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行業系列專題報告Ⅱ: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有哪些?-20200727[44頁].pdf

編號:3772 PDF 44頁 1.43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互聯網醫療行業系列專題報告Ⅱ: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有哪些?-20200727[44頁].pdf

1、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2020年07月27日 風險提示:平臺流量導入不及預期,新業務擴張不及預期 計算機行業/專題報告 推薦 維持評級 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有哪些? 互聯網醫療行業系列專題報告 分析師:強超廷 執業證號:S0100519020001 分析師:郭新宇 執業證號:S0100518120001 研究助理:應瑛 執業證號:S0100119010012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 目錄 互聯網醫療平臺當前觀察與結論 以醫藥電商為核心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意圖打造HMO模式的互聯網醫療

2、平臺商業模式 輕資產的綜合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海外互聯網醫療平臺新的商業模式 qRrOqQsNpQmOwOsNrNrOsR7NdNaQsQqQmOrRiNoOtMjMtRoRbRmMxOxNpMoOvPrRtP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3 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情況? TO C為主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以掛號、咨詢、問診、醫藥等多樣化服務為商業化途徑,意圖打造基 于醫、藥、健康為一體的業務閉環,并基于其中的1-2項為流量入口,打造核心業務。 我們將國內主流的互聯網醫療平臺的商業模式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醫藥電商為主模式、HMO模式和 輕資產模式。 表:

3、互聯網醫療平臺行業商業模式情況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醫藥電商為主模式 HMO模式 輕資產模式 目標客戶 C端患者 C端用戶、醫院、商保、醫保等支付方 C端患者為主,后切入醫院端 收費方式 運營收入+藥品銷售收入 運營收入+合作業務分成 運營收入 業務涉及方 醫院、藥企、流通商、醫(商)保支付方、醫生、患者 核心業務 處方藥銷售與配送 在線掛號、在線問診 在線咨詢 參與公司類型 傳統電商、本地服務平臺、醫藥O2O平臺等 創新企業、保險公司&BAT等巨頭參與 典例公司 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餓了么等 微醫、平安好醫生等 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等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4、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4 投資建議 互聯網醫療平臺作為患者、醫院、保險商、藥企等多需求釋放平臺,具有較強的引(導)流 的入口價值和多渠道聯動的渠道價值??紤]當前政策利好和群眾接受度上升,我們看好互聯 網醫療未來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醫療平臺,短期仍處于資本投入和商業化探索階段,長期受益商業閉環下用戶、保險 公司、醫院等多方支出帶來的收入增長。 推薦衛寧健康、創業慧康、萬達信息,建議關注平安好醫生(HK)、阿里健康(HK)。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互聯網醫療平臺三種商業模式的相同點 前述3大類互聯網醫療平臺具有3點類似性: 1) 當前不同運營

5、模式的收入獲取路徑基本類似,在線購藥、輕問診、專家服務、廣告為主要 收入來源,業務體系以全為主。前文提及的國內互聯網平臺類醫療企業,無論以醫藥電商、在 線問診、專家服務哪一個為當前切入重點,業務均會覆蓋“醫+藥+大健康類”,并以線上醫藥 、輕問診、專家服務、廣告等作為營收構成。 2)服務同質化嚴重。a、在線問診醫生多數屬于兼職醫生,來自于公立醫院,以圖文問診為主 要方式;b、均可線上開處方,購買藥品并郵寄到家;c、設有健康科普類文章板塊,吸引用戶 進行閱讀;d、均設有專家、專病服務,以科室或醫院方式為條件進行查詢。 3)15/16年為行業關鍵年,當前領先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均在15/16年明確發展

6、重心或進入互聯 網醫療行業。受益政策試水和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醫療作為“互聯網+”的藍海,在15/16年 成為資本的關注重點,進而吸引新玩家入局或抓住時機明確自身業務發展。 5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互聯網醫療平臺三種商業模式的不同點 6 醫藥電商為主模式 HMO模式 輕資產模式 醫生團隊構成 自有藥師團隊,自有醫 生團隊為輔,簽約醫生 為主 打造自有醫師團隊,簽約三甲 專家醫生打造影響力 簽約三甲醫生,注重???品牌打造 業務發展重心 圍繞藥品銷售打造業務 閉環 簽約高品質的線上、線下醫療 服務包,提升單客戶價值 利用平臺價值,打通醫生 與

