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交-公司研究報告:受益新型交通建設低空經濟先行企業-241204(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深城交-公司研究報告:受益新型交通建設低空經濟先行企業-241204(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深城交:受益新型交通建設,低空經濟先行企業深城交:受益新型交通建設,低空經濟先行企業深城交(301091.SZ)工程咨詢服務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024 年 12 月 04 日評級評級:增持增持(首次)(首次)分析師:蘇儀分析師:蘇儀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0740520060001Email:分析師:由子沛分析師:由子沛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0740523020005Email:分析師:聞學臣分析師:聞學臣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0740519090007Email:聯系人:劉一哲聯系人:劉一哲Emai
2、l:聯系人:王雪晴聯系人:王雪晴Email:基本狀況基本狀況總股本(百萬股)405.60流通股本(百萬股)283.92市價(元)50.31市值(百萬元)20,405.74流通市值(百萬元)14,284.02股價與行業股價與行業-市場走勢對比市場走勢對比相關報告相關報告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指標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營業收入(百萬元)1,2261,4191,6442,0622,598增長率 yoy%6%16%16%25%26%歸母凈利潤(百萬元)160162172222303增長率 yoy%0%1%6%29%36%每股收益(元)0.400.400.420.550.75每股
3、現金流量-0.040.310.350.590.88凈資產收益率7%7%7%8%10%P/E127.2126.0118.991.967.4P/B9.89.18.78.27.4備注:股價截止自2024 年 12 月 04 日收盤價,每股指標按照最新股本數全面攤薄報告摘要深圳國資委實控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上市企業深圳國資委實控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上市企業,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快速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快速增長增長。深城交于 1996 年在深圳特區創建,2021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國內首個國資控股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上市企業,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公司依托“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4
4、”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提供面向未來空天海地隧一體化城市交通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并基于城市級數字孿生平臺及多模態 AI 調控技術,圍繞城市萬億級基礎設施及資產,提供智能網聯、低空經濟、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設、低碳可持續運營、城市多模式網絡管控、主動運維四大專業服務。2017 年以來公司營收保持較快增長,2023 年公司營收 14.19 億元,2017-2023 年 CAGR 約 24.26%。分業務來看,規劃咨詢服務、工程設計與檢測為公司兩大基石業務,2023 年分別貢獻營收 5.09/3.28 億元,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近年受新基建加速發展、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加快等推動,營收快速增長
5、,2023 年已實現營收 5.79 億元。低空經濟方興未艾,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展。低空經濟方興未艾,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展。1)低空經濟:)低空經濟:近一年多來我國從國家與地方層面持續密集出臺低空經濟的相關政策,低空經濟建設大潮已經掀起,根據云圖智行披露的信息及前瞻的計算,2022 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2.5萬億元,到 2035 年預期達 6 萬多億元。在低空經濟各領域中,空管系統和通航機場作為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載體,其規劃與建設工作成為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領域。據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2030 年我國以空管系統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相關領域市場規模有望超 400 億元
6、。2)智慧交通:)智慧交通:當前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已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業內共識,而“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打通了數據收集、處理和應用的各個環節,有望大幅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程度,也成為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的主流落地方式。在接連獲得了政府頂層設計和政策層面的大力推動后,我國智能網聯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時期,根據 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顯示,在中性預期情景下,2025 年/2030 年我國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即分別超 7000 億元和 25000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28.8%。前瞻布局低空前瞻布局低空+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數字一體化驅動傳統業務數字一
7、體化驅動傳統業務。1)智慧交通智慧交通:公司依托城市級數字孿生平臺、多模態 AI 調控技術及“策投建營”一體化建設實施及運營能力,形成1 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助力提升城市競爭力、提升運行效率、服務民生改善、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的 4 大專業服務,打造全空間、多模式、自主式、全無人的未來交通系統。2)低空經濟低空經濟:公司作為深圳低空經濟核心技術單位,涵蓋低空經濟規劃、政策、產業、軟硬件設計及集成交付等全過程咨詢,開展了包括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路徑、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產業促進條例立法研究、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 年)、深圳市關于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
8、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項目(SILAS)一期等市級低空經濟相關研究咨詢及建設交付,以及為羅湖、南山、寶安、龍華等各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eVTOL 起降點布局、航路航線規劃、測試基地規劃、起降點建設標準與指引、融合飛行規則與標準研究等,形成了新的較好的業務增長點。3)傳統業務傳統業務:2023 年起,公司發揮多專業融合優勢,調整生產組織,強化部門整合,重點引入行業領軍及骨干人才,集中優勢資源,以切實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推動業務向數字化運營與服務轉型發展。公司大力推進基于數字化平臺的研發應用,持續開展新基建建設及數字化運營業務
9、創新,大力推進海外市場突破。在既有數字化平臺建設業務的基礎上,圍繞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綠色化、智能化,采用“平臺+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數字化運營服務。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44/20.62/25.98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72/2.22/3.03 億元。短期而言,公司在面臨經濟波動、基建與固定投資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積極推動傳統業務數字化轉型,并控股南京城交院,積極拓展業務版圖;長期而言,公司長期受益于新型智慧交通建設與低空經濟的布局發展,其自身具備的平臺能力與長期深耕交通領域的技術優勢、場
10、景經驗,都將有利于公司在未來新型交通領域實現較為快速的發展。不過考慮到公司當前估值水平較高,基于以上,我們對公司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低空經濟政策落地與產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行業規模測算偏差風險等。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內容目錄內容目錄一、深城交:車路云與低空經濟雙管齊下,企業經營穩健一、深城交:車路云與低空經濟雙管齊下,企業經營穩健.51.1 公司整體概況:依托深圳特區的解決方案商,經營穩定可持續.
