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信理財: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4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嘉信理財: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46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本文件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華礴(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布。其內容及文件中包含的任何附件僅作為一般信息,而非投資建議。此類信息未考慮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人需求,并非用于替代專業意見。投資者應在作出投資之前,根據自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人需求就有關投資產品的適用性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未經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華礴(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明確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提及本文件及本文件所含的任何附件的任何部分作商業之用。本文件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華礴(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發布。2025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信華礴(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
2、限公司發布。保留所有權利。本文件僅供2025年4月18日舉辦的“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嘉信理財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發布會使用。本文件內容僅供參考,不應視為買賣任何金融工具的建議。0425-FCR8寄 語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改革開放四十余年,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增長階段,經濟發展的動能和結構正經歷重要轉型,擴內需、促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中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在這一結構性轉變的進程中,金融生活對于人民提升被動收入、實現美好生活更加息息相關。如何在居民財富積累到一定水平的當下,幫助居民提升金融素養,滿足居民日益迫切的財富管理需求,成為金融行業共同關心的熱點話題。金融素養作為居
3、民整體精神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我們對金融素養的討論應當建立在經濟相對發展、社會相對成熟的基礎之上。目前看來,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結構的變化,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產品逐漸多元和復雜化,環境、市場、產品的復雜程度增加,財富管理的難度增加。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不斷增長、財富結構多元化,對參與金融活動、財富管理活動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中間就存在需求難以滿足的落差和錯配的潛在風險。此時,貫穿于每一個金融活動、財富管理活動中的金融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到金融素養提升的關鍵節點。其核心在于推動投資者行為和金融市場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為居民的財富管理打下堅實基礎。因此
4、,開展中國居民金融素養狀況調研,對于理解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狀況、提升居民財富健康、推動財富管理行業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美國領先的金融服務機構嘉信理財共同發布,這種國際合作很好地幫助我們在更寬廣的背景和視野下深化研究。報告全方位揭示了中國居民家庭的金融素養狀況,展現了國民對金融教育的多元化訴求,為我們在未來更好地優化金融教育、滿足不同居民家庭對財富管理的需要提供了一定的啟示。提升居民金融素養是一項長遠工程,需要依賴多方合力,不能一蹴而就。期待各方在今后能進一步深化合作,為實現居民美好金融生活做出應有貢獻。創院理事長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序 言半個世紀以來,中國
5、經濟實現飛速發展,居民家庭財富穩步積累,日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也涌現出更多樣化的投資選擇。隨著人們的金融實踐加深、家庭財富管理經歷結構性轉變,居民的主要訴求逐漸從基礎性資產增值演進為涵蓋多元目標的綜合性財富管理。這一過程要求居民進一步了解投資標的、準確識別金融風險、理性選擇投資方向,其金融素養也因此面臨多維考驗。在此背景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理財自2022年起開展合作調研,通過問卷調研的方式,從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六個維度勾勒出中國居民金融素養的現狀和群像。今年的研究延續了過往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了居民金融素養水平在不同地區、年齡、性別及
6、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呈現出的差異性及其與部分金融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在居民金融素養穩步上升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報告有不少亮眼發現,如金融素養在地區之間的差距縮小、多元化投資意識有所提升,以及金融素養對于投資決策、養老規劃等方面的積極影響等等。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闡釋提升金融素養的必要性,我們在今年的研究中著重探究了金融素養與居民行為之間的關聯。報告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為契機,對不同金融素養的人群進行分析,發現金融素養越高、尤其是財務規劃意識與能力越強的居民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上的參與程度越深。相關發現切實印證了金融素養在個人當下生活和未來保障上的重要地位,也彰顯了金融素養提升對于面臨老齡化挑戰的中
7、國社會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我們也在今年的研究中新增對證券投資者的金融素養研究,以期了解具有特定金融行為的人群在金融素養方面的表現與普通居民的異同?;诮衲甑难芯堪l現,我們在過往提出的政策建議的總體框架內,更加關注金融素養和生活中金融行為的互動,切實幫助中國居民提升金融知識、強化實踐技能,讓財富管理成為其逐夢人生之路上的有力支撐。最后,我們誠摯地感謝在報告形成和修改過程中提出寶貴建議的各位專家學者和業界同仁。我們將持續深化對這一話題的探索和研究,集多方之智為提升居民財富健康水平和金融行業服務水平貢獻綿薄之力。建議和展望主要發現研究方法總體概述各維度代表性發現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目 錄1
8、842534212024年,中國居民個人金融知識和技能問題的整體得分(作為金融素養的評估)為71.8分。居民金融素養的地區差異逐漸縮小,上海連續三年蟬聯第一。常見金融行為的參與度逐年提高,有金融投資經驗的居民各維度金融素養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居民多元化投資意識有所提升,但總體水平仍有待改善,金融素養水平與多元化投資意識呈正相關。女性在財務規劃維度的得分首次超過男性,且在安全與保障維度連續三年領先。僅半數受訪者具有長期財務目標,青壯年群體應作為長期規劃意識提升的主要發力點。居民金融素養水平對個人養老金開戶和購買比率有積極影響,尤其是財務規劃維度的表現影響顯著。金融素養會影響居民對投資決策依據的選
9、擇,進而影響其投資行為;得分較低的受訪者更依賴社交媒體和銷售人員引導。居民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提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需重視。主要發現12345678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樣本的性別分布相對平均,男女性受訪者占比分別為45%和55%。年齡分布方面,本次調研依然覆蓋了各年齡段,但相較于2023年,今年的受訪者中25歲及以下低齡組的占比降低,26-55歲群體規模增加。學歷分布上,高學歷人群占比繼續提高,本科學歷受訪者占比達73%,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受訪者占比達8%。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為更好地了解中國居民金融素養水平,本研究基于海內外學術、監管機構常用的評估標準,將金融素養的內容分為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
10、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六個維度,通過線上問卷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全年齡段人群的金融素養調查。通過受訪者對于不同維度金融知識和技能問題的回答情況,初步評估中國居民個人金融素養現狀和存在的典型現象,并探討適合本土的金融素養教育方式。本次調查委托專業問卷投放平臺,通過電子化方式采集樣本,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共采集有效樣本10417份。受訪者的地域分布與過去兩年的調研相似,符合我國人口分布規律,具有較為分散的特征。采得樣本數量前五的省份為廣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受訪者在各省級行政區的具體分布情況如下: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問卷調查受訪者年齡分布2023
11、202418-25歲26-35歲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18歲以下202320241.1%49.8%3.7%1.0%0.8%24.1%4.4%1.2%0.2%0.3%13.9%18.1%30.3%51.1%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研究方法框架調研本項研究采用了文獻回顧、比較研究和問卷調研等分析方法,側重于構建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評估體系。課題組首先進行了大量中外文獻研究,對金融素養的定義和評估范圍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梳理。同時,在對比經合組織(OECD)對12個國家的金融素養調查、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
12、費權益保護局2017、2019、2021年三次消費者金融調查、參考日本和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定義的金融素養框架之后,形成了本報告中金融素養的定義和調研內容的初步框架,即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六個評估維度。在具體的維度中,又將問題細分為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以便更好地觀測居民金融素養的情況。相對于過往的研究而言,本次研究框架更加完整和清晰。本次調研仍沿用通過行業金融機構專業人士參與的框架設計,來自金融行業(銀行、保險、券商、三方理財、基金、信托、監管)的專業人士對六個維度內具體的細分評估內容進行權重打分,形成最終適合中國實踐的金融素養評估維度,為本次
