中國貿促會。從參展企業數量的區域分布來看,亞洲、西歐依然是我國企業赴境外參展的重要市場,2024 年赴亞洲地區參加境外展的企業數量仍居于首位,企業參展數量由 2023 年的 17349 家增長至 2024 年的 20816 家,同比增長 20.0%。赴西歐地區參展企業數量同樣大幅提升,由 7498 家增長至 10572 家,較 2023 年增長 41.0%。相較 2023 年,赴亞洲、西歐參展的企業數量增長較多,分別增加 3467 家、3074 家。此外,東歐和俄羅斯、北美、大洋洲、非洲增速較快,較 2023 年分別增長 15.83%、49.19%、60.42%、68.28%。具體來看,亞洲
63、20816 家(占比 41.6%),西歐 10572 家(21.1%),東歐和俄羅斯6175 家(12.3%),北美 5793 家(11.6%),拉美及加勒比地區 3927 家(7.8%),非洲1422 家(2.8%),大洋洲 1370 家(2.7%)。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3圖 442023 年、2024 年出國參展企業數量的地區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案例 41新疆貿促會搭建展會平臺助力企業開拓中亞市場2024 年 3 月 30 日至 4 月 1 日,2024(第十三屆)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以下簡稱“烏展”)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市成功舉辦。烏展已連續舉
64、辦 12 屆,得到了中烏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以及兩國企業家的廣泛認可與好評,已成為在該國舉辦的最大規模展覽會活動之一,有力推動了中國新疆與烏茲別克斯坦的經貿交流合作。本屆烏展吸引了來自新疆及內地省區市的 106家企業與 13 家烏茲別克斯坦本地企業參加,展覽面積為 2600 平方米,其中室外展覽面積為 400 平方米,展位數 114 個,展品涉及機電、物流、農業、汽車、建材、醫療、紡織等領域,展會現場簽約項目 51 個,簽約金額 13.94 億元。2024 年 11 月 8 日至 10 日,2024(第十屆)格魯吉亞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以下簡稱“格展”)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國家會展中心
65、成功舉辦。格展已逐步成為新疆在格魯吉亞具有影響力的展會。本屆格展由新疆貿促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新疆商會承辦,格魯吉亞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部、格魯吉亞國家工商會、自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34治區供銷合作社協辦。展會展覽面積為 2400 平方米,其中室外展覽面積為 400平方米,參展企業 61 家,展位數 116 個,展會設置特裝展區和商品貿易展區兩大板塊,首次設置了新疆形象特裝展區,以“美麗新疆 開放新疆”為主題,緊緊圍繞新疆油氣生產加工、煤炭煤電煤化工、綠色礦業、糧油等重點產業集群建設,通過宣傳視頻、實物、展板、模型等多種形式立體呈現新疆蓬勃發展的經濟環境、豐富多樣的優勢資源,展現新疆開放
66、自信良好形象,增進格魯吉亞社會各界人士對新疆的了解和認識。本屆格展共有中格 10 組企業簽署項目合作協議,簽約總額為 8868 萬元,4 家企業達成意向協議,意向金額為 2200 萬元,涉及新能源汽車、旅游服務、服裝、紅酒、干果等多個行業。三、德美俄仍是出展重點國別從出國展覽項目數量的國別分布來看,國別集中度持續提升,相較 2023 年數據,前十大國家參展數量和占比進一步上升,由 589 項增加至 785 項,占比由 65.4%增加至 67.3%。2024 年中國出國展覽項目數量按國別排名前十位分別是德國(156 項)、美國(139 項)、俄羅斯(130 項)、日本(78 項)、阿聯酋(65
67、項)、越南(48 項)、土耳其(46 項)、印度尼西亞(43 項)、墨西哥(42 項)、法國(38 項)。出國展項目數量排名前三的國別仍為德國、美國、俄羅斯,阿聯酋、印度尼西亞在出國展國別排名中顯著提升。圖 452024 年出國展項目數量的國別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5從出國展覽項目面積的國別分布來看,前十大國別出國展面積占總面積的比重達75.8%,具體國家分別為德國(12.2 萬平方米)、美國(7.3 萬平方米)、俄羅斯(6.9 萬平方米)、阿聯酋(6.4 萬平方米)、日本(4.7 萬平方米)、印度尼西亞(4.4 萬平方米)、意大利(3.4 萬平
68、方米)、法國(2.8 萬平方米)、越南(2.7 萬平方米)、巴西(2.4 萬平方米)。圖 462024 年出國展項目面積的國別分布情況(單位:萬平方米)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案例 42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印刷展覽會是本年度中國企業出國參展面積最大的展會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印刷展覽會是國際上最富盛名的印刷展會,該展覽會每四年一屆,堪稱印刷和造紙工業的奧運盛會,被業內人士稱作“印刷人的盛典”。本屆參展商共計來自 52 個國家,總計 1643 家,共接待來自 174 個國家的觀眾 17萬人次。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36本屆展會國內組展商共組織 235 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 1.5 萬平方米,成
69、為本年度中國企業出國參展面積最大的境外展。展示內容涵蓋紙杯機、制盒機、反光材料、防偽紙、UV 打印機等產品,參展企業反響較好。四、專業展參展企業數量提升按照項目數量排名,2024 年出國展前十大行業分別為機械(168 項、占比 14.4%),交通運輸物流(134 項、11.5%),紡織服裝、皮革制品(106 項、9.1%),綜合(84項、7.2%),食品、農產品(68 項、5.8%),五金工具(65 項、5.6%),消費品(60 項、5.1%),醫療保?。?3 項、4.5%),照明(48 項、4.1%),建筑裝飾(46 項、3.9%)。圖 472023 年、2024 年出國展項目數量前十大行業
70、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按照參展企業數量排名,出國展覽行業類別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綜合(11805 家、占比 23.6%),紡織服裝、皮革制品(6427 家、12.8%),機械(5104 家、10.2%),交通運輸物流(3815 家、7.6%),食品、農產品(2884 家、5.8%),消費品(1993 家、4%),醫療保?。?061 家、4.1%),五金工具(2010 家、4%),建筑裝飾(1667 家、3.3%),化工(1645 家、3.3%)。與 2023 年相比,出國參加、舉辦專業類展會的企業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7數量進一步增加。圖 482023 年、2024 年
71、出國參展企業數量前十大行業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各行業出國展項目數量的國別分布來看,企業赴境外不同國家參展辦展的行業側重點有所不同。如 2024 年出國參加或舉辦綜合類展會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企業赴德國參加或舉辦交通運輸物流、五金工具、照明、文體教育用品、印刷等專業類展會數量較多;企業赴美國參加或舉辦紡織服裝皮革制品、食品農產品、消費品、建筑裝飾等專業類展會數量較多;而機械、醫療保健、能源礦產、安保防護、家用電器等出國展項目傾向于赴俄羅斯參加或舉辦;此外,在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結合區域市場不同的發展特點,出國展的專業領域各有
72、聚焦,成為國內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的重要平臺。表 4-12024 年中國各行業出國展項目數量的國別分布表(各行業出國展項目數量排名前三大國別地區)第一第二第三機械俄羅斯(23 項)美國(22 項)日本(17 項)交通運輸物流德國(25 項)俄羅斯(14 項)土耳其(13 項)紡織服裝、皮革制品美國(18 項)俄羅斯(14 項)德國(11 項)法國(11 項)綜合美國(11 項)日本(7 項)德國(6 項)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38續表第一第二第三食品、農產品美國(10 項)印度尼西亞(6 項)法國(5 項)俄羅斯(5 項)五金工具德國(17 項)美國(9 項)俄羅斯(8 項)消費品
