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以合肥為樣本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240730(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金融行業:以合肥為樣本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240730(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此報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師披露、商業關系披露和免責聲明為報告的一部分,必須閱讀。下載本公司之研究報告,可從彭博信息:BOCM 或 https:/ 此報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師披露、商業關系披露和免責聲明為報告的一部分,必須閱讀。BOCM 交銀國際研究交銀國際研究行業剖析行業剖析2024 年 7 月 30 日以合肥為樣本,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以合肥為樣本,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合肥是我國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合肥是我國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合肥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和科技稟賦優勢,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逐步形成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2019 年以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新能源汽
2、車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合肥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一半。合肥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終生智”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同時,正全力布局新質生產力。我們認為合肥在產業轉型過程中,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方式以及變化對于國內其他城市未來的轉型也將提供有價值的啟示。從合肥的經驗來看,在布局產業鏈的過程中,政府投資平臺的引導功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產業投資基金和資本市場是主要投融資方式。從合肥的經驗來看,在布局產業鏈的過程中,政府投資平臺的引導功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產業投資基金和資本市場是主要投融資方式。2015年,合肥對國有資本營運機構進行重組整合,組建三大國資投融資平臺:合肥建投、合肥產投和合肥興泰。合肥科
3、技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呈提升趨勢,從 2017 年 7.2%上升至 2022 年的 17.8%,并高于可比城市。政府資金對于合肥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二級市場仍是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的退出渠道,安徽省和合肥上市公司數量在中部地區排名前列。銀行信貸對于合肥和安徽省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近年來顯著加大。我們預計在城市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政府需要在降低信息不對稱性、提供風險補償、加強投貸聯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銀行信貸對于合肥和安徽省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近年來顯著加大。我們預計在城市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政府需要在降低信息不對稱性、提供風險補償
4、、加強投貸聯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合肥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合肥貸款增速并沒有顯著高于全省,并且 2017 年以來合肥占安徽貸款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但 2022、2023 年占比呈現小幅回升勢頭。從信貸結構上來看,2022、2023 年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增速加快,占貸款比重也迅速提升。我們認為如果把城市按照類似企業發展階段的劃分,合肥在先后引入液晶面板、半導體、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后,已經進入“成長期”。相比于“初創期”更依賴產業基金,對于進入“成長期”的合肥,銀行信貸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我
5、國目前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提升對新質生產力的服務能力是加大金融支持的關鍵,因此我們也對硅谷銀行服務科創企業的經驗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我們認為硅谷銀行的破產更多源于快速加息背景下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并不能說明銀行不適合選擇科創行業客戶。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我們認為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匹配差異化的融資方式。在產業培育初期,產業基金和資本市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仍需加大直接融資的發展力度。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銀行勢必需要緊跟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需求,與新質生產力共同成長。我們認為這要求銀行一方面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科技行業企業投融資生態圈的合作,以及
6、加強內部協同。Accessor 資料來源:FactSet(未評級為一致預測)、交銀國際預測(覆蓋公司)行業與大盤一年趨勢圖行業與大盤一年趨勢圖資料來源:FactSet 金金融融行行業業6/2310/232/24-35%-30%-25%-20%-15%-10%-5%0%5%10%行業表現恒生指數萬萬麗麗,CFA,FRM(86)10 8800 9788-8051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3目錄目錄1.合肥是國內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合肥是國內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41)經濟取得快速發展,排名迅速提升.42)成功實現產業轉型,戰略新興產業占比超一半.52.產業轉型的
7、三次關鍵性抉擇,并進一步加碼布局新質生產力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并進一步加碼布局新質生產力.81)合肥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82)產業轉型成功背后的原因.93)在新質生產力上形成領先布局.93.在產業布局初期,政府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發揮關鍵性引導作用在產業布局初期,政府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發揮關鍵性引導作用.101)合肥組建三大國資投融資平臺.102)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比持續提升,并高于可比城市.113)政府資金對于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124.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141)銀企中長期合作.152)投貸聯動,政府提供風險補
8、償.16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65.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181)硅谷銀行專注于服務科技行業.182)如何解讀硅谷銀行之前的成功?.193)如何解讀硅谷銀行后來的破產?.204)硅谷銀行的經驗.216.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23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41.合肥是國內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合肥是國內城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典范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的生產力,是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力。合肥作為科技之城,新質生產力已經形成并展示出對
9、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2024 年 2 月,合肥提出打造“新質生產力全國重點城市”。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終生智”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同時,合肥市正全力加大布局新質生產力,包括低空經濟、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和聚變能源等未來產業。我們認為合肥在產業轉型過程中,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方式及其變化對于國內其他城市未來的轉型也將提供有價值的啟示。1)經濟取得快速發展,排名迅速提升)經濟取得快速發展,排名迅速提升合肥合肥 GDP 在全國城市排名迅速提升。在全國城市排名迅速提升。2013 年合肥市 GDP 為 4673 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 28 位,從 2020 年開始,合肥 GDP 超過 1 萬億
10、元,2023 年合肥GDP 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 20 位,較 10 年前提升了 8 位。合肥 GDP 2013-23 年10 年復合平均增速為 10.5%,實現了快速增長。人口保持持續凈流入。人口保持持續凈流入。從人口數量來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到 2020 年,合肥常住人口增加 191 萬,增量居長三角城市第三位。2023 年合肥常住人口達到985萬,新增21.9萬人,人口增量在萬億GDP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同時,合肥人均 GDP 保持上升趨勢,2023 年突破 13 萬元。圖表圖表 1:合肥合肥 GDP 增速:增速:2013-23 年年 10 年復合平均增速為年復合平均增
11、速為 10.5%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12,674 12%10%10%11%15%19%9%7%14%5%5%0%5%10%15%20%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合肥GDPGDP增速(億元)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5圖表圖表 2:合肥人口保持持續增長合肥人口保持持續增長圖表圖表 3:人均人均 GDP 呈持續上升趨勢,呈持續上升趨勢,2023 年突破年突破13 萬元萬元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2)成功
12、實現產業轉型,戰略新興產業占比超一半)成功實現產業轉型,戰略新興產業占比超一半合肥 2005 年提出工業立市,第二產業占主導地位。2010 年以來,隨著合肥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合肥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第二產業占比從 46%下降到2023 年36%左右;第三產業占比從48%上升至60%左右,逐步轉變為轉為第二、三產業雙輪驅動的增長結構。圖表圖表 4:合肥產業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第二產業占比下降,第三產業占比上升合肥產業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第二產業占比下降,第三產業占比上升資料來源:合肥2023年統計年鑒,交銀國際合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投資占比較高。合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投資占比較高。從工業增加值來看
13、,合肥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安徽省和全國增速。戰略新興產業產值保持高速增長,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已超過一半。從第三產業來看,2023年規模以上服務業(年營業收入 2000 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中,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占比31.6%;從投資來看,2023 年固定資產投資中,高技術投資占比 20.4%。873.0 893.0 916.0 937.0 946.5 963.4 985.3 2.3%2.6%2.3%1.0%1.8%2.3%0.0%0.5%1.0%1.5%2.0%2.5%3.0%800.0820.0840.0860.0880.0900.0920.0940.0960.0980.0
14、1,0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合肥常住人口人口同比增速(萬人)8.3 9.6 10.3 10.7 12.1 12.5 13.0 0.02.04.06.08.010.012.01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人均GDP(萬元)46.542.536.835.735.33636.647.7 53.1 59.9 61.2 61.3 60.8 60.2 0204060801002010201520192020202120222023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6圖表圖表 5:合肥新
15、興產業和高技術投資占比較高(合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投資占比較高(2023)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6:合肥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高于安徽和全國的水平合肥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高于安徽和全國的水平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7:六大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的六大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的 7 成(成(2023 年前三季度)年前三季度)圖表圖表 8:八大戰新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超一半(八大戰新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超一半(2023 年前三季度)年前三季度)資料來源:合肥2023年1-9月全市規上工業運行情況,交銀國際資料來源:合肥2023年1-9月全市規上工業運行情況,交銀國際54.7%3
16、1.6%20.4%0%10%20%30%40%50%60%戰略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規上服務業營收比重高技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05101520253035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全國安徽合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13%裝備制造業12%家用電器制造業7%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業8%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22%光伏及新能源產業9%其他29%18.8 2.6 4.0 1.8 11.1 11.9 6.3 0.6 05101520新一代信息
17、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7圖表圖表 9:合肥戰略新興產業產值保持快速增長合肥戰略新興產業產值保持快速增長圖表圖表 10:合肥戰略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保持在合肥戰略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保持在 50%以上以上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15.2%16.4%28.3%14.3%11.1%0%5%10%15%20%25%30%35%40%2019202020212022202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速52.6%51.6%54.9%56.2%54.
