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2023年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年報(1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福建省教育廳:2023年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年報(116頁).pdf(1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TheThe AnnualAnnual ReportReport onon thethe QualityQuality ofof SecondarySecondaryVocational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inin FujianFujian ProvinceProvince(20232023)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2023)年報公開形式及網址2023 年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通過福建省教育廳網站向社會各界主動公開,公開網址:https:/ 年 3 月 1 日I前言前言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
2、、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路徑。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23 年,福建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一體兩翼五重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為主線,聚焦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全面推動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銜接,加大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構建高質量中等職
3、業教育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教育質量報告制度是推進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職業教育履行職責擔當、樹立質量發展觀、宣傳發展成績、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載體,是職業院校強化內涵發展,持續診斷改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福建省教育廳從 2011 年開始實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并通過網絡發布、公開出版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布年報,積極回應黨、政府和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的關切。2023 年,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報告(2023 年度)編制、發布和報送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福建省教育廳積極部署中等職業教育質
4、量年度報告編制與II報送工作,福建省 147 所中等職業學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報送了學校年報。在此基礎上,福建省教育廳委托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組織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質量年度報告質量合規性檢查工作,結合 2023年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編制了本報告。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3)編制重點突出三個方面:一是反映辦學現狀。報告從人才培養、服務貢獻、文化傳承、國際合作、產教融合、發展保障、面臨挑戰等七個方面,用翔實數據和典型案例全面展示過去一年來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和質量狀況,有助于社會各界全面了解福建中等職業教育,也為政府決策、學校發展和社會監督提供科學參考。二是總結經
5、驗特色。報告集中展示了 2023 年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成果與改革特色,重點呈現了福建中等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成果,突出展現了福建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產教融合、職教出海和閩臺融合發展的改革成效,以期與社會各界加強交流,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指導。三是面向未來發展。報告深入剖析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力促福建中等職業教育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新福建宏偉藍圖和“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圍繞中央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重要使命,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中貢獻力量。I目目錄錄1 人才培養.11.1 立德樹人.11.2 專業建設
6、.21.3 課程建設.81.4 教材建設.131.5 教師發展.151.6 教學改革.201.7 信息化建設.221.8 實習實訓.231.9 以賽代練、以賽促教.261.10 培養質量.281.11 三二分段制辦學.332 服務貢獻.362.1 服務地方發展.362.2 服務行業企業.382.3 服務鄉村振興.482.4 服務終身教育.502.5 對口幫扶情況.512.6 服務閩臺融合發展戰略.533 文化傳承.593.1 精神傳承.593.2 弘揚紅色文化.593.3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61II3.4 學校特色職教文化.624 國際合作.654.1 合作辦學.664.2 合作平臺.674.
7、3 合作項目.685 產教融合.725.1 平臺建設.725.2 現代學徒制.835.3 職教集團.855.4 企業捐贈.886 發展保障.916.1 政策落實.916.2 經費保障.936.3 學校治理.946.4 雙優建設的做法和經驗.957 面臨挑戰.98附表.100III案例目錄案例目錄案例 1:師以匠心育桃李.2案例 2: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224”專業群建設模式.4案例 3:海洋文化進校園海絲非遺進課堂.14案例 4:福建省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李菊花:師德惟馨茶香潤心.16案例 5: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走上快車道.21案例 6:數字賦能校園安全筑牢校
8、園安全防線.23案例 7: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校院協同育人,構建“345”實習管理模式.24案例 8:金云班建以心育人.27案例 9:管理惟實勵新細節精進臻善.30案例 10:福建商貿學校三二制分段式辦學成效顯著.35案例 11:對接產業,服務地方發展.38案例 12:福建商貿學校陳秀美:情系三農,服務鄉村振興.49案例 13: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高素質農民培訓.49案例 14:“組團式”精準幫扶書寫閩寧職教模式.52案例 15:“青連兩岸閩都尋?!眱砂肚嗄陚鹘y文化體驗營活動58案例 16:緬懷先烈憶初心傳承精神勇擔當.60案例 17:福建省南安市紅星職業中專學校開展主題黨建活動.60案例 18
9、: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教師苦心鉆研,傳承“木版年畫”技藝.61IV案例 19: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郭元妤傳承工匠精神.62案例 20:閩韻流芳 青春傳承.63案例 21:薪火相傳非遺有約.63案例 22:墨香點染校園春色斗正修為工匠英才.64案例 23:國際交流促提升學術互聯拓視野.70案例 24:中職學校參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77案例 25:中職學校開展“廠中?!薄靶V袕S”等項目.80案例 26: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實效倍增.81案例 27:大師引領匠心筑夢.81案例 28:共建產業學院,共創產教融合新模式.83案例 29:開展現代學徒制,開拓新模式.84案例 30:六十五載鑄
10、輝煌踔厲奮發向未來.86案例 31:依托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87案例 32:寧德市職教園正式開園,首批 1050 名學子順利入住新校區.88案例 33:多方合力,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90V表目錄表目錄表 1-1 2023 年福建省部分地市專業發展情況表.3表 1-2 福建省“優先重點建設專業群清單”.5表 1-3 2023 年省級在線精品課程(中職).9表 1-4 2019 年以來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中職).10表1-5 福建省2023年中職思政課金課暨“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名單.12表 1-6 職業教育優質教材擬推薦名單(中職).14表 1-7 2023
11、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教學育人情況表.15表 1-8 2023 年福建省職業院校名校長名單.19表 1-9 2023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表.30表 1-10 2023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32表 1-11 2021-2023 年度福建省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33表 5-1 2023 年福建省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73表 5-2 福建省部分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名單.76表 5-3 2023 年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職).77表 5-4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中職)79表 5-5 福建省歷年職業教育集團名單.85表 6
12、-1 福建省各地市職業教育相關的部分文件.92VI圖目錄圖目錄圖 1-1 福建工業學校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學銀在線截圖 11圖 1-2 國際戴爾資訊安全(ICDL)項目認證培訓.23圖 1-3 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學生在實習醫院.25圖 1-4“345”實習管理模式.25圖 1-5 程恬老師在比賽現場.27圖 1-6 2023 年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專業.34圖 2-1 2023 年福建省各地市畢業生本省去向落實率.37圖 2-2 南安市工業學校與力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基地.42圖 2-3 福建航運學校船舶駕駛專業學生在模擬艙內學習航行技術.43圖 2-4 福建經貿學校當
13、選數字化紡織材料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46圖 2-5 畜禽生產技術專業學生參觀圣農集團飼料加工廠.47圖 2-6 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榮獲 2023 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食品藥品檢驗賽項”三等獎.48圖 2-7 龍巖市新羅區 2023 年高素質農民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50圖 2-8 集美工業學校電子專業閩臺合作總結會暨“電子元件拆與焊能力認證”證書頒發儀式.54圖 2-9 福建省閩臺師資聯合培養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留影.57圖 3-1 在楊成武將軍銅像前.60圖 3-2 參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60VII圖 3-3“閩劇進校園”藝術家與同學們合影.63圖 3-4 武夷山旅游職
14、業中專學?!靶交鹣鄠?非遺有約”活動.64圖 4-1“海絲學院”國際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論壇在晉江舉行.67圖 4-2 中印尼兩國雙園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福州市召開.68圖 4-3 學校參加“中國-東盟海絲文化與藝術”學術互聯活動.71圖 5-1 泉州市產教融臺聯盟、泉州市產教融臺研究院揭牌儀式 75圖 5-2 陳振云向學生展示拉坯技藝.81圖 5-3 學校成立郭繼光大師工作室.82圖 5-4 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84圖 5-5 福建省郵電學校舉辦校友論壇暨福建省通信職業教育集團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86圖 5-6 寧德市職教園.88圖 5-7 福建技術師范學
15、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向平潭職業中專學校捐贈實訓設備.9011 人才培養人才培養1 1.1.1 立德樹人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旨在培養具有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中等職業教育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智慧和創新能力。通過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質量、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式,使學生成為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全面發展的人才。2023 年,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中
16、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結合福建省教育系統學生特點和德育工作實際,省教育廳印發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福建省教育系統青年學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實施方案 等重要文件,發揮福建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的獨特優勢,以“五結合、七聯動”為總體思路,即:堅持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課本與劇本、講臺與舞臺相結合,以聯學、聯講、聯行、聯創、聯演、聯賽、聯展“七維聯動”為重要抓手,明確 20 項重點任務,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學思踐悟,用黨的創新理論照耀青年學生成長之路。2023 年
17、,省教育廳組織全省中職學校積極參與“學習新思想,2做好接班人”主題教育活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第八屆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充分展現了福建省新時代青少年勤奮好學、向上向善、勇于擔當的良好精神風貌,在恪守學生守則、弘揚家庭美德、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對福建省廣大未成年人做出了要求。案例案例 1 1:師以匠心育桃李師以匠心育桃李上午 8 點進實訓室,夜里近 11 點回家,每天訓練至少 10 個小時福建省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汽車維修專業講師黃浩秋沒有暑假。因為“9 月16 日我要代表福建省去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
18、、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每個項目的參賽者都是各省的“種子選手”。黃浩秋所參加的汽車維修項目一共細分為 4 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賽時 2.5 小時,全部比下來共 10 個小時。比賽中,4 個子項目要分 3 天賽完,但備賽階段,黃浩秋每天都練“大全套”?!叭①?,我不僅能熟練掌握所有技能點,還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評分要求和知識要點,回到課堂上就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逼床?,為自己更為學生這是當代職業院校教師的真實狀態。1 1.2.2 專業專業建設建設2023 年,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教職成202321 號),福建省全體職業院校開展專業建設發
19、展規劃編制工作,全面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良性互動。圍繞福建省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主動適應福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鄉村振興、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等發展戰略需要。根據學校發展定位、辦學特色與辦學條件,堅持調整與改造、撤銷與增設相結合,“一校一案”,科3學編制 2024-2026 年專業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和分年度建設目標。1 1.2.1.2.1 專業建設規劃專業建設規劃為建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品牌突出的專業結構體系,逐步形成學校之間定位準確、錯位競爭、優勢互補、各有所長、有序發展的專業建設新格局。福建省力爭到 2026 年,每年優化調整職業院校 10%左右專業布點,新
20、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逐步構建與福建省現代產業新體系和“四大經濟”相契合的專業結構,確保中職學校人才供給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福建省中職學校共設置 18 個專業大類 232 個專業,布局2432 個專業點(見表 1-1)。根據“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福建省目前立項建設高水平中職學校 36 所,立項建設高水平中職專業群 108 個。表表 1 1-1-1 20232023 年福建省部分地市專業發展情況表年福建省部分地市專業發展情況表專業總數專業群數量中高職銜接專業數量福州市324 個42 個77
21、 個廈門市215 個41 個-泉州市359 個60 個-莆田市124 個16 個-漳州市196 個15 個70 個龍巖市52 個17 個15 個三明市77 個31 個-南平市122 個10 個-4數據來源: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平臺數據整理各職業院校持續發力,將專業建設發展規劃與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相統一,規劃包含學校辦學定位、辦學規模、專業群和專業、產教融合、合作辦學、就業創業、質量保障等方面內容,以此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年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對學校專業設置調整進行專題研究。各地市也對本區域職業院校專業設置進行統籌協調,促進本區域職業院校專業合理布局、錯位發展,避免專業盲目設置和重復建設。案
22、例案例 2 2: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2242224”專業群建設模式專業群建設模式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以政府規劃和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市場和創新兩個核心,抓跨界和融合兩個關鍵點,建設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實訓四個標準,構建“2224”專業群建設模式,推動專業集群建設。重點建設2 個省級高水平電子商務專業群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群,1 個市級產教融合特色美術與設計專業群,1 個物聯網應用校級特色專業群,培育市級產教融合特色數字財金專業群。發揮專業群內龍頭專業的優勢,整合各項資源,引領其他專業群協同發展,整體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形成學?!捌放?特色+輔助”的專業群體系
23、。以“服務地方、產教融合、改革創新”為原則,構建“內外并舉、協同育人”的專業群運行機制,打造信息、調研、規劃、論證、決策、實施、跟蹤、反饋、優化、評估的“十步走”專業建設流程,凸顯品牌專業效應。1 1.2.2.2.2 專業群建設與培育專業群建設與培育福建省各中等職業學校立足服務福建省“六四五”產業新體系,對標省市發布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正負面清單”,把市場供求比例、就業質量作為設置調整專業的重要依據,制定符合當地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專業規劃。遵循“社會需求、校企共建、創新發展”原則設置專業,建立健全中等職業院校專業預警、動態調整機制、5協同發展機制和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實行招生計劃、就業情況與
24、專業發展“三掛鉤”,確保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人才相對接。在專業結構調整方面,學校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以“擴容、提質、培優”為重點,面向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經濟,制訂年度專業調整計劃,聘請行業企業專家開展專業設置評議,形成專業設置可行性論證報告,調整、改造、撤銷、整合已有專業,開發新興專業。優先支持九大區域重點建設專業群(表 1-2),基本形成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職業教育專業(群)體系。表表 1 1-2-2 福建省福建省“優先重點建設專業群清單優先重點建設專業群清單”區域區域重點建設專業群名稱重點建設專業群名稱福州機械制造技術民族工藝品設計與制作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
25、務建筑工程施工現代通信技術應用服裝設計與工藝智能制造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市場營銷動漫與游戲制作軌道交通物聯網技術應用通信運營服務工藝美術建筑裝飾技術紡織技術與服務數字展示技術糧油食品技術人物整體造型中餐烹飪幼兒保育會計事務數控加工計算機網絡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藥劑廈門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新能源汽車維修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應用汽車制造與檢測旅游服務與管理數控技術應用護理物流服務與管理泉州數控技術應用物流服務與管理機電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中餐烹飪電子商務服裝設計與工藝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美術美發與形象設計皮革制品設計與制作糧油儲運與檢驗技術建筑裝飾技術6家居藤鐵工藝產業模具制造技術
26、物聯網技術與智能應用家政服務與管理食品加工工藝莆田數字媒體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子商務會計事務漳州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平面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食品加工工藝汽車制造與檢測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旅游服務與管理龍巖數控加工建筑工程施工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有色金屬冶煉技術烹飪中餐烹飪現代農業口腔修復工藝三明汽車運用與維修中草藥栽培電子商務畜牧獸醫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機械制造技術南平現代農業交通運輸寧德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機電技術應用烹飪機電新能源汽車數據來源:根據 2022 年福建省職業教育質量年報相關文件整理泉州市各中職學校在創建省級現代中職學校
27、與“雙高”建設中,對標泉州“六三五”產業體系,重點建設 60 個專業群,初步形成了人才鏈與產業鏈的對接。廈門市各中職學校省級高水平專業群 10 個,省級特色專業群2 個,市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 10 個。有 11 個專業群對接電子、機械兩大支柱行業,為廈門加強智能制造建設產業、電子產業增加助力;有 10 個專業群,對接現代物流、文旅會展、金融服務等優勢產業集群,為產業提質增效擴容。福州市持續強化職業教育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專業布局結構,促進專業設置與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相7結合,持續推進專業主動對接區域產業,鼓勵現代制造技術、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等區域經濟緊
28、缺專業擴大招生。1 1.2.3.2.3 專業動態調整專業動態調整福建省緊密對接福建“六四五”產業新體系,建立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實行專業設置“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推進職業教育專業動態調整。根據行業人才需求、畢業生就業反饋及人才使用情況評價等,每年定期發布畢業去向落實率正負面清單,引導學校對連續兩年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處于末位 10%的專業調減或停止招生。對社會急需緊缺的專業以及服務產教融合、閩臺融合、鄉村振興、國際化辦學的相關專業予以優先支持。鼓勵增設家政、電焊、安全、消防等職業(工種)相關專業,重點培養培訓市場急需緊缺技能人才。此外,相關部門也大力加強專業檢查評價。組織對新
