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為: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26頁).pdf(1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是誰?華為創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領先的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我們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目前華為約有 19.7 萬員工,業務遍及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 30 多億人口。誰擁有華為?華為是一家 100% 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 121,269 人,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機構持有華為股份。誰控制華為?華為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實行獨立經營
2、管理。持股員工選舉產生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及其選舉產生的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決策、管理和監督。持股員工選舉產生 115 名持股員工代表,持股員工代表會選舉產生董事長和 16 名董事,董事會選舉產生 4 名副董事長和3名常務董事, 輪值董事長由3名副董事長擔任。輪值董事長以輪值方式主持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董事會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董事長主持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對利潤分配、增資和董事監事選舉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誰影響華為?華為對外依靠客戶與合作伙伴,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創新的產品
3、為客戶創造價值;對內依靠努力奮斗的員工,以奮斗者為本,讓有貢獻者得到合理回報;并與合作伙伴、產業組織、開源社區、標準組織、大學、研究機構等構建共贏的生態圈,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我們遵從業務所在國適用的法律法規,為當地社會創造就業、帶來稅收貢獻、使能數字化,并與政府、媒體等保持開放溝通。(更多信息詳見華為 2020 年年報)關于華為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本報告于 2021 年 7 月以中、英文版同時發布(上期報告于 2020 年 7 月發布),分為印刷版和電子版,如需在線瀏覽或下載本報告,敬請訪問:,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如對本報告有任
4、何建議和意見,請通過以下方式與華為聯系:電話: +86-(0)755-28780808電子郵箱: 自2008年起,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華為” 、“公司”或“我們”)每年主動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向利益相關方披露華為的可持續發展狀況,促進華為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了解、溝通與互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報告的組織范圍涵蓋了公司對財務和運營政策及措施有控制權或有重大影響的所有實體,并與公司年報所覆蓋的范圍一致;除非有特殊說明,本報告描述報告期間內(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華為總部和所有分支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全球運營情況,所用數據來自
5、華為的正式文件和統計報告,其中經濟數據詳情請參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報告。本報告參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GRI Standards核心“符合”方案進行編寫,為了保證報告的可靠、公正和透明,公司聘請了外部審驗機構 BV 對報告進行審驗并出具獨立的審驗報告(見附錄 4)。關于報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 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科技使能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氣候與環境變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巨大挑戰。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加快形成低碳、綠色的發展和生活方式,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比
6、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萍?,尤其是數字化,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其中,數字化、智能化是關鍵驅動力。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過去一年,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數字技術有效地幫助抗擊疫情,同時,疫情也加速了數字化進程,促進低碳的生產、生活與工作方式。比如,5G、云、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的創新和應用,實實在在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數字化已然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的一種趨勢和首要選擇。數字經濟首先應該是綠色經濟。目前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從ICT 產業的角度,ICT 技術一直致
7、力于使用更少的能量來傳遞、處理和存儲更多的信息,以及在能量系統中通過數字技術來降低能耗。以 5G為例,每比特能耗大約只有 4G 的 1/10,但可以提供 30 倍的 4G 容量。同時,通過數字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融合與應用,提高新能源發電占比,優化能源供需模式,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最終使整個能源系統和社會受益,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ICT 產業所帶來的全球節能和減排量,將遠超其自身運行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據全球電子可持續性倡議組織(GeSI)預測,到 2030 年,ICT技術通過賦能其他行業,將幫助減少全球碳排放的 20%。華為從減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
8、、促進循環經濟三個方面,為構建一個綠色、可持續的數字世界貢獻力量。我們致力于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產品促進各行業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共建低碳社會。以華為 PowerStar 方案為例,通過構建分層分級的節能方案, 在保障網絡性能和質量穩定的前提下,采取“軟硬結合”方式為無線網絡智能節能。目前,這一方案已在中國、- - - - - 梁 華 - - - - -公司董事長華為愿與全球產業伙伴共同努力,通過技術創新,推進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
9、持續發展報告 / 4 董事長致辭南非、摩洛哥等全球多個國家進行了驗證和交付。在中國已商用 40 萬站,每站每天節省 1.5 度電,每年可累計節省 2 億度電。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截至 2020 年,華為數字能源已應用于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 1/3 的人口服務,累計綠色發電 3,250 億度,節約用電 100 億度,綠電生產和節約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6 億噸 *。同時,在企業自身運營上,華為也秉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減少生產、運營等過程以及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2020 年,我們推動 Top100 供應商中的 93 家完成碳減排目標設定;華為
10、園區光伏電站全年發電量達 1,260 萬度。同時,我們堅持用更環保的材料,更耐用的產品,更綠色的包裝,更少的廢棄物,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智能世界也應該是綠色世界。我們相信,科技的進步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和守護自然,減輕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萍贾谧匀?,會帶來改善,且是與之共生共榮的一部分。華為積極與環保組織和伙伴合作,通過創新的 ICT 數字技術,更好地監測、保護和維系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自然受益于科技。從 2019 年開始,我們與雨林保護組織RFCx 合作,利用華為云 AI 和手機,在雨林中布置太陽能聲音監測系統“自然守衛者”,一旦發現盜伐異響,系統便會第一時間告警,有效監測和防止雨林盜伐。
11、截至 2020 年底,“自然守衛者”已部署在全球 5 大洲的18 個國家,幫助當地環保人員和生態學家們用科技守護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此外,華為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啟動了為期三年的“科技守護自然”項目,致力于為全球 300 多個自然保護地提供數字技術創新和數字技能支持。開放合作是整個世界發展的趨勢。華為堅持開放協作,與全球產業伙伴合作共贏。數字經濟時代,人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華為助力各國構建數字人才生態,持續推進 TECH4ALL 數字包容倡議,實現技術普惠,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同時,華為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 以可信、 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與
12、利益相關方溝通合作,通過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等一系列方式應對全球網絡安全的挑戰。展望未來,人類社會必將進入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將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為全行業、全社會創造價值。華為愿與全球產業伙伴共同努力,通過技術創新,推進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 年,面對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等挑戰,華為通過 ICT技術創新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包括助力科技抗疫、促進復工復產、保障通信暢通等。我們堅信,ICT 技術創新可以為人
13、類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方案,讓生活更美好,讓商業更智能,讓社會更包容,讓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加速到來??萍?,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過去 30 年,信息技術的大發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給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統計,世界上還有近一半人口尚未接入互聯網。他們大多數居住在偏遠地區,雖然身處數字時代,卻無法享受數字紅利,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為促進社會均衡發展,華為推出了 RuralStar Pro 創新解決方案,可為人口稀少的偏遠村莊提供語音及移動寬帶服務, 進一步推進鄉村數字化。 自商用以來,RuralStar 系列解決方案已累計為超過 60 個國家和
14、地區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覆蓋 5,000 多萬偏遠區域人口。疫情之下,全球教育和醫療系統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近 10 億學生停課,逾 1 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普惠的教育和醫療資源顯得如此重要。華為通過創新的 ICT 技術,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提供公平優質的教育機會和醫療保健資源,在科技抗疫的進程中貢獻力量。2020 年,我們發布了“華為 ICT 學院 2.0”計劃,旨在通過與全球高校合作,致力于在未來 5年培養200萬ICT人才;華為還幫助多個國家率先運用ICT技術抗擊疫情,為近 90 個國家提供了科技援助,與當地民眾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為了賦予每個人無障礙獲取 ICT 技術和應用的便利,華為智
15、能手機提供 15 種無障礙功能,全場景覆蓋有需要的終端用戶,包括為聽障兒童發明的手語閱讀App “StorySign” , 為低視力人群研發的 “小艾助視器” ,為老年人適配的“簡易模式”等,每月約有 1,000 萬人次利用華為終端無障礙服務感受數字生活的美好??萍?,應安全可信新冠疫情改變了組織運作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云辦公、在線教育、無接觸購物等數字化生存成為常態。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我們意識到華為所肩負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責任也與日俱增。華為已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我們認為,科技當以人為本,服務于人, 基于人的授權來解決特定問題, 并充分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華為
16、將構筑并全面實施端到端的全球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作為公司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從政策、組織、流程、管理、技術和規范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可持續、可信賴的安全保障體系。我們已將安全保障活動融科技致善,ICT 技術創新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 - - - 陶景文 - - - - -公司董事、CSD 委員會主任我們認為,科技當以人為本,服務于人,基于人的授權來解決特定問題,并充分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 入研發、供應鏈、市場與銷售、工程交付及技術服務等各環節中,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通過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來確保其有效實施。華為的安全管理體系自 20
17、04 年起已通過 BS7799-2/ISO27001 認證。同時,華為對隱私保護高度重視,遵守各國隱私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并構建端到端的隱私保護管理體系和技術能力。我們對數據主體權利保障持續投入和完善,及時有效地處理超過 20,000 次數據主體請求;我們持續在不同國家和各業務領域開展內外部審計,以確保公司個人隱私保護政策得到有效實施。我們還與超過 5,000 家供應商簽署了數據處理協議并進行了數據處理盡職調查。此外,我們克服疫情和實體清單的困難,和客戶一起保障了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1,500 多張網絡的穩健運行,讓人們能隨時隨地獲得穩定的信息與通信服務;我們奉行“合作共贏、共同
18、發展”的理念,與合作伙伴共同奮斗,確保華為產品滿足客戶持續可供應交付要求??萍?,與自然共生科技不是自然的對手,而是與自然共生的一部分。ICT技術在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讓科技與自然共生,這是我們的信念,也是我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所踐行的承諾。華為始終堅持圍繞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創新領先的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助力全社會減少碳排放。我們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LCA)方法,精心評估自產設備每一個階段的碳足跡, 從多個維度不斷降低產品能耗,打造綠色比特。以華為 NetEngine 系列路由器為例,跟業界同類產品相比,每比特數據功耗可降低 26%-50%。我們還從
19、產品設計、包裝、使用、維修、回收等各個環節最大化資源利用效率,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環保、經久耐用的產品, 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我們踐行綠色運營,在華為園區持續開展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并在自身運營中采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20 年,我們在中國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已達 2.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8 萬噸。華為單位銷售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2012年) 下降33.2%, 超額達成2016年承諾的減排目標。我們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全方位構建綠色供應鏈,目前已推動 Top100 供應商中的 93 家設定了碳減排目標并實施了節能減排
20、項目,供應商與華為業務相關的碳排放總量比 2019 年減少了 30 萬噸。我們還與全球合作伙伴一道,運用數字技術,幫助 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提升資源管理效率,用科技守護自然和生物多樣性。2020 年,在 5,800 余家獲得全球非盈利環保機構 CDP評分的公司中,華為因在減排、緩解氣候風險和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行動,榮登 CDP 應對氣候變化 A 級榜單,是少數表現杰出的公司之一??萍?,為社會創造價值華為在為客戶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為利益相關方創造社會價值。我們相信,科技的最終指向是全體人類的福祉,數字技術可以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疫情期間,
21、我們奉行“安全第一、關愛員工”的方針,第一時間組建了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組,向海外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為子公司發送了 620 多批次物資,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們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廣納天下英才,努力將華為建設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共同奮斗、分享價值的事業平臺。華為的員工來自全球162 個國家和地區,2020 年我們共招聘海外本地員工3,400 多人,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 69%。我們堅持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要求每一位員工遵守商業行為準則,并與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展開積極、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彼此的理解與互信。通過持續的合規建設與努力,華為贏得了越來越多政
22、府機構和合作伙伴的尊重與認可。同時, 華為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采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供應商準入、認證、選擇、績效評估與管理的全流程充分考慮,例行化考核。2020 年,我們將新冠疫情防護納入采購要求,并協助供應商采購防疫物資,強化疫情防護措施,共同抗疫。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我們堅持“在當地,為當地”,攜手各國政府、客戶以及非盈利組織等合作伙伴一道為當地社區謀取福利。2020 年,我們在全球開展了 650 多項公益活動,無論是應對全球突發的新冠疫情,還是需要長期投入的數字人才培養, 華為與社區民眾同心共濟,守望相助。后疫情時代,科技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萍贾律?,接力致遠,讓
23、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CSD 委員會主任致辭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目 錄數字包容2可持續發展管理1安全可信3P11 / 2020 年可持續發展榮譽與獎項P13 / 可持續發展戰略及進展P15 /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P19 / 利益相關方參與P26 / 科技助力教育普惠P32 / 科技守護自然P35 / 科技促進健康福祉P38 / 科技推進均衡發展P44 / 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P47 / 開放透明P49 / 網絡穩定運行保障P53 / 業務連續性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 和諧生態5綠色環保4P112
24、 / 附錄 1 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績效P113 / 附錄 2 GRI Standards 指標索引P119 / 附錄 3 縮略語表P122 / 附錄 4 外部審驗聲明P58 / 減少碳排放P72 / 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P75 / 促進循環經濟P86 / 員工關愛P95 / 商業道德P99 / 供應責任P104 / 社區責任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發展管理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0 2020 年可持續發展榮譽與獎項可持續發展戰略及進展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利益相關方參與1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
25、20 年可持續發展榮譽與獎項 CDP 氣候變化“A”級評分 CDP 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歐洲區域“最佳雇主” 最佳雇主協會“數字國際企業”總理獎 泰國總理府“勞工權益保護最佳實踐”獎 埃及勞工部約旦“最佳納稅企業”金牌獎 約旦稅務總局 & 財政部可持續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2 “中國投資者”獎 英中貿易協會PowerStar 三級節能解決方案榮獲GSMA 全球移動大獎(GLOMO)“最佳促進氣候行動移動創新獎”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印尼信息安全 KAMI“PIAGAM APRESIASI”獎 印尼國家網絡安全局尼日利亞“數字技術和網絡安全卓
26、越貢獻”獎 尼日利亞參議會網絡安全委員會“2020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最佳實踐(生態保護與關注氣候變化)”獎 全球契約中國網絡1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發展戰略及進展華為的愿景和使命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堅信 ICT 技術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夠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 SDGs),持續推進落實公司可持續發展(CSD)四大戰略:數字包容、安全可信、綠色環保、和諧生態。技術普惠,接力致遠為了不讓任何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華為通過 TECH4ALL 數字包容倡議,聚焦
27、公平優質教育和科技守護自然,從技術、應用和技能三個方面持續擴大數字包容的成果,最終讓數字技術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恪盡職守,夯實信任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最高綱領, 堅持投入, 開放透明,全面提升軟件工程能力與實踐,構筑網絡韌性,打造可信的高質量產品,保障網絡穩定運行和業務連續性。同心共筑,為善至樂堅持誠信合規經營,持續加強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關注員工發展和價值實現,對全球供應鏈開展可持續發展盡責管理,積極為運營所在社區做出貢獻,與產業鏈各方攜手共建和諧健康的商業生態。清潔高效,低碳循環致力于減少生產、運營等過程以及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促進
28、各行業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持續牽引產業鏈各方共建低碳社會。與 UN SDGs 的相關性數字包容和諧生態安全可信綠色環??沙掷m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4 2020 年,我們取得的主要進展如下:綠色環保 清潔高效,低碳循環93推動 Top100 生產供應商中的 93 家完成碳減排目標設定2.2億華為中國區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達 2.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8.8 萬噸 *33.2%華為單位銷售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 (2012年)下降 33.2%,超額達成 2016年承諾的減排目標(30%)4,500+華為自有渠道全年收集并處理的終端
29、電子廢棄物超過4,500 噸和諧生態 同心共筑,為善至樂118.9億華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118.9 億人民幣10+萬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 4 萬余族 (超過 10 萬件) ,90% 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2,500+全球 2,500 多家工程供應商CEO 簽署了 CSR&EHS 承諾函650+在全球開展了 650 多項公益活動,為近 90 個國家科技抗疫提供援助,共克時艱安全可信 恪盡職守,夯實信任4,000+對全球超過 4,000 家供應商進行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跟蹤管理5,000+與超過 5,000 家供應商簽署了數據處理協議并作了數據處理盡職調查6在全球建立 6 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透明
30、中心,加強同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合作200+對全球 200 多起突發災害及重大事件進行網絡保障數字包容 技術普惠,接力致遠6+萬全球 200 多所學校、逾 6 萬名師生從 TECH4ALL 項目中受益22運用數字技術,幫助 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提升資源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效率15華為智能手機涵蓋 15 種無障礙功能,全場景覆蓋有需要的終端用戶,每月約有1,000 萬人次使用5,000+萬RuralStar 系列解決方案累計為超過 60 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覆蓋5,000 多萬偏遠區域人口* 按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計算1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
31、發展報告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綜合考慮公司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結合當地法律法規、政府、客戶、員工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并對標 ISO 26000/SA 8000 等國際標準和指南,我們確定了 CSD 管商業環境利益相關方客戶商業環境利益相關方客戶問題閉環回溯持續改進6CSD管理體系的改進質量與運營組織能力建設基礎設施知識管理文件管理3組織與能力支撐5 績效評估 客戶滿意度調查 成熟度評估 度量、分析和評價 CSD審核 管理評審4 流程運營 主業務流程 (IPD、LTC、ITR) 運營 全過程CSD管理 (將CSD要求構筑在流程中) 全價值鏈可持續發展 (供應商/合作方)2 策劃 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32、CSD實現方案規劃 變更策劃華為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框架1 領導力 CSD戰略、方針、目標 CSD政策、規則、標準 分層分級CSD管理授權 CSD文化、激勵、問責滿意要求理體系的范圍,按照策劃、實施、檢查、行動(PDCA)循環建立了 CSD 管理體系,支撐 CSD 戰略目標的有效達成。華為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框架可持續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6 CSD 委員會的職責和運作華為在集團層面任命了 CSD 委員會,指導公司各級業務組織圍繞 CSD 四大戰略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并穩步推進落實。華為 CSD 委員會主任由公司董事、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總裁陶景文擔任,
