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培訓框架-250327(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房地產行業培訓框架-250327(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5/3/271 2xVmYpPoRzRzQrMtN6M9RaQpNoOsQtOfQnNsRlOmOzR7NqQvMNZnOxOvPqQnO3房地產基礎概念45上游產業鏈:(土地+原材料)土地建筑建材工程機械基礎化工鋼鐵行業有色金屬土地獲取項目開工施工建設房產預售竣工交付經營管理中游產業鏈:(房地產開發與運營)規劃設計項目報建存量交易6-9個月12-18個月24-36個月下游產業鏈:(地產后周期)家電家具裝修增量開發階段存量運營及交易階段6價格需求供給人口增速/流動可支配收入/貨款政策限制租賃 vs 購買企業盈利考慮資金來源限制房地產投資供需作用政策限制土地購置金額房地產建造成本土地價格土
2、地購置面積單位成本施工面積土地:國家土地出讓計劃土地供應、土地拍賣底價、土拍限定條件松緊行業景氣度、融資難易和成本房企參與土拍意愿土拍成交價格開發節奏:土地儲備、開工竣工進度對未來需求預期項目盈利測算成本因素:通貨膨脹受宏觀經濟影響建筑材料價格受建材市場機制影響人工成本受勞動力市場影響商品房售價銷售均價銷售面積7服務于住宅銷售長期持有資產退出“以售養租”:通過銷售住宅物業獲取的現金流分擔商業資產的負擔從拿地開發起,就為了長期持有;低融資成本培養資產收購不同類型的資產/土地,改造/建設賺取資產增值的收益低價取土地資源;訂單式招商能力保證高出租率;去化能力是業務的關鍵支撐;可能導致高負債從拿地開始
3、,全價值鏈整合運營;回報周期長;租金收入是主要來源;以持有為目的,但需委時能依靠資產證券化實現輕資產項目獲取/完工后,通過改造、運營提升實現收益分享回報周期相對更短,快周轉目的主要業務模式模式特點8規劃設計服務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運營維護股權投資一級土地開發低價獲取土地吸引企業進駐擴大規模提供管理、咨詢、融資服務取得固定投資額加成作為凈利潤商品房銷售凈利率產業發展服務費管理、咨詢費用,股權投資退出盈利政府在委托開發區域內的招拍掛土地增值部分市場商品房銷售變現政府在委托開發區域內的稅收增加部分園區企業資金,分紅、退出機制等實現的收益產業地產業務范圍盈利途徑盈利模式資金來源9母公司第三方新
4、盤業委會其他物業公司存量盤物業管理非業主增值服務案場協銷驗房尾盤及車位代銷設計咨詢其他業主增值服務拎包入住經紀業務零售送貨家庭維修公共空間利用母公司定價招投標高毛利招投標收購毛利率取決于獲取成本10房地產行業基本面分析框架11新房二手房批準上市面積頻率:月、年來源:中指院統計機構:房管局供給成交量成交面積頻率:日、月、年來源:Wind統計機構:房管局庫存可售面積頻率:日、月、年來源:中指院統計機構:房管局市場熱度去化周期計算公式:庫存/6個月移動平均銷售批售比計算公式:銷售面積/批準上市面積房價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頻率:月、年來源:統計局百城房價指數頻率:月、年來源:中指院二手房掛牌
5、量頻率:月、年來源:中介機構、冰山成交面積頻率:日、月、年來源:Wind統計機構:房管局暫無指標帶看量頻率:日、月、年來源:貝殼中原二手房指數頻率:周來源:Wind統計機構:中原地產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頻率:月、年來源:統計局百城房價指數頻率:月、年來源:中指院指標成交面積庫存(可售面積)WIND、中指院、克而瑞房管局統計局房管局統計局統計方法網簽備案數據開發商上報數據網簽備案數據開發商上報數據數據差異各省市房管局發布日度、周度數據,各機構根據各城市交易明細匯總統計月度、年度數據;統計局發布月度、年度數據。房管局口徑數據一般大于統計局??趶浇忉?2021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銷售快速下滑,
6、2022-2024年延續低迷態勢。2024年1-1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17.1%(9月底以來出臺多項政策支持銷售快速修復,11月實現年內首次當月同比轉正)。百強房企銷售整體下行,頭部房企韌性相對較高。2024年1-12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30%,其中TOP10同比-24%,TOP11-30、TOP31-50、TOP51-100同比降幅均超過30%。12-80%-60%-40%-20%0%20%40%60%80%100%12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20-12020-32020-52020-72020-92020-1
