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山西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1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年,山西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有效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全省經濟總體延續穩定恢復的良好態勢: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能源保供扎實推進,新興動能日益增強,市場活力持續釋放,發展質效穩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從經濟運行情況看,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4。一是三一是三大需求保持恢復,投資拉動效應明顯。大需求保持恢復,投資拉動效應
2、明顯。投資增速持續回升,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增速快于全國0.8個百分點。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63億元,同比下降2.4,但網上零售較快增長,零售額同比增長15.2。外貿進出口總額1846億元,同比下降16.7%,全年降幅較前三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二二是三次產業穩步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是三次產業穩步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農業生產穩中向好,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15億元,同比增長5.1,糧食總產量1464萬噸,創歷史新高。工業增長保持韌性,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快于全國4.4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增加值增長15.5。服務業發展總體
3、平穩,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80%,新能源發電投資同比增長66.2%。能源生產保障有力,山西煤炭產量超13億噸,以長協價保供24個省份電煤6.2億噸。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污染物防治指標全部取得或保持歷史最好水平;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同比提高14.8個百分點。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漲幅較上年擴大1.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1.4%,漲幅較上年收窄18.8個百分點。四是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四
4、是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支持民生領域能力增強支持民生領域能力增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54億元,同比增長21.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73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9.4%。五是就業穩步增長五是就業穩步增長,收入持續增加收入持續增加。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6.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6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6。從金融運行情況看,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金融市場健康運行,改革和創新力度增強,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為穩經濟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一是銀行業穩
5、健運行是銀行業穩健運行,貨幣信貸合理適度增長貨幣信貸合理適度增長。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營穩健,全省網點總數較上年增加6家,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2.4%。各項存款大幅增長,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各項貸款穩步增長,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10%。表外融資收縮,全年減少785億元,同比多減216億元。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全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普惠小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
6、。2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二是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二是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融資結構更趨優化融資結構更趨優化。社會融資規模存量5.5萬億元,同比增長6.9%,全年增量為3853億元,同比多增216億元。融資工具不斷創新,發行全省首單鄉村振興債、科創票據、地產類項目收益票據、次級永續中票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明顯,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3億元,直接撬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207億元,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達27.6%;通過各類專項再貸款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科技創新貸款、交通物流貸款、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共546億元。三是證券期貨業平穩發
7、展,開戶數量穩三是證券期貨業平穩發展,開戶數量穩步增長。步增長。全省證券投資者開戶數為594.7萬戶,同比增長2.5%;證券交易額8.6萬億元,同比下降3.9%。全省期貨投資者開戶數為14.5萬戶,同比增長4.5%,期貨累計成交額為2.7萬億元,同比下降18.9%。四四是保險業平穩運行是保險業平穩運行,服務保障功能不斷增強服務保障功能不斷增強。實現保費收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1.6%。全年累計提供風險保障7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五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成效。五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成效。出臺山西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方案,成立山西省
8、農村信用社穩定發展基金,改革化險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銀行業不良資產率1.5%,不良貸款率1.6%,均較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六是金融生態環境持六是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截至2022年末,“信通三晉”征信平臺歸集共享各類涉企信用信息1.2億條,促成3336戶企業獲得融資949億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累計辦理各項登記8.9萬筆、查詢29.6萬筆;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達成企業融資交易3793筆、3227億元。全年支付系統共處理發起業務1.4億筆、45.9萬億元。持續深化金融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全年共解答金融消費
9、者咨詢2.7萬筆,成功調解金融糾紛3050筆,完成司法確認904筆。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山西省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制造業振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扎實開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全力推動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促進文旅、服務業和消費回暖升級,深入實施減污降碳擴綠增長行動,推動實現經濟發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省金融業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聯動,在助推山西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業提質增效、經營主體發展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動融資總
