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時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電池回收長坡厚雪,電池回收長坡厚雪,千億千億市場大幕漸啟市場大幕漸啟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動力電池回收需求,按照 5-8 年的動力電池服役年限估算,當前正處于動力電池退役潮的起點位置,電池回收行業作為新能源汽車后周期產業開始進入發展加速期;電池回收不僅涉及環保、安全、經濟性問題,白名單制或成為行業準入門檻,
2、電池回收作為城市礦山也具有極強的資源屬性,對于保障中國資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根據估算,動力電池行業在 2030 年前后達到千億規模市場空間,企業的回收渠道、技術、資質、規模將是行業核心競爭力。摘要摘要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正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正從 1到到 N 轉變轉變。201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 16GWh,2021年開始翻倍增長,2022 年達 295GWh,CAGR 超 50%,按照 5-8年的電池服役年限進行估算,動力電池回收作為新能源汽車后周期產業開始進入行業發展的加速期,預計 2026 年前后動力電池報廢量
3、急劇增長,報廢總量超過 100GWh,2032 年之后則有望進入 TWh 時代,2022 年至 2035 年 CAGR 達到 33%,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將保持長周期景氣度。電池回收工藝路線清晰多樣,經濟性驅動下路徑以拆解回收為電池回收工藝路線清晰多樣,經濟性驅動下路徑以拆解回收為主。主。廢舊動力電池的兩種主要處理方式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安全性更好、穩定性好、循環壽命長的磷酸鐵鋰電池退役之后適合梯次利用,有價金屬含量高、不適宜儲能應用的三元電池適合拆解回收。正極是最主要的回收對象,資源回收工藝相對成熟,國內以濕法或火法-濕法聯合工藝為主,回收其中鋰鈷鎳錳等金屬元素。鋰鈷鎳均屬于我國資源對外依存度
4、極高的品種,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屬于城市礦山開發,對于突破能源金屬錮桎,保障國內資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再生資源是城市礦山,保障國內資源供給,低再生資源是城市礦山,保障國內資源供給,低碳足跡溢價產業鏈。碳足跡溢價產業鏈。廢舊電池含有多種可回收的金屬資源,其中鋰、鎳、鈷等資源國內自給率低、對外依存度高。資源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廢舊電池的回收開拓城市礦山,對于突破能源金屬的資源錮桎、保障國內資源供應具有戰略意義。另外,再生材料有助于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符合產業鏈 ESG 發展方向,蘋果、特斯拉等行業巨頭越來越重視再生資源利用,再生類金屬在產業認證中或成為“加分項”,電池回收金屬符合綠色、低碳
5、理念,相較礦山資源具有一定產業溢價。維持維持 強于大市強于大市 王介超王介超 SAC 執證編號:s1440521110005 發布日期:2023 年 05 月 09 日 市場市場表現表現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 -34%-14%6%26%2022/3/12022/4/12022/5/12022/6/12022/7/12022/8/12022/9/12022/10/12022/11/12022/12/12023/1/12023/2/1金屬新材料上證指數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商業前景廣闊,千億市場大幕就此拉開。商業前景廣闊,千億市場大
6、幕就此拉開。不計新廢料,在僅考慮應用后退役的舊電池回收的情況下,2035 年電池回收行業將回收鋰金屬 15.1 萬噸、鈷金屬 22.3 萬噸、鎳金屬 52.7 萬噸,超過當前電池行業對上述金屬的需求量,將對國內能源金屬保障率有極大提升,以當期最為緊張的鋰估算,2035 年廢舊電池行業回收得到的鋰可以供超千萬輛新能源汽車使用(假設單車用鋰量不變)。在中性價格預測下,2030 年廢舊電池回收市場具備千億規模,其中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帶來市場空間超 700 億元。渠道、技術、資質、規模是回收企業核心競爭力,回收渠道直接決定商業模式渠道、技術、資質、規模是回收企業核心競爭力,回收渠道直接決定商業
7、模式,白名單制或成為行業準入門檻,白名單制或成為行業準入門檻。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上參與者眾多,包括電池生產商、汽車整車生產商、消費者、電池回收渠道、電池拆解/回收企業等,產業鏈內部深化合作,各環節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向電池回收利用環節延伸。上述要素中,回收渠道是核心,直接決定商業模式,技術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源泉和經濟性保障,資質(白名單)未來或成為行業準入條件之一,是行業門檻,或成為牌照業務,隨著產業的規范發展,白名單企業或長期受益。同時當前行業格局分散,規模優勢或是未來行業洗牌中勝出的關鍵之一。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推薦具有渠道、技術、資質、規模優勢的再生資源公司,如格林美、天奇股份等;建議
8、關注產業鏈協同、構建閉環產業鏈的電池回收及電池材料企如華友鈷業、贛鋒鋰業、騰遠鈷業等;另外關注切入電池回收賽道,快速布局的第三方回收企業。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電池回收規模體量主要取決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若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不及預期將導致未來動力電池退役量低于預期,市場規模存在不及預期可能;2、電池回收主要是回收其中鋰、鈷、鎳等金屬元素,若鋰、鈷、鎳等金屬價格大幅下滑,電池回收價值量將下降;3、電池回收存在一定時間周期,若期間鋰、鈷、鎳等金屬價格大幅下跌,可能導致回收環節收益下降;4、電池回收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需要產業政策的引導,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產業發展速度低于預
9、期。4WkZ2VkWdU4WhU1WjZcVbR9R8OmOrRsQnOeRmMmRiNqRqQaQrQrRwMqRpOuOtOnR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目錄目錄 動力電池報廢高峰將至,千億規模市場噴薄欲出動力電池報廢高峰將至,千億規模市場噴薄欲出.1 動力電池退役潮臨近,電池回收產業東風已至.1 電動車行業高速發展,動力電池退役潮臨近.1 重視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的多重必然性.3 政策利好產業發展,規范回收體系逐步建立.6 技術路徑:拆解回收利用相對成熟,梯次利用尚處初期技術路徑:拆解回收利用相對成熟,梯次利用尚處初期.8 磷酸鐵鋰宜梯次利用,三元電池宜
10、拆解回收.8 梯次利用:退役電池的降級應用,尚處商業化初級階段.10 分級多區段梯次利用.10 工藝流程相對復雜,仍需多方面完善.10 國內處于試點階段,海外商業化運營較多.12 成本下降為長期趨勢.14 拆解回收:資源化再生利用,回收率為核心.15 火法工藝:傳統方法,常配合其他工藝使用.16 濕法工藝:技術成熟、廣泛應用,最大程度回收金屬元素.18 聯合工藝:優勢互補,濕法為主,火法為輔.19 物理修復:恢復材料活性,助力磷酸鐵鋰梯次利用.20 其他成分回收.22 經濟性:能源金屬價格上漲,凸顯回收商業價值經濟性:能源金屬價格上漲,凸顯回收商業價值.26 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價值分析.26 退
11、役動力電池回收成本拆解.27 退役電池回收計價模式.28 電池回收盈利彈性測算.31 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可達千億.32 回收渠道:群雄逐鹿中原,得渠道者得天下回收渠道:群雄逐鹿中原,得渠道者得天下.37 上下游單向傳導的產業鏈條轉向行業交叉的產業網絡.37 國內現狀:多重回收模式并存,產業聯盟模式或是正解.38 第三方回收:具有技術優勢,回收渠道為短板.38 電池企業回收:業務閉環優勢,可與梯次利用模式協同發展.39 汽車廠回收:先天渠道優勢,效率最為突出.40 聯合回收模式: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為基礎的產業聯盟.41 國外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3 競爭力:渠道、技術、資質、規模競爭力:渠道、技
12、術、資質、規模.47 渠道:發展的先決條件.47 技術: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49 資質:白名單或將成為未來行業準入.51 規模:未來洗牌或能勝出.5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相關標的相關標的.55 格林美:循環經濟先鋒,技術+渠道雙優勢,電池全生命周期布局.55 華友鈷業:構建全產業鏈閉環生態.58 天奇股份:致力于服務汽車全生命周期.61 寧德時代:電池制造龍頭的閉環產業鏈布局.63 贛鋒鋰業:資源龍頭到電池回收.65 騰遠鈷業:冶煉技術優勢突出,布局正極和電池回收.66 芳源股份:NCA 前驅體龍頭,拓展原料供應渠道.68 旺能環境:垃圾焚燒發電龍
13、頭,構建鋰電回收新增長曲線.69 光華科技:PCB 化學品龍頭,電池回收全面布局.69 建議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情況.70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7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萬輛).1 圖表 2: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GWh).1 圖表 3: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反超三元電池.2 圖表 4:中國三元電池出貨結構.2 圖表 5:2022 年廢舊鋰電回收超過 30 萬噸.2 圖表 6: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預測.3 圖表 7:廢舊鋰電池常用化學材料特性及潛在污染.4 圖表 8:各類動力電池中鋰鈷等金屬含量(金屬量/電
14、池實物量).4 圖表 9:中國鋰鈷鎳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2021 年).5 圖表 10:再生三元材料碳排放量降低 154%.5 圖表 11:再生型三元鋰電池碳排放量降低約 20%.5 圖表 12: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6 圖表 13: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8 圖表 14:退役動力電池再利用路徑.9 圖表 15: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適用范圍及優劣勢對比.9 圖表 16:退役動力電池的分區段梯次利用.10 圖表 17: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商業模式.10 圖表 18:廢舊電池梯次利用處理流程.11 圖表 19:退役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于低速車測試數據.12 圖表 20:國內典型動力電池梯次
15、利用案例.13 圖表 21:國外梯次利用商業化案例.14 圖表 22:梯次利用電池組價格預測(美元/kWh).15 圖表 23: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15 圖表 24:國內典型的動力電池預處理工藝.16 圖表 25:電池材料回收工藝方法對比.16 圖表 26:某火法工藝流程圖.17 圖表 27:Umicore 公司 ValEas 工藝的原則工藝流程圖.17 圖表 28:某典型濕法工藝回收三元電池流程.18 圖表 29:火法-濕法聯合回收工藝流程圖.19 圖表 30:部分電池回收企業回收工藝路徑及產品情況.20 圖表 31:全組分物理回收技術流程圖.21 圖表 32:修復電池材料性能對比.21 圖
16、表 33:負極材料回收主流工藝優缺點.23 圖表 34:電解質成分種類復雜、危害大.23 圖表 35:國內外企業回收鋰離子電池及處理電解液案例.25 圖表 36:三元電池成本結構.26 圖表 37:三元電池中各材料重量占比.26 圖表 38:正極材料中主要金屬含量.26 圖表 39:濕法回收技術處理成本.2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 40: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元/噸).28 圖表 41:廢舊三元電池價格(萬元/噸).28 圖表 42: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成交計價系數.29 圖表 43:廢舊三元電池成交計價系數(%,萬元/噸).29 圖表 44:電池廢料
17、計價公式演變歷程.29 圖表 45: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鋰元素計價系數(%).30 圖表 46:廢舊三元電池鋰、鎳鈷元素計價系數單獨報價(%).30 圖表 47:鋰回收率與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算.31 圖表 48:碳酸鋰價格與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算.32 圖表 49:國內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33 圖表 50:國內汽車動力電池可回收量測算.33 圖表 51:國內其他領域鋰電池可回收量預測.33 圖表 52:各類電池金屬含量計算.34 圖表 53:國內廢舊電池回收鋰鈷鎳金屬量預測.34 圖表 54:金屬價格假設.35 圖表 55:國內廢舊電池回收市場規模.35 圖表 56:動力電池回收
18、產業鏈.37 圖表 57:產業鏈多環節布局電池回收.38 圖表 58:第三方回收模式關系圖.39 圖表 59:電池企業回收模式關系圖.40 圖表 60:汽車生產商回收模式關系圖.41 圖表 61:幾種回收模式的比較和分析.41 圖表 62:汽車生產商為主導的產業聯盟模式.42 圖表 63:日本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43 圖表 64:美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45 圖表 65:德國動力電池回收模式.46 圖表 66: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中汽車渠道占比超 90%.47 圖表 67: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區域分布.47 圖表 68: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48 圖表 69:中
19、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48 圖表 70:汽車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共建回收服務網點情況.48 圖表 71:非汽車企業回收渠道布局情況.49 圖表 72: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品及技術指標.50 圖表 73:退役電池回收技術專利的市場分布.50 圖表 74:退役電池回收技術主要申請人.50 圖表 75:中國新增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數量.51 圖表 76: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城市分布 TOP10.51 圖表 77: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中約一半有上市公司背景.52 圖表 78: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能及未來規劃.53 圖表 79:格林美五大資源循環產業鏈.55 圖表 80:格林美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生命
20、周期價值鏈體系.5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 81:格林美“2+N+2”動力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布局.56 圖表 82:格林美鎳鈷錳化學體系產能表.56 圖表 83:格林美主要產品技術路線與工藝流程圖.57 圖表 84: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營收(百萬元).58 圖表 85: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毛利率(%).58 圖表 86:華友新能源電池(閉環)產業鏈布局.58 圖表 87:華友循環體系合作模式規劃.59 圖表 88:華友鈷業電池回收布局情況.60 圖表 89:天奇股份業務分布.61 圖表 90:天奇股份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布局情況.62 圖
21、表 91:邦普循環是寧德時代產業生態重要組成,構建電池產業閉環.63 圖表 92:邦普循環全球布局.64 圖表 93:贛鋒回收解決方案示意圖.65 圖表 94:贛鋒鋰業電池回收布局情況.66 圖表 95:騰遠鈷業上游-下游延展,一體化布局.67 圖表 96:騰遠鈷業產能情況及布局規劃.67 圖表 97:芳源環保電池回收產能布局.68 圖表 98:重點關注公司及 Wind 一致預期預測.70 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動力電池報廢高峰動力電池報廢高峰將至將至,千億千億規模規模市場噴薄欲出市場噴薄欲出 動力電池退役潮臨近動力電池退役潮臨近,電池回收電池回收產
22、業產業東風已至東風已至 電動車行業高速發展,動力電池退役潮臨近 從從坎坷起步到坎坷起步到世界第一世界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駛入快車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駛入快車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完成了從政策扶植到市場化驅動的轉變,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2014 年,中國接連出臺 16 項新能源汽車政策,稱之為“中國新能源車元年”;2015 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后始終位居世界第一;2021 年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進階,產品型號、產銷數量躍上新臺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步入“S”型曲線加速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政策培育轉向為市場驅動,發展駛入快車
23、道。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 年雖然面臨疫情干擾、芯片結構性短缺、居民消費放緩等因素影響,但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依然分別達到 705.8 萬輛和 688.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96.9%和 93.4%,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 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 25.6%。圖表圖表1:中國新能源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萬輛)車產量(萬輛)圖表圖表2: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GWh)資料來源:中汽協,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中汽協,Wind,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二分天下二分天下,磷酸鐵鋰,磷酸鐵鋰逆襲三元逆襲三元電池電池。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上,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是目
24、前最為主流的兩大技術路線,前者成本低、安全性高但電池能量密度較低、續航略差,后者續航時間長但成本稍高。2018-2020年期間,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均低于三元電池,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推出,安全、價格、壽命等因素下磷酸鐵鋰逐步逆襲三元電池,2021 年 7 月,磷酸鐵鋰電池以 51.3%的市占率反超三元電池,此后便一直保持了領先。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 年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 294.6GWh,增長 90.7%,其中磷酸鐵鋰183.8GWh,增長 130.2%,占比 62%,三元電池 110.4GWh,增長 48.6%,占比 37%,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占比進一步擴大。33.150
25、.777.7125.6120.6136.7354.0705.8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6 27 36 57 62 64 154 295 0501001502002503003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3: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反超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反超三元電池 圖表圖表4:中國三元電池出貨結構中國三元電池出貨結構 資料來源:中汽協,Wind,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SMM,安泰科,
26、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動力鋰電池壽命約動力鋰電池壽命約 5-8 年。年。鋰電池多次充放電以后穩定性有所降低,最突出問題是鋰電池經過多次充放電循環后,電解液會發生分解,正極材料的晶格會轉變,游離的鋰離子發生沉積,致使電池容量衰減、失效。當動力鋰電池壽命衰減至 80%以下時,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將出現明顯下滑,難以完全滿足汽車正常動力需求,電池進入退役狀態。通常認為,動力電池的服役年限在 58 年左右。2022 年國內廢舊鋰電回收年國內廢舊鋰電回收 30.03 萬噸萬噸,回收碳酸鋰當量近,回收碳酸鋰當量近 6 萬噸萬噸。根據 SMM 調研統計,國內 2022 全年回收廢舊鋰電回收共 300258 噸,包
27、含電池、極片和黑粉形態的回收廢料,包括社會報廢的舊廢料,也包括電池生產中產生的邊角料、次品等新廢料。按照電池種類看,其中三元廢料 188692 噸,占比 63%,磷酸鐵鋰廢料 94551噸,占比 31%;鈷酸鋰廢料 17015 噸,占比 6%。按照電池形態看,其中廢舊電池 68141 噸,占比 23%;正極片 99024 噸,占比 33%;黑粉 133093 噸,占比 44%。按照產品端分類,回收得到硫酸鎳 32380 金噸,硫酸鈷25418 金噸,氧化鈷 977 金噸,工業級碳酸鋰 18708 噸,電池級碳酸鋰 21560 噸,粗制碳酸鋰 18323 噸。需要注意,上述回收統計包括舊廢料,也
28、上述回收統計包括舊廢料,也包括電池生產產生的新廢料。包括電池生產產生的新廢料。圖表圖表5:2022 年廢舊鋰電回收超過年廢舊鋰電回收超過 30 萬噸萬噸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66%71%45%37%33%38%52%62%26%23%44%54%65%61%48%37%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鐵鋰占比三元占比其他76%66%62%56%57%46%31%10%20%25%23%17%16%19%1%4%6%14%24%35%47%0%20%40%60%80%1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
29、12022ENCM111NCM523NCM622NCM811NCA 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中國動力中國動力鋰鋰電池電池退役剛起步,預計未來退役剛起步,預計未來規模規模達達 TWh 級別級別。2021 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顯著增加,假設平均汽車動力電池平均壽命為 5 年,則預計到 2026 年左右電池報廢量將急劇增長,2026 年動力電池退役量有望超過 100GWh,2032 年有望超過 1TWh,2022 年至 2035 年 CAGR 達到 33%。圖表圖表6: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預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預測 資料來源:中汽協,Win
30、d,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重視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的多重必然性 退役動力電池存著安全隱患,并且電池中含多種有害物質,隨意廢棄將對生態環保和人體健康產生巨大影響。另外多數資源的可回收性良好且工藝可行,鋰電池在退役后進行回收必要且可行。首先,首先,安全性,安全性,退役退役動力動力電池存著安全隱患。電池存著安全隱患。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額定電壓較高,在缺乏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接觸或擠壓容易引起觸電事故;當電池內外短路時,正負極會產生大電流,導致高熱。廢舊電池如處理不當會導致電池燃燒甚至爆炸,甚至導致嚴重火災,因此退役動力電池必須得到安全處置。其次,其次,環保性,環保性,退役退役動力動力電池電池威脅生態環境和人
31、身健康。威脅生態環境和人身健康。動力電池成分復雜,金屬組分、非金屬、固態、液態等多組分并存,其中的金屬如鈷、鎳、鋰、錳、鐵、銅等如果得不到回收處置,與酸反應轉為離子態造成重金屬污染,同時鎳鈷錳、鎳鈷鋁在水系環境里呈現強堿性,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負極材料中的石墨粉,因其顆粒很小,易產生粉塵污染。電池的電解液溶質及其轉化產物,如 LiPF6、LiAsF6、LiCF3SO3、HF、P2O5等,溶劑及其分解和水解產物,很多都是有毒有害物質,如 LiPF6具有強腐蝕性,遇水或高溫能夠產生有毒氣體氟化氫(HF)等,經由皮膚、呼吸接觸對人體組織,粘膜和上呼吸道造成刺激,對動植物也有嚴重的腐蝕作用。1120
32、1621202480184309405493579624628644648461631413974110181218254273382514644792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磷酸鐵鋰退役量 GWh三元電池退役量 GWh 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7:廢舊鋰電池常用化學材料特性及潛在污染廢舊鋰電池常用化學材料特性及潛在污染 電池材料類別電池材料類別 主要物質主要物質 主要化學特性主要化學特性 潛在污染潛在污染 正極材料 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磷酸鐵鋰等 與水、酸、還原劑或強氧化劑反應產生金屬氧化物 重金屬污染、
33、改變環境酸堿度 負極材料 碳材料、石墨、硅碳等 粉塵遇明火或高溫可發生爆炸 粉塵污染、一氧化碳 電解質溶質 LiPF6、LiBF4、LiAsF6 有強腐蝕性,遇水可產生 HF,氧化產生 P2O5等有毒物質 有毒氣體、氟污染、改變環境酸堿度 電解質溶劑 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水解產物產生醛和酸,燃燒可產生 CO、CO2等 有機物污染 隔膜 聚丙烯 PP、聚乙烯 PE 燃燒可產生 CO、醛等 白色污染、有機物污染 粘合劑 聚偏氟乙烯 PVDF、偏氟乙烯 VDF 可與氟、發煙硫酸、強堿、堿金屬反應,受熱分解產生 HF 氟污染 外殼材料 鋁、鋼、塑料殼、鋁塑膜 有機物易燃 白色污染、難以降解 資料來
34、源:新材料在線,儲能科學與技術,安泰科,中信建投 第三,第三,經濟性,經濟性,退役動力電池退役動力電池資源性強,再生利用的資源性強,再生利用的經濟經濟價值高。價值高。廢舊電池含有多種可回收的金屬資源,包括鋰、鎳、鈷、錳、鋁、鋼等金屬和其他可再生利用成分如石墨等,蘊藏資源種類豐富、豐度高,具備極高的再生利用價值。鋰、鎳、鈷、錳金屬主要存在于正極材料中,價格高、經濟性好,為再生利用的主要對象。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9 年本)的要求,動力電池再生利用企業對鈷鎳錳的綜合回收率應不低于 98%,鋰的回收率不低于 85%,現行的回收工藝可以滿足此技術指標要求,提供了退役動力
35、電池金屬回收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圖表圖表8:各類動力電池中鋰鈷等金屬含量各類動力電池中鋰鈷等金屬含量(金屬(金屬量量/電池實物電池實物量量)電池類別電池類別 所含主要金屬所含主要金屬 NiNi 含量含量 CoCo 含量含量 MnMn 含量含量 LiLi 含量含量 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元素含量 鎳氫電池 Ni、Co、Re 35%4%1%-8%鈷酸鋰電池 Li、Co-18%-2%-磷酸鐵鋰電池 Li-1.1%-錳酸鋰電池 Li、Mn-10.7%1.4%-三元系電池 Li、Ni、Mn、Co 12%5%7%1.2%-資料來源:新材料在線,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研究,中信建投 第四,戰略性,退役動力電池第四
36、,戰略性,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回收開拓城市礦山,對于開拓城市礦山,對于突破突破能源金屬能源金屬的的資源資源錮桎錮桎、保障國內資源供應具有保障國內資源供應具有戰略意義。戰略意義。中國鋰鈷鎳資源儲量低、礦產量低,但消費量非常大,資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根據 USGS 數據,2021 年中國鋰、鈷、鎳的儲量(金屬噸)分別為 150 萬噸、8 萬噸、280 萬噸,分別占全球總儲量的 6.8%、1.1%、2.9%;中國原生礦產量(金屬噸)分別為 1.4 萬噸、0.2 萬噸、12 萬噸,分別占全球原生礦產量的 14.0%、1.3%、4.4%;但根據安泰科和 SMM 數據,中國鋰鈷鎳三種金屬的消費量卻分別占到了
37、全球的 62.6%、66.9%、55.7%,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加拿大等國家限制我國鋰礦投資,海外礦產投資環境惡化,資源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資源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源供需不平衡對產業發展的約束,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9:中國鋰鈷鎳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中國鋰鈷鎳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2021 年)年)資料來源:USGS,安泰科,SMM,中信建投 第五,第五,低碳,低碳,使用再生材料可有效降低汽車生命周期碳排放。使用再生材料可有效降