7、患者的線上線下聯動 線下醫療資源 聯動 與線下醫院、藥店建立 藥品流轉、配送方面合 作為主 后續或會收購線下實體醫院, 或與線下醫院建立長期醫療合 作 與醫生建立強合作關系, 醫院合作多以號源為主 前述3大類互聯網醫療平臺模式對醫生團隊構成、業務發展重心、線下醫療資源聯動存在不同 規劃。 表:互聯網醫療平臺三種商業模式的不同點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7 目錄 互聯網醫療平臺當前觀察與結論 以醫藥電商為核心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意圖打造HMO模式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輕資產的綜合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海外互

8、聯網醫療平臺新的商業模式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8 醫藥電商市場如何? 現狀:線上OTC藥品流通占比持續上升(2014-2018年,實現線上OTC藥物占比從1.6%提升至5.1%,2014年為 1.6%),線上藥品銷售放開和處方外流推進有望進一步刺激市場擴大; 市場空間:2040年線上藥品流通市場約為1.24萬億,潛在利潤空間約620億。 資料來源:億歐、凱度咨詢、米內網 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表:2040年線上藥物市場空間(億)和利潤規模(億)測算 億元 市場規模 利潤率 利潤 假設依據: 處方藥 40000 1、市場:2019年我國藥物終端市

9、場為1.8萬億, 其中處方藥80%,非處方藥20%,;19年我國藥 品市場的增速為4.8%,(08-18年過去10年全 球藥品市場的CAGR為4.9%,美國藥品市場的 CAGR約5.3%),綜合考慮以5%為我國未來20年 的增速,且處方藥的占比會略有上升,因此預 計2040年我國藥品市場的總市值約為4.8W億, 其中處方藥4萬億,非處方藥8000億; 2、線上占比:考慮線上藥品未來也將享受醫 保支付,且線上可提供的藥品種類更多,參考 美國處方藥線上20%,我國電商更為發達,實 現處方藥37分(只針對院外藥品),OTC55分。 3、凈利潤率:參考美國線上線下醫藥零售巨 頭CVS凈利潤率3%,益豐

10、大藥房凈利潤率6-7%, 整體凈利潤率給5%。 院內 30% 12000 5% 600 院外 70% 28000 5% 1400 線上 30% 8400 5% 420 線下 70% 19600 5% 980 OTC 8000 線上 50% 4000 5% 200 線下 50% 4000 5% 200 合計線上藥品 銷售規模 12400 5% 620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9 醫藥電商市場如何? 政策:1)政策放松,取消ABC證放開醫藥線上銷售入行門檻;2)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再松綁,當前廣東 、上海、江蘇、浙江、武漢等多地將慢性病的線上復診以及線

11、上購藥納入醫保;3)放松處方外流。 競爭格局:多強爭霸,電商銷售、線上線下O2O、傳統流通商線上化、綜合平臺以醫藥電商為主等多模式 共存;根據易觀的數據,截至20.05主流互聯網醫療服務APP共299個,其中純醫藥電商占比9%,有27個。 商業模式:1)純醫藥電商:采用B2C(流通商建立線上平臺)、B2B、O2O等模式為C端和B端提供服務;2) 以醫藥電商為核心的綜合性平臺:基于B2C的購藥需求,提供電子處方,在線問診等服務。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模式 細分模式 業務模式 業務核心 代表企業 綜合性醫藥 電商 B2C+醫療服務模式 售藥同時提供線上處 方開具、用藥咨詢等 服務 平臺與

12、藥企的關聯度、 用藥平臺的搭建 阿里健康、京東健康 純醫藥電商 B2C模式 利用自有藥品銷售資質 和藥品資源,建立線上 平臺對C端進行銷售 渠道商的線上拓展,放 大原有業務優勢 國藥大藥房、康多愛 O2O模式 與線下藥店合作,實現送藥到家服務 渠道利用率提升,早期渠道建設投入大 叮當快藥、餓了么、美團 B2B模式 直接與藥廠合作,去除原有經銷商環境 壓縮經銷商環節,提升藥品毛利 京東醫藥京采、醫藥在線 表:國內互聯網醫藥電商模式比較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0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為主 圖:阿里健康業務結構圖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當前業

