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湖北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1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的沖擊影響,湖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區建設全面起勢,湖北省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態勢。全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萬億元,同比增長4.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湖北省金融系統積極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加大對經濟恢復的支持力度。2022年末,湖北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0萬億元,同
2、比增長9.8%;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5%。經濟運行呈現如下特點:一是三大需求提質增效一是三大需求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5.0%。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9%,制造業投資增長23.2%;民間投資增長13.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的6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2.8%。升級類消費產品熱銷,新能源汽車、節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0.0%、26.3%、15.0%。進出口總額6171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總額4209億
3、元,同比增長20.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17.4%。二是三次產業韌性彰顯二是三次產業韌性彰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322億元,同比增長4.3%。糧食總產量2741萬噸,連續10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7%,41個工業大類中32個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78.0%,其中12個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增加值2.8萬億元,同比增長2.7%,服務業10大門類中有8個實現正增長。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
4、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1.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同比上漲7.8%,價格漲幅同比均回落0.7個百分點。四是財政收入增長穩定四是財政收入增長穩定,財政支出創歷年新財政支出創歷年新高高。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81億元,可比增長8.5%(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其中,稅收2411億元,同比增長5.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626億元,同比增長8.7%,民生支出占比達78.7%。金融運行主要特點如下:一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一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新增本外幣各項貸款7024億
5、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年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從結構看,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高出湖北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54.5個、15.7個、5.5個和29.1個百分點。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萬億元,同比多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增
6、1211億元,增量占全國的比重為3.5%,較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貨幣市場交易量高速增長,轄內法人金融機構貨幣市場交易量共計2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4.6%。銀行間市場債券融資快速增長,非金融企業累計發行債務融資工具2488億元,同比增長27.1%。票據融資穩步增長,金融機構商業匯票貼現余額4967億元,同比增加25.7%。三是企業貸款利率低位運行。三是企業貸款利率低位運行。2022年12月,湖北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6%,同比下降74個基點,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分企業規???,大、中、小微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23%、3.69%、4.35%,同比分別下降17個、
7、23個和45個基點。四是證券保險四是證券保險業穩健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業穩健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發展,省內上市公司證券交易額16.3萬億元,同比增長0.5%;省內企業通過股票(A股)市場融資702億元,通過債券市場融資4424億元。保險業經營實力穩步提升,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車險恢復性增長,責任險增幅明顯提升,農業險維持高增長,全年農業險保費收入40億元,同比上升32.0%。保險業經濟社會服務保障功能穩步增強,全年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602億元,同比增長4.3%。五是金融風險預警體系逐步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五是金融風險預警體系逐步健全,防范化解金融
8、風險能力不斷提升不斷提升。注重引導金融機構樹立正確的風險防控觀,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化解風險。統籌運用央行評價、存保核查、壓力測試等工具,進一步健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湖北省信貸資產質量保持穩定,2022年末銀行業貸款不良率1.31%,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六是金融生態六是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征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推動構建湖北省地方征信平臺服務體系,截至2022年末,平臺累計支持企業融資19.6萬筆,融資金額4719億元。支付服務民生發展有力有效,不斷規范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流程,持續提高支付業務連續性水平,全年大
9、、小額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2.8億筆,同比上升16.0%,金額133.0萬億元,同比增長6.8%。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扎實有效開展,深入推進金融宣傳教育,探索建立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制。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湖北省將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全力打造“51020”2現代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高位推進供應鏈物流體系建設,深入推動武漢科創中心建設,切實做好強信心、穩增長、防風險、推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奮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湖北省金