38、低汽車生命周期碳排放。歐盟已經將電池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納入到電池戰略行動計劃中。歐盟提出,加強電池回收材料應用,推動二次原材料供應,同時提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以盡可能低的碳足跡支持歐盟電池制造業的可持續性。在電池 2030+中歐盟提到,要將電池的生命周期碳足跡減少至少五分之一。中汽中心的研究結果表明,1kg 三元材料碳排放量為 17.4kgCO2e,而再生型三元材料的碳排放因子是-9.42kgCO2e,比三元材料碳排放因子降低了 154%,假設三元材料中,再生型材料的應用比例為 30%,則 1kWh 三元鋰電池包材料碳排放量為 76.28kgCO2e/kWh,相較于目前三元鋰電池碳排放
39、量的 94.95kgCO2e/kWh 降低了約 20%。圖表圖表10:再生三元材料碳排放量降低再生三元材料碳排放量降低 154%圖表圖表11:再生型三元鋰電池碳排放量降低約再生型三元鋰電池碳排放量降低約 20%資料來源:中汽中心,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中汽中心,中信建投 再生與回收再生與回收契合契合未來未來下游下游企業企業的的 ESG 發展方向。發展方向。下游如蘋果、特斯拉等行業巨頭越來越重視 ESG 發展,重視再生資源應用,蘋果公司計劃 2025 年實現在電池中使用 100%再生鉆、產品設備中的磁鐵將完全使用再生稀土元素、所有蘋果設計的印刷電路板將使用 100%再生錫焊料和 100%再生鍍金。
40、特斯拉工廠報廢電池 100%移交至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進行再生利用,92%電池原材料金屬可實現再利用?;厥赵偕馁Y源更符合綠色、低碳理念,符合下游企業 ESG 發展方向,在產業鏈條中成為“加分項”。6.8%14.0%62.6%0%20%40%60%80%100%中國鋰儲&產&消全球占比1.1%1.3%66.9%0%20%40%60%80%100%中國鈷儲&產&消全球占比2.9%4.4%55.7%0%20%40%60%80%100%中國鎳儲&產&消全球占比-9.4217.4-20-1001020再生型三元材料三元材料碳排放量(kgCO2e/kg)76.2894.95050100再生型三元鋰電池三元
41、鋰電池碳排放量(kgCO2e/kg)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政策利好產業發展,規范回收體系逐步建立 中國中國電池回收相關電池回收相關政策建設伴隨產業成長,各項體系規范不斷完善。政策建設伴隨產業成長,各項體系規范不斷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政策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而不斷完善,在我國新能源產業雛形初具階段,國家就已經意識到動力電池退役的問題,出臺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完善回收體系建設,特別是 2018 年以來,政策密集發布,國家對于動力電池回收問題的高度重視,動力電池回收逐步規范完善。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發展歷程
42、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階段,2012-2015 年,部分條款階段年,部分條款階段,電池回收開始被政策提及,但只作為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政策文件的部分條款出現,缺乏體系化政策,電池也尚未形成主流技術路線,梯次利用為重點思路之一。第二階段,第二階段,2015-2018 年,專題政策階段年,專題政策階段,針對動力電池回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方法,對回收利用管理、回收技術標準作出詳細規定,逐步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第三階段,第三階段,2018 年至今,試點實施階段年至今,試點實施階段,政策出臺明顯加速,密集發布各項辦法,增加試點項目,追加電池溯源管理,提高行業規范度,整治行業
43、生態亂象,國內電池回收企業規范化、專業化、大型化化趨勢加快。圖表圖表12: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時間時間 發布部門發布部門 政策政策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第一階段,第一階段,2012 年年-2015 年,動力電池回收作為新能源汽車政策文件的部分條款而存在年,動力電池回收作為新能源汽車政策文件的部分條款而存在 2012 年 國務院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引導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展專業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2014 年
44、 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 研究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政策,探索利用基金、押金、強制回收等方式促進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建立健全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體系。2015 年 發改委、財政部等 關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金業應主動承擔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主體責任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2015 年年-2018 年,針對動力電池回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方法年,針對動力電池回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方法 2016 年 工信部、發改委等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5 年版)企業合理開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的設計、生
45、產及回收利用工作,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支持開展廢舊動力電池梯級利用。2016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 明確廢舊電池回收責任主體為生產者,加強行業管理與回收監管。2016 年 工信部 廢電池污染防范技術政策 明確鋰離子電池再生處理必須具備危險應物經營許可證,鼓勵研發電池逆向拆解成套設備,鋰離子電池的隔膜、金屬產品和電極材料再生處理裝備等新技術。2016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對在生產、使用、利用、貯存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辦法進行規定;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
46、主體責任。2016 年 工信部 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建立完善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標準體系,推進廢舊動力電池梯級利用。2017 年 國務院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 到 2020 年,重點品種的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率平均達到 40%。到 2025 年,重點產品再生原料使用比例達 20%,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率平均達 50%。2017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包括電池回收,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20
47、17 年 工信部、發改委等 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發展行動方案 適時發布實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強化企業在動力電池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壞節的主體責任,逐步建立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時間時間 發布部門發布部門 政策政策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第第三三階段,階段,2018 年年-至今至今,試點實施階段,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出臺明顯加速,密集發布各項管理辦法,試點實施階段,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出臺明顯加速,密集發布各項管理辦法 2018 年 工信部、科技部等 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在 17 個地區及中國鐵
48、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并確定各試點地區相應的目標任務,有助于建立相對集中、跨區聯動的回收體系。2018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則,對廢舊動力蓄電池展開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2018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 規定了電池的回收利用管理機制,各地區也發布了電池回收處理制度,明確規定了車企要承擔主體回收責任,即“誰制造誰回收”2018 年 工信部 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與電池生產、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企業合作構建區域化回收利用
49、體系;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統籌布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適度控制拆解和梯次利用企業規模;形成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機制。2019 年 工信部等 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在滿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試點梯次利用動力電池作為數據中心削峰填谷的儲能電池。2019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9 年本)動力電池再生利用企業對鎳鈷錳的綜合回收率應不低于 98%,鋰的回收率不低于85%。2019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 新能源汽車生產及梯次利用等企業應按照有關管理要求建立回收服務網點,新
50、能源汽車生產、動力電池生產、回收拆解、綜合利用等企業可共建、共用回收服務網點。2020 年 商務部、工信部等 報度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要求回收拆解企業對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或其他類型儲能裝置進行拆卸、收集、貯存,運輸及回收利用,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2020 年 工信部 京津冀及圍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計劃(2020-2022 年)加強區域互補,統籌推進區域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推動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內蒙在儲能、通信基站備電等領域建設梯次利用典型示范項目。支持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區域退役動力電池回收處理能力。2020 年 國務院辦公廳 新能源汽
51、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在動力電池循環體系方面,規劃要求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平臺建設,實現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追溯。2021 年 工信部等五部委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 明確將對廢舊動力蓄電池進行必要的檢驗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復或重組為梯次產品,使其可應用至其他領域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案。2021 年 生態環境部 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規定了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的總體要求、處理過程污染控制技術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與環境監測要求和運行環境管理要求。2021 年 財政部 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
52、 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再生資源,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 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或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2022 年 工信部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 鼓勵先進技術與先進商業模式梯次利用動力蓄電池。2022 年 工信部 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 對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進行單獨說明。資料來源:各部委網站,北極星電力網,前瞻產業研究院、中信建投 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技術路徑:技術路徑:拆解回收利用拆解回收利用相對成熟相對成熟,梯次利用梯次利用尚尚處初期處初期 磷酸鐵鋰宜梯次利
53、用,三元電池宜拆解回收 退役動力電池退役后有兩條主要去處:梯次利用和退役動力電池退役后有兩條主要去處:梯次利用和拆解拆解回收?;厥?。梯次利用梯次利用:是對退役電池的降級應用,當動力電池性能下降到原性能的 80%,不能達到電動汽車的使用標準,但可以繼續在儲能系統、低速電動車、電動工具、儲能、通信基站等領域繼續使用,變相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梯次利用過程包括廢舊電池包拆解、檢測、篩選、重新組成健康電池包或電池系統。圖表圖表13:電池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 資料來源:邦普循環,中信建投 拆解回收:拆解回收:是對退役電池的資源化再生利用,將報廢的鋰電池集中回收,通過物理、化學等回收處理工藝將電
54、池中具備利用價值的金屬元素如鋰、鈷、鎳等提取出來,有價金屬元素返回冶煉或者正極材料生產環節,最終仍用于動力電池的生產。當梯次利用的電池性能進一步衰減至無法利用時,需要再退役,最終仍進行拆解回收。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14:退役動力電池再利用路徑退役動力電池再利用路徑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梯次利用規?;l展存在挑戰,長期或以梯次利用規?;l展存在挑戰,長期或以拆解回收為主導。拆解回收為主導。梯次利用是退役電池的降級應用,優勢是能夠提高電池的利用價值,實現產業鏈價值最大化,也能降低儲能、低速電動車等行業的用電池成本;但缺點是電池評估環節
55、并不成熟,電池的差異性也導致安全問題,成本目前也并不具備優勢。拆解回收是對退役電池的資源化利用,回收技術相對成熟,資源回收率高,不需要一致性篩查和安全評估,拆解流程更為簡單,經濟效益好、商業模式相對較好,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能耗較高等問題。圖表圖表15: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適用范圍及優劣勢對比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適用范圍及優劣勢對比 梯次利用梯次利用 拆解回收拆解回收 范圍 以退役磷酸鐵鋰電池為主 以退役三元動力電池為主 優勢 提升價值 提高電池的利用價值,實現產業鏈價值最大化 金屬回收率高 鋰鈷鎳等金屬回收率高 降低成本 降低儲能、低速電動車等相關行業的成本 工藝流程成熟 流程更為簡單,無需進行
56、一致性篩選和安全評估 減少污染 減少廢舊鋰離子電池污染,減少資源浪費 經濟效益較好 金屬價格高,具有較好的回收經濟效益 劣勢 適用范圍局限 不適用三元,以試點項目為主,尚未成規模效益 項目投入高 前期設備等投入較大,回收周期較長 效率相對較低 退役電池評估環節耗時長,效率低 環境污染風險 存在環境污染可能,環保治理要求高 存在安全隱患 電池一致性差異或致重組電池存在壽命和安全隱患 供應不穩定 回收渠道供應不穩定,部分企業難以規?;a 資料來源:中汽協,德勤,中信建投 磷酸磷酸鐵鋰電池適合梯次利用。鐵鋰電池適合梯次利用。磷酸鐵鋰電池在容量下降至 80%以下后仍然能夠保持較好的電化學性能,電池容
57、量也不會呈現加速衰減的趨勢,同時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更好,穩定性好,循環壽命更長,因此退役之后適合梯次利用。三元電池適合拆解回收三元電池適合拆解回收三元電池循環壽命比較短,三元電池的安全性也沒有鐵鋰電池的好,著火點比較低,耐高溫性稍差,不適合用于儲能電站、通訊基站等環境復雜的領域,同時三元電池所含的鎳鈷錳價格比較高,即使直接拆解,收益也很可觀,所以三元電池一般不作為梯次利用的對象,更加適合拆解回收有價元素。分選電池包電池模組梯次利用合格不合規分拆檢測重組拆解回收再退役 1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梯次利用:退役電池的降級應用梯次利用:退役電池的降級應用,尚
58、處尚處商業化商業化初級階段初級階段 分級多區段梯次利用 退役動力電池可以根據衰減程度,多級、多次梯次利用。退役動力電池可以根據衰減程度,多級、多次梯次利用。當動力電池容量衰減到初始容量的 80%以下,便達到設計的有效使用壽命,不能完全滿足車用需求。將性能較好的電池篩選重組后在某些使用條件相對溫和的場合進行二次利用,繼續發揮其功能,做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根據電池性能的衰退程度,可將回收利用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從第一階段向下級延伸,直至完全不能滿足各場景的使用要求后,進入第四階段,即再生利用環節。第一階段,為電池包使用階段,即電池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階段,為電池包使用階段,即電池容量大于或等于 80%
59、,滿足電動汽車使用要求,作為正常能源電池在車中被使用;第二階段,為電池組利用階段,即電池容量衰減至第二階段,為電池組利用階段,即電池容量衰減至 60%-80%,可應用于對放電功率要求稍低的低速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等移動、復雜工況場景;第三階段,為單體電池利用階段,可用容量衰減至第三階段,為單體電池利用階段,可用容量衰減至 20%-60%,則由專業廠家回收拆解成單體電池,以串、并聯的方式以多種組合形式再配組,重組后電池主要使用在儲能場景,容量較高性能更穩定的用于電網儲能,容量較低性能稍次的可用于家庭儲能、充電寶等;第四階段,第四階段,為報為報廢階廢階段,可用容量衰減至段,可用容量衰減至 20%以
60、下,以下,此時電池已經可以進行報廢處理,僅需提煉回收電池內部部分零件及稀有化學成分,回收金屬元素。圖表圖表16:退役動力電池退役動力電池的的分區段梯次利用分區段梯次利用 圖表圖表17: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商業模式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進展研究,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第一電動網,中信建投 工藝流程相對復雜,仍需多方面完善 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工藝流程包括電池拆解、品質檢測、電池篩選、電池重組、系統集成等。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工藝流程包括電池拆解、品質檢測、電池篩選、電池重組、系統集成等。對電池包進行外觀評估及一致性檢測,滿足需求則可直接以整體的形式應用于低性能需求的
61、應用場景;未通過的電池將電池包進行拆解為電池模組,并對外觀、循環壽命、電池容量、性能狀態等進行檢測,篩選后的電池按照一致性進行電池重組,未通過電池模組環節評估的則進一步拆解為電池單體,再進行重組。重組后的電池進行系統集成,應用于新的場景。拆解前,需要了解退役電池包的基本信息,包括總電量,穩定容量,額定電壓,成組方式,模塊數量以及重量等。1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18:廢舊電池梯次利用處理流程廢舊電池梯次利用處理流程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中信建投 當前梯次利用面臨當前梯次利用面臨規模小、成本高、規模小、成本高、評估難、評估難
62、、生態體系不健全生態體系不健全等等問題問題,仍需解決,仍需解決。一般而言,國內外不同汽車廠家的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結構差異較大、材料體系不同,造成產品梯次利用的效果也不一樣,目前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仍面臨以下問題。電池拆解技術難:電池拆解技術難:動力電池在拆解時是整個 pack 從車上拆下來的,而不同的車型就有不同的電池 pack,它們的內外部結構,模組連接方式等差距甚遠。沒有一套標準的拆解流水線能夠適配所有的電池 pack,這就需要將電池拆解的流水線分段細化,對不同的電池 pack 定制不同的解法。當然,這勢必導致拆解作業無法完全自動化,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拆解成本的上升。另外,由于電池剩余能量
63、殘余,拆解過程易發生事故,國內具備完善的高效的自動破碎拆解分離工藝的企業較少,這也是電池回收全流程的瓶頸之一。梯次利用梯次利用成本成本偏偏高:高:由于每家企業電池的工藝設計、類型、鏈接方式、內外部結構等各不相同,因此拆解分選困難,產線自動化程度低,拆解過程基本是手工完成,過程耗時耗力,人工成本偏高;退役電池從回收運輸到評估檢測,也存在較高的隱性成本。在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的當下,梯次利用的經濟性并不比采購新電池高太多,甚至出現梯次利用成本高于使用新電池的情況產生。低成本是梯次利用的最大價值之一,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性能才能促進產業鏈發展,是梯次利用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前提。退役退役電池狀態校驗難:
64、電池狀態校驗難:依據退役動力電池歷史運行數據的完整程度可分為白箱電池和黑箱電池,早期動力電池數據管理并未形成規范的記錄,導致動力電池狀態檢測無法采用快速高精度的方法,電池狀態的預估基于有限數據,則其安全性能評估和價值判斷準確性低,無形中增加品質風險和成本。退役退役電池一致性差:電池一致性差:電池的一致性問題一直是梯次利用面對的重要挑戰,電池在容量、內阻、電壓等方面所表現出不一致的問題,即便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退役電池,在構建梯次利用儲能系統時,仍無法完全防止在系統運行中出現電池一致性再次發生離散的情況,有的甚至會在較少的循環次數下電池性能急劇下滑,對后期維護造成較大困難。安全性尚未完全解決:安全性
65、尚未完全解決:對于退役動力電池,由于其在車內運行 38 年,受到運行過程中的振動和擠壓等外 1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力,發生內部枝晶生長、電解液消耗、晶體結構變化、界面阻抗增加等問題,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增加;且不同電動汽車的使用環境、工況不同,電池的容量保持率也不一致,大容量集成時,其安全性問題更為突出。動力和儲能電池的動力和儲能電池的技術路線差異:技術路線差異:電動汽車和儲能端關于電池的需求有所不同,電動汽車傾向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儲能領域則更看重電池擁有高循環壽命,因此動力鋰離子電池和儲能電池的技術路線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未來三元動力鋰離子電池
66、梯次利用到儲能領域,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以及能否保證梯次利用電池的穩定性等不確定因素,還存在一些困惑。對退役電池的對退役電池的價值評估不統一:價值評估不統一:目前市場上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標價跨度較大,有關退役電池剩余價值的評估業內也沒有統一標準。關于一個電池的評價估值,其實際剩余容量、健康狀況、預估剩余循環次數和全生命周期放電量等方面的數據,對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價值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當前關于如何評定退役電池的價值,車廠、用戶、回收機構、儲能電站等各方還未達成價值共識。商業模式創新仍需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仍需推進,產業形態不完善產業形態不完善: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產業鏈涉及車主、車企、動力電池
67、企業、梯次利用企業,只有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有利益,才能共生共贏。目前梯次利用商業模式并不成熟,如果僅僅是下游的梯次利用企業有利潤,那么上游的其他角色很難被推動起來,產業規模將很難起量,所以仍需政策相關文件推動,盤活產業鏈,推進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建立,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圖表圖表19:退役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于低速車測試數據退役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于低速車測試數據 名稱名稱 測試數據測試數據 測試方法測試方法 原裝鉛酸電池原裝鉛酸電池 梯次利用的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的鋰離子電池 連接方式 串聯 直接安裝/規格 60V120Ah 60V100Ah/電池重量 180KG 85kg 稱重 續航里程 84Km 9
68、6Km 路況測試 充電速度 9h 3h/使用壽命 12 個月 36 個月 運行 22 個月 啟動速度 慢 快 客戶評價 爬坡能力 一般 好 客戶評價 資料來源:退役鋰離子電池的無害化拆解回收與物理修復,湖南省正源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究所,中信建投 盡管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面臨諸多問題,但目前已經有多家行業龍頭與中國鐵塔等下游利用企業達成了研究和應用的戰略合作協議,隨著動力電池各類標準的不斷出臺和實施,電池的一致性將大幅提高,技術性問題和安全性將得以大幅提高,評估體系趨于統一,而成本則將逐步下降;關于商業模式,未來緊密的合作關系以及降本之后的梯次利用將更具性價比,當前梯次利用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國內
69、處于試點階段,海外商業化運營較多 我國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我國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體系初步建立體系初步建立,但仍主要停留在示范項目階段,商業化應用相對較少,但仍主要停留在示范項目階段,商業化應用相對較少。整體來看,梯次利用的投入成本依然較高,因此目前國內的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主要停留在試點階段和示范項目階段,商業化的應用還較少。近年來,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等政策,實施了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在京津冀等 17 個地區及中國鐵塔公司等開展梯次利用試點,推動跨區域合作與產業鏈協同。1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70、圖表圖表20:國內國內典型典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案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案例 項目參與主體項目參與主體 項目簡介項目簡介 規模規模 地域范圍地域范圍 應用領域應用領域 中國鐵塔 2018 年在工信部政策支持下開展退役電池在基站備用電源示范應用,使用退役電池 1.5 吉瓦時 1.5GW h 全國 31 個省份約 12萬個基站 通信基站 深圳比克、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 2019 年 8 月,采用比克退役三元電池完成由三套系統形成的 2.15 兆瓦/7.27 兆瓦時儲能系統,采用整包退役方式 2.15MW/7.27MW h 南方電網 用戶側儲能領域 煦達新能源 2018 年,利用退役電池建設總規模 1
71、.26 兆瓦/7.7 兆瓦時儲能系統,系統由 7 套 180 千瓦/1.1 兆瓦時集裝箱組成 1.26MW/7.7MW h 江蘇南通 用戶側儲能領域 溧陽普萊德新能源公司 2017 年利用退役電池形成 180 千瓦/1 兆瓦時儲能系統,系統由 9 套子系統形成 180kW/1MW h 常州溧陽某廠區 用戶側儲能領域 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公司 2019 年 3 月,南京江北采用 45 兆瓦時磷酸鐵鋰退役動力電池儲能電站開始建設,后續規劃采用變電站+儲能站+光伏充電站+數據中心“多站合一”的方式建設運營 130MW/260MW h 南京江北電網 電網側儲能領域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南瑞集團 201
72、3 年,河南省建成的退役電池儲能示范工程,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基于退役動力電池的混合微電網系統 100MW h 鄭州 微網及電動交通工具 長深高速 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配置 50千瓦/100 千瓦時退役動力電池儲能系統 50kW/1000MW h 長深高速 光儲充一體化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利用退役動力電池開發 48 伏電動兩輪車動力系統 電動兩輪車 北京普萊德、北汽、北京匠芯 北京普萊德與北汽等合作儲能電站、集裝箱式儲能 75MW h 北京 低速電動車 江蘇常能新能源 武進國家高新區創新產業園梯次儲能電站,江蘇首個梯次利用儲能電站,總容量 10MW 10MW 江蘇武進 儲
