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深度:產品矩陣、競爭優勢、商業化前景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50331(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深度:產品矩陣、競爭優勢、商業化前景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50331(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報告 慧博智能投研 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深度:深度:產品矩陣、競爭產品矩陣、競爭優勢、商業化前景優勢、商業化前景及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相關公司深度梳理 宇樹科技從初創團隊發展至今,產品覆蓋消費、工業、科研等多場景,持續引領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落地。宇樹實現了核心部件 90%以上國產化,成本大幅降低,并開源強化學習代碼庫推動行業生態發展。作為國內機器人領域領先企業,宇樹憑借硬件自研+商業務實+低成本優勢快速崛起,后續應用場景逐步從專用場景向通用工業場景滲透。圍繞宇樹科技發展歷程,我們來詳
2、細了解其機器人產業矩陣情況,分析其產業優勢、產業化進程及商業化前景,并對國內供應鏈相關公司進行梳理,對其未來發展戰略進行展望,希望幫助大家更好了解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情況。目錄目錄 一、宇樹科技發展歷程.1 二、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矩陣.3 三、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優勢.6 四、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支持因素.12 五、宇樹科技商業化前景.13 六、宇樹科技國內供應鏈相關公司.14 七、宇樹科技未來發展戰略及展望.26 八、參考研報.30 一、一、宇樹科技發展歷程宇樹科技發展歷程 宇樹科技從成立以來專注于高性能足式和人形機器人研發,以電機直驅技術為核心;早期通過四足機器人切入市場,其中工業級機器狗
3、 B 系列廣泛應用于電力巡檢、消防救援等領域;2023 年公司發布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H1,并在 2025 年春晚以“扭秧歌”表演驚艷全國,在 2024 年推出售價 9.9 萬元的人形機器人 G1,成為機器人全球性價比標桿。1.萌芽期萌芽期 宇樹科技的創始人和 CEO 王興興,擁有十余年足式機器人研發經驗,在 2013 年讀研期間,他就憑借四足機器人 Xdog 獲得上海機器人設計大賽二等獎,并借此吸引了 200 萬元天使投資。2016 年 6 月,王興興正式成立宇樹科技。2.商業化初期商業化初期 2/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17 年
4、9 月,公司推出首款商業化四足機器人 Laikago,填補了電驅四足機器人市場的空白,迅速拿到了高校、研究所及企業實驗室的訂單。Laikago 的電機、電機驅動及主控、整機機械結構及全新重構的控制系統都是宇樹科技自主研發的。2019 年,公司發布可后空翻的四足機器人 Aliengo,官方售價為40 萬元人民幣并售出幾百臺。2019 年 12 月,公司獲得來自德迅投資和紅杉種子基金的 Pre-A 輪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3.高速發展期高速發展期 2020 年 1 月,公司發布四足機器人 A1,售價不到 10 萬元人民幣,直接擊穿了入門款四足機器人的底價。2021 年 6 月,公司推出正式涉及 To
5、C 的四足機器人 Go1,售價進一步降至 1.6 萬元,一年內累計出貨近千臺,成為人類科技史上首款真正走入大眾生活的移動機器人。2022 年 6 月,公司推出了四足機器人 B1,應用于工業領域,參與包括電力巡檢、消防救援等行業級場景。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間,宇樹科技進一步拿到了 Pre-A+輪、A 輪和 B 輪的累計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4.全球化布局期全球化布局期 2023 年 7 月,消費級四足機器人 Go2 發布,起售價僅為 9997 元;同年 8 月,公司第一款通用人形機器人 H1 發布,售價 9 萬美元;同年 11 月,全新版本的工業四足機器人 B2 發布,在各種工業級場景
6、與復雜救援場景展現巨大優勢。2024 年 2 月,公司完成了 B2 輪融資,融資近 10 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美團、金石投資、源碼資本,老股東深創投、中網投、容億、敦鴻和米達鈞石跟投;同年 5 月,第二代人形機器人 G1 登場,起售價定為 9.9 萬元人民幣,相比 H1 價格大幅下降超 80%,引起市場轟動;9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 C 輪融資,投后估值或達 80 億元人民幣,并與英偉達、亞馬遜等國際巨頭展開合作,加速全球化布局。3/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二、二、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矩陣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矩陣 宇樹科技產品線主要分為四足
7、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兩大方向。四足機器人包括 Go 系列、A 系列和 B 系列,憑借卓越的運動能力與地形適應性,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巡檢、安防救援、娛樂、教育科研等場景,滿足復雜環境下的高效作業需求。人形機器人則涵蓋 H 系列和 G 系列:H 系列主打工業端應用,具備高負載、高精度特性,適用于智能制造、物流搬運等場景;G 系列強調靈活性與通用性,擁有仿生運動控制與多場景交互能力,可拓展至商業服務、家庭助手等多元化領域。1.宇樹科技機器狗宇樹科技機器狗 公司的機器狗產品覆蓋消費娛樂、教育科研、巡檢、消防等主流應用領域。根據下游需求不同,宇樹科技發布了多種機器狗產品。各型號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8、)站立尺寸上不同)站立尺寸上不同 消費科研產品的尺寸相對較小,行業級產品的尺寸相對較大,例如 B2-W 產品,站立尺寸達到了109.8*55*75.8cm。與之對應的,各型號產品帶電池重量、載荷也有很大不同。行業級產品的站立載荷可超過 80kg,消費科研級產品的載荷往往在 10kg 以下。(2)關節模組數量和型號的不同)關節模組數量和型號的不同 針對不同的載荷能力、運動能力,各型號機器狗配備了不同數量、不同型號的關節電機。(3)算力、傳感器搭載上的不同)算力、傳感器搭載上的不同 在主控制器 CPU 上,各個產品有所差異,行業級機器狗配備 IntelCorei5 或 IntelCorei7;在計
