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顯示面板專題系列之二:AMOLED需求提振產業鏈國產化是趨勢-240510(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顯示面板專題系列之二:AMOLED需求提振產業鏈國產化是趨勢-240510(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平安證券研究所電子信息團隊平安證券研究所電子信息團隊2024年年5月月10日日分析師:付強、徐勇、分析師:付強、徐勇、徐碧云徐碧云研究助理研究助理:賁志紅、賁志紅、陳福棟、郭冠君陳福棟、郭冠君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AMOLED需求提振,產業鏈國產化需求提振,產業鏈國產化是趨勢是趨勢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專題系列之二專題系列之二2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需求端:需求端:AMOLED在智能手機中滲透率持續提升在智能手機中滲透率持續提升,并不斷擴散到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并不斷擴散到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1)在手機同質化的當下,以顯示技術帶動外觀屏幕的變化確實是能刺激消費者的一個突破口,AMOLED符合當下手機
2、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在智能機出貨趨緩背景下,面板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柔性AMOLED向下擠壓剛性AMOLED和LCD。根據Omida數據顯示,2023年智能手機中Flexible AMOLED為5億片,同比增長32%;2)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成本的降低,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都開始使用OLED的屏幕。蘋果公司在2024年iPad Pro中首次采用了AMOLED顯示面板,預計未來會逐步擴散到Mac產品。預計2026年筆記本和平板電腦AMO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有望超過4000萬片,23-26年年復合增長達到79%。供給端:供給端:26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大陸廠商逐步崛起大
3、陸廠商逐步崛起。截止到2023年底全球AMOLED產能在50萬片/月,從產能分布來看,三星和京東方占據領先地位,分別為15萬片/月和14萬片/月,26年前暫未大規模產能釋放。中國大陸與韓國在AMOLED領域基本處于同臺競爭的現狀,2023年國內廠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華星光電)等合計在全球市占率約為38%。相比2021年的份額提升了30個百分比點。技術方面,折疊面板是AMOLED手機面板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國內各大面板廠均有布局且已成功出貨至下游手機廠。另外,LTPO AMOLED顯示屏國內廠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均有出貨。上游基材及柔性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
4、心材料值得關注核心材料值得關注,設備國產化進程任重道遠設備國產化進程任重道遠。中國大陸在面板端的話語權穩步提升,但在面板上游產業鏈的核心材料方面對外依賴度較高,國內廠商一般從低端、邊緣產品起步,并逐漸往高端、核心產品滲透。其中AMOLED發光材料、柔性PI、折疊蓋板、驅動IC等值得關注。設備方面,目前國內僅能提供一些邊緣制造設備,如清洗、檢測、切割等設備,而對于成膜、圖形化等面板制造核心設備的國產化道路任重道遠。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關注OLED發光材料領域中的萊特光電、奧來德,柔性基板領域的鼎龍股份,UTG領域的凱盛科技,驅動IC領域天德鈺、晶合集成、匯成股份、頎中科技;設備領域的精測電子
5、和華興源創。此外,國內面板龍頭企業在行業中頗具話語權,競爭力不斷提升,建議關注京東方A。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新技術的開發進程不及預期的風險;2)下游終端的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3)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的風險。8X8XbZaY9WbUcWaY8OcM9PtRpPpNmQiNnNqNfQnMqM9PqQwPxNsPnRuOpOrQ3顯示面板產業全景圖顯示面板產業全景圖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結構材料結構材料基板基板偏光片偏光片有機發光材料有機發光材料蓋板蓋板LEDLED芯片芯片康寧集團東旭光電鼎龍股份三利譜杉杉股份八億時空誠志股份飛凱材料萊特光電奧來德海普潤斯凱盛科技新綸新材
6、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液晶液晶生產耗材生產耗材靶材靶材刻蝕液刻蝕液特氣特氣掩膜版掩膜版PIPI取向液取向液江豐電子先導薄膜歐萊新材江化微格林達新宙邦飛凱材料容大感光北旭電子黎明化工金宏氣體浙江中寧道爾頓中聚合臣波米科技光刻膠光刻膠清溢光電路維光電南京高光鍍膜設備鍍膜設備蒸鍍機蒸鍍機CVDCVD奧來德北方華創北方華創PVDPVD圖形化設備圖形化設備干刻機干刻機光刻機光刻機濕制程設備濕制程設備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上海微電子晶洲裝備Micro/Mini LEDMicro/Mini LED設備設備巨轉設備巨轉設備固晶機固晶機德龍激光大族激光精測電子壹倍科技新益昌巨檢設備巨檢設備零部件零部件Driver ICD