11、51.2 公司經營概況.71.2.1 營收穩定較快增長.81.2.2 期間費用表現整體穩定.81.2.3 盈利能力近年略有承壓,現金流表現較好.9二、低空經濟拉動未來增長空間,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展二、低空經濟拉動未來增長空間,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展.102.1 低空經濟政策持續落地,空管系統引領發展.102.1.1 空管系統核心為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民航局出臺多項政策促進空管行業升級.102.1.2 通航機場數量攀升,低空 UAM 等場景對空管系統提出新需求.122.2 車路云引領智慧交通加速發展,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爆發.142.2.1 我國正在打造智慧交通“中國方案”,車路云一體化
12、成為行業主流.142.2.2 智能網聯汽車試點與“雙智”城市建設持續催化,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爆發.16三、公司前瞻布局低空三、公司前瞻布局低空+智慧交通,數字一體化驅動傳統業務智慧交通,數字一體化驅動傳統業務.183.1“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4”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183.1.1 1 個一體化數字底座.183.1.2 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193.1.3 提升運行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一體化管控.203.1.4 服務民生改善的低碳可持續運營.203.1.5 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的主動運維.203.1.6 立足國內,深拓海外.213.2 前瞻布局低空經濟實現突破,儲備業務潛力凸顯
13、.213.3 持續開展數字化運營業務創新.233.3.1 數字孿生.233.3.2 車路協同.24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254.1 盈利預測.254.2 投資建議.27五、風險提示五、風險提示.28圖表目錄圖表目錄圖表1:深城交發展歷程.5圖表2:深城交產品體系:“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4”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6圖表3:深城交股權結構.6圖表4:深城交高管團隊簡況.7圖表5:深城交 2017-2023 年營收及增速(單位:百萬元).8圖表6:深城交 2017-2023 年營收結構(單位:百萬元).8圖表7:深城交 2017-2023 年毛利率變化.8圖表8:深城交
14、 2017-2023 年各業務毛利率變化.8圖表9:深城交 2017-2023 年期間費用率.9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10:深城交 2017-2023 年盈利能力(單位:百萬元).9圖表11:深城交 2017-2023 年凈現比情況(單位:百萬元).10圖表12:空管系統發展歷史.10圖表13:空管系統組成及功能架構.11圖表14:管制指揮類系統運行示意圖.11圖表15:流量類系統運行示意圖.12圖表16:空管相關政策梳理.12圖表17:2019-2023 我國通航機場數量及同比增速.13圖表18:2020-2022
15、年民航空管系統投資額測算.13圖表19:城市空中交通(UAM)技術發展路徑.14圖表20: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結構關系圖.14圖表21:智能網聯汽車“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15圖表22:車路協同產業鏈.15圖表23: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架構.16圖表24: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政策.16圖表25:2025-2030 年中國智能汽車數量及滲透率預測.17圖表26: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17圖表27:2022-2023 年我國 L2 及以上等級滲透率情況.17圖表28:2020-2030 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17圖表29:2025 年/203
16、0 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單位:億元).18圖表30:“規設、建造、運營、管控、服務、能源、健維”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19圖表31:西麗樞紐設施布局規劃.20圖表32: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項目.21圖表33:國內首個城市級空地一體可計算數字底座.23圖表34:深圳市智慧投資平臺項目.24圖表35: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25圖表36:深城交業務拆分預測表(營收單位:百萬元).26圖表37:深城交盈利預測表.27圖表38:深城交 PS 估值變化(TTM 規則).27圖表39:可比公司估值水平(PS 估值).27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
17、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一、深城交:車路云與低空經濟雙管齊下,企業經營穩健一、深城交:車路云與低空經濟雙管齊下,企業經營穩健1.1 公司整體概況:依托深圳特區的解決方案商,經營穩定可持續公司整體概況:依托深圳特區的解決方案商,經營穩定可持續深城交是全球領先的未來交通系統建設與運營科技公司,于 1996 年在深圳特區創建,2021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01091.SZ),是國內首個國資控股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上市企業。圖表圖表1:深城交發展歷程深城交發展歷程來源:深城交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深城交主要業務及產品體系深城交主要業務及產品體系:“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個一體化數字底座+“4”大基
18、于數字化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的專業服務。公司提供面向未來空天海地隧一體化城市交通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诔鞘屑墧底謱\生平臺及多模態 AI 調控技術,圍繞城市萬億級基礎設施及資產,提供智能網聯、低空經濟、交能融合等新基建工程建設、低碳可持續運營、城市多模式網絡管控、主動運維四大專業服務,實現城市交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通整體運行效率提升 20%-30%,投資節省 20%以上,提高市民出行體驗,帶動裝備產業集群新質生產力發展,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高效運行。圖表圖表2:深城交產品體系:深城交產品體系:“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個
19、一體化數字底座+“4”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股權結構穩定股權結構穩定,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穩定,截至 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控股股東為深智城集團,持有公司 30%股權,深圳市國資委持有深智城集團 100%股權,系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外,啟迪控股、珠海道遠、聯想(北京)等重要股東、產業投資方持股公司,對公司形成較好的產業與資源的支持。圖表圖表3:深城交股權結構深城交股權結構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股權結構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管理團隊穩定,多位高管兼職于或曾任職于
20、管理團隊穩定,多位高管兼職于或曾任職于深研投資深研投資。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研投資)注冊于 2017 年 2 月 20 日,法定代表人為田鋒,經營范圍包括投資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4:深城交高管團隊簡況深城交高管團隊簡況姓名姓名當前主要職位當前主要職位主要履歷主要履歷林濤林濤董事長1975 年出生,中國國籍,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同濟大學交通規劃與管理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深圳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兼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項
21、目負責人、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協會副會長、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促進會會長。主要任職經歷:主要任職經歷:現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南京院董事。歷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規劃二所所長、佛山分院院長、副總工程師;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總支委員;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深圳市智能交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
22、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深圳新視達視訊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黎木平黎木平董事、總經理1973 年出生,中國國籍,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任職經歷:主要任職經歷:深圳市勘察設計大師,現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深圳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深圳市交通科學研究院執行董事、總經理;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歷任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原深圳市公路勘察設計院)技術人員、測設一隊負責人、
23、測設二隊副隊長、設計三所所長、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深圳市綜合交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深圳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黨支部書記、主持全面工作副總經理;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鋒田鋒副總經理1975 年出生,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任職經歷:主要任職經歷:現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國區總經理、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深研投資董事長、總經理;南京院董事。歷任深圳城交中心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交通有限副總工程師、交通規劃一院院長、專業總工程師、浙江分院院長、四川分院院長