9、算平臺上,行業級機器狗上可配備 Nvidia Jetson Orin NX;在傳感器上,部分型號上配備了足端力傳感器、深度相機等。4/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宇樹已推出可銷售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宇樹已推出可銷售的人形機器人產品 宇樹已推出 H1/G1 兩大類人形機器人產品型號。在產品設計中,宇樹科技延續了機器狗上的設計思路,努力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人形機器人。宇樹于 2024 年 8 月發布的 G1 產品,最低售價僅為 9.9 萬元。5/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在體型、執行器、靈
10、巧手、傳感器等多方面,宇樹人形機器人與特斯拉在體型、執行器、靈巧手、傳感器等多方面,宇樹人形機器人與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一定的差別。人形機器人有一定的差別。整體來看,在已發布產品上,宇樹對于成本、性價比的考量更多,會考慮在一些環節應用成熟度高、價格相對較低的解決方案;一些重要但目前成本較高的零部件,宇樹通過選配的方式提供給客戶;一些更偏向于終局形態的技術路線,宇樹有一定的布局,但還沒有體現在已發布的產品上。6/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三、三、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優勢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優勢 公司通過核心自研團隊開辟商業化路徑,規模量產建立成本
11、優勢后對團隊形成正向反饋,競爭優勢之間公司通過核心自研團隊開辟商業化路徑,規模量產建立成本優勢后對團隊形成正向反饋,競爭優勢之間形成正向循環。形成正向循環。通過創始人王興興自研四足機器人起家,公司核心自研團隊通過與波士頓動力截然不同的電驅動力系統四足機器人打開商業化路徑。隨著產品性價比提升,消費市場從科研市場逐漸下沉到大眾消費市場,公司規模與日俱增,通過規模量產公司建立開放式供應鏈生態,同時堅持核心零部件自研,成本優勢明顯。在有明顯成本優勢的條件下,公司可以投入更多成本到人力資源和研發中,從而不斷提升核心團隊硬件能力,三個競爭優勢之間形成正向循環。1.核心團隊的創業基因:技術極客的核心團隊的創
12、業基因:技術極客的“硬核務實主義硬核務實主義”立足強大自研能力,核心團隊開啟四足機器人快速商業化模式。在全球四足機器人領域,公司憑借強大技術研究閉環和持續創新能力快速躋身行業領導地位。截至 2023 年,公司總體規模達到 300 余人,其中研發團隊 100 余人,核心團隊發源于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功率密度電機、伺服服務器、精密減速器、激光雷達等核心零部件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四足機器人提供高效低成本技術支持,兼具成本和性能優勢開啟快速商業化通道。公司能夠通過強大自研能力快速實現四足機器人商業化,得益于創始人王興興和其團隊的科研實力和開發嗅覺。(1)學術理想與工程落地的平
13、衡學術理想與工程落地的平衡 隨著 2005 年波士頓動力“大狗”(BigDog)四足機器人進入大眾視野,機器狗在行業內的發展有了現實可能性。2015 年,王興興攜帶其研究生階段的課題成果四足機器人 XDog 參加國際智能星創師大賽并榮獲二等獎。XDog 在傳統液壓方案四足機器人主宰的時代提出了更具商業化潛力的電驅方案,堅持動力系統、整體機構及算法自主研發,在保證性能的同時兼具硬件成本優勢。(2)開源生態的開源生態的“杠桿效應杠桿效應”2016 年 7 月,宇樹科技正式成立,推出首款四足機器人產品Laikago。憑借其獨立研發的開源優勢和具備性價比的最優方案,在科研自動化、工業自動化、服務機器人
14、及娛樂與表演領域為廣大開發者提供開源平臺,吸引全球開發者貢獻優化方案。同時,Laikago 發布當即吸引了包括東京大學、本田研究所、利茲大學等知名高校以及研究所咨詢和購買,取得批量商業訂單。7/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核心技術與銷售團隊以年輕化、扁平化為特點,具備快速試錯的能力,推動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8/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技術路徑和商業化能力:技術路徑和商業化能力:“農村包圍城市農村包圍城市”四足機器人起家,從科研用途到商業用途,從四足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公司逐步發展
15、為頭部企業。四足機器人起家,從科研用途到商業用途,從四足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公司逐步發展為頭部企業。在2016 年公司第一代產品 Laikago 推出后,公司相繼推出了 AlienGo 和 A1 兩款四足機器人,開始將應用領域拓寬到教育行業;2021 年 6 月,公司進一步進攻消費 C 端市場,消費級四足機器人 Go1 一年累計出貨近千臺。2022 年 6 月,公司推出工業級四足機器人 B1,用于電力巡檢、消防搶救等工業用途。2023 年 8 月,在各方面技術成熟后,公司第一款人形機器人產品 H1 問世,標志著公司正式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成為業內為數不多具備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能力的企業。2023