7、river ICACFACF集創北方奕斯偉狄瑞合(日本)日立化成(日本)CellCell隔墊物隔墊物納微科技邁斯瑞爾鉸鏈鉸鏈精研科技長盈精密LCDLCD京東方京東方TCL華星光電惠科天馬微華映科技SDCLGD群創友達夏普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日韓臺日韓臺OLEDOLED京東方TCL華星光電維信諾天馬微和輝光電SDCSDCLGDJDI友達夏普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日韓臺日韓臺Mini/MicroMini/Micro LEDLED京東方TCL華星光電利亞德隆利科技JBDSDCSDCLGD友達群創Sony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日韓臺日韓臺手機手機蘋果華為三星小米OPPOVIVO電視電視三星SonyLG海信
8、視像創維數字小米PCPC蘋果三星戴爾惠普聯想華為車載車載特斯拉大眾福特比亞迪蔚來理想可穿戴可穿戴Meta蘋果三星Pico華為小米其他設備其他設備清洗設備清洗設備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晶洲裝備大族激光德龍激光檢測設備檢測設備精測電子華興源創數據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備注:橙色為A股上市公司CONTENTCONTENT目錄目錄一、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三、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二、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
9、51.1 顯示屏是手機的“門面”,尺寸及分辨率提升顯示屏是手機的“門面”,尺寸及分辨率提升資料來源:蘋果公司官網、Mizuho,平安證券研究所 顯示屏是手機的顯示屏是手機的“門面門面”,尺寸及分辨率提升尺寸及分辨率提升。過去手機的升級換代主要集中在視覺視覺(顯示顯示)、光學光學(攝像頭攝像頭)、硬件配硬件配置置(處理器和內存處理器和內存)。顯示屏作為手機“門面”,一直以來是重要賣點,以蘋果手機顯示屏為例:1)早期早期iPhone以以3.5寸寸小屏打天下:小屏打天下:蘋果第一款手機iPhone 3GS的顯示屏尺寸為3.5英寸,具有平面IPS LCD技術;2)4.0時代:時代:2012-2013年
10、度,iPhone 5和iPhone 5S采用了廣視角LCD技術,屏幕尺寸增加到4.0英寸,但是分辨率仍為326ppi;3)大屏時代:大屏時代:2014年,iPhone 6系列的推出發生了重大變化,4.7英寸的顯示屏具有1334750分辨率;4)OLED時代:時代:2017年至今,蘋果推出新款iPhone X,搭載色彩飽和度更高的OLED顯示屏,iPhone12開始新機全系標配OLED顯示屏。蘋果代表機型顯示屏規格統計蘋果代表機型顯示屏規格統計iPhone 3GSiPhone 4/4SiPhone 5/5SiPhone 6/6SiPhone 7iPhone XR/11iPhone 12/12 P
11、roiPhone 13/13 ProiPhone 14iPhone 8/8 PlusiPhone 15/15 Pro機型機型屏幕類型屏幕類型上市時間上市時間分辨率分辨率LCD3.5 inch480 x320(163 PPI)LCD3.5 inch960 x640(326 PPI)LCD4 inch1136x640(326 PPI)LCD4.7 inch1334x750(326 PPI)LCD4.7 inch1334x750(326 PPI)4.7 inch5.5 inch1334x7501920 x1080LCD6.1 inch1767x883(326 PPI)OLED6.1 inch2532
12、x1170OLED6.1 inch2532x1170OLED6.1 inch2532x1170(460 PPI)OLED6.1 inch2556x1179(460 PPI)6 Plus/6S PlusiPhone 7 PlusiPhone XS/11 PROiPhone12 ProMaxiPhone13 ProMaxiPhone 14 Pro MaxiPhone XiPhone 15 Pro Max機型機型屏幕類型屏幕類型分辨率分辨率LCD5.5 inch1334x750(326 PPI)LCD5.5 inch1920 x1080(401 PPI)OLED5.85 inch2436x1125(
13、458 PPI)OLED5.85 inch2436x1125(458 PPI)OLED6.7 inch2778x1284(458 PPI)OLED6.7 inch2778x1284(458 PPI)OLED6.7 inch2796x1290(460 PPI)OLED6.7 inch2796x1290(460 PPI)200920092010/20112010/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52014/2015202320232022202220212021202020202018/20192018/2019201720172016201661.2 智能手機出貨趨緩
14、,進入存量替換階段智能手機出貨趨緩,進入存量替換階段資料來源:omdia、idc,平安證券研究所 2009-2012年,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智能機相比功能機功能更加全面,另外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機的滲透率逐步提升促進了手機整體的銷量。2013-2016年,智能手機外觀升級。智能手機屏幕從3.5寸逐步升級到6寸屏,內存配置上逐步擴容到4G/6G,操作系統升級用戶體驗升級,手機的創新升級引領新一輪增長。2016年年-至今至今,智能手機增長乏力智能手機增長乏力。隨著全球市場上智能手機的邊際創新趨緩,消費者換機周期拉長,智能機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替換階段。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23年全
15、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7億部,同比下滑3.5%,預計2024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6%。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速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速不同手機品牌出貨占比(不同手機品牌出貨占比(20222022)不同手機品牌出貨占比(不同手機品牌出貨占比(20232023)71.3 柔性柔性AMOLED與手機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匹配與手機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匹配資料來源:51touch,平安證券研究所(備注:手機、IT等產品中OLED顯示屏中PMOLED極少,手機和IT中使用的OLED屏均指AMOLED顯示屏)OLED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可分為AMOLED(Active Matrix O
