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研究深度報告:具身智能萬億賽道落地元年-250310(3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計算機行業研究深度報告:具身智能萬億賽道落地元年-250310(33頁).pdf(3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浪潮國際深度報告:國產浪潮,又紅又專浪潮國際深度報告:國產浪潮,又紅又專證券分析師王紫敬S具身智能具身智能:萬億萬億賽道,落地元年賽道,落地元年2025年3月10日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深度報告計算機投資要點投資要點具身智能(具身智能(Embodied AIEmbodied AI)是指有物理載體的智能體,在與物理世界的交互過程中,通過感知、控制和自主學習來積累知識和技能,形成智能并影響物理世界的能力。根據頭豹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186億元。隨著大模型端的技術突破,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增長有望逐漸提升,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28億元。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具身智能
2、: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具身智能:2025年3月5日,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同時還提到,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具身智能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具身智能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具身智能在各大企業的推動下正快速發展,技術不斷創新,應用場景日益廣泛。從軟硬件解耦技術到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再到與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正逐步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分
3、支。特斯拉、谷歌、英偉達、Figure one、華為、宇樹科技、智元、小米、優必選、科大訊飛等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均在具身智能領域積極布局,并已取得顯著進展。具身智能涵蓋多元產品與應用場景:具身智能涵蓋多元產品與應用場景:具身智能在工業制造、服務業、醫療康復、教育娛樂、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均有廣泛應用。主要產品方面,具身智能的實現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具體任務和環境需求選擇合適的智能實體形態,其中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憑借先進的傳感器、算法和控制技術,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執行復
4、雜任務,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還推動了制造業自動化水平的提升。相關標的:相關標的:緊抓具身智能產業化浪潮,關注三個核心賽道:具身智能+應用場景:能科科技(軍工)、麥迪科技(康養)、東土科技(工業)、梅安森(煤炭)、國安達(消防)、辰安科技(消防)、天瑪智控(煤炭)、景業智能(核電)、中控技術(工業);機器人:中科創達、科大訊飛、軟通動力、??低?、道通科技、漢王科技;核心供應鏈:云天勵飛、虹軟科技、索辰科技、奧比中光、智微智能。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相關政策不及預期;各類型企業IT預算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目錄目錄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提速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
5、名企業積極布局相關標的風險提示具身智能涵蓋多元產品與應用場景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提速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提速4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物理實體機器人等物理實體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是指有物理載體的智能體,在與物理世界的交互過程中,通過感知、控制和自主學習來積累知識和技能,形成智能并影響物理世界的能力。具身智能的實現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具體任務和環境需求選擇合適的智能實體形態,其中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圖:圖:具身智能的主要產品類型
6、具身智能的主要產品類型5具身智能:四大核心要素具身智能:四大核心要素具身智能主要依賴于本體具身智能主要依賴于本體、智能體智能體、數據和學習進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數據和學習進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智能體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的交互來實現感知、理解、決策和行動。圖:圖:具身智能的四大核心要素具身智能的四大核心要素6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產業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具身智能產業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具身智能經歷具身智能經歷5個發展階段個發展階段,正步入應用階段;正步入應用階段;1950-1980年年,為具身智能概念萌芽階段,圖靈在其論文中提出了人工
7、智能可能的發展方向,為具身智能的概念奠定了基礎。1980-1990年年,為早期探索與理論發展,羅德尼 布魯克斯和羅爾夫 普費弗等人的研究為具身智能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2000-2010年年,為跨學科融合與技術突破階段,具身智能研究開始融合跨學科的方法和技術,如機構學、機器學習、機器人學等,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學科分支。2011-2020年年,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其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2021年至今年至今,為產業應用階段。具身智能受到科技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眾多科技巨頭及高等學府紛紛投入相關研究。如今,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圖:圖:
