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2021年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2021年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騰訊金融研究院2021 年 9 月引用信息資源類別:報告報告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騰訊金融研究院報告標題: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地區:北京發布時間:2021 年 9 月發布機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騰訊金融研究院免責聲明:本報告由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課題組成員根據當前認為可靠的信息撰寫,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不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來源及觀點出處絕對準確和完整,也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材料而引起的損失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
2、所載信息、意見、推算及預測僅反映課題組成員于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并不一定反映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或其合作伙伴的觀點。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本報告版權為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所有,未經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傳送、復印或分發本報告的材料、內容或其復印本給任何其他人。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騰訊金融研究院對本免責聲明具有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版權保護課題組成員課題組負責人 貝多廣 莫秀根 杜曉宇 劉 建 課題組成員 廖 翔 巴潔如 鄧 辛 歐陽靜淼 楊 望 魏志恒課題組參與人員 梁明佳 宣寧軍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
3、研究報告I摘 要“普惠金融”最早可追溯至 2005 年,出現在聯合國所宣傳的“國際小額信貸年”中,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該概念隨后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發展普惠金融”確立為國家戰略。國務院出臺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為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撐,作為普惠金融科技的典型代表,數字支付憑借其便捷性、安全性、高效性等特點,在推動鄉村振興、綠色金融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社會公眾對數字支付的接受度顯著提高,支付總額不斷提升,其背后是數字支付生態不斷創新。多項數據
4、表明,數字支付的發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城鄉差距,讓金融覆蓋率不斷增大,主要體現在數字支付可以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助力消除絕對貧困、提升金融業服務效率等方面。數字支付可以夯實普惠金融基礎,讓更多的群體和更多的場景可以使用低成本、快捷的非現金支付方式,也推動了個人和小微企業征信、融資范圍的拓展和金融消費者在理財、保險方面享受服務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金融提供者“嫌貧愛富”的局限性。在本報告中,課題組系統梳理了數字支付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融資等案例,并從數字支付使用、基礎設施水平、傳統金融發展水平等維度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作出實證分析,分析表明數字支付使用指數的分數越高,縣域總體經濟和
5、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都顯著提升,補充了普惠金融中的縣域短板?;赝^去,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為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II數字支付(非銀)搭建發展框架,規范了數字支付秩序;條碼支付移動客戶端軟件監測規范等補齊數字支付(非銀)市場短板,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展望未來,數字支付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與農村生產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數字支付和普惠金融的更好融合上,我們建議:一是支付機構發展農村移動支付在做好風控的同時,需要以用戶需求為主進行業務拓展,相關業務產品必須貼近農村支付需求;二
6、是重視數字支付對綠色金融的重要作用,配合金融機構發揮引導作用;三是依法審慎創新,推出創新業務,應全面遵循監管規定,評估其帶來的潛在影響。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I目 錄第一章 中國數字支付體系發展概況1(一)數字支付及相關概念1(二)中國數字支付的發展歷程3(三)中國數字支付的發展現狀61.中國數字支付市場份額全球領先62.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發展步伐加快113.中國移動支付的海外發展不斷向好14第二章 數字支付促進普惠金融發展1 7(一)何為普惠金融17(二)數字支付如何推動金融普惠181.數字支付的優勢182.數字支付推動普惠金融的路徑26(三)數字支付在普惠金融發展中的作用341.
7、夯實普惠金融基礎342.普惠金融業務重要一環36第三章 數字支付回顧與展望3 8(一)數字支付政策回顧381.搭建發展框架,規范數字支付秩序382.優化市場環境,鼓勵數字支付創新393.補齊市場短板,防范未知金融風險40(二)數字支付與普惠金融發展趨勢41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II1.數字支付持續推動鄉村振興412.數字支付加速助力綠色金融42(三)數字支付與普惠金融發展的相關建議431.開拓農村市場,注重風險防控432.創新業務產品,貼近用戶需求443.重視科技賦能,推動綠色支付444.遵循政策監管,行業良性發展44參考文獻4 5圖目錄圖 1 四種支付概念對比3圖2 歷年中國銀行
8、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金額(萬億元)4圖 3 歷年中國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金額(萬億元)4圖4 數字支付應用場景5圖 5 2020 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十億美元)排名前十的國家9表目錄表 1 電子支付與網絡支付涵蓋支付方式對比2表 2 中國數字支付領域法律法規一覽7表 3 全球各國智能手機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率排名10表 4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進展12表 5 數字支付與縣域產業發展關系32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第一章 中國數字支付體系發展概況【摘要】自 2020 年初開始,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復興疫情下的全球經濟成為當下乃至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數字支付
9、以其無接觸、便捷性的特點逐步成為全球緩和疫情壓力以及促進金融普惠的重要抓手。從世界范圍來看,全球范圍內均加快了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發以及項目落地,我國數字人民幣(e-CNY)也在穩步推進。此外,受消費互聯網浪潮影響,我國已形成了“硬件設備-技術手段-場景應用”的數字支付產業鏈,數字支付(非銀)走在全球前列,市場規模不斷增大,它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動力。(一)數字支付及相關概念借助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這樣的條件成為了培育基于互聯網和手機等數字終端的新興支付工具的肥沃土壤。在過去十年間,隨著科技水平的突飛猛進
10、,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上了智能手機,眾多金融科技公司所開拓的數字支付領域便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壯大,使得數字支付成為我們現如今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這一領域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很多領域內的專業術語有著不同的理解與定義,在報告伊始,我們首先初步整理了涉及到的、與該領域相關的術語;同時,通過收集各個方面的資料,對電子支付、網絡支付、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與數字支付這五個概念進行了區分和辨析,理清了其中的關聯與不同。從定義上來看,五個概念有所交叉,也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其中,電子支付與網絡支付的概念外延最大,兩者所包含的支付方式多有重疊。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
11、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電子支付包括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ATM 業務、POS 業務和其他電子支付等六種業務類型。此外,根據 2015 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 201543 號),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涵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類型。據此,我們歸納出如下表格來進行對比:表 1 電子支付與網絡支付涵蓋支付方式對比電子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ATM 業務POS 業務網絡支付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 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移動支付和互聯網支付都是具體的支付方式,區別主要在于交易發起的載體有所不同。
12、互聯網支付一般通過計算機發起支付業務,而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等硬件設備的普及,支付活動出現了向手機端遷移的趨勢,由此產生移動支付業務,移動支付本身也是互聯網移動化趨勢在支付行為和習慣中的具體表現。數字支付的定義目前國內外尚無官方定論,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在2021 年中國數字支付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1給出的對于數字支付的定義作為參考。該報告指出,數字支付主要是指借助計算機、智能設備等硬件設施和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數字科技手段實現的數字化支付方式。作為傳統支付體系的有益補充,數字支付是現代支付體系的最新主導力量之一。針對上述五個支付概念,我們梳理了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區
13、別,并通過圖 1 來更為具體地展示它們之間的關系。1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 年中國數字支付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圖 1 四種支付概念對比由于數字支付隸屬于電子支付,且我們在后續的報告中將著重研究并討論基于移動智能手機的數字支付,因此,本文所指的數字支付主要探討基于條碼支付、NFC 支付、數字貨幣錢包等的移動支付,即通過非銀行機構進行的數字支付。(二)中國數字支付的發展歷程中國數字支付市場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2015 年,中國數字支付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9 年我國銀行移動支付業務量在電子支付中增速