10、融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貫徹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當靠前發力,精準發力。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開展金融功能提升行動,推動發展科創金融、房地產金融、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跨境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和消費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安全底線,努力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2五個萬億級支柱產業、10 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20 個千億特色產業集群。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
11、業穩健發展,信貸增長合理適度.5(二)證券業保持較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7(三)保險業發展回歸本源,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7(四)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8(五)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9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9(一)三大需求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9(二)三次產業韌性彰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10(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1(四)財政收入增長穩定,財政支出創歷年新高.12(五)房地產市場低位企穩,“光芯屏端網”集群蓄勢進發.12(六)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高位推進,湖北自貿區發展成效顯著.1
12、2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4附錄:附錄:.16(一)2022 年湖北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6(二)2022 年湖北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7專欄專欄 1多措并舉 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實落細.6專欄 2綜合施策 持續提升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能力.14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6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8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8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9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9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5圖 3金融機構
13、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6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圖 5社會融資規模結構.8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94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10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0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0圖 10實際利用外資及增速.11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11圖 12主要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2圖 13財政收支情況.12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面積變動趨勢.13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湖北省金融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持續加大對湖北省經濟恢復的支持力度,信貸投放穩定增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
14、金融支持不斷增強,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一)銀行業穩健發展,信貸增長合理適度1.1.資產增速保持平穩增長,利潤保持穩定資產增速保持平穩增長,利潤保持穩定。2022 年末,湖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 10.3萬億元,同比增長 8.7%,較上年回落 0.2 個百分點;負債總額 10.0 萬億元,同比增長 8.9%,較上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2022 年,湖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利潤 812 億元,較上年小幅下降 15億元。當年湖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數 13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表 1 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
15、構情況注:營業網點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總部數據;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數據來源:湖北銀保監局。2.2.各項存款增速回升各項存款增速回升,住戶存款是主要貢獻住戶存款是主要貢獻力量力量。2022 年末,湖北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8.0 萬億元,同比增長 7.9%,同比提高 1.9個百分點。2022 年,湖北
16、省新增本外幣各項存款7087 億元。分主體看,住戶存款增加 7275 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 260 億元,廣義政府存款下降 436 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 136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圖 1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3.貸款貸款平穩增長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持續優化。2022年末,湖北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7.4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5%,高于全國 0.1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7024 億元。從投向看,湖北省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22 年末,湖北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分別為
17、 3755 億元、7418 億元、1.9 萬億元、979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5.0%、26.2%、16.0%、39.6%,分別高出湖北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54.5 個、15.7 個、5.5 個和 29.1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圖 2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圖 3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4.4.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持續釋放改革潛力持續釋放,貸貸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湖北省推動地方法人銀行加快構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機制,引導其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內嵌到 FTP 定價
