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2023中國資本市場ESG信息質量暨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白皮書(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大光華:2023中國資本市場ESG信息質量暨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白皮書(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版權所有。本文由盧海教授及研究團隊成員李丹、宋祿霖、王鈺、吳書月完成。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的支持下,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將每年發布中英文白皮書并更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感謝新財富在指數研制過程中的戰略合作與支持,感謝所有參與本次指數通訊調查的分析師、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董秘,感謝參與實地調研的上市公司。年度白皮書可在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網站下載:https:/guanghua-rotman.work/20232023 中國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 ESGESG 信息質量暨信息質量暨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白皮書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白皮書
2、 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2023 年 5 月 1 1/2929 摘摘 要要 從上市公司透明度指數看,高透明度公司的市值普遍較高,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在較高水平。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A 股上市公司對 ESG 的認知維持在較高水平,但 ESG 信息披露仍落后于實踐,實踐 ESG 的障礙是缺少細化政策指引、知識技能不足及專業人才。ESG 信息披露相關政策的出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企業實踐中遇到的障礙,推動公司的 ESG實踐。32%的公司因政策加大了減碳力度,46%的公司對上游供貨商的 ESG 要求有所提高。上市公司對 ESG 投資和公司市值之間是否有線
3、性關系,以及是否可以增加市值仍存在一定分歧。更多的公司將布局提升追蹤 ESG 的績效能力,65%的公司認為 ESG 相關投資應占總銷售額的 5%及以下。引引 言言 自 2019 年 5 月起,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已連續 5 年發布中國資本市場信息質量白皮書和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是衡量資本市場誠信的一個重要維度,研究中心構建的透明度指數結合了主觀指標(廣大市場參與者的觀點)和大數據基礎上的客觀指標(上市公司會計盈余質量、監管機構的調查和處罰記錄等),旨在全面綜合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質量和透明度。2023 年 2 月,研究中心和新財富通過電子
4、郵件聯系了 4662 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辦公室,邀請其參與通訊調查,共收到 535 家公司的自愿詳細回復,回復率為 11.5%。2023 年的白皮書從可持續發展(ESG,包括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視角,對比過去 3 年中國資本市場對ESG 的理解,實踐以及布局的變化,探討 ESG 信息披露相關政策的出臺是否對公司運營和產業鏈產生影響,洞察 ESG 理念在中國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2023 年度透明度指數也持續涵蓋了 ESG 相關指標。希望通過分享我們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資本市場對 ESG 價值理念的推動,支持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2 2/2929 目
5、錄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資本市場 ESG 披露現狀.3 一、上市公司對 ESG 的理解,實踐及布局在過去三年的變化.3 二、上市公司實踐 ESG 的動機和障礙.7 三、ESG 投資與公司市值的關系.9 四、ESG 信息披露政策對公司運營的影響.11 五、ESG 信息披露政策對產業鏈的影響.14 六、上市公司 ESG 實踐概況.16 七、上市公司對 ESG 在中國的發展建言獻策.17 第二部分 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19 1.指數構建的方法及相關性.19 2.指數排名前 300 的上市公司描述統計.22 3.指數排名前 300 的上市公司名單(按行業排序).25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上
6、市公司對 ESG 的理解.3 圖 2:上市公司 ESG 實踐階段.4 圖 3:ESG 與上市公司業務的整合程度.5 圖 4:上市公司未來 5 年會將哪些 ESG 議題納入戰略考量.6 圖 5:2023 年上市公司確定會參與哪些 ESG 投資與布局.7 圖 6:上市公司披露 ESG 相關信息的主要動機.8 圖 7:上市公司實踐 ESG 遇到的主要障礙.9 圖 8:上市公司認為注重 ESG 投資與布局和公司市值的關系.10 圖 9:ESG 相關議題的投資應占公司總利潤的比例?.11 圖 10:嚴格執行 E 中的碳減排的要求對上市公司的生產效益是否有影響.11 圖 11: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
7、和相關工作因政策修訂發生了哪些改變.12 圖 12:上市公司是否在 2021 年年報第五章披露減碳措施及效果?.13 圖 13:上市公司是否因為需要在年報中披露減碳措施和成效而加大了減碳力度?.13 圖 14:屬于上游企業的上市公司,供貨的銷售商或服務商大致來源的比例.14 圖 15:屬于下游企業的上市公司,為其供貨或提供服務的公司大致來源的比例.15 圖 16:上市公司對上游供貨商的 ESG 相關行為與 ESG 信息的披露要求是否有變化?.15 圖 17:上市公司是否體會到下游客戶對貴公司在 ESG 相關行為與 ESG 信息披露要求的變化?.16 圖 18:上市公司從哪一年開始發布 ESG