33、成員包含來自人力資源、 制造、行政、采購、研發等部門的 10 余名公司高層??沙掷m發展風險與機遇為系統管理 CSD 領域的相關風險,華為參照風險、治理、控制(RGC)方法論,制定了 CSD 風險管理指導書,涵蓋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目標設定、風險控制、風險監督和風險治理等各個方面,指導業務持續完善 CSD 風險管理組織和運作機制,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同時,我們認為 CSD 風險管理除了識別風險外,還應識別潛在的機遇,為年度 CSD 戰略目標的制定提供重要參考,不斷提升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績效。CSD 委員會季度運作,并根據需要召開專題會議,對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進行集體討論和決策。CSD 委員
34、會下設 CSD 委員會工作組,負責 CSD 日常工作的執行、協調和戰略目標的落實等。CSD 委員會的職責 負責公司級 CSD 戰略、總綱、目標、方針、政策及制度的制定,指引方向,并監督執行情況。 統籌 CSD 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并就相關課題決策,確保公司 CSD 管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國際標準及客戶要求。 就 CSD 相關事項,指導并開展與客戶、監管機構、行業組織等關鍵利益相關方的有效溝通。 推動跨領域 / 跨流程 CSD 業務協調和問題解決,促成 CSD 業務端到端運作協同。 指導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EHS)管理體系的建設、運作與改進,負責 EHS 重大問題的處理。17
35、/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可持續發展風險與機遇分析示例CSD 戰略風險與機遇描述應對措施數字包容因為區域性的經濟落差,全球性的制度落差,導致部分地區的教育資源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新冠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差距,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挑戰。華為“移動數字課堂”和“聯接學?!表椖吭谌?200多所學校落地,逾 6 萬名師生從中受益。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水、土壤、森林等自然環境不斷遭到破壞,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正在威脅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物種的生存和發展。華為運用數字技術,幫助 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提升資源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效率,用科技守護自然。新
36、冠疫情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生命沒有第二次機會,健康生存為人類的基本權利之一。推動醫療保健的普惠化和便捷性,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健康生活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華為通過創新的 ICT 技術,幫助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人們,獲取公平優質的醫療保健資源,無障礙地體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ITU 數據顯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尚未接入互聯網。他們大多數居住在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以小農經濟為生,雖然身處數字時代,卻無法享受數字紅利,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華為持續為偏遠地區的 ICT 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RuralStar 系列解決方案已累計為超過 6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移動互
37、聯網服務,覆蓋 5,000 多萬偏遠區域人口。安全可信新冠疫情使得遠程辦公、視頻會議、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成為新常態,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也讓我們所肩負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責任與日俱增。華為已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通過持續優化端到端保障體系,確保各領域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工作不斷夯實并與時俱進。網絡安全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個別國家將網絡安全上升到意識形態或地緣政治,不利于解決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華為愿意以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和利益相關方溝通合作,通過科技創新、標準 / 認證、管理改進等方式共同應對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挑戰,使人們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人
38、們的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新冠疫情爆發后,基于網絡聯接的云辦公、在線教育、無接觸購物等,為隔離期間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各國網絡基礎設施帶來巨大壓力。華為在全球設立了兩個全球技術支持中心(GTAC)和十個區域技術支持中心(RTAC),5,000 多名專業的工程師為客戶提供 724 小時技術支持服務。華為相關實體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對華為及整個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華為一直堅定不移地擁抱全球化,繼續實施多元化供應戰略,不依賴于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用全球產業鏈的產品構建供應連續性??沙掷m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8 CSD 戰略
39、風險與機遇描述應對措施綠色環保為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相繼承諾“碳中和”目標,對華為是挑戰也是機遇。華為正積極探索公司新的中長期碳減排目標,并持續牽引 Top100 供應商制定碳減排目標。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可再生能源 2020報告預測,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自 2010 年開啟光伏事業以來,華為通過持續積累和創新,不斷降低發電成本,讓每一焦耳太陽能轉化為更多光伏電力,將綠色能源帶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加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0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電子廢棄物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華為作為 ICT 基礎設施和
40、智能終端提供商,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成為行業的一大挑戰。華為持續建設終端產品全球回收系統,并不斷擴大以舊換新計劃的適用范圍,全年通過自有渠道收集并處理的終端電子廢棄物超過 4,500 噸。和諧生態華為員工遍布全球各地,新冠疫情對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為保障全球員工的健康和安全,華為迅速行動,為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子公司開發了專項防疫方案包,儲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打造“屬地資源 + 線上平臺 +國內專家”三位一體救治機制,724 小時受理內部疫情,并為員工組織了 30 多場次防疫知識講座,還提供心理健康咨詢。面對外部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不確定性的增加,華為在全球面臨的合規環境更加復雜。華為
41、持續致力于貿易合規、金融合規、反商業賄賂、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合規體系建設,并與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展開積極、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彼此的理解與互信。新冠疫情給華為生產供應商健康與安全管理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將疫情防護納入采購 CSR 要求,并協助供應商采購防疫物資,共同抗疫。新冠疫情給華為經營所在社區帶來嚴峻挑戰,我們需要跟當地民眾攜手抗疫,共克時艱。華為在多個國家率先運用 ICT 技術幫助當地抗擊疫情,發揮國際多邊合作精神,與本地政府、社區機構、國際組織、客戶和伙伴協調行動,守護當地民眾的健康與安全。1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42、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利益相關方參與華為一向重視利益相關方的關注和訴求。為保持跟利益相關方良好順暢的溝通,及時了解和回應其需求,華為建立了有效的利益相關方識別和參與機制。華為的主要利益相關方包括:客戶與消費者、員工、供應商與合作伙伴、政府、非政府組織(NGOs)、行業組織、專業機構、媒體和社區等。2020 年,華為通過各類溝通渠道,了解到利益相關方的主要關注點如下,并制定了相應的策略:利益相關方溝通渠道主要關注點華為的策略客戶與消費者 客戶滿意度調查 客戶會議 消費者花粉俱樂部 客戶審核、調研和合作項目 應對氣候變化 / 碳減排 網絡安全與隱私 保護 供應責任 循環經濟 積極制定公司中長期
43、的碳減排目標,并牽引Top100 供應商制定碳減排目標; 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 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采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深化與客戶、行業組織的合作,牽引供應商持續改進; 將可持續性要求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大力促進循環經濟。員工 員工調查,如:組織氛圍調查 經理人反饋計劃(MFP) 員工代表溝通會 民主生活會 投訴、建議、舉報、申訴熱線和公共郵箱 主管、專家開放日(Open Day) 工作中的健康與 安全 薪酬、福利與激勵 員工培訓與發展 員工關系與工作 體驗 疫情期間,組建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組,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堅持以奮斗者為本,注重物質與非物質并行的激勵方
44、式,提高員工的幸福感; 為員工提供多通道發展機會,幫助員工成長; 為員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創造高效、輕松的工作氛圍。供應商與合作伙伴 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審核 供應商大會 供應商培訓賦能 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 公平競爭 培訓賦能 合作共贏 社會責任 節能減排 堅持道德采購、陽光采購,對賄賂和腐敗行為零容忍; 定期開展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培訓和輔導,引導供應商采用行業最佳實踐; 奉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開展合作,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政府 政府政策溝通會 政府公開咨詢 政府和跨政府會議 政府可持續發展項目 合規經營 就業和價值創造 ICT 人才培養 堅持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遵守所有適用的
45、法律法規; 積極開展本地雇傭和采購,依法納稅; 華為 ICT 學院、“未來種子”等項目為培養全球ICT 行業精英播下火種。NGOs/行業組織 /專業機構 行業會議、論壇與工作組 標準研討會 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 學術研究活動 對 UN SDGs 的貢獻 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貢獻 開放透明 與 NGOs/ 行業組織 / 專業機構展開積極、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及時回應其訴求; 例行披露華為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媒體 新聞發布會 獨家訪談 受邀參加華為舉辦的會議或活動 開放透明 例行披露華為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及時回應外部關注和質疑。社區 本地招聘 / 本地采購 參與社區項目 開展社區公益慈善活動 通過公
46、司網站、社交媒體互動 本地雇傭、采購 ICT 人才培養 環境保護 社區貢獻 積極開展本地雇傭和采購; 華為 ICT 學院、“未來種子”等項目為培養全球ICT 行業精英播下火種; 堅持用科技守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 堅持“在當地,為當地”,致力于為經營所在地的社區創造價值,通過數字技術創新持續產生積極影響??沙掷m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0 華為 2020 年參與的利益相關方活動華為積極組織和參與全球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活動,與關鍵利益相關方就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如:疫情應對、氣候變化、循環經濟等)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呼吁加強各方創新和協作,為實
47、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華為與 GlobeScan 共同舉辦“可持續發展與韌性 : 后疫情世界里的科技角色”網絡研討會2020 年 5 月 27 日,華為與 GlobeScan 共同舉辦了一場企業社會責任(CSR)網絡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可持續發展與韌性 : 后疫情世界里的科技角色”,探討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企業和社會應如何立足于可持續發展目標來應對當下的疫情、理解并重塑我們的經濟。本次活動共有 700 多人次在線注冊,來自 70 個國家的 350 余名觀眾在線觀看,與會嘉賓包括來自歐洲議會、劍橋大學、世界經濟論壇等組織機構的專家和學者。In partnership with可持續發展與
48、韌性:后疫情世界里的科技角色2020年5月27日10:00 CET | 16:00 Beijing | 17:00 Tokyo華為聯合 UNESCO IITE 和 ICHEI 舉辦高校在線教育論壇,踐行“Learn ON”行動計劃2020 年 4 月 11 日, 華 為 與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 IITE 和UNESCO-ICHEI 合作舉辦了高校在線教育論壇。此次論壇是華為TECH4ALL“Learn ON”項目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利用創新的 ICT技術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不同地區的不同人群提供優質教育,有效推進“停課不停學”。華為參加 2020 年負責任商業峰會2020
49、 年 6 月 8 日 -16 日,華為作為重要合作伙伴,參加了由 Reuters Events 組織的負責任商業峰會(Responsible Business Summit)。本次虛擬峰會吸引了來自政府、企業和其他國際組織的 13,000 多名人員參與。華為在會上分享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技術,以及新冠疫情對華為環境目標帶來的影響和思考。2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參加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 Webinar2020 年 6 月 11 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舉辦了“凝聚工商,共克時艱:助力全球經貿復蘇”的在線研討會,邀請企業領軍者共同探討在新冠疫情下如何促
50、進企業轉型。華為表示,疫情加速了新技術的應用,刺激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暴露了數字技術發展不足的現實,呼吁加大 ICT 投資,應對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挑戰。2020 年 12 月 15 日,UNGC 舉行“團結全球企業,開啟行動十年”的網絡研討會。會上介紹了 UNGC二十周年進展報告,展示了不同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現狀。華為分享了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主旨,介紹了華為在數字包容、綠色環保和人才培養上的行動,呼吁利益相關方共同協作,加速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華為參加 CDP“后疫情時代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圓桌討論2020 年 7 月 29 日 -31 日,CDP 舉辦了主題為
51、“環境信息披露助力經濟綠色復蘇”的報告發布會和線上研討會,華為因 CDP 氣候問卷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及行動力度,榮獲“CDP 2019 應對氣候變化優秀表現供應商”,并受邀參加 29 日的圓桌討論“后疫情時代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與挑戰”。華為表示,公司已成立由董事會成員參與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秉持科技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華為參加 2020 年歐洲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2020年10月26日-30日, 華為作為合作伙伴, 參加了由CSR Eupope舉辦的歐洲可持續發展目標虛擬峰會, 會議主題為 “建立有意義的伙伴關系,共創美好”(Impactful Partnerships t
52、o Build Back Better)。本次活動由歐洲委員會執行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 贊助,超過 5,500 多名嘉賓受邀參會,其中包括來自歐洲機構、企業、政府、行業聯合會、學術界的 100 多位高級別發言人。華為參加了關于循環經濟和未來工作的討論,呼吁所有利益相關方加強協作和創新??沙掷m發展管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2 華為加入的可持續發展組織聚焦實質性議題實質性議題分析是華為提升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的重要輸入,可以幫助我們聚焦對華為業務運營產生重要影響以及利益相關方關注的重要議題。通過對實質性議題進行綜合分析和排序,2020 年我們調整了
53、實質性議題矩陣,例如: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多元化和包容性” 等利益相關方關注的議題, 并提升了 “應對氣候變化/碳減排” 和 “循環經濟” 議題對華為的優先級。高低高對華為業務運營的重要性業務連續性可再生能源使用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循環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碳減排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管理網絡穩定運行保障恪守商業道德科技守護自然科技促進健康福祉科技助力教育普惠職業健康和安全員工培訓和發展社區參與及貢獻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開放透明科技推進均衡發展尊重和保障人權多元化和包容性第一章 可持續發展管理第二章 數字包容第三章 安全可信第四章 綠色環保第五章 和諧生態所有章節均涉及伙伴關系對利益相關方的重要性華
54、為識別實質性議題的主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利益相關方問卷調查 客戶問詢、審核、交流與合作 行業洞察、交流和對標 媒體互動 內部風險評估、戰略對標聯合國寬帶委員會聯合國全球契約CSREurope全球電子可持續性倡議責任商業聯盟Elevate2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數字包容2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4 科技助力教育普惠科技守護自然科技促進健康福祉科技推進均衡發展ICT 產業作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在推動國家經濟增長、促進人類福祉等方面具有關鍵作用,更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達成的助推器。華為通過TECH4ALL 數字包容倡議,攜手合作伙
55、伴,聚焦公平優質教育和科技守護自然,從技術、應用和技能三個方面持續擴大數字包容的成果,最終讓數字技術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2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管理方法和實踐為了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華為持續推進 TECH4ALL 數字包容倡議。我們通過與聯合國組織、NGOs、科研機構、政府及客戶等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圍繞公平優質教育、保護脆弱環境、促進健康福祉、推進均衡發展四大方向積極開展合作。截至 2020 年底,華為已經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雨林保護組織 RFCx 等 20 余家合作伙伴一起,在科技助力教育普惠、科技守護自然等
56、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據 ITU 統計,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尚未接入互聯網。他們雖然身處數字時代,卻無法享受數字紅利,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而在數字世界中掉隊。我們也看到全球教育、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環境退化嚴重,地域差距拉大。同時,2020 年新冠疫情肆虐,人們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秩序被打破,云辦公、在線教育、無接觸購物等數字化生存成為常態,聯接和共生對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如此重要,進一步凸顯出全面推進數字包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沙掷m發展背景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6 科技助力教育普惠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F代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教育的普及。正因為教育成
57、為了一種平等權利,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但不可否認,因為區域性的經濟差異,全球性的制度差異,導致部分地區的教育資源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差距,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挑戰。為此,華為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合作伙伴,通過創新的 ICT 技術,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提供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霸粕稀遍_學季,華為在中國發起“隨時學教育聯盟”5,000+萬華為免費為 5,000 多家學校和企業提供了應急教學直播, 線上學員數量超過 5,000 萬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國蔓延,學校開學時間延期,國家下達了“停課不停學”的通知,面向全國億萬學生開展大規模在線教育,這
58、對教育系統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挑戰。為此,華為聯合百余家教育伙伴發起了“隨時學教育聯盟”,為中國中小學、高等教育、教培機構等提供差異化的在線教學服務,將“聯接學?!钡膽脠鼍皬男葦U展到校外、家里等,支持師生們在各種場景下隨時隨地接入課堂,開展線上教學。我們提供了大班直播課堂、 大班互動課堂、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 (MOOC) 、遠程協同和在線學習中心等場景化解決方案,充分滿足遠程教學的各類需求。自“隨時學教育聯盟”成立以來,華為已累計服務 20,000 余家客戶,免費為 5,000 多家學校和企業提供了應急教學直播,課程總量達 24 萬節,線上學員數量超過 5,000 萬,峰值時超過 1,100
59、 萬人同時在線。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華為通過云、AI、5G 等技術能力,并聯合生態的力量,讓更多人平等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釋放自身潛能,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中國學生疫情期間在線學習2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孟加拉國兒童疫情期間在家學習科技助力教育普惠,彌合孟加拉國的教育差距據估計,新冠疫情已導致全球近 10 億學生停課。由于數字技術缺乏,停課導致孟加拉國 100 多萬兒童受影響,給當地教育系統帶來巨大挑戰。華為在孟加拉國運營 20 多年,致力于推動當地的數字技術發展。為應對停課帶來的挑戰,華為攜手當地公司 Bijoy D
60、igital 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2020年 7 月發起了一個為期兩年的教育項目,以確保孟加拉國的兒童在疫情期間能夠繼續在家學習。華為提供的平板電腦預裝了 Bijoy Digital 的教育應用。這些應用配有動畫,非常有趣,能充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參與度。孩子們可以待在家里,安全、舒適地在線學習;老師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遠程為學生提供幫助,確保學生能跟上學習進度,達成教學目標。該項目已經對學生和教師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接下來將覆蓋更多學校,惠及更多師生。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8 當地教師正在學習如何基于互聯網開展遠程教學塞內加爾 DigiSc
61、hool 項目,助力停課不停學200+DigiSchool 項目已為 200 多名教師提供了遠程教學所需的數字技能培訓1.5+萬超過 1.5 萬名學生從 DigiSchool 項目中獲益與許多國家一樣,塞內加爾的學校由于疫情被迫停止了課堂教學。為了保障教育連續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 2020 年 3 月成立了全球教育聯盟。作為全球教育聯盟的成員, 華為與塞內加爾教育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西非辦公室和當地運營商 Sonatel一起,于 2020 年 8 月啟動了 DigiSchool 項目,為當地教師提供遠程教學賦能,助力停課不停學。在加入該聯盟之前,華為已經與塞內加爾教育部合作,在達喀爾的部分學
62、校開始建設智慧課堂,為學生提供互動式多媒體學習體驗。DigiSchool 項目進一步加深了華為與塞內加爾教育部為促進當地公平優質教育的合作。該項目旨在覆蓋 200 所學校,惠及 2 萬名教師和 10萬名學生。截至 2020 年 12 月,已經有 200 多名教師接受了遠程教學所需的數字技能培訓,超過 60 所學校和 1.5 萬名學生從中獲益。2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StorySign 真的很重要,因為針對聽障兒童的資源實在太匱乏了。這項技術將改變一整代人的未來。 Mark Wheatley,歐盟聾人聯盟執行董事StorySign 用戶享受閱讀的快樂StoryS
63、ign 應用,為聽障兒童打開通往閱讀的大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全球有 3,400 萬兒童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聽障兒童難以將文字和讀音對應起來,無法享受到閱讀的快樂。為了給幼小的聽障兒童打開通往閱讀的大門,華為攜手合作伙伴推出了 StorySign 應用。StorySign 主要為 6 歲以下聽障兒童開發,利用 AI 技術將熱門兒童讀物翻譯成手語,用戶只要打開這款應用,掃描精選兒童讀物中的文字,立刻就能將文字翻譯成手語, 并通過可愛的手語卡通人物Star呈現出來。目前用戶可以從華為應用市場、Google Play 商店和蘋果 App Store 免費下載使用 StorySign。截至
64、2020 年底,該應用已經包含 71 本兒童讀物,支持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西班牙、法國等 15 個國家的不同手語。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30 1,300+華為 DigiTruck 已為肯尼亞1,300 多名鄉村青年及師生提供了數字技能培訓22,000+華為累計提供了超過 22,000小時的數字技能培訓華為 DigiTruck 移動數字課堂華為 DigiTruck 移動數字課堂,提升偏遠地區人群數字技能為了給肯尼亞偏遠地區的人們帶去數字技術,華為攜手比利時非盈利組織Close the Ga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GSMA、肯尼亞 CFSK(Compu
65、ters For Schools Kenya)、運營商 Safaricom 等多個合作伙伴一起在當地運營了數字移動課堂 DigiTruck。DigiTruck 是一個由卡車集裝箱改造而成的移動數字課堂,長達 12 米,配備有筆記本電腦、LED 大屏、VR 眼鏡、智能手機、路由器等智能設備。得益于無處不在的無線寬帶接入,學員可在車上學習互聯網技能,VR 設備也讓更多創新的教育手段融入課堂。DigiTruck 使用太陽能供電,即使在用電匱乏的偏遠地區,也能正常授課。截至 2020 年底,華為 DigiTruck 已經為肯尼亞 13 個村莊的 1,300 多名鄉村青年及師生,累計提供超過 22,00
