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聯招聘: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 1 - 多重不利因素承壓,就業景氣指數下行 2022 年第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 摘要: 2022 年第一季度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CIER 指數季節性回落。同比變化方面,受疫情影響,招聘活動更多采用線上形式舉行,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均增加,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幅更大,CIER 指數小幅下降。 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22 年二季度的 CIER 指數(周期成分)將低于 2022 年一季度、 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CIER 指數 (趨勢成分) 則略低于 2022年一季度,CIER 指數(季度因素)則高于 2022 年一季度,綜合來看,由于季節因素的作用,2022
2、年二季度 CIER 指數大概率高于 2022 年一季度;同時,由于周期因素的作用,2022 年二季度 CIER 指數大概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鑒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以及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未來一段時間里,國內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承壓,二季度 CIER 指數的環比、同比走向比以往具有更高的不確定性。 分行業來看,本季度中介服務行業依舊位居榜首,娛樂/體育/休閑(主要受視頻主播崗位帶動)、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等行業 CIER指數仍相對較高。環比來看,受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的影響,景氣指數較高的行業 CIER 指數均季節性下降;同比來看,景氣指數較高的行業
3、 CIER 指數變動存在分化。娛樂/體育/休閑、物流/倉儲和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等行業的就業景氣程度提升;中介服務、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保險行業 CIER 指數下降。本季度,禮品/玩具/工藝美術/收藏品/奢侈品、能源/礦產/采掘/冶煉和環 - 2 - 保等行業景氣指數仍相對較低,競爭激烈。與上一季度相比,景氣指數較低行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的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均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多數景氣指數較低行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下降。 分職業來看,本季度技工/操作工職業的景氣
4、指數最高,烹飪/料理/食品研發、影視/媒體/出版/印刷等職業 CIER 指數也較高。環比來看,受求職申請人數季節性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略有下降的影響,景氣指數較高的職業CIER 指數全部下降;同比來看,景氣指數較高職業的 CIER 指數變動存在分化。景氣指數較低的職業主要為高級管理、銷售行政/商務、公關/媒介等。與上季度相比, 景氣指數較低職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均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景氣指數較低職業的 CIER 指數變動存在分化。 分區域和城市來看,本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 CIER 指數仍呈現依次遞減趨勢,但四個地區的
5、CIER 指數均低于 1.00,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受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長的影響,四個地區 CIER 指數同環比均下降。本季度,相比于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的 CIER 指數最低,且各經濟圈 CIER指數同環比均下降。二線城市在本季度 CIER 指數最高,但不同等級城市 CIER指數的差別較小。受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的影響,不同等級城市的 CIER 指數同環比均下降。 排名前十的城市 CIER 指數同環比大都下降; 后十位的城市 CIER指數同環比也大都下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分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 CIER 指數最高,但同環比降幅明顯。中小微型企業 CIER 指數仍相對較低。本
6、季度除中型企業 CIER 指數同比略有上升外,其 - 3 - 余規模企業 CIER 指數同環比均下降。其中,大型企業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19.15%,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82.62%,CIER 指數下降 0.55。分企業性質來看,本季度上市公司的 CIER 指數最高,國企就業競爭仍最為激烈。與上季度相比,不同性質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均增加, 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的增幅更大, CIER 指數季節性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35.53%,高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 63.36%, CIER 指數回升明顯。 合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與求職申請人數增幅相近,CIER 指數
7、變動較小。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與國企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均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CIER 指數下降。 - 4 - 報告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中國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聯合推出 CIER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 , 反映我國就業市場的整體走勢及景氣程度。該指標采用智聯招聘 () 全站數據分析而得, 通過不同行業和職業、不同地區和城市、不同企業類型等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變化,進而起到監測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變化的作用。 一、2022 年一季度景氣指數同比、環比均回落 圖 1 季度求職申請人數、招聘需求人數和 CIER 指數的變化趨勢 - 5
8、 - 圖 2 月度求職申請人數、招聘需求人數和 CIER 指數的變化趨勢 圖 1 結果顯示,2022 年一季度 CIER 指數為 1.56,低于上季度的 1.99 與去年同期的 1.66。與上季度相比,本季度求職申請人數季節性增加 34.64%,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68%,求職申請人數增幅更大,CIER 指數降幅明顯。與去年同期相比,受疫情影響,許多線下招聘活動無法如期舉行,更多的求職者會依托網絡渠道進行求職,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5.97%;企業的招聘活動也更加傾向于網絡招聘,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7.27%,相對而言,求職申請人數的增幅更大,CIER 指數下降 0.11。與 2020 年一季
