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招商局: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2024版(9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福建省招商局: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2024版(95頁).pdf(9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20242024 版)版)福建省招商局福建省招商局20242024 年年 8 8 月月目錄前言為更好地促進我省重點產業領域招商,省招商局牽頭匯總梳理省級及各地市截至 2024 年 8 月出臺的并仍在有效期內的相關政策,從中摘選與招商引資密切相關、企業和投資商比較關注的政策內容,形成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主要涉及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萬億元級產業,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部分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領域,作為招商引資工作參考。鑒于該政策摘編涉及內容較多且篇幅有限,如有疏漏之處,請以政策原文為準。福建省招商局2024 年 8 月
2、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電子信息電子信息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2326 號)的通知(閩政辦202326 號)1 1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的通知(閩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202125 號)政202125 號)1 13.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工作方3.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閩政2021
3、5 號)案的通知(閩政20215 號)2 2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 5G 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干措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 5G 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2021 號)施的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2021 號)3 3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若干措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9 號)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9 號)3 3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
4、融合發展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1 號)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1 號)3 3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7.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八條措施的通知(榕7.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八條措施的通知(榕政辦規202413 號)政辦規202413 號)4 48.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光電產業發展措施的通知(榕政辦8.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光電產業發展措施的通知(榕政辦規20236 號)規20236 號)4 49.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廈門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9.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廈門市促進人
5、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10 號)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10 號)5 510.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10.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11 號)的通知(廈府規202211 號)7 711.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推進軟件和新興數字產業發展若干11.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推進軟件和新興數字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2 號)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2 號)8 812.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新一代信息12.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6、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工信規20242 號)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工信規20242 號)101013.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漳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數字經13.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漳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發改規20234 號)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發改規20234 號)11111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 5G 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1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 5G 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發202235 號)干措施的通知
7、(漳政辦發202235 號)121215.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半導體產業人才引進若干15.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半導體產業人才引進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6 號)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6 號)13131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1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20227 號)知(泉政辦20227 號)1414先進裝備制造先進裝備制造1.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首臺(套)重大1.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首臺(套)重大
8、技術裝備認定和扶持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3 號)技術裝備認定和扶持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3 號)17172.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漳州市財政局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的2.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漳州市財政局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七條措施的通知(漳工信規202376 號)七條措施的通知(漳工信規202376 號)1717石油化工石油化工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加快開發建設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加快開發建設的通知(閩政辦202223 號)的通知(閩政辦202223 號)18182.福建省發
9、展和改革委員會等 5 部門關于促進石化化工高質量發展加快打2.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 5 部門關于促進石化化工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萬億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7 號)造萬億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7 號)1818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3.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企業投資古雷石化基地的實施意見(漳3.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企業投資古雷石化基地的實施意見(漳政綜規20221 號)政綜規20221 號)19194.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南平市氟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南政綜4.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南平市氟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南政綜2019132 號)20
10、19132 號)1919新能源新能源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21212.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的2.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 年)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4 號)實施意見(2023-2025 年)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4 號)24243.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快推動鋰電新能源
11、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3.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快推動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12 號)展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12 號)2626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4.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發展七條措施4.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發展七條措施(修訂)的通知(寧政規20228 號)(修訂)的通知(寧政規20228 號)28285.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六條措施的5.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六條措施的通知(寧政文2021148 號)通知(寧政文2021148
12、號)2828生物與新醫藥生物與新醫藥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3030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202210 號)的通知(閩政202210 號)32323.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一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3.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一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
13、實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若干措施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7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若干措施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7號)33334.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九部門關于印發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六4.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九部門關于印發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六條措施的通知(閩工信法規201991 號)條措施的通知(閩工信法規201991 號)3434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5.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5.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綜202215 號)(榕政綜202215 號)36366.廈門
14、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6.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17 號)通知(廈府規202317 號)3737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促進產業健康發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泉政辦201915 號)展的通知(泉政辦201915 號)4040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 年)的通知(明政規20223 號)(2022-
15、2025 年)的通知(明政規20223 號)4040傳統優勢產業傳統優勢產業一、現代紡織鞋服一、現代紡織鞋服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職業裝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職業裝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44 號)通知(泉政辦規20244 號)4242二、冶金建材二、冶金建材2.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進一步促進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2.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進一步促進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七條措施的通知(寧政規20229 號)展的七條措施的通知(寧政規20229 號)42423.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銅材料產
16、業鏈發展的七條措施的通3.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銅材料產業鏈發展的七條措施的通知(寧政規202210 號)知(寧政規202210 號)4343三、食品加工三、食品加工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八條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八條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24 號)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24 號)4343文旅文旅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新形勢下促進文1.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激勵措施的通知(閩委辦發20235
17、號)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激勵措施的通知(閩委辦發20235 號)4444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20218號)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20218號)4444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3.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酒店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3.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酒店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榕政辦規202325 號)行)的通知(榕政辦規202325 號)44444.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福州市民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榕4.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福州市民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榕政辦規20235
18、 號)政辦規20235 號)45455.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福州市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5.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福州市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措施(2024-2026 年)的通知(榕文旅規20241 號)發展的扶持措施(2024-2026 年)的通知(榕文旅規20241 號)45456.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6.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20227 號)20227 號)46467.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7.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
19、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1 號)府規20231 號)46468.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8.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2 號)府規20232 號)4646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廈府規2021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廈府規20215 號)5 號)474710.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10.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激勵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9 號)發展若干激勵
20、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9 號)474711.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泉政文11.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泉政文20227 號)20227 號)484812.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12.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文202110 號)政文202110 號)484813.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13.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八條政策措施的通知(龍政辦規202210 號)八條政策措施的通知
21、(龍政辦規202210 號)4848普惠性政策普惠性政策一、省級政策一、省級政策1.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進高1.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質量發展的意見 5050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通知(閩政20237號)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通知(閩政20237號)50503.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2423 號)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
22、2423 號)5151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辦202425 號)政辦202425 號)5252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做好 2024 年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做好 2024 年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開門紅”“開門穩”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1 號)現“開門紅”“開門穩”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1 號)5252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制造業單
23、項冠軍企業(產品)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2 號)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2 號)53537.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7.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工信規20226 號)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工信規20226 號)53538.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 15 部門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實8.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 15 部門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實施意見(閩工信法規202146 號)施意見(閩工信法規202146 號)53539.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工業和信息化廳福
24、建省商務廳福建省財政廳9.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35號)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35號)535310.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10.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閩發改工業2022發福建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閩發改工業2022211 號)211 號)545411.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分局關于印發深入推進福建省臺資企業資本項11.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分
25、局關于印發深入推進福建省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匯20213 號)目管理便利化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匯20213 號)5555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12.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州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12.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州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20244 號)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20244 號)555513.福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門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13.福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門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施的通知(榕發改規20242 號)施的通知(榕發改規202
26、42 號)565614.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關于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產14.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關于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發展九條措施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榕農規20244 號)業發展九條措施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榕農規20244 號)575715.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州市培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工15.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州市培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工作方案的通知(榕政辦規20244 號)作方案的通知(榕政辦規20244 號)575716.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系列惠企政策的通知(榕政辦202016.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系列惠企政策的通知(