66、0 小時的數字技能培訓。接下來,它將開往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為偏遠地區的人們賦能數字技能。3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5+萬第五屆華為 ICT 大賽吸引了 83 個國家和地區2,000 余所高校的 15 萬多名大學生參加2019-2020 華為 ICT 大賽閉幕式與伙伴共創,持續投入,普及 ICT 數字技能隨著 5G、AI、IoT 等 ICT 技術開始廣泛應用,社會數字化轉型加速,其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人才。根據世界銀行2017年的預測, 未來十年全球將有1,000萬ICT人才缺口。 為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ICT人才,華為聯合教育主管部門、高等院校、培訓機構等生態伙
67、伴,通過制定人才標準、建設人才聯盟、傳播人才價值,共同構建開放、合作與共贏的 ICT 人才生態。 華為不斷完善認證體系,目前包含 ICT 技術架構與應用、云服務與平臺兩類認證。截至 2020 年底,全球通過華為認證的人數已超過 40 萬,其中 HCIE 專家級認證 13,000 多人,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優質的 ICT 人才資源。 2020 年 2 月發布“華為 ICT 學院 2.0”計劃,面向華為 ICT 學院提供 5,000 萬美元的院校合作激勵基金,用于開展在線課程、在線培訓、在線實驗、 在線認證等活動, 旨在通過與全球高校合作,致力于在未來 5 年培養 200 萬 ICT 人才,繁榮
68、人才生態,驅動 ICT 產業穩健發展。 面對疫情,華為推出“Learn ON”行動計劃,免費開放 300 多門課程及 MOOC 資源,舉辦 57 次線上公開課,開設 700 多個專班,組織 175 場師資培訓,助力停課不停學。 第五屆華為 ICT 大賽吸引了 83 個國家和地區2,000 余所高校的 15 萬多名大學生參加,為普及數字技能、踐行社會責任,持續做出貢獻。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32 希臘北平多斯國家公園,華為、RFCx 和當地保護機構合作防止偷獵巴爾干羚羊科技守護自然經濟的繁榮使許多人擺脫貧困,但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退化,對人類福祉產生了負面影
69、響,自然與環境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和公眾關注。華為積極探索利用 ICT 技術與更多的環保組織和伙伴合作,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用科技守護自然。用科技守護自然和瀕危動物,“自然守衛者”新落地五個國家22“自然守衛者”已遍布全球 5 大洲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吸收全球約 30% 的二氧化碳,維護著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物多樣性。護林員是保護森林資源的第一道防線,承擔著防火、防盜伐以及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工作,但僅靠腳力巡護,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響應不夠及時。往往等護林員趕到盜伐現場,已經有大批林木倒下,盜伐者也早已逃之夭夭。華為和雨林保護組織 RFCx
70、 合作,利用華為云 AI,通過布置在雨林中的太陽能聲音監測系統“自然守衛者”去識別盜伐聲響?!白匀皇匦l者”能夠在高溫高濕、烈日暴雨等極端環境下保持全天候不間斷工作, 實時采集環境聲音數據, 并上傳到云端服務器。一旦監測系統發現盜伐異響,比如電鋸或卡車聲,便會第一時間告警,并將具體盜伐定位推送給當地的護林員,幫助他們及時進行干預。如今,“自然守衛者”的聽聲能力不再局限于識別雨林中的伐木聲。2020 年,RFCx 和華為合作將應用場景擴展到更多領域:在希臘,我們通過“自然守衛者”實時監聽自然保護區的盜獵槍聲,以保護當地的野生羚羊;在愛爾蘭,“自然守衛者”被用來識別航運海域內的鯨豚類海洋生物發出的叫
71、聲,旨在及時通知經過的大型船只避讓,以防干擾和撞傷海洋生物;在智利,“自然守衛者”被用于防止納韋爾布塔國家公園的非法盜獵活動,保護當地的瀕危物種達爾文狐;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和馬來西亞沙撈越州,華為和 RFCx、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共同守護當地的熱帶雨林,實時監測雨林里的非法盜伐行為。截至 2020 年底,“自然守衛者”的身影已遍布全球5 大洲 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幫助當地護林員和生態學家們用科技守護自然和生物多樣性。3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巴拉望當地護林員的敬業舉世聞名。他們為保護菲律賓生態前沿免遭盜伐和環境威脅,做出了卓絕的努力,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
72、戰和危險。華為聯手 Smart,給RFCx創造了機會來幫助這些勇士。依靠 Smart 可靠且覆蓋全島的網絡,憑借華為的技術優勢,護林員可以隨時了解雨林的情況。 Topher White,RFCx 的創始人兼 CEORFCx 創始人兼 CEO Topher 和工作人員在巴拉望雨林安裝“自然守衛者”用科技守護菲律賓雨林巴拉望島(Palawan)是菲律賓西南部一個狹長形的海島,這塊亞馬遜式的叢林內陸地區是菲律賓最后一塊生態處女地,加上周圍還有許多大小島嶼,被稱為“海上的烏托邦”。這里生活著很多珍稀物種,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由于非法砍伐、燒荒、林火等原因,巴拉望每年大約減少5,500 公
73、頃雨林,相當于 7,700 個足球場的綠地從地球上消失。為了守護巴拉望島的生態環境,護林員們穿梭于熱帶雨林,時常與武裝盜伐份子不期而遇,工作極其危險。值得欣慰的是,菲律賓環境和自然資源部(DENR)、菲律賓無線和移動運營商 Smart Communications、RFCx 和華為聯手啟動了通過科技保護巴拉望島熱帶雨林的行動。2020 年 1 月 ,“自然守衛者”在菲律賓部署,如今已開始發揮作用。來自 DENR 的報告顯示,在“自然守衛者”的幫助下,護林員收到了多個巴拉望島非法盜伐的警報,并成功阻止了盜伐。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34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L
74、TE 基站,利舊原有的防火塔,減少對自然的影響科技為東北虎豹保護事業注入信心東北虎和東北豹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和極危物種。為了研究和保護中國境內的東北虎和東北豹,北京師范大學的虎豹研究團隊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 “巡護靠走,取暖靠抖,通信靠吼,記錄靠手,識別靠瞅”,經過長期艱辛的付出才獲得一組珍貴的數據:2012-2014 年間,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東北虎數量至少 27 只,東北豹至少 42 只。如監測數據不能及時獲取,保護工作將難以高效開展。為此,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研發出全球首個全域覆蓋、實時高效的“天地空”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評估和管理系統。其中,華為與吉視傳媒聯合為“天地空
75、”一體化監測系統打造了底層的 700M LTE 承載網絡,不僅能實時回傳紅外相機的高清視頻、生態因子的采集數據、森林防火和道路卡口的監控影像,還能跟護林員實時視頻對講,讓生態學家們在千里之外及時獲取實時數據和開展研究。截至 2020 年底,華為已經幫助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基本實現了 1.46 萬平方公里 LTE 網絡全境覆蓋。這套現在我們不需要再靠人力去獲得數據,千里之外的各種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實時回傳給我們,人工智能還能幫我識別動物種類,大數據分析告訴我們種群和棲息地現狀。這對我們的研究方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也是時代改變的寫照。 馮利民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
76、中心系統在過去一年半內監測到棲息地野生動物各種影像超過 100 萬次。生態學家發現每年都有多個新繁殖的虎豹幼崽出生,虎豹家族越來越興旺,為東北虎豹的保護事業注入了信心。3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科技促進健康福祉健康生存為人類的基本權利之一。推動醫療保健的普惠化和便捷性,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健康生活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而科技創新的意義,在于讓所有人都能體驗到科技的力量,感受科技帶來的福祉。華為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攜手,通過創新的ICT技術, 幫助不同地域、 不同群體的人們, 獲取公平優質的醫療保健資源, 無障礙地體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
77、。創建 MaiHealth 平臺的 Lance OSullivan 醫生MAiPOD 旨在為每個人提供幫助,對新西蘭任何存在健康服務缺口的地區都適用。我們希望醫療能惠及每一個人,大家共同進步,這樣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繁榮。 Lance OSullivan 醫生科技助力醫療普惠,新西蘭移動診所將頂級醫療服務帶到偏遠地區新西蘭擁有約 70 萬農村居民,但面向農村居民的醫療服務卻嚴重不足。由于大多數醫療資源在城鎮,新西蘭農村地區的人們很難預約到附近的診所,他們不得不花費數小時前往城鎮就診, 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費用高昂。為 了 更 好 地 向 偏 遠 地 區 提 供 醫 療 服 務,Lance OSu
78、llivan 醫生創建了 MaiHealth 平臺,旨在向缺少醫生的農村腹地提供醫療服務。OSullivan 醫生找到了本地網絡運營商 2degrees 和華為,尋求擴大MaiHealth 平臺服務的解決方案。經過努力探索,我們助力其推出了名為 MAiPOD 的移動診所網絡服務。每個 MAiPOD 診所由一個 40英尺長的集裝箱改造而成,可以裝上卡車,駛往偏遠地區。MAiPOD 診所還配備了一名護士和一名助手,既可在現場提供醫療服務,也可在路途中照顧病人。通過華為 4G 網絡、Wi-Fi 6 和云平臺,所有MAiPOD 診所可以實時連接,支持醫生和專家遠程會診,查閱病歷,并聯接醫療設備。在新西
79、蘭因新冠疫情實施封鎖的前幾天,第一家 MAiPOD 診所在遠北地區的凱塔亞鎮投入運營,新冠病毒檢測很快成為其服務項目之一。OSullivan 醫生和 MaiHealth 團隊 724 小時工作,檢測出 64 例新冠確診病例,為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MAiPOD 移動診所已成為凱塔亞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MaiHealth 平臺的技術和醫療合作伙伴希望與 OSullivan 醫生合作,將 MAiPOD 移動診所推廣至新西蘭更多地區。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36 15,000+“暢聽無礙”App 的使用者已經超過 15,000 人“暢聽無礙”App
80、開發者學習手語暢聽無礙:讓聽障人士溝通更容易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聽力殘疾患者超過 2,700萬人,但針對聽障人士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以及特殊場景的手語翻譯等資源,仍相對匱乏。為了讓聽障人士不在數字世界中掉隊,一款由合作伙伴開發的 App “暢聽無礙”應運而生。這款應用基于華為云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夠滿足聽障人士日常生活中溝通交流、 學習娛樂的需要, 還能幫助他們在政府、醫療、金融、法律等公共服務領域實現無障礙交流。借助這款App, 聽障人士可以把手機播放的無字幕視頻實時生成精準字幕,無障礙地觀看各種學習、娛樂視頻,了解時事新聞,還可以在手語志愿者的幫助下,通過遠程視頻免費享受
81、面對面手語翻譯服務,真正解決辦事難的問題。截至 2020 年底, “暢聽無礙”App 的使用者已經超過 15,000 人。3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倡議:教會爸媽及長輩們學會使用智能手機1,000萬每月約有 1,000 萬人次使用華為智能手機無障礙功能880+萬在中國,每月約有 880 多萬人次使用華為手機 簡易模式適老關懷:不讓老年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 2000 年至 2050 年間,全世界 60 歲及以上老人的絕對數量將從 6.05 億增長到 20 億,占到人口總數的 22%。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發展, 老年人一方面有機會享受更
82、高效、更便捷的智能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數字時代的銀發一族在衣食住行方面遭遇的種種不便屢見報端,如:健康碼、支付碼、網約車等新興事物讓缺乏數字技能的老年人舉步維艱、無所適從。為了不讓老年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華為自 2017 年起全面優化了 EMUI 手機操作系統的無障礙體驗,通過不斷的改進為特殊人群帶來便利。截至 2020 年底,華為智能手機已涵蓋 15 種無障礙功能,每月約有1,000 萬人次使用。春節期間,華為發起倡議:教會爸媽及長輩們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我們發布了圖文并茂的送給咱爸媽的手機使用指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快速教會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推出后倍受歡迎,廣為傳播。其中重點推薦的適老功能
83、有: 簡易模式:該模式通過更簡單的布局、更大的圖標和字體,展示較為常用的應用程序,同時音量也自動調到最大, 讓老人更容易使用。 僅在中國,每月約有 880 多萬人次使用華為手機簡易模式。 語音助手“小藝” :華為手機的智慧助手“小藝”,可以幫助老年人用語音方式輕松滿足日常生活的各種需要。例如:老人家只要對小藝說“幫我打車”,小藝會馬上打開滴滴協助叫車。 暢連通話:通過“暢連通話”功能,老人可以通過華為手機、平板、智慧屏等多種設備和家人進行高清視頻通話,不論身在何處都能近距離感受親情的溫暖。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38 華為給幾內亞偏遠村莊安裝 RuralS
84、tar科技推進均衡發展ITU 數據顯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尚未接入互聯網。他們大多數居住在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以小農經濟為生,雖然身處數字時代,卻無法享受數字紅利,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華為 TECH4ALL 項目致力于通過 ICT 技術推動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和欠發達行業的發展。我們持續為偏遠地區的 ICT 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因地制宜打破“最后一英里”的瓶頸;我們努力通過數字技術使能千行百業,讓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偏低的行業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 幫助身處高危、 高風險環境從事繁重、 重復勞動的人群改善工作方式,讓他們的工作更加安全、高效、有尊嚴。5,000+萬華為 RuralStar
85、系列解決方案已覆蓋5,000 多萬偏遠區域人口RuralStar:為身處“信息孤島”的人們帶去聯接和改變的希望由于缺乏通信設施,非洲大量偏遠地區還無法實現打電話和上網,猶如“信息孤島”。這些地方往往人口分散,沒有穩定的供電條件,路況也差,傳統的鐵塔站由于成本高、運輸困難等原因,很難也不適合部署在這些偏遠地區。為解決這一通信難題,華為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和調研,創造性地設計出一種可以建在木頭桿上的基站, 它自帶電源、 功耗很低、簡單小巧,完全滿足客戶快速、低成本建站的需求,我們給它命名為 RuralStar。RuralStar 因其獨特的優勢,很快得到了廣泛應用,遍地開花結果,給無數身處偏遠地區的人
86、們帶去了聯接外部世界的希望。比如:在加納,我們僅用 3天時間就建好了一座 RuralStar 基站,時間與造價成本縮減 70%。村民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尼日利亞,RuralStar 為 Tobolo 的村民帶來通信便利和商業機會,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泰國山區,RuralStar 讓山里的孩子用手機看上了視頻,給他們打開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在中國,有了RuralStar, 大涼山的居民可以便利地使用聊天軟件,舟山海島的工人能夠和家人保持溝通 . RuralStar所到之處,不論是平原、山丘、沙漠、海島,還是農村、城中村、高速公路、隧道,網絡聯接從“不可能”變成“可能”,越來越多
87、地區實現了網絡聯接,開始享受數字世界帶來的紅利。2020 年,華為推出 RuralStar Pro 創新解決方案,可為更加偏遠的村莊提供高質量的移動寬帶服務,該方案創新性地采用接入回傳一體化設計,使整站功耗降低到百瓦,端到端成本大幅下降,大幅推進了鄉村數字化進程。目前,RuralStar 系列解決方案已累計為超過60 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覆蓋 5,000 多萬偏遠區域人口。3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5G+ 智慧工廠:讓煉鋼工人“從桑拿房走進空調房”華為攜手湖南移動助力湘鋼實現 5G 天車遠程操控鋼鐵是制造業的“脊梁”,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
88、作用。傳統鋼鐵廠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人們常年在高溫、粉塵、噪音等環境下工作,健康和安全隱患較為突出,人員流失率大、招工難,生產效率相對低下。為應對傳統鋼鐵行業發展瓶頸,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簡稱“湘鋼”)秉承“讓設備開口說話、讓機器自主運行、讓職工尊嚴工作、讓企業高效發展”的目標,與湖南移動、華為公司共同簽訂了“擁抱 5G 時代,共建智慧工廠”合作協議,率先在國內鋼鐵行業引進“5G+ 智慧工廠”模式。如今,在 5G 助力下,湘鋼工人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改善: 遠程智慧天車:通過“操控端 +5G+ 天車”組成的遠程智慧天車,工人們可以坐在安靜舒適的空調房里, 一人遠程操控煉鋼區
89、多臺天車, 進行卸車、吊運裝槽、配合檢修等作業,還可實現人機協同下的實時操控和定位,視野清晰,操作舒適。 5G 加渣機器人:通過 5G 網絡運用機械臂加渣,工人們不用再守候在高溫熔爐旁從事危險、 枯燥、繁重的加渣工作,只需隨時隨地在 5G 手機上一鍵啟動加渣程序,機械臂便可自動均勻、穩定地加渣、吹渣,不僅降低了工人高危作業的風險,還大幅提升了鋼鐵生產質量。 基于 AI 的自動轉鋼:通過 5G 攝像頭采集視頻數據,工人們可以基于云端訓練模型自動控制轉鋼輥道轉向、轉速,提高鋼坯的軋制效率,每天可多軋制 6-7 塊鋼坯?!?G+ 智慧工廠”不僅幫助湘鋼大幅改進了生產效率和質量,還讓工人們脫離高溫、嘈
90、雜、危險的工作環境,提升了工人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該模式已在中國上海、河北、北京、廣西等省市推廣應用, 加速了鋼鐵行業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數字包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40 5G+ 數字農村:助力中國新農村經濟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為支撐中國廣東省清遠市政府建設連樟村數字農村樣板點,華為協助中國電信構建了以端管云綜合解決方案為基礎的數字農村底座,承載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產業振興等業務,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振興農村經濟探尋切實有效的路徑。目前,連樟村已經實現“千兆 5G 網絡,千兆光纖,千兆 Wi-Fi”,成為全國率先部署 5G 網絡的鄉村,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可喜的變
91、化: “數字化網格治理平臺”在防范重大安全風險,利用視頻 AI 技術構建老人關愛、環境治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WeLink 云會議”讓政府工作人員可以遠程為村民提供矛盾調解、律師普法等服務,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5G+ 天翼云 + 智慧屏 +VR”打造了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遠程課堂,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農民數字技能。 “5G+ 醫療”提供遠程診斷、遠程衛生培訓,讓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便利的衛生服務,實現小病不出村,并加強了慢性病、傳染病的防控防治。 通過數字化服務,圍繞當地特色農旅引入 VR 全景直播、農產品溯源直供,助力產業振興。我們相信,連樟村這樣的數字農村模式將逐步
92、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為新農村的經濟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中國廣東省清遠市連樟村數字農村樣板點4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安全可信3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42 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開放透明網絡穩定運行保障業務連續性在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智能世界,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正成為內生需求和基礎能力,也是政府、行業 /標準組織、企業、技術供應商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責任。ICT 技術在讓人們享受便利的同時,也應最大程度地保護人們的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并保障人們隨時隨地獲得穩定的信息與通信服務,不論是面臨
93、自然災害、疫情、沖突還是重大事故。4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管理方法和實踐作為全球領先的 ICT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過去三十多年,我們和運營商一起建設了 1,500 多張網絡,助力數以百萬計的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幫助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30 億人口實現聯接,我們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我們也意識到沒有安全可信和隱私保護,就沒有數字化智能世界的業務成功。華為已經明確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變革來應對網絡安
94、全和隱私保護帶來的挑戰,通過打造安全可信和高質量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助力客戶實現網絡韌性。保障客戶網絡和業務穩定運行是華為的重要社會責任。我們從組織、人員、流程及 IT 工具等方面建立了客戶網絡保障體系,并制定了應對地震、洪災、戰爭、疫情等突發緊急事件的應急預案,協助客戶快速恢復業務和保障通信暢通。同時,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華為已建立了從供應商到華為、從華為到客戶的端到端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以保證在重大事件發生后,華為能夠持續保障供應連續性和對客戶產品與服務的及時交付。2020 年,新冠疫情極大地改變了組織運作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很多線下行為被迫轉為線上,遠程辦公、視頻會議、遠程教育、遠
95、程醫療等成為新常態,數字技術在確保社會生活、企業運行連續性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數字化的加速發展也加劇了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挑戰,2020 年安全漏洞和網絡攻擊的數量和規模都創歷史新高,勒索病毒、數據泄露事件亦層出不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自新冠病毒大流行以來,針對其工作人員的網絡攻擊和針對廣大公眾的電子郵件詐騙數量急劇增加,網絡攻擊事件是以往的五倍,提升網絡韌性迫在眉睫。對于 ICT 基礎設施提供商來說,疫情期間企業停工、航線中斷、物流阻隔等給客戶網絡維護和業務連續性也帶來極大的挑戰??沙掷m發展背景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44 網絡安全和用戶
96、隱私保護華為始終致力于構筑安全可信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不斷優化端到端保障體系,確保各領域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工作持續夯實并與時俱進。2020 年,我們在流程變革、解決方案、技術創新、獨立驗證、供應鏈、人員管理等方面落實的重要舉措包括:推進可信變革,提升軟件工程能力和網絡韌性,打造安全可信的高質量產品與解決方案軟件工程能力提升變革階段性成果已融入華為管理體系和研發流程;可信工程能力已嵌入 IT 和工具,為產品開發提供高效、過程可信的研發作業環境;在可信軟件方面,我們發布軟件過程可信能力框架和衡量標準,建設了 9 大類共計 44 個能力及 114 個子能力,建立起一整套系統的、可持續的和快速反饋的
97、可信編碼生產機制;在可信硬件方面,我們在新開發的單板上落地可信與安全設計規范,硬件可信關鍵組件通過 CC EAL4+ 認證;我們在產品設計中開展威脅建模分析,落實安全韌性架構,并通過單域安全管理、網元入侵檢測等安全公共產品與組件幫助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升安全態勢感知能力,從架構上實現結果可信;我們通過開展培訓與人員能力認證,不斷提升員工的網絡安全能力與意識,2020 年我們認證了 2 萬多名員工,讓可信軟件文化逐漸深入人心。通過技術創新幫助客戶應對安全風險我們圍繞 5G、AI、云計算、智能終端、自動駕駛、數字智能體等業務場景,基于系統、網絡、應用、數據多層次的安全技術棧,持續開展密碼學、AI 可信
98、、機密計算、差分隱私、 數字身份與信任機制等前沿技術的研究探索,并加快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落地,提升產品的原生安全能力,增強韌性,幫助客戶應對最新的安全風險。以 5G基站為例,我們通過部署偽基站檢測、用戶身份標識加密、空口防 DDOS 攻擊、內置防火墻等功能,增強對終端用戶的隱私保護,減少攻擊面,提升防御強度,增強網絡韌性。我們在 2020 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發布了基于可信執行環境的 AI 安全保護技術,可以有效提升 AI解決方案中高價值數據資產的安全性。截至 2020 年底,我們在全球已獲得 2963 件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相關的技術發明專利。持續加強供應鏈的網絡安全風險管理和能力建設華為已建立
99、了符合 ISO 28000 的全面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從來料到客戶交付的端到端流程中,識別和控制安全風險。我們建立了業界領先的物料可信規格及安全選型測試標準和可信供應商成熟度標準,供應商需要通過安全選型測試及體系認證后方可引入。2020 年,我們對全球超過 4,000 家供應商進行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跟蹤管理,與超過 5,000 家供應商簽署了數據處理協議并進行了數據處理盡職調查,確保隱私合規。我們優化了可供應性和可制造性安全基線和驗證流程,并在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落地。我們注重各國對供應鏈安全的要求,累計在五大洲28 個國家和地區獲得 35 張 AEO(Authorized Economic O
100、perator)證書。我們持續優化產品發貨追溯系統,有效支撐問題快速修復及風險緩解。全面實施服務作業安全可信疫情期間網絡流量激增導致全球客戶建站需求大增,華為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人員資質管理、接入安全、操作安全以及數據安全管控等能力,開展月度“網絡平安日”等主題活動,提升交付與服務人員安全意識,并通過本地加遠程交付中心的模式,幫助運營商客戶快速安全地建設網絡和開展業務,降低疫情的影響。持續加強全員意識,穩步提升專業能力我們舉辦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活動月,通過總裁寄語、專家講座、知識競答、透明中心開放日、技術大賽、驗證大會等主題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文化建設,持續加強全員意識。為提升員工專業
101、能力,我們在政策上鼓勵員工參與外部專業認證,并提供相應專業培訓,已有760多人獲得了CISSP、 IAPP等權威認證。 與此同時,我們依托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知識中心持續規劃和開發賦能課程,目前知識中心已上線 204 門課程,涵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洞察、流程建設、驗證與測試、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內容,超過 20 萬人次參與學習。4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在第三方獨立驗證上加大投入我們持續與業界權威認證機構和第三方實驗室開展合作,以行業標準和優秀實踐來檢驗華為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網絡安全及隱私保護能力,取得了以下業務進展: 2020 年共獲得 70 多個網絡安全和隱私
102、保護相關認證, 如 5G 和 LTE 基 站 行 業 內 率 先 通 過 NESAS 評估;5G 基站獲得 CC EAL4+ 認證;路由器產品獲得法國 ANSSI 的 CSPN 認證;iTrustee 通過法國 ANSSI CC 認證;防火墻和園區交換機產品完成 PCI-DSS 評估;Mate 40 系列手機獲得 DRM 版權認證及德國ePrivacy 認證;華為云獲得 CSA STAR、ISO 27001、ISO 27701、PCI DSS、TISAX 等十多項認證。 2020 年 5 月,德國 IT 安全服務公司 ERNW 完成了華為核心網網元 UDG(Unified Distribute