24、;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交通有限董事;交通有限總規劃師;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董事、總規劃師。楊宇星楊宇星副總經理1978 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交通規劃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主要任職經歷:主要任職經歷:現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規劃事業部總經理;深研投資董事;寶安設計集團董事長。歷任深圳城交中心、交通有限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江西分院院長、規劃四院院長、廣西分院院長;前海智交董事長;深研投資董事;交通有限副總經理。徐惠農徐惠農
25、董事會秘書1974 年出生,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規劃師、注冊咨詢工程師。主要任職經歷:主要任職經歷:現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會秘書;深研投資董事。歷任深圳城交中心、交通有限工程師、主任工程師;交通有限副總工程師;交通有限規劃五院院長;交通有限戰略發展部部長;交通有限董事會秘書。黎曦黎曦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1979 年出生,中國國籍,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計算機軟件專業理學學士學位?,F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智慧事業部總經理、科學技術委員會副
26、主任。歷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專家(NIS、企業服務工具首席架構師)。邵源邵源副總經理1982 年出生,中國國籍,中共黨員,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交通信息系統工程與控制專業碩士學位,正高級工程師?,F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全球政企事業部總經理。歷任公司主辦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院/智能研究院院長、解決方案中心主任、智慧設計院院長、政企部部長、智慧事業部副總經理。唐敏唐敏財務負責人1983 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研究生學歷?,F任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黨委委員;南京城交院財務負責人;寶安設計集團監事。歷任深
27、圳華映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經理;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1.2 公司經營概況公司經營概況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1.2.1 營收穩定較快增長營收穩定較快增長營收穩定較快增長營收穩定較快增長,2023 年增速有所回升年增速有所回升。2017-2023 年公司營收整體呈現穩定較快增長,2017-2023 年營收從 3.85 億元增至 14.19 億元,期間CAGR 約 24.26%。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影響,2021、2022
28、 年公司營收增速有所下滑,不過 2023 年公司營收增速達 15.77%,重新回到較快增長軌道上。營收結構方面,公司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工程設計與檢測、規劃咨詢服務及其他。目前,前三項業務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2017-2023年公司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營收從0.26億元增至5.79億元,工程設計與檢測業務的營收從 0.82 億元增至 3.28 億元,規劃咨詢服務業務的營收從 2.77 億元增至 5.09 億元。圖表圖表5: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營收及增速(單位:年營收及增速(單位:百萬元)百萬元)圖表圖表6: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營收結構(單位:百年
29、營收結構(單位:百萬元)萬元)來源:深城交年報,深城交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來源:Wind,深城交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毛利端,毛利端,2017-2023 年深城交毛利率穩定在年深城交毛利率穩定在 35%以上。以上。分業務來看,規劃咨詢服務業務毛利率持續高于 40%,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毛利率整體在 30%以下,僅 2019 年略高于 30%;工程設計與檢測業務毛利率整體從 2020 年起有所抬升,2023 年為 42.73%。圖表圖表7: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毛利率變化年毛利率變化圖表圖表8: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各業務毛利率變化年各業務毛利率變化來源:Win
30、d,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來源:Wind,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1.2.2 期間費用表現整體穩定期間費用表現整體穩定2019-2023 年,深城交三項期間費用率整體維持穩定,波動較小,體現了公司較為穩健的經營控制與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9: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期間費用率年期間費用率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1.2.3 盈利能力近年略有承壓,現金流表現較好盈利能力近年略有承壓,現金流表現較好近年來公司近年來公司凈利率凈利率有所有所承壓承壓。201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 0.37 億
31、元,歸母凈利率為 9.65%,到 2023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1.62 億元,對應歸母凈利率為 11.42%。2017-2021 年公司凈利率持續提升,但 2022、2023 兩年公司歸母凈利率則有所下滑,反映了這兩年來外部環境承壓下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的情況。圖表圖表10: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盈利能力(單位:百萬元)年盈利能力(單位:百萬元)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近年來現金流表現持續改善,近年來現金流表現持續改善,2023 年實現現金流回正。年實現現金流回正。在 2017-2020 年,公司始終保持正向的現金流表現,2021 年公司受到外部宏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現金流
32、有所波動,但 2022 年即開始逐步向好,2023 年公司重新實現了正向經營性現金流,且 2023 年凈現比進一步回升至 0.77。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11:深城交深城交2017-2023年凈現比情況(單位:百萬元)年凈現比情況(單位:百萬元)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二二、低空經濟拉動未來增長空間低空經濟拉動未來增長空間,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車路云加速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展2.1 低空經濟政策持續落地,空管系統引領發展低空經濟政策持續落地,空管系統引領發展2.1.1 空管系統核心為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空管系統
33、核心為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民航局出臺多項政策促進空管行業升民航局出臺多項政策促進空管行業升級級我國的空中資源管理模式是由軍方負責全國空域資源管制工作,民航管理著民航航路航線機場。民航航路內由民航提供管制指揮,航路外由軍方負責管制指揮的格局,基本建立了民航和軍航航空服務保障系統。民航空管部門在這些空域內為運輸和通用航空用戶提供服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核心是空管系統,其完整描述是通信、導航、監視與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簡稱 CNS/ATM 系統,其中通信、導航和監視(CNS)部分屬于外圍設施范疇,空中交通管理系統是空管人員實際用于管理空中交通運輸的信息處理系統。歷史上空管系統經歷了四階段發展歷程,如
34、今已經普及應用衛星通信技術、機載設備和地面導航設備等,屬于較為成熟的應用系統。圖表圖表12:空管系統發展歷史空管系統發展歷史第一階段第一階段(1929-1934)標志:首次出現商用航空郵遞服務通信裝備:信號旗和信號探照燈、無線電裝置飛行特點:螺旋槳飛機,飛機少、航程短、航速慢空管技術:目視飛行規則、無線電通信第二階段第二階段(1934-1945)標志:飛機數量大幅增加、地面塔臺出現通信裝備:無線電裝置、簡單導航設施飛行特點:飛行時長增加、飛機速度增快、軍用飛行為主技術特點:航路網、空管中心、程序管制系統、人力為主第三階段第三階段(1944-1988)標志:雷達的出現和應用、儀表著陸系統出現、國
35、際民航組織成立(ICAO)、計算機小型化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通信裝備:一次監視雷達、二次監視雷達等飛行特點:航速快、航程長、機場忙碌技術特點:空管(ATC)自動化、計算機應用的普及、雷達管制系統第四階段第四階段(1988 至今)至今)標志:ICAO 提出未來空中導航系統(FANS)引入衛星通信技術、機載設備和地面導航設備的普及、計算機的普及通信裝備:各種先進雷達、衛星、基站等飛行特點:航路擁擠、機場堵塞、機載設備發達技術特點:衛星定位與通信、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統替代 ATC、空管全球化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
36、券研究所空管系統空管系統 CNS/ATM 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核心,空中交通管制系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核心,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統ATC 又是空管系統的核心部分又是空管系統的核心部分。完整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空中交通服務(AT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和空域管理(ASM),其中空中交通服務又由三部分組成:空中交通管制(ATC),飛行情報服務(FIS)和告警服務(AS)。圖表圖表13:空管系統組成及功能架構空管系統組成及功能架構來源:萊斯信息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管制指揮類系統指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控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視和控制,為民用航空器的飛行提供各類空中
37、交通管理服務,有效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促進空中交通安全的系統。圖表圖表14:管制指揮類系統運行示意圖管制指揮類系統運行示意圖來源:萊斯信息 2023 年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流量管理類系統主要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主要作用是在可能或預期可能超過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可用容量時,及時制定流量控制策略或預案,為管制系統提供及時、精確的信息,確保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空中交通管制容量,盡可能減少延誤。圖表圖表15:流量類系統運行示意圖流量類系統運行示意圖來源:萊斯信息 2023 年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民航局始終重視