16、 年,公司四足機器人市場份額高達 40.65%,出貨量占全球銷量份額為 69.75%,處于行業第一的位置。從技術發展和商業化路徑上看,公司采取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策略,腳踏實地謀求發展。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公司在起步階段便堅持核心零部件全自研,以顛覆性的新供能方案起步研發,不同部件之間的配套使性能發揮到極致,同時顯著壓低硬件成本。與公司采取類似技術路徑(從四足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的公司還有云深處科技、深圳逐際動力科技等,這一技術路徑的優勢體現在:(1)四足機器人技術難度更小、開發成本更低,更具備商業化潛力四足機器人技術難度更小、開發成本更低,更具備商業化潛力 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雖然有各
17、自的應用場景,但無論在結構設計、運動控制還是感知系統上,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復雜度都遠超四足機器人,例如在結構設計上,四足機器人通常不需要明顯的頭部和手臂,而采取簡化的緊湊設計,而人形機器人需要配備具有頸關節的頭部以及成本高昂的靈巧手。同時,在能源管理方面,人形機器人由于要實現復雜的人類動作,需要更大的功耗,由此需要更強大的動力系統。綜上原因,導致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成本遠超四足機器人,因此在硬件和 AI 尚不成熟的條件下,四足機器人更具備商業化潛力。G1 體現了精妙的設計平衡感,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宇樹科技機器人 G1 一方面實現了機械結構與運動控制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全尺寸人形量產之前,為具身智
18、能模型開發訓練提供了高性價比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填補了產業空白,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9/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四足機器人的存量技術可以復用到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中四足機器人的存量技術可以復用到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中 雖然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存在諸多結構差異,但在諸如關節電機、減速器、傳感器、電控系統、控制軟件以及 AI 算法等多個環節的底層原理是相似的。公司在堅持自研的基礎上將存量底層技術應用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顯著提升了研發效率。10/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成本優勢:有
19、望對海外廠商產品形成降維打擊成本優勢:有望對海外廠商產品形成降維打擊 公司硬件成本優勢明顯,產品價格顯著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按照各部位零部件人民幣成本測算,公司人形機器人 G1 總硬件成本為 86310 元,進階版(EDU)總硬件成本為 191310 元,遠低于特斯拉Optimus 總硬件成本 368620 元。人形機器人 G1 發售價 9.9 萬元人民幣,打破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地板價,同期馬斯克表示 Optimus 將以約 14 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發售,而達闥機器人、天鏈機器人以及樂聚公司的機器人單價更是位于 40 萬元-100 萬元之間。公司能夠建立如此成本優勢的原因有:(1)堅持底層核心零部
20、件自研,降低核心部件成本)堅持底層核心零部件自研,降低核心部件成本 創始人王興興大一時便擁有自研雙足機器人的能力,2015 年攜自研的 XDog 參加國際智能“星創師”大賽,榮獲二等獎,核心團隊具備堅持自研的技術基礎和創客基因。同時,公司核心技術團隊主要為來自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碩博士,且具備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強大的科研能力。公司自研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有:1)高功率密度電機與驅動系統高功率密度電機與驅動系統 公司自研的無刷電機(如 M107 系列)和伺服驅動器,在行業內率先實現 45N.m 峰值扭矩及 360N m工業級扭矩(B2)。同時,無刷電機顛覆了波士頓動
21、力傳統的液壓系統,顯著降低成本的同時,其單位重量功率密度達到同類競品的 1.5 倍。2)精密減速器與傳動系統精密減速器與傳動系統 公司自研的行星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可實現關節運動精確度小于 0.1 的卓越表現,具備 IP67 防護等級,技術協同使 B2 四足機器人的攀爬能力提升了 170%。3)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達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達 公司自研的 4D 激光雷達 L1,以僅相當于傳統方案成本的 1/10,實現了 360 90 的全景感知能力。該激光雷達的最小探測距離僅為 0.05 米,顯著減少了 80%的盲區。(2)規?;慨a優勢)規?;慨a優勢 自建工廠模塊化產線,以及商業策略帶來的優勢。公
22、司具備較強的垂直整合能力,通過自建電機與控制器產線,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從而進一步推動產品和技術快速迭代。公司先由技術成熟的四足機器人搶占市場機遇和市場份額,后續憑借規模優勢構建開放式的供應鏈生態,與各類優質合作伙伴緊密合作,推動產品的豐富性和靈活性。這一自研+優選模式,不斷提升公司產品性價比,使公司始終位于行業領先地位。11/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得益于自主研發的供應鏈優勢,宇樹降本優勢突出。目前 G1 基礎版本售價為 9.9 萬元,使雙足人形機器人價格首次下調至 10 萬以內。12/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
