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24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報告(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2024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報告(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目錄洞察:光伏產業趨勢展望背景:光伏行業發展現狀普華永道新能源解決方案032108導言:光伏成為推動能源轉型核心力量當今可持續發展的浪潮席卷全球,能源體系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轉型。各國紛紛提出削減排放、提升能效,并擴大可再生能源供應的承諾,期待共同邁向低碳未來。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預測,全球能源裝機總容量預計將持續增長。然而,這一增長趨勢并非由傳統能源驅動,而是可再生能源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煤電和石油發電的產量預計將出現下降,這反映出全球能源結構正逐漸向更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形式轉變。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光伏能源因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對環境的低影響
2、,將成為推動可再生能源增長的主要動力。展望2030年,光伏發電的裝機增速預計持續領跑各能源種類,復合年增長率可達21.3%。光伏裝機容量的市場占比預計將從2021年的11.3%迅速增長至2030年的37.1%,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光伏裝機容量將增長近三倍。本文將基于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本文將基于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前沿熱點與前沿熱點與普華永道分析普華永道分析,剖析當前國內光伏產業的特點剖析當前國內光伏產業的特點,為光伏賽道的企業尋找到制勝法寶為光伏賽道的企業尋找到制勝法寶。1背景:光伏行業發展現狀在全球范圍內,光伏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井噴式增長。各國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的發展方面,采
3、取了不同的策略和目標,體現了不同地區在能源轉型道路上多樣性。在歐洲,歐盟已經設定了宏偉的光伏發展藍圖,計劃到2025年和2030年光伏累積裝機量分別達到320GW及600GW,并致力于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45%。這一計劃旨在加速歐洲的綠色轉型,并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領導作用。在美洲,美國的光伏市場在通脹削減法案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隨著該法案及相關的投資稅收抵免(ITC)細則的落地,預計美國在未來十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570GW。而在拉丁美洲,巴西、智利等國在補貼政策調整后,仍保持了光伏裝機量的高增長。亞太地區,印度已經明確提出了國家太陽能計劃(NSM),旨在到2030年將光伏
4、裝機目標提升至300GW,這意味著每年將平均新增光伏裝機量20-30GW。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泰國和印尼也已設定了綠色轉型目標,并成為中國光伏企業海外市場的重點。在中東及非洲地區,國家如沙特、阿聯酋和埃及也同樣設立了碳中和或可再生能源目標,并啟動了一系列大型光伏項目投標計劃,出臺或更新了電價補貼等激勵政策,為當地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時,隨著非洲的用電需求迅速增長,光伏發展的先決條件逐漸成熟,諸如南非等國已經與中國簽署了多項新能源電力合作協議。正是這樣一系列地區性的政策推動,使得全球光伏裝機量呈現出迅速增長的趨勢。根據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2023年全球新增
5、裝機容量達到了345.5GW,據預測到2028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或將達到660GW,年均增速預計將達到14%。一、全球光伏行業分區域發展趨勢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4我國光伏行業歷經近我國光伏行業歷經近50年的發展年的發展,從補貼走向平價上網從補貼走向平價上網。未來雙碳目標將持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未來雙碳目標將持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表表1: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趨勢: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趨勢二、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程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52843771301742042533063926097789561,0941,2311,3701,5141,6600%10%20%30%40%50%
