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資源研究所:2024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報告(5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資源研究所:2024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報告(59頁).pdf(5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報告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developed i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宋婧,苗紅,郭禹琛,溫芷晴,葉曉楓,潘思涵作者介紹致謝引用建議宋婧,苗紅,郭禹琛,溫芷晴,葉曉楓,潘思涵.2024.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 報告.北京:世界資源研究所.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2.00050.版本 1 November 2024|2024年11月宋婧|世界資源研究所(
2、美國)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轉型中心能源項目研究員。郵件:jing.songwri.org苗紅|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轉型中心主任。郵件:hong.miaowri.org 郭禹琛|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數據中心研究員。郵件:yuchen.guowri.org 溫芷晴|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實習生(原)葉曉楓|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實習生(原)潘思涵|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實習生(原)校對謝亮 版面設計張燁 感謝在報告評審過程中提供了寶貴專業建議與意見的內外部評審專家,他們是(排名不分先后):都志杰 內蒙古工業大學多能互補微電網項目
3、祁 欣 商務部研究院“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研究所,園區發展研究中心熊華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盛國飛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顧理旻 遠景能源Shahana Chattaraj 世界資源研究所Xixi Chen 世界資源研究所徐生年 世界資源研究所鹿 璐 世界資源研究所薛露露 世界資源研究所我們同時感謝世界資源研究所方莉博士,劉哲博士對本報告提供的專業意見和指導。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也獲得了許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國能源研究會,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此一并表示誠摯謝意。感謝謝亮為報告的文字編輯,張燁為報告的設計做出
4、的貢獻。ii|WRI.ORG.CNWRI.ORG.CN目錄3 執行摘要9 Executive Summary15 第一章.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投資助力全球氣候目標實現19 第二章.通過空間遙感技術模型識別用地類型并評估風光潛力20 識別中國海外園區的數量和類型21 采用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評估光伏項目開發技術潛力23 基于風機布排組合評估風電項目開發技術潛力27 第三章.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的中國海外園區31 第四章.中國海外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3 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34 農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37 第五章.中國海外園區風電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3 第六章.結論47 第七章.討論5
5、0 附件1:本研究涉及的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56 附件2: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57 附件3:園區的屋頂面積數據采集方法57 Tier1園區的屋頂面積數據采集方法57 MBF屋頂選取工具開發方法與應用步驟59 附件4:太陽輻射量評估簡述 60 附件5:風能資源潛力評估簡述62 名詞解釋62 縮略語表63 注釋63 參考文獻65 關于WRI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1執行摘要推動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化發展,既承載著中國海外綠色投資的大國擔當,也體現了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積極貢獻。到2050年,如果潛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園區的光伏與風電潛力得到全面開發,將為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可再
6、生能源裝機容量目標貢獻約2%的份額。如果將這一全面開發進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該貢獻率將大幅提升至近5%。在中國海外園區開發與應用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而要使這些潛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關方需要加強以科學評估為基礎的協調合作。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亮點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開發了中國海外園區(以下或簡稱“園區”)數據庫,并科學評估在園區內部署不同可再生能源用能方案的市場規模及技術潛力。這不僅有助于政策制定與商業決策,還能有效量化中國海外綠色投資的潛在規模,彰顯其對所在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意義。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收錄了中國159個海外園區,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亞洲
7、,另外一半分布在非洲和歐洲。在全部類型的海外園區中,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具備技術潛力與投資潛力。在潛在建成情景下,光伏發電(以下簡稱“光伏”)裝機容量最大可達419.66吉瓦,風力發電(以下簡稱“風電”)裝機容量最大可達116.48吉瓦。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相應的投資規??蛇_約20.64億元人民幣(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涉及幣種均為人民幣),相當于2022年中國在埃及直接投資額的1.24倍。不同類型的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潛力有所差異,從地域來看,亞洲與非洲的中國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潛力最為突出。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減排效果
8、可觀,能夠彰顯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積極努力與巨大貢獻。到2050年,如果潛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園區的光伏與風電潛力得到全面開發,將為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目標貢獻約2%的份額。如果將這一全面開發進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該貢獻率將大幅提升至近5%。在海外園區充分開發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全過程中,從潛力識別到項目落地,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及金融機構多方協作。關于本報告中國海外園區不僅是促進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載體,還是中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的關鍵手段,更是中外經濟交流合作的橋梁與窗口。推動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化發展,既彰顯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也體
9、現了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積極貢獻。近年來,中國出臺了“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與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等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進一步釋放了推動海外園區低碳化發展的政策信號。以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評估低碳發展指標體系的開發與應用等課題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世界資源研究所組織團隊聚焦“海外園區的低碳發展潛力”,以期為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及金融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呈現一幅科學展示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全貌的未來圖景,并細化到不同國家與園區類型,為未來的政策制定與投資決策提供初步參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設備制造國,在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方面具備雄厚的產業實力、先進的技
10、術水平、豐富的開發經驗和充足的人才儲備,這些優勢為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中國海外園區大多位于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充沛的地區,資源優勢明顯。因此,在中國海外園區開發與應用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而要使這些潛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關方需要加強以科學評估為基礎的協調合作。本報告的研究圍繞“從技術角度分析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發展潛力與規?!边@一問題展開。一方面,中國海外園區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成熟經驗,整體上對該市場領域的認知不足,進而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投資者等眾多行業主體對海外園區這一規?;?、集中式應用市場的關注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制定者對海外園區整
11、體規模、發展現狀的了解有限,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海外綠色投資政策具有不小的挑戰。因此,很有必要從數據角度,向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及金融機構展示這一市場的重要潛力,并為未來具體項目的投資決策提供基本參考。本研究全面梳理了19922022年間建立,且截至2022年底仍處于運營狀態的全部中國海外園區的現狀,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除通篇都涉及的文獻綜述法、案例研究法、對比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外,本研究還采用了定量評估方法。定量評估方法涵蓋三個具體方面。第一,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的開發方法。在整理校驗了既有的中國海外園區數據集的基礎上,本研究采用基于網絡與媒體的數據爬取方法,全
12、面收集整合了中國海外園區的名稱詞條及詞條項下的各類園區信息,并輔以交叉人工復核。第二,本研究通過發電量和裝機容量兩個維度,基于Global Solar Atlas和Global Wind Atlas光伏與風能系統在線平臺,分析了海外園區的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同時分別就海外園區的光伏開發技術潛力和風能開發技術潛力進行了評估分析。評估光伏開發技術潛力主要運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可對海外園區(主要分為工業/商業園區和農業園區)進行分別評估,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對評估結果進行分類、判斷和分析。第三,風電開發技術潛力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風能參數的直接計算法和全球估值法,這兩種方法分別對風電發
13、電量與風電裝機容量進行估算。同時,在評估風電發電量時,本研究還分類討論了不同的風機布局情景下的發電量范圍。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的相關數據信息來自公開渠道,主要包括商務部、各園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官方網站以及相關媒體。海外園區的太陽輻射量數據來自Global Solar Atlas光伏系統在線平臺,風能相關參數來自Global Wind Atlas風能系統在線平臺。結論與建議這些海外園區分布在全球六個大洲的54個國家,總面積約6772平方千米,總投資額達6523億元。按照性質不同,這些園區分為通過商務部、財政部確認考核的園區、通過各省份考核的園區以及其他園區。按照類型不
14、同,這些園區分為加工制造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或稱農業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以及多元綜 合型園區。為更好地區分不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不同類型園區的應用特征與開發潛力,本研究將海外園區按照用地類型分為兩大類:一大類為工業/商業園區,包括擁有大量工商業廠房的加工制造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以及多元綜合型園區,另一大類為擁有大量種植土地的農業園區。研究主要結論包括:接近一半的中國海外園區分布在亞洲,另一半分布在非洲與歐洲。本研究建立了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涵蓋159個中國海外園區。其中,位于亞洲的有71個,占比接近一半(45%),位于非洲的
15、有44個(28%),位于歐洲的有39個(25%)。超過90%的中國海外園區位于發展中國家。在全部類型的中國海外園區中,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在這159個中國海外園區中,共有多元綜合型園區59個(占比37%),農業開發型園區44個(占比28%),加 工 制 造 型 園 區 2 2 個(占 比 1 4%),資 源利用型園區15個(占比9%)。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具備技術潛力與投資潛力。其光伏裝機容量最大可達419.66吉瓦(潛在建成情景),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的7.51倍,風電裝機容量最大可達116.48吉瓦,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7.19
16、倍。具體而言,潛在建成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光伏年發電量潛力約為22.27萬吉瓦時,光伏裝機容量潛力約為147.7吉瓦;農業園區的光伏年發電量潛力約為37.18萬吉瓦時,光伏裝機容量潛力約為271.96吉瓦。中國海外園區的年風能發電量潛力約為4.63萬11.2萬吉瓦時,風電裝機容量潛力約為22.74116.48吉瓦。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市場規??蛇_20.64億元。潛在建成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項目的市場規模約5.52億元,農業園區地面光伏項目的市場規模約11.29億元,中國海外園區風電項目的市場規模約3.83億元。在 不 同 類 型 海 外 園 區 開 發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17、 技術潛力/路 徑有所差異,從地 域 來看,亞洲與非 洲 的 中 國 海 外 園 區 開 發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技術 潛力最 為突 出。多元 綜合 型園區的光 伏 開發 潛力最 大,而 農 業 開發 型園區的 風電開發潛力最 大。位于東 南 亞 地 區的中國 海 外 園區光 伏 開發 潛力最 大。位于 北 歐 亞 地 區的中國海 外園區 風電開發 潛力最 大,其 次 為 位于東南亞和非洲地區的中國海外園區。中國海 外園區與所在國家共 建可再生能 源 項目,除了能解決園區本身的電力供應問題,還增加了所在國的清潔電力供應量,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積極貢獻。在中國海外園區布局可再生
18、能源項目,避免化石能源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鎖定效應,同時也提升了所在國的電力供應水平,這既有助于所在國早日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國別目標,也有助于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到2050年,如果潛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園區的光伏發電與風電潛力如果得到全面開發,將為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目標貢獻約2%的份額,如果將這一全面開發進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該貢獻率將大幅提升至近5%。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研究主要建議包括:對于政策制定者,建議出臺更為明確的建設綠色海外園區的指引細則,以搭建海外園區低碳發展標準化委員會等平臺為抓手,結合本研究結論,推動重點地域低碳園
19、區建設。同時,建議建立與完善海外園區低碳發展的創新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并通過建設試點園區,鼓勵頭部海外園區的低碳化實踐先試先行。還可以積極嘗試整合現有雙多邊國際合作機制,開展海外園區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對接與實施。對于商業投資者和園區運營者:建議以光伏或風電項目為考量,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在內的園區供電計劃與能源系統協同規劃,并適時制定低碳專項規劃,該規劃應充分利用園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不斷結合市場因素與自身可再生能源潛力條件,探索融合海外園區建園企業、入園企業與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企業等各方的可持續性商業合作與盈利模式,并為后續海外園區的綠色投資與選址提供參考。對于低碳實踐基礎較好的園區,
20、可嘗試探索利用國際與區域性的碳市場機制實現減排收益的可能性,并有效回收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與投資的初期成本。對于海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商,可依托重點區域的中國海外園區,布局可再生能源國際產能投資合作與綠色產業項目。對于金融機構,可基于本文的研究結論遴選位于重點區域的園區,建設低碳示范試點(如小規模的園區屋頂光伏項目)并為其提供投融資支持,同時,可嘗試建立中國海外園區低碳投融資項目庫,以便進行項目儲備。6|WRI.ORG.CN在中國海外園區布局可再生能源項目,不僅提升所在國的電力供應水平,還有助于全球凈零排放目標的實現,避免化石能源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鎖定效應。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
21、|7Executive summaryPromo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commitment to green overseas investments but also highlights its activ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efforts.By 2050,fully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for solar and wind power in t
22、hese parks could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of the global renewable energy installed capacity necessary to achieve net-zero emissions.Accelerating this development by 2030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to nearly 5%.To fully unlock this potential will require strengthened,science-based coordination
23、 and cooperation among all stakeholders.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9HIGHLIGHTS This report establishes a databas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COIPs”)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s the market size and technical potentia
24、l of applying different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within these parks.This research supports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y and business decisions and helps quantify the scale of Chinas overseas green invest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host countries energy transitions.The database of Chinas over
25、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D)includes 159 overseas parks.Nearly half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s)are located in Asia,while the COIPs in Africa and Europe make up the other half.Diversified Integrated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all COIPs.There is
26、substantial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prospect for renewable energy(RE)projects developed in COIPs.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photovoltaic(PV)solar projects can reach 419.66 GW,while it can reach 116.48 GW for wind power projects,bringing around CNY 2.064 billion of investment(i
27、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IPs.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of COIPs in Asia and Africa stands out prominently.By 2050,if the PV systems(i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a
28、nd wind power systems in COIPs are fully developed,they will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towards RE installed capacity target of global net-zero emission.If the development timeline is moved up to before 2030,this contribution rate will reach nearly 5%.Establishing a multiple-stakeholder partnership
29、with policymakers,business investors,industrial park operato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crucial for fully unlocking the R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of COIPs.ABOUT THIS REPORT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serve as a vital platform for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nd inno
30、vative forms of outward investment.The decarbonization of COIPs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global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 milestone policy documents,the“14th Five-Year Plan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and the“Guidelin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in Overs
31、eas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release the signal of guiding and direc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efforts within these parks.Based on the working paperEvaluating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by Apply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is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32、focused on“the scal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in COIPs”,which aims to provide policymakers,COIP developers,RE project inves-tors,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other stakehold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landscape of RE development in COIPs.This research will encompass different co
33、untries and types of COIPs,offering preliminary insights for future polic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er of RE equip-ment,possessing a strong market space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This provides a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for the
34、 development of RE in COIPs.In addition,most COIPs are located in regions abundant in solar and wind energy resources,adding a resource advanta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 in these parks.There is tremendous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 in COIPs.However,to fully un
35、lock and harness these potentials requires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This report focuses on the issue of“analyzing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scal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As Chinas invest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in
36、these overseas parks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ere is a lack of mature experience,and relevant decision-makers and stakehold-ers generally have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market sector.This has led to many industry players,including renewable energy investors,overlooking the concentrated a
