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康:2024工業水與能源雙效升級:邁向數智化、精細化、資源化的可持續未來白皮書(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藝康:2024工業水與能源雙效升級:邁向數智化、精細化、資源化的可持續未來白皮書(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出版方:聯合出版方:工業水與能源雙效升級邁向數智化、精細化、資源化的可持續未來Executive summary全球工業可持續發展概況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驅動力工業可持續案例微電子行業工業可持續案例電力行業工業可持續案例石化行業工業可持續案例鋼鐵行業工業可持續案例造紙行業結論與未來展望目錄&名詞解釋 聯合國2023年發布的世界水發展報告:水與氣候變化中提到,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增加了6倍,并仍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由廢水處理的能源消耗和生化工序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7%,水管理不善將會加劇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和整個社會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
2、源占有量僅為世界的1/4,所面臨的水資源挑戰不單單是“人多水少”的水資源匱乏,更是水土資源與國家工業生產分布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銳的嚴峻問題。工業是我國最重要的用水部門之一,2021年工業用水量為1049.6億立方米,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7.7%。水資源短缺疊加環保政策和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嚴,正在倒逼工業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水管理模式,并積極承擔起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名詞解釋廢水回用:對廢水進行適當處理,使其達到重新使用的水質標準后回用。工業企業根據不同的用水需求,其回用水主要有四種用途,分別為:雜用水、冷卻水、鍋爐補給水、和工藝用水。循環冷卻水:是指通過換熱器交換熱量或直接接觸換熱方式來交換介質熱量
3、并經冷卻塔涼水后,循環使用,以節約水資源。沼氣發電:將工業污泥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發動機上,并裝有綜合發電裝置,以產生電能和熱能。綠色制氫:綠氫是通過使用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制造的氫氣。膜技術:包含工業純水制備和廢水處理過程所用到的膜過濾技術,主要分為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和反滲透膜(RO)。工業新水:新水指取自自然水源或經過處理后用于工業生產的水。工業純水:純水是指經過一系列物理或化學處理后,去除水中離子、微生物、懸浮物等雜質,達到特定純度要求的水。濃鹽水:濃鹽水是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高濃度廢水,其特點是水質復雜、毒性大、難處理,一般采用生化
4、法或物化法進行處理。物聯網:英文縮寫為IoT,是一種通過信息傳感設備將各種物體與互聯網連接,使物體能夠交換和通信信息的技術。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AI: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1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GWI國際水務智庫)總部位于英國,是全球水務行業權威的第三方研究
5、機構以及水務平臺,專注于為國際水務行業提供大數據研究、技術交流和商務合作,依托逾20年的全球網絡和實踐積累,提供高價值商業信息與洞見。隨著世界各地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暴雨、臺風、干旱、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日益頻繁和強烈。引發全球變暖危機的直接因素是全球范圍內的溫室氣體的增加,而工業部門作為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來源之一,在對抗全球變暖的斗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水與能源作為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巨大的節能降碳潛力。根據GWI國際水務智庫對2018年至2022年主要工業行業用水量的統計(以各行業用水量最高的前二十個終端用戶平均用水量計算),行業用水量自高到低排序為電力、采礦、食品飲料、煉
