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研-公司首次覆蓋報告:高門檻稀缺性強非法規類檢測極具潛力-210917(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汽研-公司首次覆蓋報告:高門檻稀缺性強非法規類檢測極具潛力-210917(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同期公司管理費用率變化趨勢與毛利率、扣非凈利率基本一致,從 2015年 9.5%到 2020 年 6.6%,總體呈下降趨勢,2019 年管理費用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戰略布局逐步完善,管理人員增多及工資上調所引起;銷售費用率較低且相對較為穩定,2020 年相較于 15 年略微下降;財務費用率始終為負,說明公司現金流充裕,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三費比率(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總體呈下降趨勢,從 15 年 9.4%降至 20 年 8%,反映公司費用控制良好。公司研發費用總體呈上升趨勢,從 2015 年 2.9%提升至 2020 年的 4.8%,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 2019 年開始研發費用增速
2、加快,符合其提升技術服務業務比重的戰略目標。公司營收占比最高的兩項業務是技術服務及裝備和專用汽車改裝與銷售,15 年合計占比 80%,2020 年占比 93.2%,呈上升趨勢;其中技術服務板塊總營收逐年增長,從 2015 年 7.1 億元增至 2020 年 18.0 億元,實現 20.29% 的 CAGR;專用汽車改裝業務在 15-18 年增速較快,19 年受市場需求減少下降 20%,20 年恢復至 18 年相當水平,可見專用車業務市場接近飽和且受工程建設周期影響較大。軌交業務與燃氣系統業務合計營收近 5 年基本無增長,合計占比呈逐年下降,20 年占比為 5.65%。公司四項業務中技術服務及裝
3、備在 16-20 年貢獻了 80%以上的毛利, 2020 年為 85.7%,該業務毛利潤從 15 年 3.9 億增至 20 年 9.0 億,實現18.5%的 CAGR,且保持連續增長。專用汽車改裝與銷售業務在四項業務中毛利率最低,2017 年僅為 1.67%,2020 年為 4.8%,盡管營收占比較高,但毛利貢獻很低。以 2020 年公司四項主營業務營收與毛利情況為例,技術服務及裝備與專用汽車改裝與銷售是構成公司營收的兩大業務,而前者是公司毛利的最主要來源,并且是公司利潤增長的核心動力。公司的利潤主體與利潤增長動力均為技術服務及裝備業務,對該業務進行分解,可分為測試評價業務和研發咨詢業務,前者又分為:強制性檢測與非強制性檢測業務;后者可分為整車研發業務與試驗裝備研發制造業務。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信息,測試評價業務營收占該板塊總營收約80%,其中強制性檢測業務占測評業務約 60%,由此可推算強制性檢測業務、非強制性檢測業務和研發咨詢業務營收分別占比約 50%、30%和20%,根據 2016-2020 年報顯示試驗設備相關業務占板塊業務在 8.3%-11.3%之間,因此可進一步估算研發咨詢業務中整車研發與試驗設備研發制造各自約占 10%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