16、LED)和和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以陰極、陽極構成矩陣狀,以掃描方式點亮陣列中的像素,每個像素都是操作在短脈沖模式下,為瞬間高亮度發光。AMOLED則是采用獨立的薄膜電晶體去控制每個像素,每個像素皆可以連續且獨立的驅動發光,可以使用低溫多晶硅或者氧化物TFT驅動,優點是驅動電壓低。AMOLED按照基板的按照基板的封裝不同封裝不同,分為剛性分為剛性AMOLED(Rigid AMOLED)和柔性和柔性AMOLED(Flexible AMOLED)。剛性AMOLED采用玻璃封裝,主要基板是玻璃。柔性AMOLED采用軟性封裝技術,使用PI(聚酰亞胺)作為下
17、基板,代替剛性AMOLED中的玻璃基板。柔性AMOLED 屏幕較 LCD、剛性 AMOLED 更加多變且輕薄,與當下消費電子主流的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更適配。LCDLCD、剛性、剛性OLEDOLED和柔性和柔性OLEDOLED的結構對比的結構對比AMOLEDAMOLED和和PMOLEDPMOLED對比對比81.4 面板需求結構性變化,面板需求結構性變化,Flexible AMOLED滲透率持續提升滲透率持續提升 蘋果在2017年的iPhone X中首次采用AMOLED顯示屏,隨后在2020年的iPhone 12開始蘋果新機全系標配AMOLED顯示屏,其他廠商也在高端機型中(三星Galaxy S
18、系列、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小米的數字系列等)普遍采用AMOLED面板,AMOLED顯示屏成為各大手機品牌旗艦機的標配。智能機需求萎縮智能機需求萎縮,面板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面板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柔性柔性AMOLED向下擠壓剛性向下擠壓剛性AMOLED和和LCD。根據Omida數據顯示,2023年智能手機中Flexible AMOLED為5億片,同比增長32%。手機整體需求未見回溫背景下顯示屏的結構性替換仍將繼續,柔性AMOLED逐步向中檔機型(三星GalaxyA/M系列,華為的nova等機型)擴散。Flexible AMOLEDFlexible AMOLED和和Rigid AMOLED
19、Rigid AMOLED顯示屏出貨量及增速顯示屏出貨量及增速智能手機中智能手機中FlexibleFlexible AMOLEDAMOLED滲透率持續提升滲透率持續提升資料來源:omdia、idc,平安證券研究所91.5 折疊屏手機帶來更多應用場景,折疊屏手機帶來更多應用場景,AMOLED獨享獨享 折疊屏手機的大尺寸屏幕帶來更多應用場景折疊屏手機的大尺寸屏幕帶來更多應用場景,考慮顯示屏的折疊特性考慮顯示屏的折疊特性,AMOLED獨享獨享。在手機同質化的當下,以顯示技術帶動外觀屏幕的變化確實是能刺激消費者的一個突破口,屏幕的尺寸越來越大且越來越薄。一方面,全面屏能顯著提升手機屏幕屏占比,在手機上看
20、18:9/19:9快速替代16:9的顯示屏;另一方面,更大的屏幕尺寸在觀看短視頻、電影、玩游戲等方面較直板機有更好的視覺效果,更大的內容顯示空間使得用戶擁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多屏交互則可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操作需求。對于上游的折疊屏幕而言對于上游的折疊屏幕而言,為了實現為了實現“可折疊可折疊”,顯示技術只能是柔性顯示技術只能是柔性OLED(有機發光二極有機發光二極管管)顯示器顯示器,傳統的傳統的LCD(液晶顯示器液晶顯示器)不能應用在柔性基板上不能應用在柔性基板上。型號型號華為華為Mate X5三星三星 Z Fold5OPPO Find N3榮耀榮耀 Magic V2VIVO X Fold3小
21、米小米MIXFold2上市時間2023.92023.82023.102023.72023.42023.8上市價格12999+12999+9999+8999+6999+8999+屏幕尺寸7.857.608.007.928.038.03手機尺寸折疊:156.9x72.4mm展開:156.9x141.5mm折疊:154.9x67.1mm展開:154.9x129.9mm折疊:153.4x72.6mm展開:153.4x140.5mm折疊:156.7x74mm展開:156.7x145.4mm折疊:159.96x72.7mm展開:159.96x142.69mm折疊:161.2x73.5mm展開:161.2x
22、143.28mm手機厚度折疊:11.1mm展開:5.3mm折疊:13.4mm展開:6.1mm折疊:11.7mm展開:5.8mm折疊:10.1mm展開:4.8mm折疊:10.2mm展開:4.65mm折疊:10.96mm展開:5.4mm手機重量素皮版:約243 g(含電池)253g239g237g219g229gCPU芯片未公布高通 驍龍8+Gen2高通 驍龍8+Gen2高通 驍龍8Gen2高通 驍龍8Gen2高通 驍龍8+Gen2電量5060mAh4400mAh4805mAh5000mAh5500mAh4800mAh鉸鏈工藝技術全新一代雙旋水滴鉸鏈超閉合精工鉸鏈超輕固精工擬椎式鉸鏈自研魯班鈦金鉸
23、鏈獨特的鉸鏈技術和鎧羽架構一體化微水滴形態鉸鏈資料來源:公司手機品牌官網、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頭部廠商代表性折疊屏手機主要參數對比頭部廠商代表性折疊屏手機主要參數對比折疊屏手機顯示屏出貨量折疊屏手機顯示屏出貨量101.6 iPad有望入局,并逐步擴散到有望入局,并逐步擴散到MacBook等產品等產品 對比AMOLED與TFT-LCD特性等,除了在可撓性上有明顯優勢,AMOLED的屏幕具有更加逼真色彩(1.5倍色彩飽和度于LCD)、及時響應(100倍于LCD)、對比度更高(10倍于LCD)、180視角、更節能省電(加權損耗僅為LCD的60%)、重量更輕、室內護眼、戶外可視等一系列優點。除了
24、用于手機,AMOLED也逐步向PC/平板擴散。蘋果有望入局蘋果有望入局。據Omida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在2024年iPad Pro中首次采用了AMOLED顯示面板,預計未來會逐步擴散到預計未來會逐步擴散到iPad Air、iPad mini、MacBook Pro和和MacBook Air產品產品,蘋果的入局有望提高蘋果的入局有望提高AMOLED在筆記本和平板的市場滲透率在筆記本和平板的市場滲透率。蘋果的蘋果的ITIT產品顯示規格路線圖產品顯示規格路線圖HuaweiLenovoSamsungReleasedAug.2022Sep.2023Sep.2022Jun.2023Jul.2023Jul.