6、油石化、上游油氣、造紙、微電子、制藥、消費品。其中,電力和煉油石化是五年間用水量減少最明顯的兩個行業,這主要得益于企業對節水技術的投資和廢水回收系統的應用。另一方面,微電子行業在2018年至2022年間用水量則不斷增加,而隨著干旱事件頻發,半導體行業的缺水壓力指數亦逐日增高。工業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公眾在可持續制造方面的壓力,要求他們以對環境負責的方式進行生產。因此,各大企業紛紛訂立氣候戰略,對二氧化碳排放量、取水量、用水量、水回用率等關鍵指標進行控制。其中,多元化利用不同水源進行工業生產、數智化賦能工業制造節能增效、資源化回收利用工業廢棄物發電供能,逐漸成為全球工業可持
7、續發展的三大重要變革趨勢。中國作為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正面臨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用水問題。優化工業生產中水與能源的利用效率已然成為支撐節水優先與“雙碳”目標同步實現的關鍵措施。因此,GWI攜手全球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解決方案專家藝康集團,共同出版本白皮書。希望通過分析不同工業領域水與能效可持續管理的優秀案例,為國內工業企業參與綠色轉型發展提供參考。工業企業可以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采用數字化方案提高廢水和能源的回用效率,并推廣廢物資源化技術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本白皮書旨在呼吁更多工業企業從水與能源的消耗者和利用者,轉變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和賦能者。我們相信,通過全球水業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必將
8、見證更多企業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取得輝煌成就。序言序言以水之力,推動工業可持續未來水是生命之源、工業血液,在生產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中國的工業領域正面臨著水資源供應短缺、供需不平衡等諸多挑戰,這些問題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下變得愈發引人擔憂。正是這些接踵而至的挑戰,促使我們更加重視水資源及水對可持續發展產生的影響,亟需我們積極尋找創新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以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使用。作為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解決方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藝康很早就意識到到企業在助力社會實現更安全、更繁榮的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因此,我們一直致力于攜手客戶,共同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水資源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通
9、過藝康的“以水之力,實現氣候目標”這一全面、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藝康旗下專業水管理品牌納爾科的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幫助中國工業領域的各行業客戶,在關注水資源管理的同時,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資源,從而減少能源的使用和相應產生的碳排放。通過運用藝康和納爾科在智能水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希望幫助企業優化生產中水資源的使用,加強循環利用,降低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而實現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生產模式。今年是藝康集團新百年的起步之年,明年藝康也將迎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50周年,我們很榮幸在這個時間節點借助本白皮書,分享工業水領域的洞察與經驗,展望行業可持續未來。藝康一直主張,用對了方法,企業是可以實現
