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2023年福建省海洋災害公報(1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2023年福建省海洋災害公報(10頁).pdf(1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福建省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2024年7月編制單位: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地 址:福州市鼓樓區冶山路26號電 話:0591-87878609傳 真:0591-87839780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 2023年,我省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為主,給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為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洋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的損失,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防汛辦、應急管理廳、海洋與漁業局、福建海事局等部門密切協作,沿海各級政府主動作為,準確研判,及時部署,科學應對,有效減輕了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我國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賦予的海洋觀測、災
2、害預警報發布、災害應急管理、災害調查與評價、災情信息發布等管理職能,我局在對2023年海洋災害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編制了2023年福建省海洋災害公報,現予以發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 2024年7月目錄 ContentN0.1N0.2N0.3N0.4N0.5N0.6N0.7概況.1風暴潮災害.3海浪災害.6赤潮災害.7海嘯災害.10海平面變化.11海洋防災減災大事記.122023年福建省海洋 公報一、概況 2023年,全省海洋災害僅有風暴潮和海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赤潮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無海嘯影響。風暴潮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1675.85萬元,其中寧德市為20099.39萬
3、元、福州市為60849.71萬元、平 潭 綜 合 實 驗 區 為6843.70萬 元、莆 田 市 為11749.03萬 元、泉 州 市 為52101.25萬元、漳州市為60032.77萬元,廈門市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海浪災害造成漳州市直接經濟損失672.50萬元,其余地區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全省海洋災害僅有海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7人,發生在漳州海域。近五年(2019-2023年),全省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84億元,死亡失蹤24人,死亡失蹤人口均由海浪災害造成。2023年全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比近五年平均值多16.46億元,具體情況見圖 1和表 1。圖 1 2019-2023年福建省海
4、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表 1 2019-2023年福建省主要海洋災害損失統計表 2023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密切關注臺風發展動態和冷空氣影響,切實加強海洋災害觀測與預警報工作,通過多渠道及時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預警信息。全年應對7個臺風,參加省防指防臺風會商47次,提供臺風防范措施建議25條,下發傳真電報17期,發布臺風風暴潮警報36期、海浪警報50期;全年應對14次強冷空氣過程,提出防御部署意見30條,下發傳真電報14期,發布冷空氣海浪警報92期。沿海各級政府積極開展災害應對工作,及時采取措施,做好人員轉移、漁船進港、沿岸堤防設施加固等災害防御工作,有效降低了海洋災害
5、造成的損失。全省沿海緊急轉移漁排相關人員81110人次,指揮海上作業漁船回港避風9624艘次。年份風暴潮海浪赤潮直接經濟損失(萬元)死亡失蹤人口直接經濟損失(萬元)死亡失蹤人口直接經濟損失(萬元)死亡失蹤人口20191090.0002210.00113100.000202012403.200000020214948.460915.00000202200564.476852.7502023211675.850672.50700合計230117.5104361.97243952.7503注:風暴潮災害損失包含臺風引起的近岸浪災害損失,下同。(3)2311“??迸_風風暴潮 2023年9月3日15時
6、30分前后,第11號臺風“??保ǔ瑥娕_風級)在中國臺灣省臺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于5日05時2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沿海二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于06時45分前后,在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受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共同影響,我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合計約45535.74萬元。在“??迸_風影響期間,白馬港、長門、石井、東山驗潮站出現超過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前岐、三沙、潭頭、平潭、湄洲島、北茭、崇武、廈門驗潮站出現超過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我省沿海驗潮站測到37-10
