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人民幣特征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指出,我國數字人民幣設計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1)兼具賬戶和價值特征:數字人民幣兼容基于賬戶(account-based)、基于準賬戶(quasi-account-based)和基于價值(value-based)等三種方式,采用可變面額設計,以加密幣串形式實現價值轉移;
(2)不計付利息:數字人民幣定位于M0,與同屬M0范疇的實物人民幣一致,不對其計付利息;
(3)低成本:與實物人民幣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銀行不向指定運營機構收取兌換流通服務費用,指定運營機構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兌回服務費;
(4)支付即結算:從結算最終性的角度看,數字人民幣與銀行賬戶松耦合,基于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資金轉移,可實現支付即結算;
(5)匿名性(可控匿名):遵循“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高度重視個人信息與隱私保護;數字人民幣體系收集的交易信息少于傳統電子支付模式,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不提供給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門;
(6)安全性數字人民幣綜合使用數字證書體系、數字簽名、安全加密存儲等技術,實現不可重復花費、不可非法復制偽造、交易不可篡改及抗抵賴等特性,并已初步建成多層次安全防護體系;
(7)可編程性:數字人民幣通過加載不影響貨幣功能的智能合約實現可編程性,使數字人民幣在確保安全與合規的前提下,可根據交易雙方商定的條件、規則進行自動支付交易,促進業務模式創新。

據《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數字人民幣發行機制可以總體概括為“一幣、兩庫、三中心”。其中,“一幣”指數字人民幣;“兩庫”指央行的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銀行庫;“三中心”指登記中心、認證中心、大數據分析中心。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

認證中心: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是系統安全的基礎組件,也是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節;
登記中心:記錄CBDC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CBDC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
大數據分析中心:反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等。
2、數字人民幣目標和愿景
目標:豐富現金形態,滿足數字形態現金的需求,助力普惠金融;愿景:數字人民幣體系將進一步降低公眾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保持對廣泛群體和各種場景的法定貨幣供應。沒有銀行賬戶的社會公眾可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享受基礎金融服務,短期來華的境外居民可在不開立中國內地銀行賬戶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滿足在華日常支付需求。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特性也有利于企業及有關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時,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目標:支持零售支付領域的公平、效率和安全;愿景:數字人民幣與一般電子支付工具處于不同維度,既互補也有差異。(1)數字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2)是數字人民幣具有價值特征,可在不依賴銀行賬戶的前提下進行價值轉移,并支持離線交易,具有“支付即結算”特性;(3)數字人民幣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及用戶信息安全。
目標:探索改善跨境支付;愿景:數字人民幣具備跨境使用的技術條件,但當前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要。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