10、經濟收益和環境收益雙豐收的。我們期許通過技術創新、可持續理念和戰略升級,引領產業優化變革,推進中國工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們希望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工業的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和能效升級,為中國工業綠色、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茁犜扑嚳导瘓F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2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3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發展趨勢與先進范例全球工業可持續發展概況水是社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資源。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對降雨模式影響的加劇,水資源對工業生產的約束日益
11、趨緊。開發多元化新水源供給工業生產、采用數字化技術優化工業能效、利用工業廢水資源發電供能已然成為當下全球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重要變革趨勢。推行“閉環水圈”清潔生產理念自2017年起,法國歐萊雅公司引入回用水技術,在世界各地的工廠推行閉環水圈“Waterloop”清潔生產理念的實踐探索,即水回用率達100%,并計劃于2030年將這一理念推廣至其所有工廠。促建全球首座半導體工業再生水廠為應對干旱帶來的斷水風險,臺積電除積極使用工廠周邊市政再生水廠的供水之外,還與工程公司中鼎集團合力打造全球首座工業再生水回用至半導體制程的再生水廠,踐行多元水資源循環再生的目標。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開始重視數字化技術在
12、冷卻水系統中的應用,以對腐蝕、沉積、微生物三大潛在風險進行精確控制和自動化。藝康納爾科推出的Ecolab3D藝康數智匯智能水管理平臺通過豐富的模塊化功能,結合自動化終端3D TRASAR、創新的化學品和設備方案、現場和遠程的專家服務,對工業水系統和回用水系統實現實時多維的智能管理,進一步節省水和能源的消耗。數智賦能打造精益水管理系統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2024年宣布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科恩縣的Lost Hills油田開發其首個綠色氫能工廠,計劃利用油田采出水作為電解制氫的生產原料。油氣田采出水用于綠色制氫食品飲料廢水高有機物含量的特點使其尤其適合沼氣發電。美國的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利用其在美國田納西州
13、和法國阿拉斯的酸奶生產廠的廢水產生沼氣,為其設施提供能源。食品廢水沼氣發電清潔供能水源多元化運營數字化能源清潔化4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供需矛盾|水資源與工業生產分布不匹配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市場驅動力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量(m)1,0002,0003,000中度缺水輕度缺水水資源充足中國水資源量和工業分布 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大多富集于最干旱、最缺水的西北部,這導致了中國的高耗水工業產業如煤化工、石油開采等大多集中在西北地區。此外,電力、食品飲料、造紙等產業所聚集的華北、華東和沿海地區水資源也相當匱乏。而石化和化工產業所
14、集中的長江經濟帶區域則面臨著既缺水又亟需生態治理的環保壓力。工業生產與水資源協同發展 水資源的嚴重短缺與工業生產分布不匹配的問題,不僅對工業企業的生產用水形成了壓力。同時,因為工廠所在地自然水體資源的匱乏,也使工業企業所產廢水面臨無處可排的排水難題。減少單位產品取水量、提升廢水回用效率、實現廢物資源化、優化生產能效已經成為工業企業的必然選擇。微電子微電子微電子微電子煤化工煤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氣食品飲料食品飲料食品飲料食品飲料食品飲料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制藥制藥制藥造紙造紙電力數據來源:中國水資源公報5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政策約束|監