13、務結構 = 醫藥電商(直營+第三方+線下020)+ 消費醫療(為集團投資的美年健康、愛康 國賓,合作的隱適美等消費類醫療服務打造電商渠道和線上廣告,獲取抽成及流水)+ 偏福利 性業務(藥品追溯平臺、藥物咨詢服務、衢州慢病管理平臺等)。 收入占比(FY20)= 醫藥電商(97%) + 消費醫療(2%)+ 偏福利性業務(1%)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1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為主 整體基調:是阿里雙H戰略(Happiness & Health)的重要落地平臺,集團意圖通過資源注入、 自建、合作、投資等方式,打造以醫藥電商、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消費醫

14、療為主的4條業務 線,實現“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商業閉環。 背景:國內市值最高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公司。阿里巴巴2014年10月通過云鋒基金實現對 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并獲得54.3%股份,同年 更名為阿里健康。截至19.09,阿里巴巴控股全資子公司持有阿里健康30.78%份額。 業務發展:阿里健康經過注資試水、明確重心、業務定型、持續深耕四階段,形成當前的以電 商為基礎,延伸至其余業務的業務框架 表:阿里健康2014-2016年業務發展情況 階段 事件 意義 2014-2015 注資試水 1、2014.10入資成為H股中信二十一世紀有限公司股

15、東 2、2015阿里健康APP在石家莊市首次試點推廣 3、2015正式上線阿里健康云醫院,命名為“醫蝶谷” 4、2015啟動“未來藥店合伙人計劃”,搭建B2C+O2O模式的運營平臺 1、試水互聯網醫療,推出阿里健康APP和云醫 院試點項目 2、利用入資公司牌照和股東資源,搭建醫藥電 商平臺 2016 明確重心 1、2016.02阿里健康建設了一個完全兼容“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技 術標準的第三方追溯平臺 2、2016.05聯合65家藥店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 3、2016.08收購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啟動自主經營藥企對 客戶(B2C)藥房業務 4、2016.09與阿里巴巴集團協議生效

16、,獨家為天貓平臺醫藥類相關類 目提供服務;阿里健康大藥房正式開業 1、政策變動不改業務布局,繼續成立第三方追 溯平臺,明確該項業務繼續進行 2、明確醫藥電商基本盤,承接天貓運營服務, 推出直營醫藥電商,線上線下打通,推動020、 B2C等多商業模式發展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2 表:阿里健康2017-至今業務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為主 階段 事件 意義 2017-2018 業務定型 1、2017天貓“藍帽子”保健食品在線業務完成注入阿里健 康,阿里健康醫藥健康零售平臺日趨完整

17、2、2017阿里健康推出醫療AI產品“Doctor You” 3、2017阿里健康攜手葛蘭素史克首推“網約宮頸癌疫苗” 4、2018股東阿里入股衛寧健康,旨在打通連接天貓醫藥和 醫療機構處方之間的橋梁,嘗試處方外流業務 5、2018集中投資區域連鎖藥店龍頭 1、繼續加碼醫藥電商領域,投資線下藥 店和HIT廠商,意圖承接處方外流 2、發力疫苗等消費醫療領域 3、推出智慧醫療產品,進入智慧醫療 “賽道” 4、4塊業務基本定型 2019-至今 持續深耕 1、2019股東阿里入股健康體檢中心愛康國賓、美年健康 2、正式發布天貓醫美“煥新計劃”,幫助品牌和機構連接 天貓3億求美消費者 3、2019聯合武

18、漢市中心醫院、支付寶推出全國首家“互聯 網+支付寶全流程就醫服務”未來醫院 4、2019.10推出全國首個慢病管理在線醫保支付平臺“衢州 慢病管理平臺” 5、20.02收購天貓醫藥。包括天貓產品及服務、天貓國際產 品及服務,其中,“天貓產品及服務”包括通過天貓超市 1、深耕消費醫療、互聯網醫療、醫藥電 商等領域,擴大覆蓋面和合作商數量 2、合作醫保支付,推出健康管理平臺項 目,擴大互聯網醫療業務范圍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3 京東健康:醫藥電商為主 當前業務結構 = 醫藥健康電商 (醫藥零售+非藥零售+藥品批發)+ 互聯網醫療(京東互聯網醫院