14、最快,共完成業務 1014.31 億筆,金額 347.11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7.57%和25.13%;截至 2020 年末,我國共完成銀行移動支付業務 1232.20 億筆,金額 432.16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1.48%和 24.50%。1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國支付清算協會,http:/ 2 歷年中國銀行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金額(萬億元)數據來源: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2020 年,中國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 8272.97 億筆,金額 294.56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4.90%和 17.88%1。圖 3 歷年中國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
15、務金額(萬億元)數據來源: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1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量包含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量,以及支付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量,但不包含紅包類等娛樂性產品的業務量。(一一)中中國國數數字字支支付付的的發發展展歷歷程程中國數字支付市場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數字支付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9 年我國銀行移動支付業務量在電子支付中增速最快,共完成業務 1014.31 億筆,金額347.11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7.57%和 25.13%;截至 2020 年末,我國共完成銀行移動支付業務
16、1232.20 億筆,金額 432.16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1.48%和24.50%。2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5硬件設備技術手段場景應用智能識別智能 POS無人貨柜智能收銀電子價簽網絡安全生物識別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5G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繳費智慧風控智慧出行智慧收銀智慧物流圖 4 數字支付應用場景(二二)中中國國數數字字支支付付的的發發展展現現狀狀1 1.中中國國數數字字支支付付市市場場份份額額全全球球領領先先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麥肯錫發布的2019 全球支付行業報告中提到,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123%,支付收入在全
17、球支付中列于首位,2018 年收入額約為 6050 億美元,占亞太地區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多 1000 億美元4;根據麥肯錫發布的2020 年全球支付報告,2019 年全球電子支付交易數量年增長率接近 20%,其中中國的貢獻比例最高且超過一半(56%)5;疫情使得移動支4McKinsey Company: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19:Amid sustained growth,accelerating challengesdemand bold actions.http:/ Company:The 2020 McKinsey Global Paymen
18、ts Report.Page.10.http:/ 4 數字支付應用場景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6(三)中國數字支付的發展現狀1.中國數字支付市場份額全球領先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麥肯錫發布的 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19 中提到,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123%,支付收入在全球支付中列于首位,2018年收入額約為 6050 億美元,占亞太地區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多 1000 億美元1;根據麥肯錫發布的 The 2020 Mckinsey Global Payments Peport,2019
19、 年全球電子支付交易數量年增長率接近 20%,其中中國的貢獻比例最高且超過一半(56%)2;疫情使得移動支付發展迅速,中國的現金交易量比重由 2010 年的 99%下降到 2020 年的 41%,在新興經濟體中比重最低,反映了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不斷升高3。中國數字支付產業在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得益于中國的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全球領先的電商市場及第三方非銀行支付全球發展迅猛。(1)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規及有效的政策引導為我國數字支付行業取得國際領先地位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機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監管數字支付,為我國數字支付安全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同時國家層面出臺
20、了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等文件,對數字支付行業的完善進行了有效補充,也積極促進了行業的良性高效發展。1McKinsey Company,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19:Amid sustained growth,accelerating challenges demand bold actions.http:/ Company,The 2020 McKinsey Global Payments Report.Page.10.http:/ Company,The 2020 McKinsey G
21、lobal Payments Report.Page.6.http:/ 2 中國數字支付領域法律法規一覽頒布時間法律法規主要內容2010.6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提出了針對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的準入標準、監督管理、客戶備付金比例、處分處罰等管理措施,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行為,防范支付風險,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010.1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配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落實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的實施細則與具體措施,主要包括支付機構各項準入條件、申請、業務備案程序等。2013.6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對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
22、業務而實際收到的客戶備付金的存放、歸集、使用、劃轉等存管活動、備付金銀行需符合的條件,及對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罰則列出了詳細要求。2013.7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明確了收單機構應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遵守反洗錢法律法規要求。從特約商戶管理、業務與風險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規范要求,要求收單機構對實體特約商戶、網絡特約商戶分別進行風險評級,建立特約商戶檢查制度、收單交易風險檢測系統、特約商戶收單銀行結算賬戶設置和變更審核制度等管理制度。2015.7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應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第三方支
23、付機構與其他機構開展合作的,應清晰界定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和客戶權益保障機制。要向客戶充分披露服務信息,清晰地提示業務風險,不得夸大支付服務中介的性質和智能。2015.12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針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從事網絡支付業務,在業務開展范圍、支付限額管理、風險管理、監督管理及罰則等方面制定管理建議。突出對客戶權益的保護,在客戶資金安全、信息安全、自主選擇權、知情權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規定,并要求支付機構健全客戶投訴處理、客戶損失賠付等機制,提升客戶服務水平。2015.12國務院關于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積極鼓勵網絡支付機構
24、服務電子商務發展,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支付服務,提升支付效率。發揮網絡借貸平臺融資便捷、對象廣泛的特點,引導其緩解小微企業、農戶和各類低收入人群的融資難問題。2017.8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處理。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8頒布時間法律法規主要內容2017.12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規范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銀行及支付機構開展支付創新業務 30 天需書面報告央行。收單業務廣告內容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零扣率”“低扣率”“即時到賬”“刷單”“套
25、現”等涉嫌不正當競爭、誤導消費者或者違法違規行為的文字。2019.1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檢測規范條碼支付移動客戶端軟件監測規范有利于統一條碼支付標準,防范偽冒、詐騙的條碼交 易,加強對條碼支付的監督管理。2019.8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監管平臺與企業平臺聯通,加強交易、支付、物流、出行等第三方數據分析比對,開展信息監測、在線證據保全、在線識別、源頭追溯,增強對行業風險和違法違規線索的發現識別能力,實現以網管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2020.6修訂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 5 部規范性文件減證便民,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2)全球領先的電商市場電子商務是數字支付的主要
26、場景之一,也是我國數字支付發展的基石。電子商務的繁榮極大促進了數字支付的成長,網上購物熟悉度和消費者支出能力的增加推動了數字支付的增長。根據 eMarketer 的統計1,2019 年、2020 年我國電商零售額分別約為 1.802 萬億美元、2.090 萬億美元,體量約為排名第二的美國的 3 倍。1eMarketer 發布 2020 電商報告:疫情刺激電商發展 全球追趕中國,財經外研社,https:/baijiahao.bai 5 2020 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十億美元)排名前十的國家據全球領先的支付服務提供商 Worldpay 統計1,2020 年美國電商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占比達到29.3%,
27、實體店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占比僅9.6%,而中國電商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占比高達 72.1%,中國實體店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市場份額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3)全球第三方非銀行支付服務商發展迅猛據市場調研機構 Merchant Machine 發布2,全球的移動支付市場正被中國科技公司主導。目前,螞蟻旗下支付寶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騰訊旗下財付通排名第二,蘋果支付和 PayPal 分別位列全球第三和第四位。受益于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廣大用戶基數,根據 eMarketers Global 1FIS,The globle payments report 2021.Page.6.2Merchant Machi