38、空管系統發展,相繼出臺了推動空管行業發展的多項政策。如民航局在 2022 年發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中就提到要“以四強空管建設為總目標,強化基礎資源保障,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運行服務效率和空管保障服務水平,增強空管對行業發展的引領支撐能力”。圖表圖表16:空管相關政策梳理空管相關政策梳理時間時間頒布機構頒布機構政策名稱及法律法政策名稱及法律法規名稱規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民航局新時代新征程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行動綱要綱要提出到 2025 年全面完成“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各項任務,加快實現行業發展全面恢復,重回航空運輸增長軌道,為新階段民航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到 20
39、35 年建成航空運輸強國,在行業安全、服務能力、設施裝備、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加速邁向國際一流水平,在支撐國家重大戰略,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要,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方面充分發揮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2022民航局“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以四強空管建設為總目標,強化基礎資源保障,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運行服務效率和空管保障服務水平,增強空管對行業發展的引領支撐能力。2022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這是中國民航歷史上編制的第一部綠色發展規劃。強化空管支撐保障,持續增強空管部門生態環保意識和保障能力,為提升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民航碳排放提供重要支撐。開
40、展空管部門對低碳民航建設貢獻評價研究,促進空管效率評價指標管理。2022民航局中國民用航空局關于印發智慧民航建設路線圖的通知圍繞四強空管建設,構建安全穩、效率高、智慧強、協同好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實現廣域覆蓋感知、深度網絡互聯、數據融合賦能、智能協同響應和智慧高效運行,提升空中交通全局化、精細化、智慧化運行能力和服務水平。2020民航局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據共享與協同、實現網絡化,推進數據融合應用、實現智能化,切實保障信息安全;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綠色環保、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的四型機場,為全方位建設民航強國提供重要支撐。2018民
41、航局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主要任務包括為拓展國際化、大眾化的航空市場空間,打造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網絡型航空公司,建設布局功能合理的國際航空樞紐及國內機場網絡,健全先進、可靠、經濟的安全安保和技術保障服務體系等。2016民航局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民航發展的五大任務,即確保航空持續安全、構建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務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務水平、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要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機場網絡,提出安全水平保持領先。2012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建國以來國務院發布的第一部指導民航業發展的重要文件。為促進民
42、航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提出了十項任務,即完成加強機場規劃和建設,科學規劃安排國內航線網絡,努力增強國際航空競爭力,持續提升運輸服務質量,著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等。來源:萊斯信息招股說明書,新華網,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通航機場數量攀升,低空通航機場數量攀升,低空 UAM 等場景對空管系統提出新需求等場景對空管系統提出新需求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通用航空機場等基礎設施數量持續提升通用航空機場等基礎設施數量持續提升。中國通用航空機場 2023 年數量為449 個,較 2019 年增長 83%,2019-2023 年復合增速
43、為 16%。根據民航局在編的全國通用機場布局規劃,預計到 2030 年我國通用機場數量將超 2000 個。圖表圖表17:2019-2023我國通航機場數量及同比增速我國通航機場數量及同比增速來源:民航局,中泰證券研究所2022 年我國民航空管系統市場規模約為年我國民航空管系統市場規模約為 64 億元。億元。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5-2019 年,我國空管系統建設整體投資額占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規模的比例約為 5.21%(剔除 2017 年占比異常值),2022 年我國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額為 1231.38 億元,據此可測算得 2022年空管系統投資規模約為 64 億元。
44、圖表圖表18:2020-2022年民航空管系統投資額測算年民航空管系統投資額測算來源:民航局,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低空經濟各空域場景安全運行均需要空管系統協同。我國對于低空空域的劃分是按照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進行劃分:1)管制空域:管制空域:允許 VFR 飛行及 IFR 飛行,使用前須進行飛行計劃申請,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必須掌握飛機飛行動態,對空域內的所有飛機提供 ATC服務、飛行情報服務及告警服務,管制部門與航空器能保持連續雙向地空通信。2)監視空域:監視空域:提供飛行情報和告警服務,根據低空飛行用戶請求和飛行安全需要提供 ATC 服務,管制部門與航空器能保持連續雙向地空通信
45、。3)報告空域報告空域:允許 VFR 飛行,航空用戶報備飛行計劃,并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門通告起飛和降落時刻,自行組織實施并對安全負責,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根據用戶需求,提供航行情報服務,組織飛行的單位或個人與航空器保持雙向地空通信暢通。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空中交通(UAM)新型場景,對空管系統提出新要求。)新型場景,對空管系統提出新要求?,F代城市內部高樓林立,空中環境較為復雜,傳統空管一、二次雷達對航路覆蓋受到地形影響,對于低空區域無法實現完整覆蓋,通感一體、北斗、ADS-B 等多種技術路徑是解決未來城市內
46、交通管制的有效手段。圖表圖表19: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空中交通(UAM)技術發展路徑)技術發展路徑技術發展方向技術發展方向具體內容具體內容通感一體利用 5G 基站進行無人機低空探測,實現米級精度,單基站探測半徑 1000 米,多基站無縫連續探測,可跟蹤 1280 個目標。北斗+低軌通導一體化提升航線規劃、飛行避障、多任務協同、監管調度等數字化水平,解決定位精度不足和監視信息質量問題。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技術,低成本運行,地面站建設靈活,定位精度高,適應低空空域監視,減少安全事故。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廣闊,低空空管系統相關市場規模有望超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廣闊,
47、低空空管系統相關市場規模有望超 400 億億元元。根據云圖智行披露的信息及前瞻的計算,2022 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2.5 萬億元,全球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則約為 10 萬億元。到 2035年,中央對國家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預期達 6 萬多億元。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預測,2030 年前我國以空管系統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相關領域市場規模有望超 400 億元。2.2 車路云引領智慧交通加速發展,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爆發車路云引領智慧交通加速發展,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爆發2.2.1 我國正在打造智慧交通我國正在打造智慧交通“中國方案中國方案”,車路云一體化成為行業主流,車路云一體化成為行
48、業主流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已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業內共識。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已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業內共識。針對自動駕駛的路線之爭,業內逐漸認識到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并不必然是“角力”或沖突的關系,而是呈現融合發展的態勢。未來隨著政府積極發揮引導作用、車企專注提升單車智能化功能、服務商加強網絡運營服務以及交通系統方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則完全可以實現“聰明的車”+“智慧的路”一體推進發展方案?!爸悄芫W聯汽車”就是適應這種產業發展趨勢的恰當表述?!爸悄芫W聯”不僅強調車路協同,還要解決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移動端等基礎設施之間的協同,展現了智能汽車與車聯網技術的耦合關系。圖表圖表20
49、: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結構關系圖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結構關系圖來源:清華大學學報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關鍵技術,火龍果軟件工程,中泰證券研究所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我國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我國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中國方案”。由于智能網聯汽車是單車自動駕駛與網聯汽車融為一體的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生態,其建設、管理和運營將涉及汽車、交通、運輸、通信、公共安全等多行業多領域,需要在更廣泛的、協同的體系范疇下解決相應發展問題。對此我國提出要打造智能網聯的中國方案,其兩大特征體現在:1)技術特
