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2017中國水產養殖對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研究報告(10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和平:2017中國水產養殖對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研究報告(102頁).pdf(10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i 中國水產養殖對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中國水產養殖對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 研究研究報告報告 綠色和平綠色和平 2017 年年 7 月月 ii 目 錄 1. 摘要 . 1 2. 前言 . 2 3. 研究方法 . 2 3.1. 文獻綜述 . 2 3.2. 養殖場調研方法 . 5 3.3. 數據管理和分析 . 6 4.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現狀概述 . 8 4.1. 水產養殖行業規模、發展速度及未來發展趨勢 . 8 4.1.1. 中國水產養殖在世界上的地位 . 8 4.1.2. 中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 9 4.1.3. 中國水產養殖的發展趨勢,規模和增長率 . 10 4.1.4. 中國水產養殖
2、產業主要問題 . 11 4.1.5. 走向“可持續養殖”的發展道路 . 11 4.2. 主要水產養殖品種、數量、分布和歷史發展/變化趨勢 . 12 4.2.1. 中國水產養殖分類 . 12 4.2.2. 主要的消耗海洋漁業資源的養殖品種 . 16 4.3. 養殖水產品的消費和貿易 . 16 4.3.1. 主要養殖水產品種類出口及內銷情況 . 18 5. 中國水產養殖飼料使用 . 20 5.1. 水產養殖飼料使用概況. 20 5.1.1. 水產養殖主要的飼料投喂情況 . 20 5.1.2. 水產養殖品種食性分類和發展趨勢 . 24 5.1.3. 水產養殖投餌和不投餌養殖品種和產量的對比 . 25
3、 5.1.4. 依賴魚粉和幼雜魚投喂的養殖品種 . 27 5.1.5. 主要養殖品種的投喂情況 . 29 5.1.6. 魚粉的消耗量. 29 5.1.7. 幼雜魚的消耗量(總量及變化趨勢) . 33 5.2. 養殖產量中人工配合飼料和幼雜魚投飼比例 . 35 5.3. 魚投入魚產出系數(FIFO)和海洋漁業資源使用量 . 36 5.4. 魚粉和幼雜魚的替代飼料 . 39 6. 實地調研 . 39 6.1. 調研物種選擇 . 39 6.1.1. 河蟹 . 39 6.1.2. 淡水鱸魚 . 40 6.1.3. 大黃魚 . 40 6.2. 調研概況 . 41 6.2.1. 調研日期 . 41 6.2
4、.2. 調研樣本量 . 41 6.2.3. 調研主要區域 . 42 6.3. 被調研人概況 . 42 6.3.1. 被調研人在養殖場角色 . 42 6.3.2. 被調研人性別 . 43 iii 6.3.3. 被調研人年齡 . 44 6.3.4. 被調研人受教育程度 . 44 6.3.5. 被調研人從業年限. 45 6.4. 調研養殖場概況 . 46 6.4.1. 水域類型 . 46 6.4.2. 當前用途 . 46 6.4.3. 養殖場建設年限 . 47 6.4.4. 土地產權關系與租金 . 48 6.4.5. 池塘(網箱)數目和水域面積(體積) . 49 6.4.6. 管理方式 . 49 6
5、.4.7. 食品安全認證 . 50 6.5. 養殖生產 . 50 6.5.1. 大黃魚養殖生產 . 50 6.5.2. 河蟹養殖生產 . 51 6.5.3. 大口黑鱸養殖生產. 52 6.6. 餌料投入 . 53 6.6.1. 大黃魚餌料投入 . 53 6.6.2. 河蟹飼料投入 . 54 6.6.3. 大口黑鱸飼料投入. 55 6.7. 餌料效率 . 56 6.7.1. 大黃魚餌料效率 . 56 6.7.2. 河蟹餌料效率 . 58 6.7.3. 大口黑鱸餌料效率. 60 6.7.4. 餌料效率比較 . 62 6.8. 魚投入魚產出系數 FIFO . 63 7. 討論 . 64 8. 結論
6、. 68 9. 參考文獻 . 69 10. 附錄 . 71 附表 1:主要的水產養殖品種的食性 . 71 附表 2: 海水養殖產量 . 75 附表 3: 淡水養殖產量 . 76 附表 4: 2014 年中國海水養殖種類飼料餌料系數、魚粉含量及雜魚系數 . 78 附表 5: 2014 年中國淡水養殖種類飼料餌料系數、魚粉含量及雜魚系數 . 80 附圖 1: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調查中華絨螯蟹養殖戶在 Goo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2 附圖 2:江蘇省泰州市興化縣調查中華絨螯蟹養殖戶在 Goo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3 附圖 3: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調查中華絨螯蟹養殖戶在 Goo