29、設專業的基本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實習實訓條件、學生滿意度、招生規范度等進行檢查,對未達到條件的專業將限制招生、限期整改。嚴禁學校將專業課整體打包交給企業承教。定期開展專業建設質量檢查,對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的專業,限期整改、限制招生直至撤銷。如:福建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主動對接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強化辦學特色和優勢,堅持“需求導向、目標導向、總量控制”,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 2024-2026 年專業建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園林技術、康養休閑旅游服務、工藝美術等專業,優化淘汰動漫與游戲制作、汽車服務與營銷、會計事務等專業,持續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81
30、1.3.3 課程建設課程建設2023 年,福建省繼續健全完善“三全育人”機制,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機融合在各門課程教學過程,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公布第三批課程思政示范項目(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的通知,福建省中職學校入選第三批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16 門,入選第三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1 個。加強課程教學建設和管理,嚴格落實德育課程,上好思想政治課,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2023 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共開發 204 門在線精品課程,其中,省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 31 門(表 1-3);立項建設省級職業
31、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8 門,涵蓋電子與信息、交通運輸等 14 個專業大類;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豐富(表 1-4)。充分發揮了重點建設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福建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各個中等職業學校還協同企業共同開發“崗課賽證”融通課程。2023 年,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開發課證融通課程 1336 門。此外,除個別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以外,中等職業學校積極與企業合作開設專業理論課、實踐課,并借助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智慧職教、學銀在線、職教云等信息平臺打造理實一體化、信息化的精品課程。9表表 1 1-3 3 20232023 年省級在線精品課程(中職)年省級在線精品課程(中職)序號單
32、位項目名稱序號單位項目名稱1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物流信息技術17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數控車典型零件的編程與加工2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中餐熱菜制作18福建省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廣告設計綜合案例3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網店推廣19福建省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數控車編程與加工4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市場營銷基礎20福建省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photoshop 平面設計與制作5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電子商務與物流21福建省長汀職業中專學校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6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爝f實務22福建省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短視頻拍攝與剪輯7福建省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網絡綜合布線23福建省安溪華僑職業中
33、專學校智能財稅8福建工業學校矢量圖形制作24福建省南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導游實務9福建工業學校汽車車身電氣系統檢修25福建經濟學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10福建工業學校汽車底盤構造與拆裝26集美工業學校有機化學11福建建筑學校建筑力學與結構27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焊接機器人基本操作及應用12福建建筑學校建筑材料與檢測28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的調修與保養13福建建筑學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級)29福建省長樂職業中專學校西餐面點基礎14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3dsMax 三維動漫制作技術30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1015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AdobeIllustra
34、tor 綜合案例31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中職英語16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新媒體文案策劃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 關于公布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項目的通知整理表表 1 1-4-4 20192019 年以來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中職)年以來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中職)序號序號單位單位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年度年度1福建省上杭職業中專學校建筑工程施工20232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智慧物流業務數字化運作資源庫3福建經濟學校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4廈門信息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群教學資源庫5福建工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資源庫20226福建三明林業學校林業生
35、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7廈門工商旅游學校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8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商務教學資源庫9福建理工學校機械制造技術202110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藝術設計類11上杭職業中專學校建筑工程施工202012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烏龍茶(安溪鐵觀音)13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竹藤編技藝2019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歷年涉及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文件整理11根據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 要求,福建省積極開展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建設,統籌在線課程和線下課程,推進本地區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建設和實施。經評審,福建省兩門課程被推薦為國家一流核
36、心課程(線下):分別是福建工業學校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圖1-1)和福建建筑學校的建筑工程測量。圖圖 1 1-1-1 福建工業學校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學銀在線截圖福建工業學校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學銀在線截圖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福建省切實將德育內容有機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德育資源,發揮其他課程德育功能。2023 年,福建省還充分發揮福建獨特優勢,用好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木蘭溪治理”“萬壽巖遺址保護”等區域特色課程資源,推出一系列故事宣講思政課、音樂思政課、美術思政課、影視思政課、研學思政課,打造本地化思政課程體系。評選一批中職“
37、課程思政”示范課(表 1-5),定期舉辦示范課教學展示活動,征集典型經驗做法與優秀案例,形成“一校一特色、一課一精品”的德育名片和品牌。支持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理健康、法治教育、行為養成等精品專題教育資源,發揮好這些課程資源的育人作12用。表表 1 1-5-5 福建省福建省 20232023 年中職思政課金課暨年中職思政課金課暨“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上好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名單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名單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公布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遴選結果的通知整理學校學校教師姓名教師姓名團隊主要成員團隊主要成員教學設計名稱教學設計名稱所獲
38、獎項所獲獎項福建工業學校黃曉麗廖躍林、宋業繄從雄關漫道到風展紅旗如畫一等獎福建三明林業學校佘麗李雨晴、陳林珊碳票加林票,青山變“金山”一等獎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沈惠芬許文忠核心價值 強基固本二等獎三明職業中專學校劉佳明黃桂梅、陳志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等獎南平市農業學校吳夢婷程飄君子慎獨,明德踐行二等獎福建理工學校王明美原園、趙強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二等獎福建商貿學校張婷婷許金生學習唯物辯證法,堅持新發展理念二等獎福州建筑工程職業中專學校林小晶徐明華大道通閩循領袖足跡三等獎廈門工商旅游學校林瑾泓陳美璇、夏露守望初心勇擔當,篤定前行綻芳華三等獎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王少全陳永珠愛崗敬業,立
39、足崗位成才三等獎131 1.4.4 教材建設教材建設教材的建設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意識形態在教學領域的集中體現與反映,是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的重要媒介。2023 年,福建省中職學校編寫教材數 366 本,其中國家規劃教材數量 311 本,校企合作編寫教材數量 204 本,新形態教材數量 67 本,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教材數量 3 本。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有針對性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發揮德育課程、人文課程等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綜合育人作用,用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挖掘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 習近平在福建
40、等系列采訪實錄的豐厚育人價值,積極開展“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福建足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和“少年工匠心向黨 青春奮進新時代”主題宣傳展示。嚴格教材教輔審查制度。根據教育部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教材20193 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材使用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2116 號)等文件精神,各校成立教材工作組織,制定教材管理制度,規范選用教材,嚴格執行教材教輔材料準入制度,使用國家規劃的中職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學用書。根據 福建省大中小學教材委員會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大中小學教材、教輔和中小學校園課外讀物等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閩委教便函202289 號)文件精神,在全省范圍內統
41、一部署排查。確保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符合大眾審美習慣。14根據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要求,福建省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專業改革與發展,重點面向專業核心課程,積極建設由行業(企業)牽頭或行業(企業)、學校共同開發,體現協同育人、彰顯類型特色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優質教材。經評審,福建省 7 本教材被推薦為職業教育優質教材(表 1-6)。表表 1 1-6-6 職業教育優質教材擬推薦名單(中職)職業教育優質教材擬推薦名單(中職)序號序號教材名稱教材名稱學校學校1畜禽生產(第四版)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2汽車電工電子基礎福建第
42、二輕工業學校3婦產科護理(第二版)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4鐵路列車服務實務(第二版)福建鐵路機電學校5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第二版)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職業中專學校6三維設計軟件應用-3ds Max 經典案例(第3 版)廈門信息學校7成本業務核算(第二版)福建經濟學校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擬推薦“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名單的公示整理案例案例 3 3:海洋文化進校園海洋文化進校園海絲非遺進課堂海絲非遺進課堂泉州市工商旅游職業中專學校秉持傳承和發展綿延千年的海絲文化脈絡理念,抓住創建泉州市中職特色校和泉州申遺的機遇,積極建設古泉州(刺桐)人文導游基地?;匾浴跋蚝6鴮W”為特色,講好泉州故
43、事,培養“世界海絲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和泉州世遺景點人文導游人才為重點。為此,學校組織開發泉州世遺景點人文導游校本教材、建設泉州世遺景點仿真教學館及校園文化景觀、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庫、開發泉州世遺景點人文旅游品質路線用以專業實踐教學。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在職教系統內獨樹一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賞。151 1.5.5 教師發展教師發展1 1.5.1.5.1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優化思政課專職教師配置,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推動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
44、化共建體系,推動高校與縣區教育局、中小學共建。全省中職學校注重配齊配強思政教師隊伍,強化思政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全省中職學校思政教師思想政治修養、德育課程育人意識、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得到有效提升。據統計,目前全省思政課教師數共 1642 人,班主任數共 8475 人,課堂育人滿意度達到 88.22%,課外育人滿意度達到 87.55%。表表 1 1-7-7 20232023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教學育人情況表年度福建省各地市教學育人情況表課堂育人滿意度(%)課外育人滿意度(%)思想政治課教學滿意度(%)思政課教師數(人)輔導員及班主任人數(人)廈門78.4577.5583.64112792漳州78.7
45、877.4883.86268819福州83.4782.9288.584232266龍巖71.2869.879.54111521南平84.1983.7590.21102474寧德87.2686.4890.898525莆田77.776.4983.83127578泉州85.288588.762731860三明84.4484.4788.3112864016全省88.2287.5593.9116428475數據來源: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平臺數據整理此外,福建省積極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素質和水平提升。省教育廳、人社廳為此專門制定了 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標準,將思想政治和師德表現作為教
46、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建立 A 類+B類的“菜單式”評價指標,形成以品德、能力、貢獻、創新為導向的科學分類、合理多元的評價體系。建立重點人才綠色通道和破格制度,暢通人才發展通道,強化技術技能要求,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分別建立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評價標準。旨在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更好發揮職稱評價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導向作用。案例案例 4 4:福建省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李菊花:師德惟馨福建省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李菊花:師德惟馨茶香潤心茶香潤心李菊花老師現任茶葉教研組組長,職教 13 年。多年來,她積累了豐富的茶葉專業教育教學理論,
47、并將理論結合實踐,構建“學、賽、育”三位一體結合的教學新模式,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技術人才。今年 4 月,她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近年來,她先后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同濟大學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雙師素養能力提升培訓班”、浙江大學舉辦的“泉州市中職學校教師、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等,不斷完善自我的業務水平。2018 年,她參加福建省評茶員、茶藝師職業技能競賽,取得茶藝師第一名的好成績,并獲福建省技術能手、福建省五一巾幗標兵和福建省金牌工人等榮譽。李菊花老師深信,只要有所專注,就會讓自己變為更專業的教育人,實現一名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的夢想與激情。171 1.5.2.5.2“雙師型雙師型”
48、教師培訓教師培訓2023 年,福建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實施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多措并舉。福建省積極出臺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實施辦法,不斷提升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比例。創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建立職業教育教師系統化培訓體系,支持“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開展定制化、個性化培育培訓,每個基地打造 3 個以上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品牌,培養一大批德藝雙馨、能文能武的優秀職業教育師資。2023 年,福建省教育廳啟動省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2023-2025 年)建設,組織申報的 4 個教師培訓基地獲批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
49、地。推進福建省職業院校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設置靈活的用人機制,采取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的方式,暢通教師校企雙向流動,強化教師企業實踐,依托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和國家級、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支持職業院校設立一批產業導師特聘崗,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精準開展教育教學、崗位實訓、企業實踐等培訓,采取兼職任教、合作研究等方式到校工作,推動形成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一年以來,福建省各院校先后開展了 2023 年度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師國家級培訓,2023 年中等職業學校非師范類新入職教師規范化培訓,2023 年福建省閩臺師資聯合培養理工類職
50、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培訓(8 月),2023 年福建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中職)培訓,2023 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1+X 證書18制度種子教師培訓(9 月),2023 年福建省中職學校藝術、公共管理及旅游大類專業骨干教師培訓(10 月)等多項中職教師培訓,到山東、江蘇等地進行教師培訓項目,涉及新入職教師規范化培訓、“雙師型”骨干教師專業技能提升(1+X 證書制度試點院校教師研修)、公共基礎課骨干教師研修、閩臺師資聯合培養等培訓項目,為福建省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 1.5.3.5.3 名師名校長、專業帶頭人培養及名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名師名校長、專業帶頭人培養及名班主任工作室
51、培育福建省有規劃地開展省內各級職業教育名師(名)名校長培養和工作室建設等工作,做好與國家級培養體系的銜接,帶動職業學校教師校長能力素質整體提升。根據 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公布職業院校名師名校長和專業帶頭人培養人選名單的通知(閩教師20195 號),中職學校全省范圍內共選拔出省級名師培養人選 36 名、省級名校長培養人選 17名(表 2-8)、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 94 名。2023 年 12 月,省教育廳對以上省級名師、名校長和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開展考核認定工作,進一步推動了福建省中職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打造一支職業教育領軍人才隊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在教育部公布的“新時代職業學校
52、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20232025 年)”培養對象名單中(表 1-8),福建工業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林俊標同志成功入選中等職業學校名校長培養對象名單,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中等職業學校校長。19表表 1 1-8-8 20232023 年福建省職業院校名校長名單年福建省職業院校名校長名單序號序號單位單位姓名姓名1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徐建平劉建成2福建省長樂職業中專學校鄭德煌3福建省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沈慶焉4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杜志惠5福建省南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戴東升6福建省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李克勤7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陳惠群8福建省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王祖輝9福建省安溪華僑職
53、業中專學校林曲堯10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陳志雄11福建省南安職業中專學校林曉丹12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李立泉13福建省漳平職業中專學校樂大杰14福建經濟學校鄭長青15福建工貿學校張秋強16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第二輕工業學校并入)林俊標數據來源:根據教育部文件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20232025年)整理整理根據 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工作的通知(閩教職成202222 號)部署安排,培育項目建設周期為 1 年,積極探索適應中職學生特點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機制、方法,培育建設一批班主任工作室。首批省級中等職業學校名班主任