73、美國(14 項)德國(11 項)阿聯酋(8 項)醫療保健俄羅斯(8 項)美國(6 項)德國(6 項)照明德國(10 項)阿聯酋(8 項)西班牙(5 項)建筑裝飾美國(7 項)俄羅斯(5 項)法國(5 項)能源礦產俄羅斯(5 項)美國(4 項)日本(3 項)安保防護俄羅斯(4 項)阿聯酋(4 項)美國(3 項)泰國(3 項)法國(3 項)化工土耳其(5 項)泰國(4 項)俄羅斯(3 項)日本(3 項)越南(3 項)德國(3 項)信息通訊越南(4 項)法國(3 項)俄羅斯(2 項)美國(2 項)文教體育用品德國(9 項)美國(5 項)越南(2 項)日本(2 項)禮品工業品泰國(4 項)日本(3 項
74、)土耳其(1 項)印度尼西亞(1 項)德國(1 項)俄羅斯(1 項)農機、農藥意大利(2 項)巴西(2 項)日本(2 項)家用電器俄羅斯(3 項)法國(2 項)沙特阿拉伯(1 項)哈薩克斯坦(1 項)阿聯酋(1 項)波蘭(1 項)印刷德國(2 項)越南(1 項)印度尼西亞(1 項)阿聯酋(1 項)秘魯(1 項)日本(1 項)科研技術美國(2 項)俄羅斯(1 項)泰國(1 項)阿聯酋(1 項)越南(1 項)休閑娛樂德國(1 項)新加坡(1 項)其他德國(36 項)俄羅斯(24 項)美國(21 項)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39案例 432024 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為中德兩國企業搭
75、建重要合作平臺漢諾威工博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工業貿易展覽會之一。2024 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于 4 月 22 日至 26 日舉辦,吸引了來自 150 個國家和地區的13 萬余名觀眾,4000 家參展商,300 家初創企業以及全球 300 多個代表團匯聚 一堂。本屆展會國際觀眾比例超過 40%。除主辦國德國外,參觀人數較多的國家還包括中國、荷蘭、韓國、美國和日本。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是德國以外的第一海外參展國,有超過 1150 家中國企業參展,參展企業主要來自浙江、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展示了中國在全球工業領域的深厚實力和廣泛影響力。2024 年正值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
76、 10 周年,此次漢諾威工博會為中德兩國深化科技和經貿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五、出國自辦展更加積極踴躍2024 年中國貿促會審批執行的出國辦展項目總計 99 項,占出國展覽項目總數的8.5%,較 2023 年增加 21 項。其中,審批執行的辦展項目實際展出總面積 22.69 萬平方米,其參展企業數量共計 1.72 萬家,展位數量共計 2.50 萬個。2024 年出國辦展實際展出面積、參展企業數量、展位數量同比增長 7.0%、13.9%、14.2%。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40圖 492023 年、2024 年出國辦展各項指標整體情況對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2024 年出國辦展各項指標場均
77、數據較 2023 年有所增長,2024 年出國辦展項目場均展出面積 2733.5 平方米,參展公司數量 207.2 家,展位數量 301.3 個,分別同比增長0.5%、6.7%、44.2%。圖 4102023 年、2024 年出國辦展各項指標場均情況對比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41案例 44第七屆中國(印尼)貿易博覽會是 2024 年度規模最大的自辦展2024 年 6 月 4 日至 7 日,第七屆中國(印尼)貿易博覽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來自中國和印尼的近千家企業參展。本屆展會是中國在印尼的最大自辦展,同時是本年度赴海外舉辦的規模最大的自
78、辦展,共有來自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 18 個省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印尼本土近千家企業參與,展覽面積達 40000 平方米。展會涵蓋工業裝備和零部件、塑料印刷包裝設備、教育裝備、建材家裝、家用電器、家居禮品、紡織服裝等領域。與往屆博覽會相比,本屆博覽會首次新增教育裝備行業,共有 59 家教育裝備企業參展。本屆展前預登記買家同比上屆印尼展增長 61%,展會四天共計到展觀眾超 38000 人,觀展人次超 73000 人次,促成意向訂單金額達到 3.6 億美元。六、組展單位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經中國貿促會審批,2024 年共有 68 家組展單位組織出國展覽,出國展組展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不斷增加。從組
79、織展會數量來看,2024 年前十大組展單位項目數量達 696 項,較 2023 年同比增長 30.3%(2023 年為 534 項),占比達到 59.7%。前五大組展單位分別是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138 項、占比 11.8%),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102 項、8.7%),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79 項、6.8%),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67 項、5.7%),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65 項、5.6%)。從組織參展企業數量來看,2024 年前十大組展單位組織參展企業數量達 3.10 萬家,較 2023 年增長 25.5%(2023 年為 2.47 萬家),占比達
80、61.9%。前五大組展主體分別是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7564 家、15.1%),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42(4058 家、8.1%),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3286 家、6.6%),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2651 家、5.3%),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2453 家、4.9%)。從組織展覽面積來看,2024 年前十大組展單位組織展覽面積達 43.9 萬平方米,較2023 年增長 21.9%(2023 年為 36.0 萬平方米),占比達 62.4%。前五大組展主體分別是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9.66 萬平方米、13.7%),浙江遠大國
81、際會展有限公司(7.04 萬平方米、10%),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4.77 萬平方米、6.8%),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4.43 萬平方米、6.3%),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3.61 萬平方米、5.1%)。表 4-22024 年中國出國參辦展實施情況(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統計排名前 30 位)序號組展單位項目數量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組織參展面積數量(項)比例數量(家)比例面積(平方米)比例1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171.5%756415.1%9659713.7%2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13811.8%40588.1%70427.1410.0%3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1
