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技術成熟,室溫下電導率低:固態電解質與電極界面接觸良好,通常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可塑性,這使得其加工簡單,它們可以適應不同的電池設計,包括柔性和可穿戴電池;此外復合聚合物電解質材料可以提供比液態電解質更寬的電化學穩定窗口,對高壓正極材料的兼容性更強。由于聚合物基材料易于加工,在實現高比能固態鋰電池產業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研發高性能聚合物固態電解質也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但不得不提及的是許多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在室溫下的離子導電率較低,這限制了電池在低溫下的性能;此外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可能會發生體積變化和膨脹,這可能導致電解質層的破裂或與電極的分離,這嚴重影響了電池的循環性能和安全性;根據聚合物的結構特性,聚合物電解質通常被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固態聚合物電解質(SPEs)、凝膠聚合物電解質(GPEs)和復合聚合物電解質(C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