19、 :全職醫生團隊+入駐醫生)+ 健康服務(體檢、醫美、疫苗預約、齒科、孕產、基因檢測)+智慧 解決方案(藥店合作、醫院合作、政府合作)。 收入占比 (FY19)= 醫藥健康電商(94%) +智慧解決方案(3%)+互聯網醫療(2%)+健康服務 (1%) 圖:京東健康業務結構圖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4 業務基調:打造以醫藥健康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大業務版塊作為核心, 完善“互聯網+醫療”生態布局,建立多元服務醫療產業。 背景:國內線上銷售額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公司。京東2013年進軍線

20、上醫藥業務,2019年 5月成立“京東健康”獨立子集團,獲得京東、CPE China Fund和中金資本等機構9.3億美元A輪融資 ,估值約70億美元。京東仍是京東健康的控股股東。 業務發展:京東健康通過依托渠道、拓展服務、業務定型、獨立運營四個階段,形成依托線上醫藥 電商,完善四大業務板塊的發展格局。 京東健康:醫藥電商為主 表:京東健康2013-至今四大業務板塊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階段 事件 意義 2013-2016 依托渠道 1、2013年開展保健品零售業務 2、2016年1月開展第三方藥品零售業務 3、2016年5月京東大藥房上線,京東正式進入醫藥零售(B2C)行業

21、 1、依托傳統零售渠道,搭建線上醫藥電商平臺 2、逐步試水線上醫療領域,利用優勢搶占行業 高地 2017-2018 拓展服務 1、2017年2月,藥品批發(B2B)業務 “藥京采”上線 2、2017年12月,京東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線上咨詢業務 3、2018年5月,提出“京心呵護計劃”,包含一體化營銷、開放大數 據、重建購藥場景以及智慧云藥事服務平臺 1、業內首次實現線上“醫+藥”商業閉環 2、拓展醫藥電商基本盤,增加B2B業務 2019 1-5月 業務定型 1、2019年1月,京東互聯網醫院首個線下醫院“京東互聯網醫院宿遷 分院”上線 2、與江蘇泰州、江蘇宿遷簽訂“健康城市”戰略協議,涉

22、及網絡零 售、智慧醫療、線上醫保 1、四塊業務基本定型 2、打通線上線下,增加政府和實體藥店的合作 2019年6月-至今 獨立運營 1、京東健康宣布獨立運營,獲得京東、CPE China Fund和中金資本 等機構9.3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約70億美元 2、2019年7月,和北大三院合作打造PharmCoo人工智能藥學知識圖譜, 搭載臨床決策輔助支持系統 3、2020年1月,京東APP推出針對疫情的免費在線咨詢平臺 4、2020年3月,京東健康APP上架,獨立于京東APP 1、實現獨立運營,獲得機構投資 2、借助疫情,拓展平臺用戶 3、強化市場,加強與地方政府、醫院、實體藥 店合作 民生證券股

23、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5 目錄 互聯網醫療平臺當前觀察與結論 以醫藥電商為核心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意圖打造HMO模式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輕資產的綜合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海外互聯網醫療平臺新的商業模式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6 HMO市場會有多大? HMO模式: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后,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人群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體系,即將醫療服務 與醫療保險相結合。因此,HMO模式的重點是引流入線下,結合線下醫院,提供嚴肅診療。 對比美國:1)我國商業保險市場提升空間大,18年美國商業健康險規

24、模達到1855億美元,人均565美元 /年,我國健康險為5448億人民幣,人均391元/年,差距較大;2)我國商業保險賠付占比低,具有發展 潛力:2018年美國商業保險醫療賠付占比接近一半,而我國僅8.91%;考慮我國自2011年居民醫保結余 率持續下降,2019年降至4.5%,居民醫保賠付壓力大。因而,提升商業醫療保險賠付比,可緩解居民保 險賠付壓力大的問題;3)美國凱撒醫療集團的成功,提供發展路徑參考。公司發展HMO模式近75年,近 4年來的營收和利潤仍能實現9.5%以上的復合增速,2018年實現797億美元收入,25億美元凈利潤,覆蓋 1220萬名會員。 國內保險公司進入醫療市場的動力:

25、1)健康險市場增速快,潛力大。2019年中國平安健康險1546億, 同增15.4%;2019年中國人壽健康險996億,同比24%;2018年我國健康險市場增速為24%,占人身壽險原 保費收入比例從14年的12.2%提升至18年的20.0%;2)實現精準控費,提升產品競爭力:保險公司通過 投資進入醫療市場,深入分析潛在投保群體的醫療就診情況與費用,力圖通過提高有效賠付率,打造產 品差異化,提升產品競爭力。 因此,我們認為國內HMO市場發展潛力大,可將商業醫療保險賠付規模約等于HMO市場進行預測,則2040 年市場約1.7萬億。預計2040年全國醫??傎M用達11.5萬億,其中商業保險賠付規模約1.