54、工作室培育建設項目名單已于2023 年公布,培育項目共 69 個,推動各地各中職學校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專業化水平,建設一支優秀的班主任工作隊伍。201 1.6.6 教學改革教學改革2023 年,各中等職業學校堅持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以推進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與高水平專業建設為重點,以校本研修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拓展教學空間等方式,通過論文匯編、課題研究、校本教材開發等途徑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福建省周寧職業中專學校積極創新專業課教學模式,形成了以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等為主體的幾種教學模式。廣大教師普遍采用實踐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
55、和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注重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的特點。根據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企業訂單班試點,進行小班化教學試點;探索和實施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因材施教,推行分層教學等教學改革。永定僑榮職業中專學校積極創新專業課教學模式,形成了以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為主體的多種教學模式。廣大教師普遍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注重專業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根據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方式,進行小班化教學試點;開展探索和實施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因材施教,推行分層次教學、走班
56、制、導師制等教學改革,建立了學習困難學生幫助機制等。福建省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分層次、分梯隊開展各類公開教學活動,以點帶面推動教學改革。組建高水平專業群教師教學創新21團隊,有序推進“三教改革”。先后組織 30 位老師開展縣級公開課,11 位教師開展市級公開課(其中示范課一節,優質課兩節),以教學公開課為載體,進一步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方式,搭建??h市教學教研活動平臺,深化創新專題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福建省還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方式革新,持續擴大優化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引導職業院?;谖磥砉ぷ鲌鼍?,構建虛實
57、融合、線上線下結合的實踐教學空間和實訓教學環境,輔助教師高質量教學和學生自主地學習。打造省級中職智慧教育平臺。堅持“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原則,建設“福建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匯聚福建省中職學校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面向公眾提供的教育服務事項,為全省師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積極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體系的延伸與拓展,推動實現五級聯動、上下貫通。案例案例 5 5: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走上快車道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走上快車道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商貿專業教學團隊入選為福建省首批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后,先后與商貿物流企業、
58、技術開發公司形成課程資源建設團隊,在職教專家指導下,采用“工作任務分析法”對準工作崗位拆解工作任務,形成職業能力清單。隨后開發課標和教學資源,形成了教學主題與工作任務緊密對接的教學內容。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實訓教學效率,教學團隊申請立項并獲批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十四五”規劃課題 深度產教融合下“物流管理 1+X”書證融通實踐研究基于核心素養的福建中職學考命題策略研究,借以推動整個專業實訓教學組織規范和評價標準的修訂。教學案例還獲“2022 年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評選”優秀案例。221 1.7.7 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福建省依托福建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已有建設基礎,按照“統
59、一規劃、分級建設”原則搭建福建教育專網,全面覆蓋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事業單位,統一規劃管理網絡地址和域名,提升公共網絡與教育專網的跨網訪問速度,提供快速、穩定、綠色、安全的網絡服務,推進全省教育系統 IPv6 規?;渴鸷蛻?。目前中職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滿足當前使用要求,全省各?;ヂ摼W出口帶寬達到 1000M bps 級別,而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也達到 1000M bps。福建省致力于打造一體化的教育大數據中心,鼓勵通過混合云架構構建集約化、規?;?、綠色化的教育云。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省各地各校開發的網絡教學課程數 1198門,在課程總量中占比 21.08%,課時量達到 135
60、3 學時,在課時總量中占比為 8.39%。各校共完成在線精品課程的研發 287 門,所用學時達到 10896 學時,在線精品課程已經覆蓋的學生數為 14262人。其中 39 門課程入選評為省級精品課程,1 門課程已經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另外還有 4 門校級精品課程也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使用面均可達全國中職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依托福建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打造省級校企綜合數據服務平臺,推進產業端與職教端數據全方位、深層次、高效率地匹配。設置政策、就業、技術、培訓、專業、師資、咨詢、服務等可拼接、可融通的模塊,實現資源共聯共建共享。以人工智能、5G 等新技術推進服務平臺迭代升級,不斷提升平臺的便
61、捷性和融通性。以設區市、學校、行業企業為主體,聯合或單獨建設模23塊化的校企數據服務平臺,接入省級平臺,增強政府、行業、企業發布政策及服務信息的透明度與時效性。爭取到 2025 年底建成政府、企業和職業學校高效融合、覆蓋全省的立體綜合數據服務平臺。案例案例 6 6:數字賦能校園安全數字賦能校園安全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福建省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目前已建成一卡通平臺、校園官網、OA辦公系統、優芽學生成長平臺、超星教學平臺、超星教管研平臺、學眾文教平臺等眾多系統。隨著信息化管理業務、服務系統不斷增加,系統中積累了海量敏感數據資產。但面對愈演愈烈的數據安全威脅,學校大數據要想真正發揮潛在價
62、值,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決策分析直接起支撐作用,驅動學校數字化轉型,必須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將數據安全貫穿始終。從國家和行業層面而言,近年來對數據安全愈發重視。學校信息中心組織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對教師的網絡安全教育培訓,組織學生參加國際戴爾資訊安全(ICDL)項目認證培訓(圖 1-2),增強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提高信息素養。圖圖 1 1-2-2 國際戴爾資訊安全(國際戴爾資訊安全(ICDLICDL)項目認證培訓)項目認證培訓1 1.8.8 實習實訓實習實訓各中等學校主要依托產教融合基地和信息化平臺,深入開展實習實訓。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建設項目重在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構
63、建適應產業發展需要。2023 年,24福建省省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有 11 個,其中包括一所中職學校牽頭的職教集團;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51 個,其中包括中職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18 個;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50 個,其中包括中職學校實訓基地 9 個。依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以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 2023 年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組織與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安排實習指導老師跟蹤管理崗位實習情況,重視巡查、督查工作。各校已建立實習管理制度,并組織學生在實習前進行學習;各校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完善。日常實習管理中開展的會議、巡查、督查等情況;定期開展
64、實習班主任工作會議,并制定好半期巡查計劃。每月及年底召開實習班主任工作會議,會議上就學生暑期兩個月實習的情況進行了匯總通報,針對學生考勤、表現及技能復習等工作進行了強調,加強反詐等安全教育跟蹤,做好實習管理工作。案例案例 7 7: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校院協同育人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校院協同育人,構建構建“345345”實習管理模式實習管理模式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每年共有護理、藥劑、檢驗、康復等 4 個專業學生在學習第三年進入臨床實習。因各專業均為衛生類專業,臨床實習單位均安排在醫藥衛生行業。在市區及周邊城市共有 16 家定點實習醫院及藥企(圖 1-3),構建了網絡式實習基地,為閩西衛生事業培養高素質
65、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證。在校醫協同育人的實習管理模式下,已就業畢業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贊譽。校醫協同構建“345”實習管理模式?!?45”實習管理模式在實習準備階段,構建“345”實習管理模式,組織和安排實習?!?”代表學校、醫院、家長三方;“4”代表學生科、教務科、科教科、護理部這四個職能部門;“5”代表實習指導教師、實習輔導員、實習總隊長、實習分隊長、實習組長這五個分級管理人員。具體分工如圖 1-4。25圖圖 1 1-3-3 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學生在實習醫院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學生在實習醫院圖圖 1 1-4-4“345345”實習管理模式實習管理模式261 1.9.9 以賽代
66、練、以賽促教以賽代練、以賽促教積極舉辦技能大賽、職業院校優質課比賽、教師賽課、課題研究評選等系列活動,通過以賽代練、以賽促學,切實提高中職學校教育培養實效。教學能力比賽是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各校為推進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高度重視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紛紛舉辦了市級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踐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推廣成功的教學經驗,促進優秀教學人才的成長。在省級比賽中,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舉辦 2023 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的通知(閩教職成 2023 5 號),福建省于 3 月舉辦了“2023 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共有 757 件作
67、品參加比賽。其中,獲獎作品 454 件,一等獎 82 件、二等獎 148 件、三等獎 224 件。漳州市教育局等 10個單位獲最佳組織獎。在全國比賽中,福建省來自 13 所中職學校的參賽隊伍的 17個參賽作品獲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公共基礎課程組獲得二等獎 2件,三等獎 3 件,專業課程組獲得一等獎 3 件,二等獎 4 件,三等獎 5 件。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是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隊伍專業化建設,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是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 福建省教育廳關于舉辦2023 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的通知(閩教職成20236 號),
68、共有 77 所中職學校的 95 支班27主任團隊參賽。其中,獲獎班主任團隊 57 隊,一等獎 9 隊、二等獎 20 隊、三等獎 28 隊。福州市教育局等 4 個單位獲最佳組織獎。在 2023 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中,福建省 7 名參賽選手入圍決賽,其中程恬獲得一等獎,邱夢林、陳敏、王鳳茹、趙鈺齡獲得二等獎,陳靜雯、許欣獲得三等獎。案例案例 8 8:金云班建金云班建以心育人以心育人12 月 3 日,2023 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賽項現場決賽在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落下帷幕。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程恬老師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一等
69、獎!實現福建省中職班主任能力大賽金牌“0”的突破(圖 1-5)!程恬老師帶領她的 2021 級航空專業五年?!敖鹪瓢唷?,立足航空服務專業與實際崗位需求,以“信仰”“制度”“禮儀”“匠心”“聯動”為翼,助力學生成為五翼青年,金云展翅,翱翔藍天。經過三年的探索和沉淀,逐步形成了“金云”活動育人體系。得益于該育人體系,金云學子在各項活動、比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多位學生獲得各級各類比賽一二等獎。圖圖 1 1-5-5 程恬老師在比賽現場程恬老師在比賽現場28各地市也積極舉辦市級職業院校優質課比賽、教師賽課、課題研究評選等活動,如泉州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 2021-2023 學年度中等職業學校市
70、級優質課評選活動,在各校推選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評出泉州市中職學校市級優質課 49 節;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了 20222023 學年廈門中職校語文、數學優質公開課評審、觀摩活動等,切實地推動了一線教師關注日常課堂教學,潛心教書育人,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水平。此外,在第九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及創新創業成果展中,大賽共有來自 2537 所學校的 3065 支代表隊、13179名學生、4309 名指導教師參加,其中臺灣及港澳高校 55 所、78支代表隊、106 名學生、72 名指導教師。創新創業成果展共有 39所高校參展,參展作品 228 件。
71、其中中職組參與 10 項團體項目,獲得優異成績。1 1.10.10 培養質量培養質量1 1.10.1.10.1 五育并舉,全面發展五育并舉,全面發展育人為本,德育為先。2023 年,福建省各中職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融合統一,強化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關鍵能力,深化產教融合,促進職普融通,推進科教融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著力打造中等職業學校29“三全育人”特色品牌。福建理工學校、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福建省福安職業技術學校、福建商貿學校、福
72、建經濟學校、福建省郵電學校、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廈門信息學校等 8 所學校為中等職業學?!叭恕钡湫蛯W校培育對象。強健體魄,陶冶情操。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福建省共計體育課專任教師數 1168 人,美育課專任教師數 1767 人。2023 年全省中職學校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共 31.5 萬人,合格率為 92.45%,地市中合格率排名前三名的是泉州、福州和三明市(表1-9)。值得注意的是,體教融合也成為福建省“十四五”青少年體育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規劃提出全面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和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體育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到
73、 2025 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力爭達到 95%以上,目前福建省中職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正朝此方向繼續努力。30表表 1 1-9-9 20232023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表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表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人數(人)其中: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福州市8584490.71廈門市3069395.81泉州市7411394.2莆田市1804391.13漳州市2929191.07龍巖市1847693.38三明市2119192.71南平市1854590.07寧德市1880492.95總計31500092.45數據來源: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度
74、質量報告平臺數據整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圍繞著家務勞動日?;?、學校勞動規范化、社會勞動多樣化,通過開展校園值周、志愿服務、居家勞動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精神、勞動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案例案例 9 9:管理惟實勵新管理惟實勵新細節精進臻善細節精進臻善守護初心,堅守德育管理,攜手規范化育人。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繼續加強學校德育 6S 精細化管理工作,努力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人文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6S 精細化管理進班級和宿舍,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的要求培養學生班級、寢室的習慣養成,提升
75、學生素養,強化校園安全,共建溫馨教室和文明寢室;6S 精細化管理進日常,課堂內外強化 6S 精細化管理全覆蓋,通過學生、班級、年段、學校等四層級管理模式,讓好習慣在每位學子的心31中生根發芽,創建良好的班級、校風;6S 精細化管理促激勵,以值周班級的形式,鼓勵發揮學生參與 6S 精細化管理,達到以自治促自制的效果,提升 6S 精細化管理成效。1 1.10.2.10.2 知行合一,德技并重知行合一,德技并重福建中職學校堅持文化素質培養、專業基礎知識與職業技能訓練于一體,知行合一,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訓、以賽促改”理念,探索構建“崗課賽證”融通培養新體系,以技能大賽為抓手,促進課程改革,取得良好
76、成效。2023 年,全省中職學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證通過人數 51320 人。1 1.10.3.10.3 就業升學就業升學福建省教育、工信部門針對重點產業、關鍵產業、未來產業,強化經濟社會環境和人才需求的監測分析,引導職業學校辦學緊貼市場和就業形勢,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提高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福建省大力提升就業創業服務質量,打造福建 24365 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為畢業生(含往屆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就業”服務。提供雙創示范基地等平臺,優化創新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服務,推動更多“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項目轉化落地,促進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給予大中專
77、畢業生創業省級資助,支持更多的畢業生成為崗位的創造者。同時,強化各地臺灣青年創業園與職業學校的聯系,為有意在閩實習、就業和創業的臺灣學生提供各類服務。2023 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畢業生總數為 106365 人,較上一年增加 5.6%。各地市中,其中畢業生總人數32較多的有福州、泉州和廈門,直接就業人數較多的有福州、泉州和莆田,升學人數占比較大的有福州、泉州和廈門(表 1-10),就業和升學狀況良好??梢姼=ㄊ≈新毿.厴I生人數持續平穩增長,辦學規模仍處于溫和擴張階段,同時也反映出我市中職教育對于學生、家長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加強,也是近年來福建省不斷推進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中職
78、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生動體現。表表 1 1-10-10 20232023 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年度福建省各地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畢業生總數去向落實人數去向落實率直接就業人數直接就業率升學人數升學率福州293592761894%400113.60%2505485.30%廈門10137998098.45%4924.85%943093.02%泉州227992236498%580225.40%1759477.10%莆田8132812598.70%268533%483759.40%漳州9693959498.97%149215.30%765579%龍巖6220619499.60%1
79、17818.90%484978%三明7477745699.71%130517.45%592279.20%南平5942587398.83%125321.08%459877.38%寧德6140601898%70812.70%518684.50%平潭46644395%10121.60%33371.45%全省10636510366597.50%1901718%8545880.34%數據來源:根據職業教育系統年報數據整理從總體來看,福建省畢業去向落實人數 103665 人,畢業生本省去向落實率 97.5%,其中畢業生升學人數 85458 人,比去年增長8339 人,中職生升學率增長了 3.79%,中職畢
80、業生升學比例的持續33增長。各校須繼續提高教育質量,加強企業合作和人才培養合作,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升學機會。同時,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提供更多的升學渠道和機會,鼓勵學生繼續深造。表表 1 1-11-11 2021-20232021-2023 年度福建省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年度福建省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畢業生總數去向落實人數去向落實率直接就業人數直接就業率升學人數升學率2023 年10636510366597.5%1901718%8545880.34%2022 年1007349909098.37%2197121.81%7711976.55%2021 年9575
81、39371598.9%23.7323.73%7123175.18%數據來源: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平臺數據整理在全省畢業生就業人群中,面向第一產業 1417 人,面向第二產業 3496 人,面向第三產業 14744 人,說明第三產業是中職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流向,這一現象與福建省經濟基礎和產業結構息息相關;而自主創業對創業者自身綜合素質和相應資源均有較高要求,對大多數中職畢業生來說仍然具有難以突破的壁壘。自主創業率3.38%;中職畢業生平均起薪 3447.69 元;畢業生就業后用人單位滿意度 95%,家長滿意度 95.7%。相關數據表明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穩中向好,職業發展整體良好。1 1.11