18、7%49%50%51%52%53%54%55%56%57%2019202020212022202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82.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并進一步加碼布局新質生產力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并進一步加碼布局新質生產力合肥實現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具有三次關鍵性抉擇,并相應確立了以新型顯示、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我們認為合肥之所以能夠實現成功的產業轉型,是其充分發揮了自身原有的工業基礎、科技上的稟賦優勢和區位優勢的結果,并且體現了合肥政府對產業趨勢的專業判斷能力和戰略眼光。合肥在已形成“芯屏器合”、“
19、集終生智”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同時,正全力布局新質生產力,包括低空經濟、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和聚變能源等未來產業。1)合肥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合肥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合肥目前優異的產業結構與合肥政府三次關鍵性抉擇密不可分。合肥在2005 年提出“工業立市”,并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家電基地。2008年合肥政府引入京東方,最終為合肥帶來千億產值的面板產業鏈;作為家電之城的合肥,擁有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是實現家電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2019 年合肥政府與兆易合資成立合肥長鑫,并逐步發展形成半導體產業鏈。合肥本身具有一定的汽車工業基礎,2020 年合肥市政府投資蔚來,壯大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圖表圖表
20、 11:合肥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合肥產業轉型的三次關鍵性抉擇資料來源:互聯網信息整理,交銀國際2008年,京東方液晶面板2019年,合肥長鑫DRAM芯片2020年,蔚來新能源汽車 合肥是國內重要的家電基地,已經形成四大家電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但缺少屏幕。合肥市政府投入60億資本金,并提供貸款貼息。結束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并形成千億產值面板產業鏈。作為家電之城的合肥,擁有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是實現家電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合肥市出資75%,兆易出資25%,成立合資公司合肥長鑫,專攻DRAM芯片研發生產。打破國外廠商對DRAM產業的壟斷,形成IC產業鏈。新能源車發展方向愈發明確,同時合
21、肥具有一定的汽車產業基礎,包括整車廠江淮汽車,國軒高科等零部件廠商。合肥建投等三家國資平臺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持股24.1%。取得優異投資回報,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92)產業轉型成功背后的原因)產業轉型成功背后的原因我們認為合肥在產業鏈布局上取得的成功,是充分發揮了自身原有的工業基礎、科技上的稟賦優勢和區位優勢的結果,并且體現了合肥政府對產業趨勢的專業判斷能力和戰略眼光。在區位優勢上,合肥位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在科技和教育資源上,合肥擁有三所雙一流高校,以及四所國家實驗室,國家級科研機構總數 13 個,在全國排名第二;在工業基礎上,2
22、005 年合肥提出工業立市,在家電行業、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已經初步布局;在行政管理上,為深耕產業鏈,合肥建立起相應的責任制,創新建立重點產業鏈的“鏈長制”,由市領導分別擔任各產業鏈的“鏈長”。我們認為對于其他希望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城市來說,結合自身稟賦優勢因地制宜構建產業鏈,是轉型成功的第一步。圖表圖表 12:合肥實現科技合肥實現科技-產業轉型的基礎產業轉型的基礎合肥優勢合肥優勢科技優勢科技優勢合肥擁有 58 所高校,其中三所為“雙一流”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2004 年,合肥被科技部批準成為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2017 年,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后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
23、學中心城市。合肥擁有四所國家實驗室,國家級科研機構總數 13 個,全國排名第二(國家級科研機構數量排名北京 14個排名第一,上海七個排名第三)。已經建成和計劃建立的國家大科學裝置總數中,合肥有九個,全國數量最多。區位優勢區位優勢位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2016 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發布,安徽的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八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員;2019 年 12 月,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安徽省全域正式加入長三角。工業基礎工業基礎2005 年合肥提出“工業立市”,發布合肥優先加快工業發展行動綱要,立足當時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汽車、裝備制造、家用電器
24、、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件、生物醫藥、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行政管理上的創新行政管理上的創新為深耕產業鏈,合肥建立起相應的責任制,創新建立重點產業鏈的“鏈長制”,由市領導分別擔任各產業鏈的“鏈長”,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資料來源:互聯網信息整理,交銀國際3)在新質生產力上形成領先布局)在新質生產力上形成領先布局合肥在已形成“芯屏器合”(芯片、新型顯示、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集終生智”(集成電路、動態儲存技術、面向消費終端的現代制造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以及人工智能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同時,正全力布局新質生產力,布局低空經濟、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和聚變能源等未來產
25、業。我們認為合肥在過去多年推進科技和產業融合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扎實的經驗和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因而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也具備領先優勢。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0圖表圖表 13:合肥在新質生產力上形成領先的布局合肥在新質生產力上形成領先的布局發展規劃發展規劃產業鏈產業鏈代表性企業代表性企業量子產業2020年 11月,合肥市發布了合肥市量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制定合肥高新區未來產業發展規劃,聚焦“世界量子中心”戰略目標,以量子信息為核心,打造全球量子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試驗田。合肥已成為量子產業主要聚集地,集聚了產業鏈企業 66家。目
26、前合肥在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量子計算三大領域已初步形成產業鏈雛形,立于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浪尖”,同時,合肥將著力解決下游應用場景稀缺的挑戰,填補產業鏈上部分核心材料、器件和設備的空白,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產業“雙高地”。合肥高新區量子核心企業中有 1家上市公司-國盾量子(688027 CH);2家獨角獸企業-國儀量子和本源量子;1家潛在獨角獸企業-啟科量子;此外,還有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由中國電信全資設立的子公司,2023年5月在合肥成立,并被納入 2023年度量子領域重點產業鏈企業。低空經濟2023年 12月,合肥發布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聚焦“空間保