10、量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成本穩中有降,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為山西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業穩健運行,貨幣信貸合理適度增長.5(二)證券期貨業平穩發展,開戶數量穩步增長.7(三)保險業平穩運行,服務保障功能不斷增強.8(四)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融資結構更趨優化.8(五)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9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9(一)三大需求保持恢復,投資拉動效應明顯.10(二)三次產業穩步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11(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2(四
11、)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支持民生領域能力增強.13(五)房地產投資回落,保障房建設取得積極成效.13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4附錄:附錄:.16(一)山西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6(二)山西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7專欄專欄 1金融支持山西能源保供和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7專欄 2山西省強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12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6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8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8表 5支付體系建設情況.9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
12、變化.5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6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84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0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10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0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0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11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11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2圖 13財政收支狀況.13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13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山西省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金融市場健康運
13、行,改革和創新力度不斷增強,金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穩經濟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銀行業穩健運行,貨幣信貸合理適度增長1.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營穩健。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營穩健。2022 年末,山西省銀行業機構網點總數較上年增加 6 家,資產總額 6.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4%。在經濟企穩回升、金融資產質量提高等積極因素帶動下,2022年實現稅后利潤 452 億元,同比增盈 4 億元。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注:營業網點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總部數據;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
14、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數據來源:山西銀保監局。2.各項存款大幅增長各項存款大幅增長。2022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5.4 萬億元,同比增長14.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3.8 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 6833 億元,是上年同期的 1.6 倍。分部門看,住戶、企業、政府三大部門存款均大幅增長。住戶存款較年初增加 4549 億元,同比多增 1574 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 1826 億元,同比多增1148 億元;財政性存款
15、較年初增加 331 億元,同比多增 197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各項貸款穩步增長各項貸款穩步增長。2022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3.8 萬億元,同比增長10.0%。分期限看,中長期貸款對實體經濟形成較強支撐,中長期貸款較年初增加 2108 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 60.4%。分部門看,企(事)業單位貸款是拉動貸款增長的主要因素,較年初增加 2873 億元,同比多增 133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
16、4.表外融資業務收縮表外融資業務收縮。2022 年,表外業務融資減少 785 億元,同比多減 216 億元。其中,委托貸款減少 210 億元,同比多減 341 億元;信托貸款減少 52 億元,同比多減 231 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減少 523 億元,同比少減 356 億元。5.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利率自律機制作用有效發揮,貸款利率穩中有降。2022 年,山西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53%,同比下降 0.39 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5.93%,同比下降0.51 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81%,同比下降
17、 0.50 個百分點。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金融資產質量持續改善金融資產質量持續改善。2022 年末,全省銀行業不良資產率 1.5%,不良貸款率 1.6%,均較上年同期下降 0.3 個百分點。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 0.5 個百分點。7.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馓幹弥攸c金融機構風險,出臺山西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方案,成立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穩定發展基金,推動改革化險工作取得積極進展。8.跨境人民幣業務
18、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缇橙嗣駧艠I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2022年,受全省進出口總額收縮影響,全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 430 億元,同比下降 37.3%。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企業占發生本外幣跨境收支業務全部企業數的 34.6%。2022 年末,共有 680家企業辦理了跨境人民幣業務,“首辦戶”較 2021年增加 47 家。通過簡化流程為 140 戶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收支業務 1885 筆、金額 142 億元,分別是上年同期的 2 倍和 4 倍。7專欄 1金融支持山西能源保供和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雙碳”背景下,構建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是穩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2022年,