82、.11 三二分段制辦學三二分段制辦學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 的要求,福建省大力支持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開展三二分段制辦學,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34教育銜接培養?!叭侄沃啤庇芍械嚷殬I學校與高等職業院校分段實施、聯合培養,主要面向全省或區域重點發展產業相關專業領域,培養急需緊缺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院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建立健全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將職業技能訓練貫穿整個課程體系。根據 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 2023 年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閩教辦職成20234 號)要求,福建省
83、2023 年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專業中,涉及了 120 所中職學校 510 個聯辦中職專業(去重后 95 個),其中,開設頻次最多的是幼兒保育專業(占比 9%),其次是電子商務專業(占比 8%)、旅游服務與管理(占比 5%)和會計事務(占比 5%)等專業(圖 1-6)。圖圖 1 1-6 6 20232023 年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專業年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專業福建民政學校與福建省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泉州海洋職業學院聯合辦學,共有空中乘務、高速鐵路客運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三個專業進行銜接。除此之外,學校也注重各專業與高職銜接,學35生通過福建省高職分類考試以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
84、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三所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升學,做好學校中高職銜接專業工作。福建省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與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舉辦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羅源校區,2023 年 9 月招收智能焊接技術、機電裝備技術、智能互聯網絡、藝術設計、應用電子技術 5 個專業,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 393 名。進一步加快中高職一體化進程,為探索中高職一貫制辦學做出有益嘗試,有利于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探索中高職一體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加快中高職教研集備聯動,帶動中職相關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升。案例案例 1010:福建商貿學校三二分段制辦學成效顯著福建商貿學校三二分段制辦學成效顯著福建商貿學校擁有
85、 71 載深厚辦學積淀,積累了雄厚的師資力量,是一所集中職教育、五年制高職及培訓與鑒定為一體的國家示范校、國家級重點中專,同時也是全國供銷總社改革發展示范校、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文化氛圍濃厚,生活溫馨舒適。創新創業成果斐然,在第八屆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師生團隊勇奪 2 金 3 銀 1 銅,學校榮獲職教賽道優秀組織獎。目前在校生 3500 多名,開設 17 個三年制中專專業,并與高職院校聯辦多個五年制高職專業,主要有:藥品經營與管理、金融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建筑室內設計、動漫制作技術、大數據與會
86、計、工程造價和空中乘務等專業。362 服務貢獻服務貢獻2 2.1 1 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地方發展2023 年,福建省堅持“以產興教、以教強產、產教融合、賦能發展”的工作思路,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精準對接、動態匹配,助力地方經濟深度發展。專業設置服務三大產業需求。福建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全國前列。2023 年,全省生產總值54355.10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 3217.66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23966.43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 27171.01 億元,三大產業均取得了顯著的增長,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福建省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也為全國經濟
87、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21 年),在全國范圍內,中等職業教育共劃分19 個專業大類 362 個專業,涉及了三大產業發展的需求。2023 年,福建省在專業設置上涵蓋了其中的 18 個專業大類、232 個專業,共計布局 2432 個專業點,按照專業特點與產業的對應關系,農林牧漁類對應第一產業,裝備制造類等 8 個專業大類對應第二產業,信息技術類等 10 個專業大類對應第三產業,從省域范圍來看,全省的專業設置基本能夠對接區域經濟三大產業要求。與此同時,在構建新的產業發展體系目標之下,省內各中職學?!耙詣討儭?,主動走出傳統的專業固化思維,在專業設置上不斷強化動態調整機制,
88、打造新的專業設置格局,從而推進專業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例如,莆田市在 6 個學校增設新能源裝備運行與維護、無人機操控37與維護、直播電商服務等專業;泉州市中職學校審核新增專業 27個等。人才培養導向省域經濟發展。作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技術技能型人才供給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水平,對于中等職業教育而言,為區域提供有力以及有利的人力資源也成為其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核心任務。2023 年,全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就業人數 19017 人(不含升學),各地市畢業生本省去向落實率平均 90%以上(圖 2-1),其中,龍巖市直接就業人員留巖就業率達 90%,為福建省各個地方
89、發展貢獻產業所需人才。全省中職畢業生自主創業率為 3.38%,自主創業率有所提高,中職學校畢業生創業素養有所提升。圖圖 2 2-1-1 20232023 年福建省各地市畢業生本省去向落實率年福建省各地市畢業生本省去向落實率數據來源:根據中國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平臺數據整理38案例案例 1111:對接產業,服務地方發展對接產業,服務地方發展武夷山旅游職業中專學校立足區域企業,重點建設面向本地重點產業的茶藝與茶營銷、茶葉生產與加工、旅游服務與管理等專業。一是茶藝與茶營銷專業。該專業是福建省重點專業。本專業自 1999 年開設以來,為福建省、南平市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茶藝師,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 10
90、0%,為推動茶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二是茶葉生產與加工專業。學校具備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學生就業質量好,很好地服務了閩北茶產業。三是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作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城市,學校為地方培養了一大批緊缺的旅游職業技能人才,服務于各大酒店、旅行社、文旅企業和旅游景區。2 2.2 2 服務行業企業服務行業企業2 2.2 2.1.1 服務萬億元級產業服務萬億元級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是福建省萬億級產業群,涵蓋了計算機、工業電子、光電子、微電子等多個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信息產業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省內中等職業教育對接福建省“六四五”產業新體系的戰略需求,穩步推進電子信息、機
91、械裝備、石油化工等萬億元級產業發展?;诖?,在福建省中職 18 個專業大類的布局中,電子與信息類穩居全省專業布局點數之最,從而實現以專業建設為著力點,助力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在專業建設基礎之上,省內學校也積極聯合企業,為產業發展提供適合的人才。例如,福建商貿學校與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冠名班”,作為電子信息集團人才培養基地,培養技術技能專業人才,為電子集團、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福建工業學校以“雙高”建設為契機,持續推進“211”專業群建設,積極對接地方產業和崗位能力需求,39立足辦學定位與特色,設有機械、汽車、電氣、信息、經貿五大類24 個專業、4
92、大專業群。其中,智能制造專業群為福建省高水平建設專業群和福建省職業院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福建省長汀職業中專學校與長汀縣稀土產業服務中心和中石油(長?。┐呋瘎┯邢薰鹃_展校企合作,圍繞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合作模式和企業開放日等進行深度合作,進一步構建政校企合作新機制,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搭建協同育人平臺,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2 2.2 2.2.2 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度重
93、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海洋高新七大重點領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6G、區塊鏈、基因與生物技術、深??萍嫉任磥懋a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專業。泉州市農業學校服務福建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先進裝備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高端技術在新型農業產業群中集成創新與應用,培養具備“掌握農業生產技術、操控農業物聯網裝備、運用農業電子信息技術”等能力的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專業建設取得一定成果并建立了良好的運行機制。福建省龍海職業技術學校認真貫徹落實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
94、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提升智慧校園建40設水平,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現有實訓場所進行升級改造,建立虛擬仿真實訓室,為學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體驗式虛擬實訓環境,達到教學場所與生產場景的高度融合,實現安全、經濟地操作技能培訓和訓練,提升信息化條件下的實踐教學效果。結合產業布局調整優化專業布局。福建省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根據 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隨著羅源灣港口園區優勢,堅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的戰略取向,提升不銹鋼精深加工、高端裝備制造、模具制造等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機電、輕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布局,優化專業結構,重點建設“加工制造類”和“工藝美術類”
95、兩大專業群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人才培養緊跟新材料產業發展步伐。福建省連江職業中專學校進一步推動“院校+企業+政府”合作模式,由連江縣人民政府牽頭,連江職專與閩江師專、申遠集團四方共同成立了申遠新材料產業學院,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2023 年 3 月福建省連江職業中專學校與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再次合作,新增設“分析檢驗技術”五年一貫制貫通培養專業,以“訂單式”培育新材料專業技能人才,服務于申遠集團技能型人才需求,為連江縣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清流縣高級職業中學為服務縣域經濟發展,進一步引進和培養化工新材料人才,強化“產學研”融合,打造清流特色化工新材料職業教育品牌,有效推進職業教育
96、“雙輪驅動”服務縣域經濟功能。加強新能源相關專業建設。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相關從業人員缺口大,成為新的就業熱點。福建交通職業技41術學校緊跟汽車專業社會發展需求,加大投入,增加新能源汽車實訓設備投入,建設新能源汽車實訓室。首先從師資著手,安排教師企業實訓、集訓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同時調整專業實訓內容。專業老師認真鉆研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塊,經過兩年訓練與提升,專業課老師在新能源汽車專業上取得較大進步,新能源課程穩步推進。南安市工業學校本著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響應國家號召,學校在合理使用并提高現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與力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聯合共建以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為出發點的實
97、訓基地(圖2-2),該基地為福建省重點支持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術服務。提供整車生產及技術服務從業人員(車輛組裝、調試、試車及售后技術支持)、汽車及服務銷售從業人員(銷售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從業人員(維修顧問、接車、試車拖車、維修、零部件采購)、二手車銷售人員(二手車估價和銷售)、消防救援(現場救援)、政府車管部門(技術文員和年審管理官員)、汽車保險行業從業人員(汽車核保、定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車輛組裝、調試、試車及售后技術支持)等培訓,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42圖圖 2 2-2-2 南安市工業學校與力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
98、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基地南安市工業學校與力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基地服務生物與新醫藥專業發展。福建省永春縣職業中專學校的生物化工技術專業群成功入選泉州市職業學校產教融合特色專業群。該專業群共有 5 個專業(生物化工技術應用、藥劑、園藝技術、藥學、生物制藥技術)。生物化工專業群圍繞產業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不斷開拓創新,協同更多社會資源與力量,共同推進探索復合型人才培養。與福建省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辦生物制藥技術、藥學五年專,拓寬辦學渠道,增加辦學實力。福建省柘榮職業技術學校在營養與保健、康復技術專業上下功夫,重點在中藥材藥膳、康復技能人才培養上有所突破,尋求與企業、鄉鎮的合作,建
99、設中藥材生產性種植基地,使其成為中藥材藥膳開發實踐基地,并形成集種植、旅游、體驗、開發為一體的基地亮點,打造藥膳一條街和養生示范社區,擴大生物醫藥專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福建省龍巖衛生學校與國藥控股、海華藥業、華成藥業、福原藥業四家藥企開展座談會,共同商討產教融合“產、學、研、教”一體化合作,和醫藥公司可以通過共同研發、實習實訓、師資互聘、社會服務等方式進行產學研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行業競爭力。43加快涉海專業建設,發展海洋職教。福建省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構建以船舶駕駛、航空服務、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高鐵動車乘務方向)為基礎的海陸空三位一體辦學模式,船舶駕駛專業依托
100、莆田新力船務有限公司開展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新力船務提供專業師資,學校提供校舍與文化課師資,校企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合作辦好船舶駕駛專業。福建航運學校的“船舶駕駛”和“輪機管理”是省級重點專業,學校與國內多家船舶管理公司、船員管理公司、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及有培訓需求的單位建立了業務往來關系,實現校企合作招生、產教融合、促進就業創業的根本目標。與船員勞務管理的送培單位簽訂培訓合同,送培企業遍布全國沿海和內地。根據專業技術能力,與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校企聯合關系,穩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滿足學生頂崗和實習需要。學校聘請海運集團內部業務骨干和公休船員到校任教,返聘退休的優秀船長或輪機長,讓具備條件又有
101、任教意愿的船員參加海事局的師資考試,作為后備師資力量,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參與學校課程的設計、教學、實習指導。圖圖 2 2-3-3 福建航運學校船舶駕駛專業學生在模擬艙內學習航行技術福建航運學校船舶駕駛專業學生在模擬艙內學習航行技術442 2.3 3.3.3 服務傳統優勢產業服務傳統優勢產業福建省傳統優勢特色產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產業、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福建省中職學校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形成深度對接本地優勢傳統產業的優質專業,全面優化專業布局,打造后備產業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服務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
102、。福建省重點打造集成電路和光電產業集群,加快發展 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了滿足電子信息產業的需求,福建省政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精心設置了相關專業,包括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等。課程設計緊密結合行業趨勢,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福清西山職業技術學校以多方聯盟模式為校企融合工作基礎,重點落實電子信息職業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建設,大力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行業職教人才,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緊抓福州高新技術產業區重大發展機遇,為把福州打造成海西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國內領
103、先的電子信息應用示范區貢獻力量。服務先進裝備制造業。福建省重點打造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加快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新領域,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福建省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主動服務裝備制造產業,學校組織專業教師深入福建福蓉源高端制造有限公司、福建東恒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羅源灣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專題調研,深入企業車間,了解企業生產工藝和流程、崗45位需求,研發中心,尋找深度合作切入點。本年度為機械裝備等產業輸送 600 多名專業技術產業人才,有效緩解企業緊缺工作用工問題,同時靠前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問題 13 項,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服務石油化工產業。福建
104、省重點打造石油化工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新方向,推動石油化工產業向高附加值、低碳環保方向發展。為適應新寧德發展需要,福建省屏南職業中專學校積極推行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先后與寧德區域“寧德時代新材料”“寧德聚能動力”等多家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訂單式培養班、企業冠名班的試辦到規模辦學發展,2023 級計算機應用專業與寧德聚能動力電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招收“寧德聚能動力冠名班”學生有 128 人,2023 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與屏南時代新材料合作的“屏南時代新材料冠名班”共有 65 人。石油化工產業作為惠安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的第三極,中長期產值規模將超過萬億元規模。雖然
105、產值規模巨大,泉惠石化園區內化工行業人才仍然稀缺。2020 年秋,福建省惠安職業中專學校積極與泉惠石化園區開辦聯合化工專業并開始招生,培養本地化工行業實用型技能人才。學校多次與泉州黎明大學探討在泉惠石化園區設立化工行業職工培訓中心、“二元制”辦學及五年制大專事項。20級、21 級化工專業學生已經到泉惠石化園區內的裕忠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躍科技有限公司、邦麗達科技有限公司、歐昌樹脂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實習就業工作。服務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福建省是全國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基地,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和品牌,如安踏、361、九46牧王等。福建省重點打造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功能性紡織品、
106、智能穿戴設備等新產品,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品牌化、時尚化、個性化方向發展。泉州雙喜科技學校是省級合格中等職業學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服裝行業人才培養基地,為商業部及泉州市紡織服裝行業選派出國管理人才培養基地。辦學至今,為紡織服裝行業及企業輸送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有廠長、經理等高級管理員?;莅矠橹袊7a基地,福建省惠安職業中專學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積極與惠安校服協會合作與福建新同興針紡織有限公司及校園博士建立校企合作。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已有十八屆畢業生,共培養了 2300 余名服裝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穩步上升,多次獲得省級,市級技能大賽獎項,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先后被認定為市級特色專業建
107、設,獲得了上級和社會的高度評價。圖圖 2 2-4-4 福建經貿學校當選數字化紡織材料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福建經貿學校當選數字化紡織材料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服務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福建省是全國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的重要基地,擁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產品和品牌,如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福建百香果、平和蜜柚、福建珍稀食用菌等。福建省重點打造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加快發展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產、林竹、花卉苗木、47食用菌等十大鄉村特色產業,推動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向優質化、綠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光澤縣職業中專學校于 2010 年正式與圣農集團聯合辦學,
108、招收畜牧獸醫專業學歷班,采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抓住“本地企業、本地?!钡膬瀯?,學生就業得到了圣農極大的幫助,所有合格畢業生均作為企業儲備干部培養。在辦學模式上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圣農企業的深度合作(圖 2-5),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邀請企業高層管理進校園,學校重視和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我、突出圣農企業文化教育,合理定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思想。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有電子商務和食品加工工藝兩個省級“雙高”專業群,學校與晉江市海峽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共建“園區型職業技能提升中心”和“企業職工培訓中心”,持續與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共建員