18、體系,進一步提高利率傳導效率。2022 年 12 月,湖北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3.76%,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74 個基點,處于歷史低位水平。分企業規???,2022 年 12 月,湖北省大型、中型、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23%、3.69%、4.35%,分別同比下降 17 個、23個和 45 個基點,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最大。5 5.銀行業經營穩健銀行業經營穩健,不良貸款率下降不良貸款率下降。注重引導金融機構樹立正確的風險防控觀,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化解風險。統籌運用央行評價、存保核查、壓力測試等工具,進一步健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確保
19、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2022 年末,湖北銀行業貸款不良率 1.31%,同比下降 0.04 個百分點。其中,法人銀行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 0.1 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別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和 0.24 個百分點。表2 2022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圖 4 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專欄 1多措并舉 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實落細2022 年,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及人民銀行、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實推進金融助企惠民紓困政策快速落地見效,為
20、經濟穩住基本盤和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一、積極主動作為,推動紓困政策應出盡出一、積極主動作為,推動紓困政策應出盡出武漢分行搶抓政策出臺窗口期,搭建“1+4+N”的金融助企紓困政策體系,推動政策在 5 月份應出盡出,形成金融助企紓困和支持經濟穩增長的政策合力。一是牽頭起草關于加強金融助企紓困工作若干措施(“22 條”),由省政府印發執行。二是聚焦交通物流、批零住餐、文化旅游和對外貿易等受7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牽頭制定 4 個金融助企紓困專項行動方案,聯合金融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印發執行。三是配合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N”項配套政策文件,如建立重大項目銀企對接融資新機制的若干
21、措施湖北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工作推進方案等。二、加大解讀宣傳,確保紓困政策應知盡知二、加大解讀宣傳,確保紓困政策應知盡知一是在湖北省金融助企紓困工作推進會及金融助企紓困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對金融助企紓困“22條”以及交通物流、批零住餐、文化旅游、對外貿易等四個專項助企紓困行動方案,逐項開展政策宣傳解讀。二是組織開展金融助企紓困政策宣傳周活動,推動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金融機構出臺專項行動計劃。三是圍繞金融助企紓困主題在武漢分行官方微信公眾號、互聯網站以及湖北日報 楚天都市報開設專欄,發布稿件和推文近百篇。三、推進政策落實,力爭三、推進政策落實,力爭經營主體經營主體應享盡享應享盡享一是推動落實延期還本
22、付息政策,做到“應延盡延”。全年湖北省金融機構共對 26 萬筆、2667 億元貸款實施了延期還本付息安排。二是開展金融助企紓困專項行動。聯合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主管部門,建立首批重點支持的 1400 余家困難企業“白名單”,湖北省金融機構為“白名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近 300 億元,為其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近 100 億元。三是全面推廣應用“楚天貸款碼”。湖北省累計 18 萬戶經營主體通過平臺提交融資申請,發放貸款 2105 億元,平均辦理時限 8 天。四、加強監測督導,督促金融機構應辦盡辦四、加強監測督導,督促金融機構應辦盡辦一是加大對各地、各金融機構政策落實情況的監
23、測和通報。將金融機構政策執行情況、各地政策落實效果與金融市場準入、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等掛鉤,作為金融信用市州縣考評的重要參考。二是印發 湖北省金融機構支持重點領域情況調查方案,按周開展調查,按周進行調度,及時掌握金融機構對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存在問題和政策建議,有力有效推動金融支持政策逐項落實落地。三是督導省級金融機構設立支持穩企紓困熱線電話,向全社會公開,實時接收政策咨詢、問題反映,更好解決受困經營主體訴求。(二)證券業保持較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1 1.法人機構資本實力保持穩定。法人機構資本實力保持穩定。2022 年末,湖北省共有法人證券公司 2 家,法人期貨公司 2家。2 家法人證
24、券公司總資產 2370 億元,凈資產合計 516 億元。2022 年,省內上市公司證券交易額 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0.5%。2.2.多層次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健發展。2022 年,省內企業通過股票(A 股)市場融資 702 億元,其中再融資 516 億元,IPO 融資 186 億元。湖北省新增境內上市和過會企業 18 家,境內上市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截至 2022 年末,湖北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 138 家,其中,科創板 12 家、創業板 36 家、主板 85 家、北交所 5 家。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 241 家。2022 年,省內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 4424 億元,其
25、中公司債融資 1717 億元,企業債融資 219 億元,銀行間市場債務工具融資2488 億元。表 3 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湖北省發改委。(三)保險業發展回歸本源,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增強1.1.保費收入穩步增長保費收入穩步增長。2022 年末,湖北省共有法人保險公司 4 家,省級分公司以上保險公司87 家。2022 年,湖北省保險業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953 億元,同比增長 4.0%。其中,財產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 423 億元,同比增長 11.4%;人身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 1529 億元,同比增長 2.1%。82.2.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業務結構不
26、斷優化。財產險保費收入方面,車險恢復性增長,責任險增幅明顯提升,農業險維持高增長。2022 年,車險保費收入 283 億元,同比增長 6.6%;責任險保費收入 37 億元,同比增長 27.3%;農業險保費收入 40 億元,同比增長 32.0%。人身險儲蓄和投資屬性持續淡化,風險保障屬性進一步增強。2022 年,分紅險和萬能險保費收入分別下降 18.3%和 1.0%。3.3.經濟社會服務保障功能穩步增強。經濟社會服務保障功能穩步增強。2022年,湖北省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 602 億元,同比增長 4.3%。其中,人身險賠款和給付支出 341億元,同比增長 3.2%;財產險賠款支出 261 億元,