19、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認真落實總行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三大功能”、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的重要部署,結合山西實際,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同,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撬動作用,指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綠色金融領域創新,統籌加大金融支持能源保供和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力度,2022 年末,山西省綠色貸款余額 3714 億元,同比增長 35.8%,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 1788 億元,同比增長 55.1%;據監測,全年累計發放煤炭煤電行業貸款 4472 億元,同比增長 11.5%。一、構建政策體系,完善制度保障一、構建政策體系,完善制度保障聯合省金融辦、山西銀保監局、省
20、發展改革委等 11 部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支持全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導意見,強化政策協同和部門聯動,確定煤電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制造業綠色升級、農業領域綠色發展、綠色低碳技術進步、省屬重點國企綠色轉型五個重點支持領域,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工作機制,構建綠色金融支撐體系,全面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建立全省煤炭、煤電行業信貸統計月報制度,跟蹤監測金融支持能源保供情況;創建山西省綠色金融工作簡報和主辦行制度,及時推廣經驗做法;按季開展地方法人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綜合評價,有效發揮評估激勵約束作用。聯合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等部門分別建立了“山西省煤電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企業名單”“煤炭清潔高效
21、利用和碳減排項目名單”“重點保供煤電企業名單”推送機制,累計推送項目近千個,幫助金融機構精準識別、有效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二、聚焦重點領域,強化工具引導二、聚焦重點領域,強化工具引導通過新聞發布會、銀企對接會、調研座談會等渠道加強政策宣傳,指導全國性銀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加大碳減排、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能源保供領域優惠利率貸款投放。在常態化名單推送機制的基礎上,聯合省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舉辦全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碳減排項目銀企對接會,促成現場簽約授信 298 億元。截至 2022 年末,全省發放碳減排領域貸款 251億元,支持企業 169 戶,重點投向了風
22、力發電、太陽能利用、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領域;發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領域貸款 143 億元,支持企業 46 戶,重點投向了煤炭綠色高效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電企業電煤保供領域。三、推動金融創新,拓寬融資渠道三、推動金融創新,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債融資,2022 年全省企業累計發行綠色債券 54 億元。在全省推廣“綠票通”再貼現業務,全年累計辦理“綠票通”業務 33 億元。指導金融機構落地全國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能源保供”債權融資計劃、全省首筆碳減排掛鉤光伏項目貸款等綠色金融產品。配合太原市、長治市政府成功申報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推動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建設和銀企對接,促進更多資金
23、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將持續落實好總行關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決策部署,以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煤炭和煤電、煤電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推進)”改革為契機,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加大對煤炭煤電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清潔能源發展、煤電保供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助力山西省能源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二)證券期貨業平穩發展,開戶數量穩步增長1.證券業運行平穩。證券業運行平穩。2022 年末,全省共有 2家法人證券公司、45 家證券公司分公司和
24、176 家證券營業部,較 2021 年末減少 1 家分公司、2 家營業部。全省證券投資者開戶數為 594.7 萬戶,同比增長 2.5%;證券交易額 8.6 萬億元,同比下降 3.9%。2022 年末,山西省境內共有 A 股上市公司40 家,較 2021 年末減少 1 家,數量在全國排第22 位。新三板掛牌公司 83 家,全年新增 6 家,8數量在全國排第 18 位。2.期貨市場成交量下降,開戶數穩增。期貨市場成交量下降,開戶數穩增。2022年末,全省共有 2 家法人期貨公司、9 家期貨公司分公司和 24 家期貨營業部,較 2021 年末減少1家法人期貨公司。全省期貨投資者開戶數為14.5萬戶,
25、同比增長 4.5%,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額為 2.7萬億元,同比下降 18.9%。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山西證監局、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三)保險業平穩運行,服務保障功能不斷增強1.保費收入溫和增長保費收入溫和增長。2022 年末,總部設在山西省的保險公司有 1 家,為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公司分支機構 53 家,其中,財產險公司分支機構 27 家,壽險公司分支機構 26 家,與上年持平。2022 年,山西省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 1013 億元,同比增長 1.6%,增速低于上年同期 5.8 個百分點。2.風險保障擴面提質風險保障擴面提質。2022 年,山西省保險業全
26、年累計提供風險保障 77 萬億元,同比增長10.3%。農險提供風險保障 1024 億元,同比增長8.3%;共為 1.6 萬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 15 億元,同比增長 46%。大病保險參保人數 2509.6 萬人,提供風險保障 10.0 萬億元,累計賠付 14 億元,賠付 57.8 萬人次。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山西銀保監局。(四)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融資結構更趨優化1.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2022 年末,山西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 5.5 萬億元,同比增長6.9%;累計增量為 3853 億元,同比多增 216 億元。間接融資和地方政府債券是拉動社會融
27、資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間接融資同比增長7.1%,占全省存量的 72.1%;地方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增長 16.2%,占全省存量的 11.5%。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2.創新型融資工具得到推廣運用。創新型融資工具得到推廣運用。2022 年,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累計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1587億元,其中鄉村振興債 1 筆、金額 10 億元;科創票據 16 筆、金額 162 億元;綠色債券 4 筆、金額54 億元;次級永續中票 1 筆、金額 12 億元。落地“可持續發展掛鉤+能源保供”債權融資計劃10 億元。晉中市公用基礎設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行紓困債