23、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四、四、宇樹科技宇樹科技機器人產業支持因素機器人產業支持因素 宇樹科技的產業化進程得到了政策、技術和資本的多方支持:1.政策利好政策利好 中國政府發布了多項政策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如“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到 2025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 20%,并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2.資本市場支持資本市場支持 13/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近期宇樹科技相關催化不斷。2025 年 1 月 28 日,公司人形機器人 H1 在春晚舞臺表演節目;2025 年 2月 11 日,公司在京東旗
24、艦店上架兩款人形機器人產品UnitreeH1 和 G1;2025 年 2 月 14 日,公司宣布機器人算法完成重大升級,支持“任意舞蹈任意學”;2025 年 2 月 17 日,公司創始人王興興參與民營企業座談會。宇樹科技在多個輪融資中獲得了大量投資,2024 年完成了數億元的 C 輪融資,由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機構領投。五、五、宇樹科技商業化前景宇樹科技商業化前景 1.產品成本進一步壓縮,并且可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產品成本進一步壓縮,并且可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 依托供應鏈優勢實現規?;a,低成本獲取核心零部件。宇樹的諧波減速器成本僅為日本同類產品的1/3。同時宇樹采用電驅動技術,自主研發電機
25、、減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具有控制精度高、響應速度快、噪聲小、維護簡便等優點,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先進的運動控制算法和傳感器技術,宇樹機器人能夠適應復雜環境并實現自主避障和導航。雖然 AI系統仍在完善中,但其快速迭代能力使其在特定場景中表現出色。對比同類產品,宇樹產品性價比較高。對比同類產品,宇樹產品性價比較高。以 Go1 為例,運動速度可達 4.7m/s,負載能力可達 5kg,適合大多數教育、娛樂和輕工業場景。對比波士頓動力 Spot 的 7.45 萬美元的高價,宇樹的 Go1 四足機器人把價格壓到 1.6 萬元人民幣,不到 Spot 的 3%,體現出宇樹產品極高的性價比。2.運動
26、控制與靈活性強,商業化前景廣闊運動控制與靈活性強,商業化前景廣闊 宇樹在運動控制和靈活性方面顯著領先,尤其是高難度動作和多機協同能力。宇樹在運動控制和靈活性方面顯著領先,尤其是高難度動作和多機協同能力。以 H1 為例,能夠完成高難度動作,如 360 度大回環、跳舞、轉手絹等,動作響應速度極快(抬手動作僅需 0.8 秒)。具備極強的平衡能力,能夠在復雜地形(如石塊路面、斜坡)上穩定行走和奔跑,甚至在受到外力干擾時也能快速調整恢復平衡。支持多機協同控制,數十臺 H1 機器人可以同步表演,展現出高度的一致性。14/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商業
27、化程度更高,成本控制情況良好。通過低成本硬件設計和規?;a,宇樹人形機器人 G1 將價格壓到 9.9 萬元人民幣,對比特斯拉 OptimusGen2 售價 2-3 萬美元(約 14-21 萬元人民幣),宇樹具有巨大價格優勢。目前,宇樹人形機器人已實現量產,并成功應用于春晚等大型舞臺表演,相較于仍在內部測試當中的特斯拉 Optimus,宇樹展現了較強的商業化能力和市場適應力。六、六、宇樹科技國內供應鏈相關公司宇樹科技國內供應鏈相關公司 宇樹科技作為國內機器人領域領先企業,憑借硬件自研+商業務實+低成本優勢快速崛起,后續應用場景逐步從專用場景向通用工業場景滲透??春脟a機器人放量趨勢,機器人相關
28、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相關企業如下:15/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長盛軸承長盛軸承 國內滑動軸承領軍企業,技術持續發展。國內滑動軸承領軍企業,技術持續發展。長盛軸承成立于 1995 年 6 月;1997 年,公司成功開發固體鑲嵌自潤滑軸承,正式開啟海外市場;2023 年,通過萊茵 TS/16949 認證,并進入汽車 OEM 市場;2006 年,摩擦焊產品進入卡特彼勒公司全球供應鏈;2017 年于深交所成功上市;2018 年,二層復合材料進入 OEM 市場,成立美國銷售公司;2019 年,公司積極延伸產業鏈,進入液壓用市場低摩擦副零部件市
29、場;2023 年,新征地建設廠房,擴產自潤滑軸承項目。通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公司掌握多項領先的核心技術,在國內外自潤滑軸承行業均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公司聚焦三大業務板塊,產品深入多行業,客戶基礎深厚。公司聚焦三大業務板塊,產品深入多行業,客戶基礎深厚。具體來看:1)自潤滑軸承業務,包含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銅基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非金屬自潤滑軸承等;2)低摩擦副零部件,主要為液壓元件用低摩擦副零部件;3)精密鑄件業務,主要為汽車空調壓縮機斜盤等產品。由于汽車及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鏈準入門檻高、認證時間長、穩定性強,零部件供應商與整車或整機制
30、造商的合作關系穩固、粘性較強,客戶資源不易流失,公司已與眾多龍頭客戶形成穩定合作關系,包括:1)卡特彼勒、利勃海爾、普茨邁斯特、沃爾沃、杰西博、日立建機、小松、神鋼、現代等全球主機廠客戶;2)美馳、博世、佛吉亞、韓國萬都、三菱技術等全球知名零部件生產商;3)三一集團、振華重工、海天精工、一汽東機工、恒立液壓、豪邁科技等國內企業。16/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是宇樹科技的軸承供應商,產品實力背書有望切入更多客戶供應鏈。公司是宇樹科技的軸承供應商,產品實力背書有望切入更多客戶供應鏈。根據公司投資者互動平臺信息,公司已經為宇樹科技供應了自