82、028.7%32866.6%47660.236.8%4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655.6%26515.3%44298.56.3%5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181.5%24534.9%28433.54.0%6貿促會化工行業分會342.9%24294.9%30222.254.3%7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675.7%23364.7%361425.1%8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403.4%21834.4%25742.953.7%9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645.5%21364.3%34620.324.9%10遠大國際展覽有限公司494.2%18813.8%25174.53.6%11中紡廣告展覽
83、有限公司90.8%14272.8%156482.2%12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252.1%12902.6%147232.1%13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90.8%12232.4%13506.51.9%14福建薈源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544.6%11032.2%12499.51.8%15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796.8%10502.1%13523.31.9%16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272.3%10312.1%15376.52.2%17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110.9%9121.8%122481.7%18中國電子國際展覽廣告有限責任公司252.1%8931.8%11667
84、.51.7%19保利國際展覽有限公司242.1%7701.5%9833.61.4%第四章222222222222222043續表序號組展單位項目數量組織參展企業數量組織參展面積數量(項)比例數量(家)比例面積(平方米)比例20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252.1%7451.5%101841.4%21中國中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42.1%7121.4%133571.9%22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151.3%7071.4%8604.361.2%23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181.5%5991.2%78721.1%24浙江時代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181.5%4460.9%49060.7%25中國工程機械工
85、業協會50.4%3850.8%8776.751.2%26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90.8%3410.7%4421.50.6%27貿促會上海浦東分會383.3%3270.7%4928.20.7%28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141.2%3180.6%3643.750.5%29江蘇省商務廳20.2%2900.6%3367.50.5%30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90.8%2880.6%3485.150.5%第五章2024 年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46展覽館是展覽業發展的載體,展館的硬件條件直接決定了展會的規模和檔次。近年來,中國各地紛紛加快會展場館建設,新增展覽館可展覽
86、面積顯著增加,現代化的展館設施為舉辦國際性展會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據 UFI 發布的2024 年全球展覽場館地圖1,在全球前五大場館中,中國占據前四席,全國室內展覽面積約達1346.39萬平方米,占亞太地區總量的 81.2%。一、實際運營展覽館數量與去年持平本報告從收集到辦展信息的展覽館中篩選出 2024 年舉辦 2 個以上經貿類展會的專業展覽館,作為中國展覽館市場分析對象,即 2024 年實際運營的展覽館。2024 年中國實際運營的展覽館數量為 190 個,與 2023 年基本持平(194 個)。圖 5120182024 年中國實際運營的展覽館數量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二、展會進一步向大型展覽
87、場館集中從舉辦展會數量看,2024 年共有 38 個展覽館舉辦 30 個及以上展會,占比 20%,與 2023 年基本持平。15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在 20-29 個之間,31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在 10-19 個之間,106 個展覽館舉辦 2-9 個展會。1數據來源:UFI,https:/www.ufi.org/archive-research/ufi-world-map-of-exhibition-venues-2024-edition-december-2024/。第五章22222222222222047圖 522024 年全國展覽館舉辦展會數量分布圖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從展覽館年
88、度辦展總面積看,2024 年全國有 42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在 100萬平方米及以上,比 2023 年增加 7 個,增幅達 20%。11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總面積在 60萬-100 萬平方米之間,27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 30 萬-60 萬平方米之間,49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 10 萬-30 萬平方米之間,61 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在 10 萬平方米以下。圖 532024 年全國展覽館舉辦展會面積分布圖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48三、多個新建展覽場館陸續投入使用(一)杭州大會展中心2024 年 5 月,杭州大會展中心一期項目全面完工,位于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
89、核心啟動區。杭州大會展中心總建筑面積約 134 萬平方米,共有 12 個展館、18 個展廳,凈展面積約 30 萬平方米,可滿足展會、賽事、年會、演唱會等各類需求。杭州大會展中心對標國內外一流大型會展場館,突出國際化定位,集智能化、數字化于一體,以場館建設帶動區域開發,從而實現“建設一個館、興起一座城、實現一方繁榮”的目標1。(二)廈門國博會議中心2024 年 9 月,廈門國博會議中心正式啟用。該項目位于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為廈門國際博覽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建筑面積 23.11 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46 間會議室、VIP 室及其他附屬配套用房,以及無柱多功能會議室,面積達 1.1 萬平方米2
90、。(三)臺州國際博覽中心2024 年 9 月 19 日,臺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迎來首展。臺州國際博覽中心項目位于臺州商貿核心區(銀泰城西側),近心海綠廊中心區域,西至臺州大道,東至人民路,南至洪兆路,北至心海路,主要功能包括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商業中心、四星及五星級酒店。該博覽中心建設用地面積約為 321 畝,總建筑面積約為 40 萬平方米,標準展位 3890 個,是集技術和藝術于一身的現代化大型智能展覽場館,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臺州城市配套功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助推產業集聚3。(四)汕頭國際會展中心2024 年 9 月 25 日,汕頭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汕頭國際會展