7、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4 附圖 4: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調查大黃魚養殖戶在 Goo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5 附圖 5: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調查大口黑鱸養殖戶在 Goo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6 附圖 6: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調查大口黑鱸養殖戶在 Google 地球衛星地圖上的分布 . 87 附錄參考文獻: . 88 iv 圖片目錄 圖 1:中國水產養殖和捕撈歷年產量 . 8 圖 2:世界前十名水產養殖產品生產國家和歷年產量 . 9 圖 3:中國水產養殖歷年產量 . 10 圖 4: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的框架 . 12 圖 5:中國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產量及增長率
8、. 13 圖 6:淡水養殖分類別產量數據 . 13 圖 7:海水養殖分類別產量數據 . 14 圖 8:中國水產養殖產量數據地圖 . 16 圖 9:中國前十名出口水產養殖產品(單位:萬美元) . 19 圖 10:主要養殖產品人工配合飼料投喂量(mmt) . 23 圖 11:2014 年主要養殖產品人工配合飼料投喂量占比 . 23 圖 12:中國水產養殖按食性分產量變化 . 24 圖 13:中國水產養殖不同食性產量占比變化. 25 圖 14:中國水產養殖不投餌率年代際(A)和年際(B)變化 . 26 圖 15:中國淡水養殖不投餌率年代際(A)和年際(B)變化 . 26 圖 16:中國海水養殖不投餌
9、率年代際(A)和年際(B)變化 . 27 圖 17:2014 年主要養殖品種投餌類型數目和占比 . 27 圖 18:主要養殖品種投餌類型產量占比變化,含貝類殼重,不含水生植物 . 29 圖 19:2015 年中國魚粉進口主要來源國 . 30 圖 20:中國魚粉進口主要來源國按地區進口量占比 . 30 圖 21:不同來源中國魚粉產量對比 . 31 圖 22:歷年中國魚粉生產和進口情況 . 32 圖 23:主要養殖產品大類魚粉使用量 . 32 圖 24:2014 年主要養殖產品大類魚粉使用量占比 . 33 圖 25:主要養殖品種投喂幼雜魚比例 . 34 圖 26:主要養殖品種幼雜魚投喂量(mmt)
10、 . 34 圖 27:2014 年主要養殖品種幼雜魚投喂占比. 35 圖 28:2014 年主要養殖品種漁業資源使用占比 . 35 圖 29:不同養殖水產品的魚投入魚產出系數(FIFO) . 36 圖 30:不同養殖水產品的漁業資源使用量 . 37 圖 31 養殖場調研每日調研數目 . 41 圖 32 養殖場調研各品種樣本量 . 41 圖 33:調研主要區域 . 42 圖 34:被調研人在養殖場角色 . 43 圖 35:不同養殖對象養殖場被調研人性別比例 . 43 圖 36:37 家養殖者的年齡 . 44 圖 37:被調研人受教育程度 . 45 圖 38:被調研人年齡與受教育程度關系 . 45
11、 圖 39:被調研人從業年限 . 46 圖 40:調研養殖場當前用途 . 47 圖 41:養殖場建設年限 . 47 圖 42:土地產權關系 . 48 v 圖 43:不同養殖品種土地或海域使用租金(單位:元/畝或網箱) . 49 圖 44:養殖場管理方式 . 50 圖 45:大黃魚每網箱產量箱圖,中位數 520(kg) . 51 圖 46:河蟹養殖每公頃產量箱圖,中位數 1224.39(kg) . 52 圖 47:大口黑鱸每公頃產量箱圖,中位數 11054(kg) . 52 圖 48:大黃魚每網箱投入幼雜魚量箱圖,中位數 3846(kg) . 53 圖 49:河蟹養殖每公頃投入飼料量箱圖,中位數
12、 154.5(kg) . 55 圖 50:河蟹養殖每公頃投入幼雜魚量箱圖,中位數 1523(kg) . 55 圖 51:大口黑鱸養殖每公頃投入幼雜魚量箱圖,中位數 48950(kg) . 56 圖 52:不同養殖模式大黃魚餌料效率 . 57 圖 53:大黃魚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中位數:0.0577) . 58 圖 54:大黃魚幼雜魚餌料系數(中位數:6.7286) . 58 圖 55:河蟹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中位數:1.8264) . 60 圖 56:河蟹幼雜魚餌料系數(中位數:0.9242) . 60 圖 57:大口黑鱸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中位數:0.0000) . 61 圖 58:大
13、口黑鱸幼雜魚餌料系數(中位數:3.3338) . 62 圖 59:大黃魚、河蟹和大口黑鱸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比較 . 62 圖 60:大黃魚、河蟹和大口黑鱸幼雜魚餌料系數比較 . 63 表格目錄 表 1:研究系統邊界設定 . 5 表 2:按水域和養殖方式分中國水產養殖產量,藻類計干重 . 15 表 3:2013 年按大洲和經濟族群的合計和人均食用魚供應量 . 17 表 4:2012 年根據不同水產養殖種類所統計的全國水產飼料的銷量格局(萬 t) . 20 表 5: 飼料投喂比例來源及調整系數 . 22 表 6:不同數據源 2014 年中國水產養殖飼料產量 . 22 表 7:2014 年主要養殖