7、0厘米的風暴增水,最大風暴增水發生在廈門驗潮站(100厘米)。(4)2314“小犬”臺風風暴潮 2023年10月5日08時20分前后,第14號臺風“小犬”(超強臺風級)在中國臺灣省屏東縣鵝鑾鼻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48米/秒)。受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共同影響,我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合計約188.00萬元。在“小犬”臺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期間,我省沿海驗潮站測到34-123厘米的風暴增水,均未出現超警戒情況,最大風暴增水發生在廈門驗潮站(123厘米)。在“杜蘇芮”臺風影響期間,我省沿海驗潮站測到36-135厘米的風暴增水,均未出現超警戒情況,最大風暴增水發生在崇武驗潮站(135厘
8、米)。(2)2309“蘇拉”臺風風暴潮 2023年9月2日03時30分前后,第9號臺風“蘇拉”(超強臺風級)在廣東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于同日13時50分前后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二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8米/秒)。受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共同影響,我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合計約20211.40萬元。在“蘇拉”臺風影響期間,福鼎前岐、長門、潭頭、湄洲島、崇武、石井、廈門和東山驗潮站出現超過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平潭和赤石灣驗潮站出現超過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我省沿海驗潮站測到40-68厘米的風暴增水,最大風暴增水發生在廈門驗潮站(
9、68厘米)。(1)2305“杜蘇芮”臺風風暴潮 2023年7月28日09時55分前后,第5號臺風“杜蘇芮”(超強臺風級)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受臺風風暴潮和近岸浪共同影響,我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合計約145740.71萬元。(二)主要風暴潮災害過程(一)總體災情二、風暴潮災害 2023年,全省沿海共發生4次臺風風暴潮災害過程,造成海洋直接經濟損失211675.85萬元,較2022年增加211675.85 萬元。無人員死亡失蹤。全年未發生溫帶風暴潮災害過程。風暴潮是由于熱帶氣旋、溫帶天氣系統、海上颮線等風暴過境所伴隨的強風和氣壓驟變而引起的局部海面
10、震蕩或非周期性異常升高(降低)現象。3 藍色警報:受熱帶氣旋或溫帶天氣系統影響,預計未來受影響區域內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有代表性的驗潮站的高潮位達到藍色警戒潮位,或預計未來24小時內熱帶氣旋將登陸我省沿海,或在離岸100千米以內(指熱帶氣旋中心位置)轉向(或滯留)。1 風暴潮災害數據來源于沿海各市、縣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2 災害性海浪是指沿岸海域出現2.5米及以上或近海海域出現4.0米及以上有效浪高的海浪。3 海浪災害數據來源于福建海事局、福建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三、海浪災害23 2023年,全 省 海 域 共 發 生25次災害性海浪 過程,累計65天,其中,臺風浪過程6次、冷空氣浪過程19次
11、。浮標觀測海浪的年極大值為13.2米,出現在2306號臺風“卡努”(超強臺風級)影響期間的釣魚島附近海域。2023年海浪災害 引起的海難事故1起,直接經濟損失672.50萬(一)總體災情(二)主要海浪災害過程 海浪是由風引起的海面波動現象,主要包括風浪和涌浪。按照誘發海浪的大氣擾動特征來分類,由熱帶氣旋引起的海浪稱為臺風浪;由溫帶氣旋引起的海浪稱為氣旋浪;由冷空氣引起的海浪稱為冷空氣浪。將某一時段連續測得的波高序列從大到小排列,取排序后的前1/3個波高的平均值,稱為有效波高Hs。海浪等級劃分:微浪,0.1米;小浪,0.1 0.5米;輕浪,0.5 1.25米;中浪,1.25 2.5米;大浪,2.
12、5 4.0米 ;巨浪,4.0 6.0米;狂浪,6.0 9.0米;狂濤,9.0 14.0米;怒濤,14.0米。元,死亡失蹤7人。與2022年比較,海難事故次數減少1起,直接經濟損失增加108.03萬元,死亡失蹤增加1人。2023年海浪災害損失統計見表 3。表 3 2023年福建省海浪災害損失統計表發生時間失事船舶事發海域死亡失蹤人口直接經濟損失(萬元)2 月 10 日“閩龍漁運 60936”漳州龍海海域7672.50合計7672.50表 2 2023年福建省風暴潮災害損失統計表 2023年,全省沿海各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風暴潮災害 損失統計見表 2。致災臺風受災地區因災死亡人口/人因災失蹤/
13、人口 人受損海堤、護岸直接經濟損失/萬元數量/處長度/千米海岸防護工程海水養殖業海洋觀測設施漁船總直接經濟損失蘇拉杜蘇芮寧德0020.0616.0012908.640.009.1012933.74福州0000.000.0044390.110.0018.5344408.64平潭0010.0750.006074.000.0015.006139.00泉州00201.671805.0048563.950.001374.3051743.25莆田0010.0235.0011685.500.004.2811724.78漳州0000.000.0018791.300.000.0018791.30小計00241.
