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森:校招報告-2016屆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5頁)(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森:校招報告-2016屆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5頁)(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6屆 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 Offer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1 校招時間規劃 2016年度整個校招的啟動時間提前于往年,8月份就開啟 發布廣告模式,但是校招簡歷的投遞并沒有受到影響,投 遞的第一個小高峰期仍舊發生在9月份 相較2015年秋招,面試安排量被更加密集地安排在了9、 10兩個月;特別是9月份就迎來的第一波面試高峰,意味著 人才爭奪提早開戰 和時間賽跑的戰役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2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3 校招提前啟動,2015年度的秋招第一個小高峰發生在2015/9/5,而今 年的小高峰提前到了8月份 秋季招聘8月份就開始發布職位,并且
2、8月份的發布量已經占到下半年職位 發布量的14.4% 9,10月份作為秋招的高峰期,整個職位發布量占到下半年職位量的74.2% 相較2015年秋招,面試安排量被更加密集地安排在了9、10兩個月; 特別是9月份就迎來的第一波面試高峰,意味著人才爭奪提早開戰 廣告發布高峰 2015 8/10 2015 9/17 2015 10/9 2015 10/24 2014 9/5 2016 2/16 2016 3/2 2016 3/8 2016 4/16 2015 8/3 2015 9/3 2015 10/3 2015 11/3 2015 12/3 2016 1/3 2016 2/3 2016 3/3 20
3、16 4/3 2016 5/3 2016 6/3 校招發布廣告職位量 2016校招發布廣告職位量2015校招發布廣告職位量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4 2015年度簡歷投遞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了2015/9/25,2014年度的 第一個高額出現在十一以后 國慶由于假期原因,是投遞的低谷 春招投遞的高峰主要集中在三月份,3月份簡歷的接收量占到了2016 年上半年度接收總量的45.2% 簡歷接收的時間規律 2014 10/10 2015 8/3 2015 9/3 2015 10/3 2015 11/3 2015 12/3 2016 1/3 2016 2/3 2016 3/3 2016 4/
4、3 2016 5/3 2016 6/3 2016校招收到簡歷量 2016校招接收到簡歷量2015校招接收到簡歷量 2015 9/25 2015 10/19 2016 3/10 2016 4/22 2015 10/9 2015 10/26 2015 9/17 2015 9/14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5 校招的提早啟動,使得9月份迎來面試的小高峰(2015年校招的高峰 出現在2014/10/11), 2015.9.18-2015.9.24單周的面試量就占到全 年面試安排量的7.9% 特別是從10月10開始的后三周,面試安排量占到2015年下半年安排面試量 的51.3% 2015.10
5、.10-2015.11.10,校招面試集中爆發,人才搶奪激烈,面試 時間“撞車”的情況,容易造成錯失優秀人才 面試搶人越來越早 2015 8/3 2015 9/3 2015 10/3 2015 11/3 2015 12/3 2016 1/3 2016 2/3 2016 3/3 2016 4/3 2016 5/3 2016 6/3 2016校招安排面試時間 2016校招安排面試時間2015校招安排面試時間 2015 10/16 2015 10/10 2015 10/22 2015 9/18 2016 3/9 2016 5/20 2015 11/3 2016 4/11 2015 10/27 201
6、5 11/10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6 不同行業 學歷需求 2015校招安排面試時間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7 校園招聘中對于本科&研究生學歷占比高達93.3% 校招對于學歷的需求 不同學歷要求職位量占比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及以上大專及以上博士及以上 4.5% 0.4% 78.3% 16.8%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8 金融行業對于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需求遠高于其他行業,與本科學 歷占比相近 不同行業學歷要求 不同學歷要求職位量占比 0.0% 20.0% 40.0% 60.0% 80.0%
7、 100.0% 金融行業機械類房地產行業計算機互聯網 4.5% 0.4% 55.3%90.0%79.7%85.6% 41.5% 6.0% 14.1% 7.9% 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及以上大專及以上博士及以上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09 重點行業 目標院校的選擇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0 企業對于985類院校有更高的偏好性,簡歷篩選通過率更高 在招聘數據大的情況下,企業在院校的選擇上應兼顧招聘數量和招 聘成本的平衡 企業對于不同院校的偏好 篩選通過率 985211其他 15.2% 11.3% 7.2%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