73、能電站 國家電網 張北梯次利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組建了退役電池分選評估技術平臺,制定電池配組技術規范 1MW h 河北張家口 削峰填谷 南方電網 雄安新區退役電池調峰調頻電站,每個儲能電站規模在10MW/40MW h 左右,總規模 500MW/2000MW h 左右 500MW/2GW h 雄安新區 調峰調頻電站 國家電網 北京大興梯次利用錳酸鋰電池儲能系統示范 100kW h 北京大興 削峰填谷 資料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儲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國外企業在梯次利用上國外企業在梯次利用上試點更早、試點更早、走得更快。走得更快。海外一些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探索電池梯次利
74、用的商業發展模式,如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由于起步較早,如今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示范工程和商業項目,大部分是以儲能二次利用為主。例如,4R Energy 公司是日產汽車與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在 2010 合資成立的,致力于實現日產聆風的鋰電池二次商業化利用,回收日本和美國市場中聆風汽車的廢舊電池用于住宅及商用的儲能設備,目前已經推出兩款儲能電池產品;夏普公司則將退役的動力鋰電池通過智能功率調節器用于家庭儲能;美國杜克能源將退役的動力鉀電池應用在家庭能源上;德國博世集團則利用寶馬的純電動汽車退役的動力電池建造2MW/2MWH 的大型光伏站儲能系統;美國公司 Free Wire 基于退役的廢舊動力電池供
75、能,面向辦公區域開發了一款可移動的電動汽車充電寶。1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21:國外梯次利用商業化案例國外梯次利用商業化案例 國家國家 企業企業 應用領域應用領域 具體應用具體應用 日本 4R Energy 家庭、商業儲能 日產汽車與住友集團合資成立 4R Energy 能源公司,對在日本和美國銷售或租賃的日產聆風汽車的廢棄電池實施梯級利用,開發標稱功率為 12kW-96kW 的系列家用和商用儲能產品。日本 日本豐田 商業儲能 日本豐田公司將凱美瑞系列電動汽車的廢舊電池用于黃石國家公園設施儲能供電。日本 夏普 家庭儲能 夏普公司開發智能功率調
76、節器,讓車載動力電池可以應用于家庭儲能。美國 Tesla Energy 家庭、商業儲能 美國 Tesla Energy 開發了 Powerwall 和 Powellpack,分別面向家庭儲能系統和商業儲能系統。美國 Free Wire 移動充電站 美國的Free Wire公司推出了一款叫Mobi的電動汽車移動充電站,是由廢舊電動車電池制成,能儲存 48kwh 的電量。美國 美國可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 分布式發電/微電 美國可再生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將淘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用于風力發電、光伏電池、邊緣地處獨立電源等 美、日 EnerDel、伊藤忠商事 家庭儲能 美國 E
77、nerDel 公司和日本伊藤忠商事在部分新建公寓中推廣梯次利用電池 美、澳 Tesla Energy 電網儲能 在南澳州北部的詹姆斯敦附近安裝儲存容量為 129MW h 的 Powerpack,與法國可再生能源公司 Neoen 提供的風力發電場配合工作 美國、瑞士 通用、ABB 家庭、商業儲能 美國通用公司與瑞典 ABB 集團聯合開展了關于車用鋰電池梯次利用的研究,合作將退役的雪佛蘭電池梯級利用于家庭和小型商用備用電源,及用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削峰填谷等 德國 BOSCH 電網儲能 德國博世集團利用寶馬的Active E和i3純電動汽車退役的電池建造2MW/2MWh的大型光伏電站儲能系統,并已投
78、入使用。該系統由瓦騰福公司負責日常維護。德國 奔馳 電網儲能 德國奔馳公司與回收公司合作項目,將 1000 輛 Smart 的退役電池進行梯次利用,預計形成13MWh 的電網服務儲能設施。資料來源: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進展研究,前瞻產業研究院,中信建投 成本下降為長期趨勢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當前限制梯次利用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當前限制梯次利用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退役電池規格繁多,不同的車型就有不同的電池 pack,內部設計和結構千差萬別,不同的電池 pack 就要定制不同的拆解解法,拆解自動化程度低,電池轉運和評估檢測也有較高成本構成,造成效率偏低,成本較高。國內梯次利用規模尚處于
79、起步階段,規模效應對成本的下降還未充分體現,能否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性能,退役電池梯次利用持續降本,是擴大和豐富商業模式的前提。技術進步、新型商業模式出現,未技術進步、新型商業模式出現,未來梯次利用成更具經濟性。來梯次利用成更具經濟性。隨著退役動力電池的價格下降以及電池拆解重組技術的發展,梯次利用的成本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BaaS(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租用服務模式)等新型商業模式的出現,電池的所有權主體也正在發生改變,梯次利用成為提高動力電池全壽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關鍵。BaaS 模式還可以提高退役動力電池的供應規模和可利用率,讓退役電池大規?;厥蘸蜆藴驶鸾獬蔀?/p>
80、可能,梯次利用也更具經濟性。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到 2030 年梯次利用的價格可能或可比新采購電池組便宜 30%左右。1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22:梯次利用電池組價格預測(美元梯次利用電池組價格預測(美元/kWh)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中信建投 拆解拆解回收回收:資源化再生利用:資源化再生利用,回收率回收率為核心為核心 電池拆解回收電池拆解回收分為預處理分為預處理-金屬回收金屬回收工序工序,正極最具回收價值。正極最具回收價值。動力電池主要結構包殼體、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其中正極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鎳、鈷、鋰、錳等金屬元素,電池拆解回
81、收是指通過物理及化學手段電池中的鎳、鈷、鋰等金屬材料分離出來進行再生利用,過程包括預處理和金屬回收兩部分工序,其中金屬回收供需技術路徑較多、工藝也相對成熟。圖表圖表23: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 資料來源: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物料有價金屬回收利用研究,中信建投 預處理工序預處理工序:流程為流程為分類分類-放電放電-拆解拆解-破碎。破碎。預處理是將電池中回收價值較高的組分進行分離,一般要經歷放電-拆解-破碎等步驟,主要通過物理手段實現。首先將廢舊電池放電處理,避免后續拆解過程中局部過熱或者短路而發生爆炸,放電后對電池進行拆解(目前也有帶電拆解工藝),再將電池外殼剝離或切割,取出其中的電
82、池芯,同時在此過程中收集電解液。將電池芯中的正極片、負極片、隔膜、電解液、外殼等分離后再分類處理,這一過程因電池規格、電池系統差異大,無法采用同一套拆解流水線適合所有的電池包和模組,因此自動化水平低、拆卸效率較低。1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24:國內典型的動力電池預處理工藝國內典型的動力電池預處理工藝 資料來源: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物料有價金屬回收利用研究,中信建投 金屬回收金屬回收:工藝:工藝相對成熟相對成熟,國內以濕法,國內以濕法或火法或火法-濕法聯合工藝濕法聯合工藝為主為主。鋰、鎳、鈷、錳等有價金屬絕大部分都存在于正極材料中,因此從正極材料
83、是主要處理對象。拆解后電芯通過破碎-高溫爐-重選(風選)-磁選-篩分等環節,得到的顆粒較粗的通常包括塑料、分離器、銅箔、鋁箔等,粒級較細的組分通常包括正負極材料,含有鋰、鈷、鎳等金屬元素,行業稱為“黑粉”?!昂诜邸敝薪饘僭氐幕厥辗椒ㄓ形锢矸?、物理法、火法工藝、濕法工藝火法工藝、濕法工藝、生物冶金或者聯合工藝生物冶金或者聯合工藝等,等,回收方法與傳統冶金工藝接近,因此技術相對成熟,尤其是火法工藝和濕法工藝應用較為廣泛,國內則主要采用濕法或聯合工藝。圖表圖表25:電池材料回收工藝方法對比電池材料回收工藝方法對比 回收技術回收技術 核心工藝方法核心工藝方法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物理法 精細拆解,材
84、料修復 無污染,回收產品可快速返回電池產業鏈再利用,磷酸鐵鋰回收經濟性好 電池組分不能完全分離,回收率低,修復材料性能降級,人工強度大 火法 高溫焙燒 工藝操作簡單,原料適用范圍廣適合規?;a 高能耗,有毒氣體排放,廢氣處理壓力大,Li、Al 等無法回收,產品品質差 濕法 酸堿浸出各金屬離子-除雜-分離-提取 金屬鋰、鎳、鈷、錳的回收率高,產品的純度高,能耗低,建設投資少 技術工藝相對復雜,工藝流程長,化學試劑消耗量大,水污染 生物冶金 破碎-微生物選擇性浸出金屬離子 金屬回收率高、回收成本低、能耗低、微生物可重復使用、污染小、所需設施少 處理周期長、所需細菌難以培養,技術發展處于初期階段
85、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新材料產業,中信建投 火法工藝:傳統方法,常配合其他工藝使用 火法工藝是冶金領域較為傳統的回收方法,火法工藝是冶金領域較為傳統的回收方法,原材料原材料兼容性高,兼容性高,有價金屬通常以合金的形式回收有價金屬通常以合金的形式回收?;鸱ㄒ苯鸺夹g歷史悠久,常用于提取金屬,最早用于礦物冶金。將電極材料部分放入干電弧爐內高溫處理,通常高溫煅燒處理溫度超過 1000,塑料和有機溶劑被燃燒,其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利用不同金屬熔沸點和冷凝點不同,通過金屬蒸汽揮發-降溫冷凝過程其收集,主要回收低沸點的金屬及和金屬氧化物,最后對剩下的殘渣金屬采用篩分、熱解
86、、磁選或化學方法等進行回收。1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火法冶金工藝的主要優點火法冶金工藝的主要優點:1)工藝簡單而成熟,工藝流程較短、操作相對簡單;2)無需提前進行分選,可以回收多類電池的混合物;3)適合大規模的廢舊電池進行處理。主要缺點主要缺點:1)能耗大,過程中產生較多 CO2或其他有害氣體,焚燒尾氣處理的壓力大,容易引發大氣污染進而受到政策限制;2)部分金屬存在于爐渣中難以回收,金屬回收率低,產品合金需要配合濕法冶金等工藝進一步處理以實現不同金屬的提純;3)石墨、隔膜和電解液等有機物全部以還原劑的形式被燃燒掉,得不到回收。圖表圖表26:某某火法工
87、藝流程圖火法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中信建投 火法工藝以優美科火法工藝以優美科 Umicore 公司研發的公司研發的 ValEas 流程為典型。流程為典型。Umicore 開發了獨特的 ValEas 工藝,廢舊鋰離子電池不進行電池解體破碎,直接進入到冶煉爐內,石墨和有機溶劑作為燃料放出能量;金屬熔煉成合金,并進一步溶解合金,分離凈化后可獲得高純度的鎳和鈷的化合物。ValEas 工藝能將退役鋰離子電池中的鎳、鈷、銅、鐵組分以合金產品形式回收,但是仍有部分錳和鋰損失在爐渣中。該工藝主要用于鎳氫及手機廢鋰電池(鈷酸鋰)的處置,Umicore 公司位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霍博
88、肯建設了 7000t/a 的廢舊二次電池處理工廠。圖表圖表27:Umicore 公司公司 ValEas 工藝的原則工藝流程圖工藝的原則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Umicore,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鎳鈷鋰市場前景展望,中信建投 1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濕法工藝:技術成熟、廣泛應用,最大程度回收金屬元素 濕法濕法工藝工藝技術成熟,產品多為金屬鹽。技術成熟,產品多為金屬鹽。濕法冶金廣泛使用于原生礦產的有色金屬冶煉工藝當中,是一種很成熟的處理方法。濕法回收主要包括浸出和分離(萃取、沉淀)過程,通過酸或堿對鋰電池正極材料進行溶解,將正極活性物質中的金屬組分浸出,浸出液
89、除雜凈化后,通過離子交換/萃取/沉淀等工藝,將其中金屬離子分離并形成相應無機鹽或氧化物,如硫酸鈷、硫酸鎳、氯化鈷、碳酸鋰等,可直接用于電池生產。濕法工藝優點突出:濕法工藝優點突出:1)可以回收電池中幾乎所有價值量高的金屬元素;2)回收率高,鎳、鈷回收率 98%以上,鋰回收率 85%以上;3)產品純度高,可以直接制備電池級材料;4)對原料的處理更加具有靈活性,可直接處理正極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和失效鋰電池中拆解、分選出的極片料。但缺點是:但缺點是:1)溶液中金屬離子成分多,因此操作程序復雜、工藝流程較長;2)工藝采用了大量的酸堿,廢水處理困難,容易造成水土污染,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3)電
90、池必須經過破碎等預處理,經過細篩得到“黑粉”才可以浸出;4)適合組成成分較為單一的廢舊電池,成分發生較大變化時,工藝可能會發生調整。圖表圖表28:某典型濕法工藝某典型濕法工藝回收三元電池回收三元電池流程流程 資料來源: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發展簡介,格林美,邦普循環,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物料有價金屬回收利用研究,中信建投 我國電池回收企業大部分都采用濕法工藝。我國電池回收企業大部分都采用濕法工藝。格林美采用濕法工藝,廢料經過破碎分選,除去金屬碎片,通過酸浸、萃取、分離得到各種目標金屬鹽溶液,然后通過共沉淀制備三元前驅體產品或由氯化鈷制備碳酸鈷,煅燒后制備四氧化三鈷,含鋰萃余液則用來制備鋰鹽;江西贛
91、鋒循環,廢電池經過鹽水放電、初破碎篩分,選出隔膜、外殼,極片經過干燥熱解、細破碎,得到銅鋁金屬及三元粉料(黑粉),三元粉料再經過焙燒、硫酸雙氧水漿化/酸浸后,除銅、鐵、鋁,沉鋰,萃取、反萃取等工序,得到鎳鈷錳凈化液,用于前驅體生產。國內的華友鈷業、邦普循環、天奇金泰閣、光華科技、贛州豪鵬、芳源環保、以及海外公司 Li-Cycle 等均主要采用濕法提取鎳鈷鋰等金屬或相應鹽類。近年通過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寧德時代-兩段酸性浸出,格林美-葡萄碳酸浸取,光華科技-空氣氧化法),國內企業不斷改進濕法工藝流程,回收率和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正極材料拆解破碎黑粉浸出液酸浸殘渣除雜萃取分離鋁箔銅箔碎片氧化鈷硫酸
92、鎳硫酸鈷硫酸錳含鋰萃余液碳酸鈷四氧化三鈷液相合成煅燒碳酸鋰沉鋰共沉淀前驅體產品 1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濕法工藝在海外電池回收企業也普遍應用。濕法工藝在海外電池回收企業也普遍應用。Retriev 使用濕法冶金工藝來回收退役鋰離子電池,產生了三種物料:金屬固體,富金屬液體和塑料,富金屬的液體主要包含鋰離子,回收為碳酸鋰,濾餅和金屬固體出售給對鈷或鎳含量感興趣的下游冶煉廠(Glencore)。Recupyl 用于鋰離子電池回收的濕法冶金工藝稱為 Valibat,其中包括了在惰性氣體混合物(CO2)下進行對廢電池進行機械處理,以及對鋼,銅和塑料進行的物理分
93、離。SungEel HiTech 是位于韓國的濕法冶金回收企業,具有從退役鋰離子電池中回收 Ni,Mn,Co,Li 和 Cu 的能力,回收的材料(金屬硫酸鹽和磷酸鋰)會被提供給電池制造商。聯合工藝:優勢互補,濕法為主,火法為輔 單一工藝適應性差,聯合工藝單一工藝適應性差,聯合工藝優勢互補。優勢互補?;鸱ɑ厥展に嚧嬖谥蠐p失、廢氣及粉塵排放、能耗高等缺點;濕法回收法存在著廢水處理困難、程序繁瑣、化學試劑消耗量大及成本高等缺點。一些學者便提出了火法焙燒-濕法冶金聯合法回收工藝,利用火法焙燒改變正極活性物質的成分,再利用濕法溶解、分離(萃取、沉淀),最終得到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另外,事實上,火法工藝
94、更多為前序流程,產品以合金為主,后續多聯合濕法工藝進一步分離金屬元素,比如 Umicore 的 ValEas 工藝在火法工藝后得到合金金屬,在經過酸浸經萃取得到金屬鹽,最終通過高溫還原回收金屬單質,全流程屬于聯合工藝。圖表圖表29:火法火法-濕法聯合回收工藝流程圖濕法聯合回收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物料有價金屬回收利用研究,中信建投 火法工藝為代表的日本索尼公司,全流程為火法與濕法工藝的聯合。日本索尼采用火法工藝,塑料和電解質在 1000C 的煅燒過程中被燒掉,剩下的材料中包括金屬和活性材料。Fe,Cu 和 Al 可以通過磁性被分離,通過火法回收生成的活性物質則被送到 Sumi
95、tomo 進行進一步的濕法冶金回收,在那里鈷被回收為氧化鈷,產品純度高,可用于制造正極材料。Sumitomo 還宣布了首個通過火法冶金回收銅和通過濕法冶金回收鎳的方法。2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30:部分電池回收企業回收工藝路徑及產品情況部分電池回收企業回收工藝路徑及產品情況 企業企業 回收工藝回收工藝 主要產出主要產出 格林美 濕法 球狀鈷粉,硫酸鎳,鎳粉,鈷粉,三元前驅體 天奇股份 濕法 硫酸鈷、碳酸鋰、硫酸鎳等 邦普循環 濕法 電池級四氧化三鈷、鎳鈷錳酸鋰,三元前驅體 贛鋒循環 濕法 電池級氯化鋰、碳酸鋰 芳源股份 濕法 硫酸鎳、硫酸鈷、
96、三元前驅體 振華新材 濕法 三元前驅體、電池級碳酸鋰 華友鈷業 濕法 三元前驅體 中偉股份 濕法 磷酸鋰、純鈷、純鎳、三元前驅體 豪鵬科技 濕法 四氧化三鈷、碳酸鈷、高純硫酸鎳 長遠鋰科 濕法 三元前驅體 光華科技 濕法、火法 電極材料 凱地眾能 濕法、火法 碳酸鋰、鎳鈷鹽等 芳源股份 濕法 三元前驅體 AEA 濕法 CoO IME 濕法、火法 合金、碳酸鋰 Recupyl 濕法 鋰、鈷、鎳 Mitsubishi 火法 碳酸鋰 Accurec 火法(VTR)-濕法 鈷錳合金、渣濕法回收碳酸鋰 Akkuser OY 火法 合金 Batrec 火法-濕法 合金、化合物 索尼 火法 合金 Retri
97、ev 低溫球磨、濕法 Li、Co、Ni SNAM 火法 合金 Inmetco 火法 最初不是為鋰電池設計,其中鋰無法回收 Glencore 火法-濕法 電池作為鎳鈷銅冶煉的補充原料,配合濕法回收金屬 Umicore 火法 鎳鈷合金、鋰化合物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第一電動網,廢舊動力電池處理,中信建投 物理修復:恢復材料活性,助力磷酸鐵鋰梯次利用 電池性能衰減源自電池材料的結構或性質變化,修復材料缺陷實現電池材料回收已經成為熱點方向電池性能衰減源自電池材料的結構或性質變化,修復材料缺陷實現電池材料回收已經成為熱點方向。退役電池宏觀尺度下幾乎所有的性能衰退,均是由于分子尺度下的材料本身發生了結構
98、或者化學變化以及微納尺度下的材料形貌或者紅外特性變化引起的,若采用物理或電化學等方式,對拆解分離后的退役鋰電池電極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進行修復,可以最終處理再生為可再次投入使用的電極材料或其前驅體,這種技術稱作電池的物理修復再生技術,已經成為近年來回收處理退役電池的新型熱門方向。修復再生技術主要有直接修復再生和高附加值再生。修復再生技術主要有直接修復再生和高附加值再生。磷酸鐵鋰材料電性能衰減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中活性鋰的損失,因此通過向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中補充鋰元素可以獲得較好性能的再生材料。直接修復再生直接修復再生即通過不同溫度的高溫煅燒,對正極材料的電化學活性進行修復,從而直接獲得可再次利用的正
99、極材料,這類方法簡 2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便且成本較低、對環境影響較小,但再生產物易出現夾帶雜質、結構修復不完全的問題。高附加值再生高附加值再生是指將退役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鋰、鐵、磷以化合態形式浸出回收,作為原料,在補充鋰源、鐵源或磷源后,通過水熱法、高溫固相法、噴霧干燥固相法、噴霧熱解法、碳熱還原法等方法重新合成性能較好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通過高附加值再生所制得的產品性能優良,但工藝復雜、耗能較大、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物理修復工藝全組分回收物理修復工藝全組分回收在高校得到技術進展在高校得到技術進展。國內中南大學、清華大學等研究發展出全組分物
100、理法回收技術,通過精確拆解精確拆解、材料修復材料修復的方式,實現了電解液、隔膜、電池材料的全組分回收,且回收率較高,有效回收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材料等,雖然廢舊隔膜和電解液一般不能再參與到動力電池的生產環節,但其仍可以實現材料層面的循環利用,并且可以通過回收很好地避免回收過程中的環保隱患。圖表圖表31:全組分物理回收技術流程圖全組分物理回收技術流程圖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賽德美,中信建投 修復工藝后的電池材料修復工藝后的電池材料可以獲得較好的可以獲得較好的性能。性能。中南大學對退役廢舊磷酸鐵鋰和三元動力電池進行物理修復,修復的磷酸鐵鋰電池材料修復的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具有較高的振實密度、顆粒
101、尺寸均勻、結晶性好、雜質含量低,但包覆層厚度不均勻,性能上具有較高的放電比容量、優異的倍率和循環性能。用于高溫儲能場景中,與商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相比,雖然儲性能略低,但容量恢復率較高。同樣采用精細拆解、物理修復技術處理退役三元鋰離子電池,修復的三修復的三元鋰電材料元鋰電材料具有較高的電壓、循環穩定性、較低的交流阻抗、較高的放電比容量、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修復的石墨負極材修復的石墨負極材料料具有較低的嵌鋰電位、較高的比容量。圖表圖表32:修復電池材料性能對比修復電池材料性能對比 使用場景使用場景 修復材料修復材料/商用材料商用材料 初始容量初始容量/Ah 剩余容量剩余容量/Ah 容量保持率
102、容量保持率/%恢復容量恢復容量/Ah 容量恢復率容量恢復率/%60-7 天 修復 LiFePO4/C 20.80 19.42 93.37 20.35 97.85 商用 LiFePO4/C 24.11 22.86 94.80 23.05 95.59 25-28 天 修復 LiFePO4/C 20.50 19.79 96.54 20.64 100.63 商用 LiFePO4/C 24.23 23.72 97.88 23.80 98.23 資料來源:中南大學退役鋰離子電池精細拆解與物理回收,天津賽德美,中信建投 退役電池檢測五金件梯次利用放電拆解正極材料銅粉鋁粉負極材料電解液廢隔膜成分調整成分調整高
103、溫固相修復高溫固相修復正極修復材料負極修復材料電池制造精準拆解材料修復 2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國內國內賽德美公司賽德美公司已商業化運營已商業化運營,采用物理拆解采用物理拆解+材料修復的方式回收電池材料修復的方式回收電池。首先通過全自動化的物理精確化拆解,將動力電池中的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五金件等組分結構進行精細化拆分,再通過材料修復工藝,將拆解得到的正、負極材料進行成分調整和高溫固相修復后,最終生成修復后的正、負極材料粉體。據賽德美表示,目前物理法對鐵鋰三元全組份回收率可以大于 90%,甚至到 95%以上。具體而言,正負極材料可以實現極高效率
104、回收,隔膜回收率在 95%以上,電解液也可以做到 90%左右。修復材料制造成鋰離子電池后,可組裝成 PACK,應用于低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和家用儲能等領域。其他成分回收 負極負極回收回收 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種類繁多,但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碳、石墨類和非石墨類碳材料。石墨負極材料回收工藝石墨負極材料回收工藝通常采用熱處理、浸出或研磨浮選的方式來回收。通常采用熱處理、浸出或研磨浮選的方式來回收。石墨在廢舊鋰電池當中所占比例(質量分數)約為 12%21%,這一數量十分可觀。在某些不生產石墨或者石墨儲量較低的國家,例如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都將石墨作為一種關鍵材料,回收的石墨粉通過改性后有望循環應用于電
105、池生產中。浮選法回收浮選法回收:石墨天然疏水,與親水物質表面物理化學性質差異較大,可采用浮選方法,添加捕收劑、起泡劑、調整劑等,將石墨與其他親水材料分離。廢鋰離子電池中的 LiCoO2則是極性強、親水性好的離子晶體,浮選法實現了 LiCoO2正極和石墨負極材料的同時回收,簡化了回收流程,操作簡單、高效、污染小,但是該方法回收的石墨含有較多雜質,分選得到的石墨純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熱處理回收熱處理回收:電池負極銅箔與活性物質間存在黏合劑 PVDF,熱處理法是將電池負極置于一定高溫區間使黏合劑揮發或分解,銅箔集流體與負極石墨粉分離。熱處理法可高效地去除黏結劑,分離銅箔集流體與活性物質。但不足是,高溫
106、條件下有機黏結劑易分解生成有害氣體,如不采取合理的處理會產生二次污染。濕法冶金回收濕法冶金回收:濕法冶金的原理是基于電池中金屬能夠溶解于酸/堿溶液或其他溶劑,將金屬轉移至溶液中,采用過濾方式將石墨與其他金屬物質分開,回收石墨的同時還能回收有價金屬。濕法冶金過程操作溫度低,可有效回收負極中的鋰鹽,但由于 LiF 等難溶鋰鹽的存在,過程會消耗大量的強酸還會產生毒性更強的氫氟酸。因此采用濕法冶金回收的有效方案是將正極和負極回收合并,可以大大簡化回收流程,減少廢酸帶來的二次污染。濕法冶金具有低能耗、易操作、回收率高及環境風險低等優勢,但存在電解質和粘結劑殘留等問題。濕法和火法濕法和火法的聯合工藝的聯合
107、工藝:單純的濕法冶金存在一定問題,有研究者提出將濕法冶金和火法冶金結合?;鸱ㄒ苯鹗菍⒔涍^預處理后的廢電極粉末高溫處理,去除有機物的同時使粉末中金屬及其氧化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合金和爐渣,是處理廢電池的常用方法之一。濕法和火法相結合的方式回收廢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正負極混合粉末酸浸后過濾,得到的石墨濾餅與 NaOH 粉末在 500下進行燒結,除去大部分雜質,并用去離子水洗滌和干燥后得到再生石墨。電化學法回收電化學法回收:將石墨和銅箔的分離及鋰資源的回收相結合,簡化了回收流程和成本。但是,未考慮黏結劑及導電劑的去除,產生的石墨含有少量的粘合劑殘留物,純度不足,這影響了其后續的再利用價值。23 行
108、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33:負極材料回收主流工藝優缺點負極材料回收主流工藝優缺點 回收方法回收方法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浮選法 實現了 LiCoO2正極和石墨負極材料的同時回收,簡化了回收流程,操作簡單、高效、污染小 產品含有較多雜質,分選得到的石墨純度不足,難以滿足商業應用。熱處理法 高效地去除黏結劑,分離銅箔集流體與活性物質 高溫條件下有機黏結劑易分解生成有害氣體,如不采取合理的處理會產生二次污染。濕法冶金 高質量的回收石墨的同時還能高產量的回收有價金屬;低能耗、易操作、回收率高 會消耗大量的強酸還會產生毒性更強的氫氟酸,存在電解質和粘結劑殘留
109、等問題 電化學法 將石墨和銅箔的分離及鋰資源的回收相結合,簡化了回收流程和成本 未考慮黏結劑及導電劑的去除,產生的石墨含有少量的粘合劑殘留物,純度不足 資料來源:中國粉體網,中信建投 電解液電解液回收回收 電解液回收往往被忽略,經濟性原因普遍被焚燒處理。電解液回收往往被忽略,經濟性原因普遍被焚燒處理。目前電解液回收面臨諸多挑戰,如電池循環后電解液會吸附在多孔電極上,提取和收集難度大;其次電解液揮發、易燃、有毒,加劇了回收的復雜性;再者電解液回收工藝較復雜,小規模情況下經濟效益不明顯。因此,考慮成本及規模等因素,目前大多數企業僅回收高價值的能源金屬,忽略電解液的回收,在廢舊電池處理過程中多將電解
110、液燃燒或經廢氣凈化處理后排入大氣中。電解液電解液成分復雜,成分復雜,回收處于初級階段,常用方法有冷凍法、機械法、有機溶劑萃取法和超臨界回收法?;厥仗幱诔跫夒A段,常用方法有冷凍法、機械法、有機溶劑萃取法和超臨界回收法。電解液主要由鋰鹽、有機溶劑和添加劑組成??紤]到未來廢電解液量將非常巨大,從資源和環保角度出發,電解液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均迫在眉睫,但目前仍處在初級階段,在數量和質量上均有待提高。電解液回收技術可分為冷凍法、機械法、有機溶劑萃取法和超臨界回收法。圖表圖表34:電解質成分種類復雜、危害大電解質成分種類復雜、危害大 電解質電解質類型類型 電解質成分電解質成分 性質性質 危害危害 溶質 Li
111、PF6 潮解性強,易溶于水 吞咽會中毒,長期接觸對器官造成傷害 LiClO4 易潮解,溶于水和乙醇 對眼睛、皮膚等有刺激性,助燃 溶劑 聚碳酸酯(PC)高抗沖擊性,耐受極端溫度 碳酸乙烯酯(EC)沸點為 248,室溫為結晶固體難 對眼睛有危害,刺激呼吸系統 碳酸二甲酯(DMC)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易燃 氯化乙基汞(EMC)無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 易燃 添加劑 碳酸亞乙烯酯(VC)常溫常壓下穩定 嚴重損害眼睛 乙酸乙酯(EA)無色透明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易燃,燃燒可生成有毒的 CO 聯苯(BP)不溶于酸、堿、水,溶于部分有機溶劑 低毒性,對人體有一定的刺激性 資料來源: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清潔
112、回收利用及廢氣治理方法,中信建投 冷凍法:冷凍法:冷凍法是物理回收工藝,將電池中的電解液急速冷卻成固體后回收。冷凍法原理是基于阿侖尼烏斯的變形式,溫度降低時電解液溶劑分子活性降低,分子擴散能力大大減小,有效減少了其揮發和分解的程度,可以固體的形式進行回收。日本三菱將鋰離子電池冷卻后低溫粉碎、分離得到固態電解液,低溫可降低有害物質的活性和電解液的揮發,但也存在電解液回收率低、能耗大、對設備要求高等局限性。2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機械法:機械法:機械法是采用外力把電解液從電芯中分離出來的技術,其以離心法為代表,通過高速離心,氣流吹掃或機械抽取的辦法將電解
113、液分離,不會改變電解液的成分,但分離效率不高;優點是工藝簡單、投入資金比較小,并且清理比較干凈,高效環保。溶劑萃取法:溶劑萃取法:溶劑萃取法是利用溶劑浸泡電芯,使電解液充分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將有機溶劑和電芯分離。工藝由溶劑、溶質(回收目標物)和惰性固體構成。日本三菱將鋰離子電池徹底放電后,注入碳酸酯溶劑收集電解液,向收集的電解液中添加水或無機酸使 LiPF6分解,減壓加熱促進氟化氫氣體揮發,氟化氫被吸收后生產氟化鈣,溶劑采用蒸餾提純的方式進行回收。CO2超臨界萃取法:超臨界萃取法:當溫度和壓力達到臨界狀態時,CO2具有超高的溶解能力,能夠有效溶解非極性物質,且化學性質穩定、無毒、價格低,是一種
114、優秀的萃取劑,可將電解液從廢舊的鋰電池中分離,提取電解液的回收率可以達 90%以上。僅有少數企業開展過電解液的回收技術研發。僅有少數企業開展過電解液的回收技術研發。英國 AEA 公司經低溫破碎、分離鋼材后,用乙腈提取電池中的電解液,采用 N-甲基吡咯烷酮(NMP)提取黏合劑(PVDF),分選后得到 Cu、Al 和塑料,電沉積法將溶液中的 Co 轉化為 CoO。日本日本 OnTo 公司公司開發了 Eco-Bat 工藝,將電池放置在一定壓力和溫度的容器中,用液態二氧化碳(CO2)溶解電池內的電解液,改變溫度和壓力使 CO2氣化,進而讓電解液從中脫出。大部分企業放棄電解液回收,或燃燒大部分企業放棄電
115、解液回收,或燃燒-凈化處理。凈化處理。格林美格林美將鋰離子電池經過預處理、酸浸、分離提純、重新合成、熱處理等過程,獲得超細鈷粉和鎳粉,電解液經燃燒、凈化處理后排放。比利時比利時 Umicore 開發了獨特的ValEas 工藝,通過特制的熔爐采用高溫冶金法處理鋰離子電池并制備出 Co(OH)2/CoCl2,石墨和有機溶劑作為燃料焚燒處理。法國法國 Recupyl 公司采用拆解-浸出-沉淀-凈化的工藝回收鋁、鈷、鋰等材料,放棄回收電解液。2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35:國內外企業回收鋰離子電池國內外企業回收鋰離子電池及處理及處理電解液案例電解液案例