50、征技術特征:智能網聯汽車要實現“車、路、云、網、圖”融為一體,具備多層面協同感知、決策和控制技術功能;2)本地和社會屬性特征:本地和社會屬性特征:智能網聯汽車在落地實踐時必須滿足和適應我國本地的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使用和管理要求,包括交通法規、信息通信標準、信息安全與數據管理、相關產品標準等。圖表圖表21: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三橫兩縱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關鍵技術架構來源:高級互聯網架構,懂車帝,中泰證券研究所車路協同產業參與者包括關鍵環節供應商(車、路、云、圖、網的提供商和運營商)、場景解決方案商、智能交通運營商及城市監管、建設、運營、協同部門等。車路協同的軟硬件玩家分工明
51、確,產業生態正在走向成熟?!败嚶吩埔惑w化車路云一體化”是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的是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的核心核心。體系架構以“聰明的車(單車智能)+智慧的路(路側集成)+融合的云(云端協同)”為基礎,由車輛及其他交通參與者、路側基礎設施、云控平臺、相關支撐平臺、通信網等組成,可以實現車輛行駛、交通運行安全和效率的綜合提升。圖表圖表22:車路協同產業鏈車路協同產業鏈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打通了數據收集、處理和應用的各個環節,有望大幅提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打通了數據收集、處理和應用的各個環節,有望大幅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程度。升城市交通智慧化程度。系統能夠整合來自車輛、道路基礎設施
52、以及云平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臺的多源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規模龐大,而且類型豐富,充分滿足了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所需的大量數據需求。車路云一體化有助于打破傳統的“數據孤島”現象,將城市交通的智慧化推向更高階段。圖表圖表23: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架構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架構來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2.2.2 智能網聯汽車試點與智能網聯汽車試點與“雙智雙智”城市建設持續催化城市建設持續催化,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智慧交通萬億市場或迎爆發爆發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獲得了政府頂層設計和政策層面的大力推動。智能
53、網聯汽車發展獲得了政府頂層設計和政策層面的大力推動。在車輛準入與道路測試、標準體系建設、安全監管等方面,政策給予了較大且全面的支持、引導與推動力度。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注重多方配套跟進,覆蓋了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發展、準入要求與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等具體內容,全方位加速產業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封閉測試與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封閉測試與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2015 年起,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門聯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和封閉測試場的建設和運營。2018 年 4 月工信部等發布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要求測試車輛在開展實際道路測試前應在封閉
54、道路、場地等特定區域進行充分的實車測試,并規定了 14 個檢測項目,2019 年 10 月,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場)聯合發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場)共享互認倡議,推動測試區(場)測試結果互認,提高測試效率,減輕測試主體負擔。圖表圖表24: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政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政策來源:各部門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萬億級產業規?;驅⒊蔀槔瓌咏洕鲩L新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萬億級產業規?;驅⒊蔀槔瓌咏洕鲩L新賽道道。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數據顯示,到 2025 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僅汽車部分新增產值預計將超 1 萬億元;到 2030 年,相應新增
55、產值預計將達到 2.8 萬億元。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焖僭鲩L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焖僭鲩L。根據國家發改委預測,2025 年/2030 年中國智能網汽車數量將分別達到 2800 萬輛、3800 萬輛,滲透率有望分別提升至 82%、95%。同時,應用服務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信通院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5 年,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2223 億元,2022-2025 年 CAGR為 18.3%。圖表圖表25:2025-2030年中國智能汽
56、車數量及滲透年中國智能汽車數量及滲透率預測率預測圖表圖表26: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單位:億元)來源:國家發改委,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來源:中國信通院,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研究報告,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催化下高級別智能駕駛加速落地政策催化下高級別智能駕駛加速落地,滲透率快速提升滲透率快速提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預測,2025 年中國 L2/L3 滲透率將達 50%,2030 年中國 L2/L3滲透率達到 70%,L4 滲透率為 20%。智能駕駛滲透率的提升將進一步推動智慧交通市場擴容,釋放市場潛力。智慧交通市場規模
57、快速增長,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智慧交通市場規??焖僭鲩L,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根據億歐智庫的預測,到 2030 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將達到約 10.6 萬億元,2025-2030年產業 CAGR 將達 35%。隨著車端、路端、云端智能布局持續完善,產業鏈愈加成熟,智慧交通市場未來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圖表圖表27:2022-2023年我國年我國L2及以上等級滲透率及以上等級滲透率情況情況圖表圖表28:2020-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及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預測(單位:億元)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注:以上數據不包含進口)來源:36 氪,億歐智庫,
58、中泰證券研究所“車路云一體化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前景廣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前景廣闊。根據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顯示,在中性預期情景下,2025年/2030 年我國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分別超 7000 億元和 25000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28.8%。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運行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高價值數據,而對數據應用價值的挖掘或將產生數千乃至上萬億增量市場。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預計 2025 年/2030 年智能網聯汽
59、車的產值增量為 6451 億元/20266 億元。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預計 2025 年/2030 年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帶來的產值增量為 223 億元/4174 億元。云控平臺云控平臺:預計 2025 年/2030 年云控平臺的產值增量為 23 億元/218 億元?;A支撐基礎支撐:包括車聯網蜂窩網絡、高精度地圖與組合定位、車聯網信息安全三個領域,預計 2025 年/2030 年基礎支撐部分的產值增量為 599 億元/1167億元。圖表圖表29:2025年年/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單位:億元)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單位:億
60、元)來源: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中泰證券研究所三、公司前瞻布局低空三、公司前瞻布局低空+智慧交通,數字一體化驅動傳統業務智慧交通,數字一體化驅動傳統業務3.1“1”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個一體化數字底座+“4”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大基于數字化的專業服務公司依托城市級數字孿生平臺、多模態 AI 調控技術及“策投建營”一體化建設實施及運營能力,形成 1 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助力提升城市競爭力、提升運行效率、服務民生改善、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的 4 大專業服務,打造全空間、多模式、自主式、全無人的未來交通系統,服務城市萬億級基礎設施及資產,助力城市交通系統運行效率提升,切實保障城市基礎設
61、施生命線高效運行、提高市民出行體驗、帶動城市新質生產力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公司在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重點加強產品能力建設,完善協同運作平臺,強化交通全場景的“數字平臺+專業服務”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提升核心產品的競爭力及標準化。2023 年,公司大數據軟件與智慧交通業務在深圳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突顯,占有率穩步提升,成功落地 BIM 建模、智慧交通工程、信號配時等一批標桿項目。3.1.1 1 個一體化數字底座個一體化數字底座深城交新一代城市級交通深城交新一代城市級交通 OS 平臺是支撐城市級空天地海隧交通系統統籌平臺是支撐城市級空天地海隧交通系統統籌建設及一體運營的數字底座建設及一體運營的數
62、字底座?;跀底謱\生基礎能力,公司立足城市交通多維綜合調控核心需求,搭建數實映射孿生底座,構建宏微觀交通行業大模型,初步打造形成“規設、建造、運營、管控、能源、健維”等于一體的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為交通運輸政府管理部門及企業提供核心業務流程再造,支撐數字規劃、數字基建、數字運營等業務,實現數據資產顯性化、空間價值升級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數實映射孿生底座數實映射孿生底座:構建構建“CIM+BIM+TIM”數字孿生平臺數字孿生平臺,為客戶建立城市為客戶建立城市級、通用型的數字孿生底座,實現全要素空間快速建