26、7萬億。(2019 年全國基本醫?;鹂傊С?.1萬億元,同比增速12.2%,考慮過去3年復合增速14.5%,老年化加劇等, 假設未來20年的基本醫保支出復合增速為8%,則基本醫療保險合計為9.8萬億。2018年我國商業保險賠 付占比8.91%,美國為47%,德國約10%,假設我國20年后商保賠付占比升至15%,則預計賠付規模為1.7 萬億)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7 HMO模式下保險和健康管理業務如何做? 當前國內HMO模式仍屬于萌芽發展階段,并未成熟?;诒kU和健康管理業務在HMO模式內的重要性,國內 互聯網平臺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以及自身

27、健康包的嘗試以以下模式為主: 與保險公司的合作:1)代銷保險,獲取分成;2)提供服務包給保險客戶,獲取固定收費 健康包的嘗試:1)綜合性健康包(線下掛號、線上咨詢、購藥等);2)家庭醫生(定向醫生服務,特定 醫生服務包) 名稱 業務模式 業務核心 代表企業 合作銷售產品 代銷保險,獲取傭金 C端用戶多,平臺影響力大 微醫 提供服務,固定收費 為保險用戶提供線上掛號、咨詢、購藥等服務 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平安好醫生 表:國內互聯網醫療平臺與保險公司合作主流模式 名稱 業務模式 業務核心 代表企業 綜合性健康包 打包線下專家號+線上專家服務+醫藥購買 優惠等服務 覆蓋業務全且具有一定客戶基礎

28、平安好醫生、微醫 家庭醫生 按年計費,提供不限次在線咨詢、健康檔 案管理等 具有一定客戶基礎和穩定醫生資源 平安好醫生、微醫 表:國內互聯網醫療平臺主流健康包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8 平安好醫生:綜合性醫療平臺 當前業務結構 = 在線醫療(私人醫生服務+健康包+單次咨詢) + 健康商城(醫藥電商+保健品 電商等)+消費醫療 (醫美、體檢等消費類醫療服務打造電商渠道) + 健康管理和互動 (科 普文章,以廣告收入為主) 收入占比 (FY19)= 在線醫療(17%) + 健康商城(57

29、%)+ 消費醫療 (22%) + 健康管理和 互動 (4%) 圖:平安好醫生業務結構圖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19 整體基調:承擔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入口和承上啟下的平臺功能,業務上具備導流線下、承接保 險客戶、提供醫療資源的能力。 背景:首個月活進入千萬級的互聯網醫療平臺,18年以來港股IPO規模最大。由中國平安旗下全資 子公司控股,自帶資金和流量優勢。 業務發展:當前平安好醫生經歷在線問診先行、擴展業務、持續深耕三階段,考慮連接是其價值所 在,未來將繼續發力連接醫院、患者、保險支付方、服務提供商等多個利益相關方

30、的業務,最終形 成開放式的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生態圈。 表:平安好醫生2014-至今業務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階段 事件 意義 2014-2015 在線問診先行 1、2015.04上線平安好醫生APP 2、成立585名的專職醫生團隊 3、2015.08推出健康商場(收入發力在2017年) 1、直接以APP形式切入互聯網醫療市場, 主打急速和專家類的在線問診 2、醫療電商后續推出 2016-2018 擴展業務 1、2016年獲得C證,具備醫藥零售的資格與能力 2、2018年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批發)、具備了在線上和線下開展藥品 B2B業務和批發業務的資格 3、2018.10推出A