31、潤滑軸承產品,成為宇樹科技供應鏈的核心供應商。通過與宇樹科技合作研發適配人形機器人的滑動軸承產品,公司有望不斷積累技術優勢,依靠通用的產品技術原理切入更多的人形機器人客戶供應鏈,伴隨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推進充分受益。公司的參股子公司從事滾珠絲杠業務。公司的參股子公司從事滾珠絲杠業務。滁州市華納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參股子公司,長盛軸承持有華納傳動 45%的股權。華納傳動 2024 年滾珠絲杠產品年產能 20 萬套,2025 年有望增長至 30 萬套。公司依托微型滾珠絲杠產品,正與眾多靈巧手廠商接洽,未來有望伴隨靈巧手技術路線變革與量產落地充分受益。17/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32、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中大力德中大力德 深耕自動化行業,逐步擴展產品及下游客戶。公司前身為慈溪市中大電機廠,成立于 1998 年,以電機制造起家,逐步向減速器領域拓展,2017 年公司成功于深交所上市。公司專注于減速器、減速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研發,數十年來憑借行業領先的研發設計能力、制造工藝和質量管控,形成了減速器、電機、驅動器一體化業務平臺,能夠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動力傳動與控制應用解決方案。減速器減速器+電機電機+驅動一體化產品架構,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驅動一體化產品架構,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公司自成立起從事減速電機、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目
33、前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1)智能執行單元()智能執行單元(24H1 收入占收入占比比 41%):):公司整合各平臺優勢,順應行業一體化、集成創新的發展優勢,形成了減速器+電機+驅動一體化的產品架構,推出“精密行星減速器+伺服電機+驅動”一體機、“RV 減速器+伺服電機+驅動”一體機、“諧波減速器+伺服電機+驅動”一體機等模組化產品,實現產品結構升級。2)減速電機()減速電機(24H1 收收入占比入占比 33%):):主要包括微型交流減速電機、微型直流減速電器、小型交流減速電器等。3)減速器)減速器(24H1 收入占比收入占比 25%):):主要包括 RV 減速器、諧波減速器、精密行星減速
34、器等。下游客戶方面,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新能源設備、工業母機、紡織機械等工業自動化領域、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推進也為公司提供了廣闊的下游場景。18/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減速器方案尚未收斂,公司全品類布局具備稀缺性。減速器方案尚未收斂,公司全品類布局具備稀缺性。公司深耕精密減速器行業,同時具備行星減速器、諧波減速器和 RV 減速器生產能力,具有深厚的生產研發經驗。公司在各個細分領域深入研究的同時,通過整合各平臺優勢,構建全產品系列,并不斷進行產品結構升級,不僅能滿足客戶對標準化產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據客戶的個性化要
35、求,定制生產規格、型號不同的產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產能規劃有序推進,積極推進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布局。產能規劃有序推進,積極推進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布局。2023 年 4 月,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變更募集資金用途事項,新增“智能執行單元及大型 RV 減速器生產線項目”,合計投入資金 1.75 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 1.15 億元。在當前環境下,我國智能制造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國產化替代將是長期的發展趨勢,動力傳動與運動控制行業作為關鍵核心環節。公司作為國內精密減速器頭部企業,將充分受益于國產替代進程。2024 年期間,中大力德積極與宇樹科技展開深度合作。在產品供應方面,中大力德為宇樹科技提供減速器等
36、核心零部件,特別是行星減速器的齒輪產業加工由中大負責,這些零部件對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至關重要。在資本合作層面,中大力德通過其參股的深創投持有宇樹科技中大力德通過其參股的深創投持有宇樹科技 10%的股份的股份,這一舉措使中大力德成為宇樹科技的股東之一。雙方不僅在業務上實現了緊密的供需合作,還通過資本紐帶進一步強化了合作關系,促進雙方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更深入地協同發展,共同提升在機器人市場的競爭力。中大力德深耕精密減速器行業,積極開拓智能執行器板塊,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中充分受益。3.奧比中光奧比中光 公司成立于 2013 年,已成為全球 3D 視覺感知技術領軍企業。2015 年,公
37、司成為全球少數實現消費級3D 傳感攝像頭量產的廠商;2018 年推出量產百萬級安卓手機 3D 攝像頭;2020 年推出全球量產 3D 刷臉門鎖;2021 年為魅族 18Pro 提供 ToF 一站式量產方案;2022 年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2023 年與微軟、英偉達聯合發布 3D 相機 FemtoMega,并發布新一代雙目結構光 3D 相機 Gemini2。歷經十余年發展,公司已成為全球 3D 視覺傳感器重要供應商,賦能下游行業向智能化方向持續升級。19/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