27、榕政辦2020114 號)114 號)585817.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17.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若干措施(廈委發20241 號)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若干措施(廈委發20241 號)606018.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鼓勵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18.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鼓勵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若干意見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4 號)提質增效若干意見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4 號)61611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廈門科學城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
28、廈1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廈門科學城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5 號)府規20225 號)626220.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規定的通20.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規定的通知(廈府辦規202020 號)知(廈府辦規202020 號)646421.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財政局廈門市人民21.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廈門市財政局廈門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關于印發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關于印發廈門市進一步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若
29、干措施的通知(廈科規2023廈門市進一步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若干措施的通知(廈科規20231 號)1 號)646422.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升級“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和22.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升級“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廈財規20242 號)產業轉型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廈財規20242 號)656523.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23.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漳政綜規20242 號)(漳政綜規20242 號)66662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促進知識產權高
30、質量發展若干2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41 號)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41 號)676725.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實施25.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泉政規20233 號)意見(泉政規20233 號)68682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入駐標準化工業(產業)園2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入駐標準化工業(產業)園區促進增產增效的指導意見(泉政辦規202321 號)區促進增產增效的指導意見(泉政辦規202321 號)68682
31、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泉州工業企業增資擴產若干措施2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泉州工業企業增資擴產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8 號)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8 號)696928.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領創新28.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領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5 號)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5 號)707029.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若干措29.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4 號)施
32、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4 號)707030.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若干措30.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3 號)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3 號)71713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3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2 號)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2 號)717132.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推進工業設計能力提升若干扶32.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推進工業設計能力提升
33、若干扶持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7 號)持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7 號)727233.泉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印發關于金融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九33.泉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印發關于金融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九條措施的通知(泉金融辦20221 號)條措施的通知(泉金融辦20221 號)737334.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鼓勵金融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34.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鼓勵金融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文202161 號)(泉政文202161 號)737335.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莆田市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的一攬35.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莆田市
34、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莆政辦規20233 號)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莆政辦規20233 號)737336.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 2024 年實現“開門紅”和穩預期、36.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 2024 年實現“開門紅”和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政規20241 號)穩增長、穩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政規20241 號)747437.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37.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政規20243 號)知(南政規20243 號)75753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
35、明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3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政規20241 號)知(明政規20241 號)757539.龍巖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39.龍巖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政規20244 號)政規20244 號)767640.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十四五”支持戰略性新興產40.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十四五”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政辦規20226 號)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政辦規20226 號)777741.龍巖
36、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龍巖市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意見41.龍巖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龍巖市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意見的通知(龍政辦202119 號)的通知(龍政辦202119 號)787842.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平潭綜合實驗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42.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平潭綜合實驗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1362 號)的通知(財關稅201362 號)797943.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橫琴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43.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橫琴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 號)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 號)7
37、97944.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續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44.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續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129 號)通知(財稅202129 號)8080電子信息 1 電子信息電子信息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2326 號)布局提升算力基礎。支持新建(含擴容升級)100P 以上人工智能算力項目申報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庫,按規定享受最長3 年、年化2%貼息補助。加強關鍵技術攻關。聚焦智能機器人、大數據分析、計算機與三維視覺、元宇宙與數字孿生等領域關鍵技術需求,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省內外
38、一流高校院所實施一批省級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項目,最高給予項目承擔單位800 萬元補助。圍繞新型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新型人機交互、智能控制與決策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國產化自主可控產品服務,每年實施一批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按照項目總投入的 40%給予最高 300 萬元補助。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每年評選一批創新能力強、研發投入大、市場占有率高的人工智能領域“領雁”軟件企業,每家給予最高 50 萬元獎勵。支持發展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智能理解設備、智能控制設備等人工智能相關硬件產品,鼓勵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產品,每年評選一批人工智能軟硬件優質產品,對獲評產品給予每個 30 萬元獎
39、勵。推廣典型應用場景。建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項目庫,評選發布百個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每個給予 50 萬元獎勵。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202125 號)完善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基礎數字產業鏈,加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 速產品和服務迭代。優化“一帶、雙核、多園”集成電路產業布局,支持龍頭企業加快集成電路產品規?;a和先進特色工藝產業化,推動投產12 英寸晶圓生產線、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多場景智能終端等一批重大項目。健全完善閩臺產業合作交流機制,持續發揮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等平臺作用,深化閩臺電
40、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對接合作,促進閩臺企業共同研發、共建標準、共創品牌、共拓市場。3.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閩政20215 號)高標準推進省創新研究院和省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建設,大力扶持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聯盟等共建面向行業應用的產學研合作基地,加快建設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適配檢測中心、集成電路晶圓測試公共服務平臺、物聯網產品測試驗證平臺等科研試驗支撐平臺。聚焦 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量子信息和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創新
41、需求,集聚優勢、創新資源開展聯合攻關,著力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和基礎材料等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實施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提升“領航計劃”,加強數字經濟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實施電子信息及數字產業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行動,集中優勢資源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和示范工程,鍛造長板、補齊短板,拓展產業鏈條。優化布局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量級未來產業,推動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型顯示、網絡通信、核心元器件及關鍵材電子信息 3 料等基礎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5G網
42、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2021 號)對企業生產的小基站、微基站、高端光通信產品、網絡產品等 5G 核心設備進入基礎電信企業集中采購名錄,且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4000萬元、1 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申報我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對經認定的 5G 裝備產品按規定給予相應資金補助。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9 號)培育和引進一批優質數據商及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推動開展數據應用開發、合規認證、資產評估、安全審計、貫標服務、法律咨詢等全鏈條業務,打造數據要素產業生態體系。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
43、廳關于印發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1 號)支持范圍:支持范圍: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平臺,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特色型平臺和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平臺。支持省級以上示范平臺(含當年評選的)持續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支持發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及 5G 全連接工廠。應用場景。支持工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攻關,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形成成熟解決方案,切實解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亟待突破的痛點難點。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 標識解析。支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
44、點建設運營單位實施標識解析集成創新,開展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設備健康管理等應用,服務工業企業上標識、用標識。工業 APP 優秀解決方案。支持省內工業 APP 典型經驗總結和優秀案例推廣,主要包括:一是在產業關鍵環節和關鍵領域體現“強鏈”作用,具有高支撐價值的安全可靠工業 APP;二是面向“工業五基”領域,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工業 APP;三是行業通用性好、推廣價值高、帶動作用強的通用工業 APP;四是可賦能新型制造模式的企業專用工業APP。二、地市政策7.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八條措施的通知(榕政辦規202413 號)支持我市企業爭創國家級、省級數字化轉型標桿
45、項目。一是入選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按年度給予相應獎勵。其中:獲評當年度給予400 萬元獎勵;第二年度續評成功入選的,給予300萬元獎勵;連續三年成功入選的,第三年度再給予300 萬元獎勵。二是入選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給予80 萬元獎勵。三是入選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標桿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省里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省級獎勵金額的 50%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8.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光電產業發展措施的通知
46、(榕政辦規20236 號)加大光電產業發展基金投入力度。成立福州光電產業基金二期,目標電子信息 5 規模 10 億元,支持初創型、科技型企業發展。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 1 億元、3 億元、5 億元、10 億元、50 億元的光電企業,分別給予 10 萬元、20 萬元、30 萬元、40 萬元、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9.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廈門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10 號)強化算力供給強化算力供給:鼓勵企業、第三方機構等建設符合國家政策的智算中心,將新建或擴容升級 100P 以上的智算中心項目納入本市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范圍,按規定給予補助。支持提質增效支持提
47、質增效:對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優勝單位按項目研發投入總額最高 4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對省級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按研發投入總額最高 4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對市級“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按研發投入總額最高 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支持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 1000 萬元補助。培育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對年度服務收入超過 100 萬元,且服務企業數超過 50 家的算法檢測、驗證測試、供需對接等公共服務平臺,按其年度服務收入最高 1
48、0%給予運營補貼,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對企業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200 萬元且較上年實現增長的,年度自主研發費用每滿200萬元給予10 萬元補助,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企業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 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500萬元且自主研發費用增長率超過20%的,給予獎勵30萬元;增長率超過40%的,給予獎勵50 萬元。對年度自主研發費用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按其可獲得的研發費用補助額,再給予5%補助。對企業作為起草單位(排名前 5 名)制定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50 萬元、40 萬元補助。支持人工智能規上軟件企業增產增效,對
49、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超過 5000萬元,且增速高于 25%的,按營業收入增量最高 0.6%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600 萬元。支持人工智能企業規模上臺階,對上一年度營業收入增速不低于市規上軟件業平均增速,且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5000 萬元、1億元、2 億元、5 億元、10 億元、20 億元的人工智能規上軟件企業,按“晉級補差”原則,分別給予 10 萬元、20 萬元、50 萬元、100 萬元、150 萬元、2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 50 萬元獎勵。創新場景應用創新場景應用:對進入工信部國內首臺(套)目錄的
50、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按市場銷售單價最高 60%給予補助,每項產品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對進入福建省國內首臺(套)目錄的,按市場銷售單價最高 60%給予補助,每項產品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進入福建省省內首臺(套)目錄的,按市場銷售單價最高 30%給予補助,每項產品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支持領軍企業深耕垂直領域,在公共安全、視覺智能、智慧醫療、數字政務、數字司法、數字產業等領域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專用模型解決方案,對模型即服務(MaaS)模式軟件業務收入,按年度對應收入最高 5%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對已在廈打造標桿應用,并入選福建省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的,按電子信息
51、 7 該應用年度市內銷售收入最高1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加強要素保障加強要素保障:支持人工智能企業按規定享受研發投入融資貼息補助,對企業提供最長 5 年、年化利率 2%的研發投入貼息貸款,存量企業放款不超過 5000 萬元且不超過上年研發費用的 50%;新注冊企業放款不超過 1000 萬元。10.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11 號)支持研發創新:支持研發創新:流片補助。對企業、高?;蚩蒲性核邪l多項目晶圓的,分別按直接流片費用的 60%、70%給予補助;對首次完成全掩膜工程產品流片(含Foundry IP 授權、掩膜版
52、制作、晶圓片等,晶圓片數量超過 12 片的,按 12片核算)的,按流片費用的 30%給予補助,其中利用符合條件集成電路生產線進行流片的按 40%給予補助。上述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IP 購買補助。對企業購買 IP 用于集成電路線寬小于 0.25 微米(含)等高端芯片研發且向市集成電路辦報備的,按照 IP 購買直接費用的 3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EDA 工具購買補助。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購買 EDA 設計工具軟件的,按照實際發生費用的 20%給予補助,其中購買國產 EDA 設計工具軟件的,按照實際發生費用的 3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
