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資源研究所:長三角地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及愿景(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資源研究所:長三角地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及愿景(36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農村分散式風電:平頂山鳳凰嶺分散式風電項目近年來,我國中部和東南部地區開始利用田間地頭進行農村分散式風電開發。河南平頂山鳳凰嶺分散式風電項目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項目概況平頂山鳳凰嶺分散式風電項目是河南省首個小型民營企業開發的分散式風電并網項目(見圖13)。該項目于2017年11月列入河南省“十三五”分散式風電開發計劃,12月取得核準批復, 2018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12月項目全容量并網投運,是行業內工期較短、單位造價較低、綜合收益較好的典范。技術路線該項目總裝機容量12兆瓦,全投資8000萬元,采用預制艙模式新建一座35千伏開關站,送出線路總長6.2千米。風電場位于河南省葉縣,建設于鄉野
2、田間,距離村莊350米。項目采用6臺塔筒高度為120米的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葉片長度59.8米。單個風電機組吊裝調試正常運行后占地面積僅為2040平方米,單個箱變占地約8平方米。環境效益該項目通過高效利用當地風能資源,預計每年可發電2880萬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相當于每年替代燃煤8640噸標準煤(以平均標準煤煤耗為0.3千克/千瓦時計),每年避免二氧化硫排放64噸,二氧化碳排放2.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55噸。所發電力接入35千伏配網就近消納,緩解了本地區電網負荷調配力度。同時,該項目施工時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征地修路,工程結束后還給村民復耕,整個風電場不但對當地生態未產生影響,還
3、與村鎮、燕山水庫完美結合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農村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動能??偨Y平頂山鳳凰嶺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成功的經驗,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采用村集體經濟入股的創新方式。充分利用農村田間地頭等空閑土地,村集體經濟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分散式風電開發建設,在更加集約化利用土地的同時,也為當地村民帶來穩定收益。二是開發企業采用設備融資租賃方式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該項目注冊資金2500萬元,融資5500萬元,設備融資租賃一般有2年寬限期,計息以實際使用資金額度計算,本項目建設周期共計6個月,縮短建設周期的同時也縮短了資金計息期限,最大化節約總體成本。三是項目前期工作基礎扎實,地方政府給予支持。由于
4、執行核準承諾制,該項目核準流程大大簡化,從立項到并網發電僅用時13個月,是行業內工期較短的項目。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規?;l展的優勢條件近年來,以風電和光伏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成本效益已逐漸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認可。長三角等地區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的成功案例也進一步說明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技術基礎和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首先,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在過去十年間大幅下降,分布式光伏成本下降遠超預期。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統計,2010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電成本分別下降了 82%和39%(見圖14)。2019年,全球所有新投產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56%的項目成本都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成本xvi,全球最低的光伏發電上網價格已降至1.35美分/千瓦時xvii(相當于每度電0.1元)。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分布式光伏的平準化成本已顯著低于居民用電價格(見圖15);中國的電價體系存在工商業對居民的交叉補貼14,居民電價顯著低于工商業電價,但預計也會在“十四五”時期實現居民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