38、級應用設備,其中消費級應用設備收入占比持續上升。2024H1,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工業級應用設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 38%、48%、8%。公司構建了公司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的的 3D 視覺感知技術體系,核心技術自研,視覺感知技術體系,核心技術自研,“深度深度+廣度廣度”雙向驅動。雙向驅動。20/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公司核心技術以自主研發為主,并已形成相應知識產權。)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公司核心技術以自主研發為主,并已形成相應知識產權。
39、公司通過對系統設計、芯片設計、算法研發、光學系統、軟件開發、量產技術等關鍵核心的深入研究,開發出結構光、iToF、雙目視覺傳感器、dToF 單線激光雷達、工業三維測量設備,并積極布局面陣 dToF、面陣 Lidar等前沿技術。2)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公司全面布局結構光、iToF、dToF、雙目、Lidar、工業三維測量六大 3D 視覺感知技術,可對不同路線的技術進行借鑒、相互促進,擁有對 3D 視覺感知技術的深刻理解和融合創新能力。公司具備核心算法及芯片的自研能力:公司具備核心算法及芯片的自研能力:1)算法方面,)算法方面,公司設計了結構光算法、雙目匹配算法、iToF 深
40、度解算濾波等底層算法來計算深度信息。2)芯片方面,)芯片方面,根據公司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所有深度引擎芯片(實現 3D 視覺感知中最核心的深度信息計算功能)均為自研;截至 2023 年年報,公司研發的面陣 dToF 感光芯片、高性能 iToF 感光芯片已進入應用拓展階段,AIoT 算力芯片、高性能結構光專用感光芯片正在研發。21/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是全球少數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百萬級面陣公司是全球少數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百萬級面陣 3D 視覺傳感器量產的企業。視覺傳感器量產的企業。截至 2023 年年報,全球僅蘋果、微軟、索尼、英
41、特爾、華為、三星和奧比中光等少數企業擁有上述能力。22/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衣、食、住、行、工、娛、醫衣、食、住、行、工、娛、醫”等領域,在生物識別、等領域,在生物識別、AIoT、消費電子、工業三、消費電子、工業三維測量等市場上實現了多項具有代表性的商業應用。維測量等市場上實現了多項具有代表性的商業應用。自 2015 年底量產以來,公司已先后服務全球超過1000 家客戶及眾多開發者,其中包括 OPPO、螞蟻集團、捷普、牧原、中國移動、Matterport、貝殼如視、江博士等行業龍頭。奧比中光是宇
42、樹科技的核心供應商,為宇樹科技提供視覺解決方案,旗下奧比中光是宇樹科技的核心供應商,為宇樹科技提供視覺解決方案,旗下 Gemini330 系列雙目系列雙目 3D相機搭載相機搭載 MX6800 深度引擎芯片,支持主被動雙目成像系統,為宇樹人形機器人操作提供精確的視覺深度引擎芯片,支持主被動雙目成像系統,為宇樹人形機器人操作提供精確的視覺數據。數據。23/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此外,奧比中光還為宇樹科技提供激光雷達及結構光傳感器,以提升宇樹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的感知和導航能力,部分產品采用單獨定制化方案以滿足宇樹科技機器人產品的適配要求。4
43、.速騰聚創速騰聚創 速騰聚創成立于 2014 年,聚焦汽車及機器人的激光雷達技術開發,經過 10 多年發展,在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市場取得全球領導地位。公司圍繞芯片驅動的激光雷達硬件,同時布局人工智能感知軟件技術形成解決方案,引領行業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截至 2024 年 11 月 29 日,速騰已成功獲得 28 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 92 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2024 全年公司以 51.5 萬顆的裝機量位列車載激光雷達市場排名第一。公司產品及解決方案分三大板塊:激光雷達硬件產品、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和其他。1)硬件產品:)硬件產品:公司推出 R/M/E/F 四個激光雷達平臺,產品應用
44、場景廣泛,主要用于 ADAS、機器人及其他非汽車行業中。24/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ADAS:主要供應整車廠和 Tier1。公司 2021 年開始固態激光雷達產品量產,截止 2024 年 9 月 30 日與全球 290 多家汽車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下游覆蓋比亞迪、小鵬、吉利、埃安、長城、路特斯、Lucid 等海內外知名車企。機器人:主要向自動駕駛出租車、清潔、物流、工業等領域客戶銷售激光雷達硬件,如為清潔機器人、物流機器人、檢測機器人和農業機器人等提供機械式激光雷達和 M 平臺產品,以實現定位導航、避障、智能移動等功能。
45、主要客戶包括阿里巴巴、Agilox、BrainCorp、新石器、宇樹科技等。2)感知解決方案:)感知解決方案:集成了激光雷達硬件、人工智能感知軟件,同時輔以專家培訓和支持服務。公司已有解決方案包括 RS-Fusion-P6 等系列解決方案、V2X 解決方案、Reference 解決方案等,可用于中低速自動駕駛、Robo-taxi、智能基礎設施應用、真值生成&測評等應用場景。3)其他:)其他:為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戶提供技術開發及其他服務,按定制要求生產產品樣件。25/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公司車載及機器人激光雷達市場的商業化程度領先。公司
