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研儲備項目規??焖僭鲩L,仿制藥技術成果轉化業務或已迎來釋放期。公司針對部分難仿、首仿、創新品種做前瞻性自主立項研發,在取得階段性技術研發成果后進行轉化,后續客戶將委托公司繼續完成整個項目的研發工作。2020 年公司自主立項技術成果轉化產生收入 2540 萬,占藥學研究收入比約為 12%,參考公司藥學研究毛利率從 2020 年至2022 年提升 8.33pct,除了規模效應帶來的影響外,我們預計自研轉化業務收入占比的持續提升也是原因之一。由于公司早期研發投入規模的限制,我們預計公司大部分已轉化項目以小試或中試階段前的仿制藥項目為主,轉化項目數量與項目溢價均有限,服務模式與傳統受托研發差異相對較小。而我們發現,2022 年公司研發費用增速已逐步迎來拐點,能夠支撐公司儲備項目豐富度大幅提升(公司在研項目數量已從 2021 年中報的 80 項大幅上升至 2023 年中報的 290 項),且越來越多的項目可以推進至驗證批生產以及等待批件的階段實現轉化,轉化項目的附加值以及客戶需求同步提升。從節奏上看,參考可比仿制藥 CXO公司百誠醫藥歷史的研發投入與技術成果轉化收入規模的變化與指引關系,我們預計2022-2023 年公司自研儲備項目的大幅擴容或在 2024-2025 年迎來轉化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