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傳統重資產運營模式,公司是輕資產公建民營中首批利用類工程 BOT 實踐政企共建的企業。公建民營相較傳統模式的優勢在于,一是政策積極引導并優先支持的養老服務改革方向,具有持續的政策紅利預期;二是有效避開土地、裝修等前期資本投入,降低運營風險并提升盈利空間;三是促使機構聚焦運營和服務,經驗積累形成可標準化的管理手段,更易實現連鎖化的規模擴張。從機構建設轉向提升核心運營和服務能力,以更好實現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協同,也是養老制度體公建民營“重管理,輕資產,可標準化”,適宜連鎖化運營推廣。重資產運營模式下養老項目從土地供應到資產管理,需要經歷開發、建設、裝修、產品研發、市場推廣、運營或委托運營等流程,投資周期長,僅有少數具備相當資本實力的大型房企(萬科、保利、綠城等)和保險機構(泰康、合眾、太平、人壽等)參與。由于養老服務的長周期、微利性和社會屬性,以投資和資本驅動的重資產模式未能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重資產開發規模一直未能取得明顯突破。輕資產公建民營是指政府通過承包、委托、聯合經營等方式,將政府擁有所有權的養老設施交給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運營,目前常見的運營模式包括委托經營、特許經營、資產租賃以及混合方式等 4 種。依托海陽在機構籌備運營方面的先發優勢及與地方政府的談判合作經驗,公司是其中混合方式的先行先試者,通過“合作共建+委托經營”方式,保證機構運營的商業性和現金流的可預期性,為后續標準化擴張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