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2中國聽障用戶數字產品體驗調研報告(4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為:2022中國聽障用戶數字產品體驗調研報告(48頁).pdf(4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聽障用戶數字產品體驗調研報告2022主辦單位: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聯合主辦:華為UCD中心支持單位:聯諦障礙用戶研究院序 言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在世界聽力報告中提到,聽力損失通常被稱為“看不見的殘疾”。未經干預的聽力損失在全球傷殘損失健康生命年的成因中居第三位,它影響著各年齡段、家庭和經濟水平。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聽力殘疾患者達2780萬人。其中單純聽力殘疾2004萬,占殘疾人總數(8296萬)的24.2%;多重殘疾中有聽力殘疾的人數為776萬人,即57.4%的多重殘疾人有聽力殘疾(多重殘疾人總數為1352萬人)。在27
2、80萬聽力殘疾人中一級和二級聽力殘疾分別占15.57%和11.01%,兩者合計為26.58%。據此推算,約有739萬人聽力完全喪失。本調研主要針對互聯網聽障人群,了解互聯網聽障群體的現狀、聽覺輔助設備使用以及智能終端設備的使用行為、場景與需求。在深度了解聽障群體的同時,倡導以科技賦能實現數字包容,使聽障群體同樣平等、簡單地享受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喚起行業對聽障人群以及信息無障礙化的進一步重視,共同打造更加包容的數字生活。楊 驊專家指導趙業王守玉張玲琳陳瀾凡小芹王瀟緒陳 威李焱軍黃正韜蕭惟捷華為UCD中心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專家委員會華為UCD中心華為UCD中心華為UCD中心華為UCD中心信息無障礙
3、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報告編撰團隊信息無障礙研究會 秘書長華為UCD中心 部長核心成員專家指導聯諦障礙用戶研究院聯諦障礙用戶研究院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Accessibility Research Association / ARA) 成立于2005年,是中國較早專注于信息無障礙的專業機構,深圳市5A級社會組織。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信息無障礙發展,曾參與起草無障礙領域多項國家標準,通過舉辦行業高峰會議、編制行業白皮書和成果集、制作專業書籍和科普視頻、開展無障礙倡導活動、推動無障礙立法及互聯網產品無障礙優化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信息無障礙,為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享受現代文明而不懈努力。
4、華為UCD中心成立于2005年,負責華為公司主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用戶體驗設計,為華為產品用戶體驗競爭力負責。業務覆蓋網絡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終端、云、出行等各種領域。目前UCD中心擁有眾多跨學科人才,包括心理學、交互設計、藝術設計、計算機技術等專業背景。聚焦用戶體驗研究與設計、先進UI技術等領域的持續創新,構筑UI/UX體驗創新競爭力,支撐華為公司長期商業成功。用設計思維賦能客戶數字轉型,把美而簡易的數字世界體驗,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團隊介紹通過對調研用戶的聽力情況 、基本信息、聽力輔助設備使用、表達方式 、語言水平以及求職就業分析,從而真實了解聽障用戶群體現狀目 錄CONTENT
5、01.聽障用戶畫像02.智能終端使用情況03.聽力輔助設備使用情況04.行業觀察通過對企業的走訪交流與訪談,了解企業當前在聽障領域的現狀和關注重點,以及聽障領域標準的發展趨勢通過對調研用戶的智能設備的使用現狀了解,尤其是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以及需求分析,從而了解用戶當前體驗的痛點和關注點通過對調研用戶當前助聽設備的使用現狀了解,尤其是助聽器的使用情況以及痛點分析,了解當前用戶聽力補償體驗的痛點和關注點研究說明本調研分為C端用戶調查和B端企業調研:階段一:用戶調研深度訪談:對不同聽力損傷級別的用戶(所有用戶均使用智能設備)進行了定性調研,其中完全使用手語溝通用戶(3人),使用手語和口語用戶(13人
6、),完全使用口語用戶(2人),手語老師(2人),訪談旨在真實了解聽障用戶當前現狀,對數字產品使用的具體情況及認知感受,對助聽設備的使用現狀以及認知感受,記錄用戶真實使用場景以及產品使用感受。問卷調研:通過不同聽障社群渠道面向聽力障礙人士發放線上問卷,分兩階段進行數據收集:第一階段聽障用戶基本現狀,重點關注聽覺輔助設備、智能終端產品以及互聯網產品的使用現狀,第二階段重點關注用戶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現狀,以此了解聽障用戶的數字產品助力個人發展情況。投放渠道:本次調研問卷投放及樣本回收主要來源于聽障群體為主的微信社群、公眾號平臺、面向聽障用戶的服務平臺、資訊分享平臺以及高校社群。調研時間: 2022年
7、3月 - 2022年4月數據說明:第一階段共回收問卷1769份,篩選有效問卷為1072份。第二階段共回收問卷944份,篩選有效問卷699份。如無特殊說明,本報告中關于用戶調研的數據結論,均基于此次調研的有效樣本數據分析所得。調研結論僅可推論到聽障互聯網用戶和助聽設備使用用戶,調研結論僅供參考。本研究采用定性訪談、問卷調研階段收集用戶反饋。在設計大規模定量調研問卷前,已對聽障用戶進行初始定性訪談調研,以確定問卷邏輯及準確性。階段二:企業及相關組織調研本研究根據情況采取當面訪談、電話訪談、書面訪談等形式,旨在觀察企業對聽障人群及聽力無障礙趨勢的洞察,以及為聽障人群服務的舉措。調研對象:有聽力無障礙
8、或聽力相關康復產品的智能移動硬件廠商、互聯網公司或組織,具體訪談對象為企業內從事聽力無障礙相關科技企業的高管、產品經理、研發人員、設計師等資深從業者。調研方法:一對一訪談,現場走訪、問卷回收等多種形式調研時間:2022年3月 2022年4月聽障網民用戶畫像01.8助聽器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設備人工耳蝸聽力障礙定級標準聽力障礙分級:聽力等級國家聽力定級標準平均聽力損失(dBspL)言語識別率(%)聽力情況描述極重度一級90(好耳)15不能依靠聽覺進行言語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極度受限二級71-90(好耳)15-30不能依靠聽覺進行言語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重度受限重度三級61-70(好耳)