27、同比增長 5.6%。保險業風險保障和經濟補償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表 4 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湖北銀保監局。(四)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1.1.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表外融資降幅收表外融資降幅收窄窄。2022 年,湖北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 1.1 萬億元,同比多增 1211 億元,增量占全國的比重為3.5%,占比較上年提高 0.4 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偭勘3址€定增長,繼續為經濟恢復提供有力支持。從結構看,2022 年,湖北省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 7192 億元,同比多增 110 億元;新增直接融資 1556 億元,同比多增 165 億
28、元;表外融資減少 70 億元,同比少減 1228 億元,其中,委托貸款增加 541 億元,信托貸款減少 257 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減少 354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圖 5 社會融資規模結構2.2.貨幣市場交易量高速增長貨幣市場交易量高速增長,非金融企業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增長較快務融資增長較快。2022 年,轄內法人金融機構貨幣市場交易量共計 25.5 萬億元,同比增長134.6%。其中,質押式回購成交 22.7 萬億元,同比增加 145.7%;同業拆借成交 2.9 萬億元,同比增長 89.2%。2022 年,湖北省非金融企業累計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2488 億元,較上年
29、增長 27.1%。2022 年末,湖北省債務融資工具存續金額 4680億元,同比增長 19.0%。表 5 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3 3.票據融資穩步增長票據融資穩步增長,票據市場利率持續下票據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行。2022 年,湖北省金融機構累計承兌商業匯票金額 8358 億元,同比增加 8.7%;累計貼現商業匯票金額 4718 億元,同比增加 36.6%。截至 2022年末,湖北省商業匯票承兌余額 4250 億元,同比增加 13.3%;商業匯票貼現余額 4967 億元,同比增加 25.7%。票據市場利率持續下行,2022 年 12月,湖北省
30、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 1.39%、3.72%,同比分別下降 42個基點和 41 個基點。9表 6 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五)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1 1.征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征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持續提升征信服務水平,基本形成“線上+線下自助查詢為主,人工柜面為輔”的新型征信查詢服務供給體系。2022年,湖北省共提供個人和企業自主征信查詢服務413.6萬筆,其中個人自助查詢占比超過97%、企業自助查詢占比超過50%。打通各個地方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平臺,構建以“鄂融通”為核心、17個市州子平臺為
31、補充的湖北省地方征信平臺服務體系。截至2022年末,平臺累計入駐機構2515家,發布金融產品1959項,累計支持企業融資19.6萬筆,融資金額4719億元。2 2.支付服務民生發展支付服務民生發展有力有效有力有效。持續規范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流程,實現省內提供簡易開戶服務的銀行機構網點覆蓋面達到 100%。全面落實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湖北省 2022 年各支付服務經營主體累計減免手續費超 8 億元,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 350 萬戶。全力防范化解支付領域風險。深入推進涉詐涉賭“資金鏈”治理工作,實現湖北省有責涉案賬戶數量和支付有責投訴有效壓降。持續加強支付清算和會計核算管理,提高業務連續性水平
32、。2022 年,大、小額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 2.8 億筆,同比上升 16.0%;金額 133.0 萬億元,同比增長 6.8%。3.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扎實有效開展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扎實有效開展。深入推進金融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楚天行”和“金種子”金融素養提升雙工程,成功舉辦“金融知識宣傳楚天行”專題活動,活動榮獲 2022 年湖北省“爭做中國好網民”之湖北好網民工程品牌。持續加強凈化金融市場環境力度。開發并上線運行湖北省違法違規金融廣告監測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金融廣告監測的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強化金融廣告監測效果。全力提升投訴處理質效,建立起有責投訴審核判定機制。二、經濟運
33、行情況2022 年,湖北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先行區建設全面起勢,經濟運行呈現頂壓前行、穩中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底色更濃。三大需求提質增效,三次產業韌性彰顯,價格指數溫和上漲,財政收支整體穩定。2022 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 萬億元,同比增長 4.3%,快于全國 1.3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6 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一)三大需求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1.1.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設施和工業領域增勢良好領域增勢良好。2022 年,湖北省固定資產投
34、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15.0%,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3.2%,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 61.1%。2022 年,湖北省施工項目 3.2 萬個,其中億元以上施工項目 1.2 萬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 5502 個,其中100 億元以上項目 21 個?;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5.9%,高于全部投資 0.9 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 24.2%,高于全部投資 9.2 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23.2%,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29.4%。10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7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2.2.消費市場穩步改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市場穩步改善,消費
35、升級趨勢明顯。2022 年,湖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2.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社零總額分別增長 10.4%、4.0%、5.3%、4.8%。分類別看,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 17.7%、22.0%;出行類商品銷售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 8.3%、16.4%;升級類產品熱銷,新能源汽車、節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50.0%、26.3%、15.0%;網絡銷售持續增長,網上零售額達 3744 億元,同比增長 7.2%