14、品種投餌類型組成 . 28 表 8:2014 年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養殖品種飼料魚粉含量分組 . 29 表 9:魚投入魚產出系數(FIFO)超過 1 或海洋漁業資源使用超過 0.1mmt 的養殖品種 . 38 表 10:調查養殖場數目與位置 . 42 表 11:不同養殖模式大黃魚餌料效率 . 57 表 12:不同餌料系數計算方法及不同養殖模式河蟹養殖餌料效率 . 59 表 13:不同餌料系數計算方法及不同養殖模式大口黑鱸養殖餌料效率 . 61 表 14:魚投入魚產出系數、相關參數和計算方法 . 63 1 1. 摘要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世界 60%以上, 水產養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生
15、態影響, 如水產養殖中大量的海洋漁業資源的投入近年來成為一個研究熱點。 本研究通過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研究了中國水產養殖中海洋漁業資源投入量的現狀和趨勢。 首先通過文獻數據和統計資料收集和分析, 研究中國水產養殖海洋漁業資源投入現狀。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水產養殖發展現狀、主要的養殖品種、消耗海洋漁業資源較大的品種、水產養殖飼料使用、水產養殖投喂幼雜魚等。其次通過實地調查,研究了典型的、大量消耗海洋漁業資源的 3 個養殖品種中華絨螯蟹、大黃魚、大口黑鱸的養殖方式、養殖產量、及飼料和幼雜魚投喂情況等。通過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 本研究認為中國水產養殖使用了大量的海洋漁業資源, 用量超過了以往研究中報道的
16、數據, 表明中國的水產養殖可能使用比行業現有觀念中使用量更多的幼雜魚和海洋漁業資源。 2014年中國水產養殖消耗的國內捕撈海洋漁業資源量約為717萬噸。在魚粉魚油使用方面,2014 年中國的水產養殖飼料使用魚粉魚油為 251 萬噸,折合為海洋漁業資源約為 732 萬噸。其中至少 76 萬噸來自于中國國內生產,折合為海洋漁業資源約為222 萬噸;在直接投喂幼雜魚方面,2014 年水產養殖直接投喂幼雜魚約 495 萬噸,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國內捕撈,其中海水養殖投喂 324 萬噸(66%) ;淡水養殖投喂 171 萬噸(34%) 。綜合魚粉和幼雜魚的投入量,2014 年中國水產養殖整體的魚投入魚產出系
17、數 FIFO 為 0.368。中國水產養殖利用海洋漁業資源最突出的品種包括: 南美白對蝦 (海水+淡水) 使用了近 1mmt(million metric ton,即百萬噸)海洋漁業資源,隨后是中華絨螯蟹 0.96mmt,大口黑鱸0.83mmt,烏鱧 0.53mmt,大黃魚 0.48mmt 和鱉 0.48mmt。鯽魚和鯉魚雖然有著較低的 FIFO系數,但由于其較大的產量基數,其海洋漁業資源使用量也接近 0.4mmt。海水魚養殖仍是投喂幼雜魚最主要的去向,這些海水魚包括:軍曹魚、鰤魚、大黃魚、美國紅魚、石斑魚、鯛魚等,魚投入魚產出系數 FIFO 均高于 4,意味著需要 4kg 魚蛋白投入才能生產
18、 1kg 魚產品。在實地調研中,本研究對大黃魚、中華絨螯蟹和大口黑鱸養殖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的得出的 FIFO 系數與本研究文獻綜述結果較為接近(大黃魚和大口黑鱸)或明顯超出(中華絨螯蟹) ,這主要是由于養殖生產的復雜性引起的。調研結果表明,實際的中國水產養殖生產使用了與上述文獻綜述研究結果近似或更多的海洋漁業資源。 同時本研究發現除了海水幼雜魚之外,淡水幼雜魚也被水產養殖行業用做餌料,其影響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最后,在文獻綜述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 得出了中國水產養殖仍在大量使用海洋漁業資源的現狀, 降低水產養殖中海洋漁業資源的投入仍是中國水產養殖產業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2 2. 前言 中國
19、是世界上水產養殖產量最大的國家 (FAO, 2016a),水產養殖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提供了充足的動物蛋白滿足了社會消費的需要,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環境問題引起了社會關注,如水產品的養殖投入了大量的海洋漁業資源近年來成為一個研究熱點 (Cao et al., 2015)。本報告是綠色和平 中國海洋幼雜魚捕撈現狀及對中國可持續漁業發展的啟示 項目研究的一部分, 主要通過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研究了中國水產養殖中海洋漁業資源投入量的現狀和趨勢。 本報告包括兩個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報告的第 3 至 4 節, 主要通過文獻數據和統計資料收集和分析, 研究中國水產養殖海洋漁業資源投入現狀。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水產