103、d Gateway)的源代碼技術審視,報告顯示,“UDG 整體源代碼質量良好,表明華為已建立了成熟的軟件開發流程”。 我們在華為云、終端云、手機等領域持續開展漏洞獎勵計劃,鼓勵業界白帽黑客在華為產品中挖掘漏洞,與業界眾多安全專家共同構建負責任、透明、協同、安全的漏洞生態。尊重和保護用戶隱私華為遵守各國隱私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并構建端到端的隱私保護管理體系和技術能力;我們構建了隱私保護流程和系列的 IT 工具平臺,提升合規有效性和管理成熟度,提供更為透明、清晰的隱私保護合規過程和結果展示;我們對數據主體權利保障持續投入和完善,及時有效地處理超過 20,000 次數據主體請求;我們持續地在不同
104、國家和各業務領域開展內外部審計,以確保公司個人隱私保護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46 華為瀏覽器隱私保護主題沙龍華為瀏覽器,為用戶構建安全可信的上網環境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瀏覽器已經成為我們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為用戶構建安全可信的上網環境,是華為瀏覽器首要關注的問題。秉承著“創新科技保護隱私” 的核心理念, 華為瀏覽器提供了以下特色功能:惡意網址檢測有些釣魚網站、欺詐網站通過偽裝成正規網站,采用欺騙性的手段企圖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一旦誤入這些網站,用戶可能面臨帳號丟失及隱私泄漏等風險。為此,華為瀏覽器聯合業界頂尖安全廠商對網站安全性進行檢
105、測并告知風險, 提示用戶謹慎訪問。 檢測時,我們不會將用戶實際訪問的網址傳遞給第三方安全廠商,而是經過去識別化和匿名化處理的地址,這樣華為和第三方都無法獲知用戶訪問的網站內容。同時,華為瀏覽器的“惡意網址檢測”功能默認開啟,用戶無需更改任何設置便能得到保護。智能防跟蹤當用戶在網上查看過某件想買的商品后,瀏覽其他網頁時往往也能看到這個商品的廣告,這是廣告商通過跟蹤型 Cookie 跨網站向用戶推送的。華為瀏覽器“智能防跟蹤”功能可以提前識別跟蹤型網址,并同步到用戶的手機。當用戶訪問這些網址時,華為瀏覽器會自動禁止攜帶跟蹤型 Cookie,從而阻斷跨網站跟蹤行為,充分保護用戶隱私。內容攔截瀏覽網頁
106、時出現的廣告嚴重影響用戶體驗,華為瀏覽器提供網站級廣告過濾控制能力,并在地址伸縮欄實時提示已過濾廣告的條數。對騷擾廣告重災區的網站,華為瀏覽器自動打開廣告過濾攔截;對正常網站, 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設置廣告過濾功能。智能攔截 App 自動打開和下載網頁瀏覽過程中,華為瀏覽器會貼心地幫用戶自動屏蔽網頁自動打開和下載 App 的行為,減少干擾,保障用戶更流暢的網頁瀏覽體驗。這項功能默認開啟,無需用戶自行設置。除上述功能外,華為瀏覽器還有很多隱私安全保護功能,比如:個性化可知可控(與第三方個人數據零分享)、無痕瀏覽、第三方網站敏感權限使用可知可控、兒童模式等。華為瀏覽器在全球范圍內通過了英國標準協會
107、(BSI)頒發的 ISO/IEC 27001、ISO/IEC 27018、ISO/IEC 27701、CSA STAR 四項國際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領域的權威認證。華為瀏覽器始終以用戶為中心,致力于構建安全可信的上網環境,讓用戶暢享智慧數字生活。4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開放透明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是政府、行業 / 標準組織、企業、技術供應商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責任。我們呼吁建立共同的網絡安全標準,因為安全標準以及基于標準的認證評估,可以幫助人們理性、客觀地評估網絡安全風險,增加人們對技術的信任。在移動通信領域,GSMA 和 3GPP 聯合
108、推動的 NESAS/SCAS 安全標準和評估方法,已經成為業界普遍認可的安全基線,會進一步提升移動網絡對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能力。為了讓人們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華為一直以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通過技術創新、標準 / 認證、管理改進等一系列方式,積極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合作,共同應對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挑戰。2020 年,我們得到的認可包括:12 月,羅馬尼亞數字化轉型委員會向華為頒發“數字化轉型最佳網絡安全生態”獎,肯定華為在同步推進新技術和網絡安全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國際標準組織 3GPP 接納了華為貢獻的 253篇 5G 網絡安全提案,
109、華為的提案貢獻數已連續多年保持業界領先。3月, 華為聯合深圳奧聯、 中國電信等提出的 電信網絡物聯網標識密碼安全方法在 ITU 正式發布,標準號為 X.1365。該標準解決了千億級物聯網設備場景下的身份認證和密碼管理的挑戰,大幅降低管理成本,為構建高效的數字化行業信任機制做出了貢獻。7 月,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發布“TR03148寬帶路由器安全技術指南”,為寬帶路由器制定了安全要求和測試規范,華為受邀參與了規范編寫和概念驗證。8 月,華為 5G RAN gNodeB,5G Core UDG/UDM/UNC/ UPCF 和 LTE eNodeB 率先通過 GSMA 網絡設備安全保障方案 NES
110、AS 移動通信設備產品開發和生命周期流程安全評估,成為行業內無線和核心網均完成此評估的 5G 網絡設備供應商。10 月,中國移動攜手南方電網、華為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安全自主可控助力 5G 智能電網應用推廣”獲得中國第三屆“綻放杯”5G 應用征集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該項目結合電力應用網絡安全需求,打造了智能電網立體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全天候數字電網安全態勢感知,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該項目還實現了全球首個電力切片安全隔離測試驗證、全球率先 100% 通過 IMT-2020(5G)推進組網絡安全測試,獲得多項業界第一,打造了 5G 使能電網安全保障的創新典范。10 月,尼日利亞參
111、議會網絡安全委員會向華為頒發“尼日利亞數字技術和網絡安全卓越貢獻獎” ;11月, 尼日利亞電信協會向華為頒發 “ICT技術和網絡安全發展卓越獎”。12 月,印尼國家網絡安全與密碼局為華為頒發印尼信息安全 KAMI“PIAGAM APRESIASI”獎,表彰華為在印尼信息安全領域做出的表率和突出貢獻。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48 2020 年 1 月,布魯塞爾透明中心舉辦 5G 安全研討會華為網絡安全透明中心,共建能力,共享價值華為已在全球建立了六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透明中心,分布于英國、加拿大、德國、阿聯酋、比利時和中國。透明中心旨在搭建與利益相關方開展交
112、流合作的平臺,主要履行三類職能: 展示與體驗:展示華為從戰略、供應鏈、研發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端到端網絡安全實踐。 交流與創新:與關鍵利益相關方共同探討和推動網絡安全標準與驗證機制,推動全行業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 安全驗證服務:向華為客戶提供產品安全測試和驗證的平臺與服務。我們真誠地歡迎各利益相關方利用透明中心加強溝通,在安全標準、測試驗證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 共建能力,共享價值,共同應對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挑戰。4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網絡穩定運行保障華為在全球設立了兩個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和十個區域技術支持中心,5,000 多名專業的工程師為客戶提供
113、 724 小時技術支持服務。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客戶網絡維護帶來極大的挑戰,華為人一如既往地與客戶風雨同舟,時刻堅守崗位,保障了全球 30 多億人的通信暢通,支持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1,500 多張客戶網絡的穩定運行,并對全球200 多起突發災害及重大事件進行網絡保障。華為在全球設立的技術支持中心加拿大墨西哥馬來西亞俄羅斯羅馬尼亞巴基斯坦巴西GTAC 全球技術支持中心RTAC 區域技術支持中心埃及印度中國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50 181交付緊急備件 181 件463現場投入人員 463 人天華為網絡設備搬運現場醫院內部網絡系統調優助
114、力客戶快速開通和保障火神山 5G 網絡,支援中國武漢抗疫2020 年初,新冠病毒突然爆發,中國武漢成為重災區,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在這個特殊時期,通信網絡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1月23日, 武漢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下達了開通火神山5G網絡的通知。接到通知后,華為湖北代表處聯合運營商客戶立即成立了應急項目組,連夜討論建網方案,協調設備物資。1 月 24 日 中國除夕當天,華為 50 多名工程師和合作方一起兵分多路,完成了站點現場勘查、建網方案制定以及物料的搬運和清點。1 月 25 日,13 名工程師奔赴醫院現場實施建網,后方多人支撐,在一天之內開通了火神山醫院 5G 網絡應急基站
115、??紤]到醫院 2 月 4 日就要收治病人,為保證交付進度,項目組在臨時倉庫擁擠嘈雜的環境里持續奮戰,終于在 2 月 3 日完成了視頻會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網絡調優的交付,可以支持醫院順利開展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業務。從 1 月 23 日武漢封城至 2 月 14 日,華為湖北代表處累計完成網絡緊急操作 41 單,受理網上問題 445 單,交付緊急備件 181 件,現場投入人員463 人天。在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戰斗中,華為工程師們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為協助客戶開辟搶救生命的通信通道竭盡所能。5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工程師搬運物料去站點華為土耳其保障團隊協助客戶
116、開通應急基站浴水奮戰,印尼首都雅加達洪災通信保障土耳其突發 6.8 級地震,華為工程師與時間賽跑,三天恢復通信網絡2020 年跨年夜,特大暴雨突襲印尼首都雅加達,引發了嚴重洪災,30 多萬人被迫撤離,多個區域大面積停電,當地運營商網絡 1200 多個站點斷站,嚴重影響市民的通訊服務和政府的搶險救災活動。華為印尼代表處第一時間和客戶組建了抗洪搶險聯合保障團隊,緊鑼密鼓地開始站點搶修和防洪加固工作。由于站點中斷數量太多,利用有限資源恢復關鍵站點成為技術團隊首要任務。我們協助客戶對主干線路、受災嚴重的核心站點進行重點搶修,支援客戶開通了 21 個應急基站。救災期間,我們在首都區域前后一共調動超過 2
117、10 支隊伍、150 輛各類車輛、10 部沖鋒舟、160 臺移動油機支援客戶。1月 4 日凌晨,經過全力搶險與保障,網絡已大面積恢復,關鍵節點和重要站點全部恢復;核心機房得2020 年 1 月 24 日,土耳其東部埃拉澤?。‥laz)發生了 6.8 級強烈地震,震后又發生 200 多次余震,大量建筑物倒塌,無家可歸的人們亟待救援。通訊到牢固加防后,也經受住了洪水的嚴峻考驗。1 月 6日,客戶網絡站點全部恢復如初。不論何時何地,時刻堅守崗位,保障通信暢通,是華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對于地震后的人們尤其重要,業務中斷的每一秒,都牽動著成千上萬顆焦急的心。地震發生后,華為土耳其代表處立即啟動了網絡保障應
118、急預案,GTAC、研發等相關人員迅速集結。20分鐘內,我們與客戶共同商定了網絡恢復方案,并在短時間內調度 7 臺應急通信保障車就位。在地震發生 2 小時內,由 21 名華為員工組成的搶修團隊向災區前線帶去兩大卡車物資,包括無線、微波、發電機等通信基礎設備?,F場工程師們不畏寒冷,深夜上塔修復設備,調試通信鏈路,開通應急站點。華為和客戶一起與時間賽跑,克服了地震帶來的困難,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所有嚴重受損站點的修復工作,助力災區人民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52 華為應急保障工作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發布會視頻直播聞汛而動,中國甘
119、肅隴南抗洪救災網絡保障“零中斷、零事故、零投訴”,保障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順利召開2020 年 8 月中旬,甘肅省隴南市遭遇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害,多地光纜中斷及大面積停電,多個縣區通信嚴重受損。其中,隴南文縣受災最為嚴重。2020 年 11 月 4 日 -10 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開幕式上,多國領導人以視頻方式致辭,對網絡實時流暢度要求頗高。為協助運營商客戶共同保障博覽會期間的專線視頻直播業務,華為共投入 200 多名工程師,24 小時現場值守、后臺監控,確保優質的用戶體驗。整個保障區域覆蓋國家會展中心、交通樞紐、主要干道,國展周邊道路等,華為工程師現場勘查和確定優化方案
120、,確保用戶感知無死角。場館內外3G/4G/5G 數據網絡感知良好,現場測速場館內 5G下載速率均在1Gbps以上, 5G智慧新媒體全息直播、5G AI+VR 動態直播、5G 智慧安防等業務播放和演示均取得成功。在 7 天的保障過程中,中國央視和上海電視臺分別使用 5G 網絡進行了 50 多場現場直播, 全程流暢無卡頓, 實現了客戶網絡業務 “零中斷,零事故,零投訴”的保障目標。災情就是命令。華為甘肅代表處聞汛而動,立即啟動 1 級應急響應,成立應急保障工作組,24 小時值守保障。8 月 17 日,華為與客戶共同確定了網絡應急恢復方案,抽調 20 余人投入隴南現場搶修。在趕往文縣的路上,山體滑坡
121、掩埋了主干道,車輛不能通行,搶修人員手提肩扛,背著光纜徒步七十公里趕到斷點現場接續。8 月 20 日,搶修人員終于打通了文縣的通信“生命線”,骨干網絡得以恢復。在華為和客戶的不懈努力下,經過一個月的奮戰,受災嚴重區域的通信全部恢復。隴南市政府特向華為當地團隊頒發“踐行初心使命,彰顯企業擔當”錦旗,充分肯定了華為使命必達的社會責任感。本次網絡保障活動體現了華為網絡保障服務團隊專業的技術能力、成熟的流程和組織平臺交付能力、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譽。5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業務連續性在當今社會分工高度國際化的背景下,華為的采購、制造、物流及全球技
122、術服務等業務都不可避免地依賴于與第三方廠商或專業機構的廣泛合作,業務連續性管理至關重要。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華為已在采購、制造、物流及全球技術服務等領域建立了從供應商到華為、從華為到客戶的端到端業務連續性管理(BCM)體系,并通過建立管理組織、流程和 IT 平臺,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員工 BCM 培訓及演練,提升各組織BCM 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對日常業務風險的有效管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IMP組織 & 責任,運作機制,執行 & 評估供應商BCMBCM 政策業務影響分析培訓風險評估策略選擇測試 / 演練IMP/BCP維護 / 改進業務連續性計劃 BCP研發財經采
123、購IT制造HR供應鏈行政服務交付 / 網絡保障客戶BCMBCM 流程地區部 / 代表處 / 駐外機構戰 爭地 震暴雨 / 臺風傳染病火 災罷 工交通事故經濟 / 貿易政治 / 政策華為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研發和采購領域的關鍵舉措 多元化方案:在新產品設計階段,從原材料級、單板級、產品級支持多元供應方案,保障原材料供應多元化,避免獨家供應或單一地區供應風險,確保產品的持續可供應性。 分場景儲備:在量產階段,為滿足客戶需求與應對全球疫情、需求波動和供應行情等不確定性變化,建立從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合理安全庫存。 供需能力可視:與供應商深度協同,通過 IT 系統實現需求預測、采購訂單、供應商庫存的可
124、視,確保需求的快速傳遞和供應能力的快速反應。安全可信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54 制造供應能力備份:華為堅持自制與外包并重,與多家電子制造服務商(EMS)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形成華為和 EMS、各 EMS 之間可相互備份單板制造供應能力;在全球建立了深圳供應中心、歐洲供應中心、拉美供應中心、迪拜供應中心,4 個供應中心之間均可相互備份整機制造供應能力。 全生命周期備件儲備:在產品停產之前,按照市場需求與歷史用量滾動進行備件儲備;在產品停產之后,按全生命周期預測一次性做足備件儲備,確??蛻衄F網設備運行的連續性。事實上,近十年來在全球許多重大自然災害、政治、經濟、貿易
125、、沖突、戰爭等風險事件發生后,尤其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情況下,華為仍然能夠持續保障供應連續性和對客戶產品與服務的及時交付,這充分表明華為建立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是行之有效的。同時,作為一家覆蓋網絡基礎設施、IT 基礎設施、云服務和智能終端等領域的全球企業,華為與過萬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廣泛合作, 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20 年 5 月 15 日和 8 月 17 日(均為美國當地時間),美國商務部先后發布公告,針對在實體清單上的華為技術及華為技術部分非美國關聯公司修改直接產品規則并發布最終文本。 基于此, 所有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 (EAR)管控的物項(包括硬件、軟
126、件、技術等)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為相關實體出口、再出口或境內轉移等,均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該事件對華為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華為一直堅定不移地擁抱全球化,繼續實施多元化供應戰略,不依賴于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用全球產業鏈的產品構建供應連續性。該事件并不限制華為按照合規要求對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華為有信心、有能力與合作伙伴共同奮斗,奉行 “合作共贏、 共同發展” 的合作理念, 共創安全、 可靠、有競爭力的健康產業鏈,確保華為產品滿足客戶持續可供應交付要求,持續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制造供應和備件儲備領域的關鍵舉措5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綠色
127、環保4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56 減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進循環經濟全球許多商業領袖已經意識到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為各自的企業競爭力、增長和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風險和機遇。不少企業已加入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倡議和行動中來,例如:簽署“氣候宣言”、提升能源效率、采購可再生能源、減少廢棄物,并分享相關的工具、 方法和優秀實踐等。 產業各異,做法也有所不同,但負責任地消費和生產,已成為廣大企業和消費者的共識。5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管理方法和實踐作為全球領先的 ICT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秉持著“讓科技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128、打造“綠色比特”,在攀登創新巔峰的旅程中,堅持以科技創新保護環境,重點圍繞“減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進循環經濟”三個方面,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不斷從管理和技術等層面,進行節能減排的創新和實踐,減少自身產品的碳足跡;努力聯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節能減排,全方位構建綠色供應鏈;利用創新 ICT 技術,助力千行百業減少碳排放,負責任地邁出減碳的每一步。通過 ICT 技術與光伏的深度融合,推動能源結構向低碳化轉型,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為智能世界提供綠色源動力。從源頭出發, 優選環境友好型材料,減少原材料使用, 提升產品耐用性、易拆解性,完善產品回收體系,以更少的資源代價,為人類謀取
129、更多的福祉。減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進循環經濟進入 21 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冰川融化、塑料污染、電子垃圾激增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2015 年巴黎協定簽署后,地球暖化仍在加速。但我們也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國家相繼承諾“碳中和”目標,并采取積極行動減緩氣候變化的進程?!疤贾泻汀币馕吨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發展時代趨向變革,一個新的能源時代即將開啟, 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開始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和使用。 同時,為減少碳足跡,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人們也在積極探索和推進“循環經濟”模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沙掷m發展背景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
130、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58 減少碳排放我們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LCA)方法,對自產設備進行系統評估, 精心計算每一個階段的碳排放量,從多個維度不斷降低產品能耗;我們在華為園區持續開展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我們積極牽引供應商制定節能減排目標,并攜手合作伙伴將 ICT 技術不斷向更廣泛的產業領域延伸,助力千行百業節能減排。綠色產品:從源頭出發,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華為的產品涉及智能終端、無線接入、固定接入、數據通信、光傳輸、智能計算等各個產業。在對自產設備進行碳足跡分析評估時,我們發現:網絡設備及用戶側設備因使用期間設備耗電引起的
131、碳足跡占比最大。如果我們從源頭出發,降低 ICT 產品能耗,并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大幅減少產品碳足跡。為此,華為多年來致力于通過節能技術創新不斷改進產品能效,并借助 ICT 產品使能千行百業節能減排,共建綠色世界。不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估圖原材料提取生產運輸使用生命周期末端使用使用原材料提取網絡設備用戶側設備終端產品約約約* 網絡設備在使用階段的碳足跡相對全生命周期的占比約80%95%* 用戶側設備在使用階段的碳足跡相對全生命周期的占比約50%70%* 終端產品在原材料提取階段的碳足跡相對全生命周期的占比約80%95%2020 年,在 5,800 余家獲得全球非盈利環保機構 CDP 評
132、分的公司中,華為因在減排、緩解氣候風險和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行動,榮登 CDP 應對氣候變化 A 級榜單,是少數表現杰出的公司之一。5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多維創新,助力數據中心摘掉“能耗大戶”的帽子互聯網發展至今,全球網民的數量已達 40 多億。人們在享受線上購物、學習、社交、娛樂等一系列智能生活時,背后離不開一個個數據中心在不間斷地提供服務。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時代跳動的“心臟”,但也是能耗大戶,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每年的耗電量近億度, 并且據估算,數據中心總的耗電量可占全世界耗電量的 1%。為幫助數據中心摘掉“能耗大戶”的帽子,華為圍繞數據中心制冷難題持續攻堅
133、,通過多重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密閉式全液冷機柜,熱量 100% 由液體帶走,降低散熱能耗237.5噸在 50 千瓦柜功率設備上,全液冷方案每年可節省約 50 萬度散熱能耗,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37.5 噸全液冷方案有效提升數據中心散熱能效比,大幅減少碳排放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快速發展、高性能計算設備和 GPU 服務器的使用, 單機架用電規模已朝著 20 千瓦 -30 千瓦, 甚至 50 千瓦演進。用電密度提升對數據中心制冷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制冷方式已無法滿足此類高密度的散熱需求。為此,華為研發出了全液冷方案,即在密閉式液冷機柜中,通過液體帶走所有熱量,可以將散熱功耗下降 96%
134、,能源利用效率(PUE)由采用風冷方案的 2.2 降低至 1.1。在 50 千瓦柜功率設備上,每年可節省約 50 萬度散熱能耗,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7.5 噸 *。70% 熱量板級水冷直接帶走30% 熱量柜級風液換熱后,由水帶走*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0 華為廊坊云數據中心部署 iCooling 解決方案,每年可節電 2,764 萬度13,129噸華為廊坊云數據中心部署了此套方案,每年可節電 2,764 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3,129 噸。iCooling+ 間接蒸發冷卻系統,推動數據中心從制冷走向“智
135、冷”在數據中心整體能耗中,除了業務用電外,冷卻系統的用電量占比最大。降低冷卻系統的能耗,是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的關鍵。華為間接蒸發冷卻系統作為自然冷卻的典型代表,能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大幅降低制冷系統的能耗。此外,以前的制冷系統主要靠人工調節,但數據中心負載和外部環境變化頻繁,人工調節的效果十分有限。制冷系統急需一個聰明“大腦”, 才能完成智能調節、按需制冷的任務,節省更多不必要的能耗。為此,華為推出 iCooling 解決方案,通過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使 iCooling 能效優化技術就像數據中心的智能大腦, 讓數據中心 “學會” 省電,自動進行能效調優,可以按需制冷、精確制冷,實現制冷到“
136、智冷” 的革新性轉變,可有效降低數據中心 PUE 約 8%-15%。華為廊坊云數據中心部署了此套方案,每年可節電 2,764 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3,129 噸 *。*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6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端到端發力,打造綠色比特,成就綠色智能聯接聯接,是華為核心業務之一。聯接方式的每次升級,都給人類社會帶來質的飛躍。以 5G、F5G、IPv6 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聯接技術扣響了智能世界的大門。智能世界也應是綠色世界,方能讓人們在享受美好智能生活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從 5G、F5G、IPv6、站點能源等涉及網絡建設的各個環節著手,
137、打造綠色比特,成就綠色智能聯接。打造節能 5G 網絡,守護綠色地球1,000萬基于湖南移動現網實測數據,Power Turbo 日均單站節能可達 3.5 度,全網 5G 每年節能可達 1,000 萬度5G 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溝通與生活,更快捷的網絡、更好的網絡體驗、更多的人與物的聯接讓人們盡享智能生活的美好。與此同時,5G 網絡帶來的能源消耗亦不容忽視,如何通過更有效的節能手段實現綠色網絡聯接是電信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華為攜手湖南移動、廣西電信等深入研究無線網絡節能技術, 結合華為移動網絡自動化引擎 (MAE)創新推出了 Power Turbo,它是華為 PowerStar 三
138、級節能解決方案中的網絡級節能解決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通過在無線網絡側應用智能化技術進行網絡共覆蓋分析,可以在更廣的網絡范圍內開啟節能; 通過對歷史業務模型的學習及未來業務模型的預測,差異化制定節能策略,實現“一站一策”精準節能; 通過對RRU設備能耗模型分析, 實現業務智能分流,達到整網多頻多制式協同節能,最大化網絡能效。同時,我們還助力湖南移動、廣西電信在全國率先完成 5G 節能測試?;诤弦苿蝇F網實測數據,Power Turbo 的部署可額外節省網絡能耗約 10%。日均單站節能可達 3.5 度,全網 5G 每年節能可達1,000 萬度 , 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4,750 噸 *。我
139、們將與湖南移動持續聯合創新,擴大 Power Turbo在全網的部署規模,共同守護綠色地球。華為 Power Turbo 助力 5G 基站日均單站節能 3.5 度*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2 全光聯接因其大帶寬、低時延、低功耗、抗干擾、小體積等特點,已被廣泛認為是低碳、環保的聯接方式之一。在 F5G 時代到來之際,華為通過創新的全光交叉(OXC)、無源光纖等技術降低能耗,構建綠色節能的超高速網絡。迪拜云溪港占地 6 萬平方公里,依運河而建,是迪拜正在建設的超大城市項目,其締造者是中東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伊瑪爾(EMAAR)集團。
140、秉持著“自然與藝術融合”的理念,伊瑪爾集團采用華為全光園區解決方案, 建設綠色可持續的生活和商業社區,將綠色環保注入每個細節。華為全光網絡助力迪拜云溪港智慧商業社區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融合F5G 時代,華為全光網絡展現未來綠色生活藍圖相較于傳統匯聚網絡,華為的無源光纖技術突破了百米網線限制,避免建設過多弱電機房,可節省80% 的機房空間。同時,通過簡化網絡架構,可降低 30% 的能耗,助力伊瑪爾集團每年節省約 13 萬度電,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62 噸 *。綠色科技讓聯接與自然融為一體?;谌A為全光網絡的迪拜云溪港,不僅是新一代智慧社區的典范,也為我們提供了未來綠色生活的藍圖。* 按照國際