36、,高于全國 3.2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3.3.進出口快速增長,貿易結構繼續優化進出口快速增長,貿易結構繼續優化。2022 年,湖北省進出口總額 6171 億元,同比增長 14.9%。其中,出口總額 4209 億元,同比增長20.0%;進口總額 1962 億元,同比增長 5.4%。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 3033 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49.2%;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額 733 億元,占出口總額的 17.4%;“兩新一高”產品(新材料、新能源、高技術裝備)出口總額 188 億元,增長59.2%,其中集成電路、光纖光纜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 16.2%、30
37、.0%。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9 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10 實際利用外資及增速(二)三次產業韌性彰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1.1.農業較快增長,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農業較快增長,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2022 年,湖北省農、林、牧、漁業及相關服務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 2.7%、7.7%、4.0%、5.6%和11.9%。糧食產量連續 10 年保持在 500 億斤以上,達 548 億斤。豬肉、牛肉、羊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4.3%、2.7%、9.1%。2.2.工業穩中有進,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工業穩中有進,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2022 年,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
38、增長7.0%,41 個工業大類行業中 32 個行業保持正增11長,12 個行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5.4%,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1.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 26.2%,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19.2%。液晶顯示屏、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101.2%、98.0%。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1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3.3.服務業逐步企穩服務業逐步企穩,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較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較快快。2022 年,湖北省服務業增加
39、值同比增長 2.7%。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0.1%、1.7%、0.9%、5.6%、4.6%。2022年湖北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 9233 億元,同比增長 8.5%。4.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深入推進,轉型升級成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效明顯。湖北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1020”3現代產業集群加速崛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14.7 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突破 2 萬家,實現兩年翻番。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 2.4 萬家,同
40、比增長70.0%。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 3000 億元,同比增長 42.9%。5.5.生態文明建設縱深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縱深發展,美麗湖北再添色美麗湖北再添色彩彩。湖北省深入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累計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 9067 個,濕地修復 4 萬畝,長江干流出境水質保持在類。武漢、襄陽、宜昌、黃石納入“無廢城市”名單,清江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恩施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綠色低碳轉型提質增效,綠電3“51020”是指 5 個萬億級支柱產業、10 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20 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裝機占比達到 63.7%,磷石膏綜合利用率超過70.0%。鐘祥、通城、建始等 7 地
41、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1.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部分領域價格漲部分領域價格漲幅明顯。幅明顯。2022 年,湖北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 2.1%。其中,城市上漲 2.1%,農村上漲 1.9%。從八大類商品看,食品煙酒、交通和通信價格是影響 CPI 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分別上漲 2.2%、4.7%。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 5.5%,糧食價格上漲 1.1%,鮮菜價格上漲3.6%,鮮果價格上漲 10.9%。在交通和通信價格方面,受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影響,能源、芯片供應鏈受阻,運輸和產能受限推升了國內交通工
42、具用燃料和芯片價格。2.2.保供穩價政策效果顯現保供穩價政策效果顯現,工業生產者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漲幅回落。從月度變化情況看,湖北省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前高后低,其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當月同比漲幅從 1 月的上漲 6.1%逐月回落至 12 月的下降 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漲幅從 1 月的上漲 13%逐月回落至 12 月的下降 1%。2022 年,湖北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 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上漲 7.8%。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12 主要價格指數變動趨勢3.3.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勞
43、動力成本上升,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2022 年,湖北省最低工資標準分檔依次為 2010元、1800 元、1650 元、1520 元,增幅分別為 14.9%、20%、19.6%、21.6%,拉動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上漲 7.6%。2022 年,湖北省新增就業人數 92.712萬人,勞動力總數達到 3722 萬人,平均勞動生產率 14.3 萬元,同比增長 4.8%,高于 GDP 增速 0.5個百分點。(四)財政收入增長穩定,財政支出創歷年新高2022 年,在疫情反復、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下,湖北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281 億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可比增長 8.5%。其中,稅