116、 資料來源:廢舊電池電解液回收及高值化利用研發進展,中信建投 圖示:(a)格林美工藝;(b)比利時Umicore工藝;(c)英國AEA工藝;(d)日本OnTo工藝;(e)法國Recupyl工藝 2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經濟性經濟性:能源金屬價格上漲能源金屬價格上漲,凸顯,凸顯回收回收商業商業價值價值 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價值分析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價值分析 正極材料貢獻動力電池最大價值部分。正極材料貢獻動力電池最大價值部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構成中,電池占了接近一半,是最重要的成本要素。而動力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以及電解液等組成,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 20
117、21 年數據,三元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成本占比約 45%,隔膜占比約 18%、負極材料占比約 15%,電解液約 10%、銅箔約 8%、鋁箔 4%。2022 年隨著能源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汽車中電池成本占比和電池中正極材料成本占比更高。圖表圖表36:三元電池成本結構三元電池成本結構 圖表圖表37:三元三元電池中各材料重量占比電池中各材料重量占比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鋰鎳鈷等金屬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最主要收益來源。鋰鎳鈷等金屬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最主要收益來源。電池包拆解后得到電池組,進一步拆解得到的單體電池(電芯)。單體電池重量約占電池包總重量的 70%
118、左右,其中價值最高的部分就是正極粉料,三元電池正極材料一般占到單體電池總重量的 40%左右,根據電池型號不同會有一定差異。正極材料中最具回收價值的金屬為鋰、鈷、鎳、錳,以 NCM523 電池為例,一噸正極材料中含有鎳金屬 304kg、鈷金屬 122kg、錳金屬 171kg、鋰金屬 72kg,鋰、鎳、鈷金屬含量高、價值量大,是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最主要的收益來源。圖表圖表38:正極材料中主要金屬含量正極材料中主要金屬含量 正極材料正極材料 所含主要金屬所含主要金屬 實際比容量實際比容量(mAh/gmAh/g)1 1KwhKwh 正極重量正極重量(kgkg)金屬含量質量占比金屬含量質量占比 鎳鎳 鈷鈷
119、 錳錳 鋁鋁 鋰鋰 磷酸鐵鋰 Li、Fe、P 140mAh/g 2.23kg-4.4%NCM333 Ni|、Co、Mn、Li 145mAh/g 1.92kg 20.2%20.3%19.0%-7.2%NCM523 Ni|、Co、Mn、Li 155mAh/g 1.79kg 30.4%12.2%17.1%-7.2%NCM622 Ni|、Co、Mn、Li 165mAh/g 1.68kg 36.3%12.2%11.3%-7.2%NCM811 Ni|、Co、Mn、Li 185mAh/g 1.50kg 48.3%6.1%5.7%-7.1%NCA Ni|、Co、Al、Li 200mAh/g 1.39kg 48
120、.9%9.2%-1.4%7.2%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安泰科,中信建投 三元電池回收價值遠高于鐵鋰。三元電池回收價值遠高于鐵鋰。以 1 噸單體電池為計量基準,1 噸單體電池含有約 400kg 正極材料,考慮鎳鈷錳 99%回收率,鋰 85%回收率,則 1 噸 NCM523 電池單體可回收金屬鎳 120.4kg、鈷 48.3kg、錳 67.7kg、正極45%隔膜18%負極15%電解液10%銅箔8%其他4%正極材料39%負極材料20%銅箔13%鋁箔5%電解液15%隔膜2%其他6%2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鋰 24.5kg。1 噸磷酸鐵鋰單體電池正極重量按照 4
121、0%估算,含鋰 4.4%,鋰回收率 85%,則可回收鋰約 15.0kg。假設鎳、鈷、錳、碳酸鋰均價分別為 20 萬元/噸、30 萬元/噸、2 萬元/噸、20 萬元/噸計算,1 噸單體電池 NCM 523和磷酸鐵鋰回收的金屬價值量 7.1 萬元和 1.9 萬元。除了鎳鈷鋰錳等金屬外,1 噸單體電池還可回收約 50kg 鋁,130kg 銅,價值量約 1 萬元。合計 1 噸(電芯計)廢舊三元 NCM 523 和磷酸鐵鋰電池分別可回收產品價值量分別約為 8.1 萬元和 2.9 萬元,若折合為廢舊電池包,則 1 噸廢舊電池包可回收產品價值量約為 5.7 萬元和 2.0 萬元。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成本拆解退役
122、動力電池回收成本拆解 電池回收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輔料、能源動力、環境治理(三廢處理)、人工成本、折舊攤銷等。其中原材料成本主要是指購置廢舊電池的成本,價格隨鎳鈷鋰價格波動變化較大;輔助材料成本是指報廢的動力電池處理中所需要用到的酸、堿、有機溶劑、沉淀劑等,其種類和成本因工藝不同會有較大差別;另外天然氣、電力、水,以及人工成本也是電池回收成本的主要構成。濕法工藝成本較高,且濕法工藝成本較高,且三元電池回收工序成本三元電池回收工序成本略略高于磷酸鐵鋰。高于磷酸鐵鋰。國內電池回收主要采用濕法回收工藝,因工藝流程長、過程中需要使用的酸堿溶液、輔助原料較多,因此產生的廢液也相對較多,成本相對較高。三元
123、電池回收金屬品種多,工序、輔料種類和用量、能源動力消耗都高于磷酸鐵鋰,因此成本也較高。拋開電池購買成本,處理 1 噸三元電池和處理 1 噸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分別為 1.4 萬元和 1.1 萬元。圖表圖表39:濕法回收技術處理成本濕法回收技術處理成本 費用項目費用項目 具體內容具體內容 LFPLFP 濕法濕法/(/(元元/t)/t)三元濕法三元濕法/(/(元元/t)/t)備注備注 原材料 購買廢舊電池 7900 25500 2023 年 4 月初價格 輔助材料 酸堿溶劑、沉淀劑等 3500 6000 燃料動力成本 水、電、天然氣等 1500 1500 環境治理 廢氣、廢水、廢渣等處理 1500 1
124、800 拆解 電池拆解 1000 1000 人工 工資 900 1000 設備成本 維護費 200 200 折舊費 700 900 其他 場地費、公攤費、稅費等 2000 2000 合計合計 19200 39900 其中:加工成本其中:加工成本 拋開原材料購買成本拋開原材料購買成本 11300 14400 資料來源: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電極材料回收模式及經濟性分析,SMM,中信建投 根據 SMM 報價,2023 年 4 月初廢舊方殼磷酸鐵鋰電池價格約為 0.8 萬元/噸,廢舊 523 方形三元電池價格約為 2.6 萬元/噸;根據上表,回收 1 噸電池的成本分別約為 1.9 萬元/噸和 4.0 萬元
125、/噸;回收 1 噸磷酸鐵鋰電池金屬產品的價值約為 2.0 萬元,回收 1 噸 NCM 523 電池金屬產品的價值約為 5.7 萬元,磷酸鐵鋰回收經濟性略差,只靠回收鋰僅略微盈利,其他材料回收同樣重要,廢舊 NCM 523 電池回收盈利約 1.7 萬元,毛利率約 30%。2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40: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元價格(元/噸)噸)圖表圖表41:廢舊三元電池廢舊三元電池價格(萬元價格(萬元/噸)噸)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退役電池回收計價模式退役電池回收計價模式 電池標準化計價困難重重。
126、電池標準化計價困難重重。由于不同電池規格型號差異較大,電芯、正極材料在電池中的質量比重也有較大差異,因此金屬含量存在區別,簡單以廢舊電池重量計價價值量出入較大。另外,行業依然比較混亂,拆解后電池存在低價值電芯摻雜在高價值電芯中銷售的情況,因此以有價元素含量進行計價更為合理。此前此前鋰含量少、價值低鋰含量少、價值低,僅以,僅以鎳、鈷含量計價。鎳、鈷含量計價。三元電池回收料中的有價元素主要包括鎳、鈷、鋰、錳、銅、鋁等,在鋰價大幅上漲之前,由于電池中鋰的含量和價格均遠低于鎳和鈷,因此鋰的提取價值有限,電池回收料的價值主要在鎳鈷,因此只對鎳鈷計價,計算公式為:電池回收料價格=鎳鈷元素價值量*折扣系數=
127、(鎳含量*鎳金屬價格+鈷含量*鈷金屬價格)*折扣系數,折扣系數多在 65%-85%,高于折扣系數、低于實際回收率(一般為 98%以上)的部分,可以視為回收企業的處理成本+毛利潤。鋰元素價值隱藏于折扣系數當中鋰元素價值隱藏于折扣系數當中,伴隨,伴隨鋰價上漲鋰價上漲市場變得混亂市場變得混亂。隨著鋰價不斷上漲,且鋰的回收率也不短提高,電池回收鋰經濟性逐步凸顯,因此交易雙方將鋰元素的價值隱含在了折扣系數中,通過提高折扣系數間接對鋰元素進行計價。隨著鋰價持續走高,鋰已經成為電池回收最大的價值部分,推動電池回收料折扣系數持續上漲,直至出現 200%以上的折扣,“折扣系數”已經搖身一變為“溢價系數”。050
128、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磷酸鐵鋰電池_圓柱磷酸鐵鋰電池_軟包磷酸鐵鋰電池_方殼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三元鋁殼(523型)三元材料電池_軟包三元材料電池_圓柱三元材料電池_方殼 2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42: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成交計價系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成交計價系數 圖表圖表43:廢舊三元電池成交計價系數廢舊三元電池成交計價系數(%,萬元,萬元/噸)噸)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計價方式變革,鎳、鈷、鋰逐步走
129、向分別計價。計價方式變革,鎳、鈷、鋰逐步走向分別計價。此前鋰元素隱藏在電池回收料的折扣系數中,存在較多問題:一是折扣系數變的模糊,不易量化鋰元素的回收價值;二是折扣系數奇高且對應因素模糊,部分上游粉料廠添加難浸鎳鈷料,提高折扣系數,影響濕法廠回收率。因此,行業正逐步推行鎳、鈷、鋰元素分開計價方式,電池回收料價格=鎳鈷鋰元素價值量*折扣系數=(鎳含量*鎳金屬價格*鎳折扣系數+鈷含量*鈷金屬價格*鈷折扣系數+鋰含量*鋰金屬價格*鋰折扣系數),例如天奇股份正在推行新的計價體系,其中鈷、鎳的回收折扣系數在80%90%,鋰在 65%80%。市場正逐步從鎳鈷鋰統一折扣系數走向單獨報價。圖表圖表44:電池廢
130、料計價公式演變歷程電池廢料計價公式演變歷程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30354045505560406080100廢舊方形磷酸鐵鋰電池折扣系數(1%Li2%)廢舊磷酸鐵鋰極片折扣系數(3%Li4%)廢舊磷酸鐵鋰黑粉折扣系數(4%Li5%)電池級碳酸鋰價格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廢舊523方形三元電池系數(動力型,6%Ni11%,3%Co6%)三元523極片&電池黑粉系數(10%Ni25%,6%Co15%)電池級碳酸鋰價格 3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45: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鋰元素計價系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鋰元素計
131、價系數(%)圖表圖表46:廢舊三元電池鋰、鎳鈷元素計價系數廢舊三元電池鋰、鎳鈷元素計價系數單獨報價單獨報價(%)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注:鎳、鈷系數一致,曲線重疊“廢料換原料”,“廢料換原料”,成為回收企業實現穩健盈利的“殺手锏”。成為回收企業實現穩健盈利的“殺手锏”。鋰價高企背景下,除卻改變計價體系外,回收市場還在試水商業模式創新,“廢料換原料”的合作模式逐步興起,成為回收企業實現穩健盈利的“殺手锏”。所謂廢料換原料,是指回收企業以協議方式定向收取電池廠、材料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在提取其中的鎳、鈷、鋰等金屬后,生產出電池級鎳、鈷硫酸鹽及鋰鹽,再返還給電池廠、
132、材料廠。在此過程中,回收企業僅收取約定的加工費,無需承擔金屬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有技術優勢的企業還可以生產副產品賺取額外利潤。國內“廢料換原料”模式國內“廢料換原料”模式探索不斷出現探索不斷出現。2021 年,格林美便與億緯鋰能簽署了 1 萬噸回收鎳產品定向循環合作備忘錄;2022 年,又相繼與容百科技、孚能科技、瑞浦蘭鈞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約定以定向回收廢料的方式,向前述企業返還電池級產成品。光華科技與天津力神,天奇股份與涇河陜煤研究院、星恒電源也簽有類似的廢料換原料協議?!皬U料換原料”可以鎖定渠道,本質為代加工?!皬U料換原料”可以鎖定渠道,本質為代加工。這種模式是一種互鎖的關系,回收企業鎖
133、定廢料渠道,電池廠或材料廠鎖定原料來源,模式有利有弊。有利:有利:在能源金屬如鋰供應緊張的當下,電池廠可以鎖定一部分原料來源;當前電池回收產能過剩情況下,代加工業務可以解決來料問題,飽和產能、攤薄企業固定成本,避免金屬價格漲跌帶來的盈利能力波動;回收企業和電池廠均能形成原料保障;回收企業和材料廠、電池廠互為客戶,以物換物縮減了交易層級,避開了貿易商環節賺差價。有弊:有弊:完全代加工模式意味著喪失渠道布局,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降低,市場想象空間壓縮。因此產業鏈多方參與、原料多渠道布局、多模式運作,是當前回收企業的選擇。4045505560磷酸鐵鋰電池粉鋰系數(2.0%Li2.8%)磷酸鐵鋰極片粉鋰
134、系數(3.2%Li4.2%)404550556065702023/1/302023/2/282023/3/31三元電池粉鋰系數(3%Li3.5%)三元電池粉鈷系數(5%Co10%)三元電池粉鎳系數(9%Ni20%)3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電池回收電池回收盈利彈性測算盈利彈性測算 影響回收企業盈利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金屬回收率、金屬價格、折扣系數等。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影響較為顯著。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影響較為顯著。鋰回收率差異是各個企業技術的主要差異之一,通過彈性測算得知,鋰回收率差距 5%,對應單噸利潤差異為 3600 元;折扣系數對利潤的影響更大。表中
135、橙色區域為當前市場行情(鎳鈷鋰合并的折扣系數 90%左右,鎳價 20 萬、鈷價 30 萬、碳酸鋰 20 萬)對應區間的適度擴大范圍。圖表圖表47:鋰回收率與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算鋰回收率與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算 回收單噸三元回收單噸三元電池電池極片極片的毛利潤(萬元)的毛利潤(萬元)鋰回收率 折扣系數 83%85%86%87%88%89%90%91%92%93%95%70%2.42 2.48 2.51 2.54 2.58 2.61 2.64 2.67 2.70 2.74 2.80 80%1.73 1.79 1.82 1.85 1.89 1.92 1.95 1.98 2.01 2.0
136、5 2.11 90%1.04 1.10 1.13 1.16 1.20 1.23 1.26 1.29 1.32 1.36 1.42 100%0.35 0.41 0.44 0.47 0.51 0.54 0.57 0.60 0.63 0.67 0.73 110%-0.34-0.28-0.25-0.22-0.18-0.15-0.12-0.09-0.06-0.02 0.04 120%-1.03-0.97-0.94-0.91-0.87-0.84-0.81-0.78-0.75-0.71-0.65 130%-1.72-1.66-1.63-1.60-1.56-1.53-1.50-1.47-1.44-1.40-1
137、.34 140%-2.41-2.35-2.32-2.29-2.25-2.22-2.19-2.16-2.13-2.09-2.03 150%-3.10-3.04-3.01-2.98-2.94-2.91-2.88-2.85-2.82-2.78-2.72 160%-3.79-3.73-3.70-3.67-3.63-3.60-3.57-3.54-3.51-3.47-3.41 170%-4.48-4.42-4.39-4.36-4.32-4.29-4.26-4.23-4.20-4.16-4.10 180%-5.17-5.11-5.08-5.05-5.01-4.98-4.95-4.92-4.89-4.85-4
138、.79 190%-5.86-5.80-5.77-5.74-5.70-5.67-5.64-5.61-5.58-5.54-5.48 200%-6.55-6.49-6.46-6.43-6.39-6.36-6.33-6.30-6.27-6.23-6.17 210%-7.24-7.18-7.15-7.12-7.08-7.05-7.02-6.99-6.96-6.92-6.86 220%-7.93-7.87-7.84-7.81-7.77-7.74-7.71-7.68-7.65-7.61-7.55 230%-8.62-8.56-8.53-8.50-8.46-8.43-8.40-8.37-8.34-8.30-8
139、.24 240%-9.31-9.25-9.22-9.19-9.15-9.12-9.09-9.06-9.03-8.99-8.93 250%-10.00-9.94-9.91-9.88-9.84-9.81-9.78-9.75-9.72-9.68-9.62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折扣系數折扣系數跟隨跟隨鋰價變動而調整,但鋰價變動而調整,但步伐不一致步伐不一致帶來投機窗口帶來投機窗口。2021 年 6 月至 11 月,鋰價從 8 萬上漲至 20萬,折扣系數僅從 77%上調至 90%;2021 年 11 月至 3 月初,鋰價從 20 萬上漲至 50 萬元,折扣系數調整速度明顯加快,但也僅上調至 12
140、0%,并隨后跟隨鋰價下跌而下調;2022 年下半年開始,鋰價僅從 47 萬元上漲至 57萬元,折扣系數從 120%附近加速上調至最高 235%;2023 年開始,鋰價快速、大幅走低至 20 萬元/噸以下,折扣系數降至 100%以下??梢钥闯稣劭巯禂档恼{整節奏明顯有區別于鋰價調整,因此給動力電池回收帶來巨大的投機窗口。圖邊框區域為當前市場行情對應利潤范圍(適度擴大),灰色區域為歷史行情對應利潤范圍,假設鎳價 20 萬、鈷價 30 萬不變。3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48:碳酸鋰價格與碳酸鋰價格與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算折扣系數對單噸利潤的彈性計
141、算 回收單噸三元回收單噸三元電池電池極片極片的毛利潤(萬元)的毛利潤(萬元)碳酸鋰價格 折扣系數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80%1.27 1.94 2.62 3.30 3.98 4.66 5.34 6.01 6.69 7.37 8.05 8.73 90%0.59 1.27 1.95 2.62 3.30 3.98 4.66 5.34 6.02 6.69 7.37 8.05 100%-0.09 0.59 1.27 1.95 2.63 3.31 3.98 4.66 5.34 6.02 6.70 7.37 110%-0.76-0.08 0.59 1.27
142、1.95 2.63 3.31 3.99 4.66 5.34 6.02 6.70 120%-1.44-0.76-0.08 0.60 1.27 1.95 2.63 3.31 3.99 4.67 5.34 6.02 130%-2.12-1.44-0.76-0.08 0.60 1.28 1.95 2.63 3.31 3.99 4.67 5.35 140%-2.79-2.11-1.43-0.76-0.08 0.60 1.28 1.96 2.64 3.31 3.99 4.67 150%-3.47-2.79-2.11-1.43-0.75-0.08 0.60 1.28 1.96 2.64 3.32 3.99
143、160%-4.14-3.47-2.79-2.11-1.43-0.75-0.07 0.60 1.28 1.96 2.64 3.32 170%-4.82-4.14-3.46-2.79-2.11-1.43-0.75-0.07 0.61 1.28 1.96 2.64 180%-5.50-4.82-4.14-3.46-2.78-2.10-1.43-0.75-0.07 0.61 1.29 1.97 190%-6.17-5.49-4.82-4.14-3.46-2.78-2.10-1.42-0.75-0.07 0.61 1.29 200%-6.85-6.17-5.49-4.81-4.14-3.46-2.78-
144、2.10-1.42-0.74-0.07 0.61 210%-7.52-6.85-6.17-5.49-4.81-4.13-3.45-2.78-2.10-1.42-0.74-0.06 220%-8.20-7.52-6.84-6.17-5.49-4.81-4.13-3.45-2.77-2.10-1.42-0.74 230%-8.88-8.20-7.52-6.84-6.16-5.49-4.81-4.13-3.45-2.77-2.09-1.42 240%-9.55-8.88-8.20-7.52-6.84-6.16-5.48-4.81-4.13-3.45-2.77-2.09 250%-10.23-9.55
145、-8.87-8.19-7.52-6.84-6.16-5.48-4.80-4.12-3.45-2.77 資料來源:SMM,中信建投 電池回收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可達千億市場空間可達千億 汽車汽車動力電池退役規模將在三年后動力電池退役規模將在三年后迎來迎來高速增長期。高速增長期。假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服役年限為 5 年,其中三元電池退役后直接回收,磷酸鐵鋰電池退役后部分進行梯次利用,三年后再進入回收系統。根據當前動力電池裝機量進行推測,認為 2021 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S”型曲線高速增長,因此 2026 年前后,中國退役動力電池也將迎來高速增長期。關鍵假設:關鍵假設:1、假設 5 年后技術
146、進步和對續航需求提升,裝機量中三元占比逐步回升;2、動力三元電池 5年退役,不參與梯次利用而直接回收;3、磷酸鐵鋰電池退役后按照一定比例梯次利用,2019 年磷酸鐵鋰電池梯次利用率為 20%,往后每年 5%遞增,當梯次利用率達到 50%時,梯次利用率不再增長;4、梯次利用三年后電池再退役。結論:結論:2026 年動力電池退役量達到 155GWh,可直接回收量 127.5GWh,雙雙首次超過 100GWh;2030 年動力電池可回收量達到 583.5GWh,2035 年達到 1428GWh,2022-2035 年 CAGR 達 42.9%。3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
147、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49:國內國內汽車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 單位單位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2022 20232023 20242024 20252025 20262026 20272027 20282028 20292029 20302030 新能源汽車產量 萬輛 127.0 124.2 136.6 354.5 705.8 900 1150 1400 1600 1750 1850 1950 2050 動力電池裝車量 GWh 56.9 62.2 63.6 154.5 294.6 441 573 722 852 100
148、6 1142 1287 1440 磷酸鐵鋰裝車量 GWh 21.0 20.2 24.4 79.8 183.8 278 373 476 579 624 628 644 648 三元電池裝車量 GWh 31.0 40.5 38.9 74.3 110.4 163 201 245 273 382 514 644 792 鐵鋰占比%37.0%32.5%38.3%51.7%62.4%63%65%66%68%62%55%50%45%三元占比%54.0%65.2%61.1%48.1%37.5%37%35%34%32%38%45%50%55%三元結構:其中 NCM 333%4.4%4.1%1.3%2.0%1%1
149、%0%0%0%0%0%0%0%其中 NCM 523%61.8%56.0%56.5%46.0%38%35%32%29%26%23%20%17%14%其中 NCM 622%24.9%23.2%17.0%16.0%14%15%15%15%15%15%15%15%15%其中 NCM 811%6.2%14.2%24.3%36.0%45%47%50%52%54%56%58%60%62%其中 NCA%2.7%2.5%0.9%0.0%2%3%3%4%5%6%7%8%9%資料來源:中汽協,高工鋰電,安泰科,SMM,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50:國內國內汽車動力電池可回收量測算汽車動力電池可回收量測算 單位單位 202
150、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2031E 2032E 2033E 2034E 2035E 梯次利用率%25%30%35%40%45%50%50%50%50%50%50%50%50%磷酸鐵鋰梯次利用 GWh 5.3 6.1 8.5 31.9 82.7 138.9 186.3 238.2 289.7 311.9 314.2 321.8 324.0 磷酸鐵鋰回收利用 GWh 16.8 17.2 19.0 53.2 107.1 147.4 218.2 320.8 428.6 498.3 552.3 611.4 636.0 三元電池回收利用 G
151、Wh 31.0 40.5 38.9 74.3 110.4 163.2 200.6 245.4 272.6 382.4 514.1 643.5 792.1 三元結構:其中 NCM 333%4.4%4.1%1.3%2.0%1.0%0.5%0.3%0.1%0.0%0.0%0.0%0.0%0.0%其中 NCM 523%61.8%56.0%56.5%46.0%38.0%35.0%32.0%29.0%26.0%23.0%20.0%17.0%14.0%其中 NCM 622%24.9%23.2%17.0%16.0%14.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其中
152、NCM 811%6.2%14.2%24.3%36.0%45.0%47.0%50.0%52.0%54.0%56.0%58.0%60.0%62.0%其中 NCA%2.7%2.5%0.9%0.0%2.0%2.5%2.7%3.9%5.0%6.0%7.0%8.0%9.0%動力電池退役量動力電池退役量 GWh 47.8 57.7 57.9 127.5 217.6 310.6 418.9 566.2 701.2 880.6 1066.4 1254.9 1428.0 資料來源:中汽協,高工鋰電,安泰科,SMM,中信建投 其他領域電池可回收量在其他領域電池可回收量在 2030 年年超過超過 100GWh。另外,
153、在當前鋰電池消費結構中,除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之外,還有儲能、兩輪電動車、3C 消費電子等領域,假設儲能電池壽命為 8 年,兩輪電動車和 3C 電子電池壽命 4 年,預計到 2030 年上述領域電池可回收量也將超過 100GWh。圖表圖表51:國內國內其他領域鋰電池可回收量預測其他領域鋰電池可回收量預測 單位單位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2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2029E2029E 2030E2030E 2031E2031E 2032E2032E 2033E2033E 2034E2034E 2032035 5E
154、 E 儲能電池 GWh 0.1 0.2 0.3 1.4 1.7 3.3 3.5 14.7 32.3 66.4 97.7 156.4 234.6 兩輪車 GWh 7.2 11.4 13.2 10.5 11.6 14.5 18.1 21.7 26.1 31.3 37.6 45.1 54.1 3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單位單位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2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2029E2029E 2030E2030E 2031E2031E 2032E2032E 2033E20
155、33E 2034E2034E 2032035 5E E 3C 電子 GWh 35.2 43.4 56.4 41.0 49.2 56.5 62.2 68.4 75.2 82.8 91.0 100.1 110.2 資料來源:安泰科,CNIA,SMM,中信建投 電池回收金屬量可極大補充供應,國內資源保障度得到提升。電池回收金屬量可極大補充供應,國內資源保障度得到提升。當前電池回收金屬主要有鋰、鈷、鎳,通過計算,預計 2022 年可通過廢舊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鋰金屬 0.28 萬噸、鈷金屬 0.35 萬噸、鎳金屬 0.87 萬噸,若考慮儲能電池、兩輪車、3C 電池,廢舊電池回收得到的鋰鈷鎳分別為 0.31
156、 萬噸、3.54 萬噸和 0.87 萬噸。預計到2035 年,通過汽車廢舊電池回收鋰鈷鎳 12.82 萬噸、10.2 萬噸和 52.7 萬噸,整個電池回收行業回收鋰金屬 15.1萬噸、鈷金屬 22.3 萬噸、鎳金屬 52.7 萬噸,超過當前電池行業對上述金屬的需求量,國內能源金屬保障率將有極大提升,以當期最為緊張的鋰估算,2035 年廢舊電池行業回收得到的鋰可以供超 1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使用。圖表圖表52:各類電池金屬含量各類電池金屬含量計算計算 單位單位 鈷酸鋰鈷酸鋰 錳酸鋰錳酸鋰 磷酸鐵鋰磷酸鐵鋰 NCM111NCM111 NCM523NCM523 NCM622NCM622 NCM81
157、1NCM811 NCANCA 理論比容量 mAh/g 274 148 170 278 280 280 280 280 實際比容量 mAh/g 140 140 140 145 155 165 185 200 1GW 需正極材料量 噸 1880 1931 2232 1916 1792 1684 1502 1389 1GW 對應鋰金屬量 噸 133 74 98 139 129 121 107 100 1GW 對應鈷金屬量 噸 1132 389 219 205 91 128 1GW 對應鎳金屬量 噸 387 545 612 725 679 1GW 對應錳金屬量 噸 1173 364 306 190 8
158、6 資料來源:安泰科,SMM,中信建投 關鍵假設:關鍵假設:1、未來數年電池能量密度沒有大幅提升,各類電池實際比容量如表所示;2、電池報廢即回收,不考慮庫存周期;3、因三元電池不適宜中大型儲能場景,因此假設儲能全為磷酸鐵鋰;假設兩輪電動車全部為錳酸鋰,假設 3C 消費電子電池均為鈷酸鋰電池;4、假設鋰回收率保持 85%,鎳鈷錳回收率保持 98%;5、僅考慮社會面的廢舊電池回收,不考慮電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新廢料回收情況。圖表圖表53:國內國內廢舊電池回收鋰鈷鎳金屬量預測廢舊電池回收鋰鈷鎳金屬量預測 金屬金屬 單位單位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2
159、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2029E2029E 2030E2030E 2031E2031E 2032E2032E 2033E2033E 2034E2034E 2035E2035E 新能源汽車退役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動力電池回收金屬量金屬量 磷酸鐵鋰 鋰 萬噸 0.1 0.1 0.2 0.4 0.9 1.2 1.8 2.7 3.6 4.2 4.6 5.1 5.3 三元電池 鋰 萬噸 0.3 0.4 0.4 0.8 1.1 1.6 2.0 2.4 2.7 3.7 4.9 6.1 7.5 三元電池 鎳 萬噸 1.7 2.3 2.3 4.5 6.9 10.3 12.7
160、 15.7 17.6 24.9 33.7 42.5 52.7 三元電池 鈷 萬噸 0.6 0.8 0.7 1.3 1.7 2.5 3.0 3.5 3.8 5.2 6.9 8.4 10.0 三元電池 錳 萬噸 0.8 1.0 0.9 1.5 2.0 2.8 3.4 3.9 4.1 5.5 7.0 8.3 9.7 其他其他廢舊電池廢舊電池回收金屬回收金屬量量 儲能電池 鋰 萬噸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3 0.6 0.8 1.3 2.0 兩輪車 鋰 萬噸 0.0 0.1 0.1 0.1 0.1 0.1 0.1 0.1 0.2 0.2 0.2 0.3 0.