6、60%70%80%9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普華永道整理分析YoY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GW)平價上網過渡期(2018-2020)雙碳驅動(2021年至今)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23E2024E2025E2030E2035E00野蠻生長期(2009-2012)政策引導期(2013-2017)(GW)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從依賴補貼到邁向平價上網市場化發展的階段2009至2012年的野蠻生長期,標志
7、著我國光伏行業的初步發展。2008年以前,我國光伏組件產品80%出口至歐美市場,而國內的裝機容量微不足道。零散的項目主要為政府項目,通過建設資金補助方式支持光伏發展。2013至2017年為政策引導期,國家各部門出臺一系列光伏產業支持政策,主要以電價補貼代替資金支持。隨著FIT(上網電價補貼)的普遍落地,為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為直接和有效的激勵。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奠定了中國光伏行業的全產業鏈全球領先的基礎。2018到2020年的平價上網過渡期,以2018年的531新政為標志,政策由單一的電價補貼,調整為以競價和控制電價補貼年度總額為主的多元化支持機制,光伏產業逐步擺脫對補貼的依賴。進入“十
8、四五”期間,光伏不僅在我國能源結構轉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力量。對于集中式光伏而言,國家重點推動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區的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并謀劃海上光伏項目的啟動。對于分布式光伏,國家陸續出臺“整縣推進”等政策,并開展上網承載力提升措施的評估,全面促進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這一系列階段的發展,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技術和規模的飛躍,以多年新增裝機量世界第一的成績,不斷鞏固我國在光伏領域的領先地位,并表現出極強的市場潛力。當前,中國的光伏產業已形成了全產業鏈的輸出能力,從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到逆變器、光伏支架再到EPC(工程總承包)環節,中國企業都已占據了主要的市
9、場份額,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表表2:中國光伏行業產業鏈:中國光伏行業產業鏈 成本主導,技術門檻較低 跟蹤支架外商主導,利潤較高,國產替代空間大 品牌、營銷渠道、成本主導 組串式為主流,微逆興起 儲能增長將帶動逆變器增長 產品、客戶、成本主導,門檻適中,側重產品配方研發 N型迭代,銀耗量提升,利潤空間持續增長硅料硅料硅片硅片電池片電池片組件組件逆變器逆變器支架支架電站電站EPC及及投資投資毛利毛利水平水平銀漿銀漿 成本主導,技術門檻較高,側重生產工藝 產能持續釋放,供給大幅增加,價格迅速下降 供應鏈、成本主導,技術門檻適中,側重生產設備 產能大幅擴張,競爭加劇,價格下行 技術、成本主導,技術門檻
10、適中,注重技術迭代 產能快速增長,N型電池或成為主流 品牌、營銷渠道+成本主導,技術門檻較低 產能過剩,競爭加劇,頭部企業加速一體化布局行業行業特點特點 高品質、小尺寸 大尺寸、薄片化 TOPCon、HJT 大尺寸、N型、雙面技術 組串式、光儲一體化、智能化 跟蹤支架智能化解決方案、柔性支架、海上、漁光互補 低溫銀漿、降銀無銀化技術技術趨勢趨勢2040%15%20%5%15%10%20%10%18%10%25%30%40%EPC為成本主導;電站投資為資本主導,技術門檻較低 隨著上游組件價格下行,效率提升,EPC成本下降集中集中度度高高中高中 固定支架:低 跟蹤支架:中高 EPC:較高 電站投資
11、:較低10%15%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硅料硅片單晶硅多晶硅電池片電站EPC電站運營維護邊框銀漿玻璃輔材系統集成膠膜組件支架逆變器資料來源:Wind,普華永道分析等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6上游的硅料與硅片環節,已形成壟斷局面,成本管控和生產效率已成為影響企業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將加劇企業之間的盈利分化。中游的電池片和組件環節,技術迭代和企業對垂直一體化戰略的深入布局加速了行業內的競爭。大尺寸電池片、N型電池、HJT(異質結電池)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預示技術革新將持續推動產業格局的演變。下游環節技術門檻較低,電站EPC主要以成本效益驅動業績分化,而電站投資則更多是以資本主導