8、具身智能的產業發展歷程具身智能的產業發展歷程7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全球具身智能提速發展全球具身智能提速發展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高度重視具身智能的發展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高度重視具身智能的發展,不斷提升細分領域關注度不斷提升細分領域關注度。圖:圖:各國具身智能發展現狀各國具身智能發展現狀8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東吳證券研究所國家國家發展現狀發展現狀中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具身智能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成為各省布局產業規劃的關注重點。2024 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了打造全國具身智能創新高地三年行動方案。美國緊抓人工智能基礎研究,保持具身智能領域的前沿
9、領先地位。2024 年 4 月,美國高校聯合發布新版“國家機器人路線圖”,旨在重振機器人技術領先地位。日本正在將機器人納入社會并使機器人成為其社會基礎的關鍵部分8。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持續聚焦機器人應用以升級制造業生產和替代人類服務。2024 年豐田研究所推出軟機器人 Punyo 定位于服務人類日常生活,配備內置傳感器結合柔軟肢體實現全身協同操作。韓國韓國出臺多項政策推動以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為核心的具身智能技術創新。2023 年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擘畫有關行業中長期發展藍圖。在戰略中提出到 2030 年在各領域推廣使用百萬臺的目標。具身智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具身智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具身智能市場
10、規模不斷擴大具身智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186億元。隨著大模型端的技術突破,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增長有望逐漸提升,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28億元。圖:圖: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測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測9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東吳證券研究所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配套政策逐步完善10“具身智能”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具身智能”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具身智能: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具身智能:2025年3月5日,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2025年
11、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同時還提到,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圖:圖:具身智能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具身智能相關政策不斷出臺11日期日期部門部門名稱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5年3月5日國務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同時還提到,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2025年3月3日深圳市
12、科技創新局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到2027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2025年2月28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4部門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要加快實現具身智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發展新賽道,預計到2027年底,實現不少于100項規?;瘧?,量產總規模率先突破萬臺,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并成立產業創新中心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并成立產業創新中心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2023年11月,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
13、導意見,提出到到2025年,人形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年,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重要的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經濟增長新引擎。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突破人形機器人等高端裝備產品。突破機器人高轉矩密度伺服電機、高動態運動規劃與控制、仿生感知與認知、智能靈巧手、電子皮膚等核心技術,重點推進智能制造、家庭服務、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產品的研制及應用。多地開始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多地開始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推動具身智能基礎模型、仿真應用等發展。推
14、動具身智能基礎模型、仿真應用等發展。圖:圖:多地多地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12上海:“具身智能”是未來五大關鍵領域之一上海:“具身智能”是未來五大關鍵領域之一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是具身智能是上海上?!澳K苌瓿悄K苌瓿恰狈桨肝宕箨P鍵領域之一方案五大關鍵領域之一。2024年5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落地上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發布了全球首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公版機“青龍”,建立了OpenLoong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聯合15家企業構建了“十八金剛”人形機器人陣列,圍繞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具身智能分級分類等領域,制定了全國首批團體標準,
