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智庫:傲慢與偏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境外輿情分析(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復旦智庫:傲慢與偏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境外輿情分析(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境外輿情分析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境外輿情分析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 20202020 年年 3 3 月月 項目組成員項目組成員(排名不分先后)(排名不分先后) : 丁丁 純純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授 鄭鄭 雯雯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 副教授、副教授、 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 治理研究中心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秘書長 張張 怡怡 復旦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復旦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黃黃 昊昊 復旦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復旦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 于
2、于 楊楊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辛艷辛艷艷艷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執筆)(執筆) 姜姜 澤澤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劉斯媛劉斯媛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執筆)(執筆) 李昱昀李昱昀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呂呂 雅雅 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目錄目錄 引言引言 . 1 一、國際媒體有關疫情的報道一、國際媒體有關疫情的報道 . 2 (一)北美洲(美國、加拿大)(一)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 2 (二)歐洲(英國、俄羅斯、德國、西班
3、牙、法國、葡萄牙、意大利、(二)歐洲(英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意大利、塞浦路塞浦路 斯、塞爾維亞)斯、塞爾維亞) . 3 (三)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 5 (四)大洋洲(澳大利亞)(四)大洋洲(澳大利亞) . 6 (五)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五)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 . 6 (六)中東地區(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六)中東地區(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 . 7 二、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的主要特點二、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的
4、主要特點 . 9 三、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對中國的影響分析三、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 10 總結總結 . 12 附錄:相關國際報道范圍附錄:相關國際報道范圍 . 13 1 引言引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 )自爆發以來,受到國際社會的 廣泛關注。截至 2020 年 3 月,疫情形勢發生了逆轉,境外新增確診病例超過中 國境內,韓國、意大利、日本、伊朗等國也成為疫情蔓延的重點國家。在此背景 下, 疫情不僅考驗著世界各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也考驗著全球 媒體的信息發布與應對能力。 復旦發展研究院團隊梳理自 2020 年 1 月以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