63、模、多源異構數據治級、通用型的數字孿生底座,實現全要素空間快速建模、多源異構數據治理及數字資產統一運營理及數字資產統一運營?;诳仗斓睾K矶嗑S感知、全要素語義化、數實映射等能力,打造首個面向交通全業務場景的城市級孿生底座,構建 15 個大類、3000+子類標準化交通全要素數據資產。面向城市,支持十億級構件的交通 BIM 數據、十萬平方公里以上高分地形影像、5000 平方公里以上傾斜攝影數據,5000 平方公里以上城市級全要素建筑、8000 公里地上地下交通道路、10 萬個以上交通全要素動靜態孿生體。面向區域,精細刻畫超 10 萬個二維、三維靜態數字孿生體,實現全天超 230 萬輛車、高峰小時實
64、時在線超 30 萬輛車運行推演,日常及節假日預測精度超 85%,為高速公路規劃決策、節假日交通管控、設施養護等業務提供支撐。演化計算平臺演化計算平臺:融合融合 AI 大模型等技術大模型等技術,提供億級算力提供億級算力、萬級節點萬級節點、千級樞千級樞紐的能力支撐紐的能力支撐,實現從靜態預測到多模式網絡可靠推演實現從靜態預測到多模式網絡可靠推演?;诮?30 年,6000多項目不同業務場景數據分析模型庫、方案知識庫進行反復訓練,融合自主研發的宏微觀交通仿真模型,構建一體化交通行業大模型,賦能全場景業務應用。該平臺應用于深圳全市路網運行實時推演,高峰小時同時在網車輛超80 萬輛,實現未來 3 小時預
65、測預警時間低于 5 分鐘,關鍵路段精度超 95%。在深圳全市軌道網絡實時在線演化計算中,實現高峰期客流缺口減小 36%,深圳地鐵線網日均客運強度超 1.11 萬人次/公里,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多模式多模式 AI 調控業務引擎調控業務引擎:從單模式管控到空天地海隧一體化的多模式協同從單模式管控到空天地海隧一體化的多模式協同調控調控。以數據為鏈路,以全網供需均衡、全局時空優配為目標,打造“規設、建造、運營、管控、服務、能源、健維”七位一體的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以支撐城市交通“規-建-管-養-服”全生命周期的業務統籌、規則互饋,實現自感知、自決策、自生長。圖表圖表30:“規設、建造、運營、管控、服務
66、、能源、健維規設、建造、運營、管控、服務、能源、健維”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交通全場景業務引擎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3.1.2 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公司自成立以來,主持深圳歷次重大交通政策制定及綜合交通規劃、高快速路網與軌道網等規劃編制,成體系構建了深圳城市交通運輸體系,擁有多年交通咨詢服務經驗及對城市和交通的深入理解,服務超 100 個高密度城市化地區空間發展和出行需求。同時,基于 BIM+CIM+仿真融合,打造可計算、可推演底座,為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綜合樞紐及高快速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協同、重點片區綜合治理工程提供方案論證、項目
67、決策及建設全周期管理。在“四網”融合的需求下,統籌考慮四網融合集約建設,協調復雜空間多系統的關系,實現道路效能和品質提升,保證道路安全、韌性發展。2023 年公司承接了數個標桿項目,包括:1)西麗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設計及主體建筑設計方案;2)深圳市軌道五期工程建設規劃及 22 號線、27 號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線軌道設計;3)深圳市南光高速北延、鹽龍大道北延項目;4)深圳市智慧投資平臺,等等。圖表圖表31:西麗樞紐設施布局規劃西麗樞紐設施布局規劃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3.1.3 提升運行效率的城市綜
68、合交通一體化管控提升運行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一體化管控截至 2023 年報發布時,公司已服務全國 30 多個省市、120 余座城市交通運行效率提升,從區域到城市,圍繞空天地海隧全系統,形成“前期咨詢+一體化建造+智慧運營管控”的數字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區域層面,已建設全國首個福建省級高速公路數字孿生平臺,充分復用現有設施不增加投資實現智慧化擴容,并提供多場景、多層級管控策略;城市層面,打造深圳市海陸空鐵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海陸空鐵多方式、全領域、全周期管理服務,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安全秩序。在 2023 年,公司參與大灣區骨干高速公路網智能交通管控,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骨干高速公路網智能交通管控系統
69、;公司為各地政府提供低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化服務能力,推動產業落地和模式創新,從載人客運、載物貨運、國防安防、公共服務等全局統籌,提供“數字化平臺、一體化交付、投建營服務、全過程咨詢”的綜合性、交鑰匙解決方案。3.1.4 服務民生改善的低碳可持續運營服務民生改善的低碳可持續運營公司在既有數字化平臺建設業務的基礎上,采用“平臺+服務”的模式,為市民在軌道、公交、停車充電等出行方面提供數字化服務。在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方面,建立軌道網絡實時在線交通仿真與短時預測推演能力,支持運營管控效率提升。在公交運營服務方面,完成全國 20 多座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項目咨詢工作,以精準大數據支撐線網規劃,同步對公交
70、專用道、信號管控、公交站臺、道路交叉口等設施進行優化改造,并通過 MaaS 出行服務實現企業降本增效。3.1.5 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的主動運維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的主動運維圍繞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韌性化管理運維需求,依托深城交全資子公司檢測中心在設施監檢測領域的行業積累,以及在 TIM 平臺、智慧化監檢測方面的技術創新,公司全面升級智慧化監檢測及運維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基于數字化平臺的工程監檢測、機電設施養護運維等服務。自研深圳市基礎設施智慧監測平臺,接入深圳市 36 座橋梁、54 座邊坡、4 座隧道實施監測數據,利用道路、橋梁、隧道等重大設施建設階段的 BIM 模型、5 年定公司深度報告公
71、司深度報告-2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檢數據和實時監測數據,實現 2%的監測成本投入支撐 60%監測效能,成為我國首個城市級交通基礎設施集群全要素、全天候、全感知平臺。圖表圖表32: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項目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項目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3.1.6 立足國內,深拓海外立足國內,深拓海外公司立足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全國,并積極融入國際體系。2023 年底,公司成立了國際業務部,深度布局國際業務,并在香港成立了國際總部深城交數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帶動公司專業技術革新,開拓國際視野。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沙特阿拉
72、伯、阿聯酋、卡塔爾、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等地區的業務,持續向世界輸出智慧城市和交通的“中國方案”。2024 年 11 月,公司與合作伙伴 GST 公司攜手,成功簽訂了阿聯酋阿布扎比交通廳的阿布扎比智慧交通數字化平臺項目,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正式啟航。阿布扎比智慧交通數字化平臺項目從洽談到簽約歷時一年多,該項目的正式起航,成功將中國和深圳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先進經驗復制到國際市場。作為阿布扎比交通廳智慧交通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項目,將整合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數字孿生和智能算法完成業務流程升級,以實現交通管理效率和城市智能化水平的整體提升,推動阿布扎比與深圳兩地在
73、智慧交通領域的共同發展,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樹立新的標桿。公司將阿布扎比智慧交通項目的拓展經驗持續延伸,日前,深城交數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成功中標香港電動化智能化出行及服務(eMAAS)項目,并于 11 月 5 日下午在深圳舉辦了項目簽約儀式。本次項目將交付一批純電動巡網一體智能車,并集成先進智能出行系統,為提供一體化的電動出行解決方案,助力香港運輸署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通過電動化與智能化手段,提升香港的士行業運營效率和服務體驗。3.2 前瞻布局低空經濟實現突破,儲備業務潛力凸顯前瞻布局低空經濟實現突破,儲備業務潛力凸顯公司作為深圳低空經濟核心技術單位,發揮行業資源拉通和技術應用研究轉化“兩
74、大支柱作用”,持續服務市區各級政府,涵蓋低空經濟規劃、政策、產業、軟硬件設計及集成交付等全過程咨詢,開展了包括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路徑、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產業促進條例立法研究、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 年)、深圳市關于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項目(SILAS)一期等市級低空經濟相關研究咨詢及建設交付,以及為羅湖、南山、寶安、龍華等各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eVTOL 起降點布局、航路航線規劃、測試基地規劃、起降點建設標準與指引、融合飛行規則與標準研究等,形成了新的較好的業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
75、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務增長點。未來隨著國家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深城交依托服務于深圳的先行經驗,將積極投身服務于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或將迎來空前發展契機。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或將迎來空前發展契機。2023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多部委密集出臺政策,近 20 個省市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規劃綱要,或將掀起一輪論證、招商和建設高潮。低空是重要的經濟資源,從二維向立體空間拓展,不僅改變交通范式影響人的生活方式,而且能賦能各行各業,如在公共安全、應急救災、農林植保等方面能顯著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行業運行效率。
76、當前,空域靈活使用、低空飛行安全監管等的法規規范、行業標準、運行規則等還不完善,低空經濟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未來,以出行、物流為主的個人應用將成為低空經濟最大的推動力,以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為核心,面對未來高密度、多運營人協同的低空運行場景,是未來的低空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國家政策指引,社會需求場景打開,全面激發低空經濟發展動能。國家政策指引,社會需求場景打開,全面激發低空經濟發展動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 等重要文件發布,為低空發展提供更明晰的政策指引;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加快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各地正在加緊低空經濟建設試點示范。預計“
