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現代化重塑軟件產業分論壇--應用現代化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應用現代化重塑軟件產業分論壇--應用現代化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應用現代化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現代化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鴻雪科技 孫杰2023年12月1日TOPICTOPIC 應用現代化是什么 應用現代化如何做 案例分析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應用現代化訴求越發強烈 到2025年,全球需要構建5億個企業新應用,新增需求超過交付能力5倍,開發者范圍擴大至Citizen Developer(公民開發者),數量將增長4倍。-來源Gartner新應用需求放大,急需新產能 到2025年,企業IT技術債務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重,維護現有的應用成本將消耗40%以上的IT預算。-來源Gartner現存應用維護成本高應用現代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加速數字化轉型應用現代化是通過使用
2、新一代的云原生技術棧,對遺留應用軟件和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過程,使其升級到具有高彈性、高伸縮性的云原生環境。通過這個過程,應用程序可以跟上技術發展步伐,充分享受云原生技術降本增效、敏捷迭代的技術紅利,更持續且更快速地滿足用戶期望與需求,創造更大潛在收益,解鎖企業未來價值。云管理平臺云原生容器與K8S技術大數據與AI洞察DevOps自動化微服務CloudNative無服務器計算部署與應用自動化軟件從工具化 服務化轉變相對封閉 互聯開放轉變業務推動單體應用-分布式應用-微服務-配置/函數即應用面向服務架構-服務治理-服務編排-函數即服務DevOps(敏捷開發、SRE、開發運維一體化)云服務管理Ia
3、aS、PaaS、SaaS云應用管理開發、部署、應用、監控云服務治理接口管理、服務治理云服務運營目錄、租戶、計量計費云服務運維基礎設施、監控、配置虛擬化-容器-無服務器計算應用現代化的過程應用現代化是將傳統應用改造為現代化應用的過程,包括搬遷和現代化改造兩個階段,通常需要持續多年1.應用現代化從企業和業務視角出發,聚焦價值創造2.云原生技術是幫助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重要技術選項,通過專業服務和工具鏈去改造傳統應用現代化應用 應用現代化整體方案(方法論、參考架構、產品組合、咨詢/專業服務)新速度新技術新安全新體驗新生態傳統應用應用如何支持業務敏捷度現狀:多數企業當前所謂的“云化”還停留在技術和平臺
4、層面,只能稱之為“上云”目標:通過應用現代化,進行微服務化改造,建立“云原生”架構,真正釋放“云化”的價值,支持業務敏捷、體驗提升和流程高效價值:“云原生”架構的核心價值:1、封裝屏蔽后臺復雜性,向前端提供標準、簡潔的API2、對業務邏輯解耦和服務化,支持以“編排”的方式形成新業務產品3、開放性:符合行業趨勢的標準和技術棧,支持內部能力產品化和外部生態連接企業投入巨資遷移上云后,但是其應用架構內核并沒有本質的變化,“舊瓶裝新酒”。因此還需要進行“云原生”應用架構轉型,以釋放“上云”的業務價值,否則“云化”還將停留在技術層面和平臺層面,影響執行效率和用戶滿意度,進而影響業務敏捷。TOPICTOP
5、IC 應用現代化是什么 應用現代化如何做 案例分析云化歷程與應用現代化應用功能數據環境應用功能數據環境應用功能數據環境A系統 B系統 C系統應用功能數據應用功能數據應用功能數據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網絡資源應用APP應用APP應用APP業務服務組件(接口、協同、共享等)數據服務組件(數據標簽、數據查詢等)通用服務組件(登錄、認證、OCR等)APaaS(應用PaaS 原子能力平臺)通用PaaS(統一PaaS平臺、統一應用開發部署平臺、統一應用監控平臺)IaaS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網絡資源A系統 B系統 C系統各種APP“上云1.0”“上云2.0”應用現代化在企業的一些關鍵問題當前各類指導偏技術導向,指導開
6、發者如何使用云原生技術,但缺少站在應用的視角,從用云由淺入深的場景,指導如何一步一步云原生化的內容企業當前云原生化指導,更多關注如何進行架構的轉型升級,應用生產上線后,缺少如何正確用云創造業務價值,過多強調保障生產穩定深度云原生化后,應用往往有以下擔心:1.被廠商綁定,難以遷移2.各個廠商有自己的云原生化發展方向,不了解后續演進對應用的影響。應用現代化的4個維度總體框架業務/應用/數據/技術架構 -微服務化/Serverless化技術服務化Scrum基礎設施現代化架構設計現代化研發運維現代化DevOps安全內置機器學習動態基線智能處置時間維度業務可視空間維度可觀測性業技融合敏捷創新精準營銷反饋