8、相關報告,發布了多少份?.16 圖 19:上市公司 ESG 實踐概況.17 圖 20:上市年限對比.23 圖 21:市值與盈利能力對比.24 3 3/2929 第第一一部分部分 中國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 ESGESG 披露現狀披露現狀 一、上市公司對一、上市公司對 ESGESG 的理解,實踐及布局的理解,實踐及布局在在過去過去三年三年的變化的變化 從上市公司對 ESG 理解的調研結果來看,認為 ESG 對企業吸引投資和長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認同度仍維持在 90%以上的較高水平(圖 1)。值得注意的是,認同“ESG 是公共關系或營銷議題,對維持和提高企業公眾形象有重要作用”的公司比例達到 80%
9、,占比較前兩年(2022 年的 72.2%,2021 年的 57.6%)明顯提高,結果說明公司認為 ESG 信息的傳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賦予企業社會資本。圖 1:上市公司對 ESG 的理解 從上市公司在 ESG 方面的實踐進展來看,有 9%的受訪公司認為本公司的 ESG 實踐在行業里已經取得領先地位(圖 2),這一比例較去年增加了 5%(2021 年僅為 2%)。此外,有 36%的公司已形成正式制度并披露 ESG 相關信息??梢园l現,有 45%的受訪公司已落實并披露ESG 工作,比例較 2022 年的 39%和 2021 年的 24%在逐年提高。公司 ESG 實踐程度有一定提高,可能基
10、于國家的政策力度、投資者壓力,或是管理層 ESG 信息披露意識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有 23%的公司雖尚未披露 ESG 相關信息,但已經在運營中考慮到 ESG 因素。公司的 ESG 披露雖仍落后于 ESG 實踐,但相比于 2022 年 24%的比例已有減少趨勢,這應該緣于修訂后的年報格式準則為部分公司提供了披露 ESG 相93.6%90.3%80%8.4%0.4%92.2%91.3%72.2%8%1.3%72.3%78%57.6%7.7%0.8%13.9%具有投資者尋求的長期可持續價值,對企業吸引投資者有益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長期發展的成功與否起到重要的作用是
11、公共關系/營銷議題,對維持和提高企業的公眾形象有重要作用是一個合規負擔,增加企業短期投資,減少短期效益,對是否提升企業整體價值并不確定其他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4 4/2929 關信息的指引。鑒于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 ESG 實踐中,監管機構更需要完善和健全相應制度以支撐企業 ESG 信息披露。圖 2:上市公司 ESG 實踐階段 從ESG與公司業務的整合程度來看,上市公司在經營中已將ESG議題納入各個方面的考量,同時整合程度較去年分別有 3%-9%的提高。其中公司在選擇供貨商過程中納入 ESG 相關考量的提升幅度最大(9%,圖 3)。9%36%23%9%21%3%4%35%24
12、%7%28%2%2%22%18%11%26%3%18%公司的ESG實踐在行業里已經取得領先地位已形成正式制度,并在年報中披露ESG相關信息和發布ESG相關報告公司運營中考慮ESG因素,但尚未披露ESG相關信息有專門研究,但尚未納入公司決策和運營流程開始關注ESG,但缺乏相關實踐沒有實際需求,尚未關注ESG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5 5/2929 圖 3:ESG 與上市公司業務的整合程度 關于 ESG 與公司業務的整合戰略考量,受訪公司表示仍將集中在環境 E 和社會 S 層面進行整合。環境 E 方面,“環境法規”和“氣候變化及碳相關議題”兩項議題的整合程度變化不大,較 2022 年
13、分別略微下降 1%和 2%(圖 4),但仍維持較高占比。而社會 S 方面,上市公司計劃在各個維度提升布局,其中“消費者偏好轉變”和“投資者偏好轉變”兩項議題的布局相比 2022 年均有 9%的提升,可見,上市公司將越發重視消費者和投資者兩類利益相關者的偏好轉變。65%53%51%45%41%40%38%28%8%4%1%62%49%46%38%35%33%29%22%7%7%1%40%33%33%24%25%23%18%13%10%7%1%19%已把ESG議題納入長期戰略規劃已公開披露ESG相關信息(比如: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責任報告,ESG報告,公司網站或社交平臺等)已把ESG
14、議題結合到風險管理體系中已把ESG議題納入公司內部人員管理體系中已在產品和服務開發和設計時考慮客戶對ESG的需求已在設計內部運營流程和規劃過程中加入ESG相關考量已在選擇供貨商過程中納入ESG相關考量已設定ESG相關績效考核指標ESG尚未被納入公司任何方面的業務中不確定其他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6 6/2929 圖 4:上市公司未來 5 年會將哪些 ESG 議題納入戰略考量 關于上市公司在今年會參與的 ESG 投資布局,“提升與投資者和股東就 ESG 議題的溝通”這項議題的重要性較前兩年提升了一位(圖 5)。同時,“設定 ESG 相關績效考核指標,提升公司追蹤 ESG 相關績效
15、的能力”的投資布局同去年相比上升了 9%,可見公司越來越關注 ESG投資的回報。而“提升員工在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的可能,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投資將較去年萎縮了 3%。64%61%23%13%65%30%63%60%51%30%4%1%65%63%20%10%59%29%52%55%42%25%3%1%48%32%14%8%51%22%44%37%37%20%6%1%20%環境法規氣候變化及碳相關議題自然資源的稀缺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社會及員工更加注重企業對員工在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的可能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帶來給企業員工轉型帶來的壓力消費者偏好轉變,轉向更負責,對環境和社會友好的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產