7、12021-12021-32021-52021-72021-92021-112022-12022-32022-52022-72022-92022-112023-12023-32023-52023-72023-92023-112024-12024-32024-52024-72024-92024-11百強累計全口徑銷售金額(億元)同比增速(右軸)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1.0721.1022.0222.0522.0822.1123.0323.0623.0923.1224.0424.0724.10商品房銷售面積(萬平方
8、米)商品房銷售均價(元/平方米,右)-60%-50%-40%-30%-20%-10%0%10%20%30%40%21.0721.0921.1122.0222.0422.0622.0822.1022.1223.0323.0523.0723.0923.1124.0224.0424.0624.0824.1024.12年初累計同比單月同比13面積維度價格維度推出規劃建筑面積:推出規劃方案的“總建筑面積成交底價政府部門出讓宗地的最低對價占地面積:開發商可以用于建設的土地面積容積率:單位土地面積上允許的建筑容量土地出讓金: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讓價款樓面價:出讓金成交規劃建筑面積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容積率
9、溢價率:(成交價-成交底價)/成交底價來源來源中指院中指院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統計局統計局統計口徑招拍掛招拍掛、協議出讓、劃撥用地開發商自主上報統計維度各類土地成交和供給數據土地供給和出讓金額等開發商的土地購置面積及金額頻率月度年度月度優點數據分類非常全面覆蓋范圍為全國缺點僅跟蹤統計300城市,統計口徑只有招拍掛不詳細,對實際的規劃建筑面積以及成交的分類情況沒有詳細的披露可使用性相對最差,數據明顯小于其它口徑數據供給成交供需比判斷土地市場景氣度 土地成交及出讓金收入大幅下滑。隨著銷售下滑導致房企現金流吃緊,拿地意愿減弱,土拍市場熱度也應聲下滑。2024年1-12月,全國300城
10、宅地供應同比下滑28.8%,成交同比下滑22.9%,與之對應的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也同比下滑16.0%。拿地房企以央國企和地方國資平臺為主。央國企和地方平臺公司拿地占比持續提升,而民企拿地快速減少,2024年10月城投拿地占比超過66%。140%10%20%30%40%50%60%70%80%2023/012023/062023/112024/042024/09城投拿地比例-80%-60%-40%-20%0%20%40%60%-400001000060000110000160000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
11、1-052021-092022-012022-052022-092023-012023-052023-092024-012024-052024-09全國300城月度累計供求及同比走勢累計供應量(萬方)累計成交量(萬方)累計供應同比累計成交同比-40%-20%0%20%40%60%8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2018-022018-082019-022019-082020-022020-082021-022021-082022-022022-082023-022023-082024-022024-08國有土地使用權
12、出讓:累計值(億元)同比(右軸)15地產投資工程面積建筑工程:指各種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土地開發工程,又稱建筑工作量施工面積:指在報告期內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積安裝工程:各種設備、裝置的安裝工程,又稱安裝工作量設備工器具購置:購置或自制的,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工具、器具的價值其他費用:其他費用中占比最大的是土地購置費新開工面積:指在報告期內新開工建設的房屋面積竣工面積:指在報告期內房屋建筑按照設計要求已全部完工的房屋面積頻率:月度來源:統計局本期施工=本期新開工+上期末施工-本期凈停工頻率:月度來源:統計局市場下滑房企開工意愿不強,疊加過去三年供地量大幅減少,新開工持續下滑。2024年
13、1-12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3.0%。按照新開工領先竣工3年的關系,2020-2021年是新開工的高峰期,對應2023-2024是竣工集中階段,但由于2023年保交樓已將大部分項目提前竣工,2024年竣工項目量有所回落。2024年1-12月,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27.7%。16-60%-40%-20%0%20%40%60%8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9-022019-062019-102020-022020-062020-102021-022021-062021-102022-022022-062022-102023-022023-0