31、I“智能聞診”系統 4、2018年推出“就醫360服務” 1、完善醫藥電商牌照,依托流量于2017年 發力健康商場 2、推出AI產品,試水智慧醫療 3、推出針對保險用戶和個人的健康包(即 就醫360),試水續費性包年健康管理業務 2019-至今 持續深耕 1、2019.06推出針對中產的“私人醫生” 2、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醫生醫療健康網絡覆蓋超3000家醫院、超150家醫 美機構、430家中醫診所、超2000家體檢中心、近1800家牙科機構、超4.8萬 家診所;注冊用戶3.15億,月活66.9百萬人次 3、2019.12宣布與泰國曼杜斯特合作拓海外醫療服務 4、2019年11月,投資中國

32、最大連鎖藥店渠道ERP服務商商海典軟件20%股份 5、2020.04平安好醫生宣布正式上線英文版全球抗疫咨詢平臺為全球用戶提 供7*24小時新冠肺炎在線咨詢 1、深耕醫療+健康的消費市場,推出升級 版的個人健康包服務 2、依托流量和資本優勢,較快構建內容消 費、醫療服務、醫藥電商閉環一體化的開 放平臺,成為當前月活數量最高的綜合型 互聯網醫療平臺 3、持續擴大國內、國外的業務版圖 平安好醫生:綜合型醫療平臺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0 從與集團的關系看: 1、截至FY19, 廣義上66%以上的在線醫療收入來源于平安集團或利用其渠道銷售導入 2、

33、截至FY19,50.8%的注冊用戶來自平安集團插件 3、“就醫360”、“私人醫生定制”等服務依賴集團保險渠道銷售 從獲客和銷售數據看: 1、獲客成本19年較18年上升38.4%,但仍高于Teldoc最高46美元(322元)的獲客成本 2、付費用戶轉化率從3.6%升至4% 圖:平安好醫生在線醫療和集團關聯度 1.19 1.36 100.00% 100.00% 97.11% 76.16% 66.43% 83.09% 46.69% 27.49% 19.81%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6 17 18 19 在線醫

34、療收入(億元) 平安貢獻 僅按SLA貢獻 注:18年上市后更改了在線醫療收入的披露口徑,平安集團收 入不再單獨拆分。 因此,18和19年是含360和私人醫生的收入口徑SLA16-18年 1.13億/年,19年上調至1.7億 表:平安好醫生獲客和銷售費用數據 平安好醫生:綜合性醫療平臺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銷售費用(億) 1.8 7.8 7.2 12.4 12.1 銷售費用率 64.08% 129.86% 38.73% 37.10% 28.82% MAU(百萬人) - - 29.5 54.7 66.9 MPU(千人) - - 1266 2357 2969 付費用戶全

35、年平均 轉化率 - - 2.7% 3.6% 4.0% 累計咨詢量(百萬 人次) - - 211.8 407.1 673.8 獲客成本(元/單) - - - 285.61 395.32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1 平安集團對平安好醫生除資金以外的資源注入: 1)用戶導入奠定基礎:一半左右的用戶量來自平安系的插件用戶,為早期業務打磨積累用戶基 礎。 2)早期業務扶持并打磨:2015-2017年,平安集團業務貢獻占比

36、分別為80.9%、41.4%、46.4%,其 中平安對線上醫療業務的貢獻分別為100%/100%/97.1%;對消費型醫療的貢獻分別為70%/26%/30% 。平安集團采購多項業務扶持平安好醫生發展,早期核心線上醫療業務被集團采購,歷經3年用 戶打磨。 3) 中期業務獲銷售渠道扶持:18和19年推出的健康包產品(就醫360、私人家庭醫生包等),利 用平安保險代理人渠道進行銷售。 平安好醫生:綜合性醫療平臺 注冊用戶(百 萬人) 其中來自平安系 插件占比 YOY 2015 30.3 42.3% 2016 131.5 39.9% 333.99% 2017 192.8 48.0% 46.62% 20

37、18 265.2 - 37.55% 2019H1 289.3 49.5% 2019 315.2 50.8% 118.85% 表: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數和平安導流情況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表:平安好醫生15-17年營收來源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平安好醫生 2015 2016 2017 營收 (百萬元) 占比 營收 (百萬元) 占比 營收 (百萬元) 占比 家庭醫生服務 118.8 42.6% 136.5 22.7% 242.2 13.0% 提供予平安集團 118.8 42.6% 136.5 22.7% 235.2 12.6%