46、客戶覆蓋整車廠、tier1、機器人及其他非汽車行業,商業化程度居于行業領先地位。1)汽車市場:根據灼識咨詢,速騰為全球首家開啟車規級激光雷達項目量產交付的激光雷達公司。速騰定點合作客戶數、定點合作車型數、SOP 定點合作客戶數領先,根據蓋世汽車,公司 2024 年全年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機器人市場:截至 24 年第三季度,速騰的平臺產品已在機器人及其他領域服務累計超過 2600 個客戶;與合作伙伴聯合開發的多款新品已斬獲來自不同領域多家頭部機器人公司的量產定點,訂單規模超出預期;2025 年年 Helios 系列激系列激光雷達產品搭載于宇樹科技光雷達產品搭載于宇樹科技 H1 機器
47、人,并登上央視春晚。機器人,并登上央視春晚。激光雷達具有精準、高效等優勢,在多款機器人中廣泛應用。激光雷達能夠顯著提升機器人感知的精準度、自主避障導航的效率和安全性。當前已有多款機器人產品搭載激光雷達,根據高工機器人,春晚登根據高工機器人,春晚登臺的宇樹科技臺的宇樹科技“H1”人形機器人搭載速騰的人形機器人搭載速騰的 Helios 雷達,具備全自動定位與導航技術;同時宇樹科技雷達,具備全自動定位與導航技術;同時宇樹科技的人形智能體的人形智能體“UnitreeG1”、機器狗、機器狗“Go2”和和“UnitreeB2-W”均標配激光雷達。均標配激光雷達。此外激光雷達在AGV/AMR 領域也廣泛應用
48、,根據新戰略研究,傳統磁導 AGV/叉車 AGV/自主導航 AMR 分別搭載2/3/1-2 顆激光雷達,2023 年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銷售數量為 12.5 萬臺,而 AGV/AMR 專用激光雷達銷售數量約 21 萬臺,平均 1 輛移動機器人搭載 1.68 顆激光雷達。26/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七、七、宇樹科技未來發展戰略宇樹科技未來發展戰略及展望及展望 宇樹科技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低成本、高性能路線低成本、高性能路線 公司秉承“低成本、高性能”的理念,計劃通過規?;少徍蛧a替代來降低成本。例如
49、,公司通過鳴志電器的電機批量降價 15%和地平線芯片替換英偉達等方式來實現成本優化。27/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硬件先行、軟件迭代硬件先行、軟件迭代 短期內,宇樹科技將聚焦工業場景,開發專用 AI 模型,如搬運路徑優化算法,并計劃在 2025 年推出適配 AGV 機器人的輕量化控制系統。長期來看,公司將與華為合作開發通用機器人操作系統,目標是在2026 年實現“無須編程的自主任務執行”,降低企業使用門檻。硬件先發,高性價比加速普及:核心零部件自研+模塊化設計+供應鏈整合,使得宇樹產品的定價優勢明顯。如今宇樹四足機器人全球市占率超
50、60%,人形機器人 G1 已進入量產階段。宇樹通過低成本+高性價比策略覆蓋多場景需求,推動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工業與家庭,擴大了物理數據來源,積累了海量物理交互數據,形成了“低價鋪量-數據積累”的閉環,為具身智能模型的訓練提供了獨家燃料。技術復用,新產品快速開發迭代:硬件層面,四足機器人的底層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相通。2023 年,宇樹僅用 3 名員工、6 個月時間即完成首款人形機器人 H1 的研發,展現了極強的技術遷移能力,大幅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接入 OPENAI 語言大模型:2023 年,宇樹科技即結合了 OpenAI 的大語言模型接口布局機器人大模型。加入英偉達加入英偉達 GR00T 平臺:
51、平臺:2024 年 3 月,在英偉達 GTC 大會上,英偉達首次發布 GR00T 技術平臺,宇樹科技加入其中;2025 年 2 月,英偉達與 CMU(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團隊共同發布了 ASAP 框架,這是一個 real2sim2real 模型。英偉達將此框架應用于宇樹 G1 人形機器人,其靈活性與協調性大幅提升。開源生態:開源生態:全面開源強化學習代碼 RLGYM(支持宇樹 H1、H1-2 和 G1 等多種型號機器人),支持英偉達 MuJoCo 模擬仿真,還提供全鏈條代碼與詳細教程,覆蓋訓練、仿真、真機部署全流程,降低開發門檻,吸引開發者共建生態。3.具身智能是通往具身智能是通往 AGI 的
52、核心路徑的核心路徑 宇樹認為,大語言模型因缺乏物理交互而“活在夢里”,AGI 需通過機器人與物理世界的實時交互強化學習,構建真實世界模型,這才是推動人工智能邁向更高階段的關鍵所在。28/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大語言模型(如 GPT)缺乏物理交互。目前大語言模型在語言處理方面展現出強大的能力,但缺乏與物理世界的交互能力,直接導致現有的 AI 技術在助力機器人理解自身和所處世界時存在明顯短板。機器人對于重力、摩擦力以及物體間接觸等基礎物理概念的理解極為有限,這一缺陷在實際場景中暴露無遺。AGI 的發展離不開機器人與物理世界的實時交互。只有
53、借助實物機器人與現實環境進行物理交互,AGI才能更深入地開展模仿學習和深度強化學習,從而進一步推動 AGI 的發展。在動作模仿方面,通過實現對全身任意姿態以及舞蹈動作的深度強化學習,讓機器人的動作表現更加自然流暢、靈活多樣;在運動控制領域,深度強化學習能助力機器人在復雜地形下實現全身任意穩定運動,提升機器人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在操作技能上,能讓機器人的手部實現對復雜物品或零部件的靈巧操作,滿足高精度、高難度的操作需求;在導航避障方面,基于圖像或深度數據等感知數據的強化學習導航避障技術,將使機器人能夠更加智能地感知周圍環境,高效避開障礙物,實現自主導航。4.在工業場景中在工業場景中“從專用走
54、向通用從專用走向通用”2024 年人形機器人初步進入工廠年人形機器人初步進入工廠“實訓實訓”,距離實現商業閉環還有較長的路。,距離實現商業閉環還有較長的路。真實場景內的數據采集是人形機器人落地的重要一環,從 2024 年 1 月 FigureAI 宣布與寶馬達成商業合作,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廠商與車企合作紛紛落地,國內廠商優必選已經與包括蔚來、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紅旗、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奧迪一汽等多家車廠達成合作,宇樹科技也與蔚來等車廠合作,2024 年 4 月的一次直播中,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在蔚來汽車工廠做起了自動揀料配送的工作。比起工廠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現階段人形機器人更加需要工廠真