14、62023-102024-022024-062024-10萬平米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當月值當月同比(右軸)當月環比(右軸)-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19-022019-062019-102020-022020-062020-102021-022021-062021-102022-022022-062022-102023-022023-062023-102024-022024-062024-10萬平米房地產竣工面積:當月值當月同比(右軸)當月環比(右軸)-40%-2
15、0%0%20%40%60%80%1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商品房銷售額(億元)商品房銷售額同比17 1998年后,中國房地產行業經歷了三個周期,每一次拐點代表著新發展模式的出現 2008-2009年,金融紅利轉機投資性需求釋放,敢于融資
16、加杠桿、積極拿地的房企業績大幅提升;2014-2016年,棚改紅利轉機剛需釋放,高周轉房企迅速下沉三四線,收割棚改紅利;2021年下半年至今,供給側改革出清,行業格局重塑。中國的城市化率距離70%城鎮化率的增速還有5pct的空間,每年還將有1200萬左右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化的終點也不是房地產的拐點,發達國家房地產/GDP比值更高,房地產沒有因為城鎮化達到一定規模而停滯。1802468101214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加拿大德國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83.384.692.064.60102030405060708090100美國英國日本中國%城鎮化率2023年19公司經營分析框架
17、20銷售銷售歷史及現狀銷售規模銷售均價銷售金額未來預測同比增減同比增減計算公式:去化率=銷售套數/開盤總套數計算公式:銷售回款率=(經營性現金流入-其他現金流入)銷售金額來源公司公告克而瑞/中指公司定期電話會議銷售金額、銷售面積、銷售均價、銷售結構、銷售回款率(財報計算))銷售金額、銷售面積、銷售均價、銷售結構認購去化率、滾動貨值、新推貨值銷售結構認購去化率銷售回款率銷售面積分線分區域滾動貨值新推貨值去化率預計銷售規模房企表現分化,頭部房企銷售出現好轉。優質房企在9月政策后積極拿地,能加大推貨,疊加未來政策更加利好改善需求,頭部央國企和改善型房企銷售拐點有望確立。212024年1-12月202
18、4年1-12月排名排名2024年1-11月2024年1-11月排名排名2023年2023年排名排名1-12月銷售金額1-12月銷售金額(億元)(億元)累計同比累計同比12月銷售金額12月銷售金額(億元)(億元)單月環比單月環比單月同比單月同比1-12月銷售金額1-12月銷售金額(億元)(億元)累計同比累計同比12月銷售金額12月銷售金額(億元)(億元)單月環比單月環比單月同比單月同比保利發展1113230-24%150-38%-40%2545-17%118-38%-66%中海地產22331060%40234%76%28582%42457%106%華潤置地3342611-15%32024%52%
19、1800-17%21939%54%萬科地產4422447-35%2216%-32%1590-35%1446%-32%招商蛇口5552193-25%30340%33%1506-19%20235%17%綠城中國6671718-12%23227%-9%1210-5%16123%3%建發房產7781335-29%17138%-32%1040-25%13131%-18%越秀地產89121145-20%13537%39%687-20%8136%39%濱江集團98111116-27%96-2%-7%544-27%44-14%4%華發股份1011141054-16%16021%231%692-21%11333
20、%257%龍湖集團111091008-42%78-4%-29%676-41%48-11%-36%中國金茂121313983-30%15290%66%678-30%10590%66%中國鐵建131215964-21%97-30%-53%781-16%88-19%-51%金地集團141410685-55%539%-49%424-55%339%-50%綠地控股151516648-43%6014%-45%583-43%5414%-45%碧桂園16166605-72%409%-9%472-73%3518%-3%保利置業1717275401%20-39%-35%362-9%16-22%-17%融創中國18