8、4.0% 16.0% 985211其他 各行業都招聘什么專業的學生? 還有哪些院校的性價比也很高? 目標院校的選擇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1 各行業選擇院校時候的偏好是什么? 985?211?還是普通院校?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2 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高度集中在經濟學等專業上,其次是工商管理類 (含市場營銷)專業需求,電氣信息類中因包含計算機相關專業而名 列第三 專業需求金融行業 進入面試環節專業占比 39.4% 18.6% 7.0% 6.4% 4.8% 4.5% 3.4% 3.0% 1.4% 1.2% 1.0% 9.1% 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電氣信息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9、外國語言文學類法學類電子信息科學類統計學類 公共管理類機械類數學類其他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3 位于第一象限的院校在投遞數量和投遞質量上都相對突出,建議作 為優選入校院校 如果招聘目標為少量、優質的生源,則可考慮上海交大、復旦等頂 部院校 金融行業院校偏好 院校投遞量和簡歷篩選通過率象限分布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南開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投遞量(低) 通過率(高) 通過率(低) 北京大學 同濟大學 山東大學 廈門大學 上海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中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山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武漢
10、大學 南京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復旦大學 清華大學 投遞量(高)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4 院校專業綜合指數專業綜合指數院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Note:專業綜合指數代表的是院校的在金融行業需求量前三大專業的生源供應的實力 0.82 西南財經大學0.82 中央財經大學0.63 中國人民大學0.58 北京大學0.6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四川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武漢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南開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吉林大學 湖南大學 0.53 0.50 0.47 0.41 0.39 0.39 0.37 0.38 0.35 天津財經大學0.34 復旦大學0.34 山東大學0.31 廈門大學0.3
11、1 武漢理工大學0.27 華中科技大學 重慶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中山大學 清華大學 安徽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0.29 0.29 0.24 0.25 0.26 0.23 0.22 0.24 0.24 其他建議選擇的高潛院校 上述優質院校固然是必爭之地,其他行業的經驗也可以效仿。 我們將招聘需求排名前三專業投遞數量和質量為指標,從專業生源供 給的角度出發,建議參考選擇標注的院校是: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5 房地產行業是人才需求相對多元,最具行業特色的土建專業相對較 高,其次是工商管理類(含市場營銷)專業需求,項目管理相關的管 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排名第三
12、專業需求 房地產行業 進入面試環節專業占比 土建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經濟學類公共管理類 新聞傳播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法學類電氣信息類機械類 環境生態類社會學類 材料類其他 藝術類中國語言文學類能源動力類 24.5% 19.8%9.8% 4.3% 3.2% 2.2% 2.0% 1.9% 1.1% 1.7% 1.1% 1.0% 0.9% 0.9% 0.8% 8.4% 16.4%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6 位于第一象限的院校在投遞數量和投遞質量上都相對突出,建議作為 優選入校院校 東南大學、廈門大學、鄭州大學、深圳大學等院校也能獲得一定比例 的人選 房地產行業院校偏好 院校投遞量和
13、簡歷篩選通過率象限分布 同濟大學 武漢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投遞量(低) 通過率(高) 通過率(低) 重慶大學 東南大學 廈門大學 天津大學 深圳大學 鄭州大學 武漢 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四川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暨南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哈爾濱 工業大學 投遞量(高) 江西 財經大學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7 院校專業綜合指數專業綜合指數院校 重慶大學 Note:專業綜合指數代表的是院校的在房地產需求量前三大專業的生源供應的實力 0.77 廣東工業大學0.62 同濟大學0.57 武
14、漢理工大學0.55 中國礦業大學0.55 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湖南大學 武漢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0.53 0.48 0.47 0.45 0.45 0.42 0.39 0.39 0.37 長安大學0.37 華南農業大學0.35 合肥工業大學0.34 天津大學0.34 中南大學0.32 大連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 河海大學 山東建筑大學 深圳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南昌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上海大學 0.31 0.30 0.29 0.29 0.29 0.28 0.28 0.25 0.25 其他建議選擇的高潛院校 上述優質院校固然是必爭之地,其他行