37、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 market that these overseas parks represent.Meanwhile,th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scale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se parks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formulating targeted overseas green investment policies.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policymaker
38、s,industrial park developers and tenants,10|WRI.ORG.CN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investors,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a scientific overview of this scale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as it will serve as a fundamental reference for future micro-level investment decisions.This research com-prehensi
39、vely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all COIPs estab-lished between 1992 and 2022,which were still operational as of the end of 2022.Based on this,a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 database(COIPD)is established.These COIPs are distributed in 54 countries across six continents worldwide,covering a total a
40、rea of approximately 6,772 square kilometers,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amounts to 652.3 billion CNY.COIPs are classified into national-level COIPs,provincial-level COIPs,and other parks.They could also be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ir 6 types,including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resource utiliz
41、ation park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commercial and logistics parks,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s,and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In order to better differentiate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of various RE technologi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arks,this researc
42、h also categorizes COIPs into two major groups based on their land use types.The first category i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which includ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resource utilization parks,commercial and logistics parks,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s,and diversified
43、 comprehensive parks that have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The second category is agricul-tural parks,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rable land for cultivation.Nearly half of COIPs are located in Asia,while the parks in Africa and Europe make up the other half.The COI
44、PD established in this research covers a total of 159 COIPs that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1992 and 2022 and were still operational as of the end of 2022.Among them,there are 71 parks located in Asia,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45%)of the total.There are 44 parks located in Africa and 39 parks located
45、 in Europe.Diversified Integrated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all COIPs.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OIPs,there are 59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44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22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and 15 resource utilization parks.Amon
46、g these parks,the highest number is in the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accounting for 37%and 28%respectively.There is substantial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prospect for RE projects developed in COIPs.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PV solar proj
47、ects can reach 419.66 GW-the equivalent of 7.51 times the new photovoltaic installed capacity added by the EU in 2023,while 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wind power can reach 116.48 GW(i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the equivalent of 7.19 times the new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added by the
48、 EU in 2023.Specifically,the annual PV power generation in COIPs(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is approximately 222,700 GWh,with a PV i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147.7 GW.In Chinese overseas agricultural parks,the annual PV power gener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371,800 GWh,with a PV i
49、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271.96GW.The estimated annual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COIPs ranges from 46,300 GWh to 112,000 GWh,with a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22.74 GW to 116.48 GW.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COIPs could attract an investment of approximately CNY 2.064 bil
50、lion.Under future completion scenario,the development of PV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drive around CNY 552 million in investment.Ground PV projects in agricultural parks are anticipated to generate about CNY 1.129 billion in investment.Wind power projects in COIPs are expected to attract approximately
51、 CNY 383 million in investment.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IPs.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regions,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of COIPs in Asia and Africa stands out prominently.Among the various types
52、 of COIPs,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whi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otential.Both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 and agricultural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South-east Asia.In t
53、erms of wind energy,COIPs located in the Nordic-Asian region have the greatest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otential,followed by COIPs in South-east Asia and Africa.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11 The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RE projects in COIPs strongly highlight China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fforts in co
54、mbating climate change.The direct installation of rooftop PV systems,ground PV systems,and wind power systems in COIPs will result in significant emission reductions.This not only helps the host countries achieve thei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RE development goals but also reflects Chinas subst
55、antial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s,considering its promine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COIPs supports the global net-zero emission target.By 2050,if the PV systems in industrial,commercial,and agricultural parks,as well as wind power systems
56、in these parks,are fully developed(under future completion scenario),they will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towards RE installed capacity target of global net-zero emission.If the development timeline is moved up to before 2030,this contribution rate will reach nearly 5%.RESEARCH METHODBesides qualita
57、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case studies,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lied across the whole report,this research employ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that cover three specific aspects.First is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COIPD.Based on organiz-ing and verifying existing relevant
58、datasets of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names and various types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were conducted using web and media-based data scraping methods,supplemented by manual cross-validation.The develop-ment potenti
59、al of RE technologies is analyzed through two dimensions:power generation and installed capacity.Furthermore,separate assessments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wind energy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PV development
60、potential primar-ily utiliz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based methods to separately evaluate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 and agricultural parks in COIPs.Scenario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classify,assess,and analyze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wind power developm
61、ent potential uses direct calculation based on wind energy parameters and global valuation methods to estimat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installed capacity.In the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different scenarios of wind turbine placement are also discussed to analyze the range of power genera
62、tion.The mid-level analysis of 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COIPs i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 studies of micro-level projects in individual parks.DATA SOURCE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COIPD are sourced
63、from public channels,primarily including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China,official websites of various industrial parks,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and relevant media sources.Solar radiation da
64、ta for COIPs is obtained from the Global Solar Atlas photovoltaic system online platform.Wind-related parameters for COIPs are sourced from the Global Wind Atlas wind energy system online platform.12|WRI.ORG.CNRECOMMENDATIONSFor policymakers,it is recommended to issue clear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
65、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OIPs,set up an official platform for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n COIPs to promote low-carbon COIPs,establish innova-tive assessment,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COIPs,pilot leading COIPs to practice low carbon projects,and integr
66、ate existing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the alig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 projects in COIPs.For business investors/COIP operators,it is recommended to develop coordinated plans for power supply and energy systems of COIPs,including RE solution
67、s,and timely update low-carbon plans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of RE resources in the regions parks located,explore sustainable business cooperation and profit models by integrating various stakeholders,such as park development enterprises,tenant enterprises,and RE proj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s,cons
68、idering market factors and the RE potential of COIPs,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arbon market mechanisms,effectively recovering the initial costs of R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utilize key regions COIPs layout to prom
69、ote RE international capacity investment cooperation and green industries.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t is recommended to supply financing support for low-carbon demonstration pilot projects in regions where key COIPs are located,establish a project database for low-carb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70、in COIPs,and create financing products and portfolios specifically for low-carbon projects in COIPs.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13第一章 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投資助力全球氣候目標實現 中國面臨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的廣泛機遇,如何解讀與轉化這些機遇至關重要。海外園區既是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試點示范的重要載體,又是協調、整合可再生能源產能落地的應用場景。海外園區的建園企業和相關主體需要更具體地了解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潛力。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15表 1|現有中國海外園
71、區數據集數據集名稱統計主體時間范圍統計數量涵蓋信息中國主要境中國主要境外經濟貿易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合作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ttps:/oip.ccpit.org/)截至2018年103個 合作區名稱 所在國家 實施企業 企業所在省市中國境外產中國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業園區信息數據集數據集李祜梅等(李祜梅 et al.,2019)19922018年182個 園區類型 園區所在國家是否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園區所在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時間 園區所在大洲、地區、國家 園區所在國家發展水平 園區名稱 實施企業 企業性質 企業識別編碼 園區類別 園區建設起始年份“一帶一“一帶一路”中國境路
72、”中國境外園區附錄外園區附錄“一帶一路”中國建設的典型工業園區綠色化研究(能源基金會,2020)截至2018年底160余個 園區名稱 園區所在國家 園區建設起始年份 園區主導產業中國面臨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的機遇。一方面,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前景廣闊。在世界范圍內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近幾十年迎來了飛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更迭加快,成本顯著降低,裝機規模與年發電量屢創新高。20102021年,全球范圍內大型太陽能光伏項目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下降了88%(IRENA,2022)。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增
73、長了6%,創紀錄地達到了295吉瓦(IEA,2022a);同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了8%,達到8300太瓦時,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IEA,2022b)。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增至三倍(IRENA,2024)目標的提出,為在全球市場擁有80%光伏產品占有率的中國帶來更廣闊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出臺舉措鼓勵企業出海投資可再生能源。在對外投資合作方面,中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金融服務、信息服務、風險規避、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指導性政策文件?!笆奈濉鄙虅瞻l展規劃(商務部,2021)和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商務部、生態環境部,2021)作為指引海外園區低碳發展
74、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釋放出支持中國海外園區低碳化發展的積極信號(WRI,2022)。海外園區既是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試點示范的重要載體,又是協調、整合可再生能源產能落地的應用場景。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海外園區總投資額達6523億元,分布在全球六個大洲的54個國家,即接近30%的國家都有中國的海外園區。這些園區的總面積約6772平方千米,相當于盧森堡國土面積的2.6倍。(方法與數據來源詳見第二章)海外園區的建園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需要更具體地了解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潛力。WRI通過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評估低碳發展指標體系的開發與應用等課題研究發現,海外園區的低碳發展面臨著整體現狀了解不足、缺乏統一數
75、據庫,以及亟待規劃能力建設進行支撐等問題。與此同時,現有研究尚未從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的角度對海外園區低碳發展開展系統評估。相關文獻對中國海外園區數據統計的研究較少,缺乏經過檢驗校正、全面梳理的信息,零星信息可見于粗略清單范式的匯總式統計(表1)。另外,現有中國海外園區數據集并未涵蓋投資規模、存續狀態等重要信息。因此,搭建一個既能全面反映當下中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又經過檢驗校正從而保障數據精確性,同時還能支撐對海外園區本體開展可再生能源投資潛力分析和進一步研究的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是很有必要的。16|WRI.ORG.CN本報告的研究有助于增強多方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信心,并推動所在國實現可再生能
76、源發展目標,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本報告著力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中國海外園區分布的數量、面積和用地類型等現狀如何?中國海外園區光伏項目開發的技術潛力如何?中國海外園區風電項目開發的技術潛力如何?本報告所指海外園區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本研究選取光伏、風電兩大典型可再生能源技術在海外園區的應用場景下的潛在裝機容量與發電量作為表征中國海外園區低碳發展潛力的重要對象,暫不考慮風電和光伏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類型。本研究同時將海外園區按照用地類型分為兩大類。一大類為工業/商業園區,包括擁有大量工商業廠房的加工制造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以及多元綜合型園
77、區,另一大類為擁有大量種植土地的農業園區。本報告的研究對多方利益主體具有不同層面的重要意義。首先,有助于海外園區建園企業與投資者了解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的整體潛力,進而增強投資信心。由于在中國海外園區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缺乏成熟經驗,相關的投資決策者與利益相關方對該領域的市場規模缺乏認識與了解。因此,很有必要從整體角度出發,向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以及金融機構科學地展示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并為未來具體項目的投資決策提供基本參考。其次,有助于所在國提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能力與信心,幫助各國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自主貢獻目標。第三,有助于增強全球氣候合作的信心和雄心,在海外園區的場景下開發與應用
78、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不僅可以幫助所在國減排,推動實現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目標,也可以通過園區示范的形式孵化與開發潛在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合作與商業機會。第四,有助于推動所在國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更加包容,促進園區穩定與可持續的電力供給,提高當地電力可及水平,增加所在國的稅收與經濟收益,提升當地公平、高質量的就業水平與性別平等等社會發展福利。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17第二章 通過空間遙感技術模型識別用地類型并評估風光潛力 針對不同海外園區的特點,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評估光伏項目的開發技術潛力,同時基于風機布排組合評估風電項目的開發技術潛力。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
79、評估|19圖 1|本報告的研究框架2.1 識別中國海外園區的數量和類型 匯總現有海外園區信息,建立海外園區名單。數據信息來源于公開渠道,可信度從高至低按照以下順序排列:首先是商務部官方網站(http:/ 水平種植區域光伏裝機容量種植區域 光伏發電量屋頂總 面積屋頂總 面積工業/商業園區農業園區發電量種植用地裝機容量發電量裝機容量廠房用地工商業區域 光伏發電量工商業區域 光伏發電量同工商業類園區評估方法地圖 標注屋頂選取工具COIPDCOIPD發電量直接計算法裝機容量COIPDCOIPD容量 密度 計算法最大 風機 間距 情景園區 面積最小 風機 間距 情景全球 風能 圖譜20|WRI.ORG.