28、ne,The Rise of Digital&Mobile Wallets:2021 Global Usage Stats.https:/merchantmachine.co.uk/digital-wallet/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0Mobile Payment Users(2019)1與 China Mobile Payment Users(2019)2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全球最高的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支付使用率,在 2019年約為 81.1%,是排名第二的丹麥 40.9%的近兩倍。同時,根據其預測模型顯示,中國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間,每年有約 0.5%的增幅。表 3
29、 全球各國智能手機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率排名國家2019 年智能手機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率(%)使用頻率中國81.1廣泛丹麥40.9高頻印度37.6韓國36.7瑞典36.2美國29.0經常加拿大26.0挪威25.8日本25.3瑞士22.3意大利21.1有時印度尼西亞19.8荷蘭19.7英國19.1澳大利亞18.8芬蘭17.9偶爾俄羅斯17.2西班牙16.5法國15.6阿根廷14.5巴西14.5德國12.5很少墨西哥10.2 1Jasmine Enberg,Global Mobile Payment Users 2019.https:/ Cheung,China Mobile Payment Users
30、 2019.https:/ 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 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的央行從 2019 年的 42%增加到 2020 年的 60%1。據相關公開信息,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央行及歐洲央行近年來以各種形式公布了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的考慮及計劃,有的已開始甚至完成了初步測試。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始于 2014 年,在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倡導下,央行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至 2016 年 1 月,央行首次提出了對外公開發行數字貨幣的目標,隨后開啟了各項研發工作。2017 年 1 月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成立,“區塊鏈
31、電子錢包”(BOC wallet)的 iOS 版上線。2017 年末,人民銀行和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簡稱數字人民幣,e-CNY)研發實驗。目前我國數字貨幣已取得一系列實質性進展,首批試點工作將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中進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正在穩步推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組 2021 年 7 月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2,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 132 萬余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 2087 萬余個,對公錢包 351 萬余個,累計交
32、易筆數 7075 萬余筆,金額 345 億元。1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2同上。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2表 4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進展時間研究進展2014 年在周小川的倡導下,央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2015 年發布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系列研究報告2016 年 1 月央行首次提出對外公開發行數字貨幣的目標2016 年 7 月央行啟動基于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數字票據平臺原型研發工作2017 年 1 月央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2017 年 2 月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2017 年 3 月中央科技工作會議強調構建以數字貨幣探索為龍
33、頭的央行創新平臺2017 年 5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掛牌2017 年 6 月央行發布關于冒用中國人民銀行名義發行或推廣數字貨幣的風險提示2018 年 3 月央行召開 2018 年全國貨幣金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2018 年 9 月央行下屬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并參與貿易金融區塊鏈等項目的開發2019 年 5 月在貴陽舉辦的 2019 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開發的 PBCTFP 貿易融資的區塊鏈平臺亮相2019 年 8 月央行召開 2019 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
34、,跟蹤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2019 年 8 月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將采用雙層運營體系2020 年 4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稱 e-CNY(DCEP)會先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東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2020 年 4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商湯科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金融科技領域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究和應用開發等方面展開合作2020 年 7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2020 年 8 月商務部正式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
35、案,指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2020 年 8 月中國建設銀行 APP 顯示,建設銀行數字貨幣錢包已經上線,增加了“數字錢包充值”以及“數字貨幣”兩個子菜單。用戶可以綁定銀行卡直接開通,但目前該功能或僅在部分測試地區開通2020 年 10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通過抽簽方式將一定金額的資金以數字人民幣紅包的方式發放至在深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十四五規劃”明確推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2020 年 12 月上?!笆奈逡巹潯卑l布,提出積極爭取數字人民幣試點;12 月 11 日蘇州舉行了數字人民幣發放的啟動儀
36、式2021 年 2 月北京首輪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由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主辦,面向在京個人消費者發放 5 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2021 年 2 月蘇州市人民政府面向市民發放 15 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2021 年 3 月上海數字人民幣首現商場,受邀客戶進行紅包內測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3時間研究進展2021 年 3 月深圳市在全國率先面向香港居民開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2021 年 4 月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還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2021 年 4 月中國央行考慮在更多城市試點數
37、字人民幣,但正式推出時間尚未敲定(新加坡聯合早報)2021 年 5 月北京、上海、蘇州、深圳、西安等城市宣布,開展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新華社)2021 年 6 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錢包具有不同等級,額度越高認證信息越多國際清算銀行(BIS)于 2020 年發布題為央行數字貨幣崛起:動因、方法和技術的報告,分析了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技術設計和政策立場,認為在手機使用率較高、創新能力較強的轄區,CBDC 項目指數更高,各國 CBDC 在動機、經濟和技術設計上都存在明顯差異,包括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 e-CNY(DC/EP)在內的三種先進設計對其他司法管轄
38、區具有借鑒意義。報告認為,非正規經濟規模較大的經濟體傾向于零售型 CBDC,而金融發展水平較高的經濟體則傾向于批發型 CBDC。批發型 CBDC 的使用限于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不面向公眾,零售型CBDC則面向公眾。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 e-CNY(DC/EP)為零售型,加拿大銀行的 Jasper項目、新加坡金管局的 Ubin 項目、日本銀行和歐洲央行的 Stella 項目為批發型。BIS 數據顯示1,截至 2020 年 7 月中旬,全球至少有 36 家央行公布了零售或批發 CBDC 工作,3 個零售 CBDC 試點已完成,包括厄瓜多爾、烏克蘭和烏拉圭,中國、巴哈馬、柬埔寨、東加勒比貨幣聯盟
39、、韓國和瑞典零售 CBDC 試點正在進行中,也許目前最先進的 CBDC 項目是中國人民銀行的 CBDC 項目。2020 年互聯網上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搜索量已超1清算銀行最新報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全球領先,騰訊網,https:/ 0FYMN00,2021/6/21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4過比特幣和Libra,越來越多央行行長在公開演講中對CBDC持正面態度。Atlantic Council 于 2021 年 7 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1,81 個國家正在探索 CBDC 項目;5 個國家現已全面推出數字貨幣,巴哈馬的 Sand Dollar 是第一個被廣泛可使用的 CBDC,安提瓜和巴
40、布達、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格林納達數字貨幣 DCash 于 2021 年 3 月正式推出并向公眾開放;包括瑞典和韓國在內的 14 個國家正在進行 CBDC 試點工作,并可能進行全面發行;中國發展較為迅速,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奧運會期間,外國游客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護照信息就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而在擁有四大央行的國家中,即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美國是最落后的。3.中國移動支付的海外發展不斷向好中國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得到多國認可,包括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泰國曼谷郵報等海外媒體機構,都對中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給予極大關注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去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盛贊