5、、 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意大利、塞浦路斯、塞爾維亞、日本、 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智利、哥 倫比亞、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等近三十個國家相關媒體共計 三百余篇涉華疫情報道, 發現境外輿情隨著疫情發展, 其關注焦點也產生了變化, 從全方位實時追蹤我國的疫情進展、 抗疫舉措, 逐漸延伸至政策解讀、 影響預估, 其中既有對中國防疫抗疫的客觀肯定,也有根植于意識形態偏見的傲慢批評。 2 一、一、國際國際媒體媒體有關疫情有關疫情的報道的報道 (一)北美洲(美國、加拿大)(一)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1. 1. 美國美國:批評為主,部分
6、報道失實,斷章取義:批評為主,部分報道失實,斷章取義 (1 1)對新聞事實報道較少,)對新聞事實報道較少,政治化歸因解讀較多,政治化歸因解讀較多,但信息源表述籠統,但信息源表述籠統,以以 “某專家“某專家/ /某官員”某官員”作為作為關鍵信源關鍵信源。例如紐約時報 、 華盛頓郵報借疫情抨 擊國人信仰某些野生動物功效的傳統;通過探訪個體故事和特殊群體困境,報道 中國醫療體系、勞動保障體系、精神衛生服務和慈善機構運作中存在的缺陷,強 調人權和公民社會缺位的問題;批評我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的應對不足,導致 疫情惡化。 (2 2)部分部分報道失實,報道失實,斷章取義斷章取義,制造歧義觀點制造歧義觀點。
7、例如華爾街日報在質 疑我國的防疫速度時,截取武漢方艙醫院鏡頭組成短片,引導輿論批評公共衛生 設施的完整性;誤讀我國疫情重點地區相關領導人的言論,借以批評我國的信息 公開程度。同時部分美國智庫借疫情發表帶有種族歧視的觀點。 (3 3)關注疫情信息公開程度及宣傳策略。)關注疫情信息公開程度及宣傳策略。例如華盛頓郵報 、 華爾街日 報 、 洛杉磯時報關注疫情的信息公開程度,指責疫情計數方法存在技術性問 題。與此同時,高度關注我國國內媒體的疫情報道,對于部分就醫困難的群眾表 達同情,對一線醫務人員犧牲的贊揚表示不滿;并對駐華記者遭驅逐發表評論。 (4 4)聚焦聚焦疫情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對全球經濟的
8、影響。例如彭博社、美聯社、 今日美國 、 華 爾街日報 、 洛杉磯時報等指出,由于疫情爆發時間正值我國農歷新春假期, 因此相應飯店、航空、博彩和郵輪等旅游產業面臨直接影響;同時鑒于中國在全 球經濟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將會影響美國制造業的生產,對全球市場產生負面影 響。 (5 5)部分媒體堅持客觀中立的新聞專業主義原則,既肯定中國的防疫抗疫)部分媒體堅持客觀中立的新聞專業主義原則,既肯定中國的防疫抗疫 成效,同時對防疫過程中的部分不當處置予以批評。成效,同時對防疫過程中的部分不當處置予以批評。例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3 (CNN)報道了武漢封城后,社會各界人士齊心抗疫,以及志愿者的感人事跡; 對于
9、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進行了全面的報道; 同時也關注湖北地方政府以 及市紅十字會在防疫過程中的失職行為。紐約時報 刊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撰寫的“中國疫情對美國經濟沒有任何好處” 一文,批評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新冠病毒有助于就業機會加速回流北美”的觀點 是對 21 世紀全球經濟缺乏了解,同時認為“如果疫情在美國爆發,特朗普政府 必將無力應對” 。此外,前華爾街日報中國分部負責人、美國東北大學新聞 學院院長 Jonathan Kaufman 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中國從 2003 年的 SARS 疫情中吸取了教訓,展現出了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 2. 2. 加拿
10、加拿大:大:整體客觀友好,就事論事為主。整體客觀友好,就事論事為主。例如加拿大國家郵報引用 播放中國日報 (China Daily)對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的直播視頻, 稱贊中國速度;對于李文亮事件的報道也以就事論事為主,不涉及政治;同時對 加拿大國內涉及新冠疫情的謠言予以一一辟謠。 (二)(二)歐洲歐洲(英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意大利、塞(英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意大利、塞 浦路斯、塞爾維亞)浦路斯、塞爾維亞) 1. 1. 英國:整體客觀,英國:整體客觀,肯定肯定我國在疫情防控過程我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中的諸多的諸多努力,努力,同時對于野同時對于野 生動