53、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300萬元。支持提質增效:支持提質增效:設備購買補助。對企業購買國外、國內廠商配套的核心設備(光刻設備、薄膜設備、刻蝕清洗設備、離子注入及擴散設備、研磨拋光設備、封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8 裝測試設備、檢測設備等)的,分別按采購金額的 5%和 1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設備融資租賃補助。支持企業開展融資租賃,對企業通過設備融資租賃方式開展項目建設的,按照設備融資租賃費用(手續費、利息)的 2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電力穩壓系統補助。對企業為提高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項目配電質量自主投入建設電力穩壓
54、系統,且項目電壓等級達到 10kV(含)以上的,對照電力穩壓系統設備清單,按照實際設備投資額的 2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潔凈室裝修補助。對企業按照項目千級、百級及以上等級裝修潔凈室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 2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500 萬元。支持生態建設:支持生態建設:芯片采購補助。對年銷售額 1 億元以上的系統(整機、終端、模組)企業采購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芯片的,按照采購金額的 1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補助累計不超過 3 年。向關聯企業的采購不計入補助核算采購費用總額。封裝測試補助。對集成電路
55、設計企業首年度利用符合條件的生產線進行封裝測試的,按照封裝測試費用的 50%給予補助。每個單位年度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支持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支撐、流片代理、人才培訓等服務,且每年服務企業數達到 50 家以上的,按照服務收入的 30%給予平臺獎勵。每個平臺年度獎勵總額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11.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推進軟件和新興數字產業發電子信息 9 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2 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新市場主體成長。在本市商事登記當年納入規上軟件業的企業,對其納統后 1 年內營業收入超過 2000 萬元的部
56、分,按 1%給予獎勵;第 2年納入規上軟件業的,按上述收入超過部分的 0.5%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的獎勵額度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對在國家部委、國際知名機構主辦的展、會、賽中獲獎的項目團隊(或企業)來本市商事登記的軟件企業,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 200 萬元以上的,給予每家一次性 50 萬元的創業獎勵。鼓勵傳統行業企業主輔分離。支持非軟件企業剝離內部涉軟業務,投資組建獨立軟件企業。對新組建企業(商事登記時間不超過 3 年)于上一年度納入規上軟件業的,按納統年度營業收入的 1%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支持企業增產增效:支持企業增產增效:支持規上軟件企業(含動漫游戲
57、等數字新媒體)增產增效。對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超過 5000 萬元,且增速高于 25%的規上軟件企業,按營業收入增量的 0.5%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其中,屬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5G 通信和元宇宙(三維數字空間、虛擬數字人、NFT 數字資產等)等新興數字產業領域的,再按上述獎勵資金的20%給予疊加獎勵。鼓勵龍頭企業上臺階。對上一年度營業收入增速不低于規上軟件業平均增速,且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5000 萬元、1 億元、2 億元、5 億元、10 億元、20 億元的規上軟件企業,按“晉級補差”原則,分別給予 10 萬元、20萬元、50 萬元、100 萬元、150
58、萬元、2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本地應用場景開放:鼓勵本地應用場景開放: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10 培育打造本地試點示范應用。鼓勵本地應用場景開放,加快首版次軟件推廣,培育試點示范應用軟件。對本地試點示范應用軟件,按年度市內銷售收入的 1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每年最多獎勵 20 個,每個最多獎勵 3 年。加快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加快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推動關鍵軟件應用創新。對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并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的純軟件型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和“付費訂閱”模式軟件服務(SaaS),按該軟件年度對應業務收入的 5%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加
59、快培育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對由本市企業研發,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軟硬件產品,在自主可控系統上進行適配的,按適配服務費用的 5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150 萬元。鼓勵各區、管委會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配套補貼。市軟件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制定具體措施。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支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運營。對本市年度服務收入超過 100 萬元,且服務企業數超過 50 家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其年度服務收入的 10%給予運營補貼,每個平臺每年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12.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廈門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若
60、干措施的通知(廈工信規20242 號)鼓勵企業接入廈門綜合型標識解析服務平臺標識解析體系生態,開發基于標識解析的產品和標識解析增值服務。對年標識注冊量超過2000萬條,且連續三個月標識解析量均超過 50 萬條的制造業企業,每家給予最高 30萬元獎勵。電子信息 11 遴選一批云服務商(平臺)為我市制造業企業提供上云服務,對首次使用云服務的制造業企業,按照其上云費用的 30%給予補貼,每家每年最高30 萬元。對獲評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企業,給予最高 100 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
61、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企業,給予最高 50 萬元獎勵。13.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漳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發改規20234 號)對注冊資本 1 億元以上(注冊資本 5000 萬元以上的軟件和信息化類企業)且固定資產投資額達 1 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達 5000 萬元以上的軟件和信息化類企業)的企業,按照項目首期核準或備案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 1給予落戶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對在我市落地的與 AI 算力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如智算中心、算力芯片、AI 服務器、存儲芯片、AIGC 等,單個項目投資超億元的,給予項目總投資額的 1%獎勵,獎勵
62、封頂 300 萬元。對在統企業年營業收入(年報)首次達到 5000 萬元、1 億元及以上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 萬元、20 萬元;次年營業收入(年報)增速在 40%以上的,再次獎勵 20 萬元。對首次列入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獨角獸”“未來獨角獸”和“瞪羚”的企業,分別給予 30 萬元、10 萬元和 5 萬元獎勵。對于已入選“瞪羚”企業升級獲得“獨角獸”或“未來獨角獸”榮譽企業的或“未來獨角獸”企業升級獲得“獨角獸”榮譽企業在扣除之前獎勵后,對差額部分給予獎勵。對再次或多次入選相同類別的企業,按第一次獲得獎勵金額的 50%給予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12 獎勵。對獲得國家級新一代信
63、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對獲得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典型應用案例給予一次性獎勵 10萬元。充分發揮國家標準引領作用,加快提升企業數據管理能力,對首次通過 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3 級、4 級、5 級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5 萬元、10 萬元、15 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50 萬元,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30 萬元。14.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加快 5G 網
64、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發202235 號)支持企業在 5G 新型半導體材料、中高頻功率放大器、濾波器、陣列天線、光芯片,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AR/VR、超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及終端應用產品等領域打造一批 5G 技術創新中心,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優先支持申報補助;支持市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鼓勵企業在超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公共衛生、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廣播電視、自動駕駛、智慧城市、AR/VR、人工智能等領域建設一批對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 5G 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示范應用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優先支持申報補助。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重點圍繞新型網絡架構、
65、編譯碼、高效傳輸、射頻芯片、微波器件等領域開展 5G 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對列入科技計劃項目的按規定給予補助。引導企業在 5G 核心設備、芯片、器件、模組及終端等領域加大產品電子信息 13 研發力度,加快推進產業化,對符合條件的產品給予優先支持申報補助。對企業生產的小基站、微基站、高端光通信產品、網絡產品等 5G 核心設備進入基礎電信企業集中采購名錄,且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4000萬元、1 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申報我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對經認定的 5G 裝備產品按規定給予相應資金補助。鼓勵市屬國有企業在建設工程項目和采購項目招投標中重點支持 5G 重大創新產品和設備的應用
66、,對符合首購規定的產品和設備可依法采用單一來源或競爭性磋商等方式采購。15.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半導體產業人才引進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6 號)經確認為我市高層次人才,且家庭成員(包括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泉州行政區域內無住房、未享受相關安居保障優惠政策的,選擇在泉州自行購買我市商品住房解決居住問題的,在泉政辦202129 號文件原有經費渠道享受購房補助的基礎上,對第一至第五層次人才購房補助,分別給予提高 20 萬元、2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經確認為我市高層次人才,選擇自行到市場承租住房的,在泉政辦202129 號文件原有經費渠道享受租金
67、補貼的基礎上,第一至第五層次人才租金補貼,按面積標準乘以當地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 0.5 倍給予提高。支持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柔性新引進年度報酬在 60 萬元及以上,且每年在泉州工作時間累計不少于 60 天的境內外知名專家,經審核通過后,按企業實際支付該專家計繳所得稅勞務報酬總額的 10%,給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 10 萬元的引才補助,補助期限不超過 2 年,每家用人單位每年柔性引才補助總額不超過 50 萬元。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或取得碩士、博士學位,且符合泉州市半導體集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14 成電路產業相關緊缺專業人才(以當年度泉州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為準),畢業后 3 年內到我市
68、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企業穩定就業或創業,按規定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3 個月以上并落戶泉州的,其中,應屆畢業生在泉委辦發20225 號文件原有經費渠道享受一次性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分別給予提高本科 1 萬元、碩士 2 萬元、博士 3 萬元;其他畢業生分別給予本科 1 萬元、碩士 2 萬元、博士 3 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就職于我市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企事業單位的碩士研究生,其子女由工作單位所在縣(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到條件較好的公辦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1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20227 號)支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
69、:支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支持軟件企業拓展市場。鼓勵泉州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參與市外項目公開招標,對參與市外公開招標項目中標、單個中標合同金額達200 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按合同完成金額的 2%給予獎勵。如果已獲得省軟件產業專項資金獎勵的,在省里按合同完成金額的 3%給予獎勵的基礎上,再疊加給予 2%的獎勵,同一企業年度獎勵累計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鼓勵軟件企業開展資質認證。對新取得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一、二級的軟件企業,在取得資質證書后,分別給予 100 萬元和 20 萬元獎勵;對新通過 CMM/CMMI、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
70、、SAS70(名詞解釋見附件)等國際質量和安全評估、認證或認證升級的企業,按照認證費用的 5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 20 萬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按 1:1 比例分攤。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電子信息 15 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供技術研發、檢驗測試、知識產權、展示交流等服務。對平臺購買 IP、設計工具軟件、測試與分析儀器設備購置等費用(以完稅發票為依據),給予不超過 30%、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的資金補助。對平臺提供的服務(以技術合同和完稅發票為依據),按照當年服務收入 20%、不超過 200 萬元給
71、予資金補助,期限為 3 年。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采用多項目晶圓(MPW)進行產品研發,按 MPW 直接費用的 80%給予補助;企業參加工程流片項目,對同一流片項目工程流片費用給予 50%補助。單一企業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 200 萬元。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購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開展高端芯片研發,給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購買直接費用 50%的補助,單一企業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 200 萬元。購買第三方 IC 設計平臺提供的“IP 復用、共享設計工具軟件或測試與分析”服務,給予實際購買服務費用 55%的補助,單一企業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 150 萬元。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申請資助,享受與國內發明專利相同
72、的獎勵。支持芯片應用(包括整機/模塊/方案公司等集成電路下游企業)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聯動發展,按采購額的 2%對采購方給予資金補助,單個企業年度補助額不超過 200 萬元;單個企業單個型號芯片年度補助額不超過100 萬元。推動兩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兩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設:進一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對兩化融合示范建設項目,按項目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的 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實施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實施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16 組織實施一批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鼓勵各行業龍頭企業率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支持
73、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與紡織鞋服、建材、機械裝備等傳統產業合作,實施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對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按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 10%的比例給予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或服務產品的本地企業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培育工業 APP。推進工業 APP 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面向真實應用場景需求,培育工業技術軟件化應用解決方案。對每個工業 APP 按不超過上年度實際服務支出的 30%比例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10 萬元。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軟件、集成電路、動漫、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區塊鏈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每個平臺按與
74、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 30%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扶持扶持 5G5G 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支持發展 5G 技術創新中心。鼓勵信息技術企業或機構聯合國家級研究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國內外重點院校共同成立 5G 技術創新中心。經國家部門單獨或聯合認定的 5G 技術創新中心,采用后補助的方式給予 100 萬元資助。經省級部門單獨或聯合認定的 5G 技術創新中心,采用后補助的方式給予 50 萬元資助。支持 5G 應用示范推廣。鼓勵我市企事業單位、信息技術企業聯合開展 5G 應用示范建設,打造省級以上 5G 應用示范區。每年競爭性評選 10 至20 個 5G 應用示范項目,
75、按項目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的 30給予補貼,每個項目最高補貼不超過 20 萬元。先進裝備制造 17 先進裝備制造先進裝備制造1.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和扶持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3 號)省級工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對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生產企業給予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對成套裝備、單機設備屬于國內首臺(套)的按不超過市場銷售單價 60%、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 200 萬的標準給予補助,屬于省內首臺(套)的按不超過市場銷售單價 30%、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 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2.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漳州市財政局印發關于推進工
76、業數字化轉型的七條措施的通知(漳工信規202376 號)對被評定為國家級、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智能制造裝備及其產品,在省級獎勵基礎上,分別再給予每臺(套)一次性獎勵 20 萬元、1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18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加快開發建設的通知(閩政辦202223 號)對古雷開發區引進的外國高層次專家一次性給予辦理 25 年來華工作許可。重點支持古雷開發區內企業開展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政府培訓經費直補企業政策向古雷開發區所有企業覆蓋。2.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 5 部門關于促進石化化工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
77、萬億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7 號)對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100 億元的,省級財政予以一次性 300 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省級財政分別予以一次性獎勵,對實施中小企業梯度培養成效明顯的設區市,予以最高 500 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符合條件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給予最高1000 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符合條件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企業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予以最高 500 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符合條件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及符合條件的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動態評價、擇優獎
78、補。實施產業重大技術難題“揭榜掛帥”,每年支持若干個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每個項目支持 500 萬元以上。每年支持一批突破卡脖子難題的產業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對入選項目給予最高 300 萬元資金補助。石油化工 19 對符合條件的省重點技改項目,按項目設備(含技術、軟件、咨詢設計等)投資額不超過 5%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其中省級工業龍頭企業最高 1000 萬元。鼓勵龍頭企業加快先進化工材料等重點新材料研發,對首批次新材料應用示范產品,最高給予 200 萬元獎勵。二、地市政策3.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企業投資古雷石化基地的實施意見(漳政綜規20221 號)用地節約
79、集約的石化產業鏈龍頭項目,可按土地等別相對應的全國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作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招拍掛的起始價。優先安排外資項目用地,對集約用地的且符合我市產業規劃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項目所在地土地對應地類基準地價的 70%執行。非政府定價公共配套方面,港口規費按照省內廈門港規費標準收??;碼頭裝卸和倉儲費不高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同貨種平均收費標準;公共管廊、污水、熱電、天然氣、固廢危廢處理等公共配套價格原則上不高于七大石化基地平均標準。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允許古雷開發區對產業配套項目進行補貼。鼓勵企業在古雷開發區設立研發機構。對重點研發機構,地方財政按核定儀器設