13、調研的問卷設計提供實踐指導方向。最終采用的中國居民金融素養評估框架及評估量表詳見附錄。調研采用線上問卷投放的方式,不設城市和地區的限制,力求最廣泛地反映中國居民金融素養的情況。但由于線上問卷的方式本身默認受訪者具備使用互聯網的能力,因此在樣本選擇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另外,雖然本次調研的樣本達到10000份以上且分布地區廣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相對于中國居民總數而言仍然數量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問卷調查受訪者學歷分布0.2%1.4%6.5%14.3%69.7%7.9%0.1%0.9%5.1%12.4%73.4%8.1%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2
14、0232024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第一部分總體概述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從六個細分維度的表現來看,各維度得分差異相較于去年明顯縮小,方差從2023年的17.3降為今年的10.5,說明居民金融素養在具體構成上的分布更趨于均衡。財務規劃仍然是得分最高的維度,平均得分78.5分;儲蓄與投資是今年居民金融素養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受訪者對復利計算、分散投資的掌握仍較為欠缺。消費者權利與責任是相較去年得分唯一下降的維度,尤其是對于金融監管機構的了解不足。
15、此外,貨幣與銀行、安全與保障得分也相對較低,關于財務知識和安全知識的普及仍需持續關注。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各維度得分2024全部題目平均得分:71.8202220232024一、整體情況本次調研內容沿用了課題組于2021年首創的金融素養六維度評估框架,并結合中國居民日常金融生活,增加了長期財務目標、防范金融詐騙、個人養老金等題目,通過互聯網問卷平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2024年,中國居民金融素養整體得分為71.8分(以百分制計算),相比去年的68.7分繼續提升。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收入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細分群體的平均得分在過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維持不變,但不同地區和學歷的人群金融素養水平不均衡,這些
16、事實有助于我們理解影響居民金融素養高低的因素,同時就提升金融素養的方式提供啟示。60.663.961.065.075.157.464.569.564.971.975.965.670.171.968.770.578.569.7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總體概述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此外,我們延續了往年高、低分樣本的對照分析1,旨在通過對比得分差異較大的兩個群體,挖掘對居民金融素養水平影響更為顯著的因素。本次調研中,高分樣本的平均得分相較全部樣本均分高出27%,低分樣本得分則比全體
17、得分低34%。與此同時,低分樣本各維度的得分呈現出更大的波動性。我們一方面要更加關注得分較低的短板維度,同時也要注重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著眼整體的提升。既往學術研究和我們過去兩年的報告都發現,學歷和年齡是影響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使歷年調研樣本更具可比性,課題組將受訪者劃分為33矩陣式群組:首先將受訪者按照學歷分為低中高三組(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技校和大專、本科及以上),再將每組按照年齡進一步分為低中高三組(25歲及以下、26-45歲、46歲及以上),共九組進行2022-2024年數據的比較分析,以此來觀察居民金融素養水平在摒除學歷和年齡影響之后的變化,以便后續對金融素養變化
18、的具體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數據顯示,所有九組樣本今年的金融素養得分較去年均有所提高,表明中國居民近三年來金融素養水平確有一定提升。其中增幅較大的是過去得分較低的低學歷低年齡組和低學歷中年齡組。從細分維度來看,低學歷群體在貨幣與銀行(得分年均增長14.9%)、收支與信貸(得分年均增長16.9%)等傳統薄弱領域持續改善,而高學歷群體則在其過去得分相對偏低的安全與保障維度逐年提升(得分年均增長7.9%)。各群體在這些薄弱環節的補足帶動了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整體提升。1 高分樣本是指金融素養問卷總得分排名前20%的受訪者;低分樣本是指總得分排名后20%的受訪者。今年受訪者中高學歷人群占比相較往年繼續提高
19、,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體樣本的平均得分上揚。低分群體補足基礎金融知識短板,有效促進了居民整體金融素養水平的切實提升。12一、整體情況本次調研內容沿用了課題組于2021年首創的金融素養六維度評估框架,并結合中國居民日常金融生活,增加了長期財務目標、防范金融詐騙、個人養老金等題目,通過互聯網問卷平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2024年,中國居民金融素養整體得分為71.8分(以百分制計算),相比去年的68.7分繼續提升。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收入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細分群體的平均得分在過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維持不變,但不同地區和學歷的人群金融素養水平不均衡,這些事實有助于我們理解影響居民金融素養高低的因素,同時
20、就提升金融素養的方式提供啟示。金融素養得分的提升可能源于多重因素: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高分、低分和全部樣本得分分布情況91.090.971.872.747.351.5平均得分中位數高分樣本全部樣本低分樣本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湖南省各學歷組金融素養得分今年,各省級行政區平均得分的方差從去年的7.49降低至5.46,區域間的金融素養水平差異不斷縮小。上海市仍是平均得分最高的省級行政區,為74.7分;但排名第2-10位的區域則較往年有一定變化,尤其是湖南?。?3.8分)和湖北?。?3.7分)分別從去年的第16位
21、和第8位躍升至第2、第3位。往年排名較前的其他地區得分表現相對穩定,但因增幅不及湖南湖北兩省,因此排名位置相對下移。進一步分析湖南省居民樣本發現,今年該地高中/中專/技校和大專兩個學歷組的得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超過了上海市同學歷組的得分。而對比該省受訪者過去三年的學歷分組數據也顯示,中低學歷組得分的顯著提升是今年湖南省總體排名躍升至第二位的重要因素。1.居民金融素養的地區差異逐漸縮小,上海連續三年蟬聯第一。二、主要發現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202220232024總體概述各地區金融素養得分對比(按學歷劃分)57.861.969.172.776.158.858.4
22、72.074.780.554.567.973.573.780.3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全國上海湖南46.658.665.270.472.843.056.864.669.975.654.567.973.573.780.3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居民參與金融行為數量與金融素養得分關系對比而上海在金融素養方面的持續領先則有賴于當地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上海市受訪者在六個維度上的得分表現較全國更為均衡,尤其是在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貨幣與銀行三個更強調金融參
23、與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與全國其他省份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2022年,上海得分高出全國平均得分8.2分,2023年高出3.2分,而2024年高出2.9分。由此可見,隨著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和各地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會更加普及,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所帶來的居民金融素養差異有望逐漸縮小。連續三年的調研數據均印證了居民金融素養和金融參與度之間較為明顯的相關性。2.常見金融行為的參與度逐年提升,有金融投資經驗的居民各維度金融素養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9.1全部樣本平均得分:71.860.465.770.374.777.179.580.678.61項2項3項4項5
24、項6項7項8項9項上海市與全國居民各維度金融素養得分對比70.173.671.974.568.773.770.574.578.578.769.770.771.874.7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總計全國上海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參與不同金融行為的受訪者金融素養平均得分有學術研究顯示,金融素養能夠引導個人做出更明智的金融決策,例如養成合理的儲蓄、投資和消費習慣,而金融素養較低的人群則更容易做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例如依賴高成本借貸2。與此同時,金融參與也能
25、為金融素養帶來正向反饋。另一項學術研究發現,金融行為可以調節金融素養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良好的金融行為(如定期儲蓄、做合理預算)能夠增強金融素養對投資決策的積極影響3。將常見金融行為進一步分類后可以看到,投資類行為對提振居民金融素養的效果最大,參與過此類行為的受訪者在各維度得分都更高。這是因為金融素養不僅涵蓋對基本金融概念的理解,還涉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財務決策中。而金融投資涉及復雜的金融產品和市場機制,需要投資者理解各種金融工具的運作方式、風險特征以及潛在回報,并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選擇,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金融素養的綜合應用和體現。同時,由于資本市場本身的波動性,居民在
26、參與金融投資的過程中會逐漸將風險感知和風險管理能力鍛煉得更加敏銳,這也是金融素養提升的一個方面。因此,金融素養較高的投資者往往能更有效地識別風險,通過分散投資、設置止損點等策略來管理風險,并且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避免因情緒化決策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換言之,高金融素養的投資者通常會在市場上留存得更久,而這樣的長期投資實踐又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金融素養,形成良性循環。全部樣本平均得分:71.8總體概述73.173.974.074.274.474.575.276.279.3手機支付查閱個人信用報告辦理和使用信用服務使用銀行自助服務設備貸款了解個人收支情況儲蓄購買保險金融投資2 Lusardi,Ann