27、障、產業集聚、場景示范、設施建設”四大領域,計劃在 2024年基本建成駱崗低空融合飛行試驗片區,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合肥市已經集聚了低空經濟企業近 100家,初步形成集研發、制造、銷售、運營、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零重力飛機:以載人 eVTOL飛行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為核心,布局電動固定翼飛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多樣化新能源航空器的企業??仗煨畔?022年,根據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末合肥將形成 100億元左右規模的衛星制造產業、300億元左右規模的衛星應用終端和運營服務產業、500億元左右規模的“通導遙”數據綜合應用及配套產業。隨著
28、航天宏圖、銀河航天、北航天宇等一批龍頭企業相繼落地、運營,合肥初步形成航天產品設計、制造、集成、測試、試驗及信息服務的全產業鏈框架。合肥高新區目前已匯聚空天信息產業鏈企業 120余家,科研院所、創新平臺等公共服務機構 11家。中科星圖: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投資的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內數字地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領軍企業,中科星圖將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資料來源:互聯網信息整理,交銀國際3.在產業布局初期,政府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發揮關鍵性引導作用在產業布局初期,政府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發揮關鍵性引導作用在新興產業的融資支持上,合
29、肥的經驗可以概括為財政國有資金引領,帶動社在新興產業的融資支持上,合肥的經驗可以概括為財政國有資金引領,帶動社會資本的“以投帶引模式”,并且體現出可持續性。會資本的“以投帶引模式”,并且體現出可持續性。政府通過財政資金增資或國企戰略重組整合打造國資平臺,并推動國資平臺進行以投資管理為主的改革,形成引領作用;國資平臺通過直接投資,或組建和參與各類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服務于地方招商引資,使得政府、投資機構和地方經濟形成利益共同體。在構建和培育的產業鏈發展壯大之后,不僅帶動當地經濟和就業發展,而且政府先前的投資也產生了良好投資收益,進一步充實財政實力,從而能夠進行持續的投資活動,形成良性循環。
30、1)合肥組建三大國資投融資平臺)合肥組建三大國資投融資平臺2014年,合肥市整合各類政府資金,改變之前分散的資金投入方式,加大對重點產業領域和重點產業項目的投資。2015年,合肥對國有資本營運機構進行重組整合,組建三大國資投融資平臺:合肥建投、合肥產投和合肥興泰。合肥建投:重點投向新能源汽車、現代旅游、交通等,先后主導和參與投資京東方、晶合、蔚來等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多領域戰新項目20 個;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1合肥產投:專注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四支省級母基金的管理機構,參與運營管理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和市創投引導基金兩支市級母基金,運營市種子基金、市
31、天使投資基金、市場化基金等“產投系”基金群;合肥興泰:打造地方金融控股平臺,培育地方龍頭金融企業,建設地方泛金融標桿企業。圖表圖表 14:合肥三大投融資平臺合肥三大投融資平臺合肥國資委合肥國資委產投集團產投集團建投集團建投集團合肥興泰合肥興泰企業性質企業性質國資委全資控股國有獨資公司地方金融控股集團成立時間成立時間2015年 3月2006年 6月2002年注冊資本注冊資本165.41億元132.98億元70億元總資產總資產890億元(2023年末)6799.44億元(1Q24)833.53億元(2023-3)凈資產凈資產353.69億元擁有全資企業 25家,控股企業 5家,參股企業 20余家擁
32、有全資及參控股企業 60余家旗下控股 16家子公司,參股 7家金融機構集團定位集團定位推動產業投融資和創新推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從傳統的政府融資平臺成功轉型為服務城市建設和運營、引領產業發展的國有資本投資試點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投資方式投資方式四支省級母基金的管理機構;參與運營管理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和市創投引導基金兩支市級母基金,運營市種子基金、市天使投資基金、市場化基金等“產投系”基金群;參與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承諾出資 75億元)、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出資 30億元)
33、、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管理規模 150億元,國正資產為基金管理人)先后主導和參與投資京東方、晶合、蔚來等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多領域戰新項目 2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3193億元1)培育地方龍頭金融企業:重組或發起設立了建信信托、徽商銀行、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2)建設地方泛金融標桿企業:設立全省首家內資融資租賃公司興泰租賃;組建興泰融資擔保集團;成立興泰資本,積極運作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快打造全市“基金叢林”;設立全國首家擔保行業保障金運營機構;發起設立“興泰系”小貸、典當、保理;成立興泰科技。3)積極參股地方金融機構,包括國元證券、國元農保、華富基金、省股權交易服
34、務集團等金融機構。投資周期投資周期深耕產業鏈上下游,投資覆蓋包括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在內的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資覆蓋包括成長期、成熟期以及定增已上市的高精尖企業,形成一二級市場聯動的投資模式興泰資本覆蓋初創、成長到成熟不同階段的基金資料來源:公司網站,互聯網信息整理,交銀國際2)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比持續提升,并高于可比城市)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比持續提升,并高于可比城市合肥科技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呈提升趨勢,從 2017 年的 7.2%上升至2022年的17.8%。橫向比較來看,澎湃新聞2024財政觀察顯示,2024年合肥科技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 22.3%,高于
35、北京、上海等城市,在 GDP 過萬億城市中排名第一位。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2圖表圖表 15: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呈快速提升態勢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呈快速提升態勢資料來源:互聯網信息整理,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16:合肥合肥 2024 年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在年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在 GDP 萬億城市中排名領先萬億城市中排名領先資料來源:澎湃新聞2024財政觀察,交銀國際3)政府資金對于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政府資金對于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合肥股權投資活躍度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列。合肥股權投資活躍度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列。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
36、告,合肥以股權投資案例 356 起,位列“股權投資市場城市投資活躍度排名榜單”中第七位。2020 年至 2023 年合肥股權投資案例數分別為 80 起、151 起、228 起及 356 起。政府資金對于合肥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政府資金對于合肥投融資活動引導作用顯著。根據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2023 年合肥地區共發生出資事件 510 起,新設 228 只基金,出資總規模達 1627 億元,其中,政府類有限合伙人(LP)出資總規模高達 1095 億元,占各類 LP 出資總額的 67%。7.2 9.2 14.2 14.0 14.2 17.8 17.4 05101520201720182
37、0192020202120222023合肥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22.3 18.5 16.6 14.1 13.7 11.0 10.3 9.5 8.0 7.8 7.6 6.9 6.3 6.2 6.1 5.5 5.1 0510152025合肥蘇州武漢北京深圳佛山上海杭州鄭州廣州南通無錫常州長沙西安成都寧波2024年萬億城市(市本級)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支出預算比例(%)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3圖表圖表 17:政府類政府類 LP 出資事件占比呈提升趨勢出資事件占比呈提升趨勢圖表圖表 18:政府類政府類 LP 在出資規模中占主導在出資規模中占主導資料來源:
