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碳達峰”下電解鋁市場供需現狀分析報告(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碳達峰”下電解鋁市場供需現狀分析報告(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樂觀情景:在產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95%,在產產能達產率 99%,實際國內產量 4,232 萬噸,平均單噸鋁碳排放量為 14.61t/CO2.Al,單噸電解鋁環節碳排放降低1.89t 至10.91 噸; 中性情景:在產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90%,在產產能達產率 98%,實際國內產量 3,969 萬噸,平均單噸鋁碳排放量為 15.58t/CO2.Al,單噸電解鋁環節碳排放降低0.92t 至11.88 噸; 悲觀情景:在產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85%,在產產能達產率 97%,實際國內產量3,710 萬噸,平均單噸鋁碳排放量為 16.66/CO2.Al,單噸電解鋁環節碳排放較2020 年無需再降低。從碳減
2、排方式上,鋁產業降低單噸碳排放方式主要為:電力脫碳:主要以水力發電替代煤炭發電;直接減排:主要在輔料、運輸、供熱等環節降低CO2 排放;回收利用和資源效率:提高鋁廢料回收規模、降低回收過程損失率等??紤]到當前中國已實現全球電解鋁環節單噸最低耗電量、電力排碳外其他環節相對優勢,我們認為至2025 年中國實現鋁產業“碳達峰”前提下,單噸鋁碳排放下降為必然選擇,提升電力脫碳及廢鋁回收利用占比為必經之路。2.5、鋁供給結構測算:水電鋁占比提升為發展關鍵中性情景下,按照現有單噸碳排放模型計算,在總產能到達“天花板”4500 萬噸且鋁產業于 2025 年率先實現碳達峰背景下,火力發電實際年產量較 2020 年水平預計需減少36 萬噸,水利發電體量需由 398 萬噸上升至1,055 萬噸??紤]到2020 年后實際新投產能主要仍以火電形式,在“碳中和”政策高壓下,部分火電產能或將被迫轉型或退出,實際產量爬坡阻力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