9、31-60日常對話時聲音模糊、交流困難噪音環境下基本無法溝通中度四級51-60(好耳)61-70日常對話時能聽到但辨別不清,噪音環境下溝通有障礙注:本標準適用于3歲以上兒童或成人聽力喪失,治療一年以上不愈者來源: 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 聽力障礙是指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以及對聲音的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中樞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導致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聽不到或聽不清環境聲及言語聲(經過一年以上不愈者),從而對用戶日常交流/活動參與造成了影響或限制。聽力障礙級別主要以聽力較好側耳(簡稱“好耳”)級別進行判定,按照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分為聽障一級到四級。因本次調研主要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如
10、無特殊說明,報告中的聽障用戶均指調研的聽障網民用戶。用戶聽力情況分級主要涉及五類:聽障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輕度損傷,但未達到定級標準。本次調研為了更好的展示數據分析對比結果,根據聽障等級劃分標準,聽障用戶劃分為三個類型:極重度損傷(聽障一級和二級)、重度損傷(聽障三級)和中輕度損傷(聽障四級和輕度損傷)。91.1 聽障網民畫像1.1.1 本次調研的樣本中,極重度聽障用戶占76%,重度用戶占9%,中度用戶占10%,輕度用戶占5%64% 12% 9% 10% 5% 聽力損傷級別分布聽力損傷一級聽力損傷二級聽力損傷三級聽力損傷四級聽力輕度損傷,但未達到定級標準Q:在不佩戴任何助聽設備的情況下,您
11、的聽力情況是?本報告中有關聽障用戶的數據分析,將重點關注和比較極重度、重度以及中輕度聽障用戶的差異。主要聽力損傷情況集中在極重度聽障用戶為76%,其中:聽力一級損傷占比為64%,聽力損傷二級為12%。重度聽障用戶(聽力損傷三級)為9%,中輕度聽障用戶占比為(聽力損傷四級+聽力輕度損傷,但未達到定級標準)占比為15%。說明:1. 由于缺乏不同等級視障用戶占比的公開的權威數據,本報告在調研抽樣和數據分析過程中,未做人為的抽樣配額限制和數據加權處理。所有數據結論均基于調研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2. 本報告中的聽障用戶,如無特殊說明,均指調研的聽障網民用戶。101.1.2 性別與年齡:性別平衡,8成用戶
12、年齡在40歲以下男46% 女54% 性別分布總體來看,本次調研中,男性用戶占比為46%,女性用戶為54%。八成左右的用戶年齡在40歲及以下,41-50歲用戶占比為13%,50歲以上僅占6%。Q:您的性別是?Q:您的年齡是?2% 28% 21% 30% 13% 6% 18歲以下18-25歲26-30歲31-40歲41-50歲51歲及以上年齡分布81%111.1.3 學歷:超6成聽障用戶接受大學(含大專)以上教育Q:截止目前,您的最高學歷是?本次調研數據顯示,聽障用戶中高中學歷占比18%,大學(含大專)64%,碩士及以上3%,總體來看,本次問卷調研的聽障網民用戶的受教育水平較高。其中,女性大學(含
13、大專)學歷比例相對更高。注1:TGI指數=目標群體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體所占比例/總體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體所占比例*標準數100。數值大于100,代表某類用戶相對總體而言特征更加明顯,數值越大表明特征越明顯。如無特殊說明,報告中標注的TGI值,均是所標注群體相對于總體的TGI值。下同。3% 12% 18% 64% 2% 1% 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學(含大專)碩士博士年齡分布女性TGI:10667%12 1.1.4 聽力輔助設備使用:助聽器是用戶主要選擇的輔助設備,有3成用戶當前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助聽設備我們需要了解:聽得見 聽得清, 聽覺輔助設備是指支持各級聽力受損人士、助其增強聽力的電子設備,
14、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聽力支持。另外,佩戴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用戶即使經過最好的聽力補償,仍然存在一定分貝的聽力損失,不能完全達到真耳效果/恢復聽力??傮w來看,56%的用戶選擇使用助聽器(單耳/雙耳佩戴),11%的用戶選擇人工耳蝸(雙耳植入/單耳植入,另一側佩戴助聽器),31%的用戶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助聽設備。通過不同輔助設備使用下用戶聽力損傷級別分析可以發現:聽力損傷程度較大用戶,多使用助聽設備或干脆不使用助聽設備,在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設備的用戶中,極重度(一級和二級)占83%。Q:目前,你主要使用或佩戴的助聽設備是?56% 11% 2% 31% 用戶聽力輔助設備使用情況助聽器(單耳/雙耳佩戴)人工
15、耳蝸(雙耳植入/單耳植入,另一側佩戴助聽器)藍牙耳機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設備75% 83% 11% 6% 14% 11% 助聽器沒有使用或佩戴任何設備不同輔助設備使用情況下用戶聽力情況分布極重度重度中輕度33% 27% 32% 8% 溝通表達方式分布口語+手語表達:選擇口語+手語 以及 口語+手語+文字慣用口語表達:單選口語 以及 口語+文字慣用手語表達:單選手語 以及 手語+文字文字溝通131.1.5 表達方式: 6成用戶選擇口語作為溝通表達方式之一,且口語呈現年輕化趨勢其次,我們需要知道:聽障 聾啞,聽覺和語言能力是兩個區分的概念,聽覺是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當聽覺出現損傷,語言表達能力、語言
