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自然資源廳:2023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5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自然資源廳:2023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56頁).pdf(5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廣東省是我國遭受海洋災害影響嚴重的省份之一,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沿海地區海洋災害風險日益突出,海洋防災減災形勢十分嚴峻。2023 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切實履行海洋防災減災工作職能,積極開展海洋觀測、預警預報和風險防范等工作。沿海各級黨委、政府積極發揮抗災救災主體作用,提早部署、科學應對,極大限度地減輕了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23 年海洋災害情況調查、統計和分析結果顯示:廣東省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災害為主,赤潮、海平面變化、海岸侵蝕、咸潮入侵和海水入侵等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83 億元,死亡失蹤1 人。為使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全面了解廣東省海洋災害影響情況
2、,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海洋災害的影響,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預警監測職能和2023 年全國海洋預警監測工作方案部署安排,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了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現予以公布。廣東省自然資源廳2024 年 6 月目錄注:(1)本公報統計的沿海地市范圍包括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陽江市、茂名市及湛江市;2023 年數據統計時限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2)本公報涉及的災害損失及人員傷亡,均按其發生地所屬的地級行政區進行統計。(3)本公報涉及的直接經濟損失均為當年
3、價,其數值保留小數點后兩位。(4)本公報地圖相關圖件均已通過審批,審圖號:粵 S(2024)066 號。1513172227293135373838414142434447一、概 況.二、2023 年廣東省主要海洋災害(一)風暴潮災害.(二)海浪災害.(三)赤潮災害.(四)海岸侵蝕.(五)咸潮入侵.(六)海水入侵.(七)海平面變化.(八)海嘯災害.三、2023 年廣東省重要海洋減災行動(一)修訂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災害應急預案.(二)科學有序應對突發性海洋災害.(三)提升海洋預警監測能力.(四)強化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轉化應用.(五)首次開展全國性的海岸侵蝕專題座談會.(六)多形式開展海洋防
4、災減災科普宣教活動.附錄1四色警戒潮位說明.附錄 2廣東省沿海警戒潮位值.附錄3海洋災害警報發布標準.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預警報發布情況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預警報發布情況風暴潮災害的應對措施和建議2023 年廣東省海浪預警報發布情況海浪災害的應對措施和建議2023 年廣東省赤潮監測預警專報發布情況赤潮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經濟的影響赤潮的應對措施和建議海岸侵蝕強度等級分級標準廣東省海岸侵蝕總體狀況海岸侵蝕的應對措施和建議珠江三角洲咸潮入侵的應對措施和建議廣東省海水入侵總體狀況海水入侵的應對措施和建議海平面變化的應對措施和建議2023 年全球海嘯事件列表海嘯的前兆海嘯災害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5、41212161620202125252628303034353636專欄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本公報涉及的風暴潮災害包含風暴潮過程中產生的近岸浪災害。*統計范圍為達到藍色及以上預警級別的風暴潮過程。*本公報將 1993-2011 年定為常年時段,簡稱常年。一、概況海洋災害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蚣ち易兓?,導致在海上或海岸帶發生的嚴重危害社會、經濟、環境和生命財產的事件。本公報涉及的海洋災害包括風暴潮、海浪、赤潮、海岸侵蝕、咸潮入侵、海水入侵、海平面變化和海嘯災害。各災種災害發生次數為造成損失的過程次數。2023年,廣東省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災害為主,赤潮、海平面變化、海岸侵蝕
6、、咸潮入侵和海水入侵等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83 億元,死亡失蹤 1 人。與近十年(2014-2023 年,下同)平均狀況相比,2023 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死亡失蹤人口均低于平均值,分別為平均值的 10%和 25%。與 2022 年相比,2023 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減少 5.82 億元。2014-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情況見圖 1。2023 年,廣東省共發生風暴潮過程*4 次,其中 2 次造成損失;近海發生災害性海浪過程 12 次,海浪災害過程 1 次;沿海發現赤潮 6 次,累計面積 20.00 平方千米;沿海海平面較
7、常年*高 54 毫米;沿海區域部分岸段存在海岸侵蝕,其中惠州市、江門市、湛江市部分監測岸段海岸侵蝕程度較 2022 年有所增加;珠江口區域出現咸潮入侵,其中全祿水廠監測到 7 次咸潮入侵,入侵程度較 2022 年總體減輕;湛江市和汕尾市監測到海水入侵現象。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 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珠海、湛江、陽江、茂名等市。因災損失最嚴重的地區是珠海市,直接經濟損失 1.04 億元,約占全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 57%。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主要海洋災害損失統計見表 1,主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分布見圖 2、比例見圖 3。圖 12014-202
8、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表 1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主要海洋災害損失統計表地市致災原因死亡失蹤人口(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珠海市風暴潮010 409.05湛江市風暴潮、海浪1 6 282.70陽江市風暴潮0 1 000.44茂名市風暴潮0 556.20汕尾市風暴潮0 5.00總計118 253.39注:未列出的沿海地市均無損失。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圖 2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主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分布圖 3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比例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4 2023 年,我省針對各類海洋災害累計發布預警報
