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醫美行業中,由于醫患雙方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虛假宣傳行為十分普遍。而從當下監管機構公布的虛假宣傳處罰案例來看,醫美機構的虛假宣傳已經不局限于虛假廣告,還包括了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等渠道,對產品性能、醫師資質、銷售數量等能夠影響消費者決策的內容的宣傳。如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對某醫療整形美容機構的處罰決定中,涉事機構便采取組織某平臺會員支付預付金訂購當事人大眾點評平臺網店指定服務項目,前往線下門店核銷驗證碼,但當事人不提供相關服務項目,私下退還預付金的手段,虛增“全面部水光”、“光子嫩膚”等25種服務項目的銷售數量94筆,虛構好評數量86篇,被監管部門處以20萬元的罰款。
針對“虛假宣傳”的甄別,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業務院長楊大平認為︰“首先消費者不要根據價格高低做選擇,往往一些貪圖價格便宜的消費者更容易遭遇虛假宣傳帶來的慘痛后果;其次消費者可通過網絡或親身走訪了解醫療機構和醫生的資質,從而了解醫院或醫生的口碑及滿意度等,以此判斷其真實性和安全性;最后要多家對比,醫院資質、醫生技術、安全性及術后滿意度等多方面對比?!?
針對“虛假宣傳”的甄別,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業務院長楊大平認為︰“首先消費者不要根據價格高低做選擇,往往一些貪圖價格便宜的消費者更容易遭遇虛假宣傳帶來的慘痛后果;其次消費者可通過網絡或親身走訪了解醫療機構和醫生的資質,從而了解醫院或醫生的口碑及滿意度等,以此判斷其真實性和安全性;最后要多家對比,醫院資質、醫生技術、安全性及術后滿意度等多方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