80、CN表 2|屋頂太陽能光伏安裝面積估算方法方法研究主題參數選擇比例計算法(Kjellsson,2002)比例計算法(Kjellsson,2002)區域建筑一體化光伏潛力建筑地面面積社會因素估算法(Lzquierdo et al.,2011)社會因素估算法(Lzquierdo et al.,2011)西班牙大規模分布式光伏的安裝潛力研究人口、建筑物數量和土地利用信息面積排除法(Hong et al.2017)面積排除法(Hong et al.2017)韓國太陽能光伏安裝的可用屋頂區域山體陰影面積、光伏系統每千瓦的最小安裝面積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估算法(Min et al.,2021)基于
81、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估算法(Min et al.,2021)長三角地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及愿景地理位置信息我們無法估算其屋頂面積數據)。關于各分析等級園區的分類方法詳見附件2。Tier1園區的屋頂面積數據信息通過人工標注衛星地圖的方式進行采集。其中,衛星地圖數據主要來自Google Map,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進行標注,具體方法參見附件3。Tier2園區和Tier3園區的屋頂數量較多,采用與Tier1園區相同的人工標注方法會導致巨大的工作量,比較耗時。因此,我們最終采用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批量提取的公開屋頂數據集,并通過微軟建筑足跡(MBF)獲取屋頂數據
82、,具體方法與操作步驟見附件3。2.2 采用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評估光伏項目開發技術潛力 進行光伏項目的開發技術潛力評估時,我們運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方法對海外園區(主要分為工業/商業園區和農業園區)進行分別評估,并通過情景分析的框架對評估結果進行判斷和總結。本研究從發電量和裝機容量雙重維度對中國海外園區的技術潛力進行了詮釋。工業/商業園區光伏潛力的計算方法本報告采用屋頂光伏開發潛力詮釋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潛力。綜合既有研究發現,城市環境中,屋頂光伏系統的發電潛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光伏安裝的可用屋頂面積(Kjellsson,2022;Lzquierdo,2011;Hong et al.,2017;
83、Min et al.,2021)。海外園區多為加工制造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以及多元綜合型園區,有著大量適合鋪設屋頂光伏組件的建筑物。因此,建筑物屋頂光伏項目是針對海外園區進行太陽能資源開發的首要選擇。一般而言,工業/商業園區的建筑主要是較開闊地帶的平屋頂建筑,且園區內建筑物之間不產生陰影遮擋。這種情況下在屋頂上鋪設光伏組件時,無須考慮建筑物朝向、屋頂坡度和陰影等因素。既有研究應用了測算屋頂可用面積的不同方法(表2)。本報告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估算法。海外園區分散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需要綜合考慮數據的廣度。這種方法是最快獲得可用信息的方法,僅需要地理信息系統且支持全球尺度,是評估全
84、球范圍內用地信息的唯一方法。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會損失一定的準確度,如果要進行實際施工,還需要其他方法加以佐證。該方法和同類方法的比較詳見表2。一般來講,除了可以從資源和地理的大范圍尺度考察屋頂太陽能的光伏潛力之外,涵蓋諸多技術特性因素(如效率、容量、穩定性和性能)進行評價的技術潛力,可以更準確地表征太陽能光伏系統技術變化對項目發電量及裝機容量的影響(Gassar and Cha,2021)?;诖?,本報告重點評估海外園區光伏開發的技術潛力,同時考慮到理論技術潛力的最上限(即資源潛力),在情景分析過程中也會涉及資源潛力的分析部分。太陽輻射量評估簡述見附件3。為了更有效地為不同利益群體提供針對性的數
85、據支持,同時準確反映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海外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的差異,我們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估算法評估發電量,而不是簡單地通過裝機容量進行直接轉換。裝機容量評估方法則采用與設備技術參數關聯性更強的直接計算法。前者傾向于對最大光伏發電量理論值的探討,后者傾向于展示安裝現有最優光伏系統設備的最大裝機容量。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21專欄 1|光伏農業實踐近十幾年間,已經有若干農業光伏的實踐案例和研究。在中國,已有2300個貧困村建立了貧困村光伏農場,裝機容量1.3吉瓦,用地2.4萬畝,在發電的同時已連續7年實現了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豐收。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也相繼開展了
86、光伏農業示范項目的實施與研究。來源:作者根據http:/ 1128206821.htm和https:/agri-pv.org/en/相關信息整理?;谒趪鴮嶋H的光伏發電資源情況,本報告評估了屋頂光伏系統年最大光伏發電量的理論值:E=(AR RCR)r GHI PR (1)其中,E為發電量(吉瓦時/年);AR為屋頂總面積;RCR為光伏組件的屋頂覆蓋率,可取0.85(ADB,2014);ARRCR得到光伏組件總面積(平方米);r為理論測試的光伏模塊轉換效率(%),根據選用的光伏模塊確定,一般多晶硅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為20%(中國光伏產業協會,2023);GHI為光伏面板年平均水平面輻射總量(吉瓦
87、時/平方米);PR為系統的運行效率。在實踐中,由于溫度、角度和光譜變化等引起的損耗,以及逆變器和電纜中的系統損耗,光伏系統的輸出功率低于峰值功率,實際輸出與理論輸出之間的比率即系統的運行效率 PR(IEC,1998;ri et al.,2007)。隨著技術的進步,2000年后光伏發電的PR值大致在0.750.9之間,技術先進地區的PR值約為0.85,本報告在之后的計算中取PR=0.85(Khalid et al.,2016)。本報告參數的選擇基于現有最佳可得文獻,存在時間不匹配或無法反映最新技術進展的不確定性?;诠夥K設備的參數情況,本報告估算了屋頂光伏系統的裝機容量:CR=(Cm )(A
88、R RCR)1000Am (2)其中,CR為屋頂光伏系統的裝機容量(千峰瓦);Cm 為單個光伏模塊的額定容量(峰瓦);AR為屋頂總面積;RCR為光伏組件的屋頂覆蓋率,可取0.85(ADB,2014);ARRCR得到光伏組件總面積(平方米);Am為單個光伏模塊的面積。一般取單個光伏模塊的額定容量為500峰瓦,面積為2.5平方米(隆基綠能,2023)。中國海外園區處于規劃、半建成、完全建成等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階段對潛力計算的屋頂面積部分影響較為關鍵。在估算工業/商業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技術潛力時,本研究結合中國海外園區當前建設狀況,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進行估算。資源潛力情景:考慮到中國海外園區的最
89、后建筑面積將以現階段園區的總規劃面積為最上限,因此,根據總規劃面積和當地的年平均水平面總輻射量(GHI)值,并考慮園區面積碎片化的情況,假定光伏組件的最大屋頂覆蓋率為0.85,計算得到園區規劃區域范圍內光伏開發的資源側潛力。理論上,資源潛力情景下計算出的潛力值是技術條件達到極限值能開發的最高值,可為其他情景的評估結果提供參考。潛在建成情景:遙感影像和媒體報道等資料顯示,當前大部分中國海外園區仍處于建設中,尚未達到規劃建成階段。因此,本研究考慮潛在建成情景,探索中國海外園區建成后的光伏開發技術潛力。參考自然資源部發布的 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各類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的建筑系數(建筑物、構筑物、堆
90、場占地總面積項目總用地面積100%)均大于40%。通常情況下,中國國內大部分工業園區的建筑系數均取40%60%。類比海外園區未來建設完成情況設置該情景,假設可供建設光伏屋頂發電站面積占海外園區總規劃面積的比例為45%。衛星影像情景:衛星影像情景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相關數據,計算當前可供建設的既有屋頂面積下的光伏系統開發潛力。該情景展現的是與當前情況最接近的海外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農業園區光伏潛力的計算方法農業開發型園區(農業園區)用地通常包括農業種植用地和工業廠房兩部分,本研究中,農業園區內工業廠房部分的光伏潛力計算方式與工業園區相同,因此并入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統一評估,而農業園區內
91、種植用地的光伏潛力則單獨計算。22|WRI.ORG.CN本報告評估農業園區在種植用地鋪設光伏發電設備,搭建農業光伏系統(Agri-voltaic system)的技術潛力。全球范圍內不同的土地類型中,農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潛力最大,平均發電量可以達到28兆瓦/平方千米(Adeh et al.,2019)。不同區域的太陽輻射量有所差異,單位面積農田全年發電量也不盡相同,從瑞典的30千瓦時/平方米(Campana et al.,2021)到美國Phoenix地區的600 兆瓦時/英畝(相當于148千瓦時/平方米)(Majumdar&Pasqualetti,2018)。光伏農業系統的不同安裝密度與安裝
92、方式(地面安裝和高處支撐安裝)也會對發電量產生影響,美國Kansas City的生菜種植園光伏農業系統案例研究結果顯示,考慮不同安裝條件,該園區光伏發電量范圍為40108千瓦時/平方米(Dinesh&Pearce,2016)。既有研究大多基于對測試地塊的“農光互補”具體項目數據的觀測,跟蹤不同農產品及光伏系統搭建方式的雙重效益從農作物產出和電力產出兩方面分析綜合效益(Trommsdorff et al.,2021;Fraunhofer ISE,2022;DOE,2022)。這些研究數據大部分基于微觀項目觀測數據,尚未有大范圍的綜合性歸總研究?;谒趪夥l電資源的實際情況,本報告評估了農業園
93、區種植用地光伏系統年最大光伏發電量理論值:E=(Aag CCR)r GHI PR (3)其中,E為發電量(吉瓦時/年),Aag為種植用地的面積(平方米),CCR為光伏組件在種植用地上的覆蓋率(%),AagCCR為光伏組件總面積(平方米)。其余參數含義與公式(1)相同?;诠夥K設備的參數情況,本報告估算了農業園區種植用地光伏系統的裝機容量:CR=(Cm )(Aag RCR)1000Am (4)其中,CR為光伏系統的裝機容量(千峰瓦)。Aag和CCR的含義與公式(3)相同,其余參數含義與公式(2)相同。農業園區處在應用“農光互補”的不同發展階段,其開發潛力也需要差異化分析。與估算工業/商業園區
94、的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時根據建設狀況設置情景進行分析的方法不同,農業園區種植用地部分選取潛在建成情景與資源潛力情景兩種情景。這是考慮到目前中國海外的農業園區尚未有種植用地數據的信息支撐,亦無法像工業/商業園區那樣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估算法進行估算。資源潛力情景:根據中國海外農業園區的種植面積計算規劃區域范圍內的太陽輻射量,并考慮園區面積碎片化的情況,假定光伏組件的最大地面覆蓋率為0.85,進而估算該農業園區種植用地部分光伏開發的資源潛力。理論上,資源潛力情景計算得到的潛力值是技術條件達到極限時能開發的最高值,可為其他情景的評估結果提供參考。潛在建成情景:遙感影像和媒體報道等資料顯示,當前尚
95、未有中國海外農業園區采用“農光互補”的方式開展種植生產。本研究考慮潛在建成情景,探索中國海外農業園區種植用地未來應用光伏系統的技術潛力。參考國內“農光互補”項目占園區種植用地的通常比例,假設可供建設光伏系統開展“農光互補”的種植面積占中國海外農業園區總種植用地面積的比例為30%(SETO,2022)。2.3 基于風機布排組合評估風電項目開發技術潛力進行風能開發技術評估時,本研究主要基于風機布排設置分情景開展分析,同時通過發電量和裝機容量雙重維度對中國海外園區的風電開發技術潛力進行詮釋。風能發電量風能發電量是指在考慮到風機的轉換效率、間距和風機之間的尾流效應等技術要求和限制后,在一定的區域和時間
96、內的可利用風能能源量?,F有研究采用的評估風能發電量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全球估值法、綜合參數集成法、度電成本最小化法和直接計算法(見附件5的附表2)。本研究采用直接計算法評估海外園區風電項目的發電量。全球估值法在確定風能潛力評估值后,需要根據不同園區面積比例對該潛力值進行統一化處理,其適用于中觀層面顆粒度要求不高的批量研究對象,弱化了對各個園區的特征性考察,稍顯粗糙。度電成本最小化法適用的地理尺度比較大,研究范圍大于3萬平方千米(Jger et al.,2016),超過大多數海外園區的面積,故本研究不使用該方法。對于綜合參數集成法,目前Global Wind Atlas 等風能潛力評估平臺大多僅
97、使用該方法獲取資源側風能相關參數數據(如風速),同時該方法的結果并非以數據的形式輸出,無法進行量化分析。因此,綜合參數集成法亦不適用于本研究。直接計算法考慮了不同類型風機對園區風能發電量的影響,可以較好地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23評估現有風機技術條件下中國海外園區的整體風能開發潛力狀況,也有助于分析和展望未來技術進步帶來的風能開發潛力。此外,針對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即中國海外園區),相較于全球估值法的風能潛力與園區面積成比例的統一化處理,直接計算法由于考慮了風速和園區總面積,能夠相對個性化地展現每個園區的風能資源特性,也可以為某個/些特定園區的微觀風能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參考。本研
98、究基于直接計算法評估海外園區風電項目年發電量:E=WPD S t其中,E為發電量(瓦時);WPD為風能功率密度(瓦/平方米,具體計算方法參見附件5);S為風機掃除總面積(平方米);t為一年的利用小時數(定值),取2246小時(NEA,2022)。風機掃除總面積可表示為:S=N Sturbine其中,S為風機掃除總面積(平方米);N為風機數量(臺);Sturbine指每臺風機的掃除面積(平方米/臺),為定值,可從風機制造商處獲取。風機數量(N)由園區總面積和風機擺放間距決定。風機的擺放對該區域能夠產生的風能有一定的影響。擺放間距過小,會導致風速降低,該區域風能的產能量減少,同時會導致風湍流度增加
99、,可能會增加順風力渦輪的動態機械載荷;擺放間距過大,會導致使用的風機數量過少,造成該區域用地空間浪費,進而降低該區域風能的產能量。合理的風機擺放間距能夠高效利用風場空間,避免出現風機超負荷的情況,從而最大程度開發利用風能資源。目前已有許多關于陸上風電場風機布局優化的研究,通過抽樣、建模和機器學習相結合的方法設定風機布局,使得風場的發電量最大化(Wu et al,2019;Yang et al.,2019;Kwong et al,2012)。通常情況下,在風能主導方向上,風機之間的間距為轉子直徑的812倍;在風能主導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風機之間的間距為轉子直徑的35倍(Patel,2006)。同時
100、,國家標準風力發電場設計規范(DL/T 53832007)規定:風力發電機組按照矩陣布置,行必須垂直風能主導方向,同行風力發電機組之間距離不小于3倍的轉子直徑(3D),行與行之間距離不小于5倍的轉子直徑(5D)。本研究設置兩種模擬情景,以獲取風機數量:在設置情景時,選取風能主導方向和垂直于風能主導風向的最小風機間距(8D和3D)情景和最大風機間距(12D和5D)情景(Patel,2006)。最小風機間距情景:假設每臺風機在風能主導方向的間距為8D,垂直于風能主導方向的間距為3D。最大風機間距情景:假設每臺風機在風能主導方向的間距為12D,垂直于風能主導方向的間距為5D。每種情景下,風能主導方向
101、和垂直于風能主導風向形成網格的四個角上各擺放1臺風機,如圖2所示。該區域所包含的網格數量(Ngrid)可表示為:最小風機間距情景:Ngrid=S0/(8D3D)最大風機間距情景:Ngrid=S0/(12D5D)其中,S0為園區內可擺放風機的總面積(平方米),對于工業/商業園區類園區,此數值取去除園區內建筑面積之后的數值(潛在建成情景下);對于農業園區,此數值取種植面積數值。第一個網格上4臺風機。由于相鄰的兩個網格共用一條邊,之后每增加一個網格將增加2臺風機,如圖3所示。因此,在網格單排排列的情況下(網格多排排列時參考網格單排排列情況),風機數量(N)與網格數量(Ngrid)的關系為:最小風機間
102、距情景:N=4+2(Ngrid-1)=(2+12D2S0)最大風機間距情景:N=4+2(Ngrid-1)=(2+30D2S0)圖 2|風擺放位置1圖 3|風機擺放位置2代表網絡代表網絡代表風機代表風機24|WRI.ORG.CN專欄 2|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Vietnam Singapore Industrial Park,VSIP)屋頂光伏項目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VSIP)于1996年在越南平陽省成立,集產業園區、商業園區和住宅于一體,致力于打造綠色園區,以永續發展為主軸。園區的合資企業之一是越南-新加坡智能能源解決方案股份公司(Vietnam Singapore Smart Energy
103、 Solutions,VSSES),該公司旨在提供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并為VSIP多家企業提供屋頂太陽能系統。2021年12月,由VSSES支持的 II-VI Vietnam公司屋頂太陽能系統成功調試。該系統的規模為 636千峰瓦,每年可產生 890兆瓦時的電力,并減少超過 812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新種植 9811 棵樹。II-VI Vietnam 公司通過積極行動支持長期可持續發展,減少全球運營碳足跡,并且希望成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榜樣。2021年5月,位于VSIP Binh Duong園區的Green Cross Vietnam公司的屋頂太陽能系統由VSSES通過零資本支出模型成功
104、實施。系統規模為578千峰瓦,年發電量超過800兆瓦時,每年可減少超過 738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reen Cross Vietnam公司使用屋頂太陽能系統產生綠色能源,用于生產和行政用途。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是在越南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前安裝,幫助企業在困難時期節省了電費。來源:作者根據https:/.vn/相關信息整理。表 3|Goldwind 5S風機相關參數GOLDWIND 5S風機相關參數數值輪轂高度輪轂高度100米每臺風機的掃除面積(S每臺風機的掃除面積(Sturbineturbine)21382 平方米風機轉子直徑(D)風機轉子直徑(D)165米綜上所述,本報告中使用的直接計算法
105、的計算公式如下:最小風機間距情景:E=(2+12D2S0)sturbine 210 U 3 f(U)dU t =(2+12D2S0)sturbine sturbine210.955U 3t最大風機間距情景:E=(2+30D2S0)sturbine 21 0 U 3 f(U)dUt =(2+30D2S0)sturbine sturbine 210.955U 3t其中,E為海外園區的風電發電量(瓦時);S0為園區內可擺放風機的總面積(平方米);D為風機轉子直徑(米);Sturbine為每臺風機的掃除面積(平方米);為空氣密度(定值),一般取1.225千克/立方米;U為風機輪轂高度處年平均風速(米/