16、業鏈相關的ESG轉型投資者偏好轉變,不側重ESG的公司將面臨融資困難銀行偏好轉變,銀行貸款政策偏愛ESG表現好的公司不確定ESG議題不會出現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7 7/2929 圖 5:2023 年上市公司確定會參與哪些 ESG 投資與布局 二、上市公司實踐二、上市公司實踐 E ESGSG 的動機和障礙的動機和障礙 社會責任、提高品牌聲譽、增強投資者信心及協助公司辨認自身機遇與挑戰仍是上市公司披露 ESG 相關信息的主要動機(圖 6)。其中“社會責任”與前兩年相比,重要性進一步提高。79%55%53%52%42%38%37%30%26%19%7%2%77%51%56%47%3
17、8%32%28%27%25%13%7%2%1%68%33%35%46%28%25%30%25%23%11%6%2%20%進一步完善ESG相關信息披露提升與投資者,股東就ESG議題的溝通提升員工在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的可能,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將ESG議題結合到風險管理體系中提升企業對社會慈善事業的影響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相關的ESG轉型設定ESG相關績效考核指標,提升公司追蹤ESG相關績效的能力增加具備ESG相關專業技能或經驗的管理人員或董事會成員提升與政府就ESG議題的合作設立獨立委員會,專門負責ESG實務不確定2023年不會參與ESG相關的投資和布局其他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8
18、8/2929 圖 6:上市公司披露 ESG 相關信息的主要動機 此外,上市公司將 ESG 相關議題納入戰略規劃時遇到的主要三大障礙仍為,缺乏 ESG 相關的人才,知識和指引(圖 7)。其中,僅“缺乏 ESG 議題相關的知識或者專業技能”這一障66%62%60%49%28%29%29%26%24%24%12%26.9%29%30.3%33.1%26%24%24%24%26%25%16%社會責任提高公司品牌和聲譽增強投資者信心協助公司辨認自身機遇與挑戰政府要求消費者降低公司融資成本提高公司股票價格其它利益相關者(如銀行,客戶,員工等)要求投資者要求同行壓力2023年同意比較同意中性比較不同意不同意
19、51.7%49.8%44.8%32%17.8%20.4%19.1%16.5%14.8%15.4%8%35.9%38.9%39.1%41.5%32.2%25%24.3%24.3%24.3%25%14.6%社會責任提高公司品牌和聲譽增強投資者信心協助公司辨認自身機遇與挑戰政府要求消費者降低公司融資成本提高公司股票價格其它利益相關者要求投資者要求同行壓力39.1%40.1%38.7%26.2%14%18%15%13%14%12%6%30.1%29.9%30.4%30.6%21%20%20%21%18%17%13%2022年2021年同意比較同意中性比較不同意不同意未作答 9 9/2929 礙較 20
20、22 年有 6%的提高,重要性提高到第二位。而“缺乏細化的 ESG 報告指引”和“缺乏 ESG 相關專業部門或人員的支持”兩大障礙同去年相比雖仍居高位,但分別得到 4%和 3%的緩解??梢?,監管機構各項行動方案的出臺落地,已為上市公司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有效的行動指引,而缺乏 ESG 知識和技能是公司正在面臨的日益凸顯的挑戰。圖 7:上市公司實踐 ESG 遇到的主要障礙 三、三、E ESGSG 投資與公司市值的關系投資與公司市值的關系 企業注重 ESG 投資是否緣于此舉有助提升企業市值?調研結果顯示,59%的受訪公司認同注重 ESG 投資與布局會增加市值,沒有任何公司持相反意見(圖 8);21%的
21、公司認為二者之間是非線性關系,適量注重 ESG 會增加市值,過度強調 ESG 會減少市值。這一比例較57%53%50%16%17%13%13%8%6%8%61%47%53%18%14%14%13%10%9%5%42%37%37%16%14%11%10%8%8%5%21%缺少細化的ESG報告指引缺乏ESG議題相關的知識或者專業技能缺乏ESG相關專業部門或人員支持公司管理層或董事會重視不足認為ESG投資的長期回報相對較低ESG被視為營銷/公關活動認為ESG投資會影響短期收益沒有得到其它利益相關者(銀行,客戶,或員工)的支持沒有得到投資者和重要股東的支持其他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10
22、10/2929 2022 年減少 4%,與 2021 年的結果相同。此外,還有 19%的公司對二者的關系不確定,這一比例較前兩年有明顯提升。整體看,認為 ESG 或適量的 ESG 對市值有利的公司占比為80%,與 2021 年(69%)相比有明顯提高卻與 2022 年(82%)相比有所下降??梢园l現,上市公司對 ESG 投資和公司市值之間是否有線性關系,以及是否可以增加市值仍存在一定分歧。圖 8:上市公司認為注重 ESG 投資與布局和公司市值的關系 企業參與 ESG 實踐,可能涉及相關投資從而影響其近期盈利。為此,我們詢問了上市公司對 ESG 投資額應占總銷售額比例的考量。結果顯示,2023
23、年有 65%的受訪公司認為這一比例應占公司總利潤的 5%及以下(圖 9),還有 3%的公司改變了過去不愿意投資 ESG 議題的想法,這些公司可能開始持觀望態度或轉向少量投資(5%及以下)ESG 相關議題。59%21%0%1%19%57%25%1%2%15%48%21%0.2%0.8%12%18%增加市值非線性,少量ESG增加市值,過度強調ESG會減少市值減少市值沒有關系不確定未作答2023年2022年2021年 1111/2929 圖 9:ESG 相關議題的投資應占公司總利潤的比例?四、四、E ESGSG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政策政策對公司對公司運營運營的影響的影響 隨著生態環境部 2022 年初
24、頒發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等 ESG 相關新政策出臺,企業嚴格執行環境 E 中的碳減排的要求對上市公司的生產效益是否會產生影響?調查結果顯示,14%的公司認為會增加生產效益(圖 10),4%的公司認為會減少生產效益,增加和減少生產效益的程度大部分集中在 5%及以下。此外,還有 37%的公司認為沒有影響,45%的公司不確定。圖 10:嚴格執行 E 中的碳減排的要求對上市公司的生產效益是否有影響 修訂后的年報格式準則和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新增了 ESG 相關細則,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和 ESG 相關工作因此發生了哪些改變?調查結果顯示,首要的變化為公司2%65%14%8%12%5