41、中國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稱之改善了億萬人民的經濟生活3,而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后表示希望把中國移動支付技術和建設經驗引進本國4。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發展情況類似,人口較為密集、經濟處在上升期,但金融體系發展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非常高。據統計5,在東盟國家,其超過 6.8 億人口中有 3.6 億人口迄今無法獲得基本的銀行服1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Atlantic Council,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cbdctracker/2中國移動支付發展引領
42、世界,人民網,http:/ 拉加德:“一帶一路”倡議 強化金融互聯,第一財經,https:/ 364.html4李文瑤,馬來西亞接入中國技術 移動支付“一帶一路”漸成型,環球網,https:/ bIDA5“一帶一路”倡議為跨境移動支付帶來新機遇,中國網,http:/ 13 億人口的印度,只有 3 億多張銀行借記卡。中國的支付企業也在通過“走出去”的方式為我國出境游客與當地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服務。微信支付目前已支持在 49 個國家(地區)合規化接入,支持 16 個幣種結算1,支付寶已覆蓋 54 個國家和地區2。微信支付提供的跨境支付,在當地監管合規前提下,能夠讓中國游客在境外通過微信用人民幣
43、支付,商家收到外幣,省去貨幣兌換、現金找零等麻煩,受到游客和商家的共同歡迎。微信支付跨境消費數據顯示,2017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期間,中國香港首次超越韓國成為微信跨境支付筆數最多地區3。隨著內地訪港游客的回暖,大量中國香港商家主動利用微信支付攬客;泰國最大的 KingPower 王權免稅市場部經理匡偉表示,越來越多中國顧客希望使用微信支付,所以去年接入了微信支付,讓中國顧客體驗與國內一樣方便的購物環境,不用為換匯、匯率等問題煩惱,讓中國顧客享受賓至如歸的服務4。自 2016 年獲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的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以來,微信香港錢包已上線港幣紅包收發、個人用戶轉賬、購物出行
44、、跨境匯款、信用卡還款等一系列移動支付業務。2018 年底,微信香港錢包落地內地跨境支付服務,全面支持內地近百萬覆蓋衣食住行的線下商戶,為香港用戶提供在內地的便捷支付體驗,助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2020年微信香港錢包獲批開通港澳跨境支付服務,繼落地內地跨境支付服務后,再次拓展跨境支付服務區域。根據 WeChat Pay HK 數據顯示5,截至1微信支付在港公布:跨境支付接入逾 49 個國家和地區 支持 16 個幣種直接交易,新華網,http:/ 54 個國家和地區,搜狐,https:/ 501/017993.htm,2021/6/164同上。5便利兩地支付,騰訊金融科技旗下微信香港錢包
45、注冊用戶已超 380 萬,財經頭條,https:/ 年年底,WeChat 香港錢包注冊用戶已超過 380 萬,并已支持香港近80000 商戶、內地近 100 萬商戶,在澳門推出逾一年商戶達數千戶。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7第二章 數字支付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摘要】數字支付的逐漸普及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路徑選擇。數字支付具備便捷性、低成本、高效率及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優勢,通過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和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提升,奠定了普惠金融發展建設的基礎,發揮了科技手段在金融業務中重要作用。從現實實踐來看,數字支付場景不斷下沉,在降低商戶支付費率與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效率以及促進
46、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仍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一)何為普惠金融2005 年聯合國“國際小額信貸年”首次提出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的概念,隨后,普惠金融受到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首先,這個金融服務需求不限于貸款,還包括存款(包括活期賬戶的廣義概念)、匯款、支付結算、保險和財富管理等一系列金融產品與服務;其次,這個金融服務面向所有企業和個人,其重點和難點是解決傳統金融體系覆蓋不足的中小微企業和特殊群體。其中,特殊群體是指無法獲得金融服務或金融服務不
47、足的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殘疾人、婦女和老年人等個人;最后,這個服務是公平的、非歧視性的,對接受者來講是方便、有尊嚴和可負擔的,對提供者 普惠金融服務機構來講是價格適當、成本和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2016 年,G20 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中提出“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強調要將數字技術應用到普惠金融當中。GPFI(G20 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白皮書指出,“數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通過使用數字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8金融服務,以促進普惠金融的行動,它運用數字技術為無法獲得金融服務或金融服務獲取不足的群體,以負責任的、成本可負擔的方式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并且該服務對服務
48、提供商是可持續的?!皵底制栈萁鹑凇笔菍ζ栈萁鹑诘难苌桶l展,數字化能夠極大地提高特殊群體對金融服務的普及度和可得性,加快普惠金融的發展。發展普惠金融,必須通過創新合理設計一系列金融產品和服務,使之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滿足那些無法獲得金融服務和享受服務不足群體的需求。合適的金融產品設計要求識別特定群體的需求,并具有能夠以合理的成本,滿足需求的產品特性。金融產品的合適性或質量涉及很多方面。安信永普惠金融中心(Center for Financial Inclusion at ACCION)對“質量”的定義包括:可負擔、便捷、產品匹配、安全、維護消費者尊嚴及保護消費者權益。數字金融的作用正在
49、快速增強,在促進產品多樣化方面潛力巨大,有助于普惠金融目標的實現。數字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使得金融服務提供者能以低成本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以便捷的方式覆蓋更廣泛的群體,從而可極大地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二)數字支付如何推動金融普惠1.數字支付的優勢(1)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務移動支付的便捷性大大降低了支付的門檻。不論是購買價格高至幾萬元的大件物品,還是在街頭巷尾購買低至幾塊錢的小吃,消費者只要掏出手機就可以完成支付,這無疑使得支付行為更容易發生。而且與現金支付相比,移動支付降低了消費者的支付“疼痛”,在無形中促進了消費。此外,數字支付一方面避免了錢會不慎丟失的擔心,另一方面也避免被盜竊的風
50、險,增加了消費者消費過程資金保管的安全性。同時,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19依托移動支付工具,目前各類與居民衣食住行有關的商業場景、公共服務場景,都能很容易地完成支付,整個商業的運行效率因此得到很大提升。消費者支付過程之外,支付體系的安全也值得我們關注。2020 年中國銀聯在長沙組織召開互聯網金融支付產業安全聯盟大會,會上發布的數字支付時代安全白皮書 20201提到,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支付市場正在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供給側開放進入全新階段,需求側變化迎來日新月異,監管機構工作機制和規章制度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成為數字支付時代下產業各方面臨的重大課題。在監管機構的指導下,
51、產業各方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扎根服務實體經濟,促進普惠金融發展,不斷健全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系:一是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支付服務需求,持續推進支付產品和服務不斷優化創新;二是加強消費者個人隱私數據保護,從數據收集、存儲、加密、傳輸、使用、共享、刪除等全流程環節做出詳細規定,為消費者個人隱私穿上嚴密的防護服;三是暢通客訴處理渠道,積極保障消費者投訴“進得來”,隨時得到受理,又能“放得下”,獲得有效的后續處理,切實保障客戶滿意度和投訴處理效率;四是加強產品與服務全流程風險防控,構建一體化智能風控體系,充分利用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保障消費者資金財產安全;五是大力開展金融
52、知識安全普及,從源頭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數字支付時代下,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更為個性化、場景化,消費者面臨的威脅與挑戰更為復雜,對自身權益保護的意識也逐步提高。產業機構需要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加強聯防協作,共同推動解決突出問題,合力推進支付產業規范創新發展,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2)降低商戶支付費率與成本移動支付為商家免去找零麻煩、縮短排隊時間、不用擔心假鈔和失竊,1數字支付時代安全白皮書,中國銀聯,http:/ 100 萬元左右零錢,需要 100 多名點鈔員分揀,采用移動支付后公交公司可以節省此項人工費用。除了數字支付直接帶來的實物貨幣成本的節約以外,數字支付本身也在從其他方面為商
53、戶節約成本,尤其要提到的是聚合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其發展一部分原因來自于監管的引導。2019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多個公開場合對互聯網平臺喊話,要求支付回歸本源,特別點明“一些互聯網企業利用旗下機構將支付業務與信貸等其他金融業務交叉嵌套,形成業務閉環,業務處理過程難以被穿透監管,極易引發風險跨市場傳染蔓延”1。此外,基于數字支付的數字化管理工具也減輕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在匯來米公司總經理鐘紅波看來,通過為餐飲行業提供這樣的數字化管理工具,不僅能夠提高店鋪的經營效率,還可以幫助店鋪節約經營成本。他曾經算過一筆賬,北京餐廳一名服務員的月薪約為 4000 元至 5000 元,一年的工資大
54、約 5 萬元,但如果運用數字化轉型的 SaaS 工具后,每月設備成本約為 300 元,通過掃碼支付、電子開票等數字化手段,至少能夠釋放一個人力成本2。在智能手機與網絡支付尚未普及之時,人們消費往往使用現金或者刷卡,而刷卡所用到的 POS 機對于商戶而言是需要對每筆交易繳納一定的手續費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優化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66 號)。雖然作為消費者而言,刷卡在交易中非常方便,然而對于商戶而言卻是負有成本的一筆交易,尤其對小微企業來說,1互聯網企業注意啦!支付與信貸等金融業務交叉嵌套引關注,中國金融新聞網,https:/www.financia 聚合支付市場有多大?
55、,財經新媒體,https:/ EY00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1增加 POS 機提供刷卡服務成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工具,使本就利潤微薄的小店更加難以生存。數字支付工具的出現,讓這些小微經營者在收款方面有了新的途徑,只需要打印出來一張紙的成本(甚至于有些支付平臺免費寄送收款碼),便讓自己的經營獲得更好的發展,對商戶來說受理成本顯著降低,讓很多沒條件安裝銀行卡受理終端的小微商戶納入數字支付、數字經濟體系,也兼具成本優勢。除此之外,通過類似的數字化工具,中小微商戶也能夠充分運用用戶或會員的大數據,了解店鋪用戶的畫像、消費偏好、消費頻次等,為產品、店面設計、服務提升等提供依據。在此背