106、秒);t為一年的利用小時數(定值),取2246小時(IEA)。風機的選取對風能相關參數數據處理和風能技術潛力的計算過程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中,我們選取金風 Goldwind 5S風機(D為165米,Sturbine為21382平方米,見表3),U 取值來自Global Wind Atlas平臺上各海外園區中心位置上方100米高度處對應的平均風速。裝機容量密度可以量化每單位面積可達到的發電能力水平,與風能資源、系統性能和選址限制共同組成技術潛力建模領域的核心部分。本研究采用容量密度計算法進行估算。由于表示裝機容量密度的方法和研究方法有所差異,不同研究獲得的裝機容量密度也各不相同(Harrison
107、-Atlas et al.,2021)。本研究中,考慮到中國海外園區分布國家較多,我們參考全球尺度研究中的裝機容量密度最大值(歐洲地區為19.8兆瓦/平方千米,歐洲以外地區為20.5 兆瓦/平方千米)(Enevoldsen&Jacobson,2021)和最小值(4兆瓦/平方千米)(Hoogwijk et al.,2004)進行估算。風電裝機容量與風能年發電量不同,風能發電的裝機容量指該系統實際安裝的發電機組額定有效功率的總和。本研究采用容量密度計算法估算風能發電裝機容量:CZ=SZ 其中,CZ為風電裝機容量(兆瓦);SZ為園區內可擺放風機的總面積(平方千米),同風機間距情景公式中的S0;為裝機
108、容量密度(兆瓦/平方千米)。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25第三章 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的中國海外園區 本研究建立的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收錄了中國159個海外園區,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亞洲,另外一半分布在非洲和歐洲。在全部類型的海外園區中,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27本研究建立的數據庫涵蓋19922022年間成立且截至2022年處于在營狀態的中國海外園區,共計159個,具體參見附件1。其中,位于亞洲的有71個(占比45%),位于歐洲的有39個(占比24%),位于非洲的有44個(占比27%),位于北美洲的有3個,位于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分別
109、有1個。按照園區類型劃分,多元綜合型園區有59個,加工制造型園區有22個,資圖 4|海外園區分布地圖(截至2022年底)審圖號:GS 京(2024)1827號園區分類多元綜合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加工制造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專欄 3|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考核管理政策一覽截至目前,已有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和湖北省四省份的商務廳單獨或者會同省財政廳制訂了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考核管理辦法。2018年,山東省商務廳會同山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 山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考核管理辦法(魯商字2018205號)。2018年,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了 浙江省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園區考
110、核管理辦法(浙商務聯發201852號),明確了基本原則和考核要求。2021年,廣東省商務廳首次出臺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考核方案,即廣東省商務廳關于廣東省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考核的辦法(粵商務規字20211號)。2021年,湖北省商務廳也印發了 湖北省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認定和考核辦法(試行)(鄂商務發20212號)。來源:作者根據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和湖北省商務廳網站相關信息整理。源利用型園區有15個,農業開發型園區有44個,技術研發型園區有10個,商貿物流型園區有9個。這些園區中,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分別占比37%和28%,技術研發型園區和商貿物流型園區數量最少,分別占比6%
111、和5%。從時間上看,絕大多數海外園區建設于2000年之后,63%的海外園區建設于2013年之后。28|WRI.ORG.CN專欄 4|通過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對于農業對外合作園區,2017年原農業部根據農業對外合作“兩區”建設方案(農外發20163號)和農業部關于組織開展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試點的通知(農外發20164號)要求,進行了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的認定工作,共有10個境外園區被認定為首批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來源:作者根據農業農村部網站相關信息整理。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29第四章 中國海外園區光伏 開發技術潛
112、力評估 工業/商業園區屋頂光伏的年發電量約與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相當,預計工業/商業園區的屋頂光伏項目開發可以帶動約5.52億元的投資(潛在建成情境)。農業園區種植用地光伏項目的年發電量相當于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的1.78倍,預計農業園區的地面光伏項目開發可以帶動約11.29億元的投資(潛在建成情境)。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186420KWh/m2天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成熟、技術完備、價格優勢明顯,同時,大部分中國海外園區分布于中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較強,非常適合進行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圖5)。海外園區是光伏發電項目的重要應用場景,園區內存在大量的建筑物屋頂空間。
113、在建筑物屋頂鋪設光伏組件,不受地理位置的圖 5|中國海外園區的全球分布與全球水平輻照度情況審圖號:GS 京(2024)1827號園區分類多元綜合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加工制造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專欄 5|越南Deep C工業園可再生能源項目位于越南北部港口城市海防的DeepC工業園區安裝了 2.15 兆瓦的屋頂光伏。該項目于2016年開始由國際顧問進行可行性研究,2017年開始進行小型測試,2018年基于前12個月采集到的數據進行運行效果分析,20192021年進行正式建設。該項目在正式建設過程中,又選取一個倉庫屋頂進行試點,然后推廣。該項目共有12家供應商進行投標,
114、報價在490700 美元/千峰瓦之間,建設時間為6個月,第一年發電量預計為2360兆瓦時,年度運維成本約為系統價值的1.5%。屋頂光伏系統接入DeepC工業園區的內部電網,在不干擾其運營的情況下向園區的所有租戶分配綠色電力。DeepC工業園區計劃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目標包括120兆瓦的太陽能與風能,以及配置儲能系統并應用智能電網技術,到2030年,力爭實現可再生能源覆蓋園區50%的電力需求。來源:作者根據Clean Energy Investment Accelerator(CEIA)提供的案例整理。限制,也無須占用額外的土地資源,更能緩解電力供應不穩定對生產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電力成
115、本,整體化提升園區的用能效益。農業園區也可采用“農光互補”模式,在種植用地上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增加現有土地的利用率與單位用地產出。32|WRI.ORG.CN白俄羅斯,1.68%贊比亞,1.51%4.1 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 本部分計算包括了工業/商業園區與農業園區中的廠房部分。資源潛力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年發電量約為2.91106吉瓦時,裝機容量約為328.22吉瓦。潛在建成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年發電量約為2.23105吉瓦時,裝機容量約為147.7吉瓦,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的2.64倍(Statista,2024)。此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光伏年發電量約與
116、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相當(Ember Climate,2024),如果按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投資成本(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2)估算,光伏項目開發可以帶動約5.52億元的投資。衛星影像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年發電量約為3789.39吉瓦時,裝機容量約為2.54吉瓦。按照現有衛星影像情景,工業/商業園區的年光伏發電量約為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的2%(Ember Climate,2024)?,F有衛星影像情景下,按照國家劃分,工業/商業園區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國家依次為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圖7)。圖 6|工業/商業園區發電量評估(衛星影像情景)注:灰色為無數據或不適用(下同)審圖號:G
117、S 京(2024)1827號圖 7|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評估(分國別)印度尼西亞,27.09%塔吉克斯坦,6.12%緬甸,3.00%岡比亞,2.96%沙特阿拉伯,1.97%阿聯酋,0.93%莫桑比克,0.60%其他23個國家,4.44%馬來西亞,0.62%俄羅斯,1.67%阿曼,0.78%12.32%26.10%4.98%9.86%1.17%0.25%2.45%0.12%1.01%3.76%7.06%0.0001%3.03%3.31%0.84%0.66%柬埔寨,17.40%越南,17.38%尼日利亞,7.43%埃及,6.36%摩洛哥,3.79%泰國,1.93%埃塞俄比亞,8.61%比利
118、時,0.01%吉布提,0.79%文萊,1.22%毛里求斯,1.26%老撾,1.76%匈牙利,1.77%200015001000500750175025012500GWh/年衛星影像情景潛在建成情景潛在建成情景下與衛星影像相同的國家其他國家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3按照園區類型來看,多元綜合型園區的光伏發電潛力占比最大,為87.1%,該類型的園區數量多而且占地面積也較大;其次為加工制造型園區,占比7.6%;技術研發型園區占比最小,不足1%。若考慮潛在建成情景,按照國家劃分,工業/商業園區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國家依次為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圖7)。按照園區分類來看,多元綜合型
119、園區的光伏潛力依舊占比最大,為41.4%,其次為加工制造型園區,占比26.4%(圖8)。4.2 農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所有納入考慮的38個農業園區種植用地的總面積為4533平方千米。資源潛力情景下,光伏年發電量可達6.20106吉瓦時,裝機容量為770.54吉瓦。潛在建成情景下,光伏年發電量為3.72105吉瓦時,裝機容量為271.96吉瓦,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的4.86倍(Statista,2024)。潛在建成情景下,農業園區種植用地的光伏年發電量相當于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總量的1.78倍(Ember Climate,2024)。按中國地面光伏系統的投資成本(中國光圖 9
120、|農業園區光伏開發技術潛力(潛在建成情景)審圖號:GS 京(2024)1827號圖 8|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評估(分類別)a.衛星影像情景下不同類別工業/商業 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占比b.潛在建成情景下不同類別工業/商業 園區光伏發電量占比園區分類多元綜合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加工制造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0.0%1.6%1.2%2.5%87.1%7.6%6000400020001000500030000GWh/年0.5%2.9%11.1%17.7%26.4%41.4%34|WRI.ORG.CN國家地區烏茲別克斯坦東南亞北歐亞柬埔寨北非印度尼西亞東非莫桑比克南非塔
121、吉克斯坦中亞北歐其他西非俄羅斯東歐蘇丹南太平洋39.1%43.1%26.4%25.9%2.6%6.0%1.4%5.9%4.5%4.5%16.1%13.9%3.9%6.5%伏行業協會,2022)估算,農業園區的地面光伏項目開發可以帶動約11.29億元的投資。按照國家劃分,農業園區的農業種植用地部分光伏可發電量占比最大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其中俄羅斯最高,占比為39.1%(圖10)。位于俄羅斯的農業園區的農業用地面積非常大,在所有園區中占約50%,因此在光伏潛力方面也占據了主要地位。按照區域劃分,東南亞地區農業園區光伏可發電量占比最大,其次為東歐地區、北歐亞地區(圖11)。需要說
122、明的是,實際情況中,布設光伏板的面積比例取決于每個園區的產業布局、布設光伏板的經濟潛力和技術可達性等因素。圖 10|農業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評估(分國別)圖 11|農業園區光伏項目發電量評估(分區域)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5第五章 中國海外園區風電 開發技術潛力評估 中國海外園區風電裝機容量為22.74116.48吉瓦,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1.4-7.19倍,預計中國海外園區風電項目可帶動3.83億元的投資。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7中亞,6.8%南太平洋,0.00%拉丁美洲,0.13%中歐,1.18%北歐,2.16%西歐,2.35%北美,
123、3.83%南亞,4.72%西亞,16.62%東非,21.09%西非,47.92%北非,6.3%南非,11.2%東南亞,13.4%北歐亞,50.7%隨著風能技術日趨發展進步,風能發電成本逐漸降低,展示出巨大的投資潛力。目前,中國海外園區的分布區域中,一些地區的風能資源豐富,為園區開發利用風能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條件。在最小風機間距情景下,中國海外園區的風能年發電量為4.63x104吉瓦時;在最大風機間距情景下,中國海外園區的風能年發電量為1.12105吉瓦時。中國海外園區風電裝機容量為22.74116.48吉瓦(圖14),相當于歐盟202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1.4-7.19倍(Windeurope
124、,2024)。按照國家劃分,風能年發電量較大的園區所在國家依次為俄羅斯、莫桑比克、柬埔寨(圖12)。按照地區劃分,地處北歐亞的中國海外園區的風能年發電量占比最大,兩種情景下占比分別為50.7%和49.6%,其次為東南亞(13.4%)和非洲南部(11.2%)(圖13)。按園區類型劃分,農業開發型園區的風能年發電量最大,其次是技術研發型園區和多元綜合型園區(表4)?;谠u估結果,按中國陸上風電的投資成本(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2),預計中國海外園區風電項目可帶來3.83億元的投資。烏茲別克斯坦莫桑比克烏克蘭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其他白俄羅斯埃塞俄比亞蘇丹俄羅斯贊比亞柬埔寨50.7%49.6%4.0%
125、3.9%1.1%1.3%3.0%3.0%7.8%7.6%8.6%8.4%5.6%5.5%1.9%1.9%7.3%9.0%2.5%2.6%5.5%5.3%2.0%1.9%圖 12|海外園區風電項目發電量評估(分國別)圖 13|海外園區風電項目發電量評估(分區域)a.最小風機間距情景b.最大風機間距情景其他,7.6%東歐,4.0%38|WRI.ORG.CN東南亞,38.9%中歐,0.1%北美,0.1%南亞,0.1%西亞,0.7%東非,1.4%東歐,1.5%北非,2.7%南非,5.1%西非,6.0%中亞,8.7%北歐亞,34.6%圖 14|海外園區風電項目裝機容量評估(分區域)表 4|不同類型園區的
126、年風能發電量評估園區類型最小風機間距情景(GWh)最大風機間距情景(GWh)多元綜合型園區多元綜合型園區1.011040.47104商貿物流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0.0241040.017104農業開發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9.431043.81104加工制造型園區加工制造型園區0.361040.16104技術研發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0.0521040.033104資源利用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0.321040.14104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39圖 15|海外園區風電開發技術潛力a.風電裝機容量(最小風機間距情景)b.風電裝機容量(最大風機間距情景)4.04.03.03.02.0
127、2.01.01.01.51.50.50.53.53.52.52.500GWGW40|WRI.ORG.CN圖 15|海外園區風電開發技術潛力(續)c.風電年發電量(最小風機間距情景)d.風電年發電量(最大風機間距情景)2000020000150001500010000100005000500075007500250025001750017500125001250000GWGW審圖號:GS 京(2024)1827號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1第六章 結論 要釋放并轉化蘊藏在海外園區之中的巨大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就必須客服“缺標準指引”、“缺動力”、“缺資金”等典型障礙??稍偕茉错?/p>