38、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交銀國際資料來源: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19:2023 年政府類年政府類 LP 出資事件結構出資事件結構圖表圖表 20:2023 年合肥地區按出資額排名前五的政府類年合肥地區按出資額排名前五的政府類 LP資料來源: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交銀國際資料來源: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交銀國際二級市場仍是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的退出渠道,安徽省和合肥上市公司數量在中二級市場仍是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的退出渠道,安徽省和合肥上市公司數量在中部地區排名前列。部地區排名前列。根據安徽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3),截至 2023 年 10 月,安徽 A
39、 股上市公司共有 175 家,居中部地區第 1 位、全國第 7 位,超過了四川、福建,領先于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山西等中部省份。從行業結構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達到 48 家,占比接近 30%。省會集聚效應明顯,截至 2023 年 10月,合肥上市公司數量達到 82 家,在全國 293 個城市中排名躍升至第 12 位,在中部居第 2 位。110 150 250 236 218 260 0100200300400500600202120222023非政府類LP出資事件政府類LP出資事件(個)416 827 1,095 701 1,033 1,627 59%80%67%0%10%20%3
40、0%40%50%60%70%80%9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2120222023政府類LP出資規模出資總規模政府類LP出資規模占比(億元)政府投資平臺,41%省級政府引導基金,28%地級政府引導基金,25%縣級政府引導基金,6%12713645273110100200300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安徽省鐵路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創新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財金投資有限公司科大硅谷引導基金出資額(億元)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44.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融資將發揮更
41、大的作用從安徽和合肥的經驗來看,銀行信貸對于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近年來顯著加從安徽和合肥的經驗來看,銀行信貸對于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近年來顯著加大。大。在合肥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合肥貸款增速并沒有顯著高于全省,并且2017 年以來合肥占安徽貸款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2021 年較 2016 年下降約 4個百分點,但 2022、2023 年占比呈現小幅回升勢頭。從信貸結構上來看,2022、2023 年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增速加快,占貸款比重也迅速提升。我們認為如果按照類似企業發展階段的劃分,合肥在先后引入液晶面板、半導體、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后,已經進入“成長期”。相比于“初創期”更依賴產業基金,對
42、于進入“成長期”的合肥,銀行信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圖表圖表 21:合肥貸款增速并沒有顯著快于安徽全省合肥貸款增速并沒有顯著快于安徽全省圖表圖表 22:合肥貸款占安徽省貸款比重有所下降合肥貸款占安徽省貸款比重有所下降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23:安徽科技企業貸款近兩年增長加速安徽科技企業貸款近兩年增長加速圖表圖表 24: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占比呈上升趨勢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占比呈上升趨勢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資料來源:萬得,交銀國際傳統銀行業在服務科技企業上面臨一定的困難。傳統銀行業在服務科技企業上面臨一定的困難。傳統銀行業依賴抵押物或穩定現金流作為風險控制手段,而科
43、技企業發展路徑存在較高風險和不確定性,發展更多依賴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缺乏容易評估的抵押物;部分科技項目可能研發周期比較長,并且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看到明確的經濟前景或者產生可觀經濟效益,而銀行負債期限短,存在期限上的不匹配。15.6%17.7%0%5%10%15%20%25%3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本外幣貸款增速-安徽本外幣貸款增速-合肥37.1%39.0%38.5%37.8%38.1%38.9%39.2%38.1%36.0%35.3%34.9%34.6%34.9%35.6%32.0%33.0%34.0
44、%35.0%36.0%37.0%38.0%39.0%4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合肥/安徽1,525 3,890 5,971 155.1%53.5%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120222023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增速(億元)2.6%5.8%7.7%8.0%0.0%1.0%2.0%3.0%4.0%5.0%6.0%7.0%8.0%9.0%202120222023 2024E安徽科技企業貸款占
45、比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5對于銀行在向科技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上面臨的困難,需要政府在降低信息不對對于銀行在向科技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上面臨的困難,需要政府在降低信息不對稱性、提供風險補償、加強投貸聯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稱性、提供風險補償、加強投貸聯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目前安徽銀行業探索了三種方式服務科創企業和新質生產力:1)銀企中長期合作,2)投貸聯動,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我們預計隨著安徽產業結構優化,以及政府出臺共同成長計劃等有針對性的政策,著力解決銀行向科創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難點和堵點,同時銀行自身也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銀行對科創企業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46、將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1)銀企中長期合作)銀企中長期合作2023 年 7 月,安徽省發布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創新科創金融服務模式,破解科創企業在初創期和成長期的融資難題,由銀企雙方通過簽署“貸款協議+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承諾函”等綜合業務模式,讓科創企業獲得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促進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成長,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我們認為實施方案著眼于銀行向科技企業實際投放信貸過程面臨的三大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如何篩選科技企業?如何篩選科技企業?建立動態優化的“共同成長計劃”名單發布機制。在銀行端、企業端分別建立準入名單。金融管
47、理部門選取部分科創信貸業務拓展早、規模和水平較高的商業銀行先行先試??萍?、經濟和信息化等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科創企業所處不同階段或不同行業,分別制定“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篩選標準,建立“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庫”,并向商業銀行推送,商業銀行與企業雙向選擇。如何投放信貸?如何投放信貸?拓寬適應科創企業特征的“共同成長計劃”信貸融資渠道。以知識產權、技術含量、成果轉化、研發穩定性等量化指標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評價,量身打造專屬信貸產品,重點滿足初創期、成長期科創企業500萬元至3000萬元的信貸需求,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如何長期合作?如何長期合作?開展中長期共擔風險、共享成果的“共同成長計劃”戰略合作。按