15、管和懲罰力度不斷加嚴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市場驅動力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和“水十條”的出臺,為中國的污染治理提供了系統化的頂層行動方案,并帶動后續多項配套法規與措施排污許可證與環保稅制度的確立,多項產業及地方和工業園區排放標準的更新修訂等,從法、稅、標準等多方面對工業企業的水資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進行全面管理和約束。自此,工業企業對環保的重視程度逐日增高,而企業自身訂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也不斷地推動他們向生產過程廢水廢渣資源化及生產工藝節能降耗方向傾斜。環境保護法 最新修訂版本實施(2015年1月)“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6年11月)“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各省分別發布)工業園
16、區污染物排放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2016年11月)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2022年6月)環境保護稅法正式開征(2018年1月)達標與合規的壓力交稅與罰款的壓力工業企業終端用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5年4月)法律法規稅收制度排放標準行政許可技術指南6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工業可持續案例:微電子行業運營效率提升廢水分類資源化特色案例:微生物控制方案提升回用系統運行效率處理挑戰在微電子行業廢水回用系統中,膜表面的微生物污染問題不僅會增加膜清洗的運行費用,也會縮短膜的使用壽命,管理人員常常困擾于當前的
17、系統不能滿足廢水回用率的要求技術介紹微生物控制方案PermaClean:通過新型生物粘泥抑制劑,對大量微生物聚集、污染嚴重的廢水回用系統的微生物進行控制,達到防止膜污染、延長膜壽命的目的。案例應用 工廠研磨廢水回用水系統處理規模:1,800立方米/天。案例數據節約水資源:3.5萬噸/年;水重復利用率:85%;節約藥劑成本:16萬元/年;節約能源成本:27萬元/年;減少運營成本:3萬元/年。特色案例:工藝廢水分類處理回收資源實現循環經濟受全球變暖影響,水災與旱災等極端氣候給微電子行業穩定的水資源供應帶來了挑戰。同時,隨著循環經濟概念的提出,如何將處理后的廢水再次為生產線所用,并將其中有價值的資源
18、變廢為寶,也成為了半導體廠商努力精進的課題。處理挑戰廢水分類及資源化技術。技術介紹按照工藝廢水成分和濃度建立廢水分流系統,并針對不同污染物使用不同技術進行分類處理,處理后廢水中的有價值資源可以回收并為產業所再利用。其中:氫氟酸廢水:可回收螢石、冰晶石等;研磨廢水:可回收矽產品;酸堿及有機廢水:可回收硫酸銨、TMAH等;高濃度廢水:可回收銅棒、硫酸等。案例應用預處理自來水回收水系統原水超純水制備過濾處理(保安過濾器、膜過濾)芯片機臺生產調節水箱資源回收利用分類處理后,對廢水中有價值資源回收再利用工藝廢水分流依據工藝廢水成分和濃度建立廢水分流系統微電子行業可持續路線圖分類處理廢水回收回用制程7 G
19、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工業可持續案例:石化行業特色案例:石化行業難處理廢水分類處理及回用處理挑戰石化廢水具有成分復雜、高濃度、高生物毒性、難生物降解的“一雜兩高一難”的特點。近年來,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加劇、排放標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石化企業開始重視廢水的精細化分類處理。解決方案難生化廢水處理單元:采用自養專項微生物固定化高效微生物濾池工藝。高濃度廢水處理單元:采用高負荷厭氧IC反應器?;赜盟畣卧翰捎贸瑸V-反滲透雙膜工藝。乙烯廢水處理單元:采用氣浮/中和-生化(純氧曝氣)工藝。濃水深處理單元:采用高級氧化工藝。特色案例:循環水系統高
20、效消毒及節能降耗處理挑戰為配合工信部等七部門于2024年2月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石化化工行業的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升級迫在眉睫,如何通過采用先進技術保證循環水高濃縮倍數及高能效運行也成為了重點改進的目標之一。解決方案循環水A.Z.Lite處理技術:有效控制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的腐蝕、結垢、微生物等問題,實現節水防垢優化運行。PURATE二氧化氯技術:通過雙化學品、無氯氣進料以最優成本現場產生二氧化氯(ClO2)。有效提升循環水系統的殺菌能力,減少系統氯離子貢獻,并提高濃縮倍數進一步節水降耗,同時降低VOC排放。萬華化學污水全廠水平衡圖難生化廢水處理裝置回用水處理裝置園區污水
21、處理廠深度處理裝置循環水系統乙烯回用水處理裝置乙烯廢水處理裝置東區廢水處理裝置園區綜合廢水處理裝置高濃度廢水處理裝置MDI一體化廢水園區低濃度廢水石化一體化廢水園區清凈下水乙烯一體化廢水東區廢水8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工業可持續案例:電力行業智慧化能效提升精細化分類處理特色案例:電廠循環水系統凝汽器智慧化能效提升處理挑戰循環冷卻水管理是電廠節水節電的重要途徑:生產過程中水循環倍率提升一次,水質就變壞一次,一方面會形成有害物質腐蝕管路,另一方面會結垢降低傳熱效率增加能耗。因此,高濃縮倍數運行下的智能化水管理方案對電廠循環水系統節能降
