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分析 >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從業人員多少?發展情況一覽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從業人員多少?發展情況一覽

國家統計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介紹。下面是全部內容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四號)——第三產業基本情況之一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現將我國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批發和零售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649.9萬個,從業人員4008.2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31.2%和20.9%。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批發業占54.5%,零售業占45.5%。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批發業占54.8%,零售業占45.2%(詳見表4-1)。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4%,外商投資企業占0.4%。

在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4.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2.6%,外商投資企業占2.6%(詳見表4-2)。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34451.5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56.1%。其中,批發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21263.4億元,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13188.2億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56.0%和56.5%。負債合計363810.1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81568.3億元(詳見表4-3)。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57.0萬個,從業人員1396.7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26.2%和12.0%(詳見表4-4)。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1%,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5%,外商投資企業占0.4%。

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6.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2.2%,外商投資企業占1.4%(詳見表4-5)。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52215.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86.7%。負債合計213663.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6365.5億元(詳見表4-6)。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三、住宿和餐飲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43.1萬個,從業人員706.4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15.5%和2.1%。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中,住宿業占29.1%,餐飲業占70.9%。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住宿業占38.8%,餐飲業占61.2%(詳見表4-7)。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0%,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5%,外商投資企業占0.5%。

在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87.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6.1%,外商投資企業占6.5%(詳見表4-8)。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7692.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35.3%。其中,住宿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9109.0億元,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8583.2億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39.0%和27.8%。負債合計18576.7億元。全年實現年營業收入13650.9億元(詳見表4-9)。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91.3萬個,從業人員995.1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316.2%和84.5%(詳見表4-10)。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8.5%,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9%,外商投資企業占0.6%。

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87.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7.0%,外商投資企業占5.2%(詳見表4-11)。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2025.5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95.5%。負債合計71863.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078.1億元(詳見表4-12)。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五、金融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金融業企業法人單位13.7萬個,從業人員1818.0萬人(詳見表4-13)。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金融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218309.0億元,負債合計2743439.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7185.9億元(詳見表4-14)。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六、房地產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74.2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119.5%。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20.6萬個,物業管理企業23.4萬個,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20.6萬個,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55.6%、122.8%和212.7%。

2018年末,全國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從業人員為1263.5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44.0%。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371.5萬人,物業管理企業636.9萬人,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158.3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0.9%、54.8%和103.9%(詳見表4-15)。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全國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資產總計為1159487.5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20.5%。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1005947.4億元,物業管理企業30666.7億元,房地產中介服務企業13305.2億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12.0%,124.4%和142.4%。負債合計889489.2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3696.0億元(詳見表4-16)。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250.6萬個,從業人員2236.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207.5%和84.0%。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租賃業占8.9%,商務服務業占91.1%。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租賃業占6.3%,商務服務業占93.7%(詳見表4-17)。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0%,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6%,外商投資企業占0.4%。

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7.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1.2%,外商投資企業占1.5%(詳見表4-18)。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108253.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05.4%。其中,租賃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320.1億元,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092932.9億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02.3%和105.4%。負債合計584265.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5404.9億元(詳見表4-19)。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注釋:

[1]本公報中的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

[2]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五號)——第三產業基本情況之二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現將我國第三產業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一)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法人單位127.6萬個,從業人員1182.9萬人。其中,企業法人單位119.5萬個,從業人員1029.0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246.2%和70.6%(詳見表5-1)。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8.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6%,外商投資企業占0.6%。

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6.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1.5%,外商投資企業占2.1%(詳見表5-2)。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2124.0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25.5%。負債合計81967.0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4695.7億元(詳見表5-3)。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一)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法人單位14.9萬個,從業人員353.2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75.1%和18.5%。其中,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3.3萬個,從業人員113.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下降16.1%和32.6%。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66617.2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390.1%。負債合計95689.4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066.5億元。

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14076.2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78.6%。本年支出(費用)合計4181.2億元。

三、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47.9萬個,從業人員414.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73.8%和55.4%(詳見表5-4)。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在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7%,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2%,外商投資企業占0.1%。

在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7.4%,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1.7%,外商投資企業占0.9%(詳見表5-5)。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0360.8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30.6%。負債合計5447.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832.3億元(詳見表5-6)。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四、教育

(一)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教育法人單位66.6萬個,從業人員2230.5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60.8%和16.5%。其中,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37.7萬個,從業人員1869.3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4.8%和4.1%。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教育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9957.7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221.6%。負債合計5203.7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225.5億元。