15、開設了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同時,上海正在實施“模塑申城”方案,重點在智能終端、科學智能、在線新經濟、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等五大關鍵領域,對制造、金融、教育、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六大重點行業開展供需聯合攻關,以超級場景牽引應用迭代。圖:圖:部分大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主要布局部分大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主要布局13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14產業端:科技巨頭布局具身智能生態產業端:科技巨頭布局具身智能生態具身智能技術不斷創新具身智能技術不斷創新,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布局。具身智能在各大企業的推動下正快速發展,技術不斷創新,
16、應用場景日益廣泛。從軟硬件解耦技術到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再到與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正逐步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分支。特斯拉、谷歌、英偉達、Figure one、宇樹科技、智元、小米、優必選、華為、科大訊飛等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均在具身智能領域積極布局,并已取得顯著進展。圖:圖:部分大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主要布局部分大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主要布局15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產業端:科技巨頭布局具身智能生態產業端:科技巨頭布局具身智能生態國內具身智能浪潮的玩家主要包括科技大廠、傳統機器人公司和新生代的具身智能公司等。其中,數量眾多的創業公司 們正將最前沿術研究與產品研發相結合,為
17、具身智能市場釋放無限想象力。圖:圖:多地多地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16數據來源:甲子光年,東吳證券研究所人形機器人:關注頭部廠商量產定點催化人形機器人:關注頭部廠商量產定點催化數據來源:36kr,CyberDaily,東吳證券研究所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量產在即。量產在即。Optimus已經在特斯拉工廠內承擔起了一些簡單的任務,例如無需人工干預地分類4680電池單元。2025 年年初進行小批量生產,率先在特斯拉內部年年初進行小批量生產,率先在特斯拉內部使用;當年年底,特斯拉工廠將應用數千臺使用;當年年底,特斯拉工廠將應用數千臺 Optimus;2026 年,特
18、斯拉將大幅度提高年,特斯拉將大幅度提高 Optimus 產量,并向外部產量,并向外部出售出售。華為賦能產業鏈創新:華為賦能產業鏈創新:2024年11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首批與樂聚機器人、兆威機電、深圳市大族機器人、墨影科技、拓斯達、自變量機器人、華龍訊達、中堅科技、埃夫特、北京創新樂知信息技術、北京中軟國際教育、浙江強腦科技、佛山奧卡機器人、禾川人形機器人等16家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圖:圖: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代表性產品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代表性產品17四足機器人:商業應用場景持續拓寬四足機器人:商業應用場景持續拓寬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四足機器人(機器狗
19、):四足機器人(機器狗):應用場景拓寬,出貨量有望高增應用場景拓寬,出貨量有望高增宇樹、云深處等頭部公司已在科研、教育、工廠等場景落地。宇樹、云深處等頭部公司已在科研、教育、工廠等場景落地。2023年宇樹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占據全球銷售份額的69.75%。我們預計2025年宇樹出貨量有望實現50%以上增長。云深處自研的X30四足機器人和數字化技術,已經成功交付新加坡能源集團電力隧道巡檢解決方案。軍用場景持續拓展。軍用場景持續拓展。2022年,軍用國產機器狗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展出了自主研制的機器狼,未來四足機器人有望在軍用領域拓展更多品類和應用場景。
20、我們預計隨著下游應用場景拓寬,機器狗產業鏈需求有望高增。我們預計隨著下游應用場景拓寬,機器狗產業鏈需求有望高增。圖:圖:機器狗應用于電力巡檢、消防救援、軍事機器狗應用于電力巡檢、消防救援、軍事18上游供應商打開成長新空間上游供應商打開成長新空間數據來源:36kr,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上游硬件和原材料產業基礎好,部分環節技術壁壘較高,具身智能上游硬件和原材料產業基礎好,部分環節技術壁壘較高,2025年關注可能進入頭部主機廠供應鏈、具備一定技術壁壘的廠商。年關注可能進入頭部主機廠供應鏈、具備一定技術壁壘的廠商。芯片:芯片:目前機器人的“大腦”主要采用AI芯片,海外頭部廠商,如英偉達、AMD等處于
21、領先地位,未來國產化大勢所趨。傳感器:傳感器:目前力傳感器、目前力傳感器、IMU慣性傳感器是國產替代重點。慣性傳感器是國產替代重點。力傳感器能夠測量智能體與環境的接觸力和力矩,六維力傳感器技術壁壘和價值量高,國內多家廠商,如柯力傳感、安培龍、東華測試等均已開始布局。IMU慣性傳感器能夠測量物體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主要負責姿態控制和定位導航。芯動聯科、華藝科技等多家國內廠商都在加速研發替代。電機:伺服電機國產化有望加速。電機:伺服電機國產化有望加速??招谋姍C(主要用于靈巧手)未來需求量大、存在一定技術壁壘,國內目前鳴志電器、兆威機電等廠商已經布局,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AI算法:算法:機器人專用的
22、大模型,需要持續數據訓練和優化,目前廠商一般選擇接入頭部大廠大模型,并根據應用場景采集數據、進行調優,通過大模型,機器人可以學會疊衣服、分揀歸類等具體操作,大模型大模型的應用未來將成為具身智能在具體行業落地的重要前提。的應用未來將成為具身智能在具體行業落地的重要前提。圖:圖:具身智能產業鏈具身智能產業鏈19大模型是現階段“大腦”的最佳解決方案大模型是現階段“大腦”的最佳解決方案PIE方案為具身智能的實現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技術框架。該方案將具身智能劃分為三個關鍵模塊,包括具身感知、具身想象以及具身執行,為具身智能的可行性提供了完整的流程解決方案。圖:圖:具身智能技術算法架構具身智能技術算法架構2