9、度相比,本季度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48.12%,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6.08%,CIER 指數回升 0.13。 圖 2 結果顯示,2022 年 1 至 3 月,CIER 指數持續下降,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環比來看,1 月份的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均下降,求職申請人數降幅相對更大,CIER 指數回升 0.07。2 月份,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均 - 6 - 增加;其中,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0.51%,受節后“跳槽熱”與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期”等因素影響,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0.41%,增幅遠大于招聘需求人數,CIER 指數下降 0.51。3 月份,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仍呈增加趨勢,招聘
10、需求人數增加 18.02%,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3.73%,增幅依舊大于招聘需求人數,CIER 指數繼續下降。 同比來看,1 月份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7.81%,求職申請人數增加27.37%,CIER 指數下降 0.17;2 月份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34.05%,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3.21%,CIER 指數下降 0.10;3 月份,求職申請人數增幅依舊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CIER 指數繼續下降。但與 2020 年同期相比,1 月份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0.90%,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6.45%,CIER 指數下降0.43;但 2 月份與 3 月份,招聘需求人數增幅均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
11、CIER指數分別回升 0.06 與 0.34。 二、2022 年二季度就業景氣預測 - 7 - 圖 3 CIER 指數的分解與預測 圖 3 所示為利用計量方法對 CIER 指數進行的分解和預測的結果。利用季節分解法,剔除季節因素的影響和不規則波動, 2020 年三季度至 2021 年二季度以來,CIER 指數(趨勢與周期)連續上升,2021 年二季度至本季度連續下降。 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22 年二季度的 CIER 指數(周期成分)將低于 2022 年一季度、 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CIER 指數 (趨勢成分) 則略低于 2022年一季度,CIER 指數(季度因素)則高于 2022 年
12、一季度,綜合來看,由于季節因素的作用,2022 年二季度 CIER 指數將高于 2022 年一季度;同時,由于周期因素的作用,2022 年二季度 CIER 指數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鑒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以及國際環境均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未來一段時間里,國內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承壓,因此二季度 CIER 指數的環比、同比走向比以往具有更高 - 8 - 的不確定性。 三、不同行業及職業就業形勢分析 (一)景氣指數較高和較低的行業 表 1 2022 年一季度景氣指數較高和較低的行業排名 注:跨領域經營、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學術/科研和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等行業由于并非主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招
13、聘,分析時不納入考慮。 表 1 中列出 CIER 指數較高和較低的行業排名??傮w來看,本季度不同行業之間的就業景氣極化程度進一步加大,CIER 指數最高和最低行業之間的差別 本報告中涉及到行業、職業、區域、城市、企業規模和企業性質的分項 CIER 指數時,計算公式為:分項 CIER 指數=特定分項的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該分項的求職申請人數。由于可能存在求職者多次投遞的情況,分項求職申請人數之和要大于總體求職申請人數,故導致分項 CIER 指數平均值不等于整體 CIER 指數。 - 9 - 倍數為 31.17 倍,高于上季度的 25.03 倍,也顯著高于去年同期的 24.93 倍。本季度,中介服務
14、行業處于榜首,CIER 指數最高。娛樂/體育/休閑(主要受視頻主播崗位帶動)、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物流/倉儲、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行業就業景氣程度也仍相對較高。本季度,教育/培訓/院校行業不在景氣指數較高的十個行業中,就業形勢下降明顯。環比來看,受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的影響,景氣指數較高的行業CIER 指數均季節性下降。其中,娛樂/體育/休閑行業招聘需求人數增加28.38%,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6.92%,CIER 指數下降 1.30;物流/倉儲行業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7.8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7.22%,CIER 指數下降 1.34;電
15、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與計算機軟件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同樣增幅較大,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更大,CIER 指數下降。而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2.31%,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53.81%,CIER 指數下降 1.53。 同比來看,景氣指數較高的行業 CIER 指數變動存在分化。娛樂/體育/休閑、物流/倉儲、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軟件、酒店/餐飲和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大幅增加,且增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就業景氣程度提升。中介服務、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小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下降;保
16、險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求職申請人數增加,CIER 指數也下降。 本季度禮品/玩具/工藝美術/收藏品/奢侈品、能源/礦產/采掘/冶煉、環保、旅游/度假、信托/擔保/拍賣/典當等行業景氣指數仍相對較低,競爭激烈。與上一季度相比,景氣指數較低行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的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均下降。其中,貿易/進出口的招聘需 - 10 - 求人數增加 26.99%,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0.90%,CIER 指數下降 0.16;而租賃服務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31.46%,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5.15%,CIER 指數下降 0.57。與去年同期相比,多數景氣指數較低行業的求
17、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下降。電氣/電力/水利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84.59%,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87.77%,兩者增幅均較大,CIER 指數基本不變。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47.12%,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90.50%,CIER 指數下降 0.13. (二)景氣指數較高和較低的職業 表 2 2022 年一季度景氣指數較高和較低的職業排名 注:兼職/臨時、志愿者/社會工作者、實習生/培訓生/儲備干部和公務員/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職業由于并非主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招聘,分析時不納入考慮。 - 11 - 由表 2 可見,2022 年一季度就