27、amaria,and Olivia S Mitchell,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2.1(2014):544.3 Fitri Yeni.siti Sarah,The influence of income and financial literacy on investment decision through financial behavior as a moderating variable,e-jurnal Apre
28、siasi Ekonomi Vilume 12,Nomor 1,Januari2024140-150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通常而言,投資股票型基金和投資單只股票相比,哪個風險更大?3.居民多元化投資意識有所提升,但總體水平仍有待改善,金融素養水平與多元化投資意識呈正相關。多元化是金融投資和資產配置中的一項基礎理論,也是“金融素養三問”中的一部分。在今年的調研中,受訪者在多元化投資的概念和風險認知、組合多元化程度的辨別等問題上的正確率較往年有所上升,但仍有近半數不甚了解??梢娖胀ㄍ顿Y者在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專業指導。進
29、一步研究發現,金融素養較高的群體對于上述問題的認知更為清晰。高分樣本在多元化投資概念和多元化程度辨別問題中的正確率分別為88%和85%,顯著高于低分群體和整體樣本表現。此外,有27%的受訪者在這兩個問題上都回答錯誤,他們在此次問卷中的平均總得分僅為59.7分,也顯著低于全部樣本的均分。正確率假設您有10萬元投資在股市,一種策略是都配置在招商銀行這只股票;第二種策略是配置在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交通銀行三只股票;第三種策略是配置在招商銀行、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三只股票。如果我們要評估三種策略多元化配置的程度,您認為哪一種效果更好?正確率年份年份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47.1%53.6%55.4
30、%20242023202220242023202243.0%47.5%51.0%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4.女性在財務規劃維度的得分首次超過男性,且在安全與保障維度連續三年領先。金融素養中的性別差異問題歷來受到國際范圍的普遍關注,各國有關這一問題的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女性在金融知識的掌握方面普遍遜于男性。例如,一項全球視角的研究指出,女性在金融知識和行為方面較男性存在明顯差距,這可能源于社會文化因素、教育水平和經濟地位的差異4。在我們今年的調研中,男性受訪者的金融素養平均得分(73.2分)依舊高于女性受訪者(70.7分),但后者的分數分布相對穩定。此外,綜合過去
31、三年的數據發現,中國居民中男性和女性在金融素養上各有擅長。女性在安全與保障、財務規劃兩大維度的表現更好,而男性則在貨幣與銀行、投資與儲蓄維度表現更佳。有研究發現,女性在財務管理上通常比男性更保守,風險規避傾向更明顯5。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在金融投資方面的熱情和參與度稍低,進而影響其在儲蓄與投資方面的金融素養??傮w概述男性和女性受訪者金融素養各維度表現 74.266.873.270.871.466.671.369.978.278.867.771.4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女性男性4 The Gender Gap in Financial Litera
32、cy:A Global Perspective,2017.5 杜偉岸、熊桐,金融素養對家庭風險資產配置影響的實證研究,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21。11有趣的是,男女在金融素養上的差異并不是恒定的。當我們將性別和年齡段作為分類標準同時來看時,女性在成年以前金融素養水平高于男性,又在65歲以后再次反超男性。女性金融素養落后的關鍵時段出現在18-25歲期間,也就是人們接受高等教育和初入社會的階段,傳統家庭分工、個人關注因素、金融活動參與度等社會因素可能是導致男女成年后金融素養分化的一大原因。而步入老年后,由于女性預期壽命總體比男性更長,多數女性需要在晚年時更獨立地管理財務。曾有海外研究表明,男性在傳
33、統的家庭分工中更多扮演財務決策者的身份,參與投資相關決策的機會更多,而許多女性客戶則是從喪偶、離異之后才開始真正關注財務規劃等理財事務,這也影響了男女性在不同年齡段的金融素養狀況6。不同年齡組的男性和女性受訪者得分情況男性和女性受訪者財務規劃維度答題表現(2024 vs.2023)今年,女性受訪者在財務規劃維度的正確率首次超過男性。具體來看,前者在該維度各項題目中的答題表現均好于去年,男性受訪者則有進有退。女性尤其對養老相關的基礎財務知識、長期目標設定、家庭預算制定等問題的關注度更高,例如了解領取養老金的最短社保繳存年限的比例由2023年的67%提升至77%;女性做家庭預算的比例由78%提高至
34、81%,男性受訪者比例則由80%降低至79%。0.8%7.0%2.6%-2.8%-1.0%-0.4%5.4%1.3%7.9%2.5%0.2%2.9%-0.4%9.6%0家庭備用金被動收入理財金字塔長期目標家庭預算補充養老養老金年限51.767.874.476.577.376.670.253.766.271.873.973.168.371.126-35歲18-25歲18歲以下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女性男性女性男性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6 Hsu,Joanne W.Aging and Strategic Learning:The Impact of Spousal I
35、ncentives on Financial Literacy.SSRN Electronic Journal 51.4(2016):1036-1067.12擁有長期財務規劃的受訪者占比5.僅半數受訪者具有長期財務目標,青壯年群體應作為長期規劃意識提升的主要發力點。長期財務規劃問題是受訪者在整個金融素養框架中表現相對薄弱的部分,也是財務規劃維度中得分最低的問題。僅有半數(52%)受訪者表示自己有相對明確的十年及以上長期規劃,且占比較去年略有下降。此外,雖然金融素養較高的人群長期規劃意識普遍更好,但高分樣本中也僅有62%表示自己制定了長期規劃。在受訪者金融素養得分整體提升的背景下,這一問題尤其需
36、要引起重視。從年齡細分來看,多數年齡段擁有長期財務規劃的比例都不足五成,18歲以下和65歲以上群體與其他組別的差距尤其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處于青壯年階段的26-45歲受訪者(即80、90后)擁有長期財務規劃的比例也僅為55%。這一年齡段往往面臨著個人發展、子女養育、贍養老人等多元復雜的個人和家庭財務需求,同時也處在為養老做財務準備的黃金年齡,應當成為制定和踐行財務規劃的主力軍。因此,行業在推廣和普及財務規劃相關的知識和理念時,可以考慮從這一核心人群出發,并逐步延伸至一老一少的短板群體。長期規劃對于個人和家庭財富健康和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而為養老做準備往往是普通居民關注財務規劃的首要驅
37、動力。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問題逐漸成為了個人生活的核心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政府、機構和個人對包括養老準備在內的長期規劃的思考和實踐。在第三支柱養老金全面鋪開的背景下,有關部門和機構可以正向引導居民更多關注養老等長期財務目標、了解制定財務規劃的方法和途徑,為自己和家庭的長期財富健康打好基礎。61.8%高分樣本44.8%低分樣本51.6%總體18歲以下25.0%18-25歲44.0%26-35歲55.4%36-45歲55.3%46-55歲43.6%56-65歲38.6%65歲以上12.9%總體概述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
38、112735293133社保繳納年限問題的正確率(按金融素養總得分劃分)受訪者補充養老的途徑(按金融素養總得分劃分)6.居民金融素養水平對個人養老金開戶和購買比率有積極影響,尤其是財務規劃維度的表現影響顯著。養老問題是一個社會議題,個人的養老安排是居民金融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居民必須面臨的重大財務決策之一。金融素養體現為居民理解和運用金融知識和技能,并將其應用于金融決策的能力,金融素養越高的人往往越有可能做出合理的決策,這一點對于個人養老安排也同樣適用。數據顯示,金融素養越高的居民對個人養老準備的認識更充分,行動也更積極。例如,高分組受訪者在社保繳納年限等涉及養老的基礎性問題上的正確率明顯
39、更高,對補充養老的必要性和相關途徑的認知也更為清晰。此外,金融素養較高的受訪者在個人養老金的開戶和購買方面也更積極。最高分組(80-100分)中有64%的受訪者已經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41%購買了個人養老金產品,這兩個數字在最低分組(0-20分)中分別僅為12%和8%,全體樣本均值為61%和39%。深入分析受訪者在金融素養各維度的表現可以看到,財務規劃水平是影響居民個人養老金開戶和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該維度的正確率為100%的受訪者中,有56%已經開戶并購買,該比例在回答全錯的人群中只有5%。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1.6%38.2%54.3%74.2%91.3%0-20分21-4
40、0分41-60分61-80分81-100分0-20分21-40分41-60分61-80分81-100分儲蓄,盡可能地多存錢商業年金長期投資基金投資性房產不知道4.1%8.1%85.1%1.4%1.4%28.5%14.8%18.3%30.1%8.3%40.2%19.9%24.5%8.0%7.5%41.9%17.4%29.4%2.0%9.3%29.2%27.4%35.4%0.5%7.5%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受訪者個人養老金產品購買率(按各維度答題正確率劃分)7.金融素養會影響居民對投資決策依據的選擇,進而影響其投資行
41、為;得分較低的受訪者更依賴社交媒體和銷售人員引導。受訪者的金融素養高低也體現在其篩選信息渠道以做出投資決策的能力上。當下,豐富的信息渠道不免帶來信息過載和海量噪聲,使得居民難以篩選和判斷信息的真偽,容易被不實、不全的信息誤導。從整體情況來看,金融素養較高的受訪者通常會自主決策或參考專業投顧的建議,高分樣本中有91%采信這兩類信息渠道,而將熟人推薦、社交媒體或銷售人員的引導作為主要投資決策依據的受訪者金融素養得分則明顯偏低。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往往魚龍混雜,雖然不乏專業機構官方賬號推送的信息,但也有許多專業性和深度不足、缺乏風險提示、甚至帶有情緒化表達的自媒體內容,甚至可能由于算法原因強化投資者的認
42、知偏差,往往容易造成片面、沖動的投資決策;而銷售人員則可能與投資者存制定財務規劃的第一步便是梳理和明確財務目標,隨后根據目標匹配合適的儲蓄和投資策略。因此,對財務規劃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好的居民往往會對自己的養老目標和財務現狀有更清晰的認知,也能更好地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設計初衷及其對退休生活的重要性。著力增強居民在財務規劃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可以提升他們在個人養老金賬戶方面的參與度,從而夯實他們在退休養老方面的長期財務準備。39.5%23.1%38.2%22.5%36.6%46.7%44.3%13.6%56.2%4.8%37.7%55.6%+16.4%+15.7%+30.7%+51.4%-10.0%
43、-17.9%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正確率100%正確率0%總體概述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受訪者投資決策的主要信息來源7 Calcagno,Riccardo,and Chiara Monticone.“Financial Literacy and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Advice.”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50(2015):363380.8 吳錕,吳衛星.理財建議可以作為金融素養的替代嗎?