91、中心毗鄰汕頭體育中心與汕頭大學東海岸校區,占地面積 8.77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15.37 萬平1https:/ 年 11 月 8 日,杭州市武林之星博覽中心正式開園。武林之星博覽中心坐落于拱墅區核心 CBD 商圈北翼,原址是曾經的杭州制氧機集團,占地約 10.3 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 8.3 萬平方米,由 1-7 號老廠房外加 7 幢新建建筑組成。1 號廠房定位時尚、藝術、設計;3、4 號廠房作為博覽集群,聚焦于科學、藝術與文化的交融;5、6、7 號樓致力于文化藝術與商業配套的完美結合。(六)麗水國際會展中心2024 年 11 月底,麗水國際會展中心投入運營。麗水國際會展中心是麗水市迄
92、今為止首個大型國際會議會展類建筑,位于麗水經開區,總用地面積約為 10.5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 17 萬平方米,室內會展場館面積近 2 萬平方米。麗水國際會展中心及配套酒店具備舉辦高端會議活動和接待國際級政務類活動的功能,同時也能滿足民眾日常生活娛樂、節假日旅游等需要2。(七)南充國際會展中心2024 年 11 月中旬,南充國際會展中心竣工,項目位于高坪區江東大道中段,嘉陵江與螺溪河交匯處,占地 178 畝,建筑面積約 10.45 萬平方米,分為會議、會展、配套服務 3 個部分,其中會議部分設 1 個 2000 人會議廳,2 個貴賓廳,2 個休息廳;會展部分設 1 個常年展廳和 3 個標
93、準展廳。該展覽中心集展覽、會議、賽事、商務、餐飲、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有助于促進南充會展商貿、創新研發、國際物流、商業服務等業態互動共融3。1https:/pub- 年,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正逐步推進項目體內最后精裝工作,擬于 2025 年正式使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是由北京北辰會展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及運營的北京市重點工程。項目位于奧林匹克中心區、國家會議中心一期北側,由主體建筑和配套建筑組成,其中主體為總建面約 42 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可承接不同規模的會議、論壇、宴會等各類活動及超過 50000 人的展覽項目;配套建筑總面積約 36 萬平方米,是集 5A甲級寫字樓北辰中心、精品購物中心 POL
94、PAS 北辰薈、超星級酒店北京北辰萬豪侯爵酒店和北京北辰麗思卡爾頓酒店等資源的復合型會展綜合體1。(九)新國展二期2024 年 12 月,新國展二期項目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地下車庫及配套用房已具備投用條件。預計于 2025 年初正式投入使用,2 月迎來首展。新國展二期項目位于順義新城第 23 街區、新國展一期北側,項目用地面積約 63.74 萬平方米,項目地上建設面積 43.85 萬平方米。項目包括 1 棟會議中心、1 棟酒店、9 棟展館和 3 棟登錄廳,實現總凈展面積約 21 萬平方米、凈會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客房約 450 間,可滿足舉辦國際大型會展、國際峰會、商務會議、政務會議等使
95、用需求,將打造成為空間規劃合理、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協調發展的組團式會展綜合體2。(十)南京南部新城會展中心(中芬合作交流中心)2024 年,國家級示范項目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建設穩步推進。中芬合作交流中心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區,規劃用地面積約 5.15 公頃,總建筑面積約 21 萬平方米,包含特色會展中心及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低碳生態展示與智慧城市控制中心、多功能展廳等四部分。該會展中心以“冰立方”為設計理念,應用了雙玻幕墻、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應等多種節能、高效技術,6 棟建筑在城市結構脈絡中形成一個獨特整體,旨在打造有溫度的建筑,將成為連接兩國經濟、文化、環保等領域合作的紐帶3。1
96、https:/ 年,在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展覽會,積極推動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重大展會活動成為展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成就的重要平臺、鏈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紐帶。一、第七屆進博會共促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由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和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展覽會,于 2024 年 11 月 5 日至10 日在上海舉辦。(一)國家展充分發揮共促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作用第七屆進博會國家展匯聚了來自五大洲的 77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展覽面積 3 萬平方米。法國、馬來西亞、尼加拉瓜、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亞、烏茲別克
97、斯坦擔任主賓國。貝寧、布隆迪、萊索托、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挪威、斯洛伐克等 7 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次參展。各參展國和國際組織高度重視國家展展示平臺,展臺設計融入各國文化、民族特色和現代科技,舉辦了 200 多場精彩紛呈的展臺活動,既展現豐富的歷史底蘊,也讓觀眾了解到各國在不同領域的獨特優勢。中國館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共謀世界發展繁榮”為主題,集中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豐富成果和生動實踐,以及香港澳門回歸以來的發展成就和兩岸融合發展成果,很多展品和互動展項受到中外觀眾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二)企業展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第七屆進博會企業展繼續保持 36 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共有 1
98、29 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 家企業參展,186 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充分體現全球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和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企業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參展企業代表性廣泛。有來自 104 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 1585 家企業、13 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的 1106 家企業、35 個最不發達國家的 132 家企業參展。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參展企業的參展規模繼續領跑。二是策展組展注重創新。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技術裝備展區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涵蓋電子材料、生物材料、特種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完善集成電路專區產業鏈,引入第六章2222
99、2222222053存儲芯片制造商和電子設計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等龍頭企業;汽車展區中一半以上的展商展示自動駕駛、新型儲能等最新技術和創新成果;創新孵化專區集中展示 34 個國家和地區的 360 個創新項目,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發展提供助力。三是參展企業質量更高。本屆進博會匯聚全球多家頂尖企業,其中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297 家,創歷史新高,包括全球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十大醫療器械企業、四大水處理企業、四大糧商、四大蔬菜種業、三大精品集團、三大快時尚集團、八大美妝日化企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三大快遞公司等。四是首發首展新品眾多。作為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進博會每年都匯集來自全球的新品