12、。隨著中上游各個環節價格下行,終端成本改善,項目收益提升,預計電站建設與投資熱度將在未來繼續維持高位增長。早期以價格驅動的擴產熱潮正在逐步兌現。預計2024年,各環節的產能將大幅釋放,遠超終端新增電站的需求,預計未來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將持續。受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傳導性影響,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全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紛紛尋求海外市場機會,在釋放產能的同時,爭取利潤空間的同時,成為了推動國際能源轉型不可小覷的推動力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72洞察:光伏產業趨勢展望趨勢一:產業鏈利潤下行,產業鏈延伸助力增長在過去數年中國光伏產業“踩滿油門”全速規?;l展的大背景下,2023年光伏制造端產量再
13、創歷史新高:產業鏈硅片、電池片與組件產量同比增長約40%硅料產能達920GW,硅片產量達1047GW,電池產量達1171GW,組件產量達1206GW。然而隨著高速擴產“競賽”,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顯現。2024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約400GW,而我國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已經維持在900-1200GW左右的水平,即我國光伏產業供應遠超全球裝機需求。拋開特定技術類型與應用場景的較高需求而言,產業鏈各環節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行已成定局。表表3:行業已具備顯著的供過于求的特征:行業已具備顯著的供過于求的特征2023中國光伏產業鏈產能(中國光伏產業鏈產能(GW)736796820720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920104
14、711711206400GW(2024E)345GW(2023)全球光伏需求預測全球光伏需求預測數據來源:PV-Infolink等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9在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光伏主產業鏈價格遭遇“腰斬”,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生存環境惡劣。2023年全年組件價格跌幅超40%,硅料價格跌幅超80%,其他環節價格的跌幅也十分顯著。產業鏈價格的快速下降最終傳導至終端EPC價格,EPC報價逐步逼近組件價格底線,并進一步擠壓上游利潤。產業鏈上中游制造商利潤被壓縮,面臨重新分配。各環節單瓦凈利均也呈現出下降趨勢,預示行業正式邁入洗牌階段。產業各個環節單瓦凈利已虧損。2022年-2024年Q1組件單
15、瓦凈利潤已經連續跌破冰點并持續下降,截止2024年Q1凈利潤已跌至-0.07元/W。使得產業鏈企業利潤承壓,大量腰部企業正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表表4:光伏部件價格在持續下降:光伏部件價格在持續下降0.00100.00200.00300.00400.0022/122/322/522/722/922/1123/123/323/523/723/923/1124/124/324/5中國:現貨價:國產多晶硅料(一級料)硅料價格趨勢硅料價格趨勢硅片價格趨勢硅片價格趨勢電池片價格趨勢電池片價格趨勢光伏組件價格趨勢光伏組件價格趨勢00.20.40.60.811.21.41.622/122/322/522/72
16、2/922/1123/123/323/523/723/923/1124/124/324/5單晶PERC電池片-182mm02468101222/122/322/522/722/922/1123/123/323/523/723/923/1124/124/324/5單晶硅片-單晶硅片-00.20.40.60.811.21.41.61.822.22.422/122/322/522/722/922/1123/123/323/523/723/923/1124/124/324/5單晶PERC組件-182mm單晶PERC組件-210mmTOPCon組件-182mm(元/kg)(元/片)(元/W)(元/W)來
17、源:各交易機構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022年年23年年H123年年H224年年Q1-0.03-0.04-0.04-0.070.080.070.02-0.040.120.040.01-0.030.440.31-0.00-0.03組件環節電池片環節硅片環節硅料環節數據來源:Solarzoom等表表5: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單瓦凈利(元: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單瓦凈利(元/W)為突破產業內卷周期實現能力提升,頭部光伏企業紛紛于向上下游延伸頭部光伏企業紛紛于向上下游延伸,覆蓋更多價值鏈覆蓋更多價值鏈。如某頭部太陽能科技公司早期通過上游和中游的協同布局,對沖硅片價格對電池組件的影響。某領先清潔能源供應
