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陽并購:2024年A股上市公司市場化產業并購報告(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鈦陽并購:2024年A股上市公司市場化產業并購報告(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 年 A 股上市公司市場化產業并購報告2024 年 A 股上市公司市場化產業并購報告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雙城記引言:春暖花開,和光同塵引言:春暖花開,和光同塵鈦陽并購作為資本市場上從事并購業務的專業團隊,堅持深耕 A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業務,為資本市場貢獻專業力量的同時,帶著對并購業務的極大熱情和專注撰寫 24 年上市公司產業并購年度報告。2024
2、 年注定是不平凡一年,是未來三年并購牛市的起點之年。隨著“并購六條”和穩定股市一系列政策落地執行,相信 25 年將會有更多上市公司產業并購開花結果。2024 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2025 年,面朝鈦陽,和光同塵。主編:鈦陽并購25年1月18日北京主編二維碼目錄目錄引言:春暖花開,和光同塵一、主板上市公司交易活躍二、交易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三、上市時間短的買方并購需求更旺盛四、民企買家是主力軍五、現金交易是主流六、1 億-5 億的交易金額更容易成交七、收購比例很靈活八、靜態 PE 中位數 12.3,動態 PE 中位數 10.6九、對賭不是必需的結語:開花結果,喜悅自來引言:春暖花開,和光
3、同塵一、主板上市公司交易活躍二、交易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三、上市時間短的買方并購需求更旺盛四、民企買家是主力軍五、現金交易是主流六、1 億-5 億的交易金額更容易成交七、收購比例很靈活八、靜態 PE 中位數 12.3,動態 PE 中位數 10.6九、對賭不是必需的結語:開花結果,喜悅自來一、主板上市公司交易活躍一、主板上市公司交易活躍完成 20 家進行中 4 家上市公司產業并購我們只統計市場化交易案例,原因是作為市場化從業者,非市場化交易參考意義不大。行業以先進制造和數字科技方向為主,整體估值超過 1億,股權收購比例超過 50%,且并購標的位于國內。24 年已經完成 20 例,尚在進行中
4、4 例。整體交易金額 79.9 億,已完成交易 70.4 億,進行中披露的交易 9.5 億。24 家案例中,買方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海外上市和非上市數量分別為 11、5、5、2 和 1 家。其中,主板占比 46%,接近一半。這表明主板上市公司交易活躍,創業板和科創板其次。二、交易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二、交易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買方在上海比較突出,有 4 家,從整體區域來看,長三角 13 家,珠三角 5 家,占比分別為 54%和 21%,合計 75%;標的企業北京和蘇州比較突出,各 4 家,但從整體區域看,長三角 13 家,珠三角 4 家,北京 4 家,長三角占比高達 54%。無論是
5、買家還是賣家的注冊地分布,交易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反映了長三角和珠三角民營經濟充滿活力,并購交易活躍。三、上市時間短的買方并購需求更旺盛三、上市時間短的買方并購需求更旺盛從買方上市時間看,最近 5 年上市的有 10 家,占比 46%;最近 10 年上市的有 9家,占比 38%,合計占比 84%,這說明上市時間短的公司,更有產業并購整合,做大業務規模和市值的需求。上市時間最近 5 年上市最近 10 年上市上市時間超過 10 年未上市數量(個)11931占比46%38%13%4%四、民企買家是主力軍四、民企買家是主力軍從組織形式上看,買方民企數量 18 家,占比高達 72%,而國企只有 5
6、家,占比20%。這說明民企上市公司是產業并購的主力軍。買方性質買方民企買方國企買方外企數量(個)1852占比72%20%8%五、現金交易是主流五、現金交易是主流從交易形式上看,現金收購高達 22 家,占比 92%。這既是因為監管對不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現金收購方式審批速度更快、審批通過率更高,也反映了現金交易對賣方更有吸引力。交易形式現金現金+股份發股+定增數量(個)2211占比92%4%4%六、1 億-5 億的交易金額更容易成交六、1 億-5 億的交易金額更容易成交從交易價格看,1 億-5 億交易金額有 20 家,占比 80%。這說明交易金額 1 億-5億以內的更容易成交,也就是整體估值 2
7、億-10 億的標的更受歡迎。交易金額1 億以下1 億-5 億5 億以上數量(個)1204占比4%80%16%七、收購比例很靈活七、收購比例很靈活從收購比例來看,50%-59%、60%-99%和 100%分別有 9 家、7 家和 8 家,占比分別為 38%、29%和 33%。三者的分布比例相差不大,收購比例很靈活。另外,現實案例也打破了首次收購比例一般不超過 60%的常識,至少三分之一買家首次就把企業股份全部買下來了。收購比例50%-59%60%-99%100%數量978占比38%29%33%八、靜態 PE 中位數 12.3,動態 PE 中位數 10.6八、靜態 PE 中位數 12.3,動態 P
8、E 中位數 10.6從估值看,靜態 PE10 倍以下有 9 家,占比 43%;靜態 PE10-15 倍有 5 家,占比24%;靜態 PE15 倍以上,有 7 家,占比 33%。動態 PE10 倍以下有 4 家,占比 29%;動態 PE10-15 倍有 9 家,占比 64%;動態PE15 倍以上,有 1 家,占比 7%。靜態 PE 和動態 PE 的中位數分別為 12.3 和 10.6;而平均數分別為 15.4 和 10.9。這說明靜態 PE 估值以 10 倍為基礎,上下浮動,中位數 12.3,但也有三分之一比例超過 15 倍了,而動態 PE93%都在 15 倍以內,中位數 10.6,這說明從時點