20、養殖發展現狀、主要的養殖品種、消耗海洋漁業資源較大的品種、水產養殖飼料使用、水產養殖投喂幼雜魚等。第二部分是本報告的第 5 節,主要通過實地調查,研究了典型的、大量消耗海洋漁業資源的 3 個養殖品種中華絨螯蟹、大黃魚、大口黑鱸的養殖方式、養殖產量、及飼料和幼雜魚投喂情況等。 3. 研究方法 3.1. 文獻綜述文獻綜述 作為研究的第一步,建立針對研究對象的人類和環境的背景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Bell and Morse, 2008)。需要首先通過定性研究定義利益相關方,研究系統,存在問題,以及研究目標和策略,這包括同時使用上而下和從下而上的研究范式,從而達到一個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系統及其交互的細
21、致了解,并提供更多能夠支持當地可持續發展倡議的信息 (Reed et al., 2006)。 因此, 需要對中國水產養殖產業和水產養殖投入的海洋漁業資源的現狀和趨勢進行分析。需要對中文和英文的在線數據庫、 同行評審的學術文章、 以及報刊雜志中的灰色文獻進行研讀,以形成一個全面的系統分析?;谶@樣的系統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系統邊界將被設定,如選擇重要的水產養殖對象作為主要研究品種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文獻數據通過 Excel 軟件(Microsoft 2016)進行管理和分析。在從文獻中收集中國海水和淡水主要養殖種類的飼料餌料系數、飼料魚粉含量和幼雜魚餌料系數時,采用Henriksson et al
22、. (2013)提出的帶有不確定性的單元過程數據平均協議,根據數據來源和 3 文獻屬性,從數據的可靠性、完整性、時間相關、地理相關、技術關聯性、樣本量等屬性進行分類并賦權重,最后對收集的多個文獻數據進行加權計算幾何平均數。 針對基于中國水產養殖產量、投餌比例和餌料系數推算水產飼料用量數據準確性問題,本研究通過收集多個數據來源的中國水產飼料年產量數據根據 Henriksson et al. (2013)開發的帶有不確定性的單元過程數據平均協議進行加權計算, 并通過多個數據來源的水產飼料年產量加權幾何平均數, 與基于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和餌料系數推算水產飼料用量比值, 作為調整系數 a,作為系數對水產
23、養殖各品種每年飼料用量和幼雜魚用量進行調整,其魚粉魚油用量隨之調整。本研究呈現的飼料用量和魚粉魚油用量皆為調整過的數值。 調整系數 a=多個數據來源的水產飼料年產量加權幾何平均數/基于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和餌料系數推算水產飼料用量 (1)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比例很少有人研究, 尤其是全國范圍內的不同品種的人工配合飼料投喂比例。本研究認為唐 et al., (2016)報道的投餌比例偏高,一些品種甚至被列為 100%投喂人工配合飼料, 這與中國的水產養殖現狀不符。 根據調研 Chiu et al., (2013)發現中國大多數養殖場都使用混養模式(Polyculture) ,而非單養模
24、式模式(Monocultue) ,常常主養 1、2 個品種,搭配若干個套養品種。在混養模式中,主養品種依賴人工配合飼料的投喂, 而套養品種通常依靠主養品種的殘餌糞便提供的營養物質生長。 通過用調研數據 Cao et al (2015) 飼料投喂比例,對唐 et al., (2016)報道的飼料投喂比例進行調整,并計算出調整系數 b,用于調整唐 et al., (2016)中系列年份不同品種的飼料投喂比例。 調整系數 b= Cao et al (2015)報道的飼料投喂比例/唐 et al (2016) 報道的飼料投喂比例 (2) 魚粉用量和直接投喂幼雜魚量計算方法如下: 魚粉用量=水產品養殖產
25、量*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比例*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飼料中魚粉比例*調整系數 a*調整系數 b (3) 直接投喂幼雜魚量=水產品養殖產量*投喂幼雜魚比例*幼雜魚餌料系數*調整系數 a*調整系數 b(4) 其中調整系數 a 為上述多個數據來源的水產飼料年產量加權幾何平均數, 與基于中國水 4 產養殖產量和餌料系數推算水產飼料用量比值。 調整系數 b 是根據調研數據 Cao et al (2015) 飼料投喂比例,對唐 et al., (2016)報道的飼料投喂比例進行調整系數。 將魚粉使用量轉換為海洋漁業資源用量時, 需要考慮兩個系數, 一個是海洋捕撈魚類生產魚粉的系數,另一個是當前魚粉生產原料中海