100、好物??鐕髽I帶來 450 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首展,包括 100 多項全球首發、40 項亞洲首展、200 多項中國首秀,積極助力“首發經濟”,激發消費新動能。(三)國際采購和投資促進功能凸顯進博會國際采購和投資促進功能凸顯。一是專業觀眾規模更大。39 個政府交易團和4個行業交易團組織注冊專業觀眾超過43萬,同比增長4%。二是供需對接場景更多。貿易投資對接會舉辦近 50 場貿易和投資促進活動。首次舉辦重要采購商選品會,邀請大型商超、代理經銷商、餐飲企業、跨境電商及直播電商、新零售渠道商等與參展商開展專場對接活動,根據意向采購需求匹配參展商,提高對接洽談精準性。創新設立的采購商長廊座無虛席。
101、三是數字賦能更有效。利用網上供采大廳和數字進博平臺,發布近 1.2 萬條采購需求,助力供需雙方預先對接。四是觀展服務更優化。共組織 280多個觀展團組,安排展商集中講解,細化具體觀展路線,打通展客商精準對接的“最后一公里”。第七屆進博會成交活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 800.1 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2.0%。二、第二屆鏈博會拓展全球合作共贏發展新空間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于 2024年 11 月 26 日至 30 日在北京成功舉辦。鏈博會創造一個促進各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國際化平臺,通過參加鏈博會,中外企業和機構相互奔赴、彼此成就,拓展了
102、合作共贏發展新空間。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54(一)發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時代強音李強總理同第二屆鏈博會參展參會企業代表座談,韓正副主席出席第二屆鏈博會開幕式并致辭,何立峰副總理會見專程來華參加第二屆鏈博會的日本關西經濟界訪華團,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維護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并鼓勵廣大企業做全球產供鏈的堅定維護者和積極建設者,在參展參會的中外各界人士中引起熱烈反響。第二屆鏈博會上,中國貿促會同與會中外工商界代表共同發布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北京倡議;采用最新權威數據,全面梳理全球供應鏈促進體系的最新態勢,發布 2024 版
103、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同時,在報告基礎上開發了兩個“指數”,即全球供應鏈連接指數、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二)借助鏈博平臺,有力服務國家戰略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第二屆鏈博會新增先進制造鏈展區,“6 鏈 1 展區”生動展示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有力促進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推動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方面,來自 40 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和機構參展,約占境外參展商數量的一半;來自東盟、非洲、拉美、中亞、中東等地區大批共建國家政府部門、商協會組織代表團前來觀展交流;中國國際商會聯合陸海新通道沿線
104、17 個國家的 18 家工商會共同發起成立陸海新通道國際工商會聯盟,在本屆鏈博會期間舉行成立儀式,對于調動國際工商界力量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支持新加坡、匈牙利、秘魯、埃塞俄比亞等共建國家有關機構舉辦系列交流洽談活動,展現各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供應鏈合作模式、經驗、案例和發展前景,推動中國與共建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合作。在服務區域重大戰略方面,圍繞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長三角產業鏈高質量“走出去”、海南自貿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舉辦專場活動,支持各省區市舉辦形式多樣的招商推介和對接交流活動,促成了一大批合作項目和合作意向。在服務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方面,現場設立商事法律服務展位
105、、知識產權和法律服務工作站,圍繞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知識產權管理等舉辦一系列交流研討活動,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推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第六章22222222222055(三)匯聚各方智慧力量,有效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合作鏈博會與其他展會不同,在于辦展理念、展示邏輯和企業參展方式不一樣。鏈博會不只關注短期交易,更注重促進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的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第二屆鏈博會線上線下觀眾人數超過 20 萬人次,比首屆增加約 1/3,其中線下觀眾超過 16萬人次,部委和省市代表團、境外代表團均超過 100 個,高校和科研院所 2 萬余人現場參觀和學習交流。涉及 69 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
106、620 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境外參展商占比從首屆的 26%上升到 32%。加上參展商帶來的 400 多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實際參展商超過 1000 家。展會期間,展商與 3.7 萬多家上下游企業建立合作聯系,結識重要目標客戶 1.8 萬多家。中國貿促會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組織 6000 余次精準匹配,促成合作意向 6700 多項。6 鏈 1 展區分別舉辦交流對話活動,中外鏈主企業共同牽頭發起各產業鏈聯合倡議。展會期間,共舉辦 69 場主題專題活動和 370 多場對接洽談等活動,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 500 強企業高管、國際組織負責人在內的1 萬余人參會交流。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鏈博會共簽
107、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 210 多項,涉及金額 1520 多億元人民幣,比首屆增加 1.3%。(四)實現“朋友鏈”“創新鏈”“共贏鏈”三大新突破一是朋友鏈。第二屆鏈博會進一步深化“平臺+鏈”模式,推動參展企業帶動供應鏈上下游朋友圈企業一同參展。第二屆鏈博會組織了一系列供需對接和線上配對,推動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鏈主”和“鏈屬”企業,跨國公司與中國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計劃“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與外國駐華使館、境外商協會面對面交流、手拉手合作。主賓國匈牙利與主賓省湖北共同舉辦供應鏈國際合作對接會,成為第二屆鏈博會上的一大亮點。二是創新鏈。第二屆鏈博會把放大創新集聚功能作為重要著力點,助力