109、工培訓基地,為晉江地面多家食品公司提供產品改良和生產質量管理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食品加工工藝專業榮獲 2023 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食品藥品檢驗賽項”三等獎(圖 2-6)。圖圖 2 2-5-5 畜禽生產技術專業學生參觀圣農集團飼料加工廠畜禽生產技術專業學生參觀圣農集團飼料加工廠48圖圖2 2-6-6 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榮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榮獲獲2022023 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食品藥品檢驗賽項食品藥品檢驗賽項”三等獎三等獎福建省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品質。
110、在“十四五”時期,福建省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動能,打造“六四五”產業新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 2.3.3 服務鄉村振興服務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農”工作的總抓手。福建省各地中職教育牢牢抓住學生服務鄉村振興載體,建立適應各種涉農培訓需求的彈性學制,更好地服務于鄉村建設體系,主動面向農村,主動對接農業現代化需求,建設好職業教育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與鄉村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將產、教、研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旅游文化,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助力鄉村打造特色
111、文化品牌。利用當地能人、模范先鋒、鎮村干部等群體,為學生傳授技能、宣講身邊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服務鄉村振興的志向。49借力專業人才做好“三農”工作。以服務閩北鄉村振興為目標指向,南平市農業學校安排骨干專業教師擔任科技特派員、科技扶貧專員和村第一書記,下企業到農村開展“科技扶貧、精準扶貧”。通過科技特派員田間論壇,展示科技特派員風采,每月通過??M行科技下鄉幫扶心得交流、技術傳授、成果匯報,把科技“種”在綠水青山間,助力“三農”發展,服務鄉村振興。依托平臺中心提供技術服務。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堅持“主動提升社會服務功能,大力推進職業培訓工作”的宗旨,與漳州市薌城區通北街道金源社區簽約成立了“社區職
112、業技能培訓中心”,與南靖縣天口村建立了“天口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天口村鄉村微教育基地”,為漳州市薌城區及學校周邊地區各類人員更新知識、增強技能和接受繼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案例案例 1212:福建商貿學校陳秀美:情系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福建商貿學校陳秀美:情系三農,服務鄉村振興陳秀美,現任福建商貿學校副校長,正高級講師,省級職教名師。她情系三農,為培養現代新型職業農民,經常深入各市縣供銷社、基層供銷社,送教上門,與建甌市供銷社、武平縣中山供銷社等多家單位協同暢通了智力、技術、管理下鄉三通道,先后開辦了南平市供銷社系統綠色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班、武平縣“供銷社基層組織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培訓班,與
113、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在武夷山、福鼎、福安等地舉辦“制茶師”培訓鑒定,2023 年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1000 余人次。案例案例 1313: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高素質農民培訓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高素質農民培訓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積極貫徹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戰略,助推各地農村產業振興與人才振興工作,致力于提升農業技能,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在新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龍巖市農業學校承辦的 2023 年福建省高素質農民培訓任務全部圓滿地完成(圖 2-7)。培訓開設生豬養殖技術、現代農業、農產品推廣、新農商直播、50果蔬種植技術等課程,邀請龍巖市農科院、龍巖市
114、農業學校、農業技術公司技術員及農場主、科技特派員等農業專家開展相關課題的講授,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形式,帶領學員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實訓教學。2023 年福建省高素質農民培訓,共為新羅區培養“有知識、會技術、懂運營”的高素質農業從業者 600 人次。圖圖 2 2-7-7 龍巖市新羅區龍巖市新羅區 20232023 年高素質農民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年高素質農民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2 2.4.4 服務終身教育服務終身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福建省中職學校踐行終身教育理念,主動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由單純的就業教育向培養高素質勞動者轉變,由培養技能型人才向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復合型人
115、才轉變,由培養知識型、技能型人才向創新型、創業型人才轉變。一方面做到為終身教育體系服務,進一步發揮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培訓等多種功能。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強調相互間的銜接與溝通,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受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社會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2023 年,福建省致力于完善福建省終身教育服務體系,打造51具有福建特色的終身教育發展模式,助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根據福建省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關于開展福建省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工作(2
116、022-2025 年)的通知(閩終教委20225 號)的工作部署,開展了福建省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工作,精心遴選培育一批終身教育創新基地和實驗項目,持續推進各級各類終身教育機構開展終身教育理論、政策和應用等方面的課題研究,最終確定2023年省級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166個,其中包括終身教育創新基地 6 個,終身教育實驗項目 26 個,優質社區(老年)學校(學習中心)18 個,社區(老年)教育鄉土教材 13 本,社區(老年)教育課程資源 25 個系列,高校老年大學 4 所,學習型社區(村)22 個,終身教育研究課題立項 50 個。福建省各地中職學校積極參與項目申請,致力于豐富終身教育發展的新
117、理念、新思路、新路徑、新經驗,進一步提升福建省中職學校終身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水平,凝練終身教育工作典型做法和經驗,為提升全民素質、建設學習型社會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2 2.5.5 對口幫扶情況對口幫扶情況“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是教育扶貧的鄭重承諾。門檻更低、成本更小、就業通道更為直接的職業教育,不僅點亮了貧困家庭孩子的人生夢想,也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改寫了貧困家庭的命運。近年來,福建省職業教育不斷敞開大門,讓一批又一批貧困學子“進得去、上得起、學得好、有出路”,助力他們戰勝貧困。根據福建省教育廳、扶貧辦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扶貧辦閩寧職業教育協作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閩
118、教職成 20175217 號)文件精神,各地學校在支援過程中積極探索對口幫扶與合作發展的新路子,開展了專業實訓室共建、“互聯網+教育”、特色專業共建、師資隊伍共建等方面工作,成效顯著。2023 年,在福建省教育廳、福建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閩昌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新疆昌吉州舉行。福建省21 所職業院校與昌吉州 7 所職業院校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其中包括福建經濟學校、福建工業學校、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等中職學校,進一步加強了閩昌校際間合作交流,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和教師隊伍建設,共同開創閩昌職業教育新篇章,也豐富了福建省對口幫扶的內涵。案例案例 1414:“組團式組團式”精準幫扶精準幫
119、扶書寫閩寧職教模式書寫閩寧職教模式2022 年 8 月,該校五名平均教齡 27 年的校級領導、中層干部、一線骨干以高講身份“組團式”幫扶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職業技術學校。在前期調研把脈問診的基礎上,團隊制訂 20222023 學年幫扶計劃和20222025 年幫扶規劃。借鑒泉州優秀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學手段,提出寧夏職校全面系統的治理方案。幫扶團隊協助寧夏職校推進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四大工程”建設,推行學校治理網格化,根據專業學科整合學部,組建年級學生管理團隊,進一步理順了學校體制,很快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總結工作經驗基礎上,2023 年 10 月,“閩寧協作組團幫扶”中等職業學校聯盟在吳忠市
120、紅寺堡區成立。目前,聯盟由閩寧兩地 27 所中高職學校組成,旨在聚合兩地職業教育資源,服務閩寧兩地經濟發展。532 2.6 6 服務閩臺融合發展戰略服務閩臺融合發展戰略2023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其中指出,“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支持臺灣優勢特色產業企業以多種形式在閩參與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制辦學”“加大在閩職業學校招聘臺灣教師力度,進一步擴大直接采認臺灣職業資格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強閩臺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等多項舉措,為福建省職業教
121、育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來,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閩臺之間的交流交往不斷深化,兩岸經濟融合持續深入,各領域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推進中職學校與臺的聯合培養合作辦學。福建省中職學校積極推進與臺產教融合進程,提升學生培養質量,如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加強與臺資企業(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多家企業)合作,開展校企合作辦學。集美工業學校是獲批首批廈臺職業教育示范學校。2023 年以“金專+金師+閩臺交流”為載體,融入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科教融匯等職教元素,打造廈臺職業教育交流品牌,發揮黨建先引作用,提升學校綜合競爭力。學校與金門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臺灣修平科技大學、臺灣元智大學等院校長期保
122、持合作關系,十年來學校師生與臺灣交往互動達 300 余人。引入 TEMI協會單晶片能力認證課程體系,建成“兩岸(閩臺)單晶片能力認證中心”“兩岸(閩臺)智動化創新電子&國際證照師資人才培育基地”。先后開展認證 4 期學生,有 200 名左右學生參加培訓取證,為微電子、單晶片技術方面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廈門市54微電子產業發展,后期計劃擴大合作范圍,盡可能多引入臺灣地區電子技術來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來服務廈門市產業轉型升級。平潭縣職業中專學校作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唯一一所中專學校,目前擁有17 位臺籍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該校將持續引進臺籍教育人才,為臺灣職業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發展機遇,為
123、平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架設起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橋梁,為加快“一島兩窗三區”建設服務。圖圖 2 2-8-8 集美工業學校電子專業閩臺合作總結會暨集美工業學校電子專業閩臺合作總結會暨“電子元件拆與焊能力認電子元件拆與焊能力認證證”證書頒發儀式證書頒發儀式加強賽事項目交流合作。持續推進兩岸職業教育論壇、兩岸遠程教育論壇、海峽兩岸職教展、海峽兩岸職業院校校長論壇、海峽兩岸辯論賽等,通過交流平臺,擴大產業與科研等項目的對接,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加強閩臺師生互動交流,組織學生參加開展兩岸創新創業項目交流。2023 年上半年該校組織師生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職業技能大
124、賽,先組織學生熟悉各項賽項,在校內進行首輪比賽,再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大賽。本年度學校共參加了 9 個賽項,共獲一等獎 5 個、二等獎 3個、三等獎 4 個。2023 年漳州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55暨漳臺邀請賽由漳州市教育局主辦、漳州市中華職教社聯辦、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承辦,旨在充分發揮“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持續提升師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營造校園創新創業良好環境,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本次比賽不僅讓我們漳州的選手了解臺灣青年的實力,也為臺灣青年搭建了一個創新創業交流平臺,為他們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創造更大空間、搭建圓夢舞
125、臺,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新動能。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加強對臺青少年體育交流,2023 年學校與金門縣開展兩次廈金乒乓球青少年交流訓練,從乒乓球基本技術、戰術配套到比賽體能訓練等多元化訓練課程及全方位技術訓練,為檢驗兩岸青少年乒乓球訓練成果,組織乒乓球比賽,幫助兩岸青少年運動員修正、改進訓練質量,在技術上得到更大進步。兩岸青少年在訓練和比賽中增進了解,互學互鑒,提升了技能、開闊了眼界、收獲了友誼。同時與金門縣中正國小達成合作,三名金門縣乒乓球運動員辜渝真、許子晴、董宸儒將代表廈門市參加省錦標賽和省運會。深化閩臺產業合作。加強要素保障,支持古雷石化產業基地、寧德動力電池集群等建設集
126、聚兩岸資源要素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福建企業與在閩臺企共建企業合作聯盟。支持建設多層次兩岸金融市場,創新兩岸社會資本合作方式,推動設立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基金。福建理工學校牽頭組建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召開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 2023 年研討會,福建省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銷售行業協會以及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中的相關企業和院校代表蒞校參56會。學校依托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通過每年組織專題研討會、集團成員間交流互訪、構建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作室、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等方式,
127、強化集團成員間交流合作,互利共贏,并在長期合作實踐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培訓。福建省積極開展了各項閩臺聯合培養項目,如:“2023 年福建省理工類師資閩臺聯合培訓班”“福建省 2023 年閩臺師資聯合培養(省培)人文類教師研修班”“教育廳師資閩臺聯合培養項目第十期行政管理干部高級研修班”“2023 年福建省閩臺聯合培養理工類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兩岸授課專家學者開展專題授課,重點通過職教新理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技能和創新能力等方面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交流?,F場實踐環節,全體學員們前往福建省教育學院師德師風實踐基地、閩侯縣臺灣青年就業
128、創業基地、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等地開展參觀交流,為培訓班學員打開了新視角、啟發了新思考,對高素質、專業化理工類中高職教師隊伍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有效提升了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推動了中職學校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57圖圖 2 2-9-9 福建省閩臺師資聯合培養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留影福建省閩臺師資聯合培養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留影加強科技合作。福建省鼓勵閩臺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在閩臺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支持福州、廈門建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閩臺人才集聚平臺。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依托非遺大師傳承工作室,與臺灣的民間藝術家進行藝術和文化的交流;依托臺商區兩岸青年創
129、業基地平臺,與漳州翊瀚眾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實踐點”“校企合作培訓點”,積極探索和推動漳臺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舉措,促進校企雙方產教融合。在人才培養、社會培訓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建共享,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校企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優化配置,進一步加強了海峽兩岸的溝通與交流,拓寬了雙方教育工作的視野和思路,為推動閩臺職業教育深入融合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58案例案例 1515:“青連兩岸閩都尋福青連兩岸閩都尋?!眱砂肚嗄陚鹘y文化體驗營活動兩岸青年傳統文化體驗營活動11 月 9 日,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聯合福州市青年聯合會、福州市青年藝術家協會、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等單位承辦的“青連
130、兩岸閩都尋?!眱砂肚嗄陚鹘y文化體驗營活動在福州成功舉辦,此次活動匯聚了福州、臺灣、香港、澳門及海外約 200 名在榕求學青年學子,共同感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文化盛宴?;顒蝇F場設置了壽山石、漂漆扇、中醫藥香包、詠春拳等非遺文化體驗項目,港澳臺僑的學子們現場聆聽非遺技藝傳承人們對非遺文化的介紹和展示,感受閩都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非凡魅力,與傳承人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593 文化傳承文化傳承3 3.1.1 精神傳承精神傳承培養大國工匠、打造職業教育高地,必須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根據福建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地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勞
131、動教育必修課程,其中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 16 學時。著力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和勤儉節約精神,引導學生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培養敬業奉獻、誠實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開拓創新等精神品格。3 3.2.2 弘揚紅色文化弘揚紅色文化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原中央蘇區重要組成部分,黨史事件多,擁有眾多的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等。據 2018 年全省革命文物普查統計,福建擁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1832 處(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0 處(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14處,市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1458 處,可移動革命文物 113178
132、件(套)。全省共登記 8 家革命紀念專題博物館,紅色資源豐富。福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依托福建地區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重溫紅色歷史,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60案例案例 1616:緬懷先烈憶初心緬懷先烈憶初心傳承精神勇擔當傳承精神勇擔當緬懷先烈,銘記壯烈事跡;致敬英雄,學習高尚品格。2023 年 9 月 30日是第十個烈士紀念日,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積極開展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班主任們帶領學生追尋英雄先烈坐標,聆聽紅色歌曲,回顧歷史,傳承精神,展望未來,在跨越時空的旅程中,堅定內心的信仰。此
133、次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有效弘揚、傳承了革命烈士精神,踐行了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自古英雄出少年,財金學子將心懷初心、砥礪前行,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案例案例 1717:福建省南安市紅星職業中專學校開展主題黨建活動福建省南安市紅星職業中專學校開展主題黨建活動2023 年 11 月 25-26 日,福建省南安市紅星職業中專學校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前往長汀開展“循足跡、悟思想、鑄忠魂、擔使命”主題黨建活動?;顒又?,黨員教師們走進長汀,瞻仰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楊成武將軍銅像(圖3-1),參觀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紀念館、福音醫院、辛耕別墅、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134、圖 3-2)、紅軍長征第一村中復村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現場學習,該活動引導黨員教師在生動現場教育中接受洗禮,以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增強愛黨愛國信念,堅守初心使命,緊跟黨的步伐。圖圖 3 3-1-1 在楊成武將軍銅像前在楊成武將軍銅像前圖圖 3 3-2-2 參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參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613 3.3.3 傳傳承承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2021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一直以來,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福建特有的資源稟賦,提煉萃取、彰顯弘揚中華福
135、文化的人文追求和精神價值。深入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高度重視“?!蔽幕霌P傳承發展工作,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意識培育,助力文化強省建設。要堅持守正創新,著力在深化研究闡釋、創新宣傳方式、加強轉化利用、深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上下功夫,培育“?!蔽幕?IP,擦亮“?!蔽幕放?,不斷賦予“?!蔽幕碌臅r代內涵,推動“?!蔽幕谌刖裎拿?、產業發展、民生福祉。深化閩臺交流和國際傳播,增強“?!蔽幕瘋鞑チτ绊懥?。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內外聯動,強化政策保障,形成共促中華福文化傳承發展的強大合力。案例案例 1818:福建省泉州