15、業的經驗也可以效仿。 我們將招聘需求排名前三專業投遞數量和質量為指標,從專業生源供 給的角度出發,建議參考選擇標注的院校是: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8 機械制造行業重點招聘機械專業,交通運輸因涉及到輪機等專業而屬 于相關專業,工商管理(含市場營銷)和材料學需求次之 專業需求 機械制造行業 進入面試環節專業占比 機械類交通運輸類工商管理類材料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電氣信息類經濟學類能源動力類外國語言文學類化學類 電子信息科學類環境與安全類 其他 公共管理類儀器儀表類工程力學類 24.4% 16.4% 9.5%9.4% 8.0% 7.6% 3.3% 3.1% 2.8% 2.2% 1.9%
16、 1.0% 0.9% 0.8% 0.8% 7.9%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19 位于第一象限的院校在投遞數量和投遞質量上都相對突出,建議作為 優選入校院校 哈工大、哈理工、大連理工、武漢科技等理工類院校也是較佳的選擇 機械制造行業院校偏好 院校投遞量和簡歷篩選通過率象限分布 上海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湖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四川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江蘇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投遞量(低) 通過率(高) 通過率(低) 武漢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 大學
17、東華大學 投遞量(高) 吉林大學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0 其他建議選擇的高潛院校 院校專業綜合指數專業綜合指數院校 Note:專業綜合指數代表的是院校的在機械類需求量前三大專業的生源供應的實力 0.77 0.67 0.62 0.58 0.53 0.50 0.49 0.49 0.47 0.40 0.39 0.39 0.37 0.37 長安大學0.36 大連理工大學0.35 廣東工業大學0.34 南京理工大學0.34 東南大學0.34 同濟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山東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天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0.33 0.33 0.32 0.
18、32 0.31 0.29 0.29 0.28 0.28 武漢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上海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重慶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上述優質院校固然是必爭之地,其他行業的經驗也可以效仿。 我們將招聘需求排名前三專業投遞數量和質量為指標,從專業生源供 給的角度出發,建議參考選擇標注的院校是: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1 計算機互聯網行業對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需求較為突出,電氣信息&電 子信息科學類都涉及到相關的知識、技能;工商管理(含市場營銷) 需求也較高 進入面試環節專業占比 電氣信息類工商
19、管理類電子信息科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經濟學類機械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數學類 材料類公共管理類統計學類法學類 其他 專業需求 計算機互聯網行業 37.4% 12.8%11.8% 10.9% 4.4% 3.6% 2.4% 2.2% 1.5% 1.4% 1.3% 0.8%9.7%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2 位于第一象限的院校在投遞數量和投遞質量上都相對突出,建議作為 優選入校院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院校也能 獲得一定比例的人選 計算機互聯網行業 院校偏好 院校投遞量和簡歷篩選通過率象限分布 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東南大
20、學 華中科技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投遞量(低) 通過率(高) 通過率(低) 北京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南京理工 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同濟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投遞量(高) 武漢 大學 上海大學 南京大學 2016年度校園招聘數據分析報告23 上述優質院校固然是必爭之地,其他行業的經驗也可以效仿。 我們將招聘需求排名前三專業投遞數量和質量為指標,從專業生源供 給的角度出發,建議參考選擇標注的院校是: 院校專業綜合指數專業綜合指數院校 電子科技大學 Note:專業綜合指數代表的是院校的在計算機互聯網
21、需求量前三大專業的生源供應的實力 0.8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0.74 吉林大學0.73 南京郵電大學0.63 北京郵電大學0.63 重慶郵電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四川大學 東南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0.63 0.61 0.59 0.58 0.58 0.54 0.53 0.52 0.50 武漢大學0.50 湖南大學0.49 北京理工大學0.47 中南大學0.46 廣東工業大學0.46 重慶大學 上海大學 安徽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0.45 0.45 0.44 0.44 0.41 0.41 0.35 0.34 0.33 其他建議選擇的高潛院校 快來掃一掃 獲得更多人才管理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