25、%62%15%11%6%0(0,5%(5%,10%10%不知道2023年2022年45%42%12%72%22%6%(0-5%10%2030%以上影響程度影響程度增加程度減少程度增加生產效益14%減少生產效益4%沒有影響37%不確定45%1212/2929 的 ESG 工作得到管理層或董事的重視和關注(74%,圖 11),以及得到投資者和重要股東的支持(48%)和得到更加細化的 ESG 報告指引(46%)。此外,還有 22%的公司認為 ESG 信息披露工作應由企業自主選擇,按自身特色自愿披露。最后,僅有 8%的公司并沒有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圖 11:上市公司的 ESG 信息披露和相關工作因政策
26、修訂發生了哪些改變 在 2021 年年報中,通過調查上市公司是否按照修訂后的年報格式準則,在第五章披露了“報告期內為減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發現有 64%的受訪公司選擇披露減碳措施和效果(圖 12),其中 54%的公司在第五章選擇“適用”并在年報內作相關披露,還有 10%的公司并未在年報中作具體披露,而是請讀者參考公司的 ESG 報告。有 36%的公司在該章節選擇“不適用”,其不披露減碳措施及效果的公司談及不披露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碳排放量小,沒有減碳的必要(57%);29%的公司因為政策要求不夠清晰,不確定如何披露;還有 13%的公司認為所處行業不屬于環保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或沒有涉
27、及生產活動,因此選擇不披露。僅有 2%的公司表示公司雖然碳排放量大,但未開始減碳??梢?,上市公司并未因該政策為自愿披露而出現選擇性披露。74%48%46%39%29%22%8%得到公司管理層或董事的重視和關注得到投資者和重要股東的支持得到更加細化的ESG報告指引得到ESG相關專業部門或人員支持得到其它利益相關者(銀行,客戶或員工)的支持ESG信息披露工作應由企業自主選擇,按自身特色自愿披露沒有影響 1313/2929 圖 12:上市公司是否在 2021 年年報第五章披露減碳措施及效果?上市公司是否因為需要在年報中披露減碳措施和成效而加大了減碳力度?調研結果顯示有32%的公司加大了減碳力度(圖
28、13)。對應的,61%的公司并未因為需要在年報中披露減碳措施和成效而加大減碳力度。究其原因,加大減碳力度的公司主要因為這項鼓勵披露的細則反映了國家政策風向(94%);披露后會受到投資者、監管層等各方的重視和監督(70%)。沒有加大減碳力度的公司主要因為其碳排放量小,沒有額外減碳的必要(53%);公司此前已在做減碳工作,不需要額外加大力度(49%);同時還有 11%的公司因對于如何核算碳排放、如何減碳等缺乏指引,因此無法落實減碳工作。圖 13:上市公司是否因為需要在年報中披露減碳措施和成效而加大了減碳力度?54%10%36%是,在該章節選擇“適用”并在年報內作相關披露是,但并未在年報中作具體披露
29、,而是請讀者參考公司的ESG報告否,即在該章節選擇“不適用”94%70%53%49%11%是,因為這項鼓勵披露的細則反映了國家政策風向是,因為披露后會受到投資者、監管層等各方的重視和監督否,因為公司碳排放量小,沒有額外減碳的必要否,因為公司此前即已在做減碳工作,不需要額外加大力度否,因為公司對于如何核算碳排放、如何減碳等缺乏指引,無法落實減碳工作原因原因是32%否61%其他7%1414/2929 此外,上市公司對環境 E 和社會 S 因素的公開披露是否會影響生產決定?調研結果發現,29%的公司會影響到其生產決定。相反,48%的公司不會影響其生產決定,還有 24%的公司不確定。最后,上市公司是否
30、會把環境 E 和社會 S 要求影響的部分業務轉移到上游供貨商?20%的公司表示會將要求轉移到上游供貨商。相反,有 38%的公司表示不會轉移,還有 41%的公司不確定。五、五、E ESGSG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政策政策對產業鏈的影響對產業鏈的影響 作為世界工廠,受訪的上市公司中既有大量提供原材料和部件的上游企業(40%),也有提供最終產品和服務的下游企業(60%)。屬于上游企業的上市公司,供貨的銷售商或服務商來源的比例位居前三名的分別是國內沿海地區(38.5%,圖 14),國內中部地區(20%)和國內西部地區(11.4%)。服務商來源比例與 2022 年相比,北美下降比例最顯著(1.5%)。圖 1
31、4:屬于上游企業的上市公司,供貨的銷售商或服務商大致來源的比例 屬于下游企業的上市公司,為其供貨或提供服務的公司來源比例前三名分別為國內沿海地區(45.8%,圖 15),國內中部地區(21.5%)和國內西部地區(10.9%)。供貨商來源比例與2022 年相比,沿海地區下降比例最顯著(3.6%)。-0.3%0.6%-0.3%0.3%-1.5%0.5%-0.3%0.5%0.3%0%-0.3%0.3%國內沿海地區國內中部地區國內西部地區國內東北地區北美歐洲東亞東南亞中東南美大洋洲非洲較較2022年變化比例年變化比例 1515/2929 圖 15:屬于下游企業的上市公司,為其供貨或提供服務的公司大致來
32、源的比例 過去一年上市公司是否感受到上下游公司的 ESG 相關行為與 ESG 信息披露會互相影響?調研結果發現,46%的公司提高了對上游供貨商的 ESG 要求(圖 16)。這一比例較 2022 年降低6%,可能由于披露法規的落地,52%的公司已經在過去一年提高了對供應商的ESG要求,因此這 6%的公司在今年沒有進一步提高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有 12%的公司認為來自 ESG要求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數量有所增加。ESG 信息披露有顯著的合規成本和聲譽成本,所以一些企業可能會把供應商從透明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到透明度低或者是沒有強制披露要求的國家和地區。圖 16:上市公司對上游供貨商的 E
33、SG 相關行為與 ESG 信息的披露要求是否有變化?46%1%1%12%51%52%2%2%12%46%提高對現有供貨商ESG相關行為與ESG信息披露的要求降低對現有供貨商ESG相關行為與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來自ESG要求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數量有所增加來自ESG要求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數量有所增加沒有變化2023年2022年-3.6%0.5%1.0%1.4%0%0.2%0%0.4%0.2%-0.3%0%0%國內沿海地區國內中部地區國內西部地區國內東北地區北美歐洲東南亞東亞中東非洲南美大洋洲較較2022年變化比例年變化比例 1616/2929 同時,39%的公司認為來自下游客戶的 ES