128、目從規劃、建設、招商到運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金融機構等多方主體的共同協作。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3中國海外園區主要分布在亞非歐,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根據本研究建立的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截至2022年,處于運營狀態的中國海外園區共計159個。其中,位于亞洲的有71個(占比45%),位于歐洲的有39個(占比24%),位于非洲的有44個(占比27%),位于北美洲的有3個,位于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分別有1個。按照園區類型劃分,多元綜合型園區有59個,加工制造型園區有22個,資源利用型園區有15個,農業開發型園區有44個,技術研
129、發型園區有10個,商貿物流型園區有9個。這些園區中,多元綜合型園區和農業開發型園區數量最多,分別占比37%和28%,技術研發型園區和商貿物流型園區數量最少,分別占比6%和5%。從時間上看,絕大多數海外園區建設于2000年之后,63%的海外園區建設于2013年之后。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具備技術潛力與投資潛力用地困境一直是制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的一大難題,在非競爭性用途土地利用方面,園區可以作為有效的優化利用場景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系統開發。對于地處風光資源潛力豐富地區的海外園區來說,開發屋頂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不僅蘊含巨大的技術開發潛力,而且也可以實現大規模的減排效益,從而體現出具有競爭性
130、的投資潛力。在海外園區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規??蛇_約20.64億元,相當于2022年中國在埃及直接投資額的1.24倍(商務部,2024)。潛在建成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的光伏年發電量約與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相當,開發該類項目可以帶動約5.52億元的投資。農業園區種植用地的光伏年發電量相當于歐盟2023年光伏發電量的1.78倍,開發該類項目可以帶動約11.29億元的投資。開發中國海外園區的風電項目可帶動約3.83億元的投資。中國海外園區分散在不同區域,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技術潛力也呈現出不同的區域特征。光伏方面,現有衛星影像情景下,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潛力最大的國家是位于東南亞的柬埔寨和印
131、度尼西亞,以及位于中東地區的阿聯酋。若考慮資源潛力情景或者潛在建成情景,工業/商業園區光伏開發潛力最大的國家為東南亞的柬埔寨、印度尼西亞,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亞。農業園區光伏開發潛力最大的區域為東南亞地區,其次為北歐亞和中亞地區。風能方面,地處北歐亞地區的中國海外園區的風電開發潛力最大,其次為東南亞和非洲地區。不同類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技術潛力也體現出差異性。多元綜合型園區的光伏開發潛力最大,其次為加工制造型園區,而技術研發型園區的光伏開發潛力最小。農業開發型園區的風電開發潛力最大,其次是技術研發型園區和多元綜合型園區。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減排效應,有力彰顯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
132、出的積極貢獻除了在海外園區開發屋頂光伏系統、地面光伏系統以及風力發電系統將帶來的直接投資外,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規?;瘜砭薮蟮臏p排效應。這既有助于東道國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國別目標,同時,考慮到中國在全球經貿合作與國際投資中的重要地位,此舉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在積極推進國內實現“雙碳”目標的同時,為境外區域減排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在中國海外園區布局可再生能源項目有助于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到2050年,如果潛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園區的光伏與風電潛力得到全面開發,將為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目標貢獻約2%的份額,如果將這一全面開發進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該貢獻率將
133、大幅提升至近5%(IEA,2023)。多方合作推進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的釋放與轉化中國海外園區建設秉承“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國際規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然而,除了少數基于雙多邊國際發展合作機制而試點開發的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之外,至今依然鮮見由園區開發者主導進行的光伏、風電等項目實踐。要釋放并轉化蘊藏在海外園區之中的巨大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就必須克服“缺標準指引”、“缺動力”、“缺資金”等典型障礙??稍偕茉错椖繌囊巹?、建設、招商到運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業投資者、園區運營者、金融機構等多方主體的共同協作。對于政策制定者 著力引導,細化海外園區低碳發展政策信號發揮作用的
134、導向與路徑。有必要明確認識到,海外園區不僅是中國可再生能源海外發展的關鍵平臺,更是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做出貢獻的重要載體。這不僅體現在海外園區作為清潔能源技術的海外應用市場,能夠快速將中國成熟的技術與產業推向全球,同時也有助于反哺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海外園區的減排效應可以助力所在國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發展的目標,進一步彰顯中國在境外減排方面的積極貢獻。44|WRI.ORG.CN 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以及國家和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園考核管理辦法等國家與地方層面的政策框架基礎上,細化綠色海外園區的指南、指引等政策,引導各海外園區通過科學
135、制定低碳規劃、提高園區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進行減排效應的量化核算等方式,更好地提升與踐行低碳發展的理念。通過搭建海外園區低碳發展標準化委員會等平臺,統籌協調關于海外園區投資、開發、建設、運維等方面的低碳指標與標準,如發布海外園區低碳發展指標體系等官方標準。同時,分享國內產業園區與低碳園區的實踐經驗,結合低碳領域的國際先進標準,為海外園區的標準化低碳實踐提供統一、清晰、科學、具體的指導。創新海外園區低碳發展的考核評價機制,制定長期且可預期的激勵政策。海外園區從立項到建設再到運營的時間跨度是以年為單位的,需要制定針對低碳發展的長期且可預期的激勵政策?,F有國家層面與地方層面的海外園區考核評價方法基本
136、是圍繞建設與經濟指標展開的,缺乏對具體低碳指標的考察。這一方面的創新范例是浙江省出臺的浙江省境外經貿合作區評價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將綠色發展作為海外園區考評體系中的重要指標。撬動現有雙/多邊國際合作機制,支持低碳園區試點建設,以公共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的前期成本,鼓勵頭部海外園區低碳化實踐先試先行,打造標桿并形成可復制的模式。例如,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框架下的低碳示范區建設就是有益嘗試。對于商業投資者和園區運營者 充分了解海外園區所在國的低碳政策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例如,埃及的2035年綜合可持續能源戰略提出,計劃到2035年,埃及42%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同時結合當地的工
137、商業電價政策與能源供應情況,參考國際優良實踐與標準,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在內的園區供電計劃、能源系統協同規劃、低碳專項規劃,或定期更新園區已有綜合性發展規劃中的綠色低碳章節。大部分海外園區位于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且靠近光伏組件等可再生能源產品終端市場的區域,應充分結合市場條件與自身可再生能源潛力條件,探索融合海外園區建園企業、入園企業與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企業等各方的可持續性商業合作與盈利模式(如全部自用、部分自用部分上網、全部上網等方式)。例如,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入園企業巨石公司就與當地合作伙伴合作啟動了7兆瓦屋頂太陽能發電項目,為企業生產供電。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柴油或自備燃煤電
138、廠等海外園區較常用的化石能源用能方案,實現能源轉型,同時積極通過國際與區域性的碳市場機制(如歐盟碳市場、自愿性碳市場機制)實現減排收益,有效回收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與投資的初期成本。依托重點區域的中國海外園區,布局可再生能源國際產能投資合作項目。海外園區既是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應用場景,同時也可作為可再生能源國際產能投資合作的關鍵布局結點。例如,針對歐洲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在進行海外投資時,可優先考慮將項目設在非洲、中東或中東歐的海外園區。對于金融機構 有必要了解海外園區這一具有聚集與規模效應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形式的重要意義??紤]到海外園區低碳化發展的現階段特征,可借鑒國
139、內氣候投融資試點的有益經驗,選取位于重點區域的園區建設低碳項目示范區(如小規模的園區屋頂光伏項目),并為其提供投融資支持?;诒狙芯康脑u估結果建立一套海外園區低碳投融資目標項目庫,設置優先選擇的園區類型、所在區域與可再生能源項目適配度等指標,為篩選、支持海外園區低碳項目奠定基礎??紤]到金融機構對項目營利性、投資回報周期、減排收益、環境與社會效益等指標與投資目標有差異性訴求(如中非發展基金對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的投資體現其“提升非洲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投資目標),可嘗試探索發展混合融資模式,引入私人部門資金以擴充項目融資規模,并通過合作和政策支持為園區的低碳項目提供必要的投前援助和能力建設。中國
140、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5第七章 討論 本報告重點關注中國海外園區作為整體,在其中開發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的技術潛力視角,因此主要聚焦中觀層面的研究維度,同時一定程度的放寬了評估精度,尚未納入對具體用電需求的考察角度。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7中觀層面的研究維度不同于既往研究和針對全球、區域或國別尺度從宏觀角度開展的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亦不同于針對具體光伏或風電項目的微觀案例研究,本研究關注的主體是中國在境外的產業園區,通觀在這一類主體中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預期技術開發潛力,其評估方法與顆粒度會有所區別。研究過程中,根據特定條件,有的指標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評
141、估方法,有的指標采用了自下而上的計算方法。由于發電量與裝機容量的估算方法不同,不能簡單將光伏/風電開發技術潛力評估結果中的二者直接進行橫向比較。在園區相關數據完備的基礎上,可在后續的研究中開展針對具體園區的光伏/風電發電量與裝機容量對比研究。另外,本報告評估范圍聚焦于技術潛力的部分,由于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的營利性與所在國的電價政策及電力監管制度密切相關,因此,本報告未對項目的經濟潛力進行考察,建議后續研究中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園區,開展基于案例分析的經濟潛力評估。一定程度放寬評估精度本研究建立的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應用了基于網絡的信息搜索方法,存在某些園區的數據和信息不夠精準的問題。在研
142、究中,我們通過人工交叉檢驗和將園區進行分類等方法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園區數據信息收集過程中,針對園區邊界數據缺失的情況,我們采用人工圖像識別過程進行區別。其次,本研究對風光的潛力部分是分別評估的,尚未考慮風光互補項目可行性的情況,有待后續進一步研究。在光伏開發技術潛力評估部分,我們未考慮不同海外園區的廠房屋頂存在傾角的可能,而是假定全部園區都采用平頂廠房;在農業園區的光伏開發技術潛力評估方面,由于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疇之內,我們尚未探究不同的農作物在該種情景下的產出情況。在風電開發技術潛力評估部分,我們未考慮影響風電項目安裝的園區面積分散化的問題,并簡化了風機布排列數,未納入尾流
143、效應的影響估算。關于這些問題,可以在未來的具體園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案例分析中基于完備的實地數據信息進行細化研究。具體用電需求尚待考察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是從供給端的視角分析現有技術條件下該類項目的開發空間,在實踐中,園區是否有相應的用電負荷也是關鍵的投資考量因素。用電負荷低于發電量的情況下,需要匹配該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商業模式,即園區運營企業、入園企業,以及可再生能源項目業主方等多主體采用何種合作方式,同時要考慮采用自發自用后的余電上網還是用于其他用途。這些具體問題較適合具體園區的案例分析,有待未來在后續研究中重點考察。48|WRI.ORG.CN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49附件附
144、件 1本研究涉及的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1 1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2 2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匈牙利中歐商貿物流園Tier1商貿物流型園區3 3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廣西印尼沃諾吉利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4 4吉布提國際自貿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5 5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6 6華堅埃塞俄比亞輕工業城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7 7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8 8尼日利亞廣東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9 9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
145、易區(中尼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010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丹吉爾科技城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1 11文萊大摩拉島境外經貿合作區Tier1資源利用型園區12 12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313柬埔寨貢布工業經濟特區/福隆盛中柬工業園/貢布中-柬(泰文?。┕I經濟特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414毛里求斯晉非經貿合作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515泰中羅勇工業園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616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50|WRI.ORG.CN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17 17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Tier1
146、多元綜合型園區1818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盧薩卡園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1919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謙比希園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2020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Tier1加工制造型園區21 21越南鈴中加工出口區和工業區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2222越南龍江工業園Tier1多元綜合型園區2323烏茲別克斯坦農林科技農業產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2424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Tier2加工制造型園區2525中國(廣東)-烏干達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Tier2資源利用型園區2626中國-烏干達農業合作產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2727中俄(濱海邊疆區)農業產