16、理解能力都會造成影響。本報告中有關分析,也會關注和比較口語+手語表達、慣用口語表達和慣用手語表達之間的差異性。通過不同表達方式下的年齡分析可以發現:口語溝通呈現年輕化趨勢,18-25歲選擇口語溝通的用戶占71%,26-30歲占60%,40歲以上聽障人士多采用非口語溝通。聽障用戶的溝通方式主要為手語、口語和文字:總體來看,選擇口語作為溝通表達方式之一的用戶占60%,其中慣用口語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用戶占比為27%。慣用手語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用戶占比為32%。42% 32% 34% 22% 16% 29% 28% 22% 31% 31% 24% 30% 37% 40% 29% 5% 10% 7% 7
17、% 24% 18-25歲26-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不同表達方式下的用戶年齡分布口語+手語表達慣用口語表達慣用手語表達文字溝通Q:您日常主要使用的溝通表達方式是?【多選題】對于聽力損失時間較長的用戶,由于語言信號的長期缺失,會導致語言分辨能力下降。佩戴助聽器可以幫助聽障用戶聽到聲音,卻不能直接幫助用戶提高對言語的辨識與理解能力,還需要進行專業的聽力和語言訓練從而恢復口語表達能力,部分用戶還需要借助唇語進行語言辨別。值得關注的是,18歲以下人群口語表達有更高的概率達到無障礙溝通,51-60歲用戶則有更高的概率在手語水平上表現出色。佩戴助聽設備的用戶的口語表達水平相對更好,不佩
18、戴助聽設備的用戶則大概率更精通手語表達。14 1.1.6 語言水平: 年輕群體在口語表達上較為出色,年長群體在手語表達上較為出色18% 12% 34% 24% 12% 完全不會對方完全聽不懂對方能聽懂一點對方基本能聽懂對方完全聽得懂口語水平41-50歲TGI:172一級損傷TGI:140不佩戴助聽設備TGI:23818歲以下TGI:18418歲以下TGI:25351歲及以上TGI:131一級損傷TGI:121不佩戴助聽設備TGI:141Q:您的口語水平是?Q:您的手語水平是?13% 12% 20% 30% 25% 手語水平精通手語,能與其他手語者進行順暢的交流會打比較多的詞語/句子,能與其他手
19、語者進行基本的交流會打一些基本詞語/句子,能與其他手語者進行簡單的交流會打一點詞語/句子,與其他手語者溝通會有困難完全不會15 1.1.7 求職:對口崗位不足是聽障用戶在求職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總體來看,對口崗位太少(53%)是當前聽障用戶在求職中遇到的最主要問題,其次是46%的用戶表示自己達不到好崗位的能力要求,另外招聘信息來源有限(44%)以及應聘和面試流程復雜(44%)也是聽障用戶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結合不同聽力損傷程度看,極重度損傷用戶對崗位太少(54%)和政府和企業對聽障人士就業保障力度不夠大(51%)當前問題比較突出,而重度損傷用戶則在自我能力與崗位匹配上問題突出(52%)
20、。5% 10% 28% 30% 36% 44% 44% 46% 53% 51% 38% 54% 11% 33% 41% 52% 0% 10% 20% 30% 40% 50% 60% 其他以上都沒有同等情況下,工作維權困難政府和企業對聽障人士就業保障的力度不夠大同等情況下,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對待應聘和面試流程過于復雜招聘信息來源有限,主要依賴朋友介紹為主好的工作對能力要求太高,自己的條件達不到崗位太少,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Q:在找工作過程中,您曾遇到過哪些問題?【多選題】26-30歲TGI:11016 1.1.8 工作:信息獲取和理解比較困難從而影響工作質量是
21、困擾聽障用戶日常工作最主要的問題3% 11% 29% 31% 37% 37% 40% 47% 50% 14% 31% 35% 6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其他以上都沒有因為身體原因遭到其實工作中缺乏成就感缺乏相應的技能培訓或晉升機會工作強度/壓力較大工資待遇不合理與同事的溝通/協作比較困難信息的獲取和理解比較困難,影響工作質量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Q:在工作過程中,您曾遇到過哪些問題?【多選題】最后,我們需要知道:聽得見 聽得懂,語言的理解能力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甚至部分用戶需要依靠唇語進行理解。過快的語速、模糊的發音以及嘈雜
22、的環境等都會成為影響用戶對于聲音信息的獲取和理解的因素。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一半的用戶表示受到信息獲取和理解困難從而影響工作質量的困擾,同時存在與同事的溝通/協作比較困難(47%)的問題。重度聽損用戶在這兩個問題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每個問題均有超過6成用戶表示受到困擾。智能設備使用情況02.182.1 聽障用戶智能設備使用情況2.1.1 電腦、平板、智能手環是聽障用戶使用較多的智能設備注:本次問卷投放針對擁有智能手機的聽障用戶,所以智能手機用戶比例為100%Q:最近一個月,您使用過以下哪些智能設備?【多選題】聽障用戶使用多設備的情況比較普遍,53%的用戶同時使用2種及以上的智能設備(智能手機除外)
23、。其中,有17%的用戶擁有3種智能設備,14%的用戶同時使用4種及以上的設備。值得注意的是,從問卷觸達結果看:20%的用戶當前除智能手機外沒有使用任何其他的智能設備。51% 36% 29% 18% 16% 15% 9% 6% 4% 2% 20% 電腦筆記本平板智能手環智能手表藍牙耳機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眼鏡其他以上都沒有聽障用戶 - 智能產品使用情況30歲以下TGI10025歲以下TGI:11131歲以上TGI1004% 11% 15% 11% 14% 21% 11% 13% 0% 5% 10% 15% 20% 25% 30% 35% 不足1小時1-2小時2-3小時3-4小時4-6小時
24、6-8小時8小時以上不好計算聽障用戶 - 手機日均使用時長192.2 聽障用戶智能手機使用情況2.2.1聽障用戶手機日均使用時長為4.7小時調研結果顯示,21%的聽障用戶手機日均使用時長為6-8小時,超過8小時以上的占比11%,4-6小時的占比14%。相比比較而言,極重度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要略高于重度及中輕度損傷用戶。Q:最近一個月,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長是?其中,極重度損傷用戶日均使用時間5.2小時,重度損傷用戶為4.7小時,中輕度損傷用為2.4小時注:均值計算方式為下限區間取上限值,上限區間取下限值,其他區間取中位值來計算加權平均值。計算過程不包括“不好計算”這一選項。結果僅供參考。日均