141、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6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5+億華為星光智能光貓系列產品已服務全球 4,000多萬家庭用戶,累計節省 15 億多度電,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 73 萬噸更智能的光貓,更綠色的陪伴隨著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購物等日漸普及,終端設備 Wi-Fi 化已成為一大趨勢。從手機、平板、電腦、家電,到各種 IoT 設備,Wi-Fi 網絡已成為每個家庭的基礎設施。作為用戶光纖寬帶的入口,光貓產品是連接家庭與網絡世界的重要設備。長期以來,很多家庭網絡中的光貓產品和路由器產品各司其職,能耗較高;同時,隨著光貓從單頻、Wi-Fi 5向雙頻、Wi-Fi 6 升級
142、,能耗也隨之增加。2020 年,華為把光貓和路由器產品合二為一,發布了具有開創性的華為星光智能光貓系列產品(Huawei OptiXstar),創新性地提出通過三級節能措施,從算法級、模塊級、結構級,實現內在軟件、硬件到外在整機全面節能;同時通過智能休眠機制(APM) , 實現忙時、 閑時、 睡眠模式分場景智能節能。產品設計既保證了用戶的業務體驗,也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節能減排。每臺華為星光智能光貓每天的耗電量可低至 0.37度,與同規格的普通光貓相比,每年可為用戶節省38.5度電。 在2020年, 該系列產品已服務全球4,000多萬家庭用戶,節省了 15 億多度電,累計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
143、73 萬噸 *,約等于種植 3,000多萬棵樹。華為星光智能光貓聯接綠色家庭生活*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4 隨著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到來,聯接無處不在。打造綠色聯接,呵護地球呼吸,讓科技與自然共生,是華為和客戶不懈的追求,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北京聯通在 IP 承載網絡建設和優化過程中,選用華為 NetEngine 5000E-20 和 NetEngine 8000 兩款綠色高端路由器,以更加精簡、節能的數據通信設備應對日益增長的數據洪流。華為 NetEngine 系列路由器,采用 SuperCooling 散熱、混流風扇及智能
144、供電三大技術,跟業界同類產品相比,每比特數據功耗可降低 26%-50%,助力北京聯通每年省電 200 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900余噸 *,約等于種植 4 萬余棵樹。200萬華為 NetEngine 系列路由器助力北京聯通每年省電 200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900 余噸北京聯通工程師檢測 NetEngine 設備華為 NetEngine 系列路由器,助力北京聯通踐行“碳中和”使命*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6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珠海荷包島上部署的華為 iPowerCube 離網去油綜合供能解決方案中國珠海荷包島海水清澈、沙灘細膩,有“
145、十里銀灘”之稱。島上建有VTS 船舶導航站,為船舶有序、安全通行護航,并保護水域環境。因荷包島距城鎮較遠,無法引入市電,VTS 船舶導航站早期采用雙油機和交流電源搭配循環供電,能耗高、噪聲大,每年會產生約 25 噸碳排放,對脆弱的海島環境不利;后來嘗試過“離網光伏 + 柴油發電機系統 + 交流電源 + 鉛酸電池”的供電方案,但問題頻發,系統故障率高、可靠性差。2020 年,華為深入現場調研,發現荷包島光照充足,適合采用 iPowerCube離網去油綜合供能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對太陽能發電系統和智能鋰電儲能系統的多能源調度,替代原“油機 + 交流電源 + 鉛酸電池”方案,確保 24 小時不間斷可
146、靠供電。在保障站點業務不中斷的同時,可助力珠海 VTS 船舶導航站每年節省燃油成本 22 萬元,實現零碳排放,守護荷包島美好的自然環境。0華為 iPowerCube 離網去油綜合供能解決方案助力珠海荷包島實現零碳排放iPowerCube 離網去油綜合供能,守護荷包島自然美景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6 借數字化轉型契機,助力千行百業節能減排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數字化進程。據世界經濟論壇(WEF)評估,加大數字技術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高達 15的全球碳排放, 也就是 2030 年前減少 50碳排放這一目標的三分之一。 華為在加速自身數字化
147、轉型之際,通過創新的 ICT 技術,助力千行百業加快數字化進程,為客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效益。中國上海虹橋機場出租車充電場站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邁入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代表性的“新四化”征程。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直接帶動了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在中國上海虹橋機場 T2 出租車充電場站,華為直流快充模塊助力玖行能源打造了安全可靠、高效快充的航空級充電場站。華為 30 千瓦 HiCharger 直流快充模塊是業界首款獲得了 TV 南德Thresher 萃選可靠性認證的產品,年失效率小于 0.2%。充電效率比業界高 1-2 個百分點,整站年充電量在 700 萬度左右,
148、跟傳統燃油車相比,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3,300 噸 *。在保證充電場站可靠、高效運轉的同時,華為幫助客戶為綠色出行提速,共建低碳社會。3,300華為 HiCharger 助力上海虹橋機場 T2 出租車充電場站提升充電效率,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3,300 噸HiCharger 高壓快充,為綠色出行提速*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6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16 - 2020 年華為全球能源消耗量名稱單位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天然氣萬立方米9937111,1141,3131,536汽油噸3586003476
149、50608柴油噸11625677106107.7電力(中國)萬度168,653207,095235,504302,093346,714電力(海外)萬度/21,03213,456蒸汽噸20,35221,80123,14322,61322,694綠色運營:打造環境友好型園區除了通過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促進各行業的節能減排,華為在自身運營上也長期秉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堅持“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約式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園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綠色園區, 我們從源頭控制 (可再生 / 清潔能源) 、 過程管理 (技術和管理節能) 、 結果閉環 (危廢處理和環保宣傳)三方面齊抓共管
150、,在保證業務連續性基礎上,有效節約能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降低運作成本,實現園區高效、高品質、低碳運營。2020 年,華為中國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達 2.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8.8 萬噸 *。* 按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計算華為成都研究所坐落于水資源豐富的四川省,占地面積 1000 畝,容納員工 1 萬余人。一直以來,成都研究所積極推進綠色園區建設及改造,建立綠色運維體系。我們堅信清潔能源的使用以及綠色環保園區的打造能讓華為產品在設計源頭注入環保理念, 為全球客戶提供綠色創新的ICT產品,共同守護地球家園。自 2019 起,成都研究所結合四川水電資源優
151、勢,因勢利導,現已實現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年均供應水電超 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7.7 萬噸 *。 華為成都研究所采用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2+億度華為成都研究所實現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年均供應水電 超 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17.7 萬噸華為成都研究所,實現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68 2020 年溫室氣體排放范疇一:固定燃燒排放、移動燃燒排放和逸散排放范疇二:能源間接排放溫室氣體范疇一范疇二總量排放量(t-CO2e)41,7362,243,7222,285,458占總排放量比例1
152、.83%98.17%100%2016 年,華為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即: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范疇一和范疇二,到 2020 年單位銷售收入碳排放量下降30%(基準年 2012 年)。2020 年,華為單位銷售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2.56 噸 / 百萬人民幣,相比于基準年(2012 年)下降 33.2%,超額達成目標。2012 - 202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 *2016年2015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585,3691,272,553843,883901,0841,071,833單位:噸1,876,4962,083,6662,213,5462,285,4582017年2018年2019
153、年2020年2012 - 2020 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2016年2015年2012年2013年2014年3.043.223.833.773.71單位:噸 / 百萬(RMB)3.112.892.582.56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0%-1.6%-3.1%-15.9%-20.6%-18.8%-24.5%-32.6%-33.2%* 2019 - 2020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為全球排放數據,2012 - 2018 年的數據僅包括中國區2016 - 2020 年華為中國區用水量2016年936單位:萬噸8131,0411,2941,4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華為中國
154、區 2020 年總用水量為 1,400 萬噸,較 2019 年增加約 8%。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華為業務的增長、運營建筑面積的增加以及綠化面積的增加等,運營活動的用水主要涉及綠化用水、食堂用水和空調系統用水。6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園區 2020 年典型節能改造項目序號措施類型城市項目名稱1技術節能東莞冷卻塔填料升級改造2技術節能東莞冰機冷卻水泵變頻改造項目3技術節能東莞冷站空調水泵變頻改造,控制邏輯優化,運營優化4技術節能成都園區 T5 日光燈更換為 LED 燈5管理節能東莞景觀照明開關時間調整6管理節能武漢開好空調關好燈7技術節能廊坊3 月份和 9
155、月份延長板換供冷(Free Cooling 節能模式)8技術節能廊坊閑置風柜脫離主系統9管理節能深圳空調夜間間歇性開機10技術節能深圳實驗室照明提升改造2017 - 2020 年華為采購清潔能源電量2017年9.32單位:億度11.9512.5715.52018年2019年2020年2020 年,我們完成了冷卻塔填料升級改造、冷站空調水泵變頻改造、LED 照明改造等多個節能項目,中國成熟園區運營能耗同比節約用電量 1,100 多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9,000 多噸1;我們還采購清潔能源電量約 15.5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62 萬多噸2。華為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聲明1按中國區
156、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計算 2計算口徑請見 CTI 華測認證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70 華為園區日?!叭龔U”管理廢棄物分類舉例處理方式固體廢棄物不可回用廢棄物生活垃圾由指定供應商定期清運處理,口罩等拉往指定焚燒點無害化處理食堂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廢棄食用油脂由專業資質供應商無害化處理可回用廢棄物包裝紙箱、五金零部件由指定供應商定期清運,設備報廢五金零部件等走報廢流程危險廢棄物化學品包裝容器定點存放,統一由有資質公司處理建筑垃圾(施工單位產生)裝飾廢料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定點存放,施工方處理,由市政統一指定填埋點廢水食堂廢水含油餐飲廢水先經隔油池處理后,再進入化糞
157、池,達標后排放至市政管網其它生活廢水洗手間、茶水間、保潔等產生的廢水直接進入化糞池,達標后排放至市政管網工業廢水生產工藝產生的工業廢水通過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并實現污水量 60% 回用至生產廢氣餐飲廢氣油煙廢氣先經集煙罩,再經靜電油煙凈化器,達標后有組織排放工業廢氣生產工藝產生的工業廢氣集中收集至樓頂工業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為加強園區日常廢棄物管理,我們采用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對廢棄物分類分級進行處理,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為減少廢棄物產生,我們大力開展環保宣傳,并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環?;顒?,員工們積極參與,反響熱烈,形成人人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序號措施類型城市項目名稱11技術節
158、能深圳大冷機換小冷機12技術節能上海辦公區照明改 LED 光源13技術節能南京辦公區、餐廳及機房熒光燈改 LED 燈14技術節能東莞公共區域照明 LED 改造15技術節能深圳文檔室空調機組加風管和變頻器改造7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參與 IPE“綠色選擇”倡議,打造有競爭力的綠色供應鏈自 2011 年起,華為持續參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發起的“綠色選擇”倡議,將蔚藍地圖環保檢索納入供應商自檢表和審核清單,鼓勵供應商自我管理,并要求存在問題的供應商限期整改,確保供應商環保合規。2020 年,華為定期檢索了 900 家重點供應商的環保表現,在 IPE 綠色供應
159、鏈 CITI 指數排名 IT 行業第四,中國大陸企業第一。華為還在 2020 年 IPE 供應鏈氣候行動 SCTI 指數排名 IT 行業第六,中國大陸企業第一。綠色伙伴:推動 Top100 供應商設定碳減排目標,打造綠色供應鏈華為已將環保要求融入整體采購戰略及業務流程,我們在供應商認證、選擇、審核、績效管理及物料選型等環節明確提出環保要求,確保環保合規,并通過采購業務激勵牽引供應商持續改善,打造有競爭力的綠色供應鏈。2020 年,我們推動占華為采購金額前 100 位的供應商(Top100)統計碳排放量、設定碳減排目標、制定減排計劃并實施減排項目。截至 2020 年底,所有 Top100 供應商
160、均已完成碳排放數據統計,其中 93 家供應商設定了碳減排目標并實施了碳減排項目,剩余 7 家供應商正在進行中。經統計,2020 年供應商與華為業務相關的碳排放總量約為 1,246 萬噸,比 2019 年減少了 30 萬噸。2020 年華為環保周活動現場2020 年 6 月 5 日,值世界環境日之際,華為首次在深圳園區舉辦了主題為“讓科技與自然共生”的環保周活動,通過環保公約簽署、環保知識問答、電子廢棄物以舊換新等形式,號召全體華為人從身邊小事做起,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用紙,綠色出行,低碳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同守護地球家園。本次活動線上、 線下同步進行, 線下約 5,000 人參與,線上瀏覽超
161、 5 萬人次,員工們積極為環?;顒影l聲,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環保的支持,并希望在更多園區舉辦,大大提升了環保意識。華為環保周,倡議“讓科技與自然共生”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72 “光伏 + 地鐵”為上海地鐵提供綠色能源位于上海浦東的地鐵龍陽路基地為地鐵 2 號線和 7號線服務, 每天都有列車進進出出。 但鮮為人知的是,地鐵車庫還是一座隱藏的“發電廠”,車庫屋頂幾乎鋪滿了太陽能板,源源不斷地為地鐵列車提供綠色清潔電能。該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 3.66 兆瓦,全部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年均發電量約 340 萬度,可節約標準煤約 1,200 噸,相當于減少二氧
162、化碳排放約3,390 噸 *。車庫屋頂光伏項目總面積達 5 萬平方米,相當于五六個足球場大小,共安裝了近 13,000 個280 瓦組件,所產生的光伏電力并網接入基地內的綜合變電所,供地鐵就近使用,一年的發電量大約可供一輛 8 節編組的 2 號線列車行駛 20 萬公里,相當于 1,560 多個來回。截至 2020 年底,上海地鐵已有川楊河、治北、金橋、龍陽路、三林、富錦路、中春路、北翟路、陳太路、浦江鎮等 10 個車輛基地完成了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總裝機容量合計約 24 兆瓦,年均發電量約 2,300 萬度,后續還有大量地鐵停車基地將要進行光伏項目建設?!肮夥?+ 地鐵”的應用,實現了綠色能源為
163、綠色交通賦能,助力上海提前實現碳達峰目標。中國上海地鐵龍陽路基地光伏電站,M 字樣光伏板代表地鐵(Metro),綠色草坪象征環保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為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多國家、地區和組織開始關注可再生能源的獲取和使用。在從依賴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過程中,華為希望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我們在自身運營中持續加大引入可再生能源,建設園區光伏電站。2020 年,華為東莞南方工廠、杭州研究所、南京研究所三個園區光伏電站全年發電量達 1,260 萬度,建成并網以來累計實現發電量 11,974 萬度;另一方面,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與光伏技術的融合,提升光伏系統發電效率,讓每一焦太陽能轉化為更多的光伏電
164、力,為千家萬戶帶來綠色能源。同時,“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一地多用的光伏項目,也讓人們看到能源體系與當地環境、產業、經濟需求之間融合的可能性。從 2013 年至 2020 年底,華為智能光伏全球累計發貨超過 160 吉瓦,廣泛應用于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教育、交通、農牧漁等多個行業,涵蓋大型地面、山地、農光、漁光、漂浮、分布式、戶用等眾多場景,累計生產 3,000多億度綠電。2020 年,華為以戶用光伏為突破點,通過光儲融合,推進實現家庭綠電,助力千家萬戶開啟零碳新生活。華為家庭綠電解決方案以太陽光作為建筑的能量之源,通過“光伏 + 儲能”的相互協同,保障全天候的清潔電力供應,讓家庭
165、用戶暢享不間斷的光伏綠電。*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7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寧夏黃河東岸濱河新區,曾是一片荒漠,生態環境惡劣,大風一刮,便是漫天黃沙。面對長期籠罩的“黃蓋頭”,寶豐集團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對 16 萬畝荒漠化土地展開生態治理,種植苜蓿、枸杞,讓荒漠披綠,煥發新的生機。自 2016 年起,華為助力寶豐集團在枸杞上方建設了大型光伏園區。光伏板的鋪設可有效減少約 30%-40% 的土地水分蒸發量,短短幾載時光,當地荒漠的植被覆蓋率已提升約 86%,區域氣候顯著改善。往日的荒漠從“死?!弊兂闪讼掠叙︷Α凹t寶石”、上有滔滔“藍海洋”,遠看一片
166、生機勃勃的土地。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該光伏園區累計發電量超43.1 億度, 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04.7 萬噸 *,約等于新種植 8,901 萬棵樹。由生態改造衍生出來的枸杞光伏項目,還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改變。 每年的光伏板清洗, 枸杞地的除草、43.1億華為助力寶豐光伏園區累計發電超 43.1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04.7 萬噸中國寧夏寶豐光伏園區,村民在光伏園區采摘枸杞抹芽、修剪、施肥、采摘,給當地人提供了 8 萬多個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收入,讓他們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自然環境保護從來不是單一性問題,它與生態治理、能源利用、經濟發展等多方面息息相關。 加大
167、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減少人類碳足跡外, 也讓人們看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也能和諧統一?!稗r光互補”開辟寧夏旱漠披綠新路徑*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74 95,000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助力山東濱州“漁光一體”項目累計發電約 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95,000 噸山東濱州沾化:“發電 + 養殖”實現多方共贏山東省北部的濱州市沾化區,過去以鹽田和傳統養殖為主,土地與海洋利用效益低下。自從引入“漁光一體”項目,在這片土地上,湛藍的光伏板整齊地伸向天空,池塘內滿是鮮活的魚蝦,大片的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系
168、統每天源源不斷地將綠色電力輸送到千家萬戶。該項目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總裝機容量 300 兆瓦,年平均上網電量約 4 億度,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漁光一體”項目,也是“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典范。自 2020 年 6 月建成投入運營以來,項目圍繞“水下產出綠色食品,水上產出綠色能源”的目標,逐步構建“互聯網 + 智慧能源 + 現代化養殖”綜合發展模式。一座集科研、科普、休閑漁業、旅游、垂釣、觀光、餐飲等多種元素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示范園區初具雛形,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多方共贏。項目已累計發電約 2 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95,000 噸 *。中國山東濱州沾化“漁光
169、一體”項目* 按照國際能源署排放因子計算7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促進循環經濟“線性經濟”模式當中,材料從自然資源中獲取,以填埋或焚燒作為終結,消耗了有限的資源,也對自然環境帶來負擔。華為致力于探索和推進“循環經濟”模式,減少對大自然的索取,為客戶提供對環境更為友好的產品。我們不斷優化設計,為產品包裝減重瘦身,并盡可能地把塑料包裝改為纖維材質,讓包裝材料更容易被“消化”,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在產品生命周期末期,我們變廢為寶,建立全球終端產品回收系統,讓電子廢棄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環再利用,減少資源消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更環保的材料選用高質量的環保再生材料,減少
170、對大自然的索取,是保護環境和促進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我們不斷尋找高標準的再生材料。目前,華為各類產品中已使用了 10 來種可再生物料,如:再生鋁、錫、金、鈷、紙等。我們還在跟材料供應商積極探索使用更多優質再生材料的可能性,希望通過加大選用再生材料,逐漸降低對采礦的依賴,給子孫后代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更耐用的產品保護資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生產經久耐用的優質產品。華為長期堅持“質量優先,以質取勝”的戰略和方針,在產品設計階段,我們會選取優質原材料,對質量表現好的供應商優質優價;在產品生產階段,我們按照國際標準,對產品進行嚴格的可靠性測試,確保在各種極端采用生物基塑料,保
171、護不可再生資源塑料是電子產品領域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傳統塑料是最難回收利用的材料之一。秉持“讓科技與自然共生”的環保理念,華為從 2013年開始,逐漸在終端產品中采用生物基塑料,如 P 系列、Mate 系列手機和華為手表等。生物基塑料在環保方面具有傳統塑料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原料從植物中獲取,無需消耗生產傳統塑料使用的不可再生資源石油,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華為采用的生物基塑料,其蓖麻油含量超過 30%,相比傳統塑料可減少約 62.6%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 2020 年底,我們一共使用了 1,223噸生物基材料,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6,238 噸。條件下也能正常使
172、用;在產品使用階段,我們會不斷為用戶提供系統更新,以及便捷、可負擔的維修服務,盡量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通過給用戶提供優質耐用的產品,我們不僅降低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也減少了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76 更好的產品質量:我們在全球擁有多個專業的可靠性實驗室,模擬各類產品使用場景,開展 700 多種整機與零部件可靠性測試,包括:跌落測試、高低溫環境測試、耐磨測試等,充分保證出廠質量。 更便捷的維修服務:我們在全球擁有 3,000 多家服務中心,覆蓋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可負擔的維修服務,不
173、斷改善消費者體驗。 更高的維修效率:我們有專業的維修工程師團隊,能夠快速準確地發現設備問題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跟 2011 年相比,我們的手機維修平均時長縮短了20%,可為每百萬次用戶節省約 14 萬小時。華為服務門店專業的維修服務更綠色的包裝在綠色包裝方面,華為長期貫徹“6R1D”策略,即以適度包裝(Right Packaging)為核心的合理設計(Right)、預先減量化 (Reduce) 、 可循環周轉 (Returnable) 、 重復使用 (Reuse) 、 材料循環再生 (Recycle) 、 資源回收利用 (Recovery)和可降解處置(Degradable)。Recycle &
174、 Recovery通過推行環保 / 再生材料大應用,實現資源及能源的再利用Right & Reduce通過輕量化、小型化來降低包裝材料消耗,持續追求合理 / 適度包裝設計,降低包裝運輸的綜合成本Returnable & Reuse通過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回收系統,延長包裝制品的生命周期Degradable通過使用可降解材料,減少或消除包裝廢棄物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華為 6R1D 包裝策略ReduceReturnableRecovery RecycleDegradableReuseRight7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 P40 手機環保包裝550噸每千萬臺 HUAW
175、EI Mate 40 手機包裝可以減少紙張使用約550噸,相當于種植 9,350 棵樹17,500千克每千萬臺 HUAWEI P40 手機包裝可減少使用塑料約 17,500 千克,相當于減少使用 180 萬個超市中號塑料袋為旗艦手機包裝減重降塑Mate 和 P 系列手機是華為終端的旗艦產品。2020 年,我們通過歸一化包裝設計,使 HUAWEI Mate 40 系列旗艦機的包裝實裝率相比 HUAWEI Mate 7 系列提升了 68%,每部手機包裝重量減少 55 克,每千萬臺手機可以減少紙張使用約 550 噸,相當于種植 9,350 棵樹;我們還把HUAWEI P40系列的塑料包裝改為纖維材質
176、, 讓包裝材料更容易被 “消化” 。包裝材料塑料含量相比上一代降低 17%,每千萬臺手機減少使用塑料約17,500 千克,相當于減少使用 180 萬個超市中號塑料袋。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78 更少的廢棄物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0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電子廢棄物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作為 ICT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減少電子廢棄物、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降低填埋率,是華為重要的環保責任。我們通過與業界知名環?;厥諜C構深度合作,對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大多數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可成為原材料或熱能進入再利用通道;我們還與環?;厥諜C構對廢棄物處理數
177、據進行分析,識別出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物料,制定針對性的處置方案。2020 年,華為 ICT 業務共處置了 13,184 噸廢棄物,填埋率僅為 0.79%。2017 - 2020 年廢棄物填埋率 *1.54%1.24%0.79%1.69%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包裝極簡設計,節材省人減碳光模塊發貨量大,以往都是獨立包裝。發貨時,需要將光模塊一個個包好,人力投入和物流成本都較高。等貨物發到一線,客戶面對如山的小包裝,又得一個個拆開,不但拆包工作繁重,還會產生大量的包裝垃圾,費時費力還不環保。2020 年,華為通過綠色可制造性設計,光模塊包裝方式匹配客戶要貨場景,從獨立包裝極簡設計
