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是指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數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2 產業數字化的技術背景
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得各類社會生產活動能以數字化方式生成為可記錄、可存儲、可交互的數據、信息和知識?;ヂ摼W、物聯網等網絡技術的應用,使抽象出來的數據、信息、知識在不同主體間流動、對接、融合,從而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大數據、云計算、量子通信等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使得數據處理效率更高、能力更強,大大提高了數據處理的時效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從而使經濟活動產出的效率和規模呈現出指數型、集約型增長。
3 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關系
一方面,數字化產業是產業數字化的基礎。
沒有數字化產業,尤其是沒有良好、穩定而可持續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不可能實現產業數字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必須掌握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技術,否則被他人控制技術的產業數字化,不僅得不到健康發展,而且可能是很危險的發展。數字技術是本質和原因,數據、信息、知識、智慧是現象和結果。
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推進數字產業化的發展
產業數字化包括:第一產業數字化、第二產業數字化、第三產業數字化三個部分。沒有產業數字化為支撐,數字化產業就可能沒有用武之地,不能得到更大體量的發展。產業數字化體量越大,就更需要、更加推進數字產業化的發展。產業數字化,需要政策扶持、政府推進,但更需要市場需求、社會響應??傊?,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區別而又關系緊密,不能互相代替、缺一不可——數字產業化決定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反作用于數字產業化。
二者比較起來看,數字產業化可能在短時間內通過政策扶持、政府推進來初步搭建,但產業數字化,卻更需要市場的需求和力量來推進。因此,產業數字化,必須對市場和社會進行需求側改革與創新,才能得到長足而持續的發展
4 產業數字化的現實作用
(1)升級產業結構,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產業數字化對傳統生產要素進行了改造、整合、提升,促進了傳統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和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它提升產品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催生了可感知的智能生產模式,基于數字技術與工業軟件的增材制造技術,突破了傳統減材制造技術難以生產復雜結構部件的約束,降低產品研發和制造成本。在生產工具方面,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甚至逐漸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和決策能力,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重塑產業分工協作新格局,實現生產力水平跨越式提升。
(2)塑造可視產業,加強戰略決策能力
產業數字化塑造了可視化的產業組織模式,實現了生產者、消費者、供應商、設備和產品的聯網,成為信息的“匯集池”和資源的“匹配器”。每一個參與主體不僅能夠了解與自己有直接業務關系的合作者,而且能夠清晰地辨識與其存在間接關系的各類主體,從而做出精準的戰略決策、推動運營優化。
(3)鍛造企業質量,提高企業效率效益
產業數字化打破傳統產業的生產周期和生產方式,使企業能夠借助互聯網廣泛的數字連接能力打破時空局限,將產品和服務提供給更廣泛的用戶和消費者,提升企業產出效率,推動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讓企業有效利用現代數字技術精確度量、分析和優化生產運營各環節,提高經營效率,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
(4)孕育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數實融合
數據資源持續催生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形成數字與實體深度交融、物質與信息耦合驅動的新型發展模式,不斷激發商業模式創新,已成為互聯網等新興領域促進業務創新增值、提升企業核心價值的重要驅動力。產業數字化的加速演進,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以上是關于產業數字化的定義及其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互聯網行業:《“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堅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互聯網企業繼續為建設數字中國添磚加瓦-20220113(22頁).pdf
2021年負極材料行業供需格局與產業化加速研究報告(4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