34、G 要求有所提高,這一比例較 2022 年降低 6%(圖17),同樣說明有 6%的下游客戶在 2023 年沒有進一步提高對公司 ESG 的要求;最后,5%的受訪公司認為來自 ESG 要求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數量有所增加。圖 17:上市公司是否體會到下游客戶對貴公司在 ESG 相關行為與 ESG 信息披露要求的變化?六、上市公司六、上市公司 E ESGSG 實踐實踐概況概況 調研結果顯示,今年受訪上市公司中僅有 36%的公司設立獨立委員會或部門,專門負責 ESG事務。6%的公司首次在 2023 年發布 ESG 相關報告(圖 18),36%的公司在近 5 年開始發布 ESG 相關報告。34%的公
35、司發布了 1-5 份 ESG 相關報告,近半數(46%)公司發布 ESG相關報告的頻率為每年 1 次。通過圖 19,可以大致了解中國上市公司 ESG 實踐的概況。39%1%0.4%5%54%45%1%1%5%47%下游客戶對本公司ESG相關行為與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提高下游客戶對本公司ESG相關行為與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降低來自ESG要求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數量有所增加來自ESG要求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數量有所增加沒有變化2023年2022年39%13%6%36%33份,6%47%13%9%31%2023年2022年47%34%9%10%54%26%9%11%未發布1,5(5,10
36、102023年2022年圖 18:上市公司從哪一年開始發布 ESG 相關報告,發布了多少份?1717/2929 圖 19:上市公司 ESG 實踐概況 七、上市公司對七、上市公司對 E ESGSG 在中國的發展在中國的發展建言獻策建言獻策 過去一年,與 ESG 相關的團體和地方標準以及 ESG 評級機構快速增長,“如何構建中國 ESG管理和評價體系”這一熱點問題受到資本市場參與者的密切關注。作為被評級的對象,上市公司是否會關注公司在 ESG 評級機構中的表現?調查顯示,47%的公司會關注評級表現,同時通過溝通反饋渠道和分析研究評分指標來提升公司的得分;還有49%的公司雖然會關注,但未做相關了解;
37、僅有 4%的公司表示從未關注公司的評級表現。面對 ESG 評級機構之間的差異性,上市公司從被評級公司角度出發,對改進 ESG 評級提出如下建議:首先,評級機構應盡快針對不同行業和性質的企業,設立具有針對性和細化的 ESG9%39%21%3%6%5%5%10%57%40%49%管理團隊,13%兩者都不是,10%91%61%79%39%46%44%43%44%6%14%9%董事會,8%計劃到2060年或更早實現凈零,19%59%47%51%51%47%37%46%42%79%計劃到2050年或更早實現凈零,9%未作答,61%是否為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是否有實現低碳和凈零排放的長期計劃?是否有公司
38、層面的氣候變化政策?是否加入或參與減碳、節能、綠電等國際倡議?是否設定了與公司的凈零目標一致的短期減排目標(1-5年)?是否設定了與公司的凈零目標相一致的中期減排目標(5-10年)?是否設定了與公司的凈零目標相一致的長期減排目標(10年以上)?公司的發展是否借助綠色金融工具?2022年公司員工關懷方面,是否設置員工激勵政策?公司對供應商的篩選是否有考慮其ESG表現?2022年公司是否進行公益/慈善捐贈?公司中誰負責監督與氣候相關的公司戰略以及監控績效?凈零承諾的時間框架是什么?是否未作答 1818/2929 評級標準。在保證評級標準統一規范,評級維度更全面的同時,增加與企業的溝通反饋渠道;其次
39、,監管機構應制定統一的 ESG 信息披露指引,從而規范評級標準;最后,上市公司自身也應普及可持續發展理念,開展培訓,逐步拓展 ESG 信息披露覆蓋范圍。ESG 作為一個在國際市場上流行的責任投資理念,如何在中國走的更遠?上市公司高管給出了如下建議:首先,監管機構需要有更明確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推動 ESG 相關制度落地,同時使 ESG 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企業應該將 ESG 內化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動力,加強ESG 方面的建設,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實現正向循環;此外,應發揮第三方評級機構的作用,扶持國內專業評級機構的發展。中國需要在對標國際 ESG 標準框架和評級機構同時,結合國情,自主構建具有
40、中國特色的 ESG 評級體系;最后,應倡導投資機構在長期價值投資中納入 ESG 相關指標,將 ESG 作為投資的重要評價標準。1919/2929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國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 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在新財富合作和支持下,研制了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自 2019 年起連續 4 年發布信息透明度指數,今年發布第五屆信息透明度指數。樣本公司包含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上市的所有 A 股公司(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證),共 4,675 家。透明度指數包括主觀指標(60%)和客觀指標(40%)。主觀指標包含對分析師、機構投資者、
41、上市公司董秘的調查(各占 16.67%權重)以及分析師、機構投資者和董秘對上市公司 ESG 實踐的評價(10%);客觀指標包含財務報表分析(20%)和監管問詢記錄(20%)。本部分包含指數構建的方法和指數排名前 300 的上市公司的名單和統計描述。1.1.指數構建的方法及相關性指數構建的方法及相關性 每項指標的構建以及標準化過程如下:A A.分析師分析師 (權重權重 1/61/6,16.67%16.67%)分析師回答的問題:在您專注的行業中,您認為哪三家公司的 a)財務數據最具參考價值;b)信息披露最完整?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