18、商和服務商,積極向下游電站集成與電站服務拓展,確保利潤的多元化構成。某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則直接進入分布式光伏的投資開發領域。光伏玩家都希望通過產業鏈延伸戰略,優化各個環節產能布局和匹配,提升產業鏈競爭優勢,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對抗產業鏈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在此產業鏈一體化的浪潮中在此產業鏈一體化的浪潮中,下游下游EPC因其市場松散的競爭格局因其市場松散的競爭格局,尤其是分布式尤其是分布式EPC,成為光成為光伏企業產業鏈拓展進程中的主要切入點伏企業產業鏈拓展進程中的主要切入點。EPC毛利的水平受組件價格波動的影響不大。即使考慮項目獲取成本,光伏EPC行業單瓦毛利率大約在15%(自主采
19、購模式)或35%(業主采購)。但是,由于光伏行業EPC環節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在較為分散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市場份額的關鍵在于有效構建并利用各環節的關鍵資源,包括分布式屋頂資源,資金資源,路條和優質的渠道資源等。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1趨勢二:技術迭代迅速,持續布局構建壁壘在當今光伏行業中,技術迭代的速度迅猛,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并存,持續的技術突破正在塑造行業的未來?;仡櫣夥姵丶夹g的迭代歷程,2005年之前,P型BSF電池占據了主流研究熱度,2006年PERC電池背面鈍化的AIOx介質膜的鈍化作用被發現,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的市場地位開始逐漸取代BSF電池,并于2016隨
20、著“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實施正式開啟量產時代。資料來源:各公司新聞,普華永道分析表表6:光伏技術發展路線:光伏技術發展路線196019701980199020002020技術熱度技術熱度200520102015硅料:改良西門子法硅料:改良西門子法電池片:電池片:PERC123電池片:電池片:TOPCon4電池片:電池片:HJT1960-1970:德國德國G公司公司1960-1970:美國美國H公司公司2016:TW公司公司2007:B公司公司2006:韓國:韓國O公司公司2011:X公司公司2017:D公司公司2020:D公司公司2018:P公公司司2020:TW公司公司2025年后年后2019
21、:Z公司公司2019:T公司公司2020:J公司公司2020:L公司公司2017:LG公司公司硅基疊層電池片技術硅基疊層電池片技術突破單一吸收體材料在轉換效率上的限制HJT電池片技術電池片技術理論極限效率27.5%平均量產效率23.8%TOPCon電池片技術電池片技術理論極限效率28.7%平均量產效率24%5電池片:電池片:IBC6電池片:鈣鈦礦電池片:鈣鈦礦2021:J公司公司2021:TW公司公司2023:A公司公司2022:ZT公司公司2021:HS公司公司2012:T公司公司2019:HH公司公司2022:AX公司公司2022:L公司公司2022:xx公司公司2023:JD公司公司20
22、22:L公司公司2012:S公司公司2012:I公司公司2013:R公司公司2013:A公司公司2014:H公司公司2014:J公司公司2014:Z公司公司2015:S公司公司2015:L公司公司2016:T公司公司2016:TW公司公司2017:JS公司公司2014:日本:日本SX公司公司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2近些年來,由于P型電池轉換效率接近極限,將產業技術迭代的熱潮又一次推向風口浪尖,N型電池迎來技術路線百花齊放。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與HJT電池技術的研究突破,將光電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推向了新高,打開了28%的能效大關,兩種電池的平均量產效率更是達到了令
23、人矚目的24%25%。表表7:頭部光伏公司投資技術重心及現有產能:頭部光伏公司投資技術重心及現有產能PERCTOPCONBCHJT鈣鈦礦鈣鈦礦理論轉化率24.5%28.7%29.1%29.2%33.9%公司一50GW20GW30GW1.2GW-公司二20GW70GW-公司三27GW48GW-0.5GW-公司四0.1GW10GW-資料來源:普華永道整理分析在此情形下,行業頭部公司更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軍備競賽”。通過加大研發力度,積極展開技術預研,以期把握技術變革帶來的紅利。普華永道基于對頭部電池制造商的研究發現,“量產一代量產一代,在研一代在研一代,儲備一代儲備一代”已是各家主流廠商的主流科
24、研戰略已是各家主流廠商的主流科研戰略。頭部玩家充分利用其資源稟賦優勢,洞悉技術更替周期,以“押寶”不同技術路徑的方式,提前進行技術戰略儲備,構筑了堅固的“護城河”,搶占未來市場先機。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3趨勢三:分布式光伏蓬勃發展,盈利模式不斷創新,但風險并存2021年,隨著國家能源局簽署的“城鎮屋頂光伏行動”與“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的展開,分布式光伏進入發展快車道。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927萬千瓦,約占全部新增光伏裝機的55%,一舉超越了集中式電站,并持續高位增長至今,成為光伏行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拐點。長久以來,分布式光伏因其單個電站體量小、分布散的特點相較集中式光伏難以突破收益