25、使用4.7小時Q:平時,您使用手機的主要場景或者功能有哪些?【多選題】20 2.2.2 手機使用場景 TOP5:社交聊天、看視頻、購物/支付、網絡搜索和新聞閱讀聽障用戶群體使用手機的應用場景較為豐富,各主要功能場景的滲透率都較高,在調研的16個主要的大眾場景中,7個場景的滲透率高于50%。相對而言,極重度用戶在購物支付、交通出行、生活服務以及運動健身的使用比例明顯高于重度和中輕度損傷用戶,而中輕度損傷用戶在接打電話場景使用比例遠高于其他用戶。1% 2% 12% 14% 18% 19% 24% 31% 34% 38% 46% 50% 59% 60% 61% 61% 73% 82% 53% 59%
26、 67% 70% 79% 86% 4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24681012141618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以上都沒有其他金融理財政務辦理就醫問診接打電話聽音樂運動健身拍攝美化玩游戲生活服務交通出行工作/學習新聞閱讀網絡搜索購物/支付看視頻社交聊天使用手機的主要功能場景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25歲以上TGI:111慣用口語表達TGI100女性TGI:1064150歲TGI:123女性TGI:10630歲以下TGI100男性TGI:11421 2.2.3 手機使用APP TOP5
27、:微信、淘寶、支付寶、QQ和抖音總體來看,社交和購物支付類的主要APP在聽障群體中滲透率較高,其次是短視頻類APP。不同類型APP中,滲透差異較大,如新聞資訊類中,小紅書和微博滲透率明顯高于其他新聞資訊APP。1% 3% 14% 22% 31% 29% 44% 47% 20% 20% 31% 43% 18% 27% 32% 45% 61% 44% 47% 52% 73% 74% 61% 90% 68% 82% 79% 66% 9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48121620240% 10% 20% 30% 40% 50% 60%
28、 70% 80% 90% 100% 以上都沒有其他知乎騰訊新聞手機百度今日頭條小紅書微博鐵路12306滴滴出行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嗶哩嗶哩愛奇藝騰訊視頻快手抖音京東拼多多美團支付寶淘寶QQ微信最近一個月使用過的APP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社交購物支付交通出行視頻新聞資訊Q:最近一個月,您使用過以下哪些應用程序/APP?【 多選題】數據說明:各APP的使用滲透率為本次調研統計數據, 不具備市場統計意義。結果僅供參考22 2.2.4 核心功能&場景重要性TOP5:社交聊天、購物支付、休閑娛樂、工作和疫情防控1% 2% 11% 15% 18% 19% 20% 22% 22% 24% 28% 29% 38%
29、 43% 43% 48% 52% 54% 61% 80% 58%70%83%35%42%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246810121416182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以上都沒有其他金融理財緊急求助遠程辦公連接助聽設備運動健康接打電話辦理政務新聞資訊找工作就醫問診連接其他智能設備學習交通出行疫情防控工作休閑娛樂購物/支付社交聊天使用手機完成以下事情的重要性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總體來看,社交聊天(80%)、購物支付(61%)、休閑娛樂(54%)、工作(52%)和疫情防控(48%)是聽障用
30、戶認為比較重要的核心應用場景。相對來說,慣用口語表達用戶更傾向于認為社交聊天、工作、學習、接打電話、連接助聽設備和遠程辦公場景重要,慣用手語表達用戶則更傾向于認為購物支付、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就醫問診、找工作和新聞資訊場景重要。Q:您覺得在手機上獨立完成以下哪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多選題】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23 2.2.5 接打電話是聽障用戶認為獨立完成最困難的事情在手機主要的核心應用場景中,接打電話(58
31、%)、緊急求助(34%)、社交聊天(29%)、就醫問診(29%)和工作(28%)是聽障用戶認為獨立完成較難的主要事項。相對來說,對于極重度損傷用戶來說獨立完成接打電話更困難。對于中輕度損傷用戶來說獨立完成社交聊天更困難。慣用口語表達用戶主要在接打電話、社交聊天和遠程辦公上更困難,慣用手語表達用戶則在更多場景中表示存在困難。Q:您覺得在手機上獨立完成以下哪些事情是非常困難的?【多選題】3% 6% 6% 7% 12% 12% 14% 14% 16% 17% 18% 18% 19% 19% 21% 28% 29% 29% 34% 58% 65%33%27%37%46%0% 10% 20% 30% 4
32、0% 50% 60% 70% 024681012141618200% 10% 20% 30% 40% 50% 60% 70% 其他以上都沒有新聞資訊運動健康交通出行疫情防控購物/支付金融理財遠程辦公辦理政務學習連接其他智能設備連接助聽設備找工作休閑娛樂工作就醫問診社交聊天緊急求助接打電話使用手機獨立完成以下事情的困難度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24 2.2.6 從核心功能場景來看,社交聊天和工作場景需要重點優化差異化改進保持關注重點優化持續優化困
33、難度(+)重要性(+)0.0% 17.5% 35.0% 0.0% 22.5% 45.0% 67.5% 90.0% 接打電話社交聊天休休閑閑娛娛樂樂連連接接其其他他智智能能設設備備連連接接助助聽聽器器工作學學習習就醫問診購購物物支支付付遠遠程程辦辦公公找找工工作作辦辦理理政政務務金融理財交交通通出出行行運運動動健健康康新新聞聞資資訊訊緊急求助疫疫情情防防控控說明:氣泡大小代表認為自己用手機完成有一定難度的用戶比例,氣泡越大,說明認為有難度的用戶比例越高。重點優化:重要性高+困難度大,對用戶的使用和影響非常大的功能場景。所有品牌應該無差別的進行優化改進。差異化改進:重要性相對低+困難度大,用戶使用
34、頻率不高但困難度或影響非常大的功能場景,可進行差異化改進,打造差異化賣點。持續優化:重要性高+困難度相對小,用戶使用頻率高且基礎可用性得到滿足??沙掷m不斷優化,提升用戶滿意度。保持關注:重要性低+困難度低,對用戶日常使用影響不大的功能場景,優化的優先級可排在最后。重要性*難度(核心功能&場景)將主要的核心功能&應用場景的重要性和困難度進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社交聊天和工作是需重點優化的場景??蛇M行差異化改進的有接打電話、緊急求助和就醫問診場景應用。金融理財、休閑娛樂和疫情防控等場景應用可進行持續優化。18個核心功能場景中,多數(10個)需要保持關注即可。25 2.2.7 語音轉文字、聲音識別和