9、看,賣方一般對企業未來利潤的預期較高,買方對標的估值包容性也比較強,估值受到雙方各自業務競爭力以及談判地位等綜合因素影響,估值是軟實力和硬實力博弈的結果。PE 的區間基本符合當下買方的期望估值,但與賣方的期望估值相差比較大。希望標的企業家們和機構股東們對市場估值有個清醒的認識,脫離市場的價格是很難成交的。家數(個)家數(個)占比占比PE 靜 10 倍以下943%PE 靜 10-15 倍524%PE 靜 15 倍以上733%PE 動 10 倍以下429%PE 動 10-15 倍964%PE 動 15 倍以上17%九、對賭不是必需的九、對賭不是必需的同時,有 7 家靜態 PE10 倍以下沒有要求對
10、賭,3 家要求對賭;9 家 10 倍以上的要求對賭,2 家不要求對賭;這說明低估值的代價可能是拿不對賭換來的,這既減輕了賣方業績壓力,又降低了買方資產負債表商譽,雙方輕裝上陣,壓力小了,合作可能會更順利。24 家有 14 家要求對賭,10 家沒有對賭,這說明對賭是主流,但不是必需的,是雙方談判和博弈出來的。結語:開花結果,喜悅自來結語:開花結果,喜悅自來1、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公開的市場化上市公司產業并購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其實并不高,但相信在并購重組的政策紅利期,25 年的產業并購會邁上新臺階。2、但本輪的并購政策,導向是產業并購,希望圍繞新質生產力、提高上市公司經營質量。在此基礎上,具體標準
11、上做了松動。比如科創板公司,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并購,即使并購標的不在科創板 IPO 鼓勵的六大行業里,要有協同效應、不會導致上市公司并購后科創屬性發生變化的,可以推進。3、市場化產業并購交易還是民營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為主,交易金額也都不大,核心訴求還是產業并購先行,資本并購隨后。也就是說雙方在業務、市場或者技術等某一方面能夠有產業互助加持是產業并購的前提,其次大家再商談資本層面的合作。市場化產業并購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無論是買方和賣方,都是互相選擇的過程,至于交易價格,只是雙方博弈之后的量化指標。4、產業并購優質買方還是比較稀缺,買方既對產業協同有要求,又對價格比較敏感?;旧蠄髢r都在 10 倍靜
12、態 PE 左右,這也和報告里面的分析結果一致。監管層關注的是包括估值在內的交易方案的公允合理,不會因為有業績對賭就放松公允性判斷,也不會因為沒有業績承諾就影響合理性判斷。5、國資買方主要是地方城投和國有上市公司為主,前者一般沒有優質資產,背景是地方政府由土地財政轉向股權財政,希望通過收購標的,擴大國資資產規模,最好能遷址,遷不了則要能產業落地或者設立分部,從而拉動投資,帶動就業和稅收,未來再獨立上市。想得是挺好,但從賣方角度看,這只是次優選擇。6、國有產業資本一般有優質資產,對產業比較了解,會選擇和產業鏈相關的標的,雙方的結合一定是產業協同先行,其次資本合作,對于合作的具體方式比較靈活,尤其對
13、于軍工、基建、智慧城市等特定行業,比較受標的歡迎。7、很多賣方由于之前股權融資估值泡沫,對于價格期望值比較高,這是并購難成的主要障礙之一。對于賣方來說,還是要接受市場,丟棄幻想,趁著這股并購的東風,找一個家大業大價值觀正的好婆家,繼續把企業做大做強,那么剩下的股份一樣可以有很大的增值空間,否則,不買你也會買你的競爭對手,在這個市場上,先活下去才有機會,有了機會才有可能鯉魚跳龍門,否則錯過了,很可能就真的錯過了。8、關于跨界并購,原來就沒有限制,但是跨界并購也有要求:(1)要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第二曲線增長。(2)盲目跨界會受到嚴監管,第二條對跨界并購提的限制條件,也是希望避免盲目跨界,鼓勵產
14、業導向的并購。9、關于收購虧損標的,24 個案例中有 4 家標的是虧損的,只是比較少。對主板上市公司,收購虧損資產,條件是不要影響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要講清楚并購的目的和邏輯,比如收購的資產是做產業配套、技術支持,沒必要盈利,能夠強鏈補鏈的;對早期創業公司的并購,要講清楚是有前景的,對上市公司長期發展、持續經營是有利的。10、關于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保持持續經營能力,要結合上市公司經營規模、資金實力等綜合判斷,不要因為并購導致上市公司出現大幅虧損等狀況。關于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要結合交易目的,說清楚并購是否有利于引進技術、人才,是否有利于補鏈強鏈。11、關于 IPO 撤否標的,如因為業績造假嫌
15、疑,并購也不鼓勵。如因為板塊定位,并購不限制。12、產業并購交易成功概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先找好優質買家,也就是有錢,有相關產業,收購戰略清晰和有專業的落地團隊;再去匹配優質賣家,也就是財務規范且符合買家的要求,專注某一業務且有競爭力,出售控股權是既定戰略而不是可選戰略,對于估值沒有過高期望,最后一點,事成之后能付費。版權聲明:鈦陽并購保留對本報告的所有權利。本文檔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法律、財務或專業建議。鈦陽并購不對本文檔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需反饋建議,請關注公眾號“鈦陽并購”。人生很苦,但堅持的意義就三個字:等糖吃。人生很苦,但堅持的意義就三個字: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