56、景下,下沉尋找新增長點,服務更多中小微商戶成為眾多支付機構的選擇。但盡管市場廣闊,這一行業仍存在問題。(3)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移動支付不只提高商業效率,也大大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國家稅務總局在 2018 年 2 月明確提出,全面推行納稅人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國許多地方也提出通過移動支付與政務結合實現“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提升群眾滿意度。不只是政務,移動支付正與越來越多生活場景結合,解決老百姓的痛點問題。以醫療為例,過去就醫者面臨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問診時間短這些問題。移動支付讓就醫者可以在線預約掛號和移動在線支付,并且與當地醫療保險打通,讓就醫時間節省一半以上。案例:微信
57、政務小程序升級治理模式案例:微信政務小程序升級治理模式根據2020 碼上經濟“戰疫”報告,截至 2019 年底,政務小程序超過 4.5 萬個,增長 50%,服務 54 億人次,是 2018 年的 6 倍。從小程序主體來看,市級和區縣、鄉鎮單位是主力,政務小程序正深入支持基層治理。疫情防控期間,政務辦理也提倡“不見面”服務。疫情期間,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2新增 100 余個政務類疫情服務小程序,政務類小程序用戶環比增長近 60%。無接觸政務涉及的政府部門主要有 5 類:海關、社保、工信部、稅務、檢察院。在疫情之下,政務類疫情服務小程序數量增加超過 100 個,而政務類小程序用戶環
58、比增長近 60%。海關場景海關場景 海關出入境過關申報,也可以減少見面接觸?!昂jP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已經實現旅客過關申報場景的全覆蓋。小程序里的“健康申報”功能,為旅客提供提前 24 小時向海關申報的功能,減少現場領取紙質健康申明卡的接觸風險。當隨行的物品、分運行李涉及繳納行郵關稅時,旅客可選擇微信支付繳納稅款,避免到海關的銀行柜面,全面實現無接觸服務。目前,“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累計訪問量已達 950 萬人次,累計用戶數 220 萬。社保場景社保場景 2019 年社保費由稅務局代收后,已有 21 個省級區域支持通過微信支付繳納城鄉居民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覆蓋 6 億多人
59、群。疫情防控之下,四川稅務繼續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按照“盡可能網上辦”的原則,開通微信城市服務繳費,非接觸式繳費渠道更加全面。檢察院場景檢察院場景 疫情期間,全國檢察機關有超過 10000 名干警通過“移動檢務平臺”小程序,在“疫情防控”“待辦事項”“綜合辦公”“輔助辦公”“其他應用”等 20 多項檢察辦公應用的線上新模式支撐下安全高效有序地推進工作,保障了最高檢跨部門、跨地區工作的協同效率。稅務場景稅務場景 疫情期間,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耙咔榉揽囟愘M優惠”小程序為公眾稅務相關政策查詢提供了便捷,累計訪問量 200 萬人次
60、。工信部工信部 疫情下無接觸的政務成了政府治理和幫扶企業的強有力支撐,也促進了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國家工信部通過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3企業微信、騰訊樂享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開展“企業微課”,做線上培訓工作,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管理。電子發票電子發票 無疫情時,電子發票免去了消費后繁瑣的發票流程,實現“支付即開票,開票即報銷”,提高了消費體驗。而在疫情中,電子發票對降低交叉感染、行程追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在出租車和醫院場景中得到充分的體現。(4)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現處于一個關鍵轉型期,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科
61、技創新成為內在驅動力1,由其催生了一批新的經濟形態,如公益籌款、網上醫院、網上教育、知識付費經濟、數字內容經濟等。不僅推動線上數字經濟發展,也促進了線下生活數字化,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通過騰訊研究院與微信支付聯合調研數據發現,在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數字化程度越高的越好,2B 和 2G 整體要好于 2C。易線上化的、線上營收高的行業企業,抗物理沖擊能力相對強,預計營收情況樂觀的相應也更多,典型的有金融、教育、零售、文化娛樂、信息技術等行業。而數字化程度有限的 2C 中小企業,是需要重點關注和幫扶的對象。碼上經濟在幫助線下企業轉線上方面表現突出。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案例,2018 年,
62、騰訊智慧零售的七大工具逐步落地應用到永輝超市的門店端、用戶端及供應鏈端。通過這些工具,永輝逐漸看到了自身全場景、全鏈路的“數字化版圖”。在線下,門店開始全面普及“掃碼購”“移動支付”“永輝小程序”等新技術,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尋找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家門店。在購物結束后,可以通過直接掃描商品條形碼進行買單,從而免去了排隊的時間消耗。在線上,用戶也可以通過永輝生活 APP 或者小程序顯示最近的永輝門店,1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4通過線上下單,直接由附近的門店和衛星倉履單配送到家。在供應鏈端,商品的“進、銷、存、出”四大環節已經實現“全鏈路
63、”數字化,某個商品也可以借此來預測其銷售量,并根據銷售情況實時反饋供應鏈,進行按需生產及訂貨,以控制生鮮食材的損耗率,從而降低倉儲庫存風險等。在供應鏈端,永輝依托海量數據,門店可以獲得店內實時客流量、客戶店內軌跡及商圈實時熱力圖等數據,從而獲得“貨”的優化,使商品更加匹配用戶需求,門店也可以做到“千店千面”,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1此外,數字支付在疫情期間對經濟維持運轉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春節期間,在零售業、時尚零售企業實體門店約 70%處于停業狀態;傳統線下百貨零售企業借力碼上經濟的云平臺,構建智能導購工具開展線上銷售,實現了銷量逆境突圍,變“?!睘椤皺C”。如服飾企業太平鳥旗下品牌矩陣
64、利用微信線上會員專場、社群營銷裂變、小程序分銷、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形式,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 800 萬元。案例案例 1 1:疫情下微信生態助力企業線上業務顯著增長:疫情下微信生態助力企業線上業務顯著增長步步高:在第一季度,步步高線上銷售占到了整個銷售的 17%。今年第二季度,步步高希望把線上的業務做到 20%,明年希望線上業務能夠占到 30%。天虹:原來超市到家的銷售占比大概在 10%左右,現在可以到 20%左右?!鞍儇浀郊摇痹鲩L的幅度會更大。Today 便利店:在疫情期間,95%以上業績都是通過自己的小程序、社區運營,以及第三方平臺在線上完成的。百果園:線下的客流下降
65、了很多,但線上增長得特別快,小程序訂單翻了 5 倍多。1 永輝云創:零售“下半場”,向行業輸送“科技力”,哈佛商業評論,https:/www.hbrchina.org/2019-01-25/7093.html,2021/6/10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5喜茶:在不能開啟喜茶堂食門店的一些地區,開啟了僅支持外賣這樣的一個功能。喜茶整體線上的訂單比疫情之前高了 20%左右。西貝:線上商城增量是很大的,再加上做了外賣等一系列措施以后,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20%;線上的甄選商城增量 300%,這個數字現在還在持續的推進當中。樂凱撒:3 月份基本上恢復到接近七成的銷售額,其中外賣就占了70
66、%;小程序外賣現在已經有 20%的占比,在有公眾號推文的時候,可達到 20%-30%。數字支付提升商業運行效率,為消費升級帶來更多可能性。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可得性和質量,助力普惠金融,同時為實體經濟賦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伴隨著數字支付的推廣和升級,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出現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數字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案例案例 2 2:微信支付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微信支付助推數字經濟發展1月9日,2020 碼上經濟影響力報告 在微信公開課PRO正式發布,首次揭示基于微信二維碼開放生態的經濟及社會影響力。報告由微信 碼上經濟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
67、究院、騰訊社會研究中心發布。微信開放生態推動二維碼在社會經濟各個領域應用,讓連接更加簡單,讓科技更普惠。以小程序、公眾號、微信支付等工具為核心的微信開放生態,通過一枚二維碼更簡單地連接人、物、服務,實現了價值鏈到價值網升級,極大激發了商業價值裂變。2018 年微信間接創造經濟動能約 1.36 萬億元,2019 年,微信生態帶來的碼上經濟規模達 8.58 萬億元。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6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工具快速普及,使人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溫暖。2017 年到 2019 年三年間,微信支付中小商家交易筆數增長了 10 倍。2019 年,微信帶動總就業機會 2601 萬個,自 2014
68、 年以來帶動就業年均增長約 22%。消費方式的變化帶來了大量新業態和新職業,勞動者的知識、專長、想法有了更廣闊的舞臺。2.數字支付推動普惠金融的路徑北京大學關于移動支付的最新研究結果指出:2011 年到 2018 年 8 年間,數字金融覆蓋廣度指數的東西部差異下降了 26%,打破并移動了傳統的胡煥庸線1。移動支付由于其便利、普惠特性,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也得到快速發展,顯著消除城鄉數字鴻溝。支付清算協會數據顯示,從 2016 年到2017 年,農村用戶對移動支付接受度從 56.1%上升至 85%,而直轄市從75.2%上升至 93.3%,農村接受度提升速度遠遠高于直轄市,并且接受度已非常接近直轄市
69、(郭航,2018)。支付服務雖然只是數字普惠金融體系中的基礎服務之一,但金融科技帶來的數字支付服務有著高效、便捷、易使用等特點,這些特點大大增加了支付服務的重要性。依托于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支付服務可以滿足普惠金融高覆蓋性的需求。中國人民銀行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2020 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 8272.97 億筆,總金額 294.56 萬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 14.90%和 17.88%。此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 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3,東西部金融服務可得性差距縮小 15%。截至 2020 年 12 月,1即“黑河-騰沖
70、分割線”,反映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內陸地區城鎮化水平差距。2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國支付清算協會,http:/ 525/128545/128643/4213347/2021032414491874847.pdf,2021/6/103第 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信網,http:/ 423079314.htm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7我國東部地區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率為 86.5%,較 2020 年 3 月提升 1.1 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率為 85.9%,較 2020 年 3 月提升 2.2 個百分點。東西部地區移動支