21、1817471-44%176%-69%259-44%106%-68%中建壹品19234345336%105351%260%34240%92384%273%中交房地產201920435-38%38-2%-48%287-32%27-3%-45%中國中鐵212621434-38%10743%-24%321-38%7943%-24%首開股份222223408-34%438%-24%237-34%257%-25%美的置業232122402-39%3719%-13%261-38%2420%-11%新城控股242018401-47%3226%-31%278-48%209%-41%電建地產252433395-
22、13%5375%59%270-12%3676%61%國貿地產263129357-32%46-16%-6%228-24%27-23%-1%大悅城控股272930355-31%4217%28%193-35%3354%127%遠洋集團283232352-30%4623%47%229-30%3024%47%卓越集團292525343-43%14-74%-58%266-32%10-78%-58%世茂集團303034340-21%284%1%238-21%204%1%TOP房企房企全口徑全口徑權益口徑權益口徑22土地來源公司公告拿地規模、拿地力度、拿地成本、拿地布局、待建面積(狹義土儲)狹義土地儲備土地儲
23、備已竣工未結算面積待建面積在建面積新增土地拿地規模拿地力度樓面價(出讓金/成交建面)拿地成本拿地布局樓面價增速-房價增速樓面價/銷售均價(周邊均價)規劃建筑面積可售面積(扣除配建及附加)拿地金額/當期銷售金額拿地建面/當期銷售面積分線結構分區域結構克而瑞/中指公司定期電話會議拿地規模、拿地力度、拿地成本、拿地布局拿地規模、拿地力度、拿地成本、拿地布局、在建面積、已竣工未結算面積2024年市場多數房企拿地意愿較低,上半年投資強度下降,典型房企投資強度0.16,較2023年下降18個百分點。受現金流影響,多數房企2024年上半年繼續較為謹慎的拿地策略。央國企拿地強度開始回落。部分民營房企拿地基本停
24、滯,而建發國際、越秀地產、濱江集團、華潤置地、綠城中國等房企積極錯峰拿地。其中建發國際拿地強度超過0.6,越秀地產拿地強度接近0.5。23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6家央國企4家民企4家混合所有制14家重點企業0.00.10.20.30.40.50.60.72023投資強度2024H1投資強度24資金融資方式杠桿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融資方式再融資公司債中期票據凈負債率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短債覆蓋倍數銀行貸款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創新融資計算公式:(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短期債券+長期借款+應付債券-貨幣資金)/所有者權
25、益合計計算公式:總負債/總資產注:負債及資產均扣除預收賬款計算公式:貨幣資金/(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長債)來源公司公告中指研究院Wind-一級市場統計公司各融資渠道融資規模、融資期限、融資成本(利率)房地產行業融資情況再融資規模資本市場融資方式債券融資增量受阻。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企債券發行量持續縮減,受部分房企國內外債券違約影響,投資者對地產債信心下降,2024年1-12月房企公開融資發行金額5546億元,同比-20.1%。到期公開債券規模維持高位。2025年到期債券金額在7746億元,其中2025年3月、6月、7月到期債券金額均超過900億,壓力仍然較大在增量融資難度大、銷售回款縮量
26、背景下,多數民營開發商集團層面資金狀況吃緊,多家房企出現債務違約或展期。25020040060080010001200房企融資總額信用債(億元)海外債(億元)信托(億元)ABS(億元)020040060080010001200房企融資到期總額信用債(億元)海外債(億元)在行業去杠桿降負債的大背景下,有息負債規模增速放緩,18家典型房企1H24的有息負債規模為28693億元,較2023年底增加1.7%;有息負債結構有所惡化,短期有息負債占比從2021年23.8%漲至1H24的26.6%。房企債務結構也有分化,建發國際集團短期有息負債占比低于15%,短期償債壓力較??;而遠洋集團、旭輝控股集團等出險
27、房企短期有息負債占比超過50%,現金流短期難改善。260%10%20%30%40%50%60%70%80%建發國際集團中國金茂中國海外發展龍湖集團招商蛇口華發股份保利發展綠城中國美的置業華潤置地新城控股濱江集團越秀地產萬科A綠地控股金地集團遠洋集團旭輝控股集團20232024H124.6%23.0%27.2%26.2%23.8%25.1%26.2%26.6%20%21%22%23%24%25%26%27%2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短期有息負債占比 2024年上半年,行業增量融資主要來自央企和國企(發債、開發貸等都是以央國企為主力),以致典型房企整