25、規模上限。而隨著技術進步和規?;a而隨著技術進步和規?;a,組件及組件及EPC等項目成本持續下降等項目成本持續下降,內部收益率的快速上內部收益率的快速上升使得分布式光伏的經濟吸引力大大增強升使得分布式光伏的經濟吸引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集中式電站審批流程復雜、周期長,相比之下,分布式光伏因規模小分布式光伏因規模小、開發與建設周期短而更具優勢開發與建設周期短而更具優勢。一般運營商只需獲得屋頂業主的許可并完成備案,即可在1至2個月的電站建設周期后快速并網和轉售,因此也大大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同時,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模式相較集中式電站更為多元化。不僅可以獲得并網帶來的售電收入,還能通過與本地需求端
26、直接對接,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實現電力的即時消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表表8:中國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裝機量(萬千瓦):中國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裝機量(萬千瓦)1,2128551,3743,0313,3622,3301,7913,2682,5603,62912,001802051391,9442,0961,2201,5522,9285,111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06%201319%20149%2015423201637%201747%201841%201932%202053%202158%202
27、245%9,629202312%分布式占比集中式分布式分布式CAGR:61%集中式CAGR:26%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4在規?;l展政策支持與發電成本大幅下跌的疊加作用力下,工商業分布式的表現尤為突出。相比戶用光伏而言,工商業光伏經營持續性更好、資產和運營風險較低,成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主要開拓方向。表表9: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細分(: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細分(GW)BIPV戶用工商業+770%6.95.47.725.952.8158605.410.121.625.243.48525413190204060801001201402019202020
28、21202220232025E2030E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普華永道分析2020年至2023年,工商業分布式年度新增裝機量實現了從5GW到53GW的跨越式增長,這一增長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能效雙控影響:能效雙控影響:部分地區用電高峰期實施“限產限電”、“有序用電”的能效雙控政策,倒逼企業追求零碳轉型,優化能耗結構,帶動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需求。電價成本提升:電價成本提升:自2019年起,國家推進工商業電價市場化改革,致使工商業電價與動力煤價格趨于正相關,大幅提升工商業主用能成本,工商業光伏逐漸顯示出更強經濟性。業主用電保障:業主用電保障:隨著光伏產品技術的成熟及其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市場驗證
29、,工商業主對于穩定用電和分散運營風險的訴求顯著增加。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實現能源“及時補位”,保障企業有序生產,故需求大幅提升。三方資本入局:三方資本入局:發電集團和各類基金投資者的積極參與,直接開發并持有大規模工商業項目,進一步驅動了工商業光伏市場的迅猛增長。從資源儲備來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增量市場前途無量。普華永道根據全國工業、商業及政府建筑面積與建筑密度推算得出:截止2030年前,工商業光伏理論存量屋頂的裝機空間超過1000GW,且每年預計新增裝機空間達近50GW。其中,產業園區與工商建筑以其充足的屋頂資源、高能耗用電需求大等多項優勢,在眾多細分工商客戶群中潛力巨大。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