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86105.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68.8%。本年支出(費用)合計38439.9億元。

五、衛生和社會工作

(一)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衛生和社會工作法人單位27.3萬個,從業人員1147.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9.0%和25.1%。其中,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17.0萬個,比2013年末下降22.6%,從業人員916.9萬人,增長13.5%。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衛生和社會工作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9171.2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57.4%。負債合計5412.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431.7億元。

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46746.3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60.6%。本年支出(費用)合計35022.7億元。

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一)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國共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56.7萬個,從業人員419.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46.4%和35.9%。其中,企業法人單位50.7萬個,從業人員336.4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92.5%和72.9%。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4187.5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26.0%。負債合計18268.4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718.8億元。

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9077.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31.8%。本年支出(費用)合計2715.4億元。

七、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2018年末,全國共有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法人單位159.7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5.1%,從業人員2508.7萬人,下降7.4%。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的本年支出(費用)合計120226.9億元。

注釋:

[1]本公報中的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

[2]本公報中的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不包括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

[3]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來源:國家統計局

更多行業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了解。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研報】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點評、債券周報:漲價拓寬的盈利空間(29頁).pdf
【研報】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點評、債券周報:漲價拓寬的盈利空間(29頁).pdf

綜合來看,1-2 月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繼續改善,除基數效應之外,漲價因素帶來的盈利能力改善不容忽視。一方面,下游工業生產需求仍偏強,或將帶動部分上游工業品價格維持高位,部分材料制造業利潤修復可能維持高速;另一方面,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延期,疊加漲價逐步向下游產品傳導,企業的經營效益或逐月改善。此外,1-2月

【研報】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點評、債券周報:漲價拓寬的盈利空間(26頁).pdf
【研報】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點評、債券周報:漲價拓寬的盈利空間(26頁).pdf

利率債周度復盤:配置力量較強,風險偏好回落,收益率下行突破“3.2%”從上周行情來看,債市情緒明顯回暖,一是流動性寬松,市場配置盤力量偏強;二是歐洲疫情反復,海外風險偏好回落帶動原油價格下挫,避險情緒升溫,提振債市情緒;三是權益市場持續回調,股債蹺板效應延續。此外,近期中歐協定取消審議、中美關系等基本面因素

ROLAND BERGER:多元化工業企業資本效率提升戰略(14頁).pdf
ROLAND BERGER:多元化工業企業資本效率提升戰略(14頁).pdf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端商譽的增加與權益/負債端留存收益的增長方向一致。通常歐美公司會將30-60%的凈利潤用于支付股利,其余的則保留用于投資和收購??傮w而言,中國企業的股利發放規模通常較小,這主要是由于相較歐美成熟企業,中國企業仍普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通常會將大部分的凈利潤投入再生產。此外,股票回購是減少權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2018工業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現狀調查報告(40頁).pdf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2018工業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現狀調查報告(40頁).pdf

版權聲明版權聲明 本調查報告版權屬于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并受法律保護。 轉載、 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調查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 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報告目錄報告目錄 觀點摘要 . 1 一、調查背景 . 3 (一)調查方法及樣本 . 3 (二)報

羅蘭貝格:雙碳趨勢下工業企業的機遇和無悔行動(15頁).pdf
羅蘭貝格:雙碳趨勢下工業企業的機遇和無悔行動(15頁).pdf

在歐洲和中國,羅蘭貝格幫助客戶共同布局中長期綠色競爭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綠色工業和循環經濟、生產工藝升級、清潔能源替代、CCUS推廣應用、碳資產及交易管理等舉措落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鋼鐵、石化、水泥等傳統高耗能產業由規?;址判桶l展快速轉向精細化高質量發展。長期助力面臨大幅淘汰落后產能的工業企業,實現能

施耐德電氣:打造未來碳金競爭力:中國工業企業實現碳中和之路(46頁).pdf
施耐德電氣:打造未來碳金競爭力:中國工業企業實現碳中和之路(46頁).pdf

擁有龐大產業鏈條和關聯企業的汽車工業也正以“碳中和”為推手實踐可持續發展 轉型。目前,寶馬集團全球工廠已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21年底,全球工廠將實現碳中和。 到 203 0 年,寶馬集團的目標是 生 產 環節單 車平均 碳 排 放 量較 20 19 年減 少8 0 %, 供應鏈環節單車平均碳排放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