178、為 6 合 1 集合包裝,相比傳統單體紙盒包裝,單模塊拆包時間節約 85%,已經為數據中心網絡產品節省包裝材料 18 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0 噸。* 不含智能終端Less PackagingLess Emissions7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4,500+2020 年,我們通過自有渠道收集并處理的終端電子廢棄物超過 4,500 噸變廢為寶,加強終端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華為以舊換新,簡單 4 步,輕松回收在Vmall商城官網或華為商城APP“以舊換新”頻道舊機估價在線下單免費快遞上門服務專業質檢數據清除完成回收急速收款1234為加大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力度,
179、華為持續建設終端產品全球回收系統,并不斷擴大以舊換新計劃的適用范圍。2020 年,我們通過自有渠道收集并處理的終端電子廢棄物超過 4,500 噸?;厥蘸蟮慕K端設備會被華為分類處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對于可以繼續使用的電子設備,經過必要的維修和保養后, 由華為的合作單位通過正規銷售渠道,在二手電子產品交易市場流通 ; 對于報廢的電子設備,我們將其交給具有專業資質的企業進行拆解并以環保的方式處理,避免電子垃圾對環境的污染。華為推動上游供應商獲得 TV 萊茵全球首家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二星認證華為積極推動供應商建立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要求供應商使用系統的方法對廢棄物進行管理,主動改進廢棄物管理績
180、效,減少廢棄物填埋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2020 年,華為與 TV 萊茵合作,推動某供應商工廠建立固體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半年內累計減少廢棄物填埋量 1400 余噸,以卓越的績效獲得了 TV 萊茵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二星認證,這也是全球首家通過 TV 萊茵廢棄物零填埋管理體系認證的工廠。手機線路板含有黃金在內的各類金屬成分,只要經過脫鍍、電解、精煉、熔煉的化學處理流程,就能提取出數量可觀的黃金和銅。據統計,每拆解 1,000 萬臺手機,可以回收超過 120 公斤黃金,相當于 2.1 萬枚2008 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的含金量;同時可以回收 87噸銅,相當于 19 萬枚奧運會獎牌的含銅
181、量。這些獎牌相當于 10 次 2008 年北京奧運會所需獎牌數量。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0 2020 年,華為在綠色環保方面的努力,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包括:證書編號:HBDJ20200375申請人名稱及地址: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新城路 2 號制造商名稱及地址: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新城路 2 號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響水河工業園永達路 5 號產品名稱:TD-LTE 數字移動電話機型號/規格:PPA-AL20評價規則/技術要求:電子電氣產品環保等級評價技術規范本產品等級為:A
182、級(A 級為最優)證書有效期:2020 年 12 月 25 日至2023 年 12 月 25 日證書有效期內本證書的有效性依據發證機構的定期年度評價獲得保持。產品 CQC 節能證書中國 CQC 節能認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對產品進行自愿性節能認證, 牽引消費者負責任消費,優先選用節能環保的產品。2020 年,華為有多款產品完成 CQC 節能認證,如:TD-LTE 數字移動電話機、5G 數字移動電話機、華為平板電腦、TD-LTE 無線數據終端等。ISO 50001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ISO 50001 能源管理體系強調規范各種能源管理制度和措施,注重識別和利用適宜的
183、節能技術和方法,以及最佳能源管理實踐和經驗,達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2020 年,華為順利通過 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第三方年度監督審核。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8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CEC2020CVP044000003 委托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總部辦公樓 生產者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總部辦公樓 生產企業 華為機器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新城大道 2 號 認證標準 中環聯合認證中心技術規范 CEC 045-20
184、20CEC 生態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以太網交換機 認證單元 固定端口以太網交換機(10000M) 品牌:華為、HUAWEI 產品型號詳見證書附件 上述產品符合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CEC-7019CVP-A0 的要求,特發此證。 認證模式: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證后的監督 本證書的有效性依據發證機構的監督獲得保持,可通過掃描右下方二維碼確認。 發證日期: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有效期至:二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簽 發 人: 華為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證書CEC 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在技術規范中引入了生命周期評價理念, 在產品能
185、效、 噪聲、產品生態設計和綠色制造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指標要求。2020 年,華為 CloudEngine 交換機(包括數據中心交換機和園區交換機)等 66 款交換機產品獲得“以太網交換機生態產品”認證證書,成為首批獲得國家 CEC 生態產品認證的以太網交換機產品。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CEC2020ELP00716123委托人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新城路 2 號 生產者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新城路 2 號 生產企業 合肥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東方大道 2177 號 認證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
186、準 HJ2536-2014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微型計算機 顯示器 認證單元 液晶顯示器(LED 背光) 產品名稱、商標/品牌、型號 詳見證書附件 上述產品符合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ECC-1015EL-A/0 的要求,特發此證。 認證模式:初始工廠檢查+型式檢驗獲證后的監督 本證書的有效性依據發證機構的監督獲得保持,可通過掃描左下方二維碼確認。 發證日期:二二年九月四日 有效期至:二二五年九月三日 授權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換證日期: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簽 發 人: 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證書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表明該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與同類產品相比,
187、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保優勢。2020 年,華為的機架式服務器、刀片式服務器、多節點服務器、集成存儲服務器、分離式存儲服務器、微型計算機和顯示器中,一共有 360 種規格型號通過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綠色環保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2 華為智能音頻綠色健康認證證書華為智能音頻綠色健康自認證2020 年 9 月 10 日,華為消費者 BG 最新推出的 HUAWEI FreeBuds Pro 耳機在“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閃亮登場,并正式對外發布了華為主導的智能音頻綠色健康自認證標準,國際認證機構 SGS 給華為頒發了全球首個認證證書。83 / 華為投資控股有
188、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和諧生態5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4 員工關愛商業道德供應責任社區責任企業與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團體等在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中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圍內,各大企業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誠信經營, 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減少貧窮和饑餓,并攜手合作伙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促進良好健康與福祉,減少不平等,從而提升整個產業生態鏈的可持續發展水平。8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管理方法和實踐面對不確定的商業環境,華為攜手產業鏈上下游生態伙伴,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用真誠贏得合作
189、,用付出獲得回報,切切實實為社會貢獻價值。我們以奮斗者為本,關注員工健康安全和個人成長;我們堅持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以法律遵從的確定性,應對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我們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采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引產業鏈各方共建和諧健康的商業生態;我們秉持“在當地,為當地”,積極履行社區責任,促進當地社區發展。從長期來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涵蓋的議題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不論是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還是健康、教育、平等以及伙伴關系,企業應將其經營戰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關聯,為員工提供安全、包容性的工作環境,恪守商業道德,增強企業的可持續性和透明度,并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積極發
190、揮正面影響,為社會創造價值,以回應、參與、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沙掷m發展背景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6 員工關愛員工是華為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體力量。正是廣大員工的努力奮斗,讓華為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成長為一家擁有 19 萬余名員工、業務遍及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化公司。我們奉行“安全第一、關愛員工”的方針,疫情期間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為員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創造高效、輕松的工作氛圍,提升員工的幸福感;我們關注員工的職業發展,為員工提供循環賦能和多通道發展機會,鼓勵他們具備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視野,積極應對
191、和管理未來的不確定性,同時以工匠精神持續追求卓越和專業精深;我們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廣納天下英才,努力將華為建設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共同奮斗、分享價值的事業平臺。員工健康與安全2020 年 7 月,華為安全生產月活動華為高度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安全管理,2020 年我們從安全管理體系、生產安全、交付安全等領域大力開展安全管理實踐,竭盡全力保障員工以及合作伙伴等相關方的健康與安全。健康與安全活動一覽: 安全管理體系:啟動華為全球 ISO 45001 轉版認證。 制造:組織了 5 次安全月活動,包含機械安全、電氣安全、消防安全、車輛運輸安全、綜合安全。 研發實驗室:開展研發實驗室全員 EHS 基礎培訓,
192、簽署 EHS 承諾書,參與人數超過 3.3 萬人。 后勤行政:完成對 9 個主要園區 EHS 評估,覆蓋 1,000萬平方米。 交付:在 100 多個國家 1,167 個項目應用 AI check 技術,提升交付安全。8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還建立了完善的員工健康安全保障體系,通過全面的員工保險和健康促進機制為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華為員工提供堅強后盾。員工保險包括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和公司醫療救助;健康促進主要有各類體檢、健康中心及咨詢服務、全球醫療應急響應和健康生活指導。2020 年,華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 118.9億人民幣。在國內,為持續完善園區健康安全管理
193、,我們建立了 17 個健康中心、30 個健康服務點,投放了 600 多套 AED/ 急救包。我們還培訓了 10,000 多名員工和安保應急響應(ERT)成員,多方位構建健康工作環境;在海外,為提高一線健康安全管理能力,我們建立了 3 個區域安全中心,搭建了 724 小時華為就醫服務平臺,為外派員工提供貼心的醫療咨詢與援助服務。我們還為一線推薦海外認證醫療資源 180 多家,服務滿意度 99%。 * 因新冠疫情期間社保優惠政策,2020 年全球員工保障投入總金額略有下降。2016 - 2020 年全球員工保障投入 *112.7126.4139.8118.9135.12016 年2017 年201
194、8 年2019 年2020 年單位:億元 / 人民幣118.9億華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 118.9 億人民幣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員工保險公司醫療救助各類體檢健康中心及咨詢健康促進全球醫療應急響應健康生活指導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88 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心健康。為保障全球員工的健康和安全,華為迅速行動,為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子公司開發了專項防疫方案包,嚴防死守,共渡難關。主要措施有: 組建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組,針對各類工作和生活場景制定了防疫措施; 儲備充足的防疫物資,共向海外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為子公司發送了 620 多批次
195、物資; 將涵蓋新冠肺炎的醫療保險從外派員工擴大到其陪同家屬,提高員工因工傷、傳染病等場景的保險金額,并引入更多保險供應商,激活競爭機制,持續提升服務質量; 打造“屬地資源 + 線上平臺 + 國內專家”三位一體救治機制,724小時受理內部疫情。疫情不僅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也會引發民眾心理恐慌。為此,我們協調內外部資源為員工組織了 30 多場次防疫知識講座,全球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逾 10 萬人次參與。同時我們還給員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參加人員超過 3,500 人次,有效緩解了員工疫情期間的心理壓力。620+共向海外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為子公司發送了 620 多批次物資10+萬全球
196、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逾 10 萬人次參與華為組織的防疫知識講座開展新冠病毒檢測,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生命高于一切,疫情期間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8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始終倡導“高效工作、快樂生活”的理念。2020 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克服重重困難大力改善海外員工的辦公、生活條件,組織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讓大家在高效工作的同時也能輕松生活,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豐富的美食華為人在全球,華為餐廳也遍布全球。疫情期間,全球有 140 多個華為餐廳堅守抗疫第一線。即使商超緊鎖、食材匱乏,廚師們也能想盡辦法,在有限的條件下以滿腔的熱情和驚人的創
197、造力為員工們供餐送餐,并舉辦了“大廚教你做美食”、“火鍋云聚餐”等活動,為廣大外派員工及其家屬送去溫暖和關懷,充分體現了“飯勺也是生產力”。舌尖上的華為華為海外員工辦公和生活環境改善乍得新駐地牙買加新園區烏干達常駐員工宿舍洪都拉斯新辦公室舒適的環境公司要求“無論經營結果好壞,無論是否盈利,各個代表處都要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卻不能阻擋華為改善海外員工辦公和居住環境的腳步。 2020年,越來越多華為海外員工搬進了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的花園小區辦公和生活,有的還住上了配有健身房、KTV 的海景宿舍,大大提升了員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
198、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90 華為員工參加培訓研討華為人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2020 首屆華為燃動健身節乍得趣味運動會華為線上 Battle 舞蹈大賽新員工拔河比賽多彩的業余生活為豐富業余生活,華為員工自發成立了 30余個文體協會和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生活圈子, 如:音樂協會、 舞蹈協會、 讀書協會、書畫藝術圈、健美俱樂部等。即便有疫情阻礙,各個協會、圈子和部門還是別出心裁組織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揮灑激情,快樂生活。* 學習人數含當年離職員工華為非常重視員工的能力建設和職業發展,給員工提供充分且平等的培訓和晉升機會。我們建立了戰略預備隊、基層管理者角色認知(FLDP)、新員工
199、入職引導(NEO)等培訓機制,幫助員工實現知識轉換和能力提升;我們建設了內部人才市場,允許員工在內部自由流動,充分發揮員工專長;我們給本地人才配置導師,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和公司文化,成為我們在當地業務發展的重要力量。2020 年,我們為員工提供了約 1.1 萬門面授課程,學習人數超過 12.8 萬,其中本地員工超過 1.4 萬;網上課程超過 2.6 萬門,學習人數超過 20 萬 *,其中本地員工超過2 萬。全年頒發慕課(MOOC)證書超過 5 萬張,員工人均參訓時長約 36 小時,其中本地員工人均學習時長達 51員工培訓與發展36員工人均參訓時長約 36 小時5+萬頒發慕課證書超過 5
200、萬張小時。新冠疫情爆發后,華為加強了對線上培訓的投入,通過 iLearning 平臺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包括微課、慕課、集訓課、直播課等,為全球 3,400 多名海外新員工提供了及時、高質量的入職引導,幫助他們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快速適應公司文化。9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運營商 BG 人力資源部部長與新員工導師代表座談華為的培訓體系非常完善, 有面向新員工的入職培訓, 幫助他們理解公司、融入成長;有面向一線經理、項目經理等各級干部的發展項目,幫助他們提升能力、發揮價值;有面向高級管理者的高級管理研討班,幫助他們提升視野、理解戰略。此外,我們還建立了覆蓋
201、公司各大業務體系的戰略預備隊,以訓戰結合為核心,幫助隊員們學以致用、轉人磨芯。我們始終遵循“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華為的培訓講師由來自各業務領域的優秀干部和專家組成,公司各級總裁也會參與到戰略預備隊、新員工座談、高級管理培訓等活動,與員工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從 2013 年至 2020 年間, 華為授課講師超過 1.4 萬人, 本地講師超過 2,000人,共評選出金牌講師 670 多人,其中本地金牌講師 80 人。我們會為講師提供課酬激勵,充分肯定他們為公司人才培養做出的貢獻。14,000+華為授課講師超過 1.4 萬人670+共評選出金牌講師 670 多人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202、,幫助員工成長在華為,員工有清晰的成長路徑,可以走專家路線,也可以走管理者路線。走專家路線的,可依次成長為業務骨干、業務專家、專業領軍人;走管理者路線的,可依次成長為基層管理者、項目管理者、職能管理者、商業領袖。專家路線和管理者路線是互通的,選擇哪種路線取決于公司的業務需要以及個人的職業發展志向。無論是專家還是管理者, 都可以在公司相應崗位上發揮價值,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為幫助員工實現專業化發展,華為采用任職資格管理體系,現有 19 個任職資格族,527個子類,任職資格有效人數約 18 萬人。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92 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華為的員工來自
203、全球 162 個國家和地區,僅在中國就有來自 49 個民族的員工。在海外,我們堅持優先聘用本地員工,持續構建多元化、多樣性的員工隊伍。截至 2020 年底,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約 19.7 萬人,其中研發員工約 10.5 萬,約占公司總人數的 53.4%。2020 年我們在海外各國共招聘本地員工 3,400 多人,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 69%,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多元化與包容性* 海外員工本地化率 = 海外聘用的員工總數 / 海外員工總數 x100%3050歲70%2020年全球員工年齡比例50歲以上2%30歲以下28%2016年2020年員工性別比例2016年2020年2019年
204、2018年2017年79.9%79.8%20.1%20.2%20.1%79.9%20.1%79.9%20.6%79.4%男性女性本科42%碩士44%其他10%博士及以上4%華為員工學歷構成2016-2020年海外員工本地化率*2016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67%69%71%70%70%9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園區各類輔助設施,滿足員工多樣化的需求圖書館祈禱室咖啡廳健身房華為重視員工的多樣性,致力于建立一個包容和機會平等的工作環境。華為尊重各類員工的生活方式,鼓勵不同地區、 不同部門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靈活的交流與溝通。對少數族裔的員工,華為
205、不干涉其行使尊奉信仰和風俗的權利,并提供滿足其信仰與風俗的便利條件。在公司園區內,我們設立了祈禱室,滿足不同國度、不同宗教信仰的員工的需求。 我們還建設了健身房、 圖書館、咖啡廳和哺乳室等輔助設施,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與人性化的服務。華為規定在涉及聘用、報酬、晉升等事項上,不應有基于種族、民族、血統、宗教、身體殘疾、性別、性取向、婚姻狀況、年齡等方面的歧視。華為明確禁止使用童工以及任何類型的強制性或非自愿勞工,并在招聘、用工和離職等重要環節都制定了相關政策及完善的預防措施,杜絕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工的現象。我們還將這一要求傳遞給供應商,并定期監督審核。華為在運營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工
206、的情況。華為建立良好的雇傭條件, 并保持有效的員工溝通機制,促進積極的員工關系。員工可以通過經理人反饋計劃、組織氣氛調查、民主生活會、主管 Open Day 等多種方式反饋意見及建議,還可以通過道德遵從委員會(CEC)投訴熱線、內部客服熱線等進行相關問題投訴和求助。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94 全球化的時代需要多元化的融合,華為非常注重公司運營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為促進中方員工和海外員工順暢溝通和交流,增強各級主管和員工的跨文化意識,打造互信的多元化團隊,華為推出了多元化管理課程、外派適應學習以及跨文化意識等多門培訓課程,要求外派員工學習并通過考試,同時作為
207、海外新員工入職培訓的一部分,幫助他們順利適應跨文化挑戰,盡快融入團隊。2020年, 為有效支撐本地化工作, 我們要求所有面向全球區域的中方崗位,都需要具備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的能力并通過相關認證 *。截至 2020 年12 月底,已有 8,300 多名相關崗位的中方員工和 2,200 多名中方管理者通過了英語能力認證。后續我們會持續營造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氛圍,更好地支撐本地化及與客戶的順暢溝通。8,300+已有 8,300 多名相關崗位的中方員工和 2,200 多名中方管理者通過了英語能力認證開展多元化培訓和中方員工英語能力認證,架起跨文化溝通的橋梁華為跨文化意識培訓* 針對常駐地為小語種 (如:
208、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法語、 俄語、 日語等) 國家的人員, 如已獲取相應外部小語種權威認證, 視同通過英語能力認證。9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商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是華為管理層一直秉持的核心理念;華為長期致力于通過資源的持續投入建立符合業界最佳實踐的合規管理體系,并堅持將合規管理端到端地落實到業務活動及流程中;華為重視并持續營造誠信文化,要求每一位員工遵守商業行為準則。華為在長期合規管理實踐基礎上,借鑒國際合規相關標準、指南、最佳實踐,2020 年發布了華為合規管理白皮書,圍繞風險、基于國家、基于業務,開展合規管理。華為持
209、續建設專業的合規管理隊伍,在開展業務的所在國家均任命了專職合規官,對各子公司的合規運營進行管理和監督,采取以下關鍵措施: 將合規考核納入業務組織關鍵績效指標(KPI)并設立獎懲機制,牽引各子公司的資源投入。 在集團統一合規要求的指引下,基于當地法律要求制定子公司合規管理政策和制度,確保業務所在國的合規遵從。 在充分識別與評估風險的基礎上設定年度合規管理目標, 制定管控措施并定期審視工作進展, 確保措施落實。 通過業務自檢、合規組織專業檢查以及內部獨立審計等,檢驗合規管理機制的有效性,并根據檢查結果持續優化管理。華為公司長期致力于倡導及維護公司合規文化,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公司高層管理者以行踐言
210、,積極踐行并傳遞誠信的價值觀。面向員工,公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規賦能,包括宣傳、培訓、考試等,使員工充分了解其合規遵從義務和責任。2020 年,華為繼續致力于反腐敗和反商業賄賂、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貿易合規、金融合規、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并與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展開積極、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彼此的理解與互信。通過持續的合規建設與努力,華為贏得了越來越多政府機構和合作伙伴的尊重與認可。員工商業行為準則+子公司員工行為管理細則,將合規要求融入員工行為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員工行為管理細則指引各子公司員工行為管理細則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
211、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96 華為對賄賂和腐敗行為持“零容忍”態度。我們在各國有關公平競爭、反賄賂 / 反腐敗的法律框架下開展業務,將公司的反賄賂和反腐敗義務置于公司的商業利益之上,確保公司業務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礎上。 華為從“合規文化、治理與監督、合規風險評估及防范發現應對、持續運營”等四個方面,構建有效的反賄賂 / 反腐敗體系,通過定期開展合規風險評估,全面識別業務場景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優化相應管控策略,并落實到業務活動和流程當中。 華為重視并持續營造誠信文化。對于員工,要求員工學習、簽署并遵守商業行為準則及反腐敗政策,華為對不同的區域根據識別的風險場景定制化培訓內容