136、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教師苦心鉆研,傳承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教師苦心鉆研,傳承“木版年畫木版年畫”技藝技藝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作為閩南傳統民間藝術的泉州木版年畫,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美術與設計系的蔣志堅老師將泉州木版年畫融入中職美術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實踐,積極整理民間傳統木版年畫資源,引導學生全面深入認識木版年畫的內涵和價值,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建立本土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多年來,他致力于恢復泉州木版年畫輝煌的歷史文化,經過不懈的努力,如今已經成果斐然。2022 年 10 月 23 日多幅年62案例案例 1919:
137、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郭元妤傳承工匠精神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郭元妤傳承工匠精神郭元妤,女,1976 年 11 月出生于福州,全國技術能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多年從事工藝美術教學和藝術設計制作。福建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教師,從教二十余載,忠誠、堅守、奉獻、敬業,一直堅守在教學工作一線。任教期間多次被評為校、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獲福州市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三等獎。多次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三等獎。在校企交流期間工藝美術類競賽成績斐然:獲得 22 全國工藝品制作(漆器鑲嵌裝飾工)職業技能競賽華南預選賽職工組二等獎;22 年在第二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工藝美術品
138、設計師)福建省選拔賽中榮獲一等獎;被授予“福建省輕工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23 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 3.4.4 學學校特色職教文化校特色職教文化一所學校的特色是其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持續穩定發展方式和科學特征,是學校核心競爭力之一。在福建省各地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各校從自身辦學歷史與辦學特色出發,通過學校獨特的歷史積淀、辦學理念、辦學模式,使校園文化特色更加鮮明、亮點更加突出,從而打造出具有個性化的校園文化品牌,并將校園文化與學校發展目標融合,滲透到學校發展的全過程,服務學校長遠發展。畫參加晉江盒止美術館“書是無聲樂”展覽。2023 年 7 月作品:門神(秦瓊敬德)
139、健康第一參加由福建省手工藝協會及福建省商務禮品協會主辦的福建省第三屆“福藝杯”優秀作品評比分別獲“金獎”和“銀獎”。63案例案例 2020:閩韻流芳閩韻流芳 青春傳承青春傳承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師生戲曲文化修養,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2023 年 5 月 31 日,福建省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邀請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藝術家們走進校園,開展“戲劇進校園”活動(圖 3-3)。藝術家們傾情演出,演得風趣幽默,有聲有色,同學們沉浸其中,看得全神貫注,如癡如醉。演出間隙,藝術家們還為同學們講解了戲曲的角色知識,穿插了戲曲知識互動問答,邀請學生上臺體驗男女互相見禮等程式動作
140、,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們充分了解了閩劇的起源和發展,親身感受閩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圖圖 3 3-3-3“閩劇進校園閩劇進校園”藝術家與同學們合影藝術家與同學們合影案例案例 2121:薪火相傳薪火相傳非遺有約非遺有約5 月 18 日,武夷山旅游職業中專學校 2023 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暨首屆非遺文化節專業展演拉開盛幕(圖 3-4),該校抖音、快手、視頻號與南平市廣播電視臺全程直播,接受海峽教育報與武夷山市廣播電視采訪,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報道學校辦學成果和專業特色,讓全社會感受職教師生的別樣風采,感受職業教育的無窮魅力。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學校邀請各合作企業與全校各班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到校,為企
141、業與家長們呈現了學校專業教育教學成果,讓企業與家長們感受到了職業教育的非凡魅力,此次活動得到中國日報網、新華社、新福建等知名媒體的專題報道。64圖圖 3 3-4-4 武夷山旅游職業中專學校武夷山旅游職業中專學?!靶交鹣鄠餍交鹣鄠?非遺有約非遺有約”活動活動案例案例 2222:墨香點染校園春色墨香點染校園春色斗正修為工匠英才斗正修為工匠英才福建省上杭職業中專學校在對“三引入”(指引入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和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規劃、整體提升,提煉出以“墨斗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對墨斗所蘊含的文化含義進行挖掘提煉。墨斗這一特殊的文化內涵,賦予學校是非曲直的標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42、,體現學?!昂竦滦奚?、精技立業”的辦學思想和培養大國工匠的辦學理念。學校成立孔子學堂和上杭琴崗詩社上杭職專分社,建設墨香書院和墨斗亭,以“墨”字為主給辦公樓、教學樓和實訓樓命名,建設樓道文化和傳統文化長廊,對校史館內容進行充實完善。2022 年,以“墨斗文化”為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案例已被福建省教育廳推薦參評全國職業院校文化建設 50強。654 國際合作國際合作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職業教育國際化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推進職業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是實現職業教育高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福建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與東盟經貿合作關系緊密,在我國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
143、開放,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重要作用。2023 年,福建省加強比較借鑒,推動與職業教育先進國家的交流合作,積極吸收國外先進辦學理念和實踐經驗,支持引進國外優質資源發展職業教育,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等改革創新,提高福建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品牌。推動國際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赴境外辦學、協同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聯合福建境外投資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拓展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成果互認,拓寬學生國際化視野,加快
144、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現代化建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國際吸引力,緊密結合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及“一帶一路”框架,圍繞中印尼“兩國雙園”等福建特色國際產業合作項目,重點面向東盟國家深化職業教育交流和合作,推進后疫情時代職業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擴大職業教育來閩留學生規模,拓展“中文+職業教育”專業領域,推動與境外高校共建產業技術聯合研發中心。664 4.1.1 合作辦學合作辦學2023 年 7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明確要求職業教育結合產業“走出去”的需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一批“海絲學院”等“中文+職業教育”品牌
145、?!氨庇恤敯喙し?,南有海絲學院?!苯陙?,福建省依托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等平臺,實施職教“走出去”戰略。從“借船出?!鞭D向“隨船出?!薄皫Т龊!?,由優質資源“請進來”轉向主動“走出去”,福建職教正奮力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培養、輸送人才,服務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架起一座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互聯互通的橋梁。為加強和促進中國印尼兩國教育和科技交流與合作,經福清市僑聯牽線,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與印尼當地華僑聯誼會取得聯系,擬與印尼當地具有辦學資質的學校合作辦學,締結姊妹校。2023 年 1 月,與印尼當地學校簽訂教育項目合作協議書。利用雙方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各
146、自優勢,共建職業教育基地,為印尼當地具有中國背景的企業(兩國合作企業、中資企業、華人企業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精通中印語言、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能人才,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福建省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依托僑校品牌,繼續發揮福建省海外華文培訓基地的作用,向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華裔青少年傳播我國傳統文化,實施“越洋計劃”,全面提升師生國際化素養,構建國際化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閩西職教窗口,提升對外合作交流服務水平。與泰國商會大學共同探討適合兩校學情的教育67合作模式,聯合培養能力強、素質高、眼界寬的專業人才。泉州雙喜科技學校是福建省第一所具有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資質的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具
147、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學校有來自越南、緬甸等境外學生在校留學深造。學校與河內紡織工業大學等 13 所越南院校聯合辦學,與緬甸金光學院等 8 所院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使“海絲學院”建設更加多元化。僅越南、老撾、緬甸就有 45 家中資企業選送優秀員工到該校短期培訓,還與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的服裝行業協會簽訂 10 項合作協議,在“中文+技術”人才培養上取得斐然成績。圖圖 4 4-1-1“海絲學院海絲學院”國際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論壇在晉江舉行國際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論壇在晉江舉行4 4.2.2 合作平臺合作平臺福建省圍繞福建自貿試驗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主動參與國際交流
148、與研討,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福建省積極構建中印尼“兩國雙園”合作平臺,建設以福州元洪投資區為主體,印尼方以民丹工業園、阿維爾那工業園和巴塘工業園為主體,構建以產業鏈、供應鏈為主的國際分工合作平臺,打造中印尼之間投資貿易綠色通道,使“兩國雙園”成為承接“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合作68項目的重要平臺。2023 年 8 月 31 日,中印尼兩國雙園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福州市召開,福州市政府、印尼方園區代表分別提出了需相互協同推動的工作事項,圍繞園區管理機構聯合工作機制、編制園區發展規劃、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支持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溝通,對雙方園區建設下一步合作內容達成了共識。圖圖 4 4
149、-2-2 中印尼兩國雙園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福州市召開中印尼兩國雙園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福州市召開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是漳州融入新發展格局、走向國際化、深度推進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當前,漳州正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中菲示范園區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漳州高新職校緊跟時代步伐,助力漳州新發展,與菲中經濟合作產業園有限公司、菲律賓漳州總商會、福建科能集團就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科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建立合作意向。4 4.3.3 合作項目合作項目福建省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依托僑校品牌,繼續發揮福建省海外華文培訓基地的作用,向馬來西
150、亞印尼等地的華裔青少年傳播69我國傳統文化,實施“越洋計劃”,全面提升師生國際化素養,構建國際化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閩西職教窗口,提升對外合作交流服務水平。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借助與德國大蓋勞和法國尼斯國際化合作項目,積極引入國際化元素,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教育教學理念,營造國際化教學氛圍,對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中、西餐及烘焙)專業進行國際化水平提升建設嘗試,在國際化專業標準、課程體系、國際化教學團隊、國際化課程資源和國際化實訓室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2023 年初,該校與法國尼斯蔚藍海岸職業培訓學校共同開發中法烹飪課程,通過錄制教學視頻、線上直播課程等方式開展遠程教學交流?,F在已經分別各拍攝錄
151、制了一門課程:提褶包(中餐-中式面點)和藍綬帶雞肉卷、蘑菇醬(法餐),并進行了課程互換共享。福州商貿職業中專學校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和海峽兩岸競賽。2023 年 6 月,學校參加閩學院海上絲路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東盟海絲文化與藝術學術互聯”活動,加入海絲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聯盟成員單位。2023 年 9 月至 10 月,學校教師何伙珍、林凱指導季臺濤、周霖杰兩名學生參加“2023 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無人機應用技術(巡測一體化)賽項”,獲得全國一等獎?!凹訌妵H交流合作,主動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绷暯娇?/p>
152、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閩侯縣職業中專學校開展國際交流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引。2023 年 4 月 28 日上午,福州岸達信教育咨詢有70限公司海外業務伙伴林武勇先生一行來校進行參觀交流。林先生是馬來西亞籍華人、祖籍福建,從事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國際市場開發業務多年,在東南亞市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人脈。校企雙方主要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中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做法進行交流,探討雙方今后在國際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術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學校努力探索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開放共享、合作共贏,堅持與世界對話、共謀發展。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與冠捷集團、京東方集團、福耀集團、創元國際大酒
153、店等面向“一帶一路”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開設訂單班,為“一帶一路”企業訂單培養人才。與以上企業共建職業教育培養培訓基地,面向“走出去”中資企業員工開展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學校與福耀集團校企合作開設智能設備運行和維護專業訂單班,在校期間有計劃安排學生到國際化管理的福耀企業參觀實習,由企業高管和技術人員為學生授課,培養學生的國際化素養。案例案例 2323:國際交流促提升國際交流促提升學術互聯拓視野學術互聯拓視野6 月 25 日上午,福州商貿學校林凱、陳宗英兩位老師應邀參加了由閩江學院海上思路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東盟海絲文化與藝術學術交流活動”(圖 4-
154、3)。在活動中,泰國國立藝術大學裝飾藝術學院國際博士生項目委員會主席伊卡查特 中烏拉塔納教授對東盟文化與手工業做了精彩的報告。伊卡查特教授分享了大量唯美的泰國手工藝設計作品并介紹了泰國民間和高校合作的文創產品。許多產品是從泰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形態中提取元素并應用到傳統手工藝品、家具設計等作品中,其手工藝作品獨具匠心。71圖圖 4 4-3-3 學校參加學校參加“中國中國-東盟海絲文化與藝術東盟海絲文化與藝術”學術互聯活動學術互聯活動725 產教融合產教融合5 5.1 1 平臺建設平臺建設5 5.1.1.1.1 市域產教聯合體市域產教聯合體2023 年,隨著產教融合實踐成果的不斷更新,福建省加大力度
155、推進產教融合,先后發布了關于開展 2023 年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通知關于做好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重點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等政策,持續落實國家有關產教融合的政策,強化產教融合的重要定位。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舉措,是落實 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閩政辦202324 號)的重要抓手。支持產教資源相對集聚、產教融合基礎較好、需求旺盛的設區市,以產業園區為基礎,統籌區域內職業教育資源,按照“一
156、地一案”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成立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多主體參與的理事會,實行實體化運作。重點支持市域產教聯合體中符合條件的院校申請中央預算內教育強國專項投資。2023 年到2025 年,福建省將每年遴選 35 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力爭 5 家單位入選教育部認定的市域產教聯合體(表 5-1)。73表表 5 5-1-1 20232023 年福建省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年福建省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序序號號聯合體名稱聯合體名稱依托園區依托園區牽頭學校牽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牽頭企業牽頭企業1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物聯網產教聯合體福州經濟技術開
157、發區管委會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經濟學校福建經濟學校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2閩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教聯合體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工商旅游學廈門工商旅游學校、集美工業學校、集美工業學校、廈門信息學校、廈門信息學校等校等廈門信息集團有限公司3龍巖市專用車制造產教聯合體龍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龍巖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省龍巖華僑福建省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職業中專學校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4福州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福州新區管理委員會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州商貿職業中福州商貿職業中專學校專學校福
158、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漳州古雷石化產教聯合體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漳州高新職業技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術學校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6泉州市石油化工產教聯合體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黎明職業大學福建省晉江職業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南安中專學校、南安市工業學校市工業學校福建百宏石化有限公司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歷年關于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整理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以晉江經濟開發區為依托,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作為牽頭高校,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牽頭企業,聯合晉江職業中專學校、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晉江晉興職業中專學校等中高職院校,共同為職業教育與
159、城市產業的雙向高質量發展蹚出新路。2023 年 9 月 28 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8 個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晉江市域產教聯合體金榜題名,是福建唯一,也是全國縣域唯一。泉州市石油化工產教聯合體由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福建74百宏石化有限公司和黎明職業大學共同牽頭,統籌 95 家泉港石油化工園區、泉港高新技術區石油化工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資源,匯聚福建師大石油化工研究院等 5 家科研機構、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泉港校區)等 3 所本科院校、包括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南安市工業學校等中職學校在內的 10 所職業院校等“中高本研”教育鏈資源,將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有機結合,為石化產業發展提供更多
160、更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漳州古雷石化產教聯合體是由古雷開發區管委會、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和福海創公司共同發起,相關企業、職業院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組建,以服務漳州石油化工產業發展為宗旨,以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建設為紐帶,在自愿、協作的基礎上形成的非獨立法人組織。截至目前,漳州古雷石化產教聯合體涵蓋 5 個政府部門、6所中高職院校、2 所本科高校、10 家石化核心企業與 2 家科研院所等,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也在其中貢獻一份力量,旨在共同打造“產業賦能教育、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支撐產業”新格局。泉州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表示:“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
161、模式、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任務,泉州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本質上也是國家級市域職教改革的試點項目?!?。據介紹,泉州制定出臺加快建設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實施方案,近幾年累計投入職業教育專項資金超4.2 億元,撬動社會資金上百億元;推動校企共建產業學院 62 個,獲批立項省級“雙高計劃”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1+X”證書制度試點等數量均居省內前列;全市每年輸送畢業生 5.6 萬名,85%75在校生專業方向對接泉州“8+4”產業體系;平均每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 5 萬人次、發放補貼破 5 億元;推動 15 家企業入選省級試點企業培育名單,建成