28、體融資成本下降,1H24平均融資成本為4.09%,較2023年全年下降24BP。多數房企融資成本下降,民企成本仍然偏高。單房企看,1H24典型房企中有5家融資成本低于3.5%(2023年全年是1家),分別是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保利發展和越秀地產。270%1%2%3%4%5%6%7%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8家央國企5家民營4家混合所有制17家重點企業0%1%2%3%4%5%6%7%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保利發展越秀地產中國海外發展萬科A建發國際集團濱江集團綠城中國龍湖集團金地集團美的置業旭輝控股集團華發股份遠洋集團新城控股20232024H128資產負債
29、表資產貨幣資金存貨存貨周轉率開發成本開發產品注:存貨為主要資產存貨周轉效率(快周轉)是房企運營的關鍵之一負債預收賬款存貨短期長期1.短期借款2.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應付短期債券1.長期借款2.應付債券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結算存貨營業成本預收賬款營業收入利潤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凈利潤歸母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營業成本:土地+建安+利息資本化管控水平與杠桿水平相關銷售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除少數股東損益利潤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性現金流流入經營性現金流流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銷售回款=經營性現金流入-其他流入銷售回款率=(經營
30、性現金流入-其他流入)/銷售金額ROE=凈利潤/凈資產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杠桿比率54家典型房企2024年上半年資產總額為175311億元,同比下滑3.9%,資產規模仍在下滑;典型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持續下滑,央國企和民企表現分化。21家央國企2024年上半年資產負債率為71.1%,相比2023年全年下滑0.48%;26家民企2024年上半年資產負債率為83.1%,相比2023年全年上漲0.54%,兩者走勢分化反映民企償債壓力仍未緩解。290%10%20%30%40%50%60%70%80%90%100%中國海外發展龍湖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金地集團華發股份中國金茂萬科A美的置業越秀地產保利發展新
31、城控股建發國際集團濱江集團綠城中國旭輝控股集團綠地控股遠洋集團20232024H164%66%68%70%72%74%76%78%80%82%84%86%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7家混合26家民企21家央國企54家樣本房企 行業營收利潤雙雙下滑。54家樣本房企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15.2%,54家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仍然為負(合計-566億元),負增相比2023年同期有所擴大。企業分化明顯。國企/央企更為穩定,2024年上半年營業同比增速-3.1%,歸母凈利潤仍能保持正數,但同比增速再度下滑至-39.3%;而民企營收利潤增速波動更大,下行階段降幅更為
32、明顯,營收利潤降幅分別為-20.5%和-42.1%。18家典型房企中,5家房企營收同比增速為正,建發國際集團、綠城中國、越秀地產、華潤置地和保利發展增速位列前五;僅3家房企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正,其中中國金茂增速超100%、遠洋集團增速70.7%。30-350%-300%-250%-200%-150%-100%-50%0%50%100%150%200%中國金茂遠洋集團旭輝控股集團越秀地產綠城中國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濱江集團招商蛇口華發股份建發國際集團保利發展新城控股美的置業綠地控股萬科A金地集團2024H1營收同比2024H1歸母凈利潤同比-40%-30%-20%-10%0%10%20