44、J.金融研究,2017,(08):161-176.根據經驗和知識獨自決定75.766.855.571.0咨詢持牌專業投資顧問咨詢身邊熟人和通過社交媒體的信息來決定聽從營銷人員的引導金融素養平均得分投資決策的信息來源48.5%16.8%5.2%29.6%在利益沖突,可能會優先推薦高費率產品或是通過話術誤導投資者對于風險的判斷。對普通居民而言,從專業的渠道學習和了解金融產品、工具的信息、理解不同信息渠道的特性、識別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并自我過濾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對高分樣本偏好的兩種決策方式進行了進一步深挖。整體樣本中近半數(48%)受訪者選擇自主決策,這也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資決策方式,
45、而選擇咨詢專業的持牌投顧的受訪者僅占30%。同時,依賴自主決策的受訪者金融素養水平整體較高,優勢具體表現在儲蓄與投資、收支與信貸等基礎金融知識和技能方面;而依賴專業投顧的受訪者都在消費者權利與責任方面更為出色,且這一結論在各學歷段普遍成立。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掌握豐富金融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投資者往往更有自信獨立做出投資決策,而在此過程中,信息收集、風險評估和產品選擇的活動又會促使他們進一步學習并驗證相關知識。相比之下,依賴專業投顧的投資者對于金融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獲取則相對被動,但為了保護自己在委托投資中的權益,他們會更加關注監管主體、投訴救濟渠道等內容,從而提高了自身在消費者權利與責任維度的金
46、融素養。專業投顧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居民基于金融素養進行自主決策這一過程的“外部替代”,將原本需要投資者自行掌握的金融知識轉化為可直接應用的服務產品,如投資組合建議等。然而許多研究指出,專業投資建議不能完全抵消金融素養不足所帶來的影響,因為金融素養低的居民家庭可能難以辨別專業人員所提供的信息是否中立,也更可能意識不到專業建議的價值。因此,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會增進居民家庭采信可靠渠道的能力,而在整體金融素養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普及投顧服務,將更能體現投顧的價值和作用7,8。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總體概述
47、受訪者各維度平均得分與2023年相比的變化幅度而在得分下降的消費者權利與責任維度,主要失分項在于對不同金融產品和機構對應的監管歸屬的了解,這也是居民知曉和維護自身合法金融權利的重要前提。以居民資產配置中較為常見的公募基金為例,仍有62%的受訪者表示不知曉其監管單位或答錯。值得注意的是,認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是公募基金產品的監管部門的受訪者占比較去年有明顯提升12,這可能表明不少居民對于國家撤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這一機構改革尚不清晰。由此可見,有關部門在監管機構變化、監管新政出臺時應配合更多宣教,觸達相應的人群,以確保居民了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正確路徑。9
48、保險產品選擇問題為:“假如我希望保障家庭房屋和屋內財產的安全,應該購買什么類型的保險?”金融詐騙識別問題為:“接到金融賬戶被盜要求提供密碼配合調查的信息,您通常會怎么做?”10 2023網絡金融黑產研究報告,工商銀行。11 詳情參見:https:/ 課題組根據國家機構改革安排,在今年的問卷中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選項改為“國家金融監管總局”。8.居民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提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需重視。今年的調研結果顯示,除了消費者權利與責任維度外,中國居民在其他五個維度的金融素養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貨幣與銀行、安全與保障維度增幅較大,例如保險產品選擇問題正確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金
49、融詐騙識別問題正確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過去幾年的金融反詐宣傳教育,讓居民對于銀行基礎知識、金融風險識別和防范有了更好的掌握9。據報道,2023年全年,國家反詐中心全年累計攔截詐騙電話27.5億次、短信22.8億條,處置涉詐域名網址836.4萬個,緊急攔截涉案資金3288億元10。地方金融管理機構也非常重視金融反詐問題,通過開展業務競賽、升級數字化系統、完善流程等方式提升金融反詐的效率,并取得了顯著效果。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截止2024年11月底,僅四川省金融機構就實現系統主動識別并攔截涉詐交易7.8萬筆、金額62億元,線下阻止涉詐資金異常取現2157萬元11。8.8%3.4
50、%5.9%-1.9%3.5%6.2%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第二部分各維度代表性發現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貨幣與銀行維度代表性題目正確率不同學歷受訪者的正確率一、貨幣與銀行 受訪者對于復利的認知水平大幅提升,而在存款保險制度方面止步不前。今年,中國居民對通脹、利率和復利的理解進一步提升,這種進步在復利相關問題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也為中國居民利用復利的力量積累家庭財富、實現人生
51、目標提供了一定知識基礎。然而,受訪者對于存款保險制度的理解卻沒有隨著整體金融素養的提升而加深,具體體現在銀行發生危機時保險機構對于儲戶存款的賠付額度尚不清楚。這背后體現出居民基于過去經驗而產生的對于銀行安全性的信賴。普通居民覺得銀行危機離自己過于遙遠,而越是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更應該重視有關知識的傳播和宣講,尤其是相比以前有所差異、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政策的宣導,讓居民更好地了解自己作為金融消費者所擁有的合法權益。鑒于中國居民具有較為明顯的儲蓄偏好,而存款保險制度自2015年開始施行已近10年,相關宣教更需要引起關注。46.2%小學及以下復利概念保險問題正確率銀行存款保險問題
52、正確率 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46.9%54.8%66.2%72.6%77.9%46.2%48.0%53.3%60.1%62.7%66.6%67.5%66.7%50.4%57.9%70.8%69.5%55.9%61.7%75.4%72.0%71.1%62.0%通脹匯率復利存款保險各維度代表性發現202220232024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某理財產品期限是 3 個月,年化收益為 4%,那么它的實際收益率大概是多少?受訪者各項金融行為參與度 正確率年份二、收支與信貸居民在信貸類行為上的參與程度偏
53、弱,收益計算表現提升。相比個人金融行為整體參與度的上升,居民在信貸方面的參與程度相對偏弱。居民在不同金融行為方面的參與度呈現出差異化的趨勢是報告三年來的一致發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技術普及帶來的金融行為方式的改變,例如通過移動端支付以及使用金融自助服務的增加。此外,信貸行為停滯不前而儲蓄、購買保險等行為增加也展現出居民風險偏好更加保守的趨勢。與此同時,今年受訪者在收益計算題中的表現相比前兩年有所提升,但仍有超過半數的居民在該類問題上無法給出正確答案,其中低分樣本的正確率大幅低于平均值,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受訪者的低正確率可能的確與計算能力部分相關,但由于上述問題對數學能力的要求相對比較基礎,更大的
54、原因可能是受訪者對于相關金融知識缺乏足夠的理解,不知道如何將其應用到實際的金融活動中。這也彰顯了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案例相結合在提升金融素養中的重要性。84.6%86.8%88.7%75.1%74.5%68.1%59.3%64.9%66.0%20242023202245.7%40.6%38.5%手機付款了解收支情況使用銀行自助服務設備儲蓄購買保險金融投資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貸款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辦理或使用信用卡、花唄等信用業務34.2%39.7%42.8%21.4%20.8%21.2%55.0%55.8%49.6%35.8%36.0%35.8%49.8%57.2%63.8%32.6%37.5
55、%40.1%202220232024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 13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指投資者趨于過長時間地持有虧損的股票,而過快地賣掉盈利的股票。三、儲蓄與投資受訪者對投資產品風險的理解有所提升,打破剛兌的概念普及仍需加強。整體來說,儲蓄與投資維度仍是六大維度中難度較高的部分,因為涉及到更多復雜概念的理解和更多計算。從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到,居民對儲蓄與投資相關知識的了解在不斷增加,其中低學歷組提升幅度尤為顯著,初中及以下受訪者該維度得分由2022年的41.9分提高至今年的53.8分。在