42、值標準值 0-5%7 票或以上 11 4.3 5 6-15%5-6 票 28 10.9 4 16-40%3-4 票 46 17.8 3 41-100%1-2 票 173 67.0 2 未被提名 4417 1 Total:4675 B B.機構機構投資者投資者(權重權重 1/61/6,16.67%16.67%)機構投資者回答的問題:在您專注的行業中,您認為哪三家公司的 a)財務數據最具參考價值;b)信息披露最完整?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14 票或以上 15 5.7 5 6-15%5-13 票 31 11.7 4
43、16-40%2-4 票 80 30.2 3 41-100%1 票 139 52.5 2 未被提名 4410 1 Total:4675 2020/2929 C C.董秘(權重董秘(權重 1/61/6,16.67%16.67%)董秘回答的問題:a)在您所在的行業,您認為哪三家公司(不包括您所在的公司)財務數據最具參考價值;b)在您所在的行業,您認為哪三家公司(不包括您所在的公司)信息披露最完整;c)在您所在的行業,您最看好的三家上市公司是?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11 票或以上 62 5.5 5 6-15%6-10
44、票 131 11.6 4 16-40%3-5 票 368 32.5 3 41-100%1-2 票 571 50.4 2 未被提名 3543 1 Total:4675 D D.ESGESG (權重權重 1 1/10/10,1 10%0%)D1D1.分析師(分析師(33.33%33.33%)分析師回答的問題:您認為哪三家公司在 ESG 實踐中做得最好?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4 票或以上 7 3.4 5 6-15%3 票 15 7.2 4 16-40%2 票 31 14.9 3 41-100%1 票 155 74.5
45、 2 未被提名 4467 1 Total:4675 D D2.2.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33.33%33.33%)機構投資者回答的問題:您認為哪三家公司在 ESG 實踐中做得最好?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9 票或以上 9 6.3 5 6-15%4-8 票 13 9.0 4 16-40%2-3 票 32 22.2 3 41-100%1 票 90 62.5 2 未被提名 4531 1 Total:4675 D3D3.董秘(董秘(3 33.33%3.33%)董秘回答的問題:您認為哪三家公司分別在 ESG 實踐中 a)
46、環境方面(E)做得最好;b)社會方面(S)做得最好;c)治理方面(G)做得最好?票數百分比排名票數百分比排名 票數票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14 票或以上 45 5.2 5 6-15%7-13 票 93 10.8 4 16-40%4-6 票 145 16.9 3 2121/2929 41-100%1-3 票 576 67.1 2 未被提名 3816 1 Total:4675 E E.監管監管問詢問詢(權重(權重 1/51/5,20%20%)各公司在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公開的監管處罰記錄和問詢函記錄,
47、監管處罰記錄包括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披露不實、推遲披露、重大遺漏、利潤虛構、虛列資產等。監管機構包括中國證監會、地方證監局、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等。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監管處罰分為非罰款類處罰和罰款類處罰,分別占監管問詢得分的 25%和 50%,問詢函記錄占監管問詢得分的 25%。E E1.1.非罰款類處罰非罰款類處罰 (批評,警告,譴責批評,警告,譴責)(25%)(25%)處罰次數百分比處罰次數百分比排名排名 處罰次數處罰次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11 次或以上 102 5.0 1 6-15%6-10 次 231 11.3 2 1
48、6-40%3-5 次 498 24.4 3 41-100%1-2 次 1207 59.2 4 未被處罰 2637 5 Total:4675 E E2.2.罰款類處罰罰款類處罰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沒收違法所得)(50%)(50%)處罰次數百分比處罰次數百分比排名排名 處罰次數處罰次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4 次或以上 18 4.2 1 6-15%3 次 28 6.6 2 16-40%2 次 72 17.0 3 41-100%1 次 308 72.3 4 未被處罰 4249 5 Total:4675 E E3.3.問詢函問詢函 (25%)(25
49、%)處罰次數百分比處罰次數百分比排名排名 處罰次數處罰次數 公司數公司數 公司比例公司比例 (%)(%)標準值標準值 0-5%13 次或以上 96 4.3 1 6-15%7-12 次 231 10.3 2 16-40%3-6 次 614 27.4 3 41-100%1-2 次 1299 58.0 4 未被問詢 2435 5 Total:4675 F F.財務報表分析指標(財務報表分析指標(權重權重 1/51/5,20%20%)使用 2020-2022 年度財務報表做的大數據統計分析。采用學術界廣泛使用的盈余質量 2222/2929 指標。制造業采用 Jones 模型(Kothari ROA 修
50、正)和 Dechow-Dichev-McNichols 模型估計的操縱性應計項目絕對值取過去兩年的均值。按證監會行業分類排名,偏離行業預期值較大的排名較低。銀行采用 Beatty-Liao 推薦的模型估計其異常貸款損失準備金。對金融和銀行企業缺失值取 3。百分比排百分比排名名 DAK DAK 均值均值 DAKDAK 公司數公司數 DDM DDM 均值均值 DDMDDM 公司數公司數 標準值標準值 0-20%0.0126 908 0.0230 836 5 21-40%0.0265 909 0.0487 837 4 41-60%0.0433 909 0.0834 838 3 61-80%0.060
51、1 909 0.1140 839 2 81-100%0.1083 909 0.2155 832 1 Total:4544 Total:4182 指標間相關性分析指標間相關性分析 各項指標間相關性分析如下表所示。從中可以發現,無論是主觀指標和客觀指標之間,還是兩種類型指標中包含的細分評分,基本上均顯著正相關。透明度指數所選取的各項指標具有一致性。分析師評分析師評分分 機構評機構評分分 董秘評分董秘評分 盈余質量盈余質量 監管問詢監管問詢 ESGESG 評分評分 分析師評分分析師評分 1.000 機構評分機構評分 0.531*1.000 (0.000)董秘評分董秘評分 0.457*0.429*1.
