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 DCEP 進程從 2019 年下半年進入應用落地階段 年內有望上線:央行從 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2014-2016 年完成了對法定數字貨幣可行性的論證以及初期的技術儲備和知識積累,積極探索數字貨幣的頂層設計;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等七部委將 ICO 定性為非法集資,連續加碼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力度,但 2017-2018 年 DCEP 研發進程仍穩步推進。隨著央行層面在 DCEP 的發行、流通、回籠的全流程、各技術路線兼容性研發的基本完成以及 Libra 的問世,央行對法定數字貨幣推進力度明顯增強。2019 年年底正式在深圳、蘇州等四地開展試點賽馬模式,1 月基本完成標準制定、聯調測試,2 月《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發布,3月國家發改委專家研判數字經濟重要價值,認為疫后央行數字貨幣成為定向刺激選項、或加速推出,4 月人民銀行 2020 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再次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4 月 13 日中國農業銀行針對DCEP 錢包開始內部測試;4 月 16 日,蘇州市宣布 5 月將央行數字貨幣 DCEP 以交通補貼的形式發放給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