80、備投資額的 20%給予資金補助,獨立法人的研發機構補助額度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人民幣,非獨立法人研發機構補助額度最高不超過 200萬元人民幣。支持條件成熟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企業創立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4.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南平市氟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南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0 政綜2019132 號)對新引進固定資產投資 5 億元以上(含 5 億元)的氟新材料和高端含氟精細化學品項目,且符合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地價調節機制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通知(閩政辦2009135 號)規定的
81、,實行優惠的地價政策;固定資產投資 10 億元以上(含 10 億元)的重大項目,項目所在地縣市政府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獎勵。對重點產業集群新建固定資產總投資 1 億元以上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項目完工投產后,按照項目設備投資額的 10%給予補助。對重點產業集群實施的技改項目優先安排獎補,對年度設備投資額達 500 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照年度設備投資額的 10%給予補助。以上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新能源 21 新能源新能源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整
82、車。做大新能源客車、做優新能源乘用車、做精新能源專用車,打造自主品牌,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加快上汽寧德基地、龍海金龍基地、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三明埔嶺汽車工業園等園區基地建設。支持企業加快燃料電池客車和貨車的研發和規?;a。核心“三電”。支持動力電池龍頭企業保持產品技術領先,布局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制造裝備、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再制造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帶動電池全產業鏈發展。推進碳化硅在電機領域應用,支持研發生產車用高性能驅動電機、電控系統。支持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永磁電機產業園等建設。充換電設備。加快整車高壓觸電防護技術、高壓配電裝置小型化、車輛對車輛及其他負
83、載供電、超快速充電、無線充電等技術研發,大力發展車載充電設備、大功率快速充電設備以及電池的快換技術及設備。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發展“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等新型充電設施。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進一步提高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鋰電池儲能材料產業集聚水平。開展高容量儲氫材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材料、質子交換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2 膜燃料電池及防護材料研究,實現先進電池材料合理配套。高效光伏:高效光伏:光伏電池產線設備。加快異質結電池設備制造產線落地,提升等離子化學氣相沉積(PECVD)、磁控濺射沉積(PVD)等核心裝備的制造能力。鼓勵泉州、莆田開展產業鏈招商,加
84、快引進 N 型硅片、低溫銀漿/銅粉體、靶材等關鍵材料制造以及晶體加工設備、電池組件、光伏電池激光加工設備、光伏逆變器等生產制造企業。光伏電池制造。加快建設莆田、泉州異質結電池及生產裝備創新發展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異質結電池大規模生產制造與光伏電站運營的核心企業。堅持自主建設異質結電池生產線,積極推進平均轉換效率25%、設備國產化率90%的異質結電池生產線建設項目,加快形成 30 吉瓦以上的產能,成為全國領先的異質結電池生產基地。推進鈣鈦礦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光伏系統集成與運營服務。積極培育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異質結光伏系統集成運營商,鼓勵開展異質結光伏發電系統的咨詢設計、
85、系統集成、工程總承包及運營管理等服務,形成面向“漁光互補”、屋頂光伏等不同應用場景的異質結電池終端產品體系與運營解決方案。鼓勵開展異質結電池“交鑰匙工程”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和智能制造車間的系統集成服務。海上風電:海上風電:海上風電整機及零部件。發揮海上風電資源優勢,推廣 8 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設備,加快 12 兆瓦風電設備研制下線,開展 15 兆瓦風電設備攻關。加快海上風電產業鏈從大型風電整機制造向超長葉片、高承載主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延伸,加快引進布局永磁電機、風電復合材料、新能源 23 控制系統、風機變流器的研發制造項目。加快建設海上風電檢測與試驗基地,加快推進海上風電產業園建設,打造
86、高端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風電施工和運維服務。支持省內船舶企業發展海上風電安裝運維船、海工鋼構制造和海上風電工程。加快發展新一代海上風電一體化作業移動平臺、海上風電數字化智慧運維平臺,建設海上風電運維基地。氫能及燃料電池:氫能及燃料電池:氫能。以福州氫能產業基地等為核心,打造制氫、運氫、儲氫、加氫全產業鏈。依托福州化工副產氫豐富優勢,支持企業開發化工副產氫提純技術和回收技術,率先建設低成本規?;闹茪洚a業基地。加快推動國家能源集團氫能公司福清制氫示范項目建設,研究開展基于富余核電電解海水制氫及氫能應用項目。依托漳州氫能產業基地等,推動風電資源開發與氫能源利用產業相結合。推進加氫機、控制閥組、氫
87、氣壓縮機、液(氣)氫貯罐等裝備研發制造。在氫燃料電池公交、物流車和卡車運營線路和區域,開展氫氣存儲和加注設備(高壓儲氫罐、氫壓縮機、加氫機、加氫槍等)的推廣應用。提前布局低成本規?;拿夯ぶ茪湎到y、零碳化的新能源制氫系統。燃料電池。堅持自主研發建設膜電極封裝、燃料電池空壓機及氫氣循環泵等先進生產線,加快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等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及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積極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制造產業,支持燃料電池在客車、輕卡等領域推廣應用。儲能:儲能:儲能產品制造。加快儲能專用鋰電池產品的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研發推廣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儲能技術。大力發展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變流器(PCS
88、)、能量管理系統(EMS)等配套產業。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4 儲能系統集成。針對不間斷電源、家儲、無線基站儲能、工商業儲能、電網側儲能和發電側儲能等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開發儲能技術裝備。加快形成風光儲充測一體化智能電站、集裝箱式儲能系統等成套裝置的設計、制造與運維能力。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再制造。突破鋰電池循環再制造技術,完善回收處理工藝流程,形成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電池組拆包、模塊測試篩選、電池再組裝利用、鎳鈷錳鋰等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全鏈條產業體系。2.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 年)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4 號)培育壯大新
89、能源汽車產業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支持新能源汽車(含專用車)生產企業做大做強、擴大規模,繼續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對年度產能利用率達到 60%及以上且產量同比增長,或產能利用率 20%以上且產量同比增長 50%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按汽車產能利用率比例給予單家企業最高 1000 萬元的獎勵。對與三年內新引進單家企業年配套規模達 5000 萬元及以上的,給予最高 100 萬元獎勵,單家年度獎勵資金最高 1000 萬元;對三年內新引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配套企業,年配套規模達 1000 萬元、2000 萬元、5000萬元及以上的,分別給予最高 50 萬元、100 萬元、200 萬元獎
90、勵;全省年度獎勵資金最高 5000 萬元。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對示范項目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工程機械、新能源農用機械、新能源非公路用卡車和新能源無人駕駛裝備等單個推廣合同金額達到1000萬元并實現交付使用的,按不超過合同金額的 5%給予生產企業一次性獎勵,全新能源 25 省年度獎勵金額最高 5000 萬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支持有關地市、汽車生產企業、示范應用單位等聯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對納入國家試點的牽頭單位給予專項獎勵 500 萬元。推動電動船舶全產業鏈發展:推動電動船舶全產業鏈發展:提升電動船舶研發設計水平,對引進的央屬高水平
91、電動船舶研發設計機構,除支持享受當地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外,設立分公司的一次性獎勵 200 萬元,設立子公司的一次性獎勵 300 萬元。對電動船舶電池動力推進系統生產企業按交付電池動力推進系統金額的 20%給予補助(不含省示范項目),單套系統補助最高 200 萬元。對省電動船舶示范項目(含新建和改造),按交付船舶電池動力(含氫燃料電池)總成價格的 40%給予補助,單船補助最高 1000 萬元(其中省首批次示范項目按 60%給予補助,單船補助最高 1500 萬元),補助由建造船廠、動力總成生產企業或項目總包方申領。對配套服務電動船舶示范項目的動力電池充電設施,給予一次性設備購置補助,
92、其中單臺(套)充電功率大于等于 250 千瓦小于等于 500 千瓦的給予 20 萬元補助,超過 500 千瓦的給予 50 萬元補助。支持企業研發與創新:支持企業研發與創新: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含擴展車型),自獲得國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起一年內銷售量達 500 輛及以上的 9 座以上載客車、3.5 噸以上貨車及其他專用車,2000 輛及以上的 9 座及以下載客車、3.5 噸及以下貨車及其他專用車,50 輛及以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每款車型分別給予一次性新產品開發獎勵 100 萬元、200萬元、200 萬元。支持綠色智能船型研發設計,對納入國家綠色智能船型目錄的,
93、單個船型給予研發設計單位一次性獎勵 50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6 拓展完善產業生態:拓展完善產業生態:對生產并實現銷售的以動力電池(含燃料電池,其中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不低于 140 瓦時/千克)為驅動的新能源工程機械、新能源農用機械、新能源非公路用卡車和新能源無人駕駛裝備等產品,按 100 元/千瓦時對動力電池額定容量給予獎勵,單家企業年度獎勵最高 1000 萬元。支持發展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相關裝備,對生產并實現銷售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單臺(套)功率達到 50 千瓦以上,按照 2 萬元/臺(套)給予獎勵,單家企業年度補助金額最高 500 萬元。推進充(換)電及加氫設施建設:推
94、進充(換)電及加氫設施建設:對配置儲能電池系統額定容量達到 800 千瓦時以上,充電樁達到 16根以上,單槍最大輸出 180 千瓦以上的“光儲充檢”示范站建設給予業主單位單站補助 50 萬元。3.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快推動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閩發改規202212 號)打造自主可控產業創新體系打造自主可控產業創新體系:做優做大創新平臺。支持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鋰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創新平臺發展壯大,開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壽命及儲能電池容量、壽命等關鍵技術研究;依托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圍繞前驅體及原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隔膜、廢舊
95、電池循環利用等布局新建一批省級高水平創新平臺,引導圍繞制約產業鏈發展的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開展技術攻關、加速成果轉化,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探索提升創新能力。組織實施鋰電新能源新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新能源 27 產業化示范應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突破“里程焦慮”“安全焦慮”“壽命焦慮”等難點問題,實現產品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培育完善鋰電產業鏈條培育完善鋰電產業鏈條:加快打造產業發展集聚區。推動項目、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資源向專業園區集聚,重點支持寧德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發揮先發優勢,建設全球領先的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
96、區,做優做強產業集群,爭取納入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支持廈門重點聚焦鋰電池終端產品,持續擴大發展規模,帶動上下游產業配套集聚發展。探索發展梯次利用與再制造。引導企業申報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突破鋰電池循環再制造技術,完善回收處理工藝流程,形成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電池組拆包、模塊測試篩選、電池再組裝利用、鎳鈷錳鋰等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全鏈條產業體系。推動多元化應用示范推動多元化應用示范:推進新能源項目落實儲能配套。適應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求,全面推廣“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開發模式,充分發揮新型儲能對新能源消納的支持能力,實現儲能與新能源深度融合、聯合
97、運行。將配置儲能要求納入海上風電競爭性配置和集中式光伏試點申報內容,探索推動新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與儲能設施同步建成、同步并網。引導加快儲能產品應用示范。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推動省內儲能制造企業與新能源項目加強對接,擴大儲能產品應用領域和使用規模,從消費端帶動生產端,促進儲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28 強化產業發展要素保障強化產業發展要素保障:加強項目落地要素保障。優先保障鋰電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平臺、產業基地、重點項目等建設用地,對省級及以上重點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涉及新增圍填海項目,推動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爭取支持。強化產業發
98、展金融支持。推動福建省綠色產業基金和海洋經濟產業基金加快運作,支持投向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優質項目;推動金融機構配合相關產業、專項基金開展投貸聯動業務;鼓勵各地對鋰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生產基地、生產制造、共享儲能、電池銀行和換電業務等重大建設項目,給予相應貼息支持,多舉措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二、地市政策4.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發展七條措施(修訂)的通知(寧政規20228 號)鼓勵創新品牌建設。對新獲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質量獎”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2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馳名商標”“省政府質量
99、獎”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1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ú浚┘壷攸c實驗室”“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5.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六條措施的通知(寧政文2021148 號)扶持企業技術創新。對新獲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質量獎”的產業鏈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2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中國馳名商標”、新能源 29 新獲評“福建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1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評“省級
100、企業技術中心”“?。ú浚┘壷攸c實驗室”“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30 生物與新醫藥生物與新醫藥一、省級政策1.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辦202160 號)新型疫苗。大力開發預防重大傳染病的新型疫苗,加快九價宮頸癌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尖銳濕疣疫苗、治療性乙肝疫苗為代表的重磅新型疫苗及多聯多價疫苗的臨床試驗和產業化進程。鼓勵疫苗品種及工藝升級換代,發揮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優勢,支持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滅活疫苗、腺
101、病毒載體疫苗等技術路線開發。加快推動新型疫苗產業重大工程和項目落地,建成國家級疫苗研發生產基地。生物技術藥。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遺傳工程等技術為核心,鼓勵企業布局重組蛋白及多肽藥物、抗體藥物、核酸藥物等研發管線。支持優勢企業提升蛋白質修飾、生產、篩選、優化等核心平臺技術,開發重組干擾素、重組凝血因子、重組胰島素、重組人生長激素等重組蛋白質藥物及多肽藥物。鼓勵省內傳統藥企以仿創結合的模式涉入抗體藥領域,引進國內外創新團隊,重點開發以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為代表的創新產品。積極布局小核酸藥、雙抗藥物、細胞治療藥物等前沿賽道。支持細胞培養基、純化介質、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層析設備等藥品生產領域重要耗材及設
102、備的國產化。新型化學制藥與原料藥制造。依托福州、柘榮等地現有醫藥、化工產業園區,建設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推動原料藥產業綠色發展。發揮重點生物與新醫藥 31 企業作用,加強關鍵藥物中間體和原料藥的研發與制造。依托福建省核受體藥物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癌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開發基于新結構、新靶點、新機制的原研藥。針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精神性疾病、傳染性疾?。ㄒ腋?、丙肝)等,鼓勵企業開展臨床急需、供應短缺、療效確切、新專利到期藥物的仿制開發以及上市藥物的適應癥拓展。鼓勵布局同位素生產堆,開展以醫用核素為主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產,發展下游放射性藥物產業。鼓勵發展新型注射給藥系統
103、、口服調釋給藥系統、吸入制劑、經皮和粘膜給藥系統等新型制劑?,F代中藥。以道地優勢藥材為基礎,推進名優中成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和優勢中藥復方與活性成分研究,形成一批療效確切、制劑先進、臨床價值高的閩派特色中藥。發揮福建省經典中藥復方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中藥學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優勢,開展藥效成分發現、藥效評價和中成藥制劑新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創新中藥衍生品,鼓勵以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化妝品及中藥日化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明溪南方紅豆杉、泰寧雷公藤和三尖杉、柘榮太子參、邵武多花黃精、光澤七葉一枝花及藥用動物馴養繁育基地等中藥材基地建設。生物醫藥服務。積極承接國際產業技術轉移與藥品代工服務,鼓勵發展
104、藥物非臨床試驗研究、藥物臨床試驗、委托合同研究(CRO)、委托合同生產(CMO)、合同研發生產服務(CDMO)等研發服務。支持龍頭企業或產業基金牽頭,建立藥物研發共享創新實驗平臺。加強可穿戴遠程診療、基因診斷、影像診斷、智慧識別、手術導航、精準給藥系統等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加快發展“互聯網+”個性化健康管理系統,發展遠程健康管理、遠程門診和移動醫療等健康管理服務。圍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加快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在藥物靶標篩選、藥效早期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32 評價、藥物臨床數據分析、醫學診斷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等方面的應用,形成生物數據集成開發應用領先優勢。2.福建省人
105、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202210 號)對牽頭承擔實施國家科技創新 2030 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按國家實際資助額 11 的比例獎勵企業用于相關研發活動,國家和地方項目資助總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入。對符合條件的引進高水平重大醫藥研發機構,按其新增研發設備實際投資額 50%予以資助,對非獨立法人最高資助 2000 萬元,對獨立法人最高資助 300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予以最高補助 100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予以最高補助 500 萬元;對新認
106、定的省級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和 100 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推進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推動研發與生產專業化分工,對創新藥(1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和中藥)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含技術受讓情形)的企業,每個品種給予 500 萬元獎勵;對 2 類、3 類化學藥及中藥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每個品種給予 300 萬元、200 萬元獎勵,每個單位每年支持額度不超過 2000 萬元。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獲得產品注冊證的三類醫療器械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的,每個品種給予 200 萬元獎勵
107、,對其中的重大項目,經評審,每個品種給予最高 600萬元獎勵;三類醫療器械取得注冊證并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按品種系列給予 50 萬元獎勵,每個單位每年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生物與新醫藥 33 對在省內建設道地藥材 100 畝以上規范化全過程可追溯種植基地,產品符合國家或省級標準的,經評審合格給予每個種植基地 50 萬元獎勵,每個單位每年支持額度不超過 100 萬元。支持符合條件的中藥生產企業進行中藥飲片(含配方顆粒)科研、生產及臨床使用,鼓勵行業協會和企業制定道地中藥材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對完成本省道地藥材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的,每項給予 50 萬元獎勵,每個主持單位每年
108、支持額度不超過 100 萬元。對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項目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等前期費用及并購貸款利息予以適當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鼓勵生物醫藥企業加強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對現有生產設施、工藝條件、生產環境等進行升級,實施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 GMP 改造,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程序列入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給予企業技改設備投資獎補、技改項目融資貼息等政策支持,其中省級財政按項目設備(含技術、軟件等)投資額不超過5%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省級工業龍頭企業不超過 1000 萬元。對在我省新增建設的醫藥合同研發