25、2023Jul.2023SeriesMatePad Pro 11MatePad Pro 13.2Tab P11 Pro Gen2Tab ExtremeTab S9Tab S9+Tab S9 UltraDisplay size11-inch13.2-inch11.2-inch14.5-inch11.0-inch12.4-inch14.56-inchResolution2560 x16002880 x19202560 x15363000 x18762560 x16002800 x17522960 x1848Pixels per inch274 PPI262 PPI267 PPI244 PPI274
26、 PPI266 PPI239 PPIScreen ratio16:103:25:316:1016:1016:1016:10OLED substrateRigid FlexibleRigidRigidRigidRigidRigidFrame rate120Hz144Hz120Hz120Hz120Hz120Hz120HzBattery capacity8,300mAh10,100mAh8,200mAh12,300mAh8,400mAh10,090mAh11,200mAhDimension(mm)249.2 x 160.4 x 5.9289.1 x 196.1 x 5.5263.7 x 166.7
27、x 6.8 327.8 x 210.8 x 5.9254.3 x 165.8 x 5.9285.4 x 185.4 x 5.7326.4 x 208.6 x 5.5 Weight(g)449g580g480g740g498g586g732gPrice(US$)$478*$711*$429$1,000$799$1,119$1,319頭部廠商頭部廠商平板電腦平板電腦OLEDOLED顯示屏參數顯示屏參數資料來源:公司手機品牌官網、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111.7 AMOLED逐步向逐步向PC/平板擴散,平板擴散,23-26年年復合增長達到年年復合增長達到79%過去的過去的AMOLED 主要用于手
28、表主要用于手表、手機之類的小屏設備手機之類的小屏設備,主要是受限于相對較高的成本主要是受限于相對較高的成本。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成本的降低,搭載 AMOLED 顯示屏的設備屏幕尺寸也越來越大,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都開始使用AMOLED的屏幕。目前,Samsung Galaxy、聯想、惠普、戴爾、華碩、華為等都在其PC/平板產品中采用了AMOLED顯示面板。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23年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AMOLED面板出貨量為710萬片。其中,筆記本電腦為340萬片,平板電腦為370萬片。預計預計2024 年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年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AMO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將達到顯示面板
29、的出貨量將達到1720萬片,同比增長萬片,同比增長142%。到到2026年有望超過年有望超過4000萬片萬片,23-26年年復合增長達到年年復合增長達到79%。Tablet OLEDTablet OLED出貨量及增速出貨量及增速Notebook OLEDNotebook OLED出貨量及增速出貨量及增速資料來源: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CONTENTCONTENT目錄目錄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
30、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132.1 產能建設高峰已過,產能建設高峰已過,26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 AMOLED 技術發展于1980年代,商業化應用則始于1990 年代后期。2015年開始,很多阻礙AMOLED發展的障礙被攻克,比如生產效率低、收益率管理問題、投資成本高以及發光材料壽命短等問題迎刃而解,從而提高了AMOLED面板產量。AMOLED已開始在很多應用領域打開快速發展通道,尤其是在智能手機領域。產能建設高峰已過產能建設高峰已過,26年前暫未大規模產能釋放年前暫未大規模產能釋放。截止到2023年底全球AMOLED產能在50萬
31、片/月(6代線),從產能分布來看,三星和京東方占據領先地位,分別為15萬片/月和14萬片/月,26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OLEDOLED主要產線統計(主要產線統計(4 4-6 6代線)代線)Manufacturer Factory OLED generationBackplaneDepositionSub mainOLED capacity(K/M)2023Q12023Q22023Q32023Q4SamsungSDC A1Half Gen 4LTPSFMM evaporationRigid55555555SDC A2Quarter Gen 5.5LTPSFMM evaporationRig
32、id150150150150LTPS/LTPOFMM evaporationRigid/flexible30303030SDC A2-EQuarter Gen 5.5LTPSFMM evaporationRigid8888SDC A3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114117120120SDC A4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27272727LGLG Display AP3-E5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15151515LG D
33、isplay E6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40455560SharpJ1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5555BOEBOE B6Quarter Gen 5.5LTPSFMM evaporationRigid4444BOE B7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48484848BOE B11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48484848BOE B12Half Gen 6LTPS/L
34、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37394042China StarT4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45454545TianmaTM15Quarter Gen 5.5LTPSFMM evaporationRigid7.57.57.57.5TM17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30303030TM18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0131616VisionoxVisionox V1Half Gen 6LTPSFMM