147、業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2828俄羅斯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2929俄羅斯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Tier2加工制造型園區3030俄羅斯龍躍林業經貿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3131岡比亞(湖北)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3232海信南非開普敦亞特蘭蒂斯工業園區Tier2加工制造型園區3333中國印度尼西亞聚龍農業產業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3434中國印尼綜合產業園區青山園區Tier2資源利用型園區3535印尼OBI產業園Tier2資源利用型園區3636印尼緯達貝工業園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3737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
148、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3838東非商貿物流產業園綜合服務合作區Tier2商貿物流型園區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續)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1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3939江蘇-新陽嘎農工貿現代產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4040塔吉克斯坦-中國農業合作示范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4141塞爾維亞貝爾麥克商貿物流園Tier2商貿物流型園區4242墨西哥北美華富山工業園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4343安哥拉奧德工業園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4444尼日利亞一帶一路產業園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4545尼日利亞大眾工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
149、園區4646巴基斯坦海爾-魯巴經濟區Tier2加工制造型園區4747捷克(浙江)經貿合作區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4848斐濟-中國漁業綜合產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4949中柬國際農業合作示范園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5050華新(柬埔寨)建材產業園Tier2資源利用型園區5151華立柬埔寨農業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5252柬埔寨-中國熱帶生態農業合作示范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5353柬埔寨桔井省經濟特區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5454中國-比利時科技園Tier2技術研發型園區5555TCL波蘭經貿合作區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5656廣墾泰華天然橡膠加工產業經貿合作區Tier
150、2農業開發型園區5757緬甸曼德勒繆達產業新城工業園區Tier2加工制造型園區5858杭州硅谷協同創新中心(錢塘中心)Tier2技術研發型園區5959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工業園區Tier2資源利用型園區6060老撾-中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6161蘇丹-中國農業合作開發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6262莫桑比克-中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6363莫桑比克聯禾境外經貿合作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6464貝寧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中心Tier2多元綜合型園區6565贊比亞農產品加工合作園區Tier2農業開發型園區6666越南百隆東方越南寧波園中園Tier
151、2加工制造型園區6767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Tier2商貿物流型園區6868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丹島農工貿經濟合作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6969俄羅斯泰源農業與牧業產業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7070柬中綜合投資開發試驗區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續)52|WRI.ORG.CN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71 71東寧華洋境外綠色農業合作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7272莫桑比克萬寶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7373黑河北豐中俄阿穆爾農業(畜牧)產業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7474中泰新絲路塔吉克斯坦農業紡織產業園Tier3農
152、業開發型園區7575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7676罕王-富域產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7777老撾云橡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7878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7979老中甘蒙鉀鹽綜合開發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8080中非先鋒自貿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8181中烏泛達農業科技示范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8282中國沙特(吉贊)產業園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8383柬埔寨恒?,F代農業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8484埃塞中交工業園區(中交埃塞ARERTI工業園)中交阿瑞提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8585江西(馬來西亞)現代農
153、業科技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8686印尼德龍工業園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8787老撾磨丁經濟開發專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8888埃塞俄比亞阿達瑪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8989中塔(河南)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9090埃塞俄比亞德雷達瓦(Dire Dawa)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9191阿聯酋中阿產能合作示范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9292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9393中國-阿曼(杜庫姆)產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9494緬甸皎漂特區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9595莫桑比克貝拉經貿合作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
154、區9696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誠林農產品商貿物流園區Tier3商貿物流型園區9797俄羅斯北極星林業經貿合作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9898肯尼亞珠江經濟特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9999華夏幸福印尼卡拉旺產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0100印尼吉打邦智能家居產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1101哈薩克斯坦汽車工業產業園(哈薩克斯坦KAZ產業園)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102102中國江鈴經濟貿易合作區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續)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3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103103格魯吉亞華凌國際經
155、濟特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4104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5105烏干達遼沈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6106柬埔寨齊魯經濟特區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07107巴基斯坦開普省拉沙卡伊特別經濟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8108庫塔伊西華凌自由工業園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09109泰國湖南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10110埃塞俄比亞-湖南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11111尼日利亞寧波工業園區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112112塞爾維亞中國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13113中國埃及曼凱紡織產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14
156、114埃塞俄比亞阿瓦薩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15115巴基斯坦瓜達爾自由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16116贊比亞中陽生態農業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117117埃塞俄比亞克林圖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18118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19119中烏姆巴萊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20120北歐湖南農業產業園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121121柬埔寨山東桑莎(柴楨)經濟特區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22122俄羅斯圣彼得堡波羅的海經濟貿易合作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23123中俄伊曼木材加工經貿工業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12412
157、4阿拉布加哈爾濱工業園區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125125阿治曼中國城(阿治曼中東商貿物流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26126俄羅斯濱海華宇經濟貿易合作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27127中毛(宏東)海洋經濟合作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28128奇瑞巴西工業園區(奇瑞汽車產業園)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129129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宏達物流工業園區Tier3商貿物流型園區130130俄羅斯耐力木材園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131131塔吉克斯坦中塔工業園區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132132越南北江省云中工業園區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133133特變電工(印度)綠色能源產業園Ti
158、er3資源利用型園區134134中國阿聯酋(迪拜)食品工業園Tier3多元綜合型園區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續)54|WRI.ORG.CN序號境外經貿合作區名稱園區分析等級園區所屬類別135135中非現代畜牧業循環經濟工業區Tier3農業開發型園區136136圣力(越南)特鋼有限公司園區Tier3資源利用型園區137137美的科技園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138138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創新工業園Tier3技術研發型園區139139阿聯酋中阿(富吉拉)商貿物流園區Tier3商貿物流型園區140140非洲(烏干達)山東工業園Tier3加工制造型園區141141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紡織園
159、區Tier4加工制造型園區142142中俄農牧業產業示范園區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43143俄羅斯下列寧斯科耶木材加工園區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44144俄羅斯巴什科沃木材加工園區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45145俄羅斯格城新北方木材加工園區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46146俄羅斯阿穆爾州別列佐夫卡石化建材加工園區Tier4資源利用型園區147147俄羅斯阿穆爾綜合園區Tier4多元綜合型園區148148綏芬河躍進工業園Tier4技術研發型園區149149鵬瑞境外林業采伐加工區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50150中民投印尼產業園Tier4多元綜合型園區151151中哈金土地高科技產
160、業園區Tier4技術研發型園區152152塞拉利昂國基工貿園區Tier4多元綜合型園區153153越美尼日利亞紡織工業園Tier4加工制造型園區154154巴基斯坦工銀-如意紡織服裝工業園Tier4加工制造型園區155155漢班托塔臨港產業園Tier4多元綜合型園區156156華岳柬埔寨綠色農業產業園Tier4農業開發型園區157157沙特(吉達)中國城Tier4商貿物流型園區158158波蘭(羅茲)中歐國際物流產業合作園Tier4商貿物流型園區159159羅馬尼亞麥道工業園區Tier4加工制造型園區160160中歐物流產業園(林堡)Tier4多元綜合型園區附表 1|159個海外園區基本情況(
161、續)注: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為一區兩園,記為1個園區,因此園區實際數量為159。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5附件 2中國海外園區數據庫園區基本信息園區基本信息包括園區名稱、園區所在大洲、園區所在國家、園區所在國家發展水平、境內實施企業名稱、企業性質、建設起始年份。園區類型海外園區的類型包括以輕工、紡織、建材、金屬等加工制造和綜合利用為主的加工制造型園區,以礦產、森林、油氣等資源開發加工和綜合利用為主的資源利用型園區,以谷物、經濟作物、畜產品等的種植、養殖、開發、加工、收購、倉儲等主導的農業開發型園區,以商品展示、運輸、物流、倉儲、商品集散、配送、信息處理、流通加工為主導的
162、商貿物流型園區,以軌道交通、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船舶海洋工程等為主的技術研發型園區,以及以多元、綜合為發展方向的多元綜合型園區。在統計時,我們根據該園區的主要業務方向確定園區類型。園區級別通過商務部確認考核的境外經貿合作區以及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被認定為國家級園區;通過省級商務部門(單獨或會同省級財政部門)對應考核的園區被認定為省級園區,目前涉及浙江省、山東省、湖北省和廣東省四個省份;不在國家級確認考核或認定名單內,也未通過省級相關考核的園區被認定為其他園區。若某園區通過了國家級考核,則默認通過了省級考核,被認定為國家級園區。園區級別信息來源于國務院、商務部、各省份商務主管部
163、門的官方網站。在本研究建立的數據庫中,共有國家級園區29個,省級園區31個,其他園區101個。其中,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既屬于商務部認定的境外經貿合作區,也屬于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園區投資金額與規劃面積園區投資金額為總規劃投資金額(若有多期投資);規劃面積為總規劃面積(若為多期建設),包括工業園區部分和農業種植用地部分。信息來源包括商務部有關統計資料、各園區官方網站、“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服務平臺、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商務部發布的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地方政府發布的對外合作發展報告、權威媒體報道等。若無法搜索到可靠
