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全球經濟,IMF 在 4 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由于美國單邊加征關稅及全球反制措施,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年初的 3.3%大幅下調至 2.8%,為 2020 年新冠疫情以來最低水平;WTO 在 4 月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同樣顯示,全球貿易前景已“急劇惡化”,2025 年世界商品貿易量預計將下降 0.2%,北美地區出口預計今年將下降 12.6%,成為拖累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因素;對美國經濟,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TBL)測算了截至 5 月 12 日實施關稅的影響,2025 年美國所有關稅加上外國報復措施將導致 2025 年(日歷年)實際 GDP 增長率相對基線下降 0.7 %,失業率或升高 0.35 個百分點,從長期來看,關稅或將拖累實際 GDP 水平持續下降 0.36%,出口下降 15.5%;對中國經濟,假設關稅轉嫁率在 10%-30%左右,美國對進口的需求彈性在-2 至-7 之間,若均取中間值計算(20%的關稅轉嫁率、-4.5 的需求彈性),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累計征收的 30%關稅,或導致 2025 年中國商品對美國出口總額相對基線水平下降約 16%(剔除得到關稅豁免的電子產品、原料藥等,以及一季度已出口金額),相應收縮 822 億美元,使得整體出口金額下降2.3%,從而拖累 GDP 增長約 0.4 個百分點左右;對歐盟經濟,布魯蓋爾智庫(Bruegel)4月報告顯示,在“無協議”情景下,歐盟整體 GDP 預計下滑 0.3%,低于美國的 0.7%降幅,德國經濟可能受創最深,平均 GDP 降幅為 0.4%,但不太可能將歐盟經濟推入衰退,預計歐盟在 2025 年將增長 1.5%;對其他地區經濟,IMF 預測 2025 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速從 3.7%降至 3.3%,顯著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印度可能憑借內需市場和區域合作保持 6.2%的經濟增速,但仍較 2024 年下降 0.3 個百分點;墨西哥因關稅政策導致產業升級受阻,經濟增速預計下降 0.3%;中東和中亞受益于能源出口穩定性,經濟增速或從 2.4%升至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