11、物交易問題和信息公開問題表達委婉批評。生動物交易問題和信息公開問題表達委婉批評。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 、 衛 報 報道了武漢上線冠狀病毒密切接觸者 APP 的新聞,稱此舉在當前疫情發展階 段,并不引起爭議;并與多年前的非典事件比較,稱贊中國及時主動上報世界衛 生組織,并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從而讓各國有了及時應對的空間;雖然揭示了 野生動物交易在中國仍然存在的現象, 但也認可政府長期在野生動物方面所做的 努力。 2. 2. 俄羅斯:俄羅斯:以以跟進疫情、傳揚中俄友誼為主跟進疫情、傳揚中俄友誼為主。例如塔斯社、 消息報 、 論 據與事實報等,向國內受眾解釋中國疫情防控政策,以陳述事實為主,對
12、疫情 4 發展跟進及時,對疫情防控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傳揚俄羅斯對中國的 友好援助及美好愿景,報道角度與立場較為多元。 3. 3. 德國:德國:整體整體偏向負面偏向負面,廣泛批評廣泛批評疫情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疫情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其中德新社較 為中立,在肯定政府封城、速建臨時醫院、限制出行的同時,也指出了武漢政府 及中國衛生部門應對疫情蔓延負責; 德國之聲批評稱武漢肺炎的處置帶有泛政治 化色彩; 法蘭克福匯報從李文亮事件出發,對我國公信力提出質疑,并批判 了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德國明鏡周刊2020 年第 6 期封面 圖片以“新型冠狀病毒 中國制造”為題,將新型冠狀病毒與中國
13、不當聯系。 4. 4. 西班牙:西班牙:以客觀事實為主,夾雜對官僚以客觀事實為主,夾雜對官僚主義主義、信息公開的、信息公開的批評。批評。自疫情自疫情 于歐洲爆發后, 對中國信息關注明顯減少于歐洲爆發后, 對中國信息關注明顯減少。 西班牙主流媒體整體對于武漢新型冠 狀病毒較為關注,多家媒體以文字形式實時直播疫情發展,對于病情介紹較為詳 細,民眾科普工作開展較好,如世界報肯定了武漢防控舉措、以及火神山、 雷神山驚人的建造速度。但批評報道也普遍存在,例如ABC 報對湖北政府承 認疫情信息揭露不及時,以及警方對于“造謠者”的不當處置進行了報道;在西 班牙民眾參與較多的推特、Facebook 等社交媒體
14、上,有大量關于中國人食用野 生動物的介紹,混雜了具有明顯偏向的社評與謠言。 5. 5. 法國:法國:政治化歸因為主,利用疫情進行炒作。政治化歸因為主,利用疫情進行炒作。例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以 “中法武漢病毒實驗室 P4 合作項目為何引發爭議”為題,進行含沙射影式的報 道。 6. 6. 葡萄牙:葡萄牙: 整體客觀,整體客觀, 偶有批評偶有批評。 葡萄牙大多數媒體以事實跟進報道為主, 負面批判較少,負面消息多集中于對疫情治理的批評。葡萄牙觀察者報引用 意籍漢學家的觀點,將疫情與中美貿易戰、香港反修例等話題進行不當聯系。 7 7. . 意大利:意大利:自疫情在意大利境內自疫情在意大利境內蔓延蔓延后,
15、后,焦點集中在國內,對我國報道相焦點集中在國內,對我國報道相 對較少,以中立為主,對較少,以中立為主,敘述多于評論敘述多于評論。例如共和報 、 晚郵報主要關注意大 5 利境內和世界范圍內疫情發展狀況,包括病毒傳播范圍、病毒感染人數等,并且 每日均有更新。 對于中國面對疫情采取的措施持中立態度, 較關注醫護人員狀況, 但在涉及病毒傳播機制、易感人群等的報道中,配圖常為中國人。 8 8. . 塞浦路斯、塞爾維亞:報道以事實為主,關注其國內應對舉措。塞浦路斯、塞爾維亞:報道以事實為主,關注其國內應對舉措。例如塞 浦路斯郵報援引衛生部長康斯坦丁諾斯約阿努(Constatinos Ioannou)的 言
16、論, 表示塞浦路斯衛生部已準備好處理任何冠狀病毒事件。塞爾維亞媒體報道 主要關注官方視角,指出在加強戒備的同時, 基于世衛組織報告的傳播率和感染 率,公民無需恐慌緊張。 (三)(三)亞洲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1. 1. 日本日本:疫情初期疫情初期整體整體對華對華較為客觀友好較為客觀友好,當疫情在日本蔓延后,當疫情在日本蔓延后,焦點轉焦點轉 移至國內;移至國內;關于中國關于中國防疫舉措防疫舉措的報道總體較少,的報道總體較少,事實報道及正面評價較多,事實報道及正面評價較多,少少 量量負面消息批評負面消息批評信息公開。信息公開。日本放送協會(NHK)
17、、 每日新聞在報道中國疫情 方面,多引用國內官方新聞發布會的內容,相對比較客觀,后者更是特別引用了 中方原話“抗疫沒有國境”來報道中方向日本提供核酸檢測試劑,對中國和中日 關系都表達了正面評價。 2. 2. 韓國:各家媒體傾向不一,負面報道集中于韓國不對華關閉邊境以及相韓國:各家媒體傾向不一,負面報道集中于韓國不對華關閉邊境以及相 關領導人公開釋放友華信號等。關領導人公開釋放友華信號等。以韓國放送公社(KBS) 、 朝鮮日報 、 韓民族 日報等為代表的韓國主流媒體除通報疫情感染人數、發展情況、對策、主要領 導人的相關活動等,對中國拒絕韓國人入境的相關報道和評論較為關注; 朝鮮 日報報道批評首爾
