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純電動公交車運營現狀分析與改善對策(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純電動公交車運營現狀分析與改善對策(38頁).pdf(3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事實上,純電動公交車與燃油公交車存在多種替代方案。如何科學定量地優化運營和充電、最小化線路配車數成為考驗公交企業運營的重要問題。在城市調研中,多數公交企業表示在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早期利用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其中12或“一班半”燃油公交車與純電動公交車替代的方案較為常見。這些替代方案也隨著公交企業對車輛性能逐步了解和充電樁建設日益完善而日益改進,但11的替換效率只有深圳等少數城市能實現。提升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的意義純電動公交車上線率低、日運營里程短,且要求更多線路配車數,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車輛利用率不高、備用車(純電動公交車或燃油公交車)使用不充分。這些都意味著更高的公共交通財政投入和更低
2、的資源利用效率。從單車購置成本看,純電動公交車單車價格為傳統燃油公交車的23倍;若一輛燃油公交車以12比例與純電動公交車進行替換,僅純電動公交車購置成本一項就為燃油公交車的46倍(不計補貼)。從純電動公交車全生命周期成本看(見圖16),如果購車時利用政府購置補貼,且運營中利用平峰電價(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峰谷電價或針對公交車的充電優惠),可在8年中降低近55萬元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其中,國家和地方購車補貼和國家運營補貼(以3年計算)共計降低36萬元成本,平峰電價充電可以降低17萬元成本。但相比之下,提升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即最大化純電動公交車的使用率、減少配車數,對降低純電動公交車生命周期成本的貢
3、獻幅度最大,高達110萬元(幾乎相當于一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在2018年純電動公交車與燃油公交車11替換效率下,即使沒有政府購置和運營補貼,純電動公交車全生命周期成本為180萬元,也比燃油公交車的207萬元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所以,在政府補貼退坡的背景下,公交企業可通過提高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來節省成本。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不高還會影響城市引入純電動公交車的積極性,極端情況下如車輛運營中補電時間超過預期或車輛行駛中發生故障,甚至會影響服務質量。在過去的幾年里,雖然純電動公交車價格昂貴,但是中國國家和地方政府均提供了各種類型的高額補貼加速其推廣。以純電動公交車年銷售量最大的2016年為例,如果
4、地方購置補貼按國家購置補貼的50%計算,國家和地方購置補貼總額可高達60萬元,接近車輛售價的40%50%;部分純電動公交車補貼后價格甚至與燃油公交車相當。在購置補貼基礎上,在符合國家每年新增和更換新能源汽車比重的城市,每輛純電動公交車還將享受4萬8萬元不等的運營補貼。以上還不包括地方城市在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惠與補貼措施。這些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措施極大地緩解了公交企業的購車壓力,激發了純電動公交車數量的高速增長。然而,中國純電動公交車推廣初期,在高額補貼的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如雨后春筍大量出現,企業水平、產品性能參差不齊,部分產品無法達到實際使用要求。此外,由于純電動公交車購置補貼每年均
5、有較大幅度退坡,很多城市選擇將車輛換購計劃提前,甚至超實際需求購車。與此同時,由于當年財政補貼政策出臺時間較晚,各地公交企業為爭取當年財政補貼,在政策發布后的短時間內完成采購、上牌等工作,車輛和電池性能與質量難以保證,充電配套設施也無法短時間建設到位,從而導致車輛采購與實際需求之間出現脫節,“有車無樁”、運營不適應、行車計劃調整頻繁等問題突出。不可否認,自2017年起,隨著國家補貼快速退坡,純電動公交車回歸市場競爭,車輛性能不斷提高,購車需求也更加趨于理性。雖然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如日行駛里程)等指標有所提升(見圖17),但其提升幅度較之純電動公交車數量增長幅度相比仍較小。此外,不同城市對純電動公交車性能選取與運營管理的理解也參差不齊?;趩柧碚{查和實地調研,公交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反映,真正影響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效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