161、3 兩輪車 錳 萬噸 0.8 1.3 1.5 1.2 1.3 1.7 2.1 2.5 3.0 3.6 4.3 5.2 6.2 3C 電子 鈷 萬噸 3.9 4.8 6.3 4.5 5.5 6.3 6.9 7.6 8.3 9.2 10.1 11.1 12.2 廢舊電池廢舊電池回收行業回收行業合計合計 合計合計 鋰鋰 萬噸萬噸 0.5 0.6 0.6 1.3 2.1 3.0 3.9 5.3 6.7 8.6 10.6 12.8 15.1 3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金屬金屬 單位單位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
162、2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2029E2029E 2030E2030E 2031E2031E 2032E2032E 2033E2033E 2034E2034E 2035E2035E 合計合計 鎳鎳 萬噸萬噸 1.7 2.3 2.3 4.5 6.9 10.3 12.7 15.7 17.6 24.9 33.7 42.5 52.7 合計合計 鈷鈷 萬噸萬噸 4.6 5.6 7.0 5.8 7.2 8.8 9.9 11.1 12.2 14.4 17.0 19.5 22.2 合計合計 錳錳 萬噸萬噸 1.6 2.3 2.4 2.7 3.3 4.5 5.4 6.4 7.1 9.
163、1 11.3 13.5 15.9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安泰科,SMM,中信建投 爆發式增長,十年內可見千億規模。爆發式增長,十年內可見千億規模。汽車動力電池中最具價值量的應數鋰,而 3C 電池以鈷酸鋰居多,鈷含量大、價值量高。雖然遠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未來市場空間廣闊,2035 年僅新能源汽車報廢動力電池回收鋰金屬價值量就可能超過千億,但短期看 3C 電子、兩輪車等賽道電池鈷的回收價值量更高。因此電池回收短期依賴 3C 電池,中長期看新能源汽車報廢動力電池潛力。關鍵假設:關鍵假設:1、鋰價格假設:碳酸鋰 2023-2025 年碳酸鋰均價分別為 30/20/15 萬元/噸,2026 年之后均價
164、15萬元/噸,鋰金屬與碳酸鋰折算系數為 5.32;2、鈷價格假設:長期均價 35 萬元/噸;3、鎳價格假設:2023-2024年均價 20/15 萬元/噸,此后長期均價 10 萬元/噸;4、錳價格假設:穩定于 1.5 萬元/噸。圖表圖表54:金屬價格假設金屬價格假設 金屬金屬 單位單位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2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2029E2029E 2030E2030E 2031E2031E 2032E2032E 2033E2033E 2034E2034E 2035E2035E 碳酸鋰 萬元/噸 30.0
165、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鋰 萬元/噸 159.7 106.5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79.8 鎳 萬元/噸 20.0 1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鈷 萬元/噸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錳 萬元/噸 1.5 1.5 1.5 1.
166、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資料來源:Wind,SMM,中信建投 2030 年廢舊電池回收市場具備千億回收規模,其中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帶來市場空間超 700 億元。2035 年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帶來市場空間將近 2000 億元,其中單鋰一項價值量可超千億;其他電池回收則以鈷為主,2035 年回收價值量超 400 億元。圖表圖表55:國內國內廢舊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廢舊電池回收市場規模 單位單位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2031E 2032E 2033E 2034E
167、 2035E 新能源汽車退役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動力電池價值量價值量 鋰 億元 75.1 60.5 44.9 95.9 159.4 227.5 303.4 405.7 497.4 627.2 762.4 897.9 1023.6 鎳 億元 34.6 34.7 22.8 45.0 68.9 102.6 127.4 157.1 176.0 248.7 336.8 424.7 526.6 鈷 億元 22.6 28.1 24.9 44.3 60.3 86.8 103.8 123.6 133.8 183.1 240.1 292.9 351.1 錳 億元 1.2 1.4 1.3 2.3 3.0 4.3
168、5.0 5.9 6.2 8.3 10.5 12.5 14.5 合計合計 億元億元 133.4 124.8 93.9 187.5 291.6 421.3 539.6 692.2 813.4 1067.3 1349.8 1628.0 1915.8 其他廢舊電池回收金屬量其他廢舊電池回收金屬量 鋰 億元 7.4 7.8 6.8 6.2 7.0 9.5 11.4 20.7 34.6 60.0 84.0 126.9 183.5 鈷 億元 136.7 168.5 218.9 159.0 190.8 219.5 241.4 265.5 292.1 321.3 353.4 388.8 427.7 錳 億元 1
169、.2 2.0 2.3 1.8 2.0 2.5 3.1 3.7 4.5 5.4 6.5 7.8 9.3 合計合計 億元億元 145.4 178.3 228.0 167.0 199.8 231.4 256.0 290.0 331.2 386.7 443.9 523.4 620.5 廢舊電池回收行業總金屬價值量廢舊電池回收行業總金屬價值量 鋰鋰 億元億元 82.5 68.4 51.7 102.1 166.4 237.0 314.9 426.4 532.1 687.2 846.4 1024.8 1207.1 3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鎳鎳 億元億元 34.6
170、34.7 22.8 45.0 68.9 102.6 127.4 157.1 176.0 248.7 336.8 424.7 526.6 鈷鈷 億元億元 159.3 196.6 243.8 203.4 251.1 306.3 345.2 389.1 425.9 504.4 593.5 681.7 778.7 錳錳 億元億元 2.4 3.4 3.6 4.1 5.0 6.8 8.2 9.6 10.7 13.7 17.0 20.3 23.8 合計合計 億元億元 278.8 303.1 321.9 354.6 491.4 652.7 795.6 982.2 1144.6 1453.9 1793.7 21
171、51.4 2536.3 資料來源:Wind,SMM,中信建投 3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回收回收渠道渠道:群雄逐鹿群雄逐鹿中原中原,得渠道者得天下,得渠道者得天下 上下游上下游單向傳導單向傳導的產業鏈條的產業鏈條轉向行業轉向行業交叉的產業網絡交叉的產業網絡 材料回收企業多、梯次利用企業少,材料回收企業多、梯次利用企業少,電池電池回收回收渠道多樣。渠道多樣。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上參與者眾多,包括電池生產商、汽車整車生產商、消費者、電池回收渠道、電池拆解/回收企業等,需要各方協同合作,電池回收的核心核心環節是回收渠道、梯次利用、電池拆解和材料回收環節是回收渠
172、道、梯次利用、電池拆解和材料回收,其中退役電池的來源渠道多樣、廣泛,從事材料再生回收的企業較多、梯次利用的企業較少。圖表圖表56: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 資料來源:格林美,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概述,中信建投 產業鏈內部深化合作,產業鏈內部深化合作,各各環節環節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向電池回收利用環節延伸。向電池回收利用環節延伸。上游資源企業、金屬冶煉企業、電池材料生產、電池制造、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廠等,逐步從傳統的上下游關系逐步轉為內部合作深化,產業鏈從傳統單一上下游方式向產業交叉、生態網絡方向轉變,動力電池產業正逐步形成全產業鏈覆蓋,資源、電池、汽車、回收多
173、環節交叉的產業網絡。金屬冶煉、電池制造企業:金屬冶煉、電池制造企業:基于礦山資源和電池材料回收技術的同源性,向下游布局電池回收產業,拓展城市礦山;電池、整車廠:電池、整車廠:基于原料需求和供應穩定,向上游布局金屬冶煉、礦山資源,同步向下游布局電池回收構建城市礦山原料渠道;整車廠、渠道商:整車廠、渠道商:基于其自身渠道優勢,開拓上下游合作,逐步延伸產業鏈覆蓋,構建電池回收-再生循環體系。電池回收電池回收企業企業:作為鋰電產業后周期環節,未來隨著報廢量大幅增加而大幅提高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電池回收企業也逐步延伸產業鏈覆蓋,或尋求上下游合作,嘗試形成從電池生產到電池再制造的閉環。電池生產汽車生產整車
174、/電池報廢電池回收渠道電池評估/篩選電池拆解材料回收電池材料再制造汽車使用梯次利用電池材料制造金屬冶煉礦山開采 3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57:產業鏈多環節布局電池回收產業鏈多環節布局電池回收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高工鋰電,德勤,中信建投 國內現狀:國內現狀:多重回收模式并存,多重回收模式并存,技術為王技術為王、產業聯盟模式或是正解產業聯盟模式或是正解 目前新廢料多,舊廢料少,回收渠道差異大。目前新廢料多,舊廢料少,回收渠道差異大。國內廢舊動力電池的主要來源有四種: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新廢料、汽車維修中更換下的廢舊電池、整車報廢產生
175、的廢舊電池、梯次利用后再次報廢的電池。這四種廢舊電池回收的渠道差別較大,其中以新電池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回收渠道最為規范和健全,不經過消費者直接進入回收環節,后三種屬于社會面廢舊電池,回收渠道較為多樣,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現象?,F階段,我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主要是生產中產生的新廢料,真正完成電池壽命從汽車上退役的電池還比較少。建立在回收技術基礎上的建立在回收技術基礎上的回收渠道回收渠道是是核心核心之一之一,渠道渠道決定企業未來規模潛力、經濟效益決定企業未來規模潛力、經濟效益,技術水平決定的,技術水平決定的高回收率是最為重要的發展決定因素,高回收率是最為重要的發展決定因素,。當前國內退役動力電池數
176、量并不多,處理產能相對充裕,換而言之,電池回收企業“吃不飽”,有充足退役動力電池穩定供應,在對渠道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保障業務規模、穩定擴大生產、最大化經濟效益。根據回收主體不同,國內目前主流的動力電池回收商業模式分為三種:第三方回收網絡,包括獨立回收企業、貿易商,也包括電池回收處理企業建立回收網絡;電池生產廠為責任主體的回收渠道,渠道包括自建回收點、電池租賃等;以整車廠為責任主體的回收網絡,回收渠道囊括 4S 店、自營廢電池回收點等。第三方回收:具有技術優勢,回收渠道為短板 以以資源再生企業為主導,資源再生企業為主導,業務集中于拆解業務集中于拆解-處理處理-再生環節再生環節。第三方回收模式,
177、一般以資源再生利用企業為主導,主業集中于拆解、處理、再利用環節,也有企業無拆解環節僅有金屬回收環節,以外購“黑粉”為原料,這類企業的特點是在資源回收領域經驗豐富、危廢處理資質完備,可以很好完成電池拆解及資源再生工序,并生產高質量產品。整車生產汽車拆解廢舊電池提供梯次利用拆解回收電池材料再造格林美天奇股份旺能環境光華科技國軒高科寧德時代騰遠鈷業華友鈷業金屬開采冶煉電池生產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邦普循環從回收利用端,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第三方回收企業華友鈷業比亞迪北汽集團電池生產企業電池材料企業車企主導聯盟專注于商業化回收向回收端延伸,處理自產新料和社會廢料利用冶煉技術優勢,發展再生產業車企主導建立產業聯
178、盟,形成產業鏈閉環參與者模式特點產業鏈環節 3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58:第三方第三方回收模式關系圖回收模式關系圖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基于成本核算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析與趨勢研究,資產信息網,中信建投 注:實線為新電池流向,虛線為舊電池流向;黑色字為涉及環節,白色字為不涉及環節 回收渠道靈活、廣泛,回收渠道靈活、廣泛,自建自營網絡渠道存在困難,自建自營網絡渠道存在困難,部分部分社會社會渠道規范性欠佳。渠道規范性欠佳。第三方回收模式,在回收渠道上更為市場化,有持續運營或者合作的中轉場、貿易商等渠道,廢舊電池來源靈活、
179、效率高。貿易商或渠道商一般可以給出較高的廢舊電池回收價格,對消費者具有價格吸引力;但缺點很明顯,這類企業一般規模較小,難以建立持續穩定、廣泛、大規模的自營電池回收渠道,即使自建渠道也存在費用大、存儲難、運輸難的問題。部分原料來自社會貿易商,渠道規范性欠佳,另外電池類型多樣增加處理難度。未來未來逐步轉向聯盟形式逐步轉向聯盟形式,合作,合作構建回收網絡。構建回收網絡。以第三方回收為主要來源的企業未來可能會面臨報廢電池供應不足的情形,或以自身能力建設回收渠道單薄而無法擴大規模,因此這類企業與電池廠和整車廠達成合作以求建立穩定電池回收渠道。具有資質的第三方企業充當橋梁作用,生產商、汽車經銷商和動力電池
180、租賃企業與第三方企業簽訂相應的回收協議,向第三方企業繳納一定的費用,將回收廢舊電池的責任和風險轉移給第三方企業。典型代表為天奇股份,旗下擁有廢舊汽車回收公司、鋰電材料回收公司,深度綁定整車廠構建汽車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并加強與廢舊電池貿易商、電池廠等企業合作。電池企業回收:業務閉環優勢,可與梯次利用模式協同發展 形成形成資源資源閉環閉環,利于,利于電池成本下降電池成本下降。以電池企業為主體的回收模式,在正向上可以向整車廠、汽車經銷商、汽車維修廠、電池租賃公司提供動力電池,在逆向上再從上述渠道回收廢舊電池,回收效率高,另外,電池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報廢電池。電池企業回收廢舊電池,將鋰鈷鎳等金屬材料
181、返回電池環節生產,形成“電池生產-電池銷售-電池回收-資源再生-電池生產”的產業鏈閉環,在鋰電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日益高漲的今天,可以穩定自身原料供應,提高自身對上游原料的議價能力,有效降低電池生產成本。產業鏈產業鏈上下上下協同較多,協同較多,構建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兩種路徑協同有獨到優勢。構建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兩種路徑協同有獨到優勢。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對技術要求較高,電池生產企業在廢舊電池余能檢測、充放電技術、包裝技術等更專業,并且也具備一定的銷售網絡優勢;梯次利用電池二次報廢以后再返回電池企業回收,很好的解決了當前梯次利用模式的諸多難點,在梯次利用和電池回收結合上最有優勢?!半姵刈赓U
182、”、“以舊換新”等“電池租賃”、“以舊換新”等新興新興模式,電池生產企業模式,電池生產企業匹配度更高匹配度更高。當前動力電池的消費模式主要仍是消費者購買整車,但電池租賃和電池以舊換新等模式正在興起,電池企業對電池流向具有更多掌控權,可以通過提供電池替換等服務獲得廢舊動力電池,與這類新興電池消費模式更加匹配。銷售新車消費者貿易商整車生產企業汽車4S店汽車報廢廠第三方回收網絡資源再生企業電池生產企業銷售 新車車輛 報廢出售 舊電池電池材料出售 舊電池拆解 回收銷售 新電池銷售 新電池移交處理 4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回收技術回收技術相對相對薄弱,需與資源
183、再生利用企業薄弱,需與資源再生利用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建立穩定合作關系。系。電池回收企業在回收網絡渠道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并不具備電池材料回收能力,仍需將電池運輸到具有處理資質的企業回收材料,因此搭建完整產業鏈需要并購、合作或還成立合資企業,完善資源再生環節。其中的代表企業為寧德時代,2015 年寧德時代收購廣東邦普,進而切入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現今廣東邦普子公司湖南邦普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的廢舊電池循環基地之一。圖表圖表59:電池企業電池企業回收模式關系圖回收模式關系圖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基于成本核算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析與趨勢研究,資產信息網,中信建投 注:實線為新電池
184、流向,虛線為舊電池流向;黑色字為涉及環節,白色字為不涉及環節 汽車廠回收:先天渠道優勢,效率最為突出 最大優勢在于渠道,最大優勢在于渠道,依托現有銷售服務網點依托現有銷售服務網點。汽車生產商回收退役動力電池渠道包括汽車經銷商、4S 店等,這也是最直接連接消費者、和消費者關系最為親密的一個環節,汽車動力電池安全性要求高,因此消費者更傾向于原廠和 4S 電的維修和替換,因此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建設方面,汽車生產商依托其自身龐大的銷售和服務網絡體系建立電池回收點,且此類回收網絡體系建立在正向供應鏈之上,渠道建設成本低、效率高,具有更好的協調性。技術最為薄弱,技術最為薄弱,缺乏盈利環節缺乏盈利環節,
185、需補齊資源再生環節,需補齊資源再生環節。整車廠最大優勢在于渠道,但技術環節最為薄弱,對電池回收檢測等技術水平不及電池生產企業,更面臨拆解-資源回收-資源再生技術的缺乏,因此整車廠必須配合資源再生回收企業完成后續環節,或并購、合資成立資源再生企業。如此一來,整車廠電池材料保供訴求不及電池廠強烈,也難以從電池回收再生環節穩定盈利,價差賺取的利潤規模偏小,對整車廠吸引力不夠。國內代表企業如北汽藍谷,通過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參投了贛州豪鵬、藍谷智慧與北汽鵬龍。銷售新車消費者電池租賃公司整車生產企業汽車4S店汽車報廢廠儲能/低速車等電池生產企業銷售 新車車輛 報廢電池租賃電池材料新電池移交處理資源再生企業新
186、電池以舊 換新新電池自營網點/渠道廢舊電池廢舊電池新電池移交處理梯次利用二次報廢拆解回收廢舊電池新電池 4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60:汽車生產商汽車生產商回收模式關系圖回收模式關系圖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基于成本核算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析與趨勢研究,資產信息網,中信建投 注:實線為新電池流向,虛線為舊電池流向;黑色字為涉及環節,白色字為不涉及環節 聯合回收模式: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為基礎的產業聯盟 單一模式各有千秋,產業結盟單一模式各有千秋,產業結盟、優勢優勢互補互補才是正解才是正解。電池回收各個主體具有各自的差異化優勢
187、,其中以第三方企業的回收模式參與者最多,資源回收專業性強,但渠道為建設是劣勢;電池企業產業協同好,可以形成資源閉環,但一般需要配合資源再生企業;整車廠渠道優勢最大,渠道成本低效率高,正向物流處于核心地位,但電池回收技術并不具備。因此,單一回收模式可能會在渠道、技術、資金等方面存著一些問題,并且面臨來自非正規渠道對正規渠道的擠壓,唯有多方合作形成產業聯盟、優勢互補才是正道。圖表圖表61:幾種回收模式的比較和分析幾種回收模式的比較和分析 回收主體回收主體 第三方第三方/資源回收企業資源回收企業 電池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 汽車廠汽車廠 產業聯盟產業聯盟 回收模式 自營網點或社會渠道 自建回收渠道 4
188、S 點、售后服務點 以汽車 4S 店、服務點為主 回收產品類型 各類產品,范圍廣 自己品牌為主,或同規格產品 本品牌產品 各類產品,范圍廣 回收成本 高 高 低 低 電池流轉效率 低 中 高 高 運作規模 小 中 大 大 管理要求 低 高 高 高 信息反饋 慢 較快 快 快 產業風險 資源回收企業、貿易商 電池生產企業 汽車廠 聯盟成員 服務范圍 區域性 廣 廣 區域性 趨勢因素 賺取利潤:金屬材料價格上漲、廢電池材料-金屬價差 穩定供應:上游原材料上漲、下游車廠壓價壓力 政策驅使: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各自利益驅使 主要優點 技術強,利潤驅動下積極性高 專業性強,產業閉環,降本驅動下積極性高 現
189、成回收網絡,成本低,效率高 各環節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體系有序,凈化行業格局 主要缺點 管理難度大、區域限制、資金壓力、渠道不穩定 上游需與汽車廠配合,下游需與資源再生企業配合 無電池及資源回收技術,需產業鏈配合 管理難度大,前期工作開展難度大 代表企業 湖南凱地眾能、騰遠鈷業 寧德時代、國軒高科 北汽、上汽、比亞迪 資料來源:基于成本核算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析與趨勢研究,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消費者整車生產企業汽車4S店/售后汽車報廢廠電池生產企業車輛 報廢移交處理資源再生企業以舊換新移交處理廢舊電池新電池拆解回收電池材料新電池電池材料 4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
190、頁的重要聲明 以汽車廠為核心的產業聯盟回收模式逐步形成以汽車廠為核心的產業聯盟回收模式逐步形成,政策驅動,也是產業驅動。,政策驅動,也是產業驅動。產業聯盟模式是由行業上下游成員組成的聯盟作為廢舊電池回收主體,也是由效率、經濟、秩序、產業閉環推動形成的上下游產業協同模式,解決了單一主體難以全產業鏈完美覆蓋的問題,渠道協同、技術協同、產品協同,有效減少市場的惡意競爭,擠出灰色回收產業鏈生產空間,凈化產業格局,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產業鏈效率、各環節降本增效。在政策上,在政策上,我國政策大力推行我國政策大力推行以生產者為回收網絡主體的商業模式以生產者為回收網絡主體的商業模式,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
191、回收的主體責任,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引導汽車生產、動力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加強合作,通過多種形式形成跨行業聯合共后體,建立有效的市場化機制,也可以與有關企業合作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圖表圖表62:汽車生產商汽車生產商為主導的產業聯盟為主導的產業聯盟模式模式 資料來源: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研究,基于成本核算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析與趨勢研究,資產信息網,中信建投 注:實線為新電池流向,虛線為舊電池流向;黑色字為涉及環節,白色字為不涉及環節 生產者責任延伸是目前產品回收最重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是目前產品回收最重要的制度制度之一。之一。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xten
192、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最源于瑞典政府的思想,“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特別是對產品的回收、循環和最終處置環節,為了實現環境保護、降低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的目標,產品制造者要承擔主要責任”。生產者責任延伸的概念明確了產品被消費后的廢物回收、最終處置和循環利用等各個環節的主體責任。后來各發達工業化國家在其循環經濟立法中也紛紛引入 EPR 概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并將其不斷完善豐富。電池回收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以汽車廠和電池企業為主體。電池回收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以汽車廠和電池企業為主體。在中國政府出臺的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5 年版
193、)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等政策中,動力鋰電池制造企業和整車企業被指定為生產者,承擔回收廢舊動力鋰電池的主體責任。2018 年 1 月,政府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提出整車企業需承擔動力鋰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推動動力鋰電池回收網絡和渠道建設。伴隨中國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政策的完善,整車企業在廢舊動力鋰電池供應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加強。消費者整車生產企業汽車4S店/售后汽車報廢廠電池生產企業車輛 報廢移交處理資源再生企業以舊換新移交處理廢舊電池新電池拆解回收電池材料新電池梯次利用儲能/低速車等梯次利用 4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國外
194、經驗,國外經驗,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攻玉 海外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發展,再生資源的蓄積量已經較為充裕,因此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再生資源回收相關政策及立法配套,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日本:電池生產商為電池回收利用承擔主體 層次分明、健全且循序漸進的循環經濟立法體系,是日本退役電池回收的基礎。層次分明、健全且循序漸進的循環經濟立法體系,是日本退役電池回收的基礎。日本從三個層面著手搭建了較為健全的電池回收法律體系。第一層指基本法第一層指基本法,即促進建立循環型社會基本法;第二層指綜合性法律第二層指綜合性法律,包括固體廢棄物管理和公共清潔法、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資源回收利用法、再生
195、資源法等;第三第三層指專門法層面層指專門法層面,包括根據產品性質制定的專門法規,包括汽車再循環法,動力電池的循環利用是重點。日本政府還制定了循環型社會基本制度,包括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環境報告制度等以促進廢棄物回收方面經濟的發展,且對生產、消費和廢棄物處理等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管監控?;厥阵w系以企業為主導,利用零售商、汽車經銷商或者加油站的服務網絡向消費者回收廢舊電池?;厥阵w系以企業為主導,利用零售商、汽車經銷商或者加油站的服務網絡向消費者回收廢舊電池。日本政府早在 1994 年已開始推行回收計劃,相關汽車生產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市時便同步啟動電池回收利用項目。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市時便同步啟動
196、電池回收利用項目。自 2000 年起,日本政府開始倡導“蓄電池生產-銷售-回收-再生處理”的回收體系,明確了電池生產商為電池回收利用的責任承擔主體。2004 年日本兩大中央省廳共同授權的日本電池回收中心(JBRC)旨在全面推進廢舊充電電池材料回收利用。圖表圖表63:日本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日本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 資料來源:新材料在線,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剖析及對策建議,中信建投 日本具有非常好的國民自愿基礎。日本具有非常好的國民自愿基礎。由于資源稟賦不足,日本非常重視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有較好的國民自愿基礎。消費者在購買動力電池產品時無需向任何機構多繳納費用,且可對動力電
197、池進行租賃。日本電池制造商的每一個銷售網點都成為對接消費者逆向歸還廢舊動力電池的窗口,日本形成了由電池生產商、電池零售商、汽車銷售商、消費者所共同構成的電池回收網絡,借助這一回收網絡,電池生產商可免費從消費者手中回電池生產商可免費從消費者手中回收廢舊電池,收廢舊電池,交給專業的回收利用公司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材料回歸動力電池生產商重新制造新的電池。4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政府補貼政府補貼,引導循環經濟。引導循環經濟。日本的動力電池回收模式中,政府會給予電池生產廠商一定的補助。2000 年起,日本政府就規定生產商對鎳氫和鋰電池的回收負責,但早期受制于成本
198、和技術限制,鎳氫電池(混合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對企業而言無利可圖,生廠商應對鎳氫和鋰電池的回收負責,并給予資源回收面向產品的設計,政府給予生產企業相應補助,提高回收積極性。企業案例:企業案例:1994 年日本電池生產商開始實施回收電池計劃;豐田與住友礦山豐田于 1997 年即成功開發了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并依托其在國內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站點、通過逆向物流建成完善的回收體系,基本實現對廢舊汽車的全覆蓋。NISSAN 與 Sumitomo 成立鋰電池回收公司 4R Energy。2018 年 10 月,豐田、日產等多家日本汽車廠商共同啟動回收電動汽車退役鋰離子電池項目,以抱團形式共同推進動力電池
199、回收利用的發展,該項目最初將在日本七個都道府縣設立工廠,該項目的操作模式為:汽車拆卸網點在收到廢舊電動汽車后,會將退役電池拆解出來,再就近轉給上面所提到的回收利用工廠進行處理。汽車廠商需要向日本汽車循環利用協作機構繳納一定的處理費。日本的這種有序自然的回收模式一方面基于政府積極引導、鼓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理念的深入人心;另日本的這種有序自然的回收模式一方面基于政府積極引導、鼓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理念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來源于國民良好的“自愿努力”回收意識。一方面來源于國民良好的“自愿努力”回收意識。美國:生產者責任延伸+消費者押金制度 建立了建立了從聯邦、州和地方三個層面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電池回
200、收利用法律體系。從聯邦、州和地方三個層面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電池回收利用法律體系。上層是兼具綱領性和可操作性的國家環境政策法,下層分為“污染控制”和“資源保護”兩大法律體系,包括固體廢棄物管理方面出臺的法規、條例,如資源保護與回收利用法、危險廢物管理條例、固體廢物處理法等;州政府層面,美國多州均出臺了相關的回收法,三個層次的法律相互補充、相互規范。嚴格的嚴格的生產者責任制度和消費者押金制度生產者責任制度和消費者押金制度,全部參與者行為均有明確規定,全部參與者行為均有明確規定。美國歷來相當重視環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已經具備比較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美國動力電池回收主要實施生產者責任制度和消費者押
201、金制度,其中押金制度由電池協會進行制定。電池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為保證廢舊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高效利用,生產電池時需建立統一編碼標識統一編碼標識,回收時通過借助電池銷售渠道進行回收;電池零售商:電池零售商:消費者在購買電池時需多繳納至少 10 美元的電池押金電池押金,且當消費者完整的將廢舊電池交至電池零售商手中時,押金才能退回,如果在報廢后的 30 天之內未能將電池退回,則押金將歸零售商所有,電池零售商回收的電池應交由其上游廠家;電池批發商:電池批發商:一方面供給下游電池零售商,且負責回收所銷售的電池,另一方面若消費者拿廢舊電池進行交換,則應給與消費者同種類型的數量不少于消費者用來交換的