38、提供予其他客戶 0.0 0.0% 0.0 0.0% 7.0 0.4% 消費型醫療 154.6 55.5% 388.1 64.5% 655.4 35.1% 提供予平安集團 106.7 38.3% 102.2 17.0% 197.1 10.6% 提供予其他客戶 47.9 17.2% 285.9 47.5% 458.3 24.5% 健康商城 1.9 0.7% 63.1 10.5% 896.1 48.0% 提供予平安集團 0.0 0.0% 6.5 1.1% 428.7 22.9% 提供予其他客戶 1.9 0.7% 56.6 9.4% 467.4 25.0% 健康管理和互動 3.4 1.2% 13.8

39、2.3% 74.3 4.0% 提供予平安集團 0.0 0.0% 4.1 0.7% 4.9 0.3% 提供予其他客戶 3.4 1.2% 9.7 1.6% 69.4 3.7% 總計 278.7 100.0% 601.5 100.0% 1,868.0 100.0% 提供予平安集團 225.5 80.9% 249.3 41.4% 865.9 46.4% 提供予其他客戶 53.2 19.1% 352.2 58.6% 1,002.1 53.6%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2 平安好醫生近5年的發展,營收發展的關鍵點有:1)16年消費型醫療爆發;2)17年健康

40、商城業 務的爆發;2)18年在線醫療中非平安集團占比有所下降; 因此,我們認為以下指標值得關注: 1、自有醫生團隊和簽約醫生數量:反映平臺模式的走向 2、健康商城的to C銷量:反映客戶價值和黏度的變化 3、用戶中非集團插件占比和用戶量增速變化:反映平臺業務的擴張性 4、在線醫療中非集團貢獻占比:健康包的銷售占比提升(非集團貢獻)反映平臺影響力的變化 平安好醫生:綜合性醫療平臺 自有醫療團隊人數(人) 簽約醫生人數(人) 2015 585 - 2016 797 - 2017 888 2139 2018 1196 5203 2019 1409 5381 注:自有醫療團隊人數=醫師+醫療助理 資料

41、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表:15-19年平安好醫生自有醫生和簽約醫生人數 0 10 20 30 40 50 6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在線醫療 消費型醫療 健康商城 健康管理和互動 圖:15-19年平安好醫生的營收構成(億元)表:15-19年平安好醫生中健康商城C端占比 健康商城C端收入(億元) 占比 2015 0.02 100.00% 2016 0.57 89.70% 2017 4.67 52.16% 2018 11.48 61.59% 2019 15.78 54.38%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

42、、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平安好醫生招股書、2018/2019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3 微醫:三醫聯動的HMO模式 業務結構 =醫療(掛號、在線問診、??品眨? 醫藥(直營電商+處方共享)+ 保險 (友邦 合作共建HMO模式)+ HIT (輔助診斷系統、互聯網平臺搭建等) 收入占比(FY16)= 醫療 (45%)+ 醫藥(20%) +保險(35%) 圖:微醫業務結構圖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4 業務基調:以云+HMO(健康管理組織)為基

43、礎,打造“云、端、醫、藥、保、健、養”的業務體 系,實現醫院、政府、行業、用戶的聯動。 背景:于2010年以掛號網起家,2016年實現盈利,當前成為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獨家獸公司。19年 舉牌易聯眾和杭齒前進,成為兩家A股公司的二股東。此外,友邦保險、騰訊、高瓴均為公司投資 人。 業務發展: 歷經掛號網初起、互聯網醫療布局深入、三醫聯動、深耕云+HMO模式的四階段,微醫 基本完成了業務架構的基礎布局,后續有望通過軟硬結合往健康管理+??品昭由?。 微醫:三醫聯動的HMO模式 表:微醫2010-至今業務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階段 事件 意義 2010-2013 掛號網試水 1、20

44、10年成立掛號網 2、2012年獲得晨興創投、風和資本2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1、利用稀缺專家號資源吸引第一批用戶 2、于醫院內內置服務器,打通部分HIS功能,聯通患者和 醫院 2014-2017 互聯網醫療布 局深入 1、2014.12投資金象網,后轉為控股,進入醫藥電商市場 2、2015.03推出微醫APP 3、2015.12成立烏鎮互聯網醫院 4、2016 上線12個??浦委熤行?5、2017年推出兩款醫療AI產品和處方共享平臺 1、布局互聯網醫療后續流程,獲得醫藥電商和互聯網醫 院資質 2、推出??飘a品,嘗試垂直方向 3、注重技術對醫療服務模式的推動,開發輔助醫療系統/ 產品 201