9、 147 期,其中,發布風暴潮預警報 36 期,海浪預警報 93 期,赤潮監測預警專報 18 期。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預警報發布情況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預警報發布情況(單位:期)類型消息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解除合計風暴潮預警報515632536海浪預警報134013861393赤潮監測預警專報17118合計35551911819147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5表 2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災害主要損失統計表災害過程發生時間主要受災地區死亡失蹤人口(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編號名稱2304“泰利”臺風風暴潮 7 月 16-18 日湛江、陽江、茂名、珠海 0 7 896.39230
10、9“蘇拉”臺風風暴潮9 月 1-2 日 珠海、汕尾 0 10 357.00合計 0 18 253.39二、2023 年廣東省主要海洋災害(一)風暴潮災害風暴潮熱帶氣旋、溫帶氣旋、海上颮線等風暴過境所伴隨的強風和氣壓驟變而引起疊加在天文潮位之上的海面震蕩或非周期性異常升高(降低)現象。分為臺風風暴潮和溫帶風暴潮兩種。廣東以臺風風暴潮為主。1總體災情2023 年,廣東省沿海共發生風暴潮過程 4 次,其中 2 次造成災害,分別為“泰利”臺風風暴潮和“蘇拉”臺風風暴潮,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3億元,未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疤K拉”臺風風暴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為 1.04 億元,約占全年風暴潮災害直
11、接經濟損失的 57%。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災害主要損失統計見表 2。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6 與近十年平均狀況相比,2023 年風暴潮發生次數和致災次數與平均值(4.6 次、2.4次)基本持平,風暴潮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均低于平均值。2014-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情況見圖 4。2023 年,風暴潮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地市是珠海市,直接經濟損失為 1.04億元,約占全省風暴潮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 57%;其次分別為湛江市、陽江市、茂名市和汕尾市。2023 年,風暴潮災害造成全省海水養殖業直接經濟損失最為嚴重,為 15 174.4
12、5 萬元;其次為海岸防護工程損失,為 2 152.20 萬元。茂名博賀漁港觀測點以及分別位于珠海、陽江、汕尾沿海的 3 個浮標等海洋觀測設施因災受損,損失 54.00 萬元。其他直接經濟損失還包括淹沒農田損失 529.06 萬元,房屋受損損失 170.70 萬元,海洋旅游業損失 160.48 萬元,交通運輸業損失 10.50 萬元,近岸路段路面受損損失 2 萬元。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風暴潮災害主要損失統計見表 3,不同類型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見表 4,不同類型直接經濟損失比例見圖 5。圖 42014-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3、7表 42023 年廣東省沿海各地市風暴潮災害不同類型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表地市海岸防護工程(萬元)海水養殖業(萬元)海洋觀測設施(萬元)其他(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合計(萬元)珠海市50.20 10 215.8521.00122.00 10 409.05湛江市 1 592.00 4 471.50 0219.20 6 282.70陽江市 0 441.90 27.00531.54 1 000.44茂名市 510.00 45.20 1.00 0 556.20汕尾市 0 0 5.00 0 5.00合計 2 152.20 15 174.45 54.00872.74 18 253.39表 32023 年廣東省沿
14、海各地市風暴潮災害主要損失統計表地市受災人口(人)死亡失蹤人口(人)水產養殖受災面積(公頃)毀壞及損壞船只(艘)損壞及損毀海岸防護工程長度(千米)珠海市 00 0 0.22湛江市152 9770 412.12 203 7.73陽江市 510 0.93 6 0茂名市 00 0 16 1.70汕尾市 00 0 0 0合計153 0280 413.05 225 9.65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8 圖 5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災害不同類型直接經濟損失比例2主要臺風風暴潮災害過程“泰利”臺風風暴潮2023 年 7 月 17 日 22 時 20 分前后,“泰利”以臺風級強度在廣東省湛江市南三島沿海
15、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13 級(38 米/秒),中心最低氣壓 965 百帕?!疤├迸_風風暴潮影響湛江市、珠海市情況分別見圖 6-7。圖 6“泰利”臺風風暴潮影響湛江市沿?,F場照片圖 7“泰利”臺風風暴潮影響珠海市沿?,F場照片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9粵西沿岸潮(水)位站觀測到 70-140 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北津站、閘坡站和水東站出現了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珠江口沿岸潮(水)位站觀測到 55-120 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珠海站出現了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赤灣站、黃埔站、橫門站、三灶站和臺山站出現了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粵東沿岸潮(水)位站觀測
16、到35-55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各站最高潮位均在藍色警戒潮位以下?!疤├迸_風風暴潮過程中,部分潮(水)位站*最大風暴增水和超警戒潮位情況見圖 8。受“泰利”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的共同影響,湛江市、陽江市、茂名市、珠海市等地海水養殖和海岸防護工程等受損,茂名博賀漁港觀測點、珠海 MF13163 浮標、陽江 MF13164 浮標受損,直接經濟損失合計 0.79 億元。圖 8“泰利”臺風風暴潮過程部分潮(水)位站最大風暴增水和超警戒潮位情況*本節中黃埔站、橫門站、三灶站和北津站為水文站,其余為海洋站。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10“蘇拉”臺風風暴潮2023 年 9 月 2 日 3 時 30 分前
17、后,“蘇拉”以強臺風級強度登陸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14 級(45 米/秒),中心最低氣壓 950 百帕;當天13 時 50 分前后,“蘇拉”以強熱帶風暴級強度再次登陸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10 級(28 米/秒),中心最低氣壓 982 百帕?!疤K拉”臺風風暴潮影響珠海市沿海情況見圖 9。珠江口沿岸潮(水)位站觀測到 55-125 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赤灣站出現了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惠州站、鹽田站、黃埔站、珠海站和臺山站等出現了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粵東沿岸潮(水)位站觀測到 65-95 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遮浪站和汕尾