52、000 (0.000)(0.000)盈余質量盈余質量 -0.006 0.007 0.048*1.000 (0.700)(0.655)(0.001)監管問詢監管問詢 0.085*0.077*0.117*0.073*1.000 (0.000)(0.000)(0.000)(0.000)ESGESG評分評分 0.658*0.628*0.698*0.032*0.114*1.000(0.000)(0.000)(0.000)(0.030)(0.000)注:*、*、*分別表示1%、5%和10%的顯著性水平。2.2.指數排名前指數排名前 300300 的上市公司描述統計的上市公司描述統計 指數得分:指數得分:排
53、名前 300 的公司(簡稱“Top 300 公司”)平均透明度指數為 3.16,其中中國神華(601088)透明度指數得分最高,為 4.87。前 300 家企業中,約 75%的企業得到了分析師的推薦,約 66%的企業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推薦,約 85%的企業得到了董秘的推薦。排名前 300 的企業的平均 ESG 得分為 2.04。前 300 的企業很少受到監管機構的處罰 2323/2929 和問詢函,平均監管問詢得分為 4.82。排名前 300 的企業的平均盈余質量評分為 3.71,其中超過 75%的企業盈余質量處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前 50%。評分項評分項 均值均值 最小值最小值 P25P25 中
54、位數中位數 P75P75 最大值最大值 指數指數 3.16 2.77 2.85 2.99 3.37 4.87 分析師評分分析師評分 1.90 1.00 1.00 1.00 2.00 5.00 機構評分機構評分 2.04 1.00 1.00 1.00 3.00 5.00 董秘評分董秘評分 3.54 1.00 3.00 3.00 4.00 5.00 ESGESG 評分評分 2.04 1.00 1.33 2.00 2.67 5.00 監管問詢監管問詢 4.82 3.75 4.75 5.00 5.00 5.00 盈余質量盈余質量 3.71 1.00 3.00 4.00 4.50 5.00 行業分布:行
55、業分布:Top 300 公司中,制造業占絕大多數,超過了 50%,這與制造業公司基數大有關。從平均指數得分來看,農林牧漁業、房地產業、采礦業、金融業、衛生與社會工作、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建筑業的平均指數的分較高。產權性質:產權性質:Top 300 公司中,有 56.3%是民營企業,平均指數得分為 3.13。43.7%為國有企業,平均指數得分為 3.20,略高于民營企業。交易所:交易所:Top 300 公司中,有 161 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有 139 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有 249 家在主板上市,38 家在創業板上市,13 家在科創板上市。主板上市的企業平均指數得分較高,為 3.17,創
56、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指數分別為 3.09 和 3.05。上市時間:上市時間:從上市時間來看(圖 20),年輕的公司和較老的公司均在 Top 300 公司中有所分布。Top 300 公司平均上市年限為 15.1 年,非 Top 300 公司平均上市年限為 12.1,略低于 Top 300 公司。-1%1%3%5%7%9%11%13%15%2 4 6 8 1012141618202224262830Top300-1%1%3%5%7%9%11%13%15%2 4 6 8 101214161820222426283032非Top300圖 20:上市年限對比 2424/2929 市值:市值:如圖
57、21 所示,Top 300 公司在市值上要遠大于其他企業,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31 日,其平均市值分別為 1020 億元和 104 億元。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從總資產報酬率(ROA)來看,Top 300 公司在 2022 年的平均 ROA 比其他企業高出 4.1%,凈資產收益率(ROE)的差距更大,相差近 12%。1020104020040060080010001200市值(億元)Top 300非Top 3006.0%10.0%1.9%-1.5%-4%-2%0%2%4%6%8%10%12%ROAROE2022年Top 300非Top 300圖 21:市值與盈利能力對比 2525/29
58、29 3 3.指數排名前指數排名前 300300 的上市公司名單(按行業排序)的上市公司名單(按行業排序)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600029 南方航空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001872 招商港口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300873 海晨股份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1018 寧波港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1111 中國國航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002352 順豐控股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000089 深圳機場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1872 招商輪船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115 中國東航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
59、業 600548 深高速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377 寧滬高速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350 山東高速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233 圓通速遞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1919 中遠???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009 上海機場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004 白云機場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0754 錦江酒店 住宿和餐飲業 002230 科大訊飛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88111 金山辦公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570 恒生電子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02410 廣聯達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
60、00555 神州信息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88777 中控技術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986 浙文互聯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637 東方明珠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300496 中科創達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02467 二六三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300253 衛寧健康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300454 深信服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300674 宇信科技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02777 久遠銀海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037 歌華有線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
61、術服務業 600633 浙數文化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588 用友網絡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02065 東華軟件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728 佳都科技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000682 東方電子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0406 國電南瑞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300031 寶通科技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3000 人民網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601728 中國電信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688568 中科星圖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 2626/2929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股票
62、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息技術服務業 息技術服務業 002714 牧原股份 農、林、牧、漁業 300498 溫氏股份 農、林、牧、漁業 002367 康力電梯 制造業 600261 陽光照明 制造業 600587 新華醫療 制造業 000538 云南白藥 制造業 600085 同仁堂 制造業 002594 比亞迪 制造業 601633 長城汽車 制造業 601238 廣汽集團 制造業 600690 海爾智家 制造業 300014 億緯鋰能 制造業 002154 報喜鳥 制造業 002444 巨星科技 制造業 000513 麗珠集團 制造業 000100 TCL 科技 制造業 000988
63、 華工科技 制造業 600309 萬華化學 制造業 600519 貴州茅臺 制造業 002179 中航光電 制造業 002812 恩捷股份 制造業 603596 伯特利 制造業 002126 銀輪股份 制造業 301035 潤豐股份 制造業 000157 中聯重科 制造業 000999 華潤三九 制造業 601766 中國中車 制造業 002508 老板電器 制造業 002465 海格通信 制造業 300750 寧德時代 制造業 601163 三角輪胎 制造業 603986 兆易創新 制造業 002946 新乳業 制造業 688033 天宜上佳 制造業 600219 南山鋁業 制造業 6006
