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有以下幾個特點:1)自上而下的特點比較明顯,統一規劃和方向,明確目標和責任。例如《重慶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渝西跨越計劃”(2023—2027年)》規定渝西地區每區確立不超過 2個主導產業,市級統籌重點推進。比如江津區優先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與零部件(電驅、電轉向、智能座艙等),到 202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3000億元。2)真金白銀支持,包括貸款貼息和產業母基金等。比如《重慶市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規定對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 100 家領軍企業、100 家高成長性企業新增貸款,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 60%,給予最高不超過 1000萬元的貼息支持。目前,市財政已下達 1 億元貼息資金,各區縣正在抓緊兌付。另外,《十條政策》還提出:設立 100 億元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生態基金,目前已由市國資委牽頭設立,這支基金是母基金,由區縣和開發區、社會投資機構聯合設立子基金,投資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 7大產業領域。3)量化指標明確,行動路線明確。例如《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 年)》明確到 2027 年,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營業收入達到 7000億元,累計新增新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 800 家。而且給出了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和很詳細的產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