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德州斷電事件與新型電力系統分析報告(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德州斷電事件與新型電力系統分析報告(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德州限電的深層原因是制度設計上天然追逐低電價,舍棄極端氣象條件下供電可靠性。歷史上看,1989、2011 和 2021 德州已經經歷過三次限電現象,德州電力系統極端氣象條件下的供應能力不足一直存在。德州區域內電力行業只有電量電價,沒有容量電價,整體的供電價格、售電價格在美國國內均處于較低水平。受此影響,當地發電廠商投入冗余裝機、備用裝機的意愿嚴重不足,更多的是追逐產能利用率最大化以及壓低發電成本。綜合上述事實我們不難明白,德州政府在設計電力市場方案的時候,主動舍棄了極端氣象條件下供電的可靠性要求,選擇系統的效率最大化,從而降低電力成本。德州電荒對我國電力行業之啟示:1)極端追求能源系統的清潔化
2、并不可取,保留一定煤電裝機對系統穩定具有莫大意義。透過本次德州限電過程可以發現,煤電充當了整個電力系統的壓艙石,由于煤電的發電穩定性,以及煤的易存儲性,在極端天氣下煤電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發電可靠性。新能源發電以及氣電均面臨種種條件的制約,在儲能成本取得革命性突破前,占比提升實際上降低了系統可靠性。2)低電價和高電力供應可靠性不可得兼,正視容量電價機制,給予系統保障性電源合理回報是實現長期供電安全的必由之路。德州政府層面過分追求低電價,主動忽略極端條件下的供電可靠性,功過得失不予評說。我國能源體系正面臨深刻轉型,電力行業深度脫碳化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要路徑之一,新能源裝機未來必將占據電力行業主體地位。但是德州的案例同樣啟示我們,在相當長一個時間內,煤電依然會占據電力系統重要地位,逐步從發電電源轉型為調峰電源。我們判斷一方面在儲能成本降至極低水平之前,給予煤電裝機合理的回報機制是確保供電安全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需要將風電光伏占比提升帶來的調峰儲能成本順利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