56、一些基礎性關鍵問題上,例如不同類別產品的風險等級、分散風險、配置多元化等等,受訪者的表現也有所改善,且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意識到“處置效應”對投資收益的影響13。然而,居民對于金融產品營銷和銷售的合規問題還需引起更多關注。盡管“資管新規”出臺、打破剛性兌付已有多年,但仍有部分居民持有根深蒂固的保本保收益的意識,對相關產品宣傳的合規政策并不了解。尤其是在金融素養總得分較低的人群中,只有三成理解金融機構承諾保本、保收益是不合規的行為。判斷以下描述:“目前中國的金融機構在銷售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理財產品、券商資管產品或者基金子公司資管產品的時候出現保證本金、承諾最低收益的行為是不合規的?!痹诠善蓖顿Y中,經
57、常有人賣出盈利股票太快,但持有虧損股票太長時間不愿意拋售。您覺得這種行為會影響到投資收益嗎?正確率正確率202256.5%202363.5%202465.4%202270.5%202378.3%202481.8%以下哪種理財產品的風險最高?202220232024銀行存款銀行理財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3.4%9.4%14.7%72.5%4.4%6.9%16.2%72.5%2.3%6.4%13.8%77.5%各維度代表性發現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四、消費者權利與責任居民對投顧的認知更加清晰,有助優化投資決策信息渠道的選
58、擇。隨著基金投顧業務逐步從試點轉常規,居民對投資顧問業務的認知和購買意愿也逐步加深。自2022年以來,居民對投顧的服務屬性越來越認可。今年的數據顯示,有51%的受訪者認為專業投資顧問是一種服務并且會考慮購買,相對去年提升了5%。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居民投資需求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國推行,居民個人和家庭對于專業的財務規劃服務、理財配置服務的需求會更加迫切??梢灶A見的是投資顧問服務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居民提供更加專業、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專業的投顧服務可以為大眾提供一個可靠的投資決策依據。如前文提到,目前選擇將專業投顧作為投資決策依據的居民僅占三成,而金融素養得分較低的群體
59、更是傾向于依靠銷售引導和社交媒體信息作決策。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專業合規、平價普惠的投顧服務對投資者意義重大,也將擁抱廣闊的發展機遇。您對于專業投資顧問的認知是?25.9%26.0%23.3%14.6%15.5%11.5%42.1%45.5%50.9%17.4%13.1%14.3%我會考慮購買我不考慮購買我會考慮購買我不考慮購買是一種服務是一種產品202220232024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五、財務規劃養老準備意識表現亮眼,長期財務規劃仍需加強。在過去三年的調研中,居民對財務規劃的理解
60、逐年提升,主要體現在有關備用金準備、主動被動收入、理財金字塔等問題的正確率上,尤其是領取養老金所需的最低社保繳納年限問題,正確率已連續兩年相較于其他題目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近年來,贍養費稅前扣除、個人養老金制度、延遲退休方案等政策頻出,引起了居民對養老退休話題更多的關注,相關宣教也幫助居民更好地了解了養老相關常識。合理的規劃對于包括養老在內的財務目標的成功實現具有重要意義。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居民的長期財務規劃意識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如何在養老等財務問題上知行合一,將意識真正轉化為行動是值得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持續關注的重點。判斷以下描述:“家庭合理的財富分配是金字塔型的:最底層配置較多穩健的資產
61、,中部配置風險收益平衡的產品,頂層配置少量風險較高、收益也較高的資產?!毕胍诵莺箢I取養老金,社保繳納的最短年限是?認為該描述正確的比例正確率您是否有清晰、具體、可書面化的長期(10年以上的)財務目標?回答“有”的比例52.7%51.6%72.5%202281.4%202383.9%202459.9%202267.5%202375.2%202420232024各維度代表性發現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不同年齡群體的安全與保障維度得分六、安全與保障金融安全保障意識穩中有進,“一老一少”為主要短板。居民對保險保障方面的內容
62、理解逐漸深入,金融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升。近年來反詐的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鞏固了打擊金融詐騙的法律基礎。金融機構在監管的大力推動下,一方面增加了金融反詐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采用了短信、電話提醒等風險防范、攔截舉措以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過去兩年的調研發現,“一老一少”兩個群體在安全與保障領域的金融素養明顯偏低。今年的結果顯示,老年人的金融反詐意識進步較大,體現了近年金融反詐宣教的突出成果。與此同時,25歲以下(尤其是未成年)群體的反詐意識卻沒有出現類似的進步,著力加強青少年和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的金融安全教育勢在必行。接到金融賬戶被盜要求提供密碼配合調查的信息,您通常會?48.460.0
63、59.054.557.855.549.660.364.765.965.970.067.060.357.668.469.771.671.170.165.617.7%13.5%78.6%83.3%3.3%3.2%2023202470.5%82.1%83.5%84.0%84.1%89.8%87.1%26-35歲18-25歲18歲以下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26-35歲18-25歲18歲以下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202220232024趕緊提供信息,減少損失不提供,并與正規金融機構官方渠道聯系確認不知道怎么辦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312283032
64、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第三部分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在現實生活中,居民的金融素養水平往往無法直接觀察得知,而是通過其金融消費和投資行為表現出來。因此,課題組在本年度的報告中新增對金融素養和具體金融行為之間關系的探討。我們通過與國內某頭部證券公司的合作研究,在證券投資者中投放同樣的金融素養調查問卷來進行比較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1700余份。課題組通過對比證券投資者與全國居民的金融素養狀況,分析金融實踐行為對個體金融素養的潛在影響,
65、同時通過對證券投資者金融素養得分與其實際交易行為的交叉分析,探討金融素養如何反過來引導金融行為。一、證券投資者與全國居民金融素養狀況比較分析我們將證券投資者的問卷單獨分組后,與全國居民問卷對比分析二者在金融素養方面的異同,進一步探尋投資經驗和實踐對金融素養和行為的潛在影響。與全國居民樣本相比,證券投資者樣本中男性受訪者占比較高,且總體呈現年齡偏長、學歷相對較低、收入相對較高的特征。具體而言,證券投資者樣本中男性占比達69%,高于全國居民樣本24個百分點;受訪者平均年齡為47歲,占比最高的是46-55歲組別;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受訪者占比為57%,低于全國居民樣本24個百分點;月收入在1萬元及以上
66、的受訪者占比為44%,高于全國居民樣本14個百分點。不同樣本受訪者年齡和學歷分布學歷年齡0.8%24.1%51.1%18.1%4.4%1.2%0.3%0.0%4.3%20.4%26.1%28.3%14.1%6.8%1.1%5.1%12.4%73.4%8.1%4.0%15.8%23.1%51.8%5.4%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26-35歲18-25歲18歲以下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初中及其以下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我們在設計金
67、融素養問卷時將所有問題分成“知識類”、“技能類”,以及將知識儲備應用于投資決策的“知識+技能類”三部分。對比發現,證券投資者在這三組問題中的得分均高于全國居民樣本,而在“知識+技能類”問題上的得分更是比全國居民樣本高出41%。在全國居民樣本得分最低的復利、年化收益折算實際收益等的計算上,證券投資者樣本的正確率也超過70%,比全國居民樣本高出逾20個百分點。1.證券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全面領先全國居民平均水平,金融實踐能力尤其突出??傮w而言,證券投資者在所有六個維度的金融素養得分均不同程度地領先全國居民樣本,尤其在儲蓄與投資、貨幣與銀行兩個維度大幅領先。然而在財務規劃維度,兩份樣本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
68、,可能的原因是證券投資者雖然在金融方面的整體意識和能力較強,但也因此更熱衷于博彩性質的投資行為,容易關注短期收益而忽略了長期財務規劃的重要性。這一點將在下文中詳細說明。證券投資者與全國居民樣本各維度得分情況70.171.968.770.578.569.7貨幣與銀行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85.481.588.078.083.078.0證券投資者與全國居民樣本各維度得分情況76.470.657.487.180.181.2知識類問題技能類問題知識+技能類問題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23122830322422201416