18、站等出現了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饒平站、云澳站和汕頭站等出現了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粵西沿岸潮(水)位站觀測到 45-85 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水東站出現了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北津站、閘坡站、湛江站和硇洲站出現了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疤K拉”臺風風暴潮過程中,部分潮(水)位站最大風暴增水和超警戒潮位情況見圖 10。圖 9“蘇拉”臺風風暴潮影響珠海市沿海情況現場照片海水養殖受損浮動碼頭損壞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1受“蘇拉”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的共同影響,珠海市海水養殖和海岸防護工程等受損,汕尾紅海灣海域 MF14167 浮標受損,直接經濟損失合計
19、1.04 億元。受“蘇拉”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的共同影響,珠海市海水養殖和海岸防護工程等受損,汕尾紅海灣海域 MF14167 浮標受損,直接經濟損失合計 1.04 億元。圖 10“蘇拉”臺風風暴潮過程部分潮(水)位站最大風暴增水和超警戒潮位情況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12 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注意收看電視、收聽廣播和上網查詢,及時了解各級海洋預報部門發布的風暴潮警報;風暴潮期間,沿海地區民眾盡量不要外出行走。如不可避免要外出,必須做好相關防護措施,緊靠穩固的固定物行走,切忌順風奔跑;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風暴潮襲擊,應主動采取應急措施,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系,弄清船只與風暴潮的相對位置,將
20、船只駛入避風港;停止輪渡、海水浴場、海上觀光等一切海上娛樂活動。風 暴 潮 災 害 2023 年,我省針對登陸或直接影響我省沿海的 6 個熱帶氣旋累計發布風暴潮預警報 36 期。其中,發布風暴潮消息 5 期、藍色警報 15 期、黃色警報 6 期、橙色警報 3 期、紅色警報 2 期、解除通報 5 期。各次熱帶氣旋過程發布風暴潮預警報情況見下表。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預警報發布情況2023 年廣東省風暴潮預警報發布情況(單位:期)臺風編號及名稱消息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解除合計2304 號臺風“泰利”10400162305 號超強臺風“杜蘇芮”10000012309 號超強臺風“蘇拉”12132110
21、2311 號超強臺風“???1100142314 號超強臺風“小犬”1100001122316 號強熱帶風暴“三巴”0200013合計515632536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3表 52023 年廣東省災害性海浪過程名稱發生時間引發海浪原因海浪級別20230124 冷空氣過程1 月 24-25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0220 冷空氣過程2 月 20-22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0225 冷空氣過程2 月 25-27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304 號臺風“泰利”過程7 月 16-18 日熱帶氣旋巨浪到狂浪2305 號臺風“杜蘇芮”過程7 月 26-28 日熱帶氣旋大浪到巨浪(二
22、)海浪災害海浪由風引起的海面波動現象,主要包括風浪和涌浪。按照誘發海浪的大氣擾動特征來分類,由熱帶氣旋引起的海浪稱為臺風浪;由溫帶氣旋引起的海浪稱為氣旋浪;由冷空氣引起的海浪稱為冷空氣浪。1總體災情2023 年,廣東省近海共發生有效波高 4.0 米(含)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12 次,其中臺風浪 5 次,冷空氣浪 7 次。發生海浪災害過程*1 次,造成 1 人死亡。災害性海浪過程中,臺風浪主要發生在 7-10 月,冷空氣浪主要發生在 1-2 月和11-12 月。8 月 31 日-9 月 2 日,受臺風“蘇拉”影響,廣東近海海域出現了狂浪到狂濤,其余災害性海浪過程級別均在狂浪及以下。2023 年
23、廣東省災害性海浪過程見表 5。*本公報中災害性海浪過程是指有效波高大于等于 4 米的海浪過程。*本公報中海浪災害過程是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或人員死亡失蹤的海浪過程。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14 2主要海浪災害過程“230421”氣旋浪4 月 21 日,受西南低壓影響,南海西北部出現了 1.5 到 2.5 米的中浪到大浪,南海MF13002 浮標實測最大有效波高 2.2 米、最大波高 3.6 米。20 時許,“粵湛漁 01098”漁船在湛江港航道海域返航途中因遭遇強風浪沉沒,船上 2 名人員落水,1 人獲救,1人死亡。與近十年平均狀況相比,2023 年海浪災害發生次數、死亡失蹤人口均低于平均
24、值(2.4 次、3 人),分別為平均值的 42%和 33%。2014-2023 年廣東省海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見圖 11。續表 52023 年廣東省災害性海浪過程名稱發生時間引發海浪原因海浪級別2309 號臺風“蘇拉”過程8 月 31 日-9 月 2 日熱帶氣旋狂浪到狂濤2311 號臺風“??边^程9 月 4-5 日熱帶氣旋大浪到巨浪2314 號臺風“小犬”過程10 月 6-9 日熱帶氣旋巨浪到狂浪20231111 冷空氣過程11 月 11-13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1129 冷空氣過程11 月 29 日-12 月 2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1216 冷空氣過程12
25、月 16-18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1220 冷空氣過程12 月 20-24 日冷空氣大浪到巨浪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5圖 112014-2023 年廣東省海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統計注:圖中 2018、2023 年未統計直接經濟損失。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16 2023 年廣東省海浪預警報發布情況(單位:期)天氣過程消息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解除合計20230115 冷空氣100000120230124 冷空氣130001520230127 冷空氣100000120230214 冷空氣100000120230220 冷空氣150001720230225 冷空氣1
26、4000162304 號臺風“泰利”11040172305 號臺風“杜蘇芮”11400172309 號臺風“蘇拉”112161122311 號臺風“???2000132314 號臺風“小犬”117301132316 號臺風“三巴”020001320231111 冷空氣130001520231129 冷空氣150001720231216 冷空氣140001620231220 冷空氣0800019合計134013861393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及時關注相關部門發布的海上大風大浪預警報,接到警報后人員要及時撤離作業點,并撤離近岸一切活動物品,不能撤離的要進行加固;加固防波堤、水閘、港口碼頭、