44、收收入 2411 億元,可比增長 5.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8626 億元,同比增長 8.7%,支出規模創歷年新高。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 78.7%,其中教育、科學技術、衛生健康、農林水、交通運輸等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6.3%、19.0%、13.3%、9.6%、37.7%,有效保障了民生穩定和重大決策落地實施。2022 年,湖北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2871億元,同比下降 26.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2453 億元,同比下降 28.8%。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13 財政收支狀況(五)房地產市場低位企穩,“光芯屏端網”集群蓄勢進發1.1.房地產市場房地
45、產市場低位低位企穩企穩,重點城市房價降幅重點城市房價降幅收窄收窄。2022 年,湖北省房地產整體下行,隨著系列房地產支持政策的實施,湖北省房地產市場邊際企穩態勢顯現。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好于全國平均水平。2022 年,湖北省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172億元,同比增長0.8%,比全國(-10.0%)、中部(-7.2%)分別高 10.8 和 8.0 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降幅收窄。2022 年,湖北省房地產新開工面積42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5%,降幅較 1-11 月收窄 1.7 個百分點。三是商品房銷售筑底趨勢漸顯。2022 年,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 6385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46、19.6%。四季度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 1995 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5.3%,其中 12 月商品房銷售面積 893 萬平方米,環比增長 63.6%。四是重點城市房價降幅收窄。2022 年 12 月,武漢、襄陽、宜昌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下降 5.6%、5.0%、4.4%,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 0.2、0.9、0.1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圖 14 商品房施工和銷售面積變動趨勢2.2.“光芯光芯屏端網屏端網”集群蓄勢進發集群蓄勢進發,產值規模產值規模接近七千億元接近七千億元。2021 年,湖北省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全力打造以“光芯屏端網”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47、萬億支柱產業,依托光谷科創大走廊,圍繞光通信及激光、集成電路等48 個細分領域培育創新性產業集群,計劃到 2025 年產業集群產值達到 1.3 萬億元。2022 年,產業集群產值規模接近 7000 億元,產業集群中營收超百億企業達到 9 家,營收 50 億元以上企業達到 19 家,營收 10 億元以上企業達到53 家,企業總數超過 10 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 4300 家。從產品看,光電器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 60.0%,激光設備占全國市場份額的 50.0%,光線光纖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25.0%。(六)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高位推進,湖北自貿區發展成效顯著1.1.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高位推
48、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高位推進,協同化程協同化程度不斷提高度不斷提高。2015 年 3 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長48 個細分領域分別是:光通信及激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屏、智能終端、下一代信息網絡、人工智能、軟件、信息服務。13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標志著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正式納入國家級規劃。經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近 8 年聯合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協同化程度不斷提高。一是基本建立協同發展機制。2021 年,三省聯合印發了長江中游三省協同發展工作機制,組建長江中游三省協同發展聯合辦公室,明確每年召開主要領導座談會和常務副省長聯席會,形成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上下貫通的推進體系。二是內部循環基礎更加
49、牢固。三省以互聯互通為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長贛鐵路建設正式啟動,襄常鐵路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咸寧至九江高速公路工程正式實施,南昌長沙特高壓、荊門長沙特高壓投產送電,南昌武漢特高壓開工建設。三是產業集聚協同更加緊密。三省明確了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轉型升級導向,聯合推進武漢東湖、長株潭、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建立科技創新平臺、科研設施和儀器、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共享機制,簽訂了長江中游三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協議書,成立了三省旅游產業發展聯盟。2.2.湖北自貿區發展成效顯著湖北自貿區發展成效顯著,營商環境大幅營商環境大幅改善改善。2016 年 8 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湖北)自由
50、貿易試驗區,2017 年 4 月正式掛牌。自貿區建設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在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行政體制創新、科技體制創新、金融制度創新、服務業擴大開放、網上稅收政策 7 個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工作。一是深化改革創新措施扎實落地。2021 年 3 月,湖北省印發支持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提出 68 項具體措施,目前湖北自貿區已完成 62 項深化改革創新措施,實施率 91.0%。二是制度成果不斷涌現。5 年多來,自貿區建設累計形成 294 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 27 項經國務院等批準在全國推廣,132 項創新成果在湖北省復制推廣。三是發展質量大幅提升。湖北自貿區累計新增
51、企業 4.7 萬家,新設外商投資企業 279 家,占湖北省同期新設外資企業數的 24.8%;累計進出口總額 3117 億元,占湖北省同期累計進出口總額的 30.2%。專欄 2綜合施策 持續提升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能力2022 年,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堅持正確把握“雙碳”目標要求,加大金融支持能源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落實人民銀行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支持政策,將支持綠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持續做好經濟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服務。一、強化金融政策引領支持綠色發展一、強化金融政策引領支持綠色發展制定關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 2022 年末綠色貸款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工作目標,按季印發綠色