69、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家庭理財決策者占比某理財產品期限是 3 個月,年化收益為 4%,那么它的實際收益率大概是多少?正確率假如您有100元,投資的年化收益10%,復利計息,大概多長時間可以翻倍?正確率同時,證券投資者相比全國居民也更多地擔當家庭理財決策者的角色,負責整個家庭的投資活動。兩組樣本間的顯著差異體現了金融實踐與金融素養提升之間巨大的相互作用。相比普通居民而言,證券投資者的高金融素養來源于金融實踐的需要,而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他們解決復雜金融問題的能力又會不斷提升。2證券投資者的金融素養群體分布與全國居民樣本呈現不同趨勢。盡管證券投資者相比于全國
70、居民的金融素養優勢在不同年齡、學歷水平的樣本中均有體現,但在證券投資者中間,各個群體的金融素養差異與全國居民樣本所呈現出的趨勢有所不同。48.6%72.3%45.7%73.8%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證券投資者全國居民樣本79.3%92.5%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在年齡分布上,與全國居民樣本中明顯的倒“U”型分布不同,證券投資者中45歲以上受訪者的金融素養得分整體更高,但各年齡組之間的得分差異較小,金融素養水平較為平均。從教育背景來看,大專及以下組別的得分較為接近,并未呈現出
71、全國居民樣本中金融素養水平隨學歷提高而顯著提升的趨勢。從性別角度來看,在對全國居民的金融素養調查中,男性平均得分連續三年高于女性,但在今年的證券投資者樣本中,二者總得分幾乎一致,且在六個維度下的得分均更加接近。男性投資者和女性投資者在細分維度上各有優勢,這與全國居民樣本表現類似;而不同之處在于在證券投資者中,女性在收支與信貸、儲蓄與投資維度展現了與男性相同或更高的金融素養。男性和女性證券投資者各維度得分85.981.288.078.583.177.884.781.688.277.584.178.6貨幣與銀行收支與借貸儲蓄與投資消費者權利與責任財務規劃安全與保障男性女性不同樣本受訪者得分情況對比
72、66.972.975.175.773.770.582.482.783.085.383.883.656.661.969.172.776.180.380.181.484.987.6學歷年齡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26-35歲18-25歲36-45歲46-55歲56-65歲65歲以上初中及以下全國居民樣本證券投資者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14 Hastings,J.S.,&Mitchell,O.S.(2020).How financial literacy a
73、nd impatience shape retirement wealth and investment behaviors.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Finance,19(1),1-20.二、金融素養與金融行為間的相關性為進一步理解金融素養對投資行為的影響,我們將上述1700余份投資者樣本的金融素養得分與其在該證券公司實際的投資交易行為進行交叉對比。結論顯示,金融素養對長期持有、多元化配置和減少投機等多個層面均有積極影響,有助于投資者踐行理性、健康的投資行為。1.投資實踐經驗可以縮小不同教育背景人群的金融素養差異。過去三年的調研均發現,受教育和金融實踐程度是影
74、響中國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兩大主要因素。為此,我們將受訪投資者按照股齡(以投資者在該證券公司的開戶時長計算)分組,比較每組中不同學歷受訪者的金融素養差異。數據顯示,教育背景對金融素養的影響在股齡5年以內的投資者中較為顯著,而在股齡5年以上的受訪者中逐漸降低,到了8年以上基本消弭。這一點在過往的研究中也有佐證有學者發現,實踐中的學習比單純的教育更有助于提高金融素養,尤其是在教育背景較低的人群中14。由此可見,受教育經歷對金融素養的影響并非是固化的,居民通過堅持參與金融實踐亦可逐步縮小與高學歷人群之間的差距。不同股齡和學歷的證券投資者金融素養得分85.677.980.383.491.674.580.
75、675.882.489.482.881.881.086.988.576.476.678.684.586.7股齡1年以下股齡1-3年股齡3-5年股齡5-8年股齡8年及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技校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及以上83.481.384.985.585.9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而在多元化配置方面,我們將證券投資者樣本的持倉集中度按照20%的階梯分組,發現36%的高分樣本持倉集中度低于0.220,在低分樣本中則為29%,可見金融素養較高的投資者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分散。持倉的集中度越高意味著個別資產的波
76、動對投資組合整體表現的影響更大,投資風險更集中。雖然集中度高的策略或許能在某些時期帶來高收益,但是特定標的表現不佳也會導致組合的整體價值大幅下跌。相反,多元化的投資策略能在長期帶來更穩定的收益,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實現長期財富積累,平穩實現退休養老等長期財務目標。此外,多元化投資也有助于減輕投資者的心理壓力,避免在市場震蕩時采取恐慌性拋售或過度追漲等非理性決策。15 高分樣本是指受訪證券投資者中得分排名前20%的樣本,低分樣本是指排名后20%的樣本。16 持倉時間計算方法:同一標的可能存在多次買賣和交易,技術上計算單次交易時長相對困難,此處以賬戶級同一標的首次購買到清倉的時間作為替代指標,即賬戶內
77、同一只標的清倉時間-首次購買時間=持倉時間。17 Hastings,J.S.,Madrian,B.C.,&Skimmyhorn,W.L.(2013).Financial literacy,financial education,and economic outcomes.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5(1),347-373.18 Lusardi,A.,&Mitchell,O.S.(2014).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Economic Lit
78、erature,52(1),5-44.19 中段樣本是指金融素養得分排名20%-80%的受訪者;低分樣本和高分樣本的定義與前文相同。20 持倉集中度的計算方法為單一標的總凈值在該投資者賬戶總金額中的占比。2.金融素養對于投資者的持倉時間、多元化配置都有積極影響。我們首先對比了受訪投資者中的高分樣本和低分樣本15,發現高分樣本對同一標的持倉超過一年的比例為57%16,而低分樣本僅為45%。此外,32%的低分樣本會在一個季度內變更投資標的,這一比例在高分樣本中僅為23%。由此可見,金融素養較高的投資者更有可能采取長期投資的策略。世界范圍內也有不少學術研究印證這一觀點17。提出“金融素養三問”(“B
79、ig Three Questions”)的Lusardi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金融素養影響經濟決策,高金融素養的投資者更傾向于制定長期投資計劃并堅持執行18。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理財合作發布的2024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報告也發現,公募基金平均持倉一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者“金融素養三問”全對的比例高達43.1%,顯著高于短期投資者(15.5%)與整體平均水平(23.4%)。證券投資者同一標的持倉時長分布(按金融素養得分劃分)持倉小于30天持倉30-90天持倉90-180天持倉180-365天持倉1-3年持倉3-5年持倉大于等于5年18.7%13.1%9.8%13.6%31.8%9.3%3.7
80、%低分樣本12.6%10.7%14.0%15.6%31.7%11.5%3.9%中段樣本1911.2%11.7%8.9%11.7%34.6%15.0%7.0%高分樣本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1 Jones CM,Shi D,Zhang X,Zhang X.Retail Trading and Return Predictability in China.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Published online 20241-3
81、7.22 Kumar,A.(2009).Who gambles in the stock market?The Journal of Finance,64(4),1889-1933.23 收益偏度是指某只股票的收益偏離正常分布的程度,收益率右偏(即有一定概率獲得較大收益)的股票往往對于投機型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大。為了更深入地研究這種現象,我們在本次調研中借鑒了Kumar的方法22。Kumar的研究將股票根據其在市場中的短線交易特點分為“博彩型”和“非博彩型”。在此基礎上,課題組結合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增加了一個新指標“超額換手率”,即某只個股當月換手率與其同類股票當月平均換手率的差值。這項指標體
82、現了股票的流動性強弱和投資者的交易熱情,能更好地反映股票的投機性。我們根據每日收盤價、收益偏度23、波動率和超額換手率四項關鍵指標對股票進行分類,將收益偏度、波動率、超額換手率都較高,但收盤價較低的股票定義為“博彩型股票”,其他則歸類3.金融素養較高的投資者博彩偏好相對較輕。今年的研究特別聚焦證券機構客戶在股市交易中的一些典型行為,尤其是“博彩偏好”。之所以選擇這個群體,是因為相比于普通居民,證券機構客戶更頻繁地參與股市的場內交易,其投資行為更具代表性。所謂“博彩偏好”,簡單來說就是投資者更傾向于購買那些投機性較強的高風險股票。這類股票通常具有價格低、換手率高(買賣頻繁)、歷史上偶爾出現超高收