30、趨勢洞察篇15也正是因為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巨大的吸引力也正是因為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巨大的吸引力,多類企業紛紛涌進該市場多類企業紛紛涌進該市場。市場進入戰略精市場進入戰略精準定位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與市場機遇多維準定位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與市場機遇多維度考量:度考量:民營品牌商:民營品牌商: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因其場景復雜、非標特點突出、項目分散的特點,使得項目渠道和人力資源的對接難度成為早期央國企電站開發的主要困難。而民營則利用其自身擅長“游擊戰”和“雇傭兵”的特點,在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領域如魚得水。民營品民營品牌開發商采用項目開發加上少部分優質電站牌開發商采用項目開發加上少部分優質電站資產自持的商業模式資
31、產自持的商業模式,結合其自身設備和組結合其自身設備和組件優勢件優勢,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通過合同能源管理(EMC)工商業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進行開發分布式光伏進行開發。憑借優質渠道和屋頂資源優勢,奠定在工商業光伏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用戶承擔電價約定電價/折扣電價/階梯電價發電成本發電成本上網電價(燃煤基準價)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普華永道分析等表表10:拓展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拓展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跨界入局者:跨界入局者:隨著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工商業光伏收益的不斷提升,吸引著多元玩家跨界入局。普華永道發現,隨著用能成本的不斷提高,一眾擁有海量屋頂資源與高用能需求的物流、高科技、化工行業頭部玩家,紛
32、紛成立新能源事業部,躋身參與工商業光伏市場。另一方面,該賽道的熱度也引來一眾金融資本的涌入。眾多金融機構推出工商眾多金融機構推出工商業光伏融資租賃業務業光伏融資租賃業務,以更快的籌資速度、更低的限制條件、更長的融資期限、更靈活的還款方式幫助開發商解決資金投入難題,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表表11:拓展模式融資租賃:拓展模式融資租賃項目公司列名供應商業主出資電價償還本息建設、并網前期咨詢+運營管理股+債,全額資金監管資金支付款項產業平臺產業平臺金融機構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普華永道分析等開發主體利潤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6表表12:現階段分布式工商業區域選擇(基于分省工商業分布式:現階
33、段分布式工商業區域選擇(基于分省工商業分布式IRR結果)結果)優勢區域潛力區域謹慎區域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普華永道分析等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受當地負荷、工業需求、電價因素等影響,在各地呈現出區域化差異。分布式光伏的傳統優勢區域是東部沿海負荷較大的地區,而近些年來的搶裝熱潮導致部分省份出現了一系列“后遺癥”。如河北、河南、山東等分布式光伏裝機大省近期公布的評估結果表明,超過150個地區的分布式光伏已無接入新增空間,即所謂的暫停報裝的“紅燈區”。而中西部省份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或成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藍海市場。目前,中西部省份主要以集中電站建設為主,尚未進入大規模分布式光伏開發,未來隨著集中式光伏的飽和
34、,中西部省份有望成為下一個工商業光伏市場。*如需各省具體數據,請聯系普華永道相關團隊聯系人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7趨勢四:運維空間廣闊,數字化降本增效2023年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600GW。隨著搶裝熱潮逐漸降溫,行業即將進入增量轉存量的關鍵拐點。一般光伏電站生命周期長達25年,存量光伏市場將在未來數十年帶來穩定且旺盛的運維需求,運維行業即將迎來發展黃金期。結合當前光伏運維單價,中國整體光伏運維存量市場規模已達到240億元,并有望于2028年可達500億元。表表13:中國光伏運維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億元):中國光伏運維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億元)224 260 305 351 393
35、431 240 285 338 396 444 494 0100200300400500600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悲觀估計樂觀估計數據來源:CPIA、普華永道整理等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8從終端電力用戶“度電成本最小化”的角度分析,高效的運維服務不僅帶來發電量的提升,也帶來長達十幾年運維成本的降低,這成為在當前組件和EPC成本觸底的大背景下降低光伏電站度電成本關鍵也是唯一的手段。表表14:光伏平準化度電成本組成:光伏平準化度電成本組成光伏平準化度電成本拆分光伏平準化度電成本拆分 LCOE=發電量發電量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運行維護成本運