52、低碳轉型工作通報,按周發布綠色信貸監測數據,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綠色貸款投放力度,推動湖北綠色貸款趕超全國平均水平。到 2022 年 12 月末,湖北省綠色貸款余額 9792 億元,同比增長 3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1 個百分點。二、開展標準化建設引導綠色金融創新二、開展標準化建設引導綠色金融創新出臺排污權抵質押貸款和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兩份操作指引,指導金融機構建立權限下放、綠色通道、利率定價等配套措施,支持 12 家企業獲得排污權抵質押貸款 3 億元;為 2 家控排企業制定包含碳配額質押登記、擔保增信措施在內的融資方案。先后引導“綠保貸”、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綠色采礦權抵押貸款和附帶“綠
53、色建筑保險”貸款落地,金額共計 7 億元。支持某企業發行綠色電池資產支持票據,總規模 4 億元。三、用好政策工具支持綠色低碳轉型三、用好政策工具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爭取省政府出臺配套貼息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申報力度,為相關領域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碳減排支持工具 6 批共計在湖北落地資金 112 億元,支持商業銀行發放碳減排貸款 187 億元,帶動 120 家企業實現碳減排 357.4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14 批共計在湖北落地資金 74 億元,有效滿足轄內煤電企業資金需求。四、圍繞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專項行動四、圍繞綠
54、色低碳轉型實施專項行動會同省發改委、科技廳等 16 個部門開展綠色項目貸款提升行動,依托“鄂綠通”平臺對各主管部門梳理歸集的綠色項目進行審核入庫,支持金融機構精準發放綠色貸款。到 2022 年末,平臺已入庫綠色項目 435個,發放融資 877 億元。聯合省發改委、能源局等 4 部門開展煤電保供金融支持專項行動,建立轄內重點煤14電企業牽頭行對接及融資監測機制,有效滿足煤電企業融資需求。2022 年以來,支持 9 家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 123 億元,加權平均利率 2.5%。五、突出激發市場活力深化區域碳市場建設五、突出激發市場活力深化區域碳市場建設積極與區域碳市場主管單位聯動配合,盤活企業碳資
55、產,為碳金融產品創造有利條件。配合武漢市以碳金融為特色申報國家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支持武昌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支持試點碳市場開展碳回購、碳借貸等產品探索創新,為高排放企業轉型發展提供金融支持。三、預測與展望展望 2023 年,湖北省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湖北正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處在宏觀政策加持窗口期、新舊動能轉換期,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戰略位勢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湖北經濟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凸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重,科創產業發展能力不強。2023 年,湖北省將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
56、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全力打造“51020”現代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高位推進供應鏈物流體系建設,深入推動武漢科創中心建設,奮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2023 年,湖北省金融業將堅定貫徹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貫徹新發展理念,開展金融功能提升行動,推動發展科創金融、房地產金融、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跨境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加大對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和消費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努力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15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林建華曾濤李斌統稿:朱華阮
57、紅新李松胡云飛吳瑩石莉執筆:段鵬張磊徐媛黃忠龔陳然吳小猛劉肇銘提供材料:高曉波賈晟涂德君袁征王一帆宋一瀟汪朝露劉暢謝慧敏董姝圓程俊義熊源談敘16附錄:(一)2022 年湖北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聯合相關部門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設的“楚天貸款碼”在湖北省正式啟動運行。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聯合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出臺關于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3個方面13條具體舉措。5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出臺 關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金融機構擴大綠色金融資源投入,提升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服務水平。5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
58、府辦公廳印發加強金融助企紓困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進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和幫扶受困群體力度。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重大項目融資對接平臺”上線,推動金融機構依托對接平臺開展湖北省重大項目融資服務。6月23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武漢市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行動方案,提出了建設碳金融中心10項重點任務。7月1日,湖北省金融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貫徹落實中央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金融)配套實施細則。7月15日,湖北省金融領導小組印發湖北省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十項重要“微改”工作方案,提出全面推廣“301”模式等十項具體改革舉措。8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住經濟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8條具體舉措。9月28日,湖北省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啟動會在武漢召開,并發布了湖北省企業創新積分制實施方案,依據積分推出“企業積分貸”專屬產品。17(二)湖北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2022 年湖北省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18表 22001-2022 年湖北省各類價格指數數據來源:中國經濟景氣月報。19表 32022 年湖北省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湖北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