14、821906.00142413.500.001421.21145740.71漳州0000.000.0020211.400.000.0020211.40小計0000.000.0020211.400.000.0020211.40??麑幍?04*18.007147.250.000.407165.65福州00180.0016356.574.500.0016441.07平潭008161.00355.700.000.00516.70泉州00130.00328.000.000.00358.00莆田00115.008.450.000.8024.25漳州003697.7020332.370.000.002103
15、0.07小計00181001.7044528.344.501.2045535.74犬小平潭00310.00178.000.000.00188.00小計00310.00178.000.000.00188.00合計00450.000.050.570.300.030.941.890.050.053.762917.70207331.244.501422.41211675.85 2月10日,受冷空氣影響,“閩龍漁運60936”漁船在返航途中,突遭遇大風浪襲擊致沉,8名船員落水,其中3人死亡,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72.50萬元。31HsHsHsHsHsHsHsHsHs海 浪 警 報 級 別 定 義表
16、4 2023年福建省海域赤潮發現情況表 2023年,全省海域共發現11次赤潮 ,累計持續137天,累計影響面積225.40平方千米(見表 4),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其中有害赤潮10次,以東海原甲藻為第一優勢種的有害赤潮6次,以血紅哈卡藻為第一優勢種的有害赤潮1次,以球形棕囊藻為第一優勢種的有害赤潮3次,有害赤潮累計面積占赤潮總面積的92.01%。2023年,赤潮發現次數、累計面積與2022年度相比有所減少(見圖 2),累計天數與2022年度相比有所增多,其中赤潮發現次數低于常年 ,累計天數高于常年,累計面積低于常年,分別為常年的92.44%、208.52%和35.27%。四、赤潮災害45 (一
17、)總體災情 赤潮是指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暴發性增殖或聚集達到某一水平,引起水體變色或對海洋中其他生物產生危害的一種生態異?,F象。4 赤潮監測數據來源于福建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5本公報將2001-2020年的赤潮情況(含次數、天數、面積等)平均值定為赤潮常年值(簡稱常年)。地區起止時間發現海域影響面積(平方千米)優勢藻種赤潮類型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平潭4 月 20 日-5月 17 日蘇澳、澳前、長江澳、敖東、流水等海域48東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有害赤潮0寧德4 月 28 日-5月 20 日霞浦長春鎮高羅、三沙鎮古桶、福寧灣等海域18東
18、海原甲藻有害赤潮0莆田4 月 28 日-5月 6 日南日島鰲嶼、后埕頭、官山、小日島、坑口、東岱、羅盤等海域48.4東海原甲藻有害赤潮0福州4 月 28 日-5月 10 日連江安凱鄉奇達至苔菉鎮北茭海域、定海灣海域15東海原甲藻有害赤潮0寧德5 月 4-11日福鼎硤門鄉漁井海域8東海原甲藻有害赤潮0寧德5 月 18-20日福鼎硤門鄉漁井海域1東海原甲藻有害赤潮0漳州5 月 28-30日龍海區斗美漁港附近海域2血紅哈卡藻Akashiwosanguinea有害赤潮0廈門5 月 29-31日海滄鰲冠附近海域往東北至集美大橋西側海域18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 costatum無毒赤潮0廈門1
19、1 月 28 日-(延續至 2024 年)廈門西海域及南部海域40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有害赤潮0漳州12 月 9-15日九龍江口近岸海域12球形棕囊藻有害赤潮0泉州12 月 18-23日安海灣海域15球形棕囊藻有害赤潮0合計225.4-03 海嘯是由海底地 震、火山爆發或巨大巖體塌陷和滑坡等導致的海水長 周期波動,能造成近岸海面 大幅度漲落。2023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轉發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的地震海嘯信息42次(共73期)。6 海嘯數據來源于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2023年,西北太平洋(105.0-150.0E、0.0-55.0N)共發生10次6.5級及以上地震
20、 ,其中引發1次區域海嘯,對我省海域無影響。五、海嘯災害6圖 3 4種常見的赤潮生物c血紅哈卡藻d球形棕囊藻圖 2 近十年(2014-2023年)福建省海域赤潮累計面積和發現次數統計圖a東海原甲藻b中肋骨條藻表 5 2023年西北太平洋6.5級及以上地震源相關信息序號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經度緯度地震級別12023 年 1 月 18 日 14 時 6 分印尼馬魯古海北部海域127.22 E2.85 N7.022023 年 2 月 24 日 04 時 02 分域印尼哈馬黑拉島以北海128.13 E3.37 N6.532023 年 9 月 18 日 21 時 21 分中國臺灣東北海域125.29 E26
21、.39 N6.542023 年 10 月 04 日 19 時 21 分菲律賓棉蘭老島海域126.23 E5.45 N6.552023 年 11 月 17 日 16 時 14 分菲律賓棉蘭老島海域125.28 E5.69 N7.262023 年 11 月 24 日 17 時 05 分馬里亞納群島地區海域146.12 E20.23 N7.0年月日時分菲律賓棉蘭老島海域7202312022237126.45 E8.53 N7.682023 年 12 月 03 日 18 時 35 分菲律賓群島地區海域127.08 E8.6 N6.692023 年 12 月 04 日 03 時 49 分菲律賓棉蘭老島海