26、洋捕撈魚類數量和加工副產物數量的比例。根據(Cao et al., 2015; FAO, 2016a),本研究采納 24%為海洋捕撈魚類生產魚粉系數。在計算將魚粉用量轉換為海洋漁業資源用量中,Han et al. (2016)使用如下公式計算用于生產魚粉的捕撈產量: 用于生產魚粉的捕撈產量=魚粉用量*75%/24%(5) 其中 24%是整魚生產魚油魚粉比例, 75%是指在生產魚粉的原料中, 有 75%是海洋捕撈魚類,另外 25%是水產品的加工副產物,如魚頭、魚骨、魚內臟等。雖然當前并不存在魚油魚粉原料來源比例的官方統計數據,根據現有 FAO FishStatJ 數據庫,全球大約只有不到 1%的
27、魚粉原料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但根據 FAO 研究報告,2008-2009 約有 25%的魚粉原料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2013-2015 年為 29% (FAO, 2016a, 2014, 2012),而 IFFO 海洋原料組織則認為有 25-30%的魚粉原料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 (Mallison, 2013)。但根據 FAO 報告指出,水產品的加工副產物在魚油魚粉原料中的占比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升高,將在 2022 年提升至 49% (FAO, 2014)或 2025 年升至 38% (FAO, 2016a)。根據這一趨勢,本研究設定水產品的加工副產物在魚油魚粉原料中的占比的基數為 2009 年
28、25%和 2014 年 30%,同時設定該占比年增長 1%,以便補足數據缺失年份占比值。在本研究中,使用如下公式計算魚粉用量轉換為海洋漁業資源用量: 用于生產魚粉的捕撈產量=魚粉用量*c%/24%(6) 其中 24%是整魚生產魚油魚粉比例,c%是海洋捕撈魚類在魚油魚粉原料中的占比。同時設定 1985 年 c%=99%,1990 年 c%=94%,1995 年 c%=89%,2000 年 c%=84%,2000 年之后 c%每年增加 1%。 本研究計算海洋漁業資源用量公式為: 海洋漁業資源用量=用于生產魚粉的捕撈產量+直接投喂幼雜魚量(7) 5 3.2. 養殖場調研方法養殖場調研方法 根據文獻綜
29、述結果,選擇重點調查品種,調查包括中華絨螯蟹、大黃魚、大口黑鱸養殖產業鏈中的重點環節,如苗種標粗、養成等進行詳盡的調查。經過產業鏈分析,結合已經發表文獻表明:養殖環節是水產養殖產業的核心,養殖環節的數據獲取也成為了研究的重點。為了更好地獲得養殖環節的前臺數據, 采用了一些社會調查方法對養殖場進行隨機調查, 并獲得足夠的樣本容量以防止偏差,樣本量設定在 n30。 中華絨螯蟹、大黃魚、大口黑鱸養殖場調查方法來自于歐盟 SEAT(Sustaining Ethical Aquaculture Trade)項目開發的調查方法 (Murray et al., 2011; Zhang, 2014)。樣本設計
30、和養殖場的選取是在一個多階段抽樣過程中確定, 從大的行政區域到小的行政區域逐漸縮小范圍。首先利用產量的統計數據選擇了實施調查省份,即中華絨螯蟹、大黃魚、大口黑鱸養殖產量最高或第二高的省份,分別是江蘇省、福建省和浙江省,然后選擇調查地區。因無法獲得每個省分地區的詳細產量, 無法使用分層隨機取樣方法, 退而求其次, 使用 purposive sampling 方法,取最高產量的一個或多個地區為調查區域。中華絨螯蟹養殖調查選擇在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縣和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進行; 大黃魚調研選擇福建省寧德市;大口黑鱸選擇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進行。 在計劃調查的養殖集中
31、區域,使用Google 地球軟件中的衛星地圖,根據不同養殖集中區的池塘數目為概率基數隨機選擇調查的養殖集中區, 然后在養殖集中區利用衛星地圖對調查區域內的養殖場進行隨機選取。 在養殖戶的選擇時盡量隨機選擇, 避免因為被訪人所在地交通方便等原因引起的選點方法不夠科學,并導致數據產生偏差,可以從養殖場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地址在衛星地圖上的分布清楚的體現隨機性。調查的目標樣本大小被設定在每個養殖品種 30 個或更多養殖場。具體的養殖場的選擇也是根據相關指標進行,這些指標包括主要養殖品種、養殖模式、養殖場的規模等,在正式開展調查之前進行調查問卷的測試。 為了采集一致
32、資料數據所需要的清晰的關于時間周期、 空間限制和管理系統以及所有權邊界等問題。本研究設定的系統邊界如表 1 所示。 在本調研中,除了特別說明的地方,所有的調查問題都是針對一個完整的養殖周期。由于調研時大部分養殖戶當年的養殖都已經結束,本調研針對 2016 年情況進行,如當年養殖尚未完全收獲,則調研問題針對 2015 年情況進行。除了特別說明的地方,所有問題都是針對正在訪問的養殖場, 不涉及該廠主擁有的位于其它地理位置的養殖場。 調查中盡可能的采 6 訪經理或者養殖廠老板(或者所有者兼經理) 。在只能采訪其它員工或者家庭成員的地方,在調查中要先根據他們回答問題的能力做一個初步評估, 如果不能夠滿
33、足調查需要, 則需要在同一養殖場尋找另外一個采訪對象, 如果找不到則在問卷中備注, 然后尋找下一個養殖戶。與被采訪者明確相關的住戶問題,被采訪人應該是經理,老板或者所有者兼經理。除非另一個員工確定他有能力回答調查中的問題, 才對這一員工調查經理, 老板或者所有者兼經理的情況。 調研之前,開展調研人員的培訓和問卷測試。在調研中,印制名片用于自我介紹。 表 1:研究系統邊界設定 邊界內容 中華絨螯蟹邊界設置 大黃魚邊界設置 大口黑鱸邊界設置 養殖模式 淡水精養池塘 海水網箱 淡水精養池塘 養殖對象 中華絨螯蟹 大黃魚 大口黑鱸 調查時限 2016 年全年數據, 極少部分調查內容涉及 2015 年數