7、優化業務智能化治理運營現代化全域數據治理全域應用治理全域用戶運營敏捷研發敏捷運維傳統基礎設施云原生基礎設施應用現代化的4個維度-基礎設施現代化當前應用需要提前根據業務規模適配不同規格的算力和網絡需求,實現自動動態擴展能力,傳統基礎設施從資源調度走向自動感知、自動擴展。算力感知對云原生技術提出新挑戰當前應用需要感知底層不同類別的算力1)算力類別,應用需處理如CPU、GPU、FPGA等不同類別算力的對接支持2)算力引擎,應用需處理如批處理、流處理、實時交易等的算力提供模式。算網一體網絡資源需求和算力資源需求一樣,一體化編排調度,一體化感知和彈性動態擴縮容。企業業務上云后,沒法分析和自我感知算力+網
8、絡需求,也往往預估不準,造成成本浪費;業務峰值時,又難以基于業務需求進行算力+網絡的快速彈性伸縮。隨著國家東數西算、雙碳戰略的實施,企業應用轉型升級需求進一步提升,進一步需要降本增效提質(如何利用低成本算力、綠色低碳)等需求驟增。應用現代化的4個維度-架構設計現代化業務架構云原生:根據業務特點、模塊間關系進行應用的微服務改造,將通用功能進行合并、標準化,實現服務共享,應用本身做到足夠輕量化。應用架構云原生:根據應用特點,合理劃分IT系統邊界,得到隨需而變的響應力。數據架構云原生:使用云原生數據服務,充分利用云數據服務所提供的高可用、彈性、可運維性等特點,專注業務本身。技術架構云原生:變更應用打
9、包方式、部署方式、調度方式,充分利用容器、K8s等的彈性、靈活、輕量等優勢,充分享受云原生的紅利。架構云原生架構設計企業架構現代化是應用云原生化的重要過程,旨在指導從傳統應用向云原生應用轉化過程中的架構轉變。架構現代化主要解決傳統應用常常需要考慮數據庫、中間件等數據服務能力的高可用、容災備份等能力,難于專注于業務本身的問題以及應用模塊耦合度高,牽一發而動全身,且架構落后,難以很好地利用云原生平臺彈性、靈活等好處。應用現代化的4個維度-研發運維現代化研發運維現代化主要強調開發與運維的一體化能力,旨在指導從傳統應用向云原生應用轉化過程中,解決傳統開發運維模式下,應用迭代、構建、集成周期長,難以復用
10、和快速迭代,運維效率低下,缺少合適的方式和工具解放人力等問題。在研發及交付過程中,將應用的需求、開發、測試、部署和運維統一起來,基于整個組織的協作和應用架構的優化,實現敏捷開發、持續交付和運維的無縫集成;引入低/無代碼等技術,重構應用模塊,實現快速部署和上線,壓縮人力和時間成本,提升IT 效能。應用現代化的4個維度-治理運營現代化治理運營現代化,旨在整合全域新老資產推動架構可演進。通過全域融合集成、應用資產統一治理運營等技術實現應用的治 理運營現代化,構建可平滑演進的應用架構,保障業務的穩定運行,實現新老資產的價值最大化。將整個應用導出為模板,實現應用的快速部署和推廣支持應用拓撲圖形化展示,將
11、應用的所有資源統一顯示為應用拓撲圖細粒度調節新舊版本流量分布,支持應用滾動升級/多版本灰度/藍綠/金絲雀發布、故障回滾支持CPU利用率、內存利用率、網絡流量、存儲讀寫流量等指標,彈性擴縮容微服務的運維,提供應用級別、調用鏈級別、業務指標級別的監控以監控數據為核心的服務治理,支持熔斷、限流等;全生命周期運營一鍵部署灰度發布應用拓撲展示自動擴縮容多級監控體系服務治理/運營服務治理應用基礎監控微服務框架灰度發布鏈路追蹤服務限流數據庫調用監控告警服務熔斷服務1(Spring Cloud)服務2(Service Mesh)服務注冊發現日志服務服務降級負載均衡應用服務監控應用健康檢查統一API治理SDKS
12、idecar應用現代化帶來的變化 應用現代化通過基礎設施現代化、架構設計現代化、研發運維現代化和治理運營現代化四個維度的升級改造,為新、老應用的現代化演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設思路;幫助企業構建自下而上的完整敏捷鏈路,賦予企業實時洞察與快速響應個性化、場景化、定制化等不同市場需求的能力。在唯快不破的現代化競爭大環境下把握先發優勢,保持核心競爭力!TOPICTOPIC 應用現代化是什么 應用現代化如何做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前后延展,打造研運一體案例分析-實現三層敏捷能力支撐應用現代化總結應用現代化是企業在踐行數字化轉型、貼近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目標過程中的具體切面。企業應用現代化建設既可以看作數字化浪
13、潮下的微觀表現,又能夠構成推動數字化發展進程的巨大合力。1、把穩大方向,“不忘初心”:應用現代化并非單個應用、單個項目的現代化,應當立足于企業層面的頂層現代化決策。在全局分析、規劃設計、落地實施、持續治理等應用現代化建設階段需始終堅持大局觀,對齊大方向。2、遵循方法論,“事半功倍”:科學的方法論能夠提供綱要性指導,引導企業沿用最優方案實施應用現代化建設。企業需以戰略目標和業務價值為指引,著重在應用架構、數據架構、技術架構、組織流程和用戶體驗五方面踐行現代化方針,全面開展應用現代化建設。3、重視差異性,“因材施教”:應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既要充分借鑒普適性的通用路徑,也要重點關注本行業、本企業、典型場景的特性訴求,積累實踐經驗沉淀應對策略,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獨特的應用現代化建設之路。-來自應用現代化建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