22、耗具有重大意義。技術介紹OMNI凝汽器能效管理系統:配合3D TRASAR冷卻水自動監控系統,OMNI技術通過對凝汽器進行在線監測,評估和分析其性能的變化趨勢,從而診斷和預防凝汽器性能衰減的原因和風險,提升凝汽器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案例應用數字化系統應用于2套循環量為76,078立方米/小時的電廠循環水系統。案例數據節約用水:247萬噸/年;節煤:3972tce/年;減少CO2排放:11,485噸/年;節約取水費:144萬元/年;節約煤耗:398萬元/年;碳減排間接效益:69萬元/年。特色案例:電廠廢水精細化分類處理及資源回收利用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和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23、工作方案的頒布實施對燃煤電廠節水與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電廠對脫硫廢水和循環水排污水進行零液體排放處理,并對化學廢水中的有價值資源進行回收。處理挑戰電解制氯技術耦合已有廢水處理方法處理燃煤電廠末端廢水。技術介紹循環水排污水:通過膜技術進行深度處理,實現循環利用和零排放。脫硫廢水:通過高溫煙氣的余熱對電廠最難處理的脫硫廢水進行干化,實現末端廢水零排放。酸堿再生廢水:按鹽分對廢水分類收集和脫氨處理。高鹽廢水電解制氯后產生的有效氯溶液可作為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殺菌劑使用,同時減少系統中的鹽分。案例應用預處理自來水原水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循環水排污水酸堿再生廢水城市資源氨回收脫硫廢水脫氨
24、&電解制氯廢水分類處理綠色經濟電力行業可持續路線圖循環水系統監控資源回用電解產物作為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殺菌劑使用。9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工業可持續案例:造紙行業節水節能造紙行業可持續路線圖特色案例:電廠水處理系統節能降耗處理挑戰除了管道腐蝕和污堵等問題,電廠凝汽器真空差、鍋爐效率低往往會導致煤炭的能源消耗增大,不利于工廠節能和可持續發展。技術介紹高效循環冷卻水藥劑、除氧劑和智能加藥及監控技術。案例應用循環冷卻水藥劑有效幫助循環水濃縮倍數從2倍提升至6倍。除氧劑有效降低溶解氧含量,減小除氧器排氧閥門開度,進而節省排出的蒸汽量,節約能
25、耗。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并根據水系統的腐蝕應力變化自動調整藥劑的投加量、進一步優化系統能效。O?CO?原水自來水預處理森林樹木自備電廠廢水一、二級處理污泥處理肥料建材濕地原生木漿漿料準備漿料處理紙張成型電廠水系統節能降耗:造紙廠的自備電廠水系統通常面臨三大難題,包含管道腐蝕帶來爆管停爐風險、凝汽器結垢造成煤炭消耗高、循環冷卻水濃縮倍數低導致用水量上升。選用高效的化學藥劑協同智能化技術可以幫助客戶提高運營效率、提升安全系數。紙漿原料降本:紙漿約占總成本的70%,選用高性價比纖維原料替換方法將有效降低成本。原料供應供給電力與蒸汽資源再利用特色案例:造紙紙漿原料降本增效技術介紹纖維節降技術:以性價比
26、較高且自然界儲量較大的礦石資源(如碳酸鈣)部分代替價高且儲量較小的森林資源。案例應用 一臺年產能約100萬噸的紙機。案例數據提升灰分:1%;節約用水:10,000噸/年;提升年產能:3%;保護樹木:230,000棵/年;節降紙漿原材料:10,000噸/年;減少CO2排放:4,200噸/年。減少伐木降本增效達標排放制漿造紙廠10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工業可持續案例:鋼鐵行業數字化水管理資源化零排放特色案例:鋼廠循環冷卻水系統數字化極致能效處理挑戰鋼廠循環冷卻水系統面臨精細化管理的能效升級挑戰,主要需求包含:自動收集數據、建立水處理效
27、果評估體系、建立水系統運行風險預測模型等。技術介紹3D TRASAR控制系統:以熒光示蹤技術對冷卻水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并根據基于鋼鐵行業特定工藝的水系統評估算法,對腐蝕、沉積、微生物三大潛在運行風險進行智能加藥控制和風險預測。案例應用 數字化系統應用于30萬立方米/天的工業水處理規模。案例數據節約用水:60萬噸/年;節約能源成本:400萬元/年;減少CO2排放:3,000噸/年。特色案例:鋼鐵廢水分鹽結晶實現零排放節水:到2025年,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相較2020年下降10%。除鹽:鋼廠選址逐步沿?;?,取水地靠海,原水及工業新水含鹽量較高,需除鹽預防循環水系統堵塞或腐蝕。處理挑戰分鹽結晶及廢水