35、 evaporationRigid/flexible15151515Visionox V2Half Gen 6LTPSFMM evaporationFlexible15151515Visionox V3Half Gen 6LTPS/LTPOFMM evaporationFlexible30303030資料來源: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142.2 需求提振,帶動需求提振,帶動AMOLED稼動率及價格雙升稼動率及價格雙升 2021-2022年,智能機全球需求萎縮疊加上品牌庫存調整,智能機面板的需求比較萎靡,雖然Flexible AMOLED顯示屏在智能手機滲透率持續提升,但是2019-2022年
36、國內投建的Flexible AMOLED產能集中釋放,整個Flexible AMOLED的供給遠大于需求,2021-2022年年6代線代線AMOLED的平均稼動率保持的平均稼動率保持50%-60%低位態勢低位態勢。AMOLED稼動率及價格雙升稼動率及價格雙升。2023年下半年手機銷售旺季疊加滲透率提升,尤其是LTPO AMOLED顯示屏的使用量增加,帶動柔性OLED面板產線平均稼動率持續提升,6代線AMOLED的平均稼動率從2023Q1的51%提升至2023Q4的75%,達到201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產品價格也出現回升趨勢,6.67英寸顯示屏(2.5D)平均價格從19美金/片上漲至22美金/片
37、。AMOLEDAMOLED顯示屏價格上漲(顯示屏價格上漲(6.676.67寸,寸,美金美金/片片)資料來源:omdia、群智咨詢,平安證券研究所AMOLEDAMOLED產線平均稼動率產線平均稼動率152.3 中韓差距縮小,國內廠商市占率提升中韓差距縮小,國內廠商市占率提升 AMOLED屬于技術密集型及資金密集型產業,一條月產4.8萬片的產線投資大約在465億人民幣(以京東方綿陽AMOLED產線為例),目前AMOLED面板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于韓國、中國這兩個地區。市場方面,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手機OLED面板市場中,韓國SDC和LGD合計市占率約為60%。中韓國技術差距縮小中韓
38、國技術差距縮小,目前基本處于同臺競爭的現狀目前基本處于同臺競爭的現狀。2023年國內廠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華星光電)等合計市占率全球占比約為38%,相比2021年的份額提升明顯,提升了30個百分比點。技術方面,折疊面板是AMOLED手機面板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國內廠商各大面板廠均有布局且已成功出貨至下游手機廠。另外,在新的LTPO AMOLED顯示屏國內廠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均有出貨。AMOLEDAMOLED不同廠商市占率(不同廠商市占率(20212021)AMOLEDAMOLED不同廠商市占率(不同廠商市占率(20222022)AMOLEDAMOLED不同廠商
39、市占率(不同廠商市占率(20232023)資料來源: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162.4 京東方投建京東方投建8.5代線代線AMOLED,主攻中尺寸,主攻中尺寸IT類產品類產品資料來源:深圳顯示行業協會、萊特光電招股說明書,平安證券研究所 2023年4月,三星率先宣布投資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建設8.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計劃于2026年量產。2023年11月,京東方公告擬在四川成都投資建設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630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為3.2萬片/月(分兩期分階段建設,周期約34個月),主要定位中尺寸OLEDIT類產品。蒸鍍路線的消耗性核心材料FM
40、M目前主要用于G6及G6以下產線,并未在更高世代線上驗證。在良率方面,中尺寸OLED面板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到許多微觀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很容易出現缺陷和不良品,布局8.6代OLED面板生產線不僅需要擁有技術開發儲備,還需要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不斷試錯調整,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是高世代OLED生產線的關鍵難點之一。8.68.6代線代線AMOLEDAMOLED產線(產線(FMMFMM蒸鍍)蒸鍍)品牌工廠投資額(億人民幣)世代驅動技術蒸鍍工藝量產時間三星SDC A6215Half Gen 8.6OxideFMM evaporation2026年BOEBOE B16630Half Gen 8.6Oxide/
41、LTPOFMM evaporation2027年AMOLED AMOLED 顯示面板的制造工藝(顯示面板的制造工藝(FMMFMM蒸鍍)蒸鍍)172.5 無無FMM技術提升開口率,尚未有實質性量產線規劃技術提升開口率,尚未有實質性量產線規劃資料來源:51touch、深圳平板顯示協會,平安證券研究所 2024年4月,日本顯示器公司JDI發布公告稱,經過半年的研發試產,eLEAP新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現階段試產良率已經超過60%。eLEAP使設計成為自由形狀,并且可以制造大型顯示器。維信諾在2023年12發布ViP技術,點亮首片模組。ViP技術無需FMM蒸鍍工藝。該技術在TFT控制背板部分可以沿用AM
42、OLED現有技術和工藝,在陽極制備完成后,從像素定義層(PDL)開始逐步差異化,形成ViP AMOLED特有的隔離柱結構,隨后進入整面蒸鍍及光刻圖形化步驟進行像素制備。公司表示技術可以顯著提高AMOLED產品性能,使AMOLED有效發光面積(開口率)從傳統的29%增加至69%,使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ppi以上。無FMM技術可以提升有效發光面積,解決了FMM費用高、交期、起訂門檻高等痛點,但是技術的良率及穩定性仍有待持續跟蹤,目前尚未有實質性量產線規劃。無無FMMFMM光刻技術光刻技術AMOLEDAMOLED產線規劃產線規劃FMM AMOLEDFMM AMOLED與與VIP AMOLEDVIP
43、 AMOLED結構對比結構對比廠商官宣時間世代規劃月產能量產時間備注維信諾2023年5月G6-試驗線JDI2022年G61300片2024年2023年G610000片2025年G8.7-2026年JDIJDI的的eLEAPeLEAP技術產品對比技術產品對比CONTENTCONTENT目錄目錄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193.1 降本是主旋律
44、,設備及材料國產化持續推進降本是主旋律,設備及材料國產化持續推進資料來源:DISCIEN,平安證券研究所 FMM技術的AMOLED 顯示面板的制造主要包括陣列工程(Array)、有機蒸鍍工程(OLED)、模組工程(Module)環節。整個制造過程比較復雜,涉及較多的設備及材料。包括蒸鍍環節的蒸鍍機,成膜環節的CVD、PVD以及光刻機、刻蝕機等圖形化設備,與半導體產業中的相關設備相比,但設備尺寸更大,精度要求略低。材料包括panel材料以及后端模組環節的材料。對于國內生產企業而言,目前OLED已經過了技術導入期,進入到客戶開拓及提升市場占有率上,降本是主旋律,預計材料國產替代將會提速。根據根據D