18、市市長僅重視聲援中國,忽視首爾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3. 3. 新加坡、馬來西亞:為疫情專設報道板塊,實時關注新加坡、馬來西亞:為疫情專設報道板塊,實時關注,整體報道全面整體報道全面, 客觀友好客觀友好,偶有批評,偶有批評。例如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與 2003 年 SARS 爆發期 間的有限報道相比,中國官方媒體在報道武漢病毒時力求更加透明,但在信息公 開與防治恐慌上,處理方式還需改進。馬來西亞星報報道指出,疫情暴露了 6 中國野生動物貿易管制不力,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公眾對野味和傳統藥物成分的需 求不減。 (四)(四)大洋洲大洋洲(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整體客觀中立,并反對針對中
19、國的種族主義。澳大利亞:整體客觀中立,并反對針對中國的種族主義。例如澳大利亞 ABC 電視臺主要以報道我國的疫情進展消息為主, 同時對于各國出現的針對華裔太平 洋社區的種族主義進行批評,認為這是非法、不道德和適得其反的。 (五)(五)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 針對新冠疫情,拉美國家較為普遍認為由于氣溫較高、地緣距離甚遠,疫情 傳播至拉的概率相對較低。主流媒體多以事實性報道為主,包括實時更新疫情的 相關數據、全球流行趨勢、各國及各國際組織應對措施等。此外較為關注疫情對 拉美經濟的影響,以及拉美各國口岸管控舉措。整
20、體傾向較為客觀,對中國政府 的防疫措施給予肯定,并對疫情的全球爆發趨勢表示關切。 1. 1. 巴西巴西:巴西:巴西衛生部于衛生部于 2 2 月月 2626 日宣布日宣布首個確診病例,首個確診病例,且不排除病毒有繼且不排除病毒有繼 續擴散的可能續擴散的可能。針對疫情,巴西針對疫情,巴西媒體報道整體較為中立,對巴西經濟所受影響媒體報道整體較為中立,對巴西經濟所受影響 關注較多關注較多,希望,希望巴西巴西政府提升應對能力,并政府提升應對能力,并對巴西對巴西公共衛生體系表示擔憂公共衛生體系表示擔憂。例 如環球報報道指出,與 2003 年非典時期緩慢的行動相比,中國中央政府對 新冠肺炎疫情是敏銳的,但病
21、毒可能大規模爆發并對世界經濟構成一定影響,巴 西無法擺脫疫情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巴西政府需要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來應對, 總統博索納洛也需要學習這一課; 圣保羅頁報對中國及世界經濟所受影響進 行了數據分析,表示全球合作對于遏制病毒對經濟造成的影響至關重要; 圣保 羅州報在中立的、關注經濟形勢的報道之余,指出相比于中國,巴西的公共衛 生體系很弱,巴西政府應當有所作為,在公共衛生方面加大投入,以適應新時代 的公共衛生需求,應對全球疫情爆發的可能。 2. 2. 墨西哥墨西哥:于于 2 2 月月 2828 日出現首個確診病例日出現首個確診病例,引發媒體集中關注,引發媒體集中關注。墨媒整墨媒整 7 體報道較
22、為客觀,體報道較為客觀, 疫情爆發初期較關注墨政府及衛生部門舉措, 而后聚焦經濟疫情爆發初期較關注墨政府及衛生部門舉措, 而后聚焦經濟。 對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批評,認為經濟高速增長背后帶來對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批評,認為經濟高速增長背后帶來諸多社會隱性問題。諸多社會隱性問題。 例如, 墨西哥日報稱,新冠肺炎病毒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疫情過 程中,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戰。盡管從長期來看,新冠病毒終將 得到控制,但諸多社會隱性問題可能會帶來持續性的變革。 3. 3. 阿根廷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等其余拉美重點國家、秘魯、智利、哥倫比亞等其余拉美重點國家:大部分大部分已啟動應已
23、啟動應 急預案,急預案,加強口岸管控,并有部分加強口岸管控,并有部分拉美拉美國家陸續國家陸續發現發現確診病例。確診病例。主流媒體報道主流媒體報道 一般以一般以疫情發展、政府和疫情發展、政府和衛生部門回應及舉措、疫情對拉經濟影響為主衛生部門回應及舉措、疫情對拉經濟影響為主,部分部分 媒體表達對中國抗疫媒體表達對中國抗疫舉措舉措的贊賞,的贊賞,但也有部分但也有部分媒體進行媒體進行消極報道,指責消極報道,指責官僚主官僚主 義和信息公開。義和信息公開。例如智利“生物智利網”報道較為正面,指出中國的野生動物為 新冠病毒的間接受益者,出于疫情的影響,中國宣布全面禁止野生動物的貿易和 消費, 多個動物保護組
24、織對這一決定表示支持,并表示中國政府的這一決定有助 于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物種滅絕;阿根廷號角報的批評指責了信息公開 上的不足,認為社會穩定的考量使得信息公開程度受到一定影響。 (六)(六)中東中東地區地區(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 中東阿拉伯地區大部分國家以關注疫情發展、死亡率為主,對中國抗擊疫情 的舉措追蹤較為及時,此外更加關注地區內較為嚴重的伊朗情況。大多數主流媒 體以事實性報道為主,較為客觀,消極批評同樣存在,但占比較少。 1. 1. 伊朗:伊朗:對華友好,報道中國對伊朗抗擊疫情的援助。對華友好,報道中國對伊朗抗擊疫情的援助。例如