28、券。93.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撬動作用明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撬動作用明顯。全年發放再貸款、再貼現 928 億元,同比增加 116億元;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 3 億元,直接撬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207 億元,全省普惠小微、涉農貸款余額增速分別為 27.6%、11.8%。落實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全省共有 149 家金融機構為經營主體減免利息 2 億元,涉及貸款金額 633 億元、23.7 萬筆,惠及經營主體 13.2 萬戶。通過各類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科技創新貸款、交通物流貸款、設備更新改造貸款546 億元。在貨幣政策工
29、具的引導下,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28.2%;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35.8%。(五)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1.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截至 2022 年末,“信通三晉”征信平臺歸集共享各類涉企信用信息1.2億條,累計促成3336戶企業獲得融資949億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累計辦理各項登記 8.9 萬筆、查詢 29.6 萬筆;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達成企業融資交易 3793 筆、3227 億元;8 家核心企業與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實現線上供應鏈融資 9567 萬元。累計評定信用村
30、10311 個,建立農戶信用檔案 313 萬戶,為 74 萬戶信用戶發放貸款 789 億元。2.支付服務環境不斷改善。支付服務環境不斷改善。全年支付系統共處理發起業務 1.4 億筆、45.9 萬億元,其中大額支付系統發起業務 708.6 萬筆、41.6 萬億元;小額支付系統發起業務 9687.7 萬筆、3.0 萬億元;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發起業務 4020.7 萬筆、1.3萬億元。全省共有支付系統直接參與者 3 個,間接參與者 5247 個。全省農村地區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情況持續向好,共開立 2938.2 萬戶,同比增長31.0%;全年共處理業務 1.2 億筆、3.3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46
31、.1%、11.9%。表 5支付體系建設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3.持續深化金融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金融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模式為171家企業及養殖戶提供信貸資金2億元。破解農戶金融信用評估難題,推動運城市上線“鄉村資產數字化服務平臺”,頒發全國首張“農村資產數字證書”。晉商銀行創新推出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綠色信貸服務;山西沁縣農商行創新推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畜牧產業融資服務。制定山西省金融標準化“十四五”實施方案,推動金融機構重點金融標準對標達標,組建山西省金融標準化專家庫,為有效提升山西省金融標準化服務水平奠定基礎。4.金融消費權益
32、保護扎實推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扎實推進。全年共接收金融消費者投訴 1538 筆,解答咨詢 2.7 萬筆,服務滿意度 98.1%。山西省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太原市六城區法院分別簽署共建協議,實現了訴調對接在太原城區的全覆蓋。在小店區人民法院、光大銀行太原分行、興業銀行太原分行設立山西省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駐點調解工作室,推動“調解+司法確認”對訴訟的有效替代。全年共受理金融糾紛調解申請 3478筆,調解成功 3050 筆,完成司法確認 904 筆。二、經濟運行情況2022 年,山西省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向好,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6 萬億元,按不變價
33、格計算,同比增長 4.4,高于全國 1.4 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速分別為 5.1%、6.2%、2.7%,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 5.2、54.0%、40.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73675 元。10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三大需求保持恢復,投資拉動效應明顯1.投資持續回暖投資持續回暖。2022 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5.9,增速快于全國 0.8 個百分點。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 3.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 11.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 2.5,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 5.9:38.7:55.3。分行業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 14.4,拉動投資增長
34、2.8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 21.3。制造業投資增長 6.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45.7,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 20.7。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率2.網上零售實現較快增長網上零售實現較快增長。受疫情影響,2022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563 億元,同比下降 2.4,但網上零售實現了快速增長,零售額同比增長 15.2。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分別下降 2.1和 3.7。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下降 2.6,餐飲收入增長0.1。全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下降 2.9,其中,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零售額分別
35、增長 85.7、55.5和 27.3。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3.外貿進出口降幅穩步收窄。外貿進出口降幅穩步收窄。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 1846 億元,同比下降 16.7,降幅較前三季度收窄 1.3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 1211 億元,下降 10.3;進口 634 億元,下降 26.6。從貿易方式上看,一般貿易進出口 801 億元,增長7.9%,占全省外貿總值 43.4%,較上年同期提升9.9 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 1008 億元,下降20.2%。從貿易對象看,美國、歐盟、東盟、金磚國家合計占全省外貿份額 54.5%。2022 年,山西省實際利用外資 8
36、億美元,同比增長 2.4 倍。山西省本外幣跨境資金呈現凈流入態勢,全年凈流入 3 億美元。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1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二)三次產業穩步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1.農業生產穩中向好農業生產穩中向好。2022 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 1415億元,同比增長 5.1。糧食總產量 1464.3 萬噸,增長 3.0,糧食畝產 309.9 公斤,增長 2.6,總產、畝產均創歷史新高。全省畜牧業生產平穩增長,畜禽生產穩中向好,主要畜產品市場供給充足。蔬菜、水果產量繼續增長。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