35、文字轉語音功能對聽障用戶來說很重要語音轉文字(57%)、聲音識別(49%)、文字轉語音(43%)、對話增強(41%)和手語服務功能(34%)是聽障用戶認為較為重要的功能。其中,極重度損傷用戶對語音轉文字和文字轉語音更看重。相對來說,慣用手語用戶偏重使用文字轉語音、手語服務功能和LED閃爍提醒功能。慣用口語用戶偏重使用語音轉文字、對話增強、降噪通透模式功能。Q:您覺得以下哪些功能/應用很重要?【多選題】3% 5% 17% 18% 19% 20% 25% 26% 27% 30% 31% 34% 41% 43% 49% 57% 50% 65% 52% 59% 0% 10% 20% 30% 40% 5
36、0% 60% 70% 02468101214160% 10% 20% 30% 40% 50% 60% 70% 其他以上都沒有音量監測功能音量調節CC字幕口語訓練功能聽力測試功能背景音手語訓練功能LED閃爍以提醒降噪模式、通透模式手語服務功能對話增強文字轉語音功能聲音識別語音轉文字功能手機重要功能/應用總體極重度重度度中輕度25歲以下TGI:11025歲以下TGI:133慣用手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慣用手語表達TGI100慣用手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26 2.2.8 語音轉文字功能是聽障用戶相對最為滿意的功能6% 8% 9% 14%
37、 14% 14% 16% 16% 17% 19% 21% 21% 22% 25% 26% 44% 52% 0% 10% 20% 30% 40% 50% 60% 02468101214160% 10% 20% 30% 40% 50% 60% 其他CC字幕以上都沒有口語訓練功能音量監測功能聽力測試功能音量調節手語訓練功能降噪模式、通透模式背景音LED閃爍以提醒手語服務功能對話增強聲音識別文字轉語音功能語音轉文字功能手機重要功能/應用滿意度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語音轉文字是聽障用戶普遍認為重要的功能,44%的聽障用戶對目前使用過的語音轉文字功能表示滿意。其次,對文字轉語音功能表示滿意的占比為26%。其
38、中,極重度損傷用戶有52%對語音轉文字功能滿意。相對來說,慣用口語表達用戶對語音轉文字、聲音識別、對話增強、背景音、降噪通透模式、音量調節和音量監測功能更滿意,而慣用手語表達用戶則對文字轉語音、手語服務、LED閃爍提醒、手語訓練和聽力測試功能更滿意。Q:您對自己的手機感到滿意的功能有/應用哪些?【多選題】慣用手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 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慣用口語表達TGI100慣用手語表達TGI 100慣用手語表達TGI100慣用手語表達TGI10027 2.2.9 聲音識別、文字轉語音、對話增強、手語服務功能和降噪通透
39、模式需重點優化聽障用戶 - 手機功能重要性*滿意度語音轉文字文字轉語音聲音識別對話增強手語服務LED閃爍提醒背景音降噪通透模式手語訓練聽力測試CC字幕音量監測音量調節口語訓練重要性(+)滿意度(+)持續優化重點優化差異化改進保持關注需重點優化的功能說明:重點優化:重要性高+滿意度低,對用戶的使用和影響非常大的功能場景。所有品牌應該無差別的進行優化改進。差異化改進:重要性相對低+滿意度低,用戶使用頻率不高但困難度或影響非常大的功能場景,可進行差異化改進,打造差異化賣點。持續優化:重要性高+滿意度高,用戶使用頻率高且基礎可用性得到滿足??沙掷m不斷優化,提升用戶滿意度。保持關注:重要性低+滿意度高,
40、對用戶日常使用影響不大或不會造成持續性影響的功能場景,優先級可排在最后。將聽障用戶對手機功能重要性和滿意度評價交叉分析發現,用戶對語音轉文字認可度相對較高。聲音識別、文字轉語音、對話增強、手語服務和降噪通透模式功能的重要性高,但是用戶滿意度提及率低,需要重點優化。28 2.2.10 語音轉文字使用:對識別翻譯的準確性要求較高3% 3% 15% 27% 29% 39% 42% 45% 50% 60% 6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其他沒有遇到任何問題操作步驟多不能同時使用文字轉語音功能不能懸浮在手機界面上使用視頻或語音直播時,翻譯出現明顯的延遲不支持識別方
41、便接電話時,不能使用當網絡信號不好時,識別和翻譯不穩定多人對話時,字幕不能標識聲源身份識別不準出現翻譯錯誤語音轉文字功能使用問題社交聊天工作/學習就醫問診接打電話看視頻73%61%51%51%48%作為用戶最主要使用的輔助功能/應用:聽障用戶使用語音轉文字主要集中在社交聊天、工作/學習、就醫問診、看視頻和接打電話5大場景。核心痛點主要體現在識別不準確(62%)、多人對話無法標識聲源身份(60%)以及網絡信號不好時,功能不穩定(50%)。Q:您在使用手機時,在以下哪些場景中會用到語音轉文字功能/應用?【多選題】Q:使用語音轉文字功能/應用中的過程中,您遇到以下哪些問題?【多選題】29 2.3.1
42、騷擾電話和短信過多是聽障用戶手機使用時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2% 7% 13% 14% 18% 20% 22% 22% 27% 30% 30% 31% 36% 39% 41% 33% 35% 38% 36% 40% 3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2468101214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其他以上都沒有不明白操作界面中圖標、符號的意義手機聲音太小操作復雜,步驟太多容易出現誤操作或誤觸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的幫助與助聽器無法連接/連接不穩定軟件更新次數太頻繁聲音無法轉化成文字進行
43、信息獲取語音識別不準或無法識別方言功能太多太復雜廣告,惡意鏈接、自動下載等太多手機系統卡頓騷擾電話和短信過多手機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騷擾電話和短信過多(41%)、手機系統卡頓(39%)和廣告、惡意鏈接、自動下載太多(36%)是聽障用戶使用手機時遇到的主要問題。不同聽力損傷情況下,遇到的主要問題略有區別,重度損傷用戶反饋的主要使用問題是騷擾電話和短信過多(38%)、手機系統卡頓(35%)和助聽器無法連接連接不穩定(33%),而中輕度損傷用戶則主要反饋的是功能太多太雜(40%)、手機系統卡頓(37%)和助聽器無法連接連接不穩定(36%)。Q:在日常使用手機或者上網的過程中,您遇