71、付使用率差距進一步縮小 1.1 個百分點。數字支付服務拓展了大量不發達地區的市場,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不斷改善支付服務的業務體驗。首先,將多種支付場景進行整合,除常用消費以外,生活支出、投資理財等多種支付場景越來越集中,使得用戶對數字支付平臺有了更強的依賴性;其次,技術不斷發展,無論是指紋、面部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給支付服務帶來更強的安全保障,還是 NFC 的廣泛使用,都使得支付的方式與場景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正因以上特點,數字支付成為了用戶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潮流,進一步增強了其廣泛性和普適性。(1)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步被證明是實現普惠金融目標的重要方向,
72、對數字普惠金融影響實體經濟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此類研究發現,數字普惠金融可以明顯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增加融資可得性(梁榜等,2018;鄒偉等,2018),并且經濟發展狀況較好時,普惠金融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緩解作用更明顯。Hau et al(2017)和 Huang et al(2018)對螞蟻金服服務的商戶進行研究發現,普惠金融對商戶經營中的銷售金額和成交量有促進作用,且提高了商戶的服務水平,有助于商戶應對財務和經營沖擊。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對技術創新有正向影響,進而促進企業的創新產出,且這種影響對中西部城市和傳統金融覆蓋不足的城市和小微企業更明顯(梁榜、張建華,2019)。同時,數字普惠金融的
73、發展可以顯著地促進創業,并且對城鎮化率較低的省份、注冊資本少的企業而言這種促進作用更明顯。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8案例案例 1 1:信也科技的數字化轉型:信也科技的數字化轉型1 1在信也科技 2021 年一季度財報中就能發現,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已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財報顯示,信也科技一季度促成借款金額為 268 億元,同比增長104.6%,創單季歷史新高;一季度營收達 21.13 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 微升,同樣創歷史新高;凈利潤為 5.93 億元,同比增長 41.0%,整體業績表現強勁。堅持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信也科技核心模式的優勢再次得到驗證。財報數據還
74、顯示,信也科技一季度筆均借款金額為 4369 元,同比增長 12.8%,進一步顯示了用戶質量的不斷提升;一季度新增借款用戶數為 100.5 萬人,同比增長 169.4%,新用戶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本季度和未來業務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信也科技累計注冊用戶數達 1.25 億。同時,憑借著更優質的客群與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信也科技 2021 年第一季度的最終逾期率(Vintage Delinquency Rates)在2.5%左右,優于預期。信也科技 CEO 章峰表示:“我們很高興在開年之際就取得了高質量的增長,這充分體現了信也科技卓越的風控能力和運營能力,科技已成
75、為推動公司整體業務增長的驅動引擎。在今年經濟穩步復蘇的大環境下,信也科技繼續開啟科技賦能,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在達成客群上浮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普惠金融,助力小微經濟發展,這些都為我們未來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金融科技服務于金融,助力數字化轉型已開始顯現,騰訊網,https:/ 0531A08 R7H00.html,2021/6/16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9案例案例 2 2: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融資: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融資1 1北京華盟興業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郭淑疆沒想到,通過線上申請方式,就從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獲批 300 萬元授信額度,順利支付了設
76、備采購款?!拔覀兊囊粋€項目要在短時間內支付設備采購款,流動資金很緊張。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的客戶經理了解到公司情況后,推薦我們使用一款貸款產品,方便快捷,一周之內就順利拿到了資金?!惫缃f。這款名為“國行信 e 融”的線上貸款產品,是廈門國際銀行為解決新基建、工程、信息化等行業小微企業面臨的“項目周期變化快、應急資金調度難、銀行貸款流程長”等難題,推出的創新金融產品?!拔覀冞\用來自信用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并結合企業的工商、征信等信息,為新基建、工程、信息化等行業小微企業提供生產經營周轉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實現授信自動核額、自動準入,方便企業融資?!睆B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據悉,該行
77、 2021 年以來已累計投放該產品逾 2.4 億元,扶持近 200戶小微企業。(2)助力消除絕對貧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扶貧工作。1982 年,我國啟動“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計劃;1994 年,新中國第一個有明確目標、對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貧開發工作綱領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出臺;進入 21 世紀,中國實施兩個為期十年的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等等。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具體要求,并親自掛帥、親自部署、1新華社新媒體,普惠金融創新產品頻出 小微企業感受融資“暖意”,https:/
78、年底,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第一次消除絕對貧困。在當前數字經濟時代下,世界各個部分由互聯網緊密聯系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消除絕對貧困顯得更加具有時代意義。鄧小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提出,要先富帶動后富,東部幫扶西部。中國的人均 GDP 已經超過了 1 萬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中國消除了近千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更加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于共同富裕的目標的堅持。中國之所以能夠在 2020 年底實現全面脫貧,與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密不可分。在移動支付的基礎業務方面,個人支付和小微信貸對居民貧困減緩的作用較為顯著。數字普惠金融的內在減貧機制主要有
79、兩種作用途徑:一方面,它能夠使金融基礎設施更加健全和完善,為窮人參與金融活動提供更多的經濟機會,比如在個人支付、小微信貸和保險業務方面給予弱勢群體一定程度的支持,進而實現減貧,這是數字普惠金融實現減貧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數字普惠金融可以通過收入增長和收入分配實現減貧的中介效應。(黃倩,李政,熊德平,201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與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所聯合發布的報告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的實踐,電商對于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報告中所提到的隴南模式,更以真實的案例證明數字經濟對脫貧起到的關鍵作用。而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數字支付,沒有數字支付,電商便無從談起;沒有電商,
80、數字支付也無法獲得更加新鮮、不斷的活力。對于這些貧困地區的農民,電商平臺幫助他們把自己的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多的收入。而數字支付的作用,恰恰是降低了對于他們的商品有需求的人購買這些商品的門檻,使得消除絕對貧困的步伐得到了加快。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1此外,對于消除絕對貧困,一般有兩種途徑。首先是國家對于當地的政策扶持,以及必要的轉移支付以幫助當地居民,給予他們一定的現金補貼,直接增加他們的收入。但由于這樣的途徑一般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往往會通過鼓勵其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勤勞致富。而這樣的自力更生,則一般包括我們上文所討論過的電商,以及外出打工。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81、并將其在工作地區所獲得的收入,匯款給留在家鄉的親友,改善他們的生活。而無論是國家的現金補貼,還是親友的匯款,在沒有數字支付的時代,往往只能通過銀行匯款。而貧困地區的居民想要拿到這筆錢,也需要到最近的銀行網點進行取款。這種物理上的距離增加了他們獲取現金的難度。數字支付平臺在和銀行卡進行綁定之后,使他們獲得這些額外的收入變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因此他們在日常消費、購買生產資料等方面也變得更加容易。(3)促進縣域產業發展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在 2020 年發布的數字普惠金融助力縣域產業發展中對于數字支付對縣域發展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該報告使用中國縣域統計年鑒、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數據對數字普惠金
82、融和縣域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做實證分析,并通過固定效應模型研究數字普惠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在變量選擇上,使用人均區域生產總值(Gdp)表示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情況,使用人均第一產業增加值(Gdp1)、人均第二產業增加值(Gdp2)和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Gdp3)分別表示縣域三次產業的發展情況;使用數字支付使用指數(Payment)表示縣域數字支付的發展情況;在進行回歸時,分別控制了財政支出規模(Expgdp)、基礎設施水平(Telepop)、農業現代化水平(Machigdp)、人口密度(Poparea)、教育水平(Schpop)和傳統金融發展水平(Loanpop);同時控制了時間和個體效應。根
83、據最終的實證分析結果,數字支付使用指數與人均區域生產總值、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2人均第一產業增加值、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數字支付使用指數對人均第二產業增加值沒有顯著影響。上期數字支付使用指數的分數越高,縣域總體經濟和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都顯著提升,說明縣域數字支付的普及對縣域產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如下表所示:表 5 數字支付與縣域產業發展關系(1)(2)(3)(4)變量人均區域生產總值人均第一產業增加值人均第二產業增加值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上期數字支付使用指數16.79*3.965*-0.15112.97*(4.410)(0.642)(3.223)(1.80
84、5)上期人均區域生產總值0.349*0.0118*0.183*0.154*(0.0180)(0.00263)(0.0132)(0.00739)財政支出規模-14,757*-1,185*-8,604*-4,968*(1,381)(201.0)(1,010)(565.5)基礎設施水平-0.449*0.253*-0.123-0.579*(0.240)(0.0349)(0.175)(0.0981)農業現代化水平-3.154e+06*-702,070*-1.129e+06*-1.323e+06*(371,825)(54,094)(271,749)(152,205)人口密度-250.7-32.97-91.