18、業市場景氣指數較高的職業為技工/操作工、烹飪/料理/食品研發、影視/媒體/出版/印刷、銷售業務和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等。本季度,教育/培訓不在景氣指數較高的前十個職業中。環比來看,本季度,受求職申請人數季節性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略有下降的影響,景氣指數較高的職業 CIER 指數全部下降。其中,技工/操作工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33.5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95.42%,CIER 指數下降 7.71;烹飪/料理/食品研發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9.75%,求職申請人數增加77.09%,CIER 指數下降 5.42;影視/媒體/出版/印刷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7.79%,而求職申請人數增
19、加 69.41%,CIER 指數下降 7.32。同比來看,景氣指數較高職業的 CIER 指數變動存在分化。其中,烹飪/料理/食品研發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94.17%,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96.95%,CIER 指數上升 4.91;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31.57%,求職申請人數增加27.66%,CIER 指數上升 3.00;此外,影視/媒體/出版/印刷、社區/居民/家政服務和商超/酒店/娛樂管理/服務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也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小幅回升。而技工/操作工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6.79%,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9.43%,CIER 指數下降 1.
20、34;銷售業務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9.2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1.00%,CIER 指數下降 1.47。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物流/倉儲和保健/美容/美發/健身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也小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均下降。 CIER 指數較低的職業主要為高級管理、銷售行政/商務、公關/媒介、行政/后勤/文秘、廣告/會展等。與上季度相比,景氣指數較低職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均下降。其中,信托/擔 - 12 - 保/拍賣/典當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30.9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0.37%,CIER指數下降0.90。 與去年同期相比, 景氣指
21、數較低職業的CIER指數變動存在分化。高級管理、銷售行政/商務、行政/后勤/文秘、廣告/會展和信托/擔保/拍賣/典當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幅相對較大,招聘需求人數增幅相對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下降。而公關/媒介、物業管理、采購/貿易、項目管理/項目協調和財務/審計/稅務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 指數回升。 四、主要地區和城市 CIER 指數環比回落、同比大都回落 (一)不同行政區域 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對 55 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 得到不同行政區域 2022 年一季度 CIER 指數。 在 55 個樣本城市中,東部地區城市為 34 個,占 61.8%;中部地區城市為 7 個,占
22、 12.7%;西部地區城市為 9 個,占 16.4%;東北地區城市為 5 個,占 9.1%。 - 13 - 圖 4 不同行政區域 CIER 指數 圖 4 中結果顯示,2022 年一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 CIER 指數呈現依次遞減趨勢。具體來看,四個地區的 CIER 指數分別為 0.81、0.64、0.48和 0.47??傮w而言,就業形勢均較為嚴峻。 與上一季度相比,各個區域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大幅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 CIER 指數均下降。 具體而言, 東部地區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8.46%,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6.21%,CIER 指數下降 0.57;西部地區招聘需求人數增
23、加7.0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86.58%,CIER 指數下降 0.39;而東北地區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10.12%,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7.42%,CIER 指數下降 0.32;中部地區的招聘需求人數略有下降,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CIER 指數也下降明顯。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中部與西部地區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均增加,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幅更大,CIER 指數下降;其中,東部地區的招聘需求人數增 - 14 - 幅較大,為 48.05%,但依舊小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 62.22%,CIER 指數下降0.26。東北地區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3.97%,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8.81%,CIER指數
24、下降 0.19。 圖 5 東北地區樣本城市 CIER 指數 圖 5 列出東北地區整體及樣本城市的 CIER 指數。從整體變化趨勢來看,本季度東北地區 CIER 指數同比、 環比均下降。 分城市來看, 五個樣本城市: 沈陽、哈爾濱、 大連、 長春和大慶的 CIER 指數均低于臨界值 1.00, 就業形勢較為嚴峻。與上一季度相比,各個樣本城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均下降,CIER 指數均明顯下降。其中,大慶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4.4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4.11%,CIER 指數下降 0.68。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個樣本城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增加,招聘需求人數下降或增幅較小,CI