164、數據,則該項空缺。園區分析等級根據研究需要和信息完整程度,我們將159個海外園區分為4個分析等級:Tier1、Tier2、Tier3和Tier4。其中,Tier1園區共有22個,它們是發展較好的龍頭園區,包括最新通過考核的11個國家級園區,以及其他11個(包括4個省級園區和7個其他園區)曾被列為國家級,或經國家領導人倡議成立或訪問的綜合產業園區/工業園區(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為一區兩園,記為1個園區)。Tier2 園區為除Tier1園區以外的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共45個。Tier3園區為除了Tier1、Tier2園區以外,公開數據信息可以支撐進一步研究分析的園區,共73個。除Tier1、T
165、ier2、Tier3園區之外的其余園區歸為Tier4園區,共20個,盡管這些園區的建立與投資情況有公開記錄,但投資金額等重要信息暫缺。園區位置信息園區位置信息通過基于互聯網地圖的數據爬取獲得,并輔以兩輪交叉人工復核。首先,在互聯網地圖獲取對應的經緯度坐標??紤]到園區英文名稱與所在國當地語言譯名的差異,以及園區位置在互聯網地圖上的誤標,我們對搜索結果進行了兩輪交叉的人工核實與復核,復核內容包括國別和區域吻合性、土地利用類型準確性。其次,對于有錯誤的位置信息,嘗試采用不同的譯名再次搜索和復核。若仍然無法得到合理的位置信息,則檢查園區網站及上述官方信息中是否提及園區地址。若提及具體地址,則采用該地址
166、的位置;若描述了大體位置,則根據描述人工在互聯網地圖上估計其位置。經過上述過程仍無法明確地理位置的園區,其數據庫中的位置信息一欄標注為“未知”。本數據庫中采用估計坐標的園區共有31個,未知坐標的園區共有4個。需要指出的是,共有6個海外園區涉及一區多園。其中,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分設盧薩卡園區和謙比希園區,信息較為完善,故分別列出,對于其余園區,則選擇其中一個主要園區的地理位置作為該園區的位置信息,標注在數據庫中。56|WRI.ORG.CN附件 3園區的屋頂面積數據采集方法Tier1園區的屋頂面積數據采集方法操作時,首先將園區的位置信息導入GEE,確定園區位置后,在Google Map的高
167、分辨率衛星圖層上繪制多邊形,標記園區范圍內屋頂,然后調用GEE內的面積函數,計算每個屋頂面積,并匯總得出每個園區的屋頂總面積,具體步驟如附圖1所示。MBF屋頂選取工具開發方法與應用步驟MBF是一個全球范圍內開放的建筑足跡數據集,由微軟根據開放數據共享組織的開放數據庫許可證(ODbL)授權。本研究為了快速獲取海外園區內的屋頂面積結果,結合MBF數據集建立了一個基于GEE的交互式屋頂選取工具,只需知道園區的位置信息,就可以根據園區位置勾勒園區范圍,并提取園區內屋頂數據,進而計算每個園區的屋頂總面積,相比于Tier1 園區的人工逐個選取,基于該屋頂選取工具可以快速選取Tier2園區和Tier3園區的
168、屋頂,且數據質量可以和人工相媲美。為了評估屋頂選取工具數據源的數據質量,本研究對Tier1園區的數據進行對比。Tier1園區共有22個,去除了屋頂選取工具中缺失數據的4個園區,本研究對比了其他18個園區由人工標注的屋頂面積和采用屋頂選取工具標注的屋頂面積,結果如附圖2所示。附圖 1|Google Earth Engine(GEE)的交互式人工標注流程附圖 2|基于人工標注和屋頂選取工具標注的屋頂面積 將園區位置信息導入google earth engine 在地圖上確定房頂并打開繪制多邊形工具進行繪制 繪制園區內所有房頂的邊界 調用GEE函數計算面積 根據位置信息確定園區范圍人工標注45320
169、0241351面積(km2)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7其平均相對誤差為 7.502%。平均相對誤差公式為:MRE=100%n1 xtrue,i-xpred,ixtrue,i其中,MRE為平均相對誤差,x_(true,i)為第 i 個樣本的人工標注值,x_(pred,i)為第 i 個樣本基于MBF屋頂選取工具的標注值,n為樣本數量,表示求和,|表示取絕對值。MBF工具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進入屋頂選取工具頁面,在左下角輸入園區序列號,并點擊“Go to Location”,如附圖3所示。附圖 3|進入屋頂選取工具頁面并輸入園區序列號附圖 6|計算結束并展示園區的基本信息附圖
170、7|一個園區統計結束后,進入對下一個園區的統計附圖 4|打開交互式繪制多邊形工具對園區范圍進行勾勒附圖 5|勾勒結束后點擊中間的“Calculate”2.跳轉到園區位置后,在左上角打開交互式繪制多邊形工具對園區范圍進行勾勒,如附圖4所示。3.勾勒結束后點擊中間的“Calculate”,如附圖5所示。4.計算結束,地圖上會展示出勾勒園區內所有屋頂的邊界數據,右下角會展示園區的基本信息,包括所繪制園區范圍的幾何中心、園區的中文名稱、勾勒的園區范圍,以及園區內屋頂的總面積,如附圖6所示。5.在一個園區統計結束后,需要點擊“Clear_building”清理上一個園區統計的面積,然后點擊“Clear_
171、polygon”清理上一個園區的邊界信息(附圖7),然后重復上述步驟,進行新園區的屋頂面積選取和統計。58|WRI.ORG.CN附件 4太陽輻射量評估簡述園區基本信息太陽輻射量(或資源潛能)是評估光伏系統產生電能的重要初始因素,與地理位置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常以單位面積的瞬時功率(千瓦/平方米)表示。在涉及光伏系統設計時,輻射數據通常表示為單位面積每年接收的能量(千瓦時/平方米)。太陽輻射量的三種表示方式見附表2。既有研究常采用上述參數估算某地區的太陽輻射量。其中,大量研究采用GHI參數進行估計,例如,歐盟各國(ri et al.,2007)、挪威(Yordanov et al.,201
172、5)、南非(Gericke&Luwes,2019)、美國加利福尼亞州(Yang et al.,2014)、美國得克薩斯州(Xia et al.,2018)的太陽能潛力估算均采用GHI參數。此外,也有少量研究同時采用了GHI參數和DNI參數,更為全面地展示太陽輻射潛力。例如,有研究通過進一步篩選GHI和DNI兩個參數值,計算印度的集中式光伏發電潛力(Mahtta et al.,2014)。本研究選擇更常用的GHI參數估算太陽輻射量。獲得太陽輻射量數據主要有兩種方法,即查詢記錄法與模型計算法。在設施完善的地區,太陽輻射量數據記錄的時間可超過20年,因此可直接采用查詢記錄法了解太陽輻射量。這種方法可
173、以真實、準確地反映該地區的太陽輻射強弱程度,缺點是對歷史記錄的數據要求較高,且適用范圍受限,不適合應用在更大地理范圍的估算研究中。在更多地區,太陽輻射量數據大多通過輻射模型和氣溫模型計算獲得。例如,美國國家太陽輻射數據庫(NSRDB)用快速全天輻射模型(Fast All-sky Radiation Model for Solar Applications,FARMS)計算GHI參數。ArcGIS 的太陽輻射分析模型也常用于估算研究某地區的太陽輻射,該模型考慮了大氣影響、場地緯度和海拔、陡度和指南針方向、太陽角度的每日和季節變化,以及周圍地形投射陰影的影響,同時允許修改大氣透射率。世界銀行推薦的
174、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統估算平臺也可用于分析光伏潛力。該平臺依托Solargis太陽能數據庫,具備高達250米的空間分辨率,適用于北緯60 到南緯55 的區域??紤]到該數據庫可以涵蓋海外園區數據庫中全部園區的地理位置,本研究采用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統平臺獲得海外園區所在地的太陽輻射量數據。附表 2|太陽輻射量的三種表示方式名稱釋義參照表面水平面總輻射量水平面總輻射量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與地面水平的表面從上方接收的短波輻射總量與地面水平
175、的表面直達日射量直達日射量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DNI)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DNI)太陽以當前位置的法線方向射入的輻射量垂直于太陽的表面擴散日射量擴散日射量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經大氣中的分子和粒子散射后的輻射量與地面水平的表面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59附件 5風能資源潛力評估簡述風能資源潛力評估是進行風能資源開發規劃最為關鍵的一步,其結果對相關機構制定風電發展規劃以及評估風電場運行效益至關重要。在進行
176、風能資源潛力評估時,風速和風向是兩個重要的參數。風速(或空氣流通速度)是指空氣相對于地球某一固定地點的運動速率,單位為米/秒。影響風速的主要因素分為氣象因素和地形因素。一般來說,風速越大,風力等級越高,風能資源潛力越大。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用方位表示。通常用風向頻率表示某個方向的風出現的頻率,它是指一年(月)內某方向風出現的次數占各方向風出現的總次數的百分比。由于風向一般用方位表示,具有不能量化的特征,故現有關于量化風能資源潛力評估的研究中沒有將風向考慮在內,僅采取風速的數據。同時,本報告研究對象為百余個中國海外園區,要獲取每個園區的風向數據難度較大?;谝陨蟽牲c原因,我們在本報告中僅使用風
177、速數據量化評估風能潛力。目前研究中,獲取風速數據的方法主要有四種(附表2)。如果研究對象的地理尺度小且檢測設施較為完善,可直接利用現場測定法獲取風速等資源側數據(Bauelos-Ruedas et al.,2010)。這種方法可較為真實、準確地獲取研究對象的實時風速數據,但也具有一些弊端,如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及時間,同時非特定高度的數據不可直接獲取,要通過風切變指數進行測算。如果研究對象的地理尺度較大,風能風速數據可以通過實驗數據檢驗法(Ongaki et al.,2021)、氣象與衛星數據結合法(Wei et al.,2019)、風能數據庫引用法(Feng et al.,2020;Siya
178、l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Bandoc et al.,2018)等方法獲取。附表 2|太陽輻射量的三種表示方式名稱簡述特點現場測定法 現場測定法(Bauelos-Ruedas et(Bauelos-Ruedas et al.,2010)al.,2010)通過測量站現場收集風速等資源側數據優勢:可較為真實、準確地獲取研究對象的實時風速數據劣勢: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測量站僅能測定某一特定高度的數據,獲取其他高度的數據需通過風切變指數進行推算實驗數據檢驗法 實驗數據檢驗法 (Ongaki et al.,2021Ongaki et al.,2021)從
179、氣象部門獲得長期數據后,用實驗數據檢驗長期數據是否真實且準確地反映該地點的風速輪廓線,并用于短期特征的確定優勢:實驗數據核實過的長期數據能夠真實且較為準確地反映該地點的風速輪廓線劣勢:獲取實驗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干擾,導致數據不準確氣象與衛星數據結合法 氣象與衛星數據結合法(Wei et al.,2019Wei et al.,2019)利用氣象站觀測的風速等氣象數據,結合通過衛星獲取的矢量風數據,在經過衛星風能數據可用性驗證與數據校正后,形成相對比較完整的風速數據集優勢:衛星數據彌補 了氣象數據成本高和經常出現缺失或無效數據的缺點,同時氣象數據也可以核實衛星數據的可用性;高時空分辨率的衛星數
180、據將大大提高風速數據的精度劣勢:該方法僅適用于小尺度的研究,同時對衛星數據要求較高風能數據庫引用法*風能數據庫引用法*(Feng et al.,2020;Feng et al.,2020;Siyal et al.,2015;Siyal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Bandoc et al.,2018Bandoc et al.,2018)在數據庫中搜索目標區域,直接引用風能數據庫中的風速數據優勢:便于批量進行風速數據的引用與比較劣勢:數據的可訪問性是風力潛力評估和建模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有些影響因素只能取理想值,或者很多數據難
181、以獲取,無法進行進一步分析*常用數據庫有Global Wind Atlas、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Vortex、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和WindFinder等。60|WRI.ORG.CN考慮到海外園區分布廣泛,需要大量風速數據以支撐研究,在比較上述方法后,我們選擇風能數據庫引用法,借助Global Wind Atlas 風能潛力評估平臺獲取風速數據。這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該平臺具有高達250米的空間分辨率且考慮到局
182、部地形和粗糙度對風能的影響,能更好地呈現典型和極端氣候,以及提高風速仿真準確度;二是該平臺風速數據覆蓋全球陸地,包括了本報告所有的研究對象,即中國海外園區,基本可以滿足本研究的顆粒度需求。風能功率密度(WPD)風能功率密度指風力渦輪每平方米掃除面積的年平均可用功率,與空氣密度和風速有關,表示為:WPDt=U3其中,WPDt為時間t內的每一掃除面積的風能功率密度(瓦/平方米);為空氣密度(千克/立方米);U為每個網格點的風速(米/秒)。風速是一個隨機性很大的參數,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觀測才能了解它的平均狀況。因此,需要將上述風能功率密度公式對時間積分,才能獲得一段時間內某一面積的平均風能功率密度,
183、計算公式如下:WRD=21 U3=21 U3f(U)dU0本研究中,我們采用如下公式簡化計算風能功率密度(Mentis et al,2015):WPD 0.955U 3 其中,為空氣密度(定值),一般取1.225千克/立方米;U為風機輪轂高度處年平均風速(米/秒)。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61名詞解釋技術潛力某項技術在理想情況下能夠實現的最大能源生產能力。除了系統性能之外,還包括了地形條件、環境因素和土地使用限制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NREL,n.d.)。投資潛力形容某一項目或技術在未來能夠帶來的經濟回報和增長空間。它不僅評估當前的市場需求和資源可用性,還考察了長期的市場趨勢、
184、技術發展前景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研究和分析對于確定和衡量最能影響投資是否帶來成果,對商業投資者至關重要(ForrestBrown,n.d.)。發電量發電機組在特定時間內產生的電量(EIA,n.d.),本文關注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實際利用和轉化的電量,這受可獲取的自然資源,技術效率、環境因素以及設備運行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裝機容量發電機組可產生的最大電量(SMARD,n.d.),這一指標反映了系統在最佳運行狀態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輸出功率。平準化度電成本在一個發電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每度電的平均綜合成本。這一指標涵蓋了設備購置、建設、運營、維護以及燃料成本等所有相關費用,分攤到項目的總發電量中(中國電
185、力網,2023)。中國海外園區主要分為六大類型:多元綜合型園區、加工制造型園區、資源利用型園區、技術研發型園區、農業開發型園區、商貿物流型園區(Jing Song,n.d)。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一種用于捕獲、存儲、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間數據的工具。由Esri等開發者創建,GIS能夠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集成在一起,通過地圖和其他可視化手段,為用戶提供復雜的空間分析和決策支持(ESRI,n.d.)。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統在線平臺一個由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統稱為世界銀行集團)開發的在線平臺,旨在為用戶提供全球范圍內
186、的光伏系統潛力評估和相關信息。(World Bank Group,n.d.)。Global Wind Atlas 風能系統在線平臺由世界銀行集團和丹麥技術大學風能發展研究中心(DTU Wind Energy)共同開發的在線平臺,旨在為全球用戶提供高分辨率的風能資源數據(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World Bank Group,n.d.)??s略語表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擴散日射量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直達日射量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
187、)快速全天輻射模型Fast All-sky Radiation Model for Solar Applications(FARMS)水平總輻射量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nce(GHI)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國際可再生能源 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平準化度電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微軟建筑足跡Microsoft Building F
188、ootprints(MBF)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美國國家太陽輻射數據庫National Solar Radiation Database(NSRDB)開放數據庫許可證Open Database License(ODbL)運行效率Performance Ratio(PR)越南-新加坡工業 園區The Vietnam-Singapore Industrial Park(VSIP)世界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62|WRI.ORG.CN1.地區劃
189、分參見李祜梅、鄔明權、牛錚等撰寫的19922018年中國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數據集。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資控股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的中資控股的獨立法人機構投資建設的基礎設施完備、主導產業明確、公共服務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輻射效應的產業園區(商務部,2010)。3.網格多排排列時可參考網格單排排列情況。在多排排列時,風機數量(N)可根據以下公式計算:N=4+2(N0-1)+(R-1)(N0+1)=1+(R+1)N0+R,其中N0是每排網格數,R是排數。假設N0一樣,則最小風機間距情景時,N0=S0/(8D3DR);最大風機間距情景時,N0=S
190、0/(12D5DR)。其中,因為每排網格數必須大于1,且為整數,所以針對每一個園區:最小風機間距情景時,RS0/(24D)2,最大風機間距情景時,RS0/(60D)2。根據風能發電量通用計算公式,單排和多排排列網格所對應的發電量比值(E1/E2)為兩種排列方式下的風機數量之比(N1/N2),R取滿足條件的最大整數。通過計算,所有園區兩種排列方式下的發電量之比近似為11,因此本研究選取使用網格單排排列結果代表網格多排排列結果。4.部分園區的規劃面積缺失。所有Tier1Tier3園區中,共有7個園區無規劃面積數據,另有10個園區僅包括農業種植用地,幾乎不含工業/商業部分。上述17個園區的光伏發電潛