22、域126.83 E9.03 N6.8102023 年 12 月 28 日 17 時 15 分千島群島海域148.91 E44.64 N6.533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印發2023年福建省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工作方案,部署推進實施近岸海域生態趨勢性監測、典型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赤潮災害預警監測等工作,為我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3月,全國海洋預報臺長會議和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會在莆田舉辦。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在會上作典型發言,與各單位共同總結交流過去一年海洋預報領域取得的成效和2023年工作計劃,并就2022年海洋災害及2023年海洋災害趨勢預測進行典型發言,共同謀劃中國式海洋預報現代化
23、建設新篇章。4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對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預案、福建省漁業防臺風應急預案和福建省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規范工作流程,提升應急處置效率。5月,2022年度汛期衛星遙感海洋動力環境監測服務總結工作交流會在福州召開。作為國家衛星海洋遙感數據應用的省級示范站,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自2012年以來,連續開展HY系列衛星在海洋與漁業領域的業務化應用,在海洋預報減災、漁業養殖、海域動態監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5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圍繞“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展”主題,結合福建省“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和海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等形式,開展海洋防災減
24、災宣傳活動,同時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68海洋日“、“518國際博物館日”和臺風影響等期間開展直播活動,其中單場直播活動最高觀看量超30萬人次,提升公眾的海洋防災減災意識,推進我省海洋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七、海洋防災減災大事記7 海平面變化監測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信息中心。8 本公報依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中國海平面公報將1993-2011年的平均海平面定為常年平均海平面 (簡稱常年)。六、海平面變化 1980-2023 年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 表明,全省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見圖 4),全省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2.7 毫米/年,低于全國沿海同期水平(3.5 毫米/年)。2023
25、 年全省沿海海平面較常年 高 33 毫米,比 2022年下降 43 毫米。78圖4 福建沿海海平面長期變化38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申報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漁業方向),共計8700萬元,支持各地用于購買水產苗種、水產養殖設施修復、漁船漁民防災避險管理、漁港航標等漁業生產設施設備維護及港池疏浚等災后漁業生產恢復工作。2023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協調處置海上船舶突發事件81起,組織救助船舶81艘,成功救助遇險船員319人;福建省海洋預報臺針對21起人員落水事故制作30期漂移軌跡預報,為全省海上落水人員搜救決策和應急處置提供有力技術支撐。2023年,福漁救助志愿者聯盟新增4家社會組織、74艘
26、船舶志愿者。聯盟成員共計28家社會組織、349艘船舶、5家協作單位,共同為福建平安海區貢獻力量。2023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積極踐行開展主播帶你看海洋系列抖音短視頻拍攝,拍攝制作了“主播帶你看海洋之漁港”系列短視頻、“跟著主播探訪漳江口紅樹林”、“探秘探索二號科考船”、“主播帶你看6.6放魚日”、“一起逛漁博會”、“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保護好海洋觀測設施”、“主播帶你看海洋”、“藍眼淚”等視頻共384條,總觀看量超2500萬人次,總點贊量超21.2萬,使公眾能準確、及時接收到實用有效的預警信息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破斩桃曨l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保護好海洋觀測設施榮獲“新時代新國安”短視頻創作比賽三等獎、優秀組織獎,臺風誕生記藍眼淚均獲2023年福建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二等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