36、行維護成本+其他成本其他成本逆變器支架電氣設備電纜通信等其他設備建安工程一次性土地成本前期開發及管理費用電網接入費用組件清洗財務成本稅費成本組件.1234技術成本非技術成本數據來源:普華永道分析等因此,眾多玩家入局光伏運維市場,以期分這塊產業“新蛋糕”。運維服務市場呈現出集中度高度分散的局面,至2023年2月,江蘇省已有超過360家光伏運維企業,而廣東、河北、山東等省份的企業數量也都超過了200家。盡管如此,除國家能源集團等專業機構外,頭部光伏運維企業在裝機總量中的占比仍然有限,最大的運維規模不足10GW。表表15:運維市場需求格局:運維市場需求格局集中式電站國有能源企業集中式電站非國企分布式
37、電站國有能源企業分布式電站非國有能源企業其他1.時效性時效性:及時識別和定位故障,并迅速更換故障設備,降低對電站發電收益的影響2.穩定性穩定性:覆蓋25年生命周期之久的穩定服務,持續保障收益1.響應快響應快:容量小且分散,無固定的值守團隊,需求多點開花,在短期內安排資源快速響應運維服務是難點2.低成本低成本:分布式光伏,特別是戶用光伏的業主資金不充裕,需要性價比高的光伏運維服務數據來源:各發電集團跟蹤評級報告、普華永道分析等由于光伏電站分散和單體規模優先的特點,單位運維投入尤其是人工成本的投入成為比拼運維業務的關鍵。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運維企業的人均管理規模受到地理與技術限制,管理效率極限僅為8M
38、W/人,因此突破人效瓶頸是分布式運維的行業難題。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19普華永道基于行業頭部企業研究與市場信息洞察分析發現普華永道基于行業頭部企業研究與市場信息洞察分析發現,通過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轉型,在實現增加運維在實現增加運維服務價值創造服務價值創造、降低運維綜合人效成本兩個方面成為光伏運維企業的破局關鍵降低運維綜合人效成本兩個方面成為光伏運維企業的破局關鍵1.增加運維服務價值創造增加運維服務價值創造以目前行業平均每年運維單價僅為0.03元/W,人均年化創收最大值也只有24萬元左右。光伏運維企業可將智能技術與傳統運維服務結合起來,通過遠程綜合診斷、智能一體化運維、資產管理委
39、托服務、綜合能碳交易等有效增值服務,提高電站發電量等經營結果,改善運維單價低的行業現狀。2.降低運維綜合人效成本降低運維綜合人效成本光伏運維企業積極布局數字化運維平臺,通過大規模接入光伏設備構建“實時監控”、“無人值守”、“高效調度”的智慧運維體系,實現硬件軟件化、數字可視化、功能集成化的運維管控平臺,并通過網絡化布局激發運維規模效應潛能,突破8MW人效天花板。目前數字化運維仍處于較為粗放的起步階段,大多數電站的監控仍依賴著逆變器廠家免費提供的監控平臺。分布式運維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可能存在以下問題,如數據收集的準確與完整性有待提升、對場站現場的信息化管控程度較低、后臺監控平臺不統一等。未來隨著技
40、術持續進步與市場規則的不斷完善,數字化光伏運維市場想象空間極大。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20普華永道新能源解決方案3上文普華永道分析了能源轉型光伏領域的核心趨勢及最佳解決方案。然而,對于能源企業和用能企業來說,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把握窗口期,抓住轉型特征,實現自身能源轉型并打造未來增長的二次曲線的這一進程仍將充滿挑戰。普華永道依托全能源價值鏈的豐富經驗與市場洞察總結出業務增長業務增長、精益運營和多元協同精益運營和多元協同是能源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三大戰略要務三大戰略要務。首先,保證業務增長業務增長是能源轉型戰略的根本。企業需要通過打造市場先發優勢市場先發優勢保障高項目收益,不
41、斷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并靈活調整業務布局,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的多樣化。其次,精益運營精益運營在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轉型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項目執行和后期運維中,貫徹成本優先與規模效應成本優先與規模效應策略可以幫助企業規避生產風險點,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為企業打造可持續的市場競爭力。此外,多元協同多元協同策略也是可再生能源企業應對轉型挑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跨界合作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與資源整合,企業可以促進組織內外部的協同運營,并與價值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實現協同發展。這有助于企業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提升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壓力。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