162、萬億產業鏈群實訓基地 334個,每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超 25 萬人次;推動共建各類科研平臺 164 個,實現技術交易合同成交數累計超千余項、成交額近1.5 億元。泉州試點建設得到省里大力支持。圖圖 5 5-1-1 泉州市產教融臺聯盟、泉州市產教融臺研究院揭牌儀式泉州市產教融臺聯盟、泉州市產教融臺研究院揭牌儀式5 5.1.2.1.2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中等職業學校圍繞區域內行業需求,重點圍繞電子信息與數字、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現代物流、旅游、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等重要產業行業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
163、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開發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能力項目。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面向行業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撐。人社、工信部門制定計劃,每三年遴選公布一批龍頭企業、具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資76格的企業,為校企合作提供在校生實習和企業職工培訓。支持基礎較好的省級培育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申報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截至2023 年,省內已有多個中等職業學校單位成為專業對口的上百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員,也有部分院校憑借自身的優勢資源當選常務理事單位。預計到 2025 年,建設 5 個省級行業產教融合
164、共同體,力爭 2 個入選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表表 5 5-2-2 福建省部分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名單福建省部分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名單序號序號學校學校共同體名稱共同體名稱1福建省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國家數智財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國家數智財稅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職業中專學校全國現代林業產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資源環境與地理信息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海絲智能建造產教融合共同體3福建工業學校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教聯合共同體4福建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全國現代林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數字林草產教融合共同體5福建三明林業學校全國森林康養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
165、園林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現代林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6廈門市海滄區職業中專學校全國數字全媒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教融合共同體數字影視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7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全國智能檢測與先進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模具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8廈門信息學校數字影視產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信息技術和 AI 應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數字化設計與 3D 打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家政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嬰幼兒保育與早期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9福建省永安職業中專學校全國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10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全國物聯網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
166、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共同體11福建省連江職業中專學校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77數據來源:根據 2023 年福建省各院校職業教育年報整理案例案例 2424:中職學校參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中職學校參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福建省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于2023年10月加入國家數智財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為理事單位。2023 年 12 月加入國家數智財稅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為參與單位。學校以加入國家數智財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數智財稅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契機,深化產教融合,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扎實推進會計事務高水平專業群和大財經專業群建設。學校將借助共同體的平臺優
167、勢,持續跟蹤財經領域新技術、新方法、新標準,加快建設現代數智財經職業教育體系,培養適應福建省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數智化財經人才。5 5.1.3.1.3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公布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項目的通知閩教職成202327 號,確定 51 個項目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其中包括 18 所中職學校(表 5-3)。實訓基地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豐富了中職教學資源,促進了中職學校和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表表 5 5-3-3 20232023 年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職)年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
168、職)序序號號學校學校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合作企業合作企業1福建工業學校信息技術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有倫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福建工貿學校人物整體造型產教融合基地福州倉山區湯尼英蓋形象設計有限公司3福建省郵電學校通信運營服務專業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福建省電信技術發展有限公司4福建省南安職業中專學校文化創意專業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福建省恒雕裝飾廣告有限公司5福建三明林業學校京東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6福建省石獅鵬山工貿學校電子商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石獅市紳派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7福建省福州旅游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福州聚春園飯店有限公司78職業中專學校理產教融合實訓
169、基地8集美工業學校特種設備(電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9廈門工商旅游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群實訓基地廈門建發旅游集團海悅山莊酒店10福建省上杭職業中專學校工程材料檢測生產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龍巖市四方工程檢測有限公司11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數字商務服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廈門鉅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2福建省福安職業技術學校機電技術專業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福建微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3福建省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智能應用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安溪人工智能應用協會、福建省迅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福建省宇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信孚科技有限公司14廈門信息學校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
170、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廈門物之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5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F代制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福建萬象三維科技有限公司、莆田市城廂區星華電子模具有限公司16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學校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產教融合中心上杭縣綠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7福建理工學校信息技術實訓基地福建星網銳捷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8閩侯縣職業中專學校閩侯職??叼B實訓基地福州國德老年醫院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 關于公布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項目的通知整理截至 2023 年,中等職業學校共建 204 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2023 年共有 9 所中等職業學校入選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
171、仿真實訓基地(表 5-4)。79表表 5 5-4-4 2023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中職)年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中職)序號序號單位單位項目名稱項目名稱1福建省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數字化智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2福建省南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生產性智能制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3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鞋服類智慧電商物流虛擬仿真實訓基地4福建省上杭職業中專學校裝配式建筑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5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汽車專業群綜合虛擬仿真實訓基地6福安職業技術學校智能機電虛擬仿真實訓基地7福建建筑學校智慧工地虛擬仿真實訓基地8福建省郵電學校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職業技能虛擬仿真
172、實訓基地9廈門信息學校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維護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 關于公布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項目的通知整理5 5.1.4.1.4 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目前福建省產教融合持續縱深推進,建設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新格局。推進泉州市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省部共建廈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福州新區職教城建設,建設培育三批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 103 個、產業學院試點項目 104個。建設一批實體化運行的省級示范性職教集團、示范性產業學院、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校企合作平臺。2023 年,福建省中等
173、職業學校不斷引入企業資源,通過與企業共建“校中廠”“廠中?!薄敖虒W工廠”等實體育人平臺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開展實踐項目,實現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真實生產環境融合,打破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工人之間存在的跨界壁壘,有效推進了教學與生產的一體化進程。2023 年,中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投入約 400 萬元,開展產教融合實踐項目超過 50 項。80案例案例 2525:中職學校開展中職學校開展“廠中校廠中?!薄啊薄靶V袕S校中廠”等項目等項目福建省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與漳州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簽訂 SMT 校企合作協議。通過提供廠房、基礎設施和資源支持,
174、將萬利達這一優秀企業引進學校,將企業的一部分 SMT 生產線建在校園內,形成生產性實訓基地即“校中廠”,引入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由企業選派骨干人員承擔課堂教學任務,并對實訓任務進行指導。同時,學校與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及漳州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一體化模塊式培養,成立“廠中?!保◤S中技能教育培訓處)。學校根據企業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定期組織職業教育名師到“廠中?!睂ζ髽I技術人員和參加崗位實習的學生進行培訓。校企雙方深入合作,學生“工學交替”,提升員工整體素養,賦能企業美好未來。5 5.1.5.1.5 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建設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建設職業院校和企業是實施校企合作的主體,
175、福建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充分體現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建設一批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鼓勵職業院校和企業根據需要,開展多種內容和形式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就業創業、隊伍建設、職業培養和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合作交流,形成學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項目內容立足校企協同育人,引入企業真實課題和項目,校企共同開發實施實踐項目,促進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應用知識、技術和技能。81案例案例 2626: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實效倍增育人實效倍增11 月 15 日,福建省將樂職業中專學校與將樂陳記柴窯陶瓷發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基地正式掛牌,
176、雙方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采用校外實訓的方式,共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陶瓷工藝,為后續就業提供保障。近年來,該校扎實開展深化校企互動,建設了 10 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重點打造將樂職專大南坑陳氏柴窯實訓基地、將樂職專茶藝實訓基地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校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傳播企業文化和共享人才等資源,實現教學與實際操作“零距離”。截至目前,已有學生三百多人次在相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習。圖圖 5 5-2-2 陳振云向學生展示拉坯技藝陳振云向學生展示拉坯技藝案例案例 2727:大師引領大師引領匠心筑夢匠心筑夢為發揮龍頭企業優勢,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搭建中職學生技能成才更廣闊的實習實訓
177、平臺,2023 年 4 月 26 日,福建省莆田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在新實訓樓舉行了郭繼光大師工作室揭牌暨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和相關活動。大師工作室的落戶,既能帶動優質專業的特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又能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82圖圖 5 5-3-3 學校成立郭繼光大師工作室學校成立郭繼光大師工作室5 5.1.6.1.6 產業學院產業學院各地市有效落實 福建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總體方案 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快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各職業教育集團加強內涵建設,探索實踐新模式,在人才培養與專業發展等各環節中開拓創新,發揮集團的輻射引領作用,逐
178、步打造集團化辦學品牌。中等職業學校同步推進職業教育辦學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與政府、行業、企業合作,共同推進職教集團(聯盟)實體化運作,以校中院、企中院等方式,共同成立企業主導型產業學院,協同進行人才共培共育,促進校企之間信息和資源的互通,聯合高職院校培養產業所需人才。83案例案例 2828:共建產業學院,共創產教融合新模式共建產業學院,共創產教融合新模式光澤縣職業中專學校在光澤縣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牽手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本著“資源共享、服務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以白羽肉雞特色產業鏈發展急需為牽引,共建“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圣農產業學院”,探索產業鏈、創新鏈、教育
179、鏈、人才鏈有效銜接機制,創新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職業教育與地方特色產業聯動發展機制,打造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員工培訓、學生實習就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教融合共同體示范性人才培養基地。該學校與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機電一體化、食品加工等專業,對接光澤圣農集團,挑戰產教融合新模式。5 5.1.7.1.7“產教研創服產教研創服”一體化融合發展命運共同體一體化融合發展命運共同體福建省致力于提升職業學校應用性研究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支持職業學校與省內本科高校、科研院所、產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整合各方資源,提高基礎研究成果向應用轉化效率,破解企業生產一線急需的關鍵技術難題和技
180、術應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構建校企“產教研創服”一體化融合發展命運共同體。設立各類校企系統創新平臺和校企研發團隊,實現資源快速共享,分段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扶持若干個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建設,支持省屬高職院校到市、縣設立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產學研基地等,提供技術服務和人才支撐。支持學校和企業合作申報國家和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相關平臺和團隊與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建立合作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實現迅速落地轉化。5 5.2.2 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為貫徹落實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若84干意見,深入推進福建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81、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根據 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福建省加快推進現代學徒制項目建設,探索以產教協同培養為重點的中國特色學徒制育人新模式。案例案例 2929:開展現代學徒制,開拓新模式開展現代學徒制,開拓新模式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高站位統籌謀劃,跨出“四大步驟”(圖 5-4)。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形成框架指導性方案,并制訂多項現代學徒制相關制度;積極跟進落實,在項目落地、資金分配、人員安排、時間銜接等方面全力保障,推進現代學徒制落實落地。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以“福建省高水平護理專業群建設”為契機,以中醫
182、康復技術為試點專業開展中職現代學徒制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廈門市同安區祥平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共同制訂“雙元育人、三導師制”現代學徒制實施方案,積極探索形成“雙元、三師、三段”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臨床見習+頂崗實習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圖圖 5 5-4-4 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福建省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855 5.3 3 職教集團職教集團中等職業學校有效落實 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積極投入產教融合的建設工作,依托職教集團構建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等工作,努力實現
183、教育集團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學生實踐與服務能力的穩步提升。目前,已有多所中等職業學校成為職教集團和產教融合聯盟的會員,多名中職學校名優教師成為產教融合研究院入庫專家,多名校領導成為聯盟理事或核心成員。各個院校還鼓勵各專業部積極參與集團和聯盟組織的各項活動,與行業企業和其他院校共建多元化職業教育集團和職業院校聯盟。目前,福建省已有三家中職學校牽頭的職業教育集團(表 5-5),集團成立后,中職學校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與課程建構、產教融合平臺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得以借力提升,在校企合作以及產教融合的平臺建設方面,可以實現中職和高職共建共享。表表 5 5-5-5 福建省歷年職業教育
