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聯招聘: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 2020 年第二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智聯招聘 提要:受年初疫情影響,應屆生以往春季求職“黃金期”也相應推遲,本季度 應屆生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由于疫情防控需求,應屆生線下的校園招聘轉為線上 求職面試,導致本季度在線求職申請人數出現明顯上升,CIER 指數降至 0.95, 明顯低于全國水平 1.35。從月度數據來看,大學就業景氣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 持續向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在逐漸回升,由 4 月份的 0.81 上升至 6 月份 的 1.07。 分行業和職業來看, 新職業、 新基建人才缺口較大, 成為應屆生就業增長點; 教育/培訓職業就業較好,財務
2、、法律求職競爭激烈。 分區域和城市來看,東部地區求職競爭激烈,西部地區景氣指數變動較??; 一線、新一線城市求職競爭激烈、二、三線城市就業較好。 分企業規模和性質來看,大型企業就業形勢較好,中小微型企業就業形勢較 差;民營企業就業形勢較好,國有、合資企業就業競爭激烈。 從薪酬數據來看,二季度應屆生的薪酬逐漸回升,二、三線城市漲幅明顯; 一線城市平均起薪較高,不同職位的起薪差異較大。 歡迎注冊智聯企業用戶: 廣州及周邊地區的企業用戶咨詢,可聯系微信號:zhaopin_guangzhou(智聯-小招) - 2 - 一、應屆畢業生就業市場總體形勢 (一)應屆生求職季推遲,就業景氣同環比均下降 表 1
3、中為 2019 年以來,全國 CIER 指數與應屆生 CIER 指數的對比情況。 結果顯示,2019 年一、二季度應屆生 CIER 指數要高于全國同期水平,但在三、 四季度要相對低于全國同期。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就業市場帶來 一定的沖擊,尤其對應屆生求職造成較大影響。與去年相比不同的是,2020 年 一、二季度的應屆生 CIER 指數均要低于全國同期,尤其是二季度應屆生 CIER 指數降至 0.95,明顯低于全國水平 1.35。 表 1 全國和應屆生 CIER 指數對比 如表 2 所示,無論從環比還是同比,2020 年二季度應屆生 CIER 指數均出 現明顯下降,且降幅均大于相
4、應的全國 CIER 指數變動。從環比來看,與 2020 年一季度相比,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向好,本季度企業招聘需求和應屆生求職投遞 均有所回升,但由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較多,使得 CIER 指數環比下降。從同比 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應屆生招聘需求減少了 8.2%,但求職申請人數 增幅達 125%,使得 CIER 指數同比下降明顯。結合現實情況可知,一方面,受 年初疫情影響,應屆生以往春季求職“黃金期”也相應推遲;另一方面,由于疫 - 3 - 情防控需求,應屆生線下的校園招聘轉為線上求職面試,導致本季度在線求職申 請人數出現明顯上升。 表 22020 年二季度供需端及 CIER 指數變動情況
5、(二)二季度應屆生 CIER 指數逐月回升 從月度數據來看,大學就業景氣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持續向好、國家政策的 大力扶持也在逐漸回升。圖 1 中按照月度列出應屆生就業供需情況及 CIER 指數 變動趨勢。 結果顯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2020 年 1 月之后, 應屆生 CIER 指數出現連續下降,3 月份降至最低為 0.72。之后,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好轉, 2020 年第二季度各月份的企業招聘需求逐月遞增,各月對應的求職投遞人數逐 漸下降,CIER 指數也逐漸上升,由 4 月份的 0.81 上升至 6 月份的 1.07。2020 年 5 月,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 6 部門聯合主辦
6、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十大專項行動”,利用推進企業穩崗擴就業、開展網上就業服務、推進創業帶 動就業等方式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也帶動了應屆生就業形勢的逐漸向好。 - 4 - 圖 1 不同月份應屆生就業供需情況及 CIER 指數變動 二、不同職業和行業景氣指數 (一)新職業、新基建人才缺口較大,成為應屆生就業增長點 表 3 為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行業排名。 本季度應屆生就業景氣最好 的行業為中介服務業,CIER 指數為 8.19。此外,教育/培訓/院校、娛樂/體育/ 休閑、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保險等行業的就業形勢也相對較好。值得注意 的是,娛樂/體育/休閑業表現出較好就業形勢,C
7、IER 指數從上季度的 1.41 上升 至本季度的 2.43。隨時疫情期間“直播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營銷 師”等新職業的正規化,需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入,本季度該行業對于應屆生 的招聘需求同比、環比分別增加了 349%和 300%。此外,以 5G、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國家重點投入的發展領域,也帶動了相關行 - 5 - 業的就業規模,本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通信/電信/網絡設備、電子技術/半導 體/集成電路等行業也表現出較好的就業形勢。 本季度應屆生就業景氣指數最低的行業為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業, CIER 指 數為 0.12。此外,辦公用品及設備、網絡游戲、旅