27、海產養殖等工程設施;漁船要停止作業進港避風,船上人員撤離到岸上;海邊游玩的人員要及時離開岸邊,不要在海邊觀浪觀潮;停止乘船觀光、海里游泳等一切水上娛樂休閑活動。海 浪 災 害 2023 年,我省針對 16 次臺風或冷空氣過程累計發布海浪預警報 93 期。其中,海浪消息 13 期、藍色警報 40 期、黃色警報 13 期、橙色警報 8 期、紅色警報 6 期、解除通報 13 期。各次臺風或冷空氣過程發布海浪預警報情況見下表。2023 年廣東省海浪預警報發布情況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7*按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赤潮災害應急預案,赤潮可以分為有毒赤潮、有害赤潮和其他赤潮三種類型。有毒赤潮特
28、指能引起人類中毒,甚至死亡的赤潮。有害赤潮是指對人類沒有直接危害,但可通過物理、化學等途徑對海洋自然資源或海洋經濟造成危害的赤潮。其他赤潮是指不產生毒素、尚未有造成海洋自然資源或海洋經濟危害記錄,但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影響的赤潮。圖 122014-2023 年廣東省海域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面積情況(三)赤潮災害赤潮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暴發性增殖或聚集達到某一密度,引起水體變色或對海洋中其他生物產生危害的一種生態異?,F象,又稱有害藻華。2023 年,廣東省沿海共發現赤潮 6 次,累計面積 20.00 平方千米。其中,發現有害赤潮*3 次,未發現有毒赤潮。上述赤潮過程監測區域水面,均未
29、發現死亡魚類。與近十年平均狀況相比,2023 年赤潮發現次數、累計面積均低于平均值(9.5 次、347.80 平方千米),分別為平均值的 63%和 6%。2014-2023 年廣東省海域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面積情況見圖 12,2023 年廣東省赤潮過程統計見表 6。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18 2023 年,廣東省海域引發赤潮的優勢生物共 4 種。其中球形棕囊藻引發赤潮的次數最多(3 次)、累計面積最大(超 12.00 平方千米)。2023 年廣東省海域發現的部分赤潮優勢生物實驗室鏡檢照片見圖 13,部分赤潮過程現場照片見圖 14-17。從區域分布來看,湛江市海域發現赤潮次數最多、累計面積
30、最大,為 4 次和 19.00平方千米,分別占全省全年赤潮發現次數、累計面積的 67%和 95%。從時間分布來看,1-2 月發現赤潮次數最多、累計面積最大,分別為 2 次和 12.00 平方千米。表 62023 年廣東省赤潮過程統計表發生地點起止日期赤潮優勢生物面積(平方千米)湛江金沙灣和漁港公園附近海域1 月 29 日-2 月 2 日球形棕囊藻(有害)2.00 湛江漁港公園附近海域、湛江金沙灣、官渡養殖區附近海域2 月 20-21 日球形棕囊藻(有害)10.00 湛江金沙灣附近海域4 月 14 日-5 月 10 日骨條藻 1.00 深圳大亞灣壩光白沙灣附近海域7 月 9-13 日紡錘角藻 1
31、.00 茂名市電白區水東灣附近海域11 月 17-20 日球形棕囊藻(有害)湛江灣金沙灣至漁港公園附近海域12 月 10-12 日洛氏角毛藻 6.00 注:“”表示未統計。圖 132023 年廣東省海域發現的部分赤潮優勢生物實驗室鏡檢照片球形棕囊藻囊體球形棕囊藻單細胞骨條藻洛氏角毛藻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192023 年單次持續時間最長的赤潮過程于 4 月 14 日-5 月 10 日發生在湛江金沙灣附近海域,持續 27 天,引發赤潮的優勢生物為骨條藻。單次面積最大的赤潮過程于 2 月20-21 日發生在湛江漁港公園附近海域、湛江金沙灣、官渡養殖區附近海域,最大成災面積為 10.00
32、平方千米,引發赤潮的優勢生物為球形棕囊藻(有害)。圖 141 月 29 日湛江漁港公園附近海域赤潮現場照片圖 152 月 21 日湛江官渡養殖區附近海域赤潮現場照片圖 164 月 14 日湛江金沙灣附近海域赤潮現場照片圖 177 月 9 日深圳大亞灣壩光白沙灣附近海域赤潮采樣現場照片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0 序號赤潮產生的現象造成的影響1部分有毒赤潮藻產生的毒素(如麻痹性貝毒、腹瀉性貝毒、記憶缺失性貝毒、神經性貝毒和西加魚毒等)經由食物鏈傳遞,在濾食性貝類、植食性魚類或其他高營養級生物體內蓄積造成海產品污染,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將直接影響到海產品的銷售量、出口量
33、,對海水養殖業的持續發展和海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2部分有毒赤潮藻通過產生具有溶血活性或細胞毒性的物質直接危害海洋經濟生物,可導致養殖魚類、貝類和甲殼類的大量死亡可造成水產養殖業嚴重經濟損失3無毒赤潮本身不產生毒素,但當赤潮藻達到一定密度后將減弱光合有效輻射影響水體的初級生產過程,間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4部分微藻具有特殊結構(如角毛藻),可能對魚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的鰓組織造成物理損傷嚴重可致使養殖生物因氧氣交換不暢而死亡5赤潮發生期間,海水變色影響旅游景觀,部分赤潮還能產生泡沫、異味等影響海水浴場的休閑娛樂功能,對濱海旅游業產生較大沖擊6大規模赤潮消退后,死亡的藻細胞沉入海底,分解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
34、,造成底層水體出現低氧甚至無氧區對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棲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2023 年,我省針對近海海域發生的赤潮過程累計發布赤潮監測預警專報 18 期。其中消息 17 期、解除通報 1 期。各月赤潮監測預警專報發布情況見下表。2023 年廣東省赤潮監測預警專報發布情況2023 年廣東省赤潮監測預警專報發布情況(單位:期)月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合計發布期數54010018月份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發布期數300032赤潮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經濟的影響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21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管理部門
35、,以及海洋保護區、濱海旅游區和漁業養殖等涉海單位,加強巡查、密切監視赤潮動態,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改善水質和底質生態環境,減緩海水養殖自身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控制海水的富營養化,嚴防有毒赤潮生物外來種類的侵入;發生赤潮后,加強漁船管控,暫停赤潮海域水產品采捕作業;加強周邊水產市場的巡查和抽檢,確保海產品安全;如發現赤潮擴散到養殖區,及時提醒養殖戶采取防缺氧等措施,以減少或避免養殖損失;如發現赤潮擴散到濱海泳場,及時巡查并制止旅游者下水;大力發展赤潮監測預警技術,加強赤潮災害科普宣教,做好赤潮事件的公眾說明、答疑工作。赤 潮 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2(四)海岸侵蝕海岸侵蝕海岸在海洋動力
36、、海平面上升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作用下發生岸線后退和岸灘下蝕的現象。為掌握重點岸段的侵蝕情況,2023年廣東省對深圳、汕尾、惠州、江門、茂名、陽江、湛江等市沿海重點岸段進行海岸侵蝕監測。監測評估結果顯示,2023 年,侵蝕較重的監測岸段主要分布在惠州、湛江等市沿海(表 7);與 2022 年相比,惠州市、江門市、湛江市沿海部分監測岸段海岸侵蝕程度有所增加。深圳市深汕合作區百安沙灘岸段出現微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 4.5 厘米?;葜菔谢輺|巽寮灣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 61.8 厘米,下蝕高度較 2022 年增加;惠東海龜灣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 25.