42、察篇22只有在這些方面做足功夫,企業才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保持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應對上述三大戰略要務,普華永道總結了對于能源公司的戰略和戰術杠桿:業務增長業務增長:,公司可通過(1)先發優勢占據市場制高點,主要戰術杠桿包括市場機遇勘察和項目組合與機會管理。同時進一步(2)通過區域和技術的優化組合,開發新興市場,輔助實現階段性擴張,并通過知識遷移與合作,提升整體競爭力。同時,普華永道積極推動新興技術的合作與創新,以強化項目管理,確保業務的持續增長。精益運營精益運營:公司可通過(1)EPC成本優化,推動工程管理和項目管控的持續改進,持續挖掘和管理工程數據,以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
43、率。(2)最大化資產價值,通過優化合同與物流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例如減少低效生產要素LPF),并通過提升活動成本管理和人員效益,實現更高的運營效率。此外,公司可建立數據工廠,實現工廠測量與管控,并通過對生產、成本和效益等數據的深入分析,進一步提升運營績效。多元協同:多元協同:公司應致力于(1)多元資源的整合,通過業務協同與技術整合,實現能源金融與資源的高效配置,探索能源+一體化的創新性。(2)推動價值鏈協同運營,并通過整合技術和產品研發,打造數據中臺,確保各業務環節的高度協同和創新發展。普華永道通過對市場機遇的深刻洞察和戰略杠桿的精準應用,在能源領域不斷為能源企業和用能企業賦能,推動實現業務增
44、長、精益運營和多元協同的戰略目標。這些戰略和戰術措施的實施,旨在助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全面提升。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23在這一進程中,普華永道結合自身服務經驗與經典國內外案例,愿意成為能源企業可持續轉型的最佳陪跑伙伴,為企業提供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端到端的轉型服務。戰略企劃服務前沿技術與商業模式研究市場進入戰略國際化戰略數字化業務戰略煤電光伏核電風電天然氣儲能氫能石油充電樁 能力建設支持服務ESG報告與鑒證服務潛在機會挖掘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企業變革管理戰略規劃業務管理業務落地交易計劃管理數字化零售管理與財務建模綠證與碳交易管理價格
45、預測與交易規劃業務支持落地實施管理提升業務變革服務資產業務數字化升級設計可再生能源布局規劃集中式供應鏈管理整合優化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分布式智慧綠能服務規劃 可持續增長戰略零碳戰略ESG戰略碳管理數字化組織架構管理資產配置優化涉及能源行業普華永道深耕能源領域,多年來持續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和行業洞察,動態解析能源轉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解決轉型過程中的困難,保證戰略的順利落地和實施,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最終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集成業務管理全球供應鏈布局與物流網絡規劃集成研發管理(IPD)智能制造與精益生產高效運維管理運維策略與能效
46、優化“無人化”場站解決方案優化發電測出力管理與用能規劃預測性運維表表16:普華永道能源領域服務矩陣:普華永道能源領域服務矩陣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24聯系我們蔡曉穎蔡曉穎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電話:+86(21)2323 3698郵箱:倪清倪清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市場主管合伙人電話:+86(10)6533 2599郵箱:鐘曉揚鐘曉揚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戰略與轉型主管合伙人電話:+86(21)2323 5349郵箱:孫越孫越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戰略與轉型合伙人電話:+86(21)2323 3172郵箱:郜怡晨郜怡晨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戰略與轉型經理電話:+86(21)2323 5062郵箱:徐龐博、衛欣、于鈞霆徐龐博、衛欣、于鈞霆對本文有貢獻。對本文有貢獻。能源新紀元系列:光伏行業趨勢洞察篇25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應用于替代專業咨詢者提供的咨詢意見。2024 普華永道。版權所有。普華永道系指普華永道網絡及/或普華永道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成員機構。詳情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