45、8-2019 三醫聯動 1、友邦保險宣布和微醫合作,成為微醫首選的人壽及醫療保 險方案供應商 2、2018.11微醫與海西醫藥交易中心、易聯眾三方聯合創建 “三醫聯”平臺,成為全國首個三醫聯動綜合改革平臺 3、2019入股易聯眾、杭齒前進 4、2019年推出“專家云服務”進入縣鄉市場 1、提前布局三醫聯動,意圖打通醫療、醫藥、醫保的數 據鏈和服務鏈 2、重視商保未來對醫療行業影響,引入友邦集團的同時 達成合作 3、入股杭齒,意圖進入智能醫療設備市場 2020-至今 深耕云+HMO模 式 1、2020.01動員全國中醫藥專家,推出“華佗云”抗疫 1、近10年發展下形成的云+HMO模式將在政策利好

46、的情況 下繼續發展 2、創業板注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或加速微醫IPO進程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5 目錄 互聯網醫療平臺當前觀察與結論 以醫藥電商為核心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意圖打造HMO模式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輕資產的綜合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 海外互聯網醫療平臺新的商業模式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6 輕資產模式市場規模與競爭如何? 輕資產的綜合性醫療平臺模式定義:整體的投入相對較小,依托于其中1-2項純線上的核心業務保證用戶量,部分 業務為導流業務,將用戶導流至其他平臺。 市場

47、:近300個APP,掛號問診涉及類的綜合APP達66個,頭部效用明顯,掛號問診使用率最高,易觀預計2020年互 聯網醫療市場可達538億元。根據易觀的數據,主流互聯網醫療服務APP共299個,其中健康管理類84個,占比 28.1%,掛號問診類66個,占比22.1%。此外,根據易觀對掛號問診類APP用戶量的統計,前5個綜合性APP占據了 57.1%的流量(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微醫、春雨醫生、丁香園,2018Q3數據),頭部企業鎖定了領域內大部 分流量。 形式:移動端APP為當前主要服務形式,19年相關APP裝載量高速增加。 PC端的掛號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成立 的就醫160,2010年

48、成立的掛號網。15年以后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的上升,APP端的產品數量日益增多。根據Mob數 據,2019.04的互聯網APP的裝載量突破4500萬臺,同比增長61%。其中掛號問診類平臺裝載量最高,同期使用人數 占比為50%,為使用率最高的互聯網醫療平臺。 圖:互聯網醫療的市場空間(億元) 2.8 1.8 0.5 0.1 0.2 0.2 4.5 2.7 1.0 0.2 0.4 0.3 60.7% 50.0% 100.0% 100.0% 100.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1 2 3 4 5 (單位:千萬) 201804 201904 裝載量增速

49、 圖:互聯網醫療APP裝載量(千萬) 注:在裝規模是指在統計周期(日/周/月)內,對該App發生過主動 下載行為的設備數 資料來源: MobTech、民生證券研究院 19.8 30.1 48.8 105.6 230.7 291.5 408.6 538.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F 2019F 2020F 市場規模(億元,左軸) 增長率(右軸) 資料來源:易觀、民生證券研究院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27 輕資產模式核心競爭力在哪? 輕資產的模式下,各家用戶的黏度類似,為保證用戶的不流失,我們認為以下 3點,是輕資產模式的核心競爭力: 1.醫生專家資源豐富度:除平臺聘請專職醫生外,更多的醫生資源來自不同線 下醫院。因此專家數量的豐富程度、首頁推薦情況將直接影響患者選擇平臺的 情況。換言之,積累的知名醫生越多,平臺用戶流失率越低。 2.流量獲取與留存能力:導流環節至關重要?;ヂ摼W醫療平臺在客戶導流、品 牌樹立過程中存在顯著先發優勢,后續平臺在切入市場可類比電商平臺的競爭 ,降低獲客成本,提高商業化轉化率,才能保證平臺持續健康運營。 3.選擇非核心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互聯網醫療行業系列專題報告Ⅱ:互聯網醫療平臺商業模式有哪些?-20200727[44頁].pdf)為本站 (表表)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