83、益的特點,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想“以小博大”的投資者。然而,“博彩偏好”并不是沒有代價的。首先,這類股票的價格波動非常大,投資者面臨的風險也更高。雖然歷史上的超高收益導致很多人抱著“一夜暴富”的期望,但普通投資者實際真正能賺取高收益的概率極低。其次,由于買入這些股票的初衷是通過低吸高拋來快速賺取差價,因此博彩偏好往往伴隨著頻繁交易,不僅增加了交易成本,還可能讓投資者陷入“追漲殺跌”的陷阱。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研究發現,這種投機行為在中國股市中非常普遍,而且會導致股票價格被炒得過高,投資者最終往往只能獲得較低的收益,甚至虧損21。證券投資者持倉集中度分布(按金融素養得分劃分)集中度低于0.2集中度0
84、.2-0.4集中度0.4-0.6集中度0.6-0.8集中度高于0.8低分樣本中段樣本高分樣本29.4%27.7%36.0%34.1%37.2%33.6%19.2%21.8%20.1%13.1%9.5%7.0%4.2%3.9%3.3%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居民金融素養與投資行為的關系24 梁昱,張偉強.博彩型股票與投資者的博彩性偏好基于中國股票市場數據的實證研究J.運籌與管理,2017,26(02):117-126.25 Gong,Pu,and Jun Dai.“Herding on Lottery-Type Stocks:Evid
85、ence from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5.10(2018):659662.26 Kumar,A.(2009).Who Gambles in the Stock Market?The Journal of Finance,64(4),18891933.27 Barberis,N.,&Huang,M.(2008).Stocks as lotteries:The implications of probability weighting for security prices.The American Econo
86、mic Review,98(5),2066-2100.基于上述方法,我們將證券投資者樣本按照高低分進行分類,并觀察其投資行為。通過箱形圖可以看到,金融素養得分較低的組別購買博彩型股票的比例更高,且分布更加離散;高分組別博彩行為的比率較低且分布更為集中。低分組與高分組的下四分位數相同,說明博彩偏好較低的人群比例在高低分組中基本一致;而高分組的上四分位數和最大值明顯低于低分組,說明高分組中博彩偏好較高的人群比例明顯低于低分組。換言之,金融素養較高的個人更善于評估金融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從而避免高風險的投機行為。博彩投資行為的高風險性和非理性特征會對個人投資者、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例如,K
87、umar對1991-1996年美國某大型折扣經紀公司七萬余名客戶的實證研究表明,博彩型股票年均風險調整后收益落后1.1%,低收入者投資組合中博彩型股票占比更高,導致更大比例的收入損失26。另外,也有學者提出追逐“小概率高收益”資產的博彩行為會導致證券定價偏離基本面,加劇市場波動性27。為此,監管和金融服務機構應通力合作,通過投資者教育等方式多管齊下,引導投資者減少博彩投資行為、踐行理性投資,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高低分證券投資者的博彩比率低分樣本中段樣本高分樣本為“非博彩型股票”。隨后,我們通過計算投資者持有的博彩型股票占其總持倉的比例來衡量其“博彩偏好”。通過這種方法,我們不僅能更準確地識
88、別投資者的投機行為,還能進一步分析這種行為對其投資結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Kumar的研究發現,那些持有較多博彩型股票的投資者往往面臨更高的風險,但實際收益卻并不理想。國內的一些研究也發現,中國股票市場中的個人投資者存在明顯的博彩性投資偏好,這些投資者在牛市期間的投機性更強,但博彩型股票的年收益較差24,25。6.9%82.8%37.9%0.0%6.9%83.3%37.9%0.0%6.9%70.7%33.2%0.0%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第四部分建議和展望231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
89、21717239112735293133建議和展望一、政策建議 通過連續三年的調研,我們欣喜地發現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在各方努力下出現了可喜的進步,尤其是在前兩年相對薄弱的安全與保障維度。這一系列進步得益于法律配套的完善、監管機構的重視以及機構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宣導與執行,同時也反映出居民對經濟金融生活關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堅持關心、參與居民金融素養提升的決心?;诮衲甑恼{研結果,我們在過往建議的框架基礎上,更加聚焦近兩年對居民生活影響較多的熱點素養話題,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一)多方協作,打造立體化的居民金融素養提升體系。對于提升居民整體金融素養的這一系統化工程,我們長期主張
90、由政府提供標準和基礎框架,金融服務機構和教育機構作為金融素養教育的執行主體,基層公共服務單位作為補充,三位一體打造立體化金融素養提升體系。在各方推動金融反詐執行和科普初見成效、補充養老問題特別凸顯、投資理財需求多元發展的當下,廣大居民急切需要相對權威的金融素養教育框架和更具公信力的工具獲取渠道以幫助他們提升金融素養并付諸實踐。(二)充分重視金融素養和行為的關系,增加與金融實踐相關的教育內容。1.在金融素養教育體系中增加實踐內容。金融素養最終服務于金融決策,因此,我們在三年來的金融素養研究框架中一直提倡知識與能力的齊頭并進。今年的研究成果充分顯示出金融素養和實踐行為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課題組也因
91、此建議特別增加與金融實踐相關的教育內容,例如舉辦模擬交易大賽、推出模擬養老規劃工具或游戲等,從而更好地將金融素養知識與能力銜接,最終讓廣大居民能夠真正通過金融手段分享發展成果,實現個人的幸福美好生活。2.為需求復雜、參與度高的重點群體量身定制金融素養教育內容。今年的研究凸顯了不同群體在投資參與和金融素養方面的不同需求。例如,證券投資客戶對場內交易的需求更高,在投資紀律、風險與收益的關系等方面需要更具針對性的投教。行業協會和機構還可以及時做好風險提示和預警,規避過度的博彩或投機行為,為他們的理性決策提供更多信息參考。而26-45歲的青壯年群體財務則面臨需求多元、但財務規劃沒有跟上的問題,需重點提
92、升他們在養老準備等方面的金融素養。(三)以個人養老金制度為抓手,普及長期財務規劃理念和實踐??v觀今年的調研結果,我們認為,以個人養老金為中心的財務規劃意識、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可以作為接下來有關部門和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相關政策制定可以圍繞三個落腳點:首先從源頭上培養居民長期規劃的意識以及將意識轉化為合理行動的必要能力,其次于過程中幫助居民簡化參與財務規劃和個人養老金配置實踐的流程,最后在操作面為居民提供更多適當的規劃服務選擇,尤其是當他們無法自行規劃時,可以訴諸于專業服務來滿足需求。因此,我們認為政策層面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切入:1.推動相關金融機構加大“以目標為導向”的長期財務規劃的宣傳教育。今
93、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出居民在財務規劃維度的知識和技能與其個人養老金開戶與購買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個人養老金作為居民養老越來越重要的補充途徑,其參與程度受目標驅動,而這正是財務規劃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個人養35老金全國推行的背景下,提升居民的財務規劃意識和能力無疑能大大提升政策效果。我們建議由監管部門牽頭、行業協會統籌,通過金融機構的投資者教育基地、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結合其機構特長進行適當的養老規劃宣傳,舉辦年終評選,遴選優秀案例進行定期分享、展示和交流。2.提供養老規劃和個人養老金投資工具,降低合理配置門檻。提升居民整體的財務規劃意識和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加之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素養
94、在地區間的不均衡性,單純通過提升居民的財務規劃能力難以達成人人可以獨立進行長期規劃和投資的目標。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降低入手難度,將個人養老金的投資和規劃實踐本身變得更為可及、親民顯得尤為重要。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權威渠道提供必備、常見的養老規劃工具以及符合市場現狀和公眾認知的養老金配置作為默認選項,或根據人口統計學特征,為不同家庭狀況、年齡、收入的群體提供對應的配置參考選項,從而降低居民理解和操作的難度,提高個人養老金的滲透率。3.以投顧業務為抓手,通過夯實制度建設,推廣個人養老金方面的專業服務。海外市場的長期實踐證明,買方投顧業務可以幫助居民進行個人養老金配置等方面的長期規劃。因此,行業主管部門
95、可以考慮借基金投顧業務轉常規的契機,推動投顧業務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銜接,為居民提供必要的專業指導和幫助。一方面,監管部門可以提供相應的基礎建設,完善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導向的法律體系,同時建立買方投顧相關的制度框架,進一步推廣信義義務基本原則,強調以客戶的最佳利益為優先。另一方面,投顧服務提供商需要加強自律,在考核標準、收費模式以及人員服務流程等方面時刻遵守合規標準。二、總結與展望居民金融素養的討論應該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一是經濟水平和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有財可理,同時機構服務和產品的差異化以及市場的復雜化讓居民感受到提升金融素養的迫切需求;二是包括法規監管、行業機構等在內的各類基礎