44、到過以下哪些問題?【多選題】50歲以上TGI:18230 2.3.2 用戶遇到設備出現問題時主要依靠自己解決30 6% 8% 22% 36% 41% 42% 66%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2468101214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其他放著不管,忽略問題打電話給客服帶著設備到售后維修店就近詢問身邊的人打電話/截圖給親友,解決問題自己查詢,自己解決用戶遇到問題主要解決方式總體極重度重度中輕度依靠自己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是聽障用戶普遍選用的解決方式,其次是尋求
45、親友的幫助。相對來說,極重度損傷用戶更偏好就近詢問身邊的人進行求助,重度和中輕度損傷用戶將設備帶至店維修的概率更大。30歲以下的用戶更傾向于自己解決問題。年長用戶(51歲以上)和慣用手語表達則傾向于對出現的問題放著不管,不進行處理。慣用手語表達TGI:14351歲以上TGI:12530歲以下TGI100Q:當您在使用智能設備(手機、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遇到問題時,主要采取哪些方式解決問題? 【多選題】聽力輔助設備使用情況03.20% 24% 30% 33% 34% 41% 41% 42% 44% 46% 4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46、% 外觀偏好(如個性化、隱形等)品牌/口碑日常使用場景基本功能(如續航、功率等)售后服務(如保修服務等)驗配范圍/聽力補償范圍政府公益補貼核心功能(如降噪等)價格佩戴舒適度質量用戶選購助聽器關注的因素32 3.1.1 助聽器使用情況:用戶選購助聽器時更關注設備的質量和佩戴舒適度,價格在7001元-2萬元居多用戶在選購助聽器時候,最關注的TOP3 因素為助聽器的質量、佩戴舒適度和價格。當前佩戴助聽器的用戶中,選擇1-2萬元的占比為18%,選擇7001元-1萬元的占比為15%。其中,慣用手語表達的用戶傾向于選擇價位較低的助聽器,慣用口語表達的用戶則傾向于選購萬元以上的助聽器。7% 14% 10%
47、9% 15% 18% 5% 7% 4% 8% 3% 1000元以下10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7000元7001-1萬元1-2萬元2-3萬元3-5萬元5萬元以上不清楚其他助聽器價格區間慣用手語表達TGI140慣用口語表達TGI110Q:購買助聽器時,您會優先考慮以下哪些因素?【多選題】Q:您當前佩戴的助聽器價格是?33 3.1.2 超過6成用戶在18歲之前開始佩戴助聽器,能保持至少佩戴8小時以上的用戶也超過6成本次調研數據顯示,6成以上用戶在成年(18歲)之前便開始佩戴助聽器。隨著初次佩戴年齡的增加,慣用手語表達的用戶占比越高。聚焦于18歲之前佩戴的用戶群體,可以看到
48、用戶有口語+手語表達和慣用口語表達的占比明顯高于慣用手語表達。38% 20% 9% 14% 10% 7% 2% 01234567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10% 20% 30% 40% 50% 60% 6歲及以下7-12歲13-18歲19-29歲30-39歲40-49歲50歲及以上初次佩戴助聽器的年齡段總體口語+手語表達慣用口語表達慣用手語表達15% 22% 31% 32% 00.511.522.533.54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
49、5% 4小時及以下5-8小時9-12小時13小時及以上用戶平均每天佩戴助聽器的時長總體口語+手語表達慣用口語者慣用手語者Q:您首次使用助聽器的年齡是?在佩戴時長上,本次調研發現,6成以上用戶能保證至少8小時以上的佩戴時長。選擇口語表達(慣用口語&口語+手語表達)的人群6成以上都保持在9小時以上的佩戴時長。Q:您平均每天佩戴助聽器的時長是?Q:目前您佩戴的助聽器類型是?34 3.1.3 助聽器使用類型:超6成用戶當前使用的是不能連接手機的傳統款助聽器對選擇使用的助聽器用戶群體進行分析發現,6成以上用戶的助聽器為傳統功能型(即無法連接手機類型),14%的用戶對自己選擇的助聽器類型不了解。62% 2
50、4% 14% 助聽器類型不能連接手機的傳統款助聽器能連接手機的智能款助聽器不清楚32% 29% 31% 18% 28% 13% 29% 34% 27% 14% 6% 16% 5% 8% 18歲以下18-25歲26-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60歲以上不能連接手機的傳統款助聽器能連接手機的智能款助聽器不清楚不同助聽設備類型下的用戶年齡分布結合用戶年齡層進行分析發現:25歲以下和41歲以上的用戶選擇傳統款式占比較高,25歲以下用戶使用傳統款占比較智能款高出5%,41歲以上用戶傳統款占比較智能款高出11%。 26-40歲的用戶選擇智能款式占比較高,用戶使用智能款占比較傳統款高出15%
51、。35 3.1.4 智能助聽器與手機連接情況:近6成用戶選擇與手機直聯擁有智能款助聽器用戶中,近6成用戶(57%)選擇與手機直聯,且當前連接的用戶中,一直保持助聽器與手機自動連接的用戶相對較多(占57%)。值得關注的是:有20%的用戶選購智能款助聽器,但是當前并未與手機連接。Q:平時,您的助聽器與連接手機的情況是?助聽器日常連接情況23%通過App與手機連接57%與手機直聯20%沒有連接43%需要用時(如接聽電話或看視頻等)才手動進行連接57%一直保持助聽器與手機的自動連接助聽器與手機連接情況非口語表達TGI:141口語+手語表達TGI:11326-30歲TGI:129日平均佩戴時長在4小時及
52、以下TGI:16841歲以上TGI:126佩戴時長超過13小時TGI:110Q:當前,您的助聽器與手機連接的方式是? 36 3.1.5 助聽器設置操作主要為:調試音量、調節信噪比和切換使用場景Q:您的手機(或助聽器APP)上,可以對助聽器進行哪些設置?【多選題】智能款助聽器用戶功能設置情況73% 43% 41% 38% 35% 22% 21% 5% 5% 4% 調試助聽器的音量大小調節降噪和言語聚焦切換助聽器的使用場景調節助聽器的低、中、高頻增益控制查看助聽器的電量一鍵靜音打開助聽器與智能電視的連接其他不了解、不清楚以上都沒有智能款助聽器設備用戶對設置的更改操作主要集中在:通過手機調試過助聽器
53、的音量大?。?3%),其次占比較高為調節降噪和言語聚焦(43%)、切換使用場景(41%)。結合定性調研,初始設定可以滿足用戶日常佩戴與使用需求時,用戶設置操作多集中在應對與初始設置參數不匹配的突發性場景,以調節佩戴聽音的舒適度。因為助聽器的驗配和設置都需要經過專業驗配師的調測,用戶基本不會對設置進行頻繁更改。37 3.1.6 助聽器使用問題:主要問題為連接不穩定、卡頓4% 35% 7% 20% 22% 24% 3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其他以上都沒有不記得、不清楚連接慢出現功能問題(連接電視、調節音量沒反應等)出現音頻問題(嘯叫等)連接不穩定、