85、94-125.8(375.9)(54.68)(274.7)(153.9)教育水平14.85*3.341*4.920*6.592*(0.542)(0.0789)(0.396)(0.222)傳統金融發展水平0.141*0.00431*0.0393*0.0973*(0.0125)(0.00182)(0.00915)(0.00512)常數項9,529*1,284*7,756*489.2(1,035)(150.6)(756.8)(423.9)隨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數字鄉村發展戰略”“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等旨在推動“三農”發展的經濟與金融政策的推進,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3中
86、國“三農”的現代化正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發展,普惠金融尤其是數字普惠金融的作用邊界也正在逐步隨著“三農”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得到拓展,數字支付在助力縣域產業發展方面將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4)提升金融業服務效率商業銀行作為一直以來存在于金融業的基礎,在數字經濟下也開始逐漸轉型,擁抱數字化業務,獲得長足發展。作為商業銀行最基本的兩大業務,存款和貸款開始逐漸擺脫對柜臺的依賴,使得用戶通過自己的智能手機便得以完成業務,降低了銀行的業務成本,同時也減少了用戶的時間與空間成本。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就是金融創新,沒有探索和實踐,普惠金融將不能發展??v觀全球半個多世紀以來,微型信貸和微型
87、金融的先驅探索者,為金字塔底層群體提供方便、快捷、適當、優質金融的夢想,將可能通過今天的數字技術而實現,而數字支付正是其中極其關鍵的一環。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支付日益發展成為一種底層服務,將支付從渠道轉變為最終用戶接入金融服務體系乃至數字經濟體系的入口。尤其是中國正在探索數字貸款模式,將可能是通向這一偉大理想的路徑之一。以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銀行的試點和探索為例,互聯網銀行不開立實體網點,所有業務都可以在移動設備上辦理,進一步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的小額資金需求,也進一步拓寬了銀行貸款業務的覆蓋。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末,微眾銀行個人有效客戶突破 2.7 億人,覆蓋了 31 個省
88、、市、自治區的逾 560 座城市,其中,約 80%為大專及以下學歷,約 78%從事非白領服務業或制造業,約 70%的貸款總成本低于 100 元。同期,微眾銀行的民營、小微企業客戶數量超過 56.7 萬戶,約為年初的 2.5 倍;全年新增“首貸戶”達 10 萬戶,其中,超過 60%的企業客戶系首次獲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4得銀行貸款1。對特殊群體,微眾銀行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手語視頻和無障礙版本 APP,使聽障、視障和有語言障礙人士無須他人幫助也可獲得銀行服務,持續擴大普惠金融覆蓋群體。(三)數字支付在普惠金融發展中的作用1.夯實普惠金融基礎數字技術所推動的移動支付的發展,在促進普
89、惠金融發展方面,不僅體現在更多的群體和更多的場景可以使用低成本、快捷的非現金支付方式,更重要的,還體現在以移動支付賬號和支付平臺為基礎推動了個人和小微企業征信、融資范圍的拓展和金融消費者在理財、保險方面享受服務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金融提供者“嫌貧愛富”的局限性。首先,數字支付的高效性有利于提供電商和小微支付服務,同時也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務成本,進而提升了金融服務與社會運行效率。正如金融管理部門在今年四月與 13 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約談中指出,非銀行的數字支付的著力點應當在于服務電商與小微支付,而這兩類服務的對象恰恰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活力的源泉。相比于物理門店的限制,網絡電商為人們提供了簡便、
90、高效、隨時隨地的購物體驗,促進了社會商業運行的發展,提高了社會運行顯效率。與此同時,數字支付免去了買賣雙方持有紙幣所帶來的不便,在保證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支付過程中找零錢所產生的時間成本。根據宜家家居公司在瑞典耶夫勒市分店進行的一項測試顯示,盡管只有不到 1%的顧客使用現金,員工卻需花費 15%的工作時間去計算及存放現金2。此外,小額支付筆數與金額均大幅增加,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1微眾銀行,2020 年度報告。2范劍青,數字支付興起,社會運轉效率提升,https:/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1,2020 年,小額批量支付系統處理業務 34.58 億筆,金額 146.87 萬億元,同比分別
91、增長 31.63%和142.46%。日均處理業務 944.94 萬筆,金額 4012.98 億元。除了平日在便利店、菜市場的小額交易,數字支付平臺也為各類公共事業與服務提供了繳費接口,包括公交車、水電氣費、稅費等,實現了“手機在手,辦事無憂”的便捷生活。尤其對于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居民來說,在沒有手機與網絡時,往往只能依靠有限的 ATM 機與助農取款點來獲得現金,之后再進行消費,而數字平臺的出現緩解了這一過程中的障礙,使得在當地消費變得簡單容易,增加了當地經濟活力。其次,數字支付平臺降低了理財門檻,使得更多的群體可以享受普惠金融服務;例如,增強了長尾客群對于理財的可獲得性,使低凈值用戶在分散資產配
92、置、流動性和收益性的平衡中,獲得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在改善中國低凈值家庭儲蓄理財的處境方面,各類貨幣型基金產品功不可沒。在智能手機與數字支付尚未普及之時,國債與定期存款往往是普通民眾獲得資本報酬的唯一手段,相比于如今手機上可以輕易獲得的各種貨幣型基金與各家持牌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的利息來說,長尾客群在數字支付發展的同時獲得了相當的收益。第三,數字支付平臺激發了小額線上保險產品及服務的創新,拓展了個人和小微企業征信和融資范圍,促進普惠金融產品向保險領域延伸,使得更多的群體在更多的場景下能夠享受金融服務?;ヂ摼W支付嵌入到網上購物、住宿旅游、線下面對面交易等各種場景,使基于這些場景的保險產品設計和銷售成
93、為可能。這些新型的保險產品包括網上購物退貨運費險、酒店機票退訂險、航班延誤險、網上賬號失竊險、銀行卡盜刷險、眾籌跳票險等等。上述保險產品的特點是保費金額小但使用頻率高。傳統技術下,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銷售及理賠過程中高額交易成本的存在,1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國支付清算協會,http:/ 技術的廣泛使用也使得支付的方式與場景結合越來越緊密。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7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 2020 年支付業務統計數據顯示1,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約 2352.25 億筆,其中網上支付業務 879.31億筆,同比增長為 12.46%;移動支付業務 1232.20
94、 億筆,金額 432.16 萬億元,同比增長約為 21.48%和 24.50%。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 8272.97 億筆,金額 294.56 萬億元,同比增長約為 14.90%和17.88%。由此可見,移動支付業務量已在快速增長,數字支付服務在快速滲透到大眾的生活中。12020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8第三章 數字支付回顧與展望【摘要】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文件的出臺,從規范數字支付秩序、鼓勵數字支付創新和防范金融風險方面保障了數字支付市場良好生態的形成。在夯實鄉村信息化基礎和農村地區新興支付方式普及應用方面,數字支付將持續推動鄉
95、村振興發展,助力綠色金融體系形成,促進節能環保社會的建設。保持數字支付與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應注金融風險防控、貼近用戶支付需求、推動綠色支付、遵循政策監管,使得“小額支付用戶”群體能夠享受金融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普惠金融發展。(一)數字支付政策回顧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具備較為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為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金融業創新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在促進移動支付創新的同時,市場上也可能會出現違法違規經營、破壞市場規則、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因此,嚴格遵循行業規范及政府監管是公司穩妥創新、行業規范有序、市場發展可持續的必然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行業規范標準以防范市場無序發
96、展,保障支付市場良好生態的形成。整體來看,我國數字支付行業的相關政策監管大致可分為規范行業秩序、鼓勵行業創新及防范未知風險。1.搭建發展框架,規范數字支付秩序2015 年底,為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防范支付風險,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43號)(下文簡稱“辦法”),辦法將個人支付賬戶進行了細致分類。同時,辦法指出作為在數字經濟時代基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一種支付方式,與傳統上作為金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39融行業基礎的商業銀行相比,數字支付更應當聚焦于服務電子商務的發展,集中于便捷小額支付,輔助商業銀
97、行提供更廣泛的金融服務。與禁止監管套利、禁止開立對公賬戶、以“最小化原則”去采集客戶信息、保護客戶隱私、對于實名制的加強管理在內的規范共同組成了一個規范移動支付行業未來發展的基本框架。在上述基礎下,人民銀行于 2017 年出臺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客戶備付金,將統一交存至指定賬戶,由央行監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付機構間違規挪用備付金、從事高風險投資等潛在風險。由此帶來以下幾個影響:一是讓支付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于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新;二是支付領域盈利能力減弱,第三方支付可以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創新領域;三是“斷直連
98、”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網聯的發展,便于移動支付市場的統一監管。此外,為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支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人民銀行 2020 年出臺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為進一步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報告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制定了 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報告管理辦法。2.優化市場環境,鼓勵數字支付創新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證便民”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中國人民銀行于 2020 年對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 5 件規范性文件作出修改,制定符合當前數字支付背景的制度
99、安排。2021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 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簡稱 條例)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該條例進一步為數字支付平臺內部與市場管理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方向指引。隨著法定數字貨幣的應用,移動支付市場會出現新的格局,也會面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0臨新風險、新挑戰。傳統移動支付市場主體將發揮其自身優勢,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拓寬新的應用場景,一方面尋找出自身新的贏利點,另一方面也間接推動了整個移動支付行業的向前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看不見的手”的市場力量促進創新,也需要“看得見的手”的政府力量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對于監管層來說,如何在促進創新和降低風險之間、加