96、設施發展到一定水平,使得政府有足夠的能力和途徑去推進金融素養教育,滿足不斷涌現的需求。目前來看,在需求端,中國居民財富積累已有一定基礎,理財需求日趨多元;在供給端,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金融機構在具備一定服務經驗的基礎之上也正試圖探索差異化發展的路徑。尤其在基金投顧服務轉常規、個人養老金制度全國推行之際,金融素養對個人金融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如此,金融素養的提升還有助于改善金融市場環境、機構服務水平,增加居民的投資獲得感,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更大范圍的金融普惠和民生福祉的實現??梢哉f,我國目前已經進入到居民金融素養提升的重要時點,這對監管部門、金融服務機構、教育機
97、構和居民自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個國家的居民金融素養在一定階段通常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金融素養的形成和改善是一個需要各方發揮合力的長期過程,離不開監管部門、服務機構、教育機構乃至基層社區等相關方的通力配合。因此,我們一方面希望通過持續的問卷調研形成中國居民金融素養指數,動態追蹤我國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變化狀況;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項調研發現、分析乃至預測我國居民在金融素養提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為各參與方提供決策和行動參考。前方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持續觀察居民金融素養的發展狀況、長期致力居民金融素養的改善,歡迎您與我們在中國居民金融素養的提升之路上協力同行。2024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報告231
98、228303224222014166810131951521717239112735293133附錄:金融素養評估框架及評估量表方法本次調研采用的最終金融素養評估框架如下所示: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解釋可能影響到匯率波動的因素了解影響金錢價值改變的因素理解通貨膨脹的影響,能計算因通脹導致的金錢價值的改變了解各種非現金付款及轉賬方式的優缺點,并有能力選擇使用能比較使用網上金融服務和傳統金融服務的成本和好處了解加密資產的特征,能分析和評估擁有這類資產的風險了解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基本知識了解稅前收入和稅后收入的差別了解必要時可以通過信貸平衡收支了解影響個人征信的重要性及影響因素計算實際年利率理解不同種
99、類的借貸方式,及計算其成本了解未能按時履行還款責任的后果能分辨有計劃有能力處理的債務與未經計劃又欠缺能力處理的債務了解影響到個人儲蓄意愿的因素有能力對不同儲蓄方式進行評估理解儲蓄和投資的區別理解風險和潛在回報之間的關系理解并能使用不同計算投資收益的方法理解和應用能降低投資風險的方式理解影響到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的因素了解我國常見的投資產品的收費、特色和風險了解影響到金融產品風險和回報的主要因素理解投資者與金融產品之間的適配性有能力對不同的金融產品比較,并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了解高風險金融產品/工具的屬性和潛在風險了解個人在投資中出現的非理性行為特征了解選擇自住物業或投資物業時應該考
100、慮的因素基于以上框架,課題組將金融素養要點轉化為易于理解和回答的問題,形成本次中國居民金融素養調研的問卷問題。關于評估量表方法的使用,在對18篇金融素養研究論文進行回顧后,Hung et al.(2009)認為衡量金融素養水平最普遍的方法是計算受訪者對素養問卷問題的答對題數或答對比率28。本次問卷的問題以正誤判斷題為主,為了便于更好地了解受訪者對于具體素養問題的認識,我們在正確和錯誤選項之外增加了“不知道”的選項?;卮鹫_得分,回答錯誤或不知道則不計分。根據每一位完成問卷的受訪者的答題情況形成個體的得分,再進行百分制的標準化。整個調研的得分為所有受訪者得分的算術平均。28 Hung,A.,A.
101、M.Parker,and J.Yoong.2009.Defining and Measuring Financial Literacy.Working Papers WR-708,RAND Corporation.分析并比較不同來源的金融理財資訊有能力比較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務及其受監管的方式清楚不同金融產品相關的消費者權利及責任了解金融服務消費者享有的投訴及賠償程序能區分經常性開支與一次性開支能區分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理解理財金字塔的概念能為一個較長期的個人目標建立簡單財務計劃了解個人的人生轉變如何影響其財務狀況有能力根據收支情況制定預算,并適時調整在短期需求的基礎上,理解長期規劃的必要性了解家庭
102、財務規劃的常見指標及其合理值理解退休對個人財政狀況的挑戰根據個人退休后期望的生活模式計算所需要的生活開支了解現有養老體系下,養老金的額繳納和使用有能力評估不同的突發事件和財務風險能導致的財務損失了解不同種類的保險作用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選擇所需要的保險種類了解中國居民可享有的公共財政援助了解雇主對員工福利如何能提供保障了解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具備辨認主要的金融詐騙的能力了解資產安全性的內在和外在因素吳 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教授 CAFR-金晨聯合研究實驗室 主任許 潔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 青年研究員莊文怡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 研究助理本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103、與嘉信理財聯合推出,在此我們特別鳴謝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先生的指導,同時非常感謝在報告調研階段參與框架構建反饋、參加閉門研討會議的各位領導、學者和業界專家。正是各位的真知灼見使得我們更有信心將這項有關中國居民金融美好生活的調研做得更好。也要感謝每一位參與調研的受訪者,以及為報告的最終呈現而付出努力的合作方,向各位致以誠摯的感謝。最后,感謝每一位關注和閱讀報告的您,期盼未來與您分享更多的金融素養內容,助力中國居民金融素養的提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為實現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學,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模式創立的國際化金融學院。
104、學院成立于 2009 年 4 月 19 日,英文名稱為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SAIF)。高金始終秉承“匯聚國際一流師資、培養高端金融人才、構筑開放研究平臺、形成頂級政策智庫”的發展使命。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的鼎力支持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務委員會/院長負責制,參照國際一流院校的先進模式和治理結構自主辦學。目前,高金已成功匯聚起一支“國際一流、亞洲領先、國內第一”的師資隊伍,覆蓋金融、會計、管理等不同學科的 70 余位教授,均擁有豐富的國際研究、教學和實踐經歷,是推動高金建設世界一流金融學院的核心力量。高金設有最完整的高端金融類管
105、理教育產品線,包括金融碩士(MF)、金融 MBA、金融 EMBA、博士(PhD)、全球商界領軍學者項目(GES)、高層管理教育(EE)等課程項目,并根據時代需求不斷更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其中,金融碩士項目在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的全球金融碩士項目排名中穩居亞洲前列。高金也是全球通過國際精英商學院聯合會(AACSB)認證最年輕商學院之一。在培育高端金融人才的同時,高金及其所屬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CAFR)和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SAIFR),立足國際金融學術和創新前沿,分別聚焦學術研究、政策研究和應用研究,致力于為政府部門和金融行業發展提供多方位政策建議、智力支持與綜合服務,形成獨具特色的“
106、高金智庫(SAIF ThinkTank)”。目前,高金順應時代需求,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可持續金融三大戰略方向,加強金融與科技雙向賦能,共同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持續服務國家“金融強國”建設、上?!拔鍌€中心”建設和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嘉信理財集團(紐交所代碼:SCHW)是一家美國領先的金融服務機構。截至2025年2月28日,嘉信理財擁有活躍交易賬戶數量達到3690萬,資產管理總規模達10.28萬億美元。嘉信理財致力于為個人投資者和獨立投資顧問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其在美國的主營業務包括:證券經紀、銀行業務、資產管理、賬戶托管以及投資顧問服務等。嘉信華礴(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嘉信理財于上海注冊成立的一家外商獨資企業。以該公司為平臺,嘉信理財計劃在中國市場著力開展投資者教育,提升中國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增強其對科學財富管理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