212、,對全員及高風險人群進行培訓,并且為了便于員工了解和學習,華為以多種形式共享培訓材料,如視頻、論壇、專題頻道等;對于華為泰國子公司反腐敗培訓和宣傳合作伙伴,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在向華為提供服務和履行合同義務時,或代表華為向華為客戶或其他第三方提供服務和履行合同義務時,都應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 遵從業界通行的道德標準,遵守和維護華為公司合作伙伴反腐敗政策、華為供應商社會責任行為準則、合作伙伴行為準則和誠信廉潔承諾等相關要求。 華為提供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知情者舉報違規行為,華為會對相關舉報展開調查,并對舉報人嚴格保密,不允許對舉報方進行威脅或打擊報復。 與利益相關方(包括業界及行業公司、顧問、合作
213、伙伴、非政府組織等)開展合規交流,闡明華為反賄賂 / 反腐敗的立場和要求,確保利益相關方清晰理解華為合規管理政策。華為關于反腐敗和反商業賄賂的相關聲明和政策, 請訪問: 反腐敗和反商業賄賂9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余族 (超過10萬件) 。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華為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華為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2020年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10.5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3.4%約占全年收入的15.9%2020年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141,893百萬元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
214、幣720,000百萬元。華為堅持長期投入研究與開發,不斷豐富自身知識產權積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截至 2020 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 4 萬余族(超過 10 萬件),90% 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華為堅信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作為創新者以及知識產權規則的遵循者、實踐者和貢獻者,華為與全世界主要 ICT 企業達成了專利交叉許可,并積極通過自身實踐致力于行業和國家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環境的完善。華為注重自有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也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禁止員工不當獲取、不當披露、不當使用及不當處置他人商業秘密。華為采取以下關鍵措施保護他人商業秘密: 發
215、布關于尊重與保護他人商業秘密的管理規定,對員工在商業活動中尊重與保護他人商業秘密提出明確要求,確保員工合法、合約地開展各項業務活動。 將商業秘密保護的管理要求融入到研發、銷售、采購、人力資源等業務流程中,定期審視并結合業務運作中發現的問題和案例持續進行管理改進。 向全員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宣傳、培訓、考試,使員工充分知悉商業秘密合規遵從的義務及責任。 通過檢查、審計等方式對保護他人商業秘密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政策、制度及流程有效落地。 建立問責機制,發布關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違規的問責制度、 信息安全違規問責定級標準等文件,對違規行為進行問責。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
216、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98 華為沙特子公司合規宣傳華為長期致力于遵從業務所在國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中國、美國和歐盟等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經過十余年的持續投入和建設,華為已經具備了一套成熟、可持續并符合業界實踐的貿易合規內部遵從體系。我們積極對標業界最佳實踐, 成立了跨集團職能部門、貫穿區域業務的綜合貿易合規管理組織。在全球配置專業團隊,跟蹤外部法律法規變化,將貿易合規嵌入公司制度與流程,實現對采購、研發、銷售、供應、服務等各個業務環節運作的貿易合規管理與監督。我們持續提升員工的貿易合規意識。華為員工每年必須簽署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其中包括承諾遵守相關出口管制法律
217、法規。華為在全公司范圍對管理層和員工提供各種形式的貿易合規培訓,并結合具體業務場景有針對性地賦能,使員工充分了解公司和個人在出口管制上的義務和責任。在華為相關實體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后,公司第一時間重申出口管制合規要求并落實各項管控措施, 及時與客戶、 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進行溝通,持續增強彼此的理解與信任。華為關于遵從出口管制法規的聲明,請訪問: 貿易合規9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供應責任華為持續對標行業最佳實踐, 采用國際公認的行業標準,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采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供應商準入、認證、選擇、績效評估與管理的全流程充分考慮,例行化考核,并通過深
218、化與客戶、供應商和行業組織等利益相關方的合作,牽引供應商持續改進。2020 年,我們將新冠疫情防護納入采購 CSR 要求,并協助供應商采購防疫物資,強化疫情防護措施,共同抗疫。采購 CSR 管理體系華為基于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GP)、經合組織(OECD)跨國企業指南以及國際勞工組織(ILO)跨國企業宣言,采用責任商業聯盟(RBA)行為準則、全球電信企業社會責任聯盟(JAC)可持續發展指引、IPC-1401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等,建立了完整的采購CSR 管理體系,并制定了供應商 CSR 協議,要求所有供應商簽署并執行,內容包括勞工標準、安全健康、環境保護、商業道德以及管理體系
219、。我們將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動等列為 CSR 紅線,作為供應商準入門檻。華為對 CSR 紅線違規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發現則直接中止合作。為支撐可持續采購目標的達成,我們定期開展采購全員CSR 培訓,內容包括采購 CSR 協議、采購 CSR 紅線要求、采購 CSR 流程及 CSR 審核技巧等,并將 CSR 要求納入采購各級部門績效考核指標。供應商風險評級和審核華為采用基于風險的供應商審核模式,對占采購金額90% 以上的主力供應商例行開展年度風險評級,根據采購金額、物料類別、供應商所在地區、CSR 風險大小、上一年度 CSR 績效等指標綜合評估,劃分為高、中、低三個風險等級,并將高、中風險供應商納入年
220、度可持續發展審核計劃。另外,華為對所有新供應商開展可持續發展體系現場認證,評估擬引入供應商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和 CSR 協議的能力和水平,認證不通過則不能成為華為供應商。我們對標行業最佳實踐并根據供應商 CSR 特點制定了供應商 CSR 審核檢查表,定期審視刷新。華為 CSR 審核內容包括禁止童工、保護未成年工、禁止現代奴役、禁止強迫勞動、反歧視和懲戒、結社自由、工作時間、工資福利、消防、安全健康、環境保護、碳減排、商業道德及二級供應商 CSR 管理等領域。我們采用國際公認的CSR 審核方法開展供應商審核, 如:現場檢查、 員工訪談、管理層訪談、文件審核和網絡檢索等,還采用 IPE 公眾環境研
221、究中心開發的蔚藍地圖進行供應商環保合規性審核。我們輔導供應商提前開展 CSR 自檢,安排專家現場審核驗證,并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2020 年,我們對 1,600 多家主力供應商進行了 CSR 風險評級,對 319 家高、中風險供應商及新供應商進行了現場審核, 其中116家供應商審核由第三方審核機構完成。對于現場審核發現的問題,我們指導供應商采取檢查、根因分析、改進、預防和評估(CRCPE)五步法,舉一反三識別共性問題并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2016 - 2020 年供應商 CSR 審核數量110193280319287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0
222、年供應商 CSR 審核問題分布46%28%1%15%11%安全與健康勞工標準環境保護商業道德管理體系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00 供應商績效管理華為每年基于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表現、現場審核結果及其整改情況開展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作為供應商綜合績效的組成部分。我們還將二級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管理列入一級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考核,推動一級供應商參照 IPC-1401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逐步建立 CSR 管理體系。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分為 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華為將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與商務掛鉤,在供應商選擇、招標
223、和組合管理等階段應用。對于績效表現好的供應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高合作份額或優先提供業務合作機會;對于績效表現差的供應商,要求限期整改、減少采購份額、限制業務合作或取消合作關系。供應商能力建設和發展華為定期開展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培訓和輔導,要求供應商采用行業最佳實踐,將可持續發展要求納入業務戰略,降低業務風險,提升運作效率。我們注意到,每家供應商都有其獨到的可持續發展經驗和能力,不同供應商之間的經驗和能力存在一定互補性。 我們倡導供應商在同行對標中互相學習, 取長補短, 共同進步。 經過多年探索, 華為提出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同行對標學習模式,基本程序如下: 議題征集:征集供應商共同關注的 C
224、SR 議題,按優先級進行排序; 標桿分析:識別標桿供應商并開展標桿分析,挖掘行業優秀實踐; 學習分享:邀請標桿供應商分享優秀實踐,學習行業標準和規范; 實踐導入:組織專家制訂模板或檢查表,指導供應商開展自檢,導入業界優秀實踐。二級供應商 CSR 審核華為通過 CSR 協議,要求一級供應商將 CSR 要求向二級供應商逐級傳遞,并作為一級供應商 CSR 績效管理的一部分。2020 年,我們與 33 家一級供應商合作,輔導他們建立采購 CSR 管理體系,加強對二級供應商 CSR 管理,包括:明確管理責任,組織內部培訓,采用行業標準,起草 CSR 協議,開展新供應商認證,對供應鏈風險進行評級,對供應商
225、進行審核, 將CSR績效與業務掛鉤, 擬定獎優罰劣制度等。33 家一級供應商與其近 4,000 家下級供應商簽署了CSR 協議,并對近 400 家二級供應商開展了 CSR 審核。我們現場抽查了其中 4 家二級供應商,對一級供應商采購 CSR 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進行驗證。二級供應商 CSR 管理10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利益相關方交流與合作華為積極與利益相關方開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包括與客戶及供應商召開 CSR 專題研討會、邀請客戶現場考察、聯合審核供應商、開展供應商能力提升項目、參與行業交流和行業標準制定等,共同提升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整體水平和透明度。華
226、為輔導供應商改善加班問題加班問題是供應商關注的優先議題之一。造成加班的原因非常復雜,如:客戶訂單多、生產計劃性差、物料供應不足、員工熟練程度低、工序不合理等,涉及外部客戶和下游供應商,以及內部銷售、生產、采購及人力資源等多個部門。為持續改善加班問題,華為與一家供應商合作,試點導入六西格瑪方法論,統計分析加班分布規律,識別加班影響因素,確認業務流程和生產過程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如:識別瓶頸工序,導入生產自動化,加強員工培訓,提升關鍵崗位人員穩定性,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加強與客戶和供應商溝通,優化生產計劃等,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加班時間。運用六西格瑪方法論,輔導供應商改善
227、加班問題華為與客戶合作開展供應鏈透明度調研供應鏈透明度是客戶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華為先后與多家客戶合作,開展供應鏈工人調研,讓客戶直接聽到供應鏈工人的心聲。2020 年,我們與德國電信合作,采用移動電話應用程序,邀請供應鏈工人掃碼填寫在線問卷,直接回復客戶關注的問題。與客戶合作開展供應鏈透明度調研該調研要求工人匿名回答,全程保密,快捷簡單,參與者可以暢所欲言。這一調研拉近了客戶與供應鏈工人的距離,可以檢驗 CSR 審核機制的有效性。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我們同客戶一起幫助供應商識別改進機會, 引導供應商建立類似的勞資溝通機制。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02 工
228、程供應商 EHS 培訓及現場防護華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續加強工程供應商EHS管理,包括積極探索 EHS 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對重點風險領域實時監控,使用 AI 技術對 EHS 違規進行識別,設置關鍵參數觸發預警, 發布多場景EHS管理作業視頻等。華為還積極帶動全球價值鏈工程供應商共同建設和完善 EHS 管理體系,進行 ISO 45001 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為提升供應商 EHS 意識和技能,我們持續開展供應商 EHS 能力發展項目,通過提升 EHS 領導力,加強過程管理,建立能力評估和獎懲機制等工程供應商 EHS 管理方法,牽引供應商不斷改進。截至 2020 年底,全球2,500多家工程供應
229、商CEO簽署了CSR&EHS承諾函。2020 年,在防控新冠病毒的嚴峻形勢下,華為及合作伙伴應客戶和當地政府要求在部分疫區開展網絡部署活動,保障城市運行必需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通訊服務。為指導疫區施工人員科學防護、安全施工、降低病毒感染風險,我們編撰了疫區安全施工防護指導,對施工前的防護準備、施工現場的防護、施工后防護處理、 應急處理措施等提供了明確指引。華為給生產供應商提供的防疫物資2020 年初,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蔓延,華為生產供應商大范圍延遲復工復產或停工停產,給供應保障帶來巨大挑戰。 為了協助生產供應商安全復工復產,我們采取了以下關鍵措施: 風險識別:識別高風險供應商及編碼,聯合當地政府、
230、供應商共同協商,尋找解決方案。 經驗分享:向 500 家以上供應商發布華為致供協助生產供應商安全復工復產,共同抗疫應商伙伴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并提供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的生產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現場檢查表,涵蓋四個維度、18 個方面、94 項具體檢查要求,分享華為防疫經驗,協同供應商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 資源保障:協同醫藥機構打通口罩購買途徑,提供穩定貨源,統一定價,建立統一分發渠道,按需分配,協助供應商安全復產。 人力保障:疫情爆發時適逢中國春節,因多個省市為減少病毒傳播限制人員流動,大量工人因交通問題滯留外地無法返回。為幫助供應商關鍵崗位員工及時返崗,華為聯合深圳、東莞人社局制定
231、滯留外地員工返崗專車/專列接送方案及計劃,協助 500 多名供應商員工返崗。經過努力,華為協助主力供應商快速實現了復工復產,保障了客戶重點項目的及時交付,為人們疫情期間的通信暢通貢獻力量。10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 年可持續礦產供應鏈國際論壇2020 年 12 月,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主辦了“2020 可持續礦產供應鏈國際論壇暨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周”,論壇主題為“新時代規則變革與治理提升”,內容涉及負責任礦產追溯、鈷價值鏈的責任治理與挑戰、以及歐盟沖突礦產立法等,來自國際組織、 政府部門、 標準組織、 礦產供應鏈各環節企業、華為參加中國首屆礦產供應鏈治
232、理國際會議,并分享優秀實踐投資機構等領域的重要領導和權威專家共聚一堂,分享優秀實踐,共謀可持續發展。華為作為鈷供應鏈下游品牌的代表,在“鈷價值鏈的責任治理與挑戰”分論壇上分享了鈷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優秀實踐,獲得廣泛贊譽。負責任礦產管理華為承諾并致力于推動以負責任的方式采購含錫、 鉭、 鎢、金、鈷等原材料的產品,參照經合組織責任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和中國責任礦產供應鏈盡責管理指南,參與行業合作,共同推動供應商防范和降低其產品所含的礦產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助長侵犯人權、危害環境、損害健康安全及滋生腐敗等行為。作為責任商業聯盟(RBA)的成員,華為基于責任礦產倡議(RMI)與全球企業共同處理沖突礦產問題,
233、采用 RMI沖突礦產問卷開展供應鏈調查,通過供應商逐級追蹤其產品中礦產來源,識別冶煉廠清單,與客戶共享調查結果。2020 年,華為與 20 家客戶分享了沖突礦產調查結果,并參與了多個行業組織的活動,共同探索解決沖突礦產問題的對策。另外,華為作為責任鈷倡議(RCI)的成員,發布了華為責任礦產盡職管理聲明(請訪問:),繪制鈷供應鏈地圖,識別供應鏈風險,開展第三方審計,并向客戶披露鈷供應鏈盡職管理狀況。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04 社區責任華為堅持“在當地,為當地”,致力于為經營所在地的社區創造價值。我們相信溝通的力量,通過創新的 ICT技術促進數字包容,推動
234、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我們重視合作的力量,與各國政府、客戶以及非盈利組織等合作伙伴攜手,共同舉辦公益慈善活動,培養 ICT 人才,推動性別平等,助力科技抗疫等,持續為當地社區營造積極影響?!拔磥矸N子”項目“未來種子”項目自 2008 年延續至今,是華為迄今投入最多、歷時最久的 CSR 旗艦項目。該項目致力于為華為經營所在地區培養高端 ICT 人才,促進當地 ICT 行業發展。通過“未來種子”項目,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相聚一堂,不但能近距離接觸先進的 ICT 技術和產品,與全球精英和業界專家交流互動,還能在跨文化交流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培養未來的 ICT 行業精英播下火種。2008 年在泰國
235、首次啟動項目130國家和地區500+全球頂尖大學120+國家政要公開贊譽近 9,000學生參與了項目10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未來種子”學員參加線上培訓校友在線觀看 2020“未來種子”線上年終慶典3,000+2020 年“未來種子”線上版吸引了 100 多個國家3,000 余名學生踴躍參與2020 年“未來種子”,打破疫情阻礙首次推出線上版面對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未來種子”項目在2020 年首次推出了線上版。疫情讓人們隔離,網絡卻能聯接世界。 我們利用線上突破地域限制的優勢,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擴大項目覆蓋面和影響力, 吸引了100多個國家3,00
236、0余名學生踴躍參與,其中三分之一是女學生。我們打造了永久開放的“未來種子”專有學習平臺,學員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線學習,獲取所需的知識;我們廣泛邀請行業專家、教授學者或企業高管入駐項目直播座談,與年輕學員們自由探討全球熱點話題,為他們答疑解惑;我們還鼓勵華為當地機構充分發揮地方優勢,設計符合當地國情與特色的定制課程,作為項目的延伸;我們還為“未來種子”活動舉辦了開幕式和閉幕式,邀請本地政府官員、意見領袖(KOL)、學者等共同見證學員們的成長,全球 400 多名利益干系人出席活動并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2020 年是“未來種子”項目的 12 周年,我們建立了全球“未來種子”領英校友群,讓學員們有一
237、個可以隨時訪問的交流園地,找到 ICT 行業的同路人。在校友群里,我們通過發帖、投票、視頻等多種形式推送 ICT 行業知識、職業發展經驗、校友動態等,且不定期舉辦線上論壇、 大咖對話等校友專屬活動。2020 年底,我們籌辦了首屆全球“未來種子”校友線上年終慶典,匯聚了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2,400多名新老“未來種子”校友,大家在積極、愉快的氛圍里一起告別 2020 年。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06 幾內亞“未來種子”開幕式學生合照幾內亞“未來種子”項目,助力優秀學員獲得名企實習機會2020 年 10 月,幾內亞舉辦了第二屆“未來種子”項目,該項目
238、有助于當地的優秀人才跟上國內數字轉型的發展趨勢。幾內亞總統、教育和通信部長、運營商代表及來自各大高校的 150 余名嘉賓出席了“未來種子”開幕式,為學員們致以誠摯的祝賀和鼓勵。其中,總統阿爾法 孔戴呼吁年輕人重視該項目,學習掌握 ICT 知識及其提供的各種機遇,通過第四次工業革命來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為了最大程度地讓種子們獲益,華為幾內亞克服疫情阻礙,采取了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與通信和教育部門以及公益組織的聯合,為學員們提供學習 ICT 知識所需的設備及線上資源,鼓勵他們自主學習。項目開展期間,學員們遭遇了全國斷網的艱難挑戰,但他們仍堅持學習,在網絡恢復后迅速補齊課程,全部順利獲取畢
239、業證書,其中 10 名表現優異的最佳學員還獲得了當地名企提供的實習機會?!拔磥矸N子”項目很符合我們的期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讓我們結識了新朋友。尤其是關于 5G、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培訓能夠幫助我們在幾內亞的相關領域有所發展和貢獻。 OUMAR TRAORE, 榮獲幾內亞第二屆 “未來種子”項目第一名的學生10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在當地,為當地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華為積極在運營所在地開展各項公益活動,攜手國際組織、地方政府和區域組織等合作伙伴一道為當地民眾謀取福利。多年來,華為開展的公益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幫助當地解決實際困難,為當地提供義務服務,促進當地文化、
240、藝術、體育事業發展,支持環境保護,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等。2020 年,華為在全球開展了 650 多項公益活動,無論是應對全球突發的新冠疫情,還是需要長期投入的數字人才培養,華為跟當地民眾同心共濟,守望相助。日本 - 科技抗疫,共克時艱新冠疫情在日本爆發時,當地醫療物資緊缺、國際運輸受阻、大量航班排隊。為解當地民眾的燃眉之急,華為克服重重困難把當地急需的物資運輸到日本,并派員工在露天倉庫通宵值守,確保物資及時分發到有需要的人們手中。為提升醫院工作效率,保障多方溝通順暢,華為幫日本多個地方政府、教育委員會及醫療機構安裝了遠程會議系統。此外,華為還向關西經濟團體聯合會新冠醫療體制基金會提供了援助,以支
241、持日本的醫療機構完善重癥患者應對系統。華為向日本愛知醫科大學捐贈防疫用品意大利與中國醫院通過華為視頻會議系統開展疫情防控專家交流2020 年 2 月,新冠疫情在意大利全面爆發。意大利政府和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危機時刻,華為第一時間攜手合作伙伴向意大利政府、醫院和民眾伸出了援手, 積極提供防疫物資、 數字設備, 并傳遞人文關懷,與意大利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物資先行在意大利疫情迅速蔓延時, 當地基礎抗疫物資供應緊張,華為及時向意大利民防局、多個大區政府、醫院及保障意大利基本設施運行的合作伙伴捐贈了防疫用品,共同守護當地民眾的健康和安全。醫療護航疫情給當地醫療衛生系統帶來了沉重壓力,
242、各大醫院均超負荷運轉。為提升醫院的溝通和診斷效率,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華為向意大利多家醫院捐贈了視頻會議終端系統、網絡連接設備、AI 診斷設備等,還促成中意兩國醫院連線,遠程交流防疫經驗。人文關懷身處困境的人們尤其渴望溫暖和關懷。為幫助新冠重癥病人和受困在家的意大利人與異地親友取得聯系,華為協同合作伙伴向當地民眾捐贈了多項電子設備,充分體現了科技有溫度、人間有真情。此外,華為還配合意大利紅十字會舉辦了“爵士之心”線上抗疫募捐慈善音樂會,向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歐洲11國同步直播, 引發廣泛關注。意大利 -“科技有溫度”合作抗疫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243、108 南非 -DigiSchool 為孩子筑夢未來根據國際閱讀素養進步研究的一項研究,南非有 78% 的四年級學生缺乏基本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為響應南非政府號召,確保所有兒童在三年級結束前能夠流利地閱讀并理解相關課程內容,2020 年 7 月,華為與南非運營商 Rain、非營利教育組織 Click Foundation 合作開展了 DigiSchool 項目。該項目計劃在一年內為當地聯結 100 所小學。華為向 Click Foundation 提供連接設備和資金,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學習資源,而 Rain 則提供 4G 和 5G 網絡讓學校接入互聯網。截至 2020年底,DigiSchool
244、 項目已經完成 29 所學校聯結,超過 22,000 名學生從中受益。華為南非 DigiSchool 項目印度 - 華為“職業技能發展中心”幫助學生就業2020 年 3 月,印度疫情爆發,國家全面封鎖。華為印度“職業技能發展中心”迅速調整,將培訓課程移至線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6 月,印度逐步放開封鎖,該中心工作人員為提高學生學習體驗,對學生進行家訪,拜訪了 436 戶家庭并錄取了 57 名學生。學生們使用家訪送出的學習材料及網絡平臺課程進行學習。我們還為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提供了適當規模的線下教學,幫助鄉村地區的年輕人在疫情期間獲得平等的職業技能學習機會及就業指導。華為印度“職業技能發展中心”
245、幫助學生就業中美洲 - 教育數字化助力“停課不停學”受新冠疫情影響,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多個國家的基礎教育難以繼續開展。 華為充分發揮 ICT 技術優勢, 為當地學校提供云解決方案及終端,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 在多國聯合策劃和實施教育數字化項目,助力“停課不停學”。在巴拿馬,華為提供領先的云解決方案和平臺能力,幫助線上教育公益組織 Ayudinga 更好地開發數字化教育平臺學習內容,覆蓋整個西語地區,北至墨西哥,南至阿根廷,獲得當地國際組織、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贊揚。在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巴拿馬,部分偏遠地區的貧困學生缺少數字設備,無法參與線上教育。華為給他們捐贈了終端學習工具,
246、幫助他們在疫情期間獲得公平教育機會。華為與公益組織 Ayudinga 及巴拿馬政府簽署合作協議10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次“數字時代的女性”主題討論在布魯塞爾舉行泛歐 - 華為發起“HUAWEI4HER”科技女性項目2020年, 華為在泛歐地區發起了一系列 “HUAWEI4HER”主題活動,為科技女性發聲,得到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3 月,首次“數字時代的女性”(Women in the Digital Era)主題討論在布魯塞爾舉行,華為邀請來自科技領域的女性專家,結合自身經驗,探討如何吸引更多女性選擇并留在科技行業,如何突破女性的刻板印象,并分享了女性領導
247、力在科技行業合作抗疫中發揮的積極作用。6月, 華為邀請芬蘭政界、 學界、 NGOs多方專家齊聚線上,共同分享芬蘭踐行性別平等的積極成果。11 月,華為在波蘭創新日引入“HUAWEI4HER”主題,以辯論、討論等多種形式就促進科技行業性別平等、多樣性和包容性話題開展交流。12 月,華為參與波蘭“科技行業中的女性”峰會并進行主題發言。華為波蘭女性高管獲得峰會頒發的“波蘭 5G行業 15 大杰出女性” 榮譽稱號;華為與波蘭基金會在 “年度最佳女性企業家”比賽中共同創立“消除數字排他性”類目,以激勵相關領域的女性企業家。同時,華為歐洲官網發起了“女性力量談話”系列多媒體節目,邀請專家分享科技行業的女性
248、力量,擴大性別平等議題的傳播范圍。推動性別平等ITU 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女性互聯網用戶所占比例為 48%,而男性占比為 58%”,無論是在互聯網接入和使用方面,還是科技行業女性參與度和領導力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華為相信,在數字時代應該為女性提供更多的機會與支持,幫助她們在數字經濟中具備競爭力,推動社會融合發展,打造包容、多元社會。2020 年,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陳黎芳女士成為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WBA)的中國理事會初始成員,并簽署了 WBA宣言。該聯盟關注女性企業家的發展,華為在其中積極呼吁加強女性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培訓和激勵。為推動性別平等話題的傳播, 華為推
249、出了 “科技女性” 項目, 設立專門的 “科技中的女性” (Women In Technology) 網頁,分享華為優秀女員工的事跡。同時,華為還在全球積極參與和主辦女性論壇和峰會,為科技女性發聲,促進性別平等。訪問“科技中的女性”網頁,請掃描二維碼:和諧生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0 愛爾蘭 - 華為設立“TECH4HER”科技女性獎學金2020 年,華為愛爾蘭與本地兩所高校都柏林大學學院(UCD)及都柏林科技大學(TU Dublin),聯合發布了首個“TECH4HER”科技女性獎學金,授予兩所大學共 11 名攻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本科及