202、電池數量;消費者:消費者:電池的直接使用者,必須將報廢的電池交由零售商、批發商或生產企業,嚴禁進行自行處理嚴禁進行自行處理,丟棄或廢置。此外,一些電池協會、聯盟以及第三方企業同樣也負責回收廢舊電池。美國政府環保部門、工業部門等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各方是否按照相應規定執行,對于不符合條文規定的各方必將遭受罰款或者其他處罰。4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64:美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美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體系 資料來源:新材料在線,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剖析及對策建議,中信建投 市場化的資金支持市場化的資金支持,解決效率及經濟性難題。,解決
203、效率及經濟性難題。資金上,建立專項基金支持產品的報廢回收,采取附加環境費的方式;消費者購買電池時收取一定數額的手續費以作為電池生產企業的一部分回收資金;電池生產企業也出資一部分回收費,作為產品報廢回收的資金支持;同時廢舊電池回收企業以協議價將提純的原材料賣給電池生產企業,此種模式既能讓電池生產企業很好的履行相關責任義務,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證了舊電池回收企業的利潤,成功解決廢舊電池回收效率低和回收經濟性差等前端難題。美國模式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嚴厲的監管。其商業模式也比較成熟,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約束管理為輔,美國模式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嚴厲的監管。其商業模式也比較成熟,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約束管理為
204、輔,多樣式的回收渠道豐多樣式的回收渠道豐富了回收網絡,各主體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進行運作以獲得最大利潤。富了回收網絡,各主體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進行運作以獲得最大利潤。德國:電池生產者承擔主要責任+依靠基金會輔助 德國德國是廢舊電池回收先驅,是廢舊電池回收先驅,政府是整體回收的核心。政府是整體回收的核心。德國的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同樣以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為原則,動力電池回收模式中,政府是整體回收的核心,政府立法,從源頭上進行回收制定,明確生產鏈上各環節的責任,強調各生產商消費者、政府在利用資源和環境保護中應有的責任和義務。電池生產商必須在政電池生產商必須在政府登記,承擔主要回收責任府登記,承擔主要回收責
205、任,銷售商要配合電池生產商組織電池回收工作,必須向消費者介紹免費回收電池的地點,而終端消費者有義務將廢舊電池交付給指定回收網絡,此外德國賦予管理機構廣泛的責任,對各回收系統進行檢查監督。建立基金和押金機制進行動力電池的回收。建立基金和押金機制進行動力電池的回收。德國電池回收機制的成功建立,除了政府對電池生產者的嚴厲監管外,還離不開基金會的輔助共享。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回收協會是由德國電池制造商協會和電子電器制造商協會聯合成立的共同回收系統(GRS)基金,該組織通過建立多于 17 萬個回收點,包括 14 萬個零售點,加入基金的成員企業包括電池生產商和銷售商,總數達 3500 余家,覆蓋了德國電池市
206、場 80%的產銷量。電池企業按其電池的市場份額、重量與類型向基金繳納服務費,共享基金會的回收網絡,GRS 基金依靠電池企業繳納的服務費維持運轉。4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建立產業聯盟。建立產業聯盟。2019 年以來,德國、法國牽頭建立包括歐洲歐洲 9 國共國共 30 多家產業企業在內的電池產業聯盟多家產業企業在內的電池產業聯盟,推動形成具備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同時,德國環境部資助了兩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項目(LIB Ri項目和 Litho Rec 項目),對廢舊動力電池進行資源化利用進行研究。圖表圖表65:德國動德國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力電池回收
207、模式 資料來源:新材料在線,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剖析及對策建議,中信建投 4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競爭力:渠道、技術、資質、規模競爭力:渠道、技術、資質、規模 行業現狀:諸侯混戰,面臨挑戰。行業現狀:諸侯混戰,面臨挑戰。盡管國內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已經有來自政策和市場層面的雙重力量助推,但整體而言依然發展緩慢,行業實際發展情況與預期差距甚遠,電池回收行業政策約束力不足、監督體制尚未建立、回收網絡有待健全、商業模式有待創新、技術仍有突破空間、市場有待規范、產業有待整合,因此產業整體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電池回收電池回收競爭激烈,競爭激烈,新的模式
208、逐步形成,新的模式逐步形成,未來恐未來恐行業行業大洗牌,大洗牌,唯有擁有唯有擁有渠道、技術、渠道、技術、資質、規模資質、規模等優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等優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渠道:渠道:發展的發展的先決條件先決條件 回收渠道的差異將直接決定商業模式的優劣?;厥涨赖牟町悓⒅苯記Q定商業模式的優劣。電池回收是動力電池再利用的核心環節,回收渠道的穩定性不僅會對電池回收企業的回收成本產生明顯影響,還決定了企業后續再利用環節的業務量規模。渠道網絡建設不完善,渠道網絡建設不完善,劣幣驅逐良幣劣幣驅逐良幣。國內電池回收網絡尚未完善,較多廢舊動力鋰電池無法高效地流入專業回收處理企業中,而小作坊企業依靠低環保
209、成本投入、低社會責任投入帶來的低成本優勢,高價競得廢舊電池,非正規企業廢舊電池獲取能力強,導致行業亂象叢生,正規企業難以獲得充足的廢舊電池原料保障。全國全國 1.4 萬萬多多個個回收網點回收網點,汽車企業,汽車企業建立建立網點占絕大多數。網點占絕大多數。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信息統計,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工信部認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共有 14435 個。其中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汽車企業的官方回收渠道,一般為品牌 4S 店和部分經銷平臺的合作網點,二是汽車企業下屬或者專業的拆車公司,三是具備再生資源經營許可證、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證等各種資
210、質的新能源企業。上述 1.4 萬多個廢舊電池回收網點中,由汽車企業布局的渠道有汽車企業布局的渠道有約約 1.3 萬,占絕大多數萬,占絕大多數,而非汽車企業,包括各類再生企業、回收企業等建立的回收服務網點僅一千多個。圖表圖表66: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中汽車渠道占比超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中汽車渠道占比超 90%圖表圖表67: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區域分布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信建投 發達地區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布局較好。發達地區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布局較好。從區域分布來看,回收服務網點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廣東、江蘇、山東、浙江
211、四省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 1000 個,合計 11 個省市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 500 個,欠發達地區動力電池回收網點數量相對較少。汽車企業渠道91.9%非汽車企業渠道8.1%10.2%7.4%7.2%7.0%5.8%4.9%4.8%4.2%3.9%4.0%3.6%37.0%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安徽其他 4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68: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 圖表圖表69: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網點分企業分布
212、資料來源:工信部,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信建投 汽車新勢力汽車新勢力電池回收網點布局電池回收網點布局暫時較暫時較少少,傳統汽車大廠優勢突出傳統汽車大廠優勢突出。汽車企業回收渠道中,吉利(含其子品牌、合資品牌)回收服務網點最多,其次是上汽、一汽,數量均超過了 1000 個,網點在 500 個以上的企業還有宇通、金龍、廣汽、東風、北汽(含子品牌、合資品牌),排名前十的企業總回收點數量超過 9 千個,集中度高。新勢力汽車廠的電池回收網點數量少,如特斯拉(56 個)、比亞迪(40 個)、小鵬(54 個)、理想(38 個)、蔚來(105 個)等,回收網點布局遠不及傳統汽車企業,這與傳統老牌車企銷
213、售網絡布局更為完善有關。汽車企業回收渠道中絕大部為自有渠道,少部分為合作共建。汽車企業回收渠道中絕大部為自有渠道,少部分為合作共建。汽車企業布局的回收服務網點建設主要為自建(汽車生產企業依托現有售后服務機構進行升級改造)和共建(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綜合利用企業、其他企業合作共建)模式。據中汽數據中心回收利用部統計,依托售后服務網絡建設為主流,占比超過 98%,共建回收網絡不足 2%,合作共建空間巨大。圖表圖表70:汽車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共建回收服務網點情況汽車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共建回收服務網點情況 序號序號 汽車生產企業名稱汽車生產企業名稱 合作的綜合利用企業名稱合作的綜合利用企業名稱 回收服
214、務網點所屬地區回收服務網點所屬地區 1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格林美(天津)城市礦產循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京津冀 格林美(無錫)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長三角 河南沐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 中部地區 江西格林美報廢汽車循環利用有限公司 中部地區 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部地區 2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賽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京津冀 3 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天津賽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京津冀 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長三角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 長三角 4 江西博能上饒客車有限公司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 長三角 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 中部地區 資料來源:中汽數據
215、中心回收利用部,中信建投 16%14%8%6%6%5%5%4%4%2%2%28%吉利上汽一汽宇通金龍廣汽東風北汽奇瑞長安中通其他39%9%9%6%6%5%5%3%3%3%3%3%2%2%2%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吉利廣汽埃安奇瑞長安哪吒理想長城蔚來小鵬零跑一汽上汽大眾 4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渠道保障渠道保障是是未來關鍵未來關鍵,電池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回收渠道布局數量多于回收渠道布局數量多于資源回收企業資源回收企業,資源回收企業,資源回收企業選擇選擇與汽車企業與汽車企業共建網點共建網點。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寧德時代子公司邦普循環邦普循環在全國 30
216、個省市自治區布局 184 個回收點,為非汽車企業中布局最多的公司,其次是以電池梯次利用和物理修復為主的天津賽德美,布局回收點達到 120 個,再次是中偉股份、駱駝集團、安徽格派新能源等,這類企業均以電池或電池材料生產為主。而資源回收型企業,渠道靈活,自有渠道仍是短板,更多依賴于與汽車企業的回收網點共建共用。渠道保障對于企業至關重要,渠道保障對于企業至關重要,類似礦山對冶煉廠的意義,類似礦山對冶煉廠的意義,一是保障企業持續穩定生產,二是為擴大產能提一是保障企業持續穩定生產,二是為擴大產能提高規模效益奠定基礎,三更能高規模效益奠定基礎,三更能有助于企業獲取更為優惠的折扣系數,進一步降本增效。有助于
217、企業獲取更為優惠的折扣系數,進一步降本增效。圖表圖表71:非汽車企業回收渠道非汽車企業回收渠道布局情況布局情況 回收點數量回收點數量 布局省份布局省份 廣東廣東 江蘇江蘇 山東山東 浙江浙江 河南河南 河北河北 四川四川 湖南湖南 湖北湖北 福建福建 安徽安徽 來源來源 邦普循環 184 30 工信部 賽德美 120 26 工信部 貴州中偉 96 25 工信部 駱駝資源循環 95 25 工信部 安徽格派 93 19 工信部 格林美 44 12 工信部 華友循環 7 5 工信部 浙江天能 2 2 工信部 綠沃循環 7 工信部 長沙礦冶院 22 10 工信部 中天鴻鋰 10 7 工信部 珠海中力
218、12 7 工信部 山東綠能環宇 5 2 工信部 福建常青 12 19 工信部 盈峰環境 32 8 公司官網 天賜材料 8 公司公告 旺能環境 12 7 工信部 光華科技 7 公司公告 天奇股份 4 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工信部,各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技術:技術: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高回收率是最為核心的要素,高回收率是最為核心的要素 技術是技術是梯次利用模式梯次利用模式的的難題難題之一。之一。電池組的一致性問題尚沒有高效、徹底和經濟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使得梯次利用電池組的運行安全性遠低于原電池組,且梯次利用的安全、循環壽命和再利用價值無法得到保證。如不解決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過程中
219、的技術問題,梯次利用也無從談起。另外,梯次利用存在商業模式相對單一、使用規模有限、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如何降低成本,實現多場景使用,有待進一步挖掘。5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技術路徑導致經濟性差異。技術路徑導致經濟性差異。電池回收企業技術工藝路徑參差不齊、差異較大,比如濕法冶煉中浸出劑、萃取劑的選擇,各種產品是否回收,以及回收順序等。大部分企業并不回收負極、電解液,重點回收鋰鈷鎳金屬,根據工藝不同,有預先提鋰工藝也有提鈷鎳后再提鋰工藝,價值量高的鋰回收率會存在差異,導致經濟性差距。鋰的回收率是體現回收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素之一,也直接決定了回收企業的盈利能
220、力。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 年本)規定,再生鋰、鎳、鈷的回收率不得低于85%、98.5%、98.5%。圖表圖表72: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品及技術指標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品及技術指標 企業企業 指標指標 鋰鋰 鎳鎳 鈷鈷 錳錳 石墨石墨 前驅體前驅體 正極材料正極材料 天奇股份 回收與否 -回收率 87%98%98%98%-格林美 回收與否 -回收率 90%99%99%99%-28 萬噸 2.5 萬噸 邦普循環 回收與否 回收率 90%99%99%99%-未披露 未披露 華友循環 回收與否 -回收率 90%98%98%98%-芳源股份 回收與否 -
221、回收率 90%98%98%98%-8.6 萬噸-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企業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早期國內動力電池回收鋰回收率僅在 80%以上,企業通過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回收率顯著提高,提高企業效益;再如通過輔料濃縮蒸發回收實現再利用,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技術進步為企業降本增效。廢舊電池回收專利方面,國內專利申請人排名靠前的是邦普循環、國軒高科、格林邦普循環、國軒高科、格林美美等,海國外企業則以日本企業居多,如住友金屬、住友金屬、JX 金屬株式會社金屬株式會社,科研院所則以中南大學中南大學遙遙領先。根據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截至 2022 年 8 月
222、,全球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專利申請累計超過 9200 件,其中中國超過 5500 件,拆解技術、金屬分離提取技術是近幾年主要的申請方向。圖表圖表73:退役電池回收技術退役電池回收技術專利的市場分布專利的市場分布 圖表圖表74:退役電池回收技術主要申請人退役電池回收技術主要申請人 5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資料來源:全球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技術專利布局,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全球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技術專利布局,中信建投 資質:資質:白名單白名單或將成為未來行業準入或將成為未來行業準入,電池回收或成為“牌照業務”,電池回收或成為“牌照業務”當前行業亂象:野蠻生長,當
223、前行業亂象:野蠻生長,參與企業數量眾多參與企業數量眾多。行業處在野蠻生長期,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10月底,國內電池回收現存企業超 7 萬家,其中 2021 年、2022 年新增數量分別為 2.5 萬家、3.5 萬家,占比超八成。入局者越來越多,但大多是沒有認證、技術的小企業。企業數量激增,資源方待價而沽,價高者得,正規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規范投入,環保投入占不少成本,而非規范企業,小作坊在這方面幾乎零投入,可以更高價格買走電池造成行業的不公平競爭。在如此不對稱的競爭下,不少退役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非規范企業擠壓正規企業空間。圖表圖表75:中國新增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數量中國新增
224、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數量 圖表圖表76: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城市分布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城市分布 TOP10 資料來源:企查查,中商情報網,中信建投 注:2022年數據為截至當年10月底 資料來源:企查查,中商情報網,中信建投 注:數據截至2022年3月21日 白名單制度規范行業發展白名單制度規范行業發展,白名單企業白名單企業或長期受益或長期受益。國家根據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144014746259171103145434002450335000010000200003000040000382631773086 30682961233320501925 19211847010
225、00200030004000山東 廣東 江蘇 河南 安徽 海南 陜西 四川 湖北 廣西 5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規范條件推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規范企業白名單制度,進入“白名單”的企業被視為“正規軍”,在動力電池回收資質、渠道、技術和規模等方面均具備了相對完善的體系和運營能力,環保上符合國家標準。雖然規規范企業只是推薦性合作企業,并無市場強制性的準入門檻范企業只是推薦性合作企業,并無市場強制性的準入門檻,但隨著行業未來的進一步規范化,白名單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政策扶持與電池供應,長期發展將充分受益,非白名單企業空間將逐步壓縮。工信部公布四批工信部公布四
226、批 80 多家多家白名單企業,白名單納入節奏加快,行業頭部集中趨勢明顯。白名單企業,白名單納入節奏加快,行業頭部集中趨勢明顯。2022 年 11 月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白名單企業 41 家,前三批已公布 47 家企業,合計 85 家(三家重復),白名單規模不斷擴大,頭部集中趨勢加快。其中,再生利用 47 家、梯次利用 35 家,再生/梯次 6 家,約一半具有上市公司背景。圖表圖表77: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中約一半有上市公司背景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中約一半有上市公司背景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 企業企業數量數量 列入白名單列入白名單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涉及涉及批次批次 利用方式利用方式 格林美 4 荊門市格林美
227、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江蘇格林美(無錫)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 一、二、四 梯次、再生 華友鈷業 3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衢州華友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華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二、四 梯次、再生 廈門鎢業 2 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二 梯次、再生 光華科技 2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二 梯次、再生 寧德時代 2 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一、四 梯次、再生 天能股份 2 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二 再生、梯次 中偉股份 2 貴州中偉
228、資源循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中偉資源循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二、四 再生、梯次 北汽藍谷 2 藍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汽鵬龍(滄州)新能源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二、四 梯次 贛鋒鋰業 1 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二 再生 比亞迪 1 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 二 梯次 四川長虹 1 四川長虹潤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 梯次 宇通客車 1 河南利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 梯次 天賜材料 1 中天鴻鋰清源股份有限公司 二 梯次 天奇股份 1 江西天奇金泰閣鉆業有限公司 三 再生 蜂巢能源 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 梯次 吉利科技 1 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 再生 金圓股份 1 浙
229、江新時代中能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三 梯次、再生 欣旺達 1 派爾森環??萍加邢薰?三 梯次、再生 長遠鋰科 1 金馳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三 再生 中化國際 1 河北中化鋰電科技有限公司 三 再生 國軒高科 1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三 梯次 騰遠鈷業 1 贛州騰遠鈷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四 再生 旺能環境 1 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四 再生 廣汽集團 1 廣州廣汽商貿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四 梯次 紅星發展 1 貴州紅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四 再生 富奧股份 1 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四 梯次 駱駝股份 1 駱駝集團資源循環襄陽有限公司 四 再生 南都電源 1 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
230、有限公司 四 再生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信建投 5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規模:未來洗牌規模:未來洗牌或能或能勝出勝出 產能相對分散,產能相對分散,電池回收行業規模效應電池回收行業規模效應尚且尚且不突出。不突出。國內電池回收處理產能遠高于回收規模,且報廢電池的回收大部分被非正規企業分流分散,正規企業已建成產能嚴重“吃不飽”,造成產能利用率低、實際利用產能更加分散,當前規模超過 10 萬噸的企業僅有格林美和邦普循環,行業格局較為分散,行業規模效應不突出。未來隨著行業規范,廢舊電池回流正規企業,隨著社會面電池報廢量急劇增加,企業的規模效應會逐步凸顯。圖表圖
231、表78: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能及未來規劃部分企業電池回收產能及未來規劃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回收公司回收公司 白名單白名單 現有現有 規劃規劃/在建在建 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及及產能規劃產能規劃 寧德時代 廣東邦普 是 12 50 具有處理廢舊電池總量超 12 萬噸/年、生產前驅體材料的產能約 4 萬噸/年的產能 華友鈷業 華友循環 是 6.5 已實現年處理退役動力蓄電池 6.5 萬噸 贛鋒鋰業 贛鋒循環 是 3.4 10 未來將建 10 萬噸/年鋰電回收項目 格林美 是 21.5 8.5 到 2026 年動力電池回收規模達到 30 萬噸以上 天奇股份 天奇金泰閣 是 5 15 處理 15 萬噸/年磷
232、酸鐵鋰電池環保項目,一期 5 萬噸/年 2023 年投產,二期 10 萬噸 芳源股份 芳源循環 是 5 年產 5 萬噸高端一元鋰電前驅體和 1 萬噸電池氫氧化鋰項目建設中 旺能環境 立鑫新材料 是 1 6 2023 年規劃 6 萬噸磷酸鐵鋰 道氏技術 江西佳納 1.4 5 在江西省龍南市規劃建設年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 5 萬噸產能等項目 光華科技 珠海中力 是 1 10 規劃共建 10 萬噸處理產能,年產 5 萬噸磷酸鐵和 1.15 萬噸碳酸鋰的回收生產線 超越科技 安徽德慧 6 投資 4 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2023 年一期竣工,二期 2024 年完成 迪生力 威瑪新材料 3 5 計劃在江門
233、市規劃建設 5 萬噸/年廢舊鋰離子電池電極粉再生利用項目 南都電源 華鉑新材料 是 2.5 7.5 首期 2.5 萬噸電池回收項目已達產,正進行二期,總規劃 10 萬噸回收能力 吉利科技 常青新能源 是 1 14 福建常青新能源項目包含 15 萬噸/年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生產線,分三期五年建成 百川股份 百川新材料 2 30 2 萬噸/年于 22 年年中試產,規劃年回收利用 30 萬噸鋰電池材料及廢催化劑 駱駝股份 駱駝循環 是 10 一期 5 萬噸已經開工建設,二期 5 萬噸。計劃總體投建 10 萬噸廢舊鋰電池回收項目 廈門鎢業 贛州豪鵬 是 1 5 擁有江西省首個廢舊電池回收工程示范中心 天賜
234、材料 中天鴻鋰 是 2 10 計劃投建 10 萬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 雄韜股份 雄韜環保 8 擬投資 8.5 億元在湖北赤壁新建鋰電池回收回收項目 8 萬噸 超頻三 個舊圣比和 4.5 4.5 萬金噸廢舊鋰電池生產線、6 萬噸前驅體、2 萬噸碳酸鋰、2 萬噸正極材料 聯美集團 巴特瑞資源 是 5 35 以天津工廠為示范基地,未來三年全國布局八個基地、規劃總產能 40 萬噸 芳源股份 5 未來實現年處理 5 萬噸廢舊動力電池 中偉股份 貴州中偉 是 2.4 3.2 具備每年處理 2.4 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的能力,并將提升至年處理能力 5.6 萬噸 天能股份 天能新材料 是 10 2022 年 8
235、月開工建設,項目分兩期,建成后形成年處理 10 萬噸廢舊鋰電池能力 長遠鋰科 金馳能源 是 0.5 目前擁有 5000 噸回收產線,回收技術成熟,有價金屬回收率高 齊合環保 1 0.6 萬噸梯次利用,0.4 萬噸再生利用 博世科 科清環境 10 一期建設規模 2 萬噸/年,二期建設規模 3 萬噸/年,三期建設規模 5 萬噸/年 海螺創業 海創循環 是 1.5 投資建設年資源化循環利用廢舊鋰電池 1.5 萬噸項目 恒創睿能 是 5 10 在惠州、江門和贛州分別建立了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產業基地 賽德美 是 10 計劃用 2-3 年布局 8-10 個動力電池回收工廠,實現年處理動力電池 10 萬噸以
236、上 上述合計上述合計 76.2 295.2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5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行業仍在積極擴張,行業仍在積極擴張,產能過剩持續,或加快行業洗牌期來臨產能過剩持續,或加快行業洗牌期來臨。在廢舊動力電池供應方面,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2021 年國內累計退役動力電池超過 32 萬噸,2025 年有望增至 78 萬噸;但在處理產能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22 年,不包括小作法企業情況下,國內有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產能已經超過 70 萬噸/年,尚有在建及規劃產能接近 300 萬噸/年,產能閑置較多。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報廢潮來臨,
237、廢舊電池量會急劇增加,但處理產能也在高速擴張,處理產能過剩局面或短期難以化解,會加速行業洗牌期的來臨。行業洗牌期,或唯有渠道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企業才能勝出,優勝劣汰重塑行業格局。5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相關標的相關標的 格林美格林美:循環經濟先鋒,循環經濟先鋒,技術技術+渠道雙優勢,電池全生命周期布局渠道雙優勢,電池全生命周期布局 2001 年,格林美(GEM)基于綠色生態制造(G-Green E-Eco M-Manufacture)的理想而設立,并在國內提出“資源有限、循環無限”“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綠色低碳產業理念,積極倡導通過開采城市礦