109、機構(CRO)、合同生產機構(CMO)、合同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按照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的 40%,給予最高 5000 萬元補助,對重大項目給予“一事一議”專項支持,對落地廈門市的產業應用基礎平臺,補助資金由省、市財政各承擔 50%。3.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一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若干措施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7號)對實施方案實施以來在我省新增立項建設的具備生物醫藥行業研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34 發或生產服務能力并投入使用的 CRO、CMO、CDMO 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其中 CMO、CDMO 平臺需取得受托生產品種對應
110、生產范圍的生產許可),可按規定申請補助資金,最高給予 5000 萬元資金補助。對在省內轉化的創新藥或改良型新藥完成、期臨床試驗的,可按階段申請研發獎勵資金,符合條件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分別給予最高 3000 萬元、1500 萬元資金獎勵。對取得藥品注冊批件和生產許可證的 1類創新藥,2 類、3 類化學藥和中藥,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的生產企業可按不同類別申請產業化獎勵資金,符合條件的最高給予 600 萬元資金獎勵。加快發展特色原料藥和高端定制原料藥,對新獲得原料藥批準通知書的原料藥項目,并在省內首次實現產業化的,每個品種給予一次性 100 萬元獎勵
111、。由省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設立省級生物醫藥產業引導基金,按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產業發展。4.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九部門關于印發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六條措施的通知(閩工信法規201991 號)對龍頭企業兼并重組項目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等前期費用及并購貸款利息,省級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對龍頭企業并購境外或省外科技型企業,分別按照不超過并購金額 10%和5%的比例給予補助,單項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對實施國內 GMP 改造或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 GMP 改造項目按程序列入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優先給予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完工投產獎勵、技改設備投資補助、技
112、改基金等政策支持,其中技改設備投資按照設備(含技術、軟件)投資額的 5%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省級工生物與新醫藥 35 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不超過 100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予以補助 800 萬元;對新認定的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根據下達的國家財政經費予以適當補助,最高補助 500 萬元。依托省高校、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大力引進高水平的重大醫藥研發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按其新增研發設備實際投資額的 50%予以資助,非獨立法人的最高資助 2000 萬元,獨立法人的最高資助 3000 萬元;對
113、引進特別重大的醫藥研發機構,可按“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扶持。對新認定為省企業技術中心的醫藥企業給予 50 萬元資金獎勵。對醫藥企業在我省轉移轉化的 1、2 類中藥、化學藥品和具有新藥證書的生物制品及第三類醫療器械等重大藥械項目,按申報臨床前研究階段、完成臨床試驗申報生產階段,分階段給予資金補助,單個項目補助總額不超過 2000 萬元。對 1 類化學藥品、1 類中藥及具有新藥證書的生物制品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醫藥企業,給予 500 萬元獎勵;對 2 類化學藥品、2 類中藥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醫藥企業,給予 300 萬元獎勵;對 3 類化學藥品、3-6 類中藥及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第三類醫
114、療器械首次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醫藥企業,給予 50 萬元獎勵。支持醫藥企業牽頭承擔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按國家實際資助額 11 的比例獎勵企業用于相關研發活動,獎勵資金由省、設區市財政按3:1 比例分擔,設區市分擔部分由設區市級政府統籌研究確定市、縣兩級出資比例。對省內生產企業完成一致性質量和療效評價的品種,按不超過評價成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36 本 20%比例,予以最高 200 萬元一次性獎勵,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在醫保支付方面予以支持,鼓勵醫療機構優先采購和使用。對醫藥龍頭企業建設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省級財政按設備投資額的 8%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 1000
115、萬元。二、地市政策二、地市政策5.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綜202215 號)對福州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內 MAH 研發的創新藥(1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和中藥)完成、期臨床試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 500 萬元、1000 萬元、1500 萬元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給予一次性 300 萬元獎勵。對實驗區內 MAH 研發的改良型新藥(改良型生物制品、改良型化學藥和改良型中藥)完成、期臨床試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 100 萬元、200 萬元、400 萬元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給予一次性 200 萬元獎勵。對實驗區內 MAH 通過(或
116、視同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給予一次性 100 萬元獎勵;若該品種為全國前三個通過(或視同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則給予額外一次性 50 萬元獎勵。對實驗區內 MAH 企業通過收購或引進現有藥品注冊批件的,具有臨床價值和經濟效益的產品,按照引進成本給予 20%的補貼,創新藥(1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和中藥)單個品種補貼上限 1000 萬元;改良型新藥(改良型生物制品、改良型化學藥和改良型中藥)單個品種補貼上限 500 萬元;仿制藥(3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和中藥)單個品種補貼上限 200 萬元。對實驗區內 MAH 所持有的藥品委托與該 MAH 無關聯的企業進行生產的,對委托生產首次在
117、本市實現產業化的每個品種按照獲批前委托生產費生物與新醫藥 37 用的 50%給予持有藥品的 MAH 獎勵,上限 100 萬元。對實驗區內 MAH 年度銷售收入首次達到 2 億元、10 億元、30 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 200 萬元、500 萬元、1000 萬元獎勵。支持實驗區內 MAH 培育引進急需緊缺的專業人才,對當年度營業收入達到 5000 萬元的 MAH 企業,支持推薦不超過 2 名符合條件的骨干人才納入市級高層次人才。經認定后按規定享受閩都英才卡提供的人才服務待遇。6.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17 號)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提升研發
118、創新能力:對在本市轉化的創新藥(1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及天然藥物)完成臨床前研究的,按照研發投入最高不超過 4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400 萬元的獎勵;完成、期臨床試驗的,按照研發投入最高不超過40%的標準,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2000 萬元、3000 萬元的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按照其研發投入最高不超過 4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的獎勵。對在本市轉化的改良型新藥(2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及天然藥物)以及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完成臨床前研究的,按照研發投入最高不超過 2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的獎勵;完成、期臨床試驗的,按照研
119、發投入最高不超過 20%的標準,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800 萬元、1500 萬元的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按照研發投入最高不超過 2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的獎勵。對重點引進的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產業化項目,完成品種轉移手續后,對其引進前完成的臨床各階段研究(不含臨床前研究),可參照上述政策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享受上述政策每年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 1 億元。鼓勵本市產業投資基金、科技創新創業引導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臨床各階段研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38 究項目。對國內首家通過、前三個通過和通過(含視同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分別按最高不超過評價成本
120、的 40%、30%和 2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 300 萬的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對取得創新藥(含 1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含2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仿制藥(含 3 類、4 類生物制品、化學藥)藥品注冊證書并首次實現產業化,累計銷售收入達到 100 萬元的,按照類別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1000 萬元、500 萬元、300 萬元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 3000 萬元。對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取得注冊證書且該產品首次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累計銷售收入達到 50 萬元的,按照類別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40 萬元、100 萬元獎勵
121、,單個企業支持額度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獲得產品注冊證的三類醫療器械首次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的,每個品種給予 2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其中的重大項目,經評審,每個品種給予最高不超過 600 萬元獎勵。對保健食品、特殊化妝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取得注冊證書并在本市首次實現產業化的,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6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取得境外 ICH 成員國注冊批件或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WHO PQ)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按照類別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300 萬元、1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600 萬元。對首次取得歐盟、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
122、亞、巴西、俄羅斯國際注冊或國際認證的醫療器械產品,對應國內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的單個注冊單元分別給予 30 萬元、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生物與新醫藥 39 對承擔生物醫藥類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專項的企業,按照國家實際資助 1:1 的比例予以配套,國家、省、市項目資助總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入。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和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作為起草單位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并按規定給予相應扶持。對新認定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 1000 萬元補助,對
123、新認定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 500 萬元補助。聚焦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治療技術等重點領域,建設若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研究機構,對符合本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標準的,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壯大產業發展能級壯大產業發展能級:對世界 500 強、中國 500 強等境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在廈設立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運營中心等職能型總部的,按照本市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規定給予扶持。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服務業,對在本市新增建設的生物醫藥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生產機構(CMO)、合同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按照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 40%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
124、5000萬元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按規定給予專項支持。優化產業生態環境優化產業生態環境:對醫療器械經認定屬于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對通過驗收的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給予 200 萬元補助,對評估優秀的給予 150 萬元支持;對通過驗收的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給予 20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0 補助(與市級中心不重復享受),對評估優秀的給予 150 萬元支持;對取得資質并完成建設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給予 400 萬元補助,對評估優秀的給予 200 萬元支持;對取得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資質的,給予補足至 1000 萬元。針對生物醫藥企業近 3
125、 年引進的研發、生產及管理人才,經審核確認的給予最高 80 萬元補貼,按 40%、30%、30%的比例分 3 年發放。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泉政辦201915 號)支持藥械工業企業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及藥械研發創新,鼓勵其申報市級科技項目計劃。落實研發經費分段補助政策,指導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對完成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符合條件的按每個品種評價成本 20%的比例予以資金獎勵,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 200 萬元。對在我市轉移轉化的一、二類中藥、化學藥品和具有新藥證書的生物制品及第三類醫療器械等重大藥械項目,按申報臨床前研究階段、完成臨
126、床試驗申報生產階段,分階段給予資金補助,單個項目補助總額不超過 2000萬元。對藥械工業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標準實施技術改造,市級財政按不高于項目設備投資額 7%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對危困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或對企業閑置廠房等資產開展拍賣收購,整合延伸產業鏈,帶動藥械產業轉型升級。對兼并重組市域內危困企業且并購資金規模達 2000 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按實際發生并購資金規模 3%的額度由受益財政給予獎勵,獎勵金額不超過 500 萬元。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生物與新醫藥 41 計劃(2022-2025 年)
127、的通知(明政規20223 號)對取得創新藥、改良型新藥、仿制藥、原料藥藥品注冊證書并首次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的,在省級獎勵基礎上,按照類別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100萬元、50 萬元、30 萬元、20 萬元獎勵;對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取得注冊證書并首次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的,在省級獎勵基礎上,每個品種分別給予 20 萬元、30 萬元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 100 萬元。實施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 GMP 改造,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程序列入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給予企業技改設備投資獎補、技改項目融資貼息等政策支持,由省級財政按項目設備(含技術、軟件等)投資額不超過 5%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
128、不超過 500 萬元,省級工業龍頭企業不超過1000 萬元。應急醫療物資項目設備投資補助最高比例由 5%提高到 10%,單個項目最高 1000 萬元。對在三明市域內建設道地藥材 50 畝以上規范化全過程可追溯種植基地,產品符合國家或省級標準的,經評審合格給予每個種植基地 25 萬元獎勵,每個單位每年支持額度不超過 50 萬元。支持符合條件的中藥生產企業進行中藥飲片(含配方顆粒)科研、生產及臨床使用,對利用本地中藥材資源,取得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試點并建成投產的,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2 傳統優勢產業傳統優勢產業一、現代紡織鞋服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職
129、業裝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44 號)大力培育職業裝龍頭企業,對首次獲評中國服裝協會“中國職業裝十大領軍企業”的,給予每家 10 萬元獎勵。支持企業設立技術中心,重點開發阻燃、防靜電、防水透濕、導濕干爽、防酸堿、防蚊蟲等功能性面料。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一次性分別給予 150 萬元、80 萬元、30 萬元獎勵。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 50 萬元、30 萬元、20 萬元獎勵,升級給予補差獎勵。實施工業設計創新券,對將職業裝工業設計服務外包專業工業設計機構,在設計成果投產以后,按照設計服務合同實際發生額不超過 30%比例,給予
130、最高 30 萬元補助。二、冶金建材2.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進一步促進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七條措施的通知(寧政規20229 號)對新獲評國家級“創新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質量獎”的企業,在享受省級、寧德市級獎勵的基礎上,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2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評省級“創新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在享受省級、寧德市級獎勵的基礎上,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傳統優勢產業 43 3.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德市促進銅材料產業鏈發展的七條措施的通知(寧政規202210 號)對新獲
131、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質量獎”的企業,在享受省級、寧德市級獎勵的基礎上,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1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ú浚┘壷攸c實驗室”“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企業,在享受省級、寧德市級獎勵的基礎上,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經所在地政府確認的產業鏈工業項目,按有關規定給予基礎設施配套費免征支持。對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由受益財政給予 10 萬元建站補助;對進站工作的博士,由受益財政提供每人每兩年 3 萬元的日??蒲薪涃M支持。三、食品加工4.漳
132、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八條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24 號)支持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檢驗檢測機構落戶漳州,為產業開展服務,對重大平臺落地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支持。對在漳州設立產業集群綜合服務平臺的第三方機構,為食品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改進、數字化提升、質量提升或技術裝備改造等科技創新服務,年度服務企業數多于(含)20 家且服務總金額不少于 100 萬元的,予以服務平臺 5 萬元的年度運營獎勵;年度服務企業數多于(含)50 家且服務總金額不少于 200 萬元的,予以服務平臺 20 萬元的年度運營獎勵。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4 文文旅旅一、省級政策1.中共福建省
133、委辦公廳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激勵措施的通知(閩委辦發20235 號)支持“工業+文旅”,鼓勵各地依托工廠、工業遺產項目等發展工業旅游,對獲評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每個給予 30 萬元獎勵;鼓勵工業龍頭企業、品牌企業創建觀光工廠,對被認定為金牌觀光工廠的,每個給予 20 萬元獎勵。鼓勵各地幫助文旅企業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每年安排 100 萬元獎勵引才成效顯著的市級文旅部門或省屬文旅企業。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20218 號)對主營業務為旅游的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20 億元、30 億元的,每個分別給予 100 萬
134、元、300 萬元獎勵。對重大旅游標志性產品和項目給予每個 30 萬元前期規劃設計費補貼。對榮獲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的,給予每個 100萬元獎勵。對榮獲國家級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的,給予每個 100 萬元獎勵。二、地市政策3.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酒店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榕政辦規202325 號)鼓勵品牌連鎖(管理)企業做大做強品牌,對新增限額以上酒店,屬文旅 45 品牌連鎖(管理)企業,其所屬酒店達 3 家(含)以上,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統一報送數據”等經營模式,年度銷售額達到 1000 萬元(含)以上的,每家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10 萬元
135、。支持酒店業企業拓展線上銷售,對依托第三方平臺或自營網站(平臺),當年度網絡銷售額達 500 萬元(含)以上的,按網絡銷售額的 1%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當年度最高獎勵20 萬元。實施品牌引領,在統籌規劃、土地供應、服務配套等方面,支持引進、新建、提升改造高星級飯店和國際品牌酒店。對引進國際品牌酒店,客房數達到 300 間(含)以上的,一次性給予招引的國際品牌酒店 50 萬元獎勵。4.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福州市民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榕政辦規20235 號)對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LB/T065-2019)及第 1 號修改單標準被評定為甲級、乙級、丙級的旅游民宿,一次性分別給予 3