37、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快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2.工業增長保持韌性工業增長保持韌性。2022 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0,快于全國 4.4 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長 7.5,制造業增長 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10.6。從煤與非煤看,在能源保供政策效應下,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 7.6%,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 60%左右;非煤工業增長 8.7。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增加值增長15.5,其中,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汽車制造業、食品工業分別增長 62.2、36.4、32.3、12.9。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
38、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3.服務業發展總體平穩服務業發展總體平穩。2022 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7。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 5.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5.1,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7.9。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政策效果顯現,2022 年末,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 80%;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 40.3%;全省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6.0%。全省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22 年,全省煤炭行業投資同比增長 18.4%,新開工煤礦項目投資增長
39、 15.7%,新能源發電投資增長 66.2%。能源生產保障有力,煤炭、非常規天然氣、電力持續安全穩定供應。2022 年,山西煤炭產量超 13億噸,以長協價保供 24 個省份電煤 6.2 億噸;發電量 4153.3 億千瓦時,增長 7.5%,其中外送電量 1463.7 億千瓦時,增長 18.5%。5.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有序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六項污染物“四降兩平”(PM2.5、SO2、CO、O3同比分別下降 2.6%、20%、6.7%、1.8%,PM10、N
40、O2同比持平),全部取得或保持歷史最好水平;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 74.5%,同比提高 2.4 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 87.1%,同比提高 14.8 個百分點。12(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2 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 2.1%,漲幅較上年同期擴大 1.1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 3.7,衣著類上漲 1.6,居住類上漲 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 0.8,交通和通信類上漲 4.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 1.3,醫療保健類上漲 0.3,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 1.4。2.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
41、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2022 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 11.4,漲幅較上年同期回落 18.8 個百分點。其中,煤炭價格上漲 22.1,焦炭上漲 15.0。3.就業穩定就業穩定、收入穩增收入穩增。2022 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 46.3 萬人,完成全年目標 102.8;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48.6 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47.1。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 萬元,同比增長 5.6,高于全國 1.7 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 萬元,增長 6.6,高于全國 0.3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專欄 2
42、山西省強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22 年,山西省以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為契機,通過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開展首貸專項行動、完善融資增信機制、優化信貸產品體系、深化政銀企合作機制,促進金融機構強化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小微企業服務質效。2022 年末,山西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2513 億元,同比增長 27.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17.7 個百分點。一、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激發銀行愿貸內生動力一、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激發銀行愿貸內生動力一是建立“2+1”融資機制。通過“人民銀行政策工具+政府性融資擔保+商業銀行貸款”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央行資金引導和撬動作用。2022 年,累計
43、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 532 億元,辦理再貼現 396億元;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 3 億元,直接撬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 207 億元。二是完善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對金融機構按照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的 0.1%或者運用再貸款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的 0.2%給予風險補償,2022 年對 139 家金融機構補償 5766 萬元,激勵小微貸款投放。三是優化創業擔保貸款基金使用政策。將省級創業擔保貸款基金用于省、市、縣三級金融機構,促進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支持銀行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2022 年末,山西省創業擔保貸款余額 37 億元,同比增長 23%。二、開展首貸專項行動,拓寬銀行首
44、貸覆蓋面二、開展首貸專項行動,拓寬銀行首貸覆蓋面一是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省金融辦、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銀保監局聯合印發山西省首貸續貸服務中心工作指引,指導地市掛牌成立首貸服務中心,提供首貸所需的抵質押登記、信用擔保、保證保險等服務,提高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的首貸便利性。二是建立無貸戶篩選推送機制。建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兩類無貸戶”名單推送機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向銀行推送,為提升小微企業首貸成功率提供支撐。2022 年,山西省累計拓展普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首貸戶 2.1 萬戶,同比增長 44%。三、完善融資增信機制,提高銀行信用貸款發放能力三、完善融資增信機制,提高
45、銀行信用貸款發放能力一是設立信用保證基金。設立遠期規模 100 億元的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首期選取 4 個市試點,13按照 10%的代償率上限為銀行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提供風險分擔和增信支持。二是加快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推進“信通三晉”省級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擴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范圍,為銀行發放信用貸款提供增信。2022 年末,山西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 799 億元,同比增長 52.6%。四、優化信貸產品體系,提升銀行信貸供給匹配度四、優化信貸產品體系,提升銀行信貸供給匹配度一是建立普惠金融產品發布機制。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普惠金融產品發布機制的工作方案,組織召開普惠金融產品發布