238、山的商業模式來“消除污染、再造資源”,推進循環型社會的發展。2010 年 1 月 22 日,格林美以中國開采城市礦山股登陸深交所。公司專注于廢棄鈷鎳鎢資源與電子廢棄物的處理回收,主營業務包括回收處理廢舊動力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廢塑料與鎳鈷鋰鎢戰略資源五大產業鏈,致力于“城市礦山“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的雙軌驅動戰略發展。新能源材料”的雙軌驅動戰略發展。圖表圖表79:格林美五大資源循環產業鏈格林美五大資源循環產業鏈 圖表圖表80:格林美格林美電池回收電池回收利用的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 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打造“電池回收打造“電
239、池回收-原料再造原料再造-材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包再造電池包再造-再使用再使用-梯級利用”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梯級利用”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公司從攻克廢舊電池回收技術開始,再到攻克電子廢棄物綠色處理、報廢汽車整體資源化回收技術以及動力電池材料的三元“核”技術等世界技術難題,突破性解決了中國在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與報廢汽車等典型廢棄資源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難點,將廢舊動力電池“吃干榨凈”,實現鎳鈷鋰資源的循環利用,推動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綠色制造到制造綠色”。構建了世界先進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鈷鎢稀有金屬資源循環再生價值鏈、電子廢棄物與廢塑料循環再生價值鏈等資源循環模式和新
240、能源循環模式。依托依托 16 大產業園協同優勢,大產業園協同優勢,實施實施“2+N+2”動力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布局?!眲恿﹄姵鼗厥昭h利用產業布局。公司在湖北、湖南、廣東、江西、河南、天津、江蘇、浙江、山西、內蒙古、福建等 11 個省和直轄市建成 16 個廢物循環與新能源材料園區,還在南非、韓國、印尼成功布局。格林美樹立“電池回收領跑世界,循環利用覆蓋全球”循環產業理念,橫跨東西輻射南北產業布局,構建“2+N+2”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N+2”布局中,2:武漢+無錫兩個綜合回收處置中心;N:公司其他回收處置基地+其他社會回收網絡,以平臺化模式發展上下游的回收網絡平臺。2:荊門+泰興
241、兩個資源化利用中心,形成“武漢+荊門”與“無錫+泰興”兩個閉路循環的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鏈。5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81:格林美格林美“2+N+2”動力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布局 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規模領先,模式創新規模領先,模式創新,合作共建電池回收網點,合作共建電池回收網點。公司動力電池回收的產能設計總拆解處理能力 21.5 萬噸/年,再生利用 10 萬噸/年,在商業模式上提出了“廢料換原料”與“廢料換材料”,“廢料打包模式”以及“定“廢料換原料”與“廢料換材料”,“廢料打包模式”以及“定向循環利用”
242、等方式向循環利用”等方式,已與容百科技、億緯鋰能、孚能科技等上下游企業簽署“定向循環利用”戰略合作協議,格林美通過以上模式快速提前鎖定電池廢料,打通原料定向循環的快通道。公司提出建設一級終端回收、二級回收儲運、三級拆解與梯級利用、四級再生利用的“溝河江?!毙腿珖曰厥站W絡體系,持續構建從“毛細端”到“主干端”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渠道,與全球超與全球超 500 家汽車廠和電池廠簽署協議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家汽車廠和電池廠簽署協議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系,共建共享關系,共建共享 131 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循環循環-再造,再造,電池回收電池
243、回收-電池材料協同,規模不斷增長。電池材料協同,規模不斷增長。截至 2021 年底,公司三元前驅體總產能達到 23 萬噸/年,位居世界前茅,有力保障公司三元前驅體市場訂單的產能需要。截至 2021 年底,公司鎳鈷錳原料化學體系總產量達到 11 萬金屬噸,其中,鎳的化學體系產能為 6 萬金屬噸、鈷的化學體系產能為 3.25 萬金屬噸、錳的化學體系產能為 1.8 萬金屬噸。電池回收量已由 2019 年的 1054 噸提升至 2021 年的 8407 噸,對應的梯級利用量則由 0.11GWh 提升至 1.06GWh,增長勢頭強勁。圖表圖表82:格林美鎳鈷錳化學體系產能表格林美鎳鈷錳化學體系產能表 濕
244、法化學濕法化學 鎳鹽鎳鹽 鈷鹽鈷鹽 錳鹽錳鹽 硫酸鎳硫酸鎳溶液溶液 硫酸鎳晶體硫酸鎳晶體 硫酸鈷溶液硫酸鈷溶液 氯化鈷溶液氯化鈷溶液 硫酸鈷晶體硫酸鈷晶體 氯化鈷晶體氯化鈷晶體 硫酸錳溶液硫酸錳溶液 硫酸錳晶體硫酸錳晶體 單位 金屬噸 金屬噸 實物噸 金屬噸 金屬噸 實物噸 實物噸 金屬噸 實物噸 鎳 60000 60000 30000 鈷 32500 14500 18000 30000 30000 錳 18000 18000 29800 合計合計 110500 60000 30000 14500 18000 30000 30000 18000 29800 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濕法工藝
245、濕法工藝技術底蘊深厚,保障技術底蘊深厚,保障后道前驅體鎳鈷原料。后道前驅體鎳鈷原料?!盎厥阵w系+濕法化學體系+環境治理體系”是格林美的核心優勢,并擁有湖北荊門、江蘇泰興、福建福安和印尼等四個核心的化學制造基地。公司擁有 20 年濕法化學技術底蘊,建立了完整的“化學原料體系+前驅體制造體系”,擁有從廢物回收到材料再制造的全產業鏈,奠 5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定了全球廢物循環領域的核心優勢地位。將回收得到的含鈷鎳廢料經放電、拆解、破碎及分選等預處理步驟后,經高溫熔煉提純得到粗合金,再經過球磨、酸溶、電化學活化溶解得到鎳鈷粗溶液,對經過化學提純、萃取提純得
246、到的高純鎳鈷溶液進行液相合成,可得到鎳鈷前驅體,對其進行高溫熱處理,即可得到相應粉體。圖表圖表83:格林美格林美主要產品技術路線與工藝流程圖主要產品技術路線與工藝流程圖 資料來源:格林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中信建投 2021 年,公司報廢機動車綜合利用 21.3 萬噸,約 10.5 萬輛,增長 13%。該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68977.43 萬元,增長 10.61%。2021 年,公司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5066.04 萬元,增長 61.63%。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裝機量 1.06GWh,進入 GWh 時代,增長 89.29%,公司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全面進入大規模的市場化與商用化階
247、段。目前公司回收處理的廢舊電池占中國報廢總量 10%以上,回收處理的報廢汽車占比中國報廢總量的 4%以上。5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84: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營收(百萬元)營收(百萬元)圖表圖表85: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毛利率(廢物循環業務與電池材料業務毛利率(%)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格林美,中信建投 到到 2026 年,公司產能目標為年,公司產能目標為:三元前驅體產能達到 50 萬噸,四氧化三鈷產能達到 35000 噸,動力電池回收規模達到 30 萬噸以上,磷酸鐵鋰材料達到 20 萬噸以
248、上,印尼鎳資源的產出達到 80000 噸鎳金屬與 6000 噸鈷金屬,鎳資源回收量超過 50000 噸以上,鈷資源回收量 8000 噸以上,碳酸鋰回收量超過 20000 噸以上,錳資源回收量達到 40000 噸金屬以上,鎳鈷錳濕法化學能力達到 30 萬噸以上(其中鎳金屬的濕法化學體系能力達到20 萬噸金屬以上)。公司銷售收入突破 800 億元,以電子廢棄物回收、新能源回收(報廢動力電池和報廢汽車)、鎢資源回收為主體的城市礦山業務銷售規模占比總銷售規模的 24.43%。華友鈷業華友鈷業:構建全產業鏈閉環構建全產業鏈閉環生態生態 從從資源資源到電池材料,再到到電池材料,再到電池循環的產業鏈閉環。電
249、池循環的產業鏈閉環。華友鈷業成立于 2002 年,總部位于浙江桐鄉經濟開發區,股票代碼 603799,是一家專注于鋰電新能源材料制造、鈷新材料深加工以及鈷、銅有色金屬采、選、冶的高新技術企業。2018 年華友鈷業鈷產品產量在國內市場份額超過 40%,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20%。集團已形成總部在桐鄉、資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國、市場在全球的空間布局,擁有“華友資源”、“華友有色”、“華友新能源材料”和“華友資源回收”產業板塊,構建了打造了從鈷鎳資源開發、綠色冶煉加工、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制造到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鋰電產業生態。圖表圖表86:華友新能源電池(閉環)產業鏈布局華友新能源電池(閉
250、環)產業鏈布局 資料來源:華友鈷業,中信建投 576652215914538457125571207055327964897067541373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新能源電池材料15.4815.3211.4012.8113.5524.0622.0122.1119.9218.7205101520253020172018201920202021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新能源電池材料 5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華友循環為回收綜合利用平臺,布局動力電池回收。華友循環為回收
251、綜合利用平臺,布局動力電池回收。為打造動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華友鈷業打造了華友鈷業循環板塊,以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衢州華友”)為再生利用載體、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友循環”)為回收綜合利用平臺,面向全國乃至全球規劃布局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體系,打造回收生態鏈。華友循環成立于 2017 年 3 月,是華友鈷業的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利用,業務包括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梯次利用研究及推廣、無害化物理拆解及自動化研究、關鍵材料的高效提取、再生技術研究推廣等,下有衢州華友資源再生、廣西華友資源再生、黑水華友循環科技、江蘇華友能源科技等子公
252、司。三子公司入選電池回收白名單。三子公司入選電池回收白名單。2018 年 9 月,衢州華友入選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正式進入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在國內實現“礦山冶煉”和“再生材料”分離生產;后續華友循環子公司衢州華友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華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入選第二批和第四批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技術創新領先,布局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雙渠道。技術創新領先,布局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雙渠道。華友循環在廢舊動力蓄電池的自動化拆解、環保預處理、鎳鈷錳鋰的高效提取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技術創新,并擁有多項成果在實踐中應用。同時擁有完善的回收體系、
253、精準的溯源系統、先進的智能制造、安全的監控防護、綠色的環保生產、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致力打造行業標桿。將循環利用的電池包/模組重新加工成梯次利用產品應用在儲能、低速電動物流車以及基站備電等領域,或提取出鈷、鎳、錳及銅、鋁等有色金屬原材料用于制備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的前驅體/正極材料。目前擁有再生利用專線處理能力 6.5 萬噸(電池包)/年;原有“礦山和再生材料”共用生產線處理能力 3.8 萬噸鈷金屬量(折合電池包 100 萬噸)/年,2018 年處理退役動力蓄電池 64680 噸,綜合回收鈷 5783 噸(金屬量)、鎳9432 噸(金屬量)、鋰 2050 噸(金屬量)以及錳、銅箔、鋁箔等有價元素
254、。圖表圖表87:華友循環體系合作模式華友循環體系合作模式規劃規劃 資料來源:華友鈷業,高工鋰電,中信建投 與整車廠、電池廠與整車廠、電池廠多方合作、模式創新,共建循環大體系。多方合作、模式創新,共建循環大體系。公司與多家知名整車企業合作梯次利用開發和梯次利用開發和承接退役電池再生處理承接退役電池再生處理,與多家知名電池企業合作以廢料換材料的戰略合作模式以廢料換材料的戰略合作模式,已與多家國內外整車企業達成退役電池回收再生合作退役電池回收再生合作。由汽車生產企業向華友提供退役動力蓄電池,華友向汽車生產企業提供等量金屬的鋰電原材料,保障彼此資源供應,降低雙方制造成本。在華南、華北及西南建設回收網點
255、,進行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的研究應用。隨著鋰電全產業鏈閉環生態的構建,公司鋰電材料業務有望充分享受一體化帶來的低成本優勢和穩定供應能力。6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公司的客戶包括大眾、福特、特斯拉、豐田、沃爾沃、東風、廣汽、上汽、吉利、蔚來、理想、寶馬等,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梯次利用及材料保障方面打造了多種創新合作模式。其中,華友循環被寶馬、大眾、豐田、廣汽、蔚來等客戶評為優秀合作伙伴。由于華友鈷業同浦項制鐵、LG 等密切合作,華友循環得以聯手浦項制鐵在韓國成立廢舊電池再生利用合資公司,實現全球化廢舊電池再生利用處理,并擬攜手 LG 建設電池回收產線。圖
256、表圖表88:華友鈷業電池回收布局情況華友鈷業電池回收布局情況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對象對象 2017 年之前 設立循環運營部負責國內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 循環運營部 2017 年 3 月 在浙江桐鄉成立華友循環,做大電池回收業務 華友循環 2017 年 4 月 和華友循環在浙江衢州共同成立華友資源再生科技公司,利用該公司進行電池回收 華友資源再生 2018 年 1 月 華友鈷業與韓國浦項集團合資成立兩個子公司,浦項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 3 萬噸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浦華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 3 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韓國浦項 2018 年 4 月 華友鈷業與 LG 化學成立兩個合資公司,華金
257、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和樂友新能源材料(無錫)有限公司,一期設計產能分別為 4 萬噸前驅體和 4 萬噸正極材料 LG 化學 2018 年 7 月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選首批五家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之一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 2020 年 4 月 由華友循環等聯合發起,成立江蘇華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瞄準電池梯次利用,建立集電池運營、系統服務、云端管理服務能力的綜合性高科技技術公司 華友能源 2020 年 7 月 衢州華友鈷新材料年產 3 萬噸(金屬量)高純三元動力電池級硫酸鎳項目開工建設,以鎳鈷回收料、氫氧化鎳為主要原料,采用火濕聯冶工藝生產硫酸鎳產品 衢州
258、華友鈷新材料 2020 年 12 月 衢州華友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入選第二批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華友資源再生 2021 年 9 月 浦項華友循環再生(華友鈷業和浦項制鐵在韓國合資成立的電池循環回收公司),產能年處理電池料黑粉 1.2 萬噸 韓國浦項 2021 年 12 月 與孚能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三元前驅體的采購與合作,廢料及廢舊電池回收,三元正極及三元前驅體的研制、應用與交流等方面進行約定 孚能科技 2022 年 3 月 與大眾汽車(中國)和青山控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規劃建設年產 12 萬噸鎳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濕法冶煉項目 大眾汽車、青山控股 202
259、2 年 5 月 子公司華友循環與寶馬集團合作在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領域合作,回收的核心金屬材料100%返回到寶馬自有供應鏈體系,用于寶馬新能源車型動力電池的生產制造 寶馬汽車 2022 年 7 月 擬與 LG 新能源合資成立電池回收企業,電池預處理在 LG 新能源南京的工廠,回收金屬在浙江衢州,回收材料用于正極材料生產,最終供應給 LG 新能源南京電池工廠 LG 新能源 2022 年 11 月 全資子公司華友新材料與博世科簽署新能源電池材料回收利用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新能源電池回收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和深度合作。博世科 2022 年 11 月 江蘇華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第四批動力電池回收白名
260、單 江蘇華友能源 資料來源:華友鈷業,中信建投 6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天奇股份:天奇股份:致力于服務汽車全生命周期致力于服務汽車全生命周期“致力于服務汽車全生命周期”,形成智能裝備、鋰電池循環、循環裝備重工機械等四大產業方向?!爸铝τ诜掌嚾芷凇?,形成智能裝備、鋰電池循環、循環裝備重工機械等四大產業方向。公司成立于 1984 年,初期專注于汽車自動化裝備領域,后圍繞汽車產業鏈,公司持續擴張布局。圍繞“致力于服務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企業愿景,公司已形成四大產業方向:1、為以汽車智能裝備、散料輸送設備及智慧工業服務為主的智能裝備產業智能裝備產業;
261、2、以鋰電池回收資源化循環利用為主的鋰電池循環產業鋰電池循環產業;3、以再生資源加工裝備及報廢汽車回收再利用業務為主的循環裝備產業循環裝備產業;4、以風電鑄件業務為主的重工機械產業重工機械產業。鋰電池循環業務是公司重點發展產業方向鋰電池循環業務是公司重點發展產業方向。公司專注于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在梯次利用方梯次利用方面:面:子公司天奇新動力天奇新動力專注于開展專用車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業務,聯合產業鏈上下游,逐步建立起電池檢測、電池金融、電池殘值評估等衍生業務和能力,以數據驅動車、網、站、電池協同,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構建綠色能源服務生態圈,籌劃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研究院。再生利用方
262、面:再生利用方面: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閣天奇金泰閣專注于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建立了完整的廢舊鋰離子電池原料采購、回收處理和產品銷售的產業鏈,產品包括電子級氧化鈷、工業級氧化鈷、電池級硫酸鈷、飼料級硫酸錳、電池級硫酸鎳等,其在電子級氧化鈷、工業級氧化鈷產品的細分領域中占據明顯市場競爭優勢。贛州天奇鋰致贛州天奇鋰致與天奇金泰閣協同,產品包括電池級碳酸鋰、工業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產品和硫酸鈉。2017 年開始,公司逐步實現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優質標的金泰閣和天奇鋰致的控股,正式布局鋰電池回收資源化領域。公司憑借在汽車行業及再生資源行業積累多年的行業資源及品牌優勢,著力構建“汽車制造
263、(裝備)汽車制造(裝備)-報廢汽車拆解(裝備)報廢汽車拆解(裝備)-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動力電池回收拆解-電池材料再制造電池材料再制造”的產業鏈閉環的產業鏈閉環,進一步為公司鋰電池循環業務賦能。2021 年,金泰閣拿到動力電池利用行業企業資質,成為國內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之一。圖表圖表89:天奇股份業務分布天奇股份業務分布 資料來源:天奇股份,中信建投 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工藝技術先進。工藝技術先進。子公司天奇金泰閣,深耕鋰電池資源化利用行業二十余年,擁有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網絡及豐富的客戶資源,專注開展廢舊鋰電池再生利用的技術研發與工藝升級,具備實現鋰電池全部金屬
264、提取工藝,回收率位居行業前列(鈷鎳平均回收率 98%,鋰平均回收率超 85%),具備較高柔性化生產能力,且在產能規模、產品系列化程度、產品品質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天奇股份汽車智能裝備智能裝備業務鋰電池循環業務循環裝備業務重工機械業務散料輸送設備智慧工業服務鋰電池回收和利用再生資源加工裝備報廢汽車回收再利用大型鑄件鑄造加工天奇金泰閣鈷業天奇鋰致實業天奇新動力 6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此外,聯合中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
265、電池技術先進高校開展產學研項目,推動公司技術服務創新及優化?;厥阵w系回收體系建設:建設:圍繞六大渠道圍繞六大渠道,共建鋰電循環生態圈,共建鋰電循環生態圈。公司在開展鋰電池回收體系建設方面圍繞“六大渠道”發力,分別為電池生產商電池生產商(電池廠、小動力電池廠、正極材料廠)、電池應用商電池應用商(整車廠、低速電動車廠、儲能企業等),社會資源回收商社會資源回收商(社會貿易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電池資產管理服務商電池資產管理服務商(電池銀行、電池租賃商)、汽汽車后市場服務商車后市場服務商(大型汽修汽配企業)、互聯網及電商平臺互聯網及電商平臺(京東科技)。公司已分別與一汽集團、華勝集團、愛馳汽車、
266、斯泰蘭蒂斯等數家汽車企業就電池回收展開合作,提供電池回收及循環利用服務;與星恒電源、海通恒信、山西物產集團、廣州華勝、陜煤研究院、京東科技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多樣化的合作模式深度綁定多方資源,共建鋰電池循環利用生態圈,形成具有天奇企業特色的鋰電池服務及循環體系。規模優勢不斷強化規模優勢不斷強化,提升三元電池處理產能,新建磷酸鐵鋰電池處理線,提升三元電池處理產能,新建磷酸鐵鋰電池處理線。公司鋰電池循環板塊已具備年處理 2 萬噸廢舊鋰電池(三元)的處理能力,后經擴產技改,處理規模將提升至年處理 5 萬噸/年,鈷錳鎳年產合計約 12000 噸,碳酸鋰年產約 5000 噸。同時,新建年處理 15
267、萬噸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其中一期先建 5 萬噸/年,預計 2023 年建成投產,年產磷酸鐵約 11000 噸及碳酸鋰約 2500 噸。因此,至 2023 年末形成年處理 10萬噸廢舊鋰電池的處理規模(5 萬噸廢舊三元電池+5 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年產鎳鈷錳 1.2 萬噸,磷酸鐵 1.1 萬噸,碳酸鋰 0.75 萬噸。圖表圖表90:天奇股份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布局情況天奇股份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布局情況 時間時間 標的標的/合作方合作方 內容內容 2017 年 12 月 金控天奇 公司以 1 億元產業投資基金金控天奇,對江西金泰閣進行投資 2018 年 1 月 金泰閣鈷業 金控天奇以 6.37 億元的
268、交易價格取得江西金泰閣 98%股權 2017 年 12 月 深圳乾泰技術 天奇股份 2.2 億元增資深圳乾泰技術,持有 51%的股權 2018 年 12 月 鋰致實業 全資子公司天奇循環產投 0.59 億元受讓鋰致實業 65%的股權 2019 年 12 月 金泰閣鈷業 以 4.75 億元對價受讓江西金泰閣 61%的股權 2020 年 12 月 金泰閣鈷業 2.92 億元受讓金控天奇持有的江西金泰閣 38%股權,合計持有金泰閣 99%股權 2021 年 8 月 金泰閣鈷業 收購金泰閣 1%股權,實現全資控股 2021 年 8 月 金泰閣鈷業 金泰閣廢舊鋰電池綜合利用擴產技改項目 2021 年 9
269、 月 一汽 擬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及汽車核心零部件再制造等領域構建深度的合作關系 2022 年 3 月 京東科技 共同搭建廢舊電池“互聯網+回收”平臺及全國性廢舊鋰電池回收體系 2022 年 4 月 星恒電源 共同打造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深入電池材料循環再生合作,打造電池循環產業閉環 2022 年 4 月 天奇循環 投資建設年處理 15 萬噸磷酸鐵鋰電池環保項目 2022 年 6 月 乾泰技術 全資子公司天奇循環產投以 0.54 億元受讓深圳乾泰持有的乾泰技術(深汕)10%股權 2022 年 6 月 海通恒信 動力及儲能等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合作,動力及儲能等電池金融生態業務合作 2022 年 8
270、 月 廣州華勝科技 共同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售后服務業務,共建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2022 年 9 月 涇河陜煤研究院 擬在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及廢舊動力電池及電池廢料回收再生利用領域內開展合作 2022 年 11 月 愛馳汽車 擬深度合作,共建新能源動力電池運營及售后服務體系,促進回收資源化利用產業閉環 2022 年 12 月 斯泰蘭蒂斯汽車 擬為斯泰蘭蒂斯(上海)提供覆蓋全中國市場的退役鋰離子電池回收及循環利用服務 資料來源:天奇股份,中信建投 多方合作加強廢舊電池回收渠道建設。多方合作加強廢舊電池回收渠道建設。2022 年上半年,公司與京東科技京東科技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搭建廢舊電池
271、“互聯網+回收”平臺及全國性廢舊鋰電池回收體系,基于京東科技在供應鏈、物流、倉儲等優勢,6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為公司與 B 端/C 端合作布局鋰電池回收渠道賦能;與星恒電源星恒電源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并深入電池材料循環再生業務,共同打造電池循環產業閉環;與海通恒信海通恒信簽訂關于鋰電池回收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擬開展動力及儲能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并后續為電池行業終端應用場景提供融資、運維、退出的整體閉環服務;與山西物產集團山西物產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合作開展廢舊動力電池的破碎分選與元素回收、傳統燃油車的“油改電
272、”、汽車拆解與發動機變速箱再制造等業務,構建廢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體系;與廣州華勝科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廣州華勝科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擬深化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售后服務業務,共建動力電池回收體系;與愛馳汽車有限公司愛馳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動力電池運營及服務生態體系構建深度的合作關系,攜手共建新能源動力電池運營及售后服務體系,促進回收資源化利用產業閉環;與斯泰蘭蒂斯汽車(上海)斯泰蘭蒂斯汽車(上海)簽訂長期服務協議,擬為斯泰蘭蒂斯(上海)提供覆蓋全中國市場的退役鋰離子電池回收及循環利用服務。此外,公司已于武漢、寧波、河南布局鋰電池回收及初加工基
273、地,開展廢舊鋰電池回收、檢測、修復、拆解及破碎業務。寧德時代寧德時代:電池制造龍頭的閉環產業鏈布局:電池制造龍頭的閉環產業鏈布局 寧德時代電池回收板塊依托于邦普寧德時代電池回收板塊依托于邦普循環循環。寧德時代在電池回收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旨在減少對上游資源的依賴,保障供應鏈穩定,實現降本生產。2015 年,寧德時代控股廣東邦普循環 52.88%股權,打通上下游優勢互補的電池全產業鏈循環體系。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于 2005 年,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及高端電池材料生產的國家級高新科技企業之一,聚焦回收業務、資源業務與材料業務,為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和服務
274、。圖表圖表91:邦普循環是寧德時代產業生態重要組成,構建電池產業閉環邦普循環是寧德時代產業生態重要組成,構建電池產業閉環 資料來源:邦普循環,中信建投 全球化布局全球化布局,建成七大生產基地,并規劃持續增加,建成七大生產基地,并規劃持續增加。邦普循環總部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目前在全球已設立廣東佛山、湖南長沙、寧德屏南、寧德福鼎、湖北宜昌、印尼莫羅瓦利、印尼緯達貝七大生產基地,覆蓋長三 64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角、珠三角、中部地區,海外拓展至印尼,未來規劃拓展至歐洲。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電化學儲能技術
275、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邦普分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的測試驗證中心、廣東省電池循環利用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圖表圖表92:邦普循環全球布局邦普循環全球布局 資料來源:邦普循環,中信建投 上下游優勢互補,上下游優勢互補,獨創定向循環技術。獨創定向循環技術。邦普循環打造了上下游優勢互補的電池全產業鏈循環體系,獨創“逆向產品定位設計”技術,并成功開發和掌握了廢料與原料對接的“定向循環”核心技術“定向循環”核心技術,在全球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破解了“廢料還原”的行業性難題。通過對廢鋰電池進行破碎、熱解、粉碎及反復篩分磁選等全自動化預處理后得到含鎳、鈷的精料,然后對不同精料采用化學溶解
276、分離出含鎳、鈷、錳的溶液,再經化學除雜、萃取除雜、萃取提純等工藝分離出含鎳、鈷、錳的純溶液,溶液則以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等為沉淀劑生成特定形狀的三元材料前驅體(鎳氫錳氫氧化物)。將三元前驅體洗滌烘干,與碳酸鋰按一定比例配比均勻混合,在氧氣氛圍下,進行分段程序升溫熱處理,控制燒結溫度和時間,得到三元 NCM 正極材料。在完成廢棄物篩選,到再生資源的轉化,整個過程采用短程多級技術連續處理,有效收集各種元素資源,電池產品核心金屬材料電池產品核心金屬材料(鎳鈷錳)(鎳鈷錳)總回收率達到總回收率達到 99.3%以上以上,鋰的回收率達到了鋰的回收率達到了 90%以上以上。規模領先規模領先,建成,建成 12 萬