100、大合規管理和增進市場有效競爭之間進行平衡一直是政策出臺需要考慮的重點。3.補齊市場短板,防范未知金融風險面對數字支付行業的不斷創新發展,市場存在短期內出現監管空白的現象。為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監管層需要不斷補齊市場短板、防范未知金融風險,因此,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在促進創新的背景下,謹慎規避非法行為。為有效應對和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新形勢和新問題,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人民銀行于2019 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在數字支付場景不斷創新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于 2019 年發布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檢測規
101、范條碼支付移動客戶端軟件監測規范,有利于統一條碼支付標準、防范偽冒、詐騙的條碼交易,加強對條碼支付的監督管理。2021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規范人臉識別。無論是部門規章還是規范性文件或者司法解釋等,“看得見的手”對于規范市場秩序、補齊市場短板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數字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監管空白仍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監管方也必定會緊跟市場發展形勢,在支付渠道、支付場景等各方面制定適合我國數字支付市場的配套政策。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1(二)數字支付與普惠金融發展趨勢1.數字支付持續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是國家
102、的基石,鄉村的經濟發展縮小我國的城鄉差距。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數字鄉村是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經濟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同時也給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注入新的動能。政府出臺系列政策鼓勵數字支付在農村發展。2019年多部委印發 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鼓勵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在農村地區得到普及應用。2021 年人民銀行等 6 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將通過若干政策持續推動農村支付市
103、場環境持續改善,包括推動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的普及應用,積極引導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向鄉村下沉;鼓勵和支持各類支付服務主體到農村地區開展業務,鼓勵符合“三農”特點的新型支付產品創新;推動支付結算服務從服務農民生活向服務農業生產、農村生態有效延伸,加強風險防范,持續開展宣傳,不斷提升農村支付服務水平。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農民收入大幅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 2020顯示1,2019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 16020.7 元,同比增長 9.6%,人均消費支出13327.7 元,同比增長 9.9%。與此同時,新興科技的發展,農村收入快速增長帶來了移動支付
104、需求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繼續高速發展,并成為網絡支付的絕對主導。根據第 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國城鎮地區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使1中國統計年鑒 2020,國家統計局,http:/ 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電信網,http:/ 3079314.htm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2用率為 89.9%,較 2020 年 3 月提升 0.5 個百分點;農村地區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率為 79.0%,較 2020 年 3 月提升 4.2 個百分點。城鄉地區移動支付使用率差距縮小 3.7 個百分點。一方面是在短時間內,我國
105、移動支付業務呈飛速發展態勢;另一方 面,囿于先天基礎、軟硬條件、人口狀況等客觀條件制約,農村移動支付業務在發展進度、規模、成效上仍要遠低于城鎮地區,意味著我國農村地區移動支付市場仍然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2.數字支付加速助力綠色金融綠色金融的概念近年來日益興盛。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 2016)228 號)中指出,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盡管目前對于綠色支付還沒有官方的、受到大眾認可的定義,但根據綠色金融的定義,我們認為,綠色支付是指把握減碳機遇,利用數字支付在金融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廣泛的連接性,倡
106、導低碳生產生活,創造性的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首先,數字支付的固有屬性仍會是現在和今后推動綠色金融的重要方式。數字支付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新型支付方式,規避了往常紙幣流通中所產生的制造(鑄造)、維護、儲存、磨損等相關成本問題,自然成為綠色金融體系中的一份子。微信支付、支付寶、網上銀行等基于手機的數字支付平臺都提供了生活繳費服務,使得居民能夠隨時隨地、不受物理網點限制的繳納各種生活費用,包括水電費、燃氣費等,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同時也減少了負責提供這些基礎服務的公司設置物理網點的成本,減少了大量的紙質票據的使用,促進了節能環保社會的建設。其次,數字支付數據是未來進行碳排放治理的重要依據。由
107、于數字支付在我國的高普及性,尤其是以數字支付數據為代表的重要碳排放單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3元的碳排放水平能較好的反映出各支付主體的碳資產核查,為未來碳排放治理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最后,隨著“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有關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正在加緊進行。數字支付廣泛連接個人和企業的性質可以更好的實現對社會主體的綠色宣傳作用,增強社會主體參與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意識。同時,數字支付行業的產業升級、在綠色支付領域的技術創新將會受到鼓勵和政策支持,并將綠色低碳理念進一步傳導至其他企業,實現綠色金融生態的良性循環。(三)數字支付與普惠金融發展的相關建議普惠金融(Inclusive
108、 Finance)也可以翻譯為“包容性金融”。數字支付的技術創新及應用場景不斷下沉將會很大程度上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讓“包容”的范圍不斷向外拓展。1.開拓農村市場,注重風險防控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逐漸規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同時金融風險也在不斷累積。不論是從之前的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還是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都可以看到政府對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的重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預見農村地區一些限制著農村移動支付的發展問題,在布局農村移動支付的同時,支付機構也必須注重農村發展的特色,做好風險防范預警。支付機構在農村移動支付發展既
109、要開拓市場,也要注意積極培養用戶習慣,加強用戶教育。如何留存用戶將是支付機構在農村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的主要考量,而龐大的用戶基礎還將帶來用戶教育問題,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出借二維碼、第三方支付平臺問題,更是讓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成為焦點,而農村地區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較弱,易成為電信網絡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4詐騙的對象,更突顯了支付機構對用戶教育的必要性。2.創新業務產品,貼近用戶需求國家發展從已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為“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削減碳排放迫在眉睫。同時,我國個人用戶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總量的很大比例,個人用戶的不環保行為所導致的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110、越來越突出。因此數字支付企業在減碳行動中也應重視對 C 端用戶的研究,應當根據用戶需求靈活創新業務產品,如通過連接 C 端用戶及獎勵方,通過碳指標測算對個人有關綠色行為進行獎勵等,承擔綠色行為價值交易平臺的角色。3.重視科技賦能,推動綠色支付數字支付企業應當充分發揮科技賦能作用,注重綠色金融技術創新服務。數字支付企業應依據自身的特色及資源優勢,在綠色服務領域推陳出新,結合多種應用場景,開展低碳支付服務創新,推動綠色支付在個人和企業中普及,在數字化升級、綠色場景等方面促進社會各主體、各行業的綠色低碳行動。4.遵循政策監管,行業良性發展嚴格遵循監管、穩妥創新能夠實現數字支付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保證
111、市場秩序有條不紊。為了保持數字支付平臺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平臺的戰略發展管理人員應當對未來發布的新型產品有高度的警覺性,確保產品創新在政策規定的框架內。當新產品與現行監管辦法出現一定沖突,應當及時與監管層進行有效全面的溝通,謹慎評估其帶來的潛在影響,并由監管層給予進一步的指導并進行合理調整,而不是在沒有經過監管層的允許之下,直接發布該產品,以求在監管條例沒有觸達到的時間差內實現監管套利行為。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5參考文獻1 Hau H,Huang Y,Shan H,et al.TechFin in China:Credit market completion and its g
112、rowth effectC/BFER 6th annual conference,Singapore.2017.2 Huang Y,Lin C,Sheng Z,et al.FinTech Credit and Service QualityR.2018.3貝多廣,莫秀根.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19):包容、健康、負責任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4 郭航.農村移動支付業務現狀與發展建議 J.金融電子化,2018(09):67-68.5 互聯網金融支付產業安全聯盟.數字支付時代安全白皮書 2020 R.2020.6 黃倩,李政,熊德平.數字普惠金融的減貧效應及其傳導機制 J.改革,2
113、019(11):90-101.7 孔令妤.論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及建議 J.市場觀察,2019(02):83.8 梁榜,張建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激勵創新嗎?來自中國城市和中小企業的證據 J.當代經濟科學,2019,41(05):74-86.9 梁榜,張建華.中國城市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空間集聚及收斂性研究 J.財經論叢,2020(01):54-64.10 微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騰訊社會研究中心.2020 碼上經濟“戰疫”報告 R.2020.11 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鼎新克艱:數字普惠金融的扶貧實踐 R.2018.12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經驗 R.2020.13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數字普惠金融助力縣域產業發展研究報告R.2020.14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在曲折中前進 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 R.2019.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消除絕對貧困 數字支付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報告46中國的實踐 R.2020.16 鄒偉,凌江懷.普惠金融與中小微企業融資約束 來自中國中小微企業的經驗證據 J.財經論叢,2018(06):34-45.17 鄒偉,凌江懷,趙小軍.互聯網金融、銀行競爭與流動性創造 J.經濟與管理,2018,32(03):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