37、9 厘米,下蝕高度較 2022 年減??;大亞灣黃金海岸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23.4 厘米,下蝕高度較 2022 年增加;惠東東山海岸段出現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9.3厘米,下蝕高度較2022年增加;惠東紅海灣岸段出現侵蝕,2023年岸灘平均下蝕5.3厘米,下蝕高度較 2022 年增加。圖 18惠州市惠東巽寮灣岸段圖 19惠州市惠東海龜灣岸段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23江門市北陡浪琴灣海灘岸段出現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10.5 米,平均侵蝕距離 1.1 米,岸灘平均下蝕 0.4 厘米,侵蝕距離、下蝕高度均較 2022 年增加;海宴望頭灣海灘岸段出現
38、微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12.5 米,平均侵蝕距離 0.2 米,岸灘平均下蝕 1.0 厘米,侵蝕距離、下蝕高度均較 2022 年增加。茂名市電城鎮馬檻村東南側岸段出現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4.6 米,平均侵蝕距離 1.3 米,侵蝕距離較 2022 年減??;電白區嶺門鎮山后村西南面岸段出現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4.6 米,平均侵蝕距離 1.1 米,平均侵蝕距離較 2022 年減小。湛江市塘尾河口至鑒江口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1.0 米,平均侵蝕距離 0.5 米,岸灘平均下蝕 51.0 厘米,侵蝕距離較 2022 年減小,下蝕高度較2022 年增
39、加;東海島龍海天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岸灘平均下蝕 34.0 厘米,下蝕高度較 2022 年增加;南三島東面岸段出現嚴重侵蝕,2023 年最大侵蝕距離 1.0 米,平均侵蝕距離 0.32 米,岸灘平均下蝕 31.0 厘米,侵蝕距離較 2022 年減小。圖 20惠州市大亞灣黃金海岸岸段圖 21惠州市惠東東山海岸段圖 22江門市北陡浪琴灣海灘岸段圖 23江門市海宴望頭灣海灘岸段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4 圖 24湛江市塘尾河口至鑒江口岸段圖 25湛江市東海島龍海天岸段表 72023 年廣東省海岸侵蝕重點監測岸段數據地市岸段名稱海岸類型侵蝕情況最大侵蝕距離(米)平均侵蝕距離(米)岸灘
40、平均下蝕高度(厘米)深圳市深汕合作區百安沙灘砂質微侵蝕4.5惠州市惠東巽寮灣砂質嚴重侵蝕61.8 惠東海龜灣砂質嚴重侵蝕25.9 大亞灣黃金海岸砂質嚴重侵蝕23.4 惠東東山海砂質侵蝕 9.3 惠東紅海灣砂質侵蝕 5.3 江門市北陡浪琴灣海灘砂質侵蝕10.5 1.1 0.4 海宴望頭灣海灘砂質微侵蝕12.5 0.2 1.0 茂名市電城鎮馬檻村東南側砂質侵蝕4.6 1.3 電白區嶺門鎮山后村西南面砂質侵蝕4.6 1.1 湛江市塘尾河口至鑒江口砂質嚴重侵蝕1.0 0.5 51.0 東海島龍海天砂質嚴重侵蝕34.0 南三島東面砂質嚴重侵蝕1.0 0.32 31.0注:最大侵蝕距離為監測期間的海岸最大
41、后退距離;平均侵蝕距離為監測期間海岸后退面積與侵蝕岸線長度的比值;岸灘平均下蝕高度為監測期間岸灘灘面高程降低幅度的平均值;表中箭頭表示與 2022 年比較狀況,其中“”表示侵蝕程度增加,“”表示侵蝕程度減小?!啊北硎緹o數據。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25依據 GB/T 42435-2023,海岸侵蝕強度評價的單項評價指標包括岸線后退速率、岸灘下蝕速率和沉積物平均粒徑變化速率。根據海岸侵蝕強度等級分級標準(下表),評價海岸侵蝕強度等級。海岸侵蝕強度等級分級標準海岸侵蝕強度等級分級標準分級指標淤積穩定微侵蝕侵蝕強侵蝕嚴重侵蝕岸線后退速率(米/年)砂質海岸(0.5,+)(-0.5,0.5(-1
42、,-0.5(-2,-1(-3,-2(-,-3淤泥質海岸(1,+)(-1,1(-5,-1(-10,-5-15,-10(-,-15岸灘下蝕速率(厘米/年)(1,+)(-1,1(-5,-1(-10,-5(-15,-10(-,-15沉積物平均粒徑變化速率(/年)(0.25,+)(-0.25,0.25(-0.5,-0.25(-0.75,-0.5(-1,-0.75(-,-1根據 2022 年省級層面的海岸侵蝕調查監測結果,廣東省粵東、珠江口、粵西沿海均存在海岸侵蝕,近十年來粵西沿海較為嚴重。其中,粵東沿海海岸侵蝕岸段主要集中在汕尾市;珠江口沿海海岸侵蝕岸段相對較少,主要位于江門市、惠州市;粵西沿海海岸侵蝕
43、岸段主要集中在湛江市,少量分布于茂名市、陽江市。廣東省海岸侵蝕總體狀況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6 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采取防護工程措施,減輕波浪、潮流等海洋動力侵蝕的作用。如采取一些措施增加底部摩擦,或在岸外建造消浪工程設施;加強海岸帶管理,做到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在部分岸段劃定侵蝕預警線,建立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合理的開發與保護規劃;加強動態監測,利用高新技術及時獲取海岸侵蝕現場數據,加強海岸侵蝕機理研究;加強海岸保護修復,通過海岸沙灘修復與養護、紅樹林種植、侵蝕海岸防護、建設生態海堤等措施,逐步修復受損的岸線。海 岸 侵 蝕 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27表 820
44、23 年全祿水廠咸潮入侵統計表起止日期影響天數最大氯離子含量(毫克/升)1 月 17-23 日76 5091 月 29 日-2 月 5 日85 0832 月 15-19 日54 6222 月 27 日-3 月 6 日83 6943 月 14-18 日51 89312 月 7-12 日62 46112 月 21-27 日74 555(五)咸潮入侵咸潮入侵感潮河段(感潮河段指的是潮水可達到的,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響的河流區段)在漲潮時發生的海水上溯現象。2023 年,珠江口咸潮入侵程度較 2022 年總體減輕,其中全祿水廠監測到的咸潮入侵次數和影響天數均有所減少。磨刀門水道全祿水廠共監測到咸潮入侵過
45、程 7 次,影響天數 46 天,全年最大氯離子含量 6 509 毫克/升。與 2022 年相比,入侵次數減少 2 次,影響天數少 7 天。2023 年全祿水廠咸潮入侵統計情況見表 8。注:咸潮入侵時間間隔少于 24 小時的統計為一次過程,判別標準為氯離子含量 250 毫克/升。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8 1-2 月全祿水廠監測到 4 次咸潮入侵過程,累計影響時間 28 天,多于常年同期;上述過程影響期間均處于天文大潮期,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同期高約 150 毫米。1 月 17日發生年度較強咸潮入侵過程,持續 7 天,最大氯離子含量 6 509 毫克/升,影響全祿水廠取水 89 小時。磨刀門
46、水道燈籠山水文站共監測到咸潮入侵過程 12 次,1 月 5 日監測到 8 230毫克/升的最大氯離子含量。東江三角洲大盛水文站共監測到咸潮入侵過程 10 次,2 月 3 日監測到 3 880 毫克/升的最大氯離子含量。加強多部門聯動合作,完善咸潮實時監測和預警機制;采取上游水庫調水壓咸措施;咸潮間隙“偷淡”抽水和蓄水;進一步加強節約用水措施;加強生態保護和恢復,提高濱海濕地、紅樹林等生態系統對咸潮的緩沖能力。珠 江 三 角 洲 咸 潮 入 侵 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29表 92023 年廣東省海水入侵統計表地市監測斷面氯離子含量(毫克/升)入侵程度入侵距離(
47、千米)與 2022 年比較廣州市萬頃沙斷面 8無入侵 0穩定黃閣鎮斷面 2無入侵 0穩定東涌鎮斷面 51無入侵 0穩定潮州市碧洲斷面 21無入侵 0穩定大埕斷面 53無入侵 0穩定汕尾市捷勝斷面 786輕度入侵 0.10加重桂林斷面 21無入侵 0穩定中山市南朗街道斷面 43無入侵 0陽江市雅韶鎮斷面 106無入侵 0穩定大溝鎮斷面 56無入侵 0減輕(六)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海水或與海水有直接關系的地下咸水沿含水層向陸地方向擴展的現象。為掌握重點區域海水入侵的情況,2023年廣東省對廣州、潮州、汕尾、中山、陽江、湛江等市開展了海水入侵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湛江市世喬村監測斷面出現嚴重海水入侵現象,