184、集團名單福建省歷年職業教育集團名單序號職業教育集團名稱牽頭單位1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福建理工學校2廈門市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廈門信息學校3福建省通信行業職業教育集團福建省郵電學校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教育廳歷年職業教育集團名單整理2023 年,福建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公布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和產教融合重點項目的通知,確定 11 個項目為省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其中福建省通信行業職業教育集團是唯86一一個由中職學校福建省郵電學校牽頭成立,由省通信行業協會、電信運營商、通信企業共同參與的產教聯合體,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校企合作育人”為主線,實行校企緊密合作、資源共享,
185、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致力于共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案例案例 3030:六十五載鑄輝煌六十五載鑄輝煌踔厲奮發向未來踔厲奮發向未來12 月 23 日下午,福建省郵電學校在大禮堂舉辦校友論壇暨福建省通信職業教育集團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顒悠陂g還舉行了優秀校友講座、校企合作協議簽訂儀式、愛心人士獎學金頒發儀式,以及“雙高”成果展和學生技能展示活動。福建省郵電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凝聚各界力量,把握發展機遇,為把學校建成高質量的現代中等職業學校而努力奮斗。圖圖 5 5-5-5 福建省郵電學校舉辦校友論壇暨福建省通信職業教育集團第三屆理福建省郵電學校舉辦校友論壇暨福建省通信職業教育集團第三屆理事會第
186、二次會議事會第二次會議87案例案例 3131:依托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依托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福建理工學校牽頭組建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依托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通過每年組織專題研討會、集團成員間交流互訪、構建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作室、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等方式,強化集團成員間交流合作,互利共贏,并在長期合作實踐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 2023年召開福建省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研討會,福建省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銷售行業協會以及閩臺汽車工業職教集團中的相關企業和院校代表蒞校參會。各參會對象從專業
187、升級轉型、技能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行企校協同育人多向賦能、激發師生發展內驅力等方面,展開深入研討,并立足各方資源優勢和特色為學校汽車、機械專業群的發展把脈導航,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2023 年,全國首批 32 家示范性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院校名單新鮮出爐,福建省的寧德市職業教育集團和閩西北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技工院校聯盟上榜。寧德市職業教育集團經市委、市政府批準于 2019 年 9 月成立,集團設立智能制造學院、財經商貿學院、現代服務學院并分別加掛寧德技師學院、福建寧德財經學校、福建省寧德職業中專學校牌子,設置汽車制造與裝配、電氣自動化、電子商務、旅游管理等 40 多個品牌專業。福建
188、省長汀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省武平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省永安職業中專學校等多所中職院校參與的“閩西北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技工院校聯盟”,主要由龍巖、三明、南平三市的技工院校、行業和企業組成。聯盟聚焦國家和閩西北革命老區發展戰略,多舉措踐行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協作發展,采取“一企多?!钡男问焦步ìF代產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88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案例案例 3232:寧德市職教園正式開園,首批寧德市職教園正式開園,首批 10501050 名學子順利入住新校區名學子順利入住新校區9 月 23 日,寧德市職教園迎來首批新生入住。當天,1050 名寧德技
189、師學院 2023 級學子報到,為新校園賦予新的生機和活力。寧德市職業教育集團由寧德技師學院牽頭、福建寧德財經學校、福建省寧德職業中專學校三校組成。自集團成立以來,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精準對接重點企業的崗位特性與需求要求,合作共建新專業、開發新課程、開展訂單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操作技能水平,為地方主導產業提供高質量技能人才。圖圖 5 5-6-6 寧德市職教園寧德市職教園5 5.4 4 企業捐贈企業捐贈企業捐款給學校是對教育事業的直接支持。2023 年,福建省大小優秀企業都積極支援中職學校發展,給予了中職學校強大的經濟支持。目前福建省有由福建天馬科技集團向福建省
190、溫暖工程促進會捐資 1000 萬元設立的“同心天馬”民辦職業教育基金,這是福建省設立的首個民辦職業教育專項基金,同時有大大小小的慈善組織和教育基金會。各民營企業家也積極支持中職學校的發展。2023 年,福建理工學校校企合作企業福建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向學89校捐贈實訓車輛 2 部、發動機 3 臺、變速箱 2 臺、工作臺 2 臺以及工具若干套,價值 110 多萬元;3 家合作企業捐贈企業獎學金 3.18萬元。福建富民云咖集團捐贈給福建經濟學校價值 50 萬元的數字思政教育屏,為學校思政宣傳教育開辟了新陣地,助力學校思想政治宣傳教育上一個新臺階。福建巴厘傳奇投資有限公司捐贈給學校價值 6 萬元的圖書,
191、學校將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加強與福建巴厘傳奇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共創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政府在積極引導企業捐贈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23 年 12月 21-22 日,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在福清市教育局領導的帶領下,根據 閩東北四市一區教育局關于聯合印發閩東北協同發展區中等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框架的通知(榕教綜(2020)128 號)文件精神,來到平潭縣職業中專學校落實對口幫扶協議,為加強兩校間的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兩校間的學術交流,簽訂閩東北協同發展區中等職業學校對口協作框架協議書,并捐贈價值 30萬元的教學實訓設備(圖 5-7)。90圖
192、圖 5 5-7-7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向平潭職業中專學校捐贈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龍華職業技術學校向平潭職業中專學校捐贈實訓設備實訓設備案例案例 3333:多方合力,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多方合力,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為提升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福建理工學校與福州萬商、福建東南、福建奔馳等多家企業合作共建,積極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成立汽車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校企合作共建中心,及時捕捉行業動態和技術更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汽車綜合服務中心人員既是學生也是員工,學生們能夠接觸并實踐汽車維修企業 70%的真實工作場景,這種實地操作的經驗能鍛煉實際操作技能,提前
193、了解企業文化和需求,使他們畢業后能迅速融入企業,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服務中心遇到的各類汽車故障也為教師提供了珍貴的實際案例,為校本教材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素材。916 發展保障發展保障6 6.1.1 政策落實政策落實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福建省出臺了各項有關職業教育的文件,如:福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閩教規20237 號)、福建省教育廳關
194、于開展 2023 年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通知(閩教職成202315 號)、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2324 號)、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2324 號)、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做好 2023 年省級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重點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閩教職成202324 號)等,給予中等職業教育以強大的政策支持,為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福建省各地市積極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政策,按照 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家職業教育
195、改革實施方案以及省級職業教育政92策的有關要求,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不斷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持續優化人力資源供給結構。各地市根據當地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職業教育政策(見表 6-1)。表表 6 6-1-1 福建省各地市福建省各地市職業教育相關職業教育相關的部分文件的部分文件序號地市名稱文件名稱1福州市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州市教育局關于公布中職學校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培育項目的通知福州市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十條措施2廈門
196、市廈門市產教融合企業創新示范基地認證辦法廈門市教育局辦公室關于市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遴選建設的通知關于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工作的通知3莆田市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的意見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促進社會多元舉辦職業教育實現優質發展的通知(試行)莆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莆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莆田市教育局莆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工作的通知4三明市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明市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推動工業產業
197、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三明市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推進“2+3+N”人才專項行動方案5泉州市加快建設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實施方案6漳州市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十條措施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十條措施的通知7南平市南平市職業教育聯盟 2022 年工作要點南平市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93南平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2023-2030)南平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8龍巖市龍巖市深化產教融合六條措施關于成立龍巖市產教融合聯
198、盟的通知關于成立龍巖市建筑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的通知關于印發貫徹落實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條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9寧德市關于深化產教融合十三條措施的通知寧德市職業院校產業學院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獎勵操作細則寧德市貫徹落實福建省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任務分解表數據來源:根據福建省各地市歷年職業教育相關文件整理6 6.2.2 經費保障經費保障長期以來,福建省建立健全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財政投入機制,健全完善財政生均撥款保障制度,財政對職業教育投入每年保持合理增長。加大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投入,充分運用績效評價結果,提高投入效益。鼓勵各地在
199、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對辦學成效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職業學校予以獎勵。探索建立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由行業主管部門提出急需緊缺專業,給予提高生均撥款系數。引導社會力量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資辦學、捐資助學,拓寬經費投入多元渠道。支持有條件的設區市設立配套獎補資金,鼓勵捐資辦學。支持金融機構通過金融手段促進社會資本、產業資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則,支持職業教育重大建設和改革項目。946 6.3.3 學校治理學校治理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管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
200、效益,促進中等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教育部于2010 年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管理規程,從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教職工管理、教學管理、德學生管理等方面展開了詳實的規范要求。在規程的指導下,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結合自身優勢,以創新手段和特色資源條件為依托,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整體優化中職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現中職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根據福建省發布的關于征集 2023 年全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典型案例的通知(閩職教中202310 號),經評審公示,選出有關學校治理的典型案例3例,分別是福建經濟學?!按蛟?2358德育品牌,狠抓校風建設”案例;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的“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三全育
201、人”德育工作創新與實踐”案例,以及福建省安溪陳利職業中專學校的“建多元育人模式,打造藤鐵之才陳利職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這些中職學校以深化專業集群、產教融合、人才發展、現代質量“四個治理”為抓手,實現關鍵辦學能力的系統提升。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利用校長辦公會議、行政例會、兩代會明確校內不同事務的決策權和議事規則,完善以學校章程為核心的學校規章制度體系,進一步推進學校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形成有章可循、按章辦事、規范高效的管理制度。理順科室、系部職責關系,促進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和治理效能提升,進一步探索校系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權責,加強系部的教學管理和95學生管理工作。通過加強學校
202、制度建設,夯實學校管理基礎,有效推進學??沙掷m高質量發展。6 6.4.4 雙優建設的做法和經驗雙優建設的做法和經驗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認真貫徹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全力推進省級中職“雙優計劃”建設工作,全面落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重點支持建設一批中等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和一批優質專業(群)。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推動一批中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進入國家級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和優質專業行列。2023 年 8 月 3 日,福建省出臺了
203、 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提出要加強職業學校辦學水平,針對不同水平、不同層次職業學校辦學思路不清晰等問題,提出實施省級“雙高計劃”“雙優計劃”建設,推進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推進福建省各有關中職學校提質培優,做好優質中職學校和優質專業建設工作,爭創國家“雙優計劃”建設單位,福建教育學院舉辦了 2023 年中職學?!半p優計劃”建設專題研修班。在院校一線專家引領下,就“雙優計劃建設推進路徑”為主題進行研討,結合廈門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建設及社會服務和特色項目建設典型案例,探討反思中職學?!半p優計劃”建設工作中的問題與新路向。走進廈門優質中職學校、實訓基地現場教學,全
204、過程沉浸式體驗中職學校發展新思路與教學成果培育案例。96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以國家雙優校申報和雙高校建設為契機,提升關鍵辦學能力,在學校治理方面,主要措施有三:一、提升校領導創建工作責任度。堅持黨領導一切。把包括書記在內的校領導調整為直接責任人,實施校級、中層兩級責任制,提升領導干部參與創建工作融入度;把建立監督機制調整到校長直接領導工作中;采取“面對面、對對碰”形式,校領導深入到全過程工作中。二、調整項目工作范圍,細化項目責任制。隨著學校青年管理干部隊伍擴大,把原有以建設項目設立組長增加為以內涵指標為主、兼顧建設要素設立負責人,為青年干部提供更多鍛煉機會;充實內涵指標骨干成員,加大骨干成員
205、培訓指導。三、強化創建過程常態化考核評價指導。推進工作,實施項目(部門)月簡報與學期總結相結合的制度,及時把握部門在落實雙高創建任務過程中的進度與成效,及時反饋、通報;嚴格執行項目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時通報、表揚,納入年度績效和嘉獎,構建動力機制。在教學方面,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從深化“三教改革”之教材、教法著手,主要措施有:一是建設優質的教學資源,以 4個市級優質專業為突破點,在專業教學資源庫、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等方面進行實際開發及應用,沖刺省級等更高一級項目建設。二是創新優質教學資源建設途徑,深入開展圍繞金磚國家新工業能力建設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在教育教學結合企業的新方
206、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運用教育數字技術推進學校治理、教學改革。三是運用優質教學資源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促進“政校行企”在學校搭建平臺開展社會服務、技術技能培訓。97最后,在學校建設方面,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以雙優校建設為契機,建設開放型實踐中心。積極準備國家級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申報工作,爭取提前完成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在今年申報國家級開放型實踐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實踐中心建設,特別是機電 LED 實訓中心校區要實現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實踐中心功能,新校區實訓大樓的規劃建設也要契合開放型實踐中心
207、的要求。目前,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關注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歷史機遇期。醞釀推出的省級中職“雙優計劃”,也將為學校(專業群)高水平發展和優質建設提供極其寬廣的平臺,必將能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服務產業需求,服務穩定就業,進一步為更多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促民生保穩定發揮積極作用。987 面臨挑戰面臨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二十大提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繼續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性工程,在提升勞動力整體素質,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
208、量和配置水平,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銜接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我省仍面臨著勞動人口素質、結構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能力待提升,閩臺職業教育融合發展不協調等問題,主要挑戰如下。挑戰一:人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中職學校應立足服務區域經濟的辦學定位,以凝聚地方特色優勢為核心,培養社會所需的技能人才。然而,學校專業設置相對滯后,與產業發展新格局略顯脫節;各地市專業差異化不明顯,難以對接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專業聚集程度不高,難以保障新興產業人才供給。同時,由于人才供給結構性偏離,第二產業人才供給不足,信息、商貿、護理等第三產業人才供給過剩,導致“崗找人”“人找崗”的現象仍然
209、存在?,F有專業布局與鄉村振興產業結構對接不緊密,互動協調性不夠,服務鄉村產業振興作用不明顯。福建省中職學校應不斷對接社會發展需要,優化專業布局,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服務地方經濟、滿足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不斷突破,增強社會適應性,助力新福建建設。挑戰二:形成產教融合的新格局。產教融合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本質要求。然而,當前各學校產教99融合機制參差不齊,導致產教融合運行的效率降低;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產教融合條件并未相應改善,缺乏資金、場地、專業人員的硬性條件和長效交流、監督、評價機制的軟性條件,無法精準匹配企業需求;中等職業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變化和產業技術進步融
210、合發展的意識不強,“雙師型”師資產業經驗不足,尚未能及時根據企業要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導致企業融合意愿不強、參與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持續的合作動力。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應主動作為,用好政策,積極聯系產業行業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建成人才培養和產教互促全鏈條融合發展的產教融合新格局,形成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挑戰三:閩臺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福建正處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關鍵階段,閩臺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是福建省中職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戰略?!叭诤习l展”既有融合之義,又有發展之要;融合是手段,發展是目的。然而,閩臺中等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未能形成長效機制,沒有形成彼此依靠、互融互通、互促共生的關系。閩臺中等職業教育應圍繞政策、學制、課程、師資、產業等維度推進全面融合發展,推動閩臺區域產教擴容提質,提升閩臺中等職業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打造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閩臺融合新范式。100附表附表1011021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