25、伊朗官方通訊 社網站報道稱, 伊朗駐上??傤I館收到來自中國捐贈的兩噸重救援物資已送抵伊 朗國內,包括 15000 份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5800 件防護服、50 臺人工呼吸機 和一批醫用口罩。 伊朗領事在儀式上贊揚中國政府和人民在艱苦環境下還向伊朗 人民提供援助,提到兩國政府和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相互支持。此外, 伊朗駐華大使館的新浪微博在 3 月 2 日提到,為了盡快遏制疫情蔓延,伊朗正采 8 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將中國診療方案翻譯成波斯語向公眾發布。 2. 2. 卡塔爾:卡塔爾:全方位跟蹤我國疫情防控進展,全方位跟蹤我國疫情防控進展,立場中立,兼有批評。立場中立,兼有批評。例如卡
26、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在中國抗擊疫情的一個多月以來發布了多篇相關新聞報道, 全方位動態跟蹤了中國遏制疫情的努力(包括武漢“封城” 、火神山醫院 6 天建 成、不斷更新診療方案等) 、各項數據、疫情防控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疫情 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及卡塔爾對中國的援助等內容。 該網站中發布的專 家觀點多較為中立,例如認為流行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通常是短暫的,疫情過后 經濟即會恢復; 中國能夠遏制病毒并阻止其負面影響。 此外, 也有部分消極信息, 對官僚主義、李文亮事件等進行一定程度的批評。 3. 3.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全面支持中國抗疫。全面支持中國抗疫。例如利雅得報自中國發生新冠疫 情
27、以來一直關注事態發展變化,如中國相關確診和死亡數據、政府采取的各項措 施以及新冠在阿拉伯海灣地區擴散、 海合會國家間應對該問題的協商合作以及沙 特對中國的援助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沙建交 30 周年,沙特多次表態支 持中國抗疫,沙特人民感同身受,相信中國必將戰勝這一疾病。 4. 4. 埃及:埃及:關注疫情期間的國際合作和國內社會的廣泛團結。關注疫情期間的國際合作和國內社會的廣泛團結。例如金字塔 報 在中國抗擊疫情期間發表的一系列相關報道較為客觀公正,主要關注了武漢 “封城” 、首個湖北省外城市溫州封閉式管理的情況、因新冠確診和死亡人數、 埃及撤僑、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及其配備的醫療設施
28、情況、中國與國際社 會(如韓國)就抗擊疫情展開的國際合作等內容,肯定了中國各界為解決這一致 命疾病籌集了總額達 101 億元人民幣的“天文數字”捐款(2 月 1 日前) ,這些 捐款將用于建造醫院、完成檢疫程序、進行研究以制備抗病毒疫苗等,反映了中 國國內廣泛的社會團結。 5. 5. 約旦約旦:關注疫情感染源,尤其是傳播途徑。:關注疫情感染源,尤其是傳播途徑。例如憲章報報道了前衛 生部長穆罕默德阿瓦德塔伊丁博士就“新冠病毒為什么在中國爆發”問題做 9 出的闡釋, 認為新冠病毒傳播原因是當時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的衛生條件惡劣, 各種動物、魚類和鳥類混雜在一起,這些動物感染了與人類感染相似的病
29、毒,病 毒進入沒有免疫力的人體是危險的, 尤其是當它們與人類病毒接觸并產生新的病 毒時。 二、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二、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的的主要主要特點特點 (一)(一)國際媒體報道國際媒體報道多多立足立足于于本國,本國,關注關注疫情進展、抗疫疫情進展、抗疫經驗經驗舉措、疫情舉措、疫情 影響等影響等內容內容。自疫情爆發以來,國際主流媒體的報道主要從本國角度出發,內容 基本以追蹤中國及其本國疫情進展、借鑒中國抗疫舉措、熱議中國速度、關注中 國企業停復工、分析經濟影響、公布本國對中國的援助為主。而隨著疫情在世界 范圍內的擴展, 國際媒體的報道焦點也向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中國以外國家偏 移,并尤為