34、據 2016 年全年數據,極少部分調查內容涉及2015年數據 2016 年全年數據,極少部分調查內容涉及2015年數據 研究區域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江蘇省泰州市興化縣和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 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3.3. 數據管理和分析數據管理和分析 對于調研數據的管理,在調研結束后整理調研問卷,并將數據輸入到 Excel 軟件(Microsoft 2016)進行管理和初步分析。對部分數據,如養殖戶年齡、從業年限、養殖場建成年限等,進行分組并分類別分析。GPS 數據從“度 . 分 . 秒”轉換為十進制的“度 . 度”格式,并通過 Google Earth
35、Pro (Google 2016)進行可視化分析。在數據輸入結束后, 對所有的數據進行人工復檢以增加數據的準確性。 對于重要的數據, 如產量、 養殖面積、餌料投入等,通過三角驗證進行核實。部分數據缺失時,如不影響主要結果,通過同一品種同一養殖方式的平均值進行替代。如數據缺失影響主要結果的分析,則將該數據(案例)排除。 在 EXCEL 中將所有的數據轉換為國標單位。 根據各種餌料使用情況計算餌料系數, 計算方法如下: 經濟餌料系數=餌料投入量/(水產品總產量-投入苗種重量) 7 表觀餌料系數=餌料投入量/(主要養殖品種產量-主要品種投入苗種重量) 分類別數據在 Excel 中通過數據透視表功能進
36、行匯總分析并繪圖。定量數據轉入 SPSS 22(IBM 2016)進行統計分析。 對于大多數數據,通過“算術平均數標準差(樣本量) ”的形式展示,并列出重要參數的箱圖和中位數。 8 4.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現狀概述 4.1. 水產養殖行業規模、發展速度及未來發展趨勢水產養殖行業規模、發展速度及未來發展趨勢 4.1.1.4.1.1. 中國水產養殖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水產養殖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養魚最早的國家, 淡水養殖的歷史有兩千多年之久(FAO,2005)。 世界上最早的水產養殖專著是公元前 476 年范蠡所著的養魚經(Publishers, 2001)。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水產養殖逐
37、漸走向科學化和現代化,尤其是 1977 年以來,中國水產養殖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Wang,2000),并逐漸取代海洋捕撈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水產品生產方式(圖1) 。 圖 1:中國水產養殖和捕撈歷年產量 注:不包括水生植物,數據來源:(FAO, 2016b)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 出口國和消費國, 占據了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Cooke, 2012)。中國是世界上水產品產量增長最主要的來源,尤其是中國的水產養殖在過去三十年期間快速增長(FAO, 2012)。中國是世界上水產養殖產量最大的國家,2014 年的水產養殖產量為 45.5mmt,占全球水產養殖總產量的 60%以上(F
38、AO, 2016a)。由于中國水產養殖做出的突出貢獻,2014 年全球消費的水產品超過 50%來自于水產養殖(FAO, 2016a)。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這一數字大幅下降(Costa-Pierce, 2010),2014 年只有33%的水產品消費來自于水產養殖(FAO, 2016a)。 010203040506070Production (mmt) CaptureAquaculture 9 圖 2:世界前十名水產養殖產品生產國家和歷年產量 注:不包括水生植物,數據來源:(FAO, 2016b) 4.1.2.4.1.2. 中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中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現狀現狀 中國的水產養殖
39、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產業成熟度較低, 缺乏全球領先的的科學技術(Li et al., 2006; NBSO, 2010)。與發達國家的水產養殖產業,如挪威工業化的三文魚網箱養殖相比,中國的水產養殖仍較為傳統、生產分散、技術水平低、集約化程度不高的特點,并呈現出多樣化的養殖品種和養殖模式(Mai and Tan, 2002; NBSO, 2010; Zhang and Rrtveit, 2005)。中國水產養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可以用勞動生產率來衡量(NBSO, 2010)。2010 年中國水產養殖產業人均年生產7噸水產品, 而挪威是187噸, 北美洲是是183.2噸(FAO, 2012)。 同