54、卡頓使用時出現問題類型連接不穩定、卡頓(35%)是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問題。出現音頻問題(嘯叫等)占比為24%,聽力中輕度損傷、女性用戶對此類問題的敏感度較高。26-30歲的用戶則更傾向于反饋功能性問題。相比之下,男性用戶對于助聽設備的問題感知度比女性用戶要低一些。Q:在助聽器連接手機使用過程中,您曾遇到以下哪些問題?【多選題】中輕度損傷TGI100女性TGI:11126-30歲TGI:160男性TGI:11238 3.1.7 助聽器使用滿意度:選擇智能款助聽器且與手機直聯,用戶滿意度更高8% 23% 40% 53% 44% 22% 6% 2%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11% 24
55、% 26% 61% 52% 51% 21% 24% 21% 4% 4%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能連接手機的智能款助聽器滿意度:3.7不能連接手機的傳統款助聽器滿意度:3.4沒有連接通過助聽器APP與手機連接與手機直聯不同助聽器類型與用戶滿意度評價不同連接類型與用戶滿意度評價根據不同助聽器類型用戶滿意度以及不同連接類型用戶滿意度分析發現:能夠與手機進行直連的智能助聽器設備,用戶的整體使用感受是相對最好的。對不同助聽設備類型的助聽器用戶體驗感受進行分析發現:智能款助聽器體驗滿意(選擇“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比(76%)要明顯高于傳統款(48%)。整體看,雖然僅有24%的用
56、戶選擇了可以連接手機的智能款助聽器,但智能款使用體驗滿意度高于傳統款對不同連接類型的助聽器用戶體驗感受進行分析發現:沒有與手機連接用戶滿意(選擇“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占比最低(為72%),其次是通過助聽APP與手機連接人群(76%),與手機直連用戶的滿意占比最高(77%)。注:滿意度分數計算方式為某特質人群滿意度評價均值行業觀察04.40 4.1.1 國家政策引導下各方力量逐步加入,智能終端-軟件應用-輔助設備的多方合作參與成為趨勢從2020年國家和工信部開始著重關注信息無障礙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無障礙領域,從起初的視障人群逐步覆蓋到不同障礙類型用戶。2020年一起參與信息無障礙
57、的相關企業中,有7%的企業涉及聽障領域。短短2年時間,關注聽障領域的企業增長至24%,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不同的障礙群體,其中包含到不同領域的企業力量。10%7%24%2020年2021年2022.05數據來源: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歷年合作企業(主要為長期合作企業) 結合當前聽障無障礙運作模式來看,智能終端、軟件應用、輔助設備和技術三者完全兼容才能最終實現數字時代下的無障礙化。其中智能終端是無障礙生態的基石,決定障礙用戶在數字生活中的無障礙體驗的邊界,輔助工具是橋梁,連結障礙用戶與數字產品中的具體應用。無障礙運作模式障礙人士使用數字產品輔助設備和技術數字產品的可訪問性聽障無障礙運作模式障礙群體使
58、用智能手機助聽設備及輔助功能終端設備兼容性及輔助功能主要障礙問題無法順暢使用數字產品主要障礙問題無法完整獲取及傳遞語音信息輔助工具和技術無障礙特性 接口 元素 數值無障礙特性 與助聽設備兼容 輔助功能41 4.1.2 企業開始重視聽障用戶,貼近用戶真實生活場景和使用需求,將無障礙理念深耕于產品生命周期聲音的不同渠道面對面溝通困難 (人與人)設備聲音獲取困難(人與設備)環境聲音獲取困難(人與環境)總體來說,聽障用戶核心痛點在于聲音信息的獲取和理解,用戶聲音信息獲取的渠道可以主要分為三類:智能終端、軟件應用和輔助設備以聽障用戶需求為導向,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兼顧聽障用戶的使用特性,參照相關標準規范開展
59、產品功能設計,將無障礙優化納入產品日常維護流程,不斷優化使用體驗, 保障功能的可持續運營。最終構建起兼具無障礙化的產品設計閉環。近些年,頭部互聯網企業及智能硬件廠商陸續將無障礙意識融入進了企業戰略發展中,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逐漸從單個產品無障礙優化走向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認知分析交互原型界面視覺研發實施驗證改良無障礙理念貫穿始終42 4.1.3 以科技輔助手段為聽障用戶“代言”通過調研發現,當前圍繞聽障用戶信息無障礙體驗發展開始向多端設備同步,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通過語音轉文字(ASR)和 文字轉語音(TTS)技術,針對用戶聲音信息的獲取與傳遞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解決方案:通過手語識別(SLR)、語
60、音識別以及機器學習等技術,針對手語交流場景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1、 智能手機提供內置的語音轉文字及文字轉語音服務,針對用戶在及時交流的場景中無法實時獲取和傳遞信息的痛點,幫助用戶可以更順暢的進行電話交流。手機設備的媒體音在應用允許的情況下,都可以通過內置功能實現語音轉文字。2、應用廠商提供了豐富的應用選擇,在實現語音轉文字和文字轉語音功能的同時,應用廠商在聽力助聽和康復領域逐步拓展,提供口語訓練等能力。1、通過AI識別手語,將手語信息轉為文字/音頻信息。2、通過語音、文本驅動虛擬人以及虛擬人建模技術,實現文字/音頻信息轉化為手語,便于用戶獲取和理解信息。由于手語的表達需要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
61、外加表情和語氣的結合,各廠商都在不斷提高手語表達的準精度和連貫性。助聽設備在個性化和多功能化發展的同時,支持助聽設備與其他終端設備互聯,實現更好的聽力補償效果和多場景的靈活調節,便于用戶直接獲取設備聲音,從而擁有更好的聽力補償效果。12343 4.1.4 聽力健康意識普及需要與技術發展同步進行年長群體:基數龐大,但普遍認為是自然退化,忽略了對于剩余聽力的干預和保護年輕群體:不良用耳習慣、過度強聲暴露問題未得到廣泛重視聽力損傷是一個緩慢且不可逆的過程,即使人們出現聽力損傷情況,但仍缺乏重視以及相應的聽力健康保護意識。大眾對聽力障礙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缺乏,對聽力健康保護忽視,對助聽設備的佩戴存在認