48、海水入侵距離為 1.32 千米;汕尾市捷勝監測斷面出現輕度海水入侵現象,海水入侵距離為 0.10 千米;其他監測斷面無海水入侵現象。2023 年廣東省海水入侵統計情況見表 9。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30 與 2022 年相比,汕尾市捷勝斷面海水入侵加重,陽江市大溝鎮斷面海水入侵減輕,其他監測斷面海水入侵情況基本穩定。續表 92023 年廣東省海水入侵統計表地市監測斷面氯離子含量(毫克/升)入侵程度入侵距離(千米)與 2022 年比較湛江市嶺頭村斷面 86無入侵 0穩定料村斷面 33無入侵 0穩定世喬村斷面 2 090嚴重入侵 1.32穩定注:嚴重入侵判別標準為氯離子含量 1000 毫克
49、/升;輕度入侵判別標準為氯離子含量 2501000 毫克/升;無入侵判別標準為氯離子含量 250 毫克/升。中山市南朗街道斷面為 2023 年新增監測斷面。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建立海水入侵實時在線監測和預警機制;減少或限制淡水開采量,合理開采濱海含水層地下水;回灌淡水,抬高地下水位;加強輿論宣傳,提高全民水危機意識,建立公眾參與機制。海 水 入 侵 根據 2022 年省級層面的海水入侵調查結果初步判斷,廣東省海水入侵現象主要出現在深圳市西部地區,零星分布于惠州、陽江、茂名和湛江等市。廣東省海水入侵總體狀況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1(七)海平面變化海平面消除各種擾動后海面的平均高
50、度,一般是通過計算一段時間內觀測潮位的平均值得到。根據時間范圍的不同,有日平均海平面、月平均海平面、年平均海平面和多年平均海平面等。全球海平面變化主要是由海水密度變化和質量變化引起的海水體積改變造成的。1總體情況2023 年,廣東省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54 毫米,比2022 年低45 毫米。1980 年-2023年,廣東沿海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平均上升速率為 3.5 毫米/年,與同期全國沿海平均水平持平。1980-2023 年廣東省沿海海平面變化見圖 26。圖 261980-2023 年廣東省沿海海平面變化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32 2023 年,廣東沿海各月海平面變化較大,2 月
51、、5 月和 6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分別高 145 毫米、91 毫米和 84 毫米,其中 2 月海平面為 1980 年以來同期第三高;11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低 21 毫米,為近 14 年同期最低。與 2022 年同期相比,6 月海平面上升 33 毫米,2 月、10 月和 12 月海平面分別下降 59 毫米、72 毫米和 99 毫米。2各區域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變化*粵東沿海2023 年,2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高 104 毫米,3 月、11 月和 12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低 44 毫米、65 毫米和 38 毫米;與 2022 年同期相比,3 月和 12 月海平面分別下降96 毫米和 116 毫米(圖
52、 27)。珠江口沿海2023 年,2 月和 5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分別高 185 毫米和 120 毫米;與 2022 年同期相比,除 6 月持平外,各月海平面均有下降,其中 3 月、10 月和 12 月海平面分別下降 73 毫米、70 毫米和 84 毫米(圖 28)。圖 272023 年粵東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變化*粵東、珠江口及粵西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變化資料引自2023 年中國海平面公報。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3粵西沿海2023 年,2 月和 5 月海平面較常年同期分別高 147 毫米和 104 毫米;與 2022 年同期相比,6 月海平面上升 72 毫米,8 月和 12 月海平面分別
53、下降 93 毫米和 98 毫米(圖29)。圖 282023 年珠江口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變化圖 292023 年粵西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變化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34 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根據廣東省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特點,建議采取以下措施應對:2024 年,6 月 8 日和 24 日、7 月 7 日和 23 日、8 月 4 日和 20 日、9 月2 日和 17 日、10 月 7 日和 20 日、11 月 4 日和 17 日、12 月 3 日和 16 日前后為廣東沿海天文大潮期,9-12 月為珠江口咸潮入侵高發期,9-11 月為廣東沿海季節性高海平面期,若遭遇熱帶氣旋襲擊,高海平面、天文大
54、潮和風暴增水疊加將加劇災害致災程度。相關部門應密切關注以上時段的海洋天氣過程。海 平 面 變 化 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5(八)海嘯災害海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巨大巖體塌陷和滑坡等導致的海水長周期波動,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漲落。根據引發海嘯的原因可分為地震海嘯、滑坡海嘯和火山海嘯;根據海嘯源與受影響沿海地區的距離可分為局地海嘯、區域海嘯和越洋海嘯。2023 年,廣東省未發生海嘯災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監測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23年全球海域監測到47次海底地震,其中8次海底地震引發了海嘯,均未對廣東省產生影響。發生時間(北京時間)引發海嘯原因最大海
55、嘯波幅(厘米)潮位站/國家3 月 16 日 8 時 56 分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地區海域 7.0 級海底地震6拉烏爾島魚礁/新西蘭4 月 24 日 8 時 42 分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7.1 級海底地震10拉烏爾島魚礁/新西蘭拉烏爾島船塢/新西蘭5 月 19 日 10 時 57 分洛亞蒂群島東南新喀里多尼亞海域 7.8 級海底地震45萊納克爾/瓦努阿圖5 月 20 日 9 時 51 分洛亞蒂群島東南新喀里多尼亞海域 7.4 級海底地震15歐文/新喀里多尼亞7 月 16 日 14 時 48 分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7.2 級海底地震11沙點港/美國11 月 22 日 12 時 47 分瓦努阿圖群島
56、海域6.6 級海底地震4馬勒庫拉島/瓦努阿圖12 月 2 日 22 時 37 分菲律賓棉蘭老島海域7.6 級海底地震15土佐清水市/日本 12 月 7 日 20 時 56 分瓦努阿圖群島海域6.9 級海底地震6瓦努阿圖站/瓦努阿圖注:上表數據引自2023 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 年全球海嘯事件列表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36 常見的海嘯登陸宏觀前兆大致有 5 種海水異常的暴退或暴漲;離海岸不遠的淺海區,海面突然變成白色,其前方出現一道長長的明亮水墻;位于淺海區的船只突然劇烈地上下顛簸;突然從海上傳來異常的巨大響聲,在夜間尤為令人警覺;大批魚蝦等海洋生物在淺灘出現、海水突然冒泡。海
57、嘯 的 前 兆 應 對 措 施 和 建 議如果感覺到較強的震動或收到附近地區地震預警,切勿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注意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做好防御海嘯的準備;海上船只收到海嘯預警后應該避免返回港灣,而應盡量將船只開到開闊海面;若看到海面后退速度異???,應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處。海 嘯 災 害 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7三、2023 年廣東省重要海洋減災行動廣東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3 年積極開展海洋