8、游/度假、交通/運輸等行業就 業形勢也相對較差,應屆生就業競爭較為激烈。其中,網絡游戲是眾多應屆生就 業青睞的行業之一,但目前而言該行業已相對飽和,應屆生應理性擇業。從同比 來看,網絡游戲招聘需求下降了 181.9%,而求職申請人數增加了 38.7%,使得 該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此外,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對旅游/度假、交通/運輸業 也帶來一定影響,同比需求降幅均超過了 100%,未來隨著疫情向好就業形勢也 會逐漸好轉。 表 3 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行業 - 6 - (二)教育/培訓職業就業較好,財務、法律求職競爭激烈 表 4 為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職業排名。 本季度應屆生就業景氣較好
9、 的職業為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銷售業務、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訓、銷售管 理等。其中,地產中介、銷售、技工/操作工等職業的工作性質或內容較單一, 技術含量不高,薪酬待遇對于應屆生求職者的吸引力較小,因此出現較大的供給 缺口。而對于教育/培訓職業,隨著近年來考研、考公務員、出國,以及中小學 課外輔導的需求增多,特別是線上教育的爆發,使得該職業得以迅速發展,應屆 生就業形勢也相對較好。 此外, 本季度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的 CIER 指數也相對較 高,為 2.99。疫情期間,隨著以社區為單位的防控需要,帶動了該職業的崗位 需求,招聘人數同比、環比分別增加了 528%和 374%,使得該職業表現出
10、較好 的就業形勢。 在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差的職業中,IT 管理/項目協調、硬件開發、IT 質量管 理/測試/配置管理、高級管理、廣告/會展等職業的 CIER 指數相對較低。此外, 在應屆生群體中,財務/審計/稅務、律師/法務/合規職業的同比申請人數增幅均 超過 100%,就業形勢相對較差。主要由于供給端高校應屆生學習會計、法律等 相關專業的人數較多,但需求崗位有限,導致就業競爭較為激烈。 - 7 - 表 4 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職業 三、不同區域和城市就業景氣指數 (一)東部地區求職競爭激烈,西部地區景氣指數變動較小 圖 2 中結果顯示, 本季度應屆生在東部地區求職競爭最為激烈, 應屆生
11、CIER 指數在西部、中部、東北和東部依次遞減,分別為 0.96、0.88、0.79 和 0.77。 從同比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 CIER 指數降幅明顯,其中,招聘需求分別下降了 17.3%和 8.6%,而投遞人數分別增加了 44.6%和 82.0%,使得這兩個地區應屆 生就業競爭激烈;從環比來看,東北 CIER 指數環比降幅大,盡管與上季度相比 本季度招聘需求增加了 11.3%,但遠低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 77.1%,使得 CIER 指數出現環比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從同比還是環比來看,西部地區應屆生 - 8 - CIER 指數均變化較小,僅出現小幅下降。 圖 2 不同行政區域應屆生 CIE
12、R 指數 圖 3 列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地區應屆生的 CIER 指數。與全國 變化一致,京津冀地區應屆生就業形勢相對較差,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應屆生就 業形相對較好。環比來看,與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各經濟圈應屆生的招聘需求人 數均有所增加,但低于申請人數的增幅,使得 CIER 環比下降。從同比來看,長 三角、珠三角地區 CIER 指數下降明顯。在招聘需求端,本季度京津冀地區同比 上升了 8.6%,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分別下降了 25.6%和 24.9%;在求職供給 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分別增加了 17.6%、56.3%和 55.9%,因此, 導致京津冀地區應屆生 CIER 指數
13、同比降幅相對小,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降幅相 對大。 - 9 - 圖 3 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應屆生 CIER 指數 (二)一線、新一線城市求職競爭激烈,二、三線城市就業較好 圖 4 中結果顯示,與全國變化一致,2020 年一季度應屆生的 CIER 指數也 呈現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依次遞增的趨勢。其中,一線、新一線、二 線城市的 CIER 指數分別為 0.43、 0.67 和 0.79, 就業競爭激烈; 而三線城市 CIER 指數為 1.18,就業市場相對寬松。從環比來看,各類城市招聘需求人數均有所 增加,但要低于求職申請人數的增幅,使得應屆生的 CIER 指數環比下降。從同 比來看