48、照“企業出題、銀行答題”的原則,銀企雙方通過自主協商,在普通商業貸款合同和現行政策框架基礎上,通過選擇一種或若干遠期權益事項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支持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等不同成長階段獲得研發、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等全部資金需求。戰略合作協議主要約定的權益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穩定的貸款授信使用權、雙方利率調整選擇權、銀行 LPR 下的存貸款優先權、相關機構股權投資優先權、有價證券承銷優先權等金融服務優先權。實施方案還提出相應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工作協調聯動機制,交流掛職互動機制等。我們預計“共同成長計劃”將使得銀企之間建立中長期合作關系,銀行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銀行和企業將實現“雙贏”。
49、根據安徽商報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62024 年 6 月報道提供的最新數據,“共同成長計劃”下已有 90 多家金融機構為 8300 多戶科創企業發放 1100 多億元貸款。2)投貸聯動,政府提供風險補償)投貸聯動,政府提供風險補償2023 年 6 月,安徽發布關于深化科創企業“貸投批量聯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百J投批量聯動”按照“批量推薦-分級評估-協同授信-投貸聯動”的運作機制,分層推薦白名單,由“逐客逐戶”貸投模式向“批量化”轉變,并建立超額風險補償資金池彌補風險,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創新。1)在項目來源上轉向“批量化”。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并引入政府
50、信用,搭建政產銀投合作平臺,圍繞產業培育發展構建科創企業分層推薦白名單制度,推動“逐客逐戶”貸投模式向批量化理念轉變。2)推動投資與信貸機構的聯動。如在合肥高新區業務“貸投批量聯動”實踐中,債權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項目資源互通互薦,既有“先貸后投”,也有“先投后貸”。合肥高投創投基金按照“投貸同步”方式,對獲得銀行貸款的科創企業進行股權(期權)投資,有效增強商業銀行放貸信心。對于銀行自身而言,通知提到,“具備條件的試點區域可探索理財公司等具有投資功能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出資創業投資基金、政府產投基金等方式,為科創企業發展提供股權融資支持”,這為銀行集團內部加強投貸聯動指明了方向。3)政府提供風險補償
51、。2018 年底安徽在全國設立首家省級政府性科技融資擔保機構,構建覆蓋全省的科技融資擔保體系,人員、產品、渠道“三下沉”,業務風險政銀擔“三共管”。2022 年安徽率先在全國設立 2 億元省級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對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損失進行一定補償,通過綜合研判企業的科研成果、納稅等情況,結合大數據分析,擇優分檔給予符合條件的企業 1000 萬元、500 萬元、200 萬元以內的貸款。對貸款損失的金融機構,資金池將給予 20-35%的補償。我們認為投資機構與信貸機構加強合作聯動有利于更好地滿足科技企業融資需求,同時知名投資機構對于企業的投資也將起到背書作用,有利于降低銀行貸
52、款的風險。根據科技日報 2023 年末的報道,自試點開展以來,安徽累計為 652家科創企業發放“貸投聯動”貸款 106.1 億元,聯動股權投資 119.6 億元。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小型科創企業因為輕資產,缺乏有效的固定資產抵押物,較難獲得信貸支持,但同時科創企業普遍擁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本身是有價值的,如果能將知識產權轉變為“資產”,將極大解決金融機構提供信貸支持的后顧之憂。以合肥為例,合肥高新區發揮科創企業知識產權儲備優勢,強化與融資租賃、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創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通過搭建信易貸平臺,支持科創中小企業使用其擁有的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在線上辦理質
53、押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7融資業務。2023 年末,高新區已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10.13 億元,惠及企業72 家。2024 年 4 月,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安徽省分行攜手啟動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項活動,正式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屬金融產品“知易融”,助推企業“知產”變“資產”,實現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安徽知識產權融資金額已在全國排名前列。安徽知識產權融資金額已在全國排名前列。2024 年 1 季度,安徽省知識產權融資金額110.52億元,同比增長159.5%,居全國第五位,其中普惠貸款惠及中小微創新型企業 10
54、57 家,增長 109.3%。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85.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專注于科創企業的金融機構:硅谷銀行興衰帶來的啟示硅谷銀行曾經是銀行業服務科創行業的典范,但2023年3月宣布破產,主要由于在美聯儲持續加息過程中公司自身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問題凸顯,但硅谷銀行過去多年服務科創行業積累的經驗仍然值得學習。國內部分研究對于硅谷銀行的成功經驗和破產原因均存在一些誤解,比如將它此前的成功歸因于對科創企業的風控能力,但實際上近 10 年來硅谷銀行對于早期企業投放的高風險貸款占比早已降至個位數,整體貸款組合以低風險貸款為主;還有部分研究認為
55、硅谷銀行于 2023 年破產,說明銀行不適合做科創行業,但我們認為硅谷銀行的破產更多源于快速加息背景下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而不是因為沒有控制好科創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1)硅谷銀行專注于服務科技行業)硅谷銀行專注于服務科技行業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簡稱 SVB)成立于 1983 年,1987 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專門為中小科技型創新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以2022年3季度末總資產排名,硅谷銀行在美國所有銀行中排名第 14 位,是美國服務科技行業企業最突出的銀行。硅谷銀行專注于以下行業領域:科技和生命科學,醫療保健,其業務覆蓋科創企業、投資機構(PE、VC 公司),以
56、及個人客戶(企業主,投資機構,高管等)。對于科創企業,公司所服務的客戶包括收入低于500萬美元的早期/初創企業,收入在 500 萬-7500 萬美元之間已有風投投資的企業,以及為收入超過7500 萬美元的企業提供企業融資。截至 2022 年末,美國風投所投資的科技和生命科學企業其中有一半是硅谷銀行的客戶,2022 年美國風投所投資的科技和醫療健康 IPO 其中有 44%是硅谷銀行的客戶。從盈利能力來看,硅谷銀行 ROE 持續多年高于同業平均水平。圖表圖表 25:硅谷銀行硅谷銀行 ROE 在在 2022 年之前多年來保持高于同業平均水平年之前多年來保持高于同業平均水平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
57、11.1 10.5 11.2 10.9 12.4 20.6 20.0 16.8 17.1 9.0 9.0 8.2 8.8 9.8 12.8 11.8 8.3 13.2 051015202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硅谷銀行同業平均(%)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192)如何解讀硅谷銀行之前的成功?)如何解讀硅谷銀行之前的成功?對于硅谷銀行之前的成功,國內有觀點歸因于其對科創企業的風控能力,但實際上硅谷銀行 2010 年以來已顯著壓縮高風險貸款,近 10 年貸款組合以低風險貸款為主。高風險貸款占比早已顯著下降,貸款組合持續向低
58、風險貸款遷移。高風險貸款占比早已顯著下降,貸款組合持續向低風險貸款遷移。從硅谷銀行的貸款組合來看,在2000年以前,高風險的對早期創業企業的貸款占比較高,2000 年占比 30%,但公司持續壓降對早期創業企業的貸款,2022 年占比僅為3%;與此同時,低風險的貸款占比持續提升,從 2009 年的 30%上升至 2022 年的70%,低風險貸款主要包括承諾出資循環貸款(向PE和VC機構投放的貸款)和面向個人提供的私人銀行貸款。由于貸款組合優化,資產質量指標表現優異,不良率保持在極低水平。由于貸款組合優化,資產質量指標表現優異,不良率保持在極低水平。公司除了在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以及
59、 2007 年次貸危機期間,不良率超過1%,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1%以下,尤其是2017年以來已經低于0.5%,即使疫情期間也沒有上升。圖表圖表 26:硅谷銀行高風險貸款占比持續下降硅谷銀行高風險貸款占比持續下降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27:硅谷銀行貸款組合向低風險遷移硅谷銀行貸款組合向低風險遷移圖表圖表 28:2022 年末,硅谷銀行低風險貸款占年末,硅谷銀行低風險貸款占 70%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30%11%10%8%9%9%8%6%6%6%6%5%3%2%3%0%5%10%15%20%25%30%35%20002009201020112