191、力在資源潛力情景中記為0。5.部分園區的屋頂面積缺失。所有Tier1Tier3園區中,共有40個園區在地圖中無法找到影像數據,12個園區所在位置的衛星圖像顯示沒有房屋。上述52個園區的光伏發電潛力在衛星影像情景中記為0。6.在所有44個農業園區中,僅考慮Tier1Tier3園區中的38個。假設以種植作物為主的土地和畜牧業用地均可以鋪設光伏板;以林業為主要經營范圍的園區(10個)不適合安裝常規光伏農業系統,故不考慮光伏潛力計算;有3個農業開發型園區以工業廠房為主,故種植用地部分光伏潛力為0,工業園區部分光伏潛力按照工業/商業園區方法進行計算;此外,有1個農業開發型園區未找到具體種植面積信息,由于
192、其面積僅有0.3平方千米,占比很小,故忽略不計。注釋NREL.Renewable Energy Technical Potential.R/OL.(n.d.).https:/www.nrel.gov/gis/re-potential.html ForrestBrown.Investment Potential Index:informing UK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R/OL.(n.d.).https:/forrestbrown.co.uk/investment-potential-index/EIA.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93、electricity generation capacity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R/OL.(n.d.)https:/www.eia.gov/tools/faqs/faq.php?id=101&t=3#:text=Electricity%20generation%20capacity%20is%20the,without%20exceeding%20design%20thermal%20limits.SMARD.Installed generation capacity.R/OL.(n.d.)https:/www.smard.de/page/en/wiki-
194、article/6080/6038中 國 電 力 網.各 類 儲 能 技 術 度 電 成 本 分 析.R/O L .(2023.8.16).http:/ 宋婧 王芳 苗紅 焦健著.中國海外園區的低碳 評估低碳發展指標體系的開發與應用.2022.工作論文,北京:世界資源研究所.https:/doi.org/10.46830/wriwp.21.00073.ESRI.What is GIS?R/OL(n.d.).https:/ 8 World Bank Group.Global Solar Atlas.R/OL.(n.d.).https:/globalsolaratlas.info/map Adeh
195、,E.H.,Good,S.P.,Calaf,M.,Higgins,C.W.Handbook for rooftop solar development in asiaR/OL.(2019).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153201/rooftop-solar-development-handbook.pdf.Campana,P.E.,Stridh,B.,Amaducci,S.,Colauzzi,M.Optimisation of vertically mounted agrivoltaic systemsR/OL.(20
196、21.11.20).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9091.Dinesh,H.,Pearce,J.M.The potential of agrivoltaic systemsR/OL.(2016.02).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5.10.024.Gericke,G.A.,Luwes,N.J.Evaluating Real-Time-Location Solar Irradiance Data Against SOLARGIS Ground Station Solar Irradiance For The
197、 South African Sasol Solar ChallengeR/OL.(2019.07).http:/dx.doi.org/10.23919/EETA.2019.8804551.IEC.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Guidelines for measurement,data exchange and analysisR/OL.(1998.04).https:/webstore.iec.ch/preview/info_iec61724%7Bed1.0%7Den.pdf.參考文獻中國海外園區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潛力評估|63IR
198、ENA.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21M/OL.(2022).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2/Jul/IRENA_Power_Generation_Costs_2021.pdf?rev=34c22a4b244d434da0accde7de7c73d8.Izquierdo,S.,Montas,C.,Dopazo,C.,&Fueyo,N.Roof-top solar energy potential under performance-based bu
199、ilding energy codes:The case of SpainR/OL.(2011.01).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0.11.003.Khalid,A.M.,Mitra,I.,Warmuth,W.,&Schacht,V.Performance ratio Crucial parameter for grid connected PV plantsR/OL.(2016.11).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6.07.066.Mahtta,R.,Joshi,P.K.,&Jindal,A.K.Solar
200、power potential mapping in India using remote sensing input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R/OL.(2014.11).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4.05.037.Majumdar,D.,&Pasqualetti,M.J.Dual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Introducing agrivoltaics in Phoenix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USAR/OL.(2018.02).https:/do
201、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7.10.011.SETO.(2022).AGRIVOLTAICS Market research study.Retrieved from ri,M.,Huld,T.A.,Dunlop,E.D.,&Ossenbrink,H.A.Potential of sola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and candidate countriesR/OL.(2007.10).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06.
202、12.007.Xia,S.,Mestas-Nuez,A.,Xie,H.,Tang,J.,&Vega,R.Characterizing Variability of Solar Irradiance in San Antonio,Texas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CloudinessR/OL.(2018.10).https:/doi.org/10.3390/rs10122016.Yang,H.,Kurtz,B.,Nguyen,D.,Urquhart,B.,Chow,C.W.,Ghonima,M.,&Kleissl,J.Solar irradiance f
203、orecasting using a ground-based sky imager developed at UC San DiegoR/OL.(2014).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4.02.044.Yordanov,G.H.,Saetre,T.O.,&Midtgrd,O.-M.Extreme overirradiance events in Norway:1.6 suns measured close to 60NR/OL.(2015.05).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5.02.020.國家能源局
204、.關于新能源發電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問題EB/OL.(2021.04.16).http:/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potential at global scaleR/OL.(2018.11).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8.07.288.Enevoldsen,P.,&Jacobson,M.Z.Data investigation of installed and output power densities of onshore and offshore wind turbines worldwideR/OL.(2021.
205、02).https:/doi.org/10.1016/j.esd.2020.11.004.Feng,J.,Feng,L.,Wang,J.,&King,C.W.Evaluation of the onshore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mainland ChinaBased on GIS modeling and EROI analysisR/OL.(2020.01).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19.104484.Jger,T.,McKenna,R.,&Fichtner,W.The feasible onshore win
206、d energy potential in Baden-Wrttemberg:A bottom-up methodology considering socio-economic constraintsR/OL.(2016.10).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6.05.013.Mentis,D.,Hermann,S.,Howells,M.,Welsch,M.,&Siyal,S.H.Assessing the technical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Africa a GIS-based approachR/OL.(2015)
207、.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5.03.072.Obane,H.,Nagai,Y.,&Asano,K.Assessing land use and potential conflict in solar and onshore wind energy in JapanR/OL.(2020.11).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20.06.018.Ongaki,N.L.,Maghanga,C.M.,&Kerongo,J.Evaluation of the Technical Wind Energy Potential
208、 of Kisii Region Based on the Weibull and Rayleigh Distribution ModelsR/OL.(2021.06).https:/doi.org/10.1155/2021/6627509.Patel M.R.Wind and solar power systemM.Taylor&Francis,New York,2006.Schallenberg-Rodrguez,J.,&Notario-del Pino,J.Evaluation of on-shore wind techno-economical potential in regions
209、 and islandsR/OL.(2014.07).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4.02.050.Siyal,S.H.,Mrtberg,U.,Mentis,D.,Welsch,M.,Babelon,I.,Howells,M.Wind energy assessment considering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in Sweden:A GIS-based approachR/OL.(2015.04).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5.02.04
210、4.64|WRI.ORG.CN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出版物,皆為針對公眾關注問題而開展的適時性學術性研究。世界資源研究所承擔篩選研究課題的責任,并負責保證作者及相關人員的研究自由,同時積極征求和回應咨詢團隊及評審專家的指導意見。若無特別聲明,出版物中陳述觀點的解釋權及研究成果均由其作者專屬所有。地圖僅供說明之用,并不代表 WRI 對任何國家或地區的領土的法律地位、邊界或邊界劃分發表任何意見。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World Bank Group.(n.d.).Global Wind Atlas.https:/globalwindatlas.info/
211、.Vallejo-Daz,A.,Herrera-Moya,I.,Fernndez-Bonilla,A.,Pereyra-Mariez,C.Wind energy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selected locations at two major citie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toward energy matrix decarbonization,with resilience approachR/OL.(2022.07).https:/doi.org/10.1016/j.tsep.2022.101313.Van Wijk,A.J
212、.M.,Coelingh,J.P.Wind Power Potential in the OECD Countries.(1993).Utrecht University,Utrecht,NL.Wei,X.,Duan,Y.,Liu,Y.,Jin,S.,&Sun,C.Onshore-offshore wind energy resource evaluation based on synergetic use of multiple satellite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R/OL,(2019.03
213、).https:/doi.org/10.1007/s11707-018-0699-7.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22023年)EB/OL,(2023.02.23).http:/ Folk.How Solar Energy Can Coincide With Crop and Animal AgricultureEB/OL.(2020.11.19).https:/ Mow.Solar Sheep and Voltaic Veggies:Uniting Solar Power and AgricultureEB/OL.(2018.06.06).https:/www.nrel.
214、gov/state-local-tribal/blog/posts/solar-sheep-and-voltaic-veggies-uniting-solar-power-and-agriculture.html.NCSL.State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and GoalsEB/OL.(2021.08.13).https:/www.ncsl.org/energy/state-renewable-portfolio-standards-and-goals.世界資源研究所是一家獨立的研究機構,其研究工作致力于尋求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實際解決方案。我
215、們的挑戰自然資源構成了經濟機遇和人類福祉的基礎。但如今,人類正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消耗著地球的資源,對經濟和人類生活構成了威脅。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清潔的水、豐饒的土地、健康的森林和安全的氣候。宜居的城市和清潔的能源對于建設一個可持續的地球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在未來十年中應對這些緊迫的全球挑戰。我們的愿景我們的愿景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良好管理以建設公平和繁榮的地球。我們希望推動政府、企業和民眾聯合開展行動,消除貧困并為全人類維護自然環境。我們的工作方法量化我們從數據入手,進行獨立研究,并利用最新技術提出新的觀點和建議。我們通過嚴謹的分析、識別風險,發現機遇,促進明智決策。我們重點研究影響力較強的經濟體和新
216、興經濟體,因為它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具有決定意義。變革我們利用研究成果影響政府決策、企業戰略和民間社會行動。我們在社區、企業和政府部門進行項目測試,以建立有力的證據基礎。我們與合作伙伴努力促成改變,減少貧困,加強社會建設,并盡力爭取卓越而長久的成果。推廣我們志向遠大。一旦方法經過測試,我們就與合作伙伴共同采納,并在區域或全球范圍進行推廣。我們通過與決策者交流,實施想法并提升影響力。我們衡量成功的標準是,政府和企業的行動能否改善人們的生活,維護健康的環境。關于世界資源研究所圖片說明Cover,中國老撾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Pg.1 宋婧;Pg.2,Adrian Sulyok/Unsplash;P
217、g.4,宋婧;Pg.6,7,宋婧;Pg.8,Xinhua App;Pg.10,宋婧;Pg.12,Xinhua App;Pg.14, App;Pg.18,Thomas Richter/Unsplash;Pg.26,中國老撾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Pg.29,Erwan Hesry/Unsplash;Pg.30,Ricardo Gomez Angel/Unsplash;Pg.36,Karel Vh/Unsplash;Pg.39,宋婧;Pg.42,Serhat Beyazkaya/Unsplash;Pg.46,Nuno Marques/Unsplash;Pg.49,;Pg.50,Jackson Jost/Unsplash.Copyright 2024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版權所有。本產品由創用(Creative Commons)4.0許可授權。許可副本參見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北京市東城區東中街 9 號東環廣場寫字樓 A 座 7 層 K-M 室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