136、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的獎勵。5.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福州市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措施(2024-2026 年)的通知(榕文旅規20241 號)對新評定為 3A、4A、5A 的旅游景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 萬元、50 萬元、500 萬元。對新評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30 萬元、80 萬元。對新評定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的溫泉旅游企業,分別獎勵 5 萬元、15 萬元、30 萬元。對被文旅部確定評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單位,給予一次性補助 300 萬元。對新評定為甲級、乙級、丙級的旅游民宿,分別獎勵 30 萬元、2
137、0 萬元、10 萬元。對新評定為金牌觀光工廠、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按照省級獎勵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6 金額的 50%給予一次性配套獎勵。6.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20227 號)為境內外影視制片公司或后期制作公司提供影視后期制作技術支持的企業,按其技術服務收入 5%予以獎勵,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7.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1 號)支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和發展,對入選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毙袆佑媱濏椖康?,按規定給予運營企業每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獎勵。支
138、持音樂、動漫、傳媒、出版、演藝、影視等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鼓勵文化企業運用新型數字科技體驗技術,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場景,促進新型文化消費發展,對投資額超過 500 萬元以上的,按照項目實際投資額的 10%給予補助,每個項目的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8.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32 號)對在本市新設立,年營業收入達 200 萬元以上的影視企業,按營業收入的 1.5%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獎勵期限最長不超過 3 年;對已入統,年營業收入增量達 200 萬元以上的影視企業,按營業
139、收入增量的 1%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本市新設立的影視企業,不再重復享受收入增量獎勵。對入駐影視企業達 50 家以上的影視園區(含招商平臺),按入駐影視企業年度累計營收 1給予運營企業獎勵,每個園區(平臺)每年的獎勵文旅 47 金額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對影視企業投資建設數字影棚、購買數字影視設備投入超過 1000 萬元以上的,按投入成本的 10%,給予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的補貼;對提供影視制作技術服務的企業,按其技術服務收入的 5%給予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獎勵。對影視產業人才在廈年度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達 200 萬元(含)以上的
140、,按其所得的 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萬元,獎勵期限最長不超過 3 年。對影視技術人才,參照本市總部經濟政策中有關骨干員工補貼標準執行。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廈府規20215 號)對主營業務為旅游的企業,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飯店以及旅游網絡服務運營平臺等旅游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20 億元、30 億元的,每個分別給予 100 萬元、300 萬元獎勵。對境內外企業在廈門新投資的文化旅游景區,落地開工且首年實際完成工程投資額超過 2 億元(不含土地及征遷費用),給予每個 300 萬元獎勵。境內外知名旅游企業來廈門設立全資分支機構或控股企業、首年旅
141、游主營收入超過 300 萬元的,給予每個 30 萬元開辦費獎勵。10.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激勵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9 號)對新評定為五星級、四星級旅游飯店的項目投資主體,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80 萬元、30 萬元;對成功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運營管理機構,每個給予 100 萬元獎勵;對新評定為國家、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48 基地稱號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對新評定為泉州海絲文化主題街區的項目投資主體,給予一次性獎勵 30 萬元;對新獲評國家甲級、乙級、丙級旅游民宿的,分別給
142、予一次性獎勵 20 萬元、15萬元、10 萬元。11.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泉政文20227 號)對新引進的境內外企業在泉投資文化旅游項目,落地開工且首年實際完成工程投資額超過 2 億元(不含土地及征遷費用),給予每個 300 萬元獎勵。對新引進的境內外知名旅游企業來泉設立全資子企業或控股企業、首年旅游主營收入超過 300 萬元的,給予每個 30 萬元開辦費獎勵。12.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扶持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文202110 號)鼓勵投資設立影視企業。園區或基地、影視小鎮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的,分別給予 300 萬元、
143、80 萬元、50 萬元一次性獎勵。為境內外影視制片公司或后期制作公司提供影視后期制作技術支持的我市企業,按其技術服務收入的 5%予以獎勵,單家企業每年不超過 300萬元。13.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八條政策措施的通知(龍政辦規202210 號)貸款貼息。當年度完成投資額 1 億元(不包括項目的土地投入)以上的文化旅游項目,經審核認定后,按照同期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 30%給予貸款貼息支持,每個項目貸款貼息額度一次性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文旅 49 支持景區二次開發建設。A 級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二次以上參與性、互動性消費項目,且實際投資額達 500 萬元
144、以上的,給予一次性補助 3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50 普惠性政策普惠性政策一、省級政策1.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民營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共建產學研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和協同創新中心,參與省重點實驗室、省創新實驗室建設,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積極引進“大院大所大平臺大機構”,加快向民營企業開放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支持優勢企業設立創新飛地。支持民營企業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設計研發等方向延伸。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參與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通過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服務
145、平臺開發利用公共數據資源。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通知(閩政20237 號)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國內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技術轉移機構、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等科技服務機構,對按要求促成一定額度技術交易的,按實際成交額的 3%給予每家每年最高 100 萬元獎勵。建設高能級研發創新平臺:建設高能級研發創新平臺:省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根據平臺建設任務和績效目標,采用資本金注入、研發經費獎補、銀行貸款貼息等方式,在建設或運營周期給予每個平臺每年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資助。鼓勵公共服務平臺成立運營公司,開展自主經營和投融資活動。對獲
146、批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最高 1000 萬元獎勵。對普惠性政策 51 新獲批的國家級高新區,給予一次性 1000 萬元獎勵。推動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推動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鼓勵年度自主研發費用 1000 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與高校院所、省創新實驗室等共建聯合實驗室,按其新增研發設備非財政資金投入的 10%給予后補助,最高可達 1000 萬元。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科研攻關或平臺建設,對聯合體申報“揭榜掛帥”攻關項目,最高給予 1000 萬元經費支持。3.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
147、通知(閩政辦202423 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財政給予一次性 100 萬元獎勵;鼓勵各地對新獲評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推動土地、資本、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加大信貸支持。將每年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貸款總規模提高到 200 億元,省級財政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當年新發放流動資金貸款予以年化 1%的貼息補助,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貼息金額不超過 20 萬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超過 50 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 1年。同一筆貸款已享受其他省級貼息政策的,不重復享
148、受本貼息政策。鼓勵企業股權融資。對當年度獲得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股權投資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級財政按其實際融資到賬金額的 1%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家企業累計獎勵不超過 100 萬元。發揮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和省屬金融機構的投資帶動作用,支持設立專精特新系列子基金,撬動更多優質社會資本投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52 4.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辦202425 號)鞏固提升支柱產業重點產業鏈。合力打造以晉江、長樂、石獅、荔城、連江等縣域為重點依托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鏈;以海滄、翔安、湖里、晉江等縣域為重點依托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以翔安、福清、長樂、
149、湖里、武平等縣域為重點依托的新型顯示產業鏈;以漳浦、泉港、惠安、福清、秀嶼、連江等縣域為重點依托的綠色石化產業鏈;以蕉城、福安、閩侯、集美、新羅、涵江、永安等縣域為重點依托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改造升級傳統、特色產業重點產業鏈。支持晉江、龍海、福清、泉港、同安、石獅、惠安、新羅、涵江、馬尾、連江、霞浦、詔安、東山、浦城、光澤等縣域做強食品產業鏈;南安、漳平、三元、閩清等縣域做強建材產業鏈;永安、沙縣、尤溪、邵武、建陽、順昌、政和、建甌、泰寧等縣域做強竹產業鏈。支持蕉城大黃魚、福安電機電器及按摩器、惠安石雕、福清風電、湖里航空維修、福鼎白茶、安溪藤鐵、涵江啤酒、永安新型碳材料、仙游紅木家具、永春
150、老醋、龍文鐘表、德化陶瓷、連城地瓜干、古田食用菌、建甌白酒、武夷山茶葉等縣域特色產業鏈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重點產業鏈。支持以蕉城、海滄、翔安、同安、連江、福鼎、福安、上杭、霞浦等縣域為重點依托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福安、長樂、羅源、周寧、柘榮等縣域發展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鏈;海滄、長汀、壽寧等縣域發展稀土新材料產業鏈;上杭、邵武、明溪、清流等縣域發展氟新材料產業鏈;海滄、倉山、明溪、柘榮、長汀等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鏈;長樂、集美、思明、鼓樓、豐澤、晉安等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在縣域持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促進產業孵化。5.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普惠性政策 5
151、3 工作實現“開門紅”“開門穩”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41 號)支持達規企業新增納統。對納入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小升規”培育庫的 2024 年新投產納統的規上工業企業、規下轉規上工業企業,省級財政給予每家 5 萬元一次性獎勵。6.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工信規20232 號)對新認定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的企業授予證書。對新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 100 萬元獎勵。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優先推薦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產品。7.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技術創新重點
152、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工信規20226 號)對入選的項目,綜合考慮研發投入、團隊實力、技術創新水平、預期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等因素,按不超過項目總投入的 40%進行分檔補助,A、B、C 檔分別不超過 300 萬元、200 萬元、100 萬元。入選當年撥付 50%,驗收通過后撥付剩余部分。8.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15部門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實施意見(閩工信法規202146 號)對新增遴選的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物流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示范企業、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線路給予不超過 50 萬元資金獎勵,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給
153、予不超過 100 萬元資金獎勵(省級基礎上補差),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工業遺產項目不超過 80 萬元資金獎勵(省級基礎上補差)。9.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商務廳 福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54 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施的通知(閩發改規20235 號)支持綜合服務。對入駐園區的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研發平臺,符合條件的優先給予政策支持。對入駐園區的工業設計中心,新增遴選省級以上的按規定給予獎勵。支持產業用房。支持企業按照園區產業定位入園進區、搬遷聚集,鼓勵所在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出臺政策,對符合園區主導產業的搬遷企業給予標準廠房租賃補貼。支
154、持投產獎補。在省級以上(含省級)園區落地、按投資協議約定如期投產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從省級專項資金中積極統籌給予事后投產獎補。獎補標準按照項目生產、研發設備(含技術、軟件等)實際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執行,單個項目獎補資金額不超過 1000 萬元。10.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閩發改工業2022211 號)對購買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的企業,按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的30%予以補助,最高 300 萬元。對本年度單項研發經費投入 1000 萬元以上的企業,可“一事一議”申請企業研發經費分段補助;對上年度研發經費投入 1
155、 億元及以上的企業,按上年度核定補助額實行預補助,由省級財政預撥經費全額墊付。對新認定的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省級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 20 萬元、50 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 APP 優秀解決方案分別給予最高 200普惠性政策 55 萬元、50 萬元、15 萬元資金獎勵。對企業獲得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或其一級子基金股權投資支持的,按照實際到資額分別給予 5、1獎勵,最高 100萬元。每年實施 10 個以上省級科技重大專項專題項目,每個項目給予最高500 萬元資金支
156、持;每年實施 50 個左右省級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每個項目給予最高 300 萬元資金支持。11.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分局關于印發深入推進福建省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閩匯20213 號)試點企業可通過試點銀行線上辦理資本項目結匯、支付及事后提交抽查材料。試點企業可在不違反現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且境內所投項目真實、合規的前提下,依法以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或結匯所得人民幣進行境內股權投資。試點企業多筆外債可共用一個外債專用賬戶。試點企業應按照規定使用外債專用賬戶。允許已確定選擇“投注差”模式借用外債的試點企業,調整為以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模式借用外債,一
157、經調整不得變更。允許試點企業借用外債提款幣種和償還幣種與簽約幣種不一致,但提款幣種和償還幣種應保持一致。二、地市政策12.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州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的通知(榕政規20244 號)加強現代服務業吸引外資。積極借鑒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城市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56 成熟經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股權及相關實體資產質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依法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按規定參與境內債券承銷。借助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及政策支持,積極爭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便利
158、FDI境內再投資項下股權轉讓資金支付使用等試點政策。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落實外國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加強走訪服務,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提供精細化稅收業務輔導,鼓勵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落實外商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輔導幫助在榕外籍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確保外籍人員相關優惠政策落實落細。優化對外資研發中心的指導服務,支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外資研發中心享受稅收優惠。支持外資投資國家鼓勵發展領域,對符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規定的外商投資企業,落實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有關配套政策。落實境外投
159、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等金融市場相關稅收優惠政策。13.福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門關于印發鼓勵企業入園進區若干措施的通知(榕發改規20242 號)對園區外的工業用地,原則上不再改造提升,不再新增零星工業用地。對園區內符合規劃、產業導向的企業,允許利用自有工業用地提升改造增加容積率,不收取增容地價款。對新認定的工業設計中心予以獎勵,其中國家級獎勵 80 萬元;省級在省里獎勵 50 萬元的基礎上,再配套獎勵 20 萬元;市級獎勵 30 萬元。園區內新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一次性 30 萬元補助。園區內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分別給予 130 萬元、70 萬元、15 萬元獎勵。普惠性
160、政策 57 對已享受省級技改融資貸款貼息的入園企業技改項目,符合條件的可同時享受最長 2 年、年化 3%的市技改項目融資貸款貼息額度。新公告出讓的工業用地,用地容積率下限按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發布的通知(閩自然資發202431 號)執行。標準廠房用地容積率原則上不低于 2.0。14.福州市農業農村局 福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關于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發展九條措施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榕農規20244 號)當年新種植且相對集中連片的茉莉花基地,面積達 5 畝(含)以上(災毀重建的茉莉花種植分級保護基地參照執行,對起補面積不做要求)。按實際種植茉莉花面積給予一次性獎補 3000 元/畝。實際種植茉莉花面積是
161、指實際種植茉莉花占地面積,包括基地生產必要的溝渠、田坎(寬度一米以內)。已經認定且正常種植的茉莉花種植分級保護基地,在措施有效期內購買并施用商品有機肥,每畝用量不少于 300 公斤/年。按保護基地實際種植面積,給予一次性獎補 500 元/畝。當年度新購置并在福州茉莉花茶生產地投入使用的茉莉花茶生產、加工、實驗檢驗檢測等設備;且新增投資額(設備金額)50 萬元(含)以上。按新購置設備金額的 30%給予獎補,單個主題當年度獎補金額最高不超過100 萬元。15.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州市培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工作方案的通知(榕政辦規20244 號)在市級各類產銷對接、產業發展等專項政策上加
162、大對鏈主企業支持力度,在當年度所涉項目預算資金范圍內對鏈主企業按現行標準上浮 50%給予獎補,市級工業扶持資金中有上限封頂限制的,單個項目當年度扶持金額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58 不超過該政策規定的封頂金額。16.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系列惠企政策的通知(榕政辦2020114 號)扶持企業技術研發扶持企業技術研發對新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予以獎勵,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200 萬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 70 萬元,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 30 萬元。對新認定的工業設計中心予以獎勵,其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獎勵80 萬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在省里獎勵 50 萬元的基礎上,再配套獎勵 20
163、萬元;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獎勵 30 萬元。每年全市評選 10 項工業企業優秀創新產品,分等級給予獎勵,其中,一等獎 100 萬元,二等獎 50 萬元,三等獎 30 萬元。對認定為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含智能制造裝備)的企業,在省里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省級補助金額的 50%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200 萬元。對應用我市企業研制的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含智能制造裝備)的企業,給予設備購買價格的 15%補助,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對已實現產業化的聯合開發項目且企業支付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開發合作費用達 20 萬元(含)以上的,按支付金額的 50%對企業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補助