60、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高風險貸款:早期企業貸款(%)30.011.03.05.030.070.0020406080200020092022高風險:早期企業貸款低風險:全球資金貸款+私人銀行貸款(%)全球資金貸款56%私人銀行貸款14%高端酒 2%工商企業貸款1%商業地產 3%發起人主導的并購貸款 3%創新型工商企業貸款 12%成長階段企業6%早期企業 3%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0圖表圖表 29:硅谷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優異主要來自低風險的貸款組合硅谷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優異主要來自低風險的貸款組合資料來源:公
61、司資料,交銀國際3)如何解讀硅谷銀行后來的破產?)如何解讀硅谷銀行后來的破產?我們認為硅谷銀行后來的破產主要源于嚴重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并不能我們認為硅谷銀行后來的破產主要源于嚴重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并不能歸因于沒有做好科創行業客戶的風控,也并不能說明銀行不適合選擇科創行業歸因于沒有做好科創行業客戶的風控,也并不能說明銀行不適合選擇科創行業客戶??蛻?。硅谷銀行的資產結構以低風險的固收證券為主,2022 年末占比 55%,超過貸款占比(35%);從固收證券內部來看,92%為美國國債和美國政府機構支持證券,其中 Agency RMBS(機構居民住房抵押債券)占比最大,占固收證券投資比重為
62、55%。公司負債主要來自存款,2022 年受美聯儲加息影響,非息活期存款占比從 2021 年末的 65%下降至 2022 年末的 41%。2022 年美聯儲連續加息 7 次,加息幅度 425 個基點。對于硅谷銀行來說,資產端長久期債券投資受加息影響價格暴跌;負債端,存款成本上升,以及存款流向貨幣基金以獲取更高收益率,同時高利率對于科創行業投融資活動形成抑制,對于專注于科創行業的硅谷銀行更是雪上加霜,公司 2022 年存款較上年末下降 8.5%。2023 年 1 季度,為應對客戶提款需求,公司不得不出售部分債券,產生已實現虧損,實際上公司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券投資已經受加息影響產生較大浮虧,這
63、加劇了存款客戶的擔憂,產生提款擠兌,最終導致公司破產。-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不良貸款率凈核銷貸款率(%)互聯網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危機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1圖表圖表 30:硅谷銀行資產端以固收證券為主,硅谷銀行資產端以固收證券為主,2022年末占比年末占比 55%圖表圖表 3
64、1:公司固收證券公司固收證券 92%投向美國國債和美國政府機構支持證券投向美國國債和美國政府機構支持證券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圖表圖表 32:硅谷銀行負債端以存款為主,硅谷銀行負債端以存款為主,2022 年受美聯儲加息影響,非息活期占比顯著下降年受美聯儲加息影響,非息活期占比顯著下降圖表圖表 33:分行業來看,公司存款主要來自科技行業客戶分行業來看,公司存款主要來自科技行業客戶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4)硅谷銀行的經驗)硅谷銀行的經驗硅谷銀行在過去近 40 年中,專注于服務科創企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值得其他銀行借鑒。a)構
65、建生態圈:硅谷銀行的服務對象包括科創企業、投資機構和個人客戶,構建了服務科創企業的完整的閉環或者生態圈。硅谷銀行自成立以來,深入了解科創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融資需求,已經打造了不同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差異化專業能力和競爭優勢,并成功建立數量龐大的科創企業和投資機構客戶基礎。在2023年破產之前,有200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可以歸屬于“硅谷銀行系”,而在全球與硅谷銀行集團建立緊密聯系的風險投資基金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更是多達 500 多家?,F金及等價物 7%可供出售證券 13%持有至到期證券44%未上市及其他股票投資1%凈貸款 35%美國國債14%政府機構債券1%機構擔保按揭債券(Agency CMOs)9%
66、機構居民住房抵押債券(Agency RMBS)55%機構商業地產抵押債券(Agency CMBS)13%市政債券 7%公司債券 1%65%33%3%41%47%11%0%10%20%30%40%50%60%70%非息活期存款生息存款其他20212022早期科技行業30%科技行業21%早期生命科學/健康9%生命科學/健康3%國際18%全球資金銀行 13%私人銀行6%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2硅谷銀行面向科創企業的貸款,在客戶選擇上,主要投向已有知名風投機構進入的科創類企業,有助于顯著降低信貸風險。同時,科創企業和投資機構的投融資活動為硅谷銀行帶來規模龐大的低成本活期資
67、金,顯著降低其負債成本。對于科創企業創始人和高管等提供私人銀行服務,則進一步提升了客戶的價值貢獻,并拓展收入來源,優化收入結構。b)認股權證硅谷銀行對于風險較高的客戶往往通過“手續費+認股權證”獲得風險補償。認股權證(通常占客戶股本的比重不超過 1%)的行權條件通常會設置為對應企業上市或被第三方收購,如果不行權可以轉讓認股權證來獲得投資收益。截至 2021 年末,硅谷銀行持有 2831 家公司的認股權證。硅谷銀行金融集團通過認股權證形成投資收益(Gains on equity warrant assets)占收入(凈利息收入+非息收入)的比重 2019-21 年從 4.2%提升至 9.5%。c
68、)加強與子公司協同和聯動硅谷銀行通過旗下投資子公司(SVB Capital)對資質較好的企業進行直接的股權投資。SVB Capital 與集團之間相互獨立,風險和收益自擔。硅谷銀行還通過SVB Capital 將資金投給風投機構,成為有限合伙人(LP),再由風投機構進行投資。圖表圖表 34:硅谷銀行業務分部硅谷銀行業務分部資料來源:公司資料,交銀國際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36.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金融業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我們認為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匹配差異化的融資方式,在產業培育初我們認為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匹配差異化的融資方式,在產業培育初期,產
69、業基金和資本市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仍需加大直接融資的發展力期,產業基金和資本市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仍需加大直接融資的發展力度。度。從國際上來看,各國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具有不同的發展戰略,這與各國自身教育體系、人力資源、文化特點、金融體系特征等因素密切相關,但風險投資和股票市場切合科創企業的發展特點,是公認的支撐科技發展的關鍵投融資方式。從合肥的經驗可以看到,城市在產業布局的初期,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平臺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服務城市招商引資,資本市場為產業基金投資提供了最主要的退出渠道。2024 年 4 月,證監會發布關于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6 月,
70、證監會主席吳清在 2024 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從三個方面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升多層次市場的服務覆蓋面和精準度,壯大耐心資本,從制度機制以及理念上解決包容創新的問題。同時,證監會發布深化科創板改革的 8 條措施,進一步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健全發行承銷、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等制度機制,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在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信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國目前以銀行間接融資在產業布局成熟階段,銀行信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國目前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銀行需要加大創新和轉型力度以對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為主,銀行需要加大創新和轉型力度以對新質生產力發展提