30、關注其本國及周邊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意大利關注本國疫情進 展及舉措的新聞大幅增加,與中國有關的新聞所占版面較少;拉丁美洲國家在巴 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魯相繼出現確診病例的情況下,對疫情傳播條件等的報 道也逐步增多。 (二)(二)絕大多數絕大多數國家國家的的媒體媒體著眼于疫情本身,著眼于疫情本身,以以客觀性事實性報道客觀性事實性報道為主為主,夾夾 雜委婉批評及少數負面報道雜委婉批評及少數負面報道,極少數國家媒體出于意識形態的考量將,極少數國家媒體出于意識形態的考量將關于關于疫情疫情 的一切均的一切均作政治化歸因。作政治化歸因。 以新興市場國家、 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絕大多數國家對 于疫情的報
31、道整體較為客觀友善, 在關注疫情動態的同時, 相信中國有能力應對, 并贊賞中國信息發布的公開透明、中國自上而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價值取向。 在時而夾雜的委婉批評中, 主要聚焦于官僚主義對疫情防控時機的延遲、 對于 “謠 言”的判定等。僅有以美國為代表的極少數國家立足所謂的“新聞自由” 、 “治理 潰敗” 、 “生態潰敗” 、 “病毒泄露” ,上綱上線,放大個案,將一切作政治與意識 形態歸因,對中國治理多加抨擊。 10 (三)(三)國際主流媒體廣泛引用中國國際主流媒體廣泛引用中國官方與官方與主流媒體主流媒體報道及數據作為信息源報道及數據作為信息源。 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信息公開度與透明度的信任。
32、例如根據央視報道, “中央 廣播電視總臺有關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報道, 受到美英德法等國際主流媒體的廣 泛轉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1 月 28 日,美國??怂箯V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 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法國 BFM BUSINESS 電視臺、德國 電視二臺、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等近 90 家主流媒體引用了總臺相關報道巴 西、 印度、 印尼、 泰國、 土耳其、 以色列等國的媒體也充分采用總臺多語種報道, 向本國受眾及時介紹中國政府在防控疫情方面所采取的積極措施, 以及與國際社 會一道,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的信心” 。 (四)(四)社交媒體社交媒體有關疫情討論熱度較高有關
33、疫情討論熱度較高,但但傳遞傳遞信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信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甚至呈現信息疫情趨勢甚至呈現信息疫情趨勢。 疫情在社交媒體中亦是掀起了討論浪潮, 除客觀討論疫 情動向、科普醫學防控知識等內容外,還摻雜了大量未經證實的灰色傳言與明顯 偽造的黑色謠言,并夾帶發布者個人主觀色彩。例如紅色通緝犯和邪教團體通過 全球社交媒體傳播新冠病毒的虛假信息,詆毀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發布觀感較 為強烈的野生動物市場圖片、講述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的方式等;發表顯露種族 主義苗頭的言論,煽動反華情緒。世界衛生組織 2 月 4 日宣布,已采取措施防止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虛假信息泛濫,導致社交媒體出現“信息疫
34、情”。 三、三、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國際媒體有關疫情報道報道對中國的影響分析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一)(一)國際媒體國際媒體對中國抗擊疫情對中國抗擊疫情的的正面正面報道報道與與友好友好支持支持在國際社會在國際社會中中傳遞傳遞 正能量,正能量,打破不實傳言,打破不實傳言,提振國際社會對華信心,為疫后恢復奠定良基提振國際社會對華信心,為疫后恢復奠定良基。自疫 情爆發以來, 大多數國際媒體對于中國疫情懷抱共情, 對中國抗疫舉措表示肯定, 部分國際媒體主動對境外關于中國的不實信息進行辟謠。 國外主流媒體的友好言 論作為國際社會對中國觀感的風向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境外國家、公眾對華 11 發展信心,在后疫情
35、恢復時期將尤為重要。 (二)(二)國際媒體國際媒體的的負面報道負面報道主要主要集中集中于于對對疫情疫情治理治理的的批評批評,對對國家形象國家形象、 經濟發展經濟發展、 民眾民眾信心信心帶來帶來一定一定影響影響。 少部分國際媒體將意識形態對立作為優先考 量,科學靠邊,立場先行。在公眾層面,抓住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將民眾不滿 情緒引向官員群體,損耗中國公眾對國家的信心。在國際層面,一方面通過夸大 疫情在世界上造成的恐慌及對他國的影響, 鼓動對華制裁,希望抵消國際上一度 形成的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論; 另一方面通過帶有種族主義或歧視性質的報道塑造 中國被孤立的形象, 打擊外商對在中國營商的信心, 繼而以