28、零排放技術。技術介紹通過膜技術(如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等)對廢水進行水鹽分離:純水作為工業新水供鋼廠回用,減少原水取水量,達到節水目的。濃鹽水通過高溫蒸發水分并不斷濃縮,所得鹽晶可循環利用為城市中部分行業的生產原料,深度除鹽的同時零廢水排放,實現綠色經濟。案例應用預處理自來水原水監測鋼鐵廠雨水收集池水回用產水工業新水池城市資源鹽產品廢水深度處理UF-多級RO-NF濃鹽水處理蒸發結晶濃水廢水一、(二)級處理綠色經濟雨水資源化新水回用鋼鐵行業可持續路線圖Conclusion 更多詳情,請點擊:11結論在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加劇水資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對工業水效、能效、排放和資源綜合利用進行全過
29、程的統籌管理是當下工業生產從過去的達標排放邁向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數智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廢水的精細化分類處理、工業廢水的回用以及廢棄物的資源化,已然成為我國工業企業響應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四大重要趨勢。邁向數智化、精細化、資源化工業可持續未來趨勢一數智技術賦能工業水管理綠色轉型趨勢三廢水回用加速工業可持續水效升級以物聯網+大數據+AI等數智技術,對工業生產全廠水與能源管理進行7/24指標監控和數字化呈現,不僅可以幫助企業以可視化方式了解全流程的用水和用電生態系統,還可有力提升運營效率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趨勢二分類處理實現工業廢水精細化治理隨著工
30、業的快速發展和制造工藝的迭代更新,廢水中污染物的類型和數量也迅速增加,對不同種類的廢水進行分流和處理,不僅能更有針對性地去除特定的污染物,減少廢水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更有利于優化運營效率,減少化學品與能源的過度消耗。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是響應國家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和促進工業企業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經之路。特別對于污染成分復雜、所處地域無排放河流或環境容量的特殊工業行業,如煤化工和電力行業的含硫廢水,其廢水處理在回用的基礎上,需要滿足更高的要求,即實現廢水的“零排放”。趨勢四資源回收挖掘工業廢棄物價值潛能“變廢為寶”是循環經濟時代工業廢水治理的重要核心。廢水中的一些復雜成分一方面是難處理
31、的污染物,同時也是具有高附加值的資源。通過特定技術對這些資源進行回收,不僅可以減輕后續廢水深度處理的負擔,還可以將這些有價值資源回用于自身生產過程或出售給其他行業,為企業創造額外的利潤。12 GWI,no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Contact 如何構建數智化工業可持續未來?展望未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工業綠色轉型是道,數智化即是術。數智技術在工業水效和能效雙效升級的應用共包含三個層面:一是“數字的智慧化”,即應用物聯網結合傳感器等設備,對運營指標數據進行7/24監測,賦予數字意義;二是“智慧的數字化”,即應用大數據和AI等數字化技術,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完
32、成“人工運營”到“智能運營”的轉變;三是以上二者的結合,即以數字為平臺,智慧為紐帶,將專家網絡和智能運營緊密結合起來,形成“設備+平臺+服務”的數智化新生態,為工業企業帶來持續的價值?!霸O備+平臺+服務”的數智化新生態3D TRASAR 超過14年的3D TRASAR技術應用實踐 超過 20,000家工廠使用3D TRASAR產品 連接超過42,000個控制器ECOLAB 全球智能中心 100%完全互聯 超過140名專家 24/7/365持續系統監測 累計發出2.2萬億個行動建議 工業互聯網平臺 每年超過900億條數據上傳至平臺 預測性分析 企業級可視化追蹤水管理績效和標桿工廠A設備B平臺C服
33、務超6000名專家參與 覆蓋90000家客戶工廠A BCEcolab3D藝康數智匯智能水管理平臺工業水與能源雙效升級邁向數智化、精細化、資源化的可持續未來作者:錢穎佳致辭:孔聽云審閱:沈雨佳責任編輯:沈雨佳裝幀設計:Amlie Robert、錢穎佳、尤元鳴GWI不擔保本出版物中所含數據的準確性,而且對使用這些數據所產生的后果不承擔任何責任。未經出版商許可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內容引用和發布。版權問題請聯系: 出版商:Media Analytics Ltd.,Suite C,Kingsmead House,Oxpens Road,Oxford OX1 1XX,United KingdomTel:+44 1865 204 208Fax:+44 1865 204 209特別鳴謝:常陽、陳譜、陳瑜婷、丁文君、杜明明、韓靈鳳、何亭、蔣志強、矯云祥、金王琴、李紹浚、劉斌、劉偉堅、劉栩之、孫建、王蓓、王佳妮、吳郡艷、楊艷春、閻芝利、張齊彧、張哲民、張志峰、朱磊(按姓名首字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