40、時,中國的水產養殖總產值占世界養殖總產值的比例相對較低,2014 年只占 45%,遠低于產量的占比(FAO, 2016b)。 這是由于中國的水產養殖產品還是由傳統的低價格養殖品種為主,高價值品種所占比例較低造成的。相比之下,挪威水產養殖產量占世界 1.8%,而產值占了 4.2%,這是由于其產品主要由高價值的三文魚為主。 盡管中國主導了世界水產養殖的發展,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世界總養殖產量的份額近年來持續下降,從 1995 年的 65.03%降低到了 2014 年的 61.62%(FAO, 2016a),這主要是由于一些新興的水產養殖國家產量的迅速提升引起的。例如在相同時期,印度尼西亞從 2.6
41、3%提高到 5.77%,越南從 1.56%提高到了 4.60%,埃及從 0.29%提高到了 1.54(FAO, 2016a)。中國是水產養殖的起源地,亞洲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和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的水產養殖的01020304050607080Aquaculture production (mmt) ChinaIndiaIndonesiaViet NamBangladeshNorwayChileEgyptMyanmarThailandOthers 10 發展是與近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移民的遷徙密切相關的(Beveridge and Little, 2002)。中國傳統的養殖品種鯉科魚類, 也是這些國
42、家水產養殖起始階段的的養殖品種。 近年來一些外來物種如羅非魚和和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養殖逐漸興起, 東南亞一些特有的的品種也被發展成水產養殖的對象并快速發展,如越南的巴沙魚養殖年產量超過了 1mmt,并在國際市場獲得了了巨大成功(De Silva and Phuong, 2011)??傮w來說,東南亞國家的的養殖模式仍然與中國較為類似,都是以淡水池塘為主。而中國水產養殖仍然有著鮮明的特色,如多樣化的養殖品種和養殖模式、 顯著的的規模效益和產業各環節的緊密融合, 總體來說中國的養殖技術仍領先于東南亞國家 (MOA, 2007)。 4.1.3.4.1.3. 中國水產養殖的發展趨勢,規模和增長率中國水產養
43、殖的發展趨勢,規模和增長率 中國的的水產養殖在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經歷了平均年增長率超過 11%的快速增長,養殖產量在 1999 年超過 20mmt(million metric ton,即百萬噸) ,在 21 世紀進入了較為平穩的增長階段,增長率在 5-7%范圍波動,并進一步降低到 2014 年的 4.55%和 2015年的 3.99%(圖 3) 。 圖 3:中國水產養殖歷年產量 注:水生植物以干重計,數據來源:(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2016) 然而,由于產量基數的擴大,水產養殖產量在 2000 年后進一步增加到了 2015 年的49.37mmt(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44、 2016)) 。根據最新公布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 年) ,漁業發展將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進行轉型升級,采-10%-5%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年增長率% 養殖產量(萬噸) 養殖產量(萬噸) 年增長率 11 取的措施包括合理確定湖泊和水庫等公共水域養殖規模, 穩定池塘養殖, 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和低洼鹽堿地養殖等(國務院, 2016)
45、。在降低水產養殖增速的同時,進一步壓縮捕撈產量,規劃全國十三五期間養殖和捕撈水產品的生產總量將從 2015 年的 66.99mmt 低到 66mmt(國務院, 2016),而在漁業十三五規劃中,水產養殖的產量將有小幅上升,預期至 2020 年水產養殖產量達到 51.42mmt,將比 2015 年增加 4.1% (MOA, 2017)。 4.1.4.4.1.4. 中國水產養殖產業主要問題中國水產養殖產業主要問題 水產養殖被認為是滿足世界對水產品日益增長需求唯一的解決方案(Duarte et al., 2009; FAO, 2014)。然而,水產養殖生產與環境的保護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水產養殖引起水