45、ISCIEN數據顯示數據顯示,AMOLED顯示屏顯示屏(6.67英寸英寸)成本占比比較高的是模組材料成本占比比較高的是模組材料、折舊等折舊等。出于降出于降本考量本考量,設備設備、panel材料及模組材料均具有較強的降本訴求材料及模組材料均具有較強的降本訴求。AMOLEDAMOLED顯示屏模組材料降本(美元)顯示屏模組材料降本(美元)panelpanel成本構成(成本構成(6.676.67英寸)英寸)AMOLEDAMOLED顯示屏成本占比(顯示屏成本占比(6.676.67英寸)英寸)203.2 設備設備|蒸鍍機是蒸鍍機是OLED核心設備,國內可提供部分設備組件核心設備,國內可提供部分設備組件數據
46、來源:欣奕華官網,奧來德招股說明書,平安證券研究所蒸鍍是OLED技術區別于LCD技術的核心,其在真空環境下將有機半導體材料通過蒸發源加熱氣化,最終在玻璃基板上沉積成膜。蒸鍍設備技術壁壘高,市場基本由日韓廠商壟斷。根據OLED世代線不同,蒸鍍機分為G2.5、G4.5、G6、G8.5等諸多型號,目前G6蒸鍍機(FMM技術)是量產主流,市場基本由佳能旗下的Tokki公司壟斷,LGD的G8.5 WOLED蒸鍍機(OPEN MASK)由韓國YAS公司提供,日本Ulvac公司在G8.5垂直蒸鍍機方面布局頗深,Sunic、SNU等韓國公司也有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僅欣奕華、萊德等少數公司在低世代線蒸鍍機方面有所
47、涉獵。隨著OLED往中尺寸產品拓展,各大面板廠在G8.5 FMM產線方面開始布局,可能將成為蒸鍍機市場未來的主要增量所在。蒸發源是蒸鍍機中的核心設備,分為點源、線源、面源,目前量產主流為線源,國內奧來德已成功實現G6線性蒸發源的量產,并支持與Tokki蒸鍍機的適配,G8.5蒸發源也在積極研發中。蒸鍍產線示意圖蒸鍍產線示意圖真空蒸鍍機及相關設備示意圖真空蒸鍍機及相關設備示意圖213.2 設備設備|成膜等設備進口為主,清洗、檢測、激光切割等設備國產進展較快成膜等設備進口為主,清洗、檢測、激光切割等設備國產進展較快數據來源:Cinno Research,平安證券研究所 在成膜、圖形化各工藝段中,通常
48、伴隨著對應的清洗、檢測、激光加工等工藝,如基板進真空腔之前的清洗、AOI檢測以及柔性面板的激光切割、激光剝離等,對應的設備分別是清洗機、檢測設備、激光切割設備等,這些設備相對成膜、圖形化等設備開發難度稍低,國內廠商突破節奏較快。清洗機方面,晶洲裝備能提供從G2.5到G10.5全世代線面板清洗機,在濕制程設備領域布局全面且深入。檢測設備方面,國內廠商已經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且在AMOLED Cell/Module檢測設備市場處于主導地位。面板檢測設備分為Array段光學、電性檢測設備,Cell/Module段光學、觸控、老化設備等。國內檢測設備廠商如華興源創、精測電子、精智達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
49、力。中國大陸顯示面板檢測設備市場規模(億元)中國大陸顯示面板檢測設備市場規模(億元)AMOLEDAMOLED行業行業Cell/ModuleCell/Module檢測設備廠商布局檢測設備廠商布局設備商設備商AVIAVIAPIAPIDemuraDemuraOTPOTPAgingAgingPGPG中國精測電子華興源創精智達凌云光韓國Young WooANI223.3 Panel材料材料|AMOLED核心材料門檻高,專利及配方均是壁壘核心材料門檻高,專利及配方均是壁壘資料來源:DISCIEN、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 有機半導體材料是OLED面板核心材料,按照不同功能可分為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電
50、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空穴阻擋層、三色發光層(含Prime層)、載流子生成層、光取出層等近十大類、數十小類細分材料,諸多材料的遷移率、能級需嚴格搭配才能構建出性能優異的OLED器件,材料分子功能要求高,設計難度大。根據Omdia數據,預計2026年OLED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全球市場規模約214.5噸,折合營收約25.6億美元。從器件成本分布角度分析,手機用AMOLEDpanel中,空穴傳輸、電子傳輸等Common材料(功能材料)成本占比約31.23%,發光層(含Prime層)成本占比約68.77%。PanelPanel有機半導體材料成本分布有機半導體材料成本分布AMOLEDAMOLED顯示屏結構
51、圖(單層)顯示屏結構圖(單層)有機半導體材料出貨量有機半導體材料出貨量233.3 Panel材料材料|國內功能材料基本突破,核心發光材料仍需進口國內功能材料基本突破,核心發光材料仍需進口資料來源:萊特光電招股說明書,平安證券研究所AMOLEDAMOLED發光材料技術演進趨勢發光材料技術演進趨勢 OLED功能材料,如空穴傳輸、電子傳輸、CPL等,國內廠商有實力完成國產替代,代表企業有奧來德、盧米藍、海譜潤斯、萊特光電等。核心發光材料,性能要求較普通功能材料更高,對發光效率、色坐標、壽命、遷移率、能級、成膜性等性能均有極高要求,開發難度大,目前國外廠商仍占主導市場地位。其中,藍色發光層中的Dopa
52、nt材料市場主要由IK、SFC、JNC等占據,Host材料市場主要由Dupont、IK、SFC占據;綠色發光層中的Dopant材料市場基本由UDC壟斷,Host材料市場主要由SDI、NSCC、Merck等占據;紅色發光層中的Dopant材料市場也基本由UDC壟斷,Host材料市場主要由Dow Chem、Duksan、LGC等占據;Prime材料國內廠商已經實現突破,萊特光電Red Prime材料已經穩定供貨頭部客戶多年,奧來德Prime材料也已經導入量產。此外,國內廠商積極布局TADF、藍色磷光等最新一代材料技術,如鼎材科技的TASF技術、阿格蕾雅的Pt系磷光技術等,長期看有望助力OLED核心
53、發光材料實現國產化。243.4 模組材料模組材料|CPI方興未艾,方興未艾,UTG后來居上后來居上資料來源:GFK、UBI,平安證券研究所 折疊蓋板是折疊面板的核心難點之一,是其折痕的主要來源,目前有UTG和CPI兩條技術路線。從技術角度對比,CPI優勢為折疊性更好,成本相對較低,技術相對較為成熟,市場基本由KELON、SKC占據,而UTG優點為折痕較輕,手感優秀,防刮傷性能更加優異,長期看UTG有望成為折疊蓋板的主流技術。折疊蓋板在折疊面板中的成本占比極高(根據Omdia數據,占比超過50%),價值量較大。根據UBI Research 預測,UTG 市場將從2023 年的 2.4 億美元增長
54、到2027 年的7.4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3%。另一方面,透明PI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1.7億美元縮減至2027年的9500萬美元。CPI&UTGCPI&UTG市場規模預測(億美元)市場規模預測(億美元)CPI&UTGCPI&UTG性能對比性能對比CPI(透明聚酰亞胺)(透明聚酰亞胺)UTG(超薄柔性玻璃)超薄柔性玻璃)厚度5080m3050m透光率89%90%91.5%92%硬度軟硬彎折性能彎折半徑13mm13mm好較好彎折性能是否有折痕有輕微溫度300耐高溫,600觸感/外觀良優秀抗沖擊良良抗老化良優秀成本高,100元更高,150元以上供應商住友化學、Kolon、SKC肖特、康寧
55、手機型號華為Mate X2、P50 Pocket、榮耀Magic等三星Flips2/3、Fold2/3、OPPOFindN等253.4 模組材料模組材料|CPI方興未艾,方興未艾,UTG后來居上后來居上數據來源:沃格光電招股說明書,平安證券研究所 UTG技術難度較高,其厚度薄至100um才能具備較好的彎折性能,但厚度降低導致強度下降,因此,同時保證彎折性能和強度是UTG技術的難點。UTG制備方法分為兩大類: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一次成型法主要通過溢流下拉、窄縫下拉、浮法等技術直接生產合適厚度的UTG產品,技術難度高,目前主要集中在肖特、康寧、AGC等國外公司手中,已經能做到30um以下的厚度