33、%30%40%50%26家民企21家央國企7家混合54家樣本房企-100%-80%-60%-40%-20%0%20%40%60%80%100%26家民企21家央國企7家混合54家樣本房企 2019年以來,在高價地項目逐步結轉、高能級城市限價的背景下,行業毛利率水平持續下滑,54家樣本房企1H24年整體毛利率為13.2%,較2023年全年下降1.0pct。央國企和民企分化,央國企平均毛利率為16.9%,而民企毛利率僅10.3%。典型房企中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等4家房企1H24毛利率高于20%;從變化角度看,僅5家房企毛利率有所提升。市場下行背景下,房企銷管費率有所減少。典型房企1H24平均銷管
34、費率為5.34%,較2023年全年減少0.08pct,濱江集團、綠地控股、萬科A、保利發展絕對值相對較低。310.0%2.0%4.0%6.0%8.0%10.0%12.0%濱江集團綠地控股萬科A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招商蛇口華發股份遠洋集團美的置業綠城中國越秀地產金地集團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新城控股旭輝控股集團中國金茂建發國際集團2023銷管費率2024H1銷管費率0%5%10%15%20%25%30%35%40%26家民企21家央國企7家混合54家樣本房企0.0%5.0%10.0%15.0%20.0%25.0%30.0%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新城控股龍湖集團華發股份中國金茂保利發展越秀地產旭輝控股集團
35、綠城中國招商蛇口建發國際集團金地集團綠地控股濱江集團美的置業萬科A遠洋集團2023毛利率2024H1毛利率32-50510152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ROE(%)-50510152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凈利潤率(%)20%25%30%35%4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
36、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周轉率200%250%300%350%400%450%500%55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杠桿率ROE=凈利率*周轉率*杠桿率提升盤整下行提升盤整下行下行提升提升下行下行盤整2010年以前,地產行業ROE提升主要靠的是房價漲幅大于土地漲幅。2010-2019年間,地產行業進入成熟期,凈利率提升空間不大,需要靠高周轉和高杠桿。2020-至今,地產行業受行業大拐點影響ROE顯著回落,其中減值對盈利能力沖擊最
37、大。-100%-80%-60%-40%-20%0%20%40%60%80%100%120%-150%-100%-50%0%50%100%150%200%250%2008/022010/022012/022014/022016/022018/022020/022022/022024/02地產相對滬深300超額商品房當月同比33復盤2008年至今,地產共經歷4輪明顯的上漲行情。2016年以前地產超額收益基本上跟商品房銷售強相關,其背后反應的是在政策的刺激下,商品房銷售能夠在短期內顯著好轉,進而帶動地產公司業績上行,走出相對流暢的行情。2019年以后,地產板塊超額收益與商品房銷售相關度下降,反映的是
38、地產當下更多處于“買預期賣現實”的博弈交易機會。34復盤22年至今,地產共經歷5輪明顯的上漲行情。前四輪的行情可總結為“買預期賣現實”,政策放松&政策預期催化地產快速上漲,而基本面不及預期又會帶動地產回落至新低。當上一輪政策失效,基本面持續下行,會醞釀出新一輪的政策放松,從而催化地產又一輪上漲。本輪中央態度出現轉向,出臺政策力度大、頻率高,地產基本面修復效果好于過往。因此本輪上漲幅度更大,持續時間35天,較過往幾輪更長,期間最大漲幅61%,較過往幾輪更高(第一波博弈城市放松政策,第二波博弈重組/舊改政策)。我們認為地產板塊底部得到夯實,不會出現像過往幾輪一樣的大幅下殺。35 寬松政策對市場提振不佳。目前房地產調控寬松基調已定,各地均陸續出臺房地產利好政策,若政策利好對市場信心的提振不及預期,市場銷售將較長一段時間處于低迷態勢。三四線城市恢復力度弱。目前一二線城市銷售已有企穩復蘇跡象,而三四線城市成交量依然在低位徘徊,而本輪市場周期中三四線城市缺少棚改等利好刺激,市場恢復力度相對較弱。房企出現債務違約。若在寬松政策出臺期間,房企出現債務違約,將對市場信心產生更大的沖擊。房企自救意愿低落、消費者觀望情緒加劇、金融機構擠兌債務等,或導致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實現難度加大。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