58、觀測、海洋預警預報、海洋災害風險防范和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等工作,高效防范化解海洋災害風險,有效應對海洋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極大限度地減輕了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修訂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為切實履行海洋災害防御職責,提高廣東省應對海洋災害的預警報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自然資源部新修訂的海洋災害應急預案以及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要求,省自然資源廳修訂并印發實施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災害應急預案(以下簡稱 預案)。新預案充分汲取上一版的實踐經驗,并結合當前實際,深入完善管理措施、精煉預案內容、優化響
59、應程序,深入貫徹“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的重要理念。圖 30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圖 31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海洋災害應急響應程序流程圖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38(二)科學有序應對突發性海洋災害2023 年,廣東省部分地區先后遭受臺風“泰利”“蘇拉”“??薄靶∪钡扔绊?,海洋防災形勢嚴峻。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落實海洋災害防御主體責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汛前提前部署“六早”工作,切實降低海洋災害損失。全年共發布海浪警報 93 期、風暴潮警報 36 期、赤潮監測預警專報 18 期,共緊急轉移安置受海洋災害影響人口 12 843 人。(三)
60、提升海洋預警監測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全省海洋災害防范和應對能力,更好地支撐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 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在海洋觀測預報、海洋防災減災以及海洋生態預警監測能力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鞏固海洋災害防御壁壘。圖 32臺風“蘇拉”海浪警報單圖 33廣東省赤潮監測預警專報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39一是繼續加強海洋觀測體系建設。根據廣東省海洋觀測網“十四五”規劃要求,建立廣東省海洋觀測網建設協調機制,成立廣東省海洋觀測網建設聯絡小組,統籌做好全省海洋觀測網建設工作;省級層面投放 10 套海洋固定浮標(其中新建 5 套,更換5 套);啟用廣東省基本海洋站徽標和外觀設計方案,推進海洋
61、觀測站的標準化建設。據統計,至 2023 年底全省各類海洋觀(監)測站點數量達到 225 個,其中浮標 71 個、潮位站 149 個、雷達站 5 個。圖 34浮標下水前布放工作現場照片圖 35新布放浮標現場照片圖 36關于啟用廣東省基本海洋觀測站徽標和外觀設計方案的通知圖 37廣東省基本海洋站徽標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40 二是持續推進海岸侵蝕及海水入侵調查工作。2023 年在湛江硇洲島開展海水入侵的監測預警試點工作,在惠州、湛江開展機載激光雷達、三維激光掃描、背包式激光雷達和 RTK 等多手段融合的新技術應用于海岸侵蝕監測工作的試點,為下一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監測與預
62、警提供示范作用和應用經驗。三是加快海洋生態預警監測能力建設。省自然資源廳與自然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簽訂推進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和地質資料陸海一體共建合作工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在海洋環境、海洋生態、海洋災害等方面的綜合性調查、監測、評價、規劃等工作,全面提升海洋調查監測能力。組織開展珠江口海洋生態調查監測、粵西海域近海生態趨勢性監測及典型生態系統監測等工作。至 2023 年底,廣東省已完成粵西、珠江口海域海洋生態調查與評價工作,為下一步構建全省海洋生態圖打下扎實基礎。圖 38省級海岸侵蝕專項成果示意圖圖 39省級海水入侵專項成果示意圖圖40 推進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和地質資料陸海一體共建合作工作框架
63、協議簽署現場照片圖 41陽江紅樹林生態監測現場照片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41圖 44海岸侵蝕專題座談會現場(四)強化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轉化應用2023 年,為推進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在海洋災害防御中的實際應用,開發出 20厘米分辨率的三維地圖,建成全省海洋災害風險隱患“一張圖”,在村一級試點布設新型警戒潮位標識物。通過海洋災害風險普查成果的轉化應用,不斷提升全省海洋防災減災工作的科學性、全面性與實用性。(五)首次開展全國性的海岸侵蝕專題座談會2023 年,省自然資源廳與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在珠海市召開海岸侵蝕專題座談會。會議邀請省內外自然資源部門、科研院所、企業的 80 余名專家學者
64、,共商共議海岸侵蝕防治大計。各專家學者從海洋底質、海岸地形地貌、海洋水文動力、海洋生態、海洋監測裝備等多專業角度展開研討交流,共同探討防御海岸侵蝕災害新技術、新方法。圖 42廣東沿??h區地形級高精度三維地圖模型示意圖圖 43村級新型警戒潮位標識物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42 圖 48中山市“512”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現場(六)多形式開展海洋防災減災科普宣教活動為普及海洋防災減災知識,增強各級防災減災部門及社會公眾海洋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居民海洋防災減災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海洋災害帶來的損失,2023 年,省自然資源廳發布2022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組織召開全省海洋預警監測工作會議
65、,開展海洋觀測站現場觀摩和海洋預警監測技術培訓。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68”世界海洋日期間,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組織海洋災害防御演練,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村、進戶”等形式多樣的海洋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及科普講解等活動。圖 47深圳市“512”防災減災進社區宣傳活動現場圖 45汕頭市三防暨海洋災害防御演練現場照片圖 46廣州市“512”防災減災進校園宣傳活動現場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43附錄 1四色警戒潮位說明警戒潮位指防護區沿岸可能出現險情或潮災,需進入戒備或救災狀態的潮位既定值,從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等級(見附表 1)。附表 1四色警戒潮位說明警戒潮位分級說 明