14、,一線、新一線城市應屆生招聘需求人數分別下降了 19.5%和 17.3%, 而二線、三線城市需求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各類城市求職申請人數均同比增加, 特別是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求職申請人數同比增幅均超過了 80%, 使得 CIER 指 數同比下降明顯。 - 10 - 圖 4 不同城市等級應屆生 CIER 指數 從表 5 中可以看出,本季度應屆生 CIER 指數較高的城市為二、三線城市, 例如,咸陽、大慶、惠州、合肥和淮安等,這些城市的 CIER 指數均要高于 1。 而在應屆生就業景氣較差的城市中,貴陽的應屆生 CIER 指數最低,為 0.27。此 外,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
15、線城市的應屆生 CIER 指數相對較低,就業競爭相對激烈。 - 11 - 表 5 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和較差的城市 四、不同企業規模和性質就業景氣指數 (一)大型企業就業形勢較好,中小微型企業就業形勢較差 圖 5 列出不同規模企業應屆生 CIER 指數的環比和同比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 大型企業的應屆生就業形勢較好,CIER 指數相對較高,為 1.77;而中型、小型 和微型企業應屆生就業形勢相對較差,CIER 指數相分別為 0.53、0.52 和 0.43。 此外,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本季度各規模企業的 CIER 指數均出現下降。其中, 大型企業的 CIER 降幅最為明顯,這是因為,盡管本季度大
16、型企業招聘需求增加 - 12 - 了 47.5%,但求職申請增加了 121.0%,求職人數的增幅遠大于需求變動,使得 CIER 指數出現明顯下降。 圖 5 不同企業規模應屆生 CIER 指數 (二)民營企業就業形勢較好,國有、合資企業就業競爭激烈 圖 6 中結果顯示, 與全國變化一致, 本季度應屆生在民營企業就業形勢相對 較好,國企就業形勢相對較差。具體來看,應屆生在民營企業的 CIER 指數仍然 最高,為 0.78;上市公司、外商獨資、股份制企業分別為 0.64、0.61 和 0.58; 而合資和國企相對最低,為 0.34 和 0.28,就業競爭較為激烈。 環比來看,本季度各類性質企業的應屆
17、生 CIER 指數均出現明顯下降。特別 是合資企業,受需求端人數下降的影響,導致 CIER 指數降幅明顯。同比來看, 除了外商獨資企業的 CIER 指數變動較小外,各類性質企業的應屆生 CIER 指數 - 13 - 均下降。具體來看,本季度外商獨資企業招聘需求和求職投遞人數漲幅相當,使 得 CIER 指數與去年同期持平。合資企業招聘需求下降幅度較大,而投遞人數有 所增加,使得 CIER 指數出現明顯下降。 圖 6 不同企業性質應屆生 CIER 指數 五、應屆生薪酬數據變化 薪酬是衡量應屆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解應屆生薪酬變動情況,本報 告利用智聯招聘網站中企業端的抽樣數據,共獲取有效樣本
18、45664 個,針對不 同城市、不同職位、不同學歷的應屆生起薪情況進行了分析。 (一)二季度應屆生薪酬逐漸回升,二、三線城市漲幅明顯 表 6 中為 2020 年 1-6 月份不同城市等級的應屆生薪酬情況。 結果顯示, 總 體來看,3 月份之后應屆生薪酬有所增加,表明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好轉,二季度 各月份的應屆生起薪也在逐漸提高。分城市等級來看,一線城市應屆生平均起薪 - 14 - 最高,為 8227 元,而新一線、二線、三線城市薪酬逐漸遞減,分別為 6807、 6310 和 6244 元。從趨勢變動來看,3 月之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應屆生薪酬變 動較小,而二線、三線城市薪酬上升明顯。 表 6 20
19、20 年 1-6 月份各城市等級的平均薪酬 圖7中為2020年1-6月份一線城市及武漢市的應屆生薪酬情況。 結果顯示, 北京受疫情短期沖擊的影響,6 月份應屆畢業生薪酬有所下降;上海、廣州和深 圳的應屆生薪酬在 4-6 月份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武漢市 1 月份應屆生薪酬 最低,之后,隨著疫情好轉應屆生起薪逐漸回升。 - 15 - 圖 7 2020 年 1-6 月份一線城市及武漢市應屆生起薪 (二)一線城市應屆生平均起薪較高,不同職位的起薪差異較大 表 7 中為不同學歷的應屆生職位起薪均值。結果顯示,上海、北京、深圳、 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的應屆生平均起薪也相對較高。一般而言,在各城市中,隨著 學
20、歷的提高,應屆生起薪也會相應增加。但由于職業或行業的人才缺口較大,使 得某些職位盡管學歷不限或僅要求大專學歷,但其薪酬卻相對較高。例如,上海 有的職位學歷不限或要求大專以上,但起薪要高于本科崗位,這也間接反映出應 屆生就業市場存在明顯的結構矛盾。 - 16 - 表 7 不同學歷的應屆生職位起薪均值 圖 8 中為應屆生起薪排名前十的行業。結果顯示,信托/擔保/拍賣/典當、 中介服務、銀行等行業起薪排名靠前,分別為 8961 元,8768 元和 8597 元。 除此之外,教育/培訓/院校、娛樂/體育/休閑等受益于直播經濟的帶動和數字化 的發展,也向應屆生開出了相對高的薪酬。 - 17 - 圖 8 應屆生起薪排名前十的行業 圖 9 中為應屆生起薪排名前十的職業。結果顯示,IT 管理/項目協調這一職 業薪酬最高, 達到 9643 元。 在針對應屆生的高薪職位中, 管理類崗位比較普遍, 如 IT 管理/項目協調、高級管理、銷售管理等崗位,針對應屆生開出高薪儲備人 才。 - 18 - 圖 9 應屆生起薪排名前十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