46、會,貼近經營主體講政策、送產品、優服務。二是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專屬產品。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提出創優創新工作機制等 10 條工作舉措,指導銀行推出“善新貸”“專精特新?!钡?13 款專屬產品。三是豐富動產和權利融資擔保產品。推動銀行優化動產和權利擔保融資業務,針對小微企業經營特點重點推廣活體畜禽抵押、機器設備抵押、應收賬款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 30 余款產品,降低不動產擔保依賴,更好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五、深化政銀企合作機制,增強銀行精準對接能力五、深化政銀企合作機制,增強銀行精準對接能力一是建立“白名單”推送制度。聯合 12 個廳局梳理 28 類 1.1
47、萬家重點企業“白名單”,指導銀行及時對接,充分挖掘信貸需求。二是開展個體工商戶支持活動。依托中國銀聯“云閃付”和“太原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設立專欄,為個體工商戶群體對比貸款產品、線上發送貸款申請、了解金融服務政策提供便捷渠道。三是豐富政銀企密切互動模式。聯合廳局組織省、市、縣三級金融機構深入鄉鎮(街道)基層區域,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開展千名行長“結對子”活動;聯合廳局開展金融入企服務活動,梳理 88 戶企業 226 條金融訴求,指導金融機構一企一策“對癥下藥”。(四)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支持民生領域能力增強2022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54億元,同比增長 21.8%,其中稅收收入 269
48、6 億元,同比增長 28.7%。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5873 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民生支出 4665 億元,同比增長17.4%,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 79.4%,主要用于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全年財政收支差額 2419 億元,同比增長 9.3%。2022 年共發行政府債券 1349 億元,其中新增債券 927 億元,再融資債券 422 億元。全年債券平均發行利率 2.99%,平均期限 11.8 年。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13財政收支狀況(五)房地產投資回落,保障房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22 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 1764
49、 億元,同比下降 9.3%。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積 2.5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1.7%。新房價格穩中略降。2022 年,全省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同比下降 1.6%。其中太原市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同比下降 4.1%。保障房建設取得成效。2022 年全省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 1.8 萬套、公共租賃住房 1373 套,發放租賃補貼 5.3 萬戶,開工棚戶區住房改造 1.2 萬套,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 122 億元。數據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14三、預測與展望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
50、年。山西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和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但經濟恢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山西省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2”改革、制造業振興“229”工程3、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的推進與實施,將為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2023 年,山西省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2煤炭和煤電、煤電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推進。3突出產業鏈和專業鎮“兩個引擎”,抓實產業和數字“兩個轉型”,推進 9 大專項行動
51、。全省將以制造業振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扎實開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全力推動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促進文旅、服務業和消費回暖升級,深入實施減污降碳擴綠增長行動,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省金融業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信貸政策同產業政策協調聯動,在助推山西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業提質增效、經營主體發展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動融資總量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成本穩中有降,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為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金融貢獻。15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高波邢毅統稿:
52、范廣明常冕執筆:孫晶何暢白鑫龐軒提供材料:楊琳蕊戴萬龍茹玉欣裴啟東王棟高雅麗宋建偉張雅婷李藝東武智鋒李建輝胡彥芳高偉張旭梅常雅芳王晨曦李嘉睿范曉霞袁永宏劉卉呼燕珠16附錄:(一)山西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月7日,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聯合11部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支持全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導意見。5月17日,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聯合國家外匯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印發關于做好山西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6月27日,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能源局舉辦山西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碳減排項目銀企對接會,促成現場簽約授信298億元。8月1日,山西省出臺 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切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8月8日,山西省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和區域股權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上線。8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長治市獲批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9月5日,北交所、全國股轉系統山西服務基地正式揭牌成立。2022年,山西省GDP首次突破2.5萬億元大關,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4%。17(二)山西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2022 年山西省主要存貸款指標18表 220012022 年山西省各類價格指數19表 32022 年山西省主要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