71、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持。對于銀行來說,傳統銀行服務科技行業企業面臨一定的困難,包括信息不對稱、風險識別困難、定價困難、風控難題以及期限不匹配等。但是,我國目前處于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在需求和重要著力點。在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銀行勢必需要緊跟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需求,與新質生產力共同成長,才能實現銀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認為這要求銀行一方面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科技行業企業我們認為這要求銀行一方面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科技行業企業投融資生態圈的合作,以及加強內部協同。投融資生態圈的合作,以及加強內部協同。1、銀行提
72、升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科技行業獨特融資需求。、銀行提升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科技行業獨特融資需求。產品上,提供適配科創企業融資需求的產品,如專屬信貸產品、知識產權抵押貸款;定價上,除貸款利率以外,借鑒硅谷銀行的經驗,引入認股權證,與優質企業共同成長,獲取綜合收益;服務方式上,提升金融科技能力,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更好地服務客戶,改善客戶體驗,提升效率,降低運營成本。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42、加強與科技行業企業投融資生態圈,包括政府、投資機構、科創企業和集、加強與科技行業企業投融資生態圈,包括政府、投資機構、科創企業和集團內部的合作。團內部的合作。與政府加強合
73、作。與政府加強合作。建議銀行深入分析不同城市的發展戰略,從合肥的經驗來看,具有資源稟賦和卓越的專業能力、戰略能力的城市將與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顯著拉開差距。不同城市對于銀行向科創企業提供信貸也具有差異化的支持政策。比如合肥聯合多個政府部門建立“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庫”,加強銀行與企業的聯系,有利于降低銀行與科創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合肥政府提供了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安排,也有利于降低銀行信貸風險。加強與投資機構合作,投貸聯動。加強與投資機構合作,投貸聯動。投貸聯動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同時從合肥和硅谷銀行的經驗來看,知名投資機構對于科創企業的投資將形成背書作用,有利于降低信貸風險。加強與科創企
74、業合作,建立中長期合作關系,以綜合金融方式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加強與科創企業合作,建立中長期合作關系,以綜合金融方式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如安徽推出的共同成長計劃,由銀企雙方通過簽署“貸款協議+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承諾函”等綜合業務模式,讓科創企業獲得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促進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成長。加強公司內部的協同。加強公司內部的協同。從硅谷銀行的經驗來看,需要加強銀行集團內具有投研能力和權益特長的子公司與母行的協同,提升集團在科技行業的專業能力,共同服務新質生產力客戶的需求。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5圖表圖表 35:證監會關于資本市場服務科技
75、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證監會關于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十六項舉措十六項舉措主要內容主要內容識別1)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攻關。加強與有關部門政策協同,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健全全鏈條“綠色通道”機制。股權激勵2)完善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前設立股權激勵計劃,上市后持續實施激勵,鼓勵把核心技術人員納入激勵范圍。發行監管3)深入推進發行監管轉型??茖W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發揮發行監管條線合力,持續提升審核效率和透明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IPO4)優化科技型企業上市融
76、資環境。發行人依法依規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資金端進一步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境外上市支持科技型企業依法依規境外上市,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發展。5)統籌發揮各板塊功能定位。上市板塊主板行業代表性的“大盤藍籌”科創板“硬科技”創業板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和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板塊6)扎實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再融資7)加大科技型企業再融資支持力度。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支持創業板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積極研究更多滿足科技型企業需求的融資品種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創板、創業板儲架發行制
77、度。并購重組8)推動科技型企業高效實施并購重組。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制定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優化小額快速審核機制,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業綜合運用股份、定向可轉債、現金等各類支付工具實施重組,助力科技型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債券發行9)加強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的精準支持資金端10)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完善私募基金監管辦法,豐富產品類型,推動母基金發展,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用;拓寬退出渠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股權交易11)充分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培育規范科技型企業的功能。穩步擴大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覆
78、蓋面;不斷豐富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服務工具和融資產品;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間互聯互通。金融產品12)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指數體系、科技主題基金產品、衍生品交易機制13)持續完善交易機制。做市商、兩融和轉融通券商14)督促證券公司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監管15)優化科技型企業服務機制?!伴_門搞審核”,“預溝通”監管16)壓實各方責任?!吧陥蠹磽煛?,壓實中介機構責任資料來源:證監會,交銀國際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6圖表圖表 36:交銀國際金融行業覆蓋公司:交銀國際金融行業覆蓋公司股票代碼股票代碼公司名稱公司名稱評級評級收盤價收盤價(交易貨幣交易貨幣)目標價目標價(交易貨
79、幣交易貨幣)潛在漲幅潛在漲幅最新目標價最新目標價/評級評級發表日期發表日期子行業子行業3908 HK中金公司買入8.1917.80117.3%2023年 11月 03日 內地綜合性證券公司6066 HK中信建投買入5.3710.0086.2%2023年 05月 02日 內地綜合性證券公司6886 HK華泰證券買入8.2812.5051.0%2023年 05月 02日 內地綜合性證券公司6030 HK中信證券買入11.1821.5092.3%2022年 04月 29日 內地綜合性證券公司6837 HK海通證券中性3.474.2021.0%2024年 02月 06日 內地綜合性證券公司6060 H
80、K眾安在線買入13.0418.0038.0%2024年 04月 17日 內地互聯網財險公司966 HK中國太平保險買入7.7610.6036.6%2024年 06月 03日內地壽險公司1336 HK新華保險買入14.6820.5039.6%2024年 04月 30日內地壽險公司2628 HK中國人壽買入10.6214.0031.8%2024年 04月 29日內地壽險公司2601 HK中國太保買入19.5625.0027.8%2024年 04月 29日內地壽險公司2318 HK中國平安保險買入33.7051.0051.3%2024年 03月 25日內地壽險公司2328 HK中國人保財險買入10.