250、碩士的女生。該獎學金旨在支持并鼓勵 STEM 專業的女學生,引導更多女性進入 ICT行業。 同時, 我們還為獎學金獲得者提供與華為研究所導師溝通的機會,近距離接觸 ICT 行業專家。該項目后續將推進到更多高校,為志在加入 ICT 行業的代表性不足群體(女生、殘障學生等)提供輔導。華為愛爾蘭設立首個“TECH4HER”科技女性獎學金烏干達 - 華為支持女性創業者2020 年,華為烏干達聯合烏干達通信管理局舉辦 ICT 創業大賽,女性創業者 Evelyn Namara 開發的 Vouch App 獲得了一等獎。該 App 作為一個政府信息共享平臺,幫助了偏遠地區的農民獲取政府和 NGOs的信息和贊
251、助資源,實現了信息共享并提升了勞作效率,幫助當地農民改善生活水平。華為烏干達對該項目進行了支援,并組織拍攝專題宣傳片。目前,該項目已發展成為一家品牌公司,有 8 名團隊成員,Vouch 的固定用戶已經達到近 30,000 人。Namara 成功創業的故事在當地廣為傳播,激勵更多女性通過 ICT 技術幫助他人,實現夢想。烏干達女性創業者 Evelyn Namara肯尼亞 - 華為 WITH 項目,為女性提供 ICT 技能培訓華 為 肯 尼 亞 在 2019 年 啟 動 了“WITH”(Women In Technology Huawei)項目。我們與行業伙伴 Safaricom、CIO 雜志及渠
252、道等合作伙伴共同舉辦針對不同女性群體和話題的活動,如:中小企業女企業家ICT技術培訓、 行業茶話會等, 幫助女性提升ICT技能, 推動行業性別平等。2020 年,WITH 項目為肯尼亞中小企業的女企業家舉辦了為期 3 天的ICT 培訓,包括 AI、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截至 2020 年底,累計已有 1,000 多名女性從 WITH 項目中受益。華為肯尼亞 WITH 項目推動 ICT 行業性別平等11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科特迪瓦 - 華為與 DEA 合作為青年女性提供 ICT 教育培訓2020 年 7 月,華為科特迪瓦啟動了與女性公益組織 DYNEXAF
253、RICA(DEA)的合作。我們向 DEA 首批捐贈了計算機,激光打印機等物資,幫助該組織為科特迪瓦青年女性加強 ICT 方面的教育培訓,并邀請學員參與華為的培訓和各類活動。華為給 DEA 捐贈物資尊重和保障人權華為遵從所有適用的國際和國家法律、政策,開發符合國際標準和認證的產品和服務,尊重和維護世界人權宣言所倡導的基本人權,我們致力讓我們的商業活動不會對人權造成負面影響。華為自 2004 年起就成為了“聯合國全球契約”成員,2018 年成為“責任商業聯盟”的成員。同時,華為認同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相關人權規范等。華為認為通信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我們致力通過技術創新建
254、設更好的網絡聯接,為全球數十億人帶來便捷和可負擔的信息通信服務。聯接和寬帶的普及可以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促進發展、減少貧困,改善人們生活質量,聯接也有助于應對全球挑戰、降低人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為抗災救災、挽救生命提供必須的通信保障。關鍵領域華為在已有的可持續發展組織基礎上,增強了可能對人權產生影響的關鍵領域管理,負責管理、監督業務活動和供應鏈中可能的人權負面影響: 確保技術用于增強人類福祉。技術應當被用于增強人類、社會和環境的福祉,華為反對通過濫用技術而對人權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在產品的設計、開發和使用過程中審慎評估新技術對社會帶來的長期和潛在影響,盡可能確保產品和服務符合其商業用途。鑒于新技術被
255、廣泛應用可能帶來的未知風險,華為拓展了現有流程和治理體系,我們也期待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戶與我們共同努力,管控技術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保護隱私。華為一直充分重視隱私保護并鄭重對待相應的責任,遵從全球適用的隱私法律,包括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華為在公司治理和個人數據處理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嵌入了隱私保護要求;根據“在設計中構建安全和隱私”和“默認保護”原則,華為在產品和服務發布前進行隱私影響評估,尤其涉及敏感個人數據和用途時;華為還將個人數據保護的要求拓展到對應的供應商。華為已經有 473 位隱私從業者通過國際隱私專家協會認證,人數位于全球企業前列。 保障勞工權利。華為尊重員工的權利,在招聘、
256、錄用和離職等各環節,都有詳細的、公平的管理規范;華為致力于成為提供平等機會的雇主,在招聘、晉升、薪酬方面,不因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國籍、年齡、殘疾等原因歧視任何人;我們禁止強迫或變相強迫勞動、禁止使用童工。 維護負責任的供應鏈。我們與供應鏈合作,遵從客戶對我們在可持續發展上的要求并接受審計,也要求供應商尊重員工權利, 遵守環境保護、 健康與安全、 隱私、反商業賄賂等相關的法律要求,確保其可持續發展體系符合行業標準。我們對新供應商有全面的認證流程,對既有供應商每年進行審核,根據可持續發展表現、現場審核結果和改進情況進行考核。尊重和保障人權是華為長期關注和重視的領域,我們在遵從適用的法律、
257、法規和標準的基礎上, 積極與國際組織、政府、行業機構溝通,推進新技術應用中需要關注的人權標準和規范,特別是當技術可能被廣泛使用時。同時,華為也會持續優化并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及時發現、管理和消減人權方面的漏洞和影響。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2 附錄 1 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績效 達成 進行中 未達成序號CSD 戰略目標和舉措2020 年達成情況狀態1數字包容全球 200 多所學校、6 萬名師生從 TECH4ALL 項目中受益已達成2運用數字技術,幫助 18 個國家的 22 個自然保護地提升資源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效率已達成3華為 ICT 學院與全球 1,500 所高
258、校開展校企合作已達成4華為智能手機涵蓋 15 種無障礙功能已達成5安全可信重大事件保障成功率:100%已達成660 分鐘事故恢復率:90%已達成,實際值為 96%7對全球超過 4,000 家供應商進行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跟蹤管理已達成8與超過 5,000 家供應商簽署數據處理協議并開展數據處理盡職調查已達成9網絡安全任職覆蓋率:55%已達成,實際值為 57%10綠色環保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范疇一和范疇二,到 2020 年單位銷售收入碳排放量下降 30%(基準年 2012 年)已達成,實際下降 33.2%11落實 15.5 億度清潔能源電量已達成12行政側節能 1,000 萬度已達成,實際節能 1,1
259、00 多萬度13產品廢棄物填埋率低于 1.5%已達成,實際值為 0.79%14廢水廢氣零違規排放已達成15推動 Top100 供應商中的 60 家完成碳減排目標設定已達成,有 93 家 Top100 供應商完成碳減排目標設定16和諧生態開展勞工標準專題賦能,覆蓋 100% 目標人員已達成17未來種子:在 120 多個國家實施“未來種子”項目,覆蓋 1,200 多名學生受疫情影響,“未來種子” 項目改為線上,共 102 個國家 3,000 余名學生參加18打造面向區域合規管理人員的在線課程已達成,面向區域的合規管理 MOOC課程已在 2020 年 12 月上線19客戶審核供應商通過率 100%已
260、達成,3 家客戶審核 5 家供應商,全部通過20制造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次數為零已達成21CSD管理體系CSD 委員會遺留任務關閉率 100%已達成22季度發布可持續發展快訊,提升員工 CSD 意識和能力已達成23建立公司可持續發展數字化運營平臺持續進行中附 錄11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附錄 2 GRI Standards 指標索引第一部分: 一般披露項組織概況編號描述與 UN SDGs 的相關性頁碼102-1組織名稱1-2102-2活動、品牌、產品和服務1-2102-3總部位置1-2102-4經營位置1-2102-5所有權與法律形式1-2102-6服務的市場1-
261、2102-7組織規模1-2102-8關于員工和其他工作者的信息86-94102-9供應鏈99-103102-10組織及其供應鏈的重大變化/102-11預警原則或方針/102-12外部倡議22102-13協會的成員資格22戰略102-14高級決策者的聲明3-6102-15關鍵影響、風險和機遇16-18道德和誠信102-16價值觀、原則、標準和行為規范95-98102-17關于道德的建議和關切問題的機制95-98管治102-18管治架構15-16102-19授權15-16102-20行政管理層對于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的責任15-16102-21就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與利益相關方進行的磋商SDG16
262、19-22102-22最高管治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SDG5, 1616102-23最高管治機構主席16102-24最高管治機構的提名和甄選SDG5, 1616102-25利益沖突/102-26最高管治機構在制定宗旨、價值觀和戰略方面的作用15-16102-27最高管治機構的集體認識15-16102-28最高管治機構的績效評估15-16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4 附 錄第一部分: 一般披露項102-29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的識別和管理SDG1615-16102-30風險管理流程的效果16-18102-31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的評審22102-32最高管治機構在可
263、持續發展報告方面的作用15-16102-33重要關切問題的溝通22102-34重要關切問題的性質和總數22102-35報酬政策86-94102-36決定報酬的過程SDG1686-94102-37利益相關方對報酬決定過程的參與86-94102-38年度總薪酬比率/102-39年度總薪酬增幅比率/利益相關方參與102-40利益相關方群體列表19-22102-41集體談判協議19-22102-42識別和遴選利益相關方19-22102-43利益相關方參與方針19-22102-44提出的主要議題和關切問題19-22報告實踐102-45合并財務報表中所涵蓋的實體2102-46界定報告內容和議題邊界2210
264、2-47實質性議題列表22102-48信息重述2102-49報告變化2102-50報告期2102-51最近報告的日期2102-52報告周期2102-53可回答報告相關的問題的聯系人信息2102-54符合 GRI 標準進行報告的聲明2102-55GRI 內容索引附錄 2102-56外部鑒證附錄 4管理方法103-1對實質性議題及其邊界的說明22103-2管理方法及其組成部分15-16103-3管理方法的評估15-16115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二部分:具體標準披露項經濟績效編號描述與 UN SDGs 的相關性頁碼201-1直接產生和分配的經濟價值SDG2, 5,
265、 7, 8, 92201-2氣候變化帶來的財務影響以及其他風險和機遇SDG13/201-3義務性固定福利計劃和其他退休計劃2201-4政府給予的財政補貼/市場表現202-1按性別的標準起薪水平工資與當地最低工資之比SDG1, 5, 8/202-2從當地社區雇傭高管的比例SDG886-94間接經濟影響203-1基礎設施投資和支持性服務SDG11, 2, 5, 7, 9/203-2重大間接經濟影響SDG1, 10, 17, 2, 3, 8104-111采購實踐204-1向當地供應商采購支出的比例SDG12/反腐敗205-1已進行腐敗風險評估的運營點SDG1696205-2反腐敗政策和程序的傳達及培
266、訓SDG1696205-3經確認的腐敗事件和采取的行動SDG1696不正當行為206-1針對不當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反壟斷實踐的法律訴訟SDG16/稅務207-1稅務管理方法SDG82207-2稅務治理、管控及風險管理SDG82207-3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以及涉稅問題管理SDG82207-4國別報告SDG82物料301-1所用物料的重量或體積SDG12, 8/301-2所使用的回收進料SDG12, 875-79301-3回收產品及其包裝材料SDG12, 875-79能源302-1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SDG12, 13, 7, 867-70302-2組織外部的能源消耗量SDG12, 13, 7,
267、867-70302-3能源強度SDG12, 13, 7, 867-70302-4減少能源消耗量SDG12, 13, 7, 857-82302-5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SDG12, 13, 7, 857-82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6 第二部分:具體標準披露項水資源303-1組織與水(作為共有資源)的相互影響SDG667-71303-2管理與排水相關的影響SDG667-71303-3取水SDG667-71303-4排水SDG667-71303-5耗水SDG667-71生物多樣性304-1組織所擁有、租賃、在位于或鄰近于保護區和保護區外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管理的運
268、營點SDG14, 15, 632-34304-2活動、產品和服務對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影響SDG14, 1532-34304-3受保護或經修復的棲息地SDG14, 15, 632-34304-4受運營影響區域的棲息地中已被列入 IUCN 紅色名錄及國家保護名冊的物種SDG14, 15, 632-34排放305-1直接(范疇 1)溫室氣體排放SDG12, 13, 14, 15, 768305-2能源間接(范疇 2)溫室氣體排放SDG12, 13, 14, 15, 768305-3其他間接(范疇 3)溫室氣體排放SDG12, 13, 14, 15, 771305-4溫室氣體排放強度SDG13, 14,
269、 15, 768305-5溫室氣體減排量SDG13, 14, 15, 768305-6臭氧消耗物質(ODS)的排放SDG12, 3無305-7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其他重大氣體排放SDG12, 14, 15, 3/污水和廢棄物306-1按水質及排放目的地分類的排水總量SDG12,14,3,6/306-2按類別及處理方法分類的廢棄物總量SDG12, 3, 670, 78-79306-3重大泄漏SDG12, 14, 15, 3, 6無306-4危險廢物運輸SDG12, 370306-5受排水和 / 或徑流影響的水體SDG14, 15, 6/環境合規307-1違反環境法律法規SDG
270、16無供應商環境評估308-1使用環境標準篩選的新供應商SDG1271308-2供應鏈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采取的行動SDG1271雇傭401-1新進員工和員工流動率SDG5, 886-94401-2提供給全職員工(不包括臨時或兼職員工)的福利SDG5, 886-94401-3育兒假SDG5, 886-94附 錄117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第二部分:具體標準披露項勞資關系402-1有關運營變更的最短通知期/職業健康與安全403-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SDG3, 886-94403-2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事件調查SDG3, 886-94403-3職業健康服務SDG3
271、, 886-94403-4職業健康安全事務:工作者的參與、協商和溝通SDG3, 886-94403-5工作者職業健康安全培訓SDG3, 886-94403-6促進工作者健康SDG3, 886-94403-7預防和減輕與商業關系直接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影響SDG3, 886-94403-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覆蓋的工作者SDG3, 886-94403-9工傷SDG3, 886-94403-10工作相關的健康問題SDG3, 886-94培訓和教育404-1每名員工每年接受培訓的平均小時數SDG4, 5, 890404-2員工技能提升方案和過渡協助方案SDG4, 5, 890-91404-3定期接受績
272、效和職業發展考核的員工百分比SDG5, 890-91多元化與平等機會405-1管治機構與員工的多元化SDG5, 892-94405-2男女基本工資和報酬的比例SDG10, 5, 892-94反歧視406-1歧視事件及采取的糾正行動SDG16, 5, 892-94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407-1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權利可能面臨風險的運營點和供應商SDG892-94童工408-1具有重大童工事件風險的運營點和供應商SDG16, 893, 99, 111強迫或強制勞動409-1具有強迫或強制勞動事件重大風險的運營點和供應商SDG893, 99, 111安保實踐410-1接受過人權政策或程序的培訓的安保人員
273、SDG16100%原住民權利411-1涉及侵犯原住民權利的事件SDG10/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18 第二部分:具體標準披露項人權評估412-1接受人權審查或影響評估的運營點SDG16111412-2人權政策或程序方面的員工培訓SDG16111413-3包含人權條款或已進行人權審查的重要投資協議和合約SDG16111當地社區413-1有當地社區參與、影響評估和發展計劃的運營點SDG12, 17104-111413-2對當地社區有實際或潛在重大負面影響的運營點SDG12, 17/供應商社會評估414-1使用社會標準篩選的新供應商SDG12, 1799-10341
274、4-2供應鏈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以及采取的行動SDG12, 1799-103公共政策415-1政治捐贈SDG16/客戶健康與安全416-1對產品和服務類別的健康與安全影響的評估SDG12, 1675-76416-2涉及產品和服務的健康與安全的違規事件SDG12, 16/營銷與標識417-1對產品和服務信息與標識的要求SDG12, 1697417-2涉及產品和服務信息與標識的違規事件SDG12, 16/417-3涉及市場營銷的違規事件SDG12, 16/客戶隱私418-1與侵犯客戶隱私和丟失客戶資料有關的經證實的投訴SDG12, 16/社會經濟合規419-1違反社會與經濟領域的法律和法規SDG12,
275、 16/附 錄119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附錄 3 縮略語表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全稱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除顫儀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經認證的經營者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
276、t智能休眠機制AppApplication應用BCM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業務連續性管理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業務連續性計劃BRICS WBABRICS Womens Business Alliance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CECCommittee of Ethics and Compliance道德遵從委員會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CIS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Professional信息系統安全認證專家CITICorporat
277、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Index企業信息透明度指數CQC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RCPECheck, Root Cause Analysis, Correct, Prevent, and Evaluate檢查、根因分析、糾正、預防和評估CSD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企業可持續發展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絕服務EARExport A
278、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出口管制條例EHS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電子制造服務商ERTEmergency Response Team應急響應小組F5GThe Fifth-Generation Fixed Network第五代固定通信網絡FLDPFirst-Line Manager Development Program基層管理者角色認知GbpsGigabits per Second千兆位 / 秒GeSI Globa
279、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全球電子可持續性倡議GHGGreenhouse Gas溫室氣體GLOMOGlobal Mobile Awards全球移動獎項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20 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全稱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SMA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TACGlobal Technical As
280、sistance Center全球技術支持中心HCIEHuawei Certified ICT Expert華為認證 ICT 專家IAP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隱私專家國際協會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信息通訊技術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IMPIncident Management Plan突發事件應急預案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IPDIntegrated Product
281、 Development集成產品開發(流程)IPE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第六版因特網協議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ITRIssue to Resolution問題到解決(流程)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國際電信聯盟IUCNInternational Un
282、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世界自然保護聯盟JACJoint Audit Committee全球電信企業社會責任聯盟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LCALife Cycle Assessment 生命周期評估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LTCLead to Cash線索到回款(流程)LTELong-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MAEMobile Automation Engine移動網絡自動化引擎MFPManager Feedback
283、Program經理人反饋計劃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 / 慕課NEONew Employee Orientation新員工入職引導培訓NESASNetwork Equipment Security Assurance Scheme網絡產品安全保障計劃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附 錄121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全稱OECD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與
284、發展組織OXCOptical Cross-Connect光交叉連接PDCAPlan, Do, Check, Act策劃、實施、檢查、行動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能源利用效率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無線接入技術RBA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責任商業聯盟RCIResponsible Cobalt Initiative責任鈷倡議RGCRisk, Governance, Control風險、治理、控制RMI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責任礦產倡議RRURemote Radio
285、 Unit射頻拉遠單元RTACRegional Technical Assistance Center區域技術支持中心SCASSecurity Assurance Specifications安全保障規格SCTISupply Chain Climate Transparency Index供應鏈氣候透明度指數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時分長期演進UDGUnified Distributed Gateway統一分布式網關
286、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IITE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息技術教育學院UNESCO ICHEI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的國際高等教育創新中心UNGCUnited Nations Glo
287、bal Compact聯合國全球契約UNGPUnited Nations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 SDGs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間斷電源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船舶交通管理WEF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
288、tion世界衛生組織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 122 附 錄 BUREAU VERITAS Page 1 of 2 BUREAU VERITAS 驗證聲明 驗證目的 BUREAU VERITAS (以下簡稱“必維”)受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的委托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執行第三方驗證工作。報告中所有信息全部由華為提供,必維沒有參與報告編寫過程。必維的職責是在評審報告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過程的基礎上,針對報告披露信息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提供獨立的驗證聲明。 驗
289、證范圍 驗證報告在披露期限 (2020.1.1-2020.12.31) 內的關鍵數據、信息及其管理支持系統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對報告中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匯總、分析、檢查等管理過程進行評價; 驗證現場為華為總部,位于中國深圳龍崗區坂田基地,驗證過程中必維拜訪了華為相關管理職能部門,沒有拜訪華為其它利益相關方。 以下信息排除在驗證范圍之外: 信息披露期限之外的活動信息; 關于華為立場觀點、信仰、目標、未來意圖和承諾的陳述; 通過第三方財務審計的財務數據和信息。 驗證方法 驗證過程包括如下活動: 與提供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和數據的管理人員進行訪談; 評審華為提供的文件證據; 對報告中績效數據進行抽樣驗
290、證; 評價績效數據和信息的收集與管理過程。 附錄 4 外部審驗聲明123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0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BUREAU VERITAS Page 2 of 2 驗證活動根據必維驗證管理程序進行, 采用 AA1000 和 ISAE3000 審驗標準進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驗證,同時參考 GRI 標準評價報告內容的實質性、客觀性、完整性和響應性。驗證活動是基于必維認定的合理的、非絕對的基礎上進行策劃、實施和得出結論。 驗證結論 經現場驗證,報告中的信息和數據是客觀的、可靠的,必維沒有發現對可持續發展報告造成重大影響的系統性或實質性錯誤。 客觀性 報告披露的信息和數據是客觀的、可靠
291、的。華為采用數據信息系統采集和整理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績效數據,通過現場驗證,華為提供的證據可靠,報告內容具有客觀性。 完整性 報告范圍覆蓋華為及其對財務和運營有控制權的所有實體,報告以“數字包容”、“安全可信”、“綠色環?!?、“和諧生態 ”為重點,同時披露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管理、促進社區發展等利益相關方關注的議題,內容覆蓋 GRI 標準“核心”方案的披露要求。 實質性 華為參考 GRI 標準要求,合理識別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性議題,披露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管理和運營過程中的戰略、管理行動和績效數據,報告內容具有實質性。 響應性 報告圍繞利益相關方關注的議題,尤其是應對氣候變化/碳減排、循環經濟、網絡安全與
292、隱私保護、尊重和保障人權、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議題進行了信息披露和回應,報告具有響應性。 驗證獨立性、公正性及能力聲明 BUREAU VERITAS 是一家擁有 193 年歷史,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社會責任領域提供獨立驗證服務的機構。驗證小組成員與委托方華為無任何利益或沖突關系,驗證活動是獨立的、公正的。 鄒鳳賢 潘世安 中國區總監 驗證組組長 BUREAU VERITAS 認證部 BUREAU VERITAS 認證部 2021-05-31 2021-05-31 本資料采用可回收環保紙印刷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電話:(0755) 28780808郵政:518129WWW.HUAWEI.COM下載鏈接:免責聲明本文檔可能含有預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關未來的財務、運營、產品系列、新技術等信息。由于實踐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預測信息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本文檔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要約或承諾,華為不對您在本文檔基礎上做出的任何行為承擔責任。華為可能不經通知修改上述信息,恕不另行通知。版權所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021。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