277、噸廢舊電池處理能力萬噸廢舊電池處理能力。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備電池回收處理規模 12 萬噸/年,主導產品三元前驅體產能 88000 噸/年,氫氧化鋰 7000 噸/年,碳酸鋰 3000 噸/年,2021 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超 7 萬噸。一體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項目,完善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布局?;履茉串a業項目,完善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布局。2021 年 10 月,經寧德時代董事會審議通過,擬由廣東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建設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整合“磷礦原料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循環利用”等多環節業務,覆蓋電池全生命周期。項目投資 320億元,占地面
278、積約 5500 畝,規劃建設年產 36 萬噸磷酸鐵、22 萬噸磷酸鐵鋰、18 萬噸三元前驅體及材料、4 萬噸鈷酸鋰、4 萬噸再生石墨和 30 萬噸電池循環利用的超大規模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可為 400 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池正極材料。65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擬新建擬新建 50 萬噸電池回收項目。萬噸電池回收項目。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 238 億元,建設具備 50 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
279、造等集約化、規?;纳a基地。贛鋒鋰業贛鋒鋰業:資源龍頭到電池回收:資源龍頭到電池回收 鋰資源龍頭企業,從上至下一體化布局電池回收。鋰資源龍頭企業,從上至下一體化布局電池回收。贛鋒鋰業是鋰產業鏈上游布局最全面的企業之一,原生資源之外,也發力布局電池回收,于 2016 年年初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含鋰金屬廢料回收循環利用項目,完善公司的循環產業布局。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為江西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的發起單位之一。企業依托母公司贛鋒鋰業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布局,回收退役鋰電池制備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氟化鋰等鋰鹽產品,
280、現已建成年處理 3.4 萬噸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項目,達到年處理利用鋰、鈷、鎳等廢料量 5000 噸的循環生產能力,形成了贛鋒鋰生態系統。圖表圖表93:贛鋒贛鋒回收解決方案示意圖回收解決方案示意圖 資料來源:贛鋒鋰業,中信建投 66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技術進步,模式創新。技術進步,模式創新。企業自主開發“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精深高值化利用技術”,規?;瘜崿F了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的精細拆分及再生利用。通過熱解及固氟技術,有效解決了廢舊電池氟污染問題;通過除重技術,回收鐵鋰廢料中可能引入的鎳、鈷和銅等重金屬,解決了重金屬進入磷鐵問題,真正實現磷鐵副產品的銷售。定位
281、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加強渠道建設。定位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加強渠道建設。公司與韓國 LG 化學、特斯拉、德國寶馬、德國大眾等簽署合作協議,約定未來向終端客戶及其供應商供應鋰產品的同時,進行電池回收和固態電池等合作。2021 年,先后與東風汽車、巴特瑞、晶科能源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合作范圍涵蓋汽車動力電池及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領域。在原料端,與整車廠、電池廠如比亞迪、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建立合作關系,確保磷酸鐵鋰電池及廢料的供應;在產品端,將產出的電池級碳酸鋰、高純碳酸鋰和電池級氟化鋰等高附加值產品又銷售至正極材料或六氟磷酸鋰企業用于電池制造,實現了產業閉環。圖表圖表94:贛鋒鋰業電池回收布
282、局情況贛鋒鋰業電池回收布局情況 時間時間 布局布局 2014 年 收購深圳美拜電子,進軍鋰電池業務 2016 年 成立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推動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成立固態電池研發中心,并建設全自動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 2018 年 贛鋒循環 3.4 萬噸的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項目實現產業化 2020 年 贛鋒鋰業成立贛鋒鋰電,整合贛鋒旗下鋰電池板塊 2021 年 贛鋒循環啟動了三期 10 萬噸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項目,計劃 2023 年建成投產。2022 年 與長江電力、三峽水利等合資設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開展涵蓋電池系統集成、電池產品租賃及銷售、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等一體化電池資產管理服務業務。2
283、022 年 入資嵐圖汽車 A 輪融資,啟動贛鋒鋰電分拆上市論證工作 資料來源:贛鋒鋰業,中信建投 新建新建 10 萬噸電池回收產能,擴張在路上。萬噸電池回收產能,擴張在路上。據公司公告,2021 年贛鋒鋰業回收處理退役電池、電芯、極片及粉末等總計 2.58 萬噸、回收鎳鈷錳總量 2700 噸,產出三元前驅體 5500 噸、鎳鈷錳綜合回收率大于 98%,回收氯化鋰 3700 噸、鋰收率大于 90%。在現有 3.4 萬噸(2 萬噸磷酸鐵鋰+1.4 萬噸三元)電池處理產能基礎上,計劃在 2023 年達到 10 萬噸電池處理產能。騰遠鈷業騰遠鈷業:冶煉冶煉技術優勢突出技術優勢突出,布局正極和電池回收,
284、布局正極和電池回收 騰遠鈷業成立于 2004 年 3 月,主要從事鈷、銅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為氯化鈷、硫酸鈷、四氧化三鈷及電積銅(銅為鈷礦的伴生資源)。公司是國內較早專業從事鈷濕法冶煉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領先企業,也是國內排名前列的鈷鹽生產商,技術及成本能力突出,核心產品為氯化鈷、硫酸鈷等鈷鹽、電積鈷及電積銅。銅鈷冶煉工藝利廢,技術優勢顯著。銅鈷冶煉工藝利廢,技術優勢顯著。公司鈷產品在冶煉工藝方面有成本優勢,公司自行研發的“多樣性鈷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處理剛果騰遠提供的各種含鈷原料(低品位資源綜合回收),相比其他同行具有顯著的利廢技術優勢,此外廢水、廢氣
285、、廢渣的資源化回收利用也顯著降低成本,公司成本控制居行業前列。上下游雙向延伸,堅持自然資源上下游雙向延伸,堅持自然資源+二次資源兩條腿走路。二次資源兩條腿走路。公司五年(2022-2026)戰略規劃中提出,“把中游做大,向上游拓展,往下游延伸,根植資源地作保障,著力新材料求發展”,堅持兩條腿(自然資源和二次資源)走路,積極介入鎳、鋰等能源金屬領域,向上游礦山資源和二次資源回收拓展,致力成為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打造從鈷鎳資源-冶煉加工-鋰電材料-廢料回收的閉環鏈路。67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95:騰遠鈷業上游騰遠鈷業上游-下游延展
286、,一體化布局下游延展,一體化布局 資料來源:騰遠鈷業,中信建投 積極開展下游三元前驅體布局和技術路線規劃積極開展下游三元前驅體布局和技術路線規劃,規劃,規劃 4 萬噸三元前驅體產能萬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公司在擴張鉆銅產能的同時,積極向下游延伸前驅體業務,利用其在電池廢料回收方面的多金屬回收技術,未來計劃將廢料中回收的鎳、鉆、錳金屬合成三元前驅體,目前正處于前期準備和設計階段。公司硫酸鉆生產工藝成熟,硫酸鎳與硫酸錳制備方式與硫酸鉆相似,生產工藝可進行平移,因此公司在前驅體的原材料制備方面不存在技術障礙。項目完全建成后,公司將實現 4 萬噸/年三元前驅體產能。加強電池回收領域加強電池回收領域布局布局
287、,建設,建設 3 萬噸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項目。萬噸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項目。公司持續優化、不斷創新,突破或掌握了多樣性鈷資源回收利用、廢舊鋰電池回收技術等,擬建設處理 3 萬噸(以電芯計)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項目,其中 1.5 萬噸為直接外購,1.5 萬噸為外購電池包(18159.8t)自行拆解,每年回收電池料(電池黑粉)16565t/a、銅粉 2234t/a、鋁粉 1202t/a、鐵片 6531t/a,以廢三元鋰電池為原料,采用“拆解貧氧粗破碎熱解、冷卻破碎篩分+磁選銅鋁分選”工藝,目前 1.5 萬噸電池廢料綜合回收車間等廠房已建設完成,預計即將竣工投產。未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鋰電池、包括但不
288、僅限于二次回收,將結合市場情況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圖表圖表96:騰遠鈷業產能情況及布局規劃騰遠鈷業產能情況及布局規劃 資料來源:騰遠鈷業,中信建投 2017年:產能鈷鹽:6500噸電積銅:3170噸2018年:產能鈷鹽:6500噸電積銅:11170噸鈷中間品:2500噸2019年:產能鈷鹽:6500噸電積銅:23170噸鈷中間品:2500噸2020年:產能鈷鹽:6500噸電積銅:23170噸鈷中間品:2500噸2021年:產能鈷鹽:6500噸電積銅:32400噸鈷中間品:6000噸2022年:產能鈷鹽:20000噸電積銅:46400噸鈷中間品:10000噸2023年:產能鈷鹽:20000噸電積銅
289、:60000噸鈷中間品:10000噸產能規劃:鈷鹽龍頭,快速發展其他布局:前驅體產能4萬噸鋰電回收產能3萬噸電解鈷產能硫酸鎳產能 68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利廢技術、成本優勢可平滑遷移至電池再生利用領域。利廢技術、成本優勢可平滑遷移至電池再生利用領域。公司在冶煉環節具備較強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利用低品位、利廢技術優勢突出,公司所有的工藝自主研發設計,關鍵設備自制,因此所有的擴產計劃進程可控。電池廢料預處理分離銅、鋁工藝研究項目擴大實驗中,鋁去除率達到 95%以上,銅片回收率達到 98%以上,同時中試項目鋰回收率大于 95%、產業化設計項目鎳回收率大于 9
290、6%,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生產的硫酸錳、硫酸鎳產品可以直接供應給三元前驅體生產系統作為原料,省去結晶費用,具備一體化的成本優勢。芳源股份芳源股份:NCA 前驅體龍頭前驅體龍頭,拓展原料供應渠道拓展原料供應渠道 NCA 前驅體龍頭前驅體龍頭,已建立起從鎳鈷原料到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和鎳電池正極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已建立起從鎳鈷原料到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和鎳電池正極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主要從事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和鎳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5 年開發 NCA 三元前驅體,2017 年向松下-特斯拉產業鏈批量供貨 NCA 前驅體,2018 年 NCA 三元前驅體出
291、口量達到國內前列。公司以包括氫氧化鎳、粗制硫酸鎳、鎳鈷料等資源為原材料,利用分離提純技術制備高純硫酸鎳、高純硫酸鈷、高純硫酸錳等溶液,進而直接合成 NCA/NCM 三元前驅體及球形氫氧化鎳。三元前驅體產能不斷擴張。三元前驅體產能不斷擴張。目前,公司已擁有年產 3.6 萬噸高品質 NCA/NCM 三元前驅體產線;最新的芳源循環項目業已開工建設,并預計建成后新增 5 萬噸高端 NCA/NCM 三元前驅體的生產規模;今年公司計劃開始投資的芳源鋰能 2 萬噸高端 NCA/NCM 三元前驅體產線,預計將在 2022 年完成建設;屆時,公司將形成超過10 萬噸/年的 NCA/NCM 三元前驅體產能。切入切
292、入循環產業回收業務,助力一體化循環產業回收業務,助力一體化布局布局。公司瞄準“城市礦山”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布局廢棄動力電池材料的回收利用業務,與世界 500 強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就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回收項目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合資注冊威立雅新能源科技(江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威立雅集團在資源回收領域的渠道,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以及原材料資源可循環利用方面開展合作。2020 年 3 月,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回收項目正式動工,預計建成后能綜合回收廢舊三元鋰動力電池包 2 萬噸/年和廢舊三元鋰動力電芯 1 萬噸/年,一期 0.8 萬噸電池包,二期1.2 萬噸電池包和 1 萬噸電芯。圖表圖表97:芳源環保電
293、池回收產能布局芳源環保電池回收產能布局 資料來源:芳源股份,中信建投 充分發揮濕法冶金技術優勢,提升原料自給度。充分發揮濕法冶金技術優勢,提升原料自給度。公司以“萃雜不萃鎳”濕法冶煉技術為核心,形成了先進的現代分離技術體系,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雜質,在生產中獲得高品質、低成本的高純硫酸鎳和高純硫威立雅江門威立雅中國芳源環保20%53.44%廣州得樂環保9.36%貝特瑞7.2%普蘭德儲能10%8000噸廢舊電池包/年一期1.2萬噸廢舊電池包/年二期1萬噸廢舊電芯/年 69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酸鈷等硫酸鹽溶液,進一步推動及提升了高鎳三元前驅體的合成技
294、術。通過以 MHP、鎳豆等作為原材料積累的濕法冶煉工藝能力,公司具備電池廢料的冶煉回收能力,目前下屬各基地產線均可以兼容處理鋰電池回收廢料,前段產線可處理鎳鈷半成品制鎳鈷硫酸鹽,同時兼容處理電池廢料。電池回收業務將充分發揮公司在濕法冶煉領域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拓展鎳、鈷、錳、鋰的原料渠道,滿足公司前驅體材料發展對重要原材料的戰略需求。以全國示范性的正極材料生產以全國示范性的正極材料生產、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基地為目標。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基地為目標。公司的發展目標是:立足于循環經濟領域,依托公司已有的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與戰略合作伙伴在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國示范性的動
295、力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基地。旺能環境旺能環境:垃圾焚燒發電龍頭垃圾焚燒發電龍頭,構建構建鋰電回收鋰電回收新增長曲線新增長曲線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龍頭轉型鋰電回收。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龍頭轉型鋰電回收。旺能環境組建于 2007 年,主要從事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市政污泥和動力電池回收等固體廢棄物的綜合處理業務,是垃圾焚燒領域龍頭。深耕“大固廢”板塊,生活垃圾處理為公司核心業務。深耕“大固廢”板塊,生活垃圾處理為公司核心業務。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已在浙江、湖北、四川、河南、安徽、廣東等十省份布局投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公司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合計 2.3 萬噸,其中已建成正
296、在運營的有 18 座電廠 30 期項目共 2 萬噸;在建項目 3 個共 2050 噸;籌建項目 1 個 1000 噸。并購立鑫新材料,開啟鋰電循環業務產業布局。并購立鑫新材料,開啟鋰電循環業務產業布局。2022 年 1 月,公司公告收購浙江立鑫新材料 60%股權,正式開啟新能源鋰電材料綠色循環再利用產業布局。立鑫新材料是一家以鈷酸鋰電池、三元鋰離子電池廢料進行再生資源利用的新材料公司,主要可生成硫酸鎳、硫酸鈷、碳酸鋰和氫氧化鈷等多種新材料產品。立鑫新材料入選工信部第四批白名單,綜合利用類型為再生利用。電池提鈷鎳鋰項目一期項目已投產。電池提鈷鎳鋰項目一期項目已投產。2022 年 4 月,浙江立鑫
297、一期動力電池提鈷鎳鋰生產線正式投運,目前月產能負荷達 80%以上,預計 2022 全年可完成 70%以上產能,到 2023 年可實現全部達產,對應鎳鈷錳提純量3000 金噸/年,碳酸鋰提純量 1000 噸/年。公司預計在 2022 年下半年啟動二期項目建設,項目規劃對應鎳鈷錳提純量 7500 金噸/年,碳酸鋰提純量 2800 噸/年。同時,公司開始布局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產能,規劃年產能規模為 6 萬噸廢電池。渠道建設:渠道建設: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旺能與永興特種材料控股子公司湖州永興新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處理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電池邊角料,另外背靠美欣達汽車拆解渠道,依托其 10 萬輛/年廢
298、車拆解產能,回收渠道持續優化。子公司浙江旺能城礦科技有限公司與寧波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朗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廢舊儲能蓄電池回收利用框架協議,就廢舊儲能蓄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和企業生產用電購買的合作關系達成共識。進一步鎖定廢舊鋰電池原料資源。光華科技光華科技:PCB 化學品龍頭,電池回收全面布局化學品龍頭,電池回收全面布局 PCB 化學品龍頭化學品龍頭企業,業務多足鼎立。企業,業務多足鼎立。廣東光華科是先進的專業化學品服務商,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主要業務涉及電子化學品、化學試劑與產線專用化學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領域,切入電池回收,切入電池回
299、收,技術技術儲備完善儲備完善。公司憑借多年 PCB 化學品生產經驗,在濕法冶金等工藝上已有豐富的積累,通過與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合作,已有多項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相關專利。公司在梯次利用、機械拆解、低 70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溫火法、濕法等工藝路線均有技術儲備,目前旗下中力新能源已在珠海富山工業區建有梯次利用+拆解分類利用產線。公司自主研發了精細拆解工藝,代替了傳統的粉碎分選方式,并通過濕法回收研究,開發了極片的分離工藝,在降低濕法分離的技術風險的同時,也提升了濕法回收的增值空間。發明的磷酸鐵鋰正極廢料高效選擇性提鋰技術,鋰綜合回收率超過 95%。此外
300、公司也實現了磷酸鐵工藝液的循環利用,避免了大量高鹽廢水的產生,實現了電池級磷酸鐵的可控制備,鐵、磷的回收超過 98%。梯次利用、拆解回收、三元、鐵鋰,公梯次利用、拆解回收、三元、鐵鋰,公司產能全面布局。司產能全面布局。目前公司 1 萬噸梯次利用產線已投入運行,2022年四季度物理拆解產線的 4 萬噸產能也完成投產,回收利用方面,汕頭總部已具備 1 萬噸三元電池回收產能,2022 年 10 月新增 1 萬噸磷酸鐵鋰回收產能,公司也計劃在未來 5 年內總投資 30 億元,在珠海規劃建設年處理20 萬噸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基地。渠道合作,深化布局。渠道合作,深化布局。2018 年以來,公司已經陸續與
301、北汽鵬龍、南京金龍、廣西華奧、奇瑞萬達等多家車企簽訂回收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動力電池回收渠道。2022 年與合信管理、潮匯私募共同設立“廣州潮匯新能源投資合伙企業”,積極獲取新能源新興產業項目優勢。同時公司之前分別與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和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提升公司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發展。建議關注公司建議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情況及盈利預測情況 建議關注具有技術、渠道、資質優勢的再生資源公司,如格林美、天奇股份等,電池及電池材料生產企業布局再生構建產業鏈閉環的公司,如華友鈷業、贛鋒鋰業、寧德時代、騰遠鈷業等。圖表圖表98:重點關注公司及重點關注公司
302、及 Wind 一致預期一致預期預測預測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市值市值 收盤價收盤價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EPSEPS PEPE 2022A 2023E 2024E 2022A 2023E 2024E 2022A 2023E 2024E 002340.SZ 格林美 361 7.0 13.0 24.4 32.7 0.25 0.47 0.64 29.4 14.8 11.0 603799.SH 華友鈷業 832 52.0 39.1 81.3 112.2 2.45 5.08 7.02 21.3 10.2 7.4 002009.SZ 天奇股份 46 12.1 2.0 3.5 5.2 0.
303、52 0.92 1.37 23.3 13.1 8.9 300750.SZ 寧德時代 10,149 230.9 307.3 460.3 614.4 12.58 10.47 13.97 33.0 22.1 16.5 002460.SZ 贛鋒鋰業 1,049 65.0 205.0 158.2 173.7 10.17 7.84 8.61 6.4 6.6 6.0 301219.SZ 騰遠鈷業 118 52.1 2.7 12.8 19.6 1.21 5.66 8.66 43.0 9.2 6.0 688148.SH 芳源股份 61 12.0 0.0 3.4 5.3 0.01 0.67 1.04 1,283.
304、7 17.9 11.5 002034.SZ 旺能環境 74 17.2 7.2 8.8 10.5 1.68 2.06 2.45 10.2 8.3 7.0 002741.SZ 光華科技 64 16.0 1.2 2.4 3.9 0.29 0.61 0.98 54.5 26.3 16.4 300068.SZ 南都電源 174 20.1 3.3 8.8 13.1 0.38 1.01 1.51 52.4 19.8 13.3 300919.SZ 中偉股份 415 61.9 15.4 24.3 34.8 2.30 3.62 5.18 26.9 17.1 11.9 600549.SH 廈門鎢業 277 19.5
305、 14.5 21.5 27.2 1.02 1.52 1.92 19.2 12.9 10.2 601311.SH 駱駝股份 112 9.5 4.7 9.4 12.3 0.40 0.80 1.05 23.8 11.9 9.1 688707.SH 振華新材 156 35.2 12.7 13.8 17.5 2.87 3.11 3.96 12.3 11.3 8.9 300647.SZ 超頻三 32 7.1 0.2 2.2 3.8 0.04 0.47 0.83 166.8 14.9 8.5 資料來源:Wind一致預期數據截至2023.2.24,中信建投,71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
306、一頁的重要聲明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1、電池回收行業規范化發展依托于政策支持,若政策推進不及預期,行業規范化發展進程較慢,或導致非白名單企業繼續擠占廢舊電池來源,不利于行業的發展,白名單企業電池渠道發展面臨阻力,獲取廢舊電池成本高,進而影響白名單企業盈利能力。2、電池回收行業快速增長源自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報廢,若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低于預期,報廢量低則影響廢舊電池供應,限制產業發展和企業的規模擴大。3、電池回收利潤主要源自鎳、鈷、鋰等金屬的回收,廢舊電池中各金屬的計價系數波波動,會影響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和利潤水平變化。72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分析師介紹
307、分析師介紹 王介超:王介超:建投金屬新材料首席分析師 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咨詢師(投資)。實業工作 8 年,金融行業工作 5 年,主編國標 GB/T 18916.31,擁有 一種利用紅土鎳礦生產含鎳鐵水的方法 等多項專利技術,擅長金屬及建筑產業鏈研究,曾獲得 wind 金牌分析師,水晶球獎鋼鐵行業第二名,上證報材料行業最佳分析師,新浪財經金麒麟鋼鐵有色行業最佳分析師等。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郭衍哲郭衍哲 010-85130599 李想李想 18511432700 73 行業深度報告 金屬新材料金屬新材料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涉及的
308、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 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作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作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漲幅 15以上 增持 相對漲幅 5%15 中性 相對漲幅-5%5之間 減持 相對跌幅 5%15 賣出 相對跌幅 15以上 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 相對漲幅 10%以上 中性 相對漲幅-10-10%之間 弱于大市 相對跌幅 10%以上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i)以勤勉的職業態度、專業
309、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ii)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法律主體說明法律主體說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屬機構(以下合稱“中信建投”)制作,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署名分析師所持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證書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310、在香港提供。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中央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一般性聲明一般性聲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制作。發送本報告不構成任何合同或承諾的基礎,不因接收者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中信建投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中信建投認為可靠的公開資料,但中信建投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觀點、評估和預測僅反映本報告出具日該分析師的判斷,該等觀點、評估和預測可能在不發出通知的情況下有所變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建投其他部門、人員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意見不同或相反。本報告所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報告中所含任何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皆
311、基于相應的假設條件,而任何假設條件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并影響實際投資收益。中信建投不承諾、不保證本報告所含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必然得以實現。本報告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報告接收人在財務狀況、投資目的、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報告接收者應當獨立評估本報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資目標、需求、市場機會、風險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中信建投建議所有投資者應就任何潛在投資向其稅務、會計或法律顧問咨詢。不論報告接收者是否根據本報告做出投資決策,中信建投都不對該等投資決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亦不以任何形式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投資損失。中信建投不對使用
312、本報告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在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允許的范圍內,中信建投可能持有并交易本報告中所提公司的股份或其他財產權益,也可能在過去 12 個月、目前或者將來為本報告中所提公司提供或者爭取為其提供投資銀行、做市交易、財務顧問或其他金融服務。本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了署名分析師的觀點,分析師的薪酬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不會直接或間接與其所撰寫報告中的具體觀點相聯系,分析師亦不會因撰寫本報告而獲取不當利益。本報告為中信建投所有。未經中信建投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發布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中信建投書面授權的任何機構、
313、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臺接收、翻版、復制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版權所有,違者必究。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中信建投(國際)中信建投(國際)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東城區朝內大街2號凱恒中心B座 12 層 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 528 號南塔 2106 室 福田區福中三路與鵬程一路交匯處廣電金融中心 35 樓 中環交易廣場 2 期 18 樓 電話:(8610)8513-0588 電話:(8621)6882-1600 電話:(86755)8252-1369 電話:(852)3465-5600 聯系人:李祉瑤 聯系人:翁起帆 聯系人:曹瑩 聯系人:劉泓麟 郵箱: 郵箱: 郵箱: 郵箱:charleneliucsci.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