62、知誤區。通過走訪的企業反映,當前企業關注的群體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聽力殘疾”群體,而是拓展至可能面臨聽力損失風險的群體,主要關注年長群體和年輕群體。在后天聽力損傷的因素中,噪聲/強聲暴露已經成為主要因素之一。2022年愛耳日聽力健康白皮書中也明確指出年輕群體因過度噪聲暴露導致聽力損失的趨勢愈加明顯,需要得到社會重點關注。過去突發性耳聾多為中年人,而現在逐步頻發在年輕群體中。使用耳機最好遵循“60-60-60原則”,即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中國聽力健康報告(2021)(以下簡稱為“藍皮書”)指出,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老年
63、性耳聾占據了我國聽力殘疾致殘原因的首位(51.61%)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長人群的雙耳聽力會出現進行性下降,主要以高頻聽力下降為主。而面對年長群體的聽力退化,大眾普遍認為是正常的身體機能退化,不進行干預和保護,老人設備使用會出現典型的“聽不見+大聲喊”的情況。持續不干預的聽力退化,會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傷,從而最終影響老人對外界信息的接受和正常的互動交流。老年人及時進行佩戴助聽器,可以保護剩余聽力,降低聽力下降的趨勢,保持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晚年生活幸福質量。44 4.1.5 企業投入聽障領域的原因及推動聽力無障礙過程中的典型問題企業投入聽障領域的原因:企業在聽力無障礙推動過程中的典型問題
64、:02 資源技術獲取問題企業之間有共享資源及技術的嘗試,但由于聽力產品多涉及不同行業的核心技術,開發聽力產品常需要跨部門、跨企業協作,對資源需求較高。04 人才儲備問題行業中缺少聽力無障礙人才儲備,很難找到兼備互聯網與醫學背景基因的人才。03 人群觸達問題企業需要吸收聽障人群需求及意見,但聽障者圈子較分散,企業方難以觸達大規模用戶。01 聽障領域缺乏統一詳細的標準規范目前有關無障礙的行業標準多聚焦于視力無障礙,聽力無障礙的相關標準及執行規范仍需補充。不少企業選擇向聽障用戶、高校教師與行業內專家吸收意見,作為首要的功能與設計方向輸入。01 國家政策國家層面開始重視無障礙與適老化,隨著工信部出臺規
65、定,企業開始意識到數字包容的重要性。02 企業產品及需求導向產品團隊在運營過程中逐漸覆蓋到更多障礙人群的需求,由聽障用戶反饋意識到無障礙需求,企業,社會責任與用戶需求共同推動。03 個人價值導向部分企業創始者是殘疾人本身,投入聽力行業是致力于幫助自己所在聽障群體。45 4.1.6 聽障領域的相關政策和標準正在逐步完善目前面向聽障無障礙領域的垂直類標準主要集中在聽力健康領域,對于聽障的標準和規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時間文件編號/制定部門文件名稱2021年國發202110號“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2021年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2020年國標信息技術 互聯網內
66、容無障礙可訪問性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推薦無障礙的指導意見2018年國發201820號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2013年殘聯廳發20138號0-6歲兒童篩查檢查工作規范(試行)2007年殘聯廳發200750號全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規劃(2007-2015年)46 4.1.7 科技有溫度,數字有包容,體驗無障礙聽障用戶數字鴻溝彌合技術產品場景滿足保證基礎體驗結合數字包容理念,技術保證基礎體驗,使每位聽障用戶平等可及;打造能夠提供情感關懷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為聽障領域提供易用、好用的功能和服務;多樣的產品使得更多場景下的聽障用戶意
67、圖可被識別與滿足,也將帶來引領技術的改良與革新。最終實現以保障聽障用戶數字體驗的基礎上,達成數字鴻溝彌合。面向障礙人群,使得基礎體驗讓每一個人平等可及面向特殊人群,使得功能更便捷被使用,服務用戶面向不同人群,使得任何場景的用戶意圖都能被識別和滿足基礎體驗ENABLE情感關懷BETTER多樣延伸ENRICH47 寫在最后無障礙體驗設計從來不是只為特殊群體,而是為所有用戶在需要的時刻,可以輕松獲取解決所在場景問題的辦法而進行的設計思考。本次的調研報告希望讓了解當前聽障用戶群體設備使用的情況,幫助聽障朋友了解當前智能終端設備、軟件應用、輔助設備的現狀,可以通過科技體驗提高信息素養和生活質量,從而幫助
68、大家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希望讓社會各界更好的了解聽障,了解聽障群體的訴求。聽障從來不是只有聽障朋友需要經歷和面對的能力損傷,而且我們所有人可能在人生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經歷的階段或者是正在經歷的階段。我們是否留意到,父母們正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聽力退化,我們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來到聽力退化的階段。更早的了解只是幫助我們在那一刻到來的時候,以一種輕松、平和的心態獲取最優的能力輔助方式,充分掌握生活的主動權。最后特別感謝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騰訊、vivo、微軟(中國)、中國聯通、優酷視頻、bilibili、餓了么、音書科技、韶音科技(排名不分先后)等企業組織以及大量用戶參與本次的調研,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極具啟發性的觀點。從21年的視障人群、年長人群到22年的聽障人群研究,我們期望通過對不同群體的數字產品使用行為與場景分析,結合相關企業在信息無障礙的進展與趨勢,持續推進數字包容,為無障礙生態建設添力。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本次調研尚存在諸多不足,如調研的聽障用戶著重在40歲及以下使用智能手機的網民,尚未深入涉及到年長聽障用戶,他們的現狀和訴求同樣應該被關注和重視。今后,我們將繼續以用戶為中心,持續關注障礙和老年等特殊群體,致力于實踐數字包容。主辦單位: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聯合主辦:華為UCD中心支持單位:聯諦障礙用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