108、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供應鏈“相望難相見”的卡點堵點。新設一條精彩紛呈的先進制造鏈,其他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也有很多企業展示了最尖端的產品和技術。三是共贏鏈。國際化是衡量一個展會水平的重要標志。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天然具備國際視野。第二屆鏈博會參展企業和機構涉及 69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較首屆增長約四分之一。境外參展商占比由首屆的 26%升至 32%。其中,歐美參展商和 40 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商各占約一半,美國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56企業再次位居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歐洲、日本參展企業數量大幅超過首屆。非盟和阿盟在首屆基礎上繼續參展。(五)找準著力
109、點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近 80 家中外行業領軍企業在新增的“先進制造鏈”展區參展,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外資企業。其他各個鏈條和展區亦向“新”而行,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鏈博會不僅展示了中外企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也有效幫助各國企業拓展在華發展“朋友圈”,有力推動科技共創、產業共融、生態共贏。一是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本屆鏈博會集中展示各國企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最新實踐。二是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當前,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眾
110、多行業龍頭企業在第二屆鏈博會展現其最新成果。三是促進未來產業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基因技術、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成果集中展示,是第二屆鏈博會的一大亮點。三、第 135 和 136 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數量屢創新高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于 1957 年春,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由商務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承辦。(一)第 135 屆廣交會第 135 屆廣交會于 2024 年 5 月 5 日在廣州落幕,本屆廣交會舉辦期間,李強總理分別同境外采購商代表和參展企業代表座談交流,在廣交會巡館并參觀廣交會發展史陳列館,強調要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廣交會的重要
111、指示精神,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發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廣交會、“引領市場”的廣交會,推動廣交會越辦越好,讓廣交會這個“金字招牌”不斷煥發新的時代風采。境外采購商到會人數創歷史新高。截至 5 月 4 日(下同),共有來自 215 個國家和地區的 24.6 萬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增長 24.5%,刷新紀錄。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采購商 16 萬人,增長 25.1%;RCEP 成員國采購商 6.1 萬人,增長 25.5%;第六章22222222222057金磚國家采購商 5.2 萬人,增長 27.6%;歐美采購商 5 萬人,增長 10.7%。出口成交呈恢復性增長態勢。截至5月4日,本屆
112、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 138.6 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13%。歐美傳統市場人均客單價高。線上平臺成交漸趨活躍,出口成交 30.3 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33.1%。新質生產力激發外貿新動能。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現場展示新品超 100 萬件,舉辦334 場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企業在線上平臺累計上傳展品超 254 萬件,其中新產品66 萬件、智能產品 10 萬件、綠色低碳產品 40 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21 萬件。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層出不窮,更多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的高端、智能、綠
113、色、低碳產品涌現,受到國際市場熱捧和青睞,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硬實力,為外貿發展注入新活力。線上平臺運行平穩。本屆廣交會線上參會境外采購商 40.8 萬人,來自全球 229 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341.2 萬次,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337.6 萬次,進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3.6 萬次。參展企業累計連線展示 1291場次,共 1.72 萬人次觀看。本屆廣交會線上平臺加大了連線展示、VR 看廠、3D 攝影等數字技術和智能引流,企業反饋詢盤的采購商數量有明顯增長。(二)第 136 屆廣交會第 136 屆廣交會于 2024 年 11 月 4 日在廣州落幕。到會境
114、外采購商數量創歷史新高。截至 11 月 3 日(下同),共有來自 214 個國家和地區的 25.3 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上屆增長 2.8%,首次突破 25 萬大關,創歷史新高?!耙粠б宦贰惫步▏也少徤陶急瘸?,共計 16.5 萬人,增長 3.7%。中東國家采購商數量增長最快,達 3.4 萬人,增長 32.6%。歐美國家采購商數量明顯回升,到會5.4萬人,增長8.2%,其中,歐盟采購商2.2萬人,增長22.5%;美國采購商8919人,增長 5.2%。共有 146 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增長 18.5%。頭部跨國采購企業首次突破300 家,達 308 家。出口意向成交額較上屆略增。本屆廣交會出
115、口意向成交額 249.5 億美元,較上屆增長 1%?!耙粠б宦贰惫步▏页山徽急冗^半,歐美傳統市場成交實現增長。參展企業普遍反映,本屆到會境外采購商采購目標明確,合作意愿較強,后續通過實地驗廠、深入對接后有望達成更多交易。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58線上平臺運行平穩。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累計在廣交會官網上傳展品約 375 萬件,吸引來自全球 224 個國家和地區的 45 萬名境外采購商線上參會。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 342 萬次,其中出口展店鋪累計訪問量 339 萬次。企業累計連線展示 986 場次,共有 3.2 萬人次觀看。首次推出的廣交會 APP 吸引約 8.7 萬人下載使用,成為廣
116、受歡迎的掌上“參會助手”。配套活動成效顯著。本屆廣交會舉辦了“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研討會”,圍繞貿易數字化國際發展趨勢、我國進展情況、國際合作路徑等展開探討,凝聚貿易數字化發展共識,推動合作共贏。首次邀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等國際組織共同舉辦采購信息交流會,向參展企業介紹聯合國采購招標流程與參與方式,分享采購案例并進行交流。舉辦合格評定服務貿易便利化國際合作研討會,聚焦電子家電領域,研討進一步加強區域標準與合格評定交流合作。本屆廣交會還成功舉辦了 860 多場貿促系列活動,創歷史紀錄。舉辦 348 場“貿易之橋”系列活動,其中 334 場供采對接活動吸引了 763 家采購商和 17
