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迭代提高機組安全性、設備國產化降低建造成本,為核電大規模發展提供可能。通過全面加強核電自主創新,我國核電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率先實現核電技術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同時四代技術也開始取得重大進展。我國三代核電機組為 2019 年后新核準的主流機型,相比二代機組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更長的使用壽命,其堆芯熔化概率和大規模放射性物質釋放概率分別為 10-7 和 10-8 量級,比二代核電低 100 倍,且機組的反應堆設計壽命也由40年提升至 60年。此外,目前我國已有高溫氣冷堆、快堆等先進的四代技術,核電機組安全性繼續提高,并具備核能綜合應用、大幅提高鈾資源利用率等優勢。此外,造價方面,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機組“華龍一號”單位千瓦造價目前相較于同為三代機型的 AP1000(美國)和 EPR(法國)要低 10%-18%。與二代加機型相比,“華龍一號”的單位千瓦造價成本高約 30%,但其安全性更高、運行壽命更長、且利用效率更高,且“華龍一號”還有望通過縮短建設工期及規?;冗M一步降低單位造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