36、此看空做空中國經濟。 12 總結總結 疫情是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大考。 我國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下降趨勢明 顯,不僅證明了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新型的未知病毒,中國的經驗是可行的,中國 政府的堅定承諾和中國人民的強有力配合, 為國際社會爭取了寶貴的 “機會窗口” 。 因此,面對這個全球性的疾病,國際社會更要放下分歧,共同抗疫。 從境外輿情分析來看,以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中國鄰國為代表的絕 大多數國家媒體較為客觀、中立,對中國的遭遇表達共情的同時,秉持新聞從業 者的專業素質,從本國視角出發,對疫情進展實時追蹤,對中國經驗加以借鑒, 對疫情影響展開分析。但對于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現實性問題與不足
37、,也給 予友好討論、委婉批評。 與之相對, 以美國相關媒體為代表的極少數國家及地區媒體出于意識形態的 考量,以兩點論的基調戴起有色眼鏡看待中國抗疫過程,夸大疫情既定事實,曲 解中國防控舉措,擴散種族主義價值取向。將批評抨擊作為報道目的,以此為基 搜集報道素材,將一切蒙上政治化色彩,為批判而批判,為質疑而質疑。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多次呼吁,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必 須專注于共同的敵人,而不是專注于我們的分歧。單方面塑造分別、劃定邊界的 媒體信息制作與發布模式終將無法經受歷史潮流的考驗, 淹沒于人類命運共同體、 科學共同體的國際進程中。在疫情面前,敬畏生命才是永恒的主題,各國媒體更
38、應理性看待疫情,科學傳遞信息,協助國際社會互鑒防控經驗,加強科研合作, 恢復經濟產業,撫慰心里傷痛,休戚與共,方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13 附錄附錄:相關國際:相關國際報道范圍報道范圍 (一)(一)北美洲北美洲 1. 1. 美國美國: 紐約時報 、 華盛頓郵報 、 華爾街日報 、 洛杉磯時報 、 今 日美國 、 紐約每日新聞 、彭博社、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歐 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2. 2. 加拿大:加拿大: 國家郵報 、 環球郵報 (二)(二)歐洲歐洲 1 1. . 英國: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 、 衛報 、 泰晤士報 、 鏡報 、FT 中文網 2. 2. 俄羅斯:俄
39、羅斯:塔斯社、 消息報 、 論據與事實報 3. 3. 德國:德國:德新社、德國之聲、德國國家電視臺(DW) 、 明鏡周刊 、 南德 意志報 、 法蘭克福匯報 、 世界報 4. 4. 西班牙:西班牙: 世界報 、 ABC 報 、 先鋒報 5 5. . 法國:法國:法國國際廣播電臺、 費加羅報 、 世界報 6. 6. 葡萄牙:葡萄牙: 觀察者報 7 7. . 意大利:意大利: 共和報 、 晚郵報 8. 8.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郵報 (三)亞洲(三)亞洲 1. 1. 日本:日本: 日本放送協會 (NHK) 、 每日新聞 、 日本經濟新聞 、 讀賣新聞 、 朝日新聞 2. 2. 韓國:韓國
40、:韓國放送公社(KBS) 、 朝鮮日報 、 韓民族日報 、 中央日報 3. 3. 新加坡:新加坡: 海峽時報 、 聯合早報 、亞洲新聞臺(CNA) 4. 4.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 星報 (四)大洋洲(四)大洋洲 1. 1.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ABC 電視臺、 澳大利亞人報 14 (五五)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1 1. . 巴西巴西: 環球報 、 圣保羅頁報 、 圣保羅州報 、 國家報 、 時代報 2 2. . 墨西哥墨西哥: 墨西哥日報 、 世界報 3 3. . 阿根廷阿根廷: 號角報 、 國家報 、國家通訊社 4 4. . 智利智利:生物智利網 5. 5. 秘魯:秘魯: 商業報 6. 6.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 時代報 (六六)中東)中東地區地區 1 1. . 伊朗:伊朗:伊朗官方通訊社 2 2. . 卡塔爾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 3 3. . 埃及:埃及: 金字塔報 4 4. .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報 5 5. . 約旦:約旦: 憲章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