56、,肖特總體領先,但肖特70um以下的產品與三星綁定無法出售至國內;二次成型法是先生產厚度較厚(如100um)的玻璃,再通過化學減薄和物理研磨后得到所需厚度的UTG產品,國內公司如凱盛科技、長信科技主要采用二次成型方案,其中凱盛科技一次成型試驗線正在建設中。二次成型法二次成型法-化學腐蝕法對比化學腐蝕法對比一次成型法對比一次成型法對比浮法代表企業:AGC溢流下拉法代表企業:康寧、NEG窄縫下拉法代表企業:肖特圖示圖示優點優點缺點缺點多片直立浸泡式可同時處理多片玻璃,產量高、成本較低裝置大型,外圍產生沉淀物,技術要求高單片水平噴灑式可處理兩面不同蝕刻要求;化學液可有效回收利用,降成本減薄后均勻性差
57、,易形成凹點,需研磨單片直立噴灑式可處理兩面不同蝕刻要求;化學液可有效回收,降成本,拋光次數可減少。易產生凹點,需拋光處理瀑布流式基板上無任何壓力,高回收比例,廢液少效率低,上下端均勻性差263.5 模組材料模組材料|驅動驅動IC三星領先,國產化替代潛力巨大三星領先,國產化替代潛力巨大 顯示驅動IC通過控制掃描電壓或像素輸入電流控制百萬像素的開關亮暗,按照集成度分為傳統DDIC和TDDI(集成TouchIC)。AMOLED驅動芯片處于產業鏈的上游,具備單一產品量大且技術難度較大的市場特性。根據omdia數據顯示,從全球市場來看,韓系驅動芯片廠商三星、LX Semicon和Maganachip等
58、得益于三星和LGD的出貨優勢。目前在全球AMOLED面板驅動芯片市場占據著主導地位,2023Q3三星和LX Semicon合計市場份額達到62%,中國臺灣廠商聯詠(Novatek)、瑞鼎(Raydium)、奇景等緊隨其后,中國大陸起步較晚,目前僅有云英谷(Viewtrix)、集創北方等少數廠商具備競爭力,云英谷市場份額從2022Q3的1.7%提升至2023Q3的4.8%,AMOLED驅動IC國產化替代潛力巨大。手機手機AMOLEDAMOLED驅動驅動ICIC市場格局(市場格局(22Q322Q3)手機手機AMOLEDAMOLED驅動驅動ICIC出貨量出貨量(百萬顆)(百萬顆)手機手機AMOLED
59、AMOLED驅動驅動ICIC市場格局(市場格局(23Q323Q3)資料來源:omdia,平安證券研究所SamsungNovatekLX SemiconRaydiumViewtrixothers273.5 模組材料模組材料|驅動驅動IC設計、代工環節值得關注設計、代工環節值得關注應用領域應用領域小尺寸LCD(手機、Tablet)AMOLED中大尺寸LCD(MNT、TV)技術類別技術類別TDDIDDICDDIC設計廠設計廠瑞鼎科技韋爾股份韋爾股份格科微集創北方集創北方聯詠科技聯詠科技敦泰奕力奇景光電三星三星LSILSISilicon Works瑞鼎聯詠MagnaChip云英谷云英谷集創北方集創北方
60、奕斯偉奕斯偉瑞鼎科技天鈺集創北方集創北方奕斯偉奕斯偉矽創電子聯詠科技奇景光電奕力制程范圍制程范圍55-90nm28-40nm110-150nm代工廠代工廠聯電聯電臺機電晶合集成晶合集成中芯國際三星臺積電臺積電格芯聯電中芯國際中芯國際聯電聯電世界先進晶合集成晶合集成中芯國際封測廠封測廠欣邦科技南茂科技匯成股份頎中科技通富微電數據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CONTENTCONTENT目錄目錄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三、供應鏈:降本需求迫切,國產化是趨勢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二、供給端:產能建設高峰已過,國產技術提升一、需求端:
61、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一、需求端:滲透率持續提升,折疊屏等崛起294.1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需求端:需求端:AMOLED在智能手機中滲透率持續提升在智能手機中滲透率持續提升,并不斷擴散到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并不斷擴散到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1)在手機同質化的當下,以顯示技術帶動外觀屏幕的變化確實是能刺激消費者的一個突破口,AMOLED符合當下手機可折疊化、輕薄化趨勢。在智能機出貨趨緩背景下,面板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柔性AMOLED向下擠壓剛性AMOLED和LCD。根據Omida數據顯示,2023年智能手機中Flexible AMOLED為5億片,同比增長32%;2)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成本
62、的降低,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都開始使用OLED的屏幕。蘋果公司在2024年iPad Pro中首次采用了AMOLED顯示面板,預計未來會逐步擴散到Mac產品。預計2026年筆記本和平板電腦AMO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有望超過4000萬片,23-26年年復合增長達到79%。供給端:供給端:26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年前暫未有大規模產能釋放,大陸廠商逐步崛起大陸廠商逐步崛起。截止到2023年底全球AMOLED產能在50萬片/月,從產能分布來看,三星和京東方占據領先地位,分別為15萬片/月和14萬片/月,26年前暫未大規模產能釋放。中國大陸與韓國在AMOLED領域基本處于同臺競爭的現狀,2023年國內廠
63、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華星光電)等合計在全球市占率約為38%。相比2021年的份額提升了30個百分比點。技術方面,折疊面板是AMOLED手機面板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國內各大面板廠均有布局且已成功出貨至下游手機廠。另外,LTPO AMOLED顯示屏國內廠商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TCL科技均有出貨。上游基材及柔性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值得關注核心材料值得關注,設備國產化進程任重道遠設備國產化進程任重道遠。中國大陸在面板端的話語權穩步提升,但在面板上游產業鏈的核心材料方面對外依賴度較高,國內廠商一般從低端、邊緣產品起步,并逐漸往高端、核心產品滲透。其中AMOLED發光材料
64、、柔性PI、折疊蓋板、驅動IC等值得關注。設備方面,目前國內僅能提供一些邊緣制造設備,如清洗、檢測、切割等設備,而對于成膜、圖形化等面板制造核心設備的國產化道路任重道遠。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關注OLED發光材料領域中的萊特光電、奧來德,柔性基板領域的鼎龍股份,UTG領域的凱盛科技,驅動IC領域天德鈺、晶合集成、匯成股份、頎中科技;設備領域的精測電子和華興源創。此外,國內面板龍頭企業在行業中頗具話語權,競爭力不斷提升,建議關注京東方A。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新技術的開發進程不及預期的風險;2)下游終端的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3)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的風險。304.2 關注