81、0612.0019.3%2024年 04月 16日內地財險公司QFIN US奇富科技買入19.8125.8030.2%2024年 05月 20日金融科技LX US樂信集團買入1.772.4035.6%2024年 03月 22日金融科技FINV US信也科技買入5.416.3016.5%2024年 03月 19日金融科技1299 HK友邦保險買入52.5084.0060.0%2024年 05月 27日泛亞保險公司FUTU US富途控股買入61.2490.0047.0%2024年 05月 29日港美股互聯網券商資料來源:FactSet,交銀國際預測,截至2024年7月29日2024 年 7 月 3
82、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127交銀國際交銀國際香港中環德輔道中 68 號萬宜大廈 10 樓總機:(852)3766 1899 傳真:(852)2107 4662 評級定義評級定義分分析析員員個個股股評評級級定定義義:分分析析員員行行業業評評級級定定義義:買買入入:預期個股未來12個月的總回報高高于于相關行業。中中性性:預期個股未來12個月的總回報與相關行業一一致致。沽沽出出:預期個股未來12個月的總回報低低于于相關行業無無評評級級:對于個股未來12個月的總回報與相關行業的比較,分析員并并無無確確信信觀觀點點。領領先先:分析員預期所覆蓋行業未來12個月的表現相對于大盤標竿指數具具吸吸引引力力。同
83、同步步:分析員預期所覆蓋行業未來12個月的表現與大盤標竿指數一一致致。落落后后:分析員預期所覆蓋行業未來12個月的表現相對于大盤標竿指數不具吸引力。香港市場的標竿指數為恒恒生生綜綜合合指指數數,A股市場的標竿指數為MSCI中中國國A股股指指數數,美國上市中概股的標竿指數為標標普普美美國國中中概概股股50(美美元元)指指數數2024 年 7 月 30 日金融行業金融行業128分析員披露分析員披露有關商務關系及財務權益之披露有關商務關系及財務權益之披露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本研究報告之作者茲作以下聲明i)發表于本報告之觀點準確地反映有關于他們個人對所提及的證券或其發行者之觀點;及ii)他們之薪酬與發表于
84、報告上之建議/觀點幷無直接或間接關系;iii)對于提及的證券或其發行者他們幷無接收到可影響他們的建議的內幕消息/非公開股價敏感消息。本研究報告之作者進一步確認 i)他們及他們之相關有聯系者【按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之操守準則的相關定義】幷沒有于發表研究報告之30個日歷日前處置/買賣該等證券;ii)他們及他們之相關有聯系者幷沒有于任何上述研究報告覆蓋之香港上市公司任職高級職員;iii)他們及他們之相關有聯系者幷沒有持有有關上述研究報告覆蓋之證券之任何財務利益,除了一位覆蓋分析師持有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之股份,一位分析師持有英偉達之股份。交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及/或其有關聯公司在過去十二個月內與
85、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四川能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光年控股有限公司、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富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湖州燃氣股份有限公司、Leading Star(Asia)HoldingsLimited、佳捷康創新集團有限公司、武漢有機控股有限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宏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Sincere Watch(Hong Kong)Limited、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傳企劃有限公司、樂艙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途虎養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四范式智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圖投資管理
86、股份有限公司、邁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山西省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富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中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佳民集團有限公司、集海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君圣泰醫藥、天津建設發展集團股份公司、長久股份有限公司、樂思集團有限公司、出門問問有限公司、趣致集團、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贛通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有投資銀行業務關系。交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及/或其集團公司現持有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Interra Acquisition Corp的已發行股本逾1%。本報告之收取者透過接受本報告(包括任何有關的附件),表示幷保證其根據下述的條件下有
87、權獲得本報告,幷且同意受此中包含的限制條件所約束。任何沒有遵循這些限制的情況可能構成法律之違反。本報告為高度機密,幷且只以非公開形式供交銀國際證券的客戶閱覽。本報告只在基于能被保密的情況下提供給閣下。未經交銀國際證券事先以書面同意,本報告及其中所載的資料不得以任何形式(i)復制、復印或儲存,或者(ii)直接或者間接分發或者轉交予任何其它人作任何用途。交銀國際證券、其聯屬公司、關聯公司、董事、關聯方及/或雇員,可能持有在本報告內所述或有關公司之證券、幷可能不時進行買賣、或對其有興趣。此外,交銀國際證券、其聯屬公司及關聯公司可能與本報告內所述或有關的公司不時進行業務往來,或為其擔任市場莊家,或被委
88、任替其證券進行承銷,或可能以委托人身份替客戶買入或沽售其證劵,或可能為其擔當或爭取擔當幷提供投資銀行、顧問、包銷、融資或其它服務,或替其從其它實體尋求同類型之服務。投資者在閱讀本報告時,應該留意任何或所有上述的情況,均可能導致真正或潛在的利益沖突。本報告內的資料來自交銀國際證券在報告發行時相信為正確及可靠的來源,惟本報告幷非旨在包含投資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幷可能受送遞延誤、阻礙或攔截等因子所影響。交銀國際證券不明示或暗示地保證或表示任何該等數據或意見的足夠性、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或公平性。因此,交銀國際證券及其集團或有關的成員均不會就由于任何第三方在依賴本報告的內容時所作的行為而導致的任何類
89、型的損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直接的、間接的、隨之而發生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本報告只為一般性提供數據之性質,旨在供交銀國際證券之客戶作一般閱覽之用,而幷非考慮任何某特定收取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任何特別需要。本報告內的任何資料或意見均不構成或被視為集團的任何成員作出提議、建議或征求購入或出售任何證券、有關投資或其它金融證券。本報告之觀點、推薦、建議和意見均不一定反映交銀國際證券或其集團的立場,亦可在沒有提供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交銀國際證券亦無責任提供任何有關資料或意見之更新。交銀國際證券建議投資者應獨立地評估本報告內的資料,考慮其本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需要,在參與有關報告中所述
90、公司之證劵的交易前,委任其認為必須的法律、商業、財務、稅務或其它方面的專業顧問。惟報告內所述的公司之證券未必能在所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或供所有類別的投資者買賣。對部分的司法管轄區或國家而言,分發、發行或使用本報告會抵觸當地法律、法則、規定、或其它注冊或發牌的規例。本報告不是旨在向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任何人或實體分發或由其使用。本報告的發送對象不包括身處中國內地的投資人。如知悉收取或發送本報告有可能構成當地法律、法則或其他規定之違反,本報告的收取者承諾盡快通知交銀國際證券。本免責聲明以中英文書寫,兩種文本具同等效力。若兩種文本有矛盾之處,則應以英文版本為準。交交銀銀國國際際證證券券有有限限公公司司是是交交通通銀銀行行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的的附附屬屬公公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