117、47 家供應商“一對一”對接洽談,意向采購金額累計超8.5 億美元。舉辦 55 場專業會議活動,其中 19 場行業論壇吸引約 2500 名觀眾參與。首次發布中國品牌出海發展報告等 10 份前沿性、趨勢性主題報告。四、2024 年服貿會推動“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 2024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于 9 月 12 日至 9 月 16 日在北京舉辦。本屆服貿會秉持“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理念,突出智慧服務、開放發展,成功舉辦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精心打造綜合展和 9 個專題展,舉辦了 13 場主題論壇、88 場專題論壇、56 場洽談推介、25 場邊會,
118、吸引 2000 余家企業線下參展,6000 余家企業線上參展。(一)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凝聚合作發展共識2024 年 9 月 12 日,習近平總書記向 2024 年服貿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服貿會是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宣示了中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視察展館,出席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宣讀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北京市市長殷勇主持。來自 37第六章22222222222059個國家和地區近 800 位中外嘉賓現場參會。格魯吉亞第一副總理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經濟合作與發
119、展組織主要負責人發表致辭,表示全球貿易內容從有形產品轉向無形服務,服務貿易增速快于貨物貿易,期待加強合作,共促世界經濟增長。(二)展覽展示匯聚開放創新成果國際化參與度再創新高。85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其中 13 個首次獨立設展,數量均超上屆。主賓國法國組織賽事管理、文旅服務等企業參展,與教育服務、體育服務專題聯動,拓展中法合作新空間。澳大利亞攜手 20 家企業機構參展洽談,為擔任2025 年主賓國預熱。線下參展企業,整體國際化率超 20%,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460 余家。智慧服務集群化展示。成就展集中展示 30 余件我國服務貿易開放創新發展的代表性實物展品。各專題展集中亮
120、相人工智能、云計算、元宇宙、6G 等行業前沿技術,以及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成果。全球首款搭載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遠程安全駕駛系統智能駕駛艙等,讓觀眾現場感受智慧服務的魅力和便捷。(三)成果發布引領行業風向權威發布助力高質量發展。會期發布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等權威成果。300 余位中外嘉賓,聚焦服務貿易熱點前沿交流研討,認為綠色競爭力、數字技術等正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國際貿易規則,呼吁優化國際營商環境,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首發活動激活創新動能。世界 500 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境內外機構等 111 家企業機構發布數字化、人工智能、醫療
121、健康等領域 219 項成果,比上屆增加 80 項,其中,全身精準診療超聲系統等新品首發 110 項。(四)洽談推介促成務實合作交易洽談氛圍濃厚。舉辦國際合作項目洽談推介會等 56 場洽談推介,其中海外對接會系列活動 10 場。四川、海南等 10 個省區市舉辦 12 場主題活動,推介優勢領域和項目。打造“投資北京會客廳”,16 個區和經開區全部開展直播和咨詢洽談活動,全面介紹北京產業信息、最新支持政策,與意向投資人“見面聊”。展客商使用服貿會數字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60平臺“商務約見”功能,發起邀約 5300 余次。服務消費釋放潛力。舉辦購車節、時裝周等活動,促進綠色消費、拉動時尚購物
122、。北京各區充分利用服貿會平臺,開展商文旅體消費活動。此外,澳大利亞、挪威會期“直播帶貨”、伊朗繼續設置京東線上國家館,促進本國企業走進中國市場。大會達成務實成果。會期共達成成交、投資等 7 類近千項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筑、金融、商業服務等領域。北京市各區和各專題成交額均高于上屆。五、第四屆消博會引領全球新消費、激發消費新活力2024 年 4 月 13 日至 18 日,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在海南舉辦。(一)各國企業踴躍參展,展會規模創歷史新高第四屆消博會總展覽面積 12.8 萬平方米,共有來自 71 個國家和地區的 4019 個消費精
123、品品牌參展,參展國別數和品牌數較第三屆分別提升 9%和 19%。愛爾蘭擔任主賓國,共有 12 個 RCEP 國家參加,占成員國總數量 80%。英國、蒙古國、俄羅斯和馬來西亞首次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參展。(二)首次采用“1+N”全島辦展模式,展會成效超出預期2024 年,消博會除繼續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設置主會場外,在???、博鰲等地新增帆船游艇、免稅購物、國際健康 3 個分會場。帆船游艇展參展船艇總數達到 250 艘,較 2023 年的 220 艘增長 14%,共有 80 家國際品牌參展,參展境外船艇數量與品質均創歷史新高。免稅購物展聯動國內外知名品牌全年不定期舉辦時尚走秀、新品首發等活動。(三)各類
124、活動豐富多彩,首發首秀亮點紛呈2024 年,超 1462 件新品在消博會首發,較第三屆增長 45%。聚焦“消費促進年活動”,圍繞消費品以舊換新、健康消費等近期重點工作,舉辦旅游零售、智能家居、綠色金融、醫療健康、國際教育、女性時尚等 6 場主題活動;舉辦中法美食品鑒、新能源汽車眾測環島賽、消博之夜嘉年華、全島文娛旅游等系列特色活動,更好滿足百姓健康品質生活需求。展會期間,超 600 場全球消費創新、新品首發首秀、時裝第六章22222222222061周、采購對接、行業推介等主題活動和特色活動舉辦。全球好物供需對接活動達成 92個合作意向;建發股份分別與保樂力加、柯諾蘇達成重要簽約,進一步擴大酒
125、水行業“朋友圈”。(四)突出“綠色+數字化”,打造永不落幕的消博會第四屆消博會發布了綠色辦展指引,在參展、搭建、出行、餐飲、物流等方面各個環節使用環??芍貜屠玫牟牧?,場館及配套設施 100使用綠色電力,舉辦“綠色金融”論壇等系列活動,積極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打造成為“綠色、零碳”展會。打造“6+365 天”持續運營的消博匯(市集),線下在???、三亞等地搭建精品展示體驗區,線上搭建“消博好物”交易平臺,其中有 2337 件展品將成為長期商品,實現線下展示體驗和線上銷售相結合。第七章2025 年中國展覽業發展展望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64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地落實落細,政策
126、效應不斷顯現,經濟運行向上、向好的因素在增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有望進一步夯實,展覽業穩步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一、展覽業高質量發展將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2024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隨著中國經濟的穩中向好,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見效,2025 年中國展覽業將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將進一步凸顯。展覽業將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作出更大貢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 2025 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我國擁有 14 億多人口、4 億多中等收