65、標的關注標的數據來源:Wind,未評級公司采用wind一致預期,平安證券研究所股票簡稱股票簡稱股票代碼股票代碼20242024-5 5-9 9EPSEPS(元)元)PE(PE(倍倍)評級評級收盤價(元)收盤價(元)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萊特光電688150.SH21.42 0.19 0.48 0.65 0.90 112.74 44.63 32.95 23.80 推薦鼎龍股份300054.SZ23.42 0.23 0.46 0.68 0.98 101.83 5
66、0.91 34.44 23.90 推薦精測電子300567.SZ61.60 0.54 0.92 1.25 1.64 114.07 66.96 49.28 37.56 推薦奧來德688378.SH35.06 0.82 1.27 1.82 2.66 42.76 27.61 19.26 13.18 推薦京東方A000725.SZ4.39 0.07 0.13 0.24 0.35 62.71 33.77 18.29 12.54 未評級晶合集成688249.SH15.16 0.11 0.48 0.78 0.76 137.82 31.58 19.44 19.95 未評級凱盛科技600552.SH10.92
67、0.11 0.24 0.35 0.42 99.27 45.50 31.20 26.00 未評級華興源創688001.SH23.01 0.54 0.79 1.09 1.33 42.61 29.13 21.11 17.30 未評級匯成股份688403.SH8.72 0.23 0.33 0.50-37.91 26.42 17.44-未評級頎中科技688352.SH11.02 0.31 0.41 0.54 0.70 35.55 26.88 20.41 15.74 未評級天德鈺688252.SH14.11 0.28 0.39 0.54 0.74 50.39 36.18 26.13 19.07 未評級31
68、風險提示風險提示電子信息團隊電子信息團隊行業分析師/研究助理郵箱資格類型資格編號半導體付強投資咨詢S1060520070001徐碧云XUBIYUN投資咨詢S1060523070002賁志紅BENZHIHONG一般證券從業資格S1060122080088電子徐勇XUYONG投資咨詢S1060519090004郭冠君GUOGUANJUN一般證券從業資格S1060122050053陳福棟CHENFUDONG一般證券從業資格S1060122100007(1 1)新技術的開發進程不及預期的風險。)新技術的開發進程不及預期的風險。OLED等新技術開發難度高,若國內相關公司研發進程受阻,可能導致國內廠商在新
69、市場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2 2)下游終端的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下游終端的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面板位于消費電子終端的上游,若消費電子市場長期低迷或新的細分市場下游需求較弱,可能導致顯示面板市場萎縮或難以尋找新的增長點的問題。(3 3)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的風險。)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的風險。面板上游核心產業鏈很大一部分屬于精細化工范疇,對基礎的材料、設備性能要求高,技術突破難度大,且面臨國外公司的專利壁壘,若國內公司無法實現關鍵技術的彎道超車,可能導致核心產業鏈長期受制于人的窘境。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強烈推薦(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2
70、0%以上)推薦(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10%至20%之間)中性(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相對市場表現10%之間)回避(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弱于市場表現10%以上)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強于大市(預計6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強于市場表現5%以上)中性(預計6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5%之間)弱于大市(預計6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弱于市場表現5%以上)公司聲明及風險提示:公司聲明及風險提示:負責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師(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報告確認: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研究報告是針對與公司簽署服務協議
71、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公司研究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未經書面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將采取維權措施追究其侵權責任。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您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請您務必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認真考慮是否進行證券交易。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免責條款:免責條款:此報告旨為發給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證券”)的特定客戶及其他專業人士。未經平安證券事先書面明文批準,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傳送、復印或派發此報告的材料、內容及其復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報告所載資
72、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平安證券認為可靠,但平安證券不能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觀點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平安證券不對因使用此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蛻舨⒉荒軆H依靠此報告而取代行使獨立判斷。平安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及該等報告反映編寫分析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分析員于發出此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此報告所指的證券價格、價值及收入可跌可升。為免生疑問,此報告所載觀點并不代表平安證券的立場。平安證券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能參與此報告所提及的發行商的投資銀行業務或投資其發行的證券。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