25、ER 指數也均下降。本 - 15 - 季度,在之前季度就業形勢相對較好的大慶,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39.36%,而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 2.60%,CIER 指數同比下降 0.34,低于臨界值 1.00;大連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50%,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2.44%,CIER 指數下降 0.16;沈陽、哈爾濱與長春的招聘需求人數均下降,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CIER 指數也都下降。 圖 6 2022 年一季度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樣本城市 CIER 指數 圖 6 和圖 7 列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及重點樣本城市的 CIER 指 根據 2015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
26、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根據 2019 年 12 月 1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域;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 年),珠三角地區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具體到 55 個樣本城市,京津冀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的石家莊和秦皇島 4 個城市;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徐州,浙江的杭 - 16 - 數。本季度,京津冀地區 CIER 指數為 0.45,就業市場仍相
27、對緊張。環比來看,該區域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2.1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1.64%,CIER 指數下降0.24; 同比來看, 該區域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41.39%, 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4.28%,CIER 指數下降 0.16。區域內的四個樣本城市,北京、天津、石家莊與秦皇島本季度的就業形勢都不容樂觀。 本季度北京的 CIER 指數為 0.40, 環比下降 0.24;同比上升 0.04。 圖 7 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 CIER 指數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本季度的就業形勢也較為嚴峻,景氣指數分別為 0.90 州、溫州、寧波、嘉興,安徽省的合肥、淮安,共 15 個城市;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
28、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 7 個城市。本季度報告中使用經濟圈劃分標準與之前報告有差異,因此 CIER 指數略有不同。 - 17 - 和 0.94,均低于臨界值 1.00。環比來看,受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的影響,本季度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CIER 指數下降明顯,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溫州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4.4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161.32%,CIER 指數下降 1.23;嘉興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2.22%,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47.36%,CIER 指數下降 1.71。珠三角地區的佛山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6.4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15.97%,C
29、IER 指數下降 1.25。同比來看,長三角地區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7.56%,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9.69%,CIER 指數下降 0.29;珠三角地區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1.15%,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81.24%,CIER 指數下降 0.28。受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的影響,區域內大部分城市 CIER 指數下降。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淮安市,招聘需求人數下降25.08%,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7.57%,CIER 指數下降 0.79;溫州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46.66%,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50.55%,CIER 指數下降 0.68。珠三角地區的東莞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39.22%,求職申請人數增
30、加 133.18%,CIER 指數下降 0.72。而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市,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75.4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7.49%,CIER 指數上升 0.14;蘇州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略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略有上升。 (二)不同城市等級 按照 2021 年第一財經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對 55 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得到不同城市等級 2022 年一季度 CIER 指數。 按照 2021 年第一財經周刊公布的城市等級劃分標準,在 55 個樣本城市中,一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新一線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
31、島、沈陽、佛山、寧波;二線城市包括無錫、昆明、常州、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惠州、 - 18 - 圖 8 不同城市等級 CIER 指數 圖 8 中結果顯示, 2022 年一季度一線、 新一線、 二線和三線等城市 CIER 指數呈先遞增后下降的趨勢,但總體而言,不同等級城市的 CIER 指數差別較小。其中, 一線城市的 CIER 指數為 0.66, 就業競爭仍最為激烈; 新一線城市的 CIER指數為 0.69;二線城市的 CIER 指數為 0.72;三線等城市的 CIER 指數為 0.69,與新一線城市一致。不同等級城市本季度的 CIER 指數均低于臨界值 1.00,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環比來看
32、,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等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也都增加,但相對而言,增幅均較小,CIER 指數季節性下降。 同比來看, 一線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大, 遠高于新一線與二線城市, 濟南、嘉興、南昌、南寧、南通、泉州、廈門、石家莊、太原、溫州、徐州、煙臺、長春、中山、珠海、合肥、濰坊、臨沂;三線城市包括揚州、大慶、呼和浩特、淮安、洛陽、秦皇島、威海、咸陽、鎮江;四線城市包括包頭。為方便計算,將三線和四線城市統稱為三線等城市。本季度報告中使用城市等級劃分標準與之前報告有差異,部分城市的等級發生了變化,因此 CIER 指數略有不同。 - 19 - 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小于新一線與二