66、藍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災害預警部門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的潮位值,當潮位達到這一既定值時,防護區沿岸須進入戒備狀態,預防潮災的發生。黃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災害預警部門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的潮位值,當潮位達到這一既定值時,防護區沿岸可能出現輕微的海洋災害。橙色警戒潮位指海洋災害預警部門發布風暴潮橙色警報的潮位值,當潮位達到這一既定值時,防護區沿岸可能出現較大的海洋災害。紅色警戒潮位指防護區沿岸及其附屬工程能保證安全運行的上限潮位,是海洋災害預警部門發布風暴潮紅色警報的潮位值。當潮位達到這一既定值時,防護區沿岸可能出現重大的海洋災害。附圖 1四色警戒潮位標識物附圖 2智能報警式警戒潮位標識物2023 年廣東省海
67、洋災害公報44 附錄 2廣東省沿海警戒潮位值附表 2廣東省沿海警戒潮位值單位:厘米基準面:1985 國家高程基準地級市序號岸段名稱藍色黃色橙色紅色潮州市1饒平岸段210235260280汕頭市2南澳岸段2002152352553澄海岸段2252703153654金平岸段1902352803305龍湖岸段2002503003506濠江岸段1952202502757潮陽岸段1852202603008潮南岸段185220260300揭陽市9榕城岸段18522026030010惠來岸段170200235265汕尾市11陸豐岸段17020023026012紅海灣遮浪岸段17519521523513城區品
68、清湖岸段19021524026514海豐岸段205220240255惠州市15惠東縣(一)考洲洋岸段20522024025516惠東縣(二)范和港岸段220/26017惠陽岸段210235255275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45附表 2廣東省沿海警戒潮位值單位:厘米基準面:1985 國家高程基準地級市序號岸段名稱藍色黃色橙色紅色深圳市18大亞灣岸段(大鵬新區)22023024526019大鵬灣岸段(大鵬新區鹽田區)21523024526020深圳灣岸段(福田區)23025027530021深圳灣岸段(南山區)23025027530022珠江口岸段(南山區寶安區)235260280300
69、東莞市23東莞市岸段250275305330廣州市24南沙區(一)南岸段25028031034025南沙區(二)北岸段25028031034026番禺岸段25028031034027增城岸段26028531033528黃埔岸段26028531033529天河岸段27029531534030海珠岸段27529531533531越秀岸段27530032535032荔灣岸段275295315335中山市33中山市岸段240265285310珠海市34香洲岸段20523526028535磨刀門岸段(香洲區金灣區)23026028531536雞啼門岸段(金灣區斗門區)22026030034037黃茅海東
70、岸段(金灣區斗門區)240270300335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46 附表 2廣東省沿海警戒潮位值單位:厘米基準面:1985 國家高程基準地級市序號岸段名稱藍色黃色橙色紅色江門市38新會岸段25528030532539臺山市(一)黃茅海西岸段24027030032540臺山市(二)廣海灣岸段25529032536041鎮海灣岸段(臺山市恩平市)245275305330陽江市42北津港岸段(陽東區江城區)23526529532543江城區海陵島岸段26029031534544豐頭河岸段(江城區陽西縣)26029031534545陽西岸段260290315345茂名市46電白區(一)博賀
71、港岸段26029032535547電白區(二)水東灣岸段260290325355湛江市48吳川岸段26029032535549坡頭岸段33037542046550霞山岸段33037542046551赤坎岸段33037542046552開發區岸段28531534537553麻章岸段35040045050054徐聞岸段19522024527055雷州市(一)東側岸段35543551559556雷州市(二)西側岸段335/36557遂溪西側岸段355/38058廉江岸段370/410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47附錄 3海洋災害警報發布標準一、風暴潮警報發布標準(一)風暴潮藍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
72、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受影響區域內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達到藍色警戒潮位,應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預計未來 24 小時內熱帶氣旋將登陸廣東省沿海地區,或在離岸 100 千米以內(指熱帶氣旋中心位置),即使受影響區域內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低于藍色警戒潮位,也應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二)風暴潮黃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受影響區域內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達到黃色警戒潮位,應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三)風暴潮橙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受影響區域內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達到橙色警戒潮位,應發布風暴潮橙色警報
73、。(四)風暴潮紅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受影響區域內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達到紅色警戒潮位,應發布風暴潮紅色警報。二、海浪警報發布標準(一)海浪藍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24小時受影響近岸海域出現2.5米至3.5(不含)米有效波高時,應發布海浪藍色警報。(二)海浪黃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24小時受影響近岸海域出現3.5米至4.5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48(不含)米有效波高,或者近海預報海域出現 6.0 米至 9.0(不含)米有效波高時,應發布海浪黃色警報。(三)海浪橙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
74、未來24小時受影響近岸海域出現4.5米至6.0(不含)米有效波高,或者近海預報海域出現 9.0 米至 14.0(不含)米有效波高時,應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四)海浪紅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 24 小時受影響近岸海域出現達到或超過 6.0 米有效波高,或者近海預報海域出現達到或超過 14.0 米有效波高時,應發布海浪紅色警報。三、海嘯警報發布標準(一)海嘯黃色警報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廣東省沿岸產生 0.3(含)米至 1.0 米的海嘯波幅,發布海嘯黃色警報。(二)海嘯橙色警報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廣東省沿岸產生 1.0(含)米至 3.0 米的海
75、嘯波幅,發布海嘯橙色警報。(三)海嘯紅色警報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廣東省沿岸產生 3.0(含)米以上的海嘯波幅,發布海嘯紅色警報。(四)海嘯信息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廣東省沿岸產生0.3米以下的海嘯波幅,或者沒有海嘯,發布海嘯信息。2023 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 49鳴謝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南海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海事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水利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潮州市自然資源局汕頭市自然資源局揭陽市自然資源局汕尾市自然資源局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東莞市自然資源局中山市自然資源局江門市自然資源局陽江市自然資源局茂名市自然資源局湛江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