46、體污染、湖庫富營養化、海水發生赤潮等(De Silva, 2012; Martinez-Porchas and Martinez-Cordova, 2012)。 同時水產養殖行業出現了餌料商業化、 養殖模式集約化的趨勢。中國目前的水產養殖模式也很快進入到了以飼料為基礎的新階段, 傳統的粗放式淡水魚混養的養殖逐漸變為單一品種的集約化精養(Edwards, 2008a, 2008b),從而使水產養殖的模式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使得中國水產養殖產品正面臨著諸多環境可持續性的問題。 傳統的養殖方式逐漸消失, 如中國傳統的?;~塘生產方式, 雖然通過營養物質和能量的內部循環利用,可以大幅降低對環境的
47、影響,但現已經被新的集約化生產方式取代(Astudillo et al., 2015),這主要是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經濟因素引起的。同時,2000 年以來逐漸興起的南美白對蝦的高位池集約化養殖, 雖然能夠獲取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 但因為其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餌料, 并在大量換水的同時排放的富營養化程度高的養殖廢水形成污染, 而環境問題已經對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同時, 水產養殖產品也出現了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傳統的養殖品種的集約化養殖導致供應結構性過剩,從而導致低質低價問題,優質化、多樣化的養殖水產品發展相對滯后。 4.1.5.4.1.5. 走向走向“可持續養殖可持續養殖”的發展道
48、路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 作為糧食安全和營養供應的重要一部分, 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如 2015 年聯合國各成員國通過的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為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對糧食安全和營養所做的貢獻及其在自然資源利用方面的行為規范設定了目標, 以確保在經濟、社會和環境各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FAO, 2016a)。然而,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并沒有一個清晰且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沙掷m的含義在不同的價值觀念下有著巨大的差異(Stel, 2003),并需要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和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權衡和取舍(trade-offs)(Bell and Morse, 2008)。水產養殖
49、的發展也需要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和 12 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平衡(Grigorakis and Rigos, 2011)。近年來,一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的框架被開發出來,包括了生產技術、社會和經濟因素和環境三個方面(圖 4) 。 圖 4: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的框架 注:來源:(AIT, 1994; Edwards and Demaine, 1998; Little and Edwards, 2003; Zhang, 2014) 中國水產養殖行業也提出了很多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做法,如健康養殖、生態養殖、標準化養殖等,并結合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農業等概念。一些創新或在傳統基礎上改良的養殖
50、模式, 如以種草和生態修復為核心的河蟹養殖、 水稻田與高價值甲殼類等水產生物的立體養殖等, 獲得了非常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是真正達到了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的養殖模式。 4.2. 主要水產養殖品種、數量、分布和歷史發展主要水產養殖品種、數量、分布和歷史發展/變化趨勢變化趨勢 4.2.1.4.2.1. 中國水產養殖分類中國水產養殖分類 2015 年中國淡水養殖產量 306mmt,超過海水養殖產量 187mmt,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近十年來,淡水養殖產量的增長速度也略微超過海水養殖(圖 5) ,這主要是由于海水養殖區域局限于沿海, 這些區域通常經濟較為發達, 工業化和城市化對海水養殖用地形成直接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