164、 50 萬元。對新認定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創新中心試點的牽頭單位,在省里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省級獎勵金額的 30%配套獎勵。支持高層次人才支持高層次人才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境外著名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來榕工作,與企業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的,落地一年后給予普惠性政策 59 碩士每人 3 萬元、本科每人 1.5 萬元人才獎勵。給予新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一次性建站補助 100 萬元。給予出站后繼續留榕工作的博士后人員 30 萬元人才獎勵,分三年發放。扶持扶持“雙創雙創”工作工作對認定為國家、省級創業創新示范中心的,按照國家、省獎勵金額的50%給予配套獎勵;對認定為市級創業創
165、新示范中心的,給予 130 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分別給予 130 萬元、70 萬元、15 萬元獎勵;對認定為省級互聯網孵化器的,給予 20 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一孵化器一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范單位的,分別給予 300 萬元、200 萬元、100 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的,給予 100 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分別給予 40 萬元、30 萬元、15萬元獎勵。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對新認定的省高、國高企業按照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出入庫獎勵標準給予
166、配套獎勵。對重新認定或直接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每家 20 萬元獎勵;對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每培育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運營單位 5 萬元,不重復獎勵。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我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高??蒲性核?、在榕的高??蒲性核瓤蒲袡C構在我市轉移轉化的科技成果,簽訂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認定登記,年實際技術交易金額在 1500 萬元以下部分按 1%給予獎勵,超過 1500 萬元以上部分按 0.5%給予獎勵,每家每年獎勵金額最高為 100 萬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0 我市企業向非關聯單位購買國內一類知識產權(
167、發明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等)和境外發明專利技術在福州實施轉化,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進行交易見證或復核備案的科技成果購買項目,每年度按其技術交易額給予補助。其中,20 萬元以上且 50 萬元以下的由市給予 10%獎勵,每家每年補助不超過 10 萬元;50 萬元以上的,推薦申請省購買科技成果后補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 100 萬元、5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國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給予 100 萬元、30 萬元獎勵,新認定的新型省級研發機構給予 30 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為市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給
168、予 15 萬元獎勵,對經考評優秀的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給予 10 萬元獎勵。17.中共廈門市委 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若干措施(廈委發20241 號)對總投資超過 1 億元的企業型新型研發機構,符合條件的可給予最高1 億元資金支持。對小試中試平臺、概念驗證中心納入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體系的,給予最高 2000 萬元資金支持。支持各類創新主體爭創(重組入列)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對經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 5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獲批建設且與產業緊密結合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169、等國家級平臺,給予一次性 3000 萬元獎勵;對考核評估優秀的給予每年 500 萬元運營經費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技術轉移機構,開辦第一年資助其辦公經費 100 萬元,在其穩定運營一年后可給予連續 2 年每年 100 萬元運營經費支持。促成相普惠性政策 61 關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按實際技術交易額的5%給予獎勵,單個項目最高20萬元,每家機構每年最高 100 萬元。支持舉辦金磚國家創新創業類大賽、“加速營”類項目,給予最高 200 萬元經費支持。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與產業交流合作,布局建設若干“創新飛地”或海外協同創新中心,以“運營補助+績效
170、獎勵”相結合方式對運營合作機構給予每年最高 500 萬元資助。對首次認定及重新認定通過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 30 萬元和 2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 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給予 1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的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5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企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項目,按其所獲國家資金給予最高50%的配套支持,單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國家和省、市資助金額之和不超過項目總投入。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 203
171、0-重大項目)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和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在廈落地轉化,納入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體系的給予最高 2000 萬元資金支持。鼓勵技術交易,經本市技術合同登記機構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年實際技術交易金額在3000萬元及以下部分按1%給予獎勵,超過3000萬元以上部分按0.5%給予獎勵,單家企業每年獎勵金額最高 100 萬元。18.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鼓勵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若干意見的通知(廈府辦規20234 號)完善技術創新基金:將技術創新基金規模由150億元擴大至300億元,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2 向企業增資擴產、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提供低成本融資。設立供
172、應鏈協作基金:設立 50 億元的供應鏈協作基金,分設工業企業供應鏈子基金和商貿企業供應鏈子基金各 25 億元,采取“白名單”管理方式,對列入“白名單”的鏈主及其協同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促進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擴產。設立先進制造業基金:設立規模 100 億元的先進制造業基金,首期規模 50 億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支持先進制造業項目增資擴產。設立產業鏈招商基金:設立規模 50 億元的產業鏈招商基金,通過“以投帶招”模式,引進培育高成長性項目,擴大產業有效投資?;鹨腠椖康牡胤浇洕暙I額超過政府出資額一定倍數時,基金普通合伙人(GP)可獲得超額收益讓渡等獎勵。19.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廈門科學
173、城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規20225 號)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 3000 萬元資助;按規定考核評估優秀的,給予每年 500 萬元穩定運營經費支持。對屬于國家地方聯合或部?。ㄊ校┕步ǖ膰壹墑撔缕脚_,按上述標準的 50%執行。鼓勵引導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中央企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知名跨國公司、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在科學城內建設市場化運作、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最高不超過 6500 萬元資助;對總投資超過 1 億元的旗艦型新型研發機構,經研究可給予最高不超過 1億元資助。對經
174、認定為市級技術轉移機構的,開辦第一年資助其辦公經費 100 萬元;在其穩定運營一年后可給予連續 2 年每年 100 萬元運營經費支持。普惠性政策 63 對市級(含)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租用科學城內經營性用房,按實際租賃費用的 60%給予租金補助,最長不超過 5 年。具體補助標準如下:租賃面積 1000(含)平方米以內的,每平方米每月最高補助 25 元;租賃面積 1000 至 3000(含)平方米的,每平方米每月最高補助 20 元;租賃面積 3000 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每月最高補助 15 元,最高補助面積 10000 平方米。對科學城產業培育、生
175、態營造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企業或機構,租金最高可全額補助。對年營業收入 500 萬元及以上且首次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其 3 年資格有效期內,按企業年度營業收入的 1%給予經營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相關獎勵資金不超過企業年度地方經濟貢獻。對考評優良的平臺,按照不超過技術成果轉化、委托研發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獲得實際收入的 10%給予獎勵,單家機構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萬元。鼓勵積極爭取國家項目,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課題)的單位,按照項目(課題)上年度實際獲得國撥經費的 3%獎勵研發團隊,單家機構每年最高不超過 500
176、萬元。獎勵資金按規定不受單位工資總額限制。鼓勵現有 1000 億元規模的廈門市產業投資基金參股基金向科學城投放,經研究可對投向科學城內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的基金在現有返投認定基礎上加計放大 1.2 倍計算返投。以“揭榜掛帥”等方式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應用場景示范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 2000 萬元科技經費支持,促進科技成果、技術的系統集成與“熟化”轉化,催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舉辦“蘇頌杯”技術創新賽,遴選全球優質技術創新項目和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科學城,以獎金+基金的組合方式給予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支持。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4 20.廈門市人民政府辦
177、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規定的通知(廈府辦規202020 號)現有技術轉移機構獲得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稱號的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經國家相關部門年度考核結果為優秀、良好的,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獎勵。鼓勵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在廈設立“技術轉移機構”,經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確認的技術轉移機構,開辦第一年資助其辦公經費 50 萬元;在其穩定運營一年后可給予連續 2 年、每年 50 萬元運行經費支持,符合條件的各級科技社團可參照執行。技術轉移機構對其促成科技成果在本市轉移轉化落地的,在企業完成技術合同登記并實際履約后,按技術交易實際支付
178、額的 3%獎勵技術轉移機構,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20 萬元,其中獎勵持證技術經紀人不少于 50%。每家機構每年獎勵金額最高為 100 萬元。本市企業向非關聯單位購買國內(含港、澳、臺)一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等)和境外發明專利技術在本市實施轉化,按照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的6%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每年獎勵金額最高為100萬元。21.廈門市科學技術局 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廈門市財政局 廈門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關于印發廈門市進一步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若干措施的通知(廈科規2023
179、1 號)對年度自主研發費用超過 1000 萬元以上(含)的規上工業、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省創新實驗室等共建聯合實驗室,按其共建聯合實驗室新增研發設備(含軟件)非財政資金投入的 10%給予后普惠性政策 65 補助,最高可達 1000 萬元;符合條件的按照總投資最高 80%、最高 1 億元的融資支持,其固定融資成本為 2%/年,銀行利率與企業融資成本的差額由財政貼息,融資貼息期限最長 5 年。對年度自主研發費用超過 1000 萬元以上(含)的企業,授予:“廈門市+依托企業字號+核心研發方向+研發中心或創新中心”,依申請可給予2 套保障性商品房房源指標,由企業自行分配,自主研發費
180、用每增加 500萬元,依申請可給予增加 1 套保障性商品房房源指標。對規上工業、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企業使用共享科學儀器設備產生的費用,按實際發生額的 30%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每年補助最高 50 萬元。為企業研發提供共享服務的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運營方,按年服務費的 1%給予運營獎勵,最高可達 200 萬元。以獎補結合的方式重點支持規上工業、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企業研發:企業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 200 萬元且較上年實現增長的,年度自主研發費用每滿 200 萬元給予 10 萬元補助,最高補助 500 萬元。企業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 500 萬元且自主研發費用增長率超過 20%的,給予獎勵 30萬元
181、;增長率超過 40%的,給予獎勵 50 萬元。對年度自主研發費用超過 1000萬元的企業,按其可獲得的研發費用補助額,再增加 5%給予補助。對“揭榜掛帥”項目按研發投入總額的 30%給予支持,最高可達 1000萬元。給揭榜方的經費可以撥付至外地單位,包干使用。鼓勵技術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強的企業,牽頭聯合產業上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制造業創新中心,組織開展創新聯合攻關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對創新聯合體申報科技項目給予最高 2000 萬元資金支持。22.廈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升級“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6 和產業轉型升級
182、若干意見的通知(廈財規20242 號)完善技術創新基金?;鹨幠?300 億元擴大至 500 億元。2024 年對納入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再貸款、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項目,對企業提供固定融資成本不高于 2%/年的融資支持。強化投貸聯動,將符合條件的市區政府投資基金參投的招商落地企業納入支持范圍。優化供應鏈協作基金?;鹨幠S?50 億元擴大至 100 億元,企業固定融資成本統一調降至 2%/年。拓展“白名單”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供應鏈核心企業,以及工業核心企業的在廈協作企業(含同集團控股企業)、商貿核心企業的在廈工業協作企業、消費品以舊換新在廈銷售主體納入支持范圍。23.漳州市人
183、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漳政綜規20242 號)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新獲得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認定的,分別給予100 萬元、50萬元獎勵。對首次獲評為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單位,市級財政給予50 萬元補助,復評通過再給予50 萬元補助。通過評估的市級創新聯合體,一次性給予牽頭單位10 萬元補助。支持建設高端研發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新認定為省級引進重大研發機構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給予 200 萬元補助;非獨立法人的,給予 100萬元補助。對引進與建設特別重大的,或我市科技創新、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端研發機構,采取“一事一議”給予支持
184、。列入省級產業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按省級補助金額的 20%給予配套補助,最高不超過50 萬元。加快高能級孵化載體建設。在國家、省級補助的基礎上,獲評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一次性分別給予 100 萬元、50 萬元、普惠性政策 67 30 萬元補助。獲評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的,一次性分別給予 30萬元、20 萬元、10 萬元補助。每兩年開展一次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考核評價,合格的分別給予 30 萬元、10 萬元補助。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育力度。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養和引進一批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鼓勵全市企事業單位與臺港澳地區高層次人才聯合申報
185、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科學技術獎。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培養使用力度。加強國家、省級人才、科技計劃與市級人才、科技計劃的有效銜接,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人才申報各類人才項目,享受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多元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鼓勵全市企事業單位申報國家、省科學技術獎。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的牽頭完成研發團隊,分別給予 30 萬元、15 萬元補助。獲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前 3 位完成人、二等獎項目前 2 位完成人、三等獎項目第 1 完成人,分別給予 5 萬元、3 萬元、2 萬元補助。申報單位應對主要貢獻人員在年度評優、評先以及職務、職稱晉升中予以傾斜,鼓勵對獲獎項目給予配套獎勵。24
186、.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漳州市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規20241 號)對新引進的企業,兩年內新增發明專利40 件以上(含40 件),且高價值發明專利占發明專利數量不少于1/3的,每家一次性給予50 萬元的獎勵。對標世界先進企業管理模式,重點面向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未來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和國有企業等推行 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 ISO56005)國際標準。對通過上述國際標準評級的企業,一級到五級分別一次性給予 8萬元、12 萬元、18 萬元、24 萬元、38 萬元的補助。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68 對通過
187、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每件給予 5000 元的獎勵,每年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 10 萬元。25.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泉政規20233 號)支持企業項目申報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庫,對符合條件的入庫企業固定資產融資,市級財政在省級貼息的基礎上再給予 1%的貼息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政府合作設立規模不低于 100 億元的市級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為我市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成長型等企業新實施的技術改造和研發投入項目,分別提供不超過項目總投資 90%和不超過研發費用 50%且利率為 2%/年、期限最長 5 年的高效率、低成本融資支持。其中
188、:對單家企業或單個項目的固定資產融資,貸款總額不超過 3 億元;對單家企業的研發融資,貸款總額不超過 3000 萬元且不超過上一年度企業研發費用的 50%,其中新注冊企業放款不超過 1000 萬元。企業支付利率與銀行回報利率的差額由財政給予貼息。加強與優秀基金管理機構合作,高起點設立產業升級母基金 100 億元和各類專項投資基金,并根據產業轉型發展和項目招商引資等需要,共同出資設立各類產業股權投資子基金,打造多元化政府引導型產業基金體系。26.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入駐標準化工業(產業)園區促進增產增效的指導意見(泉政辦規202321 號)支持入園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支持入園企業做大
189、做強做優:對新投產納統規模以上(限額以上)企業、規模以下轉規模以上(限額以下轉限額以上)企業,由市級財政每家給予 5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1 億元、3 億元、5 億元、8 億元和 10 億元的入園企業,由受益財政一次性分別給予 10 萬元、20 萬元、30 萬元、40 萬普惠性政策 69 元和 50 萬元獎勵。每上一個臺階獎勵一次、實施晉檔補差。對新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入園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2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重新認定或直接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入園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規模以上
190、入園企業給予 20 萬元疊加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的入園企業,市級財政分別給予 50 萬元、30 萬元、20 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入園企業創新投入支持入園企業創新投入: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按其研發經費投入增長增量部分,在落實省定企業研發經費分段補助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按市級承擔部分的 50%給予增加獎勵。對新進入國家研發投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入園企業,在落實省定企業研發經費分段補助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按市級承擔部分的 50%給予增加獎勵。27.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泉州工業企業增資擴產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8 號)對在政策有
191、效期內完成增資擴產投資額 5 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其在泉州市范圍內購買 1 套建筑面積不超過 144 的普通商品住宅,最高補助不超過 100 萬元且不高于購房成交總價;對完成增資擴產投資額 10 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其在泉州市范圍內購買 2 套建筑面積均不超過 144 的普通商品住宅,最高補助不超過 200 萬元且不高于購房成交總價;以此類推,單家企業累計最高補助不超過 500 萬元,所需補助資金由受益財政承擔。鼓勵有增資擴產需求的優質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優先入駐標準化園區,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70 在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基礎上,不受畝均稅收、投資強度等入園門檻限制。28.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
