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McKinsey):新冠肺炎疫情后工作的未來(英文版)(1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麥肯錫(McKinsey):新冠肺炎疫情后工作的未來(英文版)(152頁).pdf(1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新冠肺炎給勞動力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突出了工作中地理位置接近的重要性,并刺激了商業模式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其中許多變化可能會持續下去。本研究在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八個勞動力市場多樣化的經濟體中,考察了新冠肺炎對工作的長期影響。主要結論:工作的物理維度是影響工作未來的一個新因素,是由健康和安全考慮引起的。我們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將職業分類,基于身體親密度、人際交往頻率和工作地點。這一分析表明,大流行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主要集中在四個工作領域高水平的距離:休閑和旅游場所(包括餐館和酒店)在8個國家雇傭超過6000萬,現場客戶交互包括零售和酒店(1.5億),基于計算機的辦公室工作(3億),和生產和倉儲(超過3.5億)。勞動力轉型的規??赡鼙任覀冊诖罅餍胁”l前估計的要大,低工資工作類別的就業比例可能會下降。根據這些趨勢的廣泛程度,我們的假設情景表明,到2030年,八個國家的1億多工人可能需要轉換職業,比病毒整體爆發前增加12% ,在發達經濟體增加25% 。沒有大學學位的工人、婦女、少數民族和年輕人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到2030年,低工資職業的就業比例可能首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