77、十四五”末,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或將達到 3 至 5 萬億元,以出行、物流為主的個人應用將成為低空經濟最大的推動力;量的快速增長推動管理模式革新,從強調安全的“管”向兼顧安全與發展的“放”與“服”轉變;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技術創新支撐,傳統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技術裝備無法完全適配新要求、低空空域尚未進行有效規劃,都是保障體系面臨的新難題;低空飛行將成為交通運輸和城市治理的融合發力點,未來將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牽引,構建服務低空經濟的完整解決方案,保障低空暢飛。當前正處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向第四次工業革命跨越的關鍵時期,5G-A、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技術、擴展現實等一系列顛覆性新技術
78、加速了低空無人飛機、自動駕駛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商用。據報道,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龍”已實現從深圳到珠海試飛,獲取適航證后,該航空器預計將于 2026 年開啟載人飛行,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設數百條航線和上千個起降點進行商業化運營。2023 年,公司與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聯合承接了全國首個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主要圍繞深圳市低空經濟發展,開發可覆蓋全市范圍的智能融合系統的軟件平臺,基于 CIM 的城市立體空間數字建模,打造融合通信、時空資源分配引擎,構筑公共業務應用,支撐低空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建設配套的管服中心、數據中心及無人機測試場,接入典型的城市場景,進行軟件平臺驗證,預計
79、至 2025 年,支持深圳 300 萬/年架次以上的商用飛行,系統運營網絡時延 50ms。2024 年 11 月,公司和中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 6598.6 萬元聯合中標南山區低空協同感知系統試驗點項目。本項目選取后海深圳灣公園片區,總體建設面積約 6 平方公里。項目作為南山區低空經濟運行試驗區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以保障飛行安全和促進產業發展為目的,建設以“服務為主、監管為輔”的協同感知服務體系,具體包括低空基礎設施、低空感知模塊和數據互聯模塊。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33:國內首個城市級空地一體可計算數字底座國內
80、首個城市級空地一體可計算數字底座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3.3 持續開展數字化運營業務創新持續開展數字化運營業務創新2023 年,公司發揮多專業融合優勢,調整生產組織,強化部門整合,重點引入行業領軍及骨干人才,集中優勢資源,以切實推動業務向數字化運營與服務轉型發展。公司大力推進基于數字化平臺的研發應用,持續開展新基建建設及數字化運營業務創新,大力推進海外市場突破。在既有數字化平臺建設業務的基礎上,公司圍繞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綠色化、智能化,采用“平臺+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數字化運營服務。3.3.1 數字孿生數字孿生大模型與數字孿生結合,將加速城市治理自進化發展進
81、程。大模型與數字孿生結合,將加速城市治理自進化發展進程。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突發猛進,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作為新的發展戰略被正式提出,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加速向交通領域全場景滲透。以數字孿生技術構建城市虛擬底座,為未來城市開展多元共治、跨領域協同治理等提供了數字化智能治理手段,將 AI 大模型的多模態數據分析能力與自進化能力與數字孿生結合,構建城市知識庫與城市智能體,可以更有效解決城市規劃、治理中復雜問題。從需求端來看,我國百萬級人口規模的 338座大城市基本形成了廣域分布的感控設備和集中計算平臺,需要進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感-存-算-網-控”的實體化工具、平臺和裝備,
82、實現實時敏捷計算和多模式管控,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多維數據的新手段。目前我國城市級數字孿生處于由 L2“理解現狀”向 L3“防微杜漸”躍升的關鍵階段,主要為單一、分散的場景應用,未來 L4“自主決策”階段,主要面向跨模式、跨領域的復雜場景應用,需要升級各系統的業務流程、運行規則及算法模型,實現城市發展態勢的精準研判。加強與人工智能結合,向具備自主推理能力的城市交通智能體發展,推動城市交通系統的自組織優化。公司在傳統交通大數據模型的基礎上公司在傳統交通大數據模型的基礎上,構建構建“CIM+BIM+TIM”數字孿生平數字孿生平臺,為客戶建立城市級、通用型的數字孿生底座,實現全要
83、素空間快速建臺,為客戶建立城市級、通用型的數字孿生底座,實現全要素空間快速建模、多源異構數據治理及數字資產統一運營。模、多源異構數據治理及數字資產統一運營。數字孿生平臺支持地形、建筑、道路、水系、管道等全要素,基于一體化仿真、BIM、CIM 快速建模,通過 BIM 模型分級加載支持大體量大范圍模型輕量化轉換展示。2023 年,公司承接了深圳市智慧投資平臺項目。該項目基于 BIM 云算量、AI 分析結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合和數字孿生技術,打造了基于 CIM+BIM 的智慧投資平臺,構建“前期+審批+調度”投資項目全鏈條管
84、理,提升投資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支撐了深圳市重大項目謀劃到竣工驗收全周期數字化管理,實現項目動態監控與科學精準的投資論證,服務 500 個在建及 3000 個儲備項目。2023 年 9 月 12 日,受交通運輸部邀請,公司參加全國交通運輸科技示范工程現場推進會,向全國 32 個省份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演示深城交數字孿生交通 OS 平臺,為全國交通行業提供借鑒,進一步推動了國家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圖表圖表34:深圳市智慧投資平臺項目深圳市智慧投資平臺項目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通過近 30 年的數據及知識積累,公司已經形成了“感-知-算-判-治”為核心路
85、徑的閉環技術體系,具備行業領先的自研數字孿生平臺,積累形成 200 個知識模塊,核心技術已運用至所有平臺交付項目并為規劃、設計等類型項目持續賦能,沉淀為生產賦能的數據與知識資產。3.3.2 車路協同車路協同智能化、自主化成為中國及發達國家智慧交通科技創新的共同路徑。智能化、自主化成為中國及發達國家智慧交通科技創新的共同路徑。歐盟2021 年 9 月發布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圖要求布局網聯、協作和自動化出行戰略路線,重點推動跨歐洲運輸網絡的高速公路和走廊車路協同應用;日本 2022 年發布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及政策動向調查,以 ETC2.0、先進型安全車輛為載體,以 V2X 為重點路徑,圍繞高速公路場景,
86、推進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升級。2023 年,公司承接了道路設施日常養護項目,數字化引領公路養護管理轉型升級,以智能巡檢終端和養護智能巡檢系統組成,可實現路面信息的快速采集、定位、數據處理、病害識別和病害信息可視化展示。自研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服務于日常巡檢、病害管理和統計分析、病害上報等業務,基于車路協同大數據的道路智慧巡檢管養服務,成本較人工車巡平均降低35.6%,較專車巡查平均降低 15.1%。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35: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道路智慧巡檢管養平臺來源:深城交 2023 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四、盈利
87、預測與投資建議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4.1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1.收入預測:收入預測:深城交主營業務收入由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規劃咨詢服務、工程設計與檢測三塊業務構成。雖然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壓力仍較大,但考慮到公司上半年新簽合同同比增長 104%,以及后續低空經濟業務有望持續為公司帶來較多業務增量,我們整體給予公司 2024-2026 年 16.44/20.62/25.98 億元的營收預測,對應年增速分別為 15.82%/25.48%/25.98%。具體細分來看: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2022、2023 年,公司該業務的年增速分別達27.25%/60.65%,持續保持較高增
88、速??紤]到我國交通信息化、智慧化加速推進,且相應市場空間較大,我們認為隨著公司該業務各產品線的持續研發迭代,智慧交通標桿項目持續中標落地并推進實施,該業務有望保持較高增速。24H1 公司該業務增速為 10.10%,考慮到公司新型交通領域的訂單將于今年下半年、明年起逐步批量落地與實施交付,我們預計 2024-2026年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數據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 40%/45%/40%。規劃咨詢服務規劃咨詢服務:2022、2023 年公司該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19%/+0.11%?;诮陙砗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基建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的現狀,我們預計 2024 年公司該業務訂單與營收表
89、現將有所承壓,但考慮到公司控股南京城交院帶來的規劃業務版圖擴張,以及低空經濟業務有望催生更多新的規劃設計與咨詢業務,我們看好公司該業務明后年的發展。我們預計2024-2026 年公司規劃咨詢服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 0%/10%/10%。工 程 設 計 與 檢 測:工 程 設 計 與 檢 測:2022、2023 年 公 司 該 業 務 的 營 收 增 速 分 別 為-0.07%/-7.88%。公司該部分業務整體偏重于傳統基建工程領域,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及工程建設行業現狀,我們認為公司該業務未來將整體保持波動中略有增長的表現。我們預計 2024-2026 年公司工程設計與檢測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
90、-1%/+1%/+3%。2.毛利率預測:毛利率預測:我們預測深城交2024-2026年整體毛利率分別為36.12%/35.94%/36.12%,毛利率變動主要系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業務快速增長、占比提升所致。具體來看: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考慮到公司前期在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上投入較多研發力量與資源,前期該業務毛利率或有所承壓,未來隨著產品和業務形態的成熟及業務規模的擴大,以及新業務導入后帶來的毛利率提升,我們預測該業務 2024-2026 年毛利率分別 29.