192、于印發泉州市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領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5 號)對被世界經濟論壇認定為“燈塔工廠”的,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0 萬元。同一企業在獲得不同級別榮譽時,采取“就高不重復”的原則補足至相應檔次的獎勵金額。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或產業園區平臺共同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 1000 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各縣(市、區)可視情況配套獎勵。鼓勵龍頭企業對接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布局創新綜合體、產業研究院,參與共建國家、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對經認定的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分別給予 150 萬元、50 萬元
193、補助。對經認定的異地聯合創新孵化中心,按其年度投入建設運營經費的50%給予補助,連續 3 年累計補助不超過 300 萬元;對經認定的異地創新工作站,給予 20 萬元建設運營經費補助。29.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4 號)鼓勵有增資擴產需求的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優先入駐標準化園區,在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基礎上,不受畝均稅收、投資強度等入園門檻限制。對納入泉州市技術創新基金“白名單”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研發投入融資支持,單家企業放款不超過 3000 萬元且不超過上年企業研發費用的50%,企業支付利率固定為 2%/年,融資期限不超過 5 年。對
194、泉州市外新遷入、認定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自企業完成變更注冊并在泉州完成營收超過 500 萬元、2000 萬元的,一次性分別給予 20普惠性政策 71 萬元、100 萬元獎勵,獎補資金由市、縣兩級按 1:1 比例分攤,不重復獎勵。對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每培育、引進市外 1 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運營單位 5 萬元。企業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且上年度營收超過 300 萬元、2000萬元的,一次性分別給予 20 萬元、40 萬元獎勵;對通過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且上年度營收超過 300 萬元的,一次性給予 10 萬元獎勵。以上獎補資金由市、縣兩級按 1:1 比例分30.泉州市人民政府
195、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3 號)支持我市企業與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異地聯合創新孵化中心,開展聯合研發和成果轉化等,經認定且符合條件的按其年度投入建設運營經費的 50%給予補助,連續 3 年累計不超過 300 萬元。支持我市引進的科研院所依托母體單位建設異地創新工作站,經認定給予 20 萬元建設運營經費補助。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園區基地建設市場化運營的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小批量試生產等中試平臺,經認定的按非財政資金購置設備軟件費用的 30%,給予不超過 500 萬元補助。實際運行后,按年度服務性收入的 30%給予補助,連續 3 年累計最高 300 萬
196、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兩級按 1:1 比例分攤。31.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12 號)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標準和限額在原有獎勵基礎上分別提高 10%、5%,其他部門、各縣(市、區)可參照執行。已對專精特新企業實行專門支持的政策除外。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不受投資額條件限制,符合產業政策的均可推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72 薦申報省重點技改項目,納入省技改項目融資支持專項政策的對接和支持范圍,在省級資金 2%貼息的基礎上,市級再給予 1%的貼息支持。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直接納入泉州市技術創新基
197、金“白名單”,給予研發投入融資支持,單家企業放款不超過 3000 萬元且不超過上年企業研發費用的 50%,企業支付利率固定為 2%/年,融資期限不超過 5 年。對首次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每家 100 萬元、30 萬元的獎勵(除省級獎勵資金以外,受益財政分別承擔 50 萬元、10 萬元);對通過復核或再次認定的,市級給予每家 5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由各縣(市、區)公布表揚,并組織上門掛牌。鼓勵各縣(市、區)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給予適當獎勵。對入駐的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給予如下支持:對企業購買園區產業用房(含配套用房)產生的銀行貸款,由受益財政
198、給予 1%的貼息補貼,補貼期限按實際貸款期限計算,最長不超過 1 年,單家企業不超過 50 萬元。對引入泉州市域外的認定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企業變更注冊并在泉州完成營業收入 2000 萬元后,給予企業 100 萬元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在省級基礎上,市、縣兩級按 11 比例分攤補足。32.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推進工業設計能力提升若干扶持措施的通知(泉政辦規20237 號)推動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對獲評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 300 萬元和 100 萬元獎勵(其中對獲得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企業按補差獎勵)。創建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對獲評國家級、
199、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 50 萬元、30 萬元、20 萬元獎勵(其中對獲評國家普惠性政策 73 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按補差獎勵)。33.泉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印發關于金融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九條措施的通知(泉金融辦20221 號)對投資我市非上市企業 2 年(含)以上且當年度投資總額超過 2000萬元的,市財政按企業當年獲得投資總額的 0.5%給予獎勵,當年最高獎勵總額 1000 萬元。34.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鼓勵金融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文202161 號)鼓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主體:鼓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主體:從 2021 年起,對經中央金融管理
200、部門批準,在泉州新設立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給予實收資本 3%、總額不超過 5000 萬元的落戶獎勵;對經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批準并在泉州注冊設立的信用卡中心、小企業信貸中心、私人銀行部、票據中心、資金營運中心、貴金屬業務部等專營機構給予 50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對全國性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總部的信息大數據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呼叫服務中心等職能機構給予 50 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銀行業機構升格為總行直接管理級別的、保險機構升格為總公司直接管理級別的,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對新入駐的銀行業市級分支機構獎勵 50 萬元;對新入駐的保險業市級公司獎勵 50 萬元。對在本市新設立的外資金融機構業務代
201、表處,一次性獎勵 30 萬元;代表處升格為分行的,再給予獎勵 20 萬元。35.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莆田市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莆政辦規20233 號)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74 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爭取 2023 年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支持主題鮮明、產業融合度高、品牌效應顯著、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效應的文旅項目,推進文旅產業恢復發展;支持原產地冷庫、冷鏈物流集配中心、末端冷鏈配送網點和冷鏈物流信息化平臺等項目建設,完善冷鏈物流設施;支持服務于港區及其后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智慧港區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以及港鐵聯運配套服務設施等項目建設,加快港區物流發展。
202、36.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 2024 年實現“開門紅”和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政規20241 號)通過省工信廳認定的國內首臺(套)和省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企業,按規定享受省級補助。對企業實施的節能量達到一定標準的節能改造項目,給予財政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的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最高給予每家企業3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當年度新增貸款給予貼息補助。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級財政資金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分別再獎勵 10 萬元和 20 萬元。竹企業按規定享受省技改項目融資支持專項政策,對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貸款,
203、給予最長 3 年、年化 2%貼息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機械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對成套裝備價格在 50 萬元以上,單臺設備價格在 10 萬元以上,經認定后屬于省首臺(套)范疇的筍竹機械裝備,按規定給予補助。對實際設備(含技術、軟件等)投資額達 100 萬元以上,按 5%比例給予最高補助 300 萬元。對納入省工業企業供需平臺“小升規”培育庫的 2024 年新投產納統的規上工業企業、規下轉規上工業企業,省級財政給予每家 5 萬元獎勵。普惠性政策 75 在省級獎勵的基礎上,對新建投產入統的工業企業,年銷售產值達20005000 萬元、5000 萬元及以上的,分別給予 10 萬元、20 萬元
204、獎勵;對首次由規下轉規上的企業,給予單個企業 5 萬元獎勵。37.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平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南政規20243 號)支持龍頭企業瞄準國家戰略方向創建高水平實驗室,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給予 100 萬元獎勵。對納入國家實驗室建設布局的省創新實驗室,按“一室一案”給予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 20 萬元獎勵;對到期重新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 10 萬元獎勵。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科研攻關或平臺建設。對聯合體申報的總投資不低于 100 萬元、實施期不超過 3 年的市級“揭榜掛帥”攻關項目,財政資金按不高于
205、項目投資的 50%、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予以補助。38.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政規20241 號)對新評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一次性 50萬元、30 萬元資金獎勵,對新評定的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給予 10 萬元市級項目資金支持。對新獲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 20 萬元獎勵,對到期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 5 萬元獎勵。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對入選國家、省級人才計劃的高層次人才,建立相應的配套支持和保障機制,其中對我市成功入選閩委人才20204 號文件重點計劃支持的省級人才項目計
206、劃的,按照省級經費支持的 10%、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給予企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76 業一次性配套獎勵。39.龍巖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政規20244 號)加大技改融資支持。對總投資 500 萬元及以上,其中設備(含技術、軟件)投資 150 萬元以上的市重點技改項目,在企業與金融機構談判確定貸款利率的基礎上,自首筆貸款資金投放之日起的 2 年內,市財政給予年化 2%的實際投放貸款貼息,單家企業年貼息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對優質企業(含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綠色工廠企業、領軍團隊企業、
207、數字化應用試點示范和典型標桿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不作投資額要求。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對首次認定的省、市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 20 萬元、8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入選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省級評價排名靠前的 5 個項目(獲省級補助的除外)每個給予最高不超過 20 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專用車產品開發。對新獲得國家專用車(不含掛車類產品)生產準入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專用車、新能源專用車產品公告(不含掛車類產品)并實現銷售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 萬元、2 萬元,單家企業每年度獎勵最高不超過 30 萬元。支持工業數字化應用。對列入工信部數字化應
208、用試點示范、典型案例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按年度新增有效服務企業數給予獎勵,每接入一家企業給予獎勵 1 萬元,每個平臺每年獎勵最高不超過 30 萬元。打造數字化服務生態。對獲評市級優秀數字化服務商(服務機構)的,普惠性政策 77 給予最高不超過 10 萬元一次性獎勵。加大企業數字化轉型宣傳對接服務力度,每年安排最高不超過 150 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企業智能制造。對新獲評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 3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評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項目,一個場景給予最高不超
209、過 5 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家企業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 20萬元。單家企業同時享受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項目獎勵的,累計獎勵不超過 30 萬。40.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十四五”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龍政辦規20226 號)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為提升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實施的機器換工、智能化改造以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進行改造提升的項目,按申報項目上年度生產性設備投資額(投資額須達到 500 萬元以上)的 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累計補助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對認定為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含智能制造裝備)的,按國內首臺(套)和省內首臺(套)產品
210、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15萬元,單家企業每年度獎勵最高不超過 65 萬元;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牽頭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5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給予 100 萬元、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和信息化類企業技術中心的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10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200 萬元、100 萬元補貼。經市政府同意設立的產學研用融合型創新機構,統籌安排專項資金,原則上給予每年不超過 1000 萬元支持,支持年限暫定三年。對首次認
211、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專精特新”中小企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78 業的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 30 萬元、10 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 100萬元、50 萬元獎勵。對福建省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土地等別相對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 70%執行,但不得低于該項目實際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41.龍巖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龍巖市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意見的通知(龍政辦202119 號)支持現有孵化機構創建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
212、孵化器,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一次性給予 100 萬元、50 萬元獎勵。經認定的孵化器,在孵化期內每成功培育 1 家高企,給予孵化器 3 萬元獎勵。鼓勵孵化器引才招才,推介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我省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計劃的,每人獎勵孵化器 10 萬元(在外省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計劃的人選,引進到我省,確認為 B 類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每人獎勵 3 萬元)。入選省引才“百人計劃”的,每人獎勵 5 萬元;確認為 A 類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每人獎勵 10 萬元;確認為 B、C 類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每人獎勵 3萬元。通過高企認定的企業,每家一次性給予 20 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
213、企業重點實驗室分別一次性給予獎勵 200 萬元、10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分別一次性給予獎勵 200 萬元、100 萬元。普惠性政策 79 42.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平潭綜合實驗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1362 號)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有關進口稅收政策,除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另有規定外,按照下列規定辦理:對從境外進入平潭與生產有關的下列貨物實行備案管理,給予免稅:平潭綜合實驗區內(以下簡稱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區內生產企業運營所需的機器、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區內從事研發設計、檢測
214、維修、物流、服務外包等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在“一線”不予免稅的貨物清單具體見本通知第二條。對從境外進入平潭與生產有關的下列貨物實行備案管理,給予保稅: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及消耗性材料;區內物流企業進口用于流轉的貨物。在“一線”不予保稅的貨物清單具體見本通知第三條。貨物從平潭進入內地按有關規定辦理進口報關手續,按實際報驗狀態征稅,在“一線”已完稅的生活消費類等貨物除外。平潭企業將免稅、保稅的貨物(包括用免稅、保稅的料件生產的貨物)銷售給個人的,應按進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補齊相應的進口稅款。對設在平潭的企業生產、加工并經“二線”銷往內地的貨物照章征收
215、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征收關稅政策,經實際操作并不斷完善后再正式實施。43.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橫琴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 號)福建省重點產業招商政策 80 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政策內地銷往橫琴、平潭與生產有關的貨物,視同出口,實行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政策。內地貨物銷往橫琴、平潭,適用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政策的,必須辦理出口報關手續(水、蒸汽、電力、燃氣除外)。海關總署將貨物經“二線”進入橫琴、平潭的進境貨物備案清單的電子信息提供給國家稅務總局。內地銷往橫琴、平潭的適用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政策
216、的貨物,銷售企業在取得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后,應在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予以確認,并將取得的上述關單提供給橫琴、平潭的購買企業,由橫琴、平潭的購買企業向稅務機關申報退稅。已申報退稅的貨物,其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不得作為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已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再申報退稅。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企業之間銷售其在本區內的貨物,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但上述企業之間銷售的用于其本區內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貨物,以及按本通知第五條規定被取消退稅或免稅資格的企業銷售的貨物,應按規定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橫琴、平潭已享受免稅、保稅、退稅政策的貨物銷往內地,除在“一線”已完稅的生活消費類等貨物外,
217、按照有關規定征收進口稅收。橫琴、平潭的在“一線”已完稅的生活消費類等貨物銷往內地的,由稅務機關按照現行規定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44.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129 號)對設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普惠性政策 81 得稅。享受上述優惠政策的企業需符合的條件,是指以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21 版)(見附件)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 60%以上。收入總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通知所稱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范圍,按照國務院 2011 年 11 月批復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執行。對總機構設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的企業,僅就其設在實驗區內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總機構和分支機構的所得適用 15%稅率;對總機設在實驗區以外的企業,僅就其設在實驗區內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分支機構所得適用 15%稅率。具體征管辦法按照稅務總局有關規定執行。稅務機關對企業主營業務是否屬于 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21 版)難以界定的,可提請福建省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下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出具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