64、60 福耀玻璃 制造業 002304 洋河股份 制造業 002353 杰瑞股份 制造業 688516 奧特維 制造業 600809 山西汾酒 制造業 600161 天壇生物 制造業 603833 歐派家居 制造業 688008 瀾起科技 制造業 603899 晨光股份 制造業 000708 中信特鋼 制造業 000651 格力電器 制造業 300973 立高食品 制造業 000657 中鎢高新 制造業 300999 金龍魚 制造業 300809 華辰裝備 制造業 688122 西部超導 制造業 300610 晨化股份 制造業 002092 中泰化學 制造業 600104 上汽集團 制造業 60
65、3659 璞泰來 制造業 600196 復星醫藥 制造業 600438 通威股份 制造業 600089 特變電工 制造業 601100 恒立液壓 制造業 600498 烽火通信 制造業 603799 華友鈷業 制造業 688981 中芯國際 制造業 600380 健康元 制造業 603019 中科曙光 制造業 600436 片仔癀 制造業 688012 中微公司 制造業 002008 大族激光 制造業 600062 華潤雙鶴 制造業 300274 陽光電源 制造業 603288 海天味業 制造業 600549 廈門鎢業 制造業 002080 中材科技 制造業 600346 恒力石化 制造業 6
66、00585 海螺水泥 制造業 300762 上海瀚訊 制造業 002372 偉星新材 制造業 600862 中航高科 制造業 688665 四方光電 制造業 600315 上海家化 制造業 601689 拓普集團 制造業 600522 中天科技 制造業 000568 瀘州老窖 制造業 603605 珀萊雅 制造業 002460 贛鋒鋰業 制造業 2727/2929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002641 公元股份 制造業 002078 太陽紙業 制造業 002916 深南電路 制造業 300450 先導智能 制造業 603501 韋爾股份 制造業 00
67、2475 立訊精密 制造業 000876 新希望 制造業 603606 東方電纜 制造業 300748 金力永磁 制造業 600597 光明乳業 制造業 603712 七一二 制造業 300408 三環集團 制造業 601231 環旭電子 制造業 300351 永貴電器 制造業 600075 新疆天業 制造業 603806 福斯特 制造業 002938 鵬鼎控股 制造業 688032 禾邁股份 制造業 601966 玲瓏輪胎 制造業 000811 冰輪環境 制造業 002815 崇達技術 制造業 002271 東方雨虹 制造業 600298 安琪酵母 制造業 601138 工業富聯 制造業 0
68、00786 北新建材 制造業 601677 明泰鋁業 制造業 300115 長盈精密 制造業 002049 紫光國微 制造業 002876 三利譜 制造業 000400 許繼電氣 制造業 000733 振華科技 制造業 002824 和勝股份 制造業 002756 永興材料 制造業 000063 中興通訊 制造業 000858 五糧液 制造業 600835 上海機電 制造業 002701 奧瑞金 制造業 002409 雅克科技 制造業 002422 科倫藥業 制造業 601877 正泰電器 制造業 300296 利亞德 制造業 002139 拓邦股份 制造業 002202 金風科技 制造業 0
69、02138 順絡電子 制造業 002532 天山鋁業 制造業 600019 寶鋼股份 制造業 002643 萬潤股份 制造業 002334 英威騰 制造業 605138 盛泰集團 制造業 002430 杭氧股份 制造業 300207 欣旺達 制造業 002583 海能達 制造業 002236 大華股份 制造業 600426 華魯恒升 制造業 002384 東山精密 制造業 002539 云圖控股 制造業 600141 興發集團 制造業 000725 京東方 A 制造業 002001 新和成 制造業 002129 TCL 中環 制造業 002028 思源電氣 制造業 600973 寶勝股份 制造
70、業 600496 精工鋼構 制造業 601012 隆基綠能 制造業 600031 三一重工 制造業 601179 中國西電 制造業 002906 華陽集團 制造業 002993 奧??萍?制造業 300896 愛美客 制造業 600887 伊利股份 制造業 002537 海聯金匯 制造業 688560 明冠新材 制造業 603338 浙江鼎力 制造業 002415 ??低?制造業 603816 顧家家居 制造業 000050 深天馬 A 制造業 002484 江海股份 制造業 002472 雙環傳動 制造業 601600 中國鋁業 制造業 603987 康德萊 制造業 002459 晶澳科技
71、 制造業 300760 邁瑞醫療 制造業 000333 美的集團 制造業 600600 青島啤酒 制造業 603517 絕味食品 制造業 002831 裕同科技 制造業 2828/2929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300122 智飛生物 制造業 000338 濰柴動力 制造業 002371 北方華創 制造業 688009 中國通號 制造業 300124 匯川技術 制造業 601058 賽輪輪胎 制造業 300007 漢威科技 制造業 002311 海大集團 制造業 600276 恒瑞醫藥 制造業 600111 北方稀土 制造業 603345 安井食品
72、 制造業 002241 歌爾股份 制造業 002493 榮盛石化 制造業 002557 洽洽食品 制造業 300015 愛爾眼科 衛生和社會工作 000516 國際醫學 衛生和社會工作 601390 中國中鐵 建筑業 601068 中鋁國際 建筑業 601117 中國化學 建筑業 002375 亞廈股份 建筑業 601186 中國鐵建 建筑業 601669 中國電建 建筑業 601668 中國建筑 建筑業 601155 新城控股 房地產業 000002 萬科 A 房地產業 000402 金融街 房地產業 001979 招商蛇口 房地產業 600048 保利發展 房地產業 601607 上海醫藥
73、 批發和零售業 000034 神州數碼 批發和零售業 600056 中國醫藥 批發和零售業 600153 建發股份 批發和零售業 600704 物產中大 批發和零售業 300413 芒果超媒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601811 新華文軒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300144 宋城演藝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300133 華策影視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300788 中信出版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600373 中文傳媒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601330 綠色動力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00323 瀚藍環境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01200 上海環境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03568
74、 偉明環保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600795 國電電力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1139 深圳燃氣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008 首創環保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886 國投電力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900 長江電力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098 廣州發展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903 貴州燃氣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917 重慶燃氣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003816 中國廣核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027 華電國際 電力、熱力、燃
75、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011 華能國際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803 新奧股份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00905 三峽能源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300759 康龍化成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603259 藥明康德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300675 建科院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300347 泰格醫藥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600057 廈門象嶼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300058 藍色光標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01888 中國中免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002027 分眾傳媒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2929/2929 股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股
76、票代碼 證券簡稱 行業大類名稱 002183 怡亞通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01088 中國神華 采礦業 601899 紫金礦業 采礦業 600188 兗礦能源 采礦業 601857 中國石油 采礦業 600256 廣匯能源 采礦業 603993 洛陽鉬業 采礦業 600028 中國石化 采礦業 601225 陜西煤業 采礦業 601808 中海油服 采礦業 601898 中煤能源 采礦業 600348 華陽股份 采礦業 601988 中國銀行 金融業 600036 招商銀行 金融業 601166 興業銀行 金融業 601211 國泰君安 金融業 002142 寧波銀行 金融業 601995 中金公司 金融業 601398 工商銀行 金融業 601939 建設銀行 金融業 000001 平安銀行 金融業 300059 東方財富 金融業 601318 中國平安 金融業 600030 中信證券 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