127、入群體,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巨大市場需求有待釋放。展覽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展覽活動有利于更好地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對接。通過各類展會,能夠助力消費需求的有效釋放,引領消費升級新趨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重大展會活動已成為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的重要展示平臺,未來展覽業將繼續發揮推動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重要作用。展覽業將更好地扮演區域經濟發展助推器。UFI 發布的2025 年值得關注的五大趨勢指出,展覽業在推動相關行業市場壯大,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128、越來越多的政府了解到展覽業的戰略價值和重要性,展覽業未來將更加明確自身的定位和作用1。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會展城市為代表,中國形成了多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集聚地,圍繞展覽活動構建起涵蓋交通、餐飲、住宿、廣告、物流等多領域完備的產業鏈條,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數據測算顯示,一年兩屆的廣交會經濟帶動效應占當年廣州市全年 GDP 的 3.96%,其中帶動效應最大的產業部門依次為租賃與商貿服務業、住宿業、餐飲業2。舉辦高水平展會是各城市展示經濟發展成就和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圍繞展會相關的產業和配套服務逐漸聚集與升級,將進一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2025 年各地政府將更加注重展覽業對區域經濟
129、的推動作1資料來源:UFI,https:/blog.ufi.org/2024/12/03/5-trends-to-watch-in-2025/?trk=public_post_reshare-text。2資料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https:/ 年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均強調了壓減一般性支出,進一步轉變職能,減少對展覽活動的直接干預。一方面將促使展覽企業更加注重市場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精準分析,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優化展會的策劃、組織和服務流程。另一方面,會展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也將大幅提升,將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全方位、高品質、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市場化將推動展會主題更加細分,更精準服務市場產業發展需求。近年來
130、全球展覽業正朝著專業化的方向迅速發展,展會主題的細分和精準定位成為行業趨勢。Eventbrite2024 年趨勢報告顯示,專業活動比上一年大幅增加了 32%。隨著中國展覽業專業化水平的持續提升,國內展會主題也將更多聚焦細分專業領域,針對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甚至特定產品的專業性展會將大量涌現,以滿足市場和產業發展需要,以及不同客戶群體日益多樣化和專業化的需求??梢灶A見未來展覽行業市場機制的資源調配作用將更加凸顯,更多的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將被引入,展覽行業新模式、新業態將不斷涌現,展覽行業的整體效率將進一步提升。三、科技創新不斷成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引擎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正逐漸成為
131、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4066量。新質生產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引領創新,正成為展覽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行業帶來全新變革與蓬勃活力。前沿技術將愈發成為展覽業發展新動能?;ヂ摼W、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入展覽場景。線上展覽平臺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實現全天候展品展示、線上洽談交易,與線下實體展會相互補充、融合發展,為展商和觀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參展觀展體驗。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主辦方能夠精準把握參展商需求、觀眾興趣偏好,實現精準營銷與個性化服務,提高展會運營效率與質量。而 VR、增強現實(AR)技術則為展品展示增添科
132、技魅力,觀眾無需親臨現場即可沉浸式感受產品細節與應用場景,極大地拓展展覽的輻射范圍與影響力。新質生產力打破展覽業邊界,加速“展覽+產業”融合創新。一方面,展覽業與高端制造業緊密結合,重大展會展示智能機器人、3D 打印設備等前沿制造產品,為制造業企業搭建交流、交易平臺,促進新技術產業化;另一方面,與新興數字產業聯動,數字展、虛擬展會等展覽業新業態不斷涌現,不斷開辟展覽業新賽道,催生新商業模式。人工智能推動展覽業向智能化加速邁進。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在實現更智能、更高效的活動策劃、提供數據導向的解決方案及提升與會者體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AI 技術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133、的應用,極大提升了活動策劃和運營的效率,同時也將影響未來行業發展格局。全球獨立目的地管理公司(DestinationManagementCompanies,DMCs)2024 年第三季度會議和活動調查顯示,48%的會展行業受訪者表示在日常辦展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高于 2023 年底的 30%1。AI 技術將全方位滲透展覽業的各個環節,有力地推動展覽業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加速邁進。四、綠色理念凝聚行業共識推動低碳可持續發展2024 年 2 月 1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強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
134、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倡導綠色發1資料來源:DMC,https:/ 綠色展館等綠色展會標準不斷推出,各地強化標準推廣應用,提升標準實施效果,以標準引領展覽行業綠色發展。從展覽場館建設與運營來看,越來越多的新建場館在設計之初就將綠色建筑標準融入其中,如選用環保節能材料,大幅降低建筑能耗;采用智能感應節能燈,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實施垃圾分類精細化處理,最大程度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展會期間的交通組織也積極踐行綠色理念。中國重點展會積極倡導踐行綠色辦展理念,為中國乃至全球展覽業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示范,第二屆鏈博會制定了“綠色搭建、綠色運營、綠色餐飲、綠色物流、綠色推廣”聯動方案,入選中國綠色展覽發展報告 2024優秀案例;第 136 屆廣交會在 100%綠色布展基礎上,探索創建零碳廣交會,首次實現碳中和目標。隨著綠色理念扎根更深、技術創新賦能更強、行業協同聯動更密,展覽業必將在綠色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會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