91、0%/30.5%/32.0%,呈逐年上升趨勢。工程設計與檢測、規劃咨詢服務:工程設計與檢測、規劃咨詢服務:考慮到當前固定投資整體增速放緩、傳統基建增長承壓的宏觀背景,我們認為這兩塊業務整體的盈利能力保持穩定,我 們 預 測 2024-2026 年 工 程 設 計 與 檢 測 業 務 的 毛 利 率 分 別 為40%/40%/40%,規劃咨詢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 45%/45%/45%。圖表圖表36:深城交業務拆分預測表(營收單位:百萬元)深城交業務拆分預測表(營收單位:百萬元)項目項目/年度年度202220232024E2025E2026E營業收入營業收入12261419164420622598
92、營業收入增長率 YoY5.75%15.77%15.82%25.48%25.98%毛利率36.37%37.35%36.12%35.94%36.12%其中: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其中:大數據軟件及智慧交通36057981011751645收入增長率 YoY27.25%60.65%40.00%45.00%40.00%毛利率22.57%27.23%29.00%30.50%32.00%規劃咨詢服務規劃咨詢服務508509509560615收入增長率 YoY-2.19%0.11%0.00%10.00%10.00%毛利率44.00%45.62%45.00%45.00%45.00%工程設計與檢測工程設計與檢測3
93、56328325328338收入增長率 YoY-0.07%-7.88%-1.00%1.00%3.00%毛利率39.33%42.73%40.00%40.00%40.00%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3.期間費用率預測:期間費用率預測:整體而言,我們認為隨著公司業務與收入的規模體量持續增長,以及公司產品與業務的成熟、內部管理的持續優化,公司整體的期間費用率有望持續降低。具體細分來看: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率:考慮到當前公司仍在進行交通數據大模型的市場推廣,以及低空經濟等新業務的訂單獲取與市場推廣仍需要較多的前期投入,我們認為2024 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將略有上行,但有望在 2025-2026 年有所
94、下降。我們預測公司 2024-2026 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2.8%/2.7%/2.5%。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率:我們認為,公司內部組織管理與調整優化將持續顯現出較好的效果,我們預測 2024-2026 年公司管理費用率分別為 10.1%/10.0%/9.8%。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率:新的低空經濟業務對公司而言,意味著新一輪更多的產品與技術的研發打磨,考慮到公司低空經濟業務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實現較快增長,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研發費用將因低空經濟業務的發展而有較快增長,對應未來三年的研發費用率水平也將有所提升。我們預測 2024-2026 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10.4%/10.3%/10.2%
95、。綜 合 以 上 因 素,我 們 預 計 公 司 2024-2026 年 整 體 營 收 增 速 分 別 為15.82%/25.48%/25.98%,對應營收分別為 16.44/20.62/25.98 億元。2024-2026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72/2.22/3.03 億元。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圖表圖表37:深城交盈利預測表深城交盈利預測表項目項目/年度年度202220232024E2025E2026E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百萬元百萬元)12261419164420622598營業收入增長率 YoY5.75%15
96、.77%15.82%25.48%25.98%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百萬元百萬元)160162172222303歸母凈利潤增長率 YoY0.11%1.02%5.92%29.37%36.41%毛利率36.37%37.35%36.12%35.94%36.12%EPS(攤薄,元)0.400.400.420.550.75ROE7.33%6.91%6.97%8.43%10.49%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4.2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1.收入預測:收入預測:估值數據估值數據:我們預測公司 2024-2026 年的營收分別為 16.44/20.62/25.98 億元,對應 2024-2026 年 PS 分別為
97、 12/10/8 倍。估值結論與投資建議:估值結論與投資建議:1)自身縱向比較:)自身縱向比較:以 PS 指標來看,考慮到低空經濟為全新的產業生態,故目前公司 PS 指標相對較高。2)行業橫向比較:)行業橫向比較:我們選取與公司業務模式類似、且同處于新型智慧交通領域和低空經濟領域的公司進行對比,其中可比公司包括萊斯信息、通行寶、金溢科技。對比結果顯示,公司當前估值水平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但考慮到公司自身在低空平臺上的技術和場景積累,因此在當前時點可具備一定的估值溢價空間?;谝陨?,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圖表圖表38:深城交深城交PS估值變化(估值變化(TTM規則)規則)來源:WIND,
98、中泰證券研究所(注:PS 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 3 日收盤)圖表圖表39: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可比公司估值水平(PS估值)估值)可比公司可比公司證券代碼證券代碼PS(2024E)PS(2025E)PS(2026E)萊斯信息688631.SH7.96.75.6通行寶301339.SZ9.47.45.9金溢科技002869.SZ8.96.34.7平均值平均值8.76.85.4深城交深城交301091.SZ12108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PS 選取 2024 年 12 月 4 日收盤價,萊斯信息選取中泰證券預測收入,通行寶、金溢科技估值選取萬得一致預測的收入來計算)公司深度報
99、告公司深度報告-2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五、風險提示五、風險提示低空經濟政策落地與產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低空經濟政策落地與產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低空經濟領域是新基建的重要領域,其發展較多依賴國家與地方支持政策的出臺與規劃,同時當前低空經濟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其產業結構、商業模式等均較難以有明確的展望與預期。若后續低空經濟政策出臺落地不及預期,或產業發展進度不及預期,則可能會對公司相關業務開展、訂單獲取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當前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仍存在波動,全球經濟整體增速仍在放緩,而公司目前主要貢獻營收的業務
100、與固定投資、基建行業高度相關,若宏觀經濟波動持續,則可能會對公司業務與營收基本盤造成一定沖擊,形成不利影響。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近年來,各省市多數勘察設計院為尋求業務增長點,紛紛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加快向設計施工一體化方向轉變,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公司全國化拓展的競爭壓力。另外,智慧交通領域因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吸引著互聯網、大數據等各類競爭者不斷進入,現有的行業競爭者也不斷加大智慧交通業務投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與市場的競爭加劇,可能會對公司業務開展與營收獲取形成不利影響。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
101、的風險。報告中一些宏觀層面、行業層面的數據為較早年份的公開數據,相關行業信息可能已發生較大變動,存在因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行業規模測算偏差風險行業規模測算偏差風險。報告中的行業規模測算是基于一定假設及前提而得,存在相關數據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盈利預測表盈利預測表資產負債表單位:百萬元利潤表單位:百萬元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會計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貨幣資金6736768251,039營業收入營業收入1,4191,4191,6441,6442
102、,0622,0622,5982,598應收票據10000營業成本8891,0501,3211,660應收賬款9731,1311,3461,669稅金及附加56810預付賬款11121317銷售費用37465665存貨168210291415管理費用146166206255合同資產23000研發費用131171212264其他流動資產671723751787財務費用-2-8-9-11流動資產合計2,5042,7513,2253,927信用減值損失-72-55-50-40其他長期投資0000資產減值損失-2000長期股權投資1161111161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00固定資產26924722620
103、7投資收益171085在建工程180180180180其他收益29303030無形資產123131141151營業利潤營業利潤187187198198256256352352其他非流動資產142154167178營業外收入2111非流動資產合計725773825877營業外支出1111資產合計資產合計3,2293,2293,5233,5234,0504,0504,8054,805利潤總額利潤總額188188198198257257352352短期借款004437所得稅14162337應付票據2000凈利潤凈利潤175175183183234234315315應付賬款3965257271,079
104、少數股東損益13111213預收款項000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62162172172222222303303合同負債3582144234NOPLAT173175226305其他應付款84899398EPS(攤?。?.400.420.550.75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6101010其他流動負債256264312381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流動負債合計7889691,3301,838會計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長期借款3727199成長能力成長能力應付債券0000營業收入增長率15.8%15.8%25.5%26.0%其他非流動負債60636770EBIT 增
105、長率1.2%2.3%30.2%37.6%非流動負債合計98918679歸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1.0%5.9%29.4%36.4%負債合計負債合計8868861,0601,0601,4151,4151,9171,917獲利能力獲利能力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2322,3412,5002,741毛利率37.3%36.1%35.9%36.1%少數股東權益112123134147凈利率12.3%11.1%11.3%12.1%所有者權益合計所有者權益合計2,3432,3432,4632,4632,6352,6352,8882,888ROE6.9%7.0%8.4%10.5%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3,2
106、293,2293,5233,5234,0504,0504,8054,805ROIC10.6%10.6%12.8%16.1%償債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量表單位:百萬元資產負債率27.4%30.1%34.9%39.9%會計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債務權益比4.8%4.1%5.3%4.4%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125125140140239239358358流動比率3.22.82.42.1現金收益214210260340速動比率3.02.62.21.9存貨影響-95-42-81-124營運能力營運能力經營性應收影響-50-150-217-327總資產周轉率0.40.50.50.
107、5經營性應付影響105132206357應收賬款周轉天數238230216209其他影響-49-1069112應付賬款周轉天數141158171196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209209-70-70-75-75-78-78存貨周轉天數49656877資本支出-98-21-25-27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股權投資-4-50-50-50每股收益0.400.420.550.75其他長期資產變化31121-1每股經營現金流0.310.350.590.88融資活動現金流融資活動現金流-65-65-67-67-15-15-66-66每股凈資產5.505.776.166.76借款增加-39-163
108、6-18估值比率估值比率股利及利息支付-15-105-127-176P/E1261199267股東融資0000P/B9987其他影響-115476128EV/EBITDA1101118967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3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評級評級說明說明股票評級股票評級買入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持有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
109、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行業評級行業評級增持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中性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備注: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12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另有說明的除外)。重要聲明重要聲明中泰證券股份有限
110、公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以下簡稱“本公司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
111、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或個人可能在本報告公開發布之前已經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本報告版權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事先未經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翻版、發布、復制、轉載、刊登、篡改,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