55、實場景支撐其數據采集。從實驗室到工廠場景落地,進入 00.1 階段,為什么不是 01 階段?因為在此階段,人形機器人與汽車工廠合作更多在于積累訓練場景,不斷提升在專用場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才能走向商業閉環,也就是 01 階段。(1)工廠需求涌現,但目前人形機器人僅能完成專用場景的簡單任務工廠需求涌現,但目前人形機器人僅能完成專用場景的簡單任務 傳統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在相對固定的結構化工業操作環境中,在沖壓、焊接、涂裝環節,實現了80%90%的自動化率。但在汽車總裝車間,組裝、分揀、檢測、搬運等工作依然依靠大量人力,所處的場景是三維的,另外需要更多更綜合的判斷,比如操作電器上的插接頭,電線是柔性
56、的,很難用傳統工業機器人來做,人形機器人的靈巧手則有潛力做好。但目前人形機器人加了 AI 之后產生的能效比人低,成本又高,很難替代人在工業場景下的價值,商業閉環就很難跑通。(2)人形機器人的迭代亟需工廠真實場景人形機器人的迭代亟需工廠真實場景 工廠對于人形機器人初期訓練來講是最好的場景,工業類場景可以把人的因素拋開(人會帶來最大的不確定性),讓人形機器人在相對受限、結構化并且可預知的場景里去發揮能力,得到最優效的訓練。人 29/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形機器人本體除了具有靈活性和運動性能,物理世界中的真實數據也同樣重要,有了數據才能進行
57、高算力的大規模訓練,從而逐步實現泛化的能力。以優必選的規劃為例,第一階段以新能源汽車制造場景作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切入點,實現人形機器人在搬運、物料分揀等工業場景中的測試,不斷完善硬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第二階段逐步將人形機器人的任務場景拓展至中等難度,重點打造 3-5 個專用場景下的應用,逐漸實現規模商業化,不斷降低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并將應用場景橫向拓展至消費電子制造等行業。(3)真實場景訓練下,下階段重點在人形機器人真實場景訓練下,下階段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大腦”和和“小腦小腦”的融合效果的融合效果 宇樹科技在 2023 年便接入 OpenAI 的大語言模型,但更多用于和機器人溝通。人
58、形機器人目前的核心價值還是在于執行任務,所以重點在于 AI 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身體硬件的融合,即“大腦”和“小腦”融合。從 FigureAI 與 OpenAI 合作以來的進展來看,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的融合仍處于較淺層次,更多在任務規劃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效果,在實際執行任務方面從 01 到 02 并沒有較大的區分。到目前為止,真正在工廠工作的機器人數量仍然較少,時長較短,大多訓練數據來自仿真場景,隨著更多合作的開展以及 AI大模型突破,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工業場景中“從專用走向通用”。30/30 2025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八、參考研報八、參考研報 1.宇
59、樹科技-人工智能行業:全球領先的 Al+移動機器人公司2.宇樹科技-2024 年宇樹科技商業計劃書3.萬聯證券-人形機器人行業快評報告:宇樹科技發布人形機器人跳舞視頻,算法再度升級4.光大證券-人形機器人行業系列報告(七):宇樹科技,“低成本、高性能”,中國機器人行業領先企業5.中泰證券-人形機器人行業專題研究五:宇樹科技,吹響中國科技資產價值重估的號角6.長城證券-機械行業周報:1 月挖機銷量同比+1.1%,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算法升級7.上海證券-機械設備行業宇樹機器人產業鏈大漲點評:宇樹科技機器人商業化加速,持續關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8.華安證券-電力設備行業周報:2024 國內光伏裝機 2
60、77GW,宇樹科技產品獲新進展9.民生證券-人形機器人產業行業周報:宇樹科技 G1 靈動升級,軟通動力發布首款人形機器人10.西南證券-機器人行業周報:宇樹科技發布 G1 最新進展,富士康與優必選達成戰略合作11.高盛-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宇樹科技(未上市)調研要點,硬件表現穩健,但仍未準備好履行功能型任務12.興業證券-汽車行業人形機器人系列研究報告:宇樹科技機器人復盤專題13.國海證券-人形機器人行業周報:宇樹科技參與民營企業座談會,FigureAI 重磅更新發布通用 VLA模型 Helix14.國海證券-人形機器人行業 2025 年 2 月月報: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
61、,FigureAI 正式發布 Helix 模型15.財信證券-長盛軸承-300718-業績小幅下滑,下游需求分化16.東吳證券-長盛軸承-300718-軸承+絲杠雙輪驅動,有望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17.海通證券-中大力德-002896-公司研究報告:減速器毛利率顯著提升,人形機器人打開新空間18.東吳證券-中大力德-002896-精密減速器頭部企業,有望充分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19.東吳證券-奧比中光-688322-“機器之眼”逐步放量,賽道格局卡位雙優20.浙商證券-奧比中光-688322-深度報告:3D 視覺全球領軍企業,居人形機器人競爭格局最優賽道之一21.方正證券-速騰聚創-2498.HK-公司深度報告:激光雷達璀璨新星,自動駕駛+機器人雙擎啟航22.招商證券-速騰聚創-2498.HK-國內激光雷達龍頭,智駕平權與機器人雙輪驅動高速成長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