23、0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東吳證券研究所大模型是現階段具身智能“大腦”的最佳解決方案大模型是現階段具身智能“大腦”的最佳解決方案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具身智能技術的進步與應用提供了歷史性的突破機遇,在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過程中,機器人將更全面、精準、敏捷的進行環境感知、任務理解和準確執行,不斷提升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泛化水平將不斷提升。圖:圖:多地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多地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21數據來源:甲子光年,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涵蓋多元產品與應用場景具身智能涵蓋多元產品與應用場景22具身智能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具身智能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數據來源:維
24、科網,東吳證券研究所具身智能在工業制造、服務業、醫療康復、教育娛樂、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均有廣泛應用。圖:圖:具身智能主流應用場景具身智能主流應用場景23工業制造是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場景工業制造是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場景數據來源:甲子光年,東吳證券研究所工業制造流程的特點使得該場景在具身智能技術落地應用方面占據先發優勢,如柔性生產需求迫切、工作環境結構化程度高、成本效益優勢突出等需求特點,刺激著工業制造場景客戶對工業具身智能的應用更加期待。圖:圖:具身智能主流應用場景具身智能主流應用場景24工業制造是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場景工業制造是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場景數據來源:甲子光年,東
25、吳證券研究所長期看,機器人在C端的應用具有更大市場。短期來看,任務相對聚焦,對泛化能力要求不高工業制造場景下的任務正在快速進入商業化階段。在工業制造場景實現商業化落地之后,海量機器人的具身數據疊加算力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能力將循序漸進逐步解鎖,并向商用服務、家庭服務等更開放的場景進行延伸。圖:圖: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各類應用領域的市場空間分布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各類應用領域的市場空間分布25產品產品多元,機器人占據重要位置多元,機器人占據重要位置主要產品方面,機器人占據了重要地位,包括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憑借先進的傳感器、算法和控制技術,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執行復雜任務,不僅提
26、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還推動了制造業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圖:圖:具身智能技術算法架構具身智能技術算法架構26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東吳證券研究所不同應用場景商業化落地節奏不同不同應用場景商業化落地節奏不同數據來源:覓途咨詢,東吳證券研究所因技術成熟度差異使得商業落地存在異步性。因技術成熟度差異使得商業落地存在異步性。在機器人領域,一方面,通用型機器人如輪式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憑借其相對較低的成本和廣泛的適用性,已經在工廠、物流、醫療等領域實現了初步商業化應用。這些機器人能夠在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環境中高效完成任務,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等高端智能體則面臨著更大的商業化挑戰。2
27、7圖:圖:具身智能各類應用場景入局者眾多具身智能各類應用場景入局者眾多相關標的相關標的28相關標的相關標的緊抓具身智能產業化浪潮,關注三個核心賽道緊抓具身智能產業化浪潮,關注三個核心賽道:相關標的:相關標的:具身智能具身智能+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能科科技(軍工)、麥迪科技(康養)、東土科技(工業)、梅安森(煤炭)、國安達(消防)、辰安科技(消防)、天瑪智控(煤炭)、景業智能(核電)、中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機器人:中科創達、科大訊飛、軟通動力、??低?、道通科技、漢王科技;核心供應鏈:核心供應鏈:云天勵飛、虹軟科技、索辰科技、奧比中光、智微智能。29風險風險提示提示30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相關政
28、策不及預期:相關政策不及預期:相關政策推進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節奏和力度可能不及預期;各類型企業各類型企業ITIT預算不及預期:預算不及預期:IT 預算將會影響軟件供應商項目進度;市場競爭加?。菏袌龈偁幖觿。盒袠I市場空間廣闊,業務模式多樣,可能吸引更多公司參與行業競爭。31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及作者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導致的任何后果負任何責任。
29、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東吳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師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
30、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6至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50指數),具體如下:公司投資評級:買入: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31、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15%之間;中性: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15%與-5%之間;賣出: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下。行業投資評級: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強于基準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基準-5%與5%;減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弱于基準5%以上。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如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東吳證券研究所蘇州工業園區星陽街5號郵政編碼:215021傳真:(0512)62938527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東吳證券 財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