33、線城市,CIER 指數降幅最小。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CIER 指數下降明顯。三線等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最小,僅為 2.01%,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加49.73%,CIER 指數降幅最大。 表 3 2022 年一季度景氣指數較高和較低的城市排名 從表 3 中可以看出,2022 年一季度 CIER 指數較高的城市主要仍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二三線城市,如嘉興、中山、常州、廈門和泉州。新一線城市中的寧波、佛山、武漢、東莞和蘇州,CIER 指數也相對較高。與上一季度相比,景氣指數較高的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均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略有下降,CIE
34、R 指數均下降;其中,東莞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40.58%,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98.69%,CIER 指數下降 0.44;寧波市的招聘 - 20 - 需求人數增加 38.74%,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28.09%,CIER 指數下降 0.82。而嘉興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47.36%,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 12.22%,CIER指數下降 1.71;佛山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15.97%,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6.44%,CIER 指數下降 1.25。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景氣指數較高的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招聘需求人數增幅也較大,但相對而言小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下降;其中,嘉興
35、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144.83%,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5.25%,CIER 指數下降 0.82;東莞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133.18%,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39.22%,CIER 指數下降 0.72。但蘇州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略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CIER 指數略有回升;常州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與求職申請人數增幅相近,CIER 指數基本不變。 本季度,沈陽、西安和北京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景氣指數仍較低。同時,貴陽、太原和東北地區的長春、哈爾濱、大連作為二線城市,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和呼和浩特作為三線等城市也在 CIER 指數較低的城市排名當中。與上一季度相比,景氣指數較低城市的求職申請人數
36、均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下降或略有增加,CIER 指數均下降。其中,貴陽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15.63%,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96.35%,CIER 指數下降 0.20;而西安市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19.59%,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69.73%,CIER 指數下降 0.36。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景氣指數較低的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招聘需求人數下降或略有增加,CIER 指數下降。其中,貴陽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101.96%,而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 3.27%,CIER 指數下降 0.28。而北京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54.37%,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40.45%,CIER 指數回升 0.04。 -
37、21 - 五、不同規模企業景氣指數環比和同比總體下降 圖 9 不同企業規模 CIER 指數 圖 9 列出了不同規模的企業在 2022 年一季度 CIER 指數的環比和同比變化情況。結果顯示,大型企業 CIER 指數仍最高,但本季度降至 1.04,接近臨界值1.00,就業形勢較為嚴峻;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 CIER 指數仍相對較低,分別為 0.66、 0.52 和 0.54。 環比來看, 不同規模的企業求職申請人數均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 指數均下降。其中,大型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下降 2.65%,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7.22%,CIER 指數下降 0.85;中型、小型和
38、微型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均小幅增加,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CIER 指數也都下降。同比來看,大型、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均大幅增加,而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CIER 指數均下降。其中,大型企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82.62%,而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 19.15%,CIER 指數下降 0.55.中型企業的 - 22 - 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與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為接近,CIER 指數略微上升。 六、不同性質企業景氣指數環比下降、同比分化,上市公司同比顯著回升 圖 10 不同企業性質 CIER 指數 圖 10 中結果顯示,本季度,不同性質企業的 CIER 指數均低于 1.00,就業形勢較為嚴峻。 具
39、體來看, 上市公司的 CIER 指數最高, 為 0.90; 民營企業次之,CIER 指數為 0.68;股份制企業位列第三,CIER 指數為 0.60;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和國企的 CIER 指數分別為 0.50、0.47 和 0.30。與上一季度相比,不同性質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均增加,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的增幅更大,CIER 指數季節性下降。其中,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1.44%,高于其它性質企業,求職申請人數增加 77.19%,CIER 指數下降 0.53. - 23 - 同比來看,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加 135.53%,高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 63.36%, CIER 指數回升明顯; 合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也較大,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與之相近,CIER 指數變動較小。民營企業的招聘需求人數